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中小学二期课改教材试验 历史学科(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上海市中小学二期课改教材试验 历史学科(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上海市中小学二期课改教材试验 历史学科(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上海市中小学二期课改教材试验 历史学科(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上海市中小学二期课改教材试验

历史学科(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Ⅰ闭卷部分(答题时间:20分钟,满分60分)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家史与国史”为主题展开讨论,请你一起来参与。(共20分)

1.历史老师说:“我祖父出生于1915年,祖母是中国共产党成立那年诞生的,父亲出生那天正值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我母亲出生时正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以母亲与新中国同龄。我出生时祖父给我起名叫‘陆文革’。……”

(1)历史老师的祖父与祖母相差_________岁。

(2)历史老师的父亲出生于_________年。

(3)历史老师的母亲今年是_________岁。

(4)历史老师的名字与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______________”运动有关。

2.小李说:“我爷爷1938年在四川出生,那一天医院里的年轻护士都在庆祝青年节;我爸爸1964年出生于上海,那一天医院里的年轻护士也在庆祝青年节。”小王说:“哦!你的爷爷和爸爸是同一天生日。”小李说:“不是!我爷爷生日是3月29日,可我爸爸的生日在5月。”

(1)小李爷爷出生时的“青年节”是国民政府为了纪念_________而设立的。

A.中华民国成立B.百日维新C.黄花岗起义D.金田起义(2)小李爸爸出生时的“青年节”是中共为了纪念_________而设立的。

A.土地改革运动B.四五运动C.五卅运动D.五四运动3.小吴说:“我曾祖父快90岁了,他告诉我他的爷爷当年是北洋海军致远舰的水手,和日军作战时与舰同沉,宁死不屈;他的爸爸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追随总理,投身反清事业。”

(1)小吴曾祖父的爷爷战死在_________中。

A.百团大战B.黄海战役C.淮海战役D.淞沪会战(2)小吴曾祖父的爸爸追随的总理是_________。

A.袁世凯B.周恩来C.孙中山D.奕訢4.校长说:“我大伯1948年去了香港,1997年夏天他回到家乡,感慨地说‘回归了!回归了!’,我想这应该归功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家史真是国史的缩影啊!”

(1)改革开放以后,_________(人名)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提出了“一国两制”

的构想。

(2)目前,“一国两制”构想除了成功解决香港问题外,还解决了_________问题。

(二)

小刘计划以“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为题办一期板报,他没有查找资料,信手写下一段文字,结果其中有5个地方写错了。请你在原文错误处下方划线,并注上标号,在文后依次改正:(共10分)

19世纪60年代,总理衙门为培养洋务人才设立了兴中会。70年代起,又采纳康有为的建议,派遣学童赴美国留学。20世纪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兴办,清政府颁布“辛丑学制”,奠定了我国近代学制。1919年前后,面向大众的平民教育和职业教育得到了倡导和推广,20年代,袁隆平提出改造全国乡村教育的计划。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年动乱结束以后,我国在发展教育事业上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如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发起实施希望工程等。1995年,中央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迎来了教育事业大发展的春天。

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5.__________。

(三)

学校艺术节有一个“革命歌曲联唱”的节目,历史老师认为歌词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四次战争,小王记下了这四首歌词的片段:(共10分)

歌词1:“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歌词2:“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

心团结紧。……”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歌词3:“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

齐欢唱。” ——《国民革命歌》

歌词4:“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着最后的胜利,向着全国的解放。”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1.你能分别说出四首歌词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哪四次战争吗?

歌词1:____________________; 歌词2:____________________;

歌词3:____________________; 歌词4: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按这四首歌创作的时间顺序排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__________。

(四)

小李、小吴等设想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与它们的发生地点用地图和文字

结合的形式展示出来,他们作了如下设计。(共20分)

1.请你将上图A 、B 、C 、D 、E 五个文字说明框内缺省的内容补充完整。

2.小刘认为不用“文字——地图”,用“历史照片——地图”的形式能使版面更生动活泼,

他找到了下面两张历史照片,你认为它们分别可作为上图中哪一个城市的说明?

(1)照片一可作为在______(城市)的说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片二可作为在______(城市)的说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吴提议给地图上其余五个城市中发生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也配上文字

说明。你能仿照已有的格式,在上面空白的文字说明框内至少写出两个吗?(时间上不

要求写出具体的年月,用“……时期”、“……以前”、“……以后”等即可)

照片一 照片二

上海市中小学二期课改教材试验

历史学科(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Ⅱ开卷部分(答题时间:40分钟,满分40分)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

小刘设计了一份表格,计划对中国近代历史上两个重要的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分项进行比较整理,他找到了下面两段文字: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偿英国军费2100万银元;海关税须与英方协商制定;开放广州、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

中日《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岛屿;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杭州等四处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在华投资开矿设厂。

