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知识点及练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知识点及练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知识点及练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知识点及练习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总复习

五(3)班马欣悦

第一,三单元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第二单元位置

第四单元可能性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第六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综合测试

时间:2019年1月16日

形式:闭卷考试(百分制 90分钟综合水平检测)题型: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应用。

第一、三单元

小数乘、除法复习

一.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1.小数乘法的意义乘数是整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按乘数是整数还是小数划分) 8.4×15

84×1.5

乘数是小数: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 千分之几…是多少

2.小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79.2÷6

3.6÷0.9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小数

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四舍五入)解决问题

连乘、乘加、乘减

交换律

简算结合律

分配律

大家来总结:

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低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1、小数乘法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1) 判断积中各有几位小数。

23×0.5 27.5×12.03 ☆4×0.25

21.4×0.7 1.84×0.026 ☆3.6×2.5

(2)4×25=100 0.4×2.5=( )

75×52=3900 0.075×0.52=( )

判断:

一个数乘一个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解释: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简便计算

a×b×c=(a×c) ×b

1.25×1.89×0.8=(1.25×0.8) ×1.89

a×c+b×c=(a+b) ×c

1.8×5.1+8.2×5.1=(1.8+8.2) ×5.1

a×c-b×c=(a-b) ×c

10.8×5.1-0.8×5.1=(10.8-0.8) ×5.1

简便计算

① 2.5×0.86×4

②0.112×1.25×8

③9.19×24-9.19×14

④9.9×8.8+0.1×8.8

⑤(1+0.8)×12.5

⑥(0.4-0.04)×25

320÷1000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

1、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

2、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3、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近似值

求商的近似值时,要除到需要保留的数位的下一位, 然后按照“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进行单位换算

0.2米=( 20 )厘米

大单位 小单位

从大单位到小单位数字会变大,数字变大用乘

320克=( 0.3 )千克

小单位 大单位

从小单位到大单位数字会变大,数字变小用除

15÷16=0.9375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1.5÷7=0.2142857142857…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解决问题

1、王老师从家骑自行车去学校,每小时行16.8千米,0.25小时可以到达,如果他改为步行,每小时走4.5千米,0.95小时能到达吗?

2、 某城市的出租车3km 以内收费6元,超出3km 后每千米收费1.50元,不足1km 按1km 计费。小强坐出租车共

行了7.3km ,应该收费多少元?

1.25升 0.2升

把1.25升的饮料平均分装在0.2升的小杯中,需要准备几个小杯?(进一法)

张华带了9元钱去买圆珠笔,每支圆珠笔2.5元,他最多可以买几支?(去尾法)

第二单元 位置复习

4

3

2

1

1 2 3 确定一种动物的位置需要几个数据?

孔雀(1,3) 大象(2,3) 斑马(3,2)

先从左往右数,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据中的第一个数;再从前往后数,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据中的第二个数。

(1)照样子写出图中字母的位置。A(5,8) B(2,5 ) C( 5,2) D( 8,5)。

(2)描出下列各点并依次连成封闭图形,看看是什么图形。A(5,9)B(2,1)C(9,6)D(1,6)E(8,1)

可能性事情的发生分为几种情况?

小结:

在总数中

数量多——可能性大

数量少——可能性小

数量一样——可能差不多

简易方程复习课

1.表示运算定律 如:a+b=b+a

2.表示图形面积,周长计算公式 如S=ab c=(a+b) ×2

用字母表示数 3.表示数量关系 如:用s 表示路程,v 表示速度,t 表示时间 则 s=vt

4.表示数量 如:用a 表示小红的岁数,妈妈比小红大25岁,则妈妈的岁数

可用“a+25”来表示

5.含有字母的式子的简写

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简易方程 解方程

解方程的依据:①等式的性质

1.解设(一般设所求问题为x)

用方程解应用题 2.找出等量关系式,

3.列方程并解答检验

4.作答

一、用字母表示数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学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记作“.” 但是要注意,应把数学写在字母前面.

