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陶瓷器型的发展与演变之瓶器

中国古陶瓷器型的发展与演变之瓶器

中国古陶瓷器型的发展与演变之瓶器
中国古陶瓷器型的发展与演变之瓶器

中国古陶瓷器型的发展与演变之瓶器

经济1401 伊浩东 142410140 考古研究表明,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经开始制作陶器,且陶器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例如碗器,盘器,瓶器等等。而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陶器的制作工艺日益发达且多样,便带来了陶器在器型上不断的革新。瓶器便是革新过程中的一员。

瓶是一种小口、大腹、造型修长的容器,最初用于盛放酒水等。因为重于实用所以对瓶器的美观要求并不是很大。例如新石器时代的尖底瓶,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属汲水器。红陶质,手工制作。器形为小直口,细颈,长圆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对称的双系,用以穿绳。器表有多绳纹。由于重视瓶器的实用性加上做工粗糙,所以尖底瓶并不是很精美。

从宋代起,陶瓷瓶更多地成为一种陈设器,大都做工精细,用科名贵。例如最有名的青花瓷瓶,这是青花器中最大的类别之一,曲线大方流畅,其造型之美可以用清劲、简洁、秀润、潇洒来概括。不仅是造型更精美,瓷瓶的名字也被赋予了时代的人文气息。比如“玉壶春瓶”,这是从北宋到清代都十分流行的一种盛酒器。北宋时创烧,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由宋人诗句中“玉壶先春”一词而得名,也有人说是因“玉壶买春”而来。把瓶倒置,则表示“心到了”,大有“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意境。

自元以后,中国的陶瓷器不再单单只蕴含着中国的文化,同时也结合了亚洲乃至世界各地传入中国的文化。陶瓷器的内涵更加丰富,器型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凤首瓶,是受中亚金银器影响而创制的独特形制。凤首张目,曲喙衔珠,首顶荷叶状花口为冠,细长颈多饰弦纹,丰肩,敛腹修长,平底或假圈足外展。器身光素、刻花或堆塑图案。天球瓶,是受西亚文化影响的器形。口微侈,直颈,球腹,平底。始见于明永乐朝,宣德器较永乐略显粗放,此后明代各朝未出现。

到了清代,由于瓷器工艺受到了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因而在陶瓷器上出现了具有西方绘画风格特点的花纹图案。

陶瓷器是一种文化,随着历史的前进发展,陶瓷器的规格样式也在不断的发展,当一种新的文化融入其中,它便会产生出新的火花,给世人带来新的美丽。

陶瓷滤波器及它的三类原理

陶瓷滤波器及它的三类原理 陶瓷滤波器近几年的市场前景看好,因为部分工艺还不成熟,还没有到资本竞争的时候。明年预计会有一个大爆发。近5年是陶瓷滤波器发展的黄金期,但是工序长,为保证一致性,自动化水平需要提高,设备的投入将在工艺成熟后,大批量增加。今天小编来讲讲陶瓷滤波器及其陶瓷滤波器原理。 一,什么是陶瓷滤波器,陶瓷滤波器有什么用 什么是陶瓷滤波器 陶瓷滤波器是由锆钛酸铅陶瓷材料制成的,把这种陶瓷材料制成片状,两面涂银作为电极,经过直流高压极化后就具有压电效应。 陶瓷滤波器的作用 起滤波的作用,具有稳定,抗干扰性能良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电视机、录像机、收音机等各种电子产品中作选频元件。它具有性能稳定、无需调整、价格低等优点,取代了传统的LC滤波网络。 陶瓷滤波器的结构 陶瓷滤波器的结构有二端和三端两大类。 彩电中的带通滤波器常用型号有LT5.5M、LT6.5M、LT6.5MA、LT6.5MB陶瓷滤波器;调频立体声收录机、收音机常用的10.7MHz中频滤波器有LT10.7MA、LT10.7 MB、LT10.7MC等,调幅收音机的中频滤波器有LT455、LT465等。彩电中的带阻滤波器(陷波器)常用型号有XT4.43M、XT5.5MA、XT5.5MB、XT6.0MA、XT6.0MB、XT6.5MA、XT6.5MB等。 陶瓷滤波器的种类 电容滤波电路,这是最基本的滤波电路;π型RC滤波电路;π型LC滤波电路;

电子滤波器电路。 二,陶瓷滤波器的原理是什么? 1.单向脉动性直流电压的特点 如图1(a)所示。是单向脉动性直流电压波形,从图中可以看出,电压的方向性无论在何时都是一致的,但在电压幅度上是波动的,就是在时间轴上,电压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所以是脉动性的。 但根据波形分解原理可知,这一电压可以分解一个直流电压和一组频率不同的交流电压,如图1(b)所示。在图1(b)中,虚线部分是单向脉动性直流电压U。中的直流成分,实线部分是UO中的交流成分。 2.电容滤波原理 根据以上的分析,由于单向脉动性直流电压可分解成交流和直流两部分。在电源电路的滤波电路中,利用电容器的“隔直通交”的特性和储能特性,或者利用电感“隔交通直”的特性可以滤除电压中的交流成分。图2所示是电容滤波原理图。 图2(a)为整流电路的输出电路。交流电压经整流电路之后输出的是单向脉动性直流电,即电路中的UO。 图2(b)为电容滤波电路。由于电容C1对直流电相当于开路,这样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不能通过C1到地,只有加到负载RL图为RL上。对于整流电路输出的交流成分,因C1容量较大,容抗较小,交流成分通过C1流到地端,而不能加到负载RL。这样,通过电容C1的滤波,从单向脉动性直流电中取出了所需要的直流电压+U。 滤波电容C1的容量越大,对交流成分的容抗越小,使残留在负载RL上的交流成分越小,滤波效果就越好。

