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视听语言包括狭义的视听语言和广义的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包括狭义的视听语言和广义的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包括狭义的视听语言和广义的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包括狭义的视听语言和广义的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包括狭义的视听语言和广义的视听语言。狭义就是指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合;广义是还要包含了镜头里表现的内容、人物、行为、环境、对白等,又称蒙太奇思维。在广义的意义上讲,所有的影视作品就是由视听语言编辑而成的文章,而文章构成元素是文字语言。[3]

视听语言是一种思维方式、表现方法和符号系统,它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影像、声音、剪辑,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电影(电视)是视、听结合的艺术,它首先是“视”,即“影像”,然后是“听”,即“声音”,而这些“视”、“听”(影像、声音),最后通过剪辑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声画合一。即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的合一。[4]

1、作为电影剪辑的全部技巧和方法:造型手段、内外部运动、镜头分切与组合、声画关系

2、作为电影的叙事方式、基本结构手段、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和组合;

3、是一种思维方式,作为电影反映生活的艺术方法之一;形象思维的方法;

(九)文化为魂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品格。对民族的创造力、凝聚力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文化的发展即标志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水平,也标志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强大程度。胡锦涛同志指出,“谁占据了文化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文化也是数字媒体视听语言的灵魂。受众在观赏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时,往往是借助于视听语言在感性层面的认知,再从理性角度延伸文化的深度和厚度,它是触动受众心灵的有效载体。数字媒体是文化与艺术、技术与传播相互交叉的信息学科,数字媒体视听语言必将成为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相互接触和交流的桥梁。数字媒体视听语言要弘扬国家、社会、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传达受众的心理要求,获得受众的情感共鸣,激发文化与价值的认同,影响改变受众的思想及行为方式。数字媒体充分利用视听语言艺术表现手段和先进的数字技术,抢占数字文化传播制高点,指引正确先进文化方向,增强中国文化核心竞争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

互动性。数字媒体具有受众与传播者之间能进行实时双向信息互动,受众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传播者,大众传播与个人化传播等特点。数字媒体互动性的美学策略表现在创意首先要考虑的是有效利用互联网、虚拟现实等互动性数字媒体平台互动性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将互动结合到创意中,加强受众之间的信息传递。传统媒体相比数字媒体相比较具有明显的强制单向性,受众不可能对电视信息传播无视不见。数字媒体则不同受众掌握着页面的选择权,使数字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更深入。优秀创意可以创造高点击率,并提升信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的思想行为。

媒介传播方式直接导致了从Word(文字)到Image(影像)的观念转变。如前所述,微电影“意识银幕化”和“情节碎片化”使得审美的过程不再是单一的线性过程,而是多维的循环过程。在以前的经典电影时代,对电影意义的理解是有某种特定的语境和文化背景的,同时,微电影与传统的电影在审美过程上的区别还体现在:传统电影与观众之间是单向的、滞后的反馈;而微电影与观众之间是双向的、几乎同步的反馈。传统媒介在编、读之间进行的是单项交流,而基于视频分享平台的微电影,可以进行单向、双向甚至多向的互动交流。

“微电影”的影像语言一般非常简洁,它借鉴了商业广告和MV影像叙事的特点,影像语言简洁,凝练,它如同海明威在小说中创造的“电报体”,既具有商业广告般的言简意赅,又

有MV的影像表意和抒情的特点。比如《老男孩》中,“筷子兄弟”的演唱就是一段MV式的影像表达,而南艺传媒学院为一款智能手机拍摄的“微电影”《云端之上》则刻画了二战时期一对恋人分离时的细腻情境,将恋人之间几十年的等待紧凑地压缩在三个浓缩的片段里。由于时长较短,“微电影”在交代情节上要简明扼要,所以大量的“微电影”使用了字幕和旁白,这种形式也让情节变得简洁、清晰。总结起来,微电影的创作具有“短、近、纯、巧”几个特点。“短”,就是叙事篇幅基本接近于文学中的短篇小说和戏剧小品;近”,就是离现实近,离生活近,离时代近,离大众的感情近。“纯”,就是尽量做到“一个主题,一个人物,一组事件,一条线索,一段过程,一个故事”;巧”,是指构思巧妙,设计机关、开辟视角、借用手法,让欣赏者潜移默化的感受到微电影的意义表达。南方多媒体短片节选择了5分钟作为参赛作品的时间长度标准,对于越来越享受自我、也越来越有倾诉欲望的当代人来说,5分钟应该是一个提示,它肯定不是短片长度的绝对标准,但它是一次宣告:如有可能,让表达更加简洁。正如《每个人心中的电影院》的导演之一俄罗斯大导演安德烈?冈察洛夫斯基所阐述的:短,比长有更高的要求”。

,在现代消费社会中数字媒体娱乐文化的发展与流行的有其必然性,它从将人们从现实生活的压力中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中解放出来,摆脱沉重的理性解释与思维,从轻松的感性层面通过数字媒体视听化语言愉悦受众的感官,获得快感。通过娱乐的形式释放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思想深处的焦虑,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原有文化严肃的主流价值观念

其三视听语言技术简单化,由于编辑拍摄工具的改变。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微电影是用传统的135胶片拍摄,而大部分微电影都选择了高性价比的DSLR。低成本的摄影器材大大降低了拍摄微电影的门槛,也很大程度上缩减了拍摄微电影的预算。例如,《老男孩》、《青春期》等微电影,都是使用佳能的5Dmark2拍摄,经过后期处理过的效果经过视频网站压缩和电脑屏幕播放,已经可以达到向传统胶片胶转数码的效果接近的水平。唯一遗憾的是5dmark2采用的是H.264的压缩格式,与老牌数码摄影机品牌RED公司的产品RED one的R3D 格式有很大区别。在后期颜色处理上,时间码记录上还存在着很多缺陷。

更有大胆的电影人用时下流行的智能手机进行拍摄,同样能够拍出精彩的短片。韩国导演朴赞郁的作品《波澜万丈》就是一部长达30分钟的完全使用Iphone拍摄的电影,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在电影院上映的手机拍摄的电影,在业界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动画影片赏析 实训题

