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层住宅配电设计的负荷计算

高层住宅配电设计的负荷计算

高层住宅配电设计的负荷计算
高层住宅配电设计的负荷计算

高层住宅配电设计的负荷计算

尉向荣

(绍兴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随着建筑物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内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日趋增多,要正确选择各类配电设备的容量,就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负荷计算。文章对负荷计算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新的工程计算方法。

[关键词]高层住宅;负荷计算

[收稿日期] 2005-

[作者简介]尉向荣(1963-),男,浙江绍兴人, 绍兴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工程师, 研

究方向:建筑电气设计、工程管理。

1引言

按照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规范》GB50045-95 (2001年版)的规定,凡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及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其它民用建筑均属高层建筑,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物的规模不断扩大,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日趋增多。

我国二十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进行高层建筑用电负荷的专题研究。许多计算都是照搬国外经验,但国情不同、地域不同,需要系数不合理,单位容量指标偏低。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兴建,用电设备增加,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内,空调及电梯负荷的大量使用是电力负荷发生很大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对于高层住宅的负荷计算,过去按插座、灯泡数统计,主要是考虑照明,后来按2kW/户统计。这样根据计算结果所选的开关及导线截面均偏小,所配置的电表容量偏小,造成经常性的负荷跳闸,超负荷运行而烧坏开关、电表、电线的现象常有发生。随着现代家用电器的广泛使用,每户实际设备容量已超过20kW,使得按插座、灯泡统计和按2kW/户的负荷计算方法已不适应家庭用电负荷日益增长的现状及高层建筑用电的需求,正确确定用电的负荷尤为重要。要提高高层建筑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正确选择各类配电设备的容量,就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负荷计算。

2负荷计算方法

计算负荷又称需要负荷或最大负荷。计算负荷是一个假想的持续性负荷,其热效应与同一时间内实际变动负荷所产生的最大热效应相等。在建筑配电设计中,通常采用30min的最大平均负荷,作为按发热条件选择配电变压器、导体及电器的依据,并用来计算电压损失和功率损耗。在工程上为方便计算,

亦可作为电能消耗量及无功功率补偿的计算依据。尖峰电流指单台或多台用电设备持续is左右的最大负荷电流。一般取启动电流的周期分量。作为计算电压损失、电压波动和电压下降以及选择电器和保护元件等的依据。在校验瞬动元件时,还应考虑启动电流的非周期分量。

2.1需要系数法

用设备功率乘以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直接求出计算负荷。这种方法比较简便,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配、变电所的负荷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单元计算负荷,kW;

——用电设备的总功率,kW;

——需要系数,查有关设计手册。

2.2 利用系数法

采用利用系数求出最大负荷的平均负荷,再考虑设备台数和功率差异的影响,乘以与有效台数有关的最大系数得出计算负荷。这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因而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实际,但因利用系数的实测与统计较难,在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一般不采用。

2.3 二项式法

在设备组容量之和的基础上,考虑若干容量最大设备的影响,采用经验系数进行加权求和法计算负荷。在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二项式法仅作为负荷计算的辅助方法。其基本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单元计算负荷,kW;

——用电设备的总功率,kW;

——用电设备组中n台最大功率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kW;

,——二项式系数,查有关工程设计手册。

2.4 单位面积功率法

单位面积功率法,又称为负荷密度法,是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总计算负荷,kW;

——负荷密度,W/m2;

——建筑面积,m2。

2.5 计算方法确定原则

在进行配电设计计算时,不同的阶段应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2.5.1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指标法:在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宜采用需要系数法;对于住宅,在设计的各个阶段均可采用单位面积功率法。

2.5.2电设备台数较多,各台设备容量相差不悬殊时,宜采用需要系数法,一般用于干线、配变电所的负荷计算。

2.5.3电设备台数较少,各台设备容量相差悬殊时,宜采用二项式法,一般用于支干线和配电屏(箱)的负荷计算。

3高层住宅的负荷计算

搞好高层住宅的电气设计,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如何确定住宅小区的电力计算负荷。

3.1住宅家用电器的分类

由于家用电器负荷大,是居民的用电负荷的决定因素,而反映该负荷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就是各类家用电器的普及率(即平均每百户居民对某类家用电器的拥有量),它是居民生活水平的直接体现,其基值决定了现在居民的用电负荷,其发展速度决定了将来的用电量。家用电器普及率的发展规律可分为三个台阶,第一台阶的电器具有高普及率,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这类电器称为第三类电器;第二台阶的电器具有中普及率,如微波炉、电水壶、电饭锅等,这类电器称为第二类家用电器;第三台阶的电器具有低普及率,如电灶、远红外医疗器、电热取暖器等,这类电器称为第一类家用电器。

3.2确定每户计算容量的原则和方法

每户用电容量的确定原则。对智能化住宅小区,应按小康型住宅确定每户计算容量。每个家庭一般有厨房用电设备、卫生洗浴设备、空调取暖设备和文化娱乐设备、照明设施、安防设施。智能化小区在工程设计中,总体上要满足:高度的安全性、舒适的生活环境、足够的通信设备、完善的信息设施和智能化家庭系统。每户用电计算容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III、II、I类家用电器的需要系数,可取0. 5~0. 6;

,,——III、II、I类家用电器的普及率,目前可近似为:

=100%~200%;

=25%~40%;

=5%~15%;

,,——III、II、I类家用电器的设备标称容量。

3.2.1每户用电负荷的建议值。根据公式的计算和有关文献的分析提出高层智能住宅每户用电容量标准建议值如表1所示。

表1 高层住宅每户用电容量的标准建议值(P/kW)

3.2.2住宅建筑的公共电力负荷的计算。居住建筑的公共用电负荷大致可分为照明负荷和动力负荷两部分。居住建筑公共场所的照明包括一般照明、疏散照明及事故照明。照明的用电负荷量与控制方法有关。公共辅助设施的动力负荷主要有:给水、排水的用电负荷、电梯用电负荷、北方冬季取暖用电负荷。

3.3高层住宅供电变压器的容量

式中:——住宅小区总计算负荷,考虑了公共电力负荷和住宅电力负荷,kW;

——功率因素,取0.8~0.9.