如:C=4a

5×a=5a x ×3=3x a ×1 =a a ×b =ab

2、a ·a 可以写成(a 2

),读作( a 的平方),表示( 两个a 相乘)

3、a ·a ·a 可以写成( a 3

),读作(a 的立方 ),表示( 3个a 相乘) 4、 2×b 可以写成( 2b),表示(两个b 相加)

b ·b 可以写成(b 2

),表示( 两个b 相乘 )

62

2.5 ×2.5 x ·x

6×2 2.5 2 x 2

三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1、c 的7倍

2、比x 的10倍多2.5

3、有一批货物,运走b 吨还剩a 吨,原来有( )吨。

4、招健买练习本,每本x 元,共用去a 元,买了( )本。

5、奂奂今年a 岁,爷爷的年龄是奂奂的x 倍还多3岁,爷爷今年( )岁。

6、黄远亮有笔48支,借给同学b 支,借给晏老师c 支,还剩下( )支。

四、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

解下列方程:

17.8+14x=26.2 0.12×5-5x=0.1 x -0.36x=20×0.8 3(x+2.1)=10.5

b

用方程解应用题.

1.一条毛巾的价钱是一块肥皂的1.5倍,王叔叔买了4条毛巾和5块肥皂共用30.8元,一块肥皂多少元?

2.A、B两地相距320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开出,相向而行,2.5小时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快12千米,求甲车的速度.

320千米

A B

甲乙

第六第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总复习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 = ab S = a2

a=s÷b

b=s÷a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 = ah S = ah÷2S = (a+b)h÷2 a=S÷h a=2S÷h h=2S÷ (a+b)

h=S÷a h=2S÷a a=2S÷h-b

b=2S÷h-a

面积单位的进率

100 10000

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00 0000

练习题:

①520公顷=()平方千米②0.27平方千米=()公顷

③1.8公顷=()平方千米④1.5公顷=()平方米

⑤1.15平方米=()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00 100

判断题

下图三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形状是相同的。()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面积相等的两个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形状也一定相同。()

选择题

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它们的底和高()。

A.一定相等

B.不一定相等

C.一定不相等

计算:(单位:厘米)

求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①3×4÷2

②3×5÷2

③4×5÷2

④5×2.4÷2

⑤3×2.4÷2

⑥4×2.4÷2

哪些算式正确?

一个三角形,高不变,底扩大3倍,面积就扩大()倍。

A.3

B.6

C.9

原来的面积现在的面积

1×2÷2=13×2÷2=3

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稻田,底是20米,高是10米,平均每平方米收稻谷1.2千克。这块稻田共收稻谷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一块三角形白菜地,底长800米,高500米,共收白菜5000千克,平均每公顷收白菜多少千克?

有一块梯形白薯地,上底10米,下底15米,高30米,如果平均15平方分米栽一棵白薯,平均每棵收白薯2千克。这块地共收白薯多少千克?

用一块长1.8米、宽1.2米的红布做直角三角形小旗,如果小旗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0.2米、0.3米,这块布可以做多少面小旗?

二、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一)基本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两个物体同时从两地相向(相背)而行

1.两列火车从相距42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5千米,几小时相遇?

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

2.改为求路程的应用题:

两列火车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5千米,4小时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速度和×相遇时间 = 路程

3.改为求某车速度的应用题:

两列火车从相距42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4小时相遇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速度和–客车速度 =货车速度

(二) 变化的相遇问题

1 、两列火车从相距42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5千米, 相遇时各行了多少千米?

2、两列火车从相距42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5千米,客车在距乙地多远的地方与货车相遇?

3 、两列火车从相距42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5千米, 2小时后客车和货车相距多少千米?

4、两列火车从相距42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5千米, 5小时后客车和货车相距多少千米?

5.两列火车从相距42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比客车快5千米,几小时相遇?

6.两列火车从相距42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是客车的1.1倍,几小时相遇?

7.甲乙两地相距480千米,客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1.2小时后,货车以每小时55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货车开出后几小时两车相遇?

第七单元植树问题

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丁丁回家每走一层楼就有12个台阶,共要走72个台阶,丁丁住在几楼?

