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合》公式汇总

《集合》公式汇总

《集合》公式汇总
《集合》公式汇总

《集合》公式汇总

(一)元素与集合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若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 A

∈,读作“a属于A”

?,读作“a不属于A”。

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 A

2、集合的表示: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形如:{1,2,3,5}

描述法:{x|x具有的性质},其中x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形如:{x|x2+2x-3>0}}

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3、常见数集的符号表示:自然数集(非负整数集)N;

或N*;

正整数集N

+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正实数集R+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概念写法含义

相等A B

=

A(B)

?

子集A B

(1)

读作“A包含于B”或“B包含A”

=

(2)A=?(3)A B 真子集

(1)

A B

读作“A真包含于B”或“B真包含A”

(2)A=?

非空真子集

A B且A≠?

空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1、任何集合都是它本身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集合个数:★★★★★

集合A 中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子集有(2n )个,真子集有(21n -)个,非空真子集有(22n -)个 元素 子集 真子集 非空子集 非空真子集 n 2n 21n - 21n - 22n -

(三)集合的基本运算及运算法则

集合

韦恩图 数轴表示 交集

在画数轴时,

要注意层次感和实心空心!

并集

只要是线下面的部分都要! 补集 U

U A eA

注:

1、集合运算法则:从括号内开始,由内而外

Cu (A ∩B )=Cu A ∩Cu B

Cu (A ∪B )=Cu A ∪Cu B

2、常见结论:

若A ∪B=B ,则A B ?若A B A =I ,则A B ?

公务员考试常用数学公式汇总(完整打印版)

公务员考试常用数学公式汇总(完整版) 一、基础代数公式 1. 平方差公式:(a +b )3(a -b )=a 2-b 2 2. 完全平方公式:(a±b)2=a 2±2ab +b 2 完全立方公式:(a ±b )3=(a±b)(a 2 ab+b 2) 3. 同底数幂相乘: a m 3a n =a m +n (m 、n 为正整数,a≠0) 同底数幂相除:a m ÷a n =a m -n (m 、n 为正整数,a≠0) a 0=1(a≠0) a -p = p a 1 (a≠0,p 为正整数) 4. 等差数列: (1)s n = 2 )(1n a a n ?+=na 1+21 n(n-1)d ; (2)a n =a 1+(n -1)d ; (3)n = d a a n 1 -+1; (4)若a,A,b 成等差数列,则:2A =a+b ; (5)若m+n=k+i ,则:a m +a n =a k +a i ; (其中: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d 为公差,s n 为等差数列前n 项的和) 5. 等比数列: (1)a n =a 1q -1; (2)s n =q q a n -11 ·1) -((q ≠1) (3)若a,G,b 成等比数列,则:G 2=ab ; (4)若m+n=k+i ,则:a m 2a n =a k 2a i ; (5)a m -a n =(m-n)d (6) n m a a =q (m-n) (其中: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q 为公比,s n 为等比数列前n 项的和) 6.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ax 2+bx+c=a(x-x 1)(x-x 2) 其中:x 1=a ac b b 242-+-;x 2=a ac b b 242---(b 2-4a c ≥0) 根与系数的关系:x 1+x 2=-a b ,x 12x 2=a c 二、基础几何公式 1. 三角形: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中任两 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1)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的角的平分线和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的平分线。 (2)三角形的中线:连结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三角形的高:三角形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所在直线的垂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三角形的中位线: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5)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内心;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重心:中线的交点叫做重心;重心到每边中点的距离等于这边中线的三分之一。 垂线:高线的交点叫做垂线;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垂心连线必垂直于对边。 外心: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