4结论

本文针对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指出以往常用的负荷计算方法不能适应高层住宅电气设备的用电需求,提出了新的实用的工程计算方法,研究与明确这方面的问题对于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和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是符合实际用电情况的,该计算方法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质量,提高供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提高用电设备的使用效

果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天恩.小康住宅电气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戴瑜兴.智能化住宅电气工程设计[J].低压电器,2002,(2).

[3]戴瑜兴,汪鲁才.智能化住宅小区电力负荷的计算[J].低压电器,2000,(5).

[4]刘星平.无功补偿的应用实例[J].电气时代,2001,(5).

高层住宅配电设计的负荷计算研究

尉向荣

(绍兴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随着建筑物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内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日趋增多,要正确选择各类配电设备的容量,就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负荷计算。文章对负荷计算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

新的工程计算方法。

[关键词]高层住宅;负荷计算

[收稿日期] 2005-

[作者简介]尉向荣(1963-),男,浙江绍兴人, 绍兴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工程师, 研

究方向:建筑电气设计、工程管理。

1引言

按照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规范》GB50045-95 (2001年版)的规定,凡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及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其它民用建筑均属高层建筑,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物的规模不断扩大,

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日趋增多。

我国二十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进行高层建筑用电负荷的专题研究。许多计算都是照搬国外经验,但国情不同、地域不同,需要系数不合理,单位容量指标偏低。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兴建,用电设备增加,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内,空调及电梯负荷的大量使用是电力负荷发生很大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对于高层住宅的负荷计算,过去按插座、灯泡数统计,主要是考虑照明,后来按2kW/户统计。这样根据计算结果所选的开关及导线截面均偏小,所配置的电表容量偏小,造成经常性的负荷跳闸,超负荷运行而烧坏开关、电表、电线的现象常有发生。随着现代家用电器的广泛使用,每户实际设备容量已超过20kW,使得按插座、灯泡统计和按2kW/户的负荷计算方法已不适应家庭用电负荷日益增长的现

状及高层建筑用电的需求,正确确定用电的负荷尤为重要。要提高高层建筑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正确选择各类配电设备的容量,就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负荷计算。

2负荷计算方法

计算负荷又称需要负荷或最大负荷。计算负荷是一个假想的持续性负荷,其热效应与同一时间内实际变动负荷所产生的最大热效应相等。在建筑配电设计中,通常采用30min的最大平均负荷,作为按发热条件选择配电变压器、导体及电器的依据,并用来计算电压损失和功率损耗。在工程上为方便计算,亦可作为电能消耗量及无功功率补偿的计算依据。尖峰电流指单台或多台用电设备持续is左右的最大负荷电流。一般取启动电流的周期分量。作为计算电压损失、电压波动和电压下降以及选择电器和保护元件等的依据。在校验瞬动元件时,还应考虑启动电流的非周期分量。

2.1需要系数法

用设备功率乘以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直接求出计算负荷。这种方法比较简便,应用广泛,尤其适用

于配、变电所的负荷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单元计算负荷,kW;

——用电设备的总功率,kW;

——需要系数,查有关设计手册。

2.2 利用系数法

采用利用系数求出最大负荷的平均负荷,再考虑设备台数和功率差异的影响,乘以与有效台数有关的最大系数得出计算负荷。这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因而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实际,但因利用系数的实测与统计较难,在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一般不采用。

2.3 二项式法

在设备组容量之和的基础上,考虑若干容量最大设备的影响,采用经验系数进行加权求和法计算负荷。

在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二项式法仅作为负荷计算的辅助方法。其基本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单元计算负荷,kW;

——用电设备的总功率,kW;

——用电设备组中n台最大功率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kW;

,——二项式系数,查有关工程设计手册。

2.4 单位面积功率法

单位面积功率法,又称为负荷密度法,是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总计算负荷,kW;

——负荷密度,W/m2;

——建筑面积,m2。

2.5 计算方法确定原则

在进行配电设计计算时,不同的阶段应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2.5.1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指标法:在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宜采用需要系数法;对于住

宅,在设计的各个阶段均可采用单位面积功率法。

2.5.2电设备台数较多,各台设备容量相差不悬殊时,宜采用需要系数法,一般用于干线、配变电所

的负荷计算。

2.5.3电设备台数较少,各台设备容量相差悬殊时,宜采用二项式法,一般用于支干线和配电屏(箱)

的负荷计算。

3高层住宅的负荷计算

搞好高层住宅的电气设计,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如何确定住宅小区的电力计算负荷。

3.1住宅家用电器的分类

由于家用电器负荷大,是居民的用电负荷的决定因素,而反映该负荷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就是各类家用

电器的普及率(即平均每百户居民对某类家用电器的拥有量),它是居民生活水平的直接体现,其基值决定了现在居民的用电负荷,其发展速度决定了将来的用电量。家用电器普及率的发展规律可分为三个台阶,第一台阶的电器具有高普及率,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这类电器称为第三类电器;第二台阶的电器具有中普及率,如微波炉、电水壶、电饭锅等,这类电器称为第二类家用电器;第三台阶的电器具有低普及率,如电灶、远红外医疗器、电热取暖器等,这类电器称为第一类家用电器。

3.2确定每户计算容量的原则和方法

每户用电容量的确定原则。对智能化住宅小区,应按小康型住宅确定每户计算容量。每个家庭一般有厨房用电设备、卫生洗浴设备、空调取暖设备和文化娱乐设备、照明设施、安防设施。智能化小区在工程设计中,总体上要满足:高度的安全性、舒适的生活环境、足够的通信设备、完善的信息设施和智能化家庭系统。每户用电计算容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III、II、I类家用电器的需要系数,可取0. 5~0. 6;

,,——III、II、I类家用电器的普及率,目前可近似为:

=100%~200%;

=25%~40%;

=5%~15%;

,,——III、II、I类家用电器的设备标称容量。

3.2.1每户用电负荷的建议值。根据公式的计算和有关文献的分析提出高层智能住宅每户用电容量标

准建议值如表1所示。

表1 高层住宅每户用电容量的标准建议值(P/kW)

气象区

普通住宅

中档住宅

高档住宅

一类

4

6

8

二类

5

7

9

三类

6

8

10

3.2.2住宅建筑的公共电力负荷的计算。居住建筑的公共用电负荷大致可分为照明负荷和动力负荷两部分。居住建筑公共场所的照明包括一般照明、疏散照明及事故照明。照明的用电负荷量与控制方法有关。公共辅助设施的动力负荷主要有:给水、排水的用电负荷、电梯用电负荷、北方冬季取暖用电

负荷。

3.3高层住宅供电变压器的容量

式中:——住宅小区总计算负荷,考虑了公共电力负荷和住宅电力负荷,kW;

——功率因素,取0.8~0.9.

