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期末考试复习题选择题

毛概期末考试复习题选择题

毛概期末考试复习题选择题
毛概期末考试复习题选择题

一,1.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D)

A.中共六届六中全会B.遵义会议

C.中共六届七中全会D.中共七大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B )

A.三民主义B.毛泽东思想

C.新三民主义D.邓小平理论

3.毛泽东思想成熟是在什么时期( C )

A.党成立初期和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战时期D.建国以后

4.我们党首次使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提法是在党的( A )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B )

A.解放思想,事实求是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中共十六大新确立并写入党章的全党、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是( D )

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思想

7.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C )

A.科教兴国B.协调C.发展

D.可持续

8.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B )

A.速度至关重要B.以人为本

C.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D.全面、协调、可持续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 )

A.实事求是B.开拓创新

C.锐意进取D.与时俱进

10.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 C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D.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具体表现为( CDE )

A.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

B.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

C.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D.是被实践证明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E.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 ABCDE )

A.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

B.新的社会生产力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和传播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的人民革命

E.20 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

3.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特点有( ACD )

A.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B.是毛泽东等人主观创造出来的

C.是在同错误的理论和实践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D.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

E.是照搬马克思列宁主义全部理论成果程

4.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鲜明特点是( ABC )

A.科学性B.独创性C.完整性

D.发展性E.实践性

5.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为它( ABCE )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C.对当今时代特点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科学判断

D.发现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普遍规律

E.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6.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视察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论断,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 ADE ) A.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C.先进科学技术的进步趋势D.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E.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BC )

A.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B.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

C.本质在执政为民D.目的在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E.方法在统一思想共同奋斗

8.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 ABCD )

A.树立全面的发展观

B.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C.树立协调的发展观D.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E.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9.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即( ABD )

A.实事求是B.独立自主

C.解放思想D.群众路线

E.与时俱进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这是因为( ABCDE )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思想基础

B.它们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它们具有相同的社会理想

D.它们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E.它们都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二,1.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是他强调( A )

A.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解放思想

B.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

C.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解放思想

D.于是俱进,开拓进取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重要品质是( C )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D.开拓进取

3.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B )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

4.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内在要求是( A )

A.尊重事实B.与时俱进

C.尊重实践D.解放思想

5.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 D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与时俱进C.创新D.实事求是

6.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内在要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两者统一于( A ) A.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B.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7.1941年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是在( A )

A.《改造我们的学习》B.《反对本本主义》

C.《反对党八股》D.《实践论》

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是在( B )

A.1949年B.1978年C.1989年D.1992年

9.解放思想意味着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是( C )

A.从根本上不能统一B.可以达到绝对的统一

C.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两者不相关

1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解放思想是指( C )

A.思想更开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B.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C.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D.排除姓“资”姓“社”抽象理论争论的干扰

1.毛泽东把"实事求是"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是在( )

A.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B.在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C.在反对把苏联经验绝对化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D.在反对把共产党国际的指示神圣化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E.在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 )

A.是在毛泽东同志的《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的

B.是在毛泽东同志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提出的

C.是在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中提出的

D.是在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中提出的

E.说的是一切要经过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

3.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指( )

A.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B.1982年的十二大报告C.1987年十三大报告

D.1992年的十四大报告E.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4.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是( )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B.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

C.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实事求是

D.解放思想不能离开实事求是

E.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5.“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因为( )

A.对领袖人物的话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B.它否定了历史唯物主义C.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D.它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产生E.违背了改革开放

6.“走自己的路”,体现了( )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B.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C.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E.固执己见与因循守旧的统一

7.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

D.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E.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8.毛泽东认为,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就要( )

A.从书本出发B.从狭隘经验出发

C.吃透理论D.搞清实际

E.有的放矢

9.毛泽东概括的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作风包括( )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B.浮在上空、脱离群众的作风

C.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D.夸夸其谈、哗众取宠的作风

E.自我批评的作风

10.创新是( )

A.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B.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C.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D.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E.标新立异的杜撰新名词、新概念

1.ABCD 2.AE 3.AE 4.ABCDE

5.ABC 6.ABCD 7.AB 8.CDE

9.ACE 10.ABC

三1.毛泽东说认清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是( )

