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炎平喘药和抗过敏平喘药

抗炎平喘药和抗过敏平喘药

抗炎平喘药和抗过敏平喘药
抗炎平喘药和抗过敏平喘药

一、抗炎平喘药

(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glucocoticoids, GCs)用于哮喘的治疗已有50年历史,是抗炎平喘药中抗炎作用最强,并有抗过敏作用的药物。但该药全身应用时不良反应较多,但主要以吸人方式在呼吸道局部应用,以充分发挥局部抗炎作用。

[药理作用]

1.抗炎

糖皮质激素与受体结合后,道过基因效应。影响多种炎症相关基因的转录,抑制多种参与哮明发病的炎性细胞因子和钻附分子,并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2. 抑制气道高反应性

降低哮嗽病人因吸人抗原。受胆碱受体激动剂或冷空气刺激,及运动引起的支管收缩反应。

3. 增强支气管以及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对支气管学张及血管收缩的作用增强,有利于缓解支气管痉挛和黏膜水肿。

[临床应用)

用于支气管阔张药不能有效控制病情的慢性哮喘患者,反复应用本药可减少或终止哮喘发作,但不能缓解急性症状。气雾吸入可减少口服激素用量或逐步替代口服激素。但对哮端持续状志的患者,因不能收人足够的气雾量,往往疗效欠佳、不宜使用.

[不良反应]

吸人常用剂量的GCs时一般不产生不良反应。GCs在吸人后,有80%~90%药物沉积在咽部并吞咽到胃肠道,沉积的GCs与咽部或全身不良反应有关。局部副作用包括口腔真菌感染(鹅口疮)与声音嘶哑,用药后漱口可减少咽部药物残留,降低发生率:若吸人剂量过大,会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产生抑制作用。

目前常用的吸人用GCs有5种:丙酸氟替卡松(flaticasone propionate, FP)、丙酸倍氯米松(beclometasonedipropionate, BDP)、布地奈德(budesonide, BUD, 丁地去米松,布地缩松)、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 TAA, 丙酮化曲安西龙)、氟尼缩松(lunisolide,FNS),这些吸人GCs的脂溶性高低顺序为FP> BDP>BUD>TAA>FNS, GCs脂溶性高低对药物的药效学与药动学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少吸人GCs的全身不良反应,理想的吸人GCs应具有肝脏中快速而完全地代谢灭苦的特性。由于BUD在肝内大代谢灭话要比HDP快3-4倍。故BUD的全身不良反应少,特别对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辅的抑制作用要比BOP小。

(二)抗白三烯药物

半胱氨酰白三烯(ystingl lekorione)是哮喘发病中的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肺组织受抗原攻击时多种炎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能释放半胱氨酰白三烯,对气道产生作用时间较长的多环节作用,其作用强度要比组胶强1000倍:可增加支气管黏液分泌;降低支气管纤毛功能:促进气道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水肿形成;促使嗜酸性粒细胞在气道组织浸润,引起炎症反应;刺激C神经纤维末梢释放缓激肽,引起神经源性炎症等。抗白三烯药物是拮抗白三烯的各种生物学作用的药物,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加强后者的抗炎作用,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对有些吸人糖皮质激索不能控制的哮喘病人,加币抗白三烯药物可收到控制的疗效。

现有的抗白三烯药物有:扎鲁司特(afirlukast) 和孟鲁司特(montclukast),具有阻断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的作用:齐留通(zileuton) 通过抑制5-脂氧酶起作用。

三、抗过敏平喘药

色甘酸二钠、铜替芬、奈多罗米纳

抗过敏药物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包括四大类型

抗过敏药物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包括四大类型 (1)抗组织胺药 临床最常用,因其与组织胺有相似的化学结构,故能竞争性拮抗组胺效应,起到抗过敏的作用。常用的有扑尔敏、异丙嗪(非那根)、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药物,此类药物对皮肤黏膜的过敏反应以及昆虫咬伤的皮肤瘙痒效果最好,但此类药物多有乏力、嗜睡、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及口干等副作用。 (2)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 又称为肥大细胞稳定剂,这类药物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过敏反应物质释放以达到抗过敏作用。主要有色甘酸钠、色羟丙钠、酮替芬等药物,临床多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过敏性皮炎等疾病。 (3)钙剂 此种药物能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度,降低通透性,从而减少渗出,减轻或缓解过敏症状。常用于治疗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以及用于血清病、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疾病的辅助治疗。(4)免疫抑制剂 这类药物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非特异性的抑制作用,对各型过敏反应均有效,但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外源性过敏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病等。这类药物主要有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如何合理使用了抗过敏药物呢? 1.有针对性地合理选择抗过敏药物 因为抗过敏药物作用机制和途径不同,故而各种药物在治疗过敏性疾病时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例如:生活中常见的荨麻疹可分为寒冷性、压迫性、热性荨麻疹三种类型,急性荨麻疹应选择起效快的抗过敏药物;而慢性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就要副作用相对较小的药物,如地氯雷他定。需要长期联合用药的患者,在病情稳定、症状控制后不宜立即停用所有药物,应规律地逐渐减量,否则容易复发。 2.抗过敏药物也要换着吃 有患者向医生提出疑问“我以前吃这个药挺管用的,现在怎么没啥效果了呢?”。这是因为,任何一种抗过敏药都存在耐药性!长时间地单一服用一种抗过敏药,会使机体耐受药物,出现药效下降、不能起到抗过敏作用的现象。故提醒患者连续服用一种抗过敏药,最好不要超过一个月。 3.警惕过敏药物本身也能引起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受抗原性质、抗体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过程极为复杂。但抗过敏药只能阻断过敏反应中的某一环节,或者只能阻止某些化学介质的释放,故服用抗过敏药物后,过敏反应仍然可以发生。比如扑尔敏,有些病人服药后原有的过敏症状不仅没有缓解,还出现了皮肤瘙痒。皮疹、腹泻腹痛等反应。