实训题 一、《功夫熊猫》 第一部分简答题 1、怎样让你的题材一鸣惊人? 2、如何在动画电影中突出动画表演? 3、如何看待创作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4、如何运用看似简单却独具匠心的方式来实现“画龙点睛”的效果? 5、如何运用对比实现影片强烈的视觉特征和美学特点? 第二部分论述题 1、作为一部功夫题材的动画电影,举例说明,创作者如何借鉴了中国功夫片的 创作素材? (提示:导演马克·奥斯本用了多年时间研究中国文化,尤其迷恋中国功夫;制作这部影片历时5年,制作人员认真翻看了从20世纪70年代起至今的大量港产功夫片;为了把中国功夫的招式放到动画里,幕后人员亲自上阵接受中国功夫的训练。) 2、讨论创作者如何在动画电影的创作中展现中国文化? 二、《海底总动员》 第一部分简答题 1、怎样将生活中稀疏平常的事情提炼成一部充满情感的优秀影片? 2、怎样处理主要人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典型性格对于剧情的推动? 3、如何在电影中塑造众多人物的同时又赋予他们鲜明的个性? 4、在当代动画电影中童心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5、如何为自己的电影选择一个恰如其分的切入点? 6、如何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动画电影的视觉奇观? 7、怎样运用多种线索交织的叙述方式来制造影片的节奏和悬念? 8、怎样编织动画电影引人入胜的戏剧冲突? 9、如何运用简单的故事来编制出一部精彩纷呈的影片? 第二部分论述题 1、结合《海底总动员》谈如何有效地发挥配角、群众角色在电影中的作用?(提示:整个影片中人物有点有面,控制得相当成熟。在众多人物中有着重表现了几个人物的个性,比如鱼缸中几个在面貌狰狞的吉哥领导下的难友、成天喊着“鱼儿不是食物”的鲨鱼布鲁斯、性格乐天豁达的大海龟、人心敏感的鹈鹕尼格等。) 2、讨论创作者在影片的美术设计与电脑技术上是如何有机结合的? 三、《埃及王子》 第一部分简答题 1、如何运用人物转变历程来塑造人物? 2、怎样将一个重大严肃题材改编成动画影片?

林雪娇-《经典动画片赏析》教学大纲

《经典动画影片赏析》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总课时:32课时(理论教学32课时,实践教学0课时) 课程类别:选修课程 总学分:2学分 适用专业:本科 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经典动画影片赏析》是本科公选课程。 动画片是人类从事艺术活动的一个特殊阶段,它反映了儿童的天性,表现出儿童的形象思维,是儿童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特殊视觉语言。动画片能培养和提高儿童敏锐的审美感受力,丰富的审美判断力和审美创造力。目前中国动画片市场处于一个不稳定的过度转型阶段,鱼龙混杂,大量低质、劣质动画片充斥市场,而真正意义上的优质影片却是凤毛麟角。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动画片与儿童的关系;了解儿童喜欢动画片的原因以及动画片对儿童各方面的积极消极的影响;通过观摩分析中外经典动画片,提高学生的动画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将有效的动画资源用于教学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小学教育事业打好基础。 教学基本方式:主要采用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在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同时加强实践能力训练,通过动画影片实例讲解,幻灯片展示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与讲解,并通过课堂动画影片赏析进行教学,使学生能直观的学习动画影片分析,利用其声、光、电等先进技术辅助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扩大课堂知识的容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记忆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大纲的使用说明:由于本课程暂时无任何教材可用,故大纲的制定以自编教材为蓝本;在每章的教学纲要中都标明了课时、讲授要点、重点和难点,在具体授课时可依此为参照;本课程理论教学32学时,在实际教学中,可结合实际适当安排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自学的相应内容。 大纲正文 第一章动画片概述课时:4课时(理论教学4课时,实践教学0课时) 基本要求:了解什么是动画。了解当代动画的几种表现类型。掌握动画片的的基本特点。 重点:当代动画的几种表现类型。 难点:动画片的基本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外经典动画片片段欣赏 一、中外经典动画片片段欣赏 二、问卷调查

动画片赏析

2012-2013-2学期全校通识选修课 《动画影片赏析》结课作业 浅论日本动画片在中国影响之嬗变 浅论日本动画片在中国影响之嬗变 陈立业土资1201 A03120734 摘要: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动画片进入中国至今,许多经典的日本动画片已经是中国受众耳熟能详的,特别是伴随着动画片成长起来的八零后那一代人。除此之外,在中国还到处充斥着与日本动画片相关的产品,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本文则旨在分析日本动画片在中国实现跨文化适应的原因及其它的跨文化传播又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关键词:日本动画片;跨文化传播;青少年亚文化

一、日本动画片在中国播出历史概述 动画(Animate)在英语字典中的解释是“赋予生命”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似乎具有上帝的权威,然而这种权威不是别的,正是人类思维的能力以及由思想支配的创造技能。这种技能使得本来没有生命的各种造型艺术符号活动起来,并能够赋予其某种含义。在日本,大约在1925年前后由山本藤延郎和村本安次创始动画片,此后持续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80年代以来涌现了以宫崎骏、大友克扬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动画人,日本也成为世界上的动画大国之一[1]。动画片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并且还影响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其中也包括中国。从日本动画片的传播媒介来看,其在中国的传播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动画片趁着中国改革开放之机进入中国,但这个时期从没有大规模、成系列地引进过日本动漫,但积少成多,各电视台陆陆续续引进的动画片数量仍不在少数,《变形金刚》、《一休》、《花仙子》、《忍者乱太郎》、《机器猫》等片子皆是在这一时期引进。这一传播时期,传者为官方电视台;是主流媒体;动画片的受者主要为当时就读幼稚园、小学、中学的学生,动画片只是作为少年儿童的娱乐手段之一。所以尽管此时的日本动画片也很受欢迎,但没能形成一股潮流。但这种情况很快被打破,1990年左右,《圣斗士星矢》开始在国内部分电视台播放,其精彩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角色、新颖的画面造型对孩童无疑有着无比的诱惑力。《圣斗士星矢》迅速在播放的当地受到青少年的热捧。看到了有如此热烈的反响,各地电视台竞相引进此片,并由此带动内地掀起一股巨大的《圣斗士星矢》热潮。现时众多二十岁左右的动画迷,几乎都是从那时开始真正喜欢上日本动画片的。但这时由于对动画片的播放仍然只限于官方的电视台,而且电视台的播出也是根据少年的闲暇时间来安排,所以此时日本动画片的影响范围还是很有限的。 第二个时期是从1998年开始,当年,几乎是全国的电视台都在热播同一部动画《灌篮高手》。并且,这部充满热血的作品引发了比《圣斗士星矢》更为巨大的反响。当年的中小学生,无论男女,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樱木花道或是流川枫(两人为片中主角)的名字。这一次的情况跟上次不同的是,还引发了盗版动画的风行,或许是巧合,当时正好产生了一种利用数字技术将影像存储在光碟上的技术—VCD技术,而这是盗版所需要的。或许这一切已是历史的必然,正是受众对动画片的巨大需求量,催生了大量的盗版动画片,远远超过了官方译制片。这可能是因为通过官方引进的动画片不管从数量和内容上都不能满足市场和受众的需要。但盗版的产品就难以避免粗制滥造。这样受众肯定是叫苦不迭。但又无能为力。 第三个时期是互联网的出现。动画迷们能够利用互联网获取动画片资源,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质量观看动画片。但他们也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字幕翻译问题。于是这时又应运而生了众多的字幕社,如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数十间高校都曾建立过基于动漫社的字幕组。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尝试使动漫迷开始正视互联网对于动漫本身的传播作用。除此之外原本只是作为动漫迷交流平台而存在的漫游、空间、极影、天香、花园等各大动漫论坛也纷纷成立字幕社。 二、日本动画片的跨过文化传播及影响 跨文化传播,从学理上说,是指属于不同文化体系的个人、组织、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播与文化交流活动[2]。通过以上对日本动画片在中国播出情况的简单梳理,可以看到日本动画片在中国的流行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而且它的风靡不是借助于主流媒体而是非主流媒体。但不管怎样,日本动画片在中国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它得到了中国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受众的青睐,那么日本动画片是如何跨过文化体系界限实现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的呢?