高中历史古代史必备知识点: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青铜器的产生 中国的青铜器应有独立的起源,但迄今为止早期铜器的发现尚不能说明其产生过程。特别是青铜器出现前有无以红铜器为主的阶段,有待更多考古材料的出现才能说明。 青铜器铭文的早期形态 目前已知最早的铭文见于商代前期,有的类似陶器符号(如东京博物馆鼎),其中有多少是可靠的,需要分析。商代后期存在的大量字数很少的铭文中,族氏铭文的性质、若干亲称(如子某、妇某)的解释等,也要研究确定。 商末青铜器 殷墟三、四期青铜器发现较多,可与非发掘品综合研究。铭文能与甲骨文联系的,更为重要。此外,还须专门考察商末和周初器物的关系问题。 周初的“月相” 西周铭文历日中的“月相”,久为学者争论的热点。最近,在岐山周公庙甲骨及有的青铜器上,发现了《尚书》、《逸周书》未见的“月相”词语,提供了进一步探讨的线索。看来在这方面,周初的历法和西周中晚期应有所不同。 西周共和以下青铜器 西周器物铭文最多,不少有历日,但在分期(特别是编排历谱)上歧异甚多。由于共和以下年世明确,整理这个时期或包括厉王在内的青铜器最为有益。厉王到宣王,相隔年数不少,器物特点应有变化;宣、幽到东周初,情形也是一样。近年晋、虢墓地的发现,为研究准备了条件。 秦、楚青铜器的演变 在东周(包括春秋、战国)列国青铜器中,秦、楚两国器物的特色明显,已发现标本易于构成序列的,可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充实丰富。两者分居西土、东土,对考察文字的变迁也很关键。 商至西周的荆楚青铜器 《诗》云商王武丁奋伐荆楚。今湖南、湖北多出商代重器,需要与中原同类器物进行对比研究。近期望城高砂脊、宁乡炭河里的发现,有更高的考古学价值,对

其制作年代等应深入讨论。 长江下游青铜器的序列。今江苏、浙江等地也屡有先秦青铜器出土,大多见于土墩墓。近年,土墩墓的分期已趋详细,其中的标志性器物,如原始瓷器,也得到专门研究。由此,争议较多的青铜器分期及其年代问题有望解决。 巴蜀青铜器文字的解读 四川、重庆及湖北、贵州一带所出战国至汉初的巴蜀青铜器多有文字,以兵器为最多(也见于玺印与其他器物),过去学者曾以为属于“图语”。现在材料已很多,有希望用现代技术方法加以解读。 汉初青铜器的特点 汉代早期青铜器多沿袭战国时期,又有若干发展。尤其是近年一些诸侯王、诸侯级墓所出青铜器,值得从工艺、美术的角度详细研究,并与战国晚期青铜器相比较。

中国古陶瓷器型的发展与演变之瓶器

中国古陶瓷器型的发展与演变之瓶器 经济1401 伊浩东 142410140 考古研究表明,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经开始制作陶器,且陶器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例如碗器,盘器,瓶器等等。而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陶器的制作工艺日益发达且多样,便带来了陶器在器型上不断的革新。瓶器便是革新过程中的一员。 瓶是一种小口、大腹、造型修长的容器,最初用于盛放酒水等。因为重于实用所以对瓶器的美观要求并不是很大。例如新石器时代的尖底瓶,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属汲水器。红陶质,手工制作。器形为小直口,细颈,长圆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对称的双系,用以穿绳。器表有多绳纹。由于重视瓶器的实用性加上做工粗糙,所以尖底瓶并不是很精美。 从宋代起,陶瓷瓶更多地成为一种陈设器,大都做工精细,用科名贵。例如最有名的青花瓷瓶,这是青花器中最大的类别之一,曲线大方流畅,其造型之美可以用清劲、简洁、秀润、潇洒来概括。不仅是造型更精美,瓷瓶的名字也被赋予了时代的人文气息。比如“玉壶春瓶”,这是从北宋到清代都十分流行的一种盛酒器。北宋时创烧,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由宋人诗句中“玉壶先春”一词而得名,也有人说是因“玉壶买春”而来。把瓶倒置,则表示“心到了”,大有“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意境。 自元以后,中国的陶瓷器不再单单只蕴含着中国的文化,同时也结合了亚洲乃至世界各地传入中国的文化。陶瓷器的内涵更加丰富,器型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凤首瓶,是受中亚金银器影响而创制的独特形制。凤首张目,曲喙衔珠,首顶荷叶状花口为冠,细长颈多饰弦纹,丰肩,敛腹修长,平底或假圈足外展。器身光素、刻花或堆塑图案。天球瓶,是受西亚文化影响的器形。口微侈,直颈,球腹,平底。始见于明永乐朝,宣德器较永乐略显粗放,此后明代各朝未出现。 到了清代,由于瓷器工艺受到了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因而在陶瓷器上出现了具有西方绘画风格特点的花纹图案。 陶瓷器是一种文化,随着历史的前进发展,陶瓷器的规格样式也在不断的发展,当一种新的文化融入其中,它便会产生出新的火花,给世人带来新的美丽。

古代青铜器图解

青铜器图解 青铜器的器类 按用途分: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量器、工具、车马器等八类 (1)食器 a、烹煮盛食器: 鼎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说文解字》 毛公鼎后母戊鼎 鬲lì用于烧煮或烹炒的锅,特指类似于鼎状的炊具。“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也。”——宋·沈括《梦溪笔谈》 甗yǎn、中国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两者之间有镂空的箅,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 簋g uǐ、是中国古代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流行于商朝至东周。 利簋 在对武王克商年代的天文学推算中,有一件青铜器的铭文提供了重要依据,这就是 有西周第一青铜器之誉的利簋。利簋,1976年3月出土于陕西临潼县。簋高28厘 米,口径22厘米。深腹,双耳有珥,作兽首口衔鸟头状,圈足下有方座。器腹及方 座饰兽面纹、龙纹,圈足饰龙纹,均以雷纹为地,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簋腹内底 铸铭文4行32字,大意是:周武王征伐商纣,在甲子那天岁星当头的早晨灭亡了商。 辛未那天武王在阑地,赏赐青铜给有司(官名)利,用来作祭祀祖先檀公的宝器。 这段铭文的重要意义在于印证了《尚书·牧誓》、《逸周书·世俘》及《史记·殷本 纪》等古代文献中关于武王克商在甲子日,又恰逢岁星当空的记载。官员利因参与 克商之役受赐而作此器,时间在克商后的第七天,故利簋是现存最早的一件西周青 铜器。此器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簠fǔ、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具,《周礼·舍人》:"凡祭