A.认清国情B.认清民情C.认清历史D.认清发展方向

2.1941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文化纲领是( ) A.文艺为人民服务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的根本标志是( )

A.革命对象不同B.革命前途不同

C.革命动力不同D.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4.新民主主义革总命路线的核心是( )

A.无产阶级的领导B.人民大众的参与

C.工农联盟的巩固D.人民军队的建设

5.中国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最可靠的同盟军是( ) A.民族资产阶级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D.大资产阶级

6.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

A.工人阶级B.知识分子C.农民阶级D.资产阶级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三民主义B.社会主义C.毛泽东思想D.民粹主义8.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体”是( )

A.无产阶级专政B.资产阶级专政

C.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

9.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 )

A.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B.议会制

C.委员会制D.政治协商制

10.毛泽东系统阐述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的文章是( ) A.《〈共产党人〉发刊词》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

1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三民主义B.爱国主义C.马列主义D.新三民主义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统一战线的主体是( )

A.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联盟B.劳动者联盟

C.非劳动者联盟D.劳动者与非劳动者联盟13.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 )

A.革命领导权问题B.工农联盟问题

C.政策和策略问题D.分清敌友问题

14.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是( )

A.人民民主统一战线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15.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 )

A.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

B.无产阶级对于军队的领导

C.资产阶级对于城市小资产阶级的领导

D.无产阶级对于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

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 )

A.革命性B.剥削性C.软弱动摇性D.垄断性E.买办性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 )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E.大地主阶级

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

A.党的建设为中心B.农村政权为根本

C.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D.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E.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

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形成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是( )

A.武装斗争B.土地革命C.党的建设

D.统一战线E.独立自主

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处于中间地位的阶级和阶层有( )

A.无产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

D.地主阶级E.民族资产阶级

6.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E.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

7.1928年至1930年间毛泽东撰写的有关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著作有( ) A.《战争和战略问题》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反对本本主义》

E.《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8.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 )

A.保护民族工商业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没收帝国主义在华财产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E.没收资产阶级的财产

9.官僚资本主义具有( )

A.封建性B.买办性C.垄断性

D.崇外性E.妥协性

10.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是( )

A.劳动者之间的联盟

B.工人与农民的联盟

C.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联盟

D.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

E.无产阶级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1 ~5.A DDAB 6 ~10.CCCAA 11~15.DBAAA

1.AC 2.ABCD 3.CDE 4.ACD

5.BCE 6.AB 7.BCDE 8.ABC

9.ABC 10.BC

四1.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 )

A.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 )

A.资本主义B.社会主义

C.独立的社会形态D.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3.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中,居领导地位的是( )

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

4.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是( )

A.如何恢复国民经济B.如何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C.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D.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B.全国土地改革完成之后

C.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D.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

6.率先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任务的中国共产党员是( )

A.毛泽东B.邓小平C.刘少奇D.周恩来

7.我国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D.土地改革的完成

8.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后,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进行思想上、政治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B.继续进行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

C.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D.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9.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10.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 )

A.“四清五反”B.“一化三改”

C.“两个转变”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

A.积极领导B.自愿互利C.典型示范

D.国家帮助E.公私兼顾

2.建国初期,在全国解决土地问题以后,国内主要矛盾是( )

A.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E.人民对于经济文化生活的要求与社会不能满足人民经济文化生活的要求

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有( )

A.加工订货B.统购包销C.经销代销

D.委托加工E.公私合营

4.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党和政府领导农民创造的过渡形式有

( )

A.临时农业生产互助组B.农业生产互助组

C.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E.人民公社

5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逐步实现( )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家和帝国主义的改造E.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是( )

A.个体农业B.官僚资本主义C.个体手工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E.小资产阶级

7.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 )

A.巩固人民民主专政B.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E.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 .“四马分肥”是指( )

A.所得税B.企业公积金C.工人福利基金

D.资本家的利润(包括股息和红利)E.奖金

9.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经济成分主要有( )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

C.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E.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0.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包括( )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

D.地主阶级E.其他小资产阶级

1 ~5.CDADD 6 ~10.ACCCB

1.ABCD 2.AB 3.ABCDE 4.ABCD

5.ABCD 6.ACD 7.CDE 8.ABCD

9.ABCDE 10.ABCE

五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

A.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B.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3.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 )

A.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B.发展社会生产力

C.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4.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

