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打分表120612

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打分表120612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打分表

操作步骤

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的满分为1000分;

2、根据“打分表中的评价内容”确定各个三级指标的得分,如有不详尽的地方,请参照“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实施细则”;

(1)明确企业是否有以下判定与否决条件,如有降级情况按照打分表中的说明进行降级处理;遇到打分表中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的情况,则其他指标不予评价,直接算作最低级别;否决条件及判定条件的汇总情况如下表所示:

否决条件与判定条件

否决事项 否决标准 备注

安全管理标准化 未推行安全管理标准化。

安全事故记录 近3年生产厂区发生过较大以上事故或社会影响较大的生产安全事故的。 现实安全隐患 现场发现重大违法行为或者严重事故隐患

A类企业否决条件

1、使用非法生产的特种设备

2、未办理使用登记

3、使用报废的特种设备

4、使用存在故障、异常情况经责令改正而未予改正的特种设备

5、使用经检验检测判为不合格的特种设备

6、使用未经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

使用单位存在重大问题

7、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C类企业直接判定条件

(2)“设备因素”的打分表是单台设备的得分,一类设备的总体得分采用短板加综合原则,详细准则请参照打分表中机的因素中的操作步骤;

(3)“设备部分”的总体得分为各类设备得分与其权重乘积之和。(具体计算方式参照机的因素的操作步骤)

3、将“人、环、管”三个因素各指标的最终得分相加,再加上设备部分的总体得分,得到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的整体得分。

4、根据得分情况确定企业的等级。

(本课题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分为A、B、C三类,A类企业风险最小、B类次之、C类为风险最大的企业,需要重点监管)具体的分类标准和步骤如下:

(1)确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类别认定标准

(由于地区差异比较大,具体各类企业的认定标准,各地区可以根据本地区情况对分数进行相应调整)

A类企业认定标准:A类企业综合考核得分在900分以(包含900分)上且没有出现直接判定条件中的任一情况。

B类企业认定标准:B类企业综合考核得分在700(包含700分)分以上900分以下。

C类企业认定标准:C类企业综合考核得分在700分以下,或者出现C类企业直接判定条件中的条款。

(2)分析“人、机、环、管”四个大因素的总体得分,如果某项得分在其总得分的60%以下(人87分以下、机207分以下、环42分以下、管264分以下),则直接调为C级。

5、抽样

抽样原则:特种设备抽查的数量应覆盖所有种类的特种设备,同类设备在抽样时以高参数设备为主要抽检对象。

抽样比例:抽查的数量以每类设备在册数(H) 按比例抽取

a) H≤10, 抽查H台; b) 10<H≤100,抽查10台; c) 100<H≤500,抽查15台;

d) 500<H≤1000,抽查20台; e) H>1000,抽查30台。

1、人的因素(145分)(详细内容请参照实施细则)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内容 得分

人员配置 操作人员配

置数量

--好(操作人员数量完全满足《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规定的最低要求),

则为37分;

--中(操作人员数量基本满足配置需求,个别岗位存在操作人员低于配置需求

现象),则为25分;

--差(操作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设备运行需求),则为0分。

工作经验 作业人员工

作经验

--具备相关岗位3年及3年以上工作经验,则为(18-26]分;

--具备相关岗位1年以上3年以下工作经验,则为(10-18]分;

--具备相关岗位工作经验1年以下的,则为[0-10]分。

安全教育培训 作业人员安

全培训情况

--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培训档案完整,全部作业人员按规定每年进行

再培训,按计划开展日常培训教育活动,培训记录完整,则为(35-50]分;

--制定培训计划不完整,培训档案不完整,部分作业人员存在未按规定参加再

培训情况,未能按计划及时开展日常培训教育活动,培训记录不完整,则为

(20-35]分;

--未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档案,作业人员未按规定参加再培训,无培训记录,

则为[0-20]分。

工作强度 劳动强度 --岗位劳动强度为轻劳动(相当于耗能值为3558.8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1%,即净劳动时间为293分钟(8小时工作日];则为(8-10]分;

--岗位劳动强度为中等强度劳动(相当于耗能值为5560.1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7%,即净劳动时间为320分钟(8小时工作日);则为(6-8]分; --岗位劳动强度为重强度劳动(相当于耗能值为7310.2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8小时工作日);则为(4-6]分;

--岗位劳动强度为“很重”强度劳动(相当于耗能值为11304.4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7%,即净劳动时间为370分钟(8小时工作日);则为[0-4]分。

人的因素

工作态度 “三违”情况--年均“三违”次数在10次及以上,则为[0-8]分; --年均“三违”次数在5--10次,则为(8-15]分; --年均“三违”次数在5次以下,则为(15-22]分。

3、环境因素(70分)(详细内容请参照实施细则)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评价内容 得分

自然条件 --恶劣,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所处地区地震、泥石流、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级恶劣气候发生频繁;则为1分;

--良好,几乎不会发生上述恶劣自然条件;则为3分。

外部环境

社会影响 --特别重大影响,则为[0-3]分; --重大影响,则为(3-6]分;

--较大影响,则为(6-9]分;

--一般影响,则为(9-11]分。

企业生产(经营)类别 --使用单位以特种设备为主要生产工具,则为[0-3]分; --使用单位以特种设备为辅助生产工具,则为 (3-6]分; --使用单位不以特种设备为生产工具,则为(6-8]分

安全文化建设 --好(根据企业规模建立了适应的安全文化制度);则为(20-30]分;

--中(进行了一定的安全文化建设,但没有达到企业规模的要求);则为(10-20]分;--差(没有按照企业规模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则为[0-10]分。

环境因素

内部环境

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 ——好(根据企业规模进行了适应的安全信息化建设);则为(12-18]分; ——中(进行了一定的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但没有达到企业规模的要求);则为(6-12]分;

——差(没有按照企业规模进行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则为[0-6]分。

4、管理因素(440分)(详细内容请参照实施细则,并适当考虑与企业规模的匹配度)

一级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

评价内容 得分

安全管理

机构设置

--好(根据企业性质及规模设置了适应的安全管理机构);则为(6-8]分;

--中(对安全管理机构进行了相应的设置但没有达到企业性质及规模的要求);则为(3-6]分;

--差(没有按照企业性质及规模进行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则为[0-3]分。

组织

机构

健全

程度

安全生

产责任

--制定了安全生产制度,并有完整的制度性文件;有层层分解落实的安全管理责任书或安全承诺书,落实“一岗双责”要求;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建立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并有效执行;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并有完整的会议记

录;则为(17-25]分。

--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各级管理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对企业安全生产能够进行有效的考核,安全工作会议基本上

能够及时召开,但会议记录不完整,则为(9-17]分。

--未能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各级管理人员未能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未能及时召开安全工作会议,无会议记录或会议记

录混乱,则为9分及以下。(出现此类情况,不能进入A类企业)

使用登记

制度及执

行情况

--好(根据企业性质及规模制定了适应的使用登记制度并进行了有效执行);则为(5-7]分;

--中(制定了使用登记制度,但制度的完备性不够或执行有欠缺);则为(3-5]分;

--差(没有制定使用登记制度,设备未按规定进行登记];则为[0-3]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作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

定期检

验制度

及执行

情况

——使用单位制定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并有完整的制度性文件;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有效的定期检验检测计划,确保检验检测

工作的如期实施;提供齐全的检验资料,并对检验结果形成书面报告;检验后,对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或存在问题的特种设

备,已经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并达到使用要求的,要及时办理有关注册、变更手续;则为(30-45]分。

——未能制定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但根据使用单位自身特点制定定期检验检测计划;提供的检验资料基本齐全,有书面的

定期检验结果报告;对检验存在问题的特种设备基本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则为(15-30]分。

——未能制定完善的定期检验计划,存在超期未检的设备或使用经检验检测判为不合格的设备;则为15分及以下。(出现此类

情况,直接作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

管理

因素

安全

管理

制度

及执

行情

安全检——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制度并有完整的制度性文件;做到专职检查与群众检查相结合,日常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普遍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制定重大节假日安全检查计划并有完整的检查记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不定期的开展日常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并有完整的检查记录;操作者在工作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倒班生产人员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安全检查制度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隐患,要做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则为(13-19]分。

