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龙泉市城市总体规划图(完整版)

龙泉市城市总体规划图(完整版)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规划课程作业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简述 概况简述 学院名称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及班级土管1班姓名何建明学号201131160707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简述 一、基本情况与修编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要求,市规划国土委对国务院批复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补充和完善,于今日公布新一轮总规。 专家表示,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指导各项建设发展的综合部署,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指导城市建设的根本性蓝图。在特区进入第二个发展的30周之际,本轮总规充分体现了以全球视野谋划城市发展的规划理念,承担了在全国率先探寻城市转型路径的重要使命。它的公布,必将以城市转型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土地的高效利用,加快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步伐,引领国家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对深圳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规划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改革和创新,探索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路径。 2、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市”的理念,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3、提升城市在区域和国家整体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应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4、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更好地服务香港,支持香港繁荣稳定,在粤港澳合作中发挥先行、先导、先试的示范作用。 5、在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综合调控职能,统筹协调城市发展。 三、城市性质 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四、城市职能 1、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践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科学发展模式的示范区。 2、国家支持香港繁荣稳定的服务基地,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性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3、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基地。

郑州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文本

项目名称:郑州市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 项目委托单位:郑州市城市规划局 组织编制单位:郑州市城市规划局、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项目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城市规划设计证书:[建设部]城规编第(081001) [深圳市]深规勘设许字第号 设计编号:2007 B20 编制时间:2008年7月 出图专用章:院长:刘仁根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副院长:范钟铭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朱荣远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王明昌高级工程师 总规划师:范钟铭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项目主管:何林林高级城市规划师 徐建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规划室主任:王泽坚高级城市规划师、规划一室主任项目负责人:周俊城市规划师、规划一室主任工 葛永军城市规划师、博士 项目组成人员:龚志渊城市规划师 陈皓城市规划师 曹东川城市规划师 覃原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邴启亮给水排水工程师 赵莹电力通信工程师 唐明健燃气供热工程师 谭敏敏环保环卫工程师 张涛综合防灾工程师

目录

郑州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2008-2035) 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加强郑州航空港组团的规划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修订)》、《郑州市规划管理技术规 定》、《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以及国家、河南省和郑州市有关法规 和规范,制定本规划。 第2条本规划是郑州航空港组团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指导性文件,是下一层次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的编制依据。凡在本规划区范围 内进行的各项规划建设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的有关规定。 第3条本规划的规划范围西面以京广铁路为界,东、南、北三面以国家南水北调工程走廊为界,包括新郑市孟庄、薛店、龙王,中牟县张庄、三官庙、九龙六个乡镇的 部分土地,总面积为138平方公里。 第4条为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总体规划保持一致,本规划期限为:2008-2035年,其中近期规划期限为2008-2012年,中期规划期限为2013-2020年,远期规划期限 为2021-2035年。 第5条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规划说明书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6条本规划的解释权属郑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或其授权的部门,如需调整,必须符合《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修订)》的有关规定。 第7条本规划经郑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由郑州市政府批准,自公布之日开始实施。

年郑州市总体规划

年郑州市总体规划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9L889?F88688] 2 0 2 0 年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 0 0 8 — 2 0 2 0年)》(以下简称《总规》) 经过3年多时间的精心编制,目前报批成果已完成。本规划共分为两个层次:市域和中心城区。市域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行政辖区,包括金水、管城、二七、中原、惠济、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总面积为7 4 4 6 . 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市区行政辖区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的城区范围。 发展目标怎么确定? 20 2 0年,市域总人口约IoOo万 《总规》首先确定了城市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到2 0 2 0年,郑州将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建成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 预计到2 0 1 0年,郑州市域总人口约为8 0 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5 38万人;2 0 2 0年,市域总人口约为1 0 0 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7 8 9万人,全市生产总值1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1 0万元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 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 5平方米/ 人;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0. 平方米/人。 照此规划,再有1 2年,郑州市域人口每人一间3 5平方米的房子,如果是3 口之家,就是一套1 0 5平方米的房子。 中心城区如何布局?两轴一带,七片多中心 《总规》对中心城区这样规划,两轴,东西向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南北向是城市中心和外部区域的主要联系轴带。

