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ug课程标准

ug课程标准

ug课程标准
ug课程标准

附件四理实一体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非项目课程)

《三维CAD/CAM》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技术课

适用专业:数控技术应用授课单位:塔城地区乌苏职业技术学校

学时:72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张红茂2016年5月19日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数控专业和模具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其功能:旨在培养学生对流行的UG、Pro/E等三维CAD/CAM软件的三维建模功能的掌握能力,并对现代设计方法有所认识。在现代设计与加工领域,由于大量曲面体的存在,使传统的使用二维工程图来表达零件的方法受到了冲击,三维数字化模型应运而生,数字化模型已成为曲面零件的标准化表达方式。本课程就是要让学生能够生成零件的三维数字化模型,为数字化制造技术及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前序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基本具备手工编制简单零件程序的能力,而对于一般复杂程度及其以上的零件编程,借助CAD模型采用电脑自动编程,弱化了高级程序编制能力,是学生提高水平和能力的较轻松的一条途径。因此,本课程的基本定位是培养具有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能力的复合型高级技能型人才。

2.课程基本理念

该课程属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CAD/CAM)类课程,该课程是在学生学完必要的专业基础课及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又是连接专业课与学生技能的技术类课程。该课程囊括了CAD、CAM两大项。其中,学生平时表达设计成果、设计理念、机械与模具结构及搞毕业设计等都需使用到该课程所教授CAD 的知识及技能,具体内容包括二维曲线的绘制与编辑、实体建模、曲面建模、工程制图、装配的方法与技巧等。而CAM是将建模原理等理论知识与编程加工等实践过程相结合,将加工过程中的干涉检验等虚拟仿真与工件到机床坐标系转换等实际操作相结合,将软件编程的软环节与定位装卡等硬环节相结合,深入分析数字化制造过程中加工规划、数控加工等关键环节。该方式特别适用于单件小批量零件的加工及新产品的试制,是模具专业必备知识之一,同时也是数控和机制专业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综上所述,学习该课程是为适应机械产品三维设计及加工等岗位作准备。

3.课程设计思路

该课程教学做完全一体化,采用项目式或范例式教学法,教师努力将学生将来面临的工作过程及情形情景化,学生基本都是在老师安排的教学情景下进行学习,理论完全融于学生的操作中,学生学习本门课程也能很好的应用到其它课程所学知识,如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加工与编程、数控原理与系统、公差与配合这些学科的知识都能被综合应用在本课程中。

二、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地使用UG软件完成典型机械零件的三维建模工作、装配体三维装配设计工作、由三维模型生成工程图纸工作,并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2)建立一个从“思维—图样—模型—实际产品”的现代设计与制造的思维模式;(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为今后利用先进手段开展机械设计、分析和制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2)知识目标

(1)了解当代CAD/CAM与数控加工一体化技术的特点和发展。

(2)能够系统地学习UG软件三维数字建模、装配设计、生成工程图的相关知识;(3)能亲身实践从“零件造型—数控编程—数控制造加工”的全过程。

(3)素质目标

(1)使学生具备从事产品三维造型岗位所必备的素质、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掌握数字

化设计、数字化装配的理论基础。

(2)培养学生能熟练应用UG等三维软件,独立完成中等复杂程度的产品从三维造型到实际产品的整个过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应用性较强实例有机结合起来,严谨踏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树立全面质量管理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为后续的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打下扎实基础。

(4)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通过大量的网络教学资源,包括视频资料、教学录像、课件等,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学和超前学习,具备跟踪专业技术发展方向,探求和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

项目编号1~n与课程内容设计的模块对应。

三、考核方案设计

本课程的评价方案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每个项目结束后进行考评,以实践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平时考核中结合学生互评部分给出平时成绩,建议平时成绩占10%,过程考核占50%,期终占40%。主要考核学生CAD/CAM软件应用能力。

1、工作任务评价(平时成绩)

(1)能力目标(检测、报告、综合实训的评价)X%;

(2)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课堂发言、讨论、作业等)X%;

(3)其它(出勤、表现)X%。

2、综合评价

(1)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X%)+期末成绩(X%);

(2)平时成绩(100%)=X个单项成绩(X%)+X个综合实训成绩(X%)

(3)X个单项成绩根据其在课程中的地位分别占X%;X个综合实训中,

综合实训X,占X%,综合实训X占X%;……

(4)期末成绩(100%)为期终面笔试成绩。

四、课程实施条件

1.师资队伍基本要求

教师熟悉CAD/CAM与数控加工,能够熟练运用UG/ProE/SW等主流三维软件。

2.教学实验实训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安装UGNX6.0及以上版本、硬件配置较高的机房,最好装有加工仿真软件,可模拟加工过程,检验装夹及程序的正确性。若有条件,可到加工中心实现加工。保证学生每人一台电脑。

3.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1)UG/NX计算机辅助自学教程CAST;

(2)UG/NX用户手册或HELP文件;

(3)网络资源,最好有素材和教学文件

4.综合考核评价建议(方案)

本课程的评价方案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每个项目结束后进行考评,以实践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平时考核中结合学生互评部分给出平时成绩,建议平时成绩占10%,过程考核占50%,期终占40%。主要考核学生CAD/CAM软件应用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