4结论

本文针对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指出以往常用的负荷计算方法不能适应高层住宅电气设备的用电需求,提出了新的实用的工程计算方法,研究与明确这方面的问题对于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和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是符合实际用电情况的,该计算方法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质量,提高供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提高用电设备的使用效

果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天恩.小康住宅电气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戴瑜兴.智能化住宅电气工程设计[J].低压电器,2002,(2).

[3]戴瑜兴,汪鲁才.智能化住宅小区电力负荷的计算[J].低压电器,2000,(5).

[4]刘星平.无功补偿的应用实例[J].电气时代,2001,(5).

施工用电负荷计算

施工用电负荷计算 建筑施工现场用电负荷计算时,应考虑:建筑工程及设备安装工程的工作量及施工进度;各阶段投入的用电设备需要的数量;要有充分的预计,用电设备的施工现场的布置情况合理电源的远近;施工现场大大小小的用电设备的容量进行统计。在这些已经掌握的情况下,就可以计算了。 通过对施工用电设备的总负荷计算,依据计算的结果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及相适应电气配件;对分路电流的计算,确定线路导线的规格、型号;通过对各用电设备组的电流计算,确定分配电箱电源开关的容量及熔断丝的规格、电源线的型号、规格。 对高压用电的施工现场一般用电量较大,在计算它的总用电量时,可以把各用电设备进行分类、分组进行计算,然后相加。 1、在计算施工现场诸多的用电设备时,对各类施工机械的运行、工作特点都要充分考虑进去: (1)有许多用电设备不可能同时运行,如卷扬机、电焊机等; (2)各用电设备不可能同时满载运行,如塔式起重机它不可能同时起吊相同重量的物品; (3)施工机械的种类不同、其运行的特点也不相同,施工现场为高层建筑提供水源的水泵一般就要连续运转,而龙门架与井架却是反复短时间停停开开; (4)各用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存在功率的损耗致使设备效率下降; (5)现场配电线路,在输送功率同时也会产生线路功率的损耗,线路越长损耗越大。对线路功率一事不应忽视。 目前符合计算方法常采用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当不管采用哪种计算方法都需使用在实际中早已测定的有关系数。 2、一般说进行负荷计算时,首先绘制供电系统图,然后按程序进行计算。 (1)单台用电设备:长期运转的用电设备,设备容量就是计算负荷,但对每台电动机及其它需计及效率的单台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为: Pj1=Pe/η(2-1) 式中P —用电设备的有功计算负荷(KW); j1 Pe—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

高层住宅楼供配电

毕业设计 高层住宅楼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11电气1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所在系:自动化工程系 指导教师:

高层住宅楼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摘要 我国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住宅向着高层化趋势发展。高层住宅楼,因其为住户提供的安全、舒适、高效、节能的居住环境,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也成为现代人主要的居住方式。与此同时,高质量的高层住宅楼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电气设计时既要考虑用电负荷日益增长的需要,又要满足供电的可靠性及安全性的要求。 本课题以高层建筑的供配电系统为研究对象。为了达到用户能够安全、可靠、高效用电的目的,我们对高层建筑的供配电系统整体进行设计。其中包括对建筑负荷的计算,选择恰当地供电方式;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选择合适的导线及低压电器产品;对室内照明进行设计;对防雷接地的设计等。同时为了提高设计质量及缩短设计周期,本课题采用功能强大的建筑电气软件CAD来设计供配电系统的电路图。 关键词:电气设计;安全性;负荷计算;防雷接地;软件AutoCAD

The Design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the housing development trend towards upwards.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because of its for residents to provide safe, comfortable, efficient and energy saving living environment, got the favour of more and more people, modern has become the main way of liv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high quality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 of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electrical design should not only consider the increasing needs of the power load, an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of the power supply. This topic in power supply system of high-rise build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user to the purpose of safe, reliable and efficient utilization, our power supply system of high-rise building the overall design. Including the building load calculation, choose proper power supply way; For the calculation of short-circuit current, select the appropriate conductor and low-voltage electrical products; For indoor lighting design; The desig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grounding, etc.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sign quality and shorten the design cycle, this subject adopts powerful building electrical software AutoCAD to design the circuit diagram of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Key Words: Electrical Design ;security;Load calculation;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Software AutoCAD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和用电负荷计算应用完整实例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负荷计算一、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和用电负荷计算

二、计算用电总量方式 方法一: P=1.05~1.10(k1∑P1/Cosφ+k2∑P2+ k3∑P3+ k4∑P4) 公式中: P——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KVA)(相当于有功功率Pjs) P1——电动机额定功率(K W) P2——电焊机额定功率(K W) P3——室内照明容量(K W) P4——室外照明容量(K W) Cosφ——电动机平均功率因数(最高为0.75~0.78,一般为0.65~0.75) 方法二: 各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 有功功率: Pjs1=Kx×ΣPe 无功功率: Qjs1=Pjs1×tgφ 视在功率: Sjs1= (P2 js1 + Q2 js1) 1/2 =Pjs1/ COSφ=Kx×ΣPe / COSφ公式中: Pjs1--用电设备组的有功计算负荷(kw) Qjs1--用电设备组的无功计算负荷(kvar) Sjs1--用电设备组的视在计算负荷(kVA) Kx--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 Pe--换算到Jc(铭牌暂载率)时的设备容量 ②总的负荷计算: Pjs=Kx×ΣP js1 Qjs=Pjs×tgφ Sjs= (P2 js + Q2 js) 1/2 公式中: Pjs--各用电设备组的有功计算负荷的总和(kw) Qjs--各用电设备组的无功计算负荷的总和(kvar) Sjs--各用电设备组的视在计算负荷的总和(KVA) Kx--用电设备组的最大负荷不会同时出现的需要系数 三、选择变压器 方法一:W=K×P/ COSφ 公式中: W——变压器的容量(K W)

