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中国西北地区的羊毛出口贸易

近代中国西北地区的羊毛出口贸易

近代中国西北地区的羊毛出口贸易
近代中国西北地区的羊毛出口贸易

近代中国贸易发展的概况

近代中国贸易发展的概况 二、近代中国贸易的发展 一)近代中国贸易的制度安排 1、1840年打破了贸易的正常发展。1840年以前,中国贸易是在独立自主的条件下展开,很长时间内都是以中国为主导的朝贡贸易体制下铺展,显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在周边国家中的优势地位。随着中西方贸易的展开,早期西方为了得到中国的茶、丝、瓷器等物品,不得不从国内输送大量的白银等贵金属到中国,如此趋势导致西方国内白银等的减少,与重商主义等理论、实践不相吻合,促使西方商人开始寻找新的贸易媒介。在此过程中,从16世纪就开始垄断东方贸易的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渐摸索出中英印为核心的茶-棉织品-鸦片三 角贸易。三角贸易的展开,逐渐改变了早期白银等贵金属的流向,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部分引发了国内银贵钱贱,引起了清朝朝野的密切关注,最终促成了“禁烟”运动的开展,打破了中西之间的正常贸易,引发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2、不平等条约制度框架下的发展和扩大。积弱的晚清王朝在西方强权的威迫下,只有任人宰割而无力反抗,在短短的半个多世纪内前後被迫签定了一千一百多个不平等的可耻条约,其中四十多个条约影响深重。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宣称了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向条约框架下的转化:平等到不平等、主权独立到半殖民地、完整税收到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子口税制、海关行政权、租界行政权、沿海及内河航权、鸦片贸易合法化、掠卖华工合法化、在华筑路开矿设厂驻军、租界(“租界既辟,商贾云集,贸迁有无,咸恃钱业为灌输”1)等等。 3、自由贸易体制的形成及破坏。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西贸易中占主要地位的是物物交换制,即“进行交易的商人或是运货来售,或者是回航时运走土产品,或者是订购土产品而以英国货物支付。”2如此方式,外国商人自然无法立即获得现金收入,双方的交易活动变得极其缓慢,“一般总需十二三个月才能贩得货物回国,又得六个、八个乃至十二个月才能把货售出。”3随着中西时空距离的变化,帆船向机制船的转变,中国贸易体制逐步发生了全所未有的变化,到八十年代后,逐渐形成了沿海-内地的自由贸易网。外商通过借助外资银行对钱庄的融资和庄票的使用,使钱庄功能逐步为外商服务,为洋货的销售、搜括内地原料提供资金融通便利,最终达成控制中国的贸易交易网,并把它融入到世界市场之中,其供需和价格的决定由早期国内向世界市场转化。如此转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如下表: 到一战爆发,随着西方发达国家中英、法、德、俄等卷入战争,无法继续向中国输入商1《上海县续志》卷三,1918年刊行,第1页。 2B.P.P: 《Returns of the trade of the various ports of china. Down to the latest period》,1847,第45页;转引自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14页。 3B.P.P: 《report from the select committee of the commons on commercial relations with china》,1847,第89页;转引自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14页。

我国对外贸易地区分布与贸易结构现状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地区分布与贸易结构现状分析Analysis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and trade. 13203233 吴丹丹

我国对外贸易地区分布与贸易结构现状分析 摘要 一国的对外贸易地区分布与对外贸易结构是衡量已过进出口贸易状况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研究对一国的外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扩大,我国的国民经济从封闭型逐渐向开放型进行转变,对外贸易额也在不断上升。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提出市场多元化战略,当时的主要目的是分散国际市场风险,避免对少数国家的依赖。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调整,通过优化国际市场布局,中国外贸市场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市场多元化取得新进展。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对外贸易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在迅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我国在成为世界重要的加工基地的同时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也在不断提高。本文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出口增长趋势,出口产品分类变化趋势,出口地区结构变化;与此同时,也对近年出口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出口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对外贸易出口产品结构应对策略

