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孟德尔的杂交实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孟德尔的杂交实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孟德尔的杂交实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孟德尔的杂交实验

。 (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知识点梳理

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

)巩固练习

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孟德尔的杂交实验

【学习目标】 1、(重点)掌握孟德尔杂交实验成功的原因。

2、理解相关概念:自交、杂交、父本、母本、正交、反交、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 遗传因子等。

3、(难点)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4、(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要点梳理】

要点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与豌豆有关的基础知识 (1)两性花和单性花

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这样的花称为两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者只有雌蕊,这样的花成为单

性花,玉米、黄瓜的花都是单性花。 (2)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自花传粉,如豌豆。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植株的

另一朵花的柱头上,或一朵花的花粉传到不同植株的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叫做异花传粉。 (3)闭花受粉

豌豆花的雄蕊和雌蕊都被花瓣紧紧地包裹着,在花瓣展开之前,雄蕊花药中的花粉就传到了雌蕊柱头上,

这种受粉方式称为闭花受粉。 (4)雄蕊和雌蕊

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两部分,花药中有花粉。花药成熟后,花粉散发出来。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三部

分组成。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中的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的极核发育成胚乳。 (5)父本和母本

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做父本,接收花粉的植株叫做母本。

(6)去雄

将作为母本的植株在杂交前先去掉为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叫做去雄。

(7)人工异花传粉

将母本去雄后,套上纸袋,待花成熟时,再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到已去雄的雌蕊柱头上,再套上纸袋。

2、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孟德尔的杂交实验 364174 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 (1)豌豆是闭花受粉、自花传粉的两性花。 自然情况下豌豆是纯种。 (2)豌豆花大,便于去雄和实施人工异花授粉(杂交) (3)豌豆成熟后籽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统计) (4)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 相对性状)

要点二: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

1、交配类

(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2)自交: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株的同株授粉,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3)测交:杂种F1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4)正交和反交:是一对相对生物概念。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反交。(5)回交:回交是指杂种子一代与亲本之间的交配方式。

2、性状类

(1)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如:豌豆茎的高矮。

(2)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F

1

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4)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F

1

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5)性状分离:杂种的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遗传因子和个体类

(1)显性遗传因子:控制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后改显性基因。

(2)隐性遗传因子:控制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后改隐性基因。

(3)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

(4)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

要点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常用符号的含义:

符号P F

1F

2

××♂♀C、D等c、d等

含义亲本子一代子二代杂交自交父本母本显性隐性

(雄配子)(雌配子)

2、实验过程及结果

(1)性状分离现象——以豌豆高矮茎这一对相对性状为例:

遗传因子遗传因子

孟德尔对其他6对相对性状也进行了实验,均与上述结果相近,因此提出疑问:

只表现出显性性状(高茎),隐性性状(矮茎)是消失了,还是隐藏了??

(1)为什么F

1

代发生性状分离,且比例为显:隐=3:1?

(2)为什么F

2

3、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设)

F性状分离比高茎:矮茎3:1,思考:按照上述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所获得的豌豆高矮茎性状及

其比例是完全符合3:1的比例的,所以只需证明F

1

是杂合体的假设成立,这需要如何后续设计实验呢?

4、测交:F

1

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子代表现型:高茎矮茎

预测比例:1:1

实际结果:3034

结论:测交实验所获得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1:1,与预期比例相吻合。所以孟德尔的上述

解释是能够解释F

2

性状分离现象的,是正确的。

5、孟德尔的研究思路:假说—演绎法

(1)观察实验,发现问题

(2)提出问题,解释现象

为什么F

1

只表现出显性性状(高茎),隐性性状(矮茎)是消失了?是隐藏了?

为什么F

2

代发生性状分离,且比例为显:隐=3:1?

①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

③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设计实验,验证假说:测交

(4)归纳综合,总结规律: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

【典型例题】

类型一:自交、杂交、测交的应用

例1、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为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

测杂种F1的遗传因子的组成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答案】B

【解析】鉴定动物是否为纯种,常用测交的方法;区分显隐性性状一般用杂交,因测交是不能判断出显隐性的;

的遗传要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则需不断自交,淘汰隐性纯合子,使显性纯合子的比例增加。检测杂种F

l

因子的组成用测交,因有显性遗传因子时隐性遗传因子所控制的性状表现不出来。

【总结升华】考查自交、杂交、测交的应用,根据自交、杂交、测交的概念确定其应用范围。

【举一反三】:

