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及其社会影响

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及其社会影响

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及其社会影响
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及其社会影响

2002年第11期(总第274期)

教育研究

EDU CA T I ONAL RESEARCH

N o.11,2002

General,N o.274

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及其社会影响

谷忠玉 郭齐家

[摘 要] 文章分析了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兴起和发展的动因,指出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不仅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有关,而且与社会中坚力量的推动及女性自身的觉醒也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对女性自身的解放,对社会改造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近代 女性 女子学校 教育

[作者简介] 谷忠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教授 (辽宁大连 116029);郭齐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 100875)

清末民初是中国女子学校教育兴起的重要时期,1907年,伴随《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的问世,教育为男子独霸的局面终于被打破,女子学校成为教育这块园地的一枝新秀,受到世人的关注。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出现,造就了一大批德才俱佳的女性,对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用他们的大炮强行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外国侵略者的疯狂掠夺,使中国内外交困,日益贫弱。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日益激化,社会危机日益加深。这一时期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相继爆发,反帝反封建运动可谓此起彼伏,从而大大动摇了封建专制政权的统治。1911年的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使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近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近代社会的政治变革,以及伴随而来的经济的变革,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冲击了人们的旧有观念,并且引发了其他领域的变革,教育变革便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废科举、兴办新式学堂、向女子开放教育之门,这一系列举措将中国社会带入了一片新天地。

近代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是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兴起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还有其独特的动因。

第一,中国一批先知先觉的进步人士是兴女学的中坚力量。

生活在近代这一倍受外来势力欺凌的特殊历史时期,中国的先知先觉者们有感于中国国力的衰弱,在睁眼看世界的时候,意识到造成中国居于弱势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人口的一半——女性的无知无识,他们在变革社会的过程中,便开始关注起千百年来无人问津的女子学校。从舆论的宣传到具体学校的创办,他们对女子学校教育的兴办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引航指路的作用。他们打起强国、平权的大旗,不停地宣传、呐喊,要求取法他国,变革教育。

1891年宋恕在其《变通篇?开化章第四》中, 1892年郑观应在其所写的《女教》一文中曾提及

效仿他国,兴办女学的主张。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社会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曾经专门撰写《论女学》一文,试图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寻找复兴之路。在文章中他对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教育发展状况和国家强弱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介绍,指出女学之兴与强国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欲强国,非造国民不可;欲造国民,非兴女学不可!”①这已经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先知先觉者们的共识。

20世纪初,西方资产阶级的女权理论被传播到中国,并逐渐为中国知识界所接受,还女性以人权的呼声此起彼伏。亚庐在《哀女界》一文中引用传萼纱德夫人之言,“女子者,文明之母也,凡处女子于万重压制之下,教成其奴隶根性既深,则全国民皆奴隶之分子而已。大抵女权不昌之国,其邻于亡也近。”②如何才能真正恢复女权,丹忱撰文明确提出,“盖教育者,女权之复之预备也。”③女性与男性应该是平等的,还女性以平等地位就必须给女性以应有的教育这一观念在近代中国得到空前程度的传播。

舆论为实践之先声,正是在这些先知先觉者们的宣传呼吁之下,中国近代女学得以创立。中国第一所自办女学堂是创立于1898年的经正女学堂。尽管从经正女学的教育宗旨中可以看到,它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育的藩篱,而且其存在的时间也很短,只有近两年的时间,但它却是中国人自己创办女子学校的开始,在女子学校的办学及管理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对后来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之后,又有一些女子学校开始创办,如1902年上海开明绅士吴怀疚在上海西门生生里创办了务本女塾,1902年,蔡元培等人创办了上海爱国女学。女学兴办之风渐兴于中国大地,最终促使清政府在1907年颁布了《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女子学校被正式纳入学制之中,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终于翻开了新的一页。女子学校的建立,使有关女子教育问题的讨论重心发生了转移,从原来关注于该不该兴办女学,转向了应该如何兴办女学。女子教育问题的探讨与以往相比已经更加具体、更加深入了。

第二,外国传教士的宣传、教会女学的兴办,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

清朝末年,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一些西方人所持有的男女平权观念,以及有关西方女子教育制度等情况也被西方传教士传播到中国。这些对中国近代女学的兴办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889年韦廉臣在复刊后第一期《万国公报》上发表《治国要务论》,从国家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女子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坏其国之半,几将通国之人而尽坏之矣”,“教训妇女一端,尤国之所万不可缺者矣”。④《万国公报》的创办者林乐知在宣传西方女子教育,批判中国传统女子教育方面用力颇多,他称“愚女术”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两大害之一,“愚女术”所带来的危害便是造成“其家庭决不能清洁而安康,其社会决不能和乐而高尚”。⑤他特别批判了中国传统上对妇女地位的轻视,指出妇女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国家强弱有着密切关系。