郑州市总体规划.pdf

《郑州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主要内容

(一)指导思想、期限与城市规划区界定 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中部崛起战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根据《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和《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突出郑州在中部崛起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和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带动作用;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健康、区域统筹、城乡协调、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注重以人为本,强化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本次规划划分为两个规划层次,即市域和中心城区。市域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行政辖区,

包括金水、管城、二七、中原、惠济、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总面积为7446.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市区行政辖区的中原、 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的城区范围。 (二)城市发展目标 1、总体发展目标 到2020年,把郑州建成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建成先进 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富有中原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的、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有较强经济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2、经济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左右。 3、社会发展目标 加强城市公共安全,促进城市人口的适度稳定,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保障基本居住需求,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保障社会民生。到202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万元;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达到50个;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数量达到1300所;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人;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达到0.8—1平方米/人。 4、环境友好目标 形成以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和生态环境良好为标准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 式。地区性可利用水资源27.9亿立方米;万元GDP耗水量较2006年减少40%;单位GDP 能耗水平控制为0.84吨标煤/万元GDP;基本农田控制为28.29万公顷;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小于等于100平方米/人;森林覆盖率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等于14平方米/人;污水处理率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大气SO2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15%。 (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城乡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市域城乡现代化建设 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积极引导和促进城市规划区城乡一体化发展。 2、市域人口与城市化水平预测 预测至2010年郑州市域总人口约为8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538万人,城镇化水

城市规划与发展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城市规划与发展分析 ——以深圳市为例 摘要:深圳是具有改革开放特征并且是几个改革开放城市中建设发展最为成功的城市,其经济发展经验无疑是试验田的宝贵果实。二十几年的发展让深圳极具吸引力,汇集了全国的高端人才,融合了四面八方的文化,成为了独一无二的特区城市。正因为如此,深圳的融合文化优势、政策优势,在未来会起到引领国家发展走向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研究深圳发展历史,深入了解这座特殊的年轻城市如何建设发展,其规划发展在这过程中起到了何种作用,并给予解答。 关键词:城市规划经济发展深圳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地处珠江三角洲南端,临近珠江入海口,通过口岸可以直达香港。全市面积1991.65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深圳市的常住人口有1035万人,包括流动人口约有132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为251万人。全市共有六个行政辖区,由西至东分别是宝安区、南山区、福田区、罗湖区、盐田区和龙岗区。另外,还设有龙华、坪山、大鹏以及光明四个功能区。深圳的发展是奇迹式的,从仅有几万人的边陲小镇摇身成为上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仅仅只花了20多年的时间。目前中国面临着城市化的问题,城市规划是必要和重要的过程,怎么样运用好城市规划是现在问题所在。深圳的城市规划作为实验地,它在市场经济的初期首次与市场接触,其不足反映了高速发展的城市设计中的问题与矛盾。因此,作为中国城市规划的试验田和代表,对其进行规划范式深入研究,其成果能为我国城市建设提供宝贵经验与借鉴。 1深圳城市规划发展历程与主要内容 考虑到深圳的政治、经济以及发历程等情况,在此用时间来划分深圳城市规划发展,大致可分为如下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79年至1986年,深圳城市建设的基础时期。“文革”的影响使城市规划发展停滞了一段时间,所以在后来的城市规划思路方法和内容上实质仍是50年代苏联模式的延续。因此在最初的深圳城市规划中,规划仅是延续了国民经济计划,实际上也就是计划具体的落实,并没有新的规划信息加入,也没有特定的研究。从城市建设角度来