祀共簠簋。" 簠的基本形制为长方形器,盖和器身形状相同,大小一样,上下对称,合则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簠出现于西周早期,主要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战国晚期以后消失。 西周伯公父簠丰白簠 盨xǔ、古代盛食物的铜器,椭圆口,有盖,两耳,圈足或四足。 兽叔盨“伯多父”盨 敦duì、古代用来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皿。就饪食器总体的发展变化而言,与鼎中盛肉食相配套的盛饭食的器物,西周是簋,春秋是敦,战国以后则是盒。《礼·名堂位》载:“有虞氏之两敦。”说明其很早就已经从盛储器演变成为礼器。豆盛食器和礼器。像高脚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 铺pù铜器名。豆属。其上为一平的直壁浅盘。铺与豆的区别在于它没有细长的把柄,在盘下连铸一较宽的高圈足 瑚古宗庙盛黍稷的礼器 b、抑取器 匕挹取食物的匙子,考古发现匕常与鼎、鬲同出。青铜匕最早见于商代晚期,传世很少见。体呈桃叶形,有长柄。 C、切肉器 俎 1. 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豆(a.“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 b.祭祀,崇奉)。 2. 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刀~(刀和砧板)。 (2)酒器

建材分类大集合

陶瓷:墙砖、地砖、腰线、抛光砖、艺术瓷、仿古瓷砖 石材:文化石、大理石、花岗岩 艺术玻璃:彩绘玻璃、雕刻玻璃、镶嵌玻璃、磨砂玻璃、镭射玻璃、彩印玻璃、平沙玻璃、镀膜反光玻璃 油漆涂料等饰面材料:乳胶漆、外墙乳胶漆、内墙乳胶漆、仿瓷涂料、防虫涂料、底漆、单组成份漆、双组成份漆、油漆、喷漆、三组成份漆、油漆稀释剂、万能胶、密封胶、白胶、双面胶、107胶水、墙纸粉、防渗漏胶、塑料地板粘合、粘合其他、上光蜡、汽车蜡、抛光漆、滑石粉液体蜡、擦铜油、研磨沙、氧化铝、滚筒刷、排笔刷、羊毛刷、玻璃纤维布、地板漆、腻子粉、滑石粉 卫浴洁具:浴缸、钢板、按摩缸、生铁缸、玻璃浴缸、压克力缸、台面盆、陶瓷盆、人造玛瑙盆、洁晶石盆、陶瓷便器、人造玛瑙便器、妇洗器、蹲厕、便斗、冲淋房、电脑蒸气冲淋房、桑拿浴房、淋浴盆、木桶 水槽卫浴配件:浴缸配件、水箱配件、面盆配件、毛巾架、浴帘杆、浴缸拉手、便洁宝、陶瓷皂/手拉盒、皂液器、地漏、浴帘、金属软管、塞头、拉栏、波浪镜、电脑车花镜、宽边镜/重迭镜、普通镜、龙头、花洒、水槽、化妆台、置物架、浴巾架、双杯、衣钩、毛巾环、马桶刷、高头座、晾衣架、不锈钢管材、滑杆、淋浴屏 灯具:花灯、异开时灯、电子件、台灯、护眼灯、电脑灯、床夹灯、工艺台灯、房灯、落地灯、壁灯、吸顶灯、筒灯、轨道灯、镜前灯、应急灯、客房灯、普通支架、格栅支架、灯泡、白炽灯、节能灯、直管灯、环管灯、节日灯、小型霓虹灯、挂钟、闹钟、落地钟、日历表、射灯、舞台灯、变压器、镇流器、 电工电料:墙壁开关、移动插板、空开、漏电保护器、配电箱、电表、万用表、拉线开关、插头插座、绝缘胶布、塑胶带、线卡、电缆、护套线、花线、信号线、铜轴电缆、线槽、保险丝、穿线管 板材:装饰板、装饰面板、宝丽板、三聚氢氨板、铝塑板、胶合板、多层板、中纤板、细木工板、刨花板、欧松板、防火板、密度板 木线:顶线、门线、角线、木方线、收口线、花木线、暖气罩普通龙骨、精品龙骨 吊顶:PVC扣板、铝塑扣板、矿棉板材料、吊顶附材、铝合金天花板 地板: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强化复合地板、竹地板、软木地板、塑料地板、塑料卷材、塑料地板 地板附件:踢角线、扣条、地板胶、地板钉、地垫、地板腊、地板清洁剂、地板防水油、地板修补剂、地板药、甲醛清除剂、地板安装工具 装饰纸:壁纸、窗花纸、木纹纸、装饰纸、壁布、墙纸 门类:实木门、防火门、防盗门、铁拉门、铝木门、塑钢门、钢板门、模压门、活动门、卫生门隔断、玻璃推拉门、推拉门系列、红外线自动门、轻体板门、复合实木门、折叠门、橱柜门、铝合金门 窗类:铝木窗、塑钢窗、铝合金窗、屋顶窗、实木窗 门窗配件:把手、吊轮、导轨、普通型号铰链、快装型铰链、迷你型玻璃门绞、玻璃门绞、拉手、安全插销、门视器、闭门器、吊轨、门顶、地弹簧、门吸、移门滑轮、合页、门夹、消音垫、门碰、门封器、碰珠、脚刹、防盗扣、板吸、间隔柱、滚珠锁扣钉、多点锁执手、单向传动器、转向角、防盗链、轴承窗轮、铝合金门窗锁、推拉锁、柜门轮、地吸、窗纱、月牙锁、防风锁、七字胶枕、锁扣、拉巴傍座