Abstract Foreign trade by regions and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is a measure of a country's foreign trade situation, it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untries’ research, which is important for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Since 1978, Chinese reform has been opening expanding, Chinese domestic economy gradually be converted to open from closed, the foreign trade volume is also rising. The early 1990s, China put forward strategy of market diversification, at that time, the main purpose is to disperse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risks and avoid the dependence from a few countries.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adjustment, by optimizing the layout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Chinese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has undergone major changes in the market, market diversification has made new progress. With China joined in WTO, the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rapidly with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growing rapidly. China has become one of the countries which are most important trading partners in the world. China became the major processing base places in the world, while the share of services is also rising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otal exports, export growth trend, exports classified trends, the changes in the regional structure of export since Chinese reform and opening up foreign trade;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the reasons for recent changes in export are analyzed on the challenges that China facing and propose appropriate response measures. Key words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of export Solution strategy

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史

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史 龚文龙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义乌 322000) 【摘要】文章通过把脉中国对外贸易思想演进过程,洞察当前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的新动向,并结合当前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提出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的新方向。 【关键词】中国; 对外贸易; 思想史 The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foreign trade Gong Wenlong (Yiwu industrial &Commercial college, Zhejiang Yiwu 150028) 【Abstract】Through the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foreign trade idea,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Chinese foreign trade idea, with the insight of the current thinking of the new trend of the Chinese foreign trade and the present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reign trade. 【Key words】china; foreign trade; the evolution of idea 一、引言 入世以来,我国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对外贸易的保护逐步放开,对外贸易取得很大的成绩。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进出口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增长23.5%,连续6年增长20%以上,首次跃上2万亿美元的新台阶,目前已跻身于世界对外贸易大国之列,继续稳居世界第3位,出口名列世界第2位。同时,进出口商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有了新进展。中国经济开放程度逐步提高,资本流入规模大,吸引外资能力居世界前列。 但是,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末端、“世界工厂”、贸依存度过高为本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潜下了巨大的风险。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中国仍存在“贸易发展不平衡,服务贸易相对落后,货物贸易结构不合理,贸易条件恶化,吸引直接外资多,对外直接投资少,行业开放不平衡,程度依然偏低”等差距。 下文对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的演进进行简要回顾,提炼当前中国对外贸易主导思想,从而提出今后中国对外贸易的努力方向。 二、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的演进 (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思想——朝贡贸易、垄断贸易。 汉武帝想缔结西域小国联合对付匈奴,派张蹇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从此揭开了中国对外贸易这一新篇章。对外贸易思想源于为作为一种交流手段实现国家间军事联盟。丝绸之路开始了以陆路为主的对外贸易,当时对外贸易是国家间相互赠答式的朝贡、赏赐属于特殊类型的贸易。在唐代,中国成为当时亚洲各国商业往来的中心,对外贸易无论从规模,范围,交换的频繁程度,都比汉代发展。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自然经济仍占主体地位,社会分工不高,商品经济发展不充分,贸易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并不重要,还只是人们经济生活中的补充,因而,各国的对外贸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仍不高,各地区之间的贸易仍具有很大程度的局部性和不稳定性。 [作者简介]:龚文龙(1981--),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运行与管理。

中国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 1.导论 (1) 2.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1) 2.1数据样本与变量指标 (1) 2.1.1数据来源 (1) 2.1.2数据处理 (2) 2.2统计分析 (2) 2.2.1相关分析 (2) 2.2.2初步OLS回归 (3) 2.2.3平稳性检验 (5) 2.2.4协整检验 (10) 2.2.5 ECM误差修正模型 (11) 2.2.6对回归模型的检查 (11) 2.2.7迭代估计法 (13) 2.2.8预测 (14) 3.结论 (16) 4.政策建议 (16) 参考文献: (16)

摘要 根据1978年~2012年我国GDP和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数据,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ECM 误差修正模型、迭代估计法相关知识,对我国GDP和进出口贸易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978年~2012年,我国GDP和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数据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过对GDP和进出口关系的模型的估计可以看出进出口总额的增长都会带来GDP的增长,而且进口对GDP增长的解释能力较强;并且对GDP进行了2013和2014年的回归预测。因此我国应适度扩大进口,改善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水平,构建核心竞争力,以减少出口受国外经济环境变化而影响GDP增长的稳定。 关键词:GDP;进出口;协整理论;ECM误差修正模型;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1978 ~ 2012 China's GDP and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related data, by using the theory of Cointegration 、correction model of error ECM 、modified iterative estimation model, to test the relationship of GDP and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from 1978 to 2012, there is a long-term stable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GDP and the related data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by estimating the GDP and import & Export relationship model can be seen in the total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growth will bring about the growth of GDP, and the import has stronger ability to explain the growth of GDP; and the regression forecast of 2013 and 2014. Therefore, our country should be appropriate to expand imports, 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export products, improve the export product quality level, to build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foreign economic environment changes on the growth of GDP stability. Key Words:GDP; import and export; cointegration theory ;correction model of error ECM; I