A.革命B.改革C.政治运动D.阶级斗争

5.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 )

A.它的政治民主化程度比资本主义更高,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B.它的经济计划性比资本主义更强,更能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C.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高,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D.它的社会精神文明水平更高,并能够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6.邓小平反复强调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一方面是为了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是为了( )

A.搞清楚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B.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C.确立改革的目标模式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7.邓小平指出,在改革中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

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8.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突出的是( )

A.发展速度与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

B.依法治国与加强党的领导的问题

C.发展经济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问题

D.姓“资”姓“社”的问题

9.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题为( )的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战争和战略问题》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论十大关系》

10.邓小平于( )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

A.20世纪50年代中期B.20世纪60年代后期

C.20世纪70年代后期D.20世纪80年代初期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E.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2.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我们过去( )

A.已经搞清楚B.没有完全搞清楚

C.什么也不清楚D.不是完全清楚

E.处于摸索之中

3.之所以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因为( )

A.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C.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D.发展生产力,是阶级斗争的需要

E.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4.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

A.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B.必须以坚持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

C.是社会主义最终的目标D.是社会主义最大优越性所在E.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5.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概括的理论意义在于( )

A.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B.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

C.为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D.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E.从根本上破除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观念

6.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的显著特点是( )

A.突出四项基本原则的主导地位B.在目标的层次上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C.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D.突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E.在动态中描述了社会主义本质

7.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 )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C.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D.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E.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

8.邓小平一再强调,在生产关系方面,( )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A.发展生产力B.时刻不忘阶级斗争C.公有制占主体D.共同富裕E.大搞两极分化

9.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总的目标是( )A.改造落后生产力B.提升传统生产力C.发展先进生产力D.保护落后生产力E.最终达到发达生产力的水平

10.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 )

A.自觉性B.积极C.主动D.创造性E.进步性

1 ~5.BDBBC 6 ~10.BDDDD

1.AB 2.BDE 3.ABCE 4.ABCD

5.ABCDE 6.BCDE 7.ABCDE 8.CD

9.ABCE 10.BCD

六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起始阶段

B.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

C.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D.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2.我党的历史文献中第一次使用了“初级阶段”这一概念是( )

A.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

C.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D.1987年十三大报告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人口数量多,人口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发展生产力与落后的经济体制的矛盾

B.发展生产力与科技、教育体制的矛盾

C.发展生产力与政治体制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是( )

A.经济建设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D.建设精神文明

6.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A.建设精神文明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关系,党的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 ) A.核心内容B.重要内容

C.展开D.组成部分

8.改革的目的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实现共同富裕D.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9.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 )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国防现代化国家

D.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 )

A.反腐败,倡廉洁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实现四个现代化D.改革开放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

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C.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D.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E.是新民族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2.党的基本路线是( )

A.党在一定时期制定的行动纲领

B.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

C.党制定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依据

D.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基础

E.基本纲领的展开

3.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看是否有利于( )

A.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C.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E.国家的宏观调控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有(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D.自力更生E.艰苦创业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的两个基本点是( )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坚持马克思主义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E.坚持改革开放

6.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 )

A.社会主义道路B.改革开放

C.人民民主专政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E.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7.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 )

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基础D.发展是手段

E.稳定是目的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内容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A.经济B.政治C.文化

D.民主E.文明

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过了( )

A.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主统一战线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E.爱国统一战线

10.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表现为( )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B.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C.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D.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E.坚持民主集中制的作风

1 ~5.BADDA 6 ~10.DCAAB

1.AB 2.ABCD 3.BCD 4.ABCDE

5.DE 6.ACDE 7.ABC 8.ABC

9.ABCD 10.BCD

七1.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

A.改革开放B.快速发展C.与时俱进D.解放思想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 )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

3.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其性质应该是(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

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

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应把( )作为重要结合点。

A.保持三者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不断改善人民生活D.维护稳定的社会环境

5.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

A.经济特区的建立B.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6.改革的目的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实现共同富裕D.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7.改革的重点是( )

A.经济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

C.科技体制改革D.文化体制改革

8.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历史进程中,反复强调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中国的最高利益,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 )

A.发展B.创新C.改革D.稳定

9.我国经济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 )

A.政治制度B.社会制度

C.经济制度D.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10.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论基础是( )