西方传教士一方面在中国宣传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还寻找各种机会在中国兴办女学。中国最早的一所女子学校就是由西方传教士创办的,它建立于1844年,创办者是东方女子教育协进社社员爱尔德塞。在一个长期以来一直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国家中,教会创办女子学校的阻力还是相当大的。他们为此采取了种种措施,如为学生提供食宿,免除学费等,以吸引中国女孩到教会学校就读。

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和社会风气的渐开,教会女学得以在中国各地设立,数量不断增加。教会女学创办的最初意图是为了加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其宗旨是通过女校培养中国的基督教宣传者。西方传教士批判中国传统的女子教育,目的只是为其传教扫除障碍。但在一个对女性抱有很深偏见的国度里,在女性地位十分低下的中国,传教士们的做法,无疑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兴起和发展不容否认的推动力之一。

第三,近代知识女性自身的觉醒是女子学校教育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中国近代有一批女性,她们由于特殊的家世背景,或随父、或随夫、或随兄在国内甚至在国外接受了一定程度的知识教育,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如凤毛麟角般的知识女性。可贵的是,这些知识女性并不仅仅满足于自身的发展,她们还要改变

中国绝大多数女性姐妹无知无识的状态,她们积极投身于为兴办女学而摇旗呐喊的队伍当中,成为兴办女子学校教育的有力倡导者。

她们积极撰写文章,对“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传统观念大加挞伐,大力宣传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女子要自立,认为女子要与男性平权,必须仰仗于接受与男性同样的教育,大力呼吁女性进入学校学习。如方均瑛曾撰文《兴女学以复女权说》,在文中她提到,“我国女子之失权也已数千年。……中国女子之无权,实由于无学。即以无学而无权,则欲倡女权,必先兴女学。”⑥以女性的视角,以女性这一独特的身份倡导兴办女子学校教育,要求还女性以受教育权,这在当时对于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更为可贵的是,这些知识女性对于女子学校教育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口头的宣传倡导上,她们中有些人还克服种种困难亲自创办女子学校,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如著名的女界人物林宗素、陈撷芬等都曾积极参与上海爱国女校的创办。此外,宗孟女学堂、淑慎女学、贞文女学等的创办者也都是女性。她们这些人为兴办女学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有的甚至牺牲了自已的生命。如杭州贞文学校长惠馨女士,就曾为“感动当局,请办学经费,兴女学,图自强”而以身殉校。⑦

中国近代大学开放女禁,是女子学校教育发展臻于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女性自身对大学女禁的开放发挥了无可置疑的作用。甘肃的邓春兰女士是要求大学开放女禁的第一人,她在1919年4月给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写信,希望自己能为女界开一先例,到北大去读书。她还在报上发表了一封《告全国女子中小学毕业生书》,从而引发了全社会对大学开放女禁的关注,使女性的脚步终于得以跨进大学的门槛,中国近代教育朝着男女同教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使中国社会产生了一个规模可观的女性学生群体,她们的出现冲击着传统的女性观,改造着落后、保守的社会习俗,她们在变革社会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第一,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使千百年来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中国女性的身体及精神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解放。

长期以来生活在父权制社会下的中国女性,受压迫极深,这种压迫既有来自身体的,也有来自精神的。

在近代,许多新设立的女学都明确规定只招收已放足或不缠足的女子,到1907年时,清政府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也明令各学堂一律禁止缠足。报刊的积极宣传,“不缠足会”、“天足会”等组织的相继成立,使倍受封建专制摧残的中国女性终于能够扔掉裹脚布,在通往自由解放的大道上向前迈进了。

近代女子学校建立之后,不仅大大推进了禁缠足运动,而且还将体育逐渐引进女子学堂。1907年清政府颁布的章程中指出“女子必身体强健,须常留意卫生,勉习体操。”⑧之后女学堂举办运动会的情况在报端频有介绍。体育运动在女子学校中开始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不仅对女性的身体解放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女性的精神解放也有积极的影响。中国传统社会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女性因此而不能与男性一样接受学校教育,中国的女性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无知无识的蒙昧状态。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造就了中国社会上又一个重要的学生团体,即女性学生团体。她们是中国社会的新兴知识妇女群。她们改变了中国长久以来的只有男子有知有识,而女子却无知无识的局面。中国近代自办的女子学校中的女学生数,据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学部总务司编的《第一次教育统计表》统计的资料,当时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设立了女学堂,全国共有女学堂数为428所,女学生数为15498人。⑨此后女子教育不断发展,根据1918年至1919年全国教育统计,初等小学女生数为190882人,高等小学女生数为24744人,1907年到1919年的12年的时间里,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由2%增加到5%。根据中华教育改进社的调查统计,1922年至1923年,初等小学女生人数为368560人,高等小学女生人数为35182人。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不仅女子受教育的数量在呈上升趋势,而且女子受教育的层次、受教育的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