你能依据上述文字

......,帮助他设计分项的栏目,并填入相应的内容吗?(共10分)

《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比较表

(二)

小王热衷于收集历史题材的邮票,在学习了《新文化运动》一课后,他认为我国邮政部门没有发行过该主题的邮票,真是太可惜了!(共10分)

1.假如邮政部门准备发行该主题的邮票(全套暂定四枚),请你帮助制订设计方案:第一枚名称: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枚名称: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枚名称: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枚名称: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该主题邮票全套超过四枚,你还能设计出更多吗?(要求写出名称、理由)

(三)

小李是一位“张学良迷”,在报纸上看到张学良在美国逝世的消息后,他把以前搜集到的有关材料做了一张目录:

①电影《西安事变》(VCD碟片)

②小说《少帅张学良》

③张学良与蒋介石的合影

④《联合报》于1990年对张学良的访谈录音(磁带)

⑤公开出版的蒋介石1936年12月的日记

⑥《文史资料选编》中关于张学良的史料

⑦《中国历史》(七年级第二学期)教科书

请你帮助他对上述材料作整理。(共10分)

1.请你对上述七项材料进行分类,并说说你的分类标准和结果。

你的分类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类结果(用序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材料①、②、③、④中,哪两项更具有史料价值?简单说说你的理由。

3.小李发现材料⑤中蒋介石对张学良的描写与评价,与材料⑦中反映这一时期张学良活动的表述是不一样的,你能说明其中的原因吗?

(四)

小吴在《老照片》一书中发现了一幅日本记者于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日军屠杀我国同胞的照片,照片上印有日本新闻审查当局禁止公开发表的“不许可”印章(见图一)。

后来,他在网站上又找到了一幅照片(见图二)及文字说明:“每年12月13日前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来自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人们来到这里,悼念被侵华日军杀害的三十万遇难同胞,痛斥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请你看了这两幅照片后,结合所学内容,简单谈谈你的感想。(共10分)

(要求:1.字数150字左右;2.你的看法必须运用这两张照片中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以及你所掌握的相关历史材料作证明)

图一 图二

上海市中小学二期课改教材试验

历史学科(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Ⅰ闭卷部分(满分60分)

一(每格2分,共20分)

1.(1)6 (2)1945 (3)54 (4)文化大革命

2.(1)C (2)D

3.(1)B (2)C

4.(1)邓小平(2)澳门

二(每小题2分,共10分)

1.改“兴中会”为“同文馆”;

2.改“康有为”为“容闳”;

3.改“辛丑学制”为“癸卯学制”;

4.改“袁隆平”为“陶行知”;

5.改“十二年制义务教育”为“九年制义务教育”。

注:每小题划出错处、注上标号即得1分,改正正确再给1分;标号与改正文字不一一对应,最多只能得1分。

三(每格2分,共10分)

1.歌词1:抗日战争;歌词2:抗美援朝(朝鲜战争);

歌词3:北伐战争(国民革命战争);歌词4:解放战争

2. 3、1、4、2

四(共20分)

1. A:光绪 B:双十协定 C:江南制造局

D:毛泽东 E:中华苏维埃(每格2分)

2.本小题“理由”部分可不写具体时间,大意正确、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1)北京(1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2分)(2)上海(1分)《申报》的出版地在上海。(2分)

或填图中任一城市,理由为《申报》的发行(影响)遍及于此。也可。

3.本小题答案不必写出具体年月,不求面面俱到,言之有理均可得分,每填对1项得2分,若填对5项可得10分。下列答案仅供参考:

西安:七七事变前,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南京: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为通商口岸;

或:太平天国定都于此,改名天京/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四一二事变后,蒋介石成立国民政府/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此展开大屠杀/解放战争时

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武昌: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

福州:《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其为通商口岸;

虎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林则徐在此销毁鸦片。

注:闭卷部分的第四大题,学生得分有可能超过单项大题规定的最高分(最高可得26分),但闭卷部分的最高得分不得超过60分。

Ⅱ开卷部分(满分40分)

一(共10分)

