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关于中学生化学模糊概念的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中学生化学模糊概念的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中学生化学模糊概念的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中学生化学模糊概念的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中学生化学模糊概念的研究综述一、摘要:

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抽象出来的理性知识,它是一种剥离了现象的更高级的思维形态,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是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概念教学既是高中化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平时的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的缺陷,教学方案不完善或理解上的偏差,学生觉得某些概念很难准确把握.模糊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及自然语言中。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札德首先提出模糊理论,随着语义学的发展,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模糊语义都更加关注,对其进行了理论和应用的研究。对模糊语义理论的研究一直有许多争议,由于模糊语义在实践中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对模糊语义研究有一些了解,从而更好地促进我们的交际。为了正确认识中学生化学模糊概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之进行了解。下文将对模糊语义的理论和应用研究针对我们所学的专业——化学作一些介绍。

二、关键词:中学生;化学;模糊概念;化学现象; 化学事实

三、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对一个事物的好与坏、大与小进行判定。但是事物在多大程度上来说才是好或坏、大或小呢?这些现象就是所谓的模糊现象。模糊现象指的是那些在类属、性态方面缺乏明确的界限,给人以模糊的印象。夜与昼的循环,关于“美”的界定,警察运用模糊思维来对目击者的描述进行判断从而捉拿犯罪嫌疑人等无不体现了模糊现象的普遍性。在西方,最早注意模糊现象的是生于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尤布利德斯(Eubulides)。他提出了著名的“连锁推理悖论”:麦堆是一个模糊概念,一粒麦子自然不能构成一个麦堆,但是要多少粒麦子才能构成一个麦堆,这是谁也无法判断的事情;因为数字是精确概念,而麦堆却是模糊概念,用精确概念衡量模糊概念,自然是格格不入,构成悖论(伍铁平,1997)。人类语言的模糊性体现在

语音、语义、词汇语法这三个层面,由于语义看不见、摸不着,因此模糊性更突出。国内外学者一开始就非常重视语义的模糊性的研究。在国外较早对模糊语义进行研究的是英国哲学家罗素。美国控制论专家札德(L.A.Zadeh)1965年在《信息与控制》杂志上发表了《模糊集》的论文,这标志着模糊理论的诞生。在中国,伍铁平教授1979年在《外国语》上发表的《模糊语义学初探》,是我国最早运用模糊理论来研究语义模糊性的论文。近年来模糊语义研究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相继出现了一些著作如1998年张乔的《模糊语义学》、2007年黎千驹的《模糊语义学导论》。可以说,黎千驹的《模糊语义学导论》代表了我国目前模糊语义研究的最新成果。恰当地使用模糊语义,可以起到调节功能,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有助于我们实现成功的交际,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之进行了解。对于即将步入三尺讲台的我们是否能够正确认识模糊概念,下文将对模糊语义的理论和应用研究针对我们所学的专业——化学作一些介绍。

四、正文:

模糊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及自然语言中。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札德首先提出模糊理论,随着语义学的发展,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模糊语义都更加关注,对其进行了理论和应用的研究。对模糊语义理论的研究一直有许多争议,由于模糊语义在实践中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对模糊语义研究有一些了解,从而更好地促进我们的交际。

许多学者在模糊性的定义上并未达成一致,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美国实用主义和符号学的创始人、著名哲学家Peirce于1902年给模糊性下了如下定义:“当事物出现几种可能状态时,尽管说话者对这些状态进行了仔细的思考,实际上仍不能确定是把这些状态排除出某个命题还是归属于这个命题,这时候这个命题就是模糊的。这里所说的实际上不能确定,并不是指由于解释者的无知不能确定,而是由于说话者的语言特点就是模糊的。”(王寅,2001:146)苗东升(1983)在《论模糊性》一文中把模糊性概括为“事物类属的不清晰性”和“事物性态的不确定性”。这些定义指出了模糊性的实质是事

物的性态的不确定性。然而事物的模糊性和语义的模糊性并不一样,所以我们需要对语义的模糊性进行定义。有一些学者给语义的模糊性下了定义。余曼筠(1999)认为:“语义模糊性指字、词、句、文章等语言符号具有的能产生一种以上意义(即歧义)的特性。”她的定义显然有些不足之处。因为她把歧义等同于模糊语义,并且把语义的模糊性的起源归于语言符号。黎千驹(2007:19)认为:“模糊性就是人们认识中关于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不明晰性、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也就是中间过渡性,当语言被用来表达事物的这种模糊性时,语言也就具有了模糊性。”虽然黎千驹没有直接给语义的模糊性下定义,但是我们可以知道他对语言模糊性的定义可用来表示语义的模糊性,他认为模糊语言可分为广义和狭义模糊语言。狭义的模糊语言所指的就是模糊语义,因为广义的模糊语言还包括模糊语音、模糊语法。这里他所指的是狭义的模糊语言,在整本书中他没提及广义的模糊语言。本文在这里所指的也是狭义上的模糊语言。刘佐艳(2003)认为:“所谓的语义模糊性就是人们认识中关于对象类属边界和性态的不确定性在语言中的反映,它是作为思维物质外壳的语言特征。”我认为这个定义比较好,说出了模糊语义的本质: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模糊反映。

国内学者一般在论及语义模糊性起源时,把语言的模糊性等同于语义的模糊性。国内学者对语义模糊性的根源有不同看法,主要看法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种:第一种是以符维达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客体的模糊无疑是对模糊语义产生根源的唯一正确的论述。第二种是以吴世维和陈维振(2000),吴涌涛(1991)、刘佐艳(2003)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语义的模糊性由以下三种因素决定:事物的模糊性;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语言符号本身的基本属性。虽然他们在陈述自己的观点时所用的术语不一样,但是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他们都认为不应该从单方面的角度片面地去讨论语义的模糊性,而是应该从全面的角度来考虑语义的模糊性。如:吴涌涛(1991)认为语言的模糊性产生的根源不仅在于客体(符号的所指对象),不仅在于主体(符号的使用者),也不仅在于符号(语言)本身,而是三方面同时决定的,不能从单方面讨论模糊性。刘佐艳(2003)也认为语义模糊性的产生是由于本体的模糊性、由于人类

