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花生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花生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花生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花生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610268699.html,

中国花生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周朋朋陈晓明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13期

[摘要]花生是豆科植物,是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区。中国作为亚洲重要的花生生产、消费和出口国家之一,花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最近几年,花生的出口数量和交易额总体来说呈现下降的趋势。基于当前中国花生出口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从加大人才资金技术投入、完善政府扶持政策、规范出口经营秩序、开拓新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中国花生;出口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752.62 [文献标识码]A

花生是中国重要的食、油两用经济作物,对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平衡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具有重要意义。在世界市场上,中国、美国、阿根廷和印度是最大的4个花生出口国。可见,花生领域的发展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出口的花生频繁曝出农药残留、黄曲霉毒素和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以及进口国家对中国花生进口采取严格的技术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等,对中国花生的出口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由此可见,解决好相关中国花生出口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对于解决好我国花生出口,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以及促进我国花生行业的有序正常发展至关重要。

1 中国花生出口的现状

1.1 产量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2011年到2013年,中国花生的产量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涨幅由

4.02%降到了1.68%,上升的速度在逐渐减缓;2013年到2015年,中国花生的产量呈现下降趋势,下降幅度由2.89%到0.25%,产量在逐渐降低。2011年到2013年花生产量的上升是由于不断加大播种面积、农民加大种植力度以及这几年气候和水土资源的适宜,使得农民增产。但是2013年到2015年花生的产量就在逐渐下降,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花生作为农作物,生产受气候条件、土壤地力、水利条件、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所以也就存在花生的产量会随着相关因素的影响呈现不平衡的波动。

第二,花生品种的混杂,最终影响到花生的产量。所以,会出现表1中所示的2013年之后花生产量的减少。同时,由于花生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民对新兴的技术没有学习到位以及新技术没有及时的落实到位,所以也会出现花生产量的减少。

中国花生产业现状分析

浅析中国花生产业现状 中国就是世界花生生产大国。2000年,中国花生种植面积达453万hm2,居世界第二位;花生总产1156、8万t,居世界第一位。目前,中国花生面积占世界总面积20%左右,花生总产约占世界40%,单产高于世界水平近一倍。作为劳动密集型农产品花生产业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如何?所具有的潜力又有多大?同时,为尽量降低国外转基因大豆及其食用油过量进口造成的冲击与损失,政府应如何应对?就是及时采取对策还就是对花生产业进行有力的政策扶持? 花生就是一种高产作物,价格也高于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等,经济效益好。加入WTO后,其它作物的经济效益进一步下降,花生的比较效益优势却更加明显。发展花生种植及加工,提高花生产品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就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 中国花生生产的区域广泛,除西藏、青海、宁夏、香港等省区外都有种植。主要集中在北部华北平原、渤海湾沿岸地区与南部华南沿海地区及四川盆地等。以山东、河南、河北、广东、四川、江苏、安徽等7省为主,花生面积占全国72%,总产占全国79%。 我国就是缺油大国,2000年人均植物油消费量仅9.75公斤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14.4公斤低32%。近年来国内食用植物油消费量以年均5%-6%的速度增长,油料生产增长难以满足消费增长的需要,食用油常年缺口达200万吨。我国花生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四个“世界之最”的优势。

