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机化学第九章要点分析

有机化学第九章要点分析

有机化学第九章要点分析
有机化学第九章要点分析

259

8 含氮及杂环化合物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讲述含C 、H 、O 、N 、X 等原子的化合物,着重阐述硝基化合物,胺类化合物以及胺的衍生物。一些简单实用的杂环化合物也是本章学习的重点。从结构上理解它们的性质,且掌握这些化合物的应用价值。

有机化合物除了含C 、H 外,还可含O 、N 、X 等杂原子。前面讨论了含O ,X 的有机化合物,本章着重介绍有机含氮及杂环化合物。 前面章节中学过了腈、酰胺等含氮化合物,本章重点讨论硝基化合物、胺、季銨盐、重氮化合物、偶氮化合物和叠氮化合物。它们的一般结构通式为:

R-NO 2(Ar-NO 2) R-NH 2(Ar-NH 2) R 4N X ArN 2X(RN 2X) Ar-N=N-Ar(Ar')

硝基化合物

胺季銨盐类重氮化合物

偶氮化合物

由结构通式可知它们是不同氧化态的含氮有机物,因此,它们的性质和制备方法既有区别又有关联。此外,本章还讨论C 与杂原子(如O 、N 、S)组成的环状化合物,即杂环化合物。

8.1 硝基化合物

8.1.1 硝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特征

分子中含有硝基-NO 2的化合物称为硝基化合物,结构通式为:R-NO 2(Ar-NO 2)。 硝基化合物从结构上可看作烃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的产物,可分为脂肪族硝基化合物和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脂肪族硝基化合物又可分为伯、仲、叔硝基化合物。硝基化合物的命名类似于卤代烃,即以硝基为取代基命名,例如:

CH 3NO 2

CH 3CHCH 3

NO 2

CH 3

O 2N

硝基甲烷 2-硝基丙烷 对硝基甲苯

在硝基化合物中,N 原子为sp 2杂化态,形成三个共平面的σ键,未参加杂化的具有一孤对电子的p 轨

道与两个氧原子的p 轨道形成π4

3共轭体系。两个N=O 键是等价的。但习惯上写成

R N

O

, 也有的

写成

R N

O O 。

硝基甲烷分子的键长和键角为:

H 3C N O

C -N 147pm ,N -O 122pm ,∠ONO 为 127°

两个N -O 键的键长相等,说明它们没有区别。因此,硝基的结构可用共振结构式表示如下:

N

+

O

O N

+

O O

硝基化合物的硝基中N 原子带正电荷,且N 原子的电负性(3.0)大于C 原子(2.5),故硝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I)大于羰基,因此,硝基化合物的α-H 的酸性强于羰基化合物的α-H 。且硝基化合物α-H 以

质子形式离去后形成的碳负离子由于硝基的强吸电子诱导效应(-I)和共轭效应(-C)稳定性明显提高,故能发生碳负离子的系列反应。硝基中存在N=O双键,且N的氧化态在含氮有机化合物中最高,因此,硝基化合物能发生还原反应。若硝基与芳环相连,则硝基的强吸电子-I和-C效应使芳环上电子云密度大大降低,不利于芳环上亲核取代反应。

应该注意的是,在硝基化合物中,C原子与N原子相连,它有一个异构体亚硝酸酯,其中C原子与O原子相连:

R-NO2

硝基化合物亚硝酸酯

R O N O

它们的结构不同导致化学性质不同,后者具有酯的性质。例如,硝基化合物不能水解,而亚硝酸酯能被水解成醇(或酚)和亚硝酸(HONO):

R ONO H2O

ROH + HONO

硝基化合物还原成胺,而亚硝酸酯还原成醇:

R-NO2 R ONO [H]

R-NH2

[H]

ROH

8.1.2 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脂肪族硝基化合物是无色而具有香味的液体,大部分芳香族硝基化合物都是淡黄色固体,有些一硝基化合物是液体,它们具有苦杏仁味。硝基化合物的相对密度都大于1,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多硝基化合物在受热时一般易分解而发生爆炸。芳香族硝基化合物都有毒性。

在硝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中,硝基的N-O不对称和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分别出现在1660~1500cm-1和1390~1260cm-1区域。这是硝基化合物的特征谱带。脂肪族伯和仲硝基化合物的N-O伸缩振动在1565~1545cm-1和1385~1360cm-1,叔硝基化合物的N-O伸缩振动在1545~1530cm-1和1360~1340cm-1。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N-O伸缩振动在1550~1510cm-1和1365~1335cm-1。

在1HNMR谱中,硝基的吸电子作用使邻近的质子的化学位移向低场移动。芳香族硝基化合物中硝基使邻位氢的化学位移值增加0.95ppm,间位氢增加0.17ppm,对位氢增加约0.33ppm。脂肪族硝基化合物中,α-H的化学位移值为4.3 ~ 4.6ppm,β-H的化学位移值为1.3~1.4ppm。

在质谱图中,芳香族硝基化合物有较强的分子离子峰,且出现有判断价值的[M - NO]+和[M – NO2]+离子峰。脂肪族硝基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很弱,主要碎片离子峰是烃基碎片引起的。最大碎片峰为[M –NO2]+离子峰。

8.1.3 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伯、仲硝基化合物由于硝基强吸电子作用α-H较易离去形成较稳定的碳负离子,进而发生碳负离子的一些反应。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硝基使其邻、对位电子云密度大大降低,使其邻、对位上取代基(例如卤原子)被其它亲核试剂取代。硝基化合物是氮的氧化态最高的有机含氮化合物,能被还原为氮氧化态较低的化合物。

8.1.3.1α-H的酸性

具有α-H的硝基化合物重要的化学性质之一是它的酸性。例如CH3NO2(pKa=10.2),CH3CH2NO2(pKa=8.5),CH3CH2CH2NO2(pKa=7.8)都显示出足够的酸性,原因是α-H受到硝基的吸电子效应的影响。硝基烷烃能跟NaOH作用生成盐:

RCH2NO2 + NaOH[RCHNO2]Na+ + H2O

RHC-NO2存在下列异构现象:

RC-HN O

O

RHC N

O

O-

260

261

硝基烷烃的盐酸化后,生成一种不稳定的硝基烷烃异构体,具有强的酸性,称为氮酸(nitronic acid)。硝基化合物在溶液中与氮酸存在动态平衡,故硝基化合物称为假酸式:

RC -HN

O

O

RHC N

O

OH +

RH 2C

N

O

O 酸式 假酸式(硝基化合物)

硝基化合物的酸式-假酸式互变显然与羰基化合物的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现象相似,不同的是,酸式氮酸存在的时间比烯醇式存在的时间要长一些。

8.1.3.2 还原

硝基化合物是氮的氧化态最高的有机含氮化合物,能被多种还原剂还原。硝基化合物被催化氢化(H 2/Ni)或在强酸性系统中被金属(如Fe ,Zn ,Sn)还原可生成伯胺。

例如:

R

NH 2H 2, Ni

R

NO 2

+ H 2O

NO 2

Fe/HCl

NH 2

硝基苯在强酸性溶液中的还原反应中,金属的作用是提供电子,反应经过许多中间体,最后得到苯胺。其还原过程如下:

N

O

O

Ph

+ H

+

N

OH

O

Ph +

Ph 2N O

Ph

H , 2e

N

OH

Ph

H

+

N

H

Ph H

N

O

H

H

H 2e H 2O

PhNH 2

N H

Ph H +

在弱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中,还原剂的还原能力降低,硝基苯还原为中间产物,如氧化偶氮苯,偶氮苯,氢化偶氮苯,N -苯基羟胺,亚硝基苯。这些中间产物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它们均被强还原剂(如Na + C 2H 5OH 或Fe + HCl 等)还原为苯胺:

262

NO

2

NaOH , As 2O 3, H 2O

NH 2

二硝基化合物可以被碱金属硫化物或多硫化物,NH 4HS 、(NH 4)2S 或多硫化铵选择性地还原一个硝基为氨基。

NO 2

NO 2

42NH 2

NO 2

8.1.3.3 与羰基化合物的缩合 第一和第二硝基化合物(都含有α-H 原子)在碱催化下,能与某些羰基化合物起缩合反应:

O 2N CH 2CH 2OH

OH

CH 3NO 2

CH 2NO 2

HCHO

OH 2 HCHO

O 2N C(CH 2OH)3

硝基烷烃负离子是一种亲核试剂,发生跟其它碳负离子一样的反应。例如:

CHO + CH 3NO 2

CH NaOH

CHNO 2

(75%)

(CH 3)2CHNO 2 + CH 2=CHCO 2CH (CH 3)2CCH 2CH 2CO 2CH 3

PhCH 2N(CH 3)3OH

NO 2

(80~86%)

8.1.3.4 和亚硝酸的反应

第一硝基烷烃与亚硝酸作用,生成结晶的硝基肟酸:

RCH 2NO 2 + HONO

C

N

NO 2

R OH

硝基肟酸 红色

NaOH

C

N

NO 2

R ONa

产物硝基肟酸溶于NaOH 溶液中,得到红色的硝基肟酸钠盐溶液。

第二硝基烷烃与亚硝酸作用,生成结晶的N -亚硝基取代的硝基化合物:

263

R 2CHNO 2 + HONO

R 2C

N

NO 2O

产物溶于NaOH 溶液中,生成蓝色溶液。

第三硝基烷烃不与亚硝酸作用。此反应可用来区别伯、仲、叔这三种硝基化合物。 8.1.3.5 硝基对芳香环上取代反应的影响 芳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后,由于硝基是强吸电子基,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钝化苯环,不利于亲电试剂的进攻。同时,硝基对苯环上的其它取代基也发生极大的影响。 (1) 硝基对卤素活泼性的影响

氯苯在通常情况下,氯原子不能被-OH 取代,即使将氯苯与KOH 溶液煮沸数天也没有发现苯酚的生成。但是,当氯苯的邻位和对位被硝基取代后,由于硝基的吸电子作用使与Cl 原子相连的C 原子上电子云密度大大降低,有利于亲核试剂的进攻,而容易发生苯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Cl

NO 2

3℃

OH

NO 2

+ OH

Cl

NO 2

3OH

NO 2

+ OH

22

Cl

2

3℃

OH

NO 2

+ OH

2

O 2N

O 2N

2

硝基越多,亲核取代反应越容易。

卤代硝基苯与其它亲核试剂(NH 3,RONa ,ROH 等)也易起亲核取代反应得到相应的取代产物,收率大于65%。例如:

F

Cl O 2N

H N

O 2N

N

(94%)O 2N OH KOH

O

O 2N

(80~82%)

NO 2

Cl

N CCH 2CO 2C 2H 5O 2N

NO 2

HC O 2N

CN

C 2H 5OCO

+

++

氟代苯不容易起亲核取代反应,但对硝基氟苯中的氟容易被亲核试剂所取代。

264

3325℃, 93%

F

NO 2

OCH 3

NO 2

一些其它的强吸电子基也能起到硝基的作用,例如:

F (96%)

C

(CH 3)2NH

O CH 3

N(CH 3)2

C

O CH 3

+

离去基团不只限于卤原子,也可以是-OR ,-NO 2,-CN 等离去基团。因此,这类反应可用下列反应式表示:

NO 2

Nu

L

NO 2

Nu

L

+

+

式中 -L ,-Nu 在硝基的邻对位;-L 为-X ,-OR ,-NO 2等;-Nu 为-OH ,-SH ,ROH ,RONa ,胺,碳负离子等。较详细的机理研究表明这类反应的速度与底物的浓度和亲核试剂的浓度成正比,可能是双分子反应,与亲核取代反应相似,是芳香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1902年Meisenhemer 分离出了下列反应的中间产物,说明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OEt

NO 2

O 2N

NO 2

2,4,6-三硝基苯乙醚 深紫红色 2,4,6-三硝基苯甲醚

OCH 3

NO 2

O 2N

NO 2

EtO OCH 3

N -

O

O

-

NO 2

O 2N

EtOK

这类深紫红色的盐称为Meisenhemer 络合物,其结构已被晶体结构分析和1HNMR 分析所证实。Meisenhemer 络合物的稳定性与芳环上取代基分散电荷的能力成正比。芳环上亲核取代反应一般的反应机理为:

L

+O

O -

L

N +O

O -

Nu L +O

-

Nu L +O

O -Nu Nu

N +

O

-

+ Nu + L

如前所述,芳环上硝基越多亲核取代反应越容易,是由于Meisenhemer 络合物越稳定,反应活化能越低所致。由共振结构可以看到,只有当硝基处在离去基团L 的邻对位时才对其相应的Meisenhemer 络合物更有效地起到稳定化作用,如五氟硝基苯与氨反应,只有邻、对位上的氟原子能被取代。

F

F

F

F

NO 2

F F

NH 2

F

F

NO 2

F F F F NH 2

NO 2

F

+ NH 3

+

五氟硝基苯 四氟邻硝基苯胺 四氟对硝基苯胺95%

265

在5-氯-2-硝基-1,3-二甲苯和3-氯-6-硝基-1,2,4,5-四甲苯分子中,由于立体位阻,硝基与相邻两个甲基不能容纳在同一平面以致硝基偏离苯环平面,不能与苯环有效共轭,这两个化合物的反应活性与氯苯相近。例如:2,5-二硝基-1,3-二甲苯与NH 3进行亲核取代反应。2-硝基被取代是因为5-硝基与苯环共平面,大大降低苯环上电子云密度,使2-硝基被取代形成Meisenhemer 络合物较稳定所致。而5-硝基未被取代,因为2-硝基与苯环未共平面,不能有效分散在5-位取代形成Meisenhemer 络合物上的负电荷,反应难发生。

CH 3

NO 2NO 2

H 3C

2,5-二硝基-1,3-

二甲苯 4-硝基-2,6-二甲苯胺

NH ,H O

CH 3

NO 2

NH 2

H 3C

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能线图见图

8.1

能量

反应坐标

图8.1 芳环上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的能线图

(2) 硝基对苯酚酸性的影响

在苯酚的苯环上引入硝基,吸电子的硝基通过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的传递,增加了羟基中的氢解离成质子的能力。