的模糊认识、语言本身的特点这三种因素决定的。第三种是以石安石(2005:60—63)和黎千驹(2007:71)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语义模糊性是由语言符号的离散性和有限性,客观事物连续性、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以及人类思维和交际的需要决定的。从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种观点非常片面,过于绝对,我们认为只有当人类认识客体,对客体加以概括而用词语标志不同类别的客体时,不同的类别之间才有模糊可言。第二种观点比较全面,虽然他们也提到了人类认识的局限性,但是忽略了人类认识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及人类交际的多样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根据自己交际的需要来选择词语表达自己的意图。所以我们比较赞同第三种观点,既考虑事物和语言符号的模糊性,又考虑人类认识和交际的需要,人们使用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交际。

我们要对模糊语义进行研究,首先要弄清楚模糊语义研究的对象,模糊语义研究的对象是模糊语义:模糊词义和模糊句义。模糊词义,比如“美”与“丑”,多大程度上才算是美或丑呢;模糊句义,比如“我们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到底是熟悉还是陌生,并且怎样才算是陌生或是熟悉,这些都是模糊语义研究的对象。然而一些学者把歧义、概括、含混及语义双关误认为是模糊语义研究的对象。对于语义模糊与概括、与歧义及语义双关的区别,我国学者没有太多分歧,但对语义模糊与含混的区别尚不够明确。

所谓歧义,它是指一个语言结构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它是人们运用语言的结果,属于句子方面的言语现象,它往往给语言表达造成消极的效果,然而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歧义又大多是可以消除的。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自然属性,属于语义方面的语言现象,它不是人们运用语言的结果,也是不可消除的(黎千驹,2007:52)。以下两个例子体现了歧义。例(a)A:I met a man with a wooden leg named Smith.B:What’s the name of the other leg?这里既可以理解为是这个人叫做Smith,又可以理解为那个人的木腿叫Smith,从而引起歧义。B则是故意理解为第二种,而引起幽默。(b)这座楼的房间都没有锁。它既可指这座楼里的房间都没有被锁上,又可指这里的房间都没有配锁。(因为“锁”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动词和名词)。

现在,就我们所学专业——化学,对中学生化学模糊概念进行研究。

学生在进入课堂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拥有自己对某些知识有了“科学概念”,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当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与化学学科中科学的解释不一致时就产生了迷惑,即产生了化学模糊观念。化学模糊观念不仅广泛存在于每个学生头脑中,而且也广泛涉及化学学习的各个知识点。

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抽象出来的理性知识,它是一种剥离了现象的更高级的思维形态,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是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概念教学既是高中化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平时的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的缺陷,教学方案不完善或理解上的偏差,学生觉得某些概念很难准确把握.一、高中化学常见模糊概念1.“稳定性”在学习物质性质时,经常会出现“稳定性”这个概念.针对不同类别的物质,“稳定性”的含义会有很大的区别,学生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因此,物质“稳定性”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模糊概念.常见关于稳定性的描述有下列情况.(1)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是指非金属元素氢化物在相同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难易程度.(2)亚硫酸钠、亚硫酸、亚铁离子、正四价的铅等物质或粒子的“稳定性”.上述物质或粒子的“稳定性”指的是这些物质或粒子容易被氧化或被还原,即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或氧化性.(3)分散系的“稳定性”.分散系是否稳定指的是分散系中的分散质是否容易发生聚沉.溶液是稳定的,胶体相对还是较稳定的。

对于初中、高中学生,他们的认知方式经过多年的学习业已形成自己相对比较稳定的风格,当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与教材中的观念有些异样的时候,概念产生重叠,模糊。比如,对于初中生而言,在描述分子很小,中子、电子也很好的时候,学生们无法想象到到底有多小,无法想象到底物质与微粒之间的关系,当老师在描述很小时,学生其实没有真正的理解,而死记硬背;再如将抽象的同一的物质组成和性质与具体的各异的物质形式和存在状态相混淆。对于高中生而言,当遇到某些概念时,无法理解。如对于,物质的量来说,存在一下几种

模糊观念,是物质的质量;是物质的相对质量;是重量的简称;是某物质的质量或数量;是“物质的质量”的简称还是仅仅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已。再者,对于"摩尔"这个概念,很多同学的理解是,是一个微粒的单位;表示微粒集体的数目;是一种物质概念,与“物质的量”是不相关的;是一个单位,不分宏观和微观;与阿伏伽德罗常数没有联系等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遭遇这样的情形:认真研究过教材、教法,学生也似乎听懂了所讲的化学概念,并能用精确的语言或表达式给予准确的表述,自我感觉效果不错。而在检测中教师却发现,学生对某些概念的理解并不到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并且出现“屡做屡错、屡教不改”的情况。例如在电解质的教学中,经过反复强调,学生对“电解质是指在熔融状态下或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这句话可以说是“滚瓜烂熟”了,但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还是错误地把铁、氯气或二氧化碳等当作电解质。究其原因,学生并不是脑袋空空地进入学习情境的,很可能是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迷思概念”在起反作用,影响了学生对化学概念的正确认识。

化学概念模糊的成因,首先来自日常经验的概念通常是根深蒂固的,尤其是基于感觉体验的概念更是如此。但由于实践认知的局限性,有的认识是表面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有的则是一知半解的,这是形成化学迷思概念的一个重要来源。例如,很多人认为铅笔芯的成分就是金属铅;“催化剂”则因“催化”的原因,肯定是加快反应速率的。这些称呼导致的迷思概念会影响学生对化学概念的学习。其次就是化学中有许多类化概念即字面相近、含意相似或属性相关的概念。它们之间相互对比度小,会导致学生的感知结果接近,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就会产生误导性的负迁移,往往会出现概念间本质属性的混淆与迷思。例如:一些学生在学习物质结构与性质时,将电负性与非金属性混为一谈;从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出发得出相同周期的离子半径应从左向右依次减小的错误规律;依据“相似相溶”规律推出离子晶体易溶解于水。最后是不科学的媒体信息影响。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如电视、广播、报刊、书籍,尤其是网络和与别人的交往中,获得了大量的有关化学的知识,从而形成

了自己对事物的各种看法和认识。但是,这样形成的看法及思维方式不全是正确的,与科学的概念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例如有些报纸曾这样报道:“一种新技术……可以将水变油。”文中不仅把这种新技术吹作解决能源的重要方法,还列举了一些数据和有关权威的评价,使很多人信以为真。学生受自身知识经验和思维能力的限制,对类似的报道缺乏鉴别能力,很容易因此形成一些错误的化学迷思概念。

