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管及管道设计

油管及管道设计

油管及管道设计
油管及管道设计

《油罐及管道强度设计》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

1、常用的立式圆柱形油罐按其顶的结构可分为 拱顶罐 、 外浮顶罐 、 内浮顶罐 三大种油罐。

2、罐壁板和管子的厚度负偏差是指 实际厚度与公称厚度之差 。

3、10万的直径大约为 80 米。

4、立式圆柱形油罐罐壁开口补强原则是 等截面原则 。

5、如果沿壁厚t 为的立式油罐罐壁开一直径D 为的人孔,需要补强的金属截面积是 Dt 。

6、拱顶罐的罐顶曲率半径为 0.8~1.2 倍罐壁筒体直径。

7、柔性系数ij δ是指 j 方向的单位载荷在i 向产生的位移 。 8、5万米3油罐的直径大约为 60米 米(40米、60米、80米)。

9、拱顶罐的罐顶曲率半径为 0.8~1.2 倍罐壁筒体直径。

10、柔性系数ij δ是指 j 方向的单位载荷在i 向产生的位移 。 、常用的立式圆柱形油罐按其顶的结构可分为 拱顶罐 、 外浮顶罐 、 内浮顶罐 三大种油罐。

11、罐壁厚度是根据 液压 荷载计算的。。

12、当立式油罐的容积超过 3m

1000 时必须设计成变壁厚罐。 13、在材料和设计压力相同的条件下,曲管的壁厚比直管的壁厚 大 。

14、当操作温度高于安装温度时,通过 预先拉伸 可以减小Π型补偿器内的热应力。

二、简述题

1、 简述回转薄壳的第一、第二曲率半径的定义,并以拱顶油罐的罐壁和罐顶为例分别说明。 第一曲率半径:径线本身的曲率半径。

第二曲率半径:从回转壳上的点沿法线到回转轴的距离。

2、 浮顶罐和拱顶罐可分别采用哪些抗风措施?试说明理由

拱顶罐:设置加强圈,适当增加壁厚,尽量不空罐。

外浮顶罐:设置抗风圈,设置加强圈,适当增加壁厚,尽量不空罐。

3、 平面管道热应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它们的变化如何影响热应力的大小? 平面管道热应力与温差,管系形状,补偿器设置,冷紧、约束状况等有关。

4、 浮顶的设计必须满足哪些要求?

正常操作条件下,浮顶与储液紧密接触;

以上条件下,浮顶不发生强度和稳定性失效。

5、 油罐罐壁为什么有最大和最小壁厚的要求,它们各与哪些因素有关。

最大壁厚要求:由于现场难以进行回火处理,但要保证焊缝质量。与材质和最低使用温度有关。 最小壁厚要求:为了满足安装和使用要求。与油罐直径有关。

6、 简述回转薄壳的第一、第二曲率半径的定义,并以拱顶油罐的罐壁和罐顶为例分别说明。 答:第一曲率半径即经线的曲率半径。

第二曲率半径等于经线上的一点沿法线方向到回转轴的距离。

对罐壁:2/21D r r =∞=

对拱顶:D R r r )2.1~8.0(21===

7、 试比较油罐罐壁厚度计算的两种方法。

答:壁厚设计常用定点法和变点法。(1)定点法简单易算,常用于中小型油罐的设计,它考虑了相邻圈板对最大环向应力位置的影响(只不过折减高度等于固定值);若用定点法设计中大型油罐,相对浪费材料,而且第二圈圈板的厚度有可能不够。(2)变点法可用于所有罐的壁厚设计,它不但考虑了相邻圈板对最大环向应力位置的影响,而且考虑了罐底对下边两圈的影响。用变点法设计壁厚不但节省材料,而且强度有保证,更符合等强度设计原则。

8、 浮顶罐和拱顶罐可分别采用哪些抗风措施?试说明理由

答:浮顶罐的抗风措施:设置抗风圈、必要时设置加强圈、也可适当增加罐壁厚度;管理上尽量不允许出现空罐。

拱顶罐的抗风措施:适当减小呼吸阀的负压力、设置加强圈、也可适当增加罐壁厚度;管理上尽量不允许出现空罐。

三、计算题

1、一拱顶罐的拱顶为4mm 厚钢板,无加强筋,它与壁连接采用的包边角钢的横截面积F=7.28cm 2,包边角钢许用应力[σ]=160MPa ,油罐操作正压力200mm 水柱,真空度50mm 水柱,顶板自重34kgf/m 2,活载荷(包括雪载)为800Pa ,油罐拱顶半径和罐壁直径R=D=7700mm ,顶板边缘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30=α,焊缝系数η=0.85,弹性模量E=2.1×105MPa 。(1)验算拱顶的稳定性;(2)包边角钢是否满足强度要求。

提示:(1)先求出球壳的许用压力,然后与外压进行比较。

(2)求出包边角钢需要的最小截面积,然后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即可。

2、有一敞口容器放在地面上,其中装满重度γ为的液体,上下筒体壁厚皆为t ,图中尺寸已知,求离罐底H/2处的径向应力和环向应力。(10分)

提示:径向应力由储液产生的向上压力计算;环向应力直接由微元平衡方程求。

h

H

3、试推导直管道壁厚的设计公式。(10分)

p q D

r r z -==∞=2θ?

