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涂附磨具发展史》编写大纲

《中国涂附磨具发展史》编写大纲

《中国涂附磨具发展史》编写大纲
《中国涂附磨具发展史》编写大纲

《中国涂附磨具发展史》编写大纲

(草案)

《中国涂附磨具发展史》总的写作架构由七大部分构成。

前言

概括涂附磨具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当前的发展状况。

发展史(第一到五章)

拟分为五个阶段(五章)叙写涂附磨具行业的发展过程。

一个工业门类的兴起、发展和兴盛离不开一个国家乃全球经济发展的宏观需求,我们将按照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全球经济的发展形态,每个阶段结合国家的经济形势,结合国外涂附磨具的发展情况,概述我国涂附磨具行业在当时的发展状况和特点;集中展现我国涂附磨具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事件、科技成就和代表企业,描述对国内涂附磨具发生突变和转折的历史节点,生动地再现我国涂附磨人的精神风貌、创业精神及振兴民族工业的不懈追求。

发展启示(第六章)

经过分析比较,找出行业发展的规律;分析行业的贡献:指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行业展望(第七章)

明确发展方向,展望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前景。

专论(第八章)

以行业发展的几个重点要素为横向坐标,集中揭示我国涂附磨具行业发展过程中相关专项事业的发展背景、特点和演变、进化情况,使行业内从事这些专项事务的现有工作人员及相关人员了解历史过程,找准当前工作接口,并启迪后人更好推进。

*本部分与发展史部分可能有部分重复,到底如何分配和界定,待具体编写时再定夺。

典型企业(第九章)

主要记载各代表性企业的成长发展历史;(主要以经营规模大小设定进入门槛线,通用产品门槛要高,特殊产品门槛降低,而且应保证最早生产专、特、精产品的企业能够入围)。

附录

主要附有涂附磨具行业大事记、各种生产经营统计数据、重要奖励项目、荣誉称号及技术专利等。

前言

一、论述涂附磨具行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简述涂附磨具的概念、名词来历、起源以及对社会劳动与人类进化过程的意义;

涂附磨具在现代工业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及贡献。

二、概论中国涂附磨具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规模、技术水平、装备水平、涵盖的应用领域以及在世界同行业所处的地位等方面客观总结评价我国涂附磨具的现状;

涂附磨具的发展趋势。

各级领导视察、关怀的内容也写入本部分。

三、编写本发展史的意义。

唤起我国涂附磨具行业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等对我国涂附磨具产业发展历程的记忆,使大家了解我国涂附磨具行业前辈们的艰苦创业精神,激励涂附磨具行业人的斗志和工作激情、不满足目前我国涂附磨具产业仅为世界大国的地位,奋发图强,勇于创新,促进我国涂附磨具产业由大变强的进程,使我国涂附磨具工业早日跻身世界强国行列,实现我国涂附磨具工业的伟大复兴。

第一章中国涂附磨具工业的萌芽

时间大约为二十世纪三十、四十年代。

一、简述同时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涂附磨具工业的发展情况;

二、中国涂附磨具工业诞生阶段综述;

三、上海砂布砂纸民族工业诞生的艰难历程;

四、天津砂布砂纸民族工业诞生的艰难历程;

五、其他地区砂布砂纸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

六、解放前夕中国涂附磨具工业统计及经济技术指标分析。

第二章解放初期中国涂附磨具工业的新生

时间大约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一、简述同时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涂附磨具工业的发展情况;

二、解放后中国涂附磨具工业奠基阶段综述;

通过一系列事件说明和叙述我国涂附磨具工业解放后的发展情况。这一时期是我国涂附磨具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时期,是我国涂附磨具工业的奠基时期,初步形成了遍布全国的涂附磨具生产网。

三、民族资本砂布砂纸工业的发展;

包括:上海磨料磨具工业的重组、天津砂布砂纸厂成立、武汉、济南、北京、沈阳等地砂布厂的建立。

四、国有涂附磨具产业的诞生和规划;

包括:沈阳苏家屯砂轮厂的砂布砂纸、一机部二局成立,磨料磨具工业划归二局领导、派出有关人员到苏联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进行培训等。

五、郑州磨料磨具基地的建设;

包括:二砂、三磨所、六院、机专的诞生。

六、本期中国涂附磨具工业经济技术指标分析。

第三章计划经济时期中国涂附磨具工业的发展

时间大约为1958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

一、简述同时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涂附磨具工业的发展情况;

二、计划经济阶段中国涂附磨具工业的发展综述;

通过一系列事件说明和叙述我国涂附磨具工业在计划经济时期,直至改革开放前的发展情况。这一时期是我国涂附磨具工业从小到大的发展时期,形成了遍布全国的涂附磨具生产网,为改革开放后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时期应包括“大跃进”、文革对我们行业带来的影响。)

三、全国涂附磨具生产网的建立;

分别叙述上砂、二砂、天津、武汉、北京、沈阳、济南等砂布砂纸制造企业的发展情况。

四、本期中国涂附磨具的技术进步情况;

包括以下重大事件:

二砂从民主德国引进涂附磨具悬挂生产线;

干磨砂布一条龙联动线诞生并普及全国;

水砂纸生产实现悬挂干燥和机械化生产;

第一台静电植砂机诞生;

无头砂带诞生;

行业砂布砂纸第一次质量评比;

第一台砂布砂纸磨削试验机诞生;

各企业的技术开发工作;

1977年行业经验交流会;

1978年机械工业组团出访国外等。

五、本期中国涂附磨具的行业管理;

包括:行业归口管理情况;

三磨所开展涂附磨具科学研究,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情况;

标委会成立前的标准化工作情况;

第一个行业标准的诞生;

行业的质量、计量管理工作情况;

行业的情报信息工作情况;

行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培养情况;

计划经济时期职工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

计划经济时期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包括砂布砂纸援助阿尔巴尼亚、砂布砂纸开始大量出口等。

六、计划经济时期中国涂附磨具工业经济技术指标分析。

第四章改革开放后中国涂附磨具工业的发展

时间大约是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

一、简述同时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涂附磨具工业的发展情况;

二、市场经济阶段中国涂附磨具工业的发展综述;

这一时期是我国涂附磨具工业从手工使用的砂布砂纸向机械化使用的现代涂附磨具发展转型的时期,是我国涂附磨具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三、本期中国涂附磨具行业重点企业发展情况;

四、本期中国涂附磨具工业技术进步情况;

包括以下重大事件:

二砂、上砂引进高档涂附磨具生产线;

济南砂布厂、天津砂布砂纸厂、广东利丰砂纸厂、武汉砂布厂、北京东升砂布厂先后引进国外装备和和技术;

原布处理、静电植砂、柔曲、砂带转换等一系列新工艺、新技术开始应用;

全树脂产品迅速取代动物胶砂布;

涂附磨具用水溶性酚醛树脂诞生并大量应用;

涂附磨具专用棉布研制和生产;

钢纸砂盘、砂页轮、砂页盘、砂套等新产品诞生;

砂带磨削等机械化应用开始普及;

青岛木工机械厂、苏州林业机械厂引进国外砂光机技术;

P磨料应用等。

五、本期中国涂附磨具的行业管理;

涂附磨具协会成立及开展的活动;

抛光技术研究会的成立及活动;

涂附磨具标准化委员会成立和制定标准情况;

六、新时期的行业人才培养:

包括:企业职工培训;

专业学校教育;

磨料磨具职工大学;

技工学校等情况;

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情况等。

七、本期中国涂附磨具工业经济技术指标分析。

第五章新世纪中国涂附磨具行业的高速发展

时间是新世纪初的十一年。

一、简述同时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涂附磨具工业的发展情况;

二、新世纪中国涂附磨具工业的发展综述;

随着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我国涂附磨具工业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发展的特点是国有企业收缩,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玉立、三菱、锋芒、小太阳等一大批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开始登上我国涂附磨具的大舞台,外国企业也开始进入中国;过去的涂附磨具行业老大:上海砂轮厂、天津砂布砂纸厂、武汉砂布厂等都宣告破产。基本完成了我国涂附磨具工业由小变大的过程,涂附磨具总产量达到世界第一。

三、新世纪中国涂附磨具企业发展情况;

新世纪中国涂附磨具企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民营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产业的主要力量,玉立、锋芒、小太阳等诞生并迅速发展壮大;

公有经济改制重组:白鸽、三菱、济南博世改制并发展、四砂、远东涉足涂附磨具、上砂、武汉、天津等破产;

外资进入中国,独资、合资企业发展:韩国高丽、圣戈班、日本理研、3M等外资企业投资国内;

进出口剧增等。

四、新世纪涂附磨具技术进步情况;

包括以下重大事件:

多条引进生产线投产;

原布处理设备、涂附磨具生产线装备、砂带转换设备、砂页盘自动生产线实现国产化;

混纺布、聚酯布等新基材不断涌现;

煅烧磨料、涂层磨料、半脆刚玉、复合磨料等新磨料不断涌现;

新型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新粘结剂不断涌现;

应用从一般性打磨到精密磨削、复杂型面磨削、重负荷磨削的发展,市场的开拓等;

各种新产品开始进入汽车、飞机、电路板等国家重要和新型行业等。

五、新世纪的行业管理情况;

新世纪的协会工作;

信息传媒工作,协会会刊、网站的建设与发展;

行业技术信息资料的出版情况;

市场经济时期职工队伍的建设:用工制度的演变和企业文化等;

新世纪与国外同行交流增加等。

六、新世纪中国涂附磨具工业经济技术指标分析。

第六章中国涂附磨具行业发展的启示

分析比较中国涂附磨具行业的发展情况,找出行业发展的规律;

分析行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带动系数(上游行业),推动系数(下游行业);

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

第七章中国涂附磨具行业的展望

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战略转变和工作重心转移;

依托重点工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若干技术实现突破;

节能降耗,环保治理,步入低碳绿色轨道;

形成一批世界知名品牌和优势企业;

迈向涂附磨具世界强国行列。

第八章专论

一、产品品种篇

列表介绍各产品品种、开发企业、开发时间,目前生产企业名称。

分别叙述各品种,尤其是新产品包括:环形无头砂带、接头砂带、砂盘、页轮、页盘、无纺布等的开发过程和水平。

二、科学技术篇

列表介绍涂附磨具生产各工序工艺和装备的发展:包括:原布处理、涂胶、植砂、干燥、制造后处理、转换、砂带接头、钢纸砂盘制造、砂页轮制造、砂页盘制造、砂套制造、检测等。

分别论述各种新工艺和装备诞生的过程和水平,包括:砂布一条龙生产、水砂纸悬挂干燥、静电植砂技术、原布处理技术、柔曲、砂带制造等。

列表介绍涂附磨具工艺技术和装备引进情况。

三、标准、计量和质量管理篇

本行业标准化、计量和质量管理的特点及其相关组织的活动。

标委会成立前的标准化工作。

标委会成立及发展。

现行有效标准一览(列表)。

四、行业管理和行业活动篇

中国涂附磨具行业管理特点及其相关组织机构的职能;

计划经济时期的行业管理:企业主管部门实施全方位垂直化纵向管理;行业归口研究所——郑州三磨所参与协助;

市场经济时期——尤其是1998年以后,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股权管理为主要纽带,绝大多数企业只有所有部门(即主要股东单位或实际控制权单位),而不再有主管部门(即使有,一般也是挂靠性质),行业管理特点整体上是横向管理——企业自主管理、行业协会自律,辅之以各政府部门按职责权限分级分层和属地化原则实施的各项宏观调控措施和日常监督性检查。

列表介绍行业协会的诞生和发展情况。

五、情报信息传播篇

情报信息的收集及传播管理;

网站的建立和发展;

行业技术书籍、信息资料的出版

列表介绍行业出版的书籍、信息资料和刊物。

六、关联行业助推发展篇

着重描述上、下游行业发展对涂附磨具行业的助推以及涂附磨具行业推动上、下游行业发展的情况。

上游材料企业:

列表介绍各种材料种类、开发企业、开发时间。

分别论述各种材料,包括:基材、粘结剂、磨料和各种助剂的诞生和发展等。

列表分别介绍涂附磨具生产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情况。

分别论述涂附磨具制品装备、制造装备和布处理装备等的诞生和发展等。

下游磨削应用

介绍从手工使用到机械使用,从一般性打磨到精密磨削、复杂型面磨削、重负荷磨削的发展情况。

列表介绍涂附磨具磨削设备和工具的发展情况。

七、人才培养、人文管理和社会责任篇

行业人才培养、职称评定、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情况;企业文化培育情况;行业企业发展惠及社会、惠及职工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情况。

