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第2课北魏孝帝的改革措施

优化训练

基础巩固

1.北魏孝帝改革制定官吏俸禄制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减轻了人民的赋税负担

B. 增强了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有利于吏治的进一步好转 D.为豪强地主割据一方提供了物质基础

2.三长制的历史作用在于

①有利于推行均田制②使基层行政机构得以完善③有利于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④助长了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

A.①②③

B.①②④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北魏迁都洛阳后,孝帝改革的重点发生了变化,重点转向了

A.制度革新

B.移风易俗 .建设洛阳 D.学习汉族化

4.北魏孝帝改革移风易俗的内容包括

①易服装②讲汉话③改汉姓④通婚姻⑤改籍贯

A.②④⑤

B.①②③④ . 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实行俸禄制②推行均田制③建立三长制④迁都洛阳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④①②③ D.④②①③

6.直接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改革措施是

①俸禄制②均田制③三长制④租调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①③ D.②④

强化提高

7.史书曾称颂孝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 B.移风易俗

.推行均田制和新租调制 D.迁都洛阳

8.北魏孝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A.提高少数民族素质

B.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

.适应农耕化的需要 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9.北魏孝帝改革措施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

①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的生产力②得到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

③孝帝个人改革的态度坚决④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改革

A.①②

B.②③ .①③ D.②④

10.均田制实施的前提是

A.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B.北魏孝帝是一位

有作为的政治家

.封建政府手中有大量的无主荒地 D.屯田制无法顺利实行

课外延伸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魏孝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记》

材料二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40亩,妇人20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迁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处罚)如律。

——《魏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

(2)它能抑制“富强者兼山泽”吗?为什么?

(3)概括说明北魏孝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4)简要评议北魏孝帝均田令的影响。

12.风俗习惯的演进和变化,往往反映了社会的演变和发化。在古今社会的改革中,往往涉及社会风俗的变革。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北魏孝帝改革中,是怎样进行风俗习惯改革的?你如何评价这一改革?

(2)你认为移风易俗与改革的关系如何?

(3)联系社会现实,你认为当前有哪些陋习需要改变?

高考猜想

13.(北魏孝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A.孝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孝帝借南伐之令行迁都之实 D.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

14.移风易俗是孝帝改革后期的侧重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化

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其结果有利于鲜卑贵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D 官吏俸禄制加强了对豪强地主的控制,限制了豪强地主割据势力。

2.A 三长制限制了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

3.B 迁都洛阳后,孝帝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即移风易俗。

4.D 魏孝帝移风易俗的改革内容比较全面,包括服装、语言、姓氏、婚姻、籍贯等。

5.A 从时间看,484年实行俸禄制,485年推行均田制,494年迁都洛阳;从事件的联系看:三长制是为配合均田制而实行的,因此应在均田制之后。

6.D “①俸禄制”“③三长制”是政治制度改革的措施,符合主题干“农业改革的措施”应是“②均田制”和“④租调制”。

强化提高

7.A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教材、提取信息的能力。从教材可以得出,整顿纲纪,赏罚严明,改革旧制,官吏多遵纪守法,也就是吏治有所好转。

8. 北魏孝帝改革的汉化措施实际上是接受汉族的先进化,即学习农耕化。

9. 本题可用排除法。鲜卑贵族大多对改革持反对意见,因此②不正确,凡含有②的选项皆可排除。

10. A、B两项可以是均田制实施的背景和原因,但并非决定性因素,且只能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均田制有影响,而不能影响隋唐均田制的实施。D项屯田制与均田制没有必然联系。项政府手中有大量无主荒地,即暗示不会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保护了官僚地主的利益,均田制才能得以实施。

课外延伸

11.【解析】回答第(1)问要理解“实质”,体现阶级属性。回答第(2)问要分析出现现象的根是什么,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本身决定了土地兼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回答第(3)问关键在于全面理解材料的有关内容。回答第(4)问要把握好“评议”两字,既要说明它在当时产生的影响,也要说明它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1)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占有的前提下,政府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交纳赋税和服徭役。其实质是维护封统治。

(2)不能抑制兼并。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

(3)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

(4)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使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促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农耕;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

