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麦新品种新科麦168播期及播量试验研究。

小麦新品种新科麦168播期及播量试验研究。

小麦新品种新科麦168播期及播量试验研究。
小麦新品种新科麦168播期及播量试验研究。

2011-2012年度国家冬小麦新品种展示和示范实施方案

附件5:2011-2012年度国家冬小麦新品种展示和示范实施方案 为了加大新品种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引导品种结构调整,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全国农技中心决定2011-2012年度继续组织国家冬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展示、示范品种 (一)展示品种 近三年国家或省级新审定的品种。品种展示在6个省(市)安排21个点,展示品种140个次(详见表Ⅳ),每个品种展示面积0.1亩左右,一次重复。 (二)示范品种 国家审定的品种,或者省级审定并参加国家生试或推荐国家审定的品种。品种示范在6个省安排9个点,示范品种8个,示范面积4.2万亩(详见表Ⅴ)。重点在河南、安徽、江苏和陕西4省示范推广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26。 二、展示、示范工作组织形式 品种展示、示范工作由承担展示、示范的省(区、市)农(林)业厅(局、委)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由省(区、市)农(林)业厅(局、委)分管种子工作的领导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分管主任担任,成员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品种处和省种子管理站分管小麦工作的人员组成。同时,成立展示、示范工作技术指导小组,成员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品种处、有关省(区、市)种子站分管小麦品种试验工作的人员以及展示、示范具体承担单位负责人组成,负责展示、示范各项具体工作。 三、其他事宜 (一)展示、示范田应便于参观 展示、示范田要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或群众常去的科研单位试验田附近,或种子企业的品种引育中心或繁种基地。 (二)加大宣传力度 在展示、示范田树立醒目的标志牌。展示田标志牌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展示编号、主持单位、承担单位、技术负责人等(详见展示田标志牌样式)。示范田标志牌内容包- 50 -

小麦播量

小麦播量 如何把握小麦的播种量呢,小麦播量大就能高产吗? 合理密植是小麦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把握小麦的播种量呢?专家提倡精量播种每亩8-10公斤,但实际操作中有相当一部分麦农小麦亩播种量在15公斤以上,个别麦农超过20公斤。据一些麦农的经验产量还可以,亩产六七百斤,有个别地块达到八百斤。难道说小麦播量大就能高产吗?笔者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取得较好收成,但要达千斤以上是没有保障的。为什么也能取得较好收成呢?我认为: 一、与小麦生物特性有关,小麦在生长中,自我调控能力很强,如果单位面积群体少,个体发育就很快,个体长根快分蘖多,成穗率也高,相反,单位面积群体大就影响个体长根、分蘖、成穗,靠主茎成一穗的几率就大大增加。 二、与小麦品种有关,近年来,大力推广优种,大部分品种都是低杆大穗型,抗倒伏能力强。 三、与气候有关,近几年小麦尽管有播量大、群体大现象,但由于小麦成熟期没有狂风暴雨灾害,小麦侥幸没有倒伏。 四、与耕作粗放有关,由于机械手和农户为了降低成本,为了赶进度,特别是回茬地,整地播种一遍成,播种质量没保证,地不平整,秸秆多,有飘籽,播的深等现象。 五、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施肥从数量到质量标准不高,灌溉条件差,较适宜播量大。 综上所述不能说播量越大产量就越高。要想取得小麦高产必须做到: 一、要精细整地,做到地平,下实上虚,无坷垃无秸秆杂草。 二、要选小麦优良品种,选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分蘖率高,成穗率高的品种。 三、要保证“两底一适时”既底肥要足,底墒要足,适时播种。 四、要精量播种,减少基本苗,培育壮苗,依靠分蘖成穗,增加多穗株在群体中的比重,充分利用单株成穗多,穗大粒多,千粒重高这一生物特性。

小麦田间生产实践考种报告

小麦田间生产实践考种报告 颜寿农学11-1 20116102 1 实验目的 通过对小麦各个生育期的调查,田间取样,室内考种,分析小麦田间生长状况,田间性状,掌握小麦产量预测的方法,计算小麦的生物产量及经济产量。 2 实验地点及材料 地点:惠和村农场 工具:直尺、天平、网袋、剪刀等 3 方法及步骤 3.1 小麦各生育时期记载 记录小麦播种、出苗、三叶、分蘖、拔节、孕穗、开花、灌浆和成熟期的各时期 3.2 苗情调查 在小麦2叶1心时框定1×0.15 m2,定点调查基本苗和最高苗 3.3 小麦生长期病虫害发生调查 3.4 小麦成熟期有效穗调查 调查一幅小麦有效穗数(5粒以上可算有效穗),测量调查区域面积,计算亩有效穗 3.5 穗粒数、千粒重及其他农艺性状调查 连续取样30株,取3次,3次重复:分别调查株高、穗长、节间长、叶片间距(计算叶姿)、结实小穗数、不实小穗数; 将穗子剪下,脱粒,计算穗粒数,晒干后称量,计算千粒重(两个500)粒;将剩余茎干、颖壳、穗轴合在一起,晒干后称重,计算生物产量,将籽粒产量除以生物产量,得到经济系数。 4 计算内容 4.1 播种-拔节历时、拔节-开花历时、开花-成熟历时、全生育期 4.2 单株分蘖力、单株成穗数 4.3 有效穗、小穗数(结实小穗数和不实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亩产量4.4 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