化。1907年全国只有女子小学堂和女子师范学堂的设立,而且是与男子教育各为一轨,由于社会上要求各层次男女同校的呼声日益强烈,男女教育的双轨制才逐渐为一轨制所取代,到1920年前后大学已经逐渐开放女禁。女子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开阔了女性的视野,使她们有机会呼吸自由新鲜的空气,吸纳智慧的养料,成为具有文化知识的新女性。其中有许多知识女性还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之中,成为变革社会的新兴力量,对移风易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女性的解放是反映一个社会文明的天然尺度,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大大加快了中国女性的解放步伐,推动了中国社会文明化的进程。

第二,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不断改造着中国传统的伦理习俗。

男女之大防是旧伦理的一把利剑,它长久以来一直制约着女性前进的脚步,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逐渐摧毁了这把利剑,男女同校,大学开放女禁,男女社交公开,这一系列变革使封建礼教之大防逐渐被破除。

“婚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特定文化环境中女性的价值定位和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动。”βκ长期以来,中国女性作为婚姻的当事人,却无权参与和决定自己的婚姻大事。一直到近代,女子学校教育兴起和发展之后,婚姻自由、文明结婚的观念才开始为人们所接受。“其论婚也,选择则归之父母,而可否仍决于一己,男女相悦,即可请命于父母以成其事。日后如何治家营业,如何教育儿女,和舟共济,不相牵制。”βλ多妻纳妾、早婚、父母包办、婚姻论财、陈腐的婚姻仪式等不良的婚俗在逐渐改变,自由结婚、文明结婚之风开始流行。

家庭伦理观念的变革及其深化同样是得益于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由于女性在学校中接受了一定的知识教育,新的观念与其头脑中固有的传统观念发生着强烈的碰撞,冲击和动摇着她们的旧有观念。学校中所获得的文化知识使她们有能力接触和接受一些新式报刊上所宣传的思想,使她们“从中吸取了不少反对旧文化旧道德的进步思想。……开始与旧道德决裂。”βμ封建孝道、男尊女卑的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唾弃,节孝名教逐渐被破除。吴弱男女士在其《论中国家庭

应该改组》一文中对中西家庭进行了比较,指出中国的家庭是“社会中万恶的泉源,也是一个造奴隶的厂所。”,“若是我们中国的少年要改造这国家和社会,定不可不先把这样腐败的家庭推翻;若要人民人人有独立精神和自立人格,亦不可不先把旧家庭制度打破。如不先从个人和家庭着手,那社会革新的事业,就更没办法了!”βν黄蔼女士在其《模范家庭为社会进步之中心》一文中也号召大家,“要同这恶社会宣战,非先从恶家庭战起不可。”βο中国传统的伦理规范主要集中于家庭伦理,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使女性开始了家庭伦理的觉悟,陈独秀曾经说过“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βπ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是女性家庭伦理觉悟的催化剂,它加快了女性自觉解放的步伐。

第三,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提高了中国女性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增强了改造社会的力量。

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建立与发展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中国近代所设立的女子学校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对女性进行职业训练为宗旨的女子学堂,它们涉及的职业领域包括蚕业、纺织刺绣、医学护理等,这类学校的设立,对养成女性自立的资格,提高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最终实现其经济的独立奠定了基础。近代的中国女性正是在接受了学校教育之后,才能勇敢地冲出旧礼教所设置的藩篱,才能不再游离于社会之外,而是积极地投身于社会生活之中。1912年在孙中山“今日共和初成,兴实业实为救贫之药剂,为当今最要之政策”βθ的号召影响下,中国出现了一次兴办实业的热潮,一些知识妇女便积极投身于这一热潮。她们不仅在报刊上撰文大力宣传妇女兴办实业,而且有一些知识女性还积极致力于实体的创建。湖南的王扬庄,曾在1912年将女子游艺社扩建为女子工艺厂,北京的孔劳缃、刘世宜等创办了女子工艺研究所,神州女界协济社实业部长陈鸿壁创设女界蓄植试验所,曾参加女子国民军的林宗雪等人在上海创办女子植权物产公司。为了发展女子实业,上海的汪赵润等10位女士在1912年5月联名发起中华女子实业进行会,该会“以振兴女子工艺,提倡女子经商,结合女工团体,俾我国实业大昌,以立富强之基础为宗

旨。”βρ这些知识女性的作法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持久,但是她们的活动却如一抹新绿,成为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一方绝美的风景。

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运动风起云涌,妇女社团不断建立。这与女子学校教育的出现,女性受教育群体的扩大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辛亥革命时,本校学生多有从事南京之役者,不可以非教育之成效也。”βσ辛亥革命时期,女子军的发起者多是有胆有识的女学生。如在湖北首先举起女子军义旗的吴淑卿,就曾在奉天师范学堂读过书。孙中山先生曾对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运动评价很高。他说:“此次革命,女界亦与有功。”“女界多才,其入同盟会奔走国事百折不回者,已与各省志士媲美。至若勇往从戎,同仇被伐,或投身赤十字会,不辞艰险;或慷慨助饷,鼓吹舆论,振起国民精神,更彰彰在人耳目。”βτ活跃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的女性团体,如“女子参政同盟会”、“神州女界共和协济社”、“万国女子参政会中国分会”,它们的发起人及参与者都是知识女性,她们的宣传与行动,冲击着中国社会的保守势力,震撼着古老的中国大地。中国女性从依附转为自立,从卑弱转为平等,一步一步,虽然走得艰难,但却是一直在向前迈进,而其前进的动力源头就在于她们接受了一定程度的学校教育。