12.【解析】本题以风俗习惯的改革为切入点,从一个角度考查北魏孝帝改革的影响,回答时应根据北魏孝帝改革的相关知识,并联系现实生活回答。

【答案】(1)措施:改着汉服,改易汉姓,提倡鲜卑与汉族通婚,以汉语为正音,废除鲜卑旧制。评价:加快了鲜卑族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丢掉了鲜卑族勇武质朴的长处,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2)风俗的滞后性和保守性,起到妨碍改革的消极作用;倡导新风尚,革除陋习恶俗,是社会变革的重要方面;移风易俗往往具有开风气之先,为改革开路的特殊作用。

(3)春节时,跪拜磕头,上坟烧香的习俗;结婚时大要彩礼;厚葬习俗等。

高考猜想

13.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题目材料中的“外谋南伐,其实迁也。”表明,孝帝对迁都困难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也说明正确。由“众心恋旧”说明B正确。由“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可知D正确。

14.D 本题属于否定型选择题,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解题关键是要对移风易俗的改革措施细加分析,孝帝的改革是促进了鲜卑族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是衰落。

九年级第九单元检测题

1.—These bananas are about 5 kilos______ total.Would you like to buy them? —Sure.How much are they? A.for B.on C.in D.at 2.They say that they will try their best______ their dreams. A.achieve B.achieving C.to achieve D.achieved 3.Beijing is one of______ cities in the world. A.big B.bigger C.biggest D.the biggest 4.We don’t need to rush. We still have______time. A.plenty of B.a few C.a number of D.a little bit 5.______! It’s not the end of the world. Let’s try again. A.Put up B.Set up C.Cheer up D.Pick up 6.They are going to have a celebration for their marriage. They______for ten years. A.have married B.got married C.have been married D.married 7.We prefer______swimming rather than______TV. A.to go;watch B.going;watching C.to go;watching D.going;watch 8.—I missed the beginning of the concert. —______The beginning was very wonderful. A.What a pity! B.Good luck! C.Congratulations! D.You’re welcome. 9.Everybody______Hangzhou for its beautiful scenery, so millions of people go and visit it every year. A.hates B.praises C.warns D.encourages 10.The water was______for several hours while the workers repaired the pipes. A.taken off B.shut off C.set off D.got off 11.By the end of the last term, we______about 2000 English words. A.will learn B.learn C.are learning D.had learned 12.The red skirt______my mother bought for me is made of cotton. A.that B.when C.who D.whose 13.Running Man is a very relaxing TV program______is hot among the young people. A.what B.which C.who D.whom 14.—Jim, how do your parents like country music? —______my dad______my mom likes it. They both like country music. A.Either...or B.Not only...but also C.Neither...nor 15.—Mike can’t go to the party with us because he has to stay at home and look after his mother. —______, we won’t wait for him any more. A.After all B.In that case C.For example D.Above all

高中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_北魏孝文帝改革习题及答案

第三单元检侧 (共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20题50分) 鲜卑族“马背上得天下”,能否“马背上治天下”成为当时的主要问题。请回答1~4题。 1.北魏在孝文帝改革之前,地方基层组织实行的是() A郡县制 B.县制 C.宗主督护制 D.三长制 2.北魏统北方后,在黄河流域逐渐采用先进的经济形式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形式实质 是() A.奴隶制经济形式 B.封建制经济形式 C.半封建半奴隶制经济 D.半畜牧半农业 3.下列各项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奠定基础的是() ①北魏统一北方②民族融合③先进文化的吸引④民族矛盾尖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4.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推动其进行汉化改革的是() A.拓跋硅 B.道武帝 C.冯太后 D.拓跋宏 在冯太后的支持下,孝文帝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请回答5~10题。 5.促成北魏实施均田制的直接原因是() A.民族融合的趋势 B.政府与宗室争夺农户 C.南北对峙的形势 D.汉族地主阶级的要求 6.导致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最主要原因是() A.汉族地主的建议 B.南北对峙的形势 C.民族矛盾的激化 D.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形态的吸引 7.一位史学家说:“北魏孝文帝强制授给露田……这对农民是一种剥削的手段……”这 主要是因为() A.均田制是土地国有制 B.租庸调制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C.孝文帝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D.授田的实质是强迫农民开荒纳税 8.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 A整顿吏治 B.实行府兵制 C.汉化政策 D.颁布均田令 9.均田制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 A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B.农民的土地私有制 C.封建土地国有制 D.封建集体土地所有制