四个“世界之最”的优势 首先,总产量最高。在我国的油料作物中,花生的种植面积仅次于油菜。2001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6946万亩,年总产1458.3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2%;2002年,我国花生总产量达到1495万吨。预计到2005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将达到8000万亩,总产量1700万吨左右。 其次,平均亩产最高。我国花生平均亩产210公斤,就是世界平均亩产91公斤的2.3倍。而世界花生种植面积最大、产量第二的印度的平均亩产量为50公斤,美国平均亩产量为183公斤。 再者,销售价格最低。多年来,花生的国际市场价格一直稳定在6200元-7000元/吨的范围内,而我国的市场价格一直在4000元/吨上下,比国际市场低30%以上。 最后,出口量最大。据海关统计,2000-2002年,我国花生出口量分别为40万吨、49万吨与67万吨,三年均占世界花生贸易总量的25%以上,居世界第一。与花生相比,我国其余油籽与食用油品种则没有出口或仅有极少量出口。 花生产业潜力无限 首先,我国花生产量已经达到1400万吨左右,接近大豆产量水平。近年来,花生价格一直攀升,从2001年每吨3800元到今年的5600元,而大豆价格维持在2600元左右;花生亩产为200公斤左右,而大豆在120公斤左右;花生的含油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分析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分析 1 中国汽车出口的发展 近15年来,中国汽车工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甚至在入世后,中国的汽车产业没有像原来认为的受到极大冲击,反而走上快速发展之路。1997年中国汽车产量仅为158万辆,出口约1.5万辆。到2012年,产量已经达到1927万辆,增长12倍;出口93万辆(1~11月),增长63倍,汽车产品已遍及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进口到出口,从逆差到顺差,中国汽车正在走着许多中国工业品的老路,在“Made in China”这组魔力词的推动下,中国汽车出口繁荣异常。汽车出口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外贸增长的主要力量,成为实现中国贸易顺差的生力军。 但是,在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中,德国汽车出口量占整个产量的75.9%,日本是50.3%,韩国是64.9%,中国2010年汽车出口比例为3.1%,2011提升至4.6%,但仍在很大程度上落后于其他国家,甚至金砖国家中的巴西和印度的汽车出口比例也远远高于中国,见图1。同时,这也说明中国汽车走出去的空间还很大。 图1 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产量与出口比例 数据来源:OICA、中国汽车工业统计年鉴 从纵向看,在中国入世以前,中国汽车出口规模很小,入世后快速发展起来,到2011年达到约85万辆,到2012年前11个月已经超过93万辆,预计全年将超越100万辆的水平,见图2。中国汽车出口业务不仅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保持了平稳增长的趋势。在2007年和2008年,不仅国内市场快速扩容,汽车进出口市场也令人惊喜,无论是进出口量还是进出口金额均再创新高。但是到了2009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汽车出口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整车出口数量同比几乎减少一半,除轿车之外的其他车型出口价格也出现回落。在2010年有所回升,但是也没有达到2008年的水平。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到2011年和2012年,中国汽车出口超过2008年的水平,创历史新高,但是出口结构性缺陷仍然存在,出口的车型仍以经济型为主。

中国花生国际市场竞争力分析及花生产业发展对策

收稿日期:2004206207;修回日期:2004211215。  作者简介:万书波,男,1962年生,研究员,山东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花生栽培研究和科研管理工作。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5 第7卷(2) Rev i ew of Ch i n a Agr i cultura l Sc i ence and Technology 25 【农业产业化】 中国花生国际市场竞争力分析及花生产业发展对策 万书波, 张建成, 孙秀山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青岛266100) 摘要:花生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农产品。分析了我国花生生产的国际国内地位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在阐述我国花生产业快速发展历程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花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花生;国际贸易;产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F30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0864(2005)022******* 1 中国花生生产的国际国内地位 1.1 中国花生生产的国际地位 据最近统计,在世界花生主产国中,印度面积最大,中国总产第一 [1] 。“九五”期间我国花生年均 种植面积4100160h m 2 ,为印度的48%;总产为11749800t,占世界花生总产的35%左右,居首位。2002年全球花生种植面积为25863000hm 2 ,其中 印度高居榜首,为8300000h m 2 ;中国第二,为 5025000h m 2 。2002年世界花生总产为34500000t, 其中中国居第一,为14556000t,印度第二,为6400000t,3~6位依次为尼日利亚、美国、印尼、阿 根廷(表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花生生产国,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上中国均具有竞争优势。1.2 花生生产在我国的国内地位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进行调整优化,花生以其独特的比较优势逐步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八五”期间花生年均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分别为3364000hm 2 、2413.5kg/hm 2 和8119000t,比“七五”期间分别增长了11.4%、23.7%和37.7%;“九五”期间花生年均种植面积、单 产和总产分别为4100160hm 2、2854.5kg /h m 2 、11749800t,比“八五”期间分别增长了21.8%、20%和44.7%(表2)。花生年均种植面积在油料作 物中仅次于油菜,列第二位,占油料作物总面积的 表1 2002年世界花生主产国花生种植面积与总产 Table 1 Sowing area and p r oducti on in the maj or gr oundnut gr owing countries in 2002 国家Country 印度I ndia 中国China 尼日利亚N igeria 印尼I ndonesia 美国US A 阿根廷A rgentina 种植面积Cr op areas (103h m 2) 830050252710650550225总产Pr oducts (103t ) 6400 14556 2900 1000 1592 514  注:资料来源为粮农组织数据库。Notes:statistics fr om F AO 表2 我国花生生产变化情况 Table 2 Changing in gr oundnut p r oducti on in china 项目 Issues “七五”平均 Average of “seven 2five year ”p lan “八五”平均 Average of “eight 2five year ”p lan “九五”平均 Average of “nine 2five year ”p lan “十五”前两年 Average of “ten 2five year ”p lan 面积Cr op areas (103h m 2)302133644100.164956单产 Yield (kg/h m 2 ) 1951.52413.52854.52949.8总产Pr oductivity (103t ) 5895 8119 11749.8 14617  注:资料来源为“中国农业统计资料”。 Notes:Statistics fr om “statistics infor mati on of China agriculture ”。