——未能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制度,但制定有完善的安全检查计划,且基本能够有效实施;制定重大节假日安全检查计划,

检查记录基本完整;安全管理人员基本能够做到开展不定期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隐患能够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则为(7-13]分。

——未能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制度和完善的安全检查计划,安全检查工作未能及时开展,且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做到及时处理;则为7分及以下。

日常维护保养制度及执行情

况 ——制定日常维护保养制度并形成制度性文件;编制维护保养计划并有效实施;维护保养记录完整并及时填写;则为(30-45]分。

——无日常维护保养制度,但制定完善的维护保养计划;维护保养记录内容不完整、数量不齐全或存在补填现象;为(15-30]分。

——无日常维护保养制度和完善的维护保养计划;无维护保养记录;则为15分及以下。

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并形成制度性文件;技术档案做到每台一档;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档案的保管检查制度,每年年底全面检查、清理一次,做到帐档一致,并做好完整的记录;安全技术档案完整;则为(3-4]分。

——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未能形成制度性文件;基本上能够做到每台一档;安全技术档案基本完整(内容欠缺在3项及以下),则为(2-3]分。

——安全技术档案欠缺较多(3项以上)或无安全技术档案,则为2分及以下。

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及执行情

况 ——编制使用单位所涉及到的各类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并且包括紧急情况下的操作;将操作规程放置于操作现场;操作人员能够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则为(80-104]分。

——编制使用单位所涉及到的各类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但不包括紧急情况下的操作;部分操作规程未放置于现场;操作人员基本能够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则为(60-80]分。

——使用单位所涉及到的各类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编制不完全;未能将操作规程放置于现场;则为60分及以下。

特种设备管理台账——能够做到一设备一台账;台账内容完整,填写正确、及时;则为(3-4]分。

——基本能够做到一设备一台账;台账内容基本完整,填写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则为(2-3]分。 ——无设备管理台账,则为2分及以下。

安全管理考核奖惩制度及执行情况 ——制定安全管理考核奖惩制度并形成制度性文件,明确组织、时间、人员、内容范围、方法与技术、过程、报告与分析等要求;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管理实施情况进行评定,并形成正式完整的评定报告;根据评定报告结果实施奖惩制度并有完整记录;则为(4-6]分。

——制定安全管理考核奖惩制度并形成制度性文件;基本上能够做到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管理实施情况进行评定,但评定报告内容不齐全,缺少元素内容或支撑性材料;奖惩制度基本能够执行且记录存不完整;则为(2-4]分。

——没有制定安全管理考核奖惩制度;未能开展实施奖惩计划;则为2分及以下。

隐患排——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方法;制定完善的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方法和要求等;按照方案做好隐患排查工作并有完整记录;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对排查出的隐患能

查与整

改 及时制定整改计划并实施,消除隐患;在隐患治理完成后及时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则为(50-76]分。

——未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制度;制定较为完善的隐患排查方案;依照方案进行隐患排查工作并有较为完整的记录;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但未登记建档;对排查出的隐患基本能够及时制定整改计划并实施,未整改到位的隐患有可行的监控措施;对隐患治理完成后未能及时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则为(25-50]分。

——未能制定隐患排查方案,现场检查中发现严重事故隐患;则为25分及以下。(此类情况作为最高级别的否决条件)

应急救援预案——建立事故应急救援制度;按相关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针对不同类型的特种设备制定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应急设施、装备、工具完好率100%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定期评审应急预案,并根据评审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则为(16-23]分。

——未能建立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基本上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特种设备制定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无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的专兼职救援人员;应急设施、装备、工具基本完好;对应急救援预案未能定期及时做出修订和完善;则为(8-16]分。 ——未能针对不同类型的特种设备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应急设施、装备、工具短缺;则为8分及以下。

预防与改进措施及

执行情况 应急演

——组织从业人员定期进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检验应急体系的有效性;对演练效果及时做出评估,根据演练效果,修订、完善应生产安全事故急救援预案;保存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记录;则为(14-21]分。

——未能定期及时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对应急演练效果不能及时做出评估并完善、修订救援预案;应急救援演练记录不完整;则为(7-14]分。

——未能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无应急救援演练记录;则为7分及以下。

重大危

险源辨

识及防

范措施

——建立危险源的管理制度,明确辨识与评估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回顾、持续改进等;对本单位的特种设备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估,确定重大危险源;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资料完整;在全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危险源点警示牌;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并实施有效监控;则为(28-40]分。

——建立危险源的管理制度,但制度内容不完整;对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危险源辨识不够准确;重大危险源档案资料不完整;未能在全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危险源点警示牌;重大危险源安全防范技术和监控措施不完整;则为(14-28]分。

——未建立危险源的管理制度;对特种设备未能进行危险源评估和辨识;无重大危险源档案资料;则为14分及以下。

重大危险源辨

识与

事故

管理

事故管

理 ——建立事故的管理制度,明确报告、调查、统计与分析、回顾、书面报告样式和表格等内容;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根据有关证据、资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编制事故调查报告;对事故进行登记管理;事故处理过程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则为(8-13]分。

——建立事故管理制度,但制度内容不完整;未能及时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报告;编制的事故调查报告内容不完整或与事实存在一定偏差;事故登记管理存在遗漏;事故处理过程未能完全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则为(4-8]分。

——未建立事故管理制度;对事故未能进行登记管理;没有编制事故调查报告;则为4分及以下。

2、机的因素(345分)(详细内容请参照实施细则)

机的因素的得分计算按照以下操作步骤进行:

(1) 确定机的因素各三级指标权重。课题组经过专家打分的方式确定设备因素各三级指标权重如下表所示: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权重 设备类别 0.136 设备类别 0.093 使用年限 0.073 使用年限 0.073 安全附件 0.153 安全保护装置 0.509 定期检验结果 0.328 起重机械

定期检验结果 0.325 设备附近人员数量 0.260 设备类别 0.085 锅炉

财产损失 0.05 使用年限 0.059 设备类别 0.081 安全保护装置 0.568 使用年限 0.052 客运索道

定期检验结果 0.288 安全附件 0.158 设备类别 0.101 安全状况等级 0.251 使用年限 0.069 设备附近人员数量 0.373 安全保护装置 0.556 压力容器

财产损失 0.085 大型游乐设施

定期检验结果 0.274 设备类别 0.077 设备类别 0.114 使用年限 0.055 使用年限 0.066 安全附件 0.165 安全保护装置 0.541 安全状况等级 0.267 场(厂)内专用机动

车辆

定期检验结果

0.279

设备附近人员数量 0.353 压力管道

财产损失 0.083

设备类别 0.064 使用年限 0.056 使用场所 0.137 安全保护装置 0.438 电梯

定期检验结果

0.305

(2)计算单台设备得分

单台设备得分计算方式为,各类设备的三级指标的得分与其权重的乘积:

例如:一个单位的某台锅炉的三级指标得分情况如下: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得分

设备类别 300

使用年限 260

安全附件 345

锅炉

定期检验结果 345

设备附近人员数量 200

财产损失 300

依据(1)给出的八大类设备三级指标的权重,锅炉三级指标的权重为:(0.136,0.073,0.153,0.328,0.26,0.05) 则该台锅炉的得分为:300*0.136+260*0.073+345*0.153+345*0.328+200*0.260+300*0.05=292.7。

(3)计算一类设备的得分

一类的得分采用短板加综合原则,即如果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有一台锅炉的综合得分小于其应得分的60%,则该单位的锅炉整体得分为得分最低的那台锅炉的得分,如果该单位所有锅炉的得分都大于其应得分的60%分,则该单位的锅炉得分为所有锅炉得分的算术平均;例如,一个单位有5台锅炉,其单台锅炉的得分(根据权重计算结果,设备因素方面的总体得分为345分,占满分1000分的34.5%)情况为:(320,330,190,210,340),由于第三台锅炉得分190<345*60%=207,因此该单位锅炉的整体得分采取短板原则,为190分;相反,如果某一单位的5台锅炉的得分为(320,330,210,210,340),则该单位的所有锅炉得分都没有达到短板界限,则该单位的锅炉得分为所有锅炉得分的算术平均,为:(320+330+210+210+340)/5=282分。