高等数学常用公式大全

高数常用公式 平方立方: 22222222 332233223223332233222(1)()()(2)2()(3)2()(4)()()(5)()()(6)33()(7)33()(8)222(a b a b a b a ab b a b a ab b a b a b a b a ab b a b a b a ab b a a b ab b a b a a b ab b a b a b c ab bc ca -=+-++=+-+=-+=+-+-=-+++++=+-+-=-+++++= 21221)(9)()(),(2) n n n n n n a b c a b a b a a b ab b n ----++-=-++++≥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两角和公式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tan(A+B) =tanAtanB -1tanB tanA + tan(A-B) =tanAtanB 1tanB tanA +- cot(A+B) =cotA cotB 1 -cotAcotB + cot(A-B) =cotA cotB 1 cotAcotB -+ 倍角公式 tan2A =A tan 12tanA 2- Sin2A=2SinA?CosA Cos2A = Cos 2A-Sin 2A=2Cos 2A-1=1-2sin 2A 三倍角公式 sin3A = 3sinA-4(sinA)3 cos3A = 4(cosA)3-3cosA tan3a = tana ·tan(3π+a)·tan(3 π -a) 半角公式 sin( 2A )=2cos 1A - cos( 2A )=2cos 1A + tan( 2A )=A A cos 1cos 1+- cot(2A )=A A cos 1cos 1-+ tan( 2 A )=A A sin cos 1-=A A cos 1sin + 和差化积 sina+sinb=2sin 2b a +cos 2b a - sina-sinb=2cos 2b a +sin 2b a - cosa+cosb = 2cos 2b a +cos 2b a - cosa-cosb = -2sin 2b a +sin 2 b a -

各类构件的预算计算公式

各类构件的预算计算公式

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 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

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

高等数学公式汇总(大全)

高等数学公式汇总(大全) 一 导数公式: 二 基本积分表: 三 三角函数的有理式积分: 2 22212211cos 12sin u du dx x tg u u u x u u x +==+-=+=, , , a x x a a a ctgx x x tgx x x x ctgx x tgx a x x ln 1)(log ln )(csc )(csc sec )(sec csc )(sec )(22 = '='?-='?='-='='2 2 22 11 )(11 )(11 )(arccos 11 )(arcsin x arcctgx x arctgx x x x x +- ='+= '-- ='-= '? ?????????+±+=±+=+=+=+-=?+=?+-==+==C a x x a x dx C shx chxdx C chx shxdx C a a dx a C x ctgxdx x C x dx tgx x C ctgx xdx x dx C tgx xdx x dx x x )ln(ln csc csc sec sec csc sin sec cos 222 22 22 2C a x x a dx C x a x a a x a dx C a x a x a a x dx C a x arctg a x a dx C ctgx x xdx C tgx x xdx C x ctgxdx C x tgxdx +=-+-+=-++-=-+=++-=++=+=+-=????????arcsin ln 21ln 211csc ln csc sec ln sec sin ln cos ln 2 2222222? ????++-=-+-+--=-+++++=+-= ==-C a x a x a x dx x a C a x x a a x x dx a x C a x x a a x x dx a x I n n xdx xdx I n n n n arcsin 22ln 22)ln(221 cos sin 22 2222222 2222222 22 2 22 2 π π

工程预算的完整公式(20200419204251)

工程预算的完整公式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 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 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 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 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 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 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 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 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 “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大学高数常用公式大全

高等数学公式 导数公式: 基本积分表: a x x a a a ctgx x x tgx x x x ctgx x tgx a x x ln 1)(log ln )(csc )(csc sec )(sec csc )(sec )(2 2 = '='?-='?='-='='2 2 22 11 )(11 )(11 )(arccos 11 )(arcsin x arcctgx x arctgx x x x x +- ='+= '-- ='-= '

三角函数的有理式积分: 2 22212211cos 12sin u du dx x tg u u u x u u x += =+-=+=, , ,  一些初等函数: 两个重要极限: ? ?????????+±+=±+=+=+=+-=?+=?+-==+==C a x x a x dx C shx chxdx C chx shxdx C a a dx a C x ctgxdx x C x dx tgx x C ctgx xdx x dx C tgx xdx x dx x x )ln(ln csc csc sec sec csc sin sec cos 222 22 22 2C a x x a dx C x a x a a x a dx C a x a x a a x dx C a x arctg a x a dx C ctgx x xdx C tgx x xdx C x ctgxdx C x tgxdx +=-+-+=-++-=-+=++-=++=+=+-=????????arcsin ln 21ln 211csc ln csc sec ln sec sin ln cos ln 2 2222222? ????++-=-+-+--=-+++++=+-= ==-C a x a x a x dx x a C a x x a a x x dx a x C a x x a a x x dx a x I n n xdx xdx I n n n n arcsin 22ln 22)ln(221 cos sin 22 2222222 2222222 22 2 22 2 ππx x arshx e e e e chx shx thx e e chx e e shx x x x x x x x x ++=+-==+= -= ----1ln(:2 :2:22) 双曲正切双曲余弦双曲正弦...590457182818284.2)11(lim 1sin lim 0==+=∞→→e x x x x x x