?σθ][20

0=?=t D p t N ?σ][20pD t =∴

1_SEPD0001 配管设计规定

设计标准 SEPD 0001-2001 实施日期2001年12月28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配管设计规定 第 1 页共 22 页 目 次 1 总则 1.1 目的 1.2 范围 2 管道布置 2.1 管道布置一般要求 2.2 管道净空高度和埋设深度 2.3 管道间距 2.4 管道跨距 2.5 工艺管道布置 2.6 泄放管道布置 2.7 取样管道布置 2.8 公用物料管道布置 3 阀门布置 3.1 阀门布置一般要求 3.2 止回阀布置 3.3 安全阀布置 3.4 调节阀布置 3.5 减压阀布置 3.6 疏水阀布置 4 管件和管道附件布置 4.1 管件布置 4.2 阻火器布置 4.3 过滤器布置 4.4 补偿器布置

5 管道上仪表布置 5.1 流量测量仪表布置 5.2 压力测量仪表布置 5.3 温度测量仪表布置 5.4 物位测量仪表布置 6 管道支吊架布置 6.1 管道支吊架设计一般要求 6.2 管道支吊架布置 1 总则 1.1 目的 为提高石油化工装置工程设计中管道的设计质量,特编制本标准。 1.2 范围 1.2.1 本标准规定了管道、阀门、管件和管道附件、管道上仪表以及管道支吊架等布置要求。 1.2.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石油化工装置基础设计阶段进行配管研究的管道布置设计,以及详细设计阶段的管道布置设计。 2 管道布置 2.1 管道布置一般要求 2.1.1 管道布置设计的基本要求: a) 应符合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 b) 应符合有关的标准; c) 管道布置应统筹规划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整齐美观,并满足施工、操作、维修等方面的要求; d) 对于需要分期施工的工程,其管道的布置设计应统一规划,力求做到施工、生产、维修互不影响; e) 在确定进出装置管道的方位与敷设方式时,应做到内外协调;

连续油管井下工具

Rev. Date: 8 Aug 2009 Page 1 of 3 ATTACHMENT 3 DOWNHOLE TOOLS Item Description Of Equipment Connection PN Qty CONNECTORS 1 1-1/2" Slip Connector 1" AMMT C203-002-09 1 2 1-1/2" Slip Connector Redress Kit 5 3 1-1/2" Roll On Connector 1.5" x .109 1" AMMT C160-217-08 1 4 1-1/2" Roll On Connector 1.5" x .109 Redress Kit 5 5 2-1/8" Roll On Connector 1.5" x .109 1-1/2" AMMT C160-217-09 1 6 2-1/8" Roll On Connector 1.5" x .109 Redress Kit 5 7 1-1/2" Dimple Connector2-1/8" OD 1-1/2" AMMT 602-051 1 8 1-1/2" Dimple Connector2-1/8" OD Redress Kit 5 MOTOR HEAD ASSEMBLIES (INCL. CHECK VALVE/DISCONNECT/CIRCULATION VALVE) 9 Motor Head Assembly 1-11/16" HW 1" AMMT C200-025-08 1 10 Motor Head Assembly 1-11/16" HW Redress Kit 5 11 Motor Head Assembly 2-1/8" 1-1/2" AMMT C200-015-09 1 12 Motor Head Assembly 2-1/8" Redress Kit 5 13 Motor Head Assembly 2-3/8" 1-1/2" AMMT C200-022-09 1 14 Motor Head Assembly 2-3/8" Redress Kit 5 CHECK VALVES 15 1-11/16" Twin Flapper Check Valve 1" AMMT C165-076-08 1 16 1-11/16" Twin Flapper Check Valve Redress Kit 5 17 2-1/8" Twin Flapper Check Valve 1-1/2" AMMT C165-067-09 1 18 2-1/8" Twin Flapper Check Valve Redress Kit 5 19 2-1/8" Twin Flapper Check Valve 1-1/2" AMMT C165-083-09 1 20 2-1/8" Twin Flapper Check Valve Redress Kit 5 HYDRAULIC DISCONNECTS丢手 21 1-11/16" Hydraulic Disconnect 1" AMMT C167-088-08 1 22 1-11/16" Hydraulic Disconnect Redress Kit 5 23 2-1/8" Hydraulic Disconnect 1-1/2" AMMT C167-085-09 1 24 2-1/8" Hydraulic Disconnect Redress Kit 5 25 2-3/8" Hydraulic Disconnect 1-1/2" AMMT C167-097-09 1 26 2-3/8" Hydraulic Disconnect Redress Kit 5 CIRCULATION VALVE 27 1-11/16" Dual Circulation Valve 1" AMMT C166-031-08 1 28 1-11/16" Dual Circulation Valve Redress Kit 5 29 2-3/8" Dual Circulation Valve 1-1/2" AMMT C166-035-09 1 30 2-3/8" Dual Circulation Valve Redress Kit 5 NOZZLES喷嘴 31 1-11/16" Rotary Wash Tool 1" MT 551-050 1 32 1-11/16" Rotary Wash Tool Redress Kit 5 33 2-1/8"" Rotary Wash Tool 1-1/2" MT 552-100 1 34 2-1/8"" Rotary Wash Tool Redress Kit 5 35 1-11/16" Multi Port Wash Shoe 1" MT 503-103 1 36 1-11/16" Horizontal Wash Shoe 1" MT 503-104 1 37 1-11/16" Multi Port Up Flow 1" AMMT C162-035-08 1 38 2-18" Multi Port Wash Shoe 1-1/2" MT 504-020 1