OH

2

OH

NO 2

O 2N

2

OH

OH

OH

NO 22

NO 2

pKa 9.89

8.28

7.16

0.38

3.96

三硝基苯酚其酸性已接近无机酸, 它可以与NaOH , Na 2CO 3, NaHCO 3作用。

8.1.4 硝基化合物的制备 8.1.4.1烷烃的硝化

脂肪族硝基化合物可以通过烷烃的直接硝化(气相硝化)制备:

CH 3CHCH 3

NO 2CH 3CH 2CH 3 + HONO 2

CH 3CH 2CH 2NO 2 +

+ CH 3CH 2NO 2 + CH 3NO 2

产物为混合物,较难分离,在合成上意义不大。但在工业上将这些混合物不分离,作为混合溶剂。 8.1.4.2芳烃的硝化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应用价值远远超过脂肪族硝基化合物。制备芳香硝基化合物最简单、最便利的方法是用混酸作用于芳烃:

266

+ HONO 2

50-60

H 2SO 4

NO 2

+ H 2O

在更强烈的条件下, 还可以合成二硝基化合物和三硝基化合物。三硝基化合物是猛烈的炸药。 以芳香族硝基化合物为原料可以进一步合成其它芳香化合物,因此,芳烃的硝化反应是很有意义的。

8.1.4.3 亚硝酸盐的烃基化 脂肪族硝基化合物还可以通过无机亚硝酸盐跟卤代烷进行亲核取代反应(S N 2)制备。亚硝酸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可以是O 原子进攻,也可以是N 原子进攻。分别生成亚硝酸酯化合物和硝基化合物:

O O

+H 2C X R

O N O

CH 2R + X -

O N +

H 2C X

R N

O

OCH 2R + X -硝基化合物

亚硝酸酯化合物

例如:

CH 3(CH 2)6CH 2I + AgNO 2

83% 11%

CH 3(CH 2)6CH 2NO 2 +CH 3(CH 2)6CH 2ONO

亚硝酸盐可以是亚硝酸的锂、钠、钾盐。卤代烷可用溴代烷或碘代烷。在二甲亚砜溶液中进行反应可得60%以上的硝基化合物。为了防止亚硝酸化,用非质子性溶剂是必要的。反应中过量的亚硝酸盐化合物一般通过往反应体系中加尿素来除去。

硝基甲烷可以用等摩尔量的氯乙酸钠和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共同加热制备。反应过程中首先生成硝基乙酸钠中间体,在蒸馏过程中失去二氧化碳而变成硝基甲烷:

ClCH 2COONa + NaNO 2O 2NCH 2COONa + NaCl O 2NCH 2COONa + H 2O

CH 3NO 2 + NaHCO 3

8.2 胺类化合物

8.2.1 胺的分类、命名和结构特征 8.2.1.1、分类

胺可以看作氨的烃基衍生物。氨分子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的产物分别称为第

一胺,第二胺和第三胺,或称为伯胺、仲胺、叔胺。-NH 2、

NH

N

是它们的官能团。

氨 伯胺 仲胺 叔胺

NH 3

RNH 2 RR'NH RR'R"N

铵盐或氢氧化铵中的四个氢原子都被烃基取代,称为季铵盐或季铵碱。

季铵盐 季铵碱

R 4N +Cl - R 4N +OH -

胺分子中的氮原子与脂肪烃相连的称为脂肪胺;与芳香烃相连的称为芳香胺。

NH 2

H 3C CH 3CH 2NH 2

乙胺 (脂肪胺)

对甲苯胺 (芳香胺)

胺分子中,如果含有两个以上的氨基,则根据氨基的多少称为二元胺,三元胺。

有机化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有机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碳正离子,最稳定的是 ( ) A. B. C. H 2C CHCHCH 3 H 2C CHCH 2CH 2 (CH 3)3C D. 2.含有伯、仲、叔和季四种类型的碳,且分子量最小的烷烃是 ( ) A B C D.(CH 3)3CCH 2CH 3(CH 3)3CCHCH 3CH 3 (CH 3)3CCHCH 2CH 3CH 3 (C 2H 5)3CCHCH 2CH 3 CH 3 3.下列化合物中,具有芳香性的是 ( ) A B C D 4.下列化合物中,所有的原子可共平面的是 ( ) A. B. D.C.H 2C C H 2C C CH 2 CH 3CH 2C CH C CH 2 C 6H 5CH CHC 6H 5CH 3CH 3 5.下列化合物中,烯醇式含量最高的是 ( ) A B C D CH 3COCH 2COOC 2H 5CH 3COOC 2H 5 CH 3COCH 2COCH 3 C 6H 5COCH 2COCH 3 6.下列化合物不属于苷类的是 ( ) 2H 52H 5 2OH D.A. B. C. HOH 2N NH O O 7.下列烷烃,沸点最高的是 ( ) A B C CH 3CH 2CH 2CH 2CH 3 CH 3CHCH 2CH 3 CH 3 CH 3CCH 3 CH 3 CH 3 8.下列负离子,最稳定的是 ( ) A B C D O H 3C O O 2N O Cl O H 3CO 9.受热后脱水、脱酸生成环酮的是 ( ) A.丙二酸 B.丁二酸 C.戊二酸 D.己二酸 10.下列化合物,属于(2R ,3S )构型的是 ( )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徐寿昌版)

烷烃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CH 3)2CHC(CH 3)2 CHCH 3 CH 32. CH 3CH 2CH CHCH 2CH 2CH 3 CH 3CH(CH 3)2 2,3,3,4-四甲基戊烷 2,4-二甲基-3-乙基己烷 3. CH 3CH 2C(CH 3)2CH 2CH 3 4.CH 3CH 3CH 2CHCH 2CH 2CCH 2CH 3 CHCH 3CH 3 CH 2CH 3 1 2 3 4 5 6 7 8 3,3-二甲基戊烷 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 5.1 2 3 4 5 6 7 6 . 2,5-二甲基庚烷 2-甲基-3-乙基己烷 7 . 8. 1 2 3 4 5 67 2,4,4-三甲基戊烷 2-甲基-3-乙基庚烷 2.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结构式: 1.2,2,3,3-四甲基戊烷 2,2,3-二甲基庚烷 CH 3 C C CH 2CH 3 CH 3 CH 3CH 3 CH 3CH 3 CH 3CHCHCH 2CH 2CH 2CH 3 CH 3 3、 2,2,4-三甲基戊烷 4、2,4-二甲基-4-乙基庚烷 CH 3 C CHCH 3CH 3CH 3 CH 3 CH 3CHCH 2CCH 2CH 2CH 3 3 CH 3CH 3 5、 2-甲基-3-乙基己烷 6、三乙基甲烷 CH 3 CH 3CHCHCH 2CH 2CH 3 2CH 3 CH 3CH 2CHCH 2CH 3 2CH 3 7、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 8、乙基异丁基叔丁基甲烷

