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反思性教学及其历史发展_卢真金(1)

反思性教学及其历史发展_卢真金(1)

反思性教学及其历史发展_卢真金(1)
反思性教学及其历史发展_卢真金(1)

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2期

*本文系浙江省留学回国基金会资助课题5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6的研究成果之一。 卢真金/浙江教育学院 副教授 (杭州 310012)

反思性教学及其历史发展

卢真金

反思性教学是近年在欧美教育界备受重视的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教师培养理论。它是在对教学的道德责任以及技术性教学的实际效果的分析基础上逐步得到发展的。/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借助发展逻辑推理的技能和仔细推敲的判断以及支持反思的态

度进行的批判性分析的过程。0112

反思被认为是取得实际教学效果并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一、对反思性教学的理解

11反思性教学是对技术性教学的反动。

在本世纪的最后20年,反思性教学的口号为全世界的教师、教师教育者和教育研究者所接受。在反思的旗号下发展起来的教学和师范教育的国际性运动,被认为是对教师仅仅作为是技术性人员的观点的反动。这一运动认为,思考教学问题,仅仅用技术性方法是不够的。教师作为技术人员,狭隘地建构所面对的问题及其性质,较多地把问题归因于学生及其行动,并寻求一种程序或技术以解决学生的偏差行为,其思想是按照一系列被认为是没有问题的假设来操作的,假定问题存在于学生之间,而不试图检查课堂环境背景和学生的背景是怎样与课堂环境相互作用

的,也没有慎重考虑内在于所选择的解决方法之中的目标和价值。这种检查的结果,并没有改变学生活动的结构和学生的行为。而作为反思性实践者,教师对学生中心的方法和教学情境意味着什么提出了问题,重视给予学生自由时间和学习的自由度,力争对学生和不同的问题取得不同的结果。

21把教师作为一个反思者的运动是对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形式的反动。过去的改革常常忽视教师们的知识和专长,他们首先依赖于自上而下的学校改革模式,并尽力使教师适应一些外部产生的以研究为基础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过去,人们总是习惯于教育方法和诀窍的倾销,把教学改良的关键看作是教师能否正确地按照程序行事,能否复制和照套有效教学的行为标准,而不是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和教材的深层理解作出复杂判断的能力的发展。/教师总是被看作是课程知识的消费者,而从未被认为具有创造或批

判那种知识的技巧0。122

因而把教师的创造性知识排除在教学的知识基础之外,对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和成果普遍缺乏尊重。/教师们的声音、他们所提出的问题、他们用来解释和改进实践的理论框架,他们用来界定和理解其工作生活的方式等,在有关教学的研

究文献上都鲜有记录。0132

尽管外部研究者

57

能够提供一些教师所无法提供的观点,事实上,教师比外部的研究者更能理解教学的复杂性,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反思性教学认为,现在该是认真考虑和全面认识教师的知识、问题及其价值的时候了。反思性教学认为,教师不仅仅是贮存他人观念的容器,也能提出并解决与他们的教育实践有关的问题;要承认内在于教师实践专长即萧恩(Donald. Schon)的/行动中的知识0的价值,教师的理念、信仰和理论,能够为所有教师的教学改良作出贡献;反思性教师要主动检查和验证自己的价值和假设,积极形成工作目的和结果,要在学校改革和课程发展中起领导作用;好的教师培训项目也只能为教师开始教学作准备,理解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必须从反思自己的经验入手,完全脱离自己的经验的/智慧0和他人的研究是贫乏无用的,学习去教学的过程持续一个教师职业的始终。

被视作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是那些既能思考发现并提炼出实践当中碰到的教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教师。他们能把教学的信念和技巧内化,并以之研究自己的教学,同时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他们对自己专业发展负责。反思性教学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提炼、构建并解决课堂实践中的二难问题;对引入课堂中的假设和价值有清楚的认识并能加以怀疑;对教学所赖以进行的组织和文化背景十分敏感;参与课程建设和学校的改革运动;为其自身的专业发展负责。142 31反思性教学并不一定是好的教学。尽管我们认为反思性教学运动是一种强有力的和有价值的运动,/反思被看作是取得特定实践成就的工具,,,是一种走向解放和专业自主的一种工具。0152这个观点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假定的基础上,那就是如果教师对其自身工作的基本价值进行验证和反思,如果他能全心全意负责任地关心学生,改变指导自身教学的形象并对此进行怀疑,那么他就是一个好教师。其实这个假定是有问题的。这当然跟反思性教学这个术语的模糊和精确性的缺乏有关,跟对反思性教学的误解有关。第一,反思性教学就是帮助教师反思其教学实践吗?这种狭隘理解往往导致人们把反思性教学与照套他人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成果、行为标准的复制等同起来,拒绝了教师实践智慧和专长的运用,忽视了教师对理论发展的贡献,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和对立。第二,反思性教学就是对教学技术和策略的反思吗?如果把反思性教学仅仅局限在技术维度,从来没有对指导自己的工作的目标和价值、对教学的背景提出过怀疑,或者从未检验过自己的假设,那么这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思。第三,拥护并推崇反思性教学的教师就一定会反思并且能反思吗?由于这些教师在教学、学习、学校教育和社会秩序方面的观点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所处的工作环境、组织系统和文化传统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要真正形成开放民主信任的反思环境和支持群体是十分困难的。有反思意向的教师未必能产生反思的行为。第四,反思性教学就一定是好的教学吗?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考虑反思的价值标准的问题,考虑所采取的与反思有关的行动对民主社会教育信念的捍卫程度。民主社会的教育尊重三条基本原则:这种教育必须在学生身上培养一种审慎、民主的特征;不能通过排斥某种观点或观念来压制理性的思考;不能歧视任何类型的学生。如果一种教育行动结果是压制了某种少数人的或者说是不普遍的观点或见解,或者说是拒绝了某些学生在一个民主社会中作为一个市民、作为一个成人通过教育所产生的积极的作用,那么不管有多少种明确的反思与之相联系,这种教育都会受到挑战。162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反思性教学会使有害于学生的实践行为得到强化甚至合法化,会因损坏学生的利益而成为一种坏的教学。价值问题比技术问题更为重要。因此,不加批判地接受来自教师反思的知识和行动,赞扬教师反思的结果而把一个更为复杂的现实问题简单化,是不恰当的。除非这些教师能够对经验、知识和价值进行批判性验证,能理解自身的教学目的和结果,能够对其自身的信念、行动、对平等的信奉和差异的尊重提供真心证明的能力。可见,反思性教学并不一定是好

58

的教学。

二、反思性教学的历史发展

要正确理解反思性教学,必须先对反思性教学的历史发展来一个全面的检讨。这里我们选择四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来介绍反思性教学的历史发展。

(一)杜威的贡献:什么是反思性教学?