包括职工数量,职工素质、职工培训、用工制度的演变。

八、对外交流合作篇

包括各企业和协会的对外交流情况。

第九章、典型企业

列表统计历年行业企业数量,按制造企业、制品企业、原材料企业、装备制造企业、磨床和磨削工具企业等分别统计,介绍企业名称、成立时间、年产值、年职工数及主要产品;

列表介绍工厂分布表;

规模以上重点企业分别介绍:包括涂附磨具制造企业、涂附磨具制品企业、工艺装备制造企业、原材料生产企业、装备制造企业和磨床制造企业等。(由各企业提供企业概况介绍和发展史资料,协会理事会和编辑委员会审定。)

附录

附录1中国涂附磨具行业发展大事记

按时间顺序罗列我国涂附磨具从诞生到发展的事件,包括地点、参加人物等。

附录2 中国涂附磨具行业历年生产经营统计数据

历年生产经营和进出口统计报表汇总。

附录3 中国涂附磨具行业各种奖励、荣誉称号一览表

主要按时间顺序罗列行业内企业获得省级(含)以上政府部门、全国性社会团体/行业协会颁发、授予各种奖励、嘉奖、荣誉称号(如: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名牌产品、国家级/省级新产品、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的单位、项目名称和人员。

附录4 中国涂附磨具行业技术专利一览表

主要罗列行业内各企业获得国家知识产权部门正式授权的各种涂附磨具方面的专利(按年排列)。

教学大纲编写范本

《现代推销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分类:电子商务专业职业技术课 课程名称:现代推销技术 编者:王青 审定者:王双萍 编写时间:2008年03月 第一部分课程简介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 (一)课程性质 现代推销技术属于电子商务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为该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艺术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全面地涵盖了推销的基本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推销实务过程。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现代推销的基本知识,了解推销的理论、思想、方法和技术,了解当代推销的特点和经营模式,具备从事市场营销、促销以及企业管理等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推销知识,为学生将来从事营销及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本课程系统介绍了现代推销技术的基本知识,主要思路是以推销的基本理论为框架,

包括推销原理、推销要素、推销环境与推销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寻找与识别顾客、接近顾客、推销洽谈、处理顾客异议、成交与售后服务等推销技术和技巧,既全面地涵盖了推销的基本理论,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推销实务过程。 三、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学 2.后续课程:无 第二部分课堂教学总体安排 一、学分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开设一个学期,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5课时,单项技能训练18课时,综合训练6课时,复习2课时,机动3课时。 二、推荐教材 (一)推荐教材 1.《现代推销技术》刘文广庞如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8; 2.《推销实训教程》陈新武龚士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5; (二)参考书 1.《现代推销学》吴健安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2; 2.《推销与谈判技巧》安贺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 3.《现代推销技术》张春霞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 三、本课程开设需要的教学环境、设备条件 本课程理论教学部分要求课堂教学,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大部分在课堂以案 2

网页设计与制作教材编写大纲

《网页设计与制作》教材编写大纲 【开篇引案】卓帆五金制品厂网站 【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职业岗位分析】 ◆认识网站、网页 ◆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职业岗位分析 ◆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典型工作任务 【典型任务1】网站规划 【工作任务描述】 1.任务背景 2.任务目标 对网站进行需求分析 对网站的风格进行定位 制定网站具体实施方案,制作网站规划说明书 3.所需工具 【工作过程】 第1步:网站需求分析 第2步:制作网站规划说明书 ◆嵌入知识点 【典型任务2】站点建设与管理 【工作任务描述】 1.任务背景 2.任务目标 认识站点,明确站点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 根据网站建设实际需要,合理有效地创建与管理站点资源3.所需工具 【工作过程】 第1步:认识Web站点 第2步创建“卓帆五金制品厂”网站本地Web站点 第3步管理站点 第4步创建文件夹和空白页面 ◆嵌入知识点

【典型任务3】首页设计与制作 【工作任务描述】 1.任务背景 2.任务目标 明确首页设计与制作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在页面中设置跟踪图像,作为布局蓝图 在网页中绘制布局表格和布局单元格对页面进行布局 在页面中插入表格、设置表格属性 对网页中的文本进行格式化设置 在网页中插入图像并进行编辑与美化 3.所需工具 【工作过程】 第1步:设计网站首页 第2步:制作网站首页 ◆嵌入知识点 【典型任务4】首页美化 【工作任务描述】 1.任务背景 2.任务目标 理解CSS 样式表的意义和原理 在Dreamweaver网页制作软件中定义并应用样式表来美化首页外观3.所需工具 【工作过程】 第1步:认识CSS样式表 第2步:创建与编辑CSS规则美化网站首页 ◆嵌入知识点 【典型任务5】设计二级页面 【工作任务描述】 1.任务背景 2.任务目标 3.所需工具 〖子任务1〗设计“首饰包装”页面的内部与外部链接 【工作任务描述】 1.任务背景

教材编写要求

教材编写规范 为了保证培训教材的质量和实用性,避免与公共理论培训教材的交叉和重复,提出以下编写原则和要求。 一、编写原则 1.教材编写工作。各单位应组建编写小组并明确编写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任务分工。要进一步开展调研,充分了解本单位职工培训需求,立足实际,增强针对性,突出创新,吸纳新工艺、新技术,注重教材编写实效,满足职工培训需要。 2.教材形式。可以采用传统方式和按工艺编写两种形式,教材贴近生产实际,增强针对性,满足不同层次人员需求,重点工艺要有对应的教学案例, 3.事故案例。要立足于采用本单位的事故案例,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4.《教材》在保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通俗性的同时,应该在章节的划分时,按照分工种、工艺、工序传授知识技能。同时,把各工序实施过程中发生几率较大的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充分起到指导作用和警示作用。 5.必须以正式出版物要求规范自编印刷教材的编写,注意教材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突出知识性和适用性,总体结构、章节布局合理,内容详略得当、繁简适宜,概念、定义、名词等准确、规范。正文、图片及说明、图表中的公式、文种、大小写、符号、脚注等清晰可辨。 6.必须紧密联系教学内容,注意修改、更新、完善教材内容,保持优势、特色学科教材的领先性,进一步提高教材水平,为教材的正式出版打好基础。