A.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B.社会主义本质学说

C.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时,首创性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内容包括( )

A.首次提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同样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C.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是非对抗性的

D.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应当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矛盾

E.首次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涵义是( )

A.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D.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E.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3.邓小平提出的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有( )

A.是否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B.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

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E.是否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4.实行改革开放是( )

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D.社会主义中国优越性的表现

E.发展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

5.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

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段话表明( )

A.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B.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C.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E.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观点和自觉性

6.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

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C.稳定是前提

D.发展是手段E.改革是目的

7.邓小平提出“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是基于( )

A.生产社会化发展的结果

B.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

C.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总结

D.当今国际关系的科学判断

E.对中国历史经验的总结

8.坚持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相互关系是( )

A.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

B.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自力更生的基础

C.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可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

D.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会削弱自力更生的能力

E.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与自力更生是相互对立的

9.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一系列制度。主要有(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C.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

D.发展外向型经济

E.发展乡镇企业

10.20世纪90年代以后,江泽民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全党工作的大局是( )

A.抓住机遇B.深化改革C.扩大开放

D.促进发展E.保持稳定

1 ~5.AADCC 6 ~10.AADDA

1.BCDE2.BCDE3.BCD 4.ABC

5.ABCDE6.ABC7.ABCDE8.AC

9.ABC 10.ABCDE

八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C.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D.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特征是( )

A.以公有制、按劳分配为主体,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D.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

3.公有制实现形式是( )

A.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

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的关系

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4.在下列收入分配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收入是( )

A.集体企业职工工资奖金收入B.个体劳动者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分红D.外资企业职工工资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 )

A.保护生态环境B.实行计划生育

C.发展循环经济D.限制利用资源

6.从根本上解除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范畴是在( )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7.下列对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B.社会主义经济的补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

8.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是( )

A.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特有的需要

B.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计划经济发展的需要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有的需要

D.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9.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它是建立(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以市场经济为主,计划调节为辅的市场经济体制

C.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

10.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环节是( )

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B.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C.深化国有企业改革D.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其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 )

A.以公有制的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

D.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

E.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一致的

2.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 )

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合作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E.私营经济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

B.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E.国有经济控制各个行业

4.建设创新型国家( )

A.科技是关键B.人才是核心C.教育是基础

D.体制是关键E.企业是基础

5.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 )

A.股份制B.股份合作制C.租赁、承包制

D.国家独资经济E.拍卖、出售

6.现阶段,我国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依据是( )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B.公有制经济实行多种经营形式

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

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7.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所以要发展个体经济因为它( )

A.是不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

B.是解决我国劳动者就业的一条途径

C.能增加社会产品和繁荣市场

D.有利于满足人民生活的多种需要

E.能为国家提供资金积累

8.个体生产经营的收入,按其性质来说是( )

A.按劳分配收入B.劳动所得

C.包含有一定的资产收益D.包含有一定的经营收入

E.个体私有制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9.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 )

A.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B.自然垄断的行业

C.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D.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E.餐饮娱乐行业

10.社会保障体系包括( )

A.社会保险B.社会救助C.社会福利

D.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E.商业保险和慈善事业

1 ~5.AACAC 6 ~10.CCDAC

1.ABC2.ABD3.AC 4.ABC

5.ABCD 6.ABE 7.BCDE 8.BCDE

9.ABCD 10.ABCDE

九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 )

A.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

C.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D.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2.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

A.共产党的一党制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多党制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执政的两党制

3.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是( )

A.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B.国家是否实行“多数人的统治”

C.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

D.国家是否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管理

4.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号召,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而努力奋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

①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和法律保障;②是我国各项工作的中心;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任务;④必须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

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列宁说:“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这说明( )

A.公民的政治权利是受教育程度限制的

B.文盲与受过教育的人不能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

C.文盲由于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不能真实有效地参与政治活动

D.文盲没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

6.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是( )

A.执政党B.反对党C.在野党D.参政党

7.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

A.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

B.铲除民族压迫,消除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C.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D.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

8.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 )

A.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B.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各级党委领导制

C.民主集中制

D.少数服从多数,多数照顾少数

9.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 )

A.爱国主义性质的B.社会主义性质的

C.人民民主性质的D.政治联盟性质的

10.2003年3月,在北京举行了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都是( ) A.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

