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探究实验题及参考答案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探究实验题及参考答案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探究实验题及参考答案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探究实验题及参考答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探究实验题

1【探究】温度计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请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温度计是根据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我的方案:1、在烧瓶内灌满酒精,用插有细玻璃管的橡皮塞把瓶口塞紧,液面就升到玻璃管内。

2、将烧瓶放进烧杯并向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热水,观察玻璃管内酒精的液面的变化高。

3、将烧瓶取出,随着瓶内酒精慢慢冷却,再观察液面的变化。

2【探究】你知道吗?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为什么容易爆裂?修马路的工人为什么隔一段要留一条缝隙?

我的猜想: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容易爆裂。我的方案:1、用细线把小气球扎于锥形瓶口。2、把锥表瓶放入烧杯后,灌进开水加热,观察气球发生什么变化。3、把锥形瓶取出,观察气球的变化。

3、【探究】我们在研究岩石时,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请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研究各种各样的岩石时,主要从颜色、形状、结构、滴盐酸等方面进行研究。

我的方案:1、打开岩石标本实验盒或拿出自己采集的不同种类的岩石。2、用手摸摸每岩石,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观察它的棱角,是圆的还是尖的?用刀片、手指甲刻划岩石,测试其硬度,每块岩石的颜色又是怎样的?3、观察岩石的内部。用锤子敲开每块岩石,看一看,岩石的内部有什么东西?岩石内部和外部的颜色是相同的吗?有小沙粒掉下来吗?4、在每块岩石上滴一盐酸,冒泡吗?

6 、【探究】在大自然中,看到各种奇形怪状的岩石,除了人力改变了岩石的形状、大小,那么温度的变化是否对岩石具有破坏作用呢?请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温度的变化对岩石具有破坏作用。

我的方案:1、用镊子夹住一小块岩石在酒精灯上烧一会,然后立即把它放入到冷水中,观察有什么变化。

2、照上述方法反复做几次,观察这块岩石有什么变化。

7、【探究】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它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请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土壤是由水、空气、砂、粘土、无机盐、腐殖质等成分构成。我的方案: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出现什么现象。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观察出现什么现象。3、用滴管取上层清液滴在玻璃片上,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有什么现象发生?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8、【探究】砂质土、壤土、黏质土三种土壤的渗水性、保水性一样吗?请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三种土壤的渗水性、保水性不一样。砂质土渗水快,保水性能差;壤土渗水适中,保水性能适中;黏质土渗水慢,保水性能好。

我的方案:1、把三个同样大小的去底塑料瓶用纱布扎好口,倒放在铁架台上,并分别加入同样多的砂质土、壤土、黏质土。2、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观察渗水的情况。

9、【探究】砂质土、壤土、黏质土对植物的生长影响是相同吗?请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砂质土、壤土、黏质土对植物的生长影响是不相同的。壤土中的植物长得最好,砂质土中的植物居中,黏质土中的植物最差。

我的方案:1、在三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分别加入同样多的砂质土、壤土、黏质土。

2、同时栽入三棵生长情况相同的豆苗,同时浇同样多的水。

3、一周后,观察豆苗的生长情况。

10 、【探究】避免水土流失、保持水土的根本办法是什么?请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植树造林是避免水土流失、保持水土的根本办法。

我的方案:1、两块木板,上面铺着同样厚的土,一块没有植物,一块长有

青草。把两块木板倾斜相同的角度。

2、同时用喷壶浇同样多的水。用烧杯把流下的水收集起来。

3、观察现象。

11、【探究】光是沿着什么路线传播的?请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我的方案:1、用小刀在三张硬卡纸上分别刻出一个小孔。

2、把硬卡纸固定在长木板上,距离要相同,放在人的眼睛与蜡烛之间。

3、点燃蜡烛,放在桌子的一端。

4、调整硬卡纸,想办法看到蜡烛的火苗。

13、【探究】光从一种透明物质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另外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请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光从一种透明物质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另外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

我的方案:1、把纸剪成长等于杯的周长、宽等于杯高的长方形。

2、将纸右半边涂黑,在涂黑部分竖着刻一条直缝。把纸贴在杯的外壁。

3、让手电筒的光通过直缝射入杯内,从缝的对面观察光射在杯壁的什么位置,在杯壁的白纸上做个记号。

4、在杯内倒入水,不改变光射入的方向,观察光射在杯壁的位置是否有变化。

14 、【探究】“有虹在东,有雨落空;有虹在西,人披蓑衣。”人们依据长期以来的经验,总结出彩虹出现的方位与天气有着密切的关系。能不能人工制造彩虹呢?请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能够人造彩虹。