【变式一】

(2015江苏苏州一模)在一封闭饲养的有毛小鼠繁殖种群中,偶然发现一对亲代有毛小鼠生产的一窝鼠仔中有几只无毛小鼠,无毛小鼠终身保留无毛状态。已知无毛由隐性基因控制,无毛雄鼠能正常生育,无毛雌鼠繁殖力低,哺乳困难。若科研人员需要将无毛小鼠扩大繁殖,理论上四套交配方案,最佳方案是()

A.雌杂合有毛小鼠×雄杂合有毛小鼠B.雌杂合有毛小鼠×雄无毛小鼠

C.雌无毛小鼠×雄杂合有毛小鼠D.雌无毛小鼠×雄无毛小鼠

【答案】B

【解析】最佳方案应是后代出现无毛鼠概率最高的亲代基因组合,因无毛雌鼠繁殖率低,哺乳困难,故不能选无毛雌鼠繁殖,其余方案中,B方案后代中无毛鼠概率最高。

【变式二】

用下列哪组方法,可最简捷地依次解决①~③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体

②区别女娄菜披针型和狭披针型的显隐性关系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纯合体的比例

A.自交、杂交、自交B.自交、测交、测交

C.杂交、测交、自交D.测交、杂交、自交

【答案】A

【解析】判断豌豆是否为纯合子的方法最简捷的方法是自交,若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豌豆是纯合子,否则是杂合子,让豌豆自交,省去了母本去雄、套袋授以父本花粉等杂交措施;区分显隐性性状一般用杂交,因测交是不能判断出显隐性的;要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则需不断自交,淘汰隐性纯合子,使显性纯合子的比例

增加。

类型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例2、(2015河南郑州一次质检)孟德尔运用“假说一演绎”法研究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哪一项属于其研究过程巾的“演绎”()

A.测交预期结果:高茎∶矮茎接近于1∶1

B.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开

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测交结果:30株高茎,34株矮茎

【答案】A

【解析】用假说预测测交结果属于孟德尔假说一演绎推理法的演绎过程。

【总结升华】需同学们深刻理解假说——演绎法的内涵。

【举一反三】:

【变式一】

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过程经过()

A.分析→假设→实验→验证

B.假设→实验→结论→验证

C.实验→分析→假设→结论

D.实验→假设→验证→结论

【答案】D

基因的分离定律-题型总结一

基因的分离定律 题型总结——应用基因分离定律解遗传题(一) 一、【课题背景】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是高中生物的核心知识之一,是高考的热点内容。近几年的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试题形式较多。如选择、简答、综合分析等,考查的知识多为对概念的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几率的计算及分离定律在实践上的应用等。运用揭示定律的科学方法设计实验,用分离定律解决实践中的相关问题是今后命题的主要趋势。 二、【知识准备】 (一)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来解释遗传现象通常需要六把钥匙。 (1)DD × DD DD 全显 (2)dd × dd dd 全隐 (3)DD × dd Dd 全显 (4)Dd × dd 1/2Dd :1/2 dd 显:隐=1:1 (5)Dd × Dd 1/4 DD : 1/2Dd :1/4 dd 显:隐=3:1 (6)DD × Dd 1/2DD : 1/2Dd DD:Dd=1:1 (二)遗传规律中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参照新坐标P92考点三) 1、正推法 (1)方法:由亲代基因型→配子基因型→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 (2)实例:两个杂亲本相交配,子代中显性性状的个体所占比例及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的计算:由杂合双亲这个条件可知:Aa×Aa→1AA︰2Aa ︰1aa 。故子代中显性性状A 占 ,显性个体A 中纯合子AA 占 。 2、逆推法:已知子代表现型或基因型,推导出亲代的基因型。 (1)隐性突破法 若子代中有隐性个体(aa )存在,则双亲基因型一定都至少有一个a 存在,然后再根据亲代表现型做进一步推断。 (2)根据子代分离比解题 ①若子代性状分离比显︰隐=3︰1→亲代一定是 。即Bb×Bb→3B ︰1bb 。 ②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1→双亲一定是 类型。即Bb×bb→1Bb︰1bb 。 ③若子代只有显性性状→双亲至少有一方是 ,即BB× →B 。 【总结】: (三)性状的显、隐性及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方法(参考新坐标P92考点二) 1.确定显、隐性的方法 方法1:杂交的方式。A ×B 后代只表现一个亲本性状,则出现的即为显性性状,未出现的即为隐性性状 (A 、B 为一对相对性状)。归纳一句话:亲2子1,即亲 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可确定显隐性关系。 方法2:自交的方式。A 和B 分别自交,若能发生性状 分离的亲本性状一定为显性;不能发生性状分离的 无法确定,可为隐性纯合子也可为显性纯合子。归 纳一句话:亲1子2,即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 发生性状分离,即可确定显隐性关系。 方法3:先自交后杂交的方式。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亲本先自交,若后代都不发生性状分离,则可以确定两亲本都是纯合子,然后再将两亲本进行杂交,子代出现的那个亲本性状即为显性性状,未出现的则为隐性性状。 方法4:先杂交后自交的方式。具相对性状的两亲本先杂交,若后代出现两个亲本的性状,比例为1∶1,则可以确定亲本中显性性状的个体是杂合子,然后再将两亲本分别进行自交,子代发生性状分离的那个亲本性状即为显性性状,另一性状则为隐性性状。 牢记以下规律: 亲2子1或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但亲1子1或亲2子2则不能直接确定,可通过判断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再作进一步确定。 亲代基因型、 子代基因型、 表现型及比例 表现型及比例