CH 3CHCH(CH 3)2 2CH 3 CH 3CH 2CH C(CH 3)3 CH 2CHCH 3 CH 3 3.用不同符号表示下列化合物中伯、仲、叔、季碳原子 3 CH 2 C CH 3 2CH 3C CH 3CH 3 1. 1 1 1 1 1 1 2CH 3 4 02. 4 03 1 1 323)33 4. 2. 3. 4. 5. 6. 1. 5.不要查表试将下列烃类化合物按沸点降低的次序排列: (1) 2,3-二甲基戊烷 (2) 正庚烷 (3) 2-甲基庚烷 (4) 正戊烷 (5) 2-甲基己烷 解:2-甲基庚烷>正庚烷> 2-甲基己烷>2,3-二甲基戊烷> 正戊烷 (注:随着烷烃相对分子量的增加,分子间的作用力亦增加,其沸点也相应增加;同数碳原子的构造异构体中,分子的支链愈多,则沸点愈低。)

最新大学有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有机化学试题及 答案

简单题目 1.用括号内的试剂和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的少量杂质,不正确的是 A、苯中含有苯酚(浓溴水,过滤) B、乙酸钠中含有碳酸钠(乙酸、蒸发) C、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 D、溴乙烷中含有醇(水、分液) 2.下列物质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A、 B、C2H2 C、CH3 D、 CH3COOH 3.(CH3CH2)2CHCH3的正确命名是 A、3-甲基戊烷 B、2-甲基戊烷 C、2-乙基丁烷 D、3-乙基丁烷 4.手性分子是指在分子结构中,当a、b、x、y为彼此互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称此分子为手性分子,中心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下列分子中指定的碳原子(用*标记)不属于手性碳原子的是 A、苹果酸 B、丙氨酸C H3CH COOH NH2 C、葡萄糖 D CH CH2 CHO OH OH 5.某烷烃发生氯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一氯代烃,此烷烃是 A、(CH3)2CHCH2CH2CH3 B、(CH3CH2)2CHCH3 C、(CH3)2CHCH(CH3)2 D、(CH3)3CCH2CH3 6.有—CH3,— OH,—COOH,—C6H5四种基团,两两结合而成的有机化合物中,水溶液具有酸性的有()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C 2H 6和C 4H 10一定是同系物 B 、 C 2H 4和C 4H 8一定都能使溴水退色 C 、C 3H 6不只表示一种物质 D 、单烯烃各同系物中碳的质量分数相同 8.常见有机反应类型有: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酯化反应 ⑤ 加聚反应 ⑥缩聚反应 ⑦氧化反应 ⑧还原反应,其中可能在有机分子中新产生 羟基的反应类型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①②⑦⑧ D 、③④⑤⑥ 9.乙醛和新制的Cu (OH )2反应的实验中,关键的操作是 ( ) A 、Cu (OH )2要过量 B 、NaOH 溶液要过量 C 、CuSO 4要过量 D 、使溶液pH 值小于7 10.PHB 塑料是一种可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的环保型塑料,其结构简式为:n O CH C 2H 5C O 。下面有关PHB 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PH B 是一种聚酯 B 、PHB 的单体是CH 3CH 2CH(OH)COOH C 、PHB 的降解产物可能有CO 2和H 2O D 、PHB 通过加聚反应制得 11. 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且其水解产物也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糖类是 ( ) A 、葡萄糖 B 、麦芽糖 C 、蔗糖 D 、淀粉

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解析78

实验一乙酰苯胺的制备(苯胺5ml、冰醋酸7.5ml,生成苯-NHCOCH3+、水,韦氏分馏柱、温度计蒸馏头尾接管等、布氏漏斗抽滤) 1.制备乙酰苯胺为什么选用乙酸做酰基化试剂?(乙酰氯、乙酸酐反应过于激烈。) 答:冰醋酸与苯胺反应最慢,但反应平稳、易于控制,且醋酸价格较便宜。 2.为什么要控制分馏柱上端温度在100到110之间,若温度过高有什么不好? 答:主要由原料CH3COOH和生成物水的沸点所决定。控制在100到110度之间,这样既可以保证原料CH3COOH 充分反应而不被蒸出,又可以使生成的水立即移走,促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有于提高产率。 3.本实验中采用了那些措施来提高乙酰苯胺的产率? 答:加入过量冰醋酸,分馏时加入少量锌粉,控制分馏时温度,不断除去生成的水。 4.常用的乙酰化试剂有哪些?哪一种较经济?哪一种反应最好? 答:常用的乙酰化试剂有乙酸、乙酸酐和乙酰氯。乙酸较经济。乙酰氯反应速度最快,但易吸潮水解。因此应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反应。 实验二重结晶(乙酰苯胺,加热溶解、稍冷却、加活性炭、继续加热、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 1.重结晶一般包括哪几个操作步骤?各步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答:重结晶一般包括:溶解、脱色、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干燥等操作步骤。各步操作的目的如下: 熔解:配制接近饱和的热溶液; 脱色:使样品中的有色杂质吸附于活炭上,便于在热过滤时将其分离;热过滤:除去样品中的不溶性杂质;冷却结晶:使样品结晶析出,而可溶性杂质仍留在溶液中;抽滤:使样品可溶性杂质与样品分离。干燥:使样品结晶表面的溶剂挥发。 2.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加活性炭?应当怎样加活性炭? 答:样品颜色较深时,需要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为了防止爆沸,加活性炭时应将热溶液取下稍冷后再加。3.为什么热过滤时要用折叠滤纸? 答:增大过滤面积,加快过滤速度。 4.为什么利用重结晶只能提纯杂质含量低于5%的固体有机物? 答:如果样品中杂质含量大于5%,则可能在样品结晶析出时,杂质亦析出,经抽滤后仍有少量杂质混入样品,使重结晶后的样品纯度仍达不到要求。 5、某一有机化合物进行重结晶,最适合的溶剂应该具有哪些性质? 答:(1)与被提纯的有机化合物不起化学反应。(2)因对被提纯的有机物应具有热溶,冷不溶性质。(3)杂质和被提纯物质,应是一个热溶,一个热不溶。(4)对要提纯的有机物能在其中形成较整齐的晶体。(5)溶剂的沸点,不宜太低(易损),也不宜太高(难除)。(6)价廉易得无毒。 6、将溶液进行热过滤时,为什么要尽可能减少溶剂的挥发?如何减少其挥发?答:溶剂挥发多了,会有部分

有机化学第九章醇、酚、醚习题答案

第9章 醇、酚、醚 9-1 命名下列化合物。 CH 3OH C CH O O O O O OH H 3C OCH 3 OH CH 2OH Ph CHCH 2CH 2CH 3OH PhOCH 2CH=CH 2O OCH 3 H 3CO O CH 2CH 3 CH 3(CH 2)10CH 2SH CH 3SCH 2CH 3 O 2S (1)(2) (3) (4) (5) (6) (7)(8)(9) (10)(11)(12) (1)3-丁炔-2-醇; (2)15-冠-5; (3)(1R )-5-甲基-2-异丙基环已醇; (4)3-甲基-5-甲氧基苯酚; (5)3-羟甲基苯酚; (6)1-苯基-1-丁醇; (7)苯基烯丙基醚; (8)4,4’-二甲氧基二苯醚; (9)1,2-环氧丁烷; (10)正十二硫醇; (11)甲乙硫醚; (12)二苯砜。 9-2 完成下列反应 (1) 25 H 3C 6H 5 25 H 3C 6H 5 2H 5 3 (S N i 反应,构型保持) (S N 2反应,构型翻转) OH CH 3 H PBr 3 H CH 3Br (S N 2反应,构型翻转) (CH 3)3CCH 2OH H 2SO 4 CrO 3, (CH 3)2C=CHCH 3(E1反应,碳架发生重排) HO OH CH 3 N O OH CH 3 (弱氧化剂不能氧化叔醇和双键) O 3OH (S N 2反应,进攻位阻较小的碳原子) (2) (3)(4) (5)