2008-2020年郑州市总体规划

2008-2020年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经过3年多时间的精心编制,目前报批成果已完成。本规划共分为两个层次:市域和中心城区。市域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行政辖区,包括金水、管城、二七、中原、惠济、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总面积为7446.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市区行政辖区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的城区范围。 发展目标怎么确定? 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1000万 《总规》首先确定了城市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到2020年,郑州将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建成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 预计到2010年,郑州市域总人口约为8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538万人;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为10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789万人,全市生产总值1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10万元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人;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0.8~1平方米/人。 照此规划,再有12年,郑州市域人口每人一间35平方米的房子,如果是3口之家,就是一套105平方米的房子。 中心城区如何布局? 两轴一带,七片多中心 《总规》对中心城区这样规划,两轴,东西向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南北向是城市中心和外部区域的主要联系轴带。 一带:以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改线工程、四港大道、高铁客运枢纽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干线公路物流港和新郑国际机场等为依托,形成一个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发展带。 七片:根据主要交通走廊和自然绿化的分隔,中心城区形成七大功能片区。 多中心:优化和分解城市中心职能,形成区域级--城市级--片区级三个层次的多中心体系。 郑州将来怎么发展? 发展方向以东西南三向为主 郑州未来12年的发展方向,以东西南三向为主。中心城区城市用地增长边界为:东至京珠高速公路,西至环城高速公路,北至黄河湿地保护区,南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发展方向主要以东、西、南三个方向为主,北部控制开发建设,保护黄河湿地,提升生态品质。 至2010年,城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350万人以内;至2020年,城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500万人左右。 至2010年,城市发展建设用地控制在335平方公里以内;至2020年,城市发展建设用地控制在450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90平方米之内。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项目地点: 深圳 完成情况: 2006.06~2010.08编制完成 获奖情况: 2011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2008-2009年度中规院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2011年度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2011年深圳市第十四届优秀规划设计金牛奖; 主要设计人员: 许重光、尹强、邹兵、范钟铭、薛峰、秦元、王佳文、傅晓东、张健、杜建华、石爱华、李江、吕晓蓓、陈贞、陆佳、罗彦、李卫峰、黄卫东、杜雁、周铭 项目简介: 2006年6月,深圳市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工作目标为:一是构建指引城市长远发展的空间结构和政策框架;二是为有效突破“四个难以为继”的瓶颈约束、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国际化城市指明路径。

主要内容: 1.确立了“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的新的城市性质和定位,提出了深港合作共建国际都会、打造世界级都市区的发展目标,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2.制订了引导城市转型的发展目标指标体系和路径。在城市发展总目标下提出区域协作、经济转型、社会和谐、生态保护四个方面的分目标。以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为支撑,结合深圳市已出台的各类城市发展指标并突出空间属性,制定了城市发展目标指标体系。 3.延续已有的轴带组团空间格局,强化区域空间联系,构筑了“三轴两带多中心”的开放空间结构。提出南北贯通、西联东拓的区域空间策略。 4.实施四区五线的空间管制,划定密度分区,构筑包括产业、住房、公共服务、生态与绿地系统在内的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支撑体系,以及由综合交通体系、市政基础设施与城市安全与综合防灾构成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5.强化规划实施的政策研究,构建完整的政策保障体系。包括高效集约利用土地的政策、与产业升级和空间优化相协同的人口政策、保障性住房政策、城市更新政策、生态