第五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xītuān shùxìng quē jiàn sù zhàng xiāng zhǔ 2.解释加点地词:. ①日光,这里指太阳②接连不断 ③潜游在水中地鱼④逆流而上 ⑤极高地山峰⑥消散 3.①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地高山,几乎没有中断地地方. ②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地闲人罢了. ③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地影子. ④即使骑着飞奔地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⑤在极高地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地柏树,在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激流冲荡. 4.画出下面句子地朗读节奏: 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评论:两位同学分别从读书要汲取精华和博览群书两个角度阐述了读书地最高层次,都强调了读书应有地态度和方法,生动地比喻给人以形象深刻地印象. 观点:我认为读书地最高层次应该像春蚕,孜孜不倦地吸收营养,然后吐出熠熠闪光地丝线. 6. 赏析句子写出几句鉴赏性地话:

①“重岩叠嶂”,就山本身地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以特定条件下地情景形象地综合表现三峡地特点 ②作者运用奇特地想象、新奇地比喻从视觉地错觉角度,通过写积水地清澈与透明,写出了月光之清,月华之美. 7.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地翱翔中;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地奔流中. 8.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2>草色遥看近却无绝胜烟柳满皇都 二.阅读理解 9. 善长北魏地理《水经注》 10.①快②早晨 11.①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地时候,下行和上行地航路都被阻绝了 ②雪白地急流,碧绿地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地影子12. B 13.①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4.险秀凄<答案不唯一) 15.用渔歌作结尾,从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地悲惨地生活,进一步渲染了三峡秋景地凄凉气氛. 16.陶弘景华阳隐居书信 17.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8.交辉交相辉映歇消散 19.①自从南朝地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地人了. ②夕阳快要落山地时候,潜游在水中地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综合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九单元测试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看图列式计算,正确的是() A.9﹣4=5(只)B.9﹣5=4(只)C.5+4=9(只)D.4+5=9(只)2.看图列式计算,正确的是() A.5﹣4=1 B.5﹣1=4 C.5+1=6 D.1+4=5 3.看图列式计算,正确的是() A.9﹣7=2(个)B.2+7=9(个)C.9﹣2=7(个)D.7+2=9(个)4.看图列式计算,正确的是() A.15﹣9=4(枝)B.15﹣6=9(枝)C.6+9=15(枝)D.15﹣9=6(枝)

5. 买哪种袜子便宜?() A.A B.B C.一样便宜6.求小小商店一共卖了多少支钢笔,算式是() A.8×44 B.12×8 C.12×44 7.幼儿园老师为小朋友们买酸奶,100元最多可以买()杯. A.20 B.21 C.24 8. 如图中,草莓的个数是苹果的()倍. A.3 B.8 C.16 二.填空题(共8小题) 9. 买1件大衣的钱可以买顶帽子. 10.分皮球. (1)一共有个皮球.

(2)把这些皮球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到个. (3)再来1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到个. 11.椅子高60cm,小方有. 12.北京到郑州的路程是千米. 北京到南京的路程是千米. 北京到广州的路程是千米. 上海到北京的路程是千米. 天津到上海的路程是千米. 郑州到广州的路程是千米. 13.填一填. 小明共有18元钱,他买了下面的哪几种东西后,正好把钱用完?小明要买的物品是、、.(按字母顺序填)

14.看图写算式. (1) ①有个 ②加法算式: ③乘法算式: (2) 乘加算式: 乘减算式: 15.数一数,填一填. (1)每把有根香蕉,有把,一共有根香蕉. (2) 横着看,每行有个人,有行,一共有个人.竖着看,每列有个人,有列,一共有个人.16.看图列式. ×= 口诀: 三.判断题(共5小题)