学生在看到化学观念的时候,常常只注重字面的意思,对其理解不透彻;以及想象能力还不够强,缺乏一些灵活运用知识的技巧;也有老师的一些因素。也如在讲解高中物质的量时,对于,1mol到底有多少,概念很是模糊。很多学生都明白我们可以说1mol的H2O,但是当在深入的问一下,到底有多少个H原子,多少个O原子的时候,有多少个电子,中子的时候,就回答不上。很多学生觉得1 mol H2O里含有2 mol H是难以接受和难以理解的”。这根本没有联系。

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化学试卷不难发现其中都有一部分有较强

迷惑性,较容易出现错误的题目,因它们能有效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

能力和分析能力,所以易被命题者青睐,但是很多同学因各方面的原

因导致失分.因此,分析出其中可能的原因,并针对性加强引导和训练是可以有效走出误区,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在教学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定期有针对性的练习加以强化.对于一些概念性的东西在新课时就尽量让学生自已去分析.然后加以整理,增强

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就能加深印象,从而减少一些因审题不清带来的错误。

五、结论:

作为老师来说,在讲授观念的时候,不要仅仅把观念读一遍就行,最好是能形象生动的加以描绘,尽量多用类比的方法讲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起来。当遇到几个概念很相近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表格加以区分;也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小组同学说出自己对此概念的理解,然后抽出代表,说出讨论结果,而教师在针对问题进行解答,从而加深对化学观念的理解;也可以采取进行正反两个方面,让一个同学进行回答,然后让另外的同学判断是否回答正确,从而形成一种

良性循环,引导学生自主探讨学习,加深其概念的理解。还有,老师进行一定的及时的有效的单元检测,让学生在习题中加深理解。而对于学生而言,除了上课认真听课跟着老师思路走之外,还应在课后多多巩固,在理解概念时,要逐字逐句的进行揣摩,另外要参加一些开发智力的活动,培养自己的想象力以及灵活的思维,从而使自己的头脑更为清晰,更为灵活,对化学观念的理解更能为透彻。

六、参考文献:

[1]周海花,吕琳.初中生化学模糊观念的特点及对策研究[J].化学教育,2005,12

[2]李佳,唐力,黄都.影响中学生化学模糊观念改变的因素及其权重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3]李佳,唐力,黄都.化学模糊观念的成因及其转变因素的研究[J ]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6 (2)

[4]王磊,苏伶俐,黄燕宁.初中生化学前科学概念的探查———科学学习心理的研究[A].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

[5]杨丽娟,吕琳,徐林培.转变初中生化学前概念中相异构想的教学策略[J].化学教育.2005

[6]袁瑞雪.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的研究.现代阅读(教育

版).2012,23期

[7]陆良杰.基础化学教学研究.化学教学.2008,9期

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动态趋势及其启示

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动态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动态趋势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概况 Goodrich、Pearce、Phelps、Calantone、Echtner和Ritchi e以及Milman和Pizam研究了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的影响因素,认为旅游感知形象与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的行为动机、旅游决策、服务质量的感受以及满意程度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11-16]Mayo认为旅游感知形象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景色、气候和等方面的差异[17]。Anderssen和Collberg也作了类似研究,发现目的地的感知形象存在8种属性差异[18]。Goodrich则对旅游者关于旅游目的地感知和判断的相似性做了评估,发现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在娱乐和文化生活模式方面有相似性影响因素[19]。Po-Ju and Debora h在调查中发现,旅游目的地形象主要取决于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的行为和人口等统计变量[20]。态度、行为和社会阶层方面的文化差异,会影响旅游形象的感知[21,22],在旅游目的地吸引下,在旅游客源国的影响下,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家的旅游者会产生不同的旅游满意度;收入较低和水平较低的旅游者、低层社会的旅游者、老年旅游者对旅游形象感知的期望较低,会认为到国外度假是奢侈消费,因而旅游满意度较高。 由于旅游决策归因于目的地形象,国外许多研究者试图解释影响选择目的地感知形象的因素,Crompton的实证研究表明,不是所有的形象因素都会影响旅游决策[23]。旅游形象的感知属性,可以通过感知的目的地之间的类似性,识别旅游目的地形象相对于其他目的地形象的优势与劣势[24-31]。John认为通过RG对旅游感知形象进行评估,避免了其它方法所产生的固有偏见,使旅游感知形象更利于解释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各自特有的旅游环境结构,更有可能成为决

低碳经济文献综述

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我国应对措施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对低碳经济和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的影响方面进行研究的还较少且引文起步较晚,目前主要有任小波、潘家华、王冰妍、庄贵阳、刘兰翠、张秋明、安培浚等。(一)关于发展低碳经济必要性的研究 国内在这方面的文献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观点: 1、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意义重大 大部分学者均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意义重大。主要包括: 王冰妍(2008)以上海为例,利用LEAP模型对“零方案”情景和低碳发展情景下的能源消费及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了预测,指出实施低碳发展不仅能缓解能源供应压力,还能明显遏制本地大气污染物排,低碳发展对中国中长期能源建设具有显著的多重作用。 庄贵阳(2008)指出,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低碳发展道路,对于减少能源浪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大意义。 张秋明(2009)分析了英国政府为将生物燃料和氢确定为未来低碳运输燃料最有前景的备用燃料,实施的一整套生物燃料鼓励政策,包括燃料税、投入税收、资本补助金、资本减税及可再生运输燃料义务。 2、认为不宜立即减排,应结合中国国情而定 部分学者认为,对于当前发展阶段的中国来说,并不适宜立即采取减排行动,发展低碳经济,但也不能漠视气候变化,应结合中国国情而定。主要包括: 潘家华(2010)指出,对处于当前发展阶段的中国来说,不可能立即采取减排行动,大规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也不能漠视气候变化,中国需要具体的行动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的立场,从节能与减排的一致性上强调低碳发展。 周大地(2010)指出,中国虽然已经朝着低碳经济的目标发展,但目前并不会把气候变化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考虑到中国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供应,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候必须考虑各种方法的协同;碳捕获和储存并不见得是对付化石燃料的真正方法,其中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丁一汇(2011)认为,中国需要对碳捕获和储存技术予以很大关注,但这一技术在中国离