郑东新区总体规划

郑东新区总体规划 调研报告 小组成员:陈家宁 130910101 吴艳莹 130910128 周源 130910141 陈亭亭 130910201

一、规划背景 按照1998年国务院批复的《郑州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至2010年)》的要求,郑州市区人口发展长远目标为500—600万,城市化水平达70—80%。郑州中心城区规模偏小,而且受陇海、京广铁路交叉分割,拓展空间受到制约,与近亿人口大省省会城市的地位和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远不相适应,因而必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按照21世纪国际现代化城市的功能要求对省会郑州总体规划进行完善、修编,这是规划郑东新区的主要背景。 二、规划理念 规划引入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风格独特,靓点突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生态城市。通过道路、河渠、湖泊的绿化建设构建生态回廊,并将龙湖生物圈与嵩山生物圈、黄河生物圈有机相连,形成生态城市。 2、环形城市。通过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的环形道路及CBD 和CBD副中心的环形建筑群形成了一个独具魅力的环形城市。 3、共生城市。新区规划重视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相协调和保持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延续性,体现了新区与老城、传统与现代、城市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的和谐共生。 4、新陈代谢城市。借用生物学的概念,通过组团式发展、

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新陈代谢的理念。 5、地域文化城市。规划体现了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原文化特色,根据龙的传说及湖的形态,把规划中的人工湖取名为龙湖;CBD和CBD副中心两个环形城市,通过运河连结,构成象征吉祥和谐的巨型“如意”;六棱塔形的会展宾馆及引入我国传统的“四合院”、“九宫格”式建筑理念的商住建设等,彰显出浓厚的传统文化内涵、鲜明的城市个性和独特的城市空间形象。 三、区位分析

(整理)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编制完成 郑州市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图 【核心提示】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经过3年多时间的精心编制,目前报批成果已完成。昨日,郑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9次会议对《总规》进行审议。据介绍,《总规》编制、报批工作即将进入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联合审查阶段。本规划共分为两个层次:市域和中心城区。市域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行政辖区,包括金水、管城、二七、中原、惠济、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总面积为7446.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市区行政

辖区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的城区范围。发展目标咋确定?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1000万《总规》首先确定了城市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到2020年,郑州将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建成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预计到2010年,郑州市域总人口约为8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538万人;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为10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789万人,全市生产总值1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10万元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人;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0.8~1平方米/人。照此规划,再有12年,郑州市域人口每人一间35平方米的房子,如果是3口之家,就是一套105平方米的房子。中心城区如何布局?两轴一带,七片多中心《总规》对中心城区这样规划,两轴,东西向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南北向是城市中心和外部区域的主要联系轴带。一带:以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改线工程、四港大道、高铁客运枢纽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干线公路物流港和新郑国际机场等为依托,形成一个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发展带。七片:根据主要交通走廊和自然绿化的分隔,中心城区形成七大功能片区。多中心:优化和分解城市中心职能,形成区域级--城市级--片区级三个层次的多中心体系。郑州将来咋发展?发展方向以东西南三向为主郑州未来12年的发展方向,以东西南三向为主。中心城区城市用地增长边界为:东至京珠高速公路,西至环城高速公路,北至黄河湿地保护区,南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发展方向主要以东、西、南三个方向为主,北部控制开发建设,保护黄河湿地,提升生态品质。至2010年,城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350万人以内;至2020年,城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500万人左右。至2010年,城市发展建设用地控制在335平方公里以内;至2020年,城市发展建设用地控制在450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90平方米之内。中心城区咋发展?《总规》给出发展定位金水区:综合服务商圈金水区以文化路、经三路和南阳路为轴线,重点发展商贸业、服务业、文化娱乐业、教育科研业和都市型产业;在花园路--文化路--东风路附近建设片区商业服务中心;提升花园路的交通职能,疏解未来郑东新区的交通压力;沿花园路重点发展酒店宾馆等旅游服务职能;沿经三路发展餐饮、酒吧等服务产业;文化路要发挥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集中的优势,完善科研教育功能;沿南阳路结合工业用地和城中村搬迁、改造,大力发展污染小、科技含量高、宜于在居住区中发展的都市型工业;依托东风渠、金水河大力建设滨河绿带。●中原区:退二进三规划将强化碧沙岗商业中心为城市级综合服务中心;在航海路和大学路附近建设片区级商业服务中心;利用建设路一带工业区“退二(产)进三(产)”,建设新型居住区,老居住区和城中村应逐步实行更新改造;在郑新公路以东、京广铁路以西、环城公路以北,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建设市场聚集区;沿伏牛路地区,结合工业用地和城中村的搬迁改造,充分利用西流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以动漫为特色的创意产业基地。●郑东新区:省级区域服务中心郑东新区将利用地形条件,形成多条水系和大型公共绿地,保证城市洪涝安全;大力发展综合服务功能,立足成为中原城市群与河南省的区域服务中心;北部地区近期建设区级商业服