二、编写要求 ㈠非正文部分 1.封面和扉页 (1)书名:要求简明、准确。 (2)编写人员名单 (3)编委名单排列顺序可遵循以下任一原则:以姓名汉语拼音为序;以姓名笔画为序;按作者在书中所写章节出现先后排序。 2.目录 目录是全书内容和层次结构的缩影,可使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该书的全貌,也是阅读时查寻的依据。 (1)目录与正文的标题内容必须完全一致。 (2)前言、序等一般可不列入目录;如果列入目录,也不标注页码。全书后的参考文献、附录、索引、图片等应列入目录,并标注页码。 3.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是作者或出版者向读者推荐介绍图书的短文,包括图书的主要内容、特点和主要读者对象。要求文字简洁,突出重点,内容具体,切忌笼统空泛。 4.前言 前言一般为作者或主编所写,用以说明本书编写意图和宗旨,全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编写原则和过程,读者对象和适应范围,阅读建议以及与编写有关的事宜及致谢。 5.附录

实验教学大纲编写格式 - 山东大学

《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山东大学医学院

《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医学机能学实验 英文名称:Medical Functional Experiment 课程编号: 实验课性质:融合创新性实验 课程负责人:高建新 开放实验项目数: 大纲主撰人:周玉琴王进、李瑞峰、潘芳、王越 大纲审核人:胡维诚 一、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40 实验学时:40 课程总学分:实验学分: 二、适用专业及年级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专业用 5、6、7年制 三、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医学机能学融合性实验教学,将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学的分科理论知识,按系统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系统化的知识。同时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学会使用医学机能学实验常用的仪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病例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主要仪器设备 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血气分析仪、电磁流量计、压力换能器、张力换能器、水检压计、冷冻离心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箱、形态学分析系统、手术器械、恒温彩色微循环显微仪、医学图像分析系统。

六、考核方式 结合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确定成绩。 七、实验教科书、参考书 (一)教科书 1.胡维诚.《医学机能学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二)参考书 1.李自英,胡维诚.《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胡还忠.《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培训教材大纲模板

培训教材大纲模板

教材编写大纲 总体要求 1、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连贯性、逻辑性,力求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并在可用图示说明的 前提下直接用图说明教学内容,以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2、要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适当留有供自学和拓宽专业的知识内容。 3、每学时按4000~5000字编写。 内容安排 1、目录---列至三级标题(即章、节、一、二、三等)。 2、每章前要列出“学习目的及要求”,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在“章”的末尾需附有“单元小结”及“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必须是1995年以后出版的书籍和刊物),以便自学。 3、正文中例题及章末思考题和习题应贴近生活和生产实际,并占有一定的比例,例题以[例题x-x]的格式按章——例题流水号形式给出。 4、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可适当插入与新技术、新工艺、新信息相关的知识点,以丰富教材内容,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5、根据需要书末附“附录”;附录内容应与正文内容相关,引用列出的数据、标准等要准确无误。 须知》。 版面布置要求 1.纸张为A4规格---行距为25磅。全文统一采用小4号字体、同规格纸。 2.体例 第**章 ****(居中) 第**节 ****(居中) 一、****(前空两格,独占一行) **************************************************(下文另行,前空两格,另行顶格排) (一)****(前空两格,独占一行) **************************************************(下文另行,前空两格,另行顶格排) 1. ****(前空两格,独占一行,另行顶格排) **************************************************(下文另行,前空两格,另行顶格排) (1)**** ***********************(标题后空一格,接下文,另行顶格排)**************** ①*********************************(正文接标题号,另行顶格排)

教材编写格式

教材编写格式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附件4: 教材编写格式要求 前辅文(交稿时必须有)(另需同时制作课件,交稿时同时交上) 1. 本书作者:主编、副主编,编委等所有编写人员。 2. 内容简介:主要内容和特点,适用范围,200 ~300字。 3. 前言:编写依据和目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写作过程,人员分工,读者对象, 鸣谢和谦辞,1000字左右。 4. 目录(章、节、节下一级) 一、正文 每章正文前建议设“导言”部分,下列“本章学习目标”、“本章重点”或“本章难点” 每章正文后设案例分析、实训题、思考题。具体项目可根据各课程内容特点选择。 1. 标题层次清楚,上下级从属关系明确;采用西式排列法:(样张见附录3) 1 (绪论、章) 标题小二号宋体加粗 1. 1(节)标题四号加粗 1. 1. 1(节下一级)小四号号宋体加粗 1.1.1.1(节下二级)五号字体加粗 (1)(节下三级)前空2格,接排正文 1)(节下四级)前空2格,接排正文 正文字号为小四号字,宋体,单倍行距,纸张:16K纸。 2. 插图 ①可有可无插图尽量不用。 ②图应有图号(如“图”)、图题,图号与图题空一字距,居中排于图下方。图 线线型符合制图要求。 ③插图除在正文相应位置编排外,所交电子稿必须另存为单独的文件;扫描 图片分辨率应在600线以上;文件格式为“TIF”、“JPG”等; ④所提供插图引自其他书籍资料的,作者提供原书和资料即可;自己提交的 绘图必须清晰。 注:Word中挂的图片均不能使用。 3. 表格

表格应有表序(如“表”)、表题,表序与表题空一字距,居中排在表上方,表的结构一般采用三线表。 4.图、表版式 图(表)标题为5号黑体,图(表)中为5号宋体。 5. 正文内容 书稿内容要有科学性(准确)、先进性、实用性(适于教和学)、可读性、简洁(不可以因个人需要参编的字数而加大篇幅)。注意着作权问题,杜绝整章整节照搬引用,网上下载。 二、参考文献 只列主要参考书目(不超过80个),附于书后。格式为: 图书:[序号]着者.书名.版次(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期刊:[序号]着者.题名.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三、排版设置 1.页面设置 ⑴纸型 要求见右图。 ⑵页边距 要求见右 图。 2.教材内容 ⑴章 选中题目 “章”部分,设粗体三号字(字体可自选)并居中,在格式→大纲文字、两端对齐等,在间距中设置段前行、段后行。见右图。 ⑵节 选中题目“节”部分,设粗体小三号字(字体可自选)并居中 ,在格式→段落中设置大纲文字,在间距中设置段前行、段后行。见右图。