4.5 农艺性状:株高、穗长、节间长(从上而下分节测量) 4.6 叶姿:旗叶着生高度、旗叶与倒二叶间距、倒二叶与倒三叶间距 4.7着粒密度=穗粒数/穗长 5 调查与考种结果 5.1 小麦各生育时期记载,见表一 表一小麦各生育时期记载 播种出苗三叶期分蘖拔节期孕穗期开花灌浆成熟10.31 11.9 12.17 1.9 1.20 2.7 3.10 4.5 5.8 5.2 基本苗数与最高苗数,见表二 表二基本苗数与最高苗数 编号 1 2 3 4 5 平均(cm)基本苗数(cm)58 55 57 53 52 55 最高苗数(cm)26.16 26.38 26.71 26.70 26.47 26.48 5.3 主要病虫害 田间主要发生病害有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 5.4 调查区域面积:4×1m2=4m2 调查区域总穗数:613 亩有效穗=总穗数/区域面积×666.7m2=613/6×666.7=68114.5167≈6.81万穗/亩5.5 从田间中取样的30株×3次重复小麦,在实验室测得其穗粒数、千粒重和农艺性状等,记录表格,算得其平均值,记录下表。 5.5 小麦测产及农艺性状调查 5.5.1 数据统计 重复一:

小麦播种情况调研报告

小麦播种情况调研报告 小麦播种情况调研报告 一、小麦备播情况 1、早部署,早准备。9月20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三秋”工作会议,及早进行安排部署。同时整顿农资市场,确保秋播期间的种子、肥料等农资供应充足。 2、秋作物播种早,秋收提前,秋播进度快,播期提前。 3、科技推广力度大。组织督导团、讲师团、送科技下乡、赶科技大集、以会代训、电视讲座、发放技术资料、现场技术指导等不同方式,开展麦播技术宣传与推广。 4、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积极稳妥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稳步增加。大力推广麦棉、麦烟、麦油、麦椒、麦菜等多种高效间作套种模式。 5、机械作业面积大。农业机械尤其是大型农业机械作业面积不断扩大,并抓住今年土壤墒情好,气温较高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秸秆还田机的作用,做到收获一块,还田一块。今年秋播全市机耕面积x万亩,

占犁地面积的x%以上。 二、小麦播种情况。 据市农技部门统计:全市小麦计划播种面积x万亩,比去年x万亩增加x万亩,截止10月16日全市已播种x万亩,占计划播种面积x%。其中已出苗面积为x万亩,占计划播种面积x%,播种出苗2-3叶田面积为x万亩,播种出苗1-2叶田面积为x万亩;播种后未出苗面积为x万亩,占计划播种面积x%。但有望能出苗的为x万亩,不能出苗面积为x万亩,已整地未播种面积为x万亩地,还有x万亩正在整地播种。 三、当前小麦生产特点及问题 1、10月8日前播种田块已出苗,叶龄在1-2叶,且缺苗断垅现象普遍。 2、整地后直接播种田,特别是秸秆还田地块保墒效果好,出苗田较均匀整齐,未出苗田,口墒适中,底墒较足,有望出好苗。 3、整地后没有直接播种田,由于晾晒跑墒,造成口墒差,出苗困难。 4、旋耕田耕层虚,由于撵墒、赶墒造成播种过深,在播后无雨的情况下造成弱苗,影响幼苗根系发育,降低小麦苗期抗逆能力。 5、旋耕田耕层浅,限制高产。因此对于连续2-3

小麦播种机试验大纲

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试验大纲 本试验大纲主要参照以下标准: GB/T 9478-2005 谷物条播机试验方法 NY/T 996-2006 小麦精少量播种机作业质量 农业机械试验方法汇编 一、性能指标 1、播种作业通过性能:在满足残茬覆盖率不小于40%,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不小于85%,残茬覆盖量0.3kg/m2-0.6 kg/m2(秸秆含水率不大于25%)的条件下,能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作业速度作业,不允许发生重度堵塞。 2、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的排种性能在规定的排种量150kg/hm2(约10kg/亩),排肥性能在颗粒状化肥含水率不大于12%,小结晶粉末状化肥含水率不大于2%,排肥量150 kg/hm2-180kg/hm2(10-12kg/亩)的条件下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3、小麦免耕施播机作业时,播种深度合格率不小于70%(以当地农艺要求播种深度为h,h±1cm为合格) 4、小麦免耕施播机在施肥作业时,种肥间距合格率不小于90%(种肥间距大于3cm为合格)。 5、小麦免耕施播机使用可靠性(有效度)不小于90%。平均首次故障前作业量:与大于15kw拖拉机配套的小麦免耕施播机不小于25 hm2/m。 表1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性能指标 表2小麦精少量播种机作业质量指标