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论文

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论文 【论文摘要】在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取消以后,我国的纺织品出口特别是服装出口行业得到迅速发展,然而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从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摩擦和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应对措施上阐述自己的看法。【论文关键词】纺织品贸易贸易壁垒行业协会自主品牌纺织业是我国最早开放进入国际市场的产业,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成长最好、增长最快、发展最完善的产业。然而,我国的纺织品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诸如国际贸易环境适应度不高及出口自身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纺织品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发展的步伐。一、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 1.近年来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规模上的新突破我国加入WTO后,纺织品出口从20XX年的亿美元猛增到20XX年约亿美元。五年中,出口增长了近3倍。据最新统计数据,20XX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值为亿美元,同比增长%,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贸易顺差达亿美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值是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出口金额是亿美元,同比增长%;服装出口金额是亿美元,同比增长%。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的签署,为我国纺织品出口提供了稳定的贸易环境,确保了我国纺织品出口持续有序的发展。以20XX年为例,纺织品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出口价格提高,出口效益得以提升,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20XX年前9个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长%,对美纺织服装出口价格增长42%,对欧盟服装出口价格也增长了17%。尽管20XX年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在贸易摩擦频多、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在出口整体规模和效益上仍取得较大发展。 2.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地区结构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和日本。在中美纺织经贸关系上,中美经贸合作关系是互利双赢的。中美两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长期以来,我国向美国出口诸如纺织品之类的低附加值的产品,同时也从美国进口大量的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我国纺织品出口对美国市场的依存度高。我国从1994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以来,纺织品出口额约占世界纺织品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据统计,我国出口纺织品到达美国市场的比率达%。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出口仍将以劳动密集型等轻工业产品为主,其中纺织品出口仍将是对美国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中美贸易摩擦将继续升温。随着中美贸易顺差逐渐加大,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和分歧在纺织品贸易中也愈来愈激烈。美国方面认为我

《近代中外贸易发展史》简介

《近代中外贸易发展史》简介 经济所陈争平研究员(现清华大学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近代中外贸易的发展及其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近期结项,最终成果为专著《近代中外贸易发展史》。近代中外贸易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对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如何处理好扩大对外开放与国内市场发展、本国民族工业和其他产业发展的关系等。 该成果主要内容是: 1.关于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四个发展时期 第一时期,鸦片战争前。着重介绍了鸦片战争前中外贸易的发展脉络,分别总结了秦汉至元代、明代至清前期这两大历史阶段中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以便对中外贸易的历史发展渊源有所了解。 第二时期,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着重介绍了1840~1894年的中外贸易制度的巨大变化,分析了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在当时中国享有的种种特权,及其对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深刻影响,论述了鸦片战争后洋行、买办势力的增长情况,以及五口通商时期以鸦片为主的西方资本主义商品侵略实情和中国出口迅速增长态势,还揭示了那一时期发生在中国沿海的惨绝人寰的“苦力”贸易实情。特别分析了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外贸易的变化,讨论了国际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势及其与中国丧失进出口价格主动权的关联,讨论了外贸商业网中华商组织的变化,以及在中外贸易活动之中的钱庄、票号等旧中国金融组织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时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与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第三时期,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期。着重介绍了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后,中国市场被迫进一步开放和列强在华商人资本势力的扩张情况,论述了列强在华商人资本势力控制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格局及其产生原因,讨论了当时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的形势对中国市场的影响,详细分析了中国各地区对外贸易增长态势及中国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地位的变化,分析了主要进出口商品及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讨论了这一时期中国进出口贸易收支平衡问题、对外贸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状况调查报告