管道布置的一般要求

管道布置的一般要求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管道布置的一般要求 1、布置管道时,应对全装置所有管道(包括生产系统管道、辅助系统管道、电缆及电缆、仪表栏桥架、采暖通风管道等)全盘考虑,统一规划。 2、为便于安装、检修和操作管理,管道应尽可能的架空敷设,必要时,也可埋地或管沟敷设。 3、消防水和冷却水总管以及下水管一般为埋地敷设,管外表面应按有关规定采取防腐措施。 4、埋地管道应考虑车辆荷载的影响,管顶与路面的距离不小于,并应在冻土深度以下。 5、管道布置的净空高度、通道宽度、基础标高应符合技术规定的要求。 6、应按国家现行标准中许用最大支架间距的规定进行管道布置设计。 7、管道布置设计应考虑便于作支吊架的设计,使管道尽量靠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但应避免使柔性大的构件承受较大的荷载。 8、在有条件的地方,管道应集中成排布置。在穿墙或楼板时应注意尽可能的利用设备预留孔,以免楼板开孔太多。裸管的管底与管托底面取齐,以便设计支架。 9、无绝热层的管道不用管托或支座。大口径薄壁裸管及有绝热层的管道应采用管托或支座支撑。 10、进行管道布置设计时,应尽量避免气袋、口袋和盲肠。对于“无袋形”、“带有坡度”、及“带液封”等要求的管道,应严格按PID要求配管。 11、管道不应挡门挡窗,也应尽量避免从电机、配电盘、仪表盘的上方通过。 12、管道布置应考虑操作、安装及维护方便,不影响起重机的运行。在建筑物安装孔的区域不应布置管道。 13、在有吊车的情况下,管道布置应不妨碍吊车工作。

14、管道的布置不应妨碍设备和管件、阀门的检修,塔及容器的管道不可从人孔的正前方通过,以免妨碍人孔的开启。 15、管道应尽量平行敷设,在管道应力许可范围内,尽量走直线,少拐弯、交叉,尽量做到配管整齐美观。 16、管道垂直面布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热介质的管道在上,冷介质的管道在下。 2)无腐蚀的管道在上,有腐蚀的管道在下。 3)小管道应尽量支撑在大管道的上方或吊在大管道的下面。 4)气体管道在上,液体管道在下。 5)高压介质的管道在上,低压介质的管道在下。 6)不经常检修的管道在上,检修频繁的管道在下。7)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 17、管道水平面布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大管道靠墙,小管道在外。 2)常温管道靠墙,热的管道在外。 3)支管少的靠墙,支管多的在外。 4)不经常检修的管道靠墙,经常检修的在外。5)高压管道靠墙,低压管道在外。 18、在螺纹连接的管道上,应适当配置一些活接头,便于安装、拆卸检修。 19、敷设管道时,其焊缝不得设在支架范围内,焊缝距支、吊架边缘的净距离应大于焊缝宽度的5倍,切不小于100mm。穿墙或楼板处的管道不得有焊缝。 20、在跨越通道或转动设备上方的输送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上,不应设置法兰或螺纹连接等可能出现泄漏的连接点。 21、管道穿过为隔离剧毒或易爆介质的建筑物隔离墙时应加套管,套管内的空隙应采用非金属柔性材料充填。管道上的焊缝不应在套管内,并距套管端口不小于100mm。管道穿屋面处应有防雨措施。

SEPD_0205-2001_疏水阀配管设计规定

设计标准 SEPD 0205-2001 实施日期2001年月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疏水阀配管设计规定 第 1 页共 6 页 目次 1 总则 2 疏水阀的布置和安装 3 疏水阀入口管道的设计 4 疏水阀出口管道的设计 1 总则 1.1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内蒸汽加热设备或蒸汽管道的疏水阀的配管设计。 2 疏水阀的布置和安装 2.1蒸汽加热设备或蒸汽管道的疏水阀设置点 2.1.1蒸汽管道的末端、最低点或立管的下端、蒸汽伴热管的末端应设疏水阀。对较长距离蒸汽输送管道,在装置内宜每隔50m设一个疏水阀,在装置外宜每隔80m设一个疏水阀,当蒸汽管道跨越道路时,应在跨越前的低点设疏水阀。 2.1.2蒸汽系统的减压阀前应设疏水阀、调节阀组前应设疏水阀。 2.1.3汽水分离器及蒸汽加热设备等的低点应设疏水阀。 2.1.4经常处于热备用状态的设备进汽管的最低点应设疏水阀。 2.1.5蒸汽透平机、蒸汽泵的蒸汽进汽管的入口切断阀前应设疏水阀。 2.1.6蒸汽分配管的底部、扩容器的底部、水平安装的波型补偿器波峰的底部和直立安装的П型补偿器上升管底部应设疏水阀。 2.1.7 其他可能积存蒸汽凝水的部位均应设疏水阀。 2.2疏水阀安装一般规定