常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有哪些

常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有哪些 来源:寻医问药网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一类药物,每天全世界约有3千万人使用,每年的处方量达5亿。40%使用者年龄超过40岁,由于非处方药的增加、人口老龄化,而且认识到不仅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其他类型的关节炎;还可治疗与关节炎有关的疾病,以及其他类型的疼痛,并且用于结肠癌、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等,因此,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用量正在逐年增加。 非甾体类抗炎药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药物,这一大类抗炎药有百余种之多,我国目前上市的抗炎药物的种类和剂型也不少。有不同结构的药物:如水杨酸类的阿司匹林,吲哚类的消炎痛,苯乙酸类的双氯芬酸钠(扶他林)和丙酸类的布洛芬及芬必得等。有不同半衰期的药物:如短效的布洛芬,中效的萘普生,长效的炎痛喜康等。药物剂型有普通片剂、肠溶片、缓释剂、栓剂、凝胶剂、针剂等。现择其常用的几种介绍于下: (1) 阿司匹林(Asprin) 又称醋柳酸或乙酰水杨酸。水杨酸是1838年从柳木的树皮中提取出来的,1852年化学合成,1890年合成阿司匹林,至今已是百岁寿星。阿司匹林是一种和缓的抗炎、止痛剂。阿司匹林应用剂量,以能充分缓解症状而不引起中毒为宜。有规律地而不是零星地用药效果较好。多数成年人每日3~5克。老年病人一般对大剂量耐受性较差。症状控制后剂量减半。为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可饭后服用,并在睡前或清晨与食物或抗酸剂同时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不能完全缓解胃炎问题,而且有不易吸收的缺点。 应用阿司匹林可能产生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力减退。据报道,70%病例大便隐血出现阳性,引起溃疡病;极少数可引起过敏反应,如哮喘、皮疹、血管神经水肿等。对肝、肾功能不全或溃疡病、凝血酶原缺乏症的病人,应慎用。 (2)贝诺酯为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的酯化物,可减少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具有抗炎、解热、镇痛的作用。本药疗效可靠、适应性强、毒性低,对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少。每次0.5~1克,每日3次。 (3)吲哚美辛(消炎痛,lndometh~in) 消炎、退热、止痛作用较阿司匹林强。剂量每次25毫克,每日2—3次,饭后或餐中服用。少数每周可增加25毫克,直到获得满意效果或每日最大量150毫克。超过该剂量一般不增加药物效果,却能增加不良反应。 吲哚美辛禁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帕金森病的病人;有精神病、癫痫史,以及对其过敏的病人、活动性或复发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则相对禁忌;小儿慎用或忌用。副作用:主要出现胃肠道疾病和消化性溃疡、头痛及其他大脑功能障碍。胃肠道疾患包括消化不良、恶心、腹痛、隐匿性出血及消化性溃疡。头痛为时常感觉前额跳动性疼痛,尤以醒后最甚。其他报道的大脑症状有眩晕、头昏目眩、精神错乱、抑郁、昏昏欲睡、幻觉《抽搐和晕厥。还可有角膜后沉着、视力模糊、肝大、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反应(皮疹、哮喘)、听力障碍、水肿(以眼睑多见)、结节性红斑和脱发等。目前吲哚美辛有普通片剂、肠溶片、胶囊、缓释胶囊、栓剂、针剂6种。据我们观察、,在作用与副作用方面,栓剂优于片剂、胶囊,胶囊又优于片剂,针剂虽能肌内注射,起效较快,但毕竟不太方便,不能常用。 (4)氨糖美辛每片含盐酸氨基葡萄糖75毫克,吲哚美辛Z5毫克。氨基葡萄糖是一种海洋生物制剂,是硫酸软骨素的基本成分,能促进黏多糖的合成,提高关节滑液的黏性。本品能改善关节软骨的代谢,有利于关节软骨的修复,具有明显的消炎镇痛作用,且能缓解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蛋白多糖化合物合成的阻滞作用,从而降低消炎痛原有的毒副作用。每次1—2片,每日2—3次。肾功能不全及孕妇禁用,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及小儿慎用。 (5)舒林酸(奇诺力,Sulindac) 在结构上是消炎痛一类吲哚乙酸的衍生物。它以前体—亚砜形式服用,然后在体内代谢为活性的硫化代谢产物和无活性的砜代谢产物。活性的代谢产物具有可逆的抑制环氧化酶的作用,减少致炎的前列腺素的合成。因为活性的硫化代谢产物在到达肾脏前已变为无活性的砜,或者在肾脏内被氧化酶转变为无活性代谢物,因此对肾脏影响较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为小。另外,与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不同:本品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很小,延长出血时间的作用也较阿司匹林为小。本晶对血压控制的影响,也较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小。尤其适用于老年病人。每次200毫克,每日2次。

抗组胺药的作用机制

1.抗组胺药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注意事项,药名。 抗组织胺药物根据竞争受体的不同,抗组胺药可分为H1受体和H2受体拮抗剂。H1受体主要分布在皮肤、黏膜、血管及脑组织,H2受体主要分布在消化道,皮肤微小血管有H1、H2两种受体存在。本类药物适用于荨麻疹、药疹、接触性皮炎、湿疹、慢性单纯性苔藓、脂溢性皮炎。 1.H1受体拮抗剂 (1)作用机理:乙基胺结构-CH2-CH2-N 由于有与组胺相同的乙基胺结构,因此能与组胺争夺相应靶细胞上的H1受体,产生抗组胺作用。可以对抗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平滑肌收缩,呼吸道分泌增加,血压下降等效应,此外尚有一定的抗胆碱及抗5-羟色胺作用 根据药物透过血脑屏障引起嗜睡作用的不同,可将H1受体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 第一代药特点:易透过血脑屏障导致 (1)(副作用)乏力、嗜睡、头晕. 注意力不集中等部分药物还有抗胆碱作用,导致黏膜干燥。排尿困难、瞳孔散大. . (2)(适应症)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3) (禁忌症) 驾驶员、高空作业者、机器操作者(精细工作者)等,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者也慎用。 第二代(新一代)H1抗组胺药物特点:,药物不通过血脑屛障、服用简便,每日一次、作用持久 常用药物:扑尔敏、特非那定、西替利嗪、氯雷他定 第一代(氯苯那敏、苯海拉明、多赛平、赛庚啶、异丙嗪、酮替芬) 第二代(阿司咪唑、非索非那定、特非那定、氯雷那定、西替利嗪、咪唑斯汀、阿伐斯汀) 2.H2受体拮抗剂(1)作用机理与H2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可拮抗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一定的程度的抑制血管扩张作用和抗雄激素作用。 (2)(适应症) 与H1受体拮抗剂合并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人工荨麻疹等 (3)不良反应有头痛、眩晕,长期或大量应用可能引起阳痿和精子减少(西米替丁)、血压轻度升高、GPT上升、白细胞减少等,停药后可以恢复。孕妇、哺乳妇女慎用。 (4)常用药物:甲氰咪呱、雷尼替丁、西咪替丁、法莫替丁 2.带状疱疹临床表现1.典型的临床表现(1)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症状,皮肤可有灼热、刺痛也可无前驱症状。(2) )皮损特征:潮红斑、丘疹很快出现的粟粒至黄豆大丘疹,成簇而不融合,丘疹继而变为水疱,疱液澄清,疱壁紧张,围以红晕,各簇性水泡间皮肤正常。呈带状排列,水疱干涸、结痂、脱落、暗红斑或色素沉着。(3)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分布好发部位依次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较为剧烈。病程2-3周,老年认为3-4周 2.特殊表现(1).眼带状疱疹: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眼支多见于老年人,疼痛明显,可累计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2)耳带状疱疹:病毒累及膝状神经节引起,影响面神经的感觉纤维和运动纤维。皮疹特点: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ey-Hunt 综合征(3)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4)其他播散性带状疱疹、出血性、坏阻性,泛发型、顿挫型、不全型带状疱疹 3.体股癣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夏秋季节多发。肥胖多汗、糖尿病、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应用糖皮质素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为易感人群。体股癣临床表现相似。皮损基本特点:(1)原发损害为丘疹、丘疱疹或水疱,约针头到绿豆大小,色鲜红或暗红。(2)呈环状倾向。(3)活跃的边缘。 2.股癣:好发于腹股沟部位,亦常见于臀部,单侧或双侧发生。基本病损与体癣相同。 3.自觉瘙痒。 体癣Tinea corporis 临床特点 –皮损部位:好发于面、颈、腰腹、四肢