二、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 1小麦少量免耕施肥播种机组整机状态 主要技术参数测定 试验前对样机主要技术参数进行测定,按附表逐项测定填写。将样机臵于 水平混凝土或坚实平坦的地面,调整至水平状态进行测定。 2 试验条件及准备 2.1试验用种子 采用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种子进行性能试验,种子的千粒重、含水率、原始破损率按GB/T5262的规定进行。 2.2试验地 根据免耕施播机机型和当地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当地的作物种植情况,前茬作物种类、地表情况等),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为试验用地。试验地长度不小于50m,两端预备区不小于10m,宽度应满足机具4个往返程。按GB/T5262的规定对试验地状况进行调查测定,调查测定的内容为:地形、土壤类型、土壤含水率、土壤坚实度、前茬作物、小麦、玉米秸秆含水率、残茬覆盖率、残茬覆盖量、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等。 2.2.1土壤绝对含水率: 在测区内对角线上取5 点,每点按。0 -5 , 5 -10 , 10 -15 , 15 - 20cm分层测定,每层取样量不少于3 0g ( 去掉石块和植物残体等 杂质) 装入铝盒后称重在105℃恒温下,约烘6h ,到质量不变为止。然后取出放

小麦新品种

郯麦98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9057号 育种者:山东省郯城县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济宁13为母本,942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7天,比对照品种济麦19晚熟1天;株高82.0厘米,叶色深绿,叶耳紫红色,株型紧凑,较抗倒伏,熟相中等;亩最大分蘖86.8万,有效穗32.9万,分蘖成穗率37.8%;穗型长方,穗粒数41.8粒,千粒重44.4克,容重779.7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度中等,硬质。2009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慢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纹枯病。2008~2009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含量12.5%、湿面筋36.8%、沉淀值33.5毫升、吸水率65.2毫升/100克、稳定时间2.5min,面粉白度73.4。 产量表现:在2006~2008年山东省小麦品种中高肥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529.06公斤,比济麦19增产5.06%;2008~2009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7.37公斤,比济麦19增产7.4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10日,每亩基本苗15~20万。注意防治病虫害。 缺点: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纹枯病等 优点:产量高、优质等 山农16 山农16(原代号旱丰3号)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7047号 育种者: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泰安市五岳泰山种业有限公司、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济南13号为母本,旱635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匍匐。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8天,与鲁麦21号相当;株高72.4厘米,株型较紧凑,较抗倒伏,熟相好;亩最大分蘖108.6万,亩有效穗39.3万,分蘖成穗率36.2%;穗粒数35.2粒,千粒重38.7克,容重767.9克/升;穗型纺锤,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较饱满。抗旱性较好。2007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慢条锈病,高抗秆锈和纹枯病,中感白粉病,高感赤霉病。2006-2007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12.2%、湿面筋29.1%、沉淀值22.7ml、吸水率60.5ml/100g、稳定时间3.4min、面粉白度75.4。 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了2004-2006年山东省小麦品种旱地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448.31公斤,比对照品种鲁麦21号增产2.96%。2006-2007年旱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99.49公斤,比对照品种鲁麦21号增产7.3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旬,适宜基本苗每亩15万。 审定意见:在全省旱肥地块种植利用。 优点:株型较紧凑,较抗倒伏,熟相好,抗旱性较好,高抗秆锈和纹枯病,产量高。 缺点:中感白粉病,高感赤霉病等。 豫麦70-36

【农业】今年小麦为什么要晚播原来是这么回事

今年小麦为什么要晚播?原来是这么回事! 如今秋收已经陆续开始,收完玉米、花生和大豆,农民又要忙着种小麦了。但是近年来由于受暖冬天气影响,小麦种得早,收成并不好。小麦想要获得高产,实践证明,必须严把小麦整地、播种质量关。 一要选择适合当地播种的高产稳产优质小麦品种。根据近年来抗御干旱、冻害、干热风等

灾害的经验,选用优种是实现小麦高产的关键,大力推广高产、节水、优质小麦品种。 二是造墒整地,玉米收获后立即进行秸秆还田,可以减少秸秆内糖分损失。还要提高粉碎质量,争取秸秆残体短、碎、散分布均匀; 三是少量施用尿素,加速秸秆的粉碎和防止秸秆在腐熟时与作物争夺养分,造成作物缺肥;

四是增加土壤湿度,加速秸秆粉碎后的腐熟。

五是选择小麦最佳播期,小麦播种过早,容易造成冬前冻害,不利于优质高产;播种过晚,不利于产量的提高。冬小麦适时晚播,有利于冬前稳健生长,安全越冬。俗话说:“麦无两旺”,“小麦就怕‘大耳朵’”。就是这个道理。 最近几年冬季温度普遍偏高,晚播也同样会推迟红蜘蛛、蚜虫以及杂草的发生危害。小麦播期,对年后小麦黄花叶病毒病、茎基腐病的发生与否有直接影响,晚播麦田发生几率远远低于早播麦田。 小麦晚播种,也是有利于小麦安全过冬的。晚播的小麦冬天积温比较少,茎叶数量少,分蘖也少。所以,冬天对养分的消耗就少,等到春天温度升高的同时,分蘖会快很多。所以,适当的晚播小麦,不仅仅可以预防小麦病虫害的发生,还能减少小麦冻害,更有利于春季的返青和分蘖。

俗话说,“金九银十”,每年的9月和10月都是小麦播种的高峰期,不过关于具体的播种时间,各个小麦产区还是有差异的。 农业专家建议农户在10月初到霜降这一段时间,也就是10月1号到10月23号之间进行秋小麦播种最为合适的。 六是抓好播种质量。 现在小麦播种一般都采取播种机播种,机播背直行匀、下种均匀、播种深浅一致、利于麦苗齐、全、壮。最好是推广15-16公分等行距