P——变压器服务范围内的总用电量(K W) K——功率损失系数,取1.05~1.1 Cosφ——功率因数,一般为0.75 根据计算所得容量,从变压器产品目录中选择。 方法二:Sn≥Sjs(一般为1.15~1.25 Sjs) 公式中: Sn --变压器容量(K W) Sjs--各用电设备组的视在计算负荷的总和(KVA) 四、实用例举 丰南区第三中学小学教学楼工程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计算部分) 一.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现场勘察情况: 该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编制依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手册》等。 1.施工平面布置图(如图)。 2、施工动力用电情况: (1)搅拌机1台,电功机率均为5.5kw; (2)卷扬机2台,电机功率为11kw×2; (3)对焊机1台,电机功率均为20kw; (4)切断机3台,电机功率为3.0 kw×3; (5)钢筋弯曲机1台,电机功率为4kw; (6)拉筋卷扬机1台,电机功率为11kw; (7)无齿锯1台,电机功率为1.5kw; (8)塔吊1台,电机总功率为55kw; (9)振捣棒5部,电机功率均为1.1kw,平板振捣器1部,电机功率为1.5kw; (10)电焊机3台,电机视在功率为20KVA,cosφ=0.62 Jc=0.6。 电焊机规定统一换算到Jc=100%时的额定功率(kw),其设备容量为Pe=√Jc ?Sn?cosφ= √0.6×20×0.62=9.6kw×2=19.2 kw。 二、负荷计算,用电设备功率汇总: 1.施工现场所用全部动力设备的总功率为: Σp=5.5+11×2+20+3.0×3+4+11+1.5+55+1.1×5+1.5+19.2×3=192.6 kw

毕业设计方案(住宅小区供配电设计方案)

摘要 本设计主要阐述了现代化小区各系统电气设计的设计依据、原则和方法及设计选择的结论。本设计共主要包括强电部分设计部分设计及安防部分设计。 强电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低压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及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其中包括负荷计算、照度计算等。 本小区电气设计作为毕业设计,其目的是通过切身实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锻炼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电气设计问题的能力,为即将面临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配电系统负荷防雷接地 目录 引言1 一设计简况2 二配电系统2 <一)设计要求2 <二)低压配电系统线路的选择2 <三)设备安装4 <四)电能计量方式选择5

三照明系统5 <一)照明系统的概述5 <二)照度方式6 <三)光源和灯具7 <四)照度计算8 <五)配电箱布置12 <六)负荷计算<需要系数法)12 <七)设备选型15 四防雷接地系统设计17 <一)建筑物防雷等级确定17 <二)防雷内容与设计方案20 总结23 致谢24 参考文献25

引言 本次设计的主要针对是现代化住宅小区楼内供配电系统设计。通过具体的实例工程设计,初步掌握高层建筑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更好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大学三年来所学的课程及知识应用到自己的专业中去,也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工程为11层的民用普通高层建筑,为二类高层建筑,按三级负荷供电,三类防雷建筑物进行电气系统设计。在本设计中,要求完成对住宅小区楼内配电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低压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插座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论文针对民用高层建筑电气的设计和使用需要,,侧重于电气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设计中,总体按照民用建筑设计规范来建立设计的整体思路,并完成配电系统的负荷计算、设备选型、系统构成、照度计算等。 一设计简况 本次设计的主要针对是现代化住宅小区楼内供配电系统设计。通过具体的实例工程设计,初步掌握高层建筑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更好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大学三年来所学的课程及知识应用到自己的专业中去,也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工程为11层的民用普通高层建筑,为二类高层建筑,按三级负荷供电,三类防雷建筑物进行电气系统设计。在本设计中,要求完成对住宅小区楼内配电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低压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插座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论文针对民用高层建筑电气

办公楼供配电计算说明书s

供配电计算说明 本建筑物为二类高层建筑,地下一层,地上八层,框架墙结构。建筑高 度31.5米,楼内功能主要以办工为主。 本建筑物的用电负荷等级除消防电源为二级外,其它均为三级负荷。 在本建筑物室外设箱变一台,专供本建筑用电。 本建筑物内电源均由室外箱变引来,采用电缆YJV-1KV沿电缆沟敷 设,室内采用沿桥架敷设。引入电压均为: 220/380V ,消防备用电 源由柴油发电机供电。补偿后功率因数:C0S%%c=0.91 室内照明灯具主要采用荧光灯,节能灯或白炽灯; 由箱变至各层配电箱的供电干线,竖向沿竖井内电缆桥架敷设,水平 干线在吊顶内沿电缆桥架敷设。由电气竖井引至顶层水箱间电源线路穿 钢管暗敷 本建筑物防雷按三类防雷建筑设置, 本建筑物做总等电位联结 供配电设计计算: 一、总负荷计算 1计算用电设备总安装容量:P=617Kw 需要系数: Kx=0.6 计算负荷: Pjs=P*Kx=370kW 1

功率因数:COSO=0.9 计算电流: Ijs=Pjs/1.732x0.38xCOSO=625A 2 变压器选择 SG10-500KVA-10KV/0.4 二、备用电负荷计算 用电设备安装容量:P=106Kw 需要系数: Kx=0.85 计算负荷: Pjs=P*Kx=90kW 功率因数:COSO=0.85 计算电流: Ijs=Pjs/1.732x0.38xCOSO=161A 电缆选用:YJV-1kV-4X70+1x35mm2 三、干线负荷计算 1)WLM1:用电设备安装容量:P=15Kw 需要系数: Kx=0.85 计算负荷: Pjs=P*Kx=13kW 功率因数:COSO=0.85 计算电流: Ijs=Pjs/1.732x0.38xCOSO=23A 电缆选用:YJV-1kV-5x16mm2 2) WLM2:用电设备安装容量:P=60Kw 需要系数: Kx=0.8 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负荷计算方案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负荷 计算方案

施工现场用电组织方案 一、工程概况 西安阳光花园商用住宅楼,C1至C13(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D1至D8(地下一层,地上九层),其中F1、F2(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二层),剪力墙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20多万平方米,工程等级为普通住宅二类,地下一层为戊类,本建筑电源通用为三级负荷,消防电源为二级负荷。 二、配电线路 现根据TN-S配电系统,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原则,采 用三相五线制的供电方式,由总配电箱引出主干线,沿线设 分配电箱,分配电箱内分设动力、照明线路,施工机械一箱 一闸一漏一锁。采用了保护接零,统一接地,做到用电安 全。 1、若干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下可设若干开关箱。总配 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区域,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 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 米,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 3米。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当合并设置为 同一配电箱时,动力和照明应分别配电;动力开关箱与照明 开关箱必须分设。