世界主要国家

第3讲 世界重要国家 一、日本 1.范围:由图中的四个大岛a 、b 本州、c 、d 九州以及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 2.地形:以山地为主,多火山、地震。位于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3.气候:图中a 岛和b 岛属于 季风气候,c 岛和d 岛属于 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4.主要工业区: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二、俄罗斯 1.地形区:图中a 平原,b西西伯利亚平原,c 高原,d东西伯利亚山地。 2.河流:伏尔加河,e鄂毕河,叶尼塞河,f勒拿河,发源于我国的是鄂毕河。 3.城市:h莫斯科;港口城市g圣彼得堡,i摩尔曼斯克,j符拉迪沃斯托克。 三、澳大利亚 1.范围: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的一些岛屿。 2.气候:图中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 气候,d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e 气候,f温带海洋性气候。 3.出口产品:澳大利亚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有羊毛、小麦、牛肉,出口的矿产主要有煤、铁矿石,目前其主导产业是服务业。 4.城市:人口和城市多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如图中的g悉尼。

四、美国 1.地形区:图1中a 山脉,b中央大平原,c落基山脉。2.气候:图1中d温带大陆性气候,e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f温带海洋性气候,g地中海气候。 3.农业生产专业化 图2中农业带:a 带,b 区,c棉花带,d 带。4.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5.城市:图2中e纽约,f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g休斯敦。

1.四个国家区域特征比较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Analysis of the Export of Chinese Automobile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所在院系:

所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大学 中国·** 年月

摘要 汽车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又是幼稚产业,如何发展好我国的汽车工业一直以来就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汽车出口的数量不断增长,并于2005年出口额首次超过100亿美元,出口数量也首次超出进口,实现了历史性转折。但是在我国汽车出口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体现出了我国汽车出口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我国汽车出口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针对这种情况,认真分析了我国汽车出口的现状、特点,总结了我国汽车出口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的企业和政府在未来发展汽车出口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并对我国汽车出口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合理的展望。 关键词:汽车出口对策发展趋势 - I -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Analysis of the Export of Chinese Automob ile Abstract As a pillar industry of Chinese national economy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s at the same time,an infant industry. How to develop it greatly has always been of great concern to people. In recent years,the number of automobile exports is growing. And in 2005,Exports has been more than 10 billion U.S. dollars for the first time. Export volume exceeded the imports for the first time too,which was a historic turning point. However,a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utomobile exports,we can see the advantages,on the other hand,we can also see some problems of Chinese auto exports. In this paper,to this case,I make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uto exports,summing up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our country's auto exports.With learning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from abroad,I make several suggestions to Chinese auto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exports,and give a reasonable prospect about export trends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 II -

中国花生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610268699.html, 中国花生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周朋朋陈晓明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13期 [摘要]花生是豆科植物,是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区。中国作为亚洲重要的花生生产、消费和出口国家之一,花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最近几年,花生的出口数量和交易额总体来说呈现下降的趋势。基于当前中国花生出口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从加大人才资金技术投入、完善政府扶持政策、规范出口经营秩序、开拓新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中国花生;出口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752.62 [文献标识码]A 花生是中国重要的食、油两用经济作物,对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平衡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具有重要意义。在世界市场上,中国、美国、阿根廷和印度是最大的4个花生出口国。可见,花生领域的发展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出口的花生频繁曝出农药残留、黄曲霉毒素和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以及进口国家对中国花生进口采取严格的技术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等,对中国花生的出口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由此可见,解决好相关中国花生出口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对于解决好我国花生出口,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以及促进我国花生行业的有序正常发展至关重要。 1 中国花生出口的现状 1.1 产量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2011年到2013年,中国花生的产量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涨幅由 4.02%降到了1.68%,上升的速度在逐渐减缓;2013年到2015年,中国花生的产量呈现下降趋势,下降幅度由2.89%到0.25%,产量在逐渐降低。2011年到2013年花生产量的上升是由于不断加大播种面积、农民加大种植力度以及这几年气候和水土资源的适宜,使得农民增产。但是2013年到2015年花生的产量就在逐渐下降,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花生作为农作物,生产受气候条件、土壤地力、水利条件、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所以也就存在花生的产量会随着相关因素的影响呈现不平衡的波动。 第二,花生品种的混杂,最终影响到花生的产量。所以,会出现表1中所示的2013年之后花生产量的减少。同时,由于花生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民对新兴的技术没有学习到位以及新技术没有及时的落实到位,所以也会出现花生产量的减少。