中国动画赏析报告

中国动画发展史及经典动画赏析报告 学院:美术学院 院系:数码设计 指导老师:宗世英 班级:09级十班 学号:210941016 姓名:李盼

我国的动画片历史渊源流长,从60年代开始一直到80年代中期,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内容和艺术性都远高于同一时期的日本和美国,特别是日本很多的早期动画都受到我国动画的影响。但是从90年代起,我国的动画开始走向衰落,现在充斥在中国动漫市场上的几乎全是日本和美国的动画。 中国动画一共经历了六个时期 一.1922~1945年是萌芽和探索时期。 1918年《从墨水瓶里跳出来》等美国动画片陆续在上海登陆,使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对神奇的动画片着迷。抱着创造中国人自己的动画片的信念,以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动画人应运而生,成为中国动画片的开山祖。经过他们艰苦的探索与研制,1922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广告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之后,1924年中华影片公司摄制了动画片《狗请客》、上海烟草公司摄制了动画片《过年》。这两部影片是中国最早的动画片。但它们都没有产生影响,产生影响的是万氏兄弟于1926年绘制的《大闹画室》。1935年,万氏兄弟推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1941年又推出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铁扇公主》同时也是亚洲第一部长动画片,比美国迪士尼公司出品的世界第一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只晚了四年,该片以精湛的动画技术和卓越的艺术性被载入世界动画电影史册。影片于1941年底在上海上映,获得空前好评,其后又在香港和东南亚及日本上映,反响热烈。日本动画片《铁壁阿童木》的导演、日本动画和漫画的鼻祖手冢治虫,就是在看了这部动画后放弃学医,决定从事动画创作的。 2. 1946-1956年是中国动画片的稳定发展时期。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前,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电影制片厂生产力木偶片《皇帝梦》(1947)、动画片《瓮中捉鳖》(1948),为建国后的生产奠定了基础。1950至1956年这一时期,中国动画片的创作和生产呈现以下特点:在题材上,用童话的故事服务于少年儿童,拍摄了《小猫钓鱼》(1952)等;风格上,踏上民族化的道路,制作了木偶片《神笔》(1955)、动画片《骄傲的将军》(1956);技术上,由黑白片向彩色片转化,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3)、第一部彩色传统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1955)。 3. 1957-1965年是中国动画片第一个繁荣时期。 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建立,使中国有了第一家独立摄制美术片的专业厂。在毛泽东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艺术家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使中国动画片生产进入繁荣昌盛的发展时期。产量上升,在艺术上和技术质量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平,不少影片在国际电影节获奖,形成了被世界公认的中国动画学派。这一时期,生产出享誉世界的经典大片《大闹天宫》(上下集,1961、1964)。新片种不断问世:1958年,第一部中国风格的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试制成功;1960年,创作出第一部折纸片《聪明的鸭子》;1961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诞生,为世界动画影坛增添了最能代表华夏风范的新片种;1963年,又拍出水墨动画片《牧笛》,用水墨表现人物、家畜和山水,扩大了水墨动画片的表现领域。此外,题材多样化,也是这一时期动画片生产的一大特点。 4. 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7年、1969年和1970、1971年这4年时间全国的动画片生产厂家都“停产闹革命”。1972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率先恢复生产,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共摄制动画片17部。这一时期的动画片,如《小号手》(1973)、《小八路》(1973)、《东海小哨兵》(1973)等,都以描写建国前的革命战争,描写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思想斗争,歌颂工农兵为内容。在表现手法上,遵循写实主义。1976年摄制的水墨剪纸片《长在屋里的竹笋》,将中国的水墨画与民间剪纸巧妙结合,为世界动画片的百花园地又增添了一棵新苗。1976~1989年是中国动画片第二个繁荣时期。 从1978年底开始,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年代。 这一时期,是20世纪中国动画片最繁荣的年代。这10年间,涌现出多家新的动画片生产部门,改变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枝独秀的局面;全国共生产电影动画片219部,产生了批代表中国动画片最高水平的优秀影片,如《哪吒闹海》(1979)、《天书奇谭》(1983)、《鹿铃》(1982)、《山水情》( 1988),