2、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控制两台及两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牢固,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1.4—1.6米,配电箱、开关箱外型结构应能防雨防尘。 4、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含插座)应先安装在阻燃、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方可固定在配电箱、开关箱的箱体内。配电箱的电器安装板必须分设N线断子板和PE线端子板。PE线端子板必须与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N线端子板必须与电气安装板绝缘。进出线中的N线必须通过N线端子板连接;PE线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连接。 5、配电箱、开关箱内的连接线必须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导线的分支接头不得采用螺栓压接,应采用焊接并做绝缘包扎,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线应配置固定线卡,进出线应加绝缘护套并成束固定在箱体上,不得与箱体直接接触。配电箱、开关箱应防雨。 6、总配电箱的电器应具备电源隔离、正常接通与分断电路及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 7、配电箱、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使用潮湿或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某高层住宅供配电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按照建筑供配电的要求,以国家规范为准则以安全用电为用电、节约电能、经济环保为理念!在满足对供电的要求的同时,同时兼顾施工的可行性以及节约经济预算为理念,设计出满足人们对智能化建筑要求的满意工程,在设计中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以及标准,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从而达到科学,人性化设计的现代化电气工程设计内容主要包括负荷计算,供电电源、电压的选择、变压器的容量的选择、类型以及台数、变电所的选址、各个楼层的供电线线路中的短路电流的计算、供配电系统的主接线方式、高低压设备和导线电缆的选择以及校验,防雷接地的设计。设计中需要绘制、参照相应的CAD图然后进行分别运算设计最后将设计整理成文档形式的报告。 关键词: 国家标准、负荷计算、供电线路、防雷接地、CAD图

第一章工程概况 某高层综合楼,总23层,地上22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积28807.1平方米,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为2916平方米,建筑物总高度为99.8米。年预计雷击次数0.11次,为二类防雷建筑物。地下一层为附建式6级人防地下室,平时做汽车库,战时作为一个防护单元的二等人员掩蔽部,掩蔽人数为800;地面一到四层为商场,三层以上均为办公用房;屋顶为设备层,变电所设在一层。

第二章负荷分级、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补偿 第一节、负荷分级 该工程属于一类高层建筑,用电多为一、二级负荷,用电负荷分级如下: 地下室:应急照明,消防设备用电(送、补风机,消防泵)及地面用生活水泵为一级负荷;战时送风机,消防楼梯口排污泵为二级;其余为三级负荷。 地面:排烟风机、屋顶正压风机、消防电梯、应急照明、防火卷帘门及普通客梯的电力属一级负荷;其余均为三级负荷。 第二节、负荷数据 本工程负荷包括照明、电力及消防负荷。所有电源均由一层变电所低压出线直接提供,其中一~四层商场以及二十一、二十二层、屋顶的电源用电缆供电,五到二十层的楼层配电箱用插接式母线槽供电。计量除五到二十层分层集中设电表计量以外,其余均在变电所计量。该综合楼个部分负荷数据见表1~3。

工厂供配电系统计算题

4.1、某小批量生产车间380v 线路上接有接有金属切削机床共20台(其中,10KW 的4台, 15KW 的8台 ,5kW 的8台),车间有380v 电焊机2台(每台容量18KVA ,?N =65%,,COS ΨN =0.5),车间有吊车一台(12KW ,?N =25%),试计算此车间的设备容量。 解:①金属切削机床的设备。金属切削机床属于长期连续工作制设备,所以20台金属切削 机床的总容量为:P e1=∑Pei=4×10+8×15+8×5=200KW ②电焊机的设备容量。电焊机属于反复短时工作制设备,它的设备容量应统一换算到 ?=100%,所以2台电焊机的设备容量为: P e2=2S N N εCOS ΨN =2×18×65.0×0.5=14.5KW ③吊车的设备容量。吊车属于反复短时工作制设备,它的设备容量应统一换算到?=25%,所以1台吊车的容量为: P e3=P N 25 εεN =P N =12KW ④车间的设备总容量为 Pe=200+14.5+12=226.5KW 4.2、用需要系数法计算第一题。 解:① 金属切削机床组的计算负荷 取Kd=0.2 φcos =0.5 tan ?=1.73 )1(30P =d K e P =0.2×142=28.4KW )1(30Q =)1(30P tan ?=28.4×1.73=49.1kvar )1(30S =2 )1(302 )1(30Q P +=56.8kVA )1(30I = N U S 3)1(30=86.3A ②电焊机组的计算负荷 取Kd=0.35 φcos =0.35 tan ?=2.68 )2(30P =d K e P =0.35×16.1=5.6KW )2(30Q =)2(30P tan ?=5.6×2.68=15.0kvar )2(30S =2 )2(302 )2(30Q P +=16.0kVA )2(30I = N U S 3)2(30=24.3A ③吊车机组的计算负荷 取Kd=0.15 φcos =0.5 tan ?=1.73

施工临时用电负荷计算

拟投入本项目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额定功率(kw ) 合计 用于施 工部位 1 潜水泵 JQB15-6 80 2.2 基坑降水 2 塔吊 TC5013 12 40.1 垂直运输 3 塔吊 TC5613 5 50 4 施工电梯 Sc200/200 17 38 垂直运输 5 物料提升机 SZ150--1 3 10 垂直运输 6 混凝土输送泵 HTB-80 10 112 地下室砼浇筑 7 打夯机 HZD250 14 4 基坑回填 8 对焊机 GQH32 10 100 钢筋焊接 9 钢筋调直机 GT6-14 10 2.5 钢筋调直 10 钢筋弯曲机 WJ40-1 10 3 钢筋弯曲 11 钢筋切断机 QJ40A 1 0 4 钢筋切断 12 直螺纹套丝 机 GYL-40 5 4 钢筋套丝 1木工机械 1 15 模板制 施工设备型号改变(功率改变) 另计