深圳城市规划

深圳的发展与城市规划 深圳市位于祖国的南疆。东临大亚湾与惠州市相连,西至珠江口伶仃洋与中山市、珠海市相望,南至深圳河与香港毗邻,北与东莞市、惠州市接壤。全市总面积2020平方公里。深圳经济特区是深圳市的一部分,东起大鹏湾背仔角,西至珠江口的安乐村,南临深圳河,北靠梧桐山、羊台山山脉,面积为327.5平方公里,呈狭长形。 深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四季温润、阳光充沛,盛产水果。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76.8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28.07万人。作为中国的重要国际门户,深圳是世界上发展最快、中国经济最发达城市之一,人均GDP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深圳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同时是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港口,中国第四大航空港,中国第四大旅游城市。全市产业配套体系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以及文化产业是这个城市重点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深圳市政府在国内率先运用“绿色GDP”指数来评价城市发展的整体运行质量。目前,深圳的经济发展呈现低投入、低能耗、高产出、高效益的局面。深圳为中国内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是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地均产值、人均收入水平和外贸出口总额稳居中国内地大中城市第一;国内生产总值居大中城市第四位;财政收入居大中城市第三位;进出口总额占中国大陆七分之一,连续12年居大中城市第一,集装箱港口吞吐量位居世界第四,深圳国际机场为大陆四大机场之一。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和金融服务业是深圳三大支柱产业。 特区成立二十八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交通发展,始终将城市交通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先导,持续高投入进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河南(郑州)-郑州市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目录 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建设工程规划管理...........................................1 第一节建筑规划设计.............................................1 第二节建筑间距.................................................2 第三节建筑物退让...............................................5 第四节建筑高度和景观控制.......................................7 第五节建筑基地的绿地和停车.....................................8 附录..............................................................10

郑州市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深入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推进郑州市城市规划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河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及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结合郑州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郑州市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工程和建设活动,应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的城市规划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的《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所确定的区域;本规定所称的建设是指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市政工程等一切地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建设工程,以及整治江河湖渠、改变地形地貌等建设活动。 第二章建设工程规划管理 第一节建筑规划设计 第四条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应当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编制详细规划涉及建筑规划管理内容的应当符合本规定要求。 第五条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系指总平面规划设计和建筑单体设计。 第六条城市重点控制地区或地段、建设用地大于3公顷的成片开发地区、城市主次干路两侧建筑、中心城区内12层以上高层建筑、5000平方米以上等重要公共建筑的建筑规划设计方案,一般应委托三个以上设计单位作出不少于三个方案,报市城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模板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 划 1

城市规划课程作业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简述概况简述

学院名称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及班级土管1班姓名何建明学号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简述 一、基本情况与修编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要求,市规划国土委对国务院批复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2020)》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补充和完善,于今日公布新一轮总规。 专家表示,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指导各项建设发展的综合部署,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指导城市建设的根本性蓝图。在特区进入第二个发展的30周之际,本轮总规充分体现了以全球视野谋划城市发展的规划理念,承担了在全国率先探寻城市转型路径的重要使命。它的公布,必将以城市转型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土地的高效利用,加快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步伐,引领国家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对深圳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规划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改革和创新,探索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路径。 2、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市”的理念,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3、提升城市在区域和国家整体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应对全球化的机遇和