不可否认,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同时期的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其发展并不十分理想。但也应该看到,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出现,终于改变了传统中国女性的存在形态。接受一定教育,具备一定知识的新女性增强了适应社会的能力。新知识的拥有,活动领域的拓宽,改变着她们原有的价值观,女子学校教育,使她们可以逐渐摆脱对他人的依赖性,努力追求作为一个独立人的存在形态,使她们有能力走上崇尚自由、追求自由之路。中国女性从身体形态的变革——摆脱缠足之苦,到精神的变革——追求女子有才有德,虽然步履维艰,但却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她们所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在不断改变着社会对女性的传统看法,她们用新知识充实和武装自己,勇敢地冲破浓厚的封建阴霾,对变革社会风气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在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在引领中国女性走向自由和推动中国社会走向进步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1世纪的今天,中国社会又处于一个快速变革的时期,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现实对女性教育、女性发展又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以史为鉴可以知道,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女性教育问题,使女性教育与时代共进,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的作用,加大对女性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女性的素质,扩大女性群体的内在张力,才能够不断扩充变革社会的动力,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这是因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与每一个中国人都息息相关的事业,它需要集合男女两性所有人的智慧,有赖于男女两性共同的努力。

注释:

①张国燕1中国近代女学发展探析[D]1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20011

②⑧朱有1中国近代学制史料[M]1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577,6691

③⑦⑨βσ王美秀1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女子教育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2001,(3)1

④⑤孙邦华1《万国公报》与晚清教育现代化——报刊传媒与现代教育[D]1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论文2001.

⑥周一川1清末留日学生的女性[J]1历史研究,1989,(6)1

βκ罗敏1女性与中国近代社会[M]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1481

βλ黄新宪1中国近现代女子教育[M]1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1481

βμ五四运动回忆录(下)[Z]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916901

βνβο姜纬堂11905-1949北京妇女报刊考[Z]1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11341

βπ陈独秀1独秀文存(卷1)[Z]1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71411

βθβρβτ刘巨才1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史[M]1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91378,382,3521

[责任编辑:武思敏]

美国近年来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美国近年来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两大阵营的对垒转变为多元格局,在人们关注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同时,资本主义世界的学者们也在思考着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它的走向和未来。有两个情况越来越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一方面是原苏联、东欧国家解体或转制后,私有化过程并没有带来原先预想的效果,反而长期受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的困扰,同时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并坚持渐进式市场化改革的中国,出现了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奇迹,二者形成了反差和对照;另一方面是在资本主义世界,西北欧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体制发生危机,社会保障的负担过重使经济增长过缓,失业率长期高达10%且居高不下,而政府降低福利支出的努力又往往引发大规模社会抗议事件的发生,与此同时,美国经济近年来却出乎意料地保持较高增长速度、较低的失业率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并开始出现超越经济衰退期的“反周期繁荣”,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结构也发生一些深刻变化,美国已有学者在谈论什么“新资本主义”、“后工业资本主义(Nelson,1995)”、“没有可拥有资本的资本主义(capitalism without ownable capital)”、“没有阶级冲突的不平等”等等发生了哪些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会对美国社会未来的发展产生什么影

响? 一、美国的就业、职业结构的变化 就业结构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产业结构的特征是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世界发达国家的一般发展经验表明,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产业结构也会发生一些阶段性的变化,起初是农业产值比重的大幅度下降和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要动力的工业产值比重快速增长,随后是工业产值中高附加值的制造业所占的比重上升,最后是服务业产值所占的高比重成为产业结构提升的重要标志,最新的发展趋势显示,信息产业的比重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的新的衡量标志。 伴随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美国的就业结构近十几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73-1995年,在美国全部就业人员的分布中,农业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从4%下降到3%,工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从33%下降到24%,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从63%上升到73%。 从1963年到1996年,美国的总人口从亿人增加到2亿人,劳动力总人数从7000多万增加到亿,就业人员从6700多万增加到亿,但农业就业人员从469万下降到344万,劳动人口的失业率随经济状况而波动,但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在6%左右波动,1996年为5 .4%。根据美国劳动部劳动统计局的分类,非农业从业人员的就业分成物品生产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正确答案是:A 2.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之治 D.康乾盛世 正确答案是:D 3.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正确答案是:C 4.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正确答案是:B 5.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马建忠 D.郑观应 正确答案是:A 6.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正确答案是:C 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 A.1851年 B.1853年 C.1856年 D.1864年 正确答案是:A 8.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A.永安建制 B.北伐失利 C.天京事变 D.洪秀全病逝 正确答案是:C 9.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 ) A.冯桂芬 B.马建忠 C.王韬 D.郑观应 正确答案是:A 10.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正确答案是:A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风险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风险 龚维斌 2012-8-12 14:52:55 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京)2010年5期第16~21页【内容提要】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社会结构,时代不同社会结构也会有所不同。社会结构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动。社会结构和社会需求结构变动的一个后果是产生诸多社会问题,增加社会风险。 【关键词】社会结构变迁/社会风险 [中图分类号]D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314(2010)05-0016-06 一、社会结构变迁 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与关系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等诸多方面。 (一)人口结构转变 1.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实行“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其内容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此,中国的生育率开始大幅度下降,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控制。本世纪伊始,中国完成了向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用不到3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经