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第七单元语文试卷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0分) A、而以奴骖乘( ) B、即以头击楹( ) C、杀而鬻( )之 D 、恶吏苛刻( ) E、死不得葬大茔中( ) F、家无jī( )侍 G、主上宵gàn( ) H、必cù( )额曰 J、hàn( )山易 K、衣zī( )衣而返 二、默写(12分) 1、根据课文写出上下句: (1),脉脉不得语。(2)白头搔更短,。 (3)散入珠帘湿罗幕,(4),清风半夜鸣蝉 2、理解性填空 (1)《渡荆门送别》写平野的辽阔和大江的雄姿,突出起雄伟壮丽的诗句是,。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被誉为“妙手回春”的句子是:,。写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句子是 ,。 (3)《春望》的颔联是,。 三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关于 ..传说的话,我们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B、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推敲 ..着光和影,摄成称心如意的照片。 C、初中三年,光阴荏苒 ....,许多往事都如片片枫叶,珍藏在你我青春的诗集里。 D、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救死扶伤 ....,她柔肠百转。她是中原大地的女英雄——任长霞。 四、遇到下列情况,你认为说话比较得体的一项是( ) (3分) A、甲乙两班同学为争得一面“精神文明奖”流动红旗发生争执,你想劝劝他们,于是说:“通过争吵来获得精神文明奖本身就不文明。” B、你的同桌向你请教时,你说:“好吧,让我给你指点指点迷津。” C、你参加普通话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同学都向你祝贺,你说:“谢谢大家的肯定,希望大家的普通话说得像我的一样好。” D、夜已深,你的邻居还在喧嚷,你过去劝阻说:“请不要大叫大嚷!” 五、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B. 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C. 庆祝“国庆”演讲比赛将于今晚七时半在学校大礼堂开始举行。 D. 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六、学校文学社正在进行“我所知道的名著人物”调查,按要求填写下来。(8分) 人物故事(各写两个)性格特点(每个人物答两点即可) 孙悟空⑴

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期末复习题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期末复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中国古代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手段推行民族交融的典型事件是 A.孝文帝改革 B.唐番和亲 C.澶渊定盟 D.设立榷场 2.范文澜、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中称,北魏孝文帝深慕汉文化,所以要变鲜卑俗为华风,他想用同化的方法,保持拓跋氏的统治地位,因之排除阻碍,决计迁都。北魏孝文帝迁都到 A.长安 B.洛阳 C.平城 D.北京 3.“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要求的核心素养之一。《宋书》中记载:“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扄(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也……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史书描述了() A.东晋南朝江南得到开发,南方经济发展的成就 B.南朝四个朝代都定都健康 C.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D.宋朝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4.公元4世纪下半期,前秦苻坚励精图治,一度统一了黄河流域,但是淝水之战以后,前秦迅速败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局面。出现这一现象的最重要原因是() A.苻坚军队主力全部被歼

B.封建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C.各民族间的隔阂依然存在 D.江南发展迅速,经济重心南移 5.吕思勉的《两晋南北朝史》中写道:“南北朝为币制紊乱之世,其所由然,则以钱不足用,官家乏铜,既不明于钱币之理,政事又不整饬,铸造多苟且之为,有时或借以图利,私铸因之而起,遂至不可收拾矣。”由此推知,南北朝时期 A.“大一统”的形势遭到削弱 B.朝廷失去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C.币制混乱加剧了社会动荡 D.货币体系呈现出灵活多样性 6.《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A.两汉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B.东晋南朝时期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 C.三国统治者均重视农业发展 D.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7.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 A.汉族人已全部被赶出中原 B.西晋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 C.内迁民族全部被汉族同化 D.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8.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哪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 ①整顿吏治 ②颁布均田令 ③迁都洛阳

声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第三章声》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 1、班级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弹奏古筝,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________产生的,琴声是通过__________传到其他同学耳中的。 3、小满用手机往家里打电话。他听出是妈妈在接电话,主要是依据声音的不同来判断的。妈妈让他说话大声些,这是要求增大声音的 4、北京时间4月16日,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马拉松比赛中,发生了两起爆炸,造成多人伤亡。巨大的声响甚至将远处建筑物的玻璃都震碎了。其中,巨大的声响是指声音的;玻璃震碎了,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5、交通噪声是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如图6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了 在和 控制了噪声。 6、如图11城市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8.6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若此时有一辆大卡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增大/减小)。噪声监测设备_______(能/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 7、“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 的,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8、如图11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__________产生笛声。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9、某同学对下列声现象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10、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是 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 C.声音的频率 D.传播声音的物质 11、在演奏小提琴之前,演奏员要转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12、有些老师上课时使用便携扩音设备,使声音更加宏亮,这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A.音调 B. 音色 C. 频率 D. 响度 13、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取决于: A.琴弦的长短; B.琴弦的粗细; C.琴弦的松紧; D.琴弦的好坏. 14、针对图中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小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四、计算题 15、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接到回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请回答下列问题:

新人教版九年级第九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第九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Ⅰ. 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分) ( ) 1. Mike's father bought ________ electronic watch for him as his birthday. ________ electronic watch looks very beautiful. A. a; The B. the; The C. an; The D. an; An ( ) 2. My English is poor. Can you ________ time to help me with it,Mike? A .share B. spare C. agree D. save ( ) 3. I ________ the man was about forty according to his looks. A. believed B. knew C. supposed D. accepted ( ) 4. I still remember the college and the teachers ________ I visited in London years ago. A. what B. who C. that D. which ( ) 5. There are ________ books in our school library. A. a lots of B. a great deal of C. plenty of D. the number of ( ) 6. He was born in a poor family,but his parents managed to buy books for him _______. A. in this way B. in a while C. once in a while D. for a while ( ) 7. I like the cartoon ________ has a happy ending and makes me ________. A. which; to laugh B. that; to laugh C. whose; laughing D. which; laugh ( ) 8. I enjoy the music ________ makes me ________. A. that; happily B. that; happy C. which; happily D. who; happy ( ) 9. You can ________ a note on his door if he is not in. A. give B. share C. stick D. put ( ) 10. I like that music, but the lyrics ________ good enough. A. aren't B. are C. isn't D. is ( ) 11. The first thing ________ my brother is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 is to write a letter. A. which B. that C. why D. who ( ) 12. —Which do you prefer,math ________ music? —I prefer music ________ math. A. or; to B. to; to C. or; or D. to; or ( ) 13. Did you enjoy the days ________ you spent in Beijing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A. where B. when C. that D. what ( ) 14. I prefer ________ rather than ________ to net bar. A. to stay at home; go out B. going out; stay at home C. staying at home; going out D. going out; to stay at home ( ) 15. — ________? —It's wonderful. A. How much is the MP5 B. Do you like the MP5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第七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第七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七年级英语Unit7单元检测题 -.单项选择(15分) 1.---Can I help you? ----_____. A. Thank you B. Yes, please. I want a pen. C. I’m sorry D. You’re welcome 2.---Can I use your dictionary? ----Sure._____. A. Here you are B. Give you C .Here it is D. Here are you 3.---What color ____the pants? ----______blue. A. is, is B. is, It’s C. are, They’re D. are, They 4. We have socks ____black. A. for B. at C. of D. in 5---____are those two girls? ----They are Monna and Gina. A. How B. How much C .Who D. What 6. Please have a ____Guangming Clothing Store. A. look at B. look C. see D. watch 7. Each of the students_____ a Chinese book. A. is B. are C. have D. has 8 .Let’s sell these watches _____them. A. at B. from C. in D. to 9. How much _____do you want? A .bananas B. milk C. apples D. oranges 10. We can buy some nice clothes _____ a very good _____. A. at, price B. in, price C. at, cost D. at, selling 11. We have some good things _____ a good price. A. in B. for C. at D. with 12. The socks are too cheap. I’ll _____them. A. bring B .want C. take D. do 13. We can _____ clothes _____ this shop. A. buy, to B. buy, from C. sell, from D. buy, for 14. How much _____ these pants? A. is B. am C. are D. do 15. Come down to the shop and see for_____. A. you B .yourself C. your D. yours 二. 完形填空(15分) Hi, boys and girls. Have 1 look 2 Sister Ma Clothes Shop. We have black and blue hats 3 ($15) 4 . The blue sweater is ($33) 5 and the yellow sweater is ($30) 6 . The yellow shorts are 7 ($30) and the green shorts are 8 sale for ($25). You ask how 9 the shoes are ? 10 are the shoes? Oh, I’m sorry. These are my shoes. 1. A ./ B. a C. an D. the 2. A. at B ./ C. to D. in 3. A. on B. to C. for D. with 4. A. five B. fifteen C. fiveteen D. fifty 5. A .three three B. thirteen three C. thirty three D. thirty—three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23分) 1.-5.4读作( ),+14 5读作( )。 2.在+3、-56、+1.8、0、-12、8、-7 8中,正数有( ), 负数有( )。 3.在表示数的直线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 )边,所有的负数都 比0( );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 )边,所有的正数都比0( )。 4.寒假中某天,北京市白天最高气温零上3 ℃,记作( );晚 上最低气温零下4 ℃,记作( )。 5.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米,如果把这个高度表 示为+8844米,那么比海平面高出1524米的东岳泰山的高度应表示为( )米;我国的艾丁湖湖面比海平面低154米,应记作( )米。 6.2017年某市校园足球赛决赛中,二小队以 战胜一小队获得 冠军。若这场比赛二小队的净胜球记作+2,则一小队的净胜球记作( )。 7.在存折上“存入(+)”或“支出(-)”栏目中,“+1000”表示 ( ),“-800”表示( )。 8.一袋饼干的标准净重是350克,质检人员为了解每袋饼干与标准 净重的误差,把饼干净重360克记作+10克,那么净重345克就