2.2.1疏水阀安装示意图见图2.2.1-1、图2.2.1-2。 2.2.2每个蒸汽加热设备应单独设疏水阀,不能共用一个疏水阀。 2.2.3不同压力的蒸汽系统必须单独设凝水回收管网。当凝水中含油或其他化学品时,不能排入凝水回收系统。 2.2.4当凝水量超过单个疏水阀的最大排水量时,可用相同型式的疏水阀并联对称安装。 2.2.5疏水阀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和检修。 2.2.6疏水阀组一般不设旁通管。如工艺有特殊要求设置旁通管时,按工艺要求进行设计。旁通管可与疏水阀平行布置,也可以布置在疏水阀的上方,但要留有足够的检修空间。 2.2.7每根蒸汽伴热管末端设一个疏水阀。 2.2.8除特殊要求外,疏水阀组管道应保温。 2.2.9采用螺纹连接的疏水阀,应安装活接头。 2.2.10安装疏水阀时,其阀体上的指示箭头必须与凝水流向一致。 2.2.11蒸汽管道、蒸汽凝水管道均应考虑热应力和补偿。 2.3不同类型疏水阀的安装要求 2.3.1热动力型圆盘式疏水阀安装位置可水平安装或直立安装。 2.3.2热动力型脉冲式疏水阀一般安装在水平管道上,阀盖朝上。 2.3.3机械型浮球式疏水阀必须水平安装。配管设计时应不影响阀盖、管塞拆卸。长期停止使用时,要及时排出凝水,关闭疏水阀前后阀门。安装在室外应采取防冻措施。 2.3.4 热静力型双金属片式(恒温型)疏水阀安装位置可水平安装或直立安装。疏水阀本身不需保温。 2.3.5钟型浮子式(倒吊桶)疏水阀必须水平安装。启动前先充水或打开疏水阀入口阀,待凝水充满后再开疏水阀出口阀。长期停止使用时,要及时排出凝水,关闭疏水阀前后阀门。安装在室外应采取防冻措施。 3 疏水阀入口管道的设计

连续油管工具 必捷

连续油管工具简介

前言
我公司长期同 Welltonic, DSI, Bakke oil tools 等几家专业的连续油 管工具公司保持良好的关系,在连续油管作业、工具、软件及实时监 控等领域,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这些专业工具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已 经为 BJ、Schlumberger, Sanjel、Calfrac 等专业油田服务公司提供了优 质的连续油管工具、软件等配套服务。

目录
1 2 3 4 5 6 7 8 9 外卡瓦式连接头 ...................................................................................................... 4 凹座式连接头 .......................................................................................................... 5 内插式连接头 .......................................................................................................... 6 双向可盘式连接头................................................................................................... 7 快速接头 ................................................................................................................. 8 马达头总成.............................................................................................................. 9 双瓣式单向阀 ........................................................................................................ 11 液压丢手 ............................................................................................................... 12 双向循环阀............................................................................................................ 13
10 双向加速器............................................................................................................ 14 11 双向震击器............................................................................................................ 16 12 液压式打捞筒 ........................................................................................................ 18 13 液压式打捞矛 ........................................................................................................ 20 14 钢丝打捞矛............................................................................................................ 22 15 钢丝打捞筒............................................................................................................ 23 16 井下马达 ............................................................................................................... 24 17 磨铣钻头 ............................................................................................................... 26 18 套铣工具 ............................................................................................................... 27 19 万向节................................................................................................................... 28 20 加重杆................................................................................................................... 29 21 液压弓形弹簧扶正器 ............................................................................................. 30 22 刚性扶正器............................................................................................................ 31 23 套管接箍定位器 .................................................................................................... 32 24 跨式皮碗工具 ........................................................................................................ 34 25 跨式封隔器工具 .................................................................................................... 36

工艺管道配管手册 (1)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乙烯装置 工艺管道配管手册 编制:张风振 施工技术审核:林育庆 质量管理审核:吴长波 审批:林土金 中国石化集团第十建设公司 镇海炼化工程项目部 年月日 施工方案版本:第1版 目录

1编制说明 本施工手册仅适用于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100年乙烯装置配管工程。本手册的资料源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提供的设计图纸、基础设计资料及其所指明要求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2图纸 2.1配管相关图纸资料

2.2道主项名称及工程量 2.3常用缩写词含义 2.4管架型式代号

2.5流体符号一览表 2.6防腐绝热代号说明 R ------- 保冷 H ------- 保温 F ------- 重伴 P ------- 防烫 T ------- 蒸汽伴热 V ------- 隔音

D ------- 防冻 E ------- 电伴热 M ------- 双重保护 S ------- 特殊防护 STM -------中压蒸汽伴热 2.7管线号编制说明 管线编号:6″ - BR - 01002 - B21K - R 其中6″ --------管线寸径 BR --------介质代号 01 --------单元号 002 --------管线号 B21K --------管道等级 R --------绝缘类型(R/H/F/P/T/V/D/E/M/S/STM) 2.8材料编制说明 2.9阀门编制说明 ①阀门:CL300,A216 GR WCB,TRIM:13CR/HF TRIM(API #8) FULL PORT,BB,OS&Y,RF,API 600 CL300 --------磅级 A216 GR WCB --------阀体材质 TRIM:13CR/HF TRIM(API #8) FULL PORT --------阀芯材质 BB,OS&Y,RF, --------连接面形式 API 600 --------标准 ②管子:XS,A106 GR B,SMLS,PE,ASME 其中XS --------壁厚系列 A106 GR B -------管道材质 SMLS --------单元号 PE --------端口形式 ASME --------材料标准 ③ 45弯头,STD,A234 GR WPB-S(GB8163 GR 20),BW,SMLS,ASME 其中6″ --------管线寸径 BR --------介质代号 01 --------单元号