分析扬州市低碳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

分析扬州市低碳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旅游管理 分析扬州市低碳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 彭莉莉 全球气候变化逐渐加剧,经济发展与旅游资源环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低碳经济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必将影响今后旅游业增长的发展方式。扬州位于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旅游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扬州市必须走低碳旅游发展之路。本文在对扬州旅游业发展现状解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扬州发展低碳旅游的策略。 一、低碳旅游的发展背景 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出现了“低碳经济”这个新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领域。著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 1965年——2008年世界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前十名排名,我国是排放量第三的国家。中国决定到202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并把低碳经济作为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低碳旅游随之而诞生,所谓低碳旅游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业提供环保的旅游产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破坏景区的旅游资源,进而达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护旅游景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也可以认定“低碳旅游”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环保旅游。低碳旅游是一个新的理念,它的内涵还在不断的丰富,它是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等环保理念上发展起来的更深层含义的环保旅游。是将旅游的发展、

低碳理念、生态旅游充分整合,以节能减排、减少二氧化碳、生态保护为重要标志。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旅游理念和旅游开发形式。它必将成为以后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二、扬州市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 2012年,扬州市接待境内外旅游人数3638.49万人次,增长12.7%;实现旅游总收入435.23亿元,增长17.4%。其中,国内旅游人数3572.47万人次,增长12.8%;国内旅游收入392.50亿元,增长18.9%;接待入境旅游人数66.02万人次,增长6.1%;旅游外汇收入5.59亿美元,增长6.8%。全市星级饭店65家,各类旅行社126个。作为一个旅游大市,创建低碳旅游,推广和实施低碳旅游这种旅游发展形式,对扬州市乃至全国旅游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体来说扬州旅游的低碳发展基础是比较好的,从1999年生态旅游主题年之后,建设绿色旅游产品,实行绿色旅游管理,培育绿色旅游消费,已经成了行业和市场的共识。如2014年4月扬州烟花旅游节推出的低碳交通工具——公共自行车成为扬城旅游节的一大亮点。“骑上公共自行车逛古城,太有味道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由衷的感叹!五一小长假每天租车量在2000人次左右,在方便游客和市民、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和倡导绿色低碳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扬州市低碳旅游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低碳旅游转型政策还不够完善,开发建设中传统模式占了统治地位,技术含量比较低,国外的许多先进的智能化和节能减排的技术应用严重不足,这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还增加了碳排放量;二是低碳旅游激励机制不健全,无法发挥旅游企业在低碳旅游中的主体作用,三是游客及旅游从业人员低碳旅游意识薄弱,在旅游过程中浪费现象比较普遍。三、扬州市低碳旅游的发展策略

自我概念研究四

自我概念研究四 1引言 1.1选题背景 近年来研究者们一直对自我概念的研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他们的研究结果使我们认识到自我概念在个体内部有着影响和谐统一的作用而且影响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看法以及对未来的理想和信念。因此正确认识准确把握青少年自我概念特点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对个体家庭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关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中存在横向矛盾:在同一时期发表的结果截然相反2005年左右时结果有好有坏到2010年左右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上的得分总体水平不高因此对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研究得到比较准确的结论一方面帮助我们认识青少年自我概念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提示教育者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正确的自我概念。 本研究从中国知等期刊上搜集的关于研究自我概念的中研究结果存在纵向矛盾从2005年甚至是更早到现在这一段时间中过程的体现杂乱无章没有一个总体一致的分析。因此本研究认为采用分析的方法能使存在差异的结果得到总体一致的分析旨

在揭示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特点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理论依据。1.2概念界定 1.2.1 自我概念 本研究把自我概念定义为: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自我及其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各方面多层次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对自我和对他人关系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1]。 1.2.2 分析 分析在1976年由G.V. Glass正式提出思想的话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它总结了各种有“合并统计量”的。具体地说就是整合现有的、针对某个问题所进行的研究的结果。如果这些研究结果差异不大可对其进行平均;如果各研究结果间的差异比较显著分析就要进一步解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郭伯良、张雷)[2]。 但是虽然分析的技术具有许多优势但是它在心理与教育领域的运用还比较少比较局限。就以我国的两本心理学核心期刊为例在《心理科学》和《心理学报》上自2000年共发表分析有关文章15篇其中10篇是分析具体应用类文章5篇是技术介绍类文章。这主要是由以下因素造成:发表的具体研究类文章依旧不多达不到分析的要求没有进行分析的必要;其二是分析本身的局限性其本身是非实验研究并未能掌握所有的中所包含的被试情况具体施测方法;其三对于其他的过于依赖会受其他研究好坏的

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相关理论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相关理论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有关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理论 (一)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和区域旅游合作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是区域分工与贸易理论和区域相互依存理论的延伸,是对生产力布局的形成、发展过程的动态描述。 1.“点一轴”开发理论 代表人物是法国地理学家克里斯特勒(WoChristallar)和规划学家沃纳松巴特(Wernersombart)。这一理论的核心是中心地理论和生长轴理论。中心地理论重视“点”的作用,认为不同等级中心的市场有差异,使各城市产生等级分工;生长轴理论重视“轴”的作用,认为由于交通干线成为连接各中心地的纽带,能有效地促进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区域旅游合作符合“点一轴”开发理论的规律,通过点与点之间跳跃式配置资源要素,进而通过轴带的功能,牵动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 2.“增长极”理论 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r)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其基本含义是:一国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自渠道向外扩散,从而形成以增长极为核心、周边地区不均衡增长的地区性经济综合体。这一理论后来经过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J·Boudeville)、美国经济学家尼科尔斯(V·NICho1S)、赫希曼(A·Hirshman)等人的论证和发展,开始将研究视角由“经济单元”转向地域空间,提出了“增长中心”(包括“吸引中心”和“扩散中心,’)概念,使增长极理论更具实用性。这一理论已被我国理论界普遍接受,并已应用于旅游业的空间布局实践中。 3.不平衡增长理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中一种不平衡的连锁演变过程,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经济互动效应,如果利用得好,对双方经济发展都有利。代表性理论有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Myradal)提出的“循环累积模型”、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A·0·Hirshman)提出的“联系效应理论”等。区域旅游合作中,旅游线路上的“热点带冷点”、“热点促温点”的合作形式方兴未艾,虽然在前后者之间的经济效应上存在着相当的差距,随着发展这种差距会逐步缩小,这是地区间相互联系与合作的结果。