本题可以从“分项栏目”和“内容”两方面进行评分,两个方面各占5分。“分项栏目”设计合理、正确,每栏可得1分;对应分项栏目的“内容”必须填写完整、正确,每错误1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详见下表: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面上,至少需要两枚钉子,这样做的数学依据是( )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 .垂线段最短 D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2.-2的倒数是( ) A .-2 B .12 - C . 12 D .2 3.如果﹣2xy n+2与 3x 3m-2y 是同类项,则|n ﹣4m|的值是( ) A .3 B .4 C .5 D .6 4.王老师有一个实际容量为( ) 20 1.8GB 1GB 2KB =的U 盘,内有三个文件夹.已知课件文件夹占用了0.8GB 的内存,照片文件夹内有32张大小都是112KB 的旅行照片,音乐文件夹内有若干首大小都是152KB 的音乐.若该U 盘内存恰好用完,则此时文件夹内有音乐()首. A .28 B .30 C .32 D .34 5.如图,直线AB ∥CD ,∠C =44°,∠E 为直角,则∠1等于( ) A .132° B .134° C .136° D .138° 6.21(2)0x y -+=,则2015()x y +等于( ) A .-1 B .1 C .20143 D .20143- 7.解方程 121 123 x x +--=时,去分母得( ) A .2(x +1)=3(2x ﹣1)=6 B .3(x +1)﹣2(2x ﹣1)=1 C .3(x +1)﹣2(2x ﹣1)=6 D .3(x +1)﹣2×2x ﹣1=6 8.若OC 是∠AOB 内部的一条射线,则下列式子中,不能表示“OC 是∠AOB 的平分线”的 是( ) A .∠AOC=∠BOC B .∠AOB=2∠BOC C .∠AOC= 1 2 ∠AOB D .∠AOC+∠BOC=∠AOB 9.某中学进行义务劳动,去甲处劳动的有30人,去乙处劳动的有24人,从乙处调一部分人到甲处,使甲处人数是乙处人数的2倍,若设应从乙处调x 人到甲处,则所列方程是( ) A .2(30+x )=24﹣x B .2(30﹣x )=24+x C .30﹣x =2(24+x ) D .30+x =2(24﹣x )

最新《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试行稿)》说明

《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试行稿)》说明——在运动中强化课程功能,在兴趣中提高健身效果 (社会版) 体育,是身体运动之称,生命活力之源,强健体魄之方,育人成就之林。 体育课,是学校教育中纵贯学生学习生活最长的一门课程,也是与自然环境、人际接触最为紧密的基础课程,更是激发并保持学生体育与健身兴趣和爱好,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必不可少的启蒙教育。 上海第二期课程教材改革,将体育课程名称由《体育与保健》改为《体育与健身》,凸现了以课程为载体的身体教育,以健身为主线的实践活动,以运动为特点的学习经历,重视课程对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 《体育与健身》课程作为《课程方案》提供学生五种学习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实践“以学生发展为本”、“健身育人”的理念,确保达到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体育与健身》课程的改革要点:以健身育人为主旨,集健身、健心、健智和健美为一体,建立充分尊重选择的《体育与健身》课程。 《体育与健身》课程着力实现的六大突破: 一是课程价值上,明确从“竞技体育”全面向“健身体育”转变,以“健康第一”为指向,突破围绕竞技体育和单纯性发展身体素质训练来安排教学的框框,实现课内加强、课外延伸的体育与健身新格局。 二是课程目标上,从立足学科本位目标走向立足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即以学科目标为基点,融入身体发展、知识技能,尤其是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等组成的课程目标,并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在课程目标之中。 三是课程结构上,从关注课程的实施形态向关注课程功能的方向发展,构建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功能性课程,形成灵活、开放、可选择的课程体系,使《体育与健身》课程展现横向拓宽、纵向延伸,富有内涵的立体化态势。

成都市七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成都市武侯区2013-2014学年(上)期末教学质量测评试题 A 卷(共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各数中,大于-2小于2的负数.. 是 A .-3 B .-2 C .-1 D .0 2. 如果|a |=-a ,那么a 一定是 A .负数 B .正数 C .非负数 D .非正数 3. 有理数b 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的符号为正的是 A. b a + B. b a - C. ab D. -4 a 4. 用一平面截一个正方体,不能得到的截面形状是 A.直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长方形 D.六边形 5. 下列平面图形中不能.. 围成正方体的是 A. B. C. D. 6.a 个学生按每8个人一组分成若干组,其中有一组少3人,共分成的组数是 A . 8a B .38a - C .(3)8a + D .38 a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vt -的系数是-2 B.233ab 的次数是6次 C.5x y +是多项式 D.21x x +-的常数项为1 8.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A .线段A B 是点A 与点B 的距离 B .过n 边形的每一个顶点有(n -3)条对角线 C .各边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 D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直线最短 9. 某地区卫生组织为了解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 比较合理的是 A .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B .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C .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 D .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10. 成都市为减少雾霾天气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对城区主干道进行绿化.现计划把某一段公路的一侧 全部栽上银杏树,要求路的两端各栽一棵,并且每两棵树的间隔相等.如果每隔5米栽1棵, 则树苗缺21棵;如果每隔6米栽1棵,则树苗正好用完.设原有树苗x 棵,则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正确的是 A. 5(x+21-1)=6(x -l) B. 5(x+21)=6(x -l) C. 5(x+21-1)=6x D. 5(x+21)=6x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近年来,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升温.到2013年,据统计,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达1.5亿.将 1.5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12.9时45分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 . 13.点P 为线段AB 上一点,且AP = 3 2 PB ,若AB =10cm ,则PB 的长为 . 14.小明与小彬骑自行车去郊外游玩,事先决定早晨8点出发,预计每小时骑7.5千米,上午10时 可到达目的地. 出发前他们决定上午9点到达目的地,那么实际每小时要骑 千米. 15. 平面内两条直线最多有1个交点,三条直线最多有3个交点,四条直线最多有6个交点,…, 那么五条直线最多有 个交点.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 55分) 16. (每小题6 分,共24分) (1)计算:??? ??+-?-125612124 (2)计算:()??????--÷-?--223351321 (3)解方程:1615312=--+x x (4)先化简,再求值: )3 1 23()31(22122y x y x x +-+--,其中x ,y 满足(x -2)2+|y +3|=0. 17. (本小题满分6分)如图,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D 是线段AC 的中点,已知图中所有线... 段.的长度之和为26,求线段AC 的长度. B a