国际经济学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状况调查报告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业不断扩大与世界贸易体系的结合,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力一面成绩显著2012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757.7亿美元,同比增12.9%从产品结构看,产品特征鲜明,进口量依旧比较大的农产品是大豆、食用油、棉花等加原料型农产品,出口稳步增长的农产品是水海产品、园艺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2012年,大豆进口5838.5万吨,同比增10.9%,再创历史新高,相比2004年增长189%;棉花进口541.3万吨,同比增51.8%,进口额120亿美元,同比增24%;食用油籽进口6228.0万吨,同比增13.6%,进口额377.5亿美元,同比增19.9%;食用植物油进口960万吨,同比增23.1%,进口额108亿美元,同比增19.9% 2013年前五个月出口以水海产品、蔬菜、水果为主前五个月,我国出口水海产品153万吨,增加5.4%,价值77.3亿美元,增长11.6%;蔬菜285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价值34.6亿美元,增长15.4% ;鲜、干水果及坚果110万吨,减少7%,价值13.1亿美元,增长10.4%;粮食110万吨,减少13.3%,价值10.2亿美元,下降0.7%上述四者出口值合计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的51.3%。 长期以来,农产品出口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一是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世界农产品贸易持续较快增长,农产品出口效益普遍

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前言: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立足于国内,从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几个理论入手:要素禀赋轮、可续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来讨论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从中国对外贸易中现实存在的问题,运用上述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现状进行科学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使我国对外贸易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 关键词要素禀赋论科学发展观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997年联合国国际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其包括“发展援助”、“环境保护”、“清洁水源”、“能源开发”、“绿色贸易”等其它一些内容。这标志着将资源和环境,公平和合理与经济结合起来讨论发展,强调资源、环境与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对世界而言,即要求各个国家之间进行平等贸易和积极合作。 (一)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理论——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贸易壁垒 主要表现在借保护世界环境之名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衰退的劣势产业,其主要论点是:由于人类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在国际贸易中应该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了保护环境任何国家都可以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控制污染产品进出口,同时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这就是近几年新兴的绿色贸易壁垒的理论依据,其和技术壁垒一起成为新的制约中国对外贸易的新的手段,也是未来中国对外贸易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不容易但又必须要跨过去的一个坎。 (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国对外贸易的核心理论 该理论认为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其主导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优势,一国具有比较优势并不意味着具有竞争优势,而且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结构是不能长期化的,一国必须通过创新来建立和发展优势产业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这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先锋部队,没有它们的发展,就没有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它可以发展国内的高科技产业,从而提高中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扫清技术障碍,也为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和经验支持。 (三)对外贸易面临新的贸易壁垒的制约 1.绿色贸易壁垒已给我国外贸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随着国际贸易活动的强化和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恶化,在当今环境革命时代,人们对环境的关注程度超过对贸易增长的关注。各国政府日益以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为名义,通过蓄意制定一系列苛求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国外的进口商品加以限制,即绿色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既是对我国外贸发展的严峻挑战,又给我们提供了良好机遇。一方面,发达国家借机大肆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歧视和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商品的进口,使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由绿色产品、绿色产品生产技术及相关的服务构成的庞大的“绿色市潮”给国际贸易提供了新的机遇。我国企业应有超前意识并积极参与,争取在庞大的绿色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中国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 1、从出口规模来看,出口总额不断增长,但增速放缓 2009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但因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出口出现了负增长,增速为-16%。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我国的出口大幅度的增加,2010年和2011年的增速分别高达31.3%和20.3%。之后因受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贸易成本不断攀升,出口增速明显放缓。2014年,我国出口额为23427.47亿美元,增长6.1%。从表1的数据不难看出,中国的出口总额不断增长,但是增速明显放缓。 2、从出口商品的结构来看,出口的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转方式、调结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从2008年的5.4%下降到2014年的4.8%;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从2008年的94.4%上升到2014年的95.2%,其中,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的出口比重分别从2008年的5.5%上升到5.7%。具体的出口商品结构见表2。 3、从出口分贸易方式来看,出口贸易方式调整成效显著 从出口分贸易方式来看,2008年、2009年、2010年出口中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超过一般贸易,但从2011年开始,一般贸易出口超过了加工贸易的出口,出口贸易方式调整成效显著。2014年一般贸易出口占比恢复到一半以上。进出口企业从代工生产、贴牌出口向自创品牌、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转变,努力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2014年,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增长10.7%,占出口总值比重为51.4%,二十多年来首次超过一半,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87.8%。加工贸易出口8843.6亿美元,增长2.7%。