教学大纲编写要求与说明

附件1 教学大纲编写要求与说明 一、大纲编写要求 课程教学大纲是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实施教学与考核的主要依据。课程教学大纲一般包括说明部分和本文部分,说明部分要明确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贯彻“少而精”原则,做到规范与灵活相统一;本文部分是教学大纲的基本部分,分章节或单元说明(章节或单元)教学目标、教学时数、教学内容、教法建议、考核要求以及参考书目等。 凡列入培养方案的各门课程,均应由课程归属教学单位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在开课前组织教研室或任课教师制(修)订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应经所在教研室讨论审核,经学院批准后方可执行,并报教务处备案。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应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配套,并汇编成册。 二、文档格式要求 1.教学大纲统一用Word文档排版打印,页面设置为:A4纸型;页边距:左2.8cm、右2.5cm、上2.5cm、下2.5cm、页眉1.5cm、页脚1.0cm,标准字间距,行距1.5倍,段前段后间距均设为0,标点符号全角录入。 2.标题、正文的字体及字号要求:一级标题:(《XXXX》教学大纲)三号宋体加粗;二级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其余正文内容:小四号宋体。 三、填写内容说明 1.关于教学目标 具体参见理论课的教学目标陈述要求及参考样例,教学目标一定要反映学生的学习结果,要反映不同的知识类型和层次。 2.实验类课程中的“类型” 是指基本(演示、验证等)、综合、设计等;如是上机课程“类型”是指单项训练、综合训练等。 3.非独立设置的课内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可以参照独立设置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格式编写,课内实践教学大纲应作为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的一部分,课程编号、学分以理

《实用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实用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12110460课程名称:实用写作 英文名称:Practical Writing 课程性质: 必修通识课程 总 学 时:36学 分:2 适用对象:非中文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中学语文,大学语文 二、编写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实用写作》是我校为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通识课程,是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工具性、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实用写作》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和实际写作能力,以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要求和毕业后就业、参加工作的需要。通过系统地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理论,学习实践类、校园文化类、求职就业类、行政公文类等应用文文体知识,使学生系统掌握实用类文体的实际用途及其写作要领,使其实际写作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写作需要,为其总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提供必要的知识保证。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为一个学期,分为四个部分,重点是学术论文、消息、求职信、求职简历、行政公文等实用文文体知识,难点是学习实用文写作的基础理论,掌握写作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常用文体文本写作要领。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实用写作》教学以案例教学法为主,注重常用文体的写作训练。在教学中整合运用讨论式、启发式、质疑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强化写作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写作。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酽锕极額閉镇桧 猪訣锥顧荭。 (五)实践环节 无。 (六)教学时数分配表 《实用写作》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采用何种多媒体教学手段 章节 主要内容 讲授 实验 讨论 习题 课 外 其它 小 计 1 绪论 1 1 1 3 多媒体 2 校园篇:请假条、证明信、调查报告、学术论 文、消息、通讯、计划、总结、 10 1 4 1 16 多媒体 3 求职篇:求职信、个人简历、演讲词、申论 5 1 2 1 9 多媒体 4 职场篇:广告文案、合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 处理办法、通知、通告、通报、请示、报告、函、 8 1 2 1 12 多媒体

教学大纲参考格式

理论课教学大纲参考格式说明: 《》教学大纲(三号黑体加粗)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 学分:总学时: 讲课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 适用对象:先修课程: (小四黑体)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小四号楷体加粗) (说明课程的基本类型、基本属性和为实现培养目标所承担的任务)(正文五号宋体)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小四号楷体加粗) (说明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能力上分别应达到的程度。) (正文五号宋体) 三、课程教学内容 按相当于教材编写大纲中的章节目三个层次详细编写本课程的教学基本内容。 五、教学组织与方法 说明:提出适合本课程教学活动所运用的主要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方法应对以下内容清晰描述:1、采用哪些教学方法?2、如何组织?运用哪些教学手段? 六、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成绩组成包括:学习过程考核(考勤作业等)、课内实验或上机部分、学习效果考核(期中、期末、大作业等)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与文献 推荐教材:《》,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 参考书目与文献:《》,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 《》,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 大纲制订人:(宋体,5号字,左缩进20字符) 大纲审定人: 教学院长(主任):

制订日期:年月日

实验大纲格式: 【注:正文行间距18磅】 【注:正式稿蓝字部分全部删除】 《》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内容需对应课程大纲内教学要求】 【注:正文为宋体,5号字,下同】 二、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 三、实验方法、特点与基本要求 四、主要仪器设备 五、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 【注:设计性实验项目根据情况各选个,总实验学时为学时。】 【注:实验类型:演示/验证/综合/设计,实验要求:必做/选做。】 六、实验报告要求 七、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对应课程大纲内考核要求】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与文献 推荐教材:《》,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 参考书目与文献:《》,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 大纲制订人:(宋体,5号字,左缩进20字符) 大纲审定人: 教学院长(主任): 制订日期:年月日

教材编写思路与提纲

教材编写思路与提纲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兽药与饲料营销技术》课程的教材编写思路 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林贝茵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与目的 以更好地服务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密切联系农林牧渔生产的实际,大力推进精品教材的建设是教材编写的主导思想。进行新教材编写为改变以往教材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现状,编写出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通俗易懂,以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职业需求及现代经济市场发展,关注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的联系,适应不同地区的学生发展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注重选择专业与职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新编教材的目的。 二、教材编写的思路与目标 新教材在《兽药与饲料营销秘决》等的基础,从市场营销基本知识入手,以兽药饲料营销策略和操作技术为主线,理论结合案例,简要介绍兽药饲料基本知识、兽药饲料商品的属性、市场的特点、介绍国内外畜牧业、饲料、兽药生产营销状况发展趋势及兽药饲料政策法规条例。详细介绍市场调研、营销策划、营销服务、新产品宣传推广、市场操作、效益核算、兽药饲料营销的策略、销售技术、方法与相关的知识等内容。让学生在兽药饲料市场营销战略与兽药饲料企业营销实践上,撑握兽药饲料营销知识与了解兽药饲料营销领域的最新动向。 三、教材编写的两点创新想法

1、新教材减少过多的理论内容,注重营销实践操作,课程内容与学 生就业、职业相联系。如:压缩兽药与饲料的基本知识。增添营 销队伍建设与管理、营销财务、推销心理等。 2、教材紧扣课程内容,配合兽药与饲料企业营销战略案例及模拟操 作培训,做到以案例和实践教学,教材内容针对性强、通俗易 懂。让教师上课讲解轻松、易于解释,使学生听得懂,看得懂, 能自主参与学习。 《兽药与饲料营销技术》课程 拟教材提纲 第一章:兽药与饲料基本知识 第一节兽药基本知识 第二节生物制品基本知识 第三节饲料基本知识 第四节兽药饲料市场现状的发展趋势与管理 复习与思考:兽药饲料市场的发展趋势与管理 第二章兽药与饲料企业营销 第一节兽药饲料企业营销的市场 第二节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 第三节企业市场营销组合 复习与思考:理解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撑握营销组合的搭配与运用。 第三章兽药饲料市场调研与市场预测 第一节市场调查 第二节市场预测 复习与训练:市场调查结果的处理与整理 第四章兽药饲料产品策略 第一节产品的整体概念第二节产品组合第三节产品市场生命周期及特征与营销策略 复习与训练:产品组合营销、产品市场生命周期及特征与营销策略 第五章新产品的开发与推广 第一节新产品概念与开发