2019年上海青少年健康教育主题活动

2019年上海市青少年健康教育主题活动 活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文件精神,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的通知》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本市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培养青少年儿童健康生活的意识和能力,经研究,本市将举办2019年上海市青少年健康教育主题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宗旨 围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的核心理念,立足活动育人,服务于学生、教师、学校、社会,以活动形式丰富健康教育途径和内容,提高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健康素养。 二、活动主题 “健康生活、幸福成长”。 三、时间和对象 活动时间:2019年3月至12月。 受众对象:本市高校、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托幼机构的青少年儿童和卫生保健人员、健康教育人员以及家长。 四、活动内容 立足于当前学校健康教育现状,着眼于满足青少年身心全面健康 - 1 -

发展需求,致力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宣贯,2019年青少年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将举行“一网、一营、两评比、三比赛、三专题、六主题日”的活动,具体如下: 1.一网:青少年健康知识网上竞答。 2.一营:青少年“健康生活、幸福成长”夏令营。 3.两评比:青少年儿童健康促进案例和“金点子”征集评选活动、青少年健康社团评比活动。 4.三比赛:小学组小品赛、初中组现场知识竞赛、高中组辩论赛。 5.三专题:围绕“视力健康”“传染病防控”和“食育”三个专题,开展专题健康教育。 6.六主题日:结合“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全国爱国卫生月”“世界无烟日”“全国爱牙日”“全球洗手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健康主题日,以作品征集、课件发放、倡议签名、亲子嘉年华及宣传海报等形式开展健康主题宣教系列活动。 活动方案、讯息和资源下载将即时发布在上海学生活动网(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257203214.html,)的“健康教育”板块和“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 五、活动组织 本活动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市学生活动管理中心负责推进实施,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海市红十字会和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等合作单位将参与有关活动组织工作。市学生活动管理中心根据活动进程发布相关的实施细则,各项活动以单项活动方案为准。 - 2 -

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征求意见稿) 一、导言 (一)课程定位 数学是以现实世界中的数与形为研究对象,在抽象、推理、应用的往复循环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一门科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数学自身的发展,特别是在与计算机的结合过程中,数学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在人类文明史上,数学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它是其他科学的基础,也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数学不仅对科学技术的进步仍然发挥着基础理论和基础应用的作用,而且已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数学又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经广泛渗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的进步。数学是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必需的工具,数学素养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 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对学生的整体发展、长远发展以及当前学习其他课程具有奠基意义,对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等具有独特作用。本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地发展,致力于使每个学生获得必需的、与个性发展相适应的数学,同时得到基本素质的培育和提高。 (二)课程理念 1.正确处理基础与发展的关系 数学课程应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正确处理基础与发展的关系。主要强调: ——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而且要关注数学学习对促进学生基本素质提高的作用,从而为学生走向社会 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还要充分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的数学学 习与其在个性方向上的发展相适应。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批判意识、综合意识和合作意识,注重让学生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经历将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抽象、 建模求解和解释的过程,学会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获 得终身受用的数学基础能力和创造才能。 2.充分关注数学课程中的学习过程 课程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数学课程的设计不仅要重视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更要充分关注课程中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主要强调:——将课程与学习融为一体。要精选学生必需的数学知识,遵循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规律,组织合理的知识结构;要展现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形成的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精选模拟 一、选择题 1.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3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是( ) A .30° B .40° C .50° D .90° 2.以下选项中比-2小的是( ) A .0 B .1 C .-1.5 D .-2.5 3.若34(0)x y y =≠,则( ) A .34y 0x += B .8-6y=0x C .3+4x y y x =+ D . 43 x y = 4.﹣3的相反数是( ) A .13 - B . 13 C .3- D .3 5.已知关于x 的方程mx+3=2(m ﹣x )的解满足(x+3)2=4,则m 的值是( ) A . 1 3 或﹣1 B .1或﹣1 C . 13或73 D .5或 73 6.如图,直线AB ∥CD ,∠C =44°,∠E 为直角,则∠1等于( ) A .132° B .134° C .136° D .138° 7.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的是( ) A .对广州市某校七(1)班同学的视力情况的调查 B .对广州市市民知晓“礼让行人”交通新规情况的调查 C .对广州市中学生观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情况的调查 D .对广州市中学生每周课外阅读时间情况的调查 8.下列方程的变形正确的有( ) A .360x -=,变形为36x = B .533x x +=-,变形为42x = C . 2 123 x -=,变形为232x -= D .21x =,变形为2x = 9.观察一行数:﹣1,5,﹣7,17,﹣31,65,则按此规律排列的第10个数是( ) A .513 B .﹣511 C .﹣1023 D .1025 10.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A .2与 12 B .2(1)-与1 C .2与-2 D .-1与21- 11.某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了80元,其中一个赢利60%,另一个亏本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 ) A .赚了10元 B .赔了10元 C .赚了50元 D .不赔不赚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导语】这篇关于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的文章,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以下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下表中。) 1.某同学利用暑假准备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A.陕西省B.北京市C.云南省D.浙江省 2.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有 ①稻②麦③黍④粟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3.歌曲《龙的传人》中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所尊奉的“人文初祖”是 A.黄帝B.尧舜C.大禹D.后羿 4.禹死后,他的儿子启是通过什么样的继承方式成为夏朝的 第二代国王的 ?