起点至第一栏的距离为13.72米,中间共有10个栏,栏间距离为9.14米,最后一栏至终点的距离是14.02米,你们知道他从起点到终点跑了多少米吗?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哈佛校外辅导班小学五年级数学测试 (每个空1分,共20分) 1、0.62公顷=()平方米 2时45分=()时 2.03公顷=()公顷()平方米 0.6分=()秒 2、14.1÷11的商是()循环小数,商可以简写作(),得数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3、把2.5 4、2.54·、2.545和2.55……用“>”按顺序排列起来()。 4、在○填上“<”、“>”或“=”号。 (1)0.18÷0.09〇0.18×0.09 (2) 0.7×0.7〇0.7+0.7 (3)3.07×0.605〇0.307×6.05 (4) 4.35×10〇0.8×43.5 5、一桶豆油重100千克,每天用去x千克,6天后还剩下79千克,用方程表示是()=79;x=()。 6、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所对的边长是10厘米,其余两边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直角所对边上的高是()厘米。 7、小明今年a岁,爸爸的年龄比他的3倍大b岁,爸爸今年()岁。 8、100千克花生可榨油39千克,照这样计算,每千克花生可榨油()千克。 9、两个因数的积是3.6,如果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是()。 10、686.8÷0.68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 ,错的打“×”)。(5分) 1、0.05乘一个小数,所得的积一定比0.05小。() 2、小数除法的商都小于被除数。() 3、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当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相等时,面积也相等。() 5、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5分) 1、下列算式中与99÷0.03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A、9.9÷0.003 B、990÷0.003 C、9900÷30 2、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边长不变),它的面积()。 A、比原来大 B、比原来小 C、与原来一样大 3、因为38×235=8930,所以0.38×2.35+10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有答案)

1、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 )个 2、18÷( )= = 5 ( ) =( )÷40=( )(填小数)。 3、 a 7 是真分数, 6 是假分数,a 是( 15 的分子加上 8,如果要使这个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 ( )dm 3 = 10 + 8 = 1 2 - 1 3 + 5 5 - 7 5 = 1 5 9、把 0.334、 、0.34、 4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1 5 - 5 ÷12 - 7 1 12 2 -( 14 - ) ( + )+( + )2、大于 而小于 的分数只有 2 5 。 6 比 4 大,所以 的分数单位也比 4 的分数单位大。 春季期末五年级数学测试卷 (时间 90 分钟 分值 100 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合 计 得 分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每空 1 分,共 21 分) 4 9 这样的分数单位就等于最小的质数。 3 21 3、25 秒=( )分 1040 升=( )立方米 560cm 3 ( ) 75cm 2=( )dm 2 4、16 和 20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5、把 5 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 7 段,每段占这条绳子的( ),每段长( )米。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 5 分) 1、将左边图案绕点 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90°,得到的图案是( )。 2、相邻两个自 然数的 和一 定是 ( A 、奇数 B 、偶数 C 、合数 D 、质数 a A 、1 B 、6 C 、7 D 、5 4、 4 A 、加上 30 B 、加上 8 C 、乘 2 D 、乘 8 5、在 中添上一个 ,从正面和右面看都不变,有( A 、2 B 、3 C 、4 D 、5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 (共 35 分) 1、直接写出得数。(8 分) 6、用一根长 60cm 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接头处忽略不计),并在表面糊上红纸,至 少需要红纸( )cm 2,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 )cm 3。 5 1 6 - 6 = 3 1 5 = 1 5 - 2 4 8 + 5 = 7、有 15 袋糖果,其中 14 袋同样重,有一袋少了 2 颗,质量稍轻,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 ) 次才能保证找出这袋稍轻的糖果。 1 1 1 1 1 4 = = 1 - - 5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8 分) 1 1 6 + 5 + 5 6 = 8、用 0、、 这三个数组成的三位数中,既有因数 2,又是 3 和 5 的倍数的最大的数是( )。 1 3 2 + 5 - 1 6 2 - 1 1 4 - 3 - 3 4 5 1 1 6 - 4 + 3 1 1 )。 3 10、一个长方体木块,高 2.4dm ,平行于底面截成两个长方体后,表面积比原来 增加了 100cm 2。原长方体木料的体积是( )cm 3。 二、仔细推敲,认真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共 5 分) 1、合数就是偶数,质数就是奇数。 ( ) 9 1 2 1 5 5 2 6 7 6 7 1 3 5 5 ( ) 3、解方程。(9 分) 3、一个图形,从正面看是 ,那么这个图形一定是由 4 个小正方体 组成的。 ( ) 1 7 1 5 5 8 + x = 12 x - 12 = 8 x + 7 = 3 4 4、因为 5 3 5 3 6 ( )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 4 倍,它的体积就扩大到原来 的 64 倍。 (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 ?????加法交换律:a+b=b+a ? ? ? ?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 ? ? ?乘法结合律:(a×b)×c=a×(b×c) ? ?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 变式:(a-b)×c=a×c-b×c或a×c-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第二单元位置 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用数对要能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给出一对数对,要能在坐标途中标出物体所在位置的点。二是给出坐标中的一个点,要能用数对表示。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一、小数的乘法 (1)小数乘法计算法则: ①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或个位)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2)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时,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时,积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也扩大(缩小)多少倍。 (3)四舍五入后的数字末尾的0不能去掉。 小数4.7 “四舍五入”前的最大两位小数是4.74,最小是4.65 (4)简便运算: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25×4=100,125×8=1000 (5)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连乘,连加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二、位置 (1)用数对表示,先表示出几列,再表示出几行。如(3,5)表示3列5行。 (2)平移时数对中后面的数字不变。上下移动时数对中前面的数字不变。 三、小数的除法 (1)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①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②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③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2)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