2020最新公务员考试常用数学公式汇总(精华版)

2020最新公务员考试常用数学公式汇总(精华版) 1. 平方差公式:(a +b )·(a -b )=a 2 -b 2 2. 完全平方公式:(a ±b)2 =a 2 ±2ab +b 2 3. 完全立方公式:(a ±b)3=(a ±b )(a 2 ab+b 2 ) 4. 立方和差公式:a 3 +b 3 =(a ±b)(a 2 + ab+b 2 ) 5. a m ·a n =a m +n a m ÷a n =a m -n (a m )n =a mn (ab)n =a n ·b n (1)s n = 2 ) (1n a a n +?=na 1+21n(n-1)d ; (2)a n =a 1+(n -1)d ; (3)项数 n = d a a n 1 -+1; (4)若a,A,b 成等差数列,则:2A =a+b ; (5)若m+n=k+i ,则:a m +a n =a k +a i ; (6)前n 个奇数:1,3,5,7,9,…(2n —1)之和为n 2 (其中: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d 为公差,s n 为等差数列前n 项的和) (1)a n =a 1q n -1 ;

(2)s n =q q a n -11 ·1) -((q ≠1) (3)若a,G,b 成等比数列,则:G 2 =ab ; (4)若m+n=k+i ,则:a m ·a n =a k ·a i ; (5)a m -a n =(m-n)d (6)n m a a =q (m-n) (其中: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q 为公比,s n 为等比数列前n 项的和) (1)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ax 2 +bx+c=a(x-x 1)(x-x 2) 其中:x 1= a ac b b 242-+-;x 2= a ac b b 242---(b 2 -4ac ≥0) 根与系数的关系:x 1+x 2=-a b ,x 1·x 2=a c (2)ab b a 2 ≥+ ab b a ≥+2 )2 ( ab b a 222≥+ abc c b a ≥++3 )3 ( (3)abc c b a 3222≥++ abc c b a 33≥++ 推广:n n n x x x n x x x x ......21321≥++++ (4)一阶导为零法:连续可导函数,在其内部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时,其导数为零。 (5)两项分母列项公式: )(a m m b +=(m 1 — a m +1 )×a b 三项分母裂项公式: ) 2)((a m a m m b ++=[ ) (1a m m +—

高中高等数学公式汇总

空间解析几何和向量代数: 。 代表平行六面体的体积为锐角时, 向量的混合积:例:线速度:两向量之间的夹角:是一个数量轴的夹角。 与是向量在轴上的投影:点的距离:空间ααθθθ??,cos )(][..sin ,cos ,,cos Pr Pr )(Pr ,cos Pr )()()(22 2 2 2 2 2 21212 1221221221c b a c c c b b b a a a c b a c b a r w v b a c b b b a a a k j i b a c b b b a a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a j a j a a j u j z z y y x x M M d z y x z y x z y x z y x z y x z y x z y x z z y y x x z z y y x x u u ? ??? ????????????? ?? ?????????==??=?=?==?=++?++++=++=?=?+=+=-+-+-= = (马鞍面)双叶双曲面:单叶双曲面:、双曲面: 同号) (、抛物面:、椭球面:二次曲面: 参数方程:其中空间直线的方程:面的距离:平面外任意一点到该平、截距世方程:、一般方程:,其中、点法式:平面的方程: 1 1 3,,2221 1};,,{,1 30 2),,(},,,{0)()()(122 222222 22222 222 22220000002 220000000000=+-=-+=+=++??? ??+=+=+===-=-=-+++++= =++=+++==-+-+-c z b y a x c z b y a x q p z q y p x c z b y a x pt z z nt y y mt x x p n m s t p z z n y y m x x C B A D Cz By Ax d c z b y a x D Cz By Ax z y x M C B A n z z C y y B x x A ??