A.禅让制 B.奴隶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5.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 D.围魏救赵──吴越争霸 6.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 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行书 7.小明感冒了,到医院去看病,医生先看了小明的脸色,又听了他的胸部,然后问了一下他的感觉。请问,这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最早是谁总结出来的? A.张仲景 B.李时珍 C.华佗 D.扁鹊 8.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派别中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是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9.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 C.称皇帝,实行郡县制 D.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 10.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 一、导言 1。课程定位 语文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 语文课程是中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2。课程理念 (1)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构建开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 语文课程要关注学生在有计划,有目的的课程活动中的"学得",也要关注学生在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中的"习得",要将语文课程活动和其他课程活动,将课堂学习和课堂以外的语言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开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为 学生营造主动,自主,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的环境;要引导学生在多渠道的学习活动中,加强人际交流,提高语言感受,运用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 (2)开发语言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要有利于学生语言潜能的开发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能力和发展可能,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引导学生依据个体的生活状态和学习状况,探索适应于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不断地通过已知认识,探求未知;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在有选择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为终身发展打扎实的基础。 (3)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语文课程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运用规范的掌握,而且要重视学生情操的陶冶和文化品位的提升。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外国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吸取精华,充实底蕴,形成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并提高比较辨别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4)逐步形成问题意识,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数学初一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

数学初一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 1.若34(0)x y y =≠,则( ) A .34y 0x += B .8-6y=0x C .3+4x y y x =+ D . 43 x y = 2.如图,已知,,A O B 在一条直线上,1∠是锐角,则1∠的余角是( ) A .1 212∠-∠ B .132122 ∠-∠ C .1 2()12 ∠-∠ D .21∠-∠ 3.直线3l 与12,l l 相交得如图所示的5个角,其中互为对顶角的是( ) A .3∠和5∠ B .3∠和4∠ C .1∠和5∠ D .1∠和4∠ 4.若多项式229x mx ++是完全平方式,则常数m 的值为() A .3 B .-3 C .±3 D .+6 5.如图,已知直线//a b ,点,A B 分别在直线,a b 上,连结AB .点D 是直线,a b 之间的一个动点,作//CD AB 交直线b 于点C,连结AD .若70ABC ?∠=,则下列选项中D ∠不可能取到的度数为() A .60° B .80° C .150° D .170° 6.化简(2x -3y )-3(4x -2y )的结果为( ) A .-10x -3y B .-10x +3y C .10x -9y D .10x +9y

7.按如图所示图形中的虚线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棱柱的是( ) A . B . C . D . 8.点()5,3M 在第( )象限.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9.赣州是中国脐橙之乡,据估计2013年全市脐橙总产量将达到150万吨,用科学计数法 表示为 ( )吨. A .415010? B .51510? C .70.1510? D .61.510? 10.图中是几何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 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1.用一个平面去截:①圆锥;②圆柱;③球;④五棱柱,能得到截面是圆的图形是( )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2.若2m ab -与162n a b -是同类项,则m n +=( ) A .3 B .4 C .5 D .7 二、填空题 13.在数轴上,若A 点表示数﹣1,点B 表示数2,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 14.多项式2x 3﹣x 2y 2﹣1是_____次_____项式. 15.化简:2xy xy +=__________. 16.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是_____. 17.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着某些棱剪开后展成的一个平面图形,若这个正方体的每两个相对面上的数字的和都相等,则这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的数字的总和为________. 18.比较大小:﹣(﹣9)_____﹣(+9)填“>”,“<”,或”=”符号) 19.若α与β互为补角,且α=50°,则β的度数是_____.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1.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A.大运河 B.赵州桥 C.长城 D.故宫 2.唐太宗有句名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①重视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②注意戒奢从简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3.“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诗中提到的皇帝历经千年,褒贬不一,但还是有人称赞其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的突出贡献是:①戒奢从简,虚心纳谏②增设殿试和武举,完善科举③重视发展农业生产④选拔贤才 A. 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A. 对外开放 B. 经济繁荣 C. 政治清明 D. 交通发达