OH HCO 3H H 2O / H (6) OH H OH OH H + (中间产物为环氧化物,亲核试剂进攻两碳原子的几率相等) CH 3 AlCl 3(8)OH +CH 3O OH C O CH 3 (Fries 重排,热力学控制产物) (7) OH OH O O O (频哪醇重排) (邻二醇氧化) 222(10) O CH 2CH=CHCH 2CH 3OH (1) NaOH (9) OH OH O O (亲核取代反应) H 3C CH 3 * OH H 3C 3 CH 2CH=CHCH 2CH 3 *(发生两次Claisen 重排) OH OHC + (Reimer-Tiemann 反应) (11) C 2H 5SH (13) CH 3CH 2CHCH 2CH 3 (15) CH 3Br + (12)OCH 3 + CH 3CH 2CHCH 2CH 3 OH +(S N 2反应) O HO Br HBr (S N 1反应) (CH 3)2CHCH 2CH 2CH 2Br +OH (CH 3)2CHCH 2CH 2CH 2SVH 2CH 3(S N 2反应) OH H Cl H H OH H OH OH H OH H (1) OH (2) H 2O (14) 9-3 将下列各组组化合物按酸性由强至弱排列成序。 OH OH OH OH OH NO 2NO 2 2 NO 2 3 A. B. C. D. E. OH OH OH OH OCH 3 OCH 3 OCH 3 A. B. C. D. (1)(2)

(完整)高中有机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提高班训练(八)——有机化学(1) 2008年1月2日一、同分异构体 1.在C4H11N中,N原子以三个单键与其他原子相连接,它具有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A.5 B.6 C.7 D.8 2.2001年9月1日将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酱油中3一氯丙醇含量不得超过1ppm。氯丙醇(化学式为C3H7OCl)属于醇的同分异构体一共有_______种 3.分子式为C4H10的一氯取代有_______种;化学式为C8H18的烷烃中,含有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_______。 4.苯的2氯取代有3种,则其4氯取代有_______种。 5.等物质的量的与Br2起加成反应,生成的产物可能是( ) 6.某烃的分子式为C9H12,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此烃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 二、官能团的性质和有机反应类型 7.下列5个有机化合物中,能够发生酯化、加成和消去3种反应的是_____ ① CH2 CHCH2COOH ② CH2 CHCOOCH3 ③ CH2 CHCH2CH2OH ④ CH3CH2CH2OH ⑤ CH3CHCH2CHO

∣ OH 8.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还原、加成、消去四种反应的是 A. CH 3CH(OH)CH 2CHO B. CH 3CH(OH)CH(OH)CH 3 C. CH 3CH=CHCHO D. CH 2(OH)COCH 2CHO 9.下列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① C 12H 22O 11(麦芽糖)+ H 2O → 2C 6H 12O 6 ②CH 2=CH 2 + H 2O = CH 3CH 2OH ③ CH 3CH 2Cl + H 2O → CH 3CH 2OH + HCl ④NH 3·H 2O NH 4+ + OH - ⑤ CH 3CH 2ONa + H 2O → CH 3CH 2OH + NaOH ⑥CaC 2 + 2H 2O → Ca(OH)2 + C 2H 2↑ A .②④ B .①②⑤ C .③④⑥ D .①③⑤⑥ 10.苏丹红是很多国家禁止用于食品生产的 合成色素。结构简式如右图。关于苏丹红说法错误的是( ) A .能与溴水反应 B .可看作酚类 C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能溶于水 11.胡椒酚是植物挥发油中的一种成分。关于胡椒酚的下列说法: ①该化合物属于芳香烃;②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N=N OH | CH 3 | —CH 3

有机化学实验-实验1-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知识讲解

实验一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 一、教学目的、任务 1.1 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他们具备正确地进行单元操作、制备实验,分离和表征制备的产品的能力。 1.2 了解红外光谱等仪器的使用。 1.3 培养学生能够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并具备初步查阅文献的能力。 1.4 培养良好的实验工作方法、工作习惯以及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为此,我们首先介绍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学生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之前,应当认真学习和领会这部分内容。 二、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 2.1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 为了保证有机化学实验课正常、有效、安全地进行,保证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学生必须遵守下列规则: (1) 在进入有机实验室之前,必须认真阅读和了解进入实验室后应注意的事项及有关规定。每次做实验前,认真预习有关实验的内容及相关的参考资料。写好实验预习报告,方可进行实验。没有达到预习要求者,不得进行实验。 (2) 每次实验,先将仪器搭好,经指导老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在操作前,想好每一步操作的目的、意义,实验中的关键步骤及难点,了解所用药品的性质及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3) 实验中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如要改变,必须经指导老师同意。实验中要认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如实做好记录。实验完成后,由指导老师登记实验结果,并将产品回收统一保管。课后,按时写出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 (4) 在实验过程中,不得大声喧哗,不得擅自离开实验室。不能穿拖鞋、背心等暴露过多的服装进入实验室,实验室内不能吸烟和吃东西。 (5) 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实验室的环境卫生。公用仪器用完后,放回原处,并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高教四版)第九章

第九章卤代烃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各化合物 (1)(2) (3)(4) (5) 答案: 解:⑴2,4,4-三甲基-2-溴-戊烷⑵2-甲基-5-氯-2-溴已烷⑶2-溴-1-已烯-4-炔⑷(Z)-1-溴-1-丙烯 ⑸顺-1-氯-3-溴环已烷 2.写出符合下列名称的结构式 ⑴叔丁基氯⑵烯丙基溴 ⑶苄基氯⑷对氯苄基氯 答案: 解: 3、写出下列有机物的构造式,有“*”的写出构型式。 (1)4-choro-2-methylpentane (2)*cis-3-bromo-1-ethylcycclonexane

(3)*(R)-2-bromootane (4)5-chloro-3-propyl-1,3-heptadien-6-yne 答案: (1)(2)(3)(4) 4、用方程式分别表示正丁基溴、α-溴代乙苯与下列化合物反应的主要产物。 ⑴NaOH(水)⑵ KOH(醇)⑶ Mg、乙醚 ⑷ NaI/丙酮⑸产物⑶+⑹ NaCN ⑺ NH3 ⑻ (9)、醇 (10) 答案:

5.写出下列反应的产物。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⑼ ⑽ ⑾ ⑿答案:解:

6. 将以下各组化合物,按照不同要求排列成序: ⑴水解速率

⑶进行SN2反应速率: ① 1-溴丁烷 2,2-二甲基-1-溴丁烷 2-甲基-1-溴丁烷 3-甲基-1-溴丁烷 ② 2-环戊基-2-溴丁烷 1-环戊基-1-溴丙烷溴甲基环戊烷 ⑷进行SN1反应速率: ①3-甲基-1-溴丁烷 2-甲基-2-溴丁烷 3-甲基-2-溴丁烷 ②苄基溴α-苯基乙基溴β-苯基乙基溴 ③ 答案: 解: ⑴水解速率: ⑵与 AgNO3 -乙醇溶液反应的难易程度:

大学有机化学总结习题及答案-最全

有机化学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 能够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各种类型化合物: 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烯炔,脂环烃(单环脂环烃和多环置换脂环烃中的螺环烃和桥环烃),芳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酯,酰胺),多官能团化合物(官能团优先顺序:-COO H>-S O3H>-CO OR>-C OX>-CN>-C HO>>C =O>-OH(醇)>-OH(酚)>-SH >-N H2>-OR >C=C >-C ≡C->(-R >-X >-NO 2),并能够判断出Z/E构型和R/S 构型。 2. 根据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写出相应的结构式或立体结构式(伞形式,锯架式,纽曼投影式,Fis ch er 投影式)。 立体结构的表示方法: 1 )伞形式:COOH OH 3 2)锯架式:CH 3 H H OH 2H 5 3) 纽曼投影式 : 4)菲舍尔投影 式:COOH 3 OH H 5)构象(c onforma tion)

(1)乙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 是重叠式。 (2)正丁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对位交叉式,最不稳 定构象是全重叠式。 (3)环己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椅式构象。一取代环 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取代的椅式构象。多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取代最多或大基团处于e键上的椅式构象。立体结构的标记方法 1.Z/E标记法:在表示烯烃的构型时,如果在次序规则 中两个优先的基团在同一侧,为Z构型,在相反侧, 为E构型。 CH3 C C H C2H5CH3 C C H 2 H5 Cl (Z)-3-氯-2-戊烯(E)-3-氯-2-戊烯 2、顺/反标记法:在标记烯烃和脂环烃的构型时,如果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同一侧,则为顺式;在相反侧,则为反式。 CH3 C C H CH3 H CH3 C C H H CH3 顺-2-丁烯反-2-丁烯 33 3 顺-1,4-二甲基环己烷反-1,4-二甲基环己烷 3、R/S标记法:在标记手性分子时,先把与手性碳相连的四个基团按次序规则排序。然后将最不优先的基团放在远离观察者,再以次观察其它三个基团,如果优先顺序是顺时针,则为R构型,如果是逆时针,则为S构型。

有机化学试题及答案67628

一、命名下列各化合物或写出其结构式。 (本大题分6小题, 每小题1分, 共6分) 1、写出γ-戊酮酸的结构 2、写出 CH 3(CH 2)14CH 2N(CH 3)3 Br 的名称 3、写出仲丁胺的结构 4、写出的 CH 3CH 2O 3 O O 名称 5、写出 O CHO 的名称 6、写出 SO 2Cl CH 3 的名称 二、完成下列各反应式(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括号内)。 (本大题共 11小题,总计18分) 1、CH 3CH 2CH=CHCH 2CHO Ag(NH 3)2NO 3 2、 浓 ,热 4CH 3CH 2CH=CHCH 2CHO 3 、 CH 2Cl CH 2 CN 2(CH CO)O 4、 3CH 2O + CH 3CHO CH O 5、CH 3 COOH 3 2Cl P 6、 COOH (1) LiAlH (2) H 2O

7、 CH 2CHO CH 2COOH 4H 2 O 300℃ 8、 (1) C H ONa CH 32 ) 32H 5 O O 9、 CH 33 O H O + BrZnCH 2COOC 2H 5 10、 H 2O, HO - N K O CH (CH )Br 三、基本概念题(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本大题共4小题,总计10分) 1、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哪个能发生碘仿反应。 (1) CH 3CH 2CHCH 2CH 3 (2) CHCH 3OH (3) ICH 2CHO (4) CH 3CH 2CH 2CHO 2、下列化合物哪些能进行银镜反应? (1) CH 3COCH 2CH 3 (2) CHOH O OH OH CH 2OH HO (3) CH 3CHCHO CH 3 特别提示:考试作弊者,不授予学士学位,情节严重者开除学籍。 3、下列各对化合物,那些是互变异构体?那些是共振杂化体? (1) CH 3 C O -H 3C C O -O 和 (2) 和 O OH 4、下列羧酸酯中,那些能进行酯缩合反应?写出其反应式。 (1) 甲酸乙酯 (2) 乙酸甲酯 (3) 丙酸乙酯 (4) 苯甲酸乙酯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 1、乙烯的性质实验(必修 2、P59) 现象: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氧化),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 (2)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 + H2O 副反应:2CH3CH2OH CH3CH2OCH2CH3 + H2O C2H5OH + 2H2SO4(浓)2SO2↑+ 2C+ 5H2O C + 2H2SO4(浓)2SO2↑+ C O2↑+ 2H2O (3)收集方法:只能用排水法,因为其密度与空气接近,只是略小,不能用排空气法。 (4)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5)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6)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不能用水浴) (7)温度计要选用量程在200℃~300℃之间的为宜。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8)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反之,会导致水被倒吸。 (9)在制取乙烯的反应中,浓硫酸不但是催化剂、吸水剂,也是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易将乙醇氧化,最后生成CO2、CO、C等(因此试管中液体变黑),而硫酸本身被还原成SO2。故乙烯中混有_SO2_、__ CO2__。尤其是SO2_具有还原性,也可以是KMnO4酸性溶液或者溴水褪色,必须用过量氢氧化钠溶液除杂。但如果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则可不除杂。 (10)使用过量的浓硫酸可提高乙醇的利用率,增加乙烯的产量。 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方程式:CaC2+2H2O→C2H2↑+Ca(OH)2(注意不需要加热) (2)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3)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①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代替水(相当于减小了水的浓度)②分液漏斗控制流速③并加棉花,防止泡沫喷出。 (4)生成的乙炔有臭味的原因:夹杂着H2S、PH3、AsH3等特殊臭味的气体,可用CuSO4溶液或NaOH溶液除去杂质气体 (5)反应装置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及其简易装置,而改用广口瓶和分液漏斗。为什么?①反应放出的大量热,易损坏启普发生器(受热不均而炸裂)。②反应后生成的石灰乳是糊状,可夹带少量CaC2进入启普发生器底部,堵住球形漏斗和底部容器之间的空隙,使启普发生器失去作用。 (二)烃的衍生物 1、溴乙烷的水解 (1)反应原料:溴乙烷、NaOH溶液 (2)反应原理:CH3CH2Br + H2O CH3CH2OH + HBr 化学方程式:CH3CH2—Br + H—OH CH3—CH2—OH + HBr 注意:(1)溴乙烷的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为了使正反应进行的比较完全,水解一定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3)几点说明:①溴乙烷在水中不能电离出Br-,是非电解质,加AgNO3溶液不会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②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振荡后,溴乙烷水解产生Br-,但直接取上层清液加AgNO3溶液产生Ag2O黑色沉淀,无法验证Br-的产生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

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脂肪烃 第二节芳香烃 第三节卤代烃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醇酚 第二节醛 第三节羧酸酯 第四节有机合成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一节油脂 第二节糖类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第三节功能高分子材料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结束语——有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2010-2-26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 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 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 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 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氟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 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 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 氟里昂(CCl2F2,沸点为-29.8℃) 氯乙烯(CH2==CHCl,沸点为-13.9℃)