中国花生产业现状分析

浅析中国花生产业现状 中国是世界花生生产大国。2000年,中国花生种植面积达453万hm2,居世界第二位;花生总产1156.8万t,居世界第一位。目前,中国花生面积占世界总面积20%左右,花生总产约占世界40%,单产高于世界水平近一倍。作为劳动密集型农产品花生产业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如何?所具有的潜力又有多大?同时,为尽量降低国外转基因大豆及其食用油过量进口造成的冲击和损失,政府应如何应对?是及时采取对策还是对花生产业进行有力的政策扶持? 花生是一种高产作物,价格也高于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等,经济效益好。加入WTO后,其它作物的经济效益进一步下降,花生的比较效益优势却更加明显。发展花生种植及加工,提高花生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 中国花生生产的区域广泛,除西藏、青海、宁夏、香港等省区外都有种植。主要集中在北部华北平原、渤海湾沿岸地区和南部华南沿海地区及四川盆地等。以山东、河南、河北、广东、四川、江苏、安徽等7省为主,花生面积占全国72%,总产占全国79%。 我国是缺油大国,2000年人均植物油消费量仅9.75公斤左右,比

世界平均水平14.4公斤低32%。近年来国内食用植物油消费量以年均5%-6%的速度增长,油料生产增长难以满足消费增长的需要,食用油常年缺口达200万吨。我国花生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四个“世界之最”的优势。 四个“世界之最”的优势 首先,总产量最高。在我国的油料作物中,花生的种植面积仅次于油菜。2001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6946万亩,年总产1458.3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2%;2002年,我国花生总产量达到1495万吨。预计到2005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将达到8000万亩,总产量1700万吨左右。 其次,平均亩产最高。我国花生平均亩产210公斤,是世界平均亩产91公斤的2.3倍。而世界花生种植面积最大、产量第二的印度的平均亩产量为50公斤,美国平均亩产量为183公斤。 再者,销售价格最低。多年来,花生的国际市场价格一直稳定在6200元-7000元/吨的范围内,而我国的市场价格一直在4000元/吨上下,比国际市场低30%以上。 最后,出口量最大。据海关统计,2000-2002年,我国花生出口量分别为40万吨、49万吨和67万吨,三年均占世界花生贸易总量的25%以上,居世界第一。与花生相比,我国其余油籽和食用油品种则没有出口或仅有极少量出口。

吨花生精深加工出口项目

吨花生精深加工出口项 目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扶余县10000吨花生精深加工出口项目 建设地点:吉林省扶余县大林子镇 建设单位:扶余县华盛农产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2、承办单位概况 吉林省扶余县华盛农产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建于2004年,是以花生精深加工出口贸易为主的民营企业。2007年被评为全国“诚信兴商宣传月”先进单位。2008年被评为推动松原信用体系建设先进单位,2009年被中国商务部注册为“诚信经营示范单位”。法人代表张守成被松原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创业先锋”,是吉林省中小企业协会理事会理事。 公司位于扶余县中北部——大林子镇,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拥有标准化办公室、招待所、微机房、检测室、加工生产车间及大型库房,50KVA变压器1台,120吨电子汽车衡1台,输送机4台,6HX型花生筛选机2台,去石机2台、除杂机2台、精选带4条、真空包装机2台,企业总资产560万元,年加工花生等农产品5000吨,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现有员工120人,其中管理人员12人。

2006年8月注册商标“吉地花”牌,进出口经营权、海关注册、商检注册、外汇管理注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等一切国际贸易证照齐备。注册资金200万元,流动资金240万元。 该公司技术力量雄厚,管理制度严谨,始终围绕“三农”上项目,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坚持以科技为先导,靠信誉求发展的经营理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及编制单位 (1)编制依据 ①国家发改委2005年发布《轻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QBJS5-2005); ②国家计办投资[2002]15号关于《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③国家发改委、建设部2006年发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④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及规范; ⑤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2)编制原则 ①在设计研究过程中坚持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为目的,选择先进的工艺路线、合理的设备,确保产品质量在国内市场的先进性。 ②充分利用本项目在吉林省的资源方面的优势,节省投资,缩短工期,提高效益,尽快收回投资。

河南省出口花生质量控制管理规定

河南省出口花生质量控制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对出口花生生产加工经营企业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出口花生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一、原料要求 (一)企业在收购原料前,必须对拟收购花生产区的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进行调查评估,确保所收购的原料来自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低的产地。输欧盟花生加工企业还必须向检验检疫机构提供原料产地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评估报告。 (二)企业在收购原料时,应当采取措施重点控制花生的水分,避免收购高水分、发芽霉变较多、花生生长后期遇干旱胁迫、延迟收获、收获后未及时晾干、荚果或种皮破损、脱色及受昆虫侵袭的花生。 (三)原料运输过程中,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对原料进行标识,避免不同产区的原料混淆,以保证花生的可追溯性。 (四)原料入加工厂时,企业质检人员要对原料逐批抽样进行水分、霉变粒、发芽粒、虫蚀粒、黄曲霉毒素等指标检验,并认真填写《出口花生加工厂原料验收记录》(附件1)。 二、生产加工 (一)企业生产加工出口花生的场地必须保持整洁,远