粮食生产情况调研报告(精)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物质保障,事关改革发展、政治社会稳定的大局。为了确保我市粮食综合生产的能力,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市委办公室的文件指示精神,现将我市目前粮食生产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调查综述如下。一、我市粮食生产现状分析**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黄淮海经济区腹地,全市耕地面积204万亩,农业人口119万人,占总人口的50.8%。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小麦播种面积达160万亩,正常年景小麦产量在60万吨左右。濉溪县是国家优质粮生产基地,小麦是第一大农作物,优质小麦比重大,是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和农业部良种补贴项目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我市连续多年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和国家优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建立了36万亩小麦高产攻关核心区和70万亩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区,实施了标准粮田建设、高蛋白大豆良种繁育等一批部、省级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通过项目推动和示范引导,全市已形成100万亩优质小麦、60万亩高蛋白大豆、40万亩优质饲料用玉米规模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单产、质量、效益同步提高,正在逐步形成优质化、规模化、区域化的生产格局。近年来,通过通过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开展粮食精深加工,我市创出了鲁王、鲁南、天宏等知名品牌,大大延长了优质小麦产业链。1、粮食(小麦生产特点。20**年午季,全市小麦面积177.4万亩,比上年增加13.2%,单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达422公斤,比上年增长4.6%,总产74.86万吨,比上年增长18.4%,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我市所承担的农业部70万亩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区平均单产440.8公斤,比去年增产14.8公斤。全市36万亩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平均单产491.2公斤,同时出现了一批高产超高产典型,百善镇叶柳湖村出现了万亩以上的超千斤的丰产示范方,最高单产637公斤。增产的原因:一是小麦良种的推广起到了作用;二是雨水气候适宜,天气条件较好,有利小麦生产;三是小麦病虫害较少。通过高产攻关活动,小麦品种结构趋于合理,积极推广半冬性、弱冬性品种,基本上不使用春性品种。优质小麦品种种植面积140万亩以上,其中烟农19面积110万亩,皖麦19面积30万亩,周麦18面积5万亩。优质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70万亩良种补贴项目示范区优质率100%,全部实现了订单收购。20**年我市小麦生产呈现出亩均单产提高、成本上升、价格上涨、收益增加的特点。2、粮食(小麦生产情况。今年秋季,全市秋播面积约200万亩,其中小麦165万亩,大麦、蚕豌豆20万亩,发展小麦预留

小麦早播产量高

小麦早播产量高 发表时间:2010-08-18T11:10:17.810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6月上旬刊供稿作者:于万民1 张玉亭2 [导读] 种在冰上,说明小麦播种应抢早,这是大家所公认的。适时早播,是小麦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 于万民1 张玉亭2 (1.海林农场第三管理区;2.海林农场第二管理区) 摘要:种在冰上,说明小麦播种应抢早,这是大家所公认的。适时早播,是小麦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早,早在什么时候?早播为什么增产?怎样才能做到早播?这是本文所要探索的。 关键词:早播高产 1 不以季节为依据,而以表层土壤均匀化冻3厘米为标准 适时早播,不少资料或教课书都把黑龙江省的春小麦定在4月上、中旬这个范围内。也有不少专家学者把早播限界在4月初至4月25日或3月底至4月15日,人们都是以季节为依据。 但不同年份不会出现固定的气象因子,有高温的3月或4月,也有低温的3月或4月;有干旱的3月或4月;也有多雪多雨的3月或4月;还有各种气象因子都比较正常的3月或4月。因此,很难以季节来确定早播的时间,只能以耕层表土均匀化冻到适宜播种的3厘米为标准。连续14年来,我场一直坚持早播,2005年小麦播种从3月17日开始,4月2日结束;2006年小麦播种从3月5日开始,3月19日结束;2008年小麦播种从4月2日开始,4月9日结束;去年小麦播种从3月9日开始,3月18日结束。即都是以耕层土均匀化冻3厘米开始播种,除冬季雪多雪大、春季气温低的1991年推迟到4月23日播种外,一般都在4月10日前播完小麦。 2 小麦早播产量高 生产实践证明,在保证播种质量的前提下,在适期范围内尽量提早播种,争取全苗就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3月17日开始播种的2005年,全场平均亩产402公斤;3月5日开始播种的2006年,虽遭严重干旱,全场平均亩产仍达318公斤;4月2日开始播种的2008年,全场平均亩产454公斤;3月9日开始播种的2009年,全场平均亩产475公斤以上。早播为什么高产,通过2005—2009年不同年份的调查: 2.1 早播,是保证播深均匀一致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实现苗期防病健身的重要措施。 播深一致是小麦苗匀、苗壮、苗齐的前提条件。但怎样确保播深一致呢?早播是最可靠、最经济的限深措施。调查证明,凡3月9日—12日播种的地号,播深均在3厘米左右,因当时就化冻3厘米;3月13日—14日播深4厘米左右;3月15日以后个别地号就出现播深5厘米以上的。苗期调查,一类苗麦田绝大部分都有是3月15日前播的。 早播,利用低温有利小麦出苗,而不利根腐病菌侵染,因为根腐病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不能低于6℃。生产实践证明,凡早播的年份,均是苗期根腐病最轻的年份,也是麦苗最壮的年份。早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壮苗的目的。 2.2 早播,早见苗,早齐苗在气候正常的去年,我们在种子公司3号地、三区7号地和二区20号地调查: 注:二区20号地,为青贮玉米地,3月25日在地中间播5.4米宽一条小麦,收后当割道。今年晚播只好取这样的地号,因小麦地都是3月18日前播完了。即早播,可早见苗3-4天,早全苗4-5天。 2.3 早播,初生根系发育好,入土深早播,从播种到出苗时间虽然较长,种子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缓慢的吸水萌动,但胚根比胚芽伸长速度快,初生根系发育好,入土深。从4月16日-23日我们在公司3号地和三区7号地、20号地作了两次调查。4月16日-20日调查: 4月23日调查: 三区7号地,最长根6厘米。 种子公司3号地,最长根4.6厘米。 二区20号地,最长根4.2厘米。 两次调查均说明,播期越早,初生根系发育越好,入土越深。3月12日播种的比3月25日播种的分别长1.6和1.8厘米。 2.4 早播种,整个根系发育好,吸肥能力增强,植株长势好。 即3月12日播种的10株鲜重,比3月25日播种的高50%,平均根长多1.6厘米。 6月12日,抽穗初期调查 即3月25日播种的米间植株鲜重仅为早播鲜重的71.7%,干重为74.4%,株高矮了6厘米,其原因还是脱肥问题(晚播的是一次春施肥)。 2.5 早播,分蘖多,分蘖成穗率高在我场克丰4号高密度栽培的条件下,早播延长了出苗到拔节的时间,分蘖仍较多,成穗率也较高。6月13日抽穗初期调查: 即3月12日播种,分蘖率为主茎的32.4%,成穗率占主茎的3.7%,分别比3月25日播种的高18.6%和3%。 2.6 早播,穗大,熟期提早早播,穗分化开始早,分化时间相对延长,有利于形成大穗,即一类穗多。 7月1日,在小麦灌浆初期调查: 即3月12日播种的,比3月25日播种株高高3厘米,一类穗多10.2%,米间植株干重高21.4%,比军马场8队4月7日播的一类穗多15.8%。 从熟期调查看,3月11—12日播种的三区克丰4号小麦,比相邻军马场8队4月7日播种同品种小麦早熟2-3天左右(农场没有晚播地号,只能与近邻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高温多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也减轻了根腐病的危害。 2.7 在干旱年代,早播可以保墒,可以充分利用返浆水,提高保苗率,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008年3区3月5日播种的克丰4号,就比3月18日播种的克丰4号亩增收12.3公斤。详见下表 2.8 早播,产量高 即3月12日播种的,比3月17日播种增产5.3%,比3月25日播种增产16%,比4月7日播种的增产34.1%。 3 早播的条件 就春小麦来说,人们都有想适时早播,可不少单位和种植户为什么早播不了呢?因为早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是: 3.1 上一年秋整地土壤墒情适宜,冬春气候相对正常,俗话说,麦收隔年墒,上一年秋季整地土壤墒情即是整地农时的条件,也是整