3.2负荷计算: 3.2.1 砼搅拌设备类 此类设备由于工程工序所需,16台混凝土输送泵,平板振动器及插入式振动器按同时使用考虑。 3.2.1.1HTB-80混凝土输送泵 单机功率112KW 共计10台 查表可得K X =0.8 cosφ=0.8 tgθ=0.75 PjS=Kx.Pe=112×0.8=89.6 KW QjS=PjS.tgθ=89.6×0.75=67.2 Kvar IjS=Pjs/√3.Ue.cosφ=170.2 A 3.2.1.2PZ-50平板振动器单机功率1.5KW 共计4台 查表可得K X =0.8 cosφ=0.8 tgθ=0.75 PjS=Kx.Pe=0.8×1.5=1.2 KW Qjs=Pjs.tgθ=1.2×0.75=0.9 Kvar Ijs=Pjs/√3.Ue.cosφ=2.3 A 3.2.1.3 Zx-50插入式振动器单机功率1.1KW 共计21台 查表可得K X =0.8 cosφ=0.8 tgθ=0.75 Pjs=Kx.Pe=0.8×1.1=0.88 KW Qjs=Pjs.tgθ=0.88×0.75=0.66 Kvar Ijs=Pjs/√3.Ue.cosφ=1.7 A 3.2.1.4砼搅拌设备类技术参数合计: Pjs=89.6×10+1.2×4+0.88×21=919.28 KW Qjs=67.2×10+0.9×4+0.66×21=689.46 Kvar IjS= Sjs/√3.Ue=1149.1/1.732×0.38=1745.93 A 3.2.2 钢筋加工类 3.2.2.1钢筋弯曲机单机功率Pe=3 KW 共计10台 查表可得K X =0.7 cosφ=0.7 tgθ=1.02

高层住宅楼供配电

高层住宅楼供配电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毕业设计 高层住宅楼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姓名: 学号: 班级:11电气1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所在系:自动化工程系 指导教师:

高层住宅楼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摘要 我国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住宅向着高层化趋势发展。高层住宅楼,因其为住户提供的安全、舒适、高效、节能的居住环境,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也成为现代人主要的居住方式。与此同时,高质量的高层住宅楼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电气设计时既要考虑用电负荷日益增长的需要,又要满足供电的可靠性及安全性的要求。 本课题以高层建筑的供配电系统为研究对象。为了达到用户能够安全、可靠、高效用电的目的,我们对高层建筑的供配电系统整体进行设计。其中包括对建筑负荷的计算,选择恰当地供电方式;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选择合适的导线及低压电器产品;对室内照明进行设计;对防雷接地的设计等。同时为了提高设计质量及缩短设计周期,本课题采用功能强大的建筑电气软件CAD来设计供配电系统的电路图。 关键词:电气设计;安全性;负荷计算;防雷接地;软件AutoCAD

TheDesignofHigh-riseResidentialBuildingPowerSupplyandDistributionSystem ABSTRACT Intheprocessofurbanconstructioninourcountry,,becauseofitsforresidentstoprovidesafe,co mfortable,efficientandenergysavinglivingenvironment,gotthefavourofmoreandmorepeople,,,an dtomeettherequirementsofthereliabilityandsecurityofthepowersupply. ,reliableandefficientutilization,,chooseproperpowersupplyway;Forthecalculationofshort-circuitcurrent,selecttheappropriateconductorandlow- voltageelectricalproducts;Forindoorlightingdesign;Thedesignoflightningprotectiongrounding,, thissubjectadoptspowerfulbuildingelectricalsoftwareAutoCADtodesignthecircuitdiagramofpo wersupplyanddistributionsystem. KeyWords:ElectricalDesign;security;Loadcalculation;Lightningprotectionandgrounding;SoftwareAutoCAD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负荷计算方案

施工现场用电组织方案 一、工程概况 西安阳光花园商用住宅楼,C1至C13(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D1至D8(地下一层,地上九层),其中F1、F2(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二层),剪力墙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20多万平方米,工程等级为普通住宅二类,地下一层为戊类,本建筑电源通用为三级负荷,消防电源为二级负荷。 二、配电线路 现根据TN-S配电系统,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原则,采用三相五线制的供电方式,由总配电箱引出主干线,沿线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内分设动力、照明线路,施工机械一箱一闸一漏一锁。采用了保护接零,统一接地,做到用电安全。 1、若干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下可设若干开关箱。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区域,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米,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米。 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当合并设置为同一配电箱时,动力和照明应分别配电;动力开关箱与照明开关箱必须分设。 2、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控制两台及两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牢固,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1.4—1.6米,配电箱、开关箱外型结构应能防雨防尘。 4、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含插座)应先安装在阻燃、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方可固定在配电箱、开关箱的箱体内。 配电箱的电器安装板必须分设N线断子板和PE线端子板。PE线端子板必须与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N线端子板必须与电气安装板绝缘。进出线中的N 线必须通过N线端子板连接;PE线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连接。

5、配电箱、开关箱内的连接线必须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导线的分支接头不得采用螺栓压接,应采用焊接并做绝缘包扎,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线应配置固定线卡,进出线应加绝缘护套并成束固定在箱体上,不得与箱体直接接触。配电箱、开关箱应防雨。 6、总配电箱的电器应具备电源隔离、正常接通与分断电路及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 7、配电箱、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使用潮湿或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8、总配电箱中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 30mA·s。漏电保护器极数和线数必须与其负荷的相数和线数一致。三、机械设备 ⒈塔吊:QTZ40(70kw/台)23台,70×23 =1610kw⒉施工电梯:(70kw/台)23台,70×23=1610kw使用系数:K1=0.7;功率因素:CosΦ=0.8 P1=(1610×2)×0.7÷0.8=2817.5(KVA) ⒊混凝土搅拌机,(5.5kw/台)23台,5.5×23=126.5 使用系数:K2=0.70;功率因素:CosΦ=0.8 P2=126.5×0.70÷0.8=110.7(KVA) ⒋混凝土真空地泵,(110kw/台)6,110×6=660KW 使用系数:K2=0.70;功率因素:CosΦ=0.8 P3=660×0.70÷0.8=577.5(KVA) ⒌HZ6—50插入式震动器(2.2kw/台)23台,计2.2×23=50.6KW ⒍PZ—501平板式震动器(1.5kw/台)

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实例.