离家禽、家畜及生活区域,地面全部硬化,具有防虫、防鼠设施,加工场地光线充足。对来自不同产地的花生不得混合加工。 (二)出口花生的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具备加工、分级筛网、磅秤等工具,挑拣应在加工案上进行。 三、企业自检 (一)企业应有满足质量安全控制需要的检测能力,应建立实验室,并随时接受检验检疫部门的监督考核。 (二)企业需具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检验人员、检验检测设备。检验人员具备高中以上学历,经过有关部门的培训,能够独立承担检验检测任务。检验设备应包括:台秤、天平、分样器、白瓷盘、水分测定仪器等。加工输欧盟花生企业检验设备还应包括:黄曲霉毒素总量定量检测设备(检测限为≤1ppb )和一次性粉碎5公斤以上花生的设备。 (三)在加工过程中,企业检验人员应定时对加工过的成品进行全项目检验。输欧盟花生在包装时,从每一包成品中抽取300克样品,集合30千克后全部粉碎进行成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每次粉碎样品量不低于5公斤。发现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批次,对于直接食用的,不得向欧盟出口;合同(信用证)明确有“该批花生非直接食用”条款的,黄曲霉毒素检测结果B1≥2ppb,总量≥4ppb的,也不得向欧盟出口,均应单独存放,并详细记录其流向和处理措施。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与前景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与前景 汽车工业是被公认为具有高度产业关 联性的工业,德鲁克曾称汽车工业是“工业中的工业”。汽车产业既是资本、技术密 集型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极高的波及作用,对经济有巨大的推动力。汽车工业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汽车工业从产生开始,就与科学技术紧密相关。汽车工业的发展,是在机械设计、结构设计、材料更新、工艺进步等一系列科学技术知识创新的过程中实现的。严格地讲,汽车工业本身就是在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最早形成的最具知识经济特征的产业部门。因此,汽车工业的较快发展有利于带动整个工业结构的升级。 在强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下,受汽车产业链条长、对地方经济带动作用大和投资回报高的诱惑,到2005年,全国有27个省都在推进汽车业,21个省生产轿车,共有2443 个汽车企业,其中115个整车厂、改装厂551

个、摩托车厂154个、发动机制造厂56个、汽车摩托车配件厂1567个、相关配套行业168个。根据有关方面分析,2005年中国有整车生产能力550万辆,到2007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500多万辆。从供给趋势看,中国国内的汽车供给将进入过剩时代。加入WTO以来,由于外资和民营企业的大举进入,中国汽车产业已经由供不应求迅速转向供 过于求的阶段,届时,全国所具备的整车生产能力将大大超过市场需求能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付于武指出,2010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1000万辆,产能过剩将不可避免,而且这种供过于求的矛盾现在已经初见端倪,开拓国际市场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一、中国汽车出口势头强劲 2004年中国汽车进出口市场的运行有 了新动向——出口势头反超进口势头。自2005年4季度以来,一直保持进出口贸易顺差。在2006年汽车进出口贸易顺差破纪录以后,2007年1—12月中国汽车出口创汇亿美元,同比增长%,进出口贸易顺差高达亿美元。其中整车出口608331辆,同比增长% ,

发展花生产业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发展花生产业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目前年产量已经接近大豆,但是受到的关注程度却远远为低。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国家粮食安全、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满足人们消费需要的角度出发,都应加强对花生产业的重视,力促花生产业发展。我国花生产业的重要地位和潜力加强我国花生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我国花生年产量已经达到1500万吨左右,接近大豆的产量水平。花生的单产为每亩200公斤,比大豆单产高60%。而目前花生产业受到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如大豆。第二,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目前,花生的收购价格在每吨4000元以上,而大豆每吨不到3000元,花生的亩产为200公斤,而大豆为120公斤,所以农民种植1亩花生所获得的收入约是大豆的3倍。而且,花生可以在土壤贫瘠和气候较为干旱的地方种植,特别适合在一些资源条件差、农民收入水平低的地方发展。第三,有利于促进国家粮食安全。从广义的粮食(食物)安全看,花生是重要的食品原料,花生生产的增加直接提高食物供给水平。从狭义的粮食(谷物)安全看,发展花生也很必要。花生的含油率为50%左右,是大豆的2.5倍。每亩花生所能生产出的食用油数量是大豆的4倍,即生产同样数量的食用油,种大豆需要4亩地,而种花生只要1亩就够了。这样可以节省出土地,用于发展粮食生产。随着我国对食用植物油的需求不断增长,目前的油籽和食用油进口数量巨大。加强花生产业发展,将大大有助于减少油籽和食用油的进口压力。第四,有利于改善人民消费水