3.教学大纲制订说明

教学大纲编写说明 1.课程概况 各类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概况需填写在一页中,不能跨页。课程基本信息与人才培养方案一致。课程简介一栏填写课程的主要内容,300字以内。课程教材尽可能选用新编规划教材,如有实验和上机课时,还需在此栏填写实验/上机指导书的名称。 2.教学目标 授课教师需明确该课程对培养目标的贡献,按照专业培养计划中该课程对应的培养目标,根据课程实际内容及授课特点制定课程目标。并设计相应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及评价标准,合理评价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达到所设计的学习目标程度。需要在作业、考题、分析、设计、实验中体现,从而达到真正能够评测出学生在培养目标上的实现程度。 3.教学方式 用□√代替表中的□,选择相应教学方式。凡是选中的教学方式需要标出大致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各教学方式百分比之和为100%。授课教师可以补充课程大纲参考模板中没有的教学方式,鼓励实践、互动单元的增设、多种教学方式并存。 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实训项目、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可参考理论课程大纲中的教学方式,根据该实践环节的内容及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方式。4.考核方式 专业课程应更加注重过程考核,建议任何一门专业课程,都要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鼓励教师创新性的补充其他考核方式,并精心设计考核内容,从而真正能够测评学生的能力。用□√代替表中的□,选择相应考核方式。凡是选中的评估方式需要标出占成绩的百分比,各评估方式百分比之和为100%。 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实训项目、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可参考理论课程大纲中的考核方式,根据该实践环节的内容及特点,设计相应的考核方式,各

种考核方式的比例由授课教师或课程组确定。 建议所有讲授该门课程教师的课程考核方式保持一致。 5.教学内容及要求(理论课程大纲) 理论课程大纲中“教学内容及要求”栏需分章节填写教学要求、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要求按照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提出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需针对本章节中的具体知识点进行阐述。 6.建议教学安排(以理论课程大纲为例) 表中的主要教学内容应包括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中涉及的所有教学环节,如课堂测试、实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案例分析等。课程目标、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填写课程概况中对应的编号(可多选),如M1,J1,K1。所有讲授该门课程老师课程内容至少80%保持一致。 7.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和资料一栏除参考书目外,也可以填写与课程相关的网址。 8.专业个性化需求补充说明 由专业所在二级学院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包括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补充。 如无个性化需求补充内容,则删除该条。

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稿)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和要求 “应用写作”是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学类广告专业、社会学类秘书专业及政治学类行政管理专业、管理类乡镇管理专业等其他有关管理专业、部分理工科专业等专业门类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实用性强,适用面广,是本门课程的特点。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常用的应用类文章的实际用途及其写作要领,获取为高级应用型人材所必备的文章写作能力和文章分析与处理能力,使其实际写作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写作需要,为其总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保证,并为即将开始的毕业作业的写作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从本质上说,本门课程应为一门注重实用、讲求实效的技能型课程,强调学以致用,力求做到“教了便能学会”、“学会便能用上”,应是本门课程所依循的教学原则。 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提出以下三项具体要求: 第一,要使学生从理论上把握所学文体,掌握必备的写作理论知识。写作知识是对写作规律的总结,掌握写作知识,对于写好文章,特别是写好规范性极强的应用类文章是至关紧要的; 第二,要引导学生多接触文章实际,加深对所学文体的全面的认识。阅读是写作的先导和基础,通过范文的阅读,可以直接有所借鉴。同时,阅读能力本身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这项能力往往是同一个人的工作水平、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相关的。 在教学中,知识的讲授应当结合例文的分析进行,而例文的补充一定要慎重,要尽量选用写得规范的文章。

第三,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训练,以通过写作实践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熟练的写作技巧。勤写多练,一直是写作教学中倍受重视的教学方法,本门课程也不例外。在教学中,只有切实重视写作训练,并采用合理的训练手段,学生所学的写作知识才能转化为写作能力,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也才能最终得以实现。只讲不练,或练得不够,是不符合本门课程的教学规律,也无法实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的。 总之,本课的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加强基本理论的讲授的同时,还应注重范文阅读和技能训练。在做到讲读结合、讲练并重的前提下,要在实践性教学环节,或者说写作训练的安排上多下功夫。 此外,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要注意同学生所学其他专业课程的配合和衔接,特别是在实际写作训练中,尤其要注意这一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文体的写作,可使相关的专业知识直接得到应用。 二、课程的学时与学分 本门课程的课内学时数为72学时,共4学分,开设一个学期。 学时的具体分配如下: 序号教学内容课内学时 1 概论 4 2 行政机关公文15 3 事务文书13 4 公关文书12 5 财经文书10 6 法律文书8 7 生活文书 6

东北石油大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规范【模板】

XX大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规范 《》课程教学大纲(黑体,小2号) 课程编号:(见培养方案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总学时:讲课学时:实践(实验)学时: 学分: 适用对象: 先修课程: 一、编写说明 (一)制定大纲的依据 (二)课程简介 (三)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明确该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对培养目标的贡献度。) (四)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体现该课程在实现培养目标中所承担的任务。) (五)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六)对先修课的要求 二、大纲内容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体现掌握的知识结构、科学方法、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等教学目的和任务。) (二)教学基本要求 (按照“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阐述教学内容要求,提出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要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 (五)教学内容 (按照章节或内容列出具体内容,有关目标、任务、要求中体现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应在相应教学内容中明确标注并作适当说明。) 三、实践(实验)环节及要求

(主要书写实验的内容及要求。) 四、习题、课程讨论及要求 (明确对习题集、试题库等要求;明确学生讨论的内容及方式;写出作业题量,写明所布置习题应达到的目的。)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注明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授式、启发式、研讨式、混合式等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演示课件和在线课程平台等手段。) 六、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设计应体现现代教学方法改革。主要包括课堂讲授、在线学习、习题课、研讨课、实验(上机)、作业、考试等。) 表格居中,表格宽度基本占满版心,行高设为0.8cm(表格中有两行文字的行高设为 1.1cm)。 七、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要体现过程考核,体现学生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学习表现和收获,明确成绩的构成及比例。)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明确适合本课程学习的教学资源。) 教材:《》,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 参考书:《》,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 《》,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