我的方案:1、在黑色卡片上方剪一条水平的隙缝,折起卡片的底部,使卡片能立起来。

2、在碗里倒入半碗水。将镜子倾斜45度放在碗里,使之一半在水下,一半在水上,用橡皮泥固定住。

3、把黑色卡片立起来,细缝正对着镜子,并将白色卡片放在它前面。

4、让手电筒的光透过细缝照在镜子上。调整光柱、碗和白色卡片的相对位置,直到能在白色卡片上看到彩虹。1

5、【探究】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它们混合后会出现什么颜色?请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它们混合后会出现白色。

我的方案:1、把直径约为10cm的白硬纸板分成相等的三部分,并分别用彩色笔按顺序涂成红色、绿色和蓝色。2、在圆心两侧小心的各打两个孔,两个孔相距2厘米。3、用细线穿过两个孔,把绳的两端系在一起。4、使盘两边的绳的长度相等,转动圆盘使绳索绷紧。当圆盘快速转动时,观察颜色的变化。

20、【探究】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请写出你的猜想并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

我的猜想:苹果落地是受到了地球的引力。

我的方案:1、用一根细线拴住一个钩码,吊在铁架台上。

2、用火柴把细线烧断,观察现象。

3、用手托住一个木块,松手,观察现象。

4、用力拍皮球,观察现象。

21、【探究】怎样正确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写出你的方案。

我的方案:

1、使用测力计之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处。

2、用右手握住测力计的提环,让测力计竖直垂下,然后在挂钩处挂上钩码,把钩码提起。注意不能让挂钩的上部卡住测力计的底板,以免影响测量结果。读数时,重物必须悬空,让视线与指针相平。

3、每个测力计都标有允许测量的最大数值,测力时不可超过这个最大数值,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4、不用刻度已被损坏的弹簧测力计。

5、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题汇总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汇总 (一)研究鱼颜色的保护作用的实验。 (三)完成点燃花生米的实验,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研究内容:点燃花生米,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实验材料:火柴(打火机)、细铁丝、花生、小烧杯、软木塞、水等。 实验方法:(1)用细铁丝或针将一粒花生米固定在软木塞或橡皮泥上;(2)点燃花生米,加热适量水;(3)花生米燃烧完后,测一测水温。 实验结论:燃烧一粒花生米,加热了水,花生米中的化学能就转换成光能和热能。

(四)比较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五)实验内容:用尺子挑报纸的实验。 实验材料:报纸,尺子等。 实验方法:(1)在向下压尺时,尺成为一根杠杆。(2)轻而慢的向下压尺子时,观察有什么现象。(3)快而重地向下压尺子时,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1)慢压时,能翘起报纸;(2)快压时,报纸哪怕是破裂,也不会轻易被抬起。 我的解释:向下压尺时,尺成为一根杠杆。在慢压时,空气能进入纸下,是上下大气压相等,从而能翘起报纸;而在快压时,空气来不及大量进入纸下,作用在纸上的向下气压远大于纸下向上的气压,所以报纸哪怕破裂,也不会轻易抬起。