4、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更好地服务香港,支持香港繁荣稳定,在粤港澳合作中发挥先行、先导、先试的示范作用。 5、在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综合调控职能,统筹协调城市发展。 三、城市性质 深圳是中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四、城市职能 1、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践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科学发展模式的示范区。 2、国家支持香港繁荣稳定的服务基地,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性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3、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基地。 4、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边境口岸。 5、具有滨海特色的国际著名旅游城市。 五、城市发展目标 (一)城市发展的总目标: 1.继续发挥改革开放与自主创新的优势,担当中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先锋城市。 2.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建设经济发达、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文化繁荣、生态宜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2017年修订)批前公示 一、概况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于2010年8月经国务院批复实施,2016年3月住建部印发《关于同意修改<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函》(建规函〔2016〕62号);2016年5月郑州市人民政府组织开展《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修改工作,2017年7月5日,《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2017年修订)通过专家评审会。现将该规划主要内容进行公示,欢迎社会公众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二、公示单位 郑州市人民政府 三、公示时间 2017.7.19—2017.8.29 四、公示地点 郑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五、联系人 史向阳67188537 传真:67172505 邮箱: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2017年修订)规划方案简介 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2010版总规),对郑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同时期,郑州市内外发展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近年来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出台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对城乡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和新要求;二是2012年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要求郑州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发挥核心和引领作用;三是2013年国务院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我国第一个以航空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实验区,规划面积415平方公里,定位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四是2013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郑州被确定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五是201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河南省自贸区(以郑州为主,包括郑州、洛阳、开封三个片区);六是2016年国务院出台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和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均要求郑州市要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加快相关工作,全面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辐射带动功能;七是郑州市

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项目 外协遴选文件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 、项目背景介绍 2019年5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 号),全面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管理工作。2019年3月15日,我局下发了《深圳市规划

和自然资源局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工作方案》,落实国家工作部署,加快推进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根据环评法的要求,需针对《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深圳市国土空间规划是引领我市2020 年至2035 年城市发展的纲领性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从资源利用和环境生态视角对总体规划成果的科学评估,对我市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的新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拟委托专业机构协助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保质保量完成工作。 二、项目基本要求 (一)技术要求 1. 工作内容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规划分析、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规划方案综合论证、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等多个方面。根据深圳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区域特点及资源禀赋,重点对深圳市国土空间开发总体规划的实施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诸多因素进行预测和分析,论证规划的环境目标可达性和合理性,并提出生态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 (1)规划分析介绍规划不同阶段目标、发展规模、布局、建设时序等内容,梳理规划的环境目标、环境污染治理要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与建设等方面内容。分析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区域“三线

郑州地铁线路图(2014~2020年)