基因分离定律题型题型(详细好用)

基因的分离定律题型总结 一、名词: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 2、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3、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 5、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6、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7、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D∶d=1∶1;两种雌配子D∶d=1∶1。 8、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9、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10、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11、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可稳定遗传。 12、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13、携带者:在遗传学上,含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的杂合体。 二、语句: 1、遗传图解中常用的符号:P—亲本♀一母本♂—父本×—杂交自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F1—杂种第一代F2—杂种第二代。 2、在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单存在。 3、基因型和表现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环境相同,表现型相同。环境不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4、纯合子杂交不一定是纯合子,杂合子杂交不一定都是杂合子。 8、纯合体只能产生一种配子,自交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体产生配子的种类是2n种(n为等位基因的对数)。 (一)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来解释遗传现象通常需要六把钥匙。 (1)DD × DD DD 全显 (2)dd × dd dd 全隐 (3)DD × dd Dd 全显 (4)Dd × dd 1/2Dd :1/2 dd 显:隐=1:1 (5)Dd × Dd 1/4 DD : 1/2Dd :1/4 dd 显:隐=3:1 (6)DD × Dd 1/2DD : 1/2Dd DD:Dd=1:1 (二)遗传规律中的解题思路 ....与方法 1、正推法 (1)方法:由亲代基因型→配子基因型→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 (2)实例:两个杂合子亲本相交配,子代中显性性状的个体所占比例及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的计算:由杂合双亲这个条件可知:Aa×Aa→1AA︰2Aa︰1aa。故子代中显性性状A 占3/4,显性个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题型总结

基因的分离定律题型总结(附答案)-超级详细、好用 一、名词: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此概念有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 2、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3、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 5、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6、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7、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D∶d=1∶1;两种雌配子D∶d=1∶1。) 8、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9、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10、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11、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可稳定遗传。 12、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13、携带者:在遗传学上,含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的杂合体。 二、语句: 1、遗传图解中常用的符号:P—亲本♀一母本♂—父本×—杂交自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F1—杂种第一代F2—杂种第二代。 2、在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单存在。 3、基因型和表现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环境相同,表现型相同。环境不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4、纯合子杂交不一定是纯合子,杂合子杂交不一定都是杂合子。 8、纯合体只能产生一种配子,自交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体产生配子的种类是2n种(n为等位基因的对数)。(一)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来解释遗传现象通常需要六把钥匙。 (1)DD × DD DD 全显 (2)dd × dd dd 全隐 (3)DD × dd Dd 全显 (4)Dd × dd 1/2Dd :1/2 dd 显:隐=1:1 (5)Dd × Dd 1/4 DD : 1/2Dd :1/4 dd 显:隐=3:1 (6)DD × Dd 1/2DD : 1/2Dd DD:Dd=1:1

基因分离定律知识要点

基因分离定律知识要点 一、基本概念: 二、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优点及方法: 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杂交方法: 三、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

四、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实验原理由于进行有性杂交的亲本,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会彼此分离,形成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受精时,比例相等的两种雌配子与比例相等的两种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合子,机会均等。随机结合的结果是后代的基因型有三种,其比为1∶2∶1,表现型有两种,其比为3∶1。因此,杂合子杂交后代发育成的个体,就一定会发生性状分离。如果此实验直接用研究对象进行在条件和时间等方面不具备,就用模拟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获得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本实验就是通过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来探讨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2.材料用具小塑料桶2个,2种色彩的小球各20个 (球的大小要一致,质地要统一,手感要相同,并要有一定重量)。 3.实验方法与步骤取甲、乙两个小桶,每个小桶内放有两种色彩的小球各10个,并在不同色彩的球上分别标有字母D和d。甲桶上标记雌配子,乙桶上标记雄配子,甲桶中的D小球与d小球,就分别代表含基因D和含基