(六)研究问题:把一条小金鱼放进一个装了三分之二冷水的试管里,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的底部,把试管的上半部分放在蜡烛上烧,金鱼会有生命危险吗?为什么? 我的假设:小金鱼不会死。 实验设计: (1)实验器材:小金鱼、试管、试管夹、蜡烛、水等。 (2)操作步骤:把一条小金鱼放进一个装了三分之二的试管里,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的底部,把试管的上半部分放在蜡烛上烧,观察小金鱼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3)我的结论:小金鱼没有死。 (4)为什么会这样?请解释。 答:金鱼不会有生命危险。试管内的小金鱼之所以能够存活。一是由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二是加热的位置在试管的上端;三是热的传递方向主要是向上。小金鱼虽然能存活,但能持续的时间不长。如果改变加热的位置,或者将试管尽可能平置,金鱼就会处于危险境地了。 (七)研究问题:剪下纸杯的杯底,按同样的大小,在餐盒上剪下一个圆圈,把纸杯插进餐盒的圆孔内,做一个“气垫汽车”。用力往纸杯里吹气,“气垫汽车”能开动吗?为什么? (1)我的假设:气垫汽车能开动。 (2)实验设计: ①实验器材:剪刀、纸杯、餐盒等。 ②操作步骤:剪下纸杯的杯底,按同样的大小,在餐盒上剪下一个圆圈,把纸杯插进餐盒的圆孔内,做一个“气垫汽车”。用力往纸杯里吹气,观察“气垫汽车”能否开动。 ③我的结论: 气垫汽车能开动。 (3)“气垫汽车”能行驶的秘密是什么?请解释。(3分) 答:气流进入杯中后受纸杯壁的阻挡向后下方吹出,向下方的力托起气垫汽车,向后方的力推动气垫汽车前进。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观察,记录食物,统计分析、找规律,根据不同标准对食物进行简单分类的过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积极参与讨论,初步掌握调查记录食物的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学习辨证地看问题,意识到分类的标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3、科学知识:发现一天所吃的食物的问题和规律,能够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归类。教学准备:了解我们常吃的食物,搜集有关食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我们这儿有个习惯,碰到熟人都会问:“吃过了吗?”来打招呼,老师也想和同学们打个招呼:“你们早饭吃过了吗?“那你们早饭吃了几种食物啊?” 2、老师:你们早饭就吃的很丰富,相信昨天一天吃的就更加丰富了,愿意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吗? 3、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我们一天的食物(出示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我们的食物有哪些 1、师:那么我们的食物有哪些呢,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怎么做。学生交流(要把我们吃的食物记录下来,进行研究。)我们首先要把昨天一天吃的食物记录下来,想一想应该怎样记?(学生发言:可能说到按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2、提出记录要求:(课件出示温馨提示:记录要实事求事,不要遗漏。按早餐、中餐、晚餐、其他来记录。统计出小组内一天共吃了几种食物。 (学生记录、老师巡视) 3、交流:哪个小组先来交流一下你们昨天一天的食物?(投影展示2个小组的食物记录表) 问: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们有没有发现每天吃的食物有没有规律和问题? 4、小结:我们一天要吃几十种食物,一天中吃的最多是等,每餐都吃的是。 活动二:给食物分类 1、整理食物,提出要求:刚才我们发现一天的食物中有很多的相同食物,我们把这些食物整理一下好吗?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很多小卡片,请小组边讨论边把食物记录在卡片上,每张卡片写一种食物,各组推荐一个同学用水彩笔写,把字尽量写得大一点、工整一些,看哪一组最先完成?边整理边讨论怎样交流才能让其他同学听清楚? 2、学生分组整理、讨论。 3、一小组上前尝试汇报交流(把食物贴在黑板上)说说理由 4、师:刚才的小组把食物分成了几类,用分类的方法对食物进行统计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分类关键是什么?(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教师指导) 5、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确定一个分类标准,对食物进行分类。 6、再次汇报交流,请用不同分类方法的小组汇报,师适时补充板书 7、小结:我们给食物进行分类可以有多种方法,可以按个人的喜好分、食物的结构分、按味道分、按食物的来源分、可以按生活习惯分等,不管怎样分,只要在同一次分类的过程中保持分类标准的统一性都是可以的。 8、教师引导:植物类的食物和动物类的食物你们还可以怎样进行分类。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

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1、温度计是由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组成。 2、温度计里的液体是水银、酒精等。 3、把温度计放到热水里,液柱上升,放到冷水里,液柱下降。 4、探究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法是:把要探究的液体装满瓶子,将带有玻璃管的橡胶塞塞住瓶口,是玻璃管中有一段液柱。为了便于观察,利用橡皮筋在玻璃管上标出液面的位置(要贴近液柱凹面的下缘)。在水槽中倒入热水,把组装好的瓶子放入热水中,观察液柱的变化。待液柱静止后,做好标记,并做好实验记录。然后把瓶子放入冷水中,观察液柱的变化。——放到热水里,液柱上升,放到冷水里,液柱下降。 5、水、酒精、酱油等液体受热的时候体积膨胀,受冷的时候体积收缩。说明在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6、寒冷的冬天,经常会遇到自来水管冻裂的情况,这是因为水的反常膨胀(水在4℃以上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4℃以下,随温度降低,其体积不断增大)。 7、在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为什么容易爆裂?写出猜想与方案。 我的猜想:是因为车胎里的空气被晒热时膨胀。 我的方案:把气球套在带胶塞的玻璃管上; 把橡皮塞塞在锥形瓶上; 把瓶子先后放到热水和冷水两个水槽中,观察现象(瓶子在热水中气球会充气竖起来,在冷水中气球会瘪下来)。 我的结论: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8、铜球在受热和遇冷时都能通过铁环吗?写出猜想和方案。 我的猜想:铜球受热时通不过铁环,遇冷时能通过铁环。 我的方案:将铜球试着穿过铁环,确保一般条件下,铜球可以穿过铁环。 用酒精灯加热铜球,再将铜球放在铁环上,观察现象(铜球不能通过铁环)。 把热铜球迅速放入冷水中,然后再放在铁环上,观察现象(铜球能通过铁环)。 我的结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9、一般情况下,物体(液体、固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相同情况下,气体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多,液体较多,固体最少。 10、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应用: 固体的热胀冷缩:火车铁轨间和水泥路面留有缝隙、夏天架的较松的电线到了冬天变紧。 气体的热胀冷缩: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可以再恢复原状。 液体的热胀冷缩:壶里的水没烧开就会溢出来、夏天中午水缸的水会溢出来到傍晚又不满了。 只供学习与交流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1、蚂蚁 教学目标: 1、知道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能根据观察的动物特征,运用归纳、概况的方法,分析结果,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 3、乐于尝试运用多种资料、多种思路制作昆虫模型。 4、通过学习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自己总结归纳出昆虫的共同特征,并能判断一些常见动物是否是昆虫。 教学准备:放大镜、羽毛、泡沫塑料、牙签、课件、学生搜集到的有关蚂蚁方面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谜语: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团结又互助,勇敢又勤劳。)生回答:蚂蚁。 师:看来同学们对蚂蚁并不陌生,这个谜语主要是说了蚂蚁的生活习性,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课、《蚂蚁》。(板书课题:1、蚂蚁)二、探究新知