第九章有机化学卤代烃课后答案

第九章 卤代烃 1.命名下列化合物。 CH 2Cl 2CH 2CH 2CH 2Cl CH 2=C CHCH=CHCH 2Br CH 3 Cl 1,4-二氯丁烷 2-甲基-3-氯-6-溴-1,4-己二烯 CH 3CH 2CH 3 CHCH 3 CH 3 2-氯-3-己烯 2-甲基-3-乙基-4-溴戊烷 Cl Br Cl 4-氯溴苯 3-氯环己烯 F 2C=CF 2 CH 3 Br 四氟乙烯 4-甲基-1-溴环己烯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烯丙基氯 (2)苄溴 CH 2=CHCH 2Cl CH 2Br (3)4-甲基-5-氯-2-戊炔 (4)一溴环戊烷 CH 3C C CHCH 2 Cl CH 3 Br (5)1-苯基-2-溴乙烷 (6)偏二氯乙烯 (7)二氟二氯甲烷(8)氯仿 CH 2CH 2Br CL 2C=CH 2CCl 2F 2 HCCl 3 3.完成下列反应式: CH 3CH=CH 2+HBr CH 3CHCH 3Br CH 3CHCH 3 CN (1) CH 3CH=CH 2+CH 3CH 2CH 2Br H 2O(KOH) CH 3CH 2CH 2OH (2)

CH3CH=CH2+Cl25000C ClCH 2CH=CH2 Cl+H O ClCH 2 CHCH2Cl OH (3) +Cl2 Cl Cl 2KOH (4) NBS Br KI CH3COCH3 I (5) CH3CH CHCH CH3OH PCl5CH 3CH CHCH3 CH3Cl NH3CH3CH CHCH3 NH2 CH3 (6) (CH3)3CBr+KCN25CH2=C(CH3)2 (7) CH3CHCH3 OH PBr CH3CHCH3 AgNO3/C2H5OH CH3CHCH3 ONO2 (8) C2H5MgBr+CH3CH2CH2CH2C CH CH3CH3+CH3CH2CH2CH2C CMgBr (9) ClCH=CHCH2Cl+CH3COONa3ClCH=CHCH2OOCCH3+NaCl (10) CH CH+25Cl C=C Cl H Cl Cl2CHCHCl2 2Cl (11) CH2Cl + 3CH2 CH 2 CH2 CH2 CH2 OC2H5 CN NH2 I OH (12)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新版)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 试验一蒸馏与沸点得测定 一、试验目得 1、熟悉蒸馏法分离混合物方法 2、掌握测定化合物沸点得方法 二、试验原理 1、微量法测定物质沸点原理。 2、蒸馏原理。 三、试验仪器及药品 圆底烧瓶、温度计、蒸馏头、冷凝器、尾接管、锥形瓶、电炉、加热套、量筒、烧杯、毛细管、橡皮圈、铁架台、沸石、氯仿、工业酒精 四。试验步骤 1、酒精得蒸馏 (1)加料取一干燥圆底烧瓶加入约50ml得工业酒精,并提前加入几颗沸石。 (2)加热加热前,先向冷却管中缓缓通入冷水,在打开电热套进行加热,慢慢增大火力使之沸腾,再调节火力,使温度恒定,收集馏分,量出乙醇得体积。 蒸馏装置图微量法测沸点 2、微量法测沸点 在一小试管中加入8—10滴氯仿,将毛细管开口端朝下,将试管贴于温度计得水银球旁,用橡皮圈束紧并浸入水中,缓缓加热,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毛细管口处连续出泡,此时停止加热,注意观察温度,至最后一个气泡欲从开口处冒出而退回内管时即为沸点. 五、试验数据处理 六、思考题 1、蒸馏时,放入沸石为什么能防止暴沸?若加热后才发觉未加沸石,应怎样处理? 沸石表面不平整,可以产生气化中心,使溶液气化,沸腾时产生得气体比较均匀不易发生暴沸,如果忘记加入沸石,应该先停止加热,没有气泡产生时再补加沸石。 2、向冷凝管通水就是由下而上,反过来效果会怎样?把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怎样才能防止折断其侧管? 冷凝管通水就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得冷凝效果不好。 其二,冷凝管得内管可能炸裂。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可以先用水润滑,防止侧管被折断。3、用微量法测定沸点,把最后一个气泡刚欲缩回管内得瞬间温度作为该化合物得沸点,

第六章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章卤代烃 1.回答下列问题 (1).在CH3CH2Cl(I),CH2═CHCl(II),CH≡CCl(III),C6H5Cl(IV)四种一氯代烃中,按C-X键键长次序排列,并讨论其理由。 解: IV< II < III C> D> A (3).四种化合物(A) CH3CHClCH2OH,(B) CH3CHNH2CH2Br ,(C) HC≡CCH2Cl,(D) CH3CONHCH2CH2Cl 中,哪些能生成稳定的格氏试剂?为什么? 解: D (4).比较(A) CH3CH2CH2CH2Cl,(B) (CH3)2CHCH2Cl,(C) CH3CH2CH(Cl)CH3,(D) (CH3)3CCl四个氯代烃,它们发生S N2反应情况如何。 解: A> B> C> D (5).将①苄溴,②溴苯,③1–苯基–1–溴乙烷,④1–溴–2–苯基乙烷四个化合物按 S N1 反应的反应活性顺序排列,并讨论其理由。 解: ③>①>④>② (6).不活泼的乙烯型卤代烃能否生成格氏试剂?为什么? 解:由于卤原子与双键间的 p-π共轭效应,使C-X键之间的键能增加,难以断裂。 (7).化合物:(A)正溴戊烷,(B)叔溴戊烷,(C)新戊基溴,(D)异戊基溴分别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醇,讨论它们的反应速率的差异? 解: A> D> C> B (8).用极性溶剂代替质子溶剂对(A) S N1,(B) S N2,(C) 烯的亲电加成, (D) 醇的失水反应有何影响? 解: 极性溶剂有利于S N1反应和烯的亲电加成反应的进行,不利于S N2反应和醇的失水反应的发生。 (9). 2–氯环己醇的反式异构体可以跟碱反应转化成环氧化物, 但顺式异构体却不能, 为什么? 解: 2–氯环己醇的反式异构体跟碱反应时,进行反式消除,热力学能量低,反应速率快, 顺式异构体则不能。 (10).试以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CH3CH2CH2I,CH3CH2CH2Br,(CH3)3CBrCH2═CHCH2Br。解: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为(CH3)3CBrCH2═CHCH2Br,剩下的两种加入硝酸银的醇溶液根据颜色来鉴别。 2.写出下列各组反应物最可能发生的反应式,并指出它们是S N1、S N2、E1还是E2。 (1)碘乙烷+CH3OK+CH3OH (2)氯甲烷+KCN+CH3OH (3)异丙基碘+H2O+热 (4)1,2-二碘乙烷+Mg (5)丁基溴+LiAlH4+Et2O (6)叔丁基碘+NaOH+H2O (7)CH3I+KSCN+EtOH (8)烯丙基溴+CH3COONa+H2O (9)叔戊基溴+Ag2O+H2O+热 (10)2,3-二甲基-2-碘丁烷+NaSH+H2O (11)CH3I + NaNO2+DMF(溶剂) (12)溴甲烷+乙炔钠 (13)CH3CH=CHCl+NaNH2+热 (14)CH3MgCl+氯化锡+Et2O (15)氯乙烷+NH3(无水) (16)2,3-二氯丙烷+NaOH(水溶液) (17) 2,3-二氯丙烷+KOH(醇溶液) (18)PhCH2Cl+NaOH(水溶液) (19)环丙基溴甲烷+H3O+ (20) o-BrPhCH2Cl+Mg+THF(溶剂) 解: 3.推结构题 (1).有一化合物A,分子式为C5H11Br,和NaOH水溶液共热后生成C5H12O(B), B能和钠作用放出氢气,能被重铬酸钾氧化,能和浓硫酸共热生成C5H10(C),C经臭氧化和水解则生成丙酮和乙醛。试推测A,B,C的结构,并写出各步反应式。