连续油管钻井技术

新兴的连续油管钻井技术 发布时间:2010-04-09 11:39:17 连续油管起初作为经济有效的井筒清理工具,在市场上赢得了立足之地。传统的修井和完井作业的经济收入占连续油管作业总收入的四分之三以上。随着连续油管设备在油气田上的应用范围持续扩大,近年来,连续油管钻井技术和连续油管压裂技术成为发展最快的两项技术。 连续油管钻井技术的发展 连续油管钻井(CTD)研究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利用连续油管进行了钻井作业。当时的连续油管装置包括16英尺直径的滚筒、6150FPM注入头、3000psi防喷器以及由40英尺长的管子经端面焊接而成的3000英尺长的连续油管。利用该装置和转速为300rpm的5″容积式马达、三牙轮钻头等钻井工具,钻6-1/4″井眼的浅井。钻了10口井后不再使用该装置。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传统钻井在浅油气藏钻井市场有很强的竞争力,连续油管钻井则不景气。这不仅是因为传统的钻井设备更为便宜,而且由于人们当时没有认识到连续油管钻井在改善钻井工艺或降低钻井成本上的优势。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连续油管钻井技术进入了发展和应用时期。1991年,在巴黎盆地成功地进行了连续油管钻井先导性试验,同年在德克萨斯利用连续油管进行了3井次的重钻井作业。此后,连续油管钻井技术迅速发展,至1997年,共完成了4000个连续油管

钻井项目(见图1)。 连续油管钻井技术的迅速发展归功于以下几个因素:连续油管行业已经发展到能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基本技术的成熟阶段;连续油管钻井技术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有时甚至占上风;在定向钻井和欠平衡钻井方面处于技术优势地位;油气工业界对于连续油管钻井的能力和局限性有了更多的理解,能更合理地选择钻井对象,最终使连续油管钻井的成功率更高。 近年来,连续油管钻井每年达到900~1000口,其中,老井侧钻钻定向井约120口,新钻浅直井约800口。连续油管钻井技术已经成为经济高效地在各种油气藏进行加深钻井、老井侧钻、钻浅井的重要技术,在钻井市场,特别在欠平衡水平钻井市场赢得了地位。 连续油管 钻井系统的优缺点 连续油管钻井系统的优点,包括:一、控制压力能力强,能在欠平衡条件下安全、高效地钻井。二、适合于现有井的加深钻井和侧钻作业,与用常规钻井设备或修井设备达到同样的目标相比,用连续油管可以节约费用25%~40%。三、容易提高钻井工艺自动化水平,操作人员少。四、装备的机动性好,安装、拆卸容易,节约时间。五、起下钻快,钻进快,钻井作业周期短。六、地面设备占地少,适合于地面条件受限制的地区或海上平台作业。七、连续油管的挠性好,能钻短弯曲半径的水平井。八、地面设备少,噪音低,污物溢出量少,对环境影响小。

连续油管作业工艺

连续油管作业工艺 概述 目前,油气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随着资源勘探力度加大,降低作业成本,规避作业风险已成为油气田开发的首要考虑因素,在老井加深侧钻挖潜增效、难动用储量增产措施开采,水平井及浅层石油天然气、煤层气资源开发,是提高油气采收率的最有效的途径,连续油管作业技术本身所具有的柔性刚度及自动化程度高、可带压作业等特性,非常适合于这种作业,并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和对作业环境的损害,被认为是21世纪油气井修井作业方法的一项革命性新技术。可以预见,连续油管技术必将成为未来修井作业行业的主导技术之一。特别是在在小井眼、老井眼重入和带压作业中应用前景广阔,为连续油管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连续油管作业几乎涉及到了所有的常规钻杆、油管作业。已广泛应用于油气田的修井、酸化、压裂、射孔、测井、完井、钻井以及地面输油气管道解堵疏通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应用于带压作业、水平井及大斜度井测井射孔、完井等作业,被誉为“万能作业”设备,使用连续油管作业机作业同使用常规油管作业相比,具有节省作业时间、减少地层伤害、作业安全可靠等优点,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一批深井超深井陆续出现,对井下作业技术提了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适应工作需要,迫切需要超长度、大管径、高强度连续油管,为此开发了 D50.8m m X6500M连续油管装置并投入使用。 关键字:连续油管,修井,增产措施 一.连续油管装置设备主要规格及技术参数 (一).连续油管装置技术参数 D50.8m m X6500M连续油管作业装置是一种移动式液压驱动的用于起下连续油管和运输连续油管的设备,主要由连续油管、液压注入头、井口防喷系统、液压动力系统等组成。 1.D50.8m m连续油管装置整体技术参数 ⑴ 最大容管量: D50.8m m×6500m(2″ ×6500m) ⑵ 最大工作压力: 103M P a ⑶ 最大起下速度: 60m/m i n

配管与管路设计要点

配管与管路设计 9.1概述 本项目在进行管道配管设计时,在符合工艺流程需要的基础上,首先要满足安全,然后既要考虑节约管材管件经济合理、布置整齐美观、便于维修,也要满足管道应力计算的要求和管架设计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配管设计既经济、又安全,装置也能长期运行。 合理的布置管道对化工生产有重要意义。它关系到建设指标的是否先进合理,关系到生产操作能否正常进行:管道运转的顺畅,设备运转的顺畅,整个车间的生产操作的成效,关系到车间布置得整齐美观和通风采光聊好等问题。工厂管道布置需要避免各专业管网间的拥挤和冲突,确定合理的间距和相对位置,使之与工厂总体布置协调,并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动力消耗,节约投资、节约用地、保证安全、方便施工和检修、便于扩建。 管道在化工厂中,广泛应用于许多物料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输送中。因而合理的设置管道布置对化工厂生产效率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9.2设计原则与依据 表9-1设计规范与编号 规范编号 《化工装置管道布置设计规定》HG/T20549-1998 《化工管道设计规范》HGJ8-87 《碳钢、低合金钢无缝对焊管件》HG/T21635-198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GB8157-87 《设备及管道保冷设计导则》GB15586-95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管路跨距设计规定》CD42A22-84