非甾体抗炎药

远程药学专升本药物化学平时作业(非甾体抗炎药)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写出下列药物的化学结构或名称、结构类型及其临床用途 1阿司匹林 C O O H O C O C H 3 水杨酸类 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2扑热息痛 H O N H C H 3 O 苯胺类 解热镇痛 3 贝诺酯 O C O C H 3 C O O N H C O C H 3 水杨酸类 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4 布洛芬 C H C H 2 C H 3 C H 3 C H C O O H C H 3 芳基丙酸类 抗炎镇痛作用 5 萘普生 C H C O O H C H 3 C H 3O 芳基丙酸类 抗炎镇痛作用

6 吲哚美辛 N C H 2C O O H C H 3 C O C l C H 3O 吲哚乙酸类 抗炎镇痛作用 7 N N H 3C C H 3 N C H 3 C H 2S O 3N a O 安乃近 吡唑酮类 解热镇痛抗炎 8 N H C l C O O N a C l 双氯芬酸钠 芳基与杂环芳基乙酸类 二、写出下列药物的结构通式 1芳基烷酸类非甾体抗炎药 C A r H C O O H C H 3 X 2 水杨酸类抗炎药 O H O O C H 3O R

三、名词解释: 1. 解热镇痛药:指兼具解热和镇痛作用的一类药物,解热主要可以使发热病人的体温恢复到正常水平,镇痛主要指可以缓解如头痛关节痛等的轻、中度疼痛,大多还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2.非甾体抗炎药:指化学结构区别于甾类激素的一类具有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的药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等有显著疗效的药物,具有抗炎镇痛等作用。 四、选择题: 1、以下哪一个是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组成的前药(B) A.双氯芬酸钠B.贝诺酯 C.优司匹林D.水杨酰胺 2、以下药物中酸性最弱的是( B) A.阿司匹林B.吡罗昔康 C.吲哚美辛D.保泰松 3、以下哪个药物结构中含对氯苯甲酰基结构片断( A ) A.吲哚美辛 B.氨基比林 C.氯贝丁酯 D.萘普生 4、具有 N S O O C H3 O H N O N H 结构的药物是( C ) A.萘普生 B.布洛芬 C.吡罗昔康 D.美洛昔康 5、以下哪个药物以右旋体用药( C ) A.布洛芬B乙酰水杨酸C、萘普生D、贝诺酯 6以下关于阿司匹林的正确叙述是(多选题):(AC) A 又称乙酰水杨酸B化学名是2-乙酰氧基-苯甲酸酯 C、中国药典规定检查本品中的水杨酸杂质 D、性质稳定,疗效确切 7、阿司匹林中检查碳酸钠中的不溶物不包括(B) A. 醋酸苯酯 B. 水杨酸 C. 乙酰水杨酸苯酯 D. 水杨酸苯酯 8、解热镇痛药物的作用机制是(A) A. 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 B. 促进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 C. 激活环氧化酶的活性 D. 抑制脂氧化酶的活性 9、下列哪种性质与布洛芬符合(C ) A 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易水解 B 在空气中放置可被氧化,颜色逐渐变黄至深棕 C 可溶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水溶液中 D 易溶于水,味微苦 10、以下属于芳基烷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是:(多选)(ABC) A.双氯芬酸钠 B.萘普生 C.酮洛芬

抗过敏的中药

抗过敏的中药 可以抗过敏的中药一览 1.荆芥:有发汗解表,宣毒透疹,和血止血作用,用于风疹痒疹、疹出不透、疮疡等。与防风配伍时为祛风止痒方剂的基础,可用于风疹、皮肤瘙痒等证,常与蛇床子、土茯苓、蝉蜕等配合使用。本品可促使皮肤血液循环加强,有轻微的解热镇痛作用。可促进皮肤感染性疾病的愈合与病损组织的吸收。 2 、防风:有散寒解标,胜湿止痛,祛风止痉,止痒作用。用于风邪克于皮肤之风疹、瘾疹、疮疡等证。常与荆芥配伍使用。 3 、细辛:有温经发散、祛风散寒、除弊止痛作用。与辛夷等药物配合可治疗鼻窦炎、鼻炎等症。 4 、白芷:有祛风解表,透毛窍、通鼻窍,散寒止痛,燥湿解毒作用。善治头面皮肤之风,外用可治疗皮肤瘙痒症。本品可减少支气管分泌、扩张冠状动脉;能促进被破坏组织的吸收,对慢性溃疡、皮肤炎症有促进吸收或促进其化脓的作用;有止血作用,用其治疗鼻窦炎、慢性鼻炎有较好的疗效。