平。花生油的质量显著高于大豆油,花生油中的油酸含量为54%左右,仅仅次于橄榄油。营养学界公认,油酸具有降低总胆固醇和有害胆固醇,而不降低有益胆固醇的作用。因此,有人说花生是中国的橄榄油。大力发展花生油生产,可以满足国内消费者的健康消费需求,而减少对进口橄榄油的依赖。第五,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同大豆等其他油料作物相比,花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其生产、收获和加工过程,均需投入较多的劳动力,我国具有这方面的优势。近年来,我国在振兴大豆产业方面下了很多力气,做了许多工作,但是由于生产条件等客观原因,大豆的进口还是连年大幅度增加,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与此相对照的是,我国的花生出口现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花生出口国。第六,我国花生产业发展的潜力和市场潜力均很大。花生种植的适应地区非常广泛,对土壤和水分等条件要求低。从1980年到2002年,我国花生面积增加了1倍,单产增加了1倍,总产量增加了3倍;而同期大豆的面积仅仅扩大了20%,单产提高了60%,总产量提高了1倍。我国的大豆生产受到各个方面的高度重视,投入的力度较大,近些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面积、单产和总产量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却明显不如花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花生生产的自然和经济发展潜力大,我国的相对优势突出。就今后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来说,从适宜种植区域、单产提高、加工增值和市场需求等方面,花生要明显大于大豆。花生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尽管我国花生产业近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和不利因素,需要引起重视并尽快解决。

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广东科技报/2010年/2月/26日/第011版 专题 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段洪洋万忠郑玉燕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梁炫强广东省农业科 学院作物研究所 花生是世界五大油料作物之一,也是贸易量最大的荚果农产品。2008年世界花生收获面积2459万公顷,产量3820.13万吨。印度、中国、美国等十个主产国收获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的75.29%和84.32%。2008年花生国际贸易相对疲软,除美国、印度出口略升外,其他国家出口量降幅超过20%。中国2008年花生产量居世界第一,山东、河南、河北仍保持国内花生种植面积前三的位置。花生油方面,2008年全球花生油产量为579.71万吨,同比增长8.14%,供需平衡。中国花生油产量2008年增长了7.5%,达230万吨,年消费量约250万吨,供应趋紧。 一、2008年广东花生产出情况分析 (一)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小幅增加,种植区域进一步向粤北、粤西集中 2008年广东花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较2007年有小幅增加,全省种植面积31.41万公顷,同比增加3.86%;总产量80.53万吨,同比增加5.05%。从种植面积上看,增加的面积主要集中于粤北、粤西,韶关、清远两市增加种植面积5.1万亩,湛江、茂名两市增加种植面积5万亩。汕头、揭阳市花生种植面积则减少近4万亩。花生种植向粤北、粤西集中的趋势比较明显。 (二)花生品种优化率超70%,单产、种植成本均有所提高 目前广东主推的花生品种有汕油系列、粤油系列等,2008年良种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70%以上。2008年单产达2565千克/公顷,略高于2007年的2458千克/公顷。由于油、电涨价等导致农资、运输等成本增加,2008年广东花生种植成本继续保持上升态势,平均每公顷成本为11857元,略高于比2007年的每公顷11786元。 二、2008年广东花生产品进出口分析 广东花生产品内销为主,小部分出口,出口国以日本和欧盟为主。进口产品以花生油为主,以东南亚地区为主。据省外经贸厅统计数据,2008年广东进口花生油大幅减少;出口金额则有升有降。 三、2008年广东花生供需情况及2009花生产品价格分析 2008年,广东花生总产量为80.53万吨,其中用于榨油约39.46万吨,食用33.82万吨,种用7.23万吨,花生供需基本平衡。然而,2008年广东花生油总产量约11.84万吨。花生油消费量超过13万吨,部分花生油需要省外补给或从国外进口。 受花生油供应不足影响,2009、年广东花生米平均收购价为7800元/吨,同比增加25%。尽管2009年花生种植成本增至11937元/公顷,但每公顷净利润稍有上升。2009年省内花生油价格总体上扬,这将刺激2010年花生种植面积的持续扩大。 四、广东花生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2009年下半年以来,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邀请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发改委和农业部等部委的领导和专家,专程赴花生主产区、相关龙头企业进行多方调研,在高层形成了振兴花生产业的共识,鉴于此,建议广东花生产业顺时应势,做好以下工作: (一)实施广东花生产业振兴战略 建议从战略的高度,全省统筹的角度,由政府部门牵头制定《广东花生产业振兴规划》、《广东花生种植布局规划》和《广东花生科技支撑规划》等,推动花生产业向优势地区集聚,推动花生业内资源的整合,推动产业整体水平的持续提高。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学号:A08050129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Analysis of the Export of Chinese Automobile 学生姓名:赵志强 指导教师:王晶 所在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所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东北农业大学 中国·哈尔滨 2009 年 5 月