9.2.1管道布置原则 1.车间外管道布置原则 (1)大直径管道应靠近管廊柱子布置; (2)小直径、气体管道、公用工程管道直布置在省廊中间; (3)工艺管道宜布置在与省廊相连接的设备一侧;工艺管道视其两端所连接的设备管口标高可以布置在上层或下层; (4)需设置“Ⅱ”型补偿器的高温管道,应布置在靠近柱子处,且‘Ⅱ”型补偿器宜集中设置; (5)低温介质管道和液化烃管道,不应靠近热管道布置;也不要布置在热管道的正上方; (6)对于双层管廊,气体管道、热管道、公用工程管道、泄压总管、火炬干管、仪表和电气电缆糟架等宜布置在上层;一般工艺管道、腐蚀性介质管道、低温管道等直布置在下层; (7)管廊上管道设计时,应留10%-20%裕量。 2、车间内管道布置原则 (1)布置腐蚀性介质、有毒介质和高压管道时,应避免由于法兰、螺纹和填料密封等泄露而造成对人身和设备的危害。易泄漏部位应避免位于人行通道或机泵上方,否则应设置安全防护,不得铺设在空道上空或并列管线的上方或内侧; (2)真空管线应尽量短,尽量减少弯头与阀门,以降低阻力,达到更高的真空度。

管柱结构示意图

孤岛油田 油水井作业管柱图例 编写:田庆国、孙晋祥、韩学良审核:付继彤、孙宝京 批准:刘恩胜 孤岛采油厂作业管理中心 二零一零年三月

前言 近年来,孤岛油田在防砂、热采、堵水等采油工艺方面,形成了一整套油水井开采及施工常用管柱。为了使从事采油、作业的工作人员较为系统地认识和应用,规范管柱结构录入工作,满足生产要求,我们整理完善了“孤岛油田油水井作业管柱图例”。包括采油管柱、卡封管柱、防砂生产管柱、水井管柱、施工管柱、常用套管结构示意图、工具图例七部分内容,较为详细的介绍了目前孤岛油田油水井管柱结构,可供采油厂从事采油、作业的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使用和参考。 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工艺所史宝光、张德杰,信息中心刘建平、范靖,作业大队(西区)陈良虎、蔡学卫、刘兴山,作业大队(东区)翟省杰、王效雷、刘相奎等单位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谨此表示感谢。 由于编辑时间紧,水平有限,难免存有错误及不足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目录 一、采油管柱 [1] 普通抽油泵生产管柱 (1) [2] 下螺杆泵生产管柱 (3) [3] 下水力喷射泵生产管柱 (5) [4] 下电泵生产管柱 (7) 二、卡封管柱 [5] 下丢封封下采上生产管柱 (9) [6] 封上采下生产管柱 (11) 三、防砂生产管柱 [7] 滤砂管防砂生产管柱 (13) [8] 金属滤砂管防砂生产管柱 (15) [9] 绕丝筛管(割缝)防砂生产管柱 (17) [10] 水平井下金属滤生产管柱 (19) 四、水井管柱 [11] 光油管注水管柱(带喇叭口) (21) [12] 空心分层注水管柱 (23) [13] 偏心分层注水管柱 (25)

连续油管钻井技术(总24页)

连续油管钻井技术(总 2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新兴的连续油管钻井技术 发布时间:2010-04-09 11:39:17 连续油管起初作为经济有效的井筒清理工具,在市场上赢得了立足之地。传统的修井和完井作业的经济收入占连续油管作业总收入的四分之三以上。随着连续油管设备在油气田上的应用范围持续扩大,近年来,连续油管钻井技术和连续油管压裂技术成为发展最快的两项技术。 连续油管钻井技术的发展 连续油管钻井(CTD)研究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利用连续油管进行了钻井作业。当时的连续油管装置包括16英尺直径的滚筒、6150FPM注入头、3000psi防喷器以及由40英尺长的管子经端面焊接而成的3000英尺长的连续油管。利用该装置和转速为300rpm的5″容积式马达、三牙轮钻头等钻井工具,钻6-1/4″井眼的浅井。钻了10口井后不再使用该装置。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传统钻井在浅油气藏钻井市场有很强的竞争力,连续油管钻井则不景气。这不仅是因为传统的钻井设备更为便宜,而且由于人们当时没有认识到连续油管钻井在改善钻井工艺或降低钻井成本上的优势。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连续油管钻井技术进入了发展和应用时期。1991年,在巴黎盆地成功地进行了连续油管钻井先导性试验,同年在德克萨斯利用连续油管进行了3井次的重钻井作