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

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 ×××××××教学大纲(三号黑体,加粗,居中) (以下均为五号宋体)(空一行) 一、教学对象(5号宋体加粗,顶格,下同) 指面向专业、学制、层次等。跨多个专业的课程可采用大类说明。例如:本课程大纲适用于财经类各专业三年制高职学生。(5号宋体不加粗,空两格,下同) 二、学分与学时 指课程在教学计划进程表中的学分、学时要求。 三、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 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技能课模块)、素质拓展课(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综合素质拓展课程模块) 课程属性:指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 四、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 性质:指本课程在本专业、学科中的地位。 任务:指本课程授课要达到的目的。 目的:指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所要达到知识和能力水平。 五、主要先修与后续课程 指学生修读本门课程与专业计划中其它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即应先修的主要课程,以及本课程修完后才能继续修读的主要课程。 六、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分章节) 说明:1、某一章的内容不多时,可以以“章”为单元,提出该章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见下文中的第一章)。某一章内容较多时,可以以“节”为单元,分节次提出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见下文中的第二章第一节),单元与单元之间留一空行。 2、“目的要求”中对不同教学内容,规定要求学生掌握的深广度,应采用体现教学要求层次的关键词。例如:理论知识部分可用“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要求对教学内容能够深入透彻,牢固记忆,并能灵活运用。 熟悉:对教材内容清楚地理解,并记住其中主要内容。 了解:对教材内容一般了解,今后需要应用时会进一步查阅有关材料。 3、“主要内容”中列出该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主要内容中分讲授内容、自学内容(见下文中的第一章)。如果没有自学内容,可以不写(见下文中的第二章第一节)。 4、当整章或整节为自学内容时,则在“章(或节)”后注明“自学”,“主要内容”直接列教学内容(见下文中的第二章第二节)。 5、章节标题加粗,居中;“目的要求”、“主要内容”标题加粗,顶格;其余不加粗,空两格。(见下文) 6、“讲授内容”、“自学内容”加粗,前面加“项目符号”圆点●(操作方法:点击菜单栏下面的格式工具栏的快捷按扭“项目符号” ) 第一章××××××(加粗,居中) 【目的要求】(加粗,顶格) 1.掌握…………(不加粗,序号前空两格,下同) 2.熟悉………… 3.了解………… 【主要内容】(加粗,顶格) l 讲授内容(加粗,前面加“项目符号”圆点●(操作方法:点击菜单栏下面的格式工具栏的快捷按扭“项目符号” ) 1.………… 2.………… l 自学内容(加粗,前面加“项目符号”圆点●,操作方法同上) 1. 2.

《写作》课程教学大纲知识讲解

《写作》课程教学大 纲

《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33000、0933001 课程名称:写作(1)、写作(2) 总学时数:40+40=80学时 实验学时:15+15=30学时(另见“实验大纲”)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和任务 《写作》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必修课,面向一年级新生开设。 2.教学目标及意义 本课程传授写作理论(含传统与现代),指导写作实践,培养专业素质和学科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之能熟练运用写作技能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分析阅读各种体裁的文章从而为进入更高层次的写作活动奠定基础。 3.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讲授写作学的基本理论“写作四体”、“写作过程”和“写作技法”;讲授并训练写作的基本文体“新闻写作”、“文学写作”、“理论写作”和“应用写作”四大类型。 学生应了解写作的特性,熟悉文体的基本特征,掌握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法,能写出文风端正、语言流畅、思路清晰、条理分明的文章。 4.教学重点、难点 上学期,即《写作》(1)着重讲解写作“四体理论”,即写作主体、客体、载体、受体的概念及其内在联系;写作的基本表达方式及表达技巧;“写作过程”理论,涉及到思维学、心理学和哲学等相关知识,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部分。 下学期,即《写作》(2)着重介绍各大类型文体的特征以及写法,着重训练各大类文体中的基础文体。社会评论和文学评论的写作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应用文的实用性操作也是教学的难点。 5.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课堂提问法、当堂实验操作法、课后自我练习法等综合运用。

以课堂讲授和课堂训练为主,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结合;以课后阅读和写作实践为辅。讲评和理论学习相结合,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课程教材:董小玉主编.《现代写作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2008年6月版 主要参考书: ①路德庆主编.《普通写作学教程》(修订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版 ②张佐邦主编.《现代写作学》.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1月版 ③刘孟宇,诸孝正主编.《写作大要》(第三版).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版 ④姚承嵘著.《写作学》.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⑤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应用写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版。 ⑥张德实主编.《应用写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 ⑦尹德刚,周胜著.《当代新闻写作》.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版 ⑧康贻祥编著.《现代应用文写作大全》.北京:金城出版社。2004年1月版 ⑨江少川主编.《新编大学实用写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 ⑩江少川,张泽萱主编.《新编大学实用写作训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7.其他 (1)关于本大纲的使用说明:本大纲严格按照《合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规程(试行)》编写,以“国家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为本大纲的教学体系,并注意运用“教学内容改革的新成果”;我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本科生为非师范类学生,因此,国家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现代写作教程》中的“写作教学论”等章节未被纳入。在具体使用中应结合学生写作的实际水平和当代写作新现象、新规律以及写作学的新理论,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以适应新世纪写作技能的需要。 (2)本课程为“考查”科目,总课时为96,周学时为3。考核方式为“N+2模式”: 3≤N≤5,占50%;1为课堂笔记,占10%;1为期末考查占40%。 二、正文部分

教材编写大纲(样例)