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实例 兰海生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摘要:通过工程设计实例,介绍了超高层建筑的配电系统设计(负荷估算和计算、变压器的选择、高低压配电系统)、变配电所设置等设计,阐述了超高层建筑配电系统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电气设计;配电系统;设计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总建筑面积56561.88M2,地下一层,主要位车库,地面1~3层为裙楼,主要位公寓与商业,4至23层伟塔楼,建筑物总高75.6米,为综合楼,属一类高层建筑。在扩大初步设计的估算中采用负荷密度法和单位指标法,施工图设计时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最后以估算中的两法进行评价。 二、高层建筑电气的负荷估算和计算 1负荷估算 把全楼的负荷分为动力和照明两大部分。动力负荷包括冷冻机组全系统和各类水泵、电梯衍、锅护的配套动力设备及送排风机等。照明负荷包括裙楼各层、办公、公寓的照明、插座,以及风机盘管和窗式、分体式空调器等。经多个“高建”扩大初步设计估算的综合取动力总平均系数K动=0.5,照明总平均系数K 动=0.44。动力总设备容量是根据各工种提供的动力用电量的总和,照明总设备容量是按负荷密度法和单位指标法计算的。大堂、商场等场所的照明计算负荷按负荷密度法估算,负荷密度列于下表。 项目名称负荷密度(W/m2)备注 大堂120豪华装修、采用白炽灯、含风机盘管 商场80含风机盘管 写字楼40含风机盘管 设备用房20含风机盘管 库房10含风机盘管 汽车库10 按单位指标法估算,单位用电指标客房按 1.0-1.5kW/间,公寓(兼办公)按12.5-17kW/套(468套,约130-170m2,内设电热水器4-6kW,3-4台分体式空

06第六章 工厂供配电系统供电负荷的计算

第六章工厂供配电系统供电负荷的计算 Electric loads’ calculation of power supply system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 §6-1 负荷曲线与特征参数 Load curves and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一、电力系统负荷的组成composition of electric power load 电力系统的总负荷:系统中千万个用电设备所需功率的总和。(异步电动 机、同步电动机、电热炉、整流设备、照明等) 综合用电负荷: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市政生活所需的功率之和。 供电负荷:综合用电负荷+网络损耗 发电负荷:供电负荷+厂用电 二、负荷曲线load curve ——反映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按负荷种类分:有功负荷曲线,无功负荷曲线、 按时间长短分:日负荷曲线,月负荷、年负荷曲线 按计量地点分:个别用户、电力线路、变电所、发电厂乃至整个地区、整 个系统 相对来讲,无功负荷曲线用途较小,实际只是隔一段时间编制一次无功功率平衡表或各枢纽点电压曲线。 1.日负荷曲线:

电厂制定投标策略的依据。可用于决定系统的日发电量 。 2.年最大负荷曲线 一年内逐月或逐日综合最大有功功率负荷变化曲线。用于制定发电设备的检修计划,决定系统的总装机容量。 3.年负荷持续曲线 它不按时间的先后排列,只按全年的负荷变化,根据各个不同的负荷值在一年内的累计持续时间而重新排列组成;依据该曲线可以计算出一年内消耗的总电能。 三、 负荷曲线的特征参数 parameters of load curve 1.最大负荷P max 2.最小负荷P min 3.全年的电能 A =?8760 pdt 全日的电能 ?=24 0pdt A 4.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max T ,max 8760 max max P pdt P A T ? == 5.平均负荷 24 A 8760A P D Y av == 6.负荷率:平均负荷与最大负荷的比值 有功负荷率α: α= max P P av 或 P av =αmax P ?; α越小,说明曲线起伏越大,α<1

工程现场临时用电负荷计算

工程现场临时用电负荷计算一、用电负荷计算: 现场用电设备: 1、卷扬机3台(7.5KW)22.5KW 2、砂浆机3台(3KW)9KW 3、加压泵1台(5.5KW)5.5KW 4、介木机4台(3KW)12KW 5、振动器3台(1.1KW)3.3KW 6、电焊机1台(25.5KW)25.5KW 7、镝灯4支(3.5KW)14KW 8、碘钨灯10支(1KW)10KW 9、其他用电10(KW)10KW 10、生活用电10(KW)10KW 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的kx、cos、tg 1、卷扬机kx=0.3 cosφ=0.7tgφ=1.02 2、砂浆机kx=0.7 cosφ=0.68tgφ=0.62 3、加压泵kx=0.5 cosφ=0.8tgφ=0.75 4、介木机kx=0.7 cosφ=0.75tgφ=0.88 5、振动器kx=0.65 cosφ=0.65tgφ=1.17 6、电焊机kx=0.45 cosφ=0.87tgφ=0.57 7、镝灯kx=1

8、碘钨灯kx=1 9、其他用电kx=1 10、生活用电kx=1 有功荷载计算: 1、卷扬机Pj1=Pj×kx=22.5kw×0.3=6.75kw 2、砂浆机Pj2=Pj×kx=9kw×0.7=6.3kw 3、加压泵Pj3=Pj×kx=5.5kw×0.5=2.75kw 4、介木机Pj4=Pj×kx=12kw×0.7=8.4kw 5、振动器Pj5=Pj×kx=3.3kw×0.65=2.15kw 6、电焊机Pj6=Pj×kx=25.5kw×0.45=11.48kw 7、镝灯Pj7=Pj×kx=14kw×1=14kw 8、碘钨灯Pj8=Pj×kx=10kw×1=10kw 9、其他用电Pj9=Pj×kx=10kw×1=10kw 10、生活用电Pj10=Pj×kx=10kw×1=10kw 无功荷载计算: 1、卷扬机Qj1=Pj1×tgφ=6.75kw×1.02=6.89 KV AR 2、砂浆机Qj2=Pj2×tgφ=6.3kw×0.62=3.91 KV AR 3、加压泵Qj3=Pj3×tgφ=2.75kw×0.75=2.06 KV AR 4、介木机Qj4=Pj4×tgφ=8.4kw×0.88=7.39 KV AR 5、振动器Qj5=Pj5×tgφ=2.15kw×1.17=2.51 KV AR 6、电焊机Qj6=Pj6×tgφ=11.48kw×0.57=6.54 KV AR 7、镝灯Qj7=Pj7×tgφ=14kw×1.52=21.28 KV AR