(4)计算各类设备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中所占权重

1)明确企业的类别,确定权重指数

由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涉及行业的范围广,各个行业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各单位的不同特种设备所占权重也有所区别,为此,我们根据

企业的生产经营性质,分别设置权重对企业的所有特种设备的综合得分进行处理。为此,课题组将机的因素的得分分为四个方面:以客运索道及大型游乐设施为主要生产设备的单位;以承压类设备为主要生产设备的单位;非承压类生产制造单位和“非承压类非生产制造单位”。四类企业分类的层次关系如下:

由于不同单位的使用单位存在的特种设备的种类不同,因此,本课题采用将以上四类单位的权重进行指数化,以解决有的单位没有某一类特种设备的情况,依据四种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权重得出以上四种设备的权重指数如下表所示:

以客运索道及大型游乐设施为

主要生产设备的单位

以承压类设备为主要生产

设备的单位

非承压类生产制造单位

非承压类非生产制造单位

锅炉 3

3

17 16 压力容器 1 3 12 9 压力管道 1 3 13 9 电梯 1 1 13 27 起重机械

1

1

20 19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1.5 1 26 19

客运索道 27

大型游乐设施

27

2)计算该单位各类特种设备所占权重

假设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用i 类特种设备,则第i 类特种设备的权重为; 第i 种特种设备的权重指数为,则:i W i Q 1

i

i n

i

i Q W Q

==

例如,一个“以承压类设备为主要生产设备的单位”,该单位的特种设备类别为: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四类,则不同类别的特种设备的权重为:锅炉权重=锅炉的权重指数3/四类设备权重之和(3+3+3+1)=3/10=0.3。同理,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的权重分别为:(0.3,0.3,0.1)。

(5)计算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设备因素的整体得分

一个单位设备因素的整体得分为:各类特种设备的得分与其权重的乘积。

例如:在上面例子中,该单位有四类特种设备,假设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的得分分别为:(310,288,340,245),通过步骤(4)可得,其不同类设备的权重为:(0.3,0.3,0.3,0.1),则该单位设备因素的整体得分为:310*0.3+288*0.3+340*0.3+245*0.1=305.9。

机的因素打分表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评价内容 得分

设备类别 ——A级锅炉:不限,则为200分及以下;

——B级锅炉:额定蒸汽压力≤2.5MPa的蒸汽锅炉,则为(200-250]分;

——C级锅炉:额定蒸汽压力≤0.8MPa且额定蒸发量≤1t/h的蒸汽锅炉和额定出水温度≤120℃的热水锅炉,则为(250-300]分; ——D级锅炉:额定蒸汽压力≤0.1MPa的蒸汽锅炉和额定出水温度≤120℃且额定热功率≤2.8MW的热水锅炉,则为(300-345]分。

使用年限 ——设备使用年限在15年及以上,则为[0-200 ]分; ——设备使用年限在10--15年,则为(200-250 ]分; ——设备使用年限在5—10(含10年]年,则为(250-300 ]分; ——设备使用年限在5年及以下,则为(300-345 ]分。

安全附件 ——安全附件安装齐全并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345分; ——安全附件安装齐全但未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 280分; ——未安装安全附件,则为0 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

定期检验结果 ——合格并允许运行: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为合格或在现有工况条件下安全使用至下一检验周期,则为345分; ——整改后运行: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为整改后合格可以运行,则为300 分;

——限制条件运行:设备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在限制条件下安全使用至下一检验周期,则为220分;

——不合格,不允许运行:设备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为不合格或停止使用,则为0 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

设备附近人员数量 ——如果人员少于3人,则为(300-345 ]分; ——如果人员不少于3人,且少于10人,则为(250-300]分; ——如果人员不少于10人,且少于30人,则为(200-250 ]分;——如果人员大于30人,则为[0-200 ]分。

锅炉

财产损失 ——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少于1万元,则为(300-345 ]分;—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大于1万元,且少于1000万元,则为(250-300]分;——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大于1000万元,且少于5000万元,则为(200-250 ]分;

——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大于5000万元,且少于1亿元,则为(150-200 ]分;——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大于1亿元,则为[0-150 ]分。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内容 得分

压力

容器 设备类别 ——第Ⅰ类:低压容器(第Ⅱ类、第Ⅲ类规定的低压容器除外)为第一类压力容器;则为(300-345 ]分。

——第Ⅱ类:1、中压容器(第Ⅰ类、第Ⅲ类规定的除外);2、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的低压反应容器和贮存容器;3、

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的低压容器;4、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5、搪玻璃压力容器;则为(200-300 ]分。

——第Ⅲ类,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Ⅲ类:1、毒性程度为极高和高度危害介质的中压和p·V大于等于0.2MPa·m3 的低压容器;2、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大于等于0.5MPa·m3 的中压反应容器和p·V大于等于10MPa·m3 的中压贮存容器;3、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4、高压容器;则为[0-200 ]分。

使用年限 使用年限在6年及以上,为200分及以下;使用年限在3-6年,为(200-300]分;使用年限在3年及以下,为(300-345]分。

安全附件 ——安全附件安装齐全并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345分; ——安全附件安装齐全但未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280分; ——未安装安全附件,则为0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

安全状况

等级 ——1级:压力容器出厂技术资料齐全;设计、制造质量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在法规规定的定期检验周期内,在设计条件下能安全使用,则为345分;

——2级:新压力容器及在用压力容器:出厂技术资料齐全;设计、制造质量基本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但存在某些不危及安全且难以纠正的缺陷,出厂时已取得设计单位、用户和用户所在地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同意,在法规规定的定期检验周期内,在设计条件下能安全使用;则为300分。

——3级:出厂技术资料不够齐全,主体材质、强度、结构基本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对于制造时存在的某些不符合法规或标准的问题或缺陷,根据检验报告未发现由于使用发展或扩大;焊接质量存在超标体积性缺陷,经检验确定不需修复;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腐蚀、磨损、损伤、变形等缺陷,其检验报告确定为能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按法规规定的检验周期内安全使用;对经安全评定的,其评定报告确定为能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按法规规定的检验周期安全使用;则为250分。

——4级:出厂技术资料不全;主体材质不符合有关规定,或材质不明,或虽属选用正确,但已有老化倾向;强度经校核尚满足使用要求;主体结构有较严重的不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缺陷,根据检验报告未发现由于使用因素而发展或扩大;焊接质量存在线性缺陷;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腐蚀、磨损、损伤、变形等缺陷,其检验报告确定为不能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按法规规定的检验周期安全使用;对经安全评定的,其评定报告确定为不能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按法规规定的检验周期安全使用。则为200分。

——5级:缺陷严重,难于或无法修复,无修复价值或修复后仍难以保证安全使用的压力容器,应予以判废;则为0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

设备附近人员数量 ——如果人员少于3人,则为(300-345 ]分; ——如果人员不少于3人,且少于10人,则为(250-300]分; ——如果人员不少于10人,且少于30人,则为(200-250 ]分; ——如果人员大于30人,则为[0-200 ]分。

财产损失 ——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少于1万元,则为(300-345 ]分;—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大于1万元,且少于1000万元,则为(250-300 ]分;——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大于1000万元,且少于5000万元,则为(200-250 ]分;

——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大于5000万元,且少于1亿元,则为(150-200 ]分;——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大于1亿元,则为[0-150 ]分。

二级三级指标 评价内容 得分

指标

设备类别 ——长输管道 G1,则为220分;——公用燃气管道 G21,则为 200分;——公用热力管道 G22,则为250 分;

——工业管道—工艺管道,则为 300分;——工业管道—动力管道,则为280 分;——工业管道—制冷管道,则为260 分;

使用年限 ——使用年限在6年及以上的,则为200分及以下; ——使用年限在3-6年的,则为(200-300 ]分; ——使用年限在3年及以下的,则为(300-345 ]分。

安全附件 ——安全附件安装齐全并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345分; ——安全附件安装齐全但未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280分; ——未安装安全附件,则为0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