摘要 汽车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又是幼稚产业,如何发展好我国的汽车工业一直以来就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汽车出口的数量不断增长,并于2005年出口额首次超过100亿美元,出口数量也首次超出进口,实现了历史性转折。但是在我国汽车出口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体现出了我国汽车出口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我国汽车出口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针对这种情况,认真分析了我国汽车出口的现状、特点,总结了我国汽车出口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的企业和政府在未来发展汽车出口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并对我国汽车出口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合理的展望。 关键词:汽车出口对策发展趋势 - I -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Analysis of the Export of Chinese Automob ile Abstract As a pillar industry of Chinese national economy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s at the same time,an infant industry. How to develop it greatly has always been of great concern to people. In recent years,the number of automobile exports is growing. And in 2005,Exports has been more than 10 billion U.S. dollars for the first time. Export volume exceeded the imports for the first time too,which was a historic turning point. However,a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utomobile exports,we can see the advantages,on the other hand,we can also see some problems of Chinese auto exports. In this paper,to this case,I make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status - II -

美国花生产业发展情况

美国花生产业发展情况 一、美国花生产业基本情况 美国花生近年种植面积约1000万亩左右,亩产平均260公斤,总产约260万吨。美国花生种植有11个州。花生种植排面积在前四位的分别是乔治亚洲、德克萨斯洲、亚拉巴马洲和弗罗里达州,2016年,四个洲面积分别是432万亩、 183万亩、105万亩和88.2万亩。 美国不是世界花生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却是世界花生产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无论在花生良种应用、标准化花生生产基地建设、全程机械化生产、种子包衣精播、平衡施肥等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方面,还是收获储藏等产后处理和产品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方面,都代表着世界花生产业最高水平。 二、主要成效、做法及经验 (一)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美国十分重视花生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美国的科研设施、手段和人才堪称世界一流。 1、加速培育利用优质品种 美国花生品种分兰娜型(珍珠豆型,占60%)和弗吉尼亚型(普通型大花生,占40%)两大类型。在高油酸花生的选育、推广和产业化开发方面,美国发展进程较快,目前高油酸花生应用面积占30%。油酸能软化血管,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而且油酸含量越高,花生耐贮性越好、货架寿命越长,在国际市场上这类花生的价格

较高。由于美国花生重点用于作食品,品质方面近年来注重选育高油酸、低脂肪品种。与美国相比,我国高油酸花生品种在栽培技术研究、生产基地建设、产业化开发利用等方面还都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一些大型的油脂、食品加工企业对高油酸花生的需求急剧增加,因而不得不从美国和阿根廷进口高油酸花生,以满足国内需求。 2、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大农场实现了智慧农业,应用卫星和微机进行花生田的平衡施肥。美国各花生产区的技术推广机构,都能按照土壤分析结果、产量要求,提供确保花生高产所需施肥的种类和数量。美国花生的施肥突出特点是节肥增效,降低成本。一是强调前茬施肥,把花生所需的肥料施在花生前茬作物上。二是根据土壤化验结果和花生的需肥特点科学施肥。 3. 发展标准化、精准化生产 美国花生各个生产环节实现了标准化、精准化。美国花生生产用种,视各地病虫害情况,采用相应的杀菌剂和杀虫剂包衣,实现种子包衣精播。种子包衣由种子公司运作,直接供应农场主,农场主自己不留种子。包衣的种子再用机械精量单粒播种,保证了合理的栽培密度,防止了早期病虫危害。在风砂地区免耕打穴播种克服了风蚀现象。 4、高度重视食品安全 通过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减少化学残留。通过轮作、深耕等农业措施,配合种子处理等化学防治,因地制宜地防治病虫害。以化控除草为主,配合采用机械除草,达到田间杂草的有效控制。综合防止黄曲霉素污染,通过选育具有抗黄曲霉毒素污染能力强