附件 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2014~2020年) 一、线网规划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郑州市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8条线路组成,总长约277.1公里,线网密度0.66公里/平方公里,设换乘站35座。预计2020年,郑州市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量比例达到60%以上,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达到25%以上。 二、近期建设规划 (一)基本原则 以线网规划为基础,加密中心城区网络,改善交通状况,加强重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坚持量力而行、稳步发展的方针,力求近期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发展密切配合与衔接,形成轨道交通基本网络。 (二)近期建设方案 建设1号线二期工程、2号线二期工程、3号线一期工程、4号线、5号线,全长120.7公里。到2020年,形成5条运营线路、总长166.9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5号线工程为环线,线路长40.7公里,设站30座,投资281.39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4~2018年。 3号线一期工程自长兴路至航海东路站,线路长25.2公里,设站21座,投资185.34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19年。 4号线工程自安顺路至河西北路站,线路长30.1公里,设站24座,投资190.35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6~2020年。 1号线二期工程包括东西两段,西段自河工大至凯旋路站,东段自体育中心至河南大学站,线路长15.2公里,设站10座,投资83.8亿元;2号线二期工程自天山路至广播台站,线路长9.4公里,设站6座,投资57.6亿元。两项目待一期工程建成后,视沿线发展情况择机建设。 (三)主要技术标准 1号线二期工程、2号线二期工程和4号线采用B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80公里;3号线和5号线专题论证车辆选型方案。在规划实施阶段,进一步深化主要技术标准和运营组织方案。 (四)资金安排 近期建设项目总投资为798.48亿元,其中资本金比例42%,计335.36亿元,由郑州市财政资金解决。资本金以外的资金利用国内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解决。 (五)实施保障 近期建设项目由郑州市政府组织实施,制定相关政策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保证建设和保障正常运营,结合城市开发进程,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郑州总体规划及个人分析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经过3年多时间的精心编制,目前报批成果已经完成。昨天(8月20日)郑州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9次会议对《总规》进行审议。据介绍,《总规》编制、报批工作即将进入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联合审查阶段。 本规划共分为两个层次:市域和中心城区。市域规划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包括金水、管城、二七、中原、惠济、上街六区,以及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总面积城7446.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市区行政辖区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的城区范围。 一、发展目标: 到2020年,郑州将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建成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 预计到2010年,郑州市域总人口越为8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538万人;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为10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789万人,全市生产总值1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10万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平米;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0.8-1平米。 分析:郑州的产业结构及城市产业布局在变化,郑州的各种产业将走向集中化和规模化。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将占用的大量的土地资源,农业示范区将大量的占用和保护耕地,房地产开发商走向城镇的过程中,土地占用审批的过程会更加艰难,所以地价仍然会稳步攀升。 城镇居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也提升了城镇人口的购买力,对房价会是一个提升。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将达到35平米,也就是说普通的三口之家将会拥有105平米的住房,而这些住房不可能是政府提供的。

2020年(城市规划)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规划)深圳市城市总 体规划(—)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20) 文本 深圳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九月I 目录 总则 (1) 第一部分城市性质与规模 (3) 第一章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3) 第二章城市规模 (4) 第二部分城市发展政策指引 (7) 第三章区域协作政策 (7) 第四章经济转型政策 (9) 第五章社会和谐政策 (10) 第六章生态保护政策 (11) 第三部分城市空间发展与结构布局 (14) 第七章土地综合利用与四区划定 (14) 第一节土地综合利用 (14) 第二节四区划定 (15) 第八章城市空间结构 (17) 第一节空间发展策略 (17) 第二节城市发展轴带 (18) 第三节城市分区与功能组团 (19)

第四节城市中心体系 (21) 第九章城市更新 (22) 第十章城市建设密度分区 (24) 第十一章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25) 第十二章总体城市设计 (27) 第十三章五线划定与管制 (30) 第四部分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支撑体系 (34) 第十四章产业发展与布局 (34) 第一节工业发展与布局 (34) 第二节物流业发展与布局 (36) 第三节金融业发展与布局 (37) 第四节文化产业发展与布局 (38) 第五节旅游业发展与布局 (40) 第十五章住房发展与居住用地布局 (42) 第十六章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设施布局 (44) 第一节发展目标与总体布局 (44) 第二节各类公共设施布局 (46) 第三节各类商业设施布局 (48) 第十七章城市文化特色与遗产保护 (50) 第一节文化特色塑造 (50) 第二节文化遗产保护 (50) 第十八章城市生态建设与绿地系统规划 (52)