粮食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粮食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物质保障,事关改革发展、政治社会稳定的大局。为了确保我市粮食综合生产的能力,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市委办公室的文件指示精神,现将我市目前粮食生产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调查综述如下。 一、我市粮食生产现状分析 **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黄淮海经济区腹地,全市耕地面积204万亩,农业人口119万人,占总人口的%。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小麦播种面积达160万亩,正常年景小麦产量在60万吨左右。濉溪县是国家优质粮生产基地,小麦是第一大农作物,优质小麦比重大,是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和农业部良种补贴项目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我市连续多年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和国家优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建立了36万亩小麦高产攻关核心区和70万亩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区,实施了标准粮田建设、高蛋白大豆良种繁育等一批部、省级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通过项目推动和示范引导,全市已形成100万亩优质小麦、60万亩高蛋白大豆、40万亩优质饲料用玉米规模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单产、质量、效益同步提高,正在逐步形成优质化、规模化、区域化的生产格局。近年来,通过通过大力发展粮食

产业化经营,开展粮食精深加工,我市创出了鲁王、鲁南、天宏等知名品牌,大大延长了优质小麦产业链。 1、粮食(小麦)生产特点。20**年午季,全市小麦面积万亩,比上年增加%,单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达422公斤,比上年增长%,总产万吨,比上年增长%,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我市所承担的农业部70万亩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区平均单产公斤,比去年增产公斤。全市36万亩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平均单产公斤,同时出现了一批高产超高产典型,百善镇叶柳湖村出现了万亩以上的超千斤的丰产示范方,最高单产637公斤。增产的原因:一是小麦良种的推广起到了作用;二是雨水气候适宜,天气条件较好,有利小麦生产;三是小麦病虫害较少。 通过高产攻关活动,小麦品种结构趋于合理,积极推广半冬性、弱冬性品种,基本上不使用春性品种。优质小麦品种种植面积140万亩以上,其中烟农19面积110万亩,皖麦19面积30万亩,周麦18面积5万亩。优质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70万亩良种补贴项目示范区优质率100%,全部实现了订单收购。 20**年我市小麦生产呈现出亩均单产提高、成本上升、价格上涨、收益增加的特点。 2、粮食(小麦)生产情况。今年秋季,全市秋播面积约200万亩,其中小麦165万亩,大麦、蚕豌豆20万亩,