一看---看除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的位数不足时,用“0”补足。三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3)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被除数扩大(缩小)多少倍,除数不变,商扩大(缩小)多少倍。 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缩小)多少倍,商缩小(扩大)多少倍。 (4)商的近似数 小数除法所得的商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商的近似数。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5)循环小数 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像5.3333…和7.14545…都是循环小数。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5.3333…的循环节是3。 简便记法5.3333…可以记做--- 7.14545…可以记做---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例如:0.9375是一个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例如,0.2142854142857…就是一个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6)解决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根据实际需要取商的近似数,用(去尾法,进一法) 例如:装水或装油等用进一法,做衣服,包装礼盒用去尾法。 (7)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主要是看它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大于5还是等于5。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比4小,把尾数都舍去。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比5大,把尾数省略后向前一位进一。 ⑵进一法:在实际问题中,有时把一个数的尾数省略后,不管位数最高位商的数是几,都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如:把400千克粮食装进麻袋,如果每条麻袋只能装75千克,至少需要几条麻袋?因为400÷75=5.33……就是说,400千克粮食装5条麻袋还余25千克,这25千克还需要用一条麻袋来装,所以一共需要6条麻袋。即:400÷75=5.33……≈6(条)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五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 一、填一填,我能行!(每题2分,计20分)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6();一个教室大约占地48(); 一辆小汽车油箱容积是40();小明每步的长度约是4()。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25立方分米=()立方米 217千克=()吨 2时=()日 4公顷50平方米=()公顷 3.==12÷()==()(小数) 4.在○内填>、<或=。 ○○○3○3 5.在12÷6=2这个式子里,()是()的倍数,()是()的因数。 6.如果a=b-1(a、b为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7.同时是2、3、5的最小的倍数是(),把它分解质因数()。8.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8段,每段长是()米,每段长是6米的。9.有一个六个面上的数字分别是1、2、3、4、5、6的正方体骰子。掷一次骰子, 得到合数的可能性是() (),得到偶数的可能性是 () ()。 10.把一根长5分米、宽2分米、高1分米的长方体木料,表面涂满红漆,再锯成棱 长1分米的正方体木块。三面涂了红漆的正方体有()块。 二、辨一辨,我能行!(对的“√”,错的打“×”计5分) 1.48既是8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所以48是8和6的最小公倍数。() 2.输液瓶里装了500毫升的药液,输液瓶的容积就是500毫升。() 3.大于而小于的分数只有一个。() 4.一个非零的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5.一个长方体长a米,宽b米,高h米。如果高增加1米后,新的长方体的体积比 原