国内图式理论研究综述

收稿日期:2011-04-10 作者简介:康立新(1971—),女,河南巩义人,河南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国内图式理论研究综述 康立新 (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30年来国内图式理论研究的现状做了一个较为全 面的评述。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了梳理:(1)图式理论研究的发展阶段;(2)图式理论研究的现状;(3)国内图式理论研究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国内图式理论研究领域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图式理论;国内;综述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 (2011)04-0180-03 Jul.,2011 Vol.19No.4 河南社会科学 HENAN SOCIAL SCIENCES 2011年7月 第19卷第4期 自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外图式理论逐渐发展为一种成熟的理论,引起了国内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和外语教学等学科领域的广泛关注。本文拟根据中国期刊网(CNKI )核心期刊上的发文量,对国内30年(1980—2010年)来图式理论研究的研究发展阶段、现状及其研究趋势等做一个较为全面的述评,以期对未来国内图式理论的研究有所帮助。 一、图式与图式理论 早在1781年,“图式”概念由哲学家Kant 首先提出,他认为图式就是纯粹先验想象力的产物或者说是学习者以往习得的知识的结构[1]。随之,不同的学者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背景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图式进行了研究。 根究西方哲学家的一般理解,图式就是用来组织、描述和解释我们经验的概念网络和命题网络。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认知过程中通过对同一类客体或活动的基本结构的信息进行抽象概括,在大脑中形成的框图便是图式[2];心理学家认为图式是储存于人们记忆之中的由各种信息和经验组成的认知结构;Piaget 、Rumelhart 等人认为图式由表示概念要素的若干变量所组成,是一种知识框架及分类系统[3];语言学家Carroll 把图式看做是语义记忆的一种结构[1]。 尽管不同的学科领域对图式有不同的表述,但有一点达成了共识:图式首先是一种结构。 1932年,心理学家Bartlett 在其《记忆》一书中首次提出 了图式理论。他认为图式是对先前反应或经验的一种积极组织,是储存在学习者大脑中的一种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学习者知识库吸收新信息的过程[4]。20世纪80年代,Rumelhart 又进一步发展并完善了这一理论,把图式理 论解释为以等级层次形式存储于长时记忆中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识能力的建筑砌块”。即图式理论就是系统深入地探讨长时记忆在理解过程中的作用的一种理论模式[1]。 从图式到图式理论的演变和发展这200多年的历史过程,凝聚了哲学家、心理学家、人工智能专家等诸多学者专家的心血。 二、国内图式理论研究的发展阶段 纵观国内研究内容,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1990年),理论介绍阶段。这一阶段发文量不多,研究内容主要是对图式的介绍和解读,涉及的主要的学科领域为哲学。 第二阶段(1991—2000年),理论介绍与应用并存阶段。人们除了对理论继续引进和介绍外,已意识到图式理论的应用问题,开始把图式理论应用到阅读、翻译等领域,但研究方法主要是思辨性的,涉及的学科领域已从哲学扩展到了心理学、认知科学和外语教学领域。 第三阶段(2001—2010年),理论应用阶段。这一阶段图式理论研究的发文量急剧增加,并且图式理论的研究逐渐从理论介绍走向理论的应用,尤其是在外语教学领域的应用,且研究方法趋于严谨。 三、国内图式理论研究的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30年的发展研究,国内关于图式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 (一)图式理论在哲学领域 图式理论起源于哲学,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后,哲学领域首先给予了关注。纵观图式理论在哲学领域的研 · ·180

关于低碳经济的文献综述

题目低碳经济理论文献综述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经济学 年级 2009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二年五月

低碳经济理论文献综述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其中解决气候问题已经是刻不容缓。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解决能源问题,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文章首先阐述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以及研究的背景,然后分析了低碳经济国外及国内的研究现状,浅析了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发展方向,最后总结了我国目前低碳经济研究的总体状况与不足。 关键词:低碳经济;气候变化;发展现状 1.低碳经济概念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2.产生背景 人类社会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开发和利用,逐步从原始社会的农业文明走向现代化的工业文明。然而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化石能源、生物能源等常规能源的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及其后果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近年来,废气污染、光化学烟雾、水污染和酸雨等的危害,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确认为人类破坏自然环境、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常规能源的利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及以前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3.国外低碳经济理论研究现状 1987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布兰特兰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从一个地球到一个世界》拉开人类重新评价西方工业化及其后果,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序幕。首次出现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术语的官方文件,是2003年2月24日由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

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低碳经济 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正是在低碳经济这一大背景下,低碳旅游逐步兴起,尤其对即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的中国来说,低碳旅游受到政府、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它能否打败“腐败奢华游”,从时尚旅游概念变身为主流的旅游方式有待时间的考验。发展“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低碳旅游;发展;必要性;可行性。 1.低碳的涵义 1.1概念“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低碳旅游就是倡导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其中包含了政府与旅行机构推出的相关环保低碳政策与低碳旅游线路、个人出行中携带环保行李、住环保旅馆、选择二氧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车与徒步等方面。 1.2 特点低碳旅游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在旅游过程中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理念,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目标。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低碳生活的逐步认识与追求,低碳旅游的定义和内涵必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2.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及意义 2.1低碳旅游的现状日前国务院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就是在减排的大背景下,国家为配合低碳经济发展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信号,而旅游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行业。 和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业很早就有了“无烟工业”的美称,本身属于服务行业,占用资源少,卖的又是环境和文化,而这恰恰与节能减排的目标相吻合。事实上,在实践层面,民间的低碳旅游早已进行。多年前,在九寨沟等旅游景区,禁止机动车进入,改以电瓶车代替,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九寨沟能够多年一直保持清澈见底的水,与其采用统一的环保大巴不无关系。而作为旅游主体的广大旅游者,要为低碳旅游出把力,则相对容易得多。例如,假日去郊外的旅游者,骑单车或是徒步,是每个人都能采取的最简约的低碳旅游方式。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不自觉地把低碳作为旅游的新内涵,出行时多采用公共交通工具等低碳旅游方式。 2.2 发展低碳旅游的意义从理念上讲,低碳旅游与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有一定差异,传