小麦新品种介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61137096.html, 小麦新品种介绍 作者: 来源:《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17年第08期 1.太麦198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系良星619与山农2149杂交后选育,选育单位是泰安市泰山区久和作物研究所。 特征特性冬性,幼苗半直立。株形半紧凑,叶色深绿,叶片上挺,较抗倒伏,熟相好。 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3天,与对照济麦22相当;株高73厘米,667平方米最大分蘖99.2万,有效穗43.5万,分蘖成穗率43.9%;穗长方形,穗粒数36.5粒,千粒重43.6克,容重786.8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201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 所接种抗病鉴定结果:高抗叶锈病,中抗赤霉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条锈病。越冬抗寒性较好。2014年、2015年区域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结果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13%,湿面筋33.1%,沉淀值30.2毫升,吸水量61.9毫升/100克,稳定时间4.4分钟,面粉白度76.3。 产量表现在2013~2015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中,两年每667平方米平均产量为599.9千克,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5.4%;2015~2016年高肥组生产试验,每667平方米平均产量为634.3千克,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6.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10日,每667平方米基本苗15万左右,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适宜在山东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注意防治条锈病。 2.菏麦20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系984121与周麦18号杂交后选育,育种单位是山东科源种业有限 公司。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株形半紧凑,旗叶宽短上挺,较抗倒伏,熟相好。两年 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3天,与对照济麦22相当;株高74厘米,667平方米最大分蘖99.4万,有效穗40.7万,分蘖成穗率41%;穗长方形,穗粒数38.3粒,千粒重42.6克,容重787.4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201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抗病鉴定结果:中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纹枯病。越冬抗寒性较好。2014 年、2015年区域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结果平均: 籽粒蛋白质含量13.9%,湿面筋37.9%,沉淀值29.8毫升,吸水量62.7毫升/100克,稳定时间3.7分钟,面粉白度75.9。

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

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 张继兵 摘要:通过开展12个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筛选适合金安区种植的高产、多抗、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结果表明,徽麦5号、镇麦15、皖西麦0638、扬麦13、苏麦188等5个品种适宜该区域种植。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筛选;高产 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0)15-0085-02 Abstract: Through the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 of 12 new wheat varieties,high-yield, multi-resistance and high-quality new wheat varietie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Jin′"an District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were selecte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regional promotion of weak gluten wheat dominant varietie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five varieties such as Hui Mai 5,Zhen Mai 15,west Anhui Mai 0638,Yang Mai 13 and Su Mai 188,were the suitable varieties in the region. Key words: Wheat; New varieties; Screening test; High yield 六安市金安區系江淮弱筋小麦主产区之一,常年小麦种植面积2.1万hm2,年产量约10万t[1-2]。近年来,金安区及周边地区市场上小麦新品种较多,麦农选种难以把握。根据“性状优良、推广合法、市场准入、群众认可”的原则,20XX年金安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了小麦新品种栽培展示试验,以期从中筛选高产、多抗、优质的小麦新品种,为金安区乃至周边推广弱筋小麦主导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在金安区稻麦良种场进行,前茬作物水稻,土壤为水稻土,土壤肥力中等偏上,田块平整,灌排方便。 1.2 供试品种宁麦13、扬麦13、扬麦25、皖垦麦0622、镇麦15、徽麦5号、豪麦13、皖西麦0638、喜红3号、白湖麦6号、苏麦188、扬麦20(CK)共12个品种。

【农业】小麦播种多少合适怎么确定送你一个计算公式,简单实用

小麦播种多少合适?怎么确定?送你一个计算公式,简单实用! 秋作物收完,马上就要种小麦了,北方地区小麦播种期一般在寒露以后和霜降之前,很多农民朋友对小麦播种量多少为好拿不准,那么,小麦播种量多少最合适,怎么样能高产呢?今天我们详细说说。 小麦播种行距间隔多少有助于高产 现在小麦播种一般都采取播种机播种,机播背直行匀、下种均匀、播种深浅一致、利于麦苗齐、全、壮。最好是推广15-16公分等行距种植,可以增加地面覆盖、减少地面蒸发,具有省水增产的功效。 为了方便麦田的管理,每播幅之间留20公分宽行,播深3-4公分为宜,可让小麦安全地过冬,实行“塇土”保墒,播种不随要时镇压,等播后1-2天地表有0.5-1公斤干土层再镇压,利于保墒。

小麦播种量多少最合适 不少农民用户为了防止小麦出苗不齐,总是增大播种量,有些农户甚至增量一倍,最终导致苗后倒伏,影响产量。植保专家建议大家,一定要控制好播种量,播种量过大,单位面积苗多,个体相互竞争大,导致苗弱,很容易出现倒伏现象,从而减产。 一般地,在适期播种情况下,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5万~18万;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5万。在此范围内,高产田宜少,中产田宜多。晚于适宜播种期播种,每晚播2天,每亩增加基本苗1万~2万。旱作麦田每亩基本苗12万~16万,晚茬麦田每亩基本苗20万~30万。 在适宜播期内,一般地块半冬性品种每亩播量7-9公斤,弱春性品种每亩播量9-11公斤。旱地每亩适宜播量为7.5-10公斤,水地每亩适宜播量为:条播12.5-15公斤,撒播15-17.5公斤。适播期外提前或推后1天,每亩减少或增加播量0.5公斤。