新型贸易方式蓬勃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型贸易方式顺应个性化的全球消费潮流,也契合了帮助广大中小企业发展外贸业务的市场需要,正逐步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增长点。2014年,跨境电子商务增速高达30%以上。相关数据见表3。 4、从出口主体来看,民营企业对出口的贡献度明显提高 从出口主体来看,中国出口主体日益多元化。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所占的比重呈现递减的趋势,而民营企业出口所占的比重明显上升。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比重分别从2008年的18%和55.2%下降为2014年的10.9%和45.9%;2014年私营企业的出口比重高达40.8%。从表4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对出口的贡献度明显提高。 5、从出口的国内区域市场来看,出口布局继续优化 从出口的国内区域市场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出口布局继续优化。历年来东部地区的出口比重在不断的降低,中部和西部的出口比重不断上升。东部地区的出口比重由2008年89.8%下降到83%,而中部和西部的出口比重分别由2008年的5.6%和4.6%上升到2014年的7.8%和9.3%。2014年,东部地区的出口额同比增长了3.9%,中部地区的出口额同比增长了12.8%,西部地区出口额同比增长高达22%。具体的区域出口情况见表5。 6、从出口的国际市场来看,出口市场逐步向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中国对发达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出口市场逐步向多元化发展。中国对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的出口额占比从2008年的46.2%下降到2014年的39.1%。而对新兴经济体出口额总体增长较快,2014年中国对东盟出口较2013年增长了11.5%。2014年全年,中国对非洲的出口额达到1061.47亿美元,增长了14.4%,高于我同期外贸增幅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同比增长13%。2014年,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比重如图1所示。 二、中国出口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 1、国际需求较难回升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 自改革开放我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加入WTO更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中国已俨然成为贸易大国。但贸易大国不等于贸易强国,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本文通过分析近期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的特点、以及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积极因素及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财政政策贸易顺差贸易壁垒 1、近期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的特点 自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贸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各国政府也纷纷采取措施保护本国工业,与此同时,贸易摩擦不断,贸易纠纷愈演愈烈,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显有发展,贸易外部环境不断恶化。 面对这一严峻复杂的形势,中国政府果断决策,及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出台了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改善企业融资环境等一系列稳外需政策措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外贸发展出现积极变化。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2072.7亿美元,同比下降13.9%;其中出口12016.7亿美元,同2008年相比下降16%,进口10055.6亿美元,下降11.2%,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而且在进口方面仅次于美国、德国,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国。 2009年9月中国海关总署发布了2009年前8个月的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根据公布的外贸数据,反映出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一)与2008年同期相比,进出口贸易额大幅下降,贸易顺差明显减少,但是,出现回暖迹象据海关统计,2009年1月~8月我国对外贸易累计进出口总值13 386.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2.4%。其中出口7 307.4亿美元,下降22.2%;进口6 079.2亿美元,下降22.7%。累计贸易顺差1 228.2亿美元,减少19%。海关统计显示,8月份当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 917亿美元,其中出口值1 037亿美元,7月和8月两个月出口值连续稳定在千亿美元之上;进口880亿美元。经季节调整后,8月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环比分别增长2.3%、3.4%和1%。 (二)在出口商品中,主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明显小于同期出口总体水平海关统计显示,2009年前8个月,我国主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降幅均小于总体降幅22.2%的水平,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674.6亿美元,下降10.4%;鞋类出口183.3亿美元,下降5.8%;家具出口156.6亿美元,下降9.4%;箱包出口80.3 亿美元,下降9.4%。此外,纺织纱线及织物374.3亿美元,下降14.9%;玩具45.5亿美元,下降12.2%。同期,我国机电产品出口4 278.5亿美元,同比下降20.6%。 2、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考验 从2002年到2008年,我国外贸经历了七年的高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26%,进出口总额翻了两番多。与此同时,结构不优化、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依旧突出,同时出现了贸易顺差急剧扩大、摩擦迅速增加、与宏观经济不协调、资源能源和环境承载吃紧等一系列新矛盾。进入2010年,随着各主要经济体的复苏,国家支持外贸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外贸恢复增长的前景可以期待。但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仍然面临着不小的考验。

中国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分析资料讲解

中国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分析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分析 第一章高技术产业概述 (2) 1.1高技术的概 念 (2) 1.2高技术产品的概 念 (3) 1.3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的模 式 (3) 第二章促进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战略意义 (5) 2.1 增强贸易发展后劲, 保证我国外贸出口持续增长 (5) 2.2 提高外贸出口效益, 实现国际经济交换价值最大化 (5) 2.3 培育新的外贸出口增长点,增强我国抵御国际经济波动的能力 (5) 第三章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分析 (7) 3.1 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现状 (7) 3.2 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的特点 (9) 3.3 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形势展望 (13) 3.3.1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有利因素 (13) 3.3.2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不利因素 (13) 3.3.3 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预期 (14) 3.4 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15) 第四章发展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政策建议 (19)