作为一个20世纪早期的教育哲学家,杜威是第一个把教师看作是反思性实践者,看作在课程建设和教育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专业人员的美国教育理论家。杜威关于反思性教学的思想主要反映在5我们怎样思维6这本书中。172在这本书里,杜威对人的常规行为和反思行为作了重要的区分。

11常规行为与反思性行为的区别

在杜威看来,常规行为基本上是由传统、权威和冲动所决定的。每一所学校都存在着一种或更多的视作理所当然的现实定义或收集法则(collective code),在这种模式里,现实就是以一种无问题的方式构成,并成为认知和体验其他观点的障碍。那些非反思性教学的教师,常常是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切学校现实,主动地接受了人们所共同接受的问题观念,并集中注意力来找到解决主要通过收集法则所提炼出来的问题的最为高速有效的手段。

杜威把反思性行为界定为一种根据支持的理由及其所导致的结果,对任何信念和实践进行积极的、持续的和仔细的考虑行为。教师反思的过程开始于他所体验到的一种困难、麻烦的事件和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这种不安全和不确定感觉导致教师在行动中或行动后回头分析自身的经验。杜威认为,反思不是一种能够被简单地包扎起来供教师运用的一套技术;而是一种面对问题和反应问题的一种主人翁方式。反思性行为是一种比逻辑的理性的问题解决更为复杂的过程,反思涉及直觉、情绪和激情,在反思性行为里,理性和情绪交织其中;三种态度)))虚心、责任感和全心全意是反思性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

(1)虚心。虚心是积极倾听更多人的意见、十分注意各种可能性、认识那些内在信念错误的可能性的一种积极愿望和动机。那些虚心的教师经常反问自己为什么要做正在做的事,不断地对那些被认为是自然和正确的理论基础进行检查,并耐心寻找那些冲突的证据;他们虚心接受各种不同观点的长处和短处,而不会局限于某种观点或某个方面。

(2)责任感。有责任感的教师会反问他们自己为什么要以超越目前实用的方式考虑现在所做的事情,考虑工作的方式、原因及工作的对象。他们至少要考虑三种教学结果:1个人的结果)))教学对学生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o学术结果)))教学对学生智力发展的影响;?社会和政治结果)))教学对不同学生生活机会的预期影响。反思的负责任态度包括对这些问题和其他更多问题的检验,包括对教学的预期结果和非预期结果的反思。

(3)全心全意。全心全意的教师经常对自己的假设、信念及其行动的结果进行检查,并以一种学习新知的态度来走近各种情境。反思性教师不断地努力理解他们的教学,理解影响学生的方法,并且努力从各种角度去看待各种情境。这三种态度的形成以及诸如观察和分析此类研究技巧的掌握,就构成了杜威的反思性教师。反思/使我们从单纯的冲动和常规行动中解放出来,,,使我们能以远见指导我们的行动,以我们所能意识到的目的来安排我们的计划。它能使我们在行动时知道我们想要什么。0

然而,行动时知道我们想要什么并不能保证我们总是能成功,不能保证我们能接近和接触所有学生,不能保证我们能真正了解我们自己、学生和社区。反思性教师是易犯错误的教师,他们也不是超人。而上述三种态度却确保和推动了教师的反思行为。

21反思和教学的压力

杜威的反思性教学的观点似乎有点理想化且脱离教师工作的复杂和不确定的现实。课堂常常是一个快节奏的和无法预测的环境,教师每天必须做出成百个即时的决定,快

59

节奏行动并调控课堂环境。大量组织的限制,诸如时间的缺乏,高师生比、覆盖既定的和模糊界定的课程的压力等,增加了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教师有反思的时间的吗?

其实,杜威并没有要求反思性教师对所有时间的所有活动都进行反思。杜威所强调的是反思与规则、思想与行动之间的平衡。一定数量的课程规则是必要的,没有这些规则和内隐的假设,我们将不可能行动或再行动;一些平衡需要在我们所依赖和所检验的假设与指导我们的日常工作的规则中间产生。在杜威看来,对我们所接受的一切不加怀疑就付诸行动是盲目的,而在所有时间对所有东西表示怀疑又是傲慢的;关键是要在盲目反对的傲慢与盲目接受的屈从中寻求一种平衡。

杜威的思想形成了反思性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为我们理解反思性教学提供了基础。虚心、负责任和全心全意成为反思性教师的关键特征。反思性教学运动中的另一位有影响的思想者是已故的前麻省理工学院的萧恩(Donald Schon),他首次明确提出了反思性实践这个概念,并撰写了大量的论著,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反思性实践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如何操作的。

(二)萧恩:对行动的反思和在行动中的反思

萧恩在他广为引用的著作5反思性实践者6中,对盛行于20世纪并对专业实践有重大影响的技术理性思想提出了全面的批评。182这里我们不强调他的批评,而关注他对反思性实践的理解。

11萧恩的二种反思类型

在萧恩看来,反思有二种时间框架。首先,反思可能发生在行动前和行动后,这就是/对行动的反思0。在教学中,/对行动的反思0发生在课前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和计划上,发生在课后对课堂发生的一切的思考中。同样反思也可能发生在行动过程中,当实践工作者在参与改进的努力时通常也会有与情境的反思性对话,也就是说,实践者试图提出和解决当时的问题。在教学时,我们经常会碰到出乎意料的反应和知觉,我们总是要考虑这些反应以调整我们的教学。这就是萧恩的/在行动中的反思0。萧恩认为,反思性实践者既对行动也在行动过程中反思。

这二种反思都是以教师的知识观和一种支配教育理论的、与传统理解不同的对理论与实践的理解为基础提出来的。传统的技术理性观点,人为地把知识分成了理论与实践二个方面:认为理论是产生并存在于大学或研究发展中心,而实践存在于学校之中。按照这种观点,教师的工作就是把大学的理论应用于学校实践,而很少注意到内隐于教师实践中的/行动中的知识0。萧恩认为,把外部研究应用于专业实践,并不能帮助实践者解决他们工作中所面临的复杂问题,他指出: /在专业实践的地形中,既有实践者能有效运用以研究为基础的理论和技术的坚硬的高地,也有技术手段不能解决的情况复杂的沼泽。困难就在于,不管其技术效果如何之好,高地上的问题对绝大多数顾客和社会成员来讲总是相对次要的,而沼泽却总是绝大多数人所关心的问题。0192

在萧恩看来,有一些行动、理解和判断,我们是本能执行的,事先事中并没有思考过它们;我们甚至常常没有意识到我们已经学会了这些知识。我们简单地发现我们自己在做这些事情,但又不能清楚地表达这些行动中的知识。考虑反思性教学的概念的一个方法,就是考虑如何更好地意识到那些我们通常所不能表达的缄默的知识(tacit know-l edge)即舒尔曼(Lee.Shulman)所说的实践智慧,并加以激活、评判、验证和发展,使之升华为教育理论。把教师的缄默知识变成一种明白的知识是反思性教学成败的关键。

由于课堂教学的期望与实际结果总是存在着一道鸿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要碰到许多问题,他们总是先把问题理论化,不管教师承认与否,每个教师的实践都是这些或那些理论运用的结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策略成为实现教育价值的实践理论的主体。因此,通过长期的边教边思考自己的教学,教师不仅积累了大量的行动中的知识,而

60

且不断地创造出了新的知识。

萧恩强调,反思性实践者要善于从工作环境所收集的材料中形成和提练问题。因为在真实世界里,/问题不会象一个礼物一样主动呈现给实践者。它们必须从复杂、疑惑和不确定的问题情境的材料中建构出来。0经验重构过程包括问题的背景和问题的解决二个方面。/当我们确定问题,选择把它当一回事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就确定了我们注意的边界,而且我们连续地关注着它以便确定什么是错的,哪方面情况必须改变等。问题背景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即我们将我们所要关注的东西给予一种名称,同时把我们所要关注的形成一种互动的背景。01102在行动中反思和对行动的反思是反思性实践者运用的生理机制,并允许他们通过实践经验不断学习和发展。