5 、薄荷:有散风解表、行气解郁、祛风止痒、透斑疹作用。可用于皮肤瘙痒、风疹等证。与蝉蜕为临床常用药对之一用于一般风疹、麻疹后的皮肤瘙痒,亦能改善老年性皮肤瘙痒及牛皮癣瘙痒症状。 6 、蝉蜕:有疏散风热,解表透疹,祛风止惊作用。近代研究认为,蝉蜕可降低反射性肌紧张反应、降低横纹肌的紧张性,对神经节有轻度阻断作用。 7 、生姜:有发表散寒、解毒健胃、温经行气作用。配合其他药物调敷用于湿疹疮疡。 8 、石膏:有清热泻火、止渴除烦作用,内服后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煅后外用,可敛疮生肌止血,用于疮疡流水、湿疹、烫火伤等。 9 、黄芩: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抑菌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可用于热毒火邪浸淫皮肤之疮痈毒肿等证 10 、黄连: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抑菌作用。可用于热毒疮痈、湿疹等证。 11 、黄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滋阴降火作用。与苍术配伍用于疮

我国抗过敏药物市场分析

我国抗过敏药物市场分析 国内的抗过敏药物市场经过多年的角逐,已基本上形成了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咪唑斯汀“三足鼎立”局面,而2005年第三代抗组胺药物地氯雷他定凭借不引起心脏毒性的优点,率先切入市场竞争的行列,已占据了这一市场份额的8%,有奋起赶超咪唑斯汀之势。 与此同时,在2006年哈尔滨新特药品交易会上,第三代抗组胺药新贵左西替利嗪作为一个重点点评的品种受到了业界的瞩目。 西替利嗪光辉不减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有着较好的抗炎和抗过敏作用,其中以西替利嗪药物活性最强,且具有最高的生物利用度,是惟一给药24小时后大范围抑制荨麻疹和皮肤泛红区域的药物,同时还能抑制炎性细胞向过敏反应部位移行,从而抑制后期过敏反应,是一个具有双重抗过敏作用的药物,其抗过敏作用强于其他第二代抗组胺药。 西替利嗪是美国辉瑞制药、比利时联合化工集团UCB开发的品种,1995年12月8日经美国FDA审定批准后上市,2003年两家公司的

产品“仙特明”在全球市场的销售已突破了20亿美元,而UCB的“仙特明”已是欧洲市场上销售最多的抗过敏药品,2005年辉瑞的“仙特明”仍比上一年增长6%,达到了13.62亿美元。 自上世纪末,国内生产的西替利嗪上市后,现已成为抗组胺药物市场上的畅销品种。目前西替利嗪已形成了原料药生产批件21家、片剂、分散片、胶囊、糖浆、口服溶液36家的格局。 据有关数据显示,2005年20家厂商生产的西替利嗪制剂在样本医院使用,国产药已占领了主要市场,但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其中进口药物主要是比利时UCB大药厂的“仙特明”滴剂和片剂、印度太阳药业、阮氏制药的“赛特赞”和“斯特林”片剂,3个进口药品占据了用药总量的24%,而药物销售金额则占据了这一品种46.82%的份额。 国内生产的西替利嗪在样本医院占据了总量的76%,用药金额占据了53.18%,其中鲁南制药、苏州东瑞制药、江苏扬子江药业、齐鲁制药4家厂商的片剂占据了46.34%,其他12家的口服制剂所占比重较少。 从2005年医院终端用药看,用量较大的是片剂和胶囊剂,滴剂在市场上占据了8.6%的份额,滴剂主要用于季节性或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在西替利嗪滴剂市场上是由比利时UCB大药厂的“仙特明”、成都民意制药的“杰捷”所占领,用量上几近平分秋色。 西替利嗪的中枢神经系统活性虽然极轻,但仍有嗜睡等不良反应,研究表明,这主要是右旋体与脑内受体有一定亲和性所致。而它的单一光学异构体——左旋西替利嗪,由于无镇静、嗜睡等中枢神经系统

非甾体抗炎药综述

一.简介 非甾体抗炎药( no n- steroidal ant i- inf lammatory dr ug s, NSAIDs) 是指具有解热、镇痛和消炎作用而非类固醇结构的药物。临床应用极为广泛, 是仅次于抗感染药的第二大类药物1。非甾体抗炎药是急、慢性风湿性疾病的非类固醇一线治疗药物, 具有抗炎、止痛和解热等作用, 主要用于炎症免疫性疾病的对症治疗, 能有效缓解肌肉、关节及炎症免疫性疾病的局部疼痛、肿胀等, 广泛用于腰背痛、牙痛、痛经、急性痛风、外伤或手术后疼痛、癌痛等的治疗, 且无成瘾性和依赖性的特点。据不完全统计, 全世界大约有1亿多人在服用NSA ID s, 其中有一半以上是老年患者。每天约有3 0 0 0 万关节炎患者服用NSAIDs,在我国最保守估计每年至少有500 万OA患者和4 2 0 万R A 患者在服用N S A I D s 。在中国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疼痛的患者约占门诊总人数的1/ 5~ 1/ 4, 因此, 可以说N SA ID s 是临床医师特别是骨科大夫应用较多的药物之一2。随着此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其临床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展。 二.发展简史 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N S A I D s ,具有神奇的、源远流长的历史。追溯到公元前约460 年至377 年希波克拉底曾经使用柳树皮来治疗骨骼肌肉疼痛;1 7 6 3 年的英国传教士爱德蒙特·斯通(E d m a n dS t o n e )第一次比较科学的描述将柳树叶煎液作为一种抗炎药;1828 年德国慕尼黑药学教授约翰·布赫勒(Johann Buchner)提取出柳树皮中的有效成分水杨苷,次年汉立·里劳西(Henri Leroux)获得其结晶;水杨酸则是意大利化学家雷非·皮立亚(Raffaele Piria)首次从水杨苷中获得,1859年德国化学家赫尔曼·柯比(Hermann Kolbe)完成了鉴定及合成其化学结构的工作,1 8 7 4 年水杨酸开始生产;鉴于水杨酸的胃肠道刺激性和不适的口感,1 8 9 7 年德国拜耳公司的化学家霍夫曼(H o f f m a n n )成功合成了乙酰水杨酸;随后拜耳公司的首席药理学家海里希·狄里舍(H e i n r i c hDresser)通过自身实验和随后的动物实验证明乙酰水杨酸具有良好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并于1899 年注册了商品名为阿司匹林(Aspirin)。此后的100 多年来,阿司匹林深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作为NSAIDs的原形药并成为药物史上的一颗“常青树”3。 1898 年, 由德国拜尔药厂首先合成的阿司匹林是最早用于风湿热及关节炎的治疗药物。由于其在大剂量时才能发挥消炎止痛作用并伴随明显的胃肠道副作用, 逐渐被新上市的NSAID 所取代。1952 年, 保泰松( 苯丁唑酮) 问世, 为第一个被命名的非甾体抗炎药。因其强大的抗炎镇痛效应而广泛用于风湿病的治疗长达30 多年。至20 世纪80 年代, 因相关的不良反应, 如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不断出现而逐渐被限制使用或禁用。1963 年, 吲哚乙酸类NSAID 的代表药物消炎痛( 吲哚美辛) 上市, 虽然其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较强, 但因胃肠道、肝脏和肾脏等毒副作用仍然很严重而逐渐少用。1969 年, 1姜爱霞.非甾体抗炎药的研究[ J].潍坊学院学报.2010,10(6):96-98 2刘红,李国珍,葛泉丽.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及进展[J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4):401-402 3李梦涛,曾小峰.非甾体类抗炎药的过去、现在与将来[J ].继续医学教育.2006,20(28):24-29