过上百年才完成的向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主要表现是,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总和生育率表现出持续的下降。1971年全国总和生育率为5.4,从那以后,这个指标大幅度下降到2,即更替水平以下,目前总和生育率为1.7左右,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国家的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自1998年以来,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低于10‰,2004年进一步降到6‰以下。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得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人口转变过程,实现了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与这种变化相伴随的则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老年人口比例迅速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由于生育观念的变化,大城市老龄化程度远高于一般中小城镇。例如,上海市老龄化程度已经接近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一倍。2008年上海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300.57万人,占户籍人口21.61%,而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为23%至25%。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上海老年人口将达到500万至600万的峰值,且上海人口日益向高龄化方向发展。而独生子女老年父母将成为上海人口老龄化社会的主体,据预测,2013年新进入老年阶段的人口中80%以上为独生子女父母。 2.当前正处于人口红利期 统计数据显示,0-14岁少儿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已经从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的40.69%下降到2007年的17.88%,足足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而15-64岁的劳动力人口在总人口所占比重,则由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的55.75%上升到了2007年的72.78%。从理论上说,目前中国人口结构正处于人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所宣传的重要思想是(D)。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戊戌政变后,新政中被保留下来的只有(B)。A.农工商总局B.京师大学堂C.译书局D.铁路矿务局 3.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是(B)。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B.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C.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D.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4.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AA.江南制造总局B.马尾船政局C.天津机器局D.湖北枪炮厂 5.下列关于洋务运动表述,不正确的是(B)。A.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产生洋务派B.师夷长技,洋务派选择资本主义强国C.自强求富,办军工兴民用采用机器生产D.只师长技,破产结局不可避免6.洋务派认为清王朝的“心腹之害”是(D)。A.英国B.俄国C.日本D.太平天国和捻军。) 7.在我国近代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是(C)。A.洋务派创办的企业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外商企业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8.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D)A、兴中会B、科学补习所C、华兴会D、中国同盟会

9.新文化运动中对封建礼教进行揭露控拆的《狂人日记》的作者是(B) A.胡适 B.鲁迅C.李大钊 D.陈独秀 10.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B)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A.香港B.台湾C.澳门D.崇明 11.19世纪80-90年代签订的中外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40-50年代相比,最根本的不同是(D)。A.割取中国领土的面积最大B.索取的赔款数额不断加大 C.规定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 D.列强获得在华投放资本的特权 12.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的是(C)。A.龚自珍B.林则徐C.魏源D.郑观应 13.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A)。A.林则徐B.魏源C.马建忠 D.郑观应 14.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后,运动的新特点是(C) A.商人罢市B.学生大规模罢课 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15.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由于它(B)A.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在军事上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C.在生死关头妥协地处理了党内当时最主要的问题D.保证了长征转移的胜利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标内容】 (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通过分析《红楼梦》片段材料,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信息的能力。 (2)讨论西方社会习俗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逐步了解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1)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2)大众传媒的影响 难点:西方生活习俗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方法一:表格教学法 方法二:图片教学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方法一:表格教学法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反映中国社会生活的顺口溜: 交通基本靠走; 通讯基本靠吼; 传媒基本靠手; 见面就是叩头。 提问: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有没有发生改变呢?如果有,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教师展示下表,由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完成: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简表

专题九 近代以来社会结构的变化与社会生活得变迁—高考题集锦

专题九近代以来社会结构的变化与社会生活变迁(近10年高考题)1.(2011·海南单科·16)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2.(2019·海南高考·8)1897年,清政府根据两年来很多官员的建议,发布上谕,决定逐步将江南制造总局从上海迁往湖南,同时在内地大力兴建与扩充军事工厂。这一决定旨在() A.降低生产成本 B.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 C.加强国防安全 D.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 3.(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8)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4.(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8) 表) 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 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 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5.(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 这种变化反映了()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6.(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7.(2016·海南·15)19世纪70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占中国贸易出口总值的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20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 B.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C.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 D.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8.(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9.(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10.(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汇总(含全答案)