21萧恩的反思过程

在萧恩看来,当实践者不断地对整个行动过程进行反思并通过实践进行学习时,反思的过程就沿着/欣赏)))行动)))再欣赏0阶段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来展开。实践者通过价值、知识、理论和实践等所有恢复经验的技能来解释或构成他们的经验,萧恩把这些技能称为欣赏系统。于是,在行动期间或行动之后,他们以尝试改变的努力为基础,重新解释和提炼问题情境。当教师参与了重新提炼过程时,他们看待自己的经验就有了一种新的角度。芒拜和罗索尔(M unby&Russell)就描绘了这种重构过程的重要性:/重构过程描述了这一熟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里我们曾一度困惑的事件突然感觉有所不同,并采取了一种新的解决困惑的方法。重构的意义就在于它使困惑不同了,它经常超越我们的意识控制以一种非逻辑的方式来发挥作用。01112

重新解释和重构教学经验是反思性教学的一个中心要素。而全神贯注的意向又是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特里梅尔(Robert Trem mel)看来,萧恩的反思性实践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使教师产生埋头置身于当时活动情境的需要,并密切关注各种现象和问题,成为课堂实践实验室的研究者和艺术家。他认为,注意是问题确定或者重构过程的一个关键因素,学习掌握对周围所发生的一切的关注艺术和对自己内心的关注艺术,既是注意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反思性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1122

31对萧恩的概念的批评

(1)反思:一种单一的活动还是一种对话活动

尽管萧恩对世界的反思性教学实践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观念在以下几个方面也遭到了严厉的批评。首先,他因为忽视教师学习的交流、对话的维度而备受指责。反思是一种单一的活动还是一种对话活动?尽管萧恩重视在教师实践的情境中的反思性对话,重视指导教师和新教师二者之间的交流,但是他并没有讨论教师和其他专业人员怎样在其工作的特定基础上能够和进行反思,除了指导的背景,反思在很大程度上被萧恩描绘成包括教师和他的情境在内的一个孤立的过程,而不是发生在一个学习群体之内的社会过程。相反,许多最近的关于反思性教学的著作都强调把反思的观念视作为一个社会实践,并强调没有一个社会的论坛以讨论他们的观念,教师发展就遭到了限制,因为当我们向其他人讲述这些观念时,我们的观念就变得更加真实和清晰了。/因为我们行为模式深层的本性,有时我们很难对自己的行为形成一种批判的眼光,也正是如此,发生在一个协作和合作的环境里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更好(伟大)的学习。01132

对自己的行为形成一种批判的眼光就要求具有杜威在一个世纪前所高度重视的三种态度,要求具有奥斯特曼和考特坎普(Oster-m an&Kottkamp,1993)所提出的协作、合作的环境。隐藏在这种协作与合作环境背后的是信任这个要素。当我们走进杜威所推崇的、萧恩所描绘的反思模式时,教学可能是一种积极的个性化的和挑战性的努力。公开质疑多年来坚持的信念,自愿检验我们行为的结果,全身心投入各种教学努力,这无疑是一种有回报但更有要求的一种努力。跟其他人

61

一起参与这种检验活动,就要求信任成为实践者的对话或交流中的一个永恒的特征。没有这些同伴,没有这些信任,反思性教学就明显会有严重的局限性。

(2)反思作为一种背景

对萧恩观点的第二种批评,就是他只是在个体水平上关注教学实践而对构成和影响实践的社会条件很少注意。问题是,萧恩通过关注教师内部对其自身实践的注意,鼓励教师对自己的组织条件和角色作出服从的反应。批评家指出,既要鼓励教师对内关注自己的实践,又要鼓励教师对外关注实践的社会条件;旨在努力改变的行动计划应该既改进个体的实践,又改变所处的周围环境。按照谢夫勒(Israel Scheffler)的观点,如果教师要放弃历史赋予他们的保守的和技术的角色观念,如果他们想成为反思性教师而不是技术性教师;那么,他们必须力求建立一种关于其工作的宽阔的愿景,而不仅仅是对其自身的实践进行内视:/教师不能把他们的注意力局限在课堂之内,而丢下更重要的学校教育背景与目的不管任由他人决定。他们必须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积极负责,对目标赖以成功的社会背景积极负责。如果他们不想成为他人的附庸,他们就要通过对目的、结果和社会背景的批判和持续的评价来决定自己的事情。01142所以,教师不应该被命令在课堂上该怎么做,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应该与家长和社会公众进行合作,为学校的教育确定目的、提供指导。我们不再能容忍存在于家长与社会公众成员之外的那些所谓永恒的教师观念,也不再容忍命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种种教条。如果教师希望变成积极的和有效的反思性实践者,那么,合作活动的背景就需要创造。缺乏这一观念,教学专业的发展将会因人们命令教师应该做什么而降低或削弱。

尽管如此,萧恩的反思性实践的思想还是得到了人们的推崇,他的关于教师怎样感知世界和关注实践的欣赏系统的理念,的确有助于检验教师的实践的理论及其实践之间的关系。而二种反思类型和三阶段的反思过程更是对杜威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成为后人进行反思研究的基础。

(三)五种反思维度)))对萧恩二分法的发展

1992年,英国的二位教师教育者格里菲斯和唐(M orw ena Griffiths&Sarah Tann)提出了超越萧恩二分法的五种反思维度构架。1152他们认为,教师是在不同的时间速度和知觉水平上进入行动、观察、分析和计划循环的。

反思的第一个维度即快速反思,它是萧恩的在行动过程中的反思的一部分,具有个人化、即时化和自动化的特点。反思的第二个维度是修正,它仍然是在行动过程中的反思的一部分,但它有个因为思考而快速中断或暂停现象。这里我们可以把这些事情看作是教师在/审读0学生对某一具体内容的反应,看作是教师在某一点上、在对这些反应审读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行动的修正或调整。反思的第三个维度是回顾,这是萧恩的对行动的反思的一部分。回顾通常发生在不同的个体或群体之间,可以在教师工作期间或之后的任何时间内,其结果或许导致原先的教学计划得到了修正。反思的第四个维度是研究,这时教师围绕某一问题进行长时间的思考与观察,反思变得更加系统化和敏锐化。反思的第五个维度是理论的重构和重建,这个阶段的反思可能要持续几个月或几年,且比其他维度的反思更加抽象、理性和严谨。教师在批判性地验证自己的实践理论的同时,也在按照一般的学术标准来衡量这些理论。这些学术研究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实践,解决问题;同时,对实践的反思也促进和丰富了他们对学术理论意义的理解,使他们避免陷入学校日常教育的二难情境之中。

许多大学研究者指责教师总是试图停留在反思的快速和修正层次,他们认为,旨在理论的重构和重建的反思是唯一具有价值的反思类型。格里菲斯和唐指出,教师必须对所有维度进行反思,太关注某一维度而忽视其他维度,反而会导致反思停留在表面层次上,而对教师的实践理论和实践很少研究。其实,所有这五种反思维度都是需要的,教师如

62

果能进行不同水平的反思,就能更好地说明他们自己的实践理论并加以批判地检验,能与其他替代的理论相比较,并加以提炼。它为促进教师的实践和反思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

格里菲斯和唐所构建的五种反思维度更为全面地提炼和扩展了萧恩的在行动过程中反思和对行动的反思的思想,从而可以使人们的反思行为更为具体化,更具有操作性。

三、小结

本文选择性地简要介绍了杜威、萧恩、格里菲斯和唐等人的有关反思性教学的思想和观点,但要由此完整地勾勒反思性教学的发展历程,还是困难的。更何况反思性教学本身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远没到盖棺论定的时候。不过,通过上述介绍,读者或许能对反思性教学及其历史发展有所了解,能进一步明确反思性教学的一些特点和条件,那就是:首先,反思性教学重视教师思考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进行实践理论与研究努力之间的多重整合和转化,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帮助教师去复制和套用那些别人研究所提出的实践准则上,而忽视内在于教师自己的实践理论和专长。

其次,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以指导性的目标和价值为中心,全面参与思考过程,而不是把教师反思的基本内容限制在教学技术和班级组织的技术问题上。忽视价值和目标问题的手段)))结果的思考方式是错误的。

第三,反思性教学是一种依赖群体支持的个体活动,它不仅要求反思者有一个开放、负责和全心全意的投入的心态,同时也有合作、协调、信任的环境要求;它是一种合作互动的社会实践和交流活动,好的反思性教学既是自我批判的又是合作民主的。

第四,反思性教学既重视教师的教学反思,又重视对教学赖以发生的社会和组织背景的分析。它要对发生在学校内外的事件及其社会背景进行全面的反思。

总之,反思性教学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信念、经验、态度、知识和价值的意义及其他社会条件承担了认知、检查和反刍的责任。反思性教学是一个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进而提高组织水平、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和手段,但必须以我们对反思性教学形成一种更加精细的理解和更为客观的态度为前提条件。

注释与参考文献:

112L.M.Villar,Teaching:Reflective,from T.Husen et al., The International E nc yclopedia of Ed ucation,1994,P.