抗炎平喘药和抗过敏平喘药

一、抗炎平喘药 (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glucocoticoids, GCs)用于哮喘的治疗已有50年历史,是抗炎平喘药中抗炎作用最强,并有抗过敏作用的药物。但该药全身应用时不良反应较多,但主要以吸人方式在呼吸道局部应用,以充分发挥局部抗炎作用。 [药理作用] 1.抗炎 糖皮质激素与受体结合后,道过基因效应。影响多种炎症相关基因的转录,抑制多种参与哮明发病的炎性细胞因子和钻附分子,并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2. 抑制气道高反应性 降低哮嗽病人因吸人抗原。受胆碱受体激动剂或冷空气刺激,及运动引起的支管收缩反应。 3. 增强支气管以及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对支气管学张及血管收缩的作用增强,有利于缓解支气管痉挛和黏膜水肿。 [临床应用) 用于支气管阔张药不能有效控制病情的慢性哮喘患者,反复应用本药可减少或终止哮喘发作,但不能缓解急性症状。气雾吸入可减少口服激素用量或逐步替代口服激素。但对哮端持续状志的患者,因不能收人足够的气雾量,往往疗效欠佳、不宜使用. [不良反应] 吸人常用剂量的GCs时一般不产生不良反应。GCs在吸人后,有80%~90%药物沉积在咽部并吞咽到胃肠道,沉积的GCs与咽部或全身不良反应有关。局部副作用包括口腔真菌感染(鹅口疮)与声音嘶哑,用药后漱口可减少咽部药物残留,降低发生率:若吸人剂量过大,会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产生抑制作用。 目前常用的吸人用GCs有5种:丙酸氟替卡松(flaticasone propionate, FP)、丙酸倍氯米松(beclometasonedipropionate, BDP)、布地奈德(budesonide, BUD, 丁地去米松,布地缩松)、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 TAA, 丙酮化曲安西龙)、氟尼缩松(lunisolide,FNS),这些吸人GCs的脂溶性高低顺序为FP> BDP>BUD>TAA>FNS, GCs脂溶性高低对药物的药效学与药动学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少吸人GCs的全身不良反应,理想的吸人GCs应具有肝脏中快速而完全地代谢灭苦的特性。由于BUD在肝内大代谢灭话要比HDP快3-4倍。故BUD的全身不良反应少,特别对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辅的抑制作用要比BOP小。 (二)抗白三烯药物 半胱氨酰白三烯(ystingl lekorione)是哮喘发病中的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肺组织受抗原攻击时多种炎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能释放半胱氨酰白三烯,对气道产生作用时间较长的多环节作用,其作用强度要比组胶强1000倍:可增加支气管黏液分泌;降低支气管纤毛功能:促进气道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水肿形成;促使嗜酸性粒细胞在气道组织浸润,引起炎症反应;刺激C神经纤维末梢释放缓激肽,引起神经源性炎症等。抗白三烯药物是拮抗白三烯的各种生物学作用的药物,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加强后者的抗炎作用,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对有些吸人糖皮质激索不能控制的哮喘病人,加币抗白三烯药物可收到控制的疗效。 现有的抗白三烯药物有:扎鲁司特(afirlukast) 和孟鲁司特(montclukast),具有阻断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的作用:齐留通(zileuton) 通过抑制5-脂氧酶起作用。 三、抗过敏平喘药 色甘酸二钠、铜替芬、奈多罗米纳

非甾体类抗炎药临床合理应用测试题答案

非甾体类抗炎药临床合理应用测试题 科室_____姓名_____成绩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 1、下列哪种药物禁止与洛美沙星、诺氟沙星、依诺沙星合用,因合用有导致抽搐发生的可能(A ) A. 凯纷 B.阿司匹林 C. 布洛芬缓释胶囊 D. 洛索洛芬钠片 2、对服用阿司匹林或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后引起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禁用下列哪种药物( B ) A.阿司匹林 B. 醋氯芬酸片 C. 布洛芬缓释胶囊 D. 洛索洛芬钠片 3、有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禁用下列哪种药物( B ) A. 凯纷 B. 醋氯芬酸片 C. 布洛芬缓释胶囊 D. 洛索洛芬钠片 4、下列关于NSAID的描述,错误的是:(D) A. 小剂量NSAID有解热、镇痛作用,大剂量才有抗炎作用。国内NSAID的用量一般偏小。 B. 对类风湿关节炎而言,因NSAID只能控制症状,不能防止疾病的发展及合并症的发生。 C. 通常选用一种NSAID,在足量使用2~3周后无效,则更换另一种,待有效后再逐渐减量。 D. 同时使用两种NSAID,能增加疗效,而副作用相同。 E. 有2~3种胃肠道危险因素存在时,应加用预防溃疡病的药物。 5、布洛芬缓释胶囊具有镇痛、解热和抗炎的作用每服用一次,可持续(C)小时止痛。 A. 4小时 B. 8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6、胃溃疡病人宜选用下列哪种药物解热镇痛?(B) A. 吲哚美辛 B. 乙酰氨基酚 C. 吡罗昔康 D. 保泰松 E. 阿司匹林 7、布洛芬缓释胶囊用于止痛不得超过( A )天,用于解热不得超过((A )天 A. 5、3 B. 3、5 C. 2、4 D. 4、2 8、哪种药物与地高辛、甲氨蝶呤、口服降血糖药物同用时,能使这些药物的血药浓度增高,不宜同用(D) A. 吲哚美辛 B. 乙酰氨基酚 C. 吡罗昔康 D. 布洛芬缓释胶囊 E. 阿司匹林 9、哪种药物与呋塞米(呋喃苯胺酸)同用时,后者的排钠和降压作用减弱;与抗高血压药同用时,也降低后者的降压效果(B ) A. 吲哚美辛 B. 布洛芬缓释胶囊 C. 洛索洛芬钠片 D. 乙酰氨基酚 E. 阿司匹林10.哪种药物与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物同用时可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并可能导致溃疡(B)A. 吲哚美辛 B. 布洛芬缓释胶囊 C. 洛索洛芬钠片 D. 乙酰氨基酚 E. 阿司匹林11.哪种药物与肝素双香豆素类(如华法林)等抗凝药同用时可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增加出血倾向(B) A. 吲哚美辛 B. 布洛芬缓释胶囊 C. 洛索洛芬钠片 D. 乙酰氨基酚 E. 阿司匹林 12、支气管哮喘病人禁用的药物是:(B)