美、日、中动画电影赏析

美、日、中动画电影赏析 梁宸 回顾我们的童年,有谁不是与动画片一起相伴成长的呢?所以今天我想来说一说这些风格各异但又各具特色的动画片。 说到动画电影,人们脑海里大都会想起一些美国动画电影,日本动画电影与中国动画电影的名字。不得不说的是中国的动画电影市场主要由这三方主导,但是就电影质量和收欢迎成度而言,美国动画电影和日本动画电影则更胜一筹。我也不是刻意去贬低中国动画的发展,近年来,中国电影一样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等。 在我看了很多的动画电影后,我也总结出了各国的动画电影的不同点。比如说动画的剧情,描写手法,画风和影片传达的价值观等。 首先就来说一下我之前最喜欢的美国动画电影吧。美国一直都宣称自己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美国梦”俨然已经成为了美国一个闪亮的标志。除了这个之外,我还是不得不说一下他们的“英雄主义”。好莱坞大片中从来都不缺少的就是英雄,例如超人、蝙蝠侠、金刚狼和钢铁侠,这些美国超级英雄的名称早已熟透人心。所以说,在这种全民“英雄主义”的背景下,美国的动漫电影同样存在“英雄”的情结,也就不足为怪了。就拿前两年上映的《超能陆战队》来说吧。影片改编自漫威于1998年出版的同名漫画,故事设定在一个融合东西方文化的虚构大都市旧京山中,一位精通机器人技术的小神童滨田广发现,这座充斥高新技术的城市正遭遇着一场犯罪危机,为了拆穿阴谋拯救家园,他将携伙伴机器人Baymax,与一伙生拉硬凑的菜鸟团队组成“六大英雄”联盟,共同作战抗击罪恶。不得不说,光看影片简介就觉得这个电影的故事非常的老套。永恒不变的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漫威电影的经典套路。但为什么这类型的电影如此受欢迎呢?不可否认,虽然“个人英雄”的主题非常老套,但是美国动漫电影的画质一流,叙事风格幽默风趣,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团圆的结局也是非常符合国人的口味。美国电影受到国人的追捧也就不作为怪了。 除此之外,我也曾注意到美国的动画的人物的形象都比较偏卡通化,人物的身材比例一般不会像我们所见到的正常人的身体比例。为了突出人物的形象,绘画师一般会把人物造型夸张化,例如《无敌破坏王》中的“破坏王”拉尔夫,他有着十分健壮的身体和奇大无比的手,这很显然是常人无法可能有的形态。而《超能陆战队》的技术宅主角滨田广却又非常的瘦弱,或许是为了突出机器人“大白”白白胖胖的的可爱形象。 在这里我不得不说一下《功夫熊猫》的系列电影,人们都说美国的电影抄袭了中国的国宝和中国的功夫。其实我想说的是早在多年前制作《花木兰》的美国人就已经将眼光看向了中国。其实就像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加入中国元素一样,这只不过是为了吸引消费者,打开中国市场的手段而已。其实早在美国电影场景融入中国元素之前,日本元素也曾经常出现在美国电影中。其实就美国电影融入中国元素这件事而言,我们不必太过消极亦或是沾沾自喜,理性看待才是最重要的。 到这里开始,我想开始说一下日本的动画电影了。其实一提到日本动画电影,许多人都会想宫崎骏的电影。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在日本的动漫界已俨然成为了一面旗帜,他的作品是其他作家争相模仿、追赶和祈求超越的对象。相对于美国英雄主义的电影题材,宫崎骏动画的题材选择驳杂而不拘形式,其动画来源十分丰富,纵横古今,无论是日本本土、欧洲还是世界各地的传说、神话、史诗、小说、影视动漫等各种样式的素材都会在他的创作中有所体现,从《风之谷》、《幽灵公主》和《千与千寻》等作品中我们就能有所感受。

动画赏析

动画片的艺术魅力 动画短片应该是动画片中极具个性化的一笔,属于非主流动画的范畴,它往往采用不同于传统动画的制作形式,达到对动画形式与内容更新、更深入的探索与应用。其中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别出心裁的构思和令人耳目一新的画面,使这种动画形式充满了神奇的艺术魅力。 纵观国内国外非主流动画的发生和发展,发现这些动画短片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手法和思想与所处时代的艺术思潮和流派的发展密切相关。比如:德国《走钢丝的演员》受极少主义的影响,用简约的线条来表现深邃的内涵;法国的《美丽城三重奏》用大量超现实主义画面来表现。 动画短片与主流动画相比,有更广阔、更自由的个人发挥空间。它强调的是独立构思、设计、拍摄完成自己的作品,因此这类动画也更具有独立性和原创性,深受动画人士的喜欢,已经自成体系,成为各大电影节的评奖项目,同时它也是主流动画内容与形式以及技术探索上的有力补充。国外一些大的动画机构都有专门创作实验短片的部门。 动画片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短小精悍,以情以景打动人 这些动画短片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短,注重写意。因此注定了创作者更多的精力不是放在讲故事上,而是试图在有限的时间内表达丰富的感情和思想。创作者把多年的艺术修养和创作经验带进短片的创作过程中,以高度概括的手法表现主题与主要内容,以流畅的镜头来传递细腻的情感,用细节的处理完成对神态的刻画。 我们熟悉的《和尚和鱼》,通过小和尚徒劳无功的捕鱼过程,让我们经历了一次难忘的心灵之旅,感受到了冲破樊笼的自由。在简单的音乐中,略带夸张的人物、跳动的小鱼、明快的画面色调,整个感觉天人合一,飘逸空灵,极具艺术神韵,意境的营造独特到位。 二、表现手法丰富

动画电影赏析

【动画电影赏析】超能陆战队 水利与建筑学院 水电1403 荣存鑫A13140189 0246

《超能陆战队》是15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构建了一番温情、萌翻天、科技、思想并存的场面。影片在故事讲述、节奏衔接、悬念设置方面十分出色,萌物大白也是本片最大的角色亮点。让我感到遗憾的是,影片的思想性不是我所关注或者说希望影片能够展现的角度,也许是作为新时代的迪士尼影片,浅显易懂的道理才是最适合全家观看的。 先分析下这部影片的优越性。小人物拯救地球,是美国影片不变的英雄情结,相对于宣教集体智慧的中国,他们更看重个性的闪光。影片的快节奏故事衔接,使整部影片故事合理、流畅、栩栩如生。 机器人设置方面,当小宏设计的微型机器人亮相时,我简直被这样的高科技亮瞎了眼,虽然我明白现代机器人学科的思想肯定已经超

越了本部影片的设置,但是看到这样的组合机器人在影片中展现,还是觉得心中是那么澎湃。 本片最大的亮点就是大白机器人,棉花糖般的身躯、圆圆的肚皮、萌萌的姿态、轻松的语气,一切的组合都像让我穿过荧幕,去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当然,本片也存在一些让我很不喜欢或者说诟病之处。当小宏骑着大白在空中翱翔之时,我俨然看到了钢铁侠和驯龙高手的身影。而陆战队小伙伴的角色设置,很有以前超人总动员的影子。 当小宏用芯片让大白复活时,我的情感是欢喜的,我的理智是排斥的。我欢喜我们可爱的白白又回来了,我排斥换芯之后的另一个躯体。在我的认识深处,我是坚持,机器人尤其是类人机器人是不应被生产、制造的,不知是这类影片带给我的深深的恐惧感,还是本身对此类机器人命运的深深的担忧,或者是杞人忧天,所以看完不是觉得欢乐而是深深的思考。扯远了,总之这部影片还是非常不错的。 剧情简介 在一个融合东西方文化(旧金山+东京)的虚构大都市旧京山(SanFransokyo)中,一位精通机器人技术的小神童阿宏发现,这座充斥高新技术的城市正遭遇着一场犯罪危机,为了拆穿阴谋拯救家园,他将携伙伴机器人大白,与一伙生拉硬凑的菜鸟团队组成“超能陆战队”联盟,共同作战抗击罪恶. 影片简介 1.亲切而又灵活,令人激动而且令人捧腹,《超能陆战队》用一个接