可要仔细哟!! 来增加a b 立方米。 () 三、精挑细选,我最棒!(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计5分) 1.的分母加上40后,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 A.20 B.40 C.25 D.50 2.6、7、8和9四个数可组成()对互质数。 A.1 B.2 C.3 D.4 3.把5克糖放入95克水中,糖占水的()。 A. B. C. D. 4.有四个小朋友,他们的年龄一个比一个大1岁,四个人年龄乘积是360,他们中年龄最大的是()岁。 A.4 B.5 C.6 D.7 5.一个长2米的长方体钢材截成三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2.4平方分米,这根钢材原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A. 0.12 B. 0.24 C. 12 D. 24 四、我是计算小能手!(计28分) 1.口算。(每题0.5分,计4分)

2017年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2017年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一、知识之窗:(共30分,每空1分) 1、92÷22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2、9.35÷5的积是()位小数,如果9.35扩大10倍,而商不变,则把5改为()。 3、68000平方米=( )公顷7.08 dm2= ( )cm2 4、在○里填上“>”、“<”或“=” 0.96×1.01○1.01 2.065÷0.1○2.065×100.98÷0.99○0.98÷1 5、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则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厘米,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0米,则三角形的底是()厘米。 6、在9.999、0.7575……、700、3.14159……这四个数中,()是有限

小数,()是循环小数,这个循环小数可以简写为()。 7、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后约为 2.6,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8、梯形的面积=(),用字母可以表示为()。 9、一辆汽车每小时行k千米,7小时行()千米,如果要行驶300千米需要()小时。 10、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运用了()的数学思想。 11、某人身份证号码是362103************,此人是()年()月出生的,此人是张小东最亲的人,这位亲人是张小东的()。 12、一个梯形的面积是54dm2,高是9dm,上底是2dm,这个梯形的下底是()dm。 13、胜利小学买了9个排球,χ个足球,每个排球a元,每个足球69元,则(1)9a+69χ表示(),9a-69χ表示()

14、同学们在一条长120米的小路的一边栽树,每隔6米栽一棵。 (1)如果两端都栽,共需()棵树, (2)如果两端都不栽,共需要()棵树。 15、把一根12米长的电线剪成2米长的小段,要剪()次。 二、快乐ABC(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式子中,()是方程 A、2.5+7.5=10 B、6x+7 C、5x=19 D、x+6>9 2、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与空白部分的面积相比较,它们() A、阴影部分的面积大 B、空白部分的面积大 C、相等 D、无法比较 3、9.12×101可以运用()进行简便计算。 A、除法的性质 B、乘法交换律 C、乘法结合律 D、乘法分配律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次转折,面对小学,各位学生一定要放松心情。接下来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希望给各位学生带来帮助。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 一、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 知识点一: 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二: 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如:3.60 “0” 应划去 知识点三: 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0.02×2=0.04 知识点四: 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思考:

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二、小数乘小数 知识点一: 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 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 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2、用计算器来验算 三、积的近似数 知识点一: 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一、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 2、再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 3、最后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4、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末尾若出现0,要去掉小数末尾的0,使小数成为最简形式。 二、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注意:乘法结合律的应用基于要熟练掌握一些相乘后积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例如:25×4=100; 250×4=1000;125×8=1000; 125×80=10000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a+b)×c=a×c+b×c ,或者是:a×c+b×c=(a+b)×c 注意:简便计算中乘法分配律及其逆运算是运用最广泛的一个,一定要掌握它和它的逆运算。 4、个数相乘,如果有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可以将其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数……加(或减)一个数的形式,再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八、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的应用: 1.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2.计算连乘时可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乘积是整数的两个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计算一步乘法时,可将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拆成整十整百的数和一位数相加减的算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3.对于不符合运算定律的算式,可通过变形再进行应用。 错点警示:小数乘整数的积的末尾有0时,一定要 先点积中的小数点,再去掉积中小数部分 末尾的0。 规避策略:牢记计算方法和解题过程,先按整数乘 法计算,再数小数位数,确定小数点的位 置,最后去掉 小数部分末 尾的0。 第二单元《位置》 一、对行和列的认识。 1、横排叫做行,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 二、对数列的认识和表示方法。 1、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就是数对,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 2、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不要把列和行弄颠倒。 3、写数对时,用括号把列数和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它们隔开。写作:(列,行)。 4、数对的读法:(2,3)可以直接读(2,3),也可以读作数对(2,3)。 5、一组数对只能表示一个位置。 6、表示同一列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表示同一行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 8、表示位置有绝招,一组数据把它标。竖线为列横为行,列先行后不可调。 一列一行一括号,逗号分隔标明了。 三、物体移动引起数对的变化。 1、在方格纸或田字格上,物体左、右移动(向左或向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等于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物体上、下移动(向上或向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等于加上或减去平移的格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 一、计算。 ㈠直接写出得数。 6.3+3.7= 9-1.8= 1.4×0.5= 0.49÷0.7= 1.53+0.8= 3.9-0.39= 0.25×12= 0.51÷0.3 = 9.2×0.01= 70÷0.5= ㈡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3.6+9.8+6.4 17.3× 0.25× 8 2.31×1.5+1.5×7.69 ㈢解方程(第一小题要求验算) 5x+45=300 8x-13.6=0 0.9x+4=20.25 6 ×2.5-3x=5.0 l ㈣计算。 90-78.09+4.23 32.34÷2.l ×0.4515.32-1.8×5-3.46 (9-2.78)×15÷3.11 (1.36+4.85) ÷(0.15×6) 3.6÷〔(1.3+0.6) ×5〕 ㈤列式计算。 (1)3.7与3的积,减去36.8除以4 (2)一个数的3倍加上这个数的一半 的商,差是多少? 等于80.5,求这个数。 二、填空。 (1)求9的十分之五,写成小数乘法的式子是。 (2)6.416416……用简便形式写作。 (3)56.28+0.67转化为5628+67是根据规律。 (4)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写作。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5平方分米,底是分米,它的高才是1.5分米。 (6)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时,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7平方厘米。 (7)一块三角形土地,底是390米,高是280米。这块土地的面积是公顷。