10.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的会议是( C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20.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表现为( ABC ) A.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有效 B.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 C.维护封建土地制度 22.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科学地预测中国持久抗战将经历三个阶段,即( ABC )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进攻阶段 E.战略决战阶段 35.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两个根本性变化。 答: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7.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这是中国民族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重性质的进步的和正义的战争,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②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力。从敌后战场到正面战场,从国统区到论陷区。从国内社会各阶层到国外华侨,从汉族到少数民族都充分体现了全民抗战的特点。 ③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到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从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到毛泽东《论持久战》指明抗战前途;从坚持斗争求团结巩固统一战线,到抓住国际国内有利时机及时反攻胜利,都突出了中共在抗战胜利中的关键作用。 ④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突出特点。 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战的相互协调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战决胜的有力配合. 38.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存在的三种政治力量及其建国方案。 三种政治力量: (1)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现时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 (2)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 (3)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三种建国方案: (1)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2)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他们是要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是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3)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他们主张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岳麓版(2001)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课标内容】 ①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②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③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火车、轮船、汽车、飞机逐渐成为时尚的交通工具;近代邮政的开办,电 报和电话的使用;照相、电影、交际舞等成为娱乐新时尚;大众传媒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通过阅读、分析、讨论,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 成在了解信息、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了解产生这 些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 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 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初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影响的结果,是历 史发展的要求。 ②树立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交通、通讯工具、大众传媒等变革的背景、影响。 ●难点:正确认识西方生活习俗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导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领先世界水平,但是,由于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随着列强的入侵,紧闭的国门被迫打开,中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化。 二、学习新课 (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1、显示幻灯片杜牧《过华清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引导学生思考。 中国古代最快捷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是什么?请你估算一下当时用这种工具 从广州到西安最快要多久才能把荔枝或者军情送到。 学生体验后,教师指出:到了清末,这种状况有了改观,新的交通工具、通讯 工具开始出现。 2、自学课文,说说近代出现了那些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 3、学生讨论归纳:新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比传统交通、通讯工具的优势。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讲解:中国古代自古以来就使用驿站和民信局作为传递信息的机构。这种 传递方式就普及程度而言都远不如西方邮政。工业革命后,交通工具的变革带 来邮运工具的革命,使得近代邮政发展更为迅速。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电报和电话等通讯工具的使用,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新型通讯工具能 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容量和范围,因此,对 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幻灯片明确:新的交通、通讯工具更快捷,也更能为大众服务。它的出现,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联系,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 国近代化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4、新的娱乐方式 ①设置问题,比较分析。你知道中国传统的娱乐方式有哪些?近代又出现了那些新的娱乐方式?这些变化对近代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②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多,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娱乐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今天的绝大多数娱乐方式在近代中国已经出现,并逐步成为新的时尚。 (二)大众传媒

中国近代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收复新疆的是( ) 3.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19世纪九十年代与19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 C.允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 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 4.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滦州煤矿公司 D.沈阳飞机制造厂 5.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

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变革的开始 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 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不同尝试。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②公车上书③兴中会成立④北洋海军的建立 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十月革命爆发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

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一样,是一个国家、地区最重要最基本的结构,也是国内外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课题。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动。第一,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3亿人口,30年来最重要的变化是,从一个“三高”——高生育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三低”——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国家。不仅于此,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1990年人口普查的时候,全国总人口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4%,2007年这个指标已经达到6.2%。在北京城市中,100人里就有30多人是大专以上学历的。所以说,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二,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1978年,我国二三产业的GDP超过70%,但在总就业劳动力中,二三产业的就业还没有30%,农村劳动力占70.5%。2007年,我国就业的劳动力总数是76990万,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下降到40.8%,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上升到26.8%,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上升到32.4%。二三产业的劳动力达到59.2%,超过了50%的水平。我们原来是个主要生产农产品的农业国家,现在,我们的多数劳力已经从经济效益比较低的农业部门转到经济效益比较高的二三产业。 第三,城乡结构发生了变化。1978年我们的城镇化率只17.9%。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世纪之交后,城镇化发展很快,2007年的城镇化率是44.94%,但还没有达到现代化社会应该有的50%指标。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我国的城镇1978年是17245万人,2007年为59379万人,29年增加了4213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城市人口1453万,其中大多数是农村转出来的。这是一项大的历史工程,是巨大的社会变迁,也是一项大的成就。第四,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变化。1978年以前,我们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也就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结构。改革开放后,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变化,显然不能再用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结构来概括了,更不能据此来制定政策。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已经达到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而社会结构还属于社会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不适应、不协调,滞后了,这是产生诸多经济社会矛盾的结构性原因。如“三农”问题,本质是结构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门讲了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村产生一些问题的原因,要推进城乡一体化,用改革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讲到点子上了。