动漫电影音乐赏析

音画融合 ——《美女与野兽》动画电影音乐赏析之所以选择这部影片,是因为小时候就曾经看过《美女与野兽》,在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再次观看也有了新的感触和理解。在这部动画电影中,音乐是由始至终地贯穿的。它是历史上唯一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动画片,在音乐上的造诣很深,我认为比较适合我们对动漫影片音乐的赏析,因为它经典而隽永。 《美女与野兽》是一部音乐浪漫作品,是音乐、创新与动画的完美融合。从《美女与野兽》开始,迪斯尼动画史上形成了动画与音乐密不可分的传统。它的精妙之处在于,用百老汇的歌剧音乐这种形式和古典传统的管弦乐队相结合,并且在每一个剧中人物出现的时候都配以唱段来突出每个人不同的性格。 片子一开始是以一种清脆的琶音型的钢琴作为背景非常美。在开始女主角上场,安静的早晨,曙光露出天边。贝尔开始歌唱,人们欢快地歌唱打招呼,形成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瞬间让人感受到小镇的热闹场面,也让主人公的形象更加唯美。而且在人们的歌声中也向我们简单地揭示了贝尔的性格,爱看书有梦想,在别人的眼中却是个古怪迷茫的姑娘,在此埋下了众人不能理解贝尔的伏笔与她的独立和自主。我想这是在歌声中展示了主角的个性,贝尔美貌智慧,加斯顿粗鲁自大。王子出现时是以很低沉的中音提琴和大提琴来表现的,而当他生气发怒时则是铜管乐器夹杂着一种很不谐和的乐声来突出恐怖的气氛。不同调式转换和声的色彩来配合影片不同的情绪。 在贝尔遭遇野狼的袭击时,背景音乐马上由原来明朗的调子换到了紧张的气氛,铜管、弦乐都在演奏让人紧张的增减音程来表示一种非常紧迫的气氛,音型也非常急促来突出当时情况的危机。当野兽救了贝尔,音乐马上舒缓下来,演奏一段很抒情的旋律。这时候这种慢节奏的乐声让人感到,此时无声胜有声。当然这里的“无声”是相对于之前急促的旋律,纾缓同时也让人感到贝尔与野兽之间感情的流淌与互动。 而在后面野兽的转变过程中,用了不同音色的乐器来表现野兽由粗鲁无礼变为温柔与彬彬有礼。长笛、弦乐均演奏了一段非常抒情的旋律,让我们观众的心中也油然升起一种温柔而甜蜜的感觉。让我不由觉得,音乐在动画当中有着多么

动画作品赏析

《人猿泰山》作品赏析 《人猿泰山》在我的映象中是部很老的片子,却着实很经典。尤其是动画片中泰山逼真自如的介于人类与猩猩之间的动作、姿态。着实让我着迷。 首先让我从第一点——背景分析来说起: 根据英国小说家艾格-莱斯.布洛的小说《泰山》改编,而《泰山》这部小说是根据英国伦敦20世纪50年代一件真事而改编。迪斯尼在1999年推出的《人猿泰山》是第一部以《泰山》为题材的动画长片,投资1.50亿,是迪斯尼的第37部经典动画片。 《人猿泰山》的创作遵循了迪斯尼传统的制作模式,影片以传统的叙事方式、客观视角以及顺序叙述,同时在卡通角色、音乐的出色运用等方面继承了迪斯尼成功的制作模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迪斯尼积极寻求突破,因为在迪斯尼公司看来,唯有先进的动画技术才可能精确的捕捉泰山在藤蔓间行云流水般的跳跃动作,以及它与动物伙伴间特殊的沟通方式,所以大力开发新技术。正是新技术的成功运用,使影片形成了独特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影像风格,以适应现代观众追求视觉冲击的感官需求,为这部古老的传说注入了新鲜血液。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让泰山的动作很流畅,原画家格兰?基思由看见男孩 玩滑板的动作而引发思想。所以,我们能看到影片中泰山在树上的滑步很象 滑板的动作。 二.由《人猿泰山》的主题和故事梗概来看: 一对带着幼子的夫妇遭遇海难,被迫来到茂密的非洲原始森林。不幸惨遭花豹突袭,双双丧生。与此同时,母猩猩卡娜正因为失去了小猩猩而悲啼不已,阴差阳错,在母爱的驱使下,卡娜收养了这个后来被称作“泰山”的婴孩。 从小泰山就一直被家庭中的猩猩伙伴们嘲笑为丑八怪,为了取得大家的认同,并为了打破同伴对他的偏见和歧视,他内心里一直以作一个杰出的猩猩为目标,他不懈地努力学习猩猩的一举一动,勇敢地去做大家不敢做的事情。长大后的泰山是森林的游侠,爬树身手矫健,攀着树藤可以来去自如,还有一班猩猩好友与他四处游玩,生活十分惬意。而随着一支人类探险队的闯入,泰山开始去发现自己的同类到底是谁,并且他爱上探险队中博士的女儿珍妮。随着对珍妮的爱与日俱增和人类即将对猩猩家庭进行侵害,泰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而最终的结局是完美的,泰山在大家的帮助下战胜了克里顿为同伙的坏人,而珍妮最后也选择同泰山生活在一起。 三.叙事结构 《人猿泰山》采用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客观视角以及顺序叙述,并采用起、承、转、合式结构。泰山被猩猩收养到认识珍妮是起;开始与人类交往是承;猩猩被克里顿抓和泰山营救猩猩是转;泰山救出猩猩们和珍妮快乐的生活在森林里是合。影片叙事脉络清晰流畅。 四.人物设定 泰山四肢强壮,相貌英俊,头发乱而有序。且他的动作设计非常有特点,兼顾了人与猩猩的特性。动作均是围绕剧情来设定的,由泰山遇到珍妮前的四肢着地在林中奔跑跳跃,到遇到珍妮后的逐渐直立行走,再到泰山模仿克里顿走路可幽默镜头。我们可以看到泰山从动作的变化逐步展现他内心的转变。 珍妮害羞、有礼貌,是典型的伦敦小姐形象,但具有正义。美女形象、聪明、伶俐、勇敢这些都是是迪斯尼塑造人物形象的一贯风格。