城市旅游形象研究的文献综述

城市旅游形象研究的文献综述 前言 城市旅游形象是指城市的内外部公众(城市居民、城市旅游从业者、现实旅游者、潜在旅游者)对城市外在景观特征和内在、历史、文化底蕴体验所形成的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与评价,是对城市旅游地的历史印象、现实感知和未来信念的一种理性综合。城市旅游形象是城市的历史和现实发展实践与多方面功能所形成的、所表现出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城市综合素质的反映。[1]塑造城市旅游形象,不仅能增加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提高旅游经济效益,而且能促进一个城市的社会文明和进步。旅游城市的旅游形象是该城市总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城市的总体形象。而我国当前的对城市旅游形象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实践,无法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进一步探讨很有必要。 一、城市旅游形象的概念 保继刚等认为,城市旅游形象是指旅游者在游览城市过程中,通过对城市环境形体的观赏游览和对民俗民风、市民素质、服务态度等的体验所产生的城市的总体印象。[5] 袁霄梅认为,所谓城市旅游形象是指城市游览者在旅游城市的过程中通过对城市环境形体(硬件) 的观赏和市民素质、民风民俗、服务态度等(软件) 的体验所产生的城市的总体印象。[6] 卢晓认为,城市旅游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和旅游者对城市旅游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包括人们对该城市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功能等的总体、抽象、概括的认识和评价,是城市的历史印象、现实感知和未来信念的一种理性综合。 [7]熊礼明认为,城市旅游形象是指旅游者在游览城市的过程中通过对城市环境形体(硬件)的观赏和市民素质、民俗民风、服务态度等(软件)的体验所产生的总体印象。它是城市旅游吸引物、城市景观风貌、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在旅游产品生产中对旅游者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城市综合要素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反映。总的说来,每个城市对旅游者都有一个趋于一致的感知形象。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形象几乎固化在旅游者的心目中。[8] 从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学界在对城市旅游形象的内在机理与模式研

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

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 天台县坦头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摘要] 通过统计 1985—2011年间我国学者在思维导图研究方面所发表的论文,归纳思维导图在我国研究的现状,指出国内思维导图研究的特点和不足以及在读图时代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思维导图;本体研究;教育;教学 思维导图(MindMap)是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学者托尼·布赞(Tony Buzan)基于对脑神经生理科学的研究,类比自然万物放射性性状,在分析了人们的笔迹习惯,以及在训练“学习障碍者”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关于放射性思维及其图形表达的研究成果。1971年,这些成果被结集成书,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学习、商业决策等领域。如今英国已经把思维导图作为国民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新加坡、韩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的教育教学机构也已经开始对该课题进行研究和探索。 在我国,思维导图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图”的使用使我们能大量快速地汲取信息,但同时它的魅影也遮蔽了我们对本真世界的深度认知,对“读书”还是“读图”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思维导图的出现,不仅是作为一种教学或认识手段,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知识和对象的新的存在方式,它衍生于对文本、思维想象的形象解读,反过来又影响着人们对文本、思维想象的再认识,弥合了文与图各自表达上的不足,使阅读成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使“书”与“图”的对立统一于“思维导图”,体现了语言、文字、图像三者之间密切的关系内容。人们普遍认为,语言关乎逻辑,文字关乎语言,而图画则关乎意义,对“图”的过度推崇会削弱对语言文字的观照,进而削弱逻辑思维能力,思维导图的出现却说明,“图”不是人类逻辑思维的倒退,而是对人类逻辑思维的有力补充,有效地利用图形,可以系统、深化人类知识,不断创新,推动社会前进。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相关的文献,对思维导图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 1985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期刊论文 1 2 1 2 1 3 5 2 6 5 6 4 9 11 14 30 41 28 21 42 46 69 58 67 98 29 硕士论文 6 17 29 16 11 14 16 12 4 6 3 1 博士论文 5 7 6 3 3 3 2 2 3 5 1 会议论文 1 3 2 1 2 1

国内外低碳物流研究综述

低碳物流的发展简述 内容提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改进物流体系,通过发展低碳物流来发展低碳经济。本文从低碳物流的内涵、我国低碳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实施对策两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分析认为:低碳物流的实施需要从宏观机制层面和微观企业层面进行,宏观上国家要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形成物流业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微观上企业应该积极从物流各环节以及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寻求节能减排途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低碳物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1引言 物流作为生产和消费的中介,是衔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也是满足人类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基本环节。而低碳物流则是伴随着人类生活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随着低碳生活和低碳消费的提出应运而生的。如果没有低碳物流的维系,生产环节的低碳化以及消费者低碳生活与低碳消费再推广也难以实施。另外,随着电子商务与网络的发展,随之产生的生活的电子化、网络化和连锁化,电子商务、网上购物、连锁经营,这些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无不有赖于低碳物流。因此,对低碳物流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低碳物流的概念提出之后,学术界围绕着低碳物流的探讨逐步开始增多,研究成果颇多。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低碳物流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2低碳物流的内涵 关于低碳物流内涵的探讨主要从两个方面,即物流作业环节和物流管理过程。 2.1从物流作业环节来定义 学者徐旭认为低碳物流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目标,由低碳运输、低碳仓储、低碳包装等功能要素所组成的系统。物流系统的每个功能环节都实现了低碳,整体实现了资源最充分的利用,才符合低碳物流的内涵。低碳物流系统既是物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本身也是由多个子系统:如低碳运输子系统、低碳仓储子系统、低碳包装子系统等所构成。这些子系统之间也存在这物流系统固有的效益背反现象,互相之间相互影响。 2.2从物流管理过程来定义 学者王国文认为,低碳物流就是将低碳、环境保护思维融入所有的物流和供应链环节之中,形成从原材料采购到产业设计、制造、交付和生命周期支持的完整的绿色供应链体系。也有定义认为,绿色供应链是按照自然环境法则管理原材料和资源从供应商到制造商、服务供应商到最后总客户以及到回收的过程。 学者李东光认为低碳物流并不是一味地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而是降低碳强度。低碳物流的本质就是通过物流规划与物流政策、物流合理化与标准化、物流信息化与低碳物流技术等方式,既能达到实现物流能力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度增长的要求,又能达到缓解能源供给压力的目的,即有效实现物流领域的能源使用效率。 目前,关于低碳物流的内涵还没有明确的界定,笔者认为,低碳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以低