预决算常用公式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 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 3、挖土方计算的难点 ⑴、计算挖土方上中下底面积时候需要计算“各自边线到外墙外边线图”部分的中心线,中心线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同平整场地)。 ⑵、中截面面积不好计算。 ⑶、重叠地方不好处理(同平整场地)。 ⑷、如果出现某些边放坡系数不一致,难以处理。

公务员考试常用数学公式汇总(完整打印版)

公务员考试常用数学公式汇总(完整版) 一、基础代数公式 1. 平方差公式:(a+b)×(a-b )=a 2-b2 2. 完全平方公式:(a±b)2=a 2±2ab +b2 完全立方公式:(a ±b)3=(a±b)(a 2 ab+b 2) 3. 同底数幂相乘: a m ×an =a m+n (m 、n 为正整数,a≠0) 同底数幂相除:a m ÷an=am-n(m、n 为正整数,a≠0) a 0=1(a≠0) a -p = p a 1 (a≠0,p 为正整数) 4. 等差数列: (1)sn = 2)(1n a a n ?+=na1+2 1 n(n-1)d; (2)a n =a 1+(n -1)d; (3)n = d a a n 1 -+1; (4)若a,A,b 成等差数列,则:2A=a+b; (5)若m+n=k+i,则:a m +a n=a k +ai ; (其中:n为项数,a1为首项,a n 为末项,d 为公差,s n 为等差数列前n 项的和) 5. 等比数列: (1)a n =a1q -1; (2)sn =q q a n -11 ·1) -((q ≠1) (3)若a,G,b 成等比数列,则:G 2=a b; (4)若m+n=k +i ,则:a m ·a n =a k ·a i ; (5)a m -a n =(m-n)d (6)n m a a =q (m-n) (其中: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q 为公比,s n 为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 6.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a x2+bx+c=a (x -x 1)(x-x2) 其中:x 1=a ac b b 242-+-;x2=a ac b b 242---(b 2-4a c ≥0) 根与系数的关系:x 1+x 2=-a b ,x 1·x2=a c 二、基础几何公式 1. 三角形: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中任两 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1)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的角的平分线和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的平分线。 (2)三角形的中线:连结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三角形的高:三角形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所在直线的垂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三角形的中位线: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5)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内心;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重心:中线的交点叫做重心;重心到每边中点的距离等于这边中线的三分之一。 垂线:高线的交点叫做垂线;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垂心连线必垂直于对边。 外心: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

预算常用公式汇总

熟读公式,预算造价其实也很简单! 预算常用公式汇总,造价君们好好收藏吧~ (一) 1.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 2.基本预备费=(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 3.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4.涨价预备费P=ΣIt[(1+f)t-1] It---建设期第t年的静态投资 f---建设期物价平均上涨率 5.静态投资=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 6.投资方向调节税=(静态投资+涨价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率 7.建设期贷款利息=Σ(年初累计借款+本年新增借款÷2)×贷款利率 8.固定资产总投资=静态投资+涨价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贷款利息 9.生产性建设项目拟建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总投资+流动资金 10.非生产性建设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11.建设项目总造价=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12.项目的流动资金=拟建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率 13.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年计息次数)年计息次数-1 =(1+r÷m)m-1 14.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15.流动资产=应收(或预付)账款+现金+存货 16.流动负债=应付(或预付)账款 17.应收帐款=年销售收入÷年周转次数 18.现金=(年工资福利费+年其他费)÷年周转次数 19.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在产品+产成品 20.外购原材料、燃料=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周转次数 21.在产品=(年工资福利费+年其他制造费+年外购原料燃料费+年修理费)÷年周转 次数 22.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 23.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