安全状况等级 ——1级:安装资料齐全,设计、制造、安装质量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要求;在设计条件下能安全使用的压力管道;则为345分; ——2级:安装资料不全,但设计、制造、安装质量基本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要求的下述压力管道:

a:新建、扩建的压力管道:存在某些不危及安全但难以纠正的缺陷,且取得设计、使用单位同意,经检验机构监督检验,出具证书,在设计条件下能安全使用;则300分;

b:在用压力管道:材质、强度、结构基本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要求,存在某些不符合有关规范和标准的问题和缺陷,经检验机构检验,检验结论为3-6年的检验周期内和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能安全使用;则300分;

——3级:在用压力管道材质与介质不相容,设计、安装、使用不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要求;存在严重缺陷;但使用单位采取有效措施,经检验机构检验,可以在1-3年检验周期内和限定的条件下使用的在用压力管道;则为250分;

——4级:缺陷严重,难以或无法修复,无修复价值或修复后仍难以保证安全使用;检验结论为判废的压力管道;则为0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

设备附近人员数量 ——如果人员少于3人,则为(300-345 ]分; ——如果人员不少于3人,且少于10人,则为(250-300]分; ——如果人员不少于10人,且少于30人,则为(200-250 ]分; ——如果人员大于30人,则为[0-200 ]分。

压力管道

财产损失 ——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少于1万元,则为(300-345 ]分;—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大于1万元,且少于1000万元,则为(250-300 ]分;——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大于1000万元,且少于5000万元,则为(200-250 ]分;

——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大于5000万元,且少于1亿元,则为(150-200 ]分;—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大于1亿元,则为[0-150 ]分。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内容 得分 设备类别

——乘客电梯,则为[250—270]分;——载货电梯,则为[280—290]分;——杂物电梯,则为[220—240]分;——液压电梯,则为

[260—280]分;——自动扶梯,则为[280—300]分。——自动人行道,则为[300—330]分。

使用年限

——设备使用年限在15年及以上,则为[0-200 ]分; ——设备使用年限在10--15年,则为(200-250 ]分;

——设备使用年限在5—10(含10年]年,则为(250-300 ]分; ——设备使用年限在5年及以下,则为(300-345 ]分。

电梯

使用场所

——居民住宅,则(300-345]分; ——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则(250-300 ]分;

——公共人员密集场所,则为(200-250]分;——重点场所,是指经常举行国际和国家重大会议、重大活动的场所,则为[0-200]分。

安全保护装置 ——安全保护装置安装齐全并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345分; ——安全保护装置个别数量不齐全或未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280分;——未安装安全保护装置,则为0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

定期检验结果 ——合格,则为345分;

——复检合格,则为300分;

——不合格及复检不合格,则为0 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

设备类别 ——塔式起重设备,则为[200—220]分;——流动式起重机,则为 [220—240]分;——升降机,则为[240—260]分;——桥式起重机,则为[250—270] 分;——门座起重机,则为[280—300]分;——门式起重机,则为[240—280]分;——铁路起重机,则为[270—290]分;——缆索起重机,则为[260—280]分;——悬臂式起重机,则为[240—260]分;——桅杆起重机,则为[250—270]分;——轻小型起重设备,则为[290—310]分;——机械式停车设备,则为[300--320]分。

使用年限 ——设备使用年限在15年及以上,则为[0-200 ]分; ——设备使用年限在10--15年,则为(200-250 ]分; ——设备使用年限在5—10(含10年]年,则为(250-300 ]分; ——设备使用年限在5年及以下,则为(300-345 ]分。

安全保护装置 ——安全保护装置安装齐全并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345分; ——安全保护装置个别数量不齐全或未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280分;——未安装安全保护装置,则为0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

起重机械

定期检验结果 ——合格,则为345分;

——复检合格,则为300分;

——不合格及复检不合格,则为0 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内容 得分 设备类别 ——客运架空索道,则为[200—240]分;——客运缆车,则为[250—270]分;——客运拖牵索道,则为[280—300]分;

使用年限

——设备使用年限在15年及以上,则为[0-200 ]分; ——设备使用年限在10--15年,则为(200-250 ]分;

——设备使用年限在5—10(含10年]年,则为(250-300 ]分; ——设备使用年限在5年及以下,则为(300-345 ]分。

安全保护

装置

——安全保护装置安装齐全并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345分; ——安全保护装置个别数量不齐全或未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280

分;——未安装安全保护装置,则为0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

客运索道

定期检验结果 ——合格,则为345分;

——复检合格,则为300分;

——不合格及复检不合格,则为0 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

大型

游乐设备类别 ——滑行车类,A级为170分;B级为180分;C级为190分; ——观缆车类,A级为180分;B级为190分;C级为200分;

——陀螺类,A级为200分;B级为210分;C级为220分;

——飞行塔类,A级为180分;B级为190分;C级为200分;

——自控飞机类,A级为220分;B级为230分;C级为240分;

——转马类,A级为250分;B级为260分;C级为270分;

——水上游乐设施,A级为240分;B级为260分;C级为280分;

——架空游览类,A级为210分;B级为220分;C级为230分;

——无动力游乐设施类,A级为280分;B级为290分;C级为300分;

——碰碰车类,电池车类,小火车类,赛车类,A级为300分;B级为310分;C级为320分。

使用年限 ——设备使用年限在15年及以上,则为[0-200 ]分; ——设备使用年限在10--15年,则为(200-250 ]分; ——设备使用年限在5—10(含10年]年,则为(250-300 ]分; ——设备使用年限在5年及以下,则为(300-345 ]分。

安全保护装置 ——安全保护装置安装齐全并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345分; ——安全保护装置个别数量不齐全或未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280分;——未安装安全保护装置,则为0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

设施

定期检验结果 ——合格,则为345分;

——复检合格,则为300分;

——不合格及复检不合格,则为0 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内容 得分 设备类别

——搬运车,则为[250—260]分。——叉车,则为[250—270]分。——牵引车,则为[260—280]分;——推顶车,则为[280—290]

分;——场(厂)内专用旅游观光车,[320—330]分;——内燃观光车,则为[300—320]分;——蓄电池观光车,则为[320—330]

分。

使用年限

——设备使用年限在15年及以上,则为[0-200 ]分; ——设备使用年限在10--15年,则为(200-250 ]分;

——设备使用年限在5—10(含10年]年,则为(250-300 ]分;——设备使用年限在5年及以下,则为(300-345 ]分。

安全保护

装置

——安全保护装置安装齐全并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345分; ——安全保护装置个别数量不齐全或未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280

分;——未安装安全保护装置,则为0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

场(厂)内专用机动

车辆

定期检验

结果 ——合格,则为345分;

——复检合格,则为300分;

——不合格及复检不合格,则为0 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1.0 目的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是保证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物质条件。为做好本公司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2.0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门。 3.0 职责 3.1 实验室仪器设备,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技术部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须指定专人管理本实验室的仪器设备。 3.2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仪器设备的立项、论证、采购、安装、验收、使用、维护直至报废的全过程中,要加强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做好日常管理,使仪器设备在整个寿命周期中充分发挥效益,保证科研工作的需要。 4.0 具体内容 4.1 总则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必须贯彻勤俭节约的方针,实行共享,减少不必要的重复,避免浪费,挖掘现有仪器设备的潜力,重视功能开发工作,不断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能力。 4.2 设备的划分标准 4.2.1 能独立使用且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形态、单价在500 元以上的一般仪器设备及单价在800元以上的专用仪器设备列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