因d的雌配子;乙桶中的D小球与d小球,就分别代表含基因D和含基因d 的雄配子。 (1)混合小球分别摇动甲、乙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 (2)随机取球分别从两个小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这表示雌配子与雄配子随机结合成合子的过程。记录下这两个小球的字母组合。 (3)重复实验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摇动小桶中的彩球,使小球充分混合后,再按上述方法重复做50~100次(重复次数越多,模拟效果越好)。 (4)统计小球组合统计小球组合为DD、Dd和dd的数量分别是多少,记录并填入上表。 (5)计算小球组合计算小球组合DD、Dd和dd之间的数量比,以及含有D的组合与dd组合之间的数量比,将计算结果填入上表中。 4.实验结论分析实验结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得出合理的结论(可将全班每一小组结果综合统计,进行对比) 五、自交法和测交法的应用: 1.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2.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3.显隐性性状的判断与实验设计方法:

基因分离定律解题技巧教学提纲

基因分离定律解题技巧 题型一分离定律的实质与验证 例1.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 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技法提炼 “三法”验证分离定律 (1)自交法: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1,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题型二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 例2.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A.抗病株×感病株 B.抗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 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抗病纯合子×抗病纯合子,或感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 解题技巧 相对性状显隐性的判断 (1)根据定义直接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若后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依据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来判断:若两亲本的性状相同,后代中出现了不同的性状,那么新出现的性状就是隐性性状,而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这可简记成“无中生 有”,其中的“有”指的就是隐性性状。学@科网 (3)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表现型相同的两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3”对应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基因分离定律的十大题型

基因的分离定律十大题型 【题型一】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1.自交的方式。让某显性性状的个体进行自交,若后代能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一定为杂合子;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可能为纯合子。 注意此法是最简便的方法,但 2.测交的方式。让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测交,若后代出现隐性性状,则一定为杂合子;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个体,则可能为纯合子 注意待测对象若为生育后代少的雄性动物,注意应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使后代产生更多的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 3.花粉鉴定法。原理:花粉中所含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可通过遇碘后分别变为蓝黑色和红褐色的测试法进行鉴定,并可借助于显微镜进行观察。若亲本产生两种颜色的花粉并且数量基本相等,则亲本为杂合子;若亲本只产生一种类型的花粉,则亲本为纯合子。 注意此法只适用于产支链和直链淀粉的植物且需要借助染色和显微镜进行观察。 1.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 B. C.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2.某农场养了一群马,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已知栗色和白色分别由遗传因子B和b控制。育种工作者从中选择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拟设计配种方案鉴定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就毛色而言)。 (1)在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为了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项鉴定,应该怎样配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杂交后代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如何根据结果判断栗色公马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2)杂交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全部为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二是杂交后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 3.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是显性,现有甲、乙两种能抗锈病的小麦,但只有一种是纯合子。下列方法对鉴别、保留纯合子抗锈病小麦最简便的方法是 A.甲X甲、乙X乙分别自交 B.甲、乙分别与隐性类型测交 C.甲X乙 D.甲X乙得子代后自交 【题型二】杂合子逐代自交,纯合子与杂合子比例计算 P Aa

(完整版)生物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知识总结基础梳理

基因的分离定律 知识点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与相关概念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1)分析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①传粉: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为纯种。 ②性状: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2)过程图解 P纯种高茎×纯种矮茎 ↓ F1高茎 ↓? F2高茎矮茎 比例 3 ∶1 归纳总结:①F1全部为高茎;②F2发生了性状分离。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1)理论解释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③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

3.设计测交实验方案及验证——演绎推理 (1)验证的方法:测交实验,选用F1和隐性纯合子作为亲本杂交,目的是为了验证F1的基因型。 (2)遗传图解 4.分离定律的实质——得出结论 观察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图示是C。 (2)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4)适用范围 ①真核(原核、真核)生物有性(无性、有性)生殖的细胞核(细胞核、细胞质)遗传。 ②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5.与植物杂交有关的小知识