可以记作()克。 9.如果小明跳绳108下,成绩记作+8下,那么小红跳绳120下,成绩记作()下;小亮跳绳成绩记作0下,表示小亮跳绳()下。10.六(1)班举行安全知识竞赛,共20道题,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一题倒扣5分。赵亮答对16道题,应得()分,记作()分; 答错4道题,倒扣()分,记作()分,那么赵亮最后得分为()分。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2.如果超过平均分5分,记作+5分,那么等于平均分可记作0分。 () 3.因为30>20,所以-30>-20。() 4.在表示数的直线上,+5和-5所对应的点与0所对应的点距离相等,所以+5和-5相等。() 5.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正数。()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正数有意义,负数没有意义 B.正数和负数可以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C.温度计上显示0 ℃,表示没有温度 D.零上3 ℃低于零下5 ℃ 2.下面哪个量能表示-100千克?()。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九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七年级英语Unit9单元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共15分,每小题1分) 1. Shaolin Temple is________ action movie. A. a B. an C. the D. / 2. Jack Chan makes________ movies. A. comedy B. thriller C. documentary D. action 3. —What kind of movies does Maria___________ —She__________ comedies. A. like……like B. likes…likes C. like…likes D. likes…like 4. David_________ likes Beijing Opera. A. also B. too C. either D. doesn’t 5. Rush Hour is Jackie Chan’s __________ movie. A. twelve B. twelveth C. twelth D. twelfth 6. We don’t go to school_________ weekends. A. in B. on C. of D. for 7. My uncle_________ to see a movie every day. A. go B. goes C. to go D. going 8. I often go to movies_________ my friends. A. and B. but C. with D. for 9. My brother wants_________ a movie actor. A. is B. be C. to be D. to is 10. ________ kind of movies does Brad like A. Whose B. What C. Where D. How 11. I like English__________ I like Chinese. A. and B. then C. but D. or 12. —Let’s go to see a comedy. — _______________. A. Excuse me. B. That’s great. C. Excuse me. D. How do you do 13. —Do the students like action movies —_______________. A. Yes, they like. B. Yes, they likes. C. Yes, they do. D. Yes, they does. 14. This is not__________ movie. It’s ________ movie. A. a English; a Chinese B. an English; an Chinese C. an English; a Chinese D. a English; an Chinese 15. His sister wants ______ to the shop. A. go B. to go C. goes D. going 二.完形填空(15分) My name __1__ Philip. Now I live __2__ China. __3__ Sunday my father often takes me to movies. My favorite __4__ are action movies. My father likes them, too. Many __5__ people like this kind of movies