B.国家政权机关

C.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组织

D.通过选民选举产生其成员

1.无产阶级专政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形式,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因为人民民主专政( )

A.领导力量是工人阶级

B.历史使命是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C.政体是多党合作制度

D.国家结构是单一制

E.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

2.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它( )

A.直接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

B.保证人民民主权利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

C.在制定国家的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D.直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

E.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相适应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是( )

A.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和前提

B.前者指国家性质,后者指国家机构

C.前者是国体,后者是政体

D.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国家管理机关

E.前者是国家性质,后者是政治制度

4.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表现在( )

A.参加国家政权

B.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C.参加政府,成为执政党

D.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E.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5.社会主义民主( )

A.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B.通过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来实现

C.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D.同资本主义民主是根本对立的

E.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发展过程

6.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其原因在于( )

A.它们的领导力量一样B.它们的阶级基础一样

C.它们的本质内容一样D.它们承担的历史任务一样

E.它们的形式一样

7.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遵循以下原则建立的( )

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公民享有无限自由D.民族区域自治

E.民主集中制

8.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 )

A.共产党实行对各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

B.各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C.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D.各民主党派是反对党

E.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9.中国采取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有利于( )

A.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B.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C.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D.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抵御外国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

E.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融洽

10.人民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我国( )

A.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B.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C.国家结构的特点D.政权组织的特点和优点

E.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点和特点

1 ~5.BCCCC 6 ~10.DACAA

1.ABE 2.ABC 3.ACE 4.ABDE

5.ABCDE 6.ABCD 7.ABE 8.ABC

9.ABCD 10.ABE

十1.邓小平在1986年曾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不错,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这段话强调了( )

A.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性B.腐败问题的严重性

C.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必要性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关键是要( )

A.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B.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C.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D.发扬顾全大局、诚信友爱、扶贫济困的精神

3.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 ) A.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C.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政治文明服务

D.为党的工作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4.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根本的是( )

A.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B.坚持先进世界观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C.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反映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5.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 )

A.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B.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C.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D.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6.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是( ) A.思想道德

B.民族精神

C.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7.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 )

A..爱国主义B.团结统一

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

8.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适应我国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向全党提出的重要任务是( )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B.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C.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

D.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

9.为了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弘扬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

A.改革创新B.为人民服务

C.诚实守信D.爱国主义

10.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在各项创新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是( )

A.科技创新B.制度创新C.文化创新D.理论创新

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将是科技力量的竞

争,归根到底是( )

A.经济实力的竞争B.人才的竞争

C.军事实力的竞争D.政治实力的竞争

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诚实可信D.爱国主义

13.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这段话揭示了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 )

A.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B.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要解决的问题和根本

C.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D.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1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的品德是( )

A.信义B.忠义C.重义D.诚信

15.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 )

A.民主法制建设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树立共产主义理想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6.( )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A.文化B.教育C.哲学D.管理

17.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B.融入西方文明的文化

C.民族的文化D.面向现代化的文化

18.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

A.民族主义B.社会主义

C.爱国主义D.马克思主义

19.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

A.精神动力问题B.物质基础问题

C.法治建设问题D.和谐社会问题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 )

A.组织保证B.思想保证

C.法治保证D.政治保证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 )

A.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B.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C.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D.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E.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其“四有”包括( )

A.有理想B.有道德C.有文化

D.有学历E.有纪律

3.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 )

A.大力发展先进文化B.创造崭新文化

C.支持健康有益文化D.努力改造落后文化

E.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 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A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党的领导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A、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三个有利于”标准 3、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B ) A、实行公有制 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实行按劳分配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D)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C) A、农业社会 B、现代化工业社会 C、工业化中期阶段 D、工业化高级阶段 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D) 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小城镇 D、农村 9、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 )A、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C、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D、发展规模经济 10、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识上重大突破是(D )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 )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以保障社会公平 12、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属于(C)

2020年电大《毛概论》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考试试题和《大学语文》合集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