平喘药----精简版

平喘药第一节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选择性β 2受体激动剂根据起效“快”与“慢”,同时结合维持时间“短”与“长”,将β 2 受体激动剂分为四类: 第一类起效迅速而作用持续时间长(>12h),如吸入型福莫特罗; 第二类起效缓慢而作用时间长,如吸入型沙美特罗,口服班布特罗、丙卡特罗; 第三类起效缓慢而作用持续时间也短,如口服特布他林、沙丁胺醇; 第四类起效迅速,但作用持续时间短,如吸入型特布他林或沙丁胺醇。 表1 临床上常用的β 2 受体激动剂 药名剂型起效时间 (min)高峰时间 (min) 维持时间 (h) 使用方法 沙丁胺醇(Salbutamol) 吸入1~5 1~1.5小时3~6 0.1~0.2mg/次(即1~2揿),一日3~4次, 24小时不宜超过8次。 雾化吸入:间歇性用法可每日重复4 次。 成人每次: 0. 5 ~1. 0 mL( 2. 5 ~5. 0 mg 硫酸沙丁胺醇) 口服(片剂或胶囊)15~30 2~3小时4~6 每次2mg~4mg,每日3次~4次针剂临床少用 特布他林Terbutaline 吸入5~15 0.5-1 6-8 常规吸入量为0.25~0.5mg/次(即1~2揿), 一日3~4次。 雾化吸入:5. 0 mg( 1 小瓶, 2 mL) /次, 24 h 内最多用4 次 口服30~60 2-4 4-7 2.5mg~5mg,每日3次 针剂0.25mg/次

丙卡特罗 Procaterol 口服30 1-2 10-12 25~50μg/次,一日2次 吸入10~20μg/次(即1~2揿),一日3次。 沙美特罗Salmeterol 吸入(施立稳)10-20 12 每次50ug,重症每次100ug,q12h 雾化吸入液:体重>20 kg:5.0 mg(1小瓶, 2ml)/次,24小时内最多用4次。体重<20 kg: 2.5 mg(半小瓶,1ml)/次,24小时内最多 用4次。 福莫特罗 Bambuterol 吸入(安通克)2-5 10-12 4.5~9,每日1到2次 口服12-24ug,bid 沙丁胺醇(Salbutamol)(舒喘灵,万托林气雾剂)一般以吸入给药,可迅速缓解哮喘急性症状,快速扩张支气管,强度为异丙肾上腺素的10~12倍,作用持续时间为异丙肾上腺素的3~4倍,而对心血管的不良反应仅为异丙肾上腺素的1/10。 规格:片剂2mg/片。气雾剂,每瓶14g,含本药28mg,每揿0.1mg。针剂0.4mg/2ml。胶囊每粒4mg、8mg。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5 mg/mL(雾化吸入:间歇性用法可每日重复4 次。成人每次: 0. 5 ~1. 0 mL( 2. 5 ~5. 0 mg 硫酸沙丁胺醇))。 特布他林(Terbutaline)(间羟舒喘灵,博利康尼片剂、气雾剂和都保)。作用特点:Terbutaline有较强的肥大细胞膜稳定作用,对受体选择性更强,支气管扩张效应与Salbutamol相似,其支气管扩张作用较沙丁胺醇稍弱,口服本品5mg的疗效与沙丁胺醇4mg相当;气雾吸入0.5mg与沙丁胺醇0.25mg相当;静脉注射500ug与沙丁胺醇250ug作用相当。本品可以多种途径给药。但对心脏和肌肉的副作用更少,仅为异丙肾上腺素的1/100,Salbutamol的1/10。 规格:片剂每片2.5mg、5mg。气雾剂每瓶50mg(200喷)、100mg(400喷),每揿0.1mg。针剂1mg/1ml。雾化液5.0mg/2ml/支(雾化吸入:5. 0 mg( 1 小瓶, 2 mL) /次, 24 h 内最多用4 次)。 沙美特罗Salmeterol

常用抗过敏药物

抗变态反应药物 一、糖皮质激素类 肾上腺皮质由内向外分为网状带、束状带及球状带三层,束状带是合成糖皮质激素的场所。糖皮质激素有很强的抗炎,抗过敏作用,临床常用的有: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倍他米松、去炎松等。 氢化可的松 (Hydrocortisone,皮质醇,可的索) 【药理】作用与泼尼松相似,但疗效不如其显著,留水留钠排钾作用较强。静滴主要用于抢救危重中毒性感染。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尽量不用,尤其是大剂量更应注意。 【适应证】与泼尼松相同。 【用法】补充替代疗法,口服:每日20~30 mg,分2~3次给药。药理治疗,口服:每日20~240 mg,分2~3次给药。 静滴:通常为每次100 mg,有时可用到每日200~500 mg,疗程不超过 3~5日,病情好转停药或减量。氢化可的松注射剂需用生理盐水稀释(浓度为O.2 mg /m1)后静滴。 关节炎、腱鞘炎、急慢性损伤、肌腱劳损等,每次腔内注射1~2 m1 (25 rng/m1),鞘内注射每次1 ml。 【注意】同泼尼松。肝功能不全者尽量不用,尤其是大剂量更应注意。 【剂型】片剂:20 mg。注射剂:lO mg,25 mg。醋酸氢化可的松无菌混悬液每支125 mg。 泼尼松龙 (Prednisolone,氢泼尼松,强的松龙,去氢氧化可的松) 【药理】本品作用同泼尼松。其抗炎作用较强,水盐代谢较弱。 【适应证】与泼尼松相同,由于其盐皮质激素活性很弱,故不适用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 【用法】口服:成人,开始每日10~40 mg,分2~3次服用,维持量每日5~10 mg。 肌注:每日10~30 mg。 静滴:每次10~25 mg,溶于5%~10%葡萄糖溶液500 ml中应用。 关节腔或软组织内注射(混悬液):每次5~50 mg。儿童每日1 mg/kg,分2~3次服用。 【注意】同泼尼松。 【剂型】片剂:5 mg。注射剂:10 mg。混悬剂:125 mg。 甲泼尼龙 (Methylprednisolone,甲基强的松龙,甲基去氢氢化可的松) 【药理】本品抗炎作用较强,对钠潴留作用微弱,作用同泼尼松。 【适应证】同泼尼松。 【用法】口服:成人,开始每日16~24 rag,分2次服用。维持量每日4~8 mg,分次服用。 关节腔内及肌内注射:每日10~80 mg。