4.2.2 单价在200元以上500 元以下的一般仪器设备及单价在200元以上800 元以下的专有仪器设备列入地低值仪器设备管理范围。 4.2.3 专用设备是指各种具有专门性能和专门用于的设备,包括各种各样仪器和机械设备等。 4.2.4 调拨、捐赠的仪器设备,符合上述规定的亦列入固定资产管理。 4.2.5 自制设备属固定资产的,应按需要的材料、配件成本和加工费计价,经技术部验收合格,按固定资产管理。 4.3 仪器设备的计划审批程序 4.3.1 经费预算,技术部在年度末根据科研、生产等实际需要,提前做出下一年度所需经费预算,报采购部汇总后统一向财务部递交仪器设备经费预算,最后由公司根据财力情况确定设备经费预算后,技术部开始编制下一年度设备计划。 4.3.2 仪器设备计划,设备预算计划经技术部审核通过并签字盖章后上交采购部,经总经理审核通过后,由采购部进行采购。 4.3.3 实验室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在购置前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实验室提出的申请计划中必须包括购置理由、效益预测、选型论证、公司内相同仪器设备台套数、安装和使用条件等。 4.3.4 仪器设备进入采购环节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经过公司采购批准立项。 (2)设备经费、安装配套经费已全部落实。 (3)设备负责人明确。 (4)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必须做出可行性论证结论,填写统一规定的文件、表格,并经领导批准。 (5)自制设备,订购非标准设备,必须具备经过讨论且领导批准的正规的设 计图纸和完整的技术文件资料。

实验室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提高安全运行水平,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2009〕第549 号)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压力容器管理实行校、院、实验室分级管理体制。实验室与装备处负责全校压力容器管理的监督、检查及指导工作;各学院行政院长负责本院压力容器管理的安全管理工作;各室由实验室主任或指派专人负责本实验室压力容器管理工作。 第三条压力容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其作用,保证教学、科研等项工作的需要。要对压力容器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直到报废的全过程实行综合管理,使压力容器在整个寿命周期中充分发挥效益。 第四条本制度所指的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 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 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第五条压力容器的管理除完全履行学校仪器设备管理的条款外,还必须执行本办法所列各项条款。 第二章压力容器的购置与验收 第六条凡计划购买压力容器的单位,需先填写“压力容器购置审批表”,到实装处备案,确保所购产品是合法资质单位生产,并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合格产品。 第七条压力容器使用单位要确定所购压力容器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及其职责,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培训,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第八条压力容器到货验收应由设备管理人员和专业操作人员共同完成,其主

企业管理手册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管理实施手册

企业管理手册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 管理实施手册

编制说明 本手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有关规定的要求,并结合我公司实际编写而成。 本手册符合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情况,其目的在于实施、保持以及改进我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并向社会表明我公司对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持续改进的信心。 如有新颁布实施的特种设备安全法规、技术规范,本手册应按程序及时作出修改和更新。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照广信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第一部分、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1) 一、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图 (2) 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3) 三、特种设备开工告知制度 (6) 四、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申报办理制度 (7) 五、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申报办理制度 (7) 六、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申报办理制度 (8) 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申报办理制度 (9) 八、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检验配合制度 (9) 九、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状制度 (10) 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例会制度 (11) 十一、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制度 (12) 十二、特种设备安全作业制度 (12) 十三、特种设备信息挂牌明示制度 (13) 十四、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14) 十五、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制度 (14) 十六、特种设备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15) 十七、特种设备人员证件使用管理制度 (16) 十八、特种设备事故隐患自查制度 (17) 十九、特种设备事故上报制度 (17) 二十、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18)

实验室仪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50043 实验室仪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标准 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实验室仪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标准 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实验室仪器药品由办公室专人负责管理、维护,确保仪器设备安全正常使用。 2、对重大、精密仪器设备,配备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或技术人员负责功能开发和操作、维修、维护指导,以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使用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并认真填写使用记录。 3、如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要作好记录、及时报告,并认真查清原因。凡属使用者违反操作规程而引起的故障或损坏,应由使用者负责排除或修

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书

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书 为给师生创造安全、健康的科研实验环境,确保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依据国家、省部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文件,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特制订本责任书。 一、责任目标 在责任期内,杜绝科研实验室发生各种大小安全责任事故。 二、具体责任 1.科研团队负责人为科研实验室安全第一责任人,各科研团队实验室管理人员为实验室安全具体责任人。 2.结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完善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制度上墙,各种警示标识明确;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与教育培训计划;明确所属科研实验室安全责任并与之签订安全责任书,组织实验室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确保科研实验室安全条件和设施符合需求,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4.科研实验室化学试剂和药品、放射性物品管理科学、规范,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申领、存放、使用科学,台帐登记完善、有专人管理。 5.实验动物的管理符合国家、陕西省和学校相关规定要求。 6.大型仪器设备有专人管理,操作规程摆放位置醒目,并保证安全使用。

7.落实科研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对进入科研实验室工作的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及安全事项告知,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可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选择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实验动物与病原微生物安全、转基因生物安全、放射性辐射安全、机械及特种设备安全、实验室废弃物处置安全、水电及消防安全等内容进行。 8.节假日前,组织相关人员对本科研实验室安全进行全面检查,切实把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假期有实验任务,应安排好值班人员。 9.制定科研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各相关人员熟知应急预案,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10.科研实验室安全实行一票否决制,责任期内发生安全事故,科研实验室各级责任人年度考核不得评优。 11.责任人工作变动时,则由接任负责人履行相应职责,此责任书应列入移交。 12.在每年12月中旬,完成科研实验室安全年度工作总结,由科研实验室安全第一责任人签字后报学院备案。 13.建立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档案制度,开展本科研实验室安全工作形成的所有资料应存档备查。 三、责任期限: 2016年1月12日至2016年12月31日 四、其它: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目的 实验室仪器设备是进行实验的基础,为管好、用好实验仪器设备,充分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化学实验室。 管理办法 1. 实验室仪器安放合理,贵重仪器由专人保管,建立仪器档案,并备有操作、保养、维修方法,说明书及使用登记本。 2. 各仪器做到经常维护、保养检查,精密仪器不得随意移动,若有损坏不得私自拆动,应及时报告通知相关人员,经总经理同意后维修。 3. 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容器应符合标准要求,保证准确可靠,凡计量器具须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后方能使用。 4. 易被潮湿空气、酸液或碱液等侵蚀的仪器,用后应及时擦洗干净,放通风干燥处保存。 5. 易老化变粘的橡胶类制品应防止受热、光照或与有机溶剂接触,用后应洗净置于带盖容器或塑料袋中存放。 6. 各种仪器设备(冰箱、温箱除外),使用完毕后要立即切断电源,旋钮复原归位,待仔细检查后方可离开。 7. 一切仪器设备不得外借,如果需要,必须获得总经理的批准。使用者按登记本内容进行登记。 8. 环境监测存在外出采样和现场分析,这种情况属于外借,这种情

况外出前,需要持项目立项文件,填外借单获得直属部门主管及公司QA Terry签名批准即可。但借出的公司员工负责外借期间的设备安全。返回时,需要销借,这时,仪器管理员需要清点,检查仪器的完好。如果仪器保管人本身就是外借人,则部门QA负责销借核查。 8. 仪器设备应保持清洁,一般应有仪器套罩。 9. 使用仪器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对因违反操作规程或因保管不善致使仪器、器械损坏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没有操作规程的,各保管人员应根据需要制作操作规程。 10. 为使仪器安全,需要建立仪器保管人责任制机制,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盘点、保养,至少一个月一次。 11. 仪器保管责任到人,保管人有权制止未获授权人员操作仪器,如果保管人失责,应追究保管人责任。 12. 每个月监督人需要对仪器设备进行稽核和检查保管,稽核时相关的保管人需要到场配合,监督人核查完毕后,将稽核和检查报告交给公司QA。 13. 仪器使用实施持证上岗,即使用人员必须获得培训,培训合格后,颁发级别证书。未获得授权证书的人员禁止操作仪器,违者追究相应人员责任。相关的仪器设备培训由保管人提出和培训。 14. 仪器设备的维护必须有授权的人员才能维护,受控人员由总经理批准。在确需维护时必须征得总经理的同意。 15. 以上规定,需要做为新员工入职培训的必培训课程,在入职后必须参加这个课程。

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新编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新编版)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或设施,诸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和大型游乐设施等。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各高校设施设备不断增加,特种设备数量和种类的比重逐渐加大。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校园的安全稳定对培养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成为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环节,稍有疏忽,就会给教师、学生的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当前,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此,我国逐渐加大了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力度。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开展的“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