6.某班同学围绕“唐朝开明的少数民族政策”这一主题进行探究学习,收集的相关史实中与该主题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玄奘西游天竺B.文成公主入藏C.设置安西都护府D.册封南诏首领 7.下列历史现象能够说明隋唐社会“繁荣与开放”的有:①贞观之治 ②“唐蕃和同为一家”③鉴真东渡④发明雕版印刷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A. 祖国统一 B.中外交往 C. 民族团结 D. 抵抗侵略9.进行研究性学习需要针对性地收集资料,下列收集到的图片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宋代针铺商标清明上河图交子南宋海船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元朝国家统一D.大都闻名世界 10.“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是该盟约的影响?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11. 某班历史课堂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已完成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 一、单选题 1.2020 -的倒数是() A. 1 2020 B. 1 2020 -C.2020 D.2020 - 2.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全线通车,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被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大桥总长度55000米.数字55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55×103B.5.5×104C.0.55×105D.5.5×103 3.如图是一个由正方体和一个正四棱锥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 A.B.C.D. 4.正方体展开后,不能得到的展开图是() A.B.C. D. 5.如图,从位置P到直线公路MN有四条小道,其中路程最短的是() A.PA B.PB C.PC D.PD 6.如图,四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M,P,N,Q,若点M,N表示的有理数互为相反

数,则图中表示绝对值最小的数的点是( ) A .点M B .点N C .点P D .点Q 7.已知|a ﹣2|+(b+3)2=0,则下列式子值最小是( ) A .a+b B .a ﹣b C .b a D .ab 8.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设AC BC a +=,则MN 的长度是( ) A .2a B .a C .12a D .14 a 9.商家常将单价不同的A B 、两种糖混合成“什锦糖”出售,记“什锦糖”的单价为: A B 、两种糖的总价与A B 、两种糖的总质量的比。现有A 种糖的单价40元/千克,B 种糖的单价30元/千克;将2千克A 种糖和3千克B 种糖混合,则“什锦糖”的单价为( ) A .40元/千克 B .34元/千克 C .30元/千克 D .45元/千克 10.在灯塔O 处观测到轮船A 位于北偏西54?的方向,同时轮船B 在东偏南75?的方向,那么AOB ∠的大小为( ) 2∠ A .69? B .111? C .141? D .159? 11.如图,在ABC ?中,BD AC ⊥于D ,EF AC ⊥于F ,且CDG A ∠=∠,则1∠与的数量关系为( ) A .21∠=∠ B .231∠=∠ C .2190∠-∠=? D .12180∠+∠=? 12.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数是十进制数,如32126392106103109=?+?+?+,表示十进制的数要用到10个数码(也叫数字):0,1,2,3,4,5,6,7,8,9.计算机中常用的十六进制是逢16进1的计数制,采用数字0~9和字母~A F 共16个计数符号,这些符号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A. 祖国统一 B.中外交往 C. 民族团 结 D. 抵抗侵略 9.进行研究性学习需要针对性地收集资料,下列收集到的图片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宋代针铺商标清明上河 图交子南宋海船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10.“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是该盟约的影响?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11. 某班历史课堂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已完成南移的史实是 ①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的% ②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③水稻种植扩大,产量跃居粮食首位④国家根本,仰给东南⑤开封.杭州等城市商业发达。.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 ⑤ D.②③④ 12.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的广泛使 用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② ③ D.②③④ 13.“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经常吟唱。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14.以学习主题统揽各阶段历史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学习主题“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统揽的是 A.秦汉时期的历史 B.南北朝时期的历史 C.宋元时期的历 史 D.明清时期的历史 15.下图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宋朝的民族融合 B.元朝的民族融合 C.元朝的对外交 往 D.元朝的边疆管辖

上海中小学专题教育网站

上海市中小学专题教育网站区县管理员操作指南 https://www.doczj.com/doc/257203214.html,, 上海市电化教育馆 2015年7月1日