4.1打破贸易壁垒,培养竞争主体高技术产品 (19) 4.2 优先发展优势领域 (19) 4.3 加大研发投入和政策扶持 (20) 4.4 提高产业链和能力 (20) 第五章结束语 (21) 参考文献 (22) 引言 【摘要】:中国高新技术出口增长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对中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拉动作用也越来越大,但背后却存在着难言之隐。中国高新技术出口产业位于国际高技术产业分工的低端,高新技术出口对外商的依赖性很大,参与国际分工以加工贸易为主,拥有自主产权和自主品牌份额很少。这是由于中国采取以技术引进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来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促进模式,更深层次与中国长期实施的技术后发优势战略相关。自改革开

国际贸易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指导意义

?在我们所学的国际贸易理论中,你认为哪一种或哪几种理论对我国当前外贸发展最具有指导意义?为什么? ?并说明在借鉴该理论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指导意义 比较优势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 中国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制定,要结合现阶段的经济积累状况来考虑长期性的目标指向,体现将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换的战略意图,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战略,不是单纯的计划制定,而应当让利益集团从政府制定的宏观政策中,展望各自能够获得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利益,促使企业家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向利好项目大胆投资。因此,中国实施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整体性框架应该是:以产业结构提升为目标的积极而可行的贸易政策,提高对外贸易部门的效率和竞争力,改善国内引资和投融资环境,采取灵活安排的汇率机制以及其他配套措施的发展。 采取适合本国对外贸易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产业发展战略是中国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成败的关键,遵循比较优势,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可以更好的利用中国的资源禀赋,加速稀缺生产要素的人均占有,从而形成产业结构的大幅度优化升级。在此过程当中,政府在利用比较优势对新兴产业进行选择、产业间的协调发展等问题上可以起到与市场机制同等重要的作用。

适合本国对外贸易的产业发展战略应当是出口创汇战略和利用 进口促进发展战略并重的两个部分,出口至上战略中除了继续实施商品出口战略,还应当考虑资本和服务贸易的出口战略,利用进口促进发展战略应当包括进口产品战略和进口安全战略。 除关系国防安全的最重要资源型产业外,把大量资源型耗能型产业逐步向境外转移;把以产品出口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逐步改造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把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生产逐步推向销售国,国家积极支持组织跨国企业,甚至可以投入必要的强化政策,政府的产业政策主要是扶持最有希望在国际市场占据战略地位的产业发展;利用外资政策要为产业政策服务,通过引进外资首先着重引进技术,利用引进的技术提升中国的产业结构转换。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根本特征和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它带来了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资源的最优配置,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然而,它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能量和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不平衡、不平等和不稳定,对所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和地区都提出了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只能靠国际竞争力取胜。内需、投资、对外贸易是个国名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在国际经济日益开放的大环境下,发展对外贸易是是取胜国际市场竞争的必要手段也是优势手段。努力发展对外贸易是我们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将比较优

厦门市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厦门市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对外贸易中各参与方的动机和行为与国内贸易中参与方的动机和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同,主要的区别是参与方分别为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相比国内贸易需要更高的花费,其原因不仅是关税所导致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增加,还包括时间延长上的花费和语言文化政治差异所造成的成本增加。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生产要素例如资本和劳动力的可移动性,在国内贸易中这些要素可以很自由地移动,而在对外贸易中生产要素的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而对外贸易被认为主要是商品和劳务的贸易,仅包含少量的资本,劳动及其他生产要素贸易。但事实上,一个国际可以通过进口商品来很好地利用上其他国家的商品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例如美国若要利用中国的劳动力,只需从中国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非直接从中国进口劳动力要素。 关键词:对外贸易中国商品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厦门市按照中央提出的“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统一部署,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006年,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大关,外贸总量占全省的52.3%。随着厦门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外贸易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就其不足方面而言,贸易结构上的不尽力合理及存在的其他潜在问题,随着厦门贸易地位的上升而逐渐显现出来。鉴于此,本文通过厦门对外贸易结构现状分析,提出了厦门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的目标取向,以利于更好的认清当前形势,指导和促进厦门市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发展。 1、厦门市对外贸易发展现状的绪论 1.1 厦门对外贸易研究背景 为顺应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日趋明显的背景下,近几年来,厦门市按照国家提出了“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统一安排,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目前,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世界经济格局严峻复杂。2013上半年厦门完成外贸进出口