一、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主要特点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实验室也在不断兴建和扩建,进而致使实验仪器和设施增多,实验项目增加,一些如木材实验室常用的高压反应釜、物理化学实验室常备的各种气体钢瓶及生物技术实验室常用的高压蒸气灭菌锅数量也相应增加。有些专业的学生在实验中甚至要接触到大型的起重机,在扩招的大背景下,学生使用实验室的累积开放时间和实验室使用效率都明显地有所增加,实验室设备的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另外,电梯锅炉等非实验设施设备分布较为分散,管理权多划归后勤公司管理,管理人员业务的素质不高,人员情况复杂。归纳起来,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特种设备分布分散,所属权相对独立,管理难度大;(2)各实验室设备精良,特种设备种类呈不断上升趋势;(3)特种设备所涉及的试验项目多,实验条件复杂; (4)实验室特种设备使用频繁,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5)电梯、锅炉、起重机等非试验设备的管理办法滞后;(6)无证上岗,甚至尚未经过培训和考核的人员擅自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现象较为普遍。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细则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细则 1 基本要求 1.1 本规定所称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具体范围及分类,以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布的《特种设备目录》为准。 1.2 特种设备管理严格遵守国家、地方政府相关法规及集团公司相关制度,主动接受政府及上级职能部门的监管,杜绝各类违规违章行为。 1.3 特种设备管理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分工,各负其责,重点强化技术选型、安装验收、注册登记、使用维护、检验检测、修理改造等环节的管理。 2 管理机构职责 2.1 装备管理科 2.1.1 负责特种设备综合管理,根据国家、地方政府特种设备管理法规及集团公司相关规章制度要求,制定完善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2.1.2 组织、参与特种设备选型及技术方案审查。 2.1.3 组织特种设备管理检查考核工作。 2.1.4 负责特种设备的调拨、登记及其他管理工作。 2.2 安全环保科 2.2.1 负责和督导特种设备的注册登记(外部项目特种设备的注册登记由项目部负责在所在地注册登记)、检验

检测及操作人员持证培训管理。 2.2.2 负责压力容器维修资质审核和维修质量监督工作。 2.2.3 负责汽车起重机的交通安全管理。 2.3 计划财务科 负责公司地面建设工程中安装类特种设备的施工管理,组织现场安装质量验收工作。 2.4 技术发展中心 负责井控装置中压力管道、井控试压车间等特种设备的技术选型、现场使用及维修监督管理。 2.5 物资供应站 负责特种设备及配件的采购管理,参与设备的技术选型,依据技术方案组织采购及监造,参与设备验收工作。 2.6 使用单位 2.6.1 参与组织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运行与维修以及综合管理,建立健全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技术档案及运行记录等。 2.6.2 特种设备的调拨、转移、出租等,应提前1个月向安全环保科、装备管理科提出申请,办理相关手续,由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后方可实施。 3 前期管理 3.1 特种设备选型和采购,严禁选用未取得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生产的特种设备、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或者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进口特种设备应当符合我国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并经检验合格;需取得我国特种设备生产许可的,应当取

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应制定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药品管理、使用制度,玻璃器皿管理、使用制度,并根据安全制度和环境条件的要求,本科室工作人员应格掌握,认真执行。 (二)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非实验室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三)实验室物品摆放整齐,试剂定期检查并有明晰标签,仪器定期检查、保养、检修,禁在冰箱存放和加工私人食品。 (四)各种器材应建立请领消耗记录,贵重仪器有使用记录,破损遗失应填写报告;药品、器材不经批准不得擅自外借和转让,更不得私自拿出。 (五)禁止在实验室吸烟、进餐、会客、喧哗,实验室不得带入私人物品,离开实验室前认真检查水、电、气、门窗,对于有毒、有害、易燃、污染、腐蚀的物品和废弃物品应按有关要求执行。 (六)科室负责人督促本制度格执行,根据情况给于奖惩,出现问题立即报告,造成责任事故者,应视情节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二、仪器管理使用制度

(一)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容器应符合标准要求,保证准确可靠,凡计量器具须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能使用。 (二)实验室仪器安放合理,贵重仪器有专人保管,建立仪器档案,并备有操作法,保养、维修、说明书及使用登记本,做到经常维护、保养和检查,精密仪器不得随意移动,若有损坏需要修理时,不得私自拆动、应写出报告、通知管理人员,经科室负责人同意填报修理申请、送仪器维修部门。 (三)一切仪器设备未经设备管理人员同意,不得外借,使用后按登记本的容进行登记。 (四)各种仪器(冰箱、温箱除外),使用完毕后要立即切断电源,旋钮复原归位,待仔细检查后,可离去。 (五)使用仪器时,应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对违反操作规程的因管理不善致使仪器损坏,要追究当事者责任。 (六)仪器设备应保持清洁,一般应有仪器套罩。 三、药品管理、使用制度 (一)依据本室检测任务,制定各种药品试剂采购计划,写清品名、单位、数量、纯度、包装规格,出厂日期等,领回后建立帐目,专人管理,每半年做出消耗表,并清点剩余药品。 (二)药品试剂列整齐,放置有序、避光、防潮、通风干燥,瓶签完整,剧毒药品加锁存放、易燃、挥发、腐蚀品种单独贮存。

院特种设备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院特种设备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2017年度开放基金项目申请指南 院特种设备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开展特种设备风险评估及寿命预测、智能化检测技术等,以适应大量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在特种设备生产中应用,对安全检测的效率、可靠性、技术水平的要求,可进一步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检测效率,保障检测安全,为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为了积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技术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加快其工程应用,促进实验室对外开放、合作与交流,院特种设备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内外设立开放基金。实验室开放基金主要资助特种设备安全检测应用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应用研究,鼓励具有开拓性、前瞻性、创造性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以及其他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课题。 一、开放课题研究方向 根据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密切结合浙江省特种设备行业经济发展特点和实验室研究特色,实验室设立2017年度特种设备安全检测技术应用研究方面开放基金。重点研究方向为: 1、基于超声检测技术的压力管道内检测缺陷定位技术研究。 二、受理时间及要求 1、申请人资格:在职的具有中级(含中级)职称以上(或博士后)国内、外从事特种设备安全检测或信息化等相关研究工作的研究者都可申报本项目。 2、申请者须填写《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申请书》,课题执行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 3、课题和经费管理使用参见《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条例》。 4、提交纸质申请书一式三份,同时提交与纸质申请书一致的电子版申请书,请自行留底,申请后实验室概不退还。 三、申报其他注意事项

1、项目申报人员当年只能申报一个研究项目。 2、已经承担本实验室研究课题,未验收结题的项目主持人,应验收结题后才申报新的项目。 3、多家单位联合申请的项目,应在申请材料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工作和职 责,并附上合作协议或合同。 4、项目的主要研究成员原则上不超过5人。 5、每个人参与的项目数原则上不得超过1项。 欢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相关研究人员向踊跃申请。 院特种设备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2017年5月16 日

(完整word版)特种设备检查表.doc

类 检查项目别 机构及 制度 单 位 安 全 设备档案管 理 人员档案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现场安全监督检查项目表 (表 1——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情况检查项目表) 检查项 检查内容 目编号 1是否建立安全管理机构或专兼职管理人员 2是否按规定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3是否建立事故应急措施、救援预案并有演练记录 4是否建立设备档案,是否齐全,保管是否良好 所抽查设备的定期检验报告是否在有效期内,检验报告中所5 提出的问题是否整改 6所抽查的设备是否按规定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有记录 7抽查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证件是否在有效期内 8是否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记录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现场安全监督检查项目表(表 2——锅炉使用情况检查项目表) 类别检查项目 作业人员 登记及 检验标志 安全附件及安 全保护装置锅炉 运行参数 本体、阀门、管 道状况 水(介)质 处理 其它检查项 检查内容 目编号 1在岗作业人员是否具有有效证件 2是否有使用登记证,是否在检验有效期内 液位(面)计是否有最高、最低安全液位标记,液位3 是否显示清楚并能被作业人员正确监视 安全阀是否有有效的校验报告和铅封标记,或者水封4 管是否被堵塞 5压力表是否有有效的检定证书或标记 6温度计是否有有效的检定证书或标记 仪器仪表显示参数是否与液位计、压力表、温度计一7 致 8是否按规定装有相关保护装置和报警装置 9水位、压力、温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10是否及时填写运行记录,记录是否与实际相符 11是否发现漏气、漏水现象 12是否有肉眼可见的损坏(含炉墙) 13是否按规定配备水处理设备或进行锅内水处理 14是否有水(介)质化验记录 15是否存在常压锅炉承压使用或者使用土锅炉等情况