6215.

122Paris,C.(1993).T eacher agenc y and curriculum making in classr oo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P.149. 132Lytle,S.,&Cochran-Smith,M.(1990).L earning

f rom teacher research:A Workin

g typology.T eac

h ers

College Record,92(1),P.83.

142Zeichner,K.,&Liston,D.(1996)Ref lectiv e teaching:

A n I ntroduction,Lawrence Erlbaum Associ ates Publi s h-

ers,P.6.

152Calderhead,J.(1989).Ref lectiv e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Teaching and T eacher Rducation,5(1).P.43. 162Gutmann,A.(1987)Democratic education.Princeton, NJ:Princ e ton Univ ersity P ress.P.

172Dew ey,J.(1933).How We Think.C hicago:Henry Regn-ery.

18、9、102S chon,D.(1983).T he re f lectiv e practitioner.New

York:Basic Books.

1112M unby,H.,&Russell,T.(1990).Me taphor in the study of teachers.pr o f essional know ledge.Theory i nto Practice,29(2).P116.

1122Tre mme l,R.(1993).Zen and the art of re f lec tive practice.

Harvard Educati onal Review,63(4),P.434-458

1132Osterman,K.,&Kottkamp,R.(1993).Reflective prac-tice for educators.New bury Park,CA:Corwin Press.P.

25.

1142S cheffler,I.(1968).Univ ersity S c holarship and the ed-ucation o f teachers.T eachers College Record,70(1),P.

1-12

1152Gri ffi ths,M.,&Tann,S.(1992).Using r e f lectiv e p ractic e to link p ersonal and p ublic theor ies.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ing,18(1),P.69-84.

63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与总结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与总 结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与总结 随着新课改的展开和新课程的实施,原先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范围和过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的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实施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通过教学实践和实地调查,现就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实施策略谈一些认识。 第一、问题。 1、初高中历史教育现状和知识的衔接问题。 新课程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而这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 2、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问题。 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理念有三: (1)新课标要求教学的知识应注重实用性。历史教学主要是为了传授历史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为现实服务(学生个人修养的培养和对历史的借鉴); (2)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主,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活动中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好学生自主学习。还要注意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不可回避的高考应试教学的关系处理好;(3)讲究把教学延伸到课外。课本的知识容量有限,很多现实有用的知识课本所及甚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教师必须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提供自学所需用资料的介绍。如此这样,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如何才能更好的去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呢确实是个难题。 3、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问题。 因为新课程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所以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和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问题,都很难把握。而知识的系统性不强,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并培养能力就不得不进行必要的补充,课时就显得严重不足。 4、高考方案问题: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新课程一方面主张实行学分制,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在高考中以成绩论成败,这无异于“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只要有高考压力的存在,探究、创新、自主精神等等不在成绩中明确反映的内容是不会被重视的,实施新课程的理想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 第二、实施策略。 (1)、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创新思维、更新观念是适应新课改的前提 观念的更新是一切创新手段实施的根本。没有新理念、新定位、新角色,只有新课标、新教材、新知识,还是旧课程,没有新成效。为此,应该重点转变三个方面观念:一是转变对新课程的认识,即用新思维、新方法,不能守着旧框框、老套套;二是转变自身角色,由传授者变为启发者、引

最新【总结大全】高中历史月考反思总结

高中历史月考反思总结 期中考试失利后的总结与反思这次的语文考试令老师与父母大失所望,成绩令我也十分震惊,是的,考砸了。 总结了失败的原因,才发现有很多。首先,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前预习不充分,学完每一课后没有及时复习,导致考试时碰到以前课程的题目,失分过多。学习习惯不好,没有合理安排时间,作业的质量与效率不高,经常熬夜,上课没有精神。 其次,上课没有积极参与课堂,对于每一个问题没有仔细思考,以致思路不活跃,掌握的知识不具体、不全面,不会举一反三,思考问题所需时间很长,导致作文时间不充裕。做的练习很少,做题的经验较少。再者,便是课外书的阅读,阅读量过少,导致写作文没有素材,词汇的积累也很少,语言没有逻辑性,文章显得十分杂乱,苍白无力。对历史与人文的理解也很少,对许多文章包括诗词都不能理解,导致考试中的课外文言文失分不少,阅读能力仍有待提高。 最后,则是我最大的弱点:粗心。总是“大意失荆州”,做题马马虎虎,没有审清题意便盲目做题,不知是语文,所有的科目都是这样,做完试卷后没有仔细检查,导致犯了许多不该错的失误,正确率较低。以后做题一定要仔细,不能因为题目简单而不去在意,学习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只有打牢了基础,才能在此之上再去提高,所以,对以前知识

的掌握,是必要性的。 通过了对本次语文考试的总结,我了解了更多自己的不足之处,知道了,自己的水平还差得很远,只有下苦功夫,才能取得成功。 初中期中考试后感想作文 我们就要考期中试了,我很想考一个好成绩报答辛苦的老师和妈妈。所以每天我都好好复习。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家及时完成作业,多做一些课外试卷。我想做了这么多准备,一定能取得一个好成绩。考试卷发下来了,数学是96加5、语文是88加5。我急忙将试卷合上,匆匆塞进书包,这时我的心里很难过,感觉眼睛里有什么东西湿湿的。 我放学回到家,看到妈妈就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妈妈安慰我说,这次考试不理想,还有下次。我心里想“我怎么考得这么差,以前成绩没我好的同学这次都考到我前面去了。他们都进步了,只有我退步了。”反思这次考试,我觉得没有打好的原因是语文题很活,我心里着急没有读明白题的要求;还有平时读得书很多,却用不上。我打算以后还要多看,把好词好句记到脑袋里;还要多做一些阅读题,我想下次一定能考个好成绩。我对自己说,只要坚持不懈,就会取得成功。 期中考试后的教学反思 期中考试结束了,面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虽然都比以前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