师:老师让同学们回家搜集有关蚂蚁的资料,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蚂蚁的知识。教师适时给予评价。 师:老师还布置大家回去捉蚂蚁进行观察,完成任务了吗?你们在观察的时候遇到困难了吗?哪位同学来说一下?学生汇报,师生交流教师提供观察工具,培养皿和放大镜。 向学生介绍放大镜的使用方法:使用的时候要用手握住放大镜的手柄,调整至合适大小为止,不能用手直接去触摸放大镜的镜片。 告诉学生在观察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课件出示: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把观察到的身体特点记录在观察表里,也可以画下来。 1、小组观察。 师:每个小组选3只蚂蚁,分工合作。 学生分小组观察,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师:哪个小组派代表到前面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观察结果。 (学生汇报的可以是共性的,也可以是某一只特有的)。 师课件展示:蚂蚁的身体结构图。 师: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这是头部,这是胸部,这是腹部。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3、再次观察。 通过观察蚂蚁发现蚂蚁的身体结构特征后,再次观察不同蚂蚁,寻找共同特征。(课件出示几种蚂蚁,红蚁、行军蚁、蜜罐蚁。)请你选择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一.二课温度计的秘密 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自然界中少数物质具有[热缩冷胀]的特点,叫反常膨胀,水在4摄氏度时体积最小,在4摄氏度以上和以下体积不断变大。 1. 物体有冷有热,物体的[ 冷热]程度叫温度。 2. 要精确测定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 温度计]。 3. 用摄氏温度计测定的温度叫做[ 摄氏度]。 4. 液体温度计主要由[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构成。 气体.液体.固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相同情况下,受热膨胀体积变化最多的是气体,最少的是固体。 1.寒冷的冬天,自来水管为什么会冻裂? 由于水的反常膨胀,水管中的水受冷膨胀使水管裂开。 2.在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为什么容易爆裂?答;车胎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使车胎爆裂 3.乒乓球瘪了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答;放在热水中,球里面的气体受热膨胀,使乒乓球恢复原样。 1.室外架设的电线,夏天长度会变[A],冬天长度会[B ]。 A.长 B.短- 2.如果塑料瓶盖拧得太紧,不好打开,只要把瓶盖部分放入[B],使瓶盖膨胀,就容易拧开了。 A.冷水中 B.热水中 3.做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时,装空气的容器应该是[A]的。 A.密封 B.敞开 4.在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中,把气球套在瓶口上的作用是[B C]。 A.为了吹大气球 B.密封瓶子 C.借助气球发现瓶内空气体积的变化 三.四课课认识岩石 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仪器。 花岗岩内含三种不同的矿物质,他们是石英.长石.云母。大理岩.石灰岩遇盐酸冒泡。 常见的岩石有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页岩.砂岩。 测试岩石硬度时,手指甲刻画后留下痕迹的岩石较软.铜钥匙刻画后留下痕迹的岩石较硬,小刀刻画后留下痕迹的岩石很硬,小刀刻画后也没有痕迹的岩石最硬。岩石按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1各种岩石的硬度不同。[ 对] 2.所有的岩石都是颗粒状的。[错] 3.遇到盐酸有的岩石冒泡,有的岩石不冒泡。[ 对] 4.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仪器。[ 对] 5.用盐酸进行岩石检测时,必须用铝勺取用盐酸。[对] 6.岩石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对] 五.六课岩石的用途 岩石的用途有哪些?