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第一条实验室所有设备属国有资产,按校资产处理办 法执行。 第二条新购仪器设备必须经过验收,严把质量关。仪 器设备到货后,及时组织安装、调试、验收,经检验人员 签署验收报告的仪器设备才能投入使用。 第三条对万元以上仪器设备,要有固定人员负责定期 检查、清洗、维护、维修和保养,确保仪器设备安全正常 使用。一般仪器每月保养一次,大型和精密仪器每半年保 养一次。每个操作人员必须做到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 交接手续。非使用保管人员使用仪器设备,必须经过培 养,按仪器设备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经专人保管和使用的 大、中型精密仪器,未经同意,其他人不得擅自使用。

第四条对重大、精密仪器设备,要配备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功能开发和操作、维修、维护指导,以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使用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并认真填写使用记录。 第五条如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要作好记录、及时报告,并认真查清原因。凡属使用者违反操作规程而引起的故障或损坏,应由使用者负责排除或修复,并承担所需的费用,如不能修复,由使用者负责赔偿。 第六条建立仪器设备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仪器设备名称、生产厂家及型号、序列号、实验室收到日期与启用日期、保管人员、仪器操作说明书及有关技术资料、损坏和故障记录、维修及校验报告等。由各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进行登记,由中心指定专人管理档案。每台设备建立专门档案。 第七条对多年不用或已损坏并无修复价值的仪器设备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Z7003-2004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Z7003-2004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前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于2003年6月提出《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起草意向,2003年8月委托中国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就本规则的重点内容及主要问题组织调研工作。2004年4月特种设备局正式向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特检中心)下达了本规则的起草任务书,特检中心委托协会按任务书的要求具体负责起草组织工作。协会于2004年5月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起草组并且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在前期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草案。2004年6月由特检中心技术法规部向特种设备局上报了本要求的征求意见稿。特种设备局对征求意见稿进行审查后,以质检特函[2004]24号文对外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根据征求到的意见,起草组于2004年8月在北京再次召开会议进行修改并形成送审稿。2004年9月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审议,起草组修改后形成了报批稿,2004年10月本要求的报批稿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本要求在起草过程中结合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行业与机构的特点,考虑了政府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特殊要求,借鉴了当前国内外较成熟和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参考《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各类检查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通过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业务所涉及的相关过程的识别,将每个需要控制的过程予以明确,使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的要求较以往有一个跨越式的提高。 目录 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术语和定义 (1)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 (1) 第四章管理职责 (3) 第五章资源配置、管理及技术支持 (5) 第六章检验检测实施 (7) 第七章质量管理体系分析与改进 (13) 第八章附则 (15)

(特种设备)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或设施,诸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和大型游乐设施等。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各高校设施设备不断增加,特种设备数量和种类的比重逐渐加大。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校园的安全稳定对培养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成为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环节,稍有疏忽,就会给教师、学生的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当前,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此,我国逐渐加大了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力度。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开展的“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 一、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主要特点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实验室也在不断兴建和扩建,进而致使实验仪器和设施增多,实验项目增加,一些如木材实验室常用的高压反应釜、物理化学实验室常备的各种气体钢瓶及生物技术实验室常用的高压蒸气灭菌锅数量也相应增加。有些专业的学生在实验中甚至要接触到大型的起重机,在扩招的大背景下,学生使用实验室的累积开放时间和实验室使用效率都明显地有所增加,实验室设备的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另外,电梯锅炉等非实验设施设备分布较为分散,管理权多划归后勤公司管理,管理人员业务的素质不高,

人员情况复杂。归纳起来,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特种设备分布分散,所属权相对独立,管理难度大;(2)各实验室设备精良,特种设备种类呈不断上升趋势;(3)特种设备所涉及的试验项目多,实验条件复杂;(4)实验室特种设备使用频繁,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5)电梯、锅炉、起重机等非试验设备的管理办法滞后;(6)无证上岗,甚至尚未经过培训和考核的人员擅自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现象较为普遍。 二、高校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1高校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现。高校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表现主要有爆炸性事故、毒害性事故、机械伤害事故、设备损坏事故和电梯事故等。爆炸性事故是特种设备的常发性事故,主要易发生在锅炉及高压容器的使用过程中。毒害性事故大多发生在使用具有化学药品和有毒物质的设备的化工实验室。机械伤害事故主要易发生在有起重机、弧焊机等大型、高温或冲击运动机械设备的实验室。设备损坏事故主要发生在突然停电或电路故障有用电加热、存在机械高速运转设备的实验室。电梯在给师生的学习生活带来的舒适、快捷之余同时也存在着对人身安全的隐患问题,电梯突然停运、电梯突然自由下滑都会发生电梯事故。其他还有诸如气储罐及其压力管道泄漏,气瓶火灾等具体表现形式。 2高校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1)安全教育宣传不到位。目前在我国高校的运转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教学科研、轻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思想,觉得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投入大而产出小,认为特种设备和普通设备没有太大区别,不需要加以特别管理。而且普遍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认为所谓的重大安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表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表 检查项目压力容器检查人员 检查时间计划检查频次每月不少于1次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方法检查结果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 1 压力容器1 压力容器及附件有无损坏、变形、锈蚀现场检查 2 道连接处及阀门有无松动、损坏、泄露及腐蚀现场检查 3 炉衬部有无损伤、剥落、松动及严重腐蚀、保温材料有无 变色变形 现场检查 4 加热管及管架有无局部过热,损坏、泄露及腐蚀现场检查 5 基础部分无裂缝、下沉,紧固现场检查 6 螺丝有无松动、锈蚀设备有无移动等现场检查 2 压力表1 表盘清楚,选用量程适当,标明上下限现场检查 2 压力显示是否正常,定期校验,在有效期内现场检查 3 安全阀 1 安全阀定期校验,在有效期内现场检查 4 仪表测控点 密封情况 1 密封完好,无渗漏现象现场检查 2 阀门、法兰密封良好,无漏液及漏气现象现场检查 5 人员 1 操作人员经培训考核,有操作证现场检查档案 资料 6 其它 1 其它安全附件完好现场检查 检查与责任制挂钩记录: 注:按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的要求认真检查,不放过任何可疑点。对查出问题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处理,暂时无法处理的应督促有关单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并立即向安环部、技术部、公司领导报告。 制表:审核: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表 检查项目叉车检查人员 检查时间计划检查频次每月不少于1次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方法检查结果存在的问题整改方案 1 技术 资料 注册使用登记证 检查档案 资料按规定验收、检测检验、使用、保养、维修和定期检查、巡 查是否有书面纪录。 检查档案 资料 2 人员操作人员经培训考核,有操作资格证。检查档案资料 3 劳动 保护 司机戴好安全帽;头顶安全架完好牢固;座椅完好牢固;工 作、维修场所照明达安全标准;有保护,且不妨碍司机视线。 现场检查 4 叉车 本体 车体的金属结构无开焊、裂纹及永久性变形。各联接螺栓应 安装齐全,紧固可靠,油管等应重点检查;齿轮、皮带轮等 传动装置外应设防护罩。 现场检查 5 灯光系统 与信务系统 大灯照明正常,光束平行均匀;小灯照明正常;刹车灯照明 有效;方向灯指示正常;喇叭声响宏亮;倒车蜂鸣器正常。 现场检查 6 刹车 系统 总泵贮液正常,制动软管无破裂、无漏油、气阻现象;管路 无空气,踏板自由行程正常,制动管路无渗油;轮胎左右气 压正常,制动摩擦片接触良好,无油污、硬化或铆钉外露现 象;车轮制动器工作可靠有效,回油孔不堵塞,皮碗、皮圈 无损坏;动作可靠、有效。手刹制动有效可靠。 现场检查 7 转向 系统 方向盘转动灵活,轮胎气压正常,转向垂臂不弯曲变形,转 向油缸不缺油;前后车桥应平行,转向油路无漏损,横、直 拉杆球头、摇臂不松动,前束准确;方向盘自由行程正常; 油箱油位正常,吸入管或滤油器无堵塞;转向桥无移位、碰 撞变形、断裂现象。 现场检查