郑州市总体规划完整版

郑州市总体规划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2008-2020年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经过3年多时间的精心编制,目前报批成果已完成。本规划共分为两个层次:市域和中心城区。市域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行政辖区,包括金水、管城、二七、中原、惠济、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总面积为7446.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市区行政辖区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的城区范围。 发展目标怎么确定? 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1000万 《总规》首先确定了城市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到2020年,郑州将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建成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 预计到2010年,郑州市域总人口约为8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538万人;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为10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789万人,全市生产总值1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10万元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人;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0.8~1平方米/人。 照此规划,再有12年,郑州市域人口每人一间35平方米的房子,如果是3口之家,就是一套105平方米的房子。 中心城区如何布局? 两轴一带,七片多中心 《总规》对中心城区这样规划,两轴,东西向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南北向是城市中心和外部区域的主要联系轴带。 一带:以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改线工程、四港大道、高铁客运枢纽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干线公路物流港和新郑国际机场等为依托,形成一个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发展带。 七片:根据主要交通走廊和自然绿化的分隔,中心城区形成七大功能片区。 多中心:优化和分解城市中心职能,形成区域级--城市级--片区级三个层次的多中心体系。 郑州将来怎么发展? 发展方向以东西南三向为主 郑州未来12年的发展方向,以东西南三向为主。中心城区城市用地增长边界为:东至京珠高速公路,西至环城高速公路,北至黄河湿地保护区,南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发展方向主要以东、西、南三个方向为主,北部控制开发建设,保护黄河湿地,提升生态品质。 至2010年,城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350万人以内;至2020年,城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500万人左右。 至2010年,城市发展建设用地控制在335平方公里以内;至2020年,城市发展建设用地控制在450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90平方米之内。 中心城区怎么发展?

郑州城市规划解读

请指出片区/路网/地标

规划名词:总规、控规、修建性规划、建规、专项规划等 总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或各项物质要素)的总体部署。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控规:以城市总全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详规: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目录 总体规划研究 区域规划研究 交通规划研究 本报告主要依据《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最新资料详见 《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市域城镇规划/空间架构:由“一心、三区、五城,一带、两翼、三轴”到“一主 、一城、三区、四组团,一带、两翼、三轴” 一心:中心城区 三区:东部新城区、南部新城区、西部新城区(平原新区暂 未纳入郑州都市区规划,故无北部新城区) 五城:航空城、巩义、登封、新密、新郑五个卫星城一带:北部沿黄文化旅游生态产业带 两翼:位于都市区西南和东南隅的文化旅游生态产业区、现代化农业生态产业区三轴:陇海、京广两大城市发展轴和西南向城市发展带 郑州都市区空间结构图

市域城镇规划/空间布局:从“两核、六城、十组团”到“一主、一城、三区、四组团、多点(26个新市镇、若干新型农村社区)” 两核六城十组团示意图

市域城镇规划/用地规划:目前,郑州市下辖10区5市1县,市域规划面积7446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各类建设用地1400平方公里 郑州市行政区划 10区:上街、金水等6个市 辖区,郑东新区(省级), 高新区、经开区(国家级), 航空港区(国家级,含综合 保税区) 5市:巩义等5个县级市 1县:中牟县 郑州市域城镇用地规划 规划市域面积7446平方公里, 其中各类建设用地1400平方 公里,生态用地2500平方公 里,农用地3300平方公里, 其他用地246平方公里。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草案 总则 日期: 2007-11-20 第1条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促进城市发展转型,实现国际化城市发展目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编制本规划。 第2条规划指导思想 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推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根本性转变。 2.提升城市在区域中的战略地位,加强区域联系与合作,促进深圳与珠三角地区其它城市协调发展。 3.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进一步服务香港,支持香港发展。在经贸、服务业、环保和基础设施等领域深化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功能互补。 4.适应全球化和城市价值链重组的世界经济格局,推动深圳的产业结构向自主创新和高端服务业两个方向发展转型。 5.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人为本,提高全体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6.培育和强化城市文化特色,提高城市建设标准和环境质量,建设适宜居住和创业的城市。7.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总体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和宏观调控职能,统一规划、综合协调。 第3条规划基本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 4.《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 5.《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 6.《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 7.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第4条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07—2020年,其中: 近期:2007—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远景:2020年以后 第5条城市规划区 本次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为深圳市全部行政辖区,包括福田区、罗湖区、盐田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6区,面积为1952.84平方公里。 第6条本规划是深圳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基本依据,凡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一切规划建设及土地利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执行本规划。 第7条本规划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深圳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一部分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日期: 2007-11-20 第一章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