《典型直流调速系统的调试与维护》课程教材编写大纲 成都市高级技工学校徐国强 1.课程性质和任务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技工院校电气维修专业预备技师的一门职业能力课程,培养学生具有典型直流调速系统的主电路、电源电路、触发电路、保护电路、隔离电路、反馈电路、调节电路及系统调试与维护的能力,达到技师职业资格中相关职业功能模块的要求。 1.2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典型直流调速系统原理及应用等方面知识,使学生能根据直流调速设备资料,读懂系统电气原理图,正确调试电路有关工作参数,检修系统电气故障,并具有独立维护系统的能力,达到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要求。 2.教学项目及要求 2.1教学项目 教学项目一主电路调试与维护 教学项目二电源电路调试与维护 教学项目三触发电路调试与维护 教学项目四保护电路调试与维护 教学项目五隔离电路调试与维护 教学项目六反馈电路调试与维护 教学项目七调节电路调试与维护 教学项目八系统调试与维护 2.2教学要求 2.2.1 能读懂典型直流调速系统电气控制线路; 2.2.2 能独立分析典型直流调速系统各控制环节电路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2.3 掌握各控制环节参数调试与维护; 2.2.4掌握典型直流调速系统的系统调试与维护; 2.2.5 会绘制电气控制电路图; 2.2.6 会查阅相关技术资料。 3.编写要求与建议 3.1作为职业任务驱动模式下的教材编写思路,我们必须摒弃由概念或原理的

提出、然后推理论证、最后举例说明等传统的编写思路,而应该是首先明确该教材所面对的教学对象今后的就业岗位和该岗位要求员工的职业能力,然后模拟工作情境、提出工作任务、总结和写出解决任务的方法与过程。 3.2在职业任务驱动模式下,教材编写的大量工作是思考模拟工作情境、恰到好处地提出工作任务(含知识点和技能点)。 3.3教材编写要贯彻“合理确定教学内容、精彩展现教学内容”的编写理念,做到实用、够用、能学、会用,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3.4教材的编写要围绕职业活动,突出岗位操作技能。以职业活动为教学的依据,虽然考虑到与教学实践活动的结合,但是更应该重视职业活动的真实性,避免造成“学校学一套”“工作干一套”的巨大差异。 3.5教材的内容组织采用“逆向推导”的思维方法,从“任务实施”中的技能需求向理论方向寻求界定相关知识的外延和内涵,避免出现“遗漏”或者“过多、过深、过难”。 3.6教学内容要适当体现本行业所需的“四新内容”,尽量缩短教学与生产实际的距离。 3.7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编写思路做到体例完整,以图代文、以表代文增强教材的形象化。 4.编写内容(以教学项目为载体,按任务分步实施)

关于编写课程教学大纲教案的有关规定

关于编写课程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 课程教学大纲是组织教学和编写教材的依据。它规定了课程的知识、技能的范围、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高质量、体现现代科学精神和我院办学特色的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大纲制订原则 1、各专业教学计划中所列的课程均须制订符合规定的课程教学大纲。 2、课程教学大纲应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或教学小组编写初稿,交教研室集体讨论制订,系主任审核后送学院教务处。 3、课程教学大纲的格式及内容要与本指导意见格式统一,并力求文字严谨、意义简明扼要、名词术语规范。 4、课程教学大纲要突出体现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思想的转变,突出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与思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5、制订课程教学大纲要符合教学计划整体优化的要求,从本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及作用的角度,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各教学环节安排,注意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以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与遗漏。 二、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及格式 《××××》课程教学大纲 (一)大纲说明: 1、课程简介:指课程名称(中文/英文)、课程编号、学时数、学分数、考核方式等。 2、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指学生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要求须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写明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尤其应突出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 3、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指出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提出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二)大纲内容: 1、教学方法与手段: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达到特定教学目的而采用的方法,如讲 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手段包括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 2、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内容包括实践性教学环节,理论课应以教材为中心,以基 础知识为主并包涵本学科前沿动态的介绍和分析。教学目标应将学习程度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面,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3、教学重点与难点:要求分章节编写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章编写重点、难点。 4、考试范围与题型:考试范围与分数比例、题型与分数比例。 5、课程教学改革设想:指围绕能力培养为中心,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设想。 (三)大纲附录

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教学大纲(居中,黑体,小二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倍)(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倍)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倍)(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段前段后为0,单倍行距)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表(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倍) 其中实验安排内容: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倍) ? (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段前段后为0,单倍行距) (此部分根据具体课程,可以按章节列出具体内容,也可以根据内容分块。同时,不同专业在内容选择上要有所删减。) 如:第一章 ×××××× [教学知识目标]: [教学能力目标]: [教学重、难点]: ……………………………… 实验内容及要求: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倍) (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段前段后为0,单倍行距) ^ 六、考核方案(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倍) (考核方案可先由指定教师写出,然后由课程组成员集体研讨商定) 七、教学材料(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倍) (指课程教材或讲义、参考资料、所需仪器、设备、教学软件等) (教学材料若涉及到相关大型仪器、设备、教学软件要填写,若无可不填写。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段前段后为0,单倍行距。) 1、课程教材: 格式:编者,教材名称,出生地:出版社,时间。 例: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教研室,《计算机基础》(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参考资料: 格式:编者,教材名称,出生地:出版社,时间。 》 例:[1]丁杰主编,《电工学简明教程》,北京: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教学所需相关条件: 如:仿真软件。

教材编写大纲一版)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程绪论创新创业教育 第一节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第二节国内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 第四节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与实施 第一章、创新创业、创业精神与人生发展。 第1节、创新创业与创业精神。 1-1.1、创新意识 1-1.2、创造性思维 1-1.3、创新方法 1-1.4、创新能力 1-1.5、创业的定义与功能 1-1.6、创业的要素与类型 1-1.7、创业过程与阶段划分 1-1.8、创业精神的本质、来源、作用与培育 第2节、共享经济发展与创业。(互联网+经济) 1-2.1、经济转型与创业热潮的关系 1-2.2、创业活动的功能属性 1-2.3、共享经济时代赋予创业的重要意义 1-2.4、互联网+与大学生创新创业 第3节、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 1-3.1、广义和狭义的创业概念 1-3.2、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

1-3.3、创业能力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和作用第二章、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第一节、创业者。 2-1.1、创业者的类型 2-1.2、创业者的素质与能力 2-1.3、创业应具备的条件和能力 2-1.4、影响创业成功的心理障碍 第二节、创业团队 2-2.1创业团队的概念与类型 2-2.2 创业团队的优劣势分析 2-2.3 创业团队的组建 2-2.4 创业团队的管理 第三节、创业领导者 2-3.1、创业领导者的角色与行为策略 2-3.2、创业领导者的个人魅力 2-3.3、领导者概念的发展阶段 第四节、创业团队的社会责任与分工合作 2-4.1、创业团队的社会责任 2-4.2、创业团队的分工合作 第三章、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 第一节、识别与评估创业机会 3-1.1、创意不等于创业机会 3-1.2、影响创业机会识别的因素 3-1.3、创业机会四大核心来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