[思维诊断] (1)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2)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2012·江苏,11B)(×) (3)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总与预期相符(×) (4)生物体产生雌雄配子的数目总是相等的(×) (5)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2012·江苏,11C)(×) (6)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知识点二基因分离定律的题型分析 1.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 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①测交法: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②自交法: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4.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 即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为Dd×dd 1Dd :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DD×DD 或DD×Dd 或DD×dd 5.分离定律 其实质 ..就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1

最经典总结-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和概念

考点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与相关概念(5年4考) 1.豌豆做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 (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能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自然状态下一般都为纯合子。 (2)豌豆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1)实验过程及现象 (2)提出问题 由F1、F2的现象分析,提出了是什么原因导致F1表现一致,又是什么原因导致遗传性状在杂种后代中按一定的比例分离的问题。 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1)理论解释: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③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

4.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 (1)演绎推理过程 ①原理: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含隐性基因的配子,所以不会掩盖F1配子中基因的表达。 ②方法:测交实验,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③实验遗传图解如下: ④预期:测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1∶1。 (2)测交实验结果:测交后代的高茎和矮茎比接近1∶1。 (3)结论: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相符,证明对分离现象的理论解释是正确的。5.分离定律——得出结论 (1)研究对象: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2)时间:形成配子时。 (3)行为: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4)结果: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5)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观察下列图示,请思考: (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图示是①~④中哪一幅?其具体内涵是什么?发生时间及细胞学基础是什么? (2)图示基因分离过程适用范围如何? 提示(1)③可揭示分离定律实质,其内涵是: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形成

完整版本分离定律常见题型包括答案.doc

因。 孟德尔分离定律中常见题型归纳 一、有关显性与隐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断 1.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Ⅰ :根据子 不同性状亲代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显性性状 代性状判断 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状→隐性性状 Ⅱ : 根据子代性 一对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 1→ 状分离比判断分离比为 3 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显性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 Ⅰ : 自交的方式。让某显性性状的个体进行自交, 若后代能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一定为杂合子 ;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 , 则可能为纯合子。此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 但只适合于植物 , 不适合于动物。 Ⅱ:测交的方式。让待测个体与隐性类型测交 , 若后代出现隐性类型, 则一定为杂合子 : 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个体 , 则可能为纯合子。待测对象若为生育后代少的雄性动物, 注意应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使后代产生更多的个体, 使结果更有说服力。 例 1. 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 紫花 +101 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 紫花 +102 白花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例 2. 用下列哪组方法,可最简捷地依次解决(1) - ( 3)的遗传问题( ) ... ( 1)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体(2)区别女娄菜披针型叶和狭披针型叶的显隐性关系 ( 3)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纯合体的比例 A.自交、杂交、自交B.自交、测交、测交 C.杂交、测交、自交D.测交、杂交、自交 二、表现型与基因型的推断方法 1.正推型: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②隐性突破法: 若子代出现隐性性状, 则基因型一定为aa, 其中一个来自父本, 另一个来自母本。 ③后代分离比推断法: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 1, 则亲本基因型为Aa 和 Aa, 即:Aa × Aa→3A∶ 1aa。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 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 Aa× aa→ 1Aa∶ 1aa。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 则亲本至少有一方是显性纯合子,即:AA× Aa 或 AA× AA或 AA× aa。 例3.番茄的红果( A)对黄果( a)为显性,两株红果番茄进行杂交,F1中全部都是红果。这两株 红果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A. AA× Aa B .AA× AA C . Aa× AA D . Aa× Aa 例 4. 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 a 控制 , 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 3 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实验组亲本表现型 F1 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黄果红果 1 红果×黄果49 2 504 2 红果×黄果997 0 3 黄果×黄果1511 508 A. 番茄的果色中 , 黄色为显性性状 B. 实验 1 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 aa ) C. 实验 2 的后代黄果番茄均为杂合子 D. 实验 3 的后代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 或 AA 三、关于自交与自由交配计算问题 1、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对于植物,自花传粉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自交方式; 对于动物(雌雄异体)自交更强调与交配的雌雄个体基因型相同。如基因型为2/3AA 、1/3Aa 植物 群体中自交是指:2/3AA 自交、 1/3Aa 自交,其后代基因型及概率为3/4AA、 1/6Aa 、 1/12aa ,后代 表现型及概率为11/12A 、 1/12aa 。 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即交配。仍以基因型为2/3AA、1/3Aa 的动物群体为例, 进行随机交配的情况如下:♀2/3AA×♂ 2/3AA、♀ 2/3AA ×♂ 1/3Aa 、♀ 1/3Aa ×♂ 2/3AA 、♀ 1/3Aa ×♂ 1/3Aa 。其后代基因型为25/36AA、 10/36Aa 、 1/36aa ,表现型为 35/36A 、 1/36aa 。 2、杂合子 Aa 连续多代自交问题分析 Ⅰ . 杂合子 Aa 连续自交,第n 代的比例情况如下表: n 杂合子纯合子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显性性状个体隐性性状个体亲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比例 F 所占比例 Aa× Aa Ⅱ . 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可用曲线表示如下: Aa× aa AA× AA或 AA× Aa 或 AA × aa aa× aa 2、逆推型:由子代推亲代的基因型 判断搭架子:显性大写在前, 隐看后代表现型填空 显隐性性小写在后 , 不确定就空着有无隐性性状 ①基因填充法: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可用 A 来表示,隐性由图中曲线得到启示:在育种过程中,选育符合人们要求的个体,可进行连续自交,直到性状不性状基因型只有一种,即aa,根据子一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再发生分离为止,即可留种推广使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孟德尔的杂交实验