(8)比较大小。3÷0.3○3×0.3 0.6×0.5○0.6÷2 三,量出右图所需的数据,求图形的面积。 四,应用题。 1、李明看一本225页的童话集。前5天每天看24页。以后每天看35页,再用几天可以看完? 2、两个港口的航线长357千米。甲乙两艘船同时从两个港口出发,相向而行,经过6小时相遇。甲船每小时行31.5千米,乙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一架新式飞机每小时飞行3400千米,比一架普通飞机速度的4.5倍还多25千米。普通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列方程解答) 4、在一块近似平行四边形的菜地里种萝卜,平均9平方分米种一棵,平均每棵收萝卜0.75千克。这块地的底30米,高18米,可收萝卜多少千克? 5、童装厂原来做一种儿童服装,每套用布2.2米。现在改进了裁剪方法,每套节省布0.2米。原来做800套这样的服装所用的布,现在可以多做几套? (请用最佳解法求出本道题的问题)

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2019年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题期末考试快到了!大家准备好了吗?小编为您带来了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希望您多加练习,相信会提高您的考试成绩,加油哦! 检测题 1. 求0.45吨=()千克时,可以这样想:把吨数改写成千克数,是把()单位的数改写成()单位的数,要()进率(),只要把0.45的小数点向()移动()位。 2. 求60平方分米=()平方米时,可以这样想:把平方分米数改写成平方米数,是把()单位的数改写成()单位的数,要()进率(),只要把60的小数点向()移动()位。 3. 0.24米=()厘米0.09吨=()千克 8.54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64千米=()米 2.08平方千米=()公顷 3.2公顷=()平方米 4. 14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785米=()千米 23分米=()米90公顷=()平方千米 60克=()千克760毫米=()米 练习题 1. 在○里填上>、<或=。 138平方分米○1.38平方米0.04千克○400克 25公顷○25平方米78厘米○7.6分米