XTD型陶瓷旋风除尘器

XTD型陶瓷旋风除尘器 参考资料:https://www.doczj.com/doc/25581221.html, 陶瓷旋风除尘器系陶瓷材料制成。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达20年之久运行性能稳定可靠,管理方便,维护简单,无运行费用,占地面积小,适用范围广,在锅炉粉尘治理中,从0.5~670吨/时都可选用本除尘器。 一, 用途和特点 适用于各种型号和各种燃烧方式的工业锅 1. 炉及热电站锅炉的粉尘治理。如链条炉,往复炉,沸腾炉,抛煤机炉,煤粉炉,硫化床炉等。 2. 对于其它工业粉尘,同样可用本除尘器治理,还可利用本除尘器进行水泥及其它有实用价值的粉尘进行回收。 3. 处理风量大,负荷适应性强,陶瓷机芯光滑耐用,不会产生堵塞现象。占地面积小,可根据用户场地情况,因地制宜,灵活地进行安装,置于室内,露天均可。 4,除尘器使用的陶瓷旋风子采用优质陶瓷材料,经过严格陶瓷制作工艺,经1300 ℃烧制而成。这使其具备了抗高温的特性。在磨损方面,陶瓷耐磨性远大于HT200 铸铁,使用寿命可达15-20 年之久。陶瓷旋风子由排气管,导向器,排灰口组成,该结构的合理设计,有效地避免了系统可能造成的漏风,漏气,影响旋风分离的效果,在除尘效率,林格曼黑度指标上得到更有效的改善。本企业陶瓷旋风子检测标准:旋风子个连接 面平面度不应大于2mm ;旋风子表面不应有裂纹,局部残缺以及其它可能影响产品的正常运行的缺陷。 5,管理方便,维修简单。 二,工作原理 本除尘属旋风类除尘器,除尘器机芯—导向器,旋风子,排气管系采用优 质陶瓷材料制成,当含尘气体进入除尘器入口,通过陶瓷导向器,于旋风子内部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粉尘和气体分离,粉尘降落在集尘箱内,经星形卸料器排出,同时可采用干法除尘,湿法出灰。并对可以利用粉尘进行回收。 三,技术分析 1,一次性投资少 本除尘器与静电除尘器相比,总投资少,与水膜式除尘器相比,不用循环水,没有二次扬程,无废水排放,不需增加水处理的设备。

陶瓷业对联大全

陶瓷业对联大全,仅供参考! 上联:江右工成器 下联:楚南善在熔 上联:是铁是瓷亦陶亦冶 下联:有文有质如漆如胶 上联:光润同珠玉 下联:调和若鼎铛 上联:硗硗难免于缺 下联:皦皦却能不污 上联:凝即成珠不殊真品 下联:温其如玉当让京华 上联:惟师杜氏求金术 下联:须有陶公运甓心 上联:金玉不惭尔质 下联:方圆各范其形 上联:茗饮酒尝同资利用 下联:花明雪洁并著瓖奇 上联:规模在竹范金熔而外 下联:声价居鲁壶秦罐之间 上联:质比黄金固 下联:文同彩漆涂 上联:古帝生涯远稽虞代

下联:陶之职业上溯周官 上联:满店陶瓷皆十亿人生存所系下联:百般工艺是五千年传统相承上联:产品百态千姿包罗古今万象下联:瓷城花团锦簇久享中外盛名上联:团瓷工作器 下联:运甓善操心 上联:古帝滨河曾经托业 下联:仙人擎掌常此承浆 上联:新型在竹范金熔而外 下联:佳铸居玉壳银瓮之间 上联:远思虞代陶人职业 下联:近想现时巧匠能工 上联:青烟浮六合 下联:翠色夺千峰 上联:范土为窑团沙成像 下联:挈瓶殊智击壤同歌 上联:雨过天青千我釉色 下联:花留水彩四季和春 上联:一日三餐交通不浅 下联:十盘八碗绮席争辉 上联:能工范土术

上联:玉嵌金镶呈贵府下联:花明字显重官窑上联:雨过天青珐琅异质下联:水清沙白抟埴名工上联:巧夺天工物华天宝下联:制传妙技玉质金相上联:磁窑称旧制 下联:秦缶仿名工 上联:投入红炉身软化下联:选成碧玉质坚凝上联:虞代远思陶人职业下联:现时近想巧匠能工上联:雨过天青千古色下联:花留水彩四时春上联:彩瓷成器皿 下联:优质利民生 上联:壶觞陈列新花样下联:陶旊勤劳旧职司上联:一日三餐交情不浅下联:十盆八碗绮席争辉上联:形佳状彩

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最全版)

中国陶瓷发展史 中国就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就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就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与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就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与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就是制瓷原料必须就是富含石英与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就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就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与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就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就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与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与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就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

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而各个时期的陶瓷文化展现着不同的风采。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与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秦汉时期陶瓷文化 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与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就是一例。 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於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就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

陶瓷电容器的特性及选用

陶瓷电容器的特性及选用 陶瓷电容器是目前电子设备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电容器,占整个电容器使用数量的50%左右,但由于许多人对其特性了解不足导致在使用上缺乏应有的重视。为达到部品使用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求,下面对陶瓷电容器的特性及我司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做一概况说明: 一、陶瓷电容器特性分类: 陶瓷电容器具有耐热性能好,绝缘性能优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但不同陶瓷材料其特性有非常大的差异,必须根据使用要求正确选用。陶瓷电容按频率特性分有高频瓷介电容器(1类瓷)和低频瓷介电容器(2类瓷);按耐压区分有高压瓷介电容器(1KV DC以上)和低压瓷介电容器(500V DC以下),现分述如下: 1.高频瓷介电容器(亦称1类瓷介电容器) 该类瓷介电容器的损耗在很宽的范围内随频率的变化很小,并且高频损耗值很小,(tanδ≤0.15%,f=1MHz),最高使用频率可达1000MHz以上。同时该类瓷介电容器温度特性优良,适用于高频谐振、滤波和温度补偿等对容量和稳定度要求较高的电路。其国标型号为CC1(低压)和CC81(高压),目前我司常用的温度特性组别有CH(NP0)和SL 组,其常规容量范围对应如下: 表中温度系数α C =1/C(C 2 -C 1 /t 2 -t 1 )X106(PPM/°C),是指在允许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变 化1°C,电容量的相对变化率。由上表看出,1类瓷介电容器的温度系数很小,尤其是CH特性,因此也常把1类瓷介电容器中CH电容称为温度补偿电容器。但由于该类陶瓷材