。 。 (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知识点梳理 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 )巩固练习 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孟德尔的杂交实验 【学习目标】 1、(重点)掌握孟德尔杂交实验成功的原因。 2、理解相关概念:自交、杂交、父本、母本、正交、反交、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 遗传因子等。 3、(难点)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4、(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要点梳理】 要点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与豌豆有关的基础知识 (1)两性花和单性花 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这样的花称为两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者只有雌蕊,这样的花成为单 性花,玉米、黄瓜的花都是单性花。 (2)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自花传粉,如豌豆。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植株的 另一朵花的柱头上,或一朵花的花粉传到不同植株的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叫做异花传粉。 (3)闭花受粉 豌豆花的雄蕊和雌蕊都被花瓣紧紧地包裹着,在花瓣展开之前,雄蕊花药中的花粉就传到了雌蕊柱头上, 这种受粉方式称为闭花受粉。 (4)雄蕊和雌蕊 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两部分,花药中有花粉。花药成熟后,花粉散发出来。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三部 分组成。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中的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的极核发育成胚乳。 (5)父本和母本 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做父本,接收花粉的植株叫做母本。 (6)去雄 将作为母本的植株在杂交前先去掉为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叫做去雄。 (7)人工异花传粉 将母本去雄后,套上纸袋,待花成熟时,再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到已去雄的雌蕊柱头上,再套上纸袋。 2、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孟德尔的杂交实验 364174 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 (1)豌豆是闭花受粉、自花传粉的两性花。 自然情况下豌豆是纯种。 (2)豌豆花大,便于去雄和实施人工异花授粉(杂交) (3)豌豆成熟后籽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统计) (4)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 相对性状)

基因的分离定律_题型总结

基因的分离定律题型总结 一、【课题背景】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是高中生物的核心知识之一,是高考的热点内容。近几年的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试题形式较多。如选择、简答、综合分析等,考查的知识多为对概念的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几率的计算及分离定律在实践上的应用等。运用揭示定律的科学方法设计实验,用分离定律解决实践中的相关问题是今后命题的主要趋势。 二、【知识准备】 (一)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来解释遗传现象通常需要六把钥匙。 (1)DD × DD DD 全显 (2)dd × dd dd 全隐 (3)DD × dd Dd 全显 (4)Dd × dd 1/2Dd :1/2 dd 显:隐=1:1 (5)Dd × Dd 1/4 DD : 1/2Dd :1/4 dd 显:隐=3:1 (6)DD × Dd 1/2DD : 1/2Dd DD:Dd=1:1 (二)遗传规律中的解题思路 ....与方法 1、正推法 (1)方法:由亲代基因型→配子基因型→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 (2)实例:两个杂亲本相交配,子代中显性性状的个体所占比例及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的计算:由杂合双亲这个条件可知:Aa×Aa→1AA︰2Aa︰1aa。故子代中显性性状A 占,显性个体 A 中纯合子AA占。 2、逆推法:已知子代表现型或基因型,推导出亲代的基因型。 (1)隐性突破法 若子代中有隐性个体(aa)存在,则双亲基因型一定都至少有一个a存在,然后再根据亲代表现型做进一步推断。 (2)根据子代分离比解题 ①若子代性状分离比显︰隐=3︰1→亲代一定是。即Bb×Bb→3B︰1bb。 ②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1→双亲一定是类型。即Bb×bb→1Bb︰1bb。 ③若子代只有显性性状→双亲至少有一方是,即BB×→B。 【总结】:亲代基因型、正推型子代基因型、 表现型及比例逆推型表现型及比例 (三)性状的显、隐性及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方法 1.确定显、隐性的方法 方法1:杂交的方式。A×B后代只表现一个亲本性状,则出现的即为显性性状,未出现的即为隐性性状 (A、B为一对相对性状)。归纳一句话:亲2子1,即亲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可确定显隐性关系。 方法2:自交的方式。A和B分别自交,若能发生性状分离的亲本性状一定为显性;不能发生性状分离的无法确定,可为隐性纯合子也可为显性纯合子。归纳一句话:亲1子2,即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 发生性状分离,即可确定显隐性关系。 方法3:先自交后杂交的方式。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亲本先自交,若后代都不发生性状分离,则可确定两亲本都是纯合子,然后再将两亲本进行杂交,子代出现的那个亲本性状即为显性性状,未出现的则为隐