2020年电大《毛概论》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考试试题和《大学语文》合集 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 (2020-2021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考 试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2020年秋期电大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网络核心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它共有八次专题测验(50分),一次终结考试(试题A或试题B或试题C)(50分)。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提示:利用Ctrl+C(复制)Ctrl+V(粘贴)来完成终结性期末考试文字输入任务。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试题A(开卷)(终结性试卷一) 论述题:思想理论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至今依然闪耀着真理光芒。要读懂中华民族近代的苦难辉煌史,读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史,离不开毛泽东思想这把金钥匙。请试述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答案: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的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同样,正确的革命理论,只有同亿万群众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和形成。作为指导中国革命的毛泽东思想,不是个别天才人物主观臆造的东西,而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不断结合过程中产生的科学体系。在如何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实践中的问题上,曾经出现过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教条主义的倾向;另一种是经验主义的倾向。这两种倾向都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割裂开来,都不能引导中国取得胜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从而获得了克敌制胜的强大武器。 (2)毛泽东思想是在同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就清醒地分析了国民革命失败后的形势,适时地将革命进攻的方向转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开辟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为全党树立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榜样。在“左”倾错误占统治地位的年代里,毛泽东虽然屡遭排挤和打击,但他从未停止过同党内连续出现的“左”倾错误的斗争。1930年5月他所写的《反对本本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这篇文章初步阐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人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从对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的迷信中解放出来,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毛泽东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3)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项事关中国革命成败的特殊而伟大的事业。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正确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在理论上提出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主要是使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在内容和形式上来了一番改造,使它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试题B(开卷)(终结性试卷二)

大学毛概考试简答 论述题重点汇总(2020年九月整理).doc

简答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答:a、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c、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2、为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A、性质相同。都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 B、作用、职能相同。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 C、历史使命相同。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3、为什么必须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原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历史和现实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

依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而采取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我国之所以采取这一制度,既是由我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和民族特点所决定的,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说和国家学说的重大发展和贡献。 4、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有巨大促进作用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和条件 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①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③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2021年大学毛概期末考试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2021年大学毛概期末考试全真模拟试卷及 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外开放是(C) A.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 B.赶超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C.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D.加快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A) A长期的基本国策 B一项特殊政策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政策 D一项权宜之计 3、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是(B) A.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 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C. 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4、对外开放是对(D) A.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B.资本主义国家开放 C.发展中国家开放 D.全世界开放 5、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头阵地是(D)

A.经济技术开发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保税区 D.经济特区 6、“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 A.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 7、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是( A ) A.基本制度的变革 B.社会主义政治、经济运行方式的变革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8、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C) A.社会主义国家的立国之本 B.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 C.社会主义国家的富民之路 D.执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 9、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内在统一的,其中发展是( A ) A.目的 B.动力 C.基础 D.条件 10、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点是发展( A ) A.对外经济关系 B.对外政治关系 C.对外文化关系 D.对外学术关系 11、对外开放是一项涉及面十分广泛的基本国策,其基本点是(A)

2015大学毛概考试题库及答案

2015大学毛概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概念的人是( C )。 A、张心如 B、刘少奇 C、王稼祥 D、邓小平 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 A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党的建设 3、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主要原因是( D )。 A、农民革命斗争的失败 B、中国封建主义的统治 C、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 D、帝国主义的侵略 4、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C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共“一大”

5、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的核心是( A )。 A、无产阶级的领导 B、人民大众的参与 C、工农联盟的巩固 D、人民军队的建设 6、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B )。 A、革命的对象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动力不同 7、中国革命最基本的问题是( B )。 A、军队问题 B、农民问题 C、统一战线问题 D、党的建设问题 8、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C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武装斗争 9、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C )。 A、合法斗争 B、秘密斗争

C、武装斗争 D、经济斗争 10、毛泽东指出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是( A )。 A、党指挥枪 B、官兵一致 C、军民一致 D、民主建军 1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起义是( A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12、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B )。 A、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D、陕北革命根据地 13、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是( B )。 A、无产阶级领导权 B、工农联盟 C、工、农、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制定正确的政治纲领 14、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 D )。