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 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 下面是爱汇给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供大家阅读!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篇1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 很快的,一个学期已过大半,回首过去的日子,反思这一段的教学经历,也有一些收获和问题。 在反复研读《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有所感悟,把理论运用到课堂实践上,有很大的收获。 我尝试借鉴了几个做法,发现效果还挺好的。 1、语文的课堂上,把肢体运作学习活动和语文科联系起来,让学生搭一搭、动一动、演一演、说一说,将使学生觉得学习语文也是容易的事。 在在语文教学中,我一方面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进行讲解,化难为易。 另一方面大胆的运用肢体语言,形象而又夸张的进行表演,从而让学生既觉得活泼,又变得生动。 学生不仅兴致盎然,而且也容易掌握。 2、爱因斯坦认为“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问题的发现和提出,经常意味着一个新领域的开辟。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不仅可以提些问题,如: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懂得了什么?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联系自身回答问题,提高内省智能,同时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内省智能、交际智能得到了培养。 3、“以人为本,这是新课程教育思想的体现。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 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 把宝贵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广阔天地里,享受阳光,吸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目标。 4、把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融合起来。 如把作文教学与各学科融合起来如在音乐课中,让学生记一记自己是怎样学习歌曲、舞蹈和当时的心情。 在美术课中写一写自己是怎样画出一幅幅优美的图画的,及看到自己画的感受。 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它使我得到了很多的启示,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作为一位教师“润物细无声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们的品质,张扬他们的个性,和他们一起茁壮成长。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篇2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我回顾了自己

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王秀英 当前的课程改革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而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与教学以培养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新时代合格的公民为根本目的他们向往与追求真、善、美,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或者说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其中,科学精神主要表现为坚毅、严谨、求真、求实,怀疑、批判、创新精神;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能和谐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人为本、热爱生命,尊重人格、人权,讲究人性、人道。体会最深的是,一旦接触到教学实际,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一组组关系错综复杂,真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无疑,坦然面对、正确理解、尽快理顺那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也就成了历史课堂教学的当务之急。那么,哪些关系是首先要去理顺的呢? 我通过学习《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研修手册—历史课程研修标准》,高中历史教学的灵魂在于:通过师生共同体验、探讨、领悟历史,从而大力提升师生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是搞好历史课改与教学需要抓住和理解的关键问题,也是广大历史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认识中摆脱迷惘、走出困惑的指路明灯。在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人们的操作有可能是充满个性、五花八门、丰富多彩的,但只要是符合我们培养人的根本目的,其行为就应该肯定,否则,就应当反思与改进。 一:领会课程理念,改变旧观念。 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在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体验和学习经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和探究性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创新意识。课程的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精选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 一、眼中有高考 高考是学生考,但离不了老师的引导、指导,所以要让学生考得好,首先老师引得好,“引”的关键是老师时时眼中有高考,事事围绕高考转.我们的做法是: 1.合理安排高考复习时间 为了保证高三有充足的复习时间,在学期初,我就结合以往高三辅导经验,按市统考要求,拟定了三轮复习计划,力争做到一轮夯实基础,二轮狠抓提高,对于第三轮复习,“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补漏)、提高(能力)”的八字方针,逐步提高学生成绩及能力. 2.研究高考收集高考试题 高考结束后,我们注意收集各地高考试题,并把它们与前两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类分章整理,仔细研究试题特点,做到心中有高考、心中有试题.在教学过程中,随进度和教学内容适时调出使用,这样学生既熟悉了近年的高考难易程度新颖程度,对高考不再那么恐惧;同时还可排出一些刚考过的考点,减轻复习的负担. 3.关注社会热点以现实的热点带动历史知识,以历史知识去解读热点,编制热点小专题.不过,一些特别热的点往往命题时表现并不明显.因此,复习中也不要太强调,以免淡化对其它基础的掌握. 4.团队协作备战高考 这里的团队包括教师团队,更包括教师与学生的班级团队.与备课组的教师共同研究、分工协作备战高考;与学生多沟通,对学生多帮助,多留时间给学

生,大家齐心协力奔高考. 二、学、练为高考 为了让学生考好,就要让学生把知识烂熟于心,还要让学生把知识用得得 心应手. 1.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一是要将课本读“薄”,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和近年的高考试题的前提下,有选择、有针对地将课本里大量的阅读文字和不少孤立、静态的 陈述性语句,以及夹杂在字里行间的相当部分的修饰性词句果断删减,减轻学 生的负担,提高备考的效度. 二是将课本读通,充分利用课本的目录,探求章目、子目录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深化理解;同时又能系统化课本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2.有针对性地自编试题就非常重要和有用.这类考题考查内容主要是与市 诊断考试以及高考同步,试题形式与高考题相同,检测时间控制在40分钟左右.在每一次诊断考试前准备多套,集中训练,效果很好. 3.考前强化训练高三的考试有点多,综合的月考、学科的单元考、专题考,似乎一个都不能少.但我认为学科检测在日常应减少一些,以增加学生阅读教材、领悟知识的时间. 三.心中有学生 1.赏识、尊重学生 与直属校比较,我们算是二流的学校;与理科生比较起来,我们的学生绝 大多数是三流学生.整理知识体系、记住该记的知识点、有不错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对他们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赏识学生的微小进步,理解学生的一次次的失败,会让学生心理上更能感受学习的快乐与兴趣.

第一次月考总结与反思范文

第一次月考总结与反思范文 第一次月考总结与反思范文 月考结束了,你有什么样的自己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第一次月考总结与反思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篇一:第一次月考总结与反思范文 “思维方法决定做事行为,做事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比尔盖茨的一席话令我对人生又有了新的感悟。 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总结,但每次结果却没什么大的变化。成绩的不见好转,说明我自己在思想上存在问题,所以当务之急并不是解决成绩,而是思想上的问题,因为这将关系到我一生的命运。 成绩问题的确很让人头疼,不过路是自己选的,问题也应由自己来承担,针对单科存在的问题还是应该系统的分析。 这次考试语文试卷得了104分,放在高一高二的确是个高分,但对于高三来说,语文110分以下的成绩都是低分。汉语作为母语,每个人在思想中都已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所以要人为的改变这种模式确实有点困难。语文卷总的来看,影响成绩的还是选择和作文,这就涉及到一些基础知识,基础知识

丢分,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好弥补的。我还是很有信心在第二次月考中突破110分的~ 数学自古以来就是文科生的弱科,但这个社会又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如果你不强,就注定被人吃掉。所以我还是选择无条件的提升数学成绩,针对此次考试,数学卷子综合来说还是比较简单,但因马虎未审清题意,所以丢了许多不该丢的分。此次数学考试,就我个人看来124分是正常分数,因为这124分都是基础分,最次也得过120分。上高三以来我的数学成绩一直是教室里最好的,但这次的失误令我十分懊悔,希望没有令数学老师失望,下次月考,我会拿回本属于我的东西。 英语常被中国人看作第二种语言,但在经济发达、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英语早已成为了中国的第二种母语。汉语、英语不过关,很难在社会上生存,此外还必须掌握日语或法语第二门语言。香港大学的面试更是以英语为沟通方式,由此可见,英语对于我们这些90后来说非常重要,必须无条件的学好英语。 政史地一直被人们视为小科,但自分文理以来,政史地就已占据了半片江山,想要考高分,政史地绝不能缺腿。可我现在还仅仅是拘泥于及格… 首先在基础上我就很不过关,所以受题的难易程度影响很大。感觉基础上的问题是最好解决的,只要付出时间与努力就应得到相应的收获,但事实证明,并没

小学教师教学反思总结

小学教师教学反思总结 小学教师教学反思总结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我知道:我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当我第一次迈上三尺讲台、面对那张张可爱脸的一刻起,我就明确了肩上的责任与义务。认识到了“太阳底下最光辉事业”的光荣与崇高。二十三年的教师生涯,二十三载的兢兢业业,自己在教育岗位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成绩,但是教育让我学会了思考;教育让我学会了什么是爱,如何去爱。我深深爱上了我的教育工作。下面从几个方面总结我二十载教育的成长: 一、选择了教育,终生无悔。 我刚上班时,在一所中心校任教。记得我就业宣言时,我当着我校一百多名教师的面,许下诺言:“既然选择了教育,我就好好做我的教师,对得起学生的称呼,不辜负家长的期待”。记得当时掌声响了许久,我知道,这是前辈教师对我的信任,也是他们给我的鼓励。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我负责学校的艺节目排练工作。当时由于年轻,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兴趣。为了搞好音乐教学,我积极学习手风琴、吉他;为了帮助其他老师搞好印卷子工作,我向老教师请教铅印打字机的打字方法,有时间就去打字房,努力记住字的位置,盼着多帮老师们;赶上县里检查节目,我常常主动加班那时,我真的有用不完的力,我迎合校长的鼓