目录 一、登录专题教育网站 (3) 二、报表查看 (3) 1.学生学习情况 (3) 1.1 平台访问量 (3) 1.2 学习人数统计 (4) 1.3 人均在线时间 (5) 1.4 必修课学习分析 (6) 1.5 选修课学习分析 (7) 1.6 人均学分获取情况 (8) 2.课程建设情况 (9) 2.1 课程建设总情况 (9) 2.2 课程分布情况 (9) 3.课程学习情况 (10) 3.1 必修课学习统计 (10) 3.2 选修课学习统计 (11) 三、查看信息排名 (12) 1.参学排名榜 (12) 2.热门课程排行榜 (13) 3.学习成绩排行榜 (13)

一、登录专题教育网站 1.进入https://www.doczj.com/doc/257203214.html,,点击登录按钮 2.填写用户名,密码。 3.点击登录按钮,登录成功后会自动跳转到管理中心页面。如果登录并未跳转,请根据提 示,进行操作。 二、报表查看 1.学生学习情况 1.1 平台访问量 区域1,默认显示最近六个月的区县访问量情况,也可选择时间段进行查询(查询区间为半

年以内)。 区域2,可以查看每个月的访问量和日均访问量。 区域3,显示该查询区间的汇总数据,以及平均数据。 区域4,各学校访问量图里,可以查看学校在所选时间段里的总共访问量。 区域5,显示某个时间段里,访问量最高的学校和访问量最低的学校是哪所,并显示他们的访问数据。 1.2 学习人数统计 区域1,默认可以查看最近六个月的学习人数数据,也可选择时间段进行查询(查询区间为半年以内)。 区域2,可以查看每个月的学习人数。 区域3,显示该查询时间段的学习人数总人次和平均每月参与学习的人次。

初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七年级2017年12月份月考测试题 数 学 时间:120分钟 满分:130分 一、精心选一选,旗开得胜(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3 - 的相反数是 ( ) A. 3- B. 1 3 - C. 13 D. 3 2.计算2 234x x -+的结果为 ( ) A. 27x - B. 27x C. 2x - D. 2x 3. 代数式x+2与代数式2x ﹣5的值互为相反数,则x 的值为( ) A .7 B .﹣7 C .﹣1 D .1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一个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B.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C. 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D.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5.下列立体图形中是圆柱的是 ( ) A B C D 6.据统计,1959年南湖革命纪念馆成立以来,约有2500万人次参加了南湖红船(中共一大会址).数2500万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 A. 82.510? B. 72.510? C. 62.510? D. 62510? 7. 规定一种新的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a ,b ,满足a ∮b=a+b ﹣ab ,则3∮2的运算结果是( ) A .6 B .﹣1 C .0 D .1 8.某船顺流航行的速度为20km/h ,逆流航行的速度为16km/h ,则水流的速度为 ( ) A. 2km/h B.4km/h C. 18km/h D. 36km/h 9.商场将某种商品按标价的八折出售,仍可获利90元,若这种商品的标价为300元,则该商品的进价为 ( ) A. 330元 B. 210元 C. 180元 D. 150元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共3份

七下期末测试历史试卷(一) (答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隋朝建立②隋灭陈,统一全国③开凿大运河 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隋朝建立③开凿大运河 C.①开凿大运河②隋朝建立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D.①隋朝建立②开凿大运河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2.隋朝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该工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该工程是隋炀帝下令开凿的 ②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A.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唐太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贤明的皇帝之一,他的很多治国之道被后世所推崇,其中用人之道又更为重要,下列哪一个大臣不是唐太宗时期任用的() A. 魏征 B. 房玄龄 C.姚崇 D.杜如晦 4.小明对下图所示的工程和农具进行了研究。以下认识和思考正确的是() A.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筒车是唐朝时发明 B.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筒车是耕种工具 C.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D.它们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5. 郭沫若曾赋诗一首:“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的“道艺”不可能包括() A.儒家思想 B.建筑艺术 C.佛学经典 D.活字印刷 6. 藩镇割据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大恶瘤。下列历史现象的产生与这一“恶瘤”密切相关的是()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五代十国 D.宦官专权 7.北宋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而设置分权的官员是() A.宰相 B.通判 C.转运使 D.枢密使 8.下面是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局面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9.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A.澶渊之盟 B.金灭北宋

上海数学课标

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试行) 2004年7月修改稿 一、导言 (一)课程定位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数学自身的进展,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数学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应用范围等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提供了刻画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数量模型,提供了处理数据和观测资料、进行推断和证明的有效工具,它不仅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发挥着基础理论和基础应用的重要作用,而且已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数学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经广泛渗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数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从事工作和学习的必需工具,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强有力手段和人际交流的简明语言,对社会大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数学素养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一种基本素养。 中小学数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简明清晰地表达思考过程,并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创造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对培育学生认识世界的积极态度和思想方法、求真求实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具有深远影响。数学教育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中,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是一门主要课程。本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体现数学科学和数学教育的现代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地发展。