业。此后,连续油管钻井技术迅速发展,至1997年,共完成了4000个连续油管钻井项目(见图1)。 连续油管钻井技术的迅速发展归功于以下几个因素:连续油管行业已经发展到能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基本技术的成熟阶段;连续油管钻井技术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有时甚至占上风;在定向钻井和欠平衡钻井方面处于技术优势地位;油气工业界对于连续油管钻井的能力和局限性有了更多的理解,能更合理地选择钻井对象,最终使连续油管钻井的成功率更高。 近年来,连续油管钻井每年达到900~1000口,其中,老井侧钻钻定向井约120口,新钻浅直井约800口。连续油管钻井技术已经成为经济高效地在各种油气藏进行加深钻井、老井侧钻、钻浅井的重要技术,在钻井市场,特别在欠平衡水平钻井市场赢得了地位。 连续油管 钻井系统的优缺点 连续油管钻井系统的优点,包括:一、控制压力能力强,能在欠平衡条件下安全、高效地钻井。二、适合于现有井的加深钻井和侧钻作业,与用常规钻井设备或修井设备达到同样的目标相比,用连续油管可以节约费用25%~40%。三、容易提高钻井工艺自动化水平,操作人员少。四、装备的机动性好,安装、拆卸容易,节约时间。五、起下钻快,钻进快,钻井作业周期短。六、地面设备占地少,适合于地面条件受限制的地区或海上平台作业。七、连

SEPD 0302-2001 压力测量元件配管设计规定.

设计标准 SEPD 0302-2001实施日期2001年7月30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压力测量元件配管设计规定 第1 页共4 页目次 1 总则 2 安装要求 3 取源部件的安装要求 1 总则 1.1 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中压力测量仪表的配管设计。 1.2 本规定仅对压力测量仪表的安装型式予以说明,安装详图见具体工程规定。 2 安装要求 2.1 水平管道上压力测量仪表安装示意图见图2.1-1;垂直管道上压力测量仪表安装示意图见图2.1-2。 2.2 设备或管道上的布置应便于观察、测量和维修。当无法接近时应设置操作平台或梯子。

2.3工艺设备上的气体测压点开口应在气相段。对立式高设备(如塔)顶部压力,可设在塔顶,也可沿塔顶出口管道在较低处取压, 以便于维护检修。 2.4泵出口的压力测量仪表应装在止回阀前并朝向操作侧,当开启出口阀门时能观察所指示的压力。 2.5 测量设备的微压、真空或介质有沉淀物时,应使开口的标高低于压力测量仪表并尽可能靠近压力测量仪表,以减少附加误差或沉淀物进入压力测量仪表内。 2.6 压力测量仪表不宜布置在振动较大的设备和管道上。对用于振动设备的压力测量仪表,可装在墙上、柱上或仪表盘上,用软管与设备上的取压口连接。 2.7工艺管道上压力测量仪表取压点的位置要注意管道的分支、阀前、阀后,应严格按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 )要求。 SEPD 0302-2001 第 2 页共 4 页

图2.1-1 水平管道上压力测量仪表安装示意 图2.1-2 垂直管道上压力测量仪表安装示意 2.8 压力测量仪表取压点应在直管段上,并设在切断阀前,得以准确测得静压。 2.9 压力测量仪表管嘴开口距焊缝不小于100mm 、距法兰不小于300mm 。 2.10 压力测量仪表管嘴的长度应根据隔热层厚度确定。 2.11 现场指示的压力测量仪表的安装高度宜为1300~1800mm ,过高(≥2000mm 应有平台或梯子,以便观察、测量和维护取压阀。 2.12 同一处测压点上压力测量仪表和压力变送器可合用一个取压口。 2.13 测量仪表空气、工厂空气、氮气、水等介质压力的压力测量仪表不设排放阀;当操作温度高于200℃,或被测介质闪点较低时,不设排放阀。

连续油管配套工具技术要求

采购方案号:xxx 采气井工具及相关配件 技 术 协 议 买受人:吐哈油田工程技术研究院 出卖人:XXXX 签订时间:2018年4月 签订地点:新疆鄯善

1、总则 本协议规定了吐哈油田工程技术研究院用于哈萨克斯坦让那若尔油田的采气井工具及相关配件制造、检验、运输及安装调试等要求。 出卖人应对出卖的采气井工具及相关配件制造、供货、检查、实验和指导安装调试负全部责任,保证所提供的设备满足相关标准及规范,以及相关使用说明书等附带资料文件的要求。 对于不能妥善解决的矛盾,出卖人有责任以书面形式通知买受人,出卖人若有与以上文件不一致的地方,应在其投标书中予以说明,若没有说明,则被认为完全符合上述文件所有要求,即使出卖人符合本技术协议的所有条款,也不能免除出卖人对所有提供设备和附件应当承担的全部责任。 出卖人的供货和服务包括:按照供货清单供货、出厂测试、包装运输、指导安装及调试、质量保证、技术支持等。 2、供货范围

3、技术参数及要求 (1)变口接头 扣型:母扣螺纹3-1/2" V AM TOP 公扣螺纹3-1/2"SL-APEX;适应工作环境:H2S≤6%,CO2≤0.8%;