小麦每亩地播种量多少最合适

小麦每亩地播种量多少最合适 说到小麦播种,每亩地播种量直接影响着小麦的产量。最近有人问小麦每亩地使用多少种子最合适呢?下面就跟大家详细的聊一下这个问题。 现在很多农民怕小麦出苗齐会加大用量,盲目的增大播种量,小麦播种量过大,不但会造成种子浪费,而且小麦太密,小麦后期很容易发生倒伏,减产严重;小麦播种量过小,小麦虽然长势旺盛,不易倒伏,但由于植株过少,也会影响小麦产量。小麦到底每亩使用多少种子最合适呢?咱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首先,小麦播种量和小麦品种特性有关。

其次,小麦播种量和播种期有关,播种时间偏早,播种量一般偏低,晚播种的小麦要随着时间的推迟适当增加播种量。有的地方每推迟1天,每亩增加种子0.5公斤的原则,播种越晚,播种量越大。

还有就是和播种方式有关。 另外,播种量和土壤墒情和土壤肥力也有关,如果土壤过于干旱,小麦分蘖能力差,播种量要适量增加,土壤肥力差的地块播种量要适量增加,反之播种量适量减少。 小麦播种量计算公式 计算小麦的播种量,首先要根据地力和水肥条件确定目标产量,由目标产量确定每亩穗数,再由每亩穗数确定适宜的基本苗数;然后,根据基本苗数、品种的千粒重及发芽率、田间出苗率计算出适宜的播量。

生产上常用“500克种万苗”的经验。但这因品种、种子及整地质量有偏差,所以要求按下式算出每亩播种量: 每亩播种量(千克)=每亩计划苗数×千粒重(克)÷(1000×1000×发芽率×田间出苗率) 最后特别提醒农户,做好播后镇压环节。如果不做镇压工作,尤其是采用秸秆还田和旋耕机旋耕地块,由于耕层土壤悬松,容易造成小麦播种过深,形成深播弱苗,影响小麦分蘖的发生,造成穗数不足,降低产量。 在小麦播种后用镇压器镇压两遍,尤其是对于秸秆还田地块,一定要在小麦播种后用镇压器多遍镇压。镇压后能保证小麦出苗后根系正常生长,提高抗旱、抗寒的能力。 注意事项: 由于播量过大,基本苗多,小麦后期容易倒伏,尤其是在重施拔节孕穗肥后很容易倒伏,使得小麦生产上最重要的一次追肥难以施下,限制了小麦产量的提高。生产上不宜盲目扩大播种量,应根据播种期等情况合理确定播种量。 小麦想要获得高产,实践证明,必须严把小麦整地、播种质量关。

粮食生产情况调研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粮食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编号:FS-DY-20193 粮食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物质保障,事关改革发展、政治社会稳定的大局。为了确保我市粮食综合生产的能力,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市委办公室的文件指示精神,现将我市目前粮食生产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调查综述如下。 一、我市粮食生产现状分析 **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黄淮海经济区腹地,全市耕地面积204万亩,农业人口119万人,占总人口的50.8%。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小麦播种面积达160万亩,正常年景小麦产量在60万吨左右。濉溪县是国家优质粮生产基地,小麦是第一大农作物,优质小麦比重大,是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和农业部良种补贴项目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我市连续多年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和国家优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建立了36万亩小麦高产攻关核心区和70万

亩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区,实施了标准粮田建设、高蛋白大豆良种繁育等一批部、省级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通过项目推动和示范引导,全市已形成100万亩优质小麦、60万亩高蛋白大豆、40万亩优质饲料用玉米规模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单产、质量、效益同步提高,正在逐步形成优质化、规模化、区域化的生产格局。近年来,通过通过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开展粮食精深加工,我市创出了鲁王、鲁南、天宏等知名品牌,大大延长了优质小麦产业链。 1、粮食(小麦)生产特点。20**年午季,全市小麦面积177.4万亩,比上年增加13.2%,单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达422公斤,比上年增长4.6%,总产74.86万吨,比上年增长18.4%,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我市所承担的农业部70万亩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区平均单产440.8公斤,比去年增产14.8公斤。全市36万亩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平均单产491.2公斤,同时出现了一批高产超高产典型,百善镇叶柳湖村出现了万亩以上的超千斤的丰产示范方,最高单产637公斤。增产的原因:一是小麦良种的推广起到了作用;二是雨水气候适宜,天气条件较好,有利小麦生产;三是小麦病虫害较少。

合理确定小麦播种量

合理确定小麦播种量 合理的基本苗是优质小麦群体的起点,在大面积小麦种植条件下,通过播种量来控制基本苗是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手段之一。小麦播种量的确定要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包括地力条件、品种特性、种子质量、目标产量、播种期等等来具体分析。 地力条件通常亩产量在500公斤以上的高产田块,每亩播种量控制在8~10公斤;亩产量400公斤左右的中低产田块,每亩播种量建议在10~12公斤;亩产量300公斤左右的低产田块,每亩播种量要求在15公斤左右。地力条件好的田块播种量要少,这是因为地力和水肥条件好,植株发育好,分蘖较多,尤其是单株3~4穗以上植株的比例多,增强了单穗和穗群的总库容量和生产能力。在满足穗数的前提下,尽可能压缩播种量,增加分蘖的比例,有利于在足穗的基础上攻取大穗,符合“小、壮、高”栽培途径的核心要求。反之,如果地力条件差,小麦不能得到充足的养分,冬前基本无分蘖,单穗植株所占比例过大,就要适当增加播种量。 品种特性根据小麦通过春化阶段所需温度和时间不同,可把小麦品种分为冬性、半冬性和春性三种基本类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小麦多为春性品种,其特点是通过春化阶段时对温度要求范围较宽,经历时间也较短,一般要求适当晚播,因而要适当增加播种量。另外,不同的小麦品种千粒重差异很大,相同的重量,千粒重大则粒数较少,也要考虑适当增加播种量。