第1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 第一卷(选择题 40分) 一、选择题: 1、化学研究的对象与物理、数学、地理等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取一块大理石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以下不是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A、大理石由什么成分组成 B、大理石的产地在哪里 C、大理石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D、大理石的微观结构如何 2、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B、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C、人类的活动不仅充分利用了自然原来就有的物质,还创造许多新物质 D、绿色化学就是指研究绿色蔬菜的化学 3、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恐怖分子劫机撞击世贸组织和五角大楼的事件。研究事件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飞机撞击大楼造成玻璃纷飞 B、飞机中的航空煤油燃烧引起爆炸 C、房屋钢筋熔化 D、大楼倒塌 4、用试管加热固体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 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 5、下列关于铜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铜一般呈红色 B、铜能导电 C、铜能传热 D、铜在潮湿空气中易形成铜绿 6、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固体硫酸铜,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应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A、制法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用途

7、某些玻璃仪器,为保证其密闭性,常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下列仪器中已经过了磨毛处理的是()A、量筒B、集气瓶C、烧杯 D、锥形瓶 8、读量筒中液体体积时,某同学俯视读数为20 mL,则实际为() A、大于20 ml B、小于20 ml C、20 ml D、无法判断 9、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化学这门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B、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C、物质的运动状态 D、物质的用途和制取 10、量取76 ml水,最好选用下列哪种仪器() A、滴管 B、10 ml量筒 C、20 ml量筒 D、100 ml量筒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 B、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1~2 mL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与桌面成45度角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13、下列提示的内容与化学有关的是() ①节日焰火②塑料制品③液化气煮饭④医药药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 14、古诗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 15、下列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A、燃烧 B、放热 C、变色 D、爆炸 16、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铁圈)⑧坩埚钳 A 、①③④ B、②④⑦ C、②④⑥⑦ D、④⑤⑧ 17、日常生活中常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冬天的早晨,玻璃窗上出现美丽的窗花 B、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爆裂 C、牛奶放置时间过长会结块 D、用电热壶烧开水 18、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一、判断题 1.2小时25分等于225分. 2.半小时就是50分。( ) 3.判断:0.6时等于6分。( ) 二、单选题 4.单位换算: (1)2350千克=________吨( ) A. B. 1 C. 1 D. 2 (2)85分=________时( ) A. B. 1 C. 1 D. 2 5.1分钟之内,小华不可能完成下面哪件事?( ) A. 跳绳40次 B. 步行500米 C. 做口算题10道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千克铁比一千克棉花重 B. 小学一节课一般是40分钟 C. 10000比9990多1 三、填空题 7.填上合适的数. (1)3.5t=________kg (2)150分=________时; 8.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明跑100米用了18________;一节课的时间是40________;学生一天的在校时间是6________;做一次深呼吸用8________。

9.公顷=________平方米小时=________小时________分 4平方米=________平方厘米84升=________毫升 10.填上合适的单位。 妈妈工作时间是8________ 李红跑50米的时间是12________ 一根棒球棒长5________ 一篮子水果重2________ 教室黑板长42________ 汽车每小时行驶80________ 树的身高是156________ 鸡蛋重是 50________。 四、解答题 11.2016年4月10日早上7:30,首届武汉马拉松鸣枪起跑,来自世界各地的2万名选手同场竞技。最终,肯尼亚选手Maiy0以2小时11分17秒夺得男子冠军,埃塞俄比亚的Regasa以2小时26分10秒夺得女子冠军。请你计算出跑完全程Maiyo比Regasa快多少时间。 12.在横线上写出钟面的时间,小兔子可能在哪个时间拔萝卜。 五、综合题 13.连一连。 (1)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九单元测试卷 一、填一填。 1.如图,把5张画连在一起钉在墙上,需要()个图钉。 2. (1)小刚买了()种文具,小娜买了()种文具,两人一共买了()种 文具。 (2)两人买的相同的文具是()。 3. (1)喜欢唱歌的共有()人,喜欢画画的共有()人。 (2)既喜欢唱歌,又喜欢画画的有()人。 (3)喜欢唱歌的和喜欢画画的共有()人。 4.统计午餐。 (1)周六和周日一共做了()道菜。 (2)重复的菜有()道,不重复的菜有()道。 二、做一做。 1.统计人数。 (1)把人名填在圈里。

(2)一共调查了()人,只喜欢篮球的有()人,只喜欢足球的有() 人,两种球都喜欢的有()人。 2.填整十数。 3.调查40户学生家庭,每户至少有两种物品中的一种。 有电脑的有摄像机的 33户28户 三、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30×7=500×8=23×2=15×8=+=-= 2.列竖式计算。 465+278= 324+128= 403-156=423-86= 482+561= 312-115=