促进中国花生行业协会发展

问题探讨杨萍,等:促进中国花生行业协会发展的思考 1行业协会基本理论 行业协会是行业管理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对于其涵义,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但大多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同行业的企业为主体,即行业协会组织的主体必须是本行业的企业;二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之上,即行业协会的加入和退出是自由的,不能带有强制性质;三是以谋求全体会员企业的共同利益为目标,即行业协会是作为行业的统一组织,代表行业的整体利益;四是一种经济团体,表示行业协会的行为属于经济行为,亦即行业协会的活动会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中,会影响其成员的生产经营行为。 有关行业协会的基本职能,国家经贸委曾在1999年发文将其规定为三大类,具体又分为17项。康晓光则从“非盈利组织”的角度对行业协会的职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归纳。他把行业协会的基本职能归结为以下八项:第一,代表职能。代表本行业全体企业的共同利益。第二,沟通职能。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向政府传达企业的共同要求,同时协助政府制定和实施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政法规和有关法律。第三,协调职能。制定并执行行规、行约和各类标准,协调同行企业之间的经营行为。第四,监督职能。对本行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竞争手段、经营作风进行严格监督,维护行业信誉,鼓励公平竞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第五,公证职能。受政府委托,进行资格审查、签发证照,如市场准入资格认证,发放产地证、质量检验证、生产许可证和进出口许可证等。第六,统计职能。对本行业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发布结果。第七,研究职能。开展对本行业国内外发展情况的基础调查,研究本行业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出版刊物,供企业和政府参考。第八,狭义的服务职能。如信息服务、教育与培训服务、咨询服务、举办展览、组织会议等等。 2促进中国花生行业协会发展的必要性 建立符合国际标准和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花生行业协会,对于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促进国内花生产业的发展,而且对于促进花生产品的出口,保护国内花生市场也有重要的作用。 2.1花生行业协会可以维护花生产业的行业利益 花生行业协会代表着花生产业内所有企业的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一方面,花生行业协会可以通过游说、联合等各种方式向立法机构及政府管理者反映本行中企业的总体利益要求及愿望,来影响政府管理者制定和实施政策,甚至以民间组织的身份直接参与国家花生产业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从而维护花生行业的整体利益。 另一方面,花生行业协会可以以民间组织的身份,参与我国同别国政府进行的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维护我国花生从业者的根本利益。近年来,在国际农产品谈判中,农产品行业协会的意见和建议都已成为谈判桌上的一个重要砝码,像美国的土豆协会等纷纷为政府出谋划策,甚至直接参与政府的贸易谈判,为美国的蔬菜生产者争取最大的利益。建立和完善花生行业协会,同样可以在今后花生国际贸易谈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2花生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和花生从业者之间的纽带,可以起良好的辅助和沟通作用 我国花生产业的生产经营分散,与国外相比规模更小,数量更多,政府不可能直接面对如此众多的企业,否则,其沟通的成本是不可估量的。花生行业协会作为花生企业的统一组织,政府可以通过花生行业协会与企业进行很好的沟通,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花生行业协会把自身的建议和问题反映到政府部门,从而有效的降低政府与花生产业内所有企业沟通的成本,提高效率。 对于政府而言,花生行业协会还是政府指导和管理花生产业的有效组织载体和助手。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难以切实把握花生市场不断变化的情况,而花生行业协会作为本行业的代表,可以协助政府对本行业进行调查研究,为政府部门 促进中国花生行业协会发展的思考 杨萍,张正,崔太昌,贾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建立符合国际标准和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花生行业协会,对于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行业协会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促进中国花生行业协会发展的必要性和我国现有花生行业协会发挥的作用及不 足,据此提出了促进中国花生行业协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花生;行业协会;思考 [中图分类号]F326[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3-04-23 [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21B04)、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花生产业经济岗位项目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杨萍(1980—),女,山东济南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张正(1964—),男,山东曹县人,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科研管理。 -83-

中国天车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调研报告

中国天车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调研报告2016-2021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第1章:中国天车制造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1 天车制造行业定义及统计标准 1.1.1 天车制造行业定义 (1)天车制造行业定义 1.4.1 行业融资环境分析 1.4.2 行业融资租赁渗透情况 1.5 天车制造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5.1 行业专利申请数量分析 1.5.2 行业专利申请人分析

1.5.3 行业热门技术发展分析 第2章:中国天车制造行业上游市场分析 2.1 钢材行业对天车制造行业的影响 2.1.1 钢材行业供需分析 (1)钢材产量分析 (2)减速机产销规模分析 (3)减速机产销衔接分析 2.2.2 减速机行业竞争分析 2.2.3 减速机行业技术发展分析 2.2.4 减速机行业对天车制造行业的影响

2.3 电动机行业对天车制造行业的影响 2. 3.1 电动机行业产销分析 (1)电动机产量分析 (2)电动机销售规模分析 (3)电动机产销衔接分析 3.2.1 天车制造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3.2.2 天车制造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3.2.3 天车制造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3.2.4 天车制造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3.2.5 天车制造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3.3 中国天车制造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3.3.1 行业主要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3.3.2 天车制造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3.4 中国天车制造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3. 4.1 天车制造行业整体供给情况分析 3.5 中国天车制造行业进出口分析 3.5.1 天车制造行业出口分析 (1)行业出口整体情况 (2)行业出口产品结构 3.5.2 天车制造行业进口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