住宅小区供电方案

XX地块电气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1、本期规划范围总用地17ha,总建筑面积万m2。 2、总建筑户数为3548户,所有户型面积之和为434800 m2,所有住宅公摊面积约为49700m2,左右。 3、建筑面积120m2及以下的户数为2994。 4、建筑面积120m2以上、150m2及以下的住宅户数为108户。 5、建筑面积150m2以上、267m2以下的住宅户数为208。 6、建筑面积267m2以上的户数为238户。 7、小商铺建筑面积为3500m2左右,酒店建筑面积为62800 m2左右,员工宿舍楼和其它公建面积为43500 m2左右,地下室(含架空层)建筑面积万m2。 二、设计依据 1、上级各部门和当地政府各部们批准的文件及甲方设计任务书 2、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程、规范及标准,主要包括: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 (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5)(2005版); (6)《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10)《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 (11)《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 (12)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Q/GDW 156-2006; (1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4)江苏省新建居住区供配电设施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供电系统负荷计算方法

供电系统负荷计算方法 供电系统负荷计算方法 计算负荷是供电系统设计计算的基础,为选择变压器台数和容量,选择电气设备,确定测量仪表的量程,选择继电保护装置等提供重要的计算依据。所以负荷计算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供电设计的质量。对于各种类型的用户,由于其供电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都是相同的,所以在工程实践中根据不同的计算目的,针对不同类型的负荷,总结出的各种负荷的计算方法具有普遍的意义。因此,本章以工矿企业用户为例来论述计算负荷的意义及求计算负荷的方法。 一、负荷的基本概念 工厂供电系统运行时的实际负荷并不等于所有用电设备额定功率之和。这是因为用电设备不可能全部同时运行,每台设备也不可能全部满负荷,各种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工厂供电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找出这些用电设备的等效负荷。所谓等效是指这些用电设备在实际运行中所产生的最大热效应与等效负荷产生的热效应相等,产生的最大温升与等效负荷产生的最高温升相等。我们按照等效负荷,从满足用电设备发热的条件来选择用电设备,用以计算的负荷功率或负荷电流称为“计算负荷”。 通常规定取30分钟(min)平均最大负荷30P 、30Q 和30S 作为该用户的“计算负荷”,并用js P 、JS Q 和js S 分别表示其有功、无功和现在计算负荷。为什么取用“30分钟平均最大负荷”呢? 这是考虑:对于中、小截面的导体,发热时间常数(即表示发热过程进行快慢的时间数值)大约为10min 左右,在短暂的时间内通过尖峰负荷时,导体温度来不及升高到相应伍而尖峰负荷就消失了,所以尖峰负荷虽比30P ,30Q 和30S 大,但不是造成导体达到最高温升的主要原因。实验表明,导体达到稳定温升的时间约为3T 一4T ,所以对于中、小截面导体达到稳定温升的时间可近似为3T ≈30min ;对于较大截面导体,发热时间常数大多大于10min ,因而在30 min 时间内,一般达不到稳定温升,取30min 平均最大负荷为计算负荷偏于保守,但为选择计算的方便和一致性,如上规定还是合理的。因此,计算负荷是按发热条件选择导线和电器设备的依据,并有如下关系: 30max jS P P P == 30max jS Q Q Q == 30max jS S S S == 二、负荷计算的方法 计算负荷的确定是工厂供电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环,汁算负荷的确定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选择的合理性、经济性。如果汁算负荷确定的过大,将使电气设备选得过大,造成投资利有色金属的浪费;而计算负荷确定的过小,则

高层民用建筑供电系统的设计

编号:SM-ZD-92817 高层民用建筑供电系统的 设计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高层民用建筑供电系统的设计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摘要]根据高层民用建筑特点对其供电系统设计的主要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配电室接地装置配电系统保护总等电位联结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珍贵,因此,高层民用建筑也就发展迅猛。而一个好的高层建筑,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安全的、可靠的供电系统作保证。 1. 高层民用建筑配电室的选择 参考GB5003-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的规定,高层民用建筑的总配电室或总配电箱间宜选在地下层或一层,这样进,出线方便,且便于运行维护。 低压配电室内布置的配电屏,其屏前屏后的通道最小宽度应按GB50053-94规定设计,并考虑相关的问题,如配电室的高度、耐火等级,以及门向外开设,房间长度超过7m 的应设两个出口等问题。

住宅小区供配电设计方案

住宅小区供配电设 计方案

住宅小区供配电设计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工程概述?? 2 第三章电气照明设计?? 3 3.1 照明系统的概述?? 3 3.1.1 照明系统的发展现状?? 3 3.1.2 照明计量单位?? 3 3.2 照度方式和种类?? 3 3.2.1 照明方式?? 3 3.2.2 照明种类?? 4 3.3 照度计算?? 5 3.3.1 利用系数法??5 3.3.2 单位容量法?? 6 3.4 小区的电气照明设计?? 8 3.4.1 电气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 8 3.4.2 电气照明详细设计计算?? 8 3.5 插座系统?? 143.5.1 插座系统的概述?? 14 3.5.2 一般规定(规范) ?? 14 3.5.3 插座的安装?? 14 3.5.4

小区住宅的插座系统设计?? 16 3.5 该小区标准层照明设计?? 17 第四章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18 4.1 高层建筑一般规定?? 4.2 低压配电系统线路的选择?? 4.2.1 低压线路接线方式?? 4.2.2 导线和电缆的选择?? 4.3 低压配电系统电气设备的选择?? 4.3.1 基本要求?? 4.3.2 漏电保护?? 4.4 配电变压器的选择?? 4.5 小区的低压供配电系统设计?? 住宅小区供配电设计 4.5.1 小区整体低压配电设计(见附录 1) ?? 4.5.2 小区 1 号楼与 4 号楼低压配电设计(见附录 2) ?? 4.5.3 小区 2 号楼与 3 号楼低压配电设计(见附录 2) ?? 4.5.4 小区商业、电梯、车库、消防、物管用电低压配电设计(见附录 3)?? 4.6 负荷计算的方法?? 4.7 小区住宅的负荷计算?? 第五章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32 5.1 防雷与接地系统概述??5.1.1 防雷系统概述?? 5.1.2 建筑物的防雷等级?? 5.1.3 高层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5.1.4 接地系统概述?? 4.4 小区 1#楼接地设计?? 32 32 32 33 34 37 第六章技术经济分析?? 38 第七章结论?? 39 参考文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