基因分离定律题型题型(详细好用)复习过程

基因分离定律题型题型(详细好用)

基因的分离定律题型总结 一、名词: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 2、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3、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 5、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6、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7、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D∶d=1∶1;两种雌配子D∶d=1∶1。 8、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9、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10、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11、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可稳定遗传。 12、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13、携带者:在遗传学上,含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的杂合体。 二、语句: 1、遗传图解中常用的符号:P—亲本♀一母本♂—父本 ×—杂交自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 F1—杂种第一代 F2—杂种第二代。

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汇总

基因的分离定律 知识点一、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操作方法(导学案互动探究1) 1.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1)豌豆是________传粉植物,而且是________受粉,所以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2)豌豆具有许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状。 (3)。 2.(1)豌豆人工异花传粉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雄的部位和时间? (3)两次套袋的目的? 3.玉米也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分析它与豌豆的异同。 典例.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 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知识点二、假说—演绎法再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观察现象孟德尔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提出了哪些问题? 提出问题 推理分析 (1)生物的性状是由决定的。 作出假设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 (3)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配子中只含有每对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5)遗传图解(相关基因用D、d)(认真写完) 性状表现及比例为________,其中高茎占,矮茎由此可见,F 2 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其中纯合子占。F 2 占,杂合子占。高茎中纯合子占,杂合子 占。 演绎推理请写出孟德尔进行演绎推理的遗传图解。想一想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 实验验证与测交亲本有何关系? 分析结果分离定律的实质和适用范围分别是什么? 得出结论

基因的分离定律-题型总结

基因的分离定律题型总结 一、 【课题背景】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是高中生物的核心知识之一,是高考的热点内容。近几年 的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试题形式较多。如选择、简答、综合分析等,考查的知识多为对概念的理解、基 因型和表现 型几率的计算及分离定律在实践上的应用等。 运用揭示定律的科学方法设计实验, 用分离定 律解决实践中的相关问题是今后命题的主要趋势。 二、 【知识准备】 (一)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来解释遗传现象通常需要六把钥匙。 (1)DD X DD —DD 全显 (2)dd x dd -dd 全隐 (3)DD x dd -Dd 全显 (4)Dd x dd T2Dd :1/2 dd 显:隐=1:1 (5)Dd x Dd j/4 DD : 1/2Dd :1/4 dd 显:隐=3: 1 (6)DD x Dd T2DD : 1/2Dd DD:Dd=1 :1 (二)遗传规律中的解题思路 与方法 1、 正推法 (1) 方法:由亲代基因型T 配子基因型T 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 (2) 实例:两个杂亲本相交配,子代中显性性状的个体所占比例及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的 计算:由杂合双亲这个条件可知: Aa x 人厂1AA : 2Aa : 1aa 。故子代中显性性状 A_占 ________ ,显性个体 A_中纯合子AA 占 ________ 。 2、 逆推法:已知子代表现型或基因型,推导出亲代的基因型。 (1)隐性突破法 若子代中有隐性个体(aa )存在,则双亲基因型一定都至少有一个 a 存在,然后再根据亲代表现型 做进一步推断。 (2)根据子代分离比解题 ① 若子代性状分离比显:隐= 3 : 1~亲代一定是 ② 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 1 : 1~双亲一定是 ③ 若子代只有显性性状T 双亲至少有一方是 【总结】: 亲代基因型、 正推型卜 子代基因型、 表现型及比例 毎逆推型—表现型及比例 (三)性状的显、隐性及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方法 1. 确定显、隐性的方法 方法1 :杂交的方式。 (A 、B 为一对相对性状 方法2 :自交的方式。 的 无法确定,可为隐性纯合子也可为显性纯合子。归 性状,发生性状分离,即可确定显隐性关系。 方法3:先自交后杂交的方式。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亲本先自交 ,若后代都不发生性状分离,则可确定两亲 本都是纯合子,然后再将两亲本进行杂交,子代出现的那个亲本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未出现的则为隐性性 。即 Bb x Bb ^ 3B : 1bb 。 类型。即 Bb x bb ~ 1Bb : 1bb 。 ,即 BBX TB 。 ,则出现的即为显性性状,未出现的即为隐性性状 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可确定显隐性关系。 分离的亲本性状一定为显性;不能发生性状分离 纳一句话:亲1子2,即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 A X B 后代只表现一个亲本性状 )。归纳一句话:亲2子1,即亲 A 和B 分别自交,若能发生性