动画电影赏析

《动画电影赏析》作业 姓名:赵大力 班级:成型10-1 学号:1008020126 教师:陈勇华

《海底总动员》评析 剧情介绍:在澳洲大堡礁的深海中,生活着小丑鱼夫妻俩:马琳和姗姗,他们在那里抚育自己的孩子:尼莫和小马林。然而,在鲨鱼袭击后,只剩下马琳和尼莫父子俩,从此,小丑鱼爸爸玛林和儿子尼莫简单幸福的生活着。可是,鱼爸爸马琳一直谨甚微,行事缩手缩脚,虽然已经身为人父,但是成为远近闻名的胆小鬼。正因为这一点,尼莫和他爸爸经常发生争执,尼莫觉得爸爸很不勇敢,甚至有点瞧不起爸爸,而尼莫却天不怕地不怕。直到有一天,一直向往深海冒险的尼莫,离开了他们居住的珊瑚群。一次在尼莫跟同伴出去玩,尼莫想伸展一下自己的小尾巴,却被一艘游艇毫不留情的带走了,辗转被卖到了一家牙科诊所。玛林对儿子的生死未卜感到十分的担忧,就算平时不能大胆行事,为了儿子也要勇敢豁出去了。可是在路上遇到了很多艰难与恐惧,令他十分胆怯。幸好他遇到了好心的多瑞,一路与他作伴。父子俩都遇到了很多热心的帮助,最终都能重逢,玛林也从此成为儿子以及大家心中的英雄。 剧情发展:影片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塑造人物形象,环境素描也非常出色,影片的画面很美,一开始就从海洋开始,让人觉得很是可爱。人物性格不同又有趣,更加的吸引了观众。还有就是剧情的逻辑化,因为马琳非常爱尼莫,怕他受伤害,对他十分的呵护,从而使尼莫产生强烈叛逆的心理,接着就遭遇毒手,而马琳为了寻找儿子,在途中遇到种种困难,特别是还遇到了好朋友有短暂失忆的多瑞,他们一起寻找。接下来的发展也很精彩,这就到了影片的高潮部分,因而才能继续后面的故事。从逻辑上来说,我觉得这个剧情发展很好。 环境描写:该影片以庞大的海底为背景,深邃幽蓝的海洋,五彩缤纷的海洋生物,再配以明亮的光线,一个栩栩如生、色彩缤纷的海底世界呈现在观众面前。形态各异、色彩绚烂的海洋生物,红白相间的小丑鱼马林和尼莫,一身幽蓝的蓝唐王鱼多瑞,身材魁梧的大鲨鱼,还有色彩多姿的水母群,庞大阵营的海龟。那种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犹如置身于海底世界。 人物性格:片中各种生物也是个性鲜明,风格迥异。马林的谨小慎微,胆小怕事;尼莫的活泼可爱,多瑞的善良和热心助人,鲨鱼的喜怒无常……无不刻画的活灵活现。 语言特色:片头尼莫说“老爸,我恨你”和结尾“老爸,我爱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深化了该片的主题。还有那个多瑞,总是说“Just keep swimming”,这是她的口头禅,也是正因为这句话,多瑞和马琳游遍了整个海洋。 影片主题:影片的主题是一个关于亲情、爱、友谊、勇气、自由和成长。影片用大量的交叉来交代小丑鱼父子拼命想回到对方身边的努力,一边是父亲马林的万里寻亲,一边是儿子尼莫的成长;影片的主干就是父子寻亲,中间穿插着层出不穷的惊险场面。父子在各自寻亲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朋友们的帮助,最终战胜了恐惧和怯懦,重回大海。观众也从影片中深刻的体会了父亲的伟大,友情的珍贵,和成长的代价。而影片突出了一个最重要的主题——因为爱而胆小,又因为爱而勇敢,父子之间的爱贯穿了整个影片,正因为爱的存在,才使得马琳变得更加勇敢,不再像以前一样胆小怕事。 社会现象:在这个影片中,我感觉那个满脸有斑点的小女孩特讨厌,没有一点同情怜悯之心,看到尼莫之后就对他进行折磨,那个女孩没有一点善良。但这是电影中的人物,我想现在的小孩都像尼莫那样,勇敢、好奇,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莫林爱尼莫,不论是以哪种方式,这都是最深层的爱——父母对孩子的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孩子成长,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本片的真正用意就在于:描写弱小者做出的伟大壮举,表明他们也有能力创造。我们希望孩子成长,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所有我们应该做的就是面对后果。

日本动画电影市场分析

2.1 日本动画产业分析 日本的动漫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其第三大产业。日本动画产业是以原创为主、外包为辅的产业结构,国际化和市场化并举的市场结构。上世纪70年代,日本承接了美国的动画制作加工转移,80年代日本经济开始腾飞,动漫产业原创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了动漫大国强国,世界市场的65%,欧洲动漫产品80%来自于日本,销往美国的动漫产品是其钢铁出口的4倍,广义的动漫产业实际上已超过了汽车产业。但日本仍然是国际上高水平动画外包的承包国。2003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日本动漫产业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动漫作品广泛的社会基础、运行良好的产品开发投资模式、拥有顶尖级的动漫大师和制作机构、政府的支持等。 日本第一家动画制作公司、东映动画的总裁OkawaHiroshi早在1956年就说:“不像缺乏国际吸引力的日本电影,我们期望通过动画的‘动’和‘画’来抓住观众的心,打进海外市场。”果然,他的愿望实现了。新加坡学者Wai-ming Ng 指出:“日本动漫真正实现了全球化,它将日本的流行文化输出海外。只有它能够与具有霸权地位的美国的动漫产业相抗衡,向人们展示流行文化的全球化并不是仅仅意味着美国化。即便是在美国、欧洲这些存在着巨大文化和语言障碍的地方,年轻人也狂热于日本动漫。”目前,世界人们观看的动漫产品大约有60%是日本制作的,日本占领了欧洲80%。现在的“anime”一词已经全球通用,专门用来界定日本风格的动画产品。另外,在英语里还衍生出一个新的词汇“Japanimation”,也是特指日本动漫。 19世纪70年代,日本动画开始羽翼丰满进军国际市场。开路先锋当属手冢治虫(Os amu Tezuka),60年代他的《铁臂阿童木》在美国和亚洲市场上的热播,让世界上开始认识日本动画;此后,电影《魔神 Z》在欧洲大行其道;90年代的《龙珠》和《宠物小精灵》冲击了美国市场,日本动画的出口大幅度上升。《宠物小精灵》是日本第一部在海外获得商业性成功的动画片。1999年底电影版的《宠物小精灵》在美国上映,创造了票房的第一;电视版的《宠物小精灵》系列剧在世界上60个以上的国家播放,从海外给日本带来了380亿日元的收入,是日本国内收入的两倍;另外,《宠物小精灵》价值12亿日元的游戏卡遍及世界各地;小精灵动画人物使用授权又分别在日本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上创造了1万亿日元和2万亿日元的收益。 此后,日本动画产业风生水起,在国际舞台上大施拳脚,展露异彩,每年都有非常成功的动画影片输出海外。一般的规律是:当动画产品在日本国内市场上流行起来之后才会被拿到海外开发国际市场,但目前的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些动画产品在开发之初,瞄准的就是国际市场。20世纪90年代,在海外市场上获得良好业绩的大多是日本的电视动画,而2 001年《千里千寻》的轰动,成功地打造了日本电影动画的声誉,使更多的日本动画电影在国际市场上取得辉煌。 2004年到2005年期间日本在海外发行的主要动画电影中有《哈维尔的移动城堡》、《无罪》、《蒸汽男孩》等大手笔制作,它们都是在日本发行成功后转战海外市场,《哈维尔的移动城堡》已经在世界上50个国家发行。日本大部分动画产品的出口地首选是美国,美国是日本动画主要的海外市场,它的电视节目中挤满了日本动画片。 2.1.1 日本动漫产业成功的原因 长期以来,日本动漫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商业成功,日本动漫产业也一直都是中国中国产业从业者学习的目标,通过对日本动漫产业全面、深入的分析,我们认为日本动漫产业取得成功,有如下原因:

动画片赏析

火影的执着 从小就开始对动画片感兴趣,尤其是日本动画片。可以说日本动漫伴随了我的成长。即使是现在对那些经典的动画片也记忆犹新,比如神龙斗士、恐龙战队、四驱兄弟、机器猫、数码宝贝等等。凭着这股兴趣于是选修了翁老师的“动画片赏析”,希望对动漫能够有更深的了解。在翁老师的讲解下,我们对手冢治虫的《铁臂阿童木》、绿川幸的《夏目友人帐》、久保带人的《死神》、鸟山明的《七龙珠》、车田正美的《圣斗士星矢》、宫崎骏的《龙猫》等多部日本动画片的巅峰之作进行了赏析,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动画片的独特魅力,也让我们了解了那些为了这些经典漫画的诞生而默默努力的作者,让我对动画片的映像不仅仅局限于它精彩的剧情。在日本动漫的诸多作品中,我最喜爱的莫过于岸本齐史的火影忍者。 可以说自1999年火影忍者在日本出版漫画集后便广受关注,不过真正让它红遍大江南北的还是2002年动画片的出现。我也是从它出现的第一刻开始深深喜欢上了这部动画片,一直到现在。 说到火影忍者,不得不提这部作品的作者岸本齐史。岸本齐史在1974年11月8号出生在冈山县胜田郡。岸本齐史从小就喜欢看电影和印象画派的莫奈,早年深受《龙珠》、《北斗神拳》、《哆啦A梦》影响,崇拜鸟山明、大友克洋、西尾铁也。毕业于九州产业大学,曾立志于武侠漫画的创作,作品有《KARAKURI》,但由于《浪客剑心》、《无限之住人》的出版转向忍者漫画。于是便有了《火影忍者》这部红遍大江南北的动漫的出生。 毫无疑问,漩涡鸣人、春野樱、宇智波佐助是火影忍者这部漫画中当之无愧的主角,以他们三人的成长史为主线勾画了这部作品。漩涡鸣人,一出生就被他的父亲第四代火影波风水门为了拯救木叶村将九尾妖狐封印在体内,可也因此成为了同伴眼中的怪物,过着孤独的童年,可在众人面前却表现的依旧乐观。宇智波佐助,木叶村名门宇智波一族成员,拥有三大曈眼之一的写轮眼,可从小却因为家族被灭不得不走上复仇之路。春野樱,一个普通的女孩,执着的追求着佐助。他们不平凡的出生注定着他们不平凡的经历。和大部分作品一样,火影忍者同样伴随着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为追求终极的力量无恶不作的大蛇丸、晓、鹰等和为了保护自己爱的人不惜放弃生命的自来也、卡卡西、纲手等展开了殊死搏斗。或许是命运的捉弄,结下深厚友谊的宇智波佐助、漩涡鸣人、春野樱三人却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成为了敌对的势力,甚至生死相向。在三人还小的时候,佐助凭借着写轮眼的修炼优势一直是同伴中的佼佼者,与之形成对比的就是因为封印影响成为“吊车尾”的鸣人。在鸣人遇到好色仙人自来也实力大增后,佐助看到连曾经的“吊车尾”实力也超过自己,如果继续这样普普通通的修炼下去,凭借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为死去的父母族人报仇,于是便选择了跟随一心想毁灭木叶村的大蛇丸。曾经的第七班就此破裂。三个人开始了自己不同的生活轨迹,佐助为了