中国近代史试卷答案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等教育2015学年期末考试拟题纸 课程名称卷种(A/B)考核形式闭卷使用班级总份数出卷人审核人班级学号姓名成绩第1页共2页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D A A B C C C B C D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 A B C D D B A C 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12345 答案AC ABC AB AB ABD 题号678910 答案AB ABC ABC ABCD ABCD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根据学生答案情况酌情评分) 1、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的刺激,全民族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图存的思想日益高涨。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增强了中华民族整体民族利益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并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第一、从实力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综合实力都很落后,是弱国。而日本是世界上一等强国,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组织力量都很强大。 第二,从战略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大国对小国的战争。 第三,从战争性质上看,抗战是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道的。 第四,从战争结果上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基本经验: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没有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思想保证。 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一个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立。 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 第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4、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是了不起的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奋斗的伟大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为我们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开拓了可以依靠的阵地,为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 随着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形成,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门益明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工业部门不仅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大量的日用消费品,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大批燃料、动力、原材料和技术装备,而且还为出口提供了相当数量的产品,它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 (1)变迁之根源——社会的变异性: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明进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冲突与融合之势、新旧事物的摒弃与吸收之势。 (2)变迁之趋向——政治的导向性:一方面政治导向和政府政策直接引导社会习俗的变迁,另一方面在政府的有力推动下,以风俗改良为宗旨的社会团体应时而出,它们的宣传与政府的政策遥相呼应,促进社会习俗的变迁。 (3)变迁之催化——商业发展的趋利性:鸦片战争以后, “重商”政策开始推行,世人重商一度成为引领潮流的时尚,出现唯利是图、讲排场、比豪华、及时行乐和攀比等现象。 (4)变迁之前奏——思想的革新性:西方文明中新的文化价值观成为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嬗变的至关重要的思想基础;在资产阶级的这些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浸润下,一种崭新的社会风俗开始出现。 (5)变迁之诱发——传教士的引导性:教会和教堂不仅成为传教士宣传宗教的圣地,也成为他们传播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殿堂。他们往往通过出版书刊、开办学堂、育婴堂、孤儿院、救济院和鸦片吸食者收容所等机构,来引导人们反对迷信、宣传科学,并对各种陋习加以批评,鼓励人们劝诫鸦片、提倡天足,并反对纳妾。除此之外,洋货输入、传教灌输、租界展示、出洋考察以及民众的接受和传播,都在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中推动着近代民俗的变迁。 2.特点 (1)地域差异大:由于受到列强侵略的影响,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最早出现于各通商口岸和沿海城市,并逐渐向内地渗透;最早开始于革命党人和社会的开明上层人物,并逐渐向一般的平民百姓转移。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2)过程缓慢:由西方引进。具有较强的殖民色彩,中西方社会习俗经历了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近代时期中西方文化,新旧文化并存、相互影响和渗透。 (3)水平不尽相同:断发易服运动较为迅速和彻底,不缠足运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地区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较快,但广大农村仍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4)动力多种多样:每一次社会习俗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影响息息相关,部分上层人物的倡导也起到了一定的社会示范作用,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西方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和向中国的渗透是主要的外部因素。 二、近代民俗变迁的符号象征意义 就近代民俗象征符号而言,多样性与融合性、近代性与古代传承性、世界共同性与民族性,构成了转型时期民俗象征符号体系的时代特征。 1.近代民俗象征符号的多样性、融合性特征体现了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多样性指的是民俗象征符号样式的多样性,不仅有中国传统民俗的象征符号,而且又有西方民俗的象征符号;融合性则指近代民俗象征符号中的中西融合、传统与近代共生的特征。这典型地反映了近代社会转型期的多元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等特点。 2.近代民俗象征符号的近代性、世界共同性特征体现着近代转型期的社会进步。这种进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二是西方近代工业文明逐渐在中国生根发芽。三是近代市民社会崛起,近代市民群落大规模出现。 3.近代民俗象征符号的民族性特征,体现了近代社会转型期民族文化传统的顽强延续性。民族性特征,指的是民俗象征符号的内容、式样都是中华民族所固有的、从先辈那里传承的那部分内容。中国传统文化适应了近代世界环境,而且其核心内容并没有因为适应而被丢掉,反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化”、世界文化的“中国化”。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学的理论回应