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8-15班的科学课。通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由于科学专职教师不够和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匆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我发现有些学生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今后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1.本册教科书遵循《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注意选择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基础的、适于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在能力培养上,注意了层次上的变化,较三年级的要求有所提高。打破“知识切块”式组建单元的做法,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动物王国》《冷与热》《天气与气候》《水的三态变化》《位置与速度》《技术与生活》等6个单元,共24个课题。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教会学生科学地对待自然界的事物。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完整版)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全收录

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1、2课温度计的秘密 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自然界中少数物质具有(热缩冷胀)的特点,叫反常膨胀,水在4摄氏度时体积最小,在4摄氏度以上和以下体积 不断变大。 1、物体有冷有热,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要精确测定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3、用摄氏温度计测定的温度叫做(摄氏度)。 4、液体温度计主要由(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构成。 气体、液体、固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 相同情况下,受热膨胀体积变化最多的是气体,最少的是固体。 寒冷的冬天,自来水管为什么会冻裂? 由于水的反常膨胀,水管中的水受冷膨胀使水管裂开。 在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为什么容易爆裂? 答:车胎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使车胎爆裂 乒乓球瘪了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答:放在热水中,球里面的气体受热膨胀,使乒乓球恢复原样。 1、室外架设的电线,夏天长度会变(A),冬天长度会( B )。 A、长 B、短- 2、如果塑料瓶盖拧得太紧,不好打开,只要把瓶盖部分放入(B),使瓶盖膨胀,就容易拧开了。A、冷水中 B、热水中 3、做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时,装空气的容器应该是(A)的。A、密封 B、敞开 4、在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中,把气球套在瓶口上的作用是( B C)。 A、为了吹大气球 B、密封瓶子 C、借助气球发现瓶内空气体积的变化 3、4课课认识岩石 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仪器。 花岗岩内含三种不同的矿物质,他们是石英、长石、云母。 大理岩、石灰岩遇盐酸冒泡。 常见的岩石有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页岩、砂岩。 测试岩石硬度时,手指甲刻画后留下痕迹的岩石较软、铜钥匙刻画后留下痕迹的岩石较硬,小刀刻画后留下痕迹的 岩石很硬,小刀刻画后也没有痕迹的岩石最硬。 岩石按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1各种岩石的硬度不同。(对) 2、所有的岩石都是颗粒状的。(错) 3、遇到盐酸有的岩石冒泡,有的岩石不冒泡。(对) 4、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仪器。(对) 5、用盐酸进行岩石检测时,必须用铝勺取用盐酸。(对) 6、岩石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对) 5、6课岩石的用途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集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集合 (一)观察加热白糖的变化 加热前加热后的变化结论 白糖白色晶体 颗粒首先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 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然后 继续加热, 白糖的颜色逐渐 变深,直至全部炭化,如果继 续加热,黑色的炭还会燃烧. 加热白糖的过程 中.先发生物理 变化————白 糖的熔化. 随后发生了化学 变化————白 糖的炭化. 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蜡烛也在不断地燃烧.它也同时发生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液体的蜡烛油气化厚燃烧是化学变化. (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小苏打的特点:白色粉末或细微结晶.无臭、味涩.易溶于水.白醋的特点:无色的液体.闻上去有一股酸味. (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用手触摸玻璃杯的外壁.感觉比原来凉了一些. (2)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探究的问题: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什么气体? 我的假设: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方法: 1、往杯子里插入燃烧的细木条.观察发生的现象. 2、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观察发生的现象; (以上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3、将产生的气体导入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透明玻璃杯中.观察澄清石灰水的 变化. 实验现象: 1、往杯子里插入燃烧的细木条.火焰立刻熄灭. 2、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蜡烛火焰熄灭. 3、将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时.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和实验结论: 产生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能和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化学变化.小苏打