料的介电常数较小,因此其容量值难以做高。因此当需要更高容量值的电容时,则只能在下面介绍的2类瓷介电容中寻找。 2、低频瓷介电容器(亦称2类瓷介电容器) 该类瓷介电容的陶瓷材料介电常数较大,因而制成的电容器体积小,容量范围宽,但频率特性和温度特性较差,因此只适合于对容量、损耗和温度特性要求不高的低频电路做旁路、耦合、滤波等电路使用。国标型号为CT1(低压)和CT81(高压),其常用温度特性组别和常规容量范围对应如下: 中2R组为低损耗电容,由于其自身温升小,频率特性较好,因而可以用于频率较高的场合。 对低压瓷介电容,当容量大于47000pF时,则只能选择3类瓷介电容器(亦称半导体瓷介电容器),例如:我司大量使用的26-ABC104-ZFX,但该类电容温度特性更差,绝缘电阻较低,只是因高介电材料,体积可以做得很小。因此只适用要求较低的工作电路。如选用较大容量电容,而对容量和温度特性又有较高使用要求,则应选用27类有机薄膜电容器。 3、交流瓷介电容器 根据交流电源的安全性使用要求,在2类瓷介电容器中专门设计生产了一种绝缘特性和抗电强度很高的交流瓷介电容器,亦称Y电容,按绝缘等级划分为Y1、Y2、Y3三大系列,其用途和特性分类如下:

青铜器研究

关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研究 一、青铜的定义 青铜是纯铜与锡、铅的合金,其中锡、铅的合金都必须大于2%。锡、铅改变了纯铜的物理性能,使铜成为人们可以实际使用的金属。 二、中国的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是考古学范畴的名称,指以青铜作为铸造工具、武器和生活用具重要原料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公元前3000年左右,中国已经有了青铜铸品,但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目前所知大约是在夏代晚期。中国青铜时代的结束,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与民族一样,是由于铁器被广泛地使用,取代了青铜在社会物质文化中重要地位。一般认为,中国的青铜时代结束于战国中晚期。然而这一时代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中国青铜器铸造和使用的停止。在冶铁技术发展的影响下,青铜铸造业出现了新的技术和工艺,青铜器的铸造和使用一直到汉代才逐渐衰弱,铜镜和钱币的铸造作为专门的工艺还继续存在。 三、中国青铜时代的特点 1.中国古代青铜器种类之繁多、造型之奇特、纹饰之瑰丽、铭文之丰富、铸造技术之复杂,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创造的青铜艺术的辉煌程度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文明古国的青铜时代所无法比拟的。 2.青铜器被广泛地使用于对天神、对祖先的祭祀,也是贵族阶层在宴乐礼仪等场合使用的器物。一些特定的青铜器,如鼎等器物,又是权力和等级的象征。 3.中国青铜制品中,虽不乏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武器等,但礼器的数量最多。青铜器的使用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关系极为密切,是政治统治的工具之一。 四、发展历史 中国的青铜器经历了近2000年的发展历史,在此期间,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出现了阶段性的变化过程。我们以青铜工艺的发展特征为标准,将青铜器的发展历史分为五个阶段。 1、萌生期(夏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夏代青铜器最初发现的地点在河南偃师二里头,目前发现的青铜器数量和种类较少,主要是青铜容器、兵器、乐器、工具和饰件。青铜容器有明显的仿

明清瓷器品相大全

明清瓷器品相大全 明、清时期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极盛时期。特点是彩瓷得到巨大的发展,器物造形型,纹饰繁多而精美。彩秞品种丰富多彩,“其彩色,则霁红、矾红、霁青、粉青、冬青、紫绿、金、银、漆黑、杂彩,随意而施。”那么了解明清瓷器的鉴定知识,能有助各位收藏家及瓷器爱好者更好的收藏瓷器珍宝。 明清瓷器的品相问题有: 1、口磕:器物口际胎釉,由于撞击而出现大小不等的缺碴伤痕。 2、重皮:口部因受撞击而出现的断面隐患,但外观尙完整;胎釉已分裂却还未剥离,可能一触即脱落。 3、毛口:口边的釉面间断脱缺起皮,不触及胎。 4、毛边:口面的覆釉因各种原因全部脱落,不触及胎。 5、冲口:口部因与它物相碰而出现的细裂纹,长短不等,一些细小裂纹常不易看出。裂纹有时会逐渐自然延伸(以盘、碗类最为多见)。 6、外冲里不冲:器口部因受冲力较小,只在外部形成釉裂,尙未冲透器胎,内壁的釉完整。 7、釉泡:釉面在烧制时出现的中空气泡,经受外力以致破开(常见于器口或其他部位),先天的不算。 8、磕伤:器身,口或足的某一部分,被其他物体碰撞而磕坏,有釉或胎剥落现象。 9、划伤:釉面或彩绘的表面,被硬物划破后所留下的伤痕,手摸有明显感觉。 10、磨釉、伤釉:由于釉面与其他物体磨擦,致使釉面局部损伤。 11、伤彩:色彩的表面局部或全部,被磨划致伤。 12、缺碴:器物损坏后缺失碎片。