励,喜欢老师们的夸奖,甚至在意学生的评论。我盼望周立会上的点名表扬,我更期盼教师的领奖台上有我的身影现在回头看看自己当年,可以说有一颗爱岗敬业的红心,但也有虚荣的表露。为了表扬而工作,为了奖金而努力,为了表现而表现。有点像个无头的苍蝇,缺少始终如一的稳打稳扎。 二、智育第一 思想得到完善与提高的是我当班主任以后。我上班第三年,我当了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当四十三张小脸整齐的坐在我的面前时,我从心底涌出了从未有过的母爱。当时在村小,条很艰苦。冬天要生炉子、定期倒炉灰;给窗户上塑料、给窗框刷铅油我在几岁孩子面前成了无所不能的老师。四十三双眼睛看着我,我默默发誓:看着吧,我的孩子们,你们是幸运的,你们的老师很优秀,你们将会更出众。 我一心埋头在班级,就是体育我也很少在办公室,为了把我的班级搞好,我在教学上大下工夫:好好备每一节,积极与学生互动。查找学生的薄弱环节,买外阅读,用钢板刻好给学生定期发下去,定期检查。每天亲自检查作业,面对面的批注。每天放学就留好明天的早自习内容;但是我们学校除了体育学科有科任外,其他科都是班主任包。为了不让我的学生输在起点,我们班的音乐、美术都正式上。一点也不含糊。每当我班上音乐时,其他班上体育的班级就会趴在我班的窗外学,别提我班学生的美了。工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学生在学习上有了质的飞跃,教育局举办的几次作竞赛中我班的学生屡屡获奖;全镇的六一节目汇演赢得掌声;毕业考试在小青镇五家学校中名列榜首。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反思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反思 海南华侨中学许亚鹏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更需要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讲好历史课,难。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内容的老套和知识点的琐碎,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准确传授知识、把握重难点的同时把历史课让学生听起来有趣。 讲好历史复习课,更难。首先,内容多而杂。不论是复习一章还是一册书都需要历史教师在众多的史实中找出一条主线来统领所授知识,理清线索,便于学生记忆。其次,复习课是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相对而言趣味性降低、知识性增加、能力要求提高。第三,需要对学生学习及答题方法进行指导,这一项一般是比较乏味的。 鉴于以上思考,我对历史教学及复习反思如下: 首先,增加历史课的趣味性。对于一件历史事件我们的教材交待得很简单而且不是很连贯,比如,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经常具有跳跃性,学生就会问“这一期间孙中山做什么去了?”如果我们适当的补充一些历史事件,比如孙中山的“第二次护法运动”,不但可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而且填补了教材的空缺、增加内容的连贯性。 其次,与时事相联系。今天是历史的延续,我们可以在今天找到历史的影子,比如,香港问题,我们可以把它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1860年的《北京条约》及后来的瓜分狂潮联系起来;我们还可以把日本侵略台湾、“大陆政策”与今天台湾问题结合起来。总之,我们可以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比较好的结合点,让学生感到历史离我们并不是很遥远。 第三,比较式学习。学生对近代史中频繁的战争的分析能力不够,不理解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条件,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把战争这一类历史事件放在一起,让学生从中找到相同之处。比如,我在讲授《中日甲午战争》的时候,我把甲午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美伊战争放在

教师月考考试总结与反思

教师月考考试总结与反思 对于这次考试,总体感觉不够理想。平均分、优秀生都还有一定的差距。下面就这一次考试对教与学作一下总结与反思。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教学上的那股激情和动力不足,对学生缺乏一点耐心和信心。平时对学生多批评、少表扬。 2、对学生还不够严格要求,学生的行为和学习习惯有待提高。班中总有上课多动、作业不完成者,作为教师在这方面抓得还不够。 3、教师上课讲得太多,学生练得太少。虽然有时想让学生多动手,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但有时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差,有时为了赶进度等等一些原因使得很多时候仍然采用老的教学模式,课堂效率不够好。 4、教师课后反思不够。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有些习题不仅是讲了,而且是讲了多遍,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也常听见学生这样的埋怨:巩固题做了好多遍,成绩却迟迟得不到提高!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了。诚然,出现上述情况涉及方方面面,但课堂教学值得反思,对课文进行阅读理解的方法还有待探索,即所谓“抛砖引玉”,然而很多时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太小,教师包办的太多。

5、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学习困难学生较多,信心不足。教师在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个别辅导上还做得不够。 二、改进措施: (一)、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1、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思想观念,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 有些学生有不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作业字迹潦草,不写解答过程;不喜欢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不会总结消化知识;对学习马虎大意,过分自信等。作为任科教师要统一作业格式,表扬优秀作业,指导他们预习和复习,强调总结的重要性,并有一些具体的做法,如写章节小结,做错题档案,总结做题规律等。对做得好的同学全班表扬并推广,不做或做得差的同学要批评。使学生慢慢地建立起好的学习方法和认真的学习态度。当然,要改变根深蒂固的问题并不容易,要坚持下去。 (二)、刻苦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教研能力。 平时要认真阅读新课标,钻研新教材,熟悉教材内容,查阅教学资料,适当增减教学内容,认真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真正做到重点明确,难点分解。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

小学六年级教师教学反思

01 小学六年级教师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六年级教师,这学期已经结束了,你做好教学反思了 吗?这学期你带的班级情况怎么样?有哪些值得继续发扬?有哪些 需要再接再厉?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小学六年级教师教学反思,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 据上周期末测试的不完全统计,截止六年级上期末结束, 我所带六年级尖子学生共计78人,其中上岸(被名校预录取)学生74人,上岸率达95%上岸的学生手里的ofer (学校选择)人均3个及以上,在杨家坪这个拔尖学生相对没有沙坪坝那么占优势的地方, 能达到这样的水平,还是很值得庆贺的,相信到了六年级下期,这个情况 还会更好,有望达到100%勺升学率!(据我所知,其他老师一般可能 50%勺升学率已经很高了,当然大家也可以自己斟酌对比) 我会先对每个班的学习情况做个简介,反思每个班的教学过程, 对比各班不同学习情况,总结教学教育经验,方便低年级家长对标和 规划自己孩子的学习安排,同时也将宝贵的教学经验带到后续教学 中,发扬光大,造福更多学员。(比如作为家长来说,鼓励孩子坚持 学习多重要、选老师比选机构重要等;作为老师,反思教学过程、幽 默启发式教学、严格要求学生之重要;作为学生,有学习目标又是多 重要 等) 具体升学情况如下: 周六早10:40班升学情况