2. 1吨小麦可以磨面粉0.83吨,100千克小麦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 3.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1.□9米>138厘米2□千克<0.18吨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与整数的乘法意义相同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是多少 2、小数乘小数:与整数的乘法意义不相同,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1)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含有两级运算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含有括号的运算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第二单元位置 1、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 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2、作用:一组数对确定唯一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例:在 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注(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2)数对(X,5)的行号不变,表示一条横线,(5,Y)的列号不变,表示一条竖线。(有一个数不确定,不能确定一个点) 2、图形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数不变。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的乘法意义相同,都是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4、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先按整数乘法来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积的小数末尾有0的把0去掉。 2.小数乘小数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需要添0补位。积的小数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积的末尾与因数的末尾对齐) 乘法中的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3.积的近似数 (1)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首先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把保留的小数位数下一位的数字“四舍五入”(大于等于5向前一位进1,小于5舍去)。(2)进一法(3)去尾法 计算钱数时, 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 4.连乘、乘加、乘减运算顺序 (1)小数连乘,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2)乘加、乘减运算顺序: 无括号的,先算乘法,再算加减;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减法: 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 - b×c 除法: 除法性质:a÷b÷c=a÷(b×c) a÷b÷c= a÷c÷b 第二单元《位置》 1.竖排为列,横排为行。 2.列数,一般从左往右数;行数,一般从前往后数。 数列数和行数时,数的起始点和方向不要弄错。 3.数对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列在前,行在后,两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如(列数,行数)。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1)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有余数时可在余数后补0继续除。 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要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除。 (2)一个数除以小数,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法则计算。 (3)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商随着扩大或缩小。(同大同小)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或扩大,商反而扩大或缩小。(大小相反) 除法中的规律: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2.商的近似数 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3.循环小数 (1)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2015-2016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5-2016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后附答案 学校:班级:姓名: 一、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根据18×64=1152,可知1.8×0.64=(),11.52÷6.4=()。 2、686.8÷0.68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结果是()。 3、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整数取得近似值是3,这个数最小可能是(),最大可能是()。 4、34.864864 …用简便方法表示是(),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5、不计算,在○里填“>”“<”或“=”。 0.5÷0.9 ○0.5 0.55×0.9 ○0.55 36÷0.01○3.6×100 7.3÷0.3○73÷3 6、小明今年a岁,爸爸的年龄比他的3倍大b岁,爸爸今年()岁。 7、一本字典25.5元,孙老师拿150元钱,最多能买()本。 8、 0.62公顷=()平方米 2时45分=()时 2.03公顷=()公顷()平方米 0.6分=()秒 9、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所对的边长是10厘米,其余两边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直角所对边上的高是()厘米。 10、一个盒子里有2个白球、3个红球和5个蓝球,从盒中摸一个球,可能有()种结果,摸出()球的可能性最大,可能性是()。 11、某学校为每个学生编排借书卡号,如果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如:974011表示1997年入学、四班的1号同学,该同学是男生,那么1999年入学一班的29号女同学的借书卡号是() 二、判断题(8分) 1、a2和2a表示的意义相同。() 2、3.675675675是循环小数。() 3、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图形都相同。() 4、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0.05乘一个小数,所得的积一定比0.05小。() 6、小数除法的商都小于被除数。()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时间: 40分钟 满分:100 第一部分我能行 孩子,别紧张!其实这些题并不难。只要你细心审题,认真思考,耐心检查,老师相信你一定行! 一、学海拾贝:填一填.(每空1分,共27分) 1、全世界约有200个国家,其中缺水的国家有100多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有40多个,缺水的国家约占全世界国家总数的 ()() ;严重缺水的国家约占全世界国家总数的 ()() ;看到这个材料,你的提议是( ). 2、 36的因数有( ),它最小的倍数是( ). 12和18的所有公因数有( ). 3、100以内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大奇数是( ). 4、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的两位数是( ). 5、填上最简分数: 8.63平方米=( )平方分米 3040亳升=( )升 2090立方分米=( )立方米 220分=( )小时 6、 )() ( 15)( 2416 )(8 5== ÷==←填小数. 7、一堆煤运走了3吨,还剩4吨,运走的占这堆煤的( ). 8、长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24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0、一根长2米的长方体钢材,沿横截面截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0.8平方分米,这段长方体钢材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1、在下面每组数的○中填上“>、<、=” 4 13○3.25 509○209 1211○169 65○0.825 1立方米○1升 二、火眼金睛判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 1、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12. ( ) 2、约分和通分只改变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大小,没有改变分数值的大小.( ) 3、一个容器的容积就是它的体积.( ) 4、做一个零件,甲用了 2 1 小时,乙用了31小时,甲的效率高.( ) 5、至少要8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 三、慧眼识珠: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三次,其中每份是这张纸的( ). A 、 21 B 、6 1 C 、81 D 、91 2、一瓶蓝墨水的容积是60( ). A 、立方分米 B 、升 C 、亳升 D 、立方毫米 3、当a 为任意一个自然数时,下列三种说法不对的是( ). A 、一定是整数 B 、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C 、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4、下面各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163 B 、15 6 C 、94 5、一个长方体被挖掉一小块(如图)下面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A 、体积减少 ,表面积也减少 B 、体积减少, 表面积增加 C 、体积减少, 表面积不变 四、神机妙算.(24分) 1.直接写得数.(6分) 103+10 7 = 83+83= 118-115= 1- 125= 1310-13 4= 1-83-81 = 2.脱式计算.(6分 )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一)小数乘整数: 1、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求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或1.5的3倍是多少)。 2、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二)小数乘小数: 1、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或求1.5的1.8倍是多少)。 2、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按整数算出积后,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也就是把小数化简;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三)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四)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五)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六)小数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跟整数是一样的。 (七)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 a-b-c=a-(b+c) a-(b+c)=a-b-c 乘法: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 a÷b÷c=a÷(b×c) a÷(b×c) =a÷b÷c 第二单元位置 (一)数对 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二)作用 一组数对确定唯一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例: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6年五年级上期期末数学试题 (全卷共五个大题,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 一、填空题(共22分) 1.×的积是( ),保留一位小数是( );11÷6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精确到百分位是( )。 2.根据56×13=72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计算结果。 ÷56=( ) ×=( ) ÷=( ) 3. 根据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8) 9×+9×=□×(□+□) 4. 在○里填上“<”、“=”或“>”。 ×○ ÷○×5 ×○ 5.如图,从盒子中任意摸出1个球,结果有( )种 可能,摸到( )可能性大。 6.小亮坐在教室第4列、第3行的位置,可以用数对(4,3)表示,他左边同学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为( , ),他右边同学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为( , )。 7.右图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已知两个空白三角形的 面积分别是15平方厘米和25平方厘米。阴影三 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8.根据前三题结果的规律,直接写出后三题的得数。 ×1= ×2= ×3= ×4=( ) ×5=( ) ×6=( ) 9.看右图回答: (1)糖糖的体重是( )千克; (2)当x=25时,糖糖的体重是 ( )千克。 10.学校举行元旦汇演,要在200米的环形跑道四周每隔5米插一面红旗,每两面红旗中间插一面黄 旗。共需要( )面红旗,( )面黄旗。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机密]2016年 1月14日前 学校 班级 考 生 姓名 考 号 顺 序 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8年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试题