13、炸纹:器物的颈、肩或腹部受撞击后,出现放射性裂纹(与冷璺类同,俗称“鸡爪纹”) 14、炸底:器物底部被投放入的物体撞击致伤,形成的裂纹。 15、开粘:分段相接的胎体,因粘接不牢固而断裂,或是伤残物经修复后再次分离。 16、窖粘:器物在窑内受火时发生变化,使二物相粘或与匣钵相粘结而留下不同程度的粘痕。 17、脱彩:器物上的彩绘纹饰,由于经久使用而磨脱,或是入土年久被浸蚀变质而脱落(绘金彩的纹饰更易脱去),或因长期受鸡毛掸的拂扫而无存留。 18、剥釉:由于胎釉结合不紧密,釉层从胎体上自行脱落,多见于孔雀绿釉和茄皮紫釉。等低温釉器。 19、脱釉:釉面受盐、碱、酸的腐蚀,或入土年久受浸蚀而致剥落(老窰多见)。 20、凿伤:出土器物受金属工具锛凿致伤。 21、耍圈:器物胎底面与器身粘接处出现一圈裂纹,有的已断离,以明代的缸、罐最为常见。 22、折断:琢器胎体因相接处损坏,折成数段。 23、足磕:器足部位在搁置时不当心或用力过猛,触地发生撞击,致胎釉有明显缺损。 24、腹伤:器物腹部受伤。 25、磨足:足边因伤损、垂釉不平或歪斜之故,而用砣玉工具磨修光平(俗称“修脚”) 26、磨底:足底内原来有釉,出于某种目的,如有意冒充其他年代,而把釉磨去,使胎面沙化。 27、磨款:故意磨去靑花、红彩等款,冒充其他年代。明、淸官窑多见。 28、磨嘴:壶的口流部损伤后,进行修整。

最新全国导游基础第九章考点:中国陶瓷器

全国导游基础第九章考点:中国陶瓷器第9章中国的风物特产 第一节中国陶瓷器 一、陶瓷器概述 陶瓷器是陶器制品和瓷器制品的总称。 陶器是用黏土成型,经700℃一800℃的炉温焙烧而成的无釉或上釉的日用品和陈设品。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历最早通过火的作用使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始,使人类的定居生活更加稳固。 我国当代陶器以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山东省淄博市、湖南省长沙市铜官镇、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甘肃省天水市、河北省唐山市等地所产最为。 瓷器是在陶器的基础上制成的器物,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瓷器胎料的成分主要是高岭土,瓷胎烧结后,胎色白,质地致密,胎体吸水率不足1%,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叩之发出清脆悦耳之声。第二,瓷器的烧成温度必须在1200℃以上,胎釉经高温烧结后,不易脱落。 我国陶瓷制造历史悠久,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先民就已经制造和使用陶器;瓷器更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早在商代就烧出原始瓷器,东汉时期烧制出真正的瓷器。经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的发展,至宋元明清,我国制瓷业进入兴盛时期。陶瓷是中国的三大特产之一,从西汉开始走向世界。唐宋以来,中国瓷器大量远销

世界各地,瓷器制作技艺也随之传到东、西方各国。中国素有“瓷国”之称。 我国当代瓷器主要产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山东省淄博市和河北省唐山市等地。 二、中国陶瓷器 (一)宜兴紫砂器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的紫砂器创始于宋代,至明清时代有了很大发展,享有天下“神品”之称。紫砂器是用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制成的无釉细陶器,呈赤褐、浅黄或紫黑色。紫砂茶具胎壁无釉多孔,有较强的吸附力,泡茶数天后仍能保持茶香;传热慢,不烫手,耐热性能好,严寒天用沸水泡茶不必担心炸裂;造型美观,色彩古朴、淡雅,是精致的手工艺品。 (二)洛阳仿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的釉陶生活用具和雕塑工艺品。唐三彩釉色的主要成分为硅酸铅,釉色呈绿、蓝、黄、白、赭、褐等色彩,以黄、绿、褐等色为常见,故名。仿唐三彩首产于河南省洛阳市。 (三)淄博美术陶瓷 山东省淄博市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汉代已能生产翠绿、栗黄、茶黄、淡绿四种颜色釉陶。现以生产传统的名贵色釉——雨点釉、茶叶末釉等的美术陶瓷著称。雨点釉被称为“中国之奇”、陶瓷之谜;在日本称“天目釉”,是茶道中的精品。茶叶末釉系在橄榄色的釉面上,均

关于对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欣赏

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 课程论文 题目:关于对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欣赏 姓名:陈大鹏学号:1015161203 专业班级:10环艺本2 写作时间:2011年11月20日 指导教师:彭水清