24.利息I=总金额F-本金P 25.利率i=单位时间内所得的利息额÷本金P×100% 26.F=P(1+i)n 27.F=A[(1+i)n-1]÷i 28.P(1+i)n= A[(1+i)n-1]÷i 29.投资收益率R=年净收益(或年平均收益)÷投资总额×100% 30.总投资利润率Ra=(F+Y)÷K×100% F---正常年销售利润; Y---正常年贷款利息; K---总投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 F=销售收入-经营成本-折旧费-摊销费-税金-利息 31.自有资金利润率Re=F÷Q×100% Q---自有资金 32.静态投资回收期Pt=K÷A K---总投资 A---每年的净收益=(CI-CO)t 33.Pt=(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数的年份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出 现正值年份的净现金流量 34.动态投资回收期Pt,=(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出现正数的年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 金流量现值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的净现金流量的现值 35.利息备付率(已获利息倍数)=税息前利润÷当期应付利息费用 36.税息前利润=利润总额+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利息费用 37.当期应付利息=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全部利息 38.偿债备付费=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 39.净现值率NPVR=NPV÷KpKp—投资现值 40.增量投资收益率R(2-1)=(C1-C2)÷(K2-K1)×100% 41.增量投资回收期Pt(2-1)=(K2-K1)÷(C1-C2) 42.增量投资回收期Pt(2-1)=(K2/Q2-K1/Q1)÷(C1/Q1-C2/Q2):业务量不同情况下。 43.综合费用法Sj=Kj+PcCj 44.年平均使用成本=(P-LN)÷N+设备的平均年度经营成本 (P-LN)÷N----设备的平均年度资产消耗成本 P----设备目前实际价值

小学常用数学公式汇总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5、加数+加数=和 6、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8、减数=被减数-差 9、被减数=减数+差 10、因数×因数=积 11、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12、被除数÷除数=商 13、除数=被除数÷商 14、被除数=商×除数 15、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例:90÷5÷6=90÷(5×6)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几何公式 1.正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公式:C=4a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a 正方体的体积=边长×边长×边长公式:V=a×a×a 2.长方形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公式:C=(a+b)×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3.三角形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 4.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5.梯形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6.圆 直径=半径×2 公式:d=2r 半径=直径÷2 公式: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公式:c=πd =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r 7.圆柱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的周长×高+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总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Sh 8.圆锥 圆锥的总体积=底面积×高×1/3 公式:V=1/3Sh 9.三角形内角和=180度

常用数学公式大全

常用数学公式大全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s=ah 7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圆形 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一套完整预算的公式 (网上下的,不知道准确性)

一套完整预算的公式(网上下的,不知道准确性) (网上下的,不知道准确性,不承担错误后果)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高数公式大全

大学数学公式 常用导数公式: 常用积分表: 三角函数的有理式积分: 2 22212211cos 12sin u du dx x tg u u u x u u x +==+-=+=, , ,  a x x a a a ctgx x x tgx x x x ctgx x tgx a x x ln 1 )(log ln )(csc )(csc sec )(sec csc )(sec )(22= '='?-='?='-='='2 2 22 11 )(11 )(11 )(arccos 11 )(arcsin x arcctgx x arctgx x x x x +- ='+= '-- ='-= '? ?????????+±+=±+=+=+=+-=?+=?+-==+==C a x x a x dx C shx chxdx C chx shxdx C a a dx a C x ctgxdx x C x dx tgx x C ctgx xdx x dx C tgx xdx x dx x x )ln(ln csc csc sec sec csc sin sec cos 222 22 22 2C a x x a dx C x a x a a x a dx C a x a x a a x dx C a x arctg a x a dx C ctgx x xdx C tgx x xdx C x ctgxdx C x tgxdx +=-+-+=-++-=-+=++-=++=+=+-=????????arcsin ln 21ln 211csc ln csc sec ln sec sin ln cos ln 2 2222222? ????++-=-+-+--=-+++++=+-= ==-C a x a x a x dx x a C a x x a a x x dx a x C a x x a a x x dx a x I n n xdx xdx I n n n n arcsin 22ln 22)ln(221 cos sin 22 2222222 2222222 22 2 22 2 π π

高等数学公式汇总(大全)