该班组建于2016年1月(当时学生都是三年级)。这个班学生家长的整体教育意识强烈,大部分学生都是一直跟学过来的,真的是寒春暑秋,歩履不停,基本上每期课程都在学起走,没有落下一次课, 虽然有的学生开始接触奥数时很迷茫,直接点说就是听不大懂跟不上进度。 最记得就是第一次期末测试,有的学生90多,有的学生一直考三四十,但是家长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跟老师积极沟通,找到学生的问题所在,并加以解决,坚持学习(比如有的学生是学习习惯不好, 那就着重培养学习习惯;有的是基础薄弱,那就转班到偏基础的班级先学一段时间,同时打牢基础;有的是课上懂,课下就遗忘,那就及时复习,跟家长复述例题的讲解过程,加深印象;还有的确实是没听懂的,那家长就跟孩子一起,跟班听课学习,然后回家再次辅导,同 时也跟孩子一起探讨进步)。 最终他们也用升学成果检验了他们努力的成效, 还是那句很经典的话可以概括这些孩子的努力一一皇天不负有心人, 机会留给有准备 的人,最终全班20人,全部上岸,该班上岸率高达100%且都是七 龙珠名校! 该班学习属于黑马型,刚开始整体学习情况没有一点五十的班好,每次测试平均分都是排在一点五十班的后面,但到了五年级上期开始,慢慢赶超一点五十的班,成为几个班中最好的班级,在近一次超尖选拔测试中,全班就有3人入选! 值得一提的是,班上有一位比较特殊的同学,她比其他学生在校 低一年级(也就是班上其他同学都是六年级,她是五年级),但是每 次测试基本位居班上前三,且在五年级上期就已经斩获yc国象、H8 全免的机会,这个跟我的教学就没太多关系了,更多还是在于家长的自主教育意识强烈,在学生一二年级就开始做奥数训练,且一直跟学很多奥数课程,五年级就已经刷题好几摞,所以都是拼出来的好成绩! 周六13:50班升学情况 该班组建时间与上一个班相同,都是同一批次进我的班的学生, 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是从三年级学过来的,所以升学情况显而易见,除

历史教学反思15篇

历史教学反思15篇 历史教学反思(一): 新课程改革进行地如火如荼,教学模式也随之一改再改,日见丰富。新课程、新标准、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如何把学生学习历史的进取性调动起来,在课堂中给学生以充分发挥余地,从而得到锻炼,已是一个关键性问题,也是每个新老教师苦苦思索、探索、甚至头疼的事情。经过历史教学,让我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西。下头我对初中历史教学作以下反思,与大家共勉。 首先,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仅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学生仅有具备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勤奋地学习。很多学生认为历史课枯燥、乏味,所以缺少学习兴趣。所以我努力让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中一向坚持比较持久的注意力,就结合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将激发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例如讲到炮烙之刑时,我说:商纣王创制的‘炮烙之刑’是一种酷刑,他先叫人将铜柱子放在熊熊燃烧的炭火上,等铜柱烧得通红通红时,就把‘犯人’的身体贴在铜柱上,‘犯人’刚贴在铜柱上,只听到‘哧’的一

声,‘犯人’的身体立即冒起缕缕青烟,犯人几乎都是被活活的烫死了。这样,学生仿佛亲眼看到了和亲耳听到了,产生一种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了对商纣王残暴统治的认识。 初中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讲明朝君权的加强时给学生讲述露马脚故事的由来,这样既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如在学习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讲到戚继光抗倭时,给学生讲述体育课的口号稍息、立正的由来及光头饼的由来等等,使学生听了以后十分感兴趣,由此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更浓了。 其次,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我认识到不能再同我上学时那样教学了,此刻应当教的不是书本上死的东西了,那些学生都能明白,读史能够明志,学史能够鉴身此刻教给他们的是就某个知识应怎样分析理解,使从中得到启发。所以我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理解式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理解教育影响,从而到达所预期的学习目标。在上导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本事,设计了科举制的创立这个资料,先由教师接任了一个自我一点也不了解的新班,要选几位品德好、关心团体、办事本事强的班干部,用什么办法选举呢?而引出话题,再结合本课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想象如果自我是古代的封建帝王该如何选拨官吏呢?短时间内便创造出了一个浓厚的学习气氛,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使学生真正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3篇)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3篇)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的指正和批评!以下是高中历史教学反思,欢迎阅览!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1】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已走过几年的历史教学,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西。下面我对初中历史教学作以下反思,与大家共勉。 首先,把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个关键性问题,联想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纵向联系及横向联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教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

活海洋里尽情畅游。这种以教师的点拨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教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我把它叫做联想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正好适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因为现在的学生,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电视、杂志、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知道美国布什再次当选总统和这次“海啸”带来的灾难,知道当今中国“韩流”“肆掠”……他们勤于思考,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极大的广阔性,善于独立思考。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2】 世界历史已基本教完,在复习之际,回顾世界历史上的五次瓜分,浅析对五次瓜分的理解与总结。 在人类历史上,列强对世界的几次主要的瓜分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5世纪-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对世界的瓜分。 1494年,葡、西两国签定了“托尔德西里雅斯条约”,规定在佛得角群岛以西370里加处,自北极向南极划一条假想的分界线。此线以东新发现的土地归葡萄牙所有,以西归西班牙占有,此即臭名昭著的“教皇子午线”。1529年,西、葡两国又在萨拉哥萨签订新

高中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500字_1

高中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500字 高中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500字范文一:我知道老师对于我有着很大的期望,可是我还是没有考好。对于这点我感到十分抱歉。但是既然犯了错误就要改正,所以,通过考试我也想了很多以后一定要学习的东西。 首先我要改掉不细心读题目的坏习惯。有时候我往往看着题目前面就顺手把后面的问题写上了,于是错了很多。这也许也和答题技巧有关系。总之,通过以后的练习,我一定要在考试的过程之中认真审题,自习读题,把题目看准、看好。时间允许的时候要多检查几遍,绝对不允许自己再犯类似于这样的无谓的错误。 其次,我还要加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通过考试,我终于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平日大家都聚在一起做一样的题目,感觉不出来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可是一当考试,才发现原来那么多考试题目是我从来看都没看过的。只怪自己练习题做的少。不能允许自己再继续这样下去,所以,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从这次考试之中吸取教训,增加力量,为下一次考试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考试技巧贵在练习。生活之中,我还要多多加强自己的练习和复习,考试之前制定周详的复习计划,不再手忙脚乱,没有方向。平日生活学习中学会积累,语文积累好词好句,数学也要多积累难的题目,英语则是语法项目。对做完形填

空等练习题也是提高英语的好方法。 对于各科老师,我希望老师不要对我失去信心,虽然我这次考得并不理想,但是我相信自己的实力。下一次考试,我一定会努力的! 高中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500字范文二:在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里,我犯了很多不该犯的错误。 我一向语文很好,可是这次鬼使神差的,语文竟然错了很多不该错的地方。经过我的仔细反思,我想这和我阅读题目不认真有着很大的关系。这点也同样延伸到了数学和英语方面。很多计算和语法上的小错误让我丢掉了不少分数。例如:(这个我不能替你写,不知道你究竟错了什么,举上几个小例子就行,50字左右) 我知道老师对于我有着很大的期望,可是我还是没有考好。对于这点我感到十分抱歉。但是既然犯了错误就要改正,所以,通过考试我也想了很多以后一定要学习的东西。 首先我要改掉考试不细心读题目的坏习惯。有时候我往往看着题目前面就顺手把后面的问题写上了,但是却错了很多。这也许也和答题技巧有关系。总之,通过以后的练习,我一定要在考试的过程之中认真审题,自习读题,把题目看准、看好。时间允许的时候要多检查几遍,绝对不允许自己再犯类似于这样的无谓的错误。 其次,我还要加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以及政治、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反思共4页

新课标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反思 新学期开始,课程进行了新的改革。首先,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第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对各门具体课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上升。第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第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第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以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第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国家课程的评价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在开学后四周的教学中,根据新的课程标准,与以往的教学有了一些改变。 第一音标与字母同时进行。以往我们总是认为字母与音标放在一起学生容易混淆。所以前2个单元只学字母,到了第3单元学生不认识音标,只能根据老师的声音模仿。一是发音不准,二是教师特别累,而且在以后的教学中学生只能依靠教师,无法独立学习。