(完整word版)湖南师范大学2015毛概期末考试试卷

第1页 共3页 湖南师范大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2013级各专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期末考核试题(南、职院A 卷) 考核方式:闭卷 考试时量:120分钟 试卷类型: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 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毛泽东在明确提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是在 ( ) A. 遵义会议 B.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C. 中共七大 D.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文章是 ( ) A. 《反对本本主义》 B.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C. 《改造我们的学习》 D. 《<共产党人>发刊词》 3.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全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其根本的客观原因是 ( ) A.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 B. 党的理论素养的加强 C. 革命斗争的艰巨性和环境的复杂性 D. 党的思想路线的端正 4.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 A. 发展才是硬道理 B.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5.1978 年在全党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推动了全党 和全国人民思想大解放。在讨论中,邓小平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他指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质就在于: ( ) A. 是否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 是否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是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是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6..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 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这段 话表明邓小平理论产生的: ( ) A. 时代背景是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 B. 历史依据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 现实依据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 D. 理论依据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7.之所以说邓小平理论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其依据是: ( ) A. 它是在总结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B. 它是在时代主题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C. 它是在总结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D. 它是在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8.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一论断,指出了邓小平理论两个相互 联系的方面,即: ( ) A. 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它是在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B. 一方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另一方面运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C. 一方面继承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时代特征结合 D. 一方面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 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9.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是在: ( ) A. 党的十二大 B. 党的十三大 C. 党的十四大 D. 党的十五大 10.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重要历史经验,即能否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的思想路线,进行理论创新,这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 ) A. 历史依据 B. 理论源泉 C. 时代条件 D. 现实依据 11.经过 80 多年的发展,我们的党员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 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表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 ( ) A. 科学判断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B. 科学分析党的现状的基础上形成的 C. 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D. 科学判断党的自身变化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 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 ) A.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认识 B. 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的认识 C.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13.十一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 ( )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 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C.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 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建设共产主义

西南石油大学毛概考题二A卷(及答案)

西南石油大学《毛泽东思想概论》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答题卡上把正确答案所在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是( A ) A、毛泽东 B、李大钊 C、邓小平 D、江泽民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B ) 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 ) 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D、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 A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党的建设 5. 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是( A ) 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B、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睦邻友好 C、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D、土地改革、保护民族工商业、武装斗争 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 B ) A、资本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7.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 A ) A、一化三改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两个转变 D、和平赎买 8.“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B ) A、判断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 B、判断改革及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C、判断社会制度优劣的标准 D、判断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 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为( A ) A、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阶级矛盾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10.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B ) A、对外开放 B、改革 C、经济的全球化 D、群众需要的增长 11. 邓小平曾经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 B ) A、国防现代化 B、科学技术现代化 C、工业现代化 D、农业现代化 12.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 )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管理民主 13.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D ) A、按劳分配 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C、先富后富 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4.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B ) A、民族区域自治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A ) 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科教兴国 D、人才强国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 ) A、培育“四有”公民 B、增强理想信念 C、培养诚信意识 D、弘扬时代精神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 D )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民主 C、文化的繁荣 D、党的领导 18. 苏东剧变之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C )

东南大学2015年毛概期末复习试题答案高分答案

考试时间:6月18日(周四)18:30-20:30 题型题量:简答题(每题10分,3题,共30分); 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每题20分,2题,共40分); 材料题(每题30分,1题,共30分)。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P3(和2,4相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成果的过程。 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方展理论的过程。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什么,两者的关系是 怎样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①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②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和历史地位是什么? (和5相似)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了解)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它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是什 么? (第一章,简答题,字数超50)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发展战略理论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2017年大学毛概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2017年大学毛概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A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党的领导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B) A、解放生产力 , 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 , 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三个有利于”标准 3、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B ) A、实行公有制 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实行按劳分配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 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 , 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 D)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 C) A、农业社会 B、现代化工业社会 C、工业化中期阶段 D、工业化高级阶段 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 D) 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小城镇 D、农村 9、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 ) A、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C、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D、发展规模经济 10、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识上重大突破是(D )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 )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以保障社会公平 12、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属于( C) A、按劳分配收入 B、按资分配 C、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D、按经营分配 13、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 ,归根到底是(A ) A.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

大学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17)