扣型:公扣螺纹3-1/2" V AM TOP 母扣螺纹3-1/2"SL-APEX;适应工作环境:H2S≤6%,CO2≤0.8%; 扣型:公扣螺纹2-7/8" UPTBG 母扣螺纹2-7/8"SL-APEX;适应工作环境:H2S≤6%,CO2≤0.8%; 扣型:母扣螺纹2-7/8" UPTBG 公扣螺纹2-7/8"SL-APEX;适应工作环境:H2S≤6%,CO2≤0.8%; (2)液控毛细管线 工作压力:10000Psi,壁厚:0.065in,材料:316不锈钢;适应工作环境:H2S≤6%,CO2≤0.8%; 型号:d 3/8'',作用:连接主翼阀与地面控制柜; 型号:d 1/4'',作用:连接井下安全阀阀与地面控制柜; (3)毛细管卡套终端接头″ 型号:1/4"NPT-1/4″ 承压,10000Psi, 总长:50mm;外径:25mm;通径:6mm; 材料:316不锈钢;适应工作环境:H2S≤6%,CO2≤0.8%;作用:连接毛细管与油管挂; 型号:1/2"NPT-1/4″ 承压,10000Psi, 总长:50mm;外径:25mm;通径:6mm; 材料:316不锈钢;适应工作环境:H2S≤6%,CO2≤0.8%;作用:连接井口与毛细管; 型号:1/4"NPT-3/8″ 承压,10000Psi, 总长:50mm;外径:25mm;通径:6mm; 材料:316不锈钢;适应工作环境:H2S≤6%,CO2≤0.8%;作用:连接主翼阀与毛细管; 型号:1/2"NPT-3/8″ 承压,10000Psi, 总长:50mm;外径:25mm;通径:8mm; 材料:316不锈钢;适应工作环境:H2S≤6%,CO2≤0.8%;作用:连接井口与毛细管; 型号:3/8"NPT-3/8″ 承压,10000Psi, 总长:50mm;外径:25mm;通径:8mm; 材料:316不锈钢;适应工作环境:H2S≤6%,CO2≤0.8%;作用:连接主翼阀与毛细管;

各种管道标准

本文由ddddd123485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Rainman 金属管道无缝钢管 Digitally signed by Rainman DN: CN = Rainman, C = CN, O = BBCA Group, OU = BBCA Date: 2004.10.13 15:58:38 +08'00' 管道选用标准及要求 石油裂化钢管(GB9948-88) 中,低压锅炉有无缝钢管(GB3087-82) 化肥用高压无缝钢管(GB6479-86) 不锈钢无缝钢管(GB2270-80)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GB3092-93 ) 和镀锌焊接钢管 (GB3091-93) 螺旋电焊钢管(SY5036-83,SY5037-83) 钢板卷焊管铸铁管道金属软管玻璃钢管道(FRP-FW) 碳钢衬塑钢管(造价为不锈钢的一半) 增强聚丙烯管(FRPP或PPG) UPVC管(硬聚氯乙烯管) ABS管 PE管钢塑紧衬聚丙烯管陶瓷管玻璃管 第 1 页共 8 页 金属管道 1,各种钢管 (1)无缝钢管 标准: 第一条:外径φ<219mm 以下管道(无缝钢管)可供选用; 第二条:无缝钢管(GB8163-87)热轧和冷拔普通碳素钢,优质碳素钢,低合金钢和普通合金结构无缝钢管,用作输送以下流体:a 蒸汽, b 压缩空气, c 真空, d 盐水, e 弱碱, 循环水, f 工艺水, g 不含酸碱腐蚀的物料 (生产物料) ; 第三条:无缝钢管的钢号有 10,20,09MnV,16Mn 等; 第四条:壁厚选用如下表 PN≤2.5MPa(常用钢号 20#) DN 材料 10 15 20 25 32 40 50 65 80 100 125 150 200 250 20# 2.5 3 3 3 3 3.5 3.5 4 4 4 4 4.5 5 6 10# 2.5 3 3 3 3 3.5 3.5 4 4.5 4 5 4.5 5.5 7 16Mn 2.5 2.5 2.5 3 3 3 3 3.5 3.5 3.5 3.5 4 4.5 5 (2)石油裂化用钢管(GB9948-88) 标准: 第一条:适用于石油精炼厂的炉管,热交换器管和管道管用的无缝钢管,规格如下"▲" 外径 mm 直壁厚δmm 2 2.5 3 4 5 6 8 10 12 14 16 18 ▲ 19 ▲▲ 25 ▲ 38 ▲ 60 ▲▲▲▲▲ 89 ▲▲▲▲ 102 ▲▲▲▲ 114 ▲▲▲▲▲ 127 ▲▲▲▲▲152 ▲▲▲▲▲▲第二条:钢管钢号有:10,20,12CrMo,15CrMo,1CrMo,1Cr2Mo,1Cr18Ni9, 1Cr19Ni11Nb; 第三条:10,20 号管可焊性好,可作炉管,使用温度在-40~475℃之间; 第四条:15A13MoWTi作高温重油炉管及抗H2S 的塔设备及零部件如塔板,筛板 第 2 页共 8 页 等,代Cr5Mo炉管,使用温度在 650℃以内; 要求: 第一条:按最小壁厚选材. 第二条:根据介质特性选用不同钢号,优先选用 20#钢管. (3)中,低压锅炉有无缝钢管(GB3087-82) 标准: 第一条:此类钢管适用于低碳钢制造的各种结构低,中压锅炉用的过热蒸汽管, 沸水管等; 第二条常用材料有 10,20 号钢,10,20 号钢使用温度在-20~475℃之间,锅炉上广泛应用于壁温的联箱和蒸汽导管,壁温 500℃的过热器管及水冷壁管,省煤器管; 第三条:15MnV,12MnMoV 使用温度-20~475℃,是代 20 号钢锅炉管; 第四条:12MoVWBSiRe(无铬8 号)使用温度 400~580℃,用作壁厚≤580℃锅炉过热器管; 第五条:12Cr2MoWVB(102 钢)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抗氧化性的持久塑性, 时效性好,使用温度在 600~620℃,用作壁温600~620℃锅炉过热器,再热器或主蒸汽管; 第六条:15CrMo 焊接性能好,使用温度 350~560℃(低温可用到-40℃) ,锅炉工业中广泛用作高压锅炉上壁温的水冷壁管和≤550℃的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