第二学生讲授。由于这一些学生小学学过英语,26个字母基本已会读,只是书写方面有错误。对于一部分学生,字母已掌握,重复学习会令他们感到厌烦。所以可让他们提前预习,在课上让他们来讲授字母的读音、写法。告诉大家字母的占格和笔顺。这样讲授的同学就会积极准备,而其他同学也会感到很新鲜。 第三在学习日常用语的同时,学习单词要求背诵。第1、2单元都是一些日常交际用语,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只要求学生会说,会读并未要求写。在学到第3单元的时候,学生的难题就来了,20多个单词怎么也背不下来。第9课大约要学习1个星期的时间。如果能在第1、2单元就出现单词,引入单词的背诵,一堂课背5、6个单词,就会省时而且容易接受。第9课也就可以正常进行,1课时就可以解决。 在这四周的学习中,由于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学生的掌握情况出现了差异。要熟知学生的情况,对于后进生要多提问,多帮助,不能让他们落下。但不能讽刺、训诉学生。 (1)在对待学生上,强调尊重、赞赏,教师必须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那些智力发育迟缓,学业成绩不良,有过错的,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不合群的学生。要做到真正尊重学生,教师就要彻底抛弃过去造成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行为。 (3)在教学方式上,教师所起的作用是帮助和引导。教师的职责在于帮助,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展他们所学的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且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

初中历史课教学反思(陈文敏)

初中历史课教学反思(陈文敏) 我对初中历史新课标、新教材的认识、感受、体会颇多。现在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与探索得来的心得付之笔端,与教育同行们探讨交流:问题一:我驾驭教材的能力有限,基本素质和能力亟待提高。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觉得历史新教材以主题为单位,如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是侵略与反抗,第二单元是近代化探索等,教材的编写者着重追求知识的思想性、教育性,而不刻意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留下了很大的思考和发挥的空间给教师和学生,有利于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创造性。 我个人认为:教师应加强对历史学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课程标准》的学习。教师之所以在备课时感到难备的原因很多。因此,在进行群体教研活动时,在集体说课、备课时,应对课程标准进行固定时段的周期性解读,将《纲要》、《课程标准》的学习与本组教师教研活动相结合,同步进行,以便圈定传授该课的知识,而不是什么都教。 刻意追求课堂形式的“ 活泼” ,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实质。由于新课改了,我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深,对新课程的本质认识还不够到位,加上评价方式的滞后,在教学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些只追求形式而不追求内容的突出问题。例如:我把“ 教学方式转变” 视为新课改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而在教学方式转变过程中,特别将“ 自主、合作、探究” 作为重点倡导的教学方式,但对“ 自主、合作、探究” 在课堂上到底怎样进行、“ 自主、合作、探究” 的本质特征和使

用范围是什么,我还是处在心中无底阶段。讲合作、探究,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难以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纪律也不好维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分组讨论,有可能使优秀生参与的机会更多,而后进生则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优秀生那里获得信息,致使后进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 当然我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肯定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解决现存问题对一线历史教师来说任重道远,我希望更多同行与我一起,为解决历史教学问题而共同努力。

历史教学反思

历史教学反思 据调查,高中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学生不喜欢历史课既有教材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的因素。反思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不得不思考高中历史究竟该怎么上?优秀的高中历史课应当具有情感性、人文性、历史性、文化性。对照上述历史课“四性”,反思目前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还存在诸多薄弱之处。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提高高中历 史教学质量,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加强史实教学 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中写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感知历史阶段主要向学生呈现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现象等具体史实。感知历史阶段,学生不仅是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忽视、削弱感知史实阶段是存在的,自觉不自觉地抹煞了感知史实阶段的内容和意义,影响历史教学效果。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史实教学呢?首先教师要认识史实教学在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使史实能生动地再现历史形象。再次是补充丰富、具体的史实,历史细节越清楚学习印象越深刻,甚至终身难忘。历史教师要在史海中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历史细节。例如,我在讲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时,给学生讲了胡适印章的故事。有一次,胡适得到一块上好的鸡血石图章料,决定用它刻一枚私章。他交待篆刻师傅,刻“胡适之印”即可。篆刻师傅认为胡适是白话文的提倡者,是用白话写文章的大家,影响这么大,怎么刻图章还用“之乎者也”一类的字,于是自作主张地把“胡适之印”改刻成“胡适的印”。三天之后,胡适收到印章,发现上面刻的是“胡适的印”时,哭笑不得。通过这个事故学生对胡适在文学革命中的重大 影响印象非常深刻。 二.培养学生质疑意识与方法 历史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教师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把教材知识视为真理,奉为神圣,要求学生死背史实和结论,质疑意识缺失。 基本史实和历史结论构成历史的陈述性知识。历史知识具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即二重性。客观性指史实的客观性,主观性是指结论的主观性。历史结论是教材编写者对史实的解读,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史实是虽然具有客观性,但也不能说就是绝对的历史真实,可能个别史实也是谬误。历史结论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我们更需质疑。例如,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而今帝国主义是垂而不死,很多方面我们还要学习借鉴。再如,经济危机在旧教材中认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的。而今年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哪个国家能逃脱经济危机的厄运?还有,在旧教材中对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评价是否客观、公

高一月考各科总结与反思范文

高一月考各科总结与反思范文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高一月考各科总结与反思范文,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通过我们各位思想的碰撞,一定会激发出您写作的动力。还有,阁下能将此文档加入收藏或者转发出去,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月考总结是阶段总结,概括上一阶段状况,提出下一阶段希望,老师也要为此做好阶段性的月考总结。今天给各位为您整理了高一月考各科总结与反思,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篇一 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之间开学的第一次月考已经结束了。然而,留给我得却是无法挽回的时间;面对这一张张优而不尖和“绊脚石”似的的分数令我不禁陷入沉思;看看一道道不该错的题目被打上大大的叉时,心底里感到无限地自责…… 当我静下来时,再仔细地浏览多一次试卷时,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多么地粗心、急躁。当一拿到题目是便马上动笔写,如果一遇到不懂得题目是便开始慌了,不知从何入手,因此导致了数学一道x分的题目完全失分,令我现在沉痛万分。 还有,虽然口中老说:“这些题目老师根本就没有讲到……”其实,到现在一回想起来,才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可笑、多么的无

知!“没讲到”原以为这理由就竟能把一切错误掩盖住,现在一想,不如该自己没有做到平时按时定量的复习、预习罢了。如果说,自己平时有做到复习、预习的话,那么即使老师讲到没讲到又有什么巨大关系呢?现在的责任只能推回自己身上,预习历来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要求,如果我们不做到课前预习,那么就会令自己的学习大打折扣了。 知识是靠日积月累的,人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大量的学习内容灌输入到大脑里去。“饥一顿饱一顿”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只会事半功倍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到定时定量学习。 我们还要做到老师要求背得一定要去背熟,要用理解性的方法去背,不能死记硬背,如果死记硬背的话,当题目灵活、变通一点的话,就会导致一系列的错误。 从这次月考我总结出许多学习道理和学习方法,当我们考试差时,如果只会一味地去找理由的话,或把错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的话,那么便会永远掩盖着错误,一直错下去。 如果该每天完成的学习任务没有完成,喜欢集中复习,临考突击,每天该学、该记的欠账的话,便会更难取得好成绩。要做到必须每天的知识积累,每天复习,而且要做到专心致志学习才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