千与千寻动画影片赏析

从梦幻到现实——《千与千寻》动画赏析 摘要:对于动画影片《千与千寻》的赏析,本文从影片的艺术表现形式入手,其中包括独特的角色设计、精彩的故事情节以及场景风格中日本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元素的融入。最后将影片上升到人文高度,并带来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深刻拷问,才是宫崎骏动画作品的真正价值所在。关键词:角色设计;传统文化;人文;社会问题 动画影片《千与千寻》,是宫崎骏大师的一部杰出作品。不仅仅是儿童喜欢 这部影片,相信观看过该片的成年人也会过目不忘,深受感动。 一、《千与千寻》影片简介 少女千寻跟随父母搬往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一家人误入森林迷失了方向,来到了一个令人无法置信的魔法世界。由于父母贪图美食,受到女巫汤婆婆的诅咒而变成了猪。为了挽救父母被屠宰的命运,千寻决定留在这里工作。虽然吃尽了千辛万苦,经历了种种磨难,但是在白龙等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下,千寻最终与汤婆婆解除了契约、救回了父母。一家人坐着汽车重新踏上了伸向远方的山路?? 二、《千与千寻》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独特的角色设计人们总是对世界上不存在的生物感到好奇。比如神仙鬼怪,比如UFO和外星人。当一部影片中的角色以怪诞的造型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往 往会令我们饶有兴趣地观看下去。影片《千与千寻》带给人们一个玄妙的世界,该片最成功之处在于独特的人物角色设计。贪婪自私的汤婆婆是人与鹰的结合体、锅炉爷爷的六只手臂可以自由伸缩、无脸男戴着面具虚幻神秘、动作迟缓的超级巨婴以及“汤屋”客人们的奇形怪状??这一切构成了光怪陆离的神奇幻境,深深吸引着观众的目光。除此之外,每个人物角色都各具性格。汤婆婆是法力无边、神通广大的女巫,可是面对宝贝儿子的啼哭却显得手足无措、无可奈何。当发现孩子失踪,她和普通的母亲一样疯狂地寻找、失魂落魄,再也不顾及形象任由头发散乱??由此,观众被伟大的母爱所触动,人们看到了汤婆婆的另一面。角色的设计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对人物性格的把握,要通过细微的观察以及身份特征 的准确定位。影片中的反面人物形象“无脸男”属于社会中的这样一类群体:生活没有目标,孤独寂寞、怨天尤人,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歧途。而他被千寻的真诚所打动,总是想办法暗中帮助千寻,处处维护千寻,最后在千寻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各色人等虽然生活在虚幻之间,却带给人们真实的感受。影片中的人物性格就应该贴近现实生活才会生动自然,因为世界上本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 (二) 精彩的故事情节精彩的故事情节会时刻牵动着观众的心弦。在《千与千寻》中,有以下几个情节令人尤为难忘。1.河神洗浴河神拖着肮脏、沉重的身躯来到澡堂。前来迎接的人们表情夸张到变形,较好地烘托出河神所到之处气味难闻、令人窒息。千寻发现河神身上有一根刺,众人就在汤婆婆的指挥下集合起来,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刺(人类随手丢弃的自行车)拔了出来。当河神洗尽污泥终现原形,原来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此时一切突然安静下来,可以听到水的滴答声,雾气中少女千寻的身影伫立在浴缸边,宛如仙境,与之前的喧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场景所表现的场面宏大,情节环环相扣,重在突出千寻勇敢、坚强的个人魅力。2.“无脸男”大闹汤屋神秘的人物“无脸男”不知来自何方,由

动画影片分析.

动画影片分析作者分析:宫崎骏:生于1941年1月5日,四兄弟中排行第二。1963年宫崎骏从大学毕业,进入东映动画工作。1985年,吉卜力工作室创立,宫崎骏开始了他个人动画生涯中最为辉煌的十年。在日本,吉卜力工作室的电影常常成为迪斯尼的竞争者并多次获奖。在宫崎骏的哲学中,他认为日本应该自己创造他们想让小孩看的东西。宫崎骏的作品多是天马行空之作,但含有深远的寓意,都是始自对现实的不满。宫崎骏说:“我希望能够再次借助具有一定深度的作品,拯救人类堕落的灵魂。”在宫崎骏的童话中,主题无非是人与自然,战争与和平,将自然与和平带到观众心中,宫崎骏的作品本身就有纯洁人心的力量。宫崎骏的每部作品都将梦想、环保、人生、生存这些令人反思的讯息融合其中。作为横跨60~90年代的动画大师,宫崎骏先生历经日本动画从发展、顶峰及反思的时刻,其一生成就可归结为其亲自监督的六部作品《风之谷》、《天空之城》、《龙猫》、《魔女宅急便》、《红猪》和《幽灵公主》。宫崎骏的思想风格不但在其本人及吉卜力作品中得到展现,更深刻影响着同代和后背。 大友克洋:1954年生于日本宫城县登米郡。作为科幻派大师,代表作有《同梦》、《AKIRA》、《沙流罗》等。他是日本第一代动画电影总监、导演,也被誉为电影感最强的日本漫画家。他坚持“故事和主角突出才能吸引读者”。大友克洋作品多讽喻现实,其真实的人物形象、细致的描绘,加上讽刺政治和社会的风格,使其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欢迎。 迪斯尼:1923年迪斯尼公司成立,几乎以每年一部经典动画的速度满足世界人民的需求,正式独特的娱乐形式和标新立异的题材使迪斯尼独树一帜,逐步树立了全球性的著名形象和品牌。迪斯尼的每部作品几乎都是独立完成,无论在动画配音还是配乐方面,动不动就请来超级巨星的加盟以扩大气势。迪斯尼公司习惯收取世界名著为动画片的主要题材。迪斯尼的人物形象总是那么鲜明耀眼,不同题材动画会有不同风格出现,使人不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多样化的画风是迪斯尼动画能适应各个国家故事题材的重要原因。 一.动画片策划 制作策划:是指在真正进入动画片制作之前,对本部动画片的制作目的、主要面对的观众群体、对产品影响规模的把握、制作流程、上映之前的宣传以及上映后根据所产生的效应开发衍生产品等。制片人经得原作者的同意后交出策划书,或者是哪一场最能吸引观众,然后制作一个庞大的数据表。根据这些数据确定哪些作者创作的剧本比较受欢迎,哪些不受欢迎。制片人还会在杂志上进行调查,了解片子主要面对的受众群和可以吸引观众的最关键因素,对以后的制作提供一个依据。主题策划:主要是从动画片剧本的策划入手,从文学角度分析作者对动画片故事情节、人物设定、主题思想等各个方面的把握。故事情节策划人物角色设定主题思想 二.动画剧本创作分析 电影剧本是优化名将输出来的故事,是电影赖以拍摄的蓝图和依据。动画剧作的特点:故事的幻想性。动画片为观众提供的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幻想世界,其中的角色也大都是神奇化了的卡通人物。角色的理想化、拟人化。动画片的角色大都不拘泥于现实是世界的“逻辑”,有着超现实的能力。角色身上剧本着人性的特征,体现着人类自身的审美情绪和价值。用纸和笔(今年开始用电脑)创造画面形象。因此动画片具有高度的假定性,动画剧本的写作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从不可能的事物中去发现乃至创造出可能性来。另一方面,不管片中人物、场景如何离奇,必须做到内在逻辑的真实,使观众能够并且乐于接受。所谓经典设计,是指围绕一个主人公而构建的故事,这个主人公为了追求自己的欲望,经过一段连续的时间,在一个连续而具有因果关联的虚构现实中,与主要来自外界的对抗力量进行抗争,直到以一个绝对而不可逆转的变化而结束的闭合式结构。故事:一个常规动画片故事要按照开端、设置矛盾、化解矛盾、再设置矛盾、结局几个部分推进。情节线索切记复杂,除了情节主线外最好不要再设置情节副线。人物:动画片里的人物接近爱·摩·福斯特定义的扁平人物,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