大学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17)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确定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会议是(B ) A、遵义会议 B、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2、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B)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改革与开放 D民主与法制 3、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命题是在( C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 十二大 D十三大 4、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是在:( C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5、第一次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B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6、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 C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7、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D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8、第一次科学而准确地使用“邓小平理论”的概念是在( D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9、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有( B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10、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是( B )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11、邓小平理论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 B ) A八个 B九个 C十个D十一个 12、党的十五大载入史册的标志是(D) A制定跨世纪的宏伟蓝图B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D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13、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照搬了( A ) A苏联模式 B朝鲜模式 C波兰模式 D匈牙利模式 14、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个宣言书是(D) A“三个有利于”标准理论B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改革开放的决策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5、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B)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邓小平南方谈话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6、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是(D ) A独立自主B.“三个有利于”标准 C.群众路线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D) A.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 B.邓小平理论发展阶段 C.邓小平理论成熟阶段 D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次提出是在(B ) A 1999年 B 2000年 C 2001年 D2002年 19、(C),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坚持改革开放

2011期末考试毛概复习重点(兰州交通大学)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科学发展观。形成、背景。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2.我国在新世纪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重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注意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 第二章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1.一切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3.实事求是。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第三章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第五章 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内容,科学内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科学内涵:(1)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1.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来看,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之所以没有搞清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离开生产力抽象谈社会主义,误以为只要不断改变生产关系,提高共有程度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甚至以季节斗争为刚取代生产力发展,更没认识到社会主义还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2.从中国具体国情看,我过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更加突出,解放发展生产力问题就更重要。3.从时代特征看,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新的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世界各国都在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只有突出发展生产力发展在社会主义本质中作用,才能自觉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不断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并证明社会主义优越性。(2)突出情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大学毛概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大学毛概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1小题) 1、1 (B)。党的早期领导人( )曾经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实际中去的思想。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C.周恩来 2、2 (C)。 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是毛泽东的( )。 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新阶段》 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3、3 (A)。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这是( )的论述。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4、4 (C)。 就全党来讲,对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实际中去这个问题形成统一认识是在( )。 A.中共十二大以后 B.中共十七大以后 C.延安整风以后 D.遵义会议以后 5、5 (C)。( )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6、6 (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邓小平理论 7、(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邓小平理论 8、8 (B)。

邓小平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问题是( )。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科技与教育 D.民主与人权 9、9 (B)。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是在(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10、0 (D)。 “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在( )提出的。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1、1 (A)。 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是第一次( )。 A.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 B.阐述“三个代表”的基本内涵 C.阐述“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 D.阐述“三个代表”的历史地位 12、2 (B)。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本质是(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执政为民 C.坚持党的先进性 D.发展生产力 13、3 (B)。( )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A.可持续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发展 D.协调发展 14、4 (B)。以人为本的“人”是指( )。 A.个体的人 B.广大人民群众 C.抽象的人 D.公民 15、5 (C)。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A.公平 B.正义 C.发展 D.协调 16、6 (D)。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 A.以人为本 B.发展 C.公平 D.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7、7 (B)。

中南大学毛概题库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⑴毛泽东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⑵邓小平理论: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⑶“三个代表”: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⑴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③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的理论⑦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⑧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⑵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内容: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③改革开放的理论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⑥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⑶“三个代表”: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

大学毛概期末考试试题

大学毛概期末考试试题 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全过程 2、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3、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二、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1)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三、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创立,极大的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积极性、创造性,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成为国家主人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系统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理论形成的发展结果 四、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必须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得急于求成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五、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党的13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阐明的是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六、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是什么?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西南石油大学毛概考题答案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一套) 一、单项选择题(在答题卡上把正确答案所在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A卷:1、D 2、C 3、C 4、B 5、C 6、D 7、D 8、B 9、B 10、D 11、A 12、C 13、C 14、A 15、B 16、B 17、B 18、D 19、A 20、C B 卷:1、A 2、 C 3、C 4、A 5、B 6、B 7、B 8、 D 9、A 10、C 11、D 12、C 13、C 14、B 15、C 16、D 17、D 18、B 19、B 20、D 二、简答题(要求简要回答。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①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4分)②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分)③在这个理论体系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诗史,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2分)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2分) 2.怎样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分)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2分)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2分)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2分)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1分)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1分) 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2015-2016年毛概期末考试论述题及答案

2015-2016年毛概期末考试论述题及答案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⑴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⑵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还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 ⑶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就其联系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要求。 ⑴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 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⑶从经济活动上看,市场经济规律起支配作用⑷从微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实现的⑸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具有共性,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应该按照这些特征和要求来进行建设。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的作法和经验也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在这一层次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可以接轨的。 就区别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离开了这些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