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看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三)铁片和铁锈比较记录表 颜色光泽空隙手感敲击导电磁铁 铁片灰白 色有无光滑较韧能导 电 能吸 引 铁锈红褐 色无有粗糙较脆不导 电 不能 吸引 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得出了什么结论吗?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答: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确定.铁锈和铁不是相同的物质.即铁锈是一种新生成的物质.所以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四)铁生锈与空气的关系 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 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铁钉在木板中的部分没有生锈. 实验材料:3个同样大小的盘子.3枚同样的铁钉、水、菜油 实验方法:1、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 2、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 4、每天观察记录一次. 5、观察到的现象 时间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 空盘子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有点生锈 水盘子水变色生锈锈多了绣更多了 菜油盘子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 实验结果:铁钉在空盘子里是会生锈的.但是生锈的速度很慢;铁钉在菜油盘子中没有生锈;铁钉在水盘子中生锈的速度很快.而且生锈的量也很多.现象很明显. 原因分析: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并且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五)铁生锈与水和空气的关系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自主学习答案

自主学习参考答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热胀冷缩 第1课温度计的秘密 一、我想研究的问题: 2、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什么? 二、观察实验 1、温度计为什么能够测量温度? 我的观察:温度计有液泡、玻璃管、和刻度。 我的发现:温度计的红色液柱能上升和下降。 2、液体的热胀冷缩: 我的猜想: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我的方案:运用水、酱油、饮料等做实验。 我的记录:水、酱油、饮料均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 我的发现: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我的收获

(1)膨胀缩小热胀冷缩 (2)液体热胀冷缩 (3)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四、拓展与应用 冷敷有利于血管收缩止血。 第2课自行车胎为什么爆 裂 一、我想研究的问题: 2、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 二观察实验 1、夏天,自行车胎爆裂的原因 我的猜想:空气受热,体积膨胀。 我的方案:把气球套在瓶口,把瓶子放在热水中。 我的发现:气球鼓起来,说明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固体在受热或遇冷时的变化 我的猜想: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我的方案:1、在木条上钉两个小钉,钉距为20cm,将细铜丝绷紧在两钉上。2、

点燃酒精灯,顺铜丝来回加热,观察铜丝变化。3、熄灭酒精灯,观察铜丝有什么变化。

我的记录: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缩小。 我的发现: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三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气体液体固体 (2)气体固体 (3)热胀冷缩 2、小法官 (1)错(2)对 3、我会选 (1)1 (2)2 四、拓展与应用 因为冬天瓶盖受冷收缩。 单元活动 一、我的收获 1、我会填

(1)上升下降 (2)热胀冷缩 (3)气体受热体积膨胀 (4)空气膨胀 2、小法官 (1)错(2)错(3)对(4)错(5)对 二、生活中的科学 1、瓶装饮料一般不装满,为什么? 是为了防止夏天温度高,饮料受热体积膨胀而爆裂。 2、冬天,钢笔毛有时拧不开,是什么原因? 因为笔帽受冷收缩。 3、夏天,电工架电线时,为什么把电线放得松一些? 为了防止冬天电线受冷断开。 4、烧水时,为什么水壶里的水不能装的太满? 防止水受热膨胀留出来。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设计:绣惠镇回南小学徐峰 试题编写说明: 编写原则: 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紧扣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注重基本知识与基本能 力的考查,渗透过程与方法的考核,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体要求:正确把握重点难点,注意对教学的正确导向,正确区别要求学生知道理解,探索与运用的的内容。 试卷结构分析: 本试卷类型为四年级期末测试,考试形式为闭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本次命题主要分为填空、判断、选择、知识应用、实验操作。 填空、判断、选择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与判断;知识应用、实验操作题重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等、 其结构类型及分值如下:填空题20 分,判断题10分,选择题28分,知识应用10分,实验操作32分。 试题编写重视新观念、新情境与新材料,注意情境创设、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命题的创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要求考生通过理解,在科学思维的指导下,作出正确分析与判断。从总体上来说难度适中,完全针对老师教学及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灵活应变能力,总之,题目较为新颖、灵活,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了学科的能力要求,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从知识体系的把握上入手,考查学生对规律的理解、运用、对比、评价等,题型的设置比较合理。 1、试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试题具有灵活性,符合了不同认知风格学生的实际,难度也较为适中。 2、试题具有一定的基础性: 试题中,填空题与选择题中的大部分题型,都侧重于基本知识的考查。 3、试题注重了三维目标的整体考查 试题注重了知识技能、探究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目标的考查。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汇总精修订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汇总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汇总(一)研究鱼颜色的保护作用的实验。 (二)科学探究:通过实验寻找仙人掌耐旱的原因。