自我概念研究综述

自我概念应用研究综述 ? ? ? ? 摘要:自我是整个人格的核心,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认识和知觉,对个体的发展和社会交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人们在越来越承认和重视自我概念的同时,对其内涵、结构等具体问题却存在着分歧,使自我概念成为一个非常模糊和极具争议的概念。本文主要对自我概念在不同年龄段学生中的发展情况以及在各个不同领域的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梳理,并探讨其研究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自我概念发展应用小学中学大学 ? 1.????? 内涵及构成 1.1内涵 自我概念是个性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领域,也叫做自我知觉、自我图式或自我结构,指的是个体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景、社会比较等多种途径形成的对自身生理状况、心理特征、社会属性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认识。 ? 1.2结构 对自我概念的研究,有两种取向:一种是以James为代表的理论建构取向;一种是心理测量学的研究取向。主要的自我概念结构理论有:詹姆斯的自我概念结构理论、罗杰斯的自我概念结构理论、马卡斯的自我概念结构理论、Shavelson等的自我概念多纬度层次理论模型。 ? 2.形成与发展 哈特曼把自我从弗洛伊德自我本能概念的束缚下解脱出来,认为自我与本我是彼此独立存在的两种独立机制。埃里克森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自我是过去与现在经验的综合,自我有遗传、生理上的因素外,还受文化、历史因素的影响,并强调社会环境在自我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凯利也认为一个人是在观察自己和他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基础上形成我—非我的观念,由此界定自我,确定个人的概念系统。库利和米德对自我的来源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深层次的研究。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认为自我实际是“社会我”,个体主要是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形成自我的,强调了自我的社会性,米德承认且发展了库利的观点,指出自我来源于社会互动,个体在交流中学会了用他人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就产生了最初的自我,要发展成完整意义上的自我,必须以社会作为镜子,强调社会外在因素在自我形成中的作用。沙利文受库利和米德的影响,十分强调自我发展的社会、人际关系基础,强调家庭成员对儿童自我形成的直接作用,认为“自我”概念只有在人与人关系中才能进一步得到发展。由此可见,自我概念从作为一种本能到重视人际关系基础,最终形成决定于广阔的社会文化环境。Eormuth则从生态系统观来把握自我概念的发展,把客体、他人和环境整合为一个自我生态系统,认为自我概念与自我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互动中驶向动态平衡。 自我概念发展变化的过程,也体现在实证意义方面的研究。弗洛伊德派别指出儿童期是自我概念形成和建立时期。Anderson认为生命的第一年对自我概念发展最为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概念的发展存在起伏现象。一般认为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发展是U字形曲线,在青春期开始下降,到青春期后期或成年又回升。Freemen的研究也发现自我概念的这种发展曲线的起伏变化现象。国内的一些相关研究的结果与上述结论相类似。

碳排放文献综述

1.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中国工业经济2010 方法:用DEA构建Malmquist指数测算效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影响分析 指标:CMCPI 累计的Malmquist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指数 指标符号:-+++- 收敛性分析: 2.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陈诗一经济研究2009 方法:普通面板回归模型 3.生产中碳排放效率长期决定及其收敛性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 指标:R&D投入、能源价格、公共投资、对外开放度、产业结构、技术溢出 4.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南方经济2010 启示:查一篇已下载含滞后项的英文SFA文献 面板数据模型 指标:人均收入、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工业结构(重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城市化水平、时间趋势 人均收入:在不同的收入阶段,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有所不同,低收入阶段时,人们更关注物质生活,对环境的要求不高,而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很可能转而更关注环境质量。因此,两者之间很可能存在倒U型关。这一理论也被称为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假说。 能源消费结构:不同种类能源消费所产生的CO2排放量并不相同。煤炭燃烧的CO2排放量是天然气的1.6倍,石油的1.2倍,而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则是清洁能源,并不排放CO2。各省煤炭消费量占该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作为能源消费结构的代理变量。

城市化水平:1、城市化的推进需要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钢铁和水泥,从而产生大量的CO2排放。2、城市化也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城市人口的能源消费要大大高于农村人口的能源消费,而能源消费的大幅度增加则是CO2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本文以非农人口比重作为各省城市化水平的代理变量。 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工业的能源消耗往往要比农业和第三产业高很多,特别是重工业,一般都是高耗能产业。 时间趋势:时间趋势的形成可能是技术进步引起的,也可能是政策变动等其他因素造成的。 5.The Spa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China's Regional R&D Technical Efficiency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3 启示:方法是否可借鉴? 不知所云? 6.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分解及影响因素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 区域差异分解:泰尔指数 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产业结构用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贸易开放度用进出口总额占GDP或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外商直接投资FDI用FDI占GDP比重来表示。 注:此处详细介绍了co2排放的测算方法。 7.考虑集聚效应的区域技术效率估计及其空间效应分析产业经济研究2011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国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从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交流、碰撞与整合的角度出发,将涵盖诸多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最终形成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华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类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格局,文化产业成为地区发展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也是民族经济继续走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一路高歌猛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跨越式发展都在深入推进中,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必须正视的是,地方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并不意味着其产业化运作的简单易行,文化资源并不等同于文化产业资源。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借助于现代商业和市场的深加工。只有经过现代商业和市场的产业转换,文化资源才能转变成为具有普适性的现代文化商品。与我国宏观经济运作状况一样,文化产业在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起步、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近年来,发达地区在短时期获得了突破性发展,而民族地区除了文化旅游业呈现较高的产业化程度外,影视、出版、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仍显弱小。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传媒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夹杂在后工业时代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巨浪中,文化旅游将迎来自己的发展时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会实现从单纯的资源开发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而且对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 (一)旅游与文化 在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两个概念。一般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