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一种金属材料。在开始的时候使用的是自然铜也称为红铜。这个自然铜由于它的熔点是很高,红铜熔点是1080多度,不易熔化。所以在出现的时期,只能是用锻打的方法来制造一些小件的工具和装饰品。在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红铜的器物是土耳其和伊朗,距离现在是9000多年。在那个时期人类使用的工具绝大多数还是石器。所以那个时期在考古学上称为铜器石器的并用时代。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摸索,生产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制陶技术的这个发展。因为对陶器来讲,烧陶器的温度可以达到1000度。那么这样的话就对熔铜就不困难了。在经过相当时间的摸索,逐渐地就认识到了在铜料当中掺上锡和铅可以降低它的熔点可以降到八九百度。那么这样就很容易了,这样的话就可以铸造用它来铸造更多的工具和武器,铸造一些器皿。这些被造出的东西称为青铜。 中国古代的青铜器有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它广泛应用于当时贵族生活的各个方面,种类和数量都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当时的物质生活和政治生活起了很重大的影响。当时的人们的饮食起居用的这些器皿,就是所谓礼器,礼器,青铜的,乐器。一直到车马上的装饰,建筑上的花纹,最后到武器。那么前面讲的这些都是维护着当时的等级制度的。当时的武器,就是直接和国家机器、军队直接相关的。所以古书上就有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就是“祭祀”,“戎”就是打仗。所以这所谓的“祀”和“戎”,这就和青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的青铜器在世界文明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因为这么样地广泛地使用,在其他的国家应该说是少有的。它同当时的生产、科技、艺术等这些方方面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各个国家的博物馆都有青铜器,但凡是收藏有中国文物的都是以青铜为很突出的 凝聚了古人智慧的青铜器,也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当时高超的冶炼技术、生产规模和铸造工艺。而以青铜器为代表的青铜文化,可以无愧地展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那个光辉灿烂的历史时代——青铜时代。我们知道,最早的青铜器,或为权力的象征,或为庙堂之礼器,或为历史事件的纪念物,无不显示其神圣与庄严;西周以后,随着“明上下,别等列”的礼乐制度衰败后,青铜器皿的使用范围都已经逐步扩大到贵族的生活当中。作为礼器和贵族生活用品的青铜器,造型、规格和纹饰都有明显的差别。 夏代作为中国青铜时代的发展时期,其青铜器的审美特征突出地表现在酒器和兵器的造型形式和纹饰意蕴之中。虽然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仍然显得相对朴实,但它的实用功能和形式美感兼具的造型,以及变化多样的几何纹和威严庄重的动物纹装饰,都凸显出了它的鲜明的时代审美风格:寓意象征性、庄严厚重性和整体适应性。这都是为商周青铜器鼎盛时代的到来,在审美的造型、纹饰和风格上均作了必要的铺垫。 夏代青铜器已经开始走出新石器时代青铜器制造的原始阶段,其大量的礼器和兵器形成了中国青铜器造型的基本格局,神秘的兽面纹开启了中国青铜器纹饰的主体图案,庄严厚重的审美感受更是代表了中国青铜器的整体艺术风格,这些均为商周青铜器艺术鼎盛时期的到来作了必要的铺垫。到了商代的前期,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那么在河南的郑州偃师都发现了当时的都城,相当规模的都城和宫殿的基址。那么这个时候的铸铜业也有了显著的提高,除了工具和兵器以外,容器这类东西已经发现了有十多种,有做烹饪的东西,做盛食器,酒器、水器。在郑州一个窖藏里边发现的铜鼎,这个铜鼎已经有1米高了。一个窖藏里面发现了还不止一件铜鼎,好几件铜鼎,还有些别的东西。这个时期的合范的技术,有了相当的水平。器壁都比较均匀,花纹还是很素朴的。当然它这个当中是有这个一般地还是有这个兽面纹,花纹都很清晰,但是显得很粗犷。 早期的青铜器造型主要师受到同时期的各类陶器的影响。如夏代早期作为食器的青铜三足云纹鼎,矮小、无柱、口沿平直,其原型就是新石器时代的陶鼎;作为酒器的青铜

中国青铜器文化

中国青铜器文化 青铜器是以青铜为材料,采用一种非常特殊的工艺制作出来的器物,有较强的硬度,不像瓦当砖瓦、甲骨陶瓷及书画碑帖等易于破碎,而是便于长期收藏。青铜器物是铜锡合金,形态各异古朴典雅,线条畅达,是古代灿烂文明的载体之一。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绚丽璀灿,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并以制作精良,气魄雄伟、技术高超而著称于世。史学上所称的"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保守的估计,这一时期主要从夏商周直至秦汉,时间跨度约为两千年左右,这也是青铜器从发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辉煌期。 大约二千年以前,自奴隶社会的夏代开始中国进入了青铜时代,到春秋时代结束。经夏、商、西周、春秋到封建社会的战国、秦汉,每一时期都有着前后承袭的发展演变系统。传世和近年发现的大量青铜器表明,青铜器自身有着一个完整的发展演变系统。一般把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 一、形成期 距今4500~4000年龙山时代,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古文献上记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遗址里,经考古发掘,在几十处遗址里发现了青铜器制品。 二、鼎盛期 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乐器也主要用在宗庙祭祀活动中。 三、转变时期 转变时期一般指战国末年至秦汉末年这一时期。传统的礼仪制度已彻底瓦解,铁制品已广泛使用。到了东汉末年,陶瓷器得到较大发展,把日用青铜器皿进一步从生活中排挤出去。至于兵器,工具等方面,这时铁器早已占了主导地位。隋唐时期的铜器主要是各类精美的铜镜,一般均有各种铭文。自此以后,青铜器除了铜镜外,可以说不再有什么发展了。 中国青铜器数量多、造型丰富、品种繁多,每一器种在每个时代都呈现不同的风采,同一时代的同一器种的式样也多姿多彩,而不同地区的青铜器也有所差异,犹如百花齐放,五彩缤纷,因而使青铜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总的来说中国古代青铜器有四大特点。

最新导游基础知识第九章知识点:中国陶瓷器

导游基础知识第九章知识点:中国陶瓷器 一、陶瓷器概述 陶瓷器是陶器制品和瓷器制品的总称。 陶器是用黏土成型,经700℃一800℃的炉温焙烧而成的无釉或上釉的日用品和陈设品。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历最早通过火的作用使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始,使人类的定居生活更加稳固。 我国当代陶器以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山东省淄博市、湖南省长沙市铜官镇、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甘肃省天水市、河北省唐山市等地所产最为。 瓷器是在陶器的基础上制成的器物,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瓷器胎料的成分主要是高岭土,瓷胎烧结后,胎色白,质地致密,胎体吸水率不足1%,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叩之发出清脆悦耳之声。第二,瓷器的烧成温度必须在1200℃以上,胎釉经高温烧结后,不易脱落。 我国陶瓷制造历史悠久,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先民就已经制造和使用陶器;瓷器更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早在商代就烧出原始瓷器,东汉时期烧制出真正的瓷器。经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的发展,至宋元明清,我国制瓷业进入兴盛时期。陶瓷是中国的三大特产之一,从西汉开始走向世界。唐宋以来,中国瓷器大量远销世界各地,瓷器制作技艺也随之传到东、西方各国。中国素有“瓷国”之称。