高等数学公式汇总(大 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等数学公式汇总(大全) 一 导数公式: 二 基本积分表: 三 三角函数的有理式积分: 2 22212211cos 12sin u du dx x tg u u u x u u x +==+-=+=, , , a x x a a a ctgx x x tgx x x x ctgx x tgx a x x ln 1)(log ln )(csc )(csc sec )(sec csc )(sec )(22 = '='?-='?='-='='2 2 22 11 )(11 )(11 )(arccos 11 )(arcsin x arcctgx x arctgx x x x x +- ='+= '-- ='-= '? ?????????+±+=±+=+=+=+-=?+=?+-==+==C a x x a x dx C shx chxdx C chx shxdx C a a dx a C x ctgxdx x C x dx tgx x C ctgx xdx x dx C tgx xdx x dx x x )ln(ln csc csc sec sec csc sin sec cos 222 22 22 2C a x x a dx C x a x a a x a dx C a x a x a a x dx C a x arctg a x a dx C ctgx x xdx C tgx x xdx C x ctgxdx C x tgxdx +=-+-+=-++-=-+=++-=++=+=+-=????????arcsin ln 21ln 211csc ln csc sec ln sec sin ln cos ln 2 2222222?????++-=-+-+--=-+++++=+-= ==-C a x a x a x dx x a C a x x a a x x dx a x C a x x a a x x dx a x I n n xdx xdx I n n n n arcsin 22ln 2 2)ln(2 21 cos sin 22 2222 2222222 22222 2 22 2 π π

一套完整预算的公式

一套完整预算的公式 1、平坦场地运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运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运算。 2、平坦场地运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坦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坦场地面积=首层建筑 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坦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坦场地面积=首层建筑 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坦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运算。运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运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 合并运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运算。如此的话运算时会显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苦恼,弧线部分不行处理,容易显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运算起来较苦恼,不行运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显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行运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按照现场的实际情形运算 平坦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运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 土深度运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 度运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 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 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运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运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运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运算或者按“外 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运算。) 方法二、分块运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运算建筑面积)。 ②、运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运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运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 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运算S中和S下 3、挖土方运算的难点 (1)运算挖土方上中下底面积时候需要运算“各自边线到外墙外边线图”部分的中心线,中心线运算起来比较苦恼(同平坦场地)。 (2)中截面面积不行运算。 (3)重叠地点不行处理(同平坦场地)。 (4)如果显现某些边放坡系数不一致,难以处理。 4、大开挖与基槽开挖、基坑开挖的关系 槽底宽度在3m以内且长度是宽度三倍以外者或槽底面积在20m2以内者为地槽,其余为挖土方。 满堂基础垫层 1、满堂基础垫层工程量: 如图所示,(1)、素土垫层的体积(2)、灰土垫层的体积(3)、砼垫层的体积(3)垫层模板

同济高等数学公式大全

同济高等数学公式大全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高等数学公式 导数公式: 基本积分表: 三角函数的有理式积分: 一些初等函数: 两个重要极限: 三角函数公式: ·诱导公式: ? ?????????+±+=±+=+=+=+-=?+=?+-==+==C a x x a x dx C shx chxdx C chx shxdx C a a dx a C x ctgxdx x C x dx tgx x C ctgx xdx x dx C tgx xdx x dx x x )ln(ln csc csc sec sec csc sin sec cos 222 22 22 2C a x x a dx C x a x a a x a dx C a x a x a a x dx C a x arctg a x a dx C ctgx x xdx C tgx x xdx C x ctgxdx C x tgxdx +=-+-+=-++-=-+=++-=++=+=+-=????????arcsin ln 21ln 211csc ln csc sec ln sec sin ln cos ln 2 2222222?????++-=-+-+--=-+++++=+-= ==-C a x a x a x dx x a C a x x a a x x dx a x C a x x a a x x dx a x I n n xdx xdx I n n n n arcsin 22ln 2 2)ln(2 21 cos sin 22 2222 2222222 22222 2 22 2 ππa x x a a a ctgx x x tgx x x x ctgx x tgx a x x ln 1)(log ln )(csc )(csc sec )(sec csc )(sec )(22= '='?-='?='-='='2 2 22 11 )(11 )(11 )(arccos 11 )(arcsin x arcctgx x arctgx x x x x +- ='+= '--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