(完整版)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及习题

基因的分离定律 知识点汇总 1、基因分离定律与假说 巧记“假说—演绎过程”:观察现象提问题,分析问题提假说,演绎推理需验证,得出结论成规律。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右图表示一个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性原细胞产生配子的过程 由图得知,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精(卵)原细胞可能产生 A和a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比例为1∶1。 3、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判断 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子代所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4、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较与鉴定 比较纯合子杂合子 特点 ①不含等位基因②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 分离①至少含一对等位基因②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实验鉴定测交 纯合子×隐性类型 测交后代只有一种类型的表现型 杂合子×隐性类型 测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自交 纯合子? 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 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花粉鉴定方法花粉的基因型只有一种花粉的基因型至少两种 5.(1)测交法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已知生物性状的显隐性。此方法常用于动物遗传因子组成的检测。但待测对象若为生育后代少的雄性动物,注意应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使后代产生更多的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2)植物常用自交法,也可用测交法,但自交法更简便。6.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 亲本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1∶1 全为显性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aa=1∶2∶1 显性∶隐性=3∶1 Aa×aa Aa∶aa=1∶1 显性∶隐性=1∶1 aa×aa aa 全为隐性 7.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F1 ?? ? ??显性∶隐性=3∶1?亲本:Aa×Aa 显性∶隐性=1∶1?亲本:Aa×aa 全为显性?亲本:AA×A_或aa 全为隐性?亲本:aa×aa 8.正确解释某些遗传现象 两个有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孩子,即“有中生无”,肯定是显性遗传病;两个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的孩子,即“无中生有”,肯定是隐性遗传病。 9.指导杂交育种 (1)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收获性状不发生分离的植株上的种子,留种推广。 (2)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便可留种推广。(3)优良性状为杂合子:两个纯合的具有相对性状个体杂交后代就是杂合子,可具杂种优势但每年都要育种。 10.杂合子Aa连续多代自交问题分析 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情况如下表: F n杂合子纯合子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显性性状个体隐性性状个体 所占 比例 1 2n1- 1 2n 1 2- 1 2n+1 1 2- 1 2n+1 1 2+ 1 2n+1 1 2- 1 2n+1 11.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

基因的分离定律练习题资料

基因的分离定律练习 题

一、选择题 1、孟德尔遗传定律不适用原核生物(如细菌)原因是: A 原核生物无遗传因子 B 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C 原核生物无细胞器 D 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 2、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植物杂交实验,成功地发现了生物的两大遗传规律。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不包括: A 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 B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C 豌豆有许多明显的相对性状 D 杂交豌豆自交后代容易发生性状分离 3、关于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杂合子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子 B 纯合子的细胞中无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 C 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D 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4、下列是对“已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现象的各项假设性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 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 B 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互不融合 C 在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 D 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交配

5、豚鼠黑色对白色为显性,现有两只黑色豚鼠杂合子杂交,若产生四只小豚鼠,这四只豚鼠的颜色是: A 三黑一白 B 三白一黑 C 二黑二白 D 不能确定 6、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连接生下来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是: A 一定是白色 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C 一定是黑色 D 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7、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的最简便的方法是:()最佳的方法是() A 测交 B 杂交 C 自交 D 反交 8、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在F3中,杂合子的比例是()纯合子的比例是() A 1/8 B 7/8 C 7/16 D 9/16 (8)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子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是 9、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 子代中出现不同的性状 B 控制相对性状的因子发生分离 C 雌雄配子分离 D 控制相同性状的因子发生分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