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2年第1期下旬刊(总第469期) 时 代 金 融 Times Finance NO.1,2012 (CumulativetyNO.469) 引言 进出口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在全球经济日益整体化的发展趋势下,资源分配的优化以及产业全球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方向,这为我国进出口贸易不断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总额有了很大的提高,总额数量上的快速增长,使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大幅提升,已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29727.6亿美元。商务部报告预计,2011年我国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将达到约3.5万亿美元,增长20%左右。我国每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GDP 总量的30%左右,不断增长的进出口贸易,提高我国GDP产值,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008年,由次贷危机演变的经济危机,不仅动摇了美国金融市场,而且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掀起惊涛骇浪。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历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后,我国进出口贸易在2009年3月份开始出现回升。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的发展具有两面性,它可以有效地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影响国内经济的稳定。在贸易总额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使进出口贸易面临这一定困境,如果不对其重视并采取解决措施,必将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一、我国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进出口商品结构 根据2009年我国商务部发布的第三季度《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报告》显示,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贸易额同比有所降低。劳动密集型商品如玩具、服装、纺织品等出口降幅明显低于商品出口总体降幅。但进口依然是增长的状态。 出口方面,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已经由初级商品为主转变为工业制成品为主。但在金融危机之后,国际需求整体缩减,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着转变出口模式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进口方面,中国进口的产品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原油及成品油、铁矿砂及其精矿、钢材等工业材料;一类是大豆、棉花等农业产品。随着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能源、资源、原材料及高科技产品的进口需求仍将持续增长。 (二)进出口贸易总额 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29727.6亿美元,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同比下降了6.4%。我国贸易顺差占进出口总额的比值在2008年、2009年分别为11.6%和8.9% 而2010年进一步下降到6.2%,说明我国进出口贸易总体状态向积极良性的方向发展。另外,2010年我国一般贸易项下逆差472.5亿美元,相对2009年增长了9.5倍。 (三)对外贸易地理分布 在市场经济影响之下,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尤为迅速,但贸易对象在地理位置分布上呈现不平衡状态。我国目前的主要贸易伙伴集中在欧盟、美国、韩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同时,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额占的比例很高。例如2010年,中美与中欧贸易分别达到3853.4美亿元和4338.8亿美元,中日、中韩、内地与香港贸易额分别为3018.5亿美元、2017.7亿美元和2305.8亿美元。 二、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 (一)人民币汇率 由于我国与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和地区在对外贸易上存在很大的贸易顺差,欧美加大力度施压,使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越来越大。2005年7月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汇率降低,人民币持续升值,意味着出口价格提高,出口优势降低,进口优势增大,贸易随之呈现逆差。外贸企业主要依靠中国低廉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的优势逐渐减弱,这会逐渐降低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贸易国保护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全球经济呈现衰退状态,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采取限制我国产品的贸易保护措施,产生的贸易纠纷日益剧烈。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我国因遭遇贸易国贸易保护而每年损失至少上百亿美元。 (三)资源条件约束 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快速增长与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显得更为突出。目前我国人均资源量远远低于世界水平,据统计,我国人均矿产水平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石油、煤炭量、和天然气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10、3/5、1/20。进出口的原材料和能源越来越成为稳定经济和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我国资源短缺现状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解决,因此我国对鼓励资源进出口的相关政策将表现为持续长远的优惠。 三、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对策 针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有效促进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健康持续地发展,笔者提出以下相关发展对策:(一)积极扩大国内需求 我国对外贸易商品出口的一大特点是对国外市场过度依赖。贸易国会对中国的出口进行限制。企业在开拓国外市场的同时,也应重视对国内市场的开发,注重国内需求的发展。扩大内需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符合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而且降低国民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赖度,减少对外贸易的动荡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从而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 目前我国仍是加工贸易大国,其中又以外资企业为主,其生 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刘凯东 (厦门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12) 【摘要】自我国改革开放及进入世贸组织以来,经济贸易不断对外开放,进出口贸易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进出口贸易为我国带来的大量的外汇收入,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然而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复杂,导致我国进出口贸易面临困境。本文针对当前经济环境,通过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对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未来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 现状 发展对策 (下转第150页) 148 Times Financ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