种子质量种子质量主要指的是种子的发芽率和净度。正常情况下,种子的发芽率都是合格的,即大于85%。要注意的是有些种子短缺的年景,比如今年,小麦种子发芽率比往年低,可能达不到要求,这时候就要考虑适当增加播量。由于大田环境相对复杂,发芽率并不能简单代表出苗率,因此大面积种植小麦建议做一下出苗试验。合格种子净度的国家标准是98%,商品种子通常都能达到这一标准,自留种净度可能略低,需适当增加播种量。 此外,还要考虑到播种期、土壤墒情、整地情况等多种因素,从而确定合理的播种量,为小麦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麦免耕播种的播量确定及调整方法

小麦免耕播种的播量确定及调整方法 发布者:王凯华发布时间:2009-09-14 审核时间:2009-09-14 免耕直播就是用专用的播种机械,在收获后未经任何耕作的田间上进行播种作业。其中,播量的确定及调整工作是最关键的技术环节,它决定着保护性耕作技术运用的成败,所以,正确掌握免耕播种机的播量确定及调整技巧,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一、免耕播种机的播量确定 小麦的免耕播种量与常规播量一样,一般水浇地在5—10千克/亩左右,旱地播12—15千克/亩左右。免耕播种机的播量确定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方面: 1、由小麦的品种确定。因为小麦的优良品种比较多,每个品种的特性又有所不同,所以必须充分考虑品种的千粒重、出芽率、分蘖率,一般要保证该品种在苗期的基本苗在8—12万株/亩,成穗率在30万株左右,否则会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 2、由地块的墒情确定。理想的墒情是种子孕育的基础,在播种前,要尽可能地考虑墒情,墒情好时,尽量少播;墒情差时,尽量多播;把握宁可适当晚播,也要造足墒情的原则。另外,直播时,后面的镇压轮的调整要紧密配合,地面相对较湿时,要尽量减轻镇压,以免地块板结;地面相对干燥时,要尽量加大镇压,保持地表湿度,为农作物的出芽创造最适宜的环境。 3、由播种时的气温确定。以往的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说的是播种的最佳时期;而近几年,随着气温的普遍升高,再按往常的时间播种,冬季来临前,常常出现“旺苗”现象,影响来年的生长期的小麦分蘖。所以,现在应该适当推迟小麦的播种时间,一般情况下,推迟两周,就是一个“节气”,所以,小麦播种的最佳节气应当改为“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小麦和油菜籽调研报告18

小麦和油菜籽调研报告2018 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提供到的小麦和油菜籽调研报告2017,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和收藏!! 小麦和油菜籽调研报告2017 2017年新小麦和油菜籽即将开镰收割上市,湖北省今年的小麦和油菜籽长势如何?今年的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能启动吗?湖北粮油企业目前生存状况怎样?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于4月17日至21日赴孝感市的安陆市、云梦县,黄冈市的黄梅县、武穴市等四个县(市),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地方粮食储备库、粮油加工企业,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对今年湖北省夏

粮夏油产购形势及市场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小麦情况(一)播种面积和总产有所下降,单产有所增加 据我们初步调查,今年孝感市小麦播种面积万亩,比上年减少万亩,减幅%;预计单产447斤/亩,比上年增加10斤/亩;总产亿斤,同比减产亿斤。黄冈市小麦播种面积为万亩,比上年增加万亩,增加%;预计单产斤/亩,比去年增加斤/亩。总产亿斤,比去年增加764万斤。单产提高原因是由于去冬今春,两市降雨充足,土壤墒情较好,无长时间极端严寒天气,较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如果后期没有大的病虫害和不利天气,预计最终单产会较去年有所提高。综合两地数字,播种面积和总产比去年下降,单产略有增加。 分析种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一是小麦经济效益偏低,影响农民种植小麦积极性。孝感和黄冈均不属于我省传统的小麦主产区,受两地的土壤

及气候因素影响,小麦质量大多难以达到国家最低收购价的质量标准(特别是不完善粒指标),农民种植的小麦基本上很少能按照最低收购价出售,而是随行就市卖给了粮食经纪人,毛粮价从元/斤-元/斤(折合净粮元/斤-元/斤左右)不等,售价远低于最低收购价。据安陆市辛安专业合作社介绍,该合作社总共流转了6400多亩土地,今年仅种植了300亩小麦,比去年减少了一半。他们预期盈亏情况是:一亩小麦种植成本430元,其中土地流转费50元,种子60元,肥料120元,农药30元,人工费50元,机械120元。种植成本同比上升了10%。今年亩产700斤,每斤按元计算,收入630元,利润200元。 辛安合作社算是当地种植大户,按照以上他们的测算,在气候条件正常、规模种植、科学种粮、田间精细管理的前提下,每亩纯利润能有200元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收益了,当然理论上规模种植还存在一项隐性成本,即秸秆粉碎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