各种平喘药物

1.沙丁胺醇Salbutamolβ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2.特布他林肾上腺受体能激动剂。可选择性激动β2-受体,而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抑制内源性致痉挛物质的释放及内源性介质引起的水肿,提高支气管粘膜纤毛上皮廓清能力,也可舒张子宫平滑肌 3.全乐宁为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能选择性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β2受体,有较强的支气管扩张作用。于哮喘,其支气管扩张作用至少与异丙肾上腺素相等。抑制肥大细胞等致敏细胞释放过敏反应介质亦与其支气管平滑肌解痉作用有关。对心脏的β1受体的激动作用较弱,故其增加心率作用仅及异丙肾上腺素的1/10。选择性激动支气管平滑肌上β2受体,松驰支气管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对支气管扩张作用强,对心脏β1受体作用弱,是较为安全,最常用的平喘药。 4.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Budesonide 布地奈德经全身吸收后,有较强的肝脏首过代谢作用,约90%被降解,且形成的代谢物的生物活性较低。检测局部甾体激素在人体中抗炎作用的皮肤漂白试验中,布地奈德的强度是二丙酸倍氯米松的两倍,且与之相比具有较少的全身作用。 5.博利康尼为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其支气管扩张作用与沙丁氨醇相近 6.爱全乐抗胆碱能(副交感)特性的四价铵化合物。通过拮抗迷走神经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而抑制迷走神经的反射。抗胆碱能药物可阻止乙酰胆碱和支气管平滑肌上的毒蕈碱受体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细胞内环一磷酸鸟苷酸(cGMP)浓度的增高 7.喘康速硫酸特布他林 8.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福莫特罗都保(商品名:信必可都保 9.必可酮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Becotide 强效局部用糖皮质激素,它能增强内皮

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溶酶体膜的稳定性,抑制免疫反应和减少抗体合成,从而使组胺等过敏活性物质的释放减少和活性降低,并能减轻抗原-抗体结合时激发的酶促过程,抑制支气管收缩物质的合成和释放,抑制平滑肌的收缩反应。 10普米克都保Pulmicort Turbuhaler粉剂普米克都保是一种每单位剂量分别带有100mcg,200mcg,以病人自身呼吸力量作为药物传送动力的定量粉末吸入器。普米克都保不含推进剂,润滑剂,防腐剂,携带剂或其他的添加剂 11辅舒酮其基本结构为孕烷,该分子本身无活性,但酯化后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与人体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具有高度的亲和力,约为地塞米松的18倍,布的奈德的3倍。其机理可能是通过增强肥大细胞和溶酸体膜的稳定性,抑制免疫反应所致炎症,减少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合成等。 11.万托林喘乐宁气雾剂 12.舒喘灵沙丁胺醇(舒喘灵,喘乐宁) Salbutamol (Albuterol, Ventolin) 本品选择性激动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从而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对支气管扩张作用较强,而对心脏的β1-受体作用较弱,是目前较安全、最常用的平喘药。适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病人的支气管痉挛。

常见四种抗过敏药的作用原理

常见四种抗过敏药的作用原理 导读: 抗过敏药控制过敏性症状确实效果很明显,至于能不能治根那就很难预测。常用的抗过敏药物主要有四种类型。 过敏性疾病,很多病人理所当然就是用抗过敏药来治疗,抗过敏药控制过敏性症状确实效果很明显,至于能不能治根那就很难预测。常用的抗过敏药物主要包括四种类型: (1)抗组织胺药。这是最常用的抗过敏药物,最适用于1型过敏反应。常用的有苯海拉明、异丙臻、扑尔敏、赛庚啶、息斯敏、特非拉丁等。这类药物均为H1受体阻滞剂,因其与组织胺有相似的化学结构,故能与之竞争拮抗组织胺受体,对皮肤粘膜过敏反应的治疗效果较好,对昆虫咬伤的皮肤瘙痒和水肿有良效;对血清病的寻麻疹也有效,但对有关节痛和高热者无效;对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差。用药剂量应个体化,驾驶人员或机械操作人员工作时应避免使用中枢抑制作用较强的品种。 (2)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也称为肥大细胞稳定剂。这类药物主要有色甘酸钠(咽泰)、色羟丙钠、酮替芬(甲哌噻庚酮)等。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过敏性皮炎等。 (3)钙剂。能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度,降低通透性,从而减少渗出,减轻或缓解过敏症状。常用于治疗尊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血清病。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主要有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等,通常采用静脉注射,奏效迅速。钙剂注射时有热感,宜缓慢推注,注射过快或剂量过大时,可引起心律紊乱,严重的可致心室纤颤或心脏停搏。 (4)免疫抑制剂。主要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非特异性的抑制作用,对各型过敏反应均有效,但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外源性性过敏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和器官移植等。这类药物主要有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以及环磷酰胺、硫脞嘌呤等。