××县2017年小学毕业考试 五年级数学试题 (90分钟完卷满分100分) 部分基础知识数式运算问题解决总分总分人得分 注:考试中,不得使用计算器等计算工具。 得分评卷人 一、基础知识(共33分) (一)妙笔填空(共23分,每空1分) 1.已知31×12=372,那么3.1×1.2=()。 2.一种长方形相框的长是6.5dm,宽是 3.8dm,要给15个这样的相框四周镶上铝条,至少需要()dm铝条。(接头处忽略不计,得数保留整数) 3.25÷6商4余(),2.5÷0.6商4余()。 4.0.46×3.7的积是()位小数。 5.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人保留一位小数后是12.5,这个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6.5.32161……的循环节是(),它的小数部分第50位上的数字是()。 7.3、4、8、17、……按这样的规律排列,第8个数是()。 8.如图所示:若直角三角形AEB的面积为15平方厘米, 那么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9.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2平方千米=()公顷2018年全年有()天 3吨50千克=()吨2时45分=()时 10.在3张纸片上分别画△、口、记号,然后做成纸团,从中任意抽出两个,请在后面括号内画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1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比原数大28.26,原数为()。 12.在填上“>”“<”“﹦” 2.87× 3.6287×0.3625÷0.2325×0.23 13.观察下列算式: 9×0+1=19×1+2=119×2+3=21 9×3+4=319×4+5=41…… 照这样的规律,第10个等式为()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 用0占位。 3、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 a+b=b+a加法结合律 (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减法连减,减去他们的和,注意添加括号)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除法连除,除以它们的积,注意添加括号) 第二单元位置 数对(a,b) a表示第几列 b表示第几行列横数行竖数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