四、解决问题。 1.三年级有92个小朋友参加文艺会演,其中参加大合唱的有68人,参加舞蹈 演出的有64人,每人至少参加一项表演,三年级既参加大合唱又参加舞蹈演出的有几人? 2.三(3)班有30人去过西湖,有20人去过长城,其中有9人两个地方都去了, 没有一个地方都没去过的。三(3)班一共有多少人? 3.某工厂有180人,其中每个人要么会打乒乓球,要么会打羽毛球,要么两样 都会。现知道会打乒乓球的有80人,既会打羽毛球又会打乒乓球的有20人,会打羽毛球的有多少人?只会打羽毛球的有多人? 4.一次数学测验。三(2)班36人中,做对第一道拓展题的有21人,做对第二道 拓展题的有18人,每人至少做对一道拓展题。两道拓展题都做对的有几人? 5.三(1)班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有16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有18人,其中有 6人两个小组都参加了,没有一个小组都不参加的。参加这两个兴趣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 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用两种方法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1.画一画,填一填。 二、连一连。 2.连一连。 3.连一连。 三、小动物们说得对吗?

4.我会看时间. 四、我会正确选择。 5.9时30分,时针和分针构成一个()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D. 平角 6.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直角是,这时的时间是()。 A. 2时 B. 3时或9时 C. 6时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在整点重合时,显示的时刻是()。 A. 3时 B. 6时 C. 12时 8.把手表平放在桌面上,用数字12正对着北。数字3正对着()。 A. 东 B. 西 C. 北 五、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连一连。 9.连一连。 六、想一想,填一填。 10.在正确的钟面下面画“√””。 七、我会画漏掉的时针或分针。

11.过1小时是几时? ()()()() 八、根据规律画出最后一个钟面的时针和分针 12.你能画出最右边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吗? 九、解决问题。 13.小宁在每个时间可能在干什么?请你连连线。 14.下图中,时针指向________,分针指向________、接近________时,所以是快到________时了,还可以说成大约________时。

参考答案一、用两种方法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1. 二、连一连。 2. 3. 三、小动物们说得对吗? 4. 四、我会正确选择。

5. C 6. B 7. C 8. A 五、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连一连。 9. 上1—下2,上2—下1,上3—下3,上4—下4 六、想一想,填一填。 10. 七、我会画漏掉的时针或分针。 11.解:第一个是12时;第二个是9时半;第三个是3时;第四个是2时半。 八、根据规律画出最后一个钟面的时针和分针。 12.解:如图: 九、解决问题。 13. 14. 10;11;12;10;10

溶液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溶液单元测试题一 说明: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20分)、非选择题(第21题~第27题,共50分)两部分。本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l: 35.5 Zn : 65 第Ⅰ卷(选择题 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第Ⅱ卷的表格中。)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溶液,后一种是化合物的是() A、酒精、二氧化碳 B、稀硫酸、液氧 C、汽水、干冰 D、冰水混合物、氧化铜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洗涤剂清洗油污后形成溶液 B、用硬水洗衣服不如用软水洗得干净 C、硝酸铵溶于水制得的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 D、冬季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可使冰雪快速融化 3、在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蒸馏水和一瓶失去标签的氯化钾溶液,鉴别它们的正确方法是() A.尝液体的味道 B.蒸发液体看是否结晶 C.加入白色硫酸铜粉末 D.看颜色4、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中拿出一杯内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m.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时m溶液一定是饱和溶被 B.室温下,n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m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n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蔗糖溶解于水 B.食盐水蒸干后出现白色粉末 C.饱和石灰水升温后变浑浊 D.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白膜 6、据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A. 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B. 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 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D. 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 7、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内的饱和食盐水,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发现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这说明()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剂、溶质的质量均未改变D.溶液比原来要浓一些 8.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食盐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计算、称量、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B.溶解、计算、称量、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C.称量、溶解、计算、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D.称量、计算、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9、用50g 98%的浓H2SO4配制成20%的稀H2SO4,需加水的质量为() A.145g B.195g C.196g D.245g 10、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