我国当代瓷器主要产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山东省淄博市和河北省唐山市等地。 二、中国陶瓷器 (一)宜兴紫砂器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的紫砂器创始于宋代,至明清时代有了很大发展,享有天下“神品”之称。紫砂器是用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制成的无釉细陶器,呈赤褐、浅黄或紫黑色。紫砂茶具胎壁无釉多孔,有较强的吸附力,泡茶数天后仍能保持茶香;传热慢,不烫手,耐热性能好,严寒天用沸水泡茶不必担心炸裂;造型美观,色彩古朴、淡雅,是精致的手工艺品。 (二)洛阳仿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的釉陶生活用具和雕塑工艺品。唐三彩釉色的主要成分为硅酸铅,釉色呈绿、蓝、黄、白、赭、褐等色彩,以黄、绿、褐等色为常见,故名。仿唐三彩首产于河南省洛阳市。 (三)淄博美术陶瓷 山东省淄博市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汉代已能生产翠绿、栗黄、茶黄、淡绿四种颜色釉陶。现以生产传统的名贵色釉——雨点釉、茶叶末釉等的美术陶瓷著称。雨点釉被称为“中国之奇”、陶瓷之谜;在日本称“天目釉”,是茶道中的精品。茶叶末釉系在橄榄色的釉面上,均匀地布满茶叶末似的细微晶粒而得名。 (四)景德镇名瓷

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简史 11级工商管理111班匿名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千年文化印迹、记载着中华民族千年奋斗史的青铜器,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青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器等。青铜,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得名。其实最早的青铜器并不是出现在中国,而是出现于约5000年到6000年间的西亚两河流域地区。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史学上所称的“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虽然中国的青铜器不是最早出现的,但中国的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各地青铜器中堪称艺术价值最高。中国青铜器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中国青铜器种类繁多,造型奇特,纹饰瑰丽,铭文丰富而且铸造技术复杂,其辉煌程度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文明古国的青铜时代所无法比拟的。青铜器是石器时代的终结,它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和军事领域,被当时封建礼制视为显示身份、名贵的器物。 中国青铜器是古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它是贵族社会崇尚礼制的特殊产物。当时祭神享祖,礼仪交往,宴飨宾客等活动中的青铜器称为礼器,不同身份的贵族,拥有与他们地位相称的礼器。 青铜器铭文,记载了三、四千年前的中华历史。青铜器文化蕴涵了时代的理想、追求和信念。中国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和铸造技术,综合了绘画、雕塑、造型艺术和工艺美术于一体,大量的记事花文更是研究历史青铜器文物的复、仿制品,厚重、洋溢着庄重与典雅。以金属的坚实、厚重表达着恒久与诚信,以华美的造型和精神内涵乃示华,因而它是不可多得的收藏真品。 青铜器的发展 1、萌生期的青铜器(夏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左右,中国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夏代晚期的二里头文化,是目前考古发现中最早的青铜文化。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容器、乐器、兵器、工具和饰件及一并发现铸造遗址,显示出青铜礼器已初具规范,器壁匀薄,陶质块范铸造铸造技术已达熟练水平,具有兽面特征的纹饰和绿松石镶嵌工艺也以形成。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显示出中国业已步入文明社会。 2、育成期的青铜器(商代早期,中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3世纪) 商代早期和中期,是中国青铜器艺术趋于成熟的发展时期,以酒器为主的礼器体制初步建立,兵器的种类增多,普遍装饰兽面纹样,构图渐趋繁密,线条峻深劲利。分铸技术的应用已较娴熟,制范、合范技巧已相当进步。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奠定了青铜艺术鼎盛发展的基础。 3、鼎盛期的青铜器(商晚期,西周早期公元前13世纪~公元前11世纪) 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青铜艺术已达到辉煌灿烂的程度,商代礼器的重酒体制臻于完善,满布器身的纹饰大量采用浮雕和平雕相结合的方法,精美绝伦。运用夸张,象征手法表现动物神怪的兽面纹空前发达,既庄严神秘又富有生气。纪事体铭文在商末出现,周初礼器沿袭,并

陶瓷电容器特性

陶瓷电容器特性
特别说明:本文档所有内容来气村田制作所网站,作者仅将所需要的内容总结在一起方便阅 读查阅,
Q :高介电常数型(X5R/B、X7R/R 特性等)与温度补偿型(CH、C0G 特性等)的特征 和用途有哪些区别?
A : 请参阅下表。
高介电常数型
温度补偿型
主要 温度 B/X5R、R/X7R 特性等 特性
CH、COG 特性等
特征
?主要原料:强介电性材料钛酸钡(BaTiO3) ?主要原料:一般介电材料氧化钛(TiO2)或
?室温下,拥有 1000~20000 的高相对介电 锆酸钙(CaZrO3)
常数,实现了体积小容量大。
?相对介电常数为 20~300 左右,与高介电常
?随着温度或电压的变化,相对介电常数也 数相比静电容量较小。
会发生变化,因此当用于电路的时间常数 ?随着温度的变化,相对介电常数会呈直线变
时,需事前确认电子电路动作状态进行变化 化。
的可能性。
随着时间的变化,容量值基本保持不变,即
?静电容量会随着时间而变化。
使处于高温、高电力、高频率的环境中 tane
(电容损耗)也很小,稳定性极佳。
?基本不会受到介电常数的时间变化或施加
电压的影响,且具有较高的 Q 值
(1000~8000)。
主要 用途
?常用于电脑、数码家电、智能手机等。 ?利用其优异的高频特性,作为去耦电容器 防止噪音发生或发挥其优异的吸收功能,广 泛应用于各领域。 最近可获得数 μF~100μF 的容量值,因此还 被应用于各类电源的平滑电容器。 ?此外还被广泛使用于分路器、连接器、过 滤电路等领域中。
?常用于电视调谐器电路中。 ?最近可扩大至 0.1μF 的静电容量,开始用于 DC-DC 转换器的缓冲电路或音频设备等。 此外还被用于高频电路中(振荡、调音、连 接器电路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