(三)完成点燃花生米的实验,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研究内容:点燃花生米,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实验材料:火柴(打火机)、细铁丝、花生、小烧杯、软木塞、水等。 实验方法:(1)用细铁丝或针将一粒花生米固定在软木塞或橡皮泥上;(2)点燃花生米,加热适量水;(3)花生米燃烧完后,测一测水温。 实验结论:燃烧一粒花生米,加热了水,花生米中的化学能就转换成光能和热能。 (四)比较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五)实验内容:用尺子挑报纸的实验。 实验材料:报纸,尺子等。 实验方法:(1)在向下压尺时,尺成为一根杠杆。(2)轻而慢的向下压尺子时,观察有什么现象。(3)快而重地向下压尺子时,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1)慢压时,能翘起报纸;(2)快压时,报纸哪怕是破裂,也不会轻易被抬起。

我的解释:向下压尺时,尺成为一根杠杆。在慢压时,空气能进入纸下,是上下大气压相等,从而能翘起报纸;而在快压时,空气来不及大量进入纸下,作用在纸上的向下气压远大于纸下向上的气压,所以报纸哪怕破裂,也不会轻易抬起。(六)研究问题:把一条小金鱼放进一个装了三分之二冷水的试管里,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的底部,把试管的上半部分放在蜡烛上烧,金鱼会有生命危险吗为什么 我的假设:小金鱼不会死。 实验设计: (1)实验器材:小金鱼、试管、试管夹、蜡烛、水等。 (2)操作步骤:把一条小金鱼放进一个装了三分之二的试管里,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的底部,把试管的上半部分放在蜡烛上烧,观察小金鱼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3)我的结论:小金鱼没有死。 (4)为什么会这样?请解释。 答:金鱼不会有生命危险。试管内的小金鱼之所以能够存活。一是由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二是加热的位置在试管的上端;三是热的传递方向主要是向上。小金鱼虽然能存活,但能持续的时间不长。如果改变加热的位置,或者将试管尽可能平置,金鱼就会处于危险境地了。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全册【2020年】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学校班级姓名等级 一、我会填。 1.要精确测定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它一般主由、 和三部分构成。通常所用的温度计,单位是,用字母来表示。 2.温度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3.空气受热时体积会,受冷时体积会,这说明空气有的性质。 4.把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时,液柱会,放入冷水中液柱会。 5. 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温度计,读书时眼睛要。 6.固体、液体、气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相同情况下,受热膨胀的体积变化的最明显,受热膨胀的体积变化的较明显,受热膨胀体积变化的最不明显。7.踩瘪了的乒乓球,只要没有破,用热水一烫就能鼓起来,这是因为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的缘故。 8. 零摄氏度写作,零下20摄氏度写作。 二、我会选。 1.有经验的电工拉电线时,应该是( ) A.冬天的时候拉得松一些,夏天的时候拉得紧一些 B.冬天的时候拉得紧一些,夏天的时候拉得松一些 C.夏天和冬天拉得一样紧 2.在小喷泉的实验中,把瓶子放进热水中,会产生喷泉,原因是:() A.瓶内空气受热膨胀 B.瓶内液体受热膨胀 C.瓶子受热膨胀 3.做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时,装空气的容器应该是()的。 A. 密封 B. 敞开 C.都可以 4.宁得太紧的塑料瓶打不开时,可以把瓶盖部分放入(),使瓶盖膨胀,就容易拧开。 A.开水中 B.冷水中 C.都一样 5.自行车胎爆裂现象,多发生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三、我会判断。 1.不同的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 2.铁路上的铁轨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是为了防止铁轨受热时因膨胀而 损坏。() 3.水结冰,体积会缩小。() 4. 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对人们的生活有害无益。( )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要点集锦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要点集锦 第一单元:热胀冷缩 第1、2课知识点 1、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水的(反常膨胀)现象:自然界中的水有少数物质脾气很古怪,它们不是热胀冷缩,而是(热缩冷胀)也叫(反常膨胀)。水在(4℃)时体积(最小);在4℃以下,随温度降低,其体积不断(增大)。 4、一般情况下,物体(液体、固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5、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相同的情况下,(气体)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多),(液体)较多,(固体)最少。 6、生活中的问题:瓶装饮料、啤酒等不能装得很满要留有一定的空间。水烧开时,会从壶嘴里溢出来。瘪了的乒乓球用热水烫一下就修复了。架电线时要把电线冬天拉得紧一些,夏天松一些。火车行驶的钢轨连接处留有一些间隙(也叫伸缩缝)。 7、夏天,自行车容易爆胎的原因是(车胎内的空气过足受热体积膨胀)所致。冬天,自来水管有时会被冻裂是因为(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致。 8、“小喷泉”实验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9、在研究(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实验时,我们看到:在铜球未被加热时,(能)穿过铁环;当铜球被酒精灯外延加热3-5分钟后,就(不能)穿过铁环了,当把被加热的铜球放到冷水中冷却后,又(能)通过铁环了。 第二单元:岩石的科学 3、课认识岩石 1、(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 2、(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仪器。使用时,把放大镜靠近被观察物体,距被观察物体(越近),观察的越(清楚),也越能分辨物体的(细节)。 3、不同岩石的硬度不同。测试岩石软硬程度的方法非常简单:砸开岩石后,用(手指甲)、(铜钥匙)、(小刀)在新断面上刻画。手指甲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较软);手指甲刻画后没有刻痕,铜钥匙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较硬);铜钥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