有机化学基础试题(含答案解析)

高二5月化学独立作业 有机化学基础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S:32 Br:79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书法离不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做笔用的狼毫,研墨用的墨条以及宣纸(即白纸)和做砚台用的砚石的主要成份依次是 A.多糖、石墨、蛋白质、无机盐 B.塑料、石墨、多糖、无机盐 C.蛋白质、炭黑、多糖、无机盐 D.蛋白质、煤炭、多糖、有机玻璃 2.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D.用SiO2制备高纯硅 3.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了一种结构简式为的烃X,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明其分子 中氢原子的化学环境只有一种,根据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X的分子式为C5H4 B.X中碳原子的化学环境有2种 C.1molX在一定条件下可与2mol氢气发生反应 D.X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近几年一种新型的甜味剂——木糖醇悄悄地走入生活,进入人们的视野,因为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代替品,它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防龋齿,适合糖尿病患者的优点。木糖醇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结 晶,分子式为C5H12O5,结构式为CH2OH(CHOH)3CH2OH,下列有关木糖醇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木糖醇与葡萄糖、果糖等一样是属于多羟基醛或酮,是一种单糖 B.已知木糖醇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木糖醇的溶解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C.木糖醇是一种五元醇 D.木糖醇是一种无糖型植物甜味剂5、有机物分子中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叙述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甲苯与硝酸作用可得到2,4,6-三硝基甲苯,而苯与硝酸作用得到硝基苯 B、甲苯可以是高锰酸钾溶液退色,而甲烷不能 C、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 D、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 6、利用下图所示的有机物X可生产S-诱抗素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可以发生氧化、取代、酯化、加聚、缩聚反应,并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有机盐 B.Y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1mol X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mol NaOH。 D.Y的分子式为:C15H20O6 7.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由溴乙烷水解制乙醇;由葡萄糖发酵制乙醇 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 D.油脂皂化;蛋白质水解制氨基酸 8、下列各组有机物中,只需加入溴水就能一一鉴别的是 A、甲苯、苯、已烯 B、已炔、己烯、四氯化碳 C、已烷、苯、乙醇 D、已烯、苯、四氯化碳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烯与苯都能使溴水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 B. 1 mol乙烯与Cl2完全加成,然后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共消耗氯气5mol C.溴水遇到乙醛溶液出现褪色现象,是因为它们发生了氧化反应

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复习资料解析78

实验一乙酰苯胺的制备(苯胺5、冰醋酸7.5,生成苯3+、水,韦氏分馏柱、温度计蒸馏头尾接管等、布氏漏斗抽滤) 1.制备乙酰苯胺为什么选用乙酸做酰基化试剂?(乙酰氯、乙酸酐反应过于激烈。) 答:冰醋酸与苯胺反应最慢,但反应平稳、易于控制,且醋酸价格较便宜。 2.为什么要控制分馏柱上端温度在100到110之间,若温度过高有什么不好?答:主要由原料3和生成物水的沸点所决定。控制在100到110度之间,这样既可以保证原料3充分反应而不被蒸出,又可以使生成的水立即移走,促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有于提高产率。 3.本实验中采用了那些措施来提高乙酰苯胺的产率? 答:加入过量冰醋酸,分馏时加入少量锌粉,控制分馏时温度,不断除去生成的水。 4.常用的乙酰化试剂有哪些?哪一种较经济?哪一种反应最好? 答:常用的乙酰化试剂有乙酸、乙酸酐和乙酰氯。乙酸较经济。乙酰氯反应速度最快,但易吸潮水解。因此应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反应。 实验二重结晶(乙酰苯胺,加热溶解、稍冷却、加活性炭、继续加热、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 1.重结晶一般包括哪几个操作步骤?各步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答:重结晶一般包括:溶解、脱色、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干燥等操作步骤。各步操作的目的如下: 熔解:配制接近饱和的热溶液; 脱色:使样品中的有色杂质吸附于活炭上,便于在热过滤时将其分离;热过滤:除去样品中的不溶性杂质; 冷却结晶:使样品结晶析出,而可溶性杂质仍留在溶液中;抽滤:使样品可溶

性杂质与样品分离。干燥:使样品结晶表面的溶剂挥发。 2.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加活性炭?应当怎样加活性炭? 答:样品颜色较深时,需要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为了防止爆沸,加活性炭时应将热溶液取下稍冷后再加。 3.为什么热过滤时要用折叠滤纸? 答:增大过滤面积,加快过滤速度。 4.为什么利用重结晶只能提纯杂质含量低于5%的固体有机物? 答:如果样品中杂质含量大于5%,则可能在样品结晶析出时,杂质亦析出,经抽滤后仍有少量杂质混入样品,使重结晶后的样品纯度仍达不到要求。 5、某一有机化合物进行重结晶,最适合的溶剂应该具有哪些性质? 答:(1)与被提纯的有机化合物不起化学反应。(2)因对被提纯的有机物应具有热溶,冷不溶性质。(3)杂质和被提纯物质,应是一个热溶,一个热不溶。(4)对要提纯的有机物能在其中形成较整齐的晶体。(5)溶剂的沸点,不宜太低(易损),也不宜太高(难除)。(6)价廉易得无毒。 6、将溶液进行热过滤时,为什么要尽可能减少溶剂的挥发?如何减少其挥发?答:溶剂挥发多了,会有部分晶体热过滤时析出留在滤纸上和漏斗颈中,造成损失,若用有机溶剂,挥发多了,造成浪费,还污染环境。为此,过滤时漏斗应盖上表面皿(凹面向下),可减少溶剂的挥发。盛溶液的容器,一般用锥形瓶(水溶液除外),也可减少溶剂的挥发。 7、用活性炭脱色为什单要待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后才加入?为什么不能在溶液沸腾时加入?答:活性炭可吸附有色杂质、树脂状物质以及均匀分散的物质。因为有色杂质虽可溶于沸腾的溶剂中,但当冷却析出结晶体时,部分杂质又会被结晶吸附,使得产物带色。所以用活性炭脱色要待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后才加入,并煮沸5-10。要注意活性炭不能加入已沸腾的溶液中,以一免溶液暴沸而从容器中冲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