药物化学——抗过敏药

过敏性疾病及消化道溃疡两类疾病均与体内的活性物质组胺(Histamine)有关系,已发现组胺受体有H1受体、H2受体、H3受体三种亚型,H1受体拮抗剂临床上用作抗过敏药,H2受体拮抗剂临床上用作抗溃疡药。临床使用的抗过敏药主要是H1受体拮抗剂,其他较新的类型有过敏介质释放抑制剂、白三烯拮抗剂以及激肽拮抗剂。一、H1受体拮抗剂按化学结构分类可分为乙二胺类、氨基醚类、丙胺类、三环类和哌啶类等。(一)乙二胺类乙二胺类的结构通式为Ar′Ar-N-(CH2)2-N-(CH3)2,第一个用于临床的药物是安体根(Antergen)。对其进行结构改造衍生出系列的H1受体拮抗剂,例如曲吡那敏(Tripelenamine)等,将乙二胺类药物的两个氮原子再用一个乙基环合后演变出哌嗪类药物,也具有抗过敏作用,这类药物最终发展出西替利嗪(Cetirizine)等,作用强而持久,且无镇静作用。将乙二胺的氮原子构成杂环,例如安他唑啉(Antazoline)。(二)氨基醚类用Ar′Ar-CHO置换乙二胺类药物结构中的Ar′Ar-N-得氨基醚类药物,例如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为临床常用的H1受体拮抗剂,除用作抗过敏药外,也用于抗晕动病。为克服其嗜睡和中枢抑制副作用,将苯海拉明与中枢兴奋药8-氯茶碱成盐,称作茶苯海明Dimenhydriate,乘晕宁)是常用的抗晕动病药物。盐酸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Hydrochloride)化学名:N,N-二甲基-2-(二苯基甲氧基)乙胺盐酸盐性质:1.苯海拉明为醚类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稳定,酸性条件下易被水解,生成二苯甲醇和β-二甲氨基乙醇。2.苯海拉明纯品对光稳定。当含有二苯甲醇等杂质时遇光可被氧化变色。二苯甲醇等杂质可从合成过程带入,也可能因贮存时分解产生。用途:苯海拉明为氨基醚类H1受体拮抗剂。用作抗过敏药。也用于晕动病的治疗。(三)丙胺类用Ar′Ar-CH置换乙二胺药物结构中的Ar′Ar-N-得到丙胺类H1受体拮抗剂。例如氯苯那敏(Chlorpheniramine)等。此类药物的脂溶性大于乙二胺类和氨基醚类,因此抗组胺作用强,作用时间长。马来酸氯苯那敏(ChlorpheniramineMaleate)化学名:N,N-二甲基-γ-(4-氯苯基)-2-吡啶丙胺顺丁烯二酸盐,又名扑尔敏。性质: 1.氯苯那敏分子结构中有一个手性碳原子,有一对旋光异构体,S构型右旋体的活性强于R构性左旋体,供药用为其消旋体。 2.氯苯那敏结构中有叔胺结构,当与枸橼酸醋酐试液在水浴上加热,呈红紫色。 3.马来酸结构中有不饱和双键,马来酸氯苯那敏加稀硫酸,加高锰酸钾试液,红色褪去。用途:马来酸氯苯那敏为丙胺类H1受体拮抗剂。用作抗过敏药。(四)三环类将上述的乙二胺类、氨基醚类、丙胺类药物的两个芳杂环通过一个或二个原子联接所得的化合物,也具有抗H1受体活性,从而得到三环类H1受体拮抗剂。例如异丙嗪(Promethazine)和赛庚啶(Cyproheptadine)等。不过这类药物往往还有其它药理作用,异丙嗪结构与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类似,有明显的镇静副作用。赛庚啶抗组胺作用较强,还有抗5-羟色胺及抗胆碱作用。氯雷他定(Loratadine)、酮替芬(Ketotifen)是赛庚啶的结构类似物。氯雷他定对外周H1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而对中枢受体的作用很低,为三环类无嗜睡作用的抗组胺药物。酮替芬具有H1受体拮抗作用,还是过敏介质释放抑制剂。多用于哮喘的预防和治疗。 1.盐酸赛庚啶(CyproheptadineHydrochloride)化学名:1-甲基-4-(5H-二苯并[a,d]环庚三烯-5-亚基)哌啶盐酸盐倍半水合物盐酸赛庚啶为三环类H1受体拮抗剂。作用强于马来酸氯苯那敏,并有抗5-羟色胺及抗胆碱作用。临床用作抗过敏药。 2.富马酸酮替芬(KetotifenFumarate)化学名:4,9-二氢-4-(1-甲基-4-亚哌啶基)-10H-苯并[4,5]环庚[1,2-a]噻吩-10-酮反丁烯二酸盐酮替芬具有H1受体拮抗作用,还是过敏介质释放抑制剂。多用于哮喘的预防和治疗。(五)、哌啶类哌啶类是无嗜睡作用H1受体拮抗剂的主要类型。例如特非那定(Terfenadine)、阿司咪唑(Astemizole)抗组胺作用强,选择性阻断H1受体,无中枢镇静及抗胆碱作用,临床上用于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六)、H1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 1.H1受体拮抗剂属竞争性拮抗剂,具有以下基本结构:Ar1(Ar2)X-(CH2)n-N(CH3)2Ar1和Ar2为苯环或芳

止咳平喘药

止咳平喘药 概述 一、止咳平喘药的含义 凡是能够减轻或者制止咳嗽的药,称为止咳药; 凡是能够减轻或者制止喘息的药,称为平喘药。 二、功效与主治 1止咳平喘,用于咳嗽喘息, 2兼有化痰或者祛痰 三、性能特点 1药性没有规律性,有的偏温,有的偏寒,有的是比较平和。 2药味,绝大多数都有苦味,根据五味理论,体现了苦能降泄的特征,个别药物有辛味或甘味。 3归经,都归肺经。 4升降浮沉,以沉降为主。 5毒性,少数的药物有毒,不能过用,,比如白果、苦杏仁或者洋金花, 四、配伍应用 1寒热虚实 外感风寒证,兼有咳嗽气喘,配伍发散风寒药, 外感风热证,兼有咳嗽气喘,配伍发散风热药, 肺寒咳喘,配伍温里药,尤其是温肺的药, 肺热壅滞,配伍清热药,尤其是清肺热药。

燥邪犯肺,配伍润燥的药物。 虚主要是内伤, 气虚,配伍补气药物。 阴虚,配伍补阴的药,相对来说,配伍补血的可能性小。 痰是导致咳嗽气喘最重要的一种继发病因,一定要配伍祛痰的药。有痰的,首先要治痰。湿盛的,除了祛痰,还可以配伍除湿的药物。 五、使用注意 1外感咳喘,必须要发散表邪,不能过早地使用收敛性的止咳平喘药,2痰多咳喘,不能过早地使用收敛性的止咳平喘药。 3有毒性的药物,适当地注意用药安全。 具体药物介绍 苦杏仁 一、功效 1止咳平喘不祛痰 杏仁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止咳平喘药,有比较明显的止咳和平喘两方面的功效,长于苦降肺气。对于咳嗽气喘,不管寒热虚实,不分外感内伤,都可以广泛地使用,关键在于配伍,但是杏仁在苦降的同时,还略有一点开宣肺气的作用,更多的是用于外感,外感风寒、风热、燥邪。 外感风寒===麻黄汤,麻黄配杏仁,一种相使的配伍关系,麻黄既能发散风寒,又止咳平喘,用杏仁来增强麻黄的止咳平喘的作用。 杏苏散,紫苏配杏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