实验室安全设施及个人防护

实验室安全设施及个人防护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近几年对实验室评审逐步增加了这方面要求,但由于各实验室的规模,检测内容,仪器环境安全防护的重点不同很难统一标准。(微生物实验室等特殊实验室安全有国家标准)所以各新建或扩建实验室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安全设施几个人防护的要求上各自一派,虽各有特色,也有疏忽一面。 一,实验室安全设施 今天就这个问题做一些提纲性的探讨,其目的是抛砖引玉,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在协会这个平台上,相互学习交流,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多要走上讲台,提出疑难问题,介绍经验,分享信息。在下面就我利用我本人浅薄的知识结合我多年的工作经验简单的说说,一般实验室安全设施大致有1环境和设备布局设施,2消防设施,3通风排风设施4消毒洁净设施5废弃物处理 6防爆设施7防盗设施8防鼠设施,9喷淋装置 1环境和设备布局 实验室附近不能垃圾粉尘等污染源,不得有强的震动源和强的电磁辐射源。设备的布局要合理科学,仪器设备之间要有合适的空间,便于操作和维修,不能离窗口太近防止太阳光直接照射,各功能性区域要分清,在使用中温度过热的设备需要采取降温设施。

2消防设施 实验室要配备消防灭火器。注意灭火器的放置位置,灭火器的特性干粉灭火器还是二氧化碳灭火器,有效期,高压水龙头,并且要有专人负责保管,检查完好。学习相关消防知识。 3用电安全设施 电力配置要符合仪器使用要求,电源插座布局要合理,不得使用裸露或老化的电源线和开个其型号规格要保证安全的电流载荷,需要接地保护的,要有接地保护装置,有些精密仪器需要配置稳压稳流装置。 要接地线, 3通风排风设施 一般的实验室多要求通风,明亮洁净的环境,排风装置通风厨,排风罩,其目的防止挥发性的有毒有害的气体被实验人员吸收。排风系统的电机功率要与所设计的排风罩吻合,试剂柜也要安装通管道。一般仪器上方的通风罩设计陈方向,高度,风力可调的为好,有尾气排放的直接接到排风管。 4消毒洁净设施 微生物检验实验人员洗手消毒,风淋装置,紫外线环境空气杀菌,烘箱,高压灭菌锅器具灭菌,生物安全柜。微生物的安全设施是为了保证样品在检验过程中不被污染,保证结果的真实性。它是也保护操作人员不被致病菌霉菌病毒等感染。

清华大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办法

清华大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办法—经实验室工作委员会2017~2018学年度第1次会议 审议通过— 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以及《清华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清校发〔2017〕31号),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列入《特种设备目录》(经国务院批准)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设备。 第三条学校特种设备实行分级管理制度。 学校实验室工作委员会负责统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实验室与设备处负责特种设备归口管理,建立全校特种设备信息档案,指导并审核使用单位办理特种设备注册登记、定期检验、停用、变更、注销等相关业务,监督使用单位按时进行定期检验、实施特种设备日常维护,检查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情况,维护《特种设备管理系统》。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负责具体办理特种设备各项业务,建立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制定并执行特种设备巡检、使用、维修保养制度。

第四条购置国产特种设备应当选择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由具有相应资质厂家生产的特种设备。购置的进口特种设备应当符合我国安全技术规范,并经检验合格。 不得自制或者擅自改造特种设备。 第五条安装特种设备应当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厂家,并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相关要求办理申报手续,不得自行安装。 第六条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三十日内,应当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相关要求及时办理特 种设备注册登记手续。 校外使用特种设备,应当按照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相关要求及时办理各项业务。 第七条租赁特种设备,应当选择具有相应租赁经营资质的单位签约租赁。 第八条使用特种设备应当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并如实做好记录。 第九条特种设备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前一个月内,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交由当地特种设备检测所(以下简称特检所)进行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检验合格方可继续使用。 特种设备的附属仪器仪表应当及时进行校验、检修。

《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基本要求及评价》DBJ440100T 58-2010

ICS 13.110 C 65 广州 市 地 方 技 术 规 范 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基本要求及评价 Basic requirements and assessments for management of special equipment safety service DBJ 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标准分享网 https://www.doczj.com/doc/236757035.html, 免费下载

DBJ440100/T 58—2010 目 次 前言....................................................................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要求 (2) 5 安全管理评价 (8) 附录A(资料性附录)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编制内容 (10) 附录B(规范性附录)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编制内容 (15) 附录C(资料性附录) 特种设备台帐 (17) 附录D(资料性附录) 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台帐 (18) 附录E(资料性附录)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基本情况汇总表 (19) 附录F(资料性附录)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内容 (20) 附录G(规范性附录) 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基本要求评价表 (22) 附录H(规范性附录) 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综合评价表 (24) 附录I(规范性附录) 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综合评价报告 (34) 参考文献 (35) I

标准分享网 https://www.doczj.com/doc/236757035.html, 免费下载

DBJ440100/T 58—2010 前 言 本规范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范由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规范起草单位:广州市特种设备行业协会。 本规范起草人:崔红勤、林耀荣、吴杰。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I

实验室设备使用安全须知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834 实验室设备使用安全须知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实验室设备使用安全须知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为加强实验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及使用,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保障实验仪器设备的安全和学生自身的生命安全,保证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特作如下规定: 1、总则:1)实验室内严禁打闹嬉戏、大声喧哗。 2)水等液体应远离实验设备。 3)不动其它人正在运行的仪器设备。 2、仪器使用前:在仪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仪器相关的使用说明书(可找相关的资料管理人员借阅)。了解仪器的使用条件:如仪器的电源电压、额定输出功率等参数;了解仪器的调节方法和参数范围;了解仪器的连接方法。 3、仪器搬运:仪器在搬运前应切断电源以确保安全,搬运过程中不得磕碰,注意轻拿轻放。 4、仪器放置:1)应避免其它物体遮挡仪器散热口,保证其通风。 2) 应避免仪器叠放在一起,以免划伤仪器表面。

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管理 制度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11131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Laboratory equipment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第一条实验室所有设备属国有资产,按校资产处理办法执行。 第二条新购仪器设备必须经过验收,严把质量关。仪器设备到货后,及时组织安装、调试、验收,经检验人员签署验收报告的仪器设备才能投入使用。 第三条对万元以上仪器设备,要有固定人员负责定期检查、清洗、维护、维修和保养,确保仪器设备安全正常使用。一般仪器每月保养一次,大型和精密仪器每半年保养一次。每个操作人员必须做到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交接手续。非使用保管人员使用仪器设备,必须经过培养,按仪器设备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经专人保管和使用的大、中型精密仪器,未经同意,其他人不得擅自使用。 第四条对重大、精密仪器设备,要配备具有副高级以上

职称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功能开发和操作、维修、维护指导,以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使用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并认真填写使用记录。 第五条如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要作好记录、及时报告,并认真查清原因。凡属使用者违反操作规程而引起的故障或损坏,应由使用者负责排除或修复,并承担所需的费用,如不能修复,由使用者负责赔偿。 第六条建立仪器设备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仪器设备名称、生产厂家及型号、序列号、实验室收到日期与启用日期、保管人员、仪器操作说明书及有关技术资料、损坏和故障记录、维修及校验报告等。由各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进行登记,由中心指定专人管理档案。每台设备建立专门档案。 第七条对多年不用或已损坏并无修复价值的仪器设备要主动向保管员通报,经专家组确认后,按积压或报废仪器设备处理。 第八条对丢失的仪器设备,一经发现要立即汇报,认真查找。如不能找到,应说明原因,并追查有关责任者。 第九条实验室定期(3个月——半年)对仪器设备的使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