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旅游文化则是以一般文化的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包括旅行、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继承性等特点。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旅游文化不仅覆盖了旅游业的六要素,而且与旅游的各相关部门、产业有紧密的关联度,其容相当丰富多彩。而文化旅游则是将这些丰富多彩的容组合成产品推向市场。也就是说,旅游文化涵开发得越丰富,文化旅游产品项目也将不断推出新,更具有特色。文化与旅游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繁荣。(二)文化旅游 关于文化旅游,有不同的认识和角度,反映了社会组织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的认同,充满了学者的纷争。虽然目前国外学者对文化旅游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其涵却是一致的,立足文化资源,满足文化需求。 第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旅游是相对于自然观光、度假疗养等而言的一种特殊旅游类型,从时间维度上讲,可分为历史文化旅游和现代文化旅游;从形态表现上看,则涵盖了古迹游览旅游、民俗体验旅游、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艺术欣赏旅游、休闲娱乐旅游等。基本上都强调两个方面:①强调资源,认为文化旅游是指以文化旅游资源为支撑,旅游者以获取文化印象、增智为目的的旅游产品。②强调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为实现特殊的文化感受,对旅游资源涵进行深入体验,从而得到全方位的精神和文化享受的一种旅游类型。文化旅游是以旅游文化的互异性为诱因,以文化的碰撞与互动

中国养老院模式发展概括综述

综述 中国养老院模式发展概括综述 1.研究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老龄化加重,一系列老龄化社会问题凸现。由于我国特殊的生育政策,普通家庭越来越小型化、核心化,已经无力承担养老的重担,因此社会养老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社会养老方式之一的养老院更是受到人们的追捧。但是目前我国的养老院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广大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1]。我们通过对当前我国养老现状的分析,提出针对老年人不同的需求建立新的社会养老体系,以专业化的方式来缓解当前的养老困境[2]。 在中国,“居家养老”是被人们普遍认可的养老方式,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无论老人还是子女,传统的养老观念都在悄然发生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家庭模式的转变,解决养老问题成了不少家庭的头等大事,而要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仅仅停留于传统的居家养老可能并不实际[3]。 中商情报网研究数据表明,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其中,65岁以上人口为1.27亿[1]。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预计,中商情报网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养老院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咨询报告》分析,到2025年,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3亿,到2050年,我国将有4.3亿老年人,也即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中国老年人口规模之大,老龄化速度之快,高龄人口之多,都是世界人口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4] [5]。巨大的养老需求将日益凸显,政府公办的养老机构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中国养老机构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6] [7]。 2.养老院的概述 2.1 养老院的定义 敬老院,为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组织,又称养老院。西方国家的养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机构主办,接收靠福利救济或低收入的老人。中国的敬老院是在农村实行“五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8]。 中国的敬老院是在农村“五保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期,农业生产合作社对缺乏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者,实行保吃、保穿、保烧、保医、保葬(儿童则为保教),简称“五保”。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对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在全国各地兴办了一批敬老院。 1978年以来,随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集体经济的发展,敬老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1988年,全国农村已有敬老院36665所,有756个县(县级市)在乡镇普遍办了敬老院。城市街道也办起了敬老院。 2.2 养老院提供的基本服务

碳排放国外文献梳理

气候变化给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IPCC, 2008)。釆用市场交易的方式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赋予了环境会计新的内容,会计将在生态危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Hopwood,2009)。然而,会计是否成为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之一取决于会计准则制定者如何理解排放权的本质(Lohmann,2009)。基于主流会计框架,会计准则制定者力争建立一个实用的准则。IASB取消IFRIC 3却充分表明,碳排放权交易会计是会计研究者在探索会计前沿问题时面临的重大挑战(Cook,2009)。为了探索这一问题的真相,综述及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理清研究的思路并明确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国外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确认和计量研究综述 碳排放权交易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诸多挑战,会计问题就是众多挑战之一(Larry Lohmann, 2009)。研究排放权交易会计,首要的问题是解决其初始会计确认和计量问题。然而,由于美国、欧盟、日本和IASB对碳排放权及其交易本质认识的差异,最终形成了差异化的会计确认与计量,造成了实务中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方法的多元化。 1、美国关于排放权交易会计确认和计量的研究 美国研究排放(污)权交易会计的历史最为久远。美国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FERC)、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众多学者都从事过该领域的研究。研究成果对后来者产生了较大的启发与影响。 (1)美国FERC关于排污权会计确认和计量的研究 1993年3月,美国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FERC)根据1990年颁布的《清洁空气法修正案》,公布了第18号委员会文件,在第101和102段对排污权交易中所涉及的排污权分类标准、排污权的确认原则、计量依据与报告内容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说明,并提供了相应的会计处理指南(FASB,1993)。然而,由于无法解决历史成本模式下企业免费获得排放权的会计处理问题,该文件于1995年被取消。 (2) FASB关于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确认和计量的研究 2003年1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下属的紧急问题任务处理工作组(EITF)发布了“EITF:03-14”——《总量和交易制度下参与者获得排放配额的会计问题》,试图为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制定规范。其中关键的问题是:①配额(Allowance)是否应该确认为资产?②如果配额是资产,资产的本质是什么?(EHF,2003)。由于EITF成员认为该问题已经超出了“总量和交易制度”的范畴,而且任何达成的共识都可能影响其他法规的会计核算,如政府授予的证书或许可等。EITF:03-14因此被取消。 2004年12月,《SFAS 15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发布引起了研究者对排放权交易制度的重新关注,因为排放权的发放和交付有年度限制,而且年度之间可以借贷和存储。因此,不同年度之间排放权的交换能否应用SFAS 153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同时,在企业合并中,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FERC)的存货模式与IFRIC的无形资产模式之间交换的标准和计量基础如何确定也没有明确的规范进行指导。 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生效以及欧盟排放权交易制度(EU ETS)的实施,从2007年开始,FASB 和IASB将排放权交易会计作为联合开发项目,共同致力于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准则的制定。2008年主要探讨的是配额、碳信用以及基准是否是资产、是否以及何时确认负债等问题。2009年主要研讨的是“总量和交易制度”下如何对免费分配的配额进行初始确认和计量。会议最终由于各与会人员对配额(资产)和负债理解角度的差异而没有达成共识。2010年10月18日,IASB和FASB又召开联合会议,重点讨论“总量和交易制度”下分配的配额与排放负债的计量问题以及多余排放产生的负债确认问题。与会人员一致认为,配额与负债的计量应保持一致,并应在初始以及后续计量中都应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2010年11月18日,IASB和FASB集中讨论了超额排放的负债确认、购买配额和负债的计量、配额和负债如何在资产负债表上列报等问题。由于碳排放权交易会计问题的复杂性,目前的研究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