(二)课程理念 1.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育终身学习的基础 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教育以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数学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和。数学课程及其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关注其数学能力的发展,而且要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社会价值,领略数学文化的内涵,体验数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促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终身学习”是现代社会中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应成为数学教育的重要课题。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学会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体会数学思考和创造的过程,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确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 2.构建所有学生必需的共同基础,加强数学的应用和实践 上海市已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公民提高数学教育程度创造了条件。数学课程要努力体现“数学为人人”的指导思想,立足于使所有学生获得必备的数学基础。应与时俱进地重新审视数学基础,根据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以及构建简明数学知识结构的要求,确定数学课程的内容;应抓住数学知识的主干部分,突出基本原理和通用方法,切实加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 应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一方面要选择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数学知识充实课程内容;另一方面要开发数学实践环节,强化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需要,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学生群体中存在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数学发展。应提供具有差别性和多样性的数学课程设计,增加课程的可选择性,使数学课程适应于全体学生。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晚上七点刚过,小强开始做数学作业,一看钟,发现此时时针和分针在同一直线上;做完数学作业八点不到,此时时针和分针又在同一直线上,则小强做数学作业花了多少时间( ) A .30分钟 B .35分钟 C . 420 11 分钟 D . 360 11 分钟 2.一项工程,甲独做需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15天完成,两人合作4天后,剩下的部分由乙独做全部完成,设乙独做x 天,由题意得方程( ) A . 410 + 4 15 x -=1 B . 410 + 4 15 x +=1 C . 410x + +4 15 =1 D . 410x + +15 x =1 3.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35225x y a x y a -=?? -=-? ,则下列结论中:①当10a =时,方程组的 解是15 5 x y =?? =?;②当x ,y 的值互为相反数时,20a =;③不存在一个实数a 使得 x y =;④若3533x a -=,则5a =正确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若x=﹣1 3 ,y=4,则代数式3x+y ﹣3xy 的值为( ) A .﹣7 B .﹣1 C .9 D .7 5.﹣2020的倒数是( ) A .﹣2020 B .﹣ 1 2020 C .2020 D . 1 2020 6.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 A .﹣1 B .0 C .2 D .﹣(﹣1) 7.按如图所示图形中的虚线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棱柱的是( ) A . B . C . D . 8.已知∠A =60°,则∠A 的补角是( ) A .30° B .60° C .120° D .180° 9.若代数式3x ﹣9的值与﹣3互为相反数,则x 的值为( ) A .2 B .4 C .﹣2 D .﹣4 10.某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了135元,其中一个盈利25%,另一个亏本

最新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练习卷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题后的答题栏内。) 1.中国古代史上结束长期分裂状态实现统一的朝代有 ①秦朝②隋朝③唐朝④元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假如你是一位唐朝的读书人,从江南的余杭(今杭州)经水路赴洛阳赶考。一定要经过下列哪一段运河 A.永济渠B.通惠河 C.通济渠 D.广通渠 3.小明为深入了解唐太宗,进行了探究性学习。下列可以为他提供最有效信息的文献是 A B C D 4.《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D.重用有才能的人 5. 宋代市民日常生活丰富多彩,生活在宋代东京的普通市民做不到的 A. 吃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 B. 背诵白居易的《新乐府》 C. 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 D. 跟随郑和船队一起到西洋游历 6.“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 水,高则泻水”。上述史料介绍的农用工具(如右图所示) 最早出现于

A.西汉 B.东汉 C.隋朝 D.唐朝 7. 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A. 灭亡西夏 B. 统一蒙古 C. 建立元朝 D. 定都大都 8.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 A. 维吾尔族 B. 回族 C. 苗族 D. 白族 9. 漳湾“戚公祠、福安“继光饼”由来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 收复台湾 B. 抗击沙俄入侵 C. 抗击倭寇 D. 平定回部贵族叛乱 10.使明清时的科学技术和西方近代科技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B.中国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C.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特别是清朝实行文化专制、闭关锁国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D.西方文艺复兴和数学的发展,推动了西方近代科技的诞生和发展 11.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强了与那里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郑和下西洋的最主要条件是 A.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B.造船、航海水平高 C.郑和个人的素质 D.出航全体成员的努力 12.隋唐书法名家辈出,其中以楷书见长,借谈笔法来劝谏穆宗,在书史上留下“笔谏”美名的唐代大书法家是: A.颜真卿 B.柳公权 C.阎立本 D.欧阳询 13.隋唐时期大规模开凿的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是。

《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全文)

《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全文) (沪教委德【2005】21号) 为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沪委〔2004〕11号),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迫切需要系统科学地开展生命教育,现结合上海市中小学实际,制定《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 一、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开展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青少年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学生的生命质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上海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需要培育具有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以及劳动技能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生命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在中小学大力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激发他们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有利于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意志融铸在青少年学生的精神中,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增强他们在国际化开放性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2、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广大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培养技能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此外,校园伤害、意外事故等威胁青少年学生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迫切需要培养青少年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