2010年第3期 (总第120期)黑龙江社会科学H e il o ng ji a ng Soc i a l Sciences N o 3,2010G enera.l N o .120 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学的理论回应 刘仲翔 (人民出版社,北京100706)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为身份制的合理化改革、单位制的社会 化改革以及国家、市场和社会合理化格局的形成。社会学对这种巨变作出了及时的理论回应,对于人们理解 和掌握这种社会结构变迁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社会结构;社会转型;身份制;单位制 中图分类号:C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937(2010)03-0137-05 收稿日期:2010-03-17 作者简介:刘仲翔(1973-),男,湖南怀化人,编辑,社会学博士,从事社会学理论和医学社会学研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各项体制改革进入了加速时期,尤其是1992年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来,我国社会转型进入了加速期,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份制的合理化改革、单位制的社会化改革以及国家 市场 社会合理化格局的形成。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对这种社会结构的变迁表现出足够的理论自觉,对社会结构的重大变迁作出了独特的理论回应。 一、身份制的合理化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我国的社会转型明显加快。社会转型对身份制造成了很大冲击,身份制得到了合理化的改革。 由于经济建设成为各项工作的中心,社会生活中的政治色彩开始淡化。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地主、富农分子摘帽,为错划的右派平反以及为!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受害者落实政策、平反昭雪无疑纠正了经济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倾向。与此相连,政审制度虽然还存在,但范围缩小了,且更加注重人们的现实表现,而不是其阶级身份和家庭出生。这意味着阶级身份系列已丧失了它赖以维系的条件。社会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评价一个人不再将其家庭出生放在首要位置,而是着眼于他的能力和成就。因此,原有的阶级身份系列在城乡社会日益弱化,并趋于消灭。 以!大包干?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民有了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导致了国家对生活资源的松动。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又相继出现了可以自由流动的资源。这又导致了与生活资源的分配密切相连的户籍制度与票证制度的日益松动。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城市中计划外经济的发展,则使大批农民有了进城改变自己身份的机会。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和乡镇,出现了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维系城乡居民身份的前提条件日益减弱,导致城乡居民身份界限逐渐模糊和松动。 城市中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与发展,创造了大量体制外的新的就业岗位。这些就业岗位也意味着多种新的职业身份,而这些身份是原有的干部与工人两大身份系列都无法涵盖的。体制内的干部与工人在利益驱使下流向体制外这些新的就业岗位,模糊了原有的干部与工人的身份界限,并发展出一种用 体制外的职业身份系列来包容体制内的干部与工人身份系列的趋势[1]。随着体制外力量的增强,所有 制身份也日益弱化,社会上逐渐出现了新的社会群体,他们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群体,被概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全套).

1.简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第一,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新的社会力量。 第二,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受到这个潮流影响的年轻一代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第三,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四,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慨,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巴黎和平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华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华驻军等七项希望和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遭到拒绝。和会竟规定德国应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2.试比较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 第一,从领导力量来看,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五四爱国运动是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的,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力量,他们强烈地反对帝国主义分赃的巴黎和会,反对军阀政府卖国。 第二,从运动规模和群众发动的广泛性上看,辛亥革命虽有许多群众参加,但资产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五四爱国运动的规模是空前的,遍及了中国城乡。从卷入阶层看,工学商等都行动起来了。其规模之大,在反帝反封建斗争方面的彻底性,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从结果和影响看,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被军阀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成果,没爱莫能助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五四运动则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初步胜利,特别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从此开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 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第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的运动蓬勃发展。 第三,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5.试论中国共产党对于1924至1927年大革命的重要作用。 大革命是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进行的,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共产党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大革命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下进行的,而提出这个口号的正是中国共产党。 第二,大革命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而中国共产党正是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 第三,大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而中国共产党正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为国民革命的发展、广东战争和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 第四,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革命战争。共产党人不仅帮助和推动了国民革命军的建立,而且在军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积极提高国民革命军的素质,增强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共产党员在战斗中更是身先士卒,起着先锋作用和表率作用。此外,共产党人还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配合正规军作战,而上海工人的起义武装更是充当了解放上海的主力。 中国共产党对于大革命所作出的独特的、重大的贡献,是当时人们所公认的。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第一,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第二,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第三,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8.21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解析版)

第21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纲要求】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2.交通、通讯工具变迁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3.大众传媒发展的表现及影响。 考点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基础落实】 一近代社会生活 1.原因 (1)外因:西方文化渗透和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2)内因:政治运动影响与国民政府的推动。 2.表现 (1)衣: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装”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2)食:鸦片战争后,西餐馆出现,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住:中国官员和商人开始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豪宅。 (4)社会习俗 1.改革开放前(20世纪50~70年代) (1)物质生活:国家对一些生活必需品凭票证供应,总体生活水平低。 (2)社会风尚: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社会风尚主流。 2.改革开放后 【考点深化】

1.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1)地域:受列强侵略的影响,出现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逐渐向内地渗透的趋势,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2)过程: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典型特征。 (3)水平:通商口岸、大城市变化较快较大,广大农村仍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4)动力:社会运动的影响,上层人物的倡导、示范,工商业经济发展,西方文明的传入等。 (5)趋势:平等、民主、文明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势。 2.影响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 (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到了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这种影响是西方国家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客观的,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2)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经济基础。 (3)近现代革命思潮的兴起与思想解放运动。近代中国先进人士的倡导,如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号召“断发易服”,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解放等,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4)历届政府的重视、提倡促使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如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民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将实现全面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典例剖析】 典例1.下图是摄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老照片,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当时中国服饰的典型特征是( ) A.坚持传统 B.崇洋媚外 C.中西合璧 D.洋为中用 【答案】C 【解析】男子有穿西装打领带的,有穿长袍马褂的,女子有的穿旗袍,有的穿裙子,说明近代服饰的特点是中西合璧,故C项正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