第二部分实验题 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重点实验题(10 道) 1、用蒸发法制作晶体(P8)(掌握) 制作材料:食盐、碱面或味精、水、滴管、玻璃片。 制作方法:制作一些浓的食盐、碱面或味精的溶液,用滴管滴几滴在玻璃片上,待水分自然蒸发后,玻璃片上留下的痕迹就是它们的晶体。 2、自制简易显微镜(P10)(了解) 制作材料:两个直径相同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纸筒和胶带。制作过程: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看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用纸筒和胶带把两个凸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3、观察白糖的变化(P28)(掌握) 用长柄的汤匙取一小勺白糖,小心地移到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白糖发生了什么变化?继续加热呢? 现象:在加热过程中,白糖逐渐熔化,继续加热,会产生气泡,白糖的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全部炭化,能闻到焦味,如果继续加热,黑色的炭还会燃烧。 实验结论;白糖在加热过程中,先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 4、在米饭上滴一滴碘酒,会发生什么现象?(P30)(掌握) 颜色发生了变化,产生了一种蓝色的物质。 5、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P32)(掌握) (1)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匙醋,然后小心地倒入一匙小苏打,我们看到什 么现象?(小苏打和白醋反应后,有气泡冒出,产生了大量的气体。)(2)把玻璃片盖上,用手摸玻璃杯,有什么感觉?(把玻璃片盖上,用手触摸玻璃杯的外壁,能够感觉到稍微比原来凉一些。) (3)用燃烧的细木条伸人杯中,观察到什么现象?像到水一样,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会有什么现象?根据这个信息,你们可以做出怎样的推断? (燃着的火焰熄灭了。推断小苏打和白醋反应后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和比空气重。) (4)分析已经获得的证据,能判断出杯中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吗?为什么? (不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各单元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诊断自测题 第一单元《热胀冷缩》 学校班级姓名等级 一、我会填: 1、冬天里,水在结冰后,体积会()。 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3、空气受热时体积会(),受冷时体积会(),这说明 空气有()的性质。 4、把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液柱会(),放入冷水中液柱会()。 5、35℃读作(),零摄氏度写作(),零下20 摄氏度写作()。 二、我会选: 1、夏天,架设室外电线时,应该 ( ) A、松一些 B、紧一些 C、松一些紧一些都可以 2、在小喷泉的实验中,把瓶子放进热水中,会产生喷泉,原因是:() A、瓶内液体受热膨胀 B、瓶内空气受热膨胀 C、瓶子受热膨胀 3、做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时,装空气的容器应该是()的。 A、密封 B、敞开 C、都可以 4、把钢尺放在火上烤一烤,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测得读数() A、比实际的长度大 B、比实际的长度小 C、与实际的长度一样 5、夏天,油罐里不能装油太满,是为了避免()。 A、油太多,油罐被压坏 B、油受热膨胀溢出来 6、自行车胎爆裂现象,多发生在()。 A、春季 B、冬季 C、夏季 三、我会判断: 1、温度计内的液体一般是酒精、水银和煤油。() 2、所有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在相同情况下,液体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多,气体较多,固体最少。() 4、铁桥、火车行驶的钢轨连接处留有一些缝隙,是为了美观。()

5、夏天电线杆上的电线与冬天相比变紧了。() 6、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 7、寒冷的冬天,往冷玻璃杯内倒热水,杯子破裂,是杯子受热膨胀不均造 成的。()四、科学与生活: 生活现象:煮熟两只鸡蛋,把其中一只趁热放入冷水中,过一会儿取出来,另一只自然冷却,同时剥两只鸡蛋的皮。 提出问题:试试哪一只鸡蛋的皮好剥?这种做法应用了什么原理?具体说说其中的原因?回家试一试,验证一下。 五、我来告诉你: 冬天会经常出现钢笔帽拧不开的现象,你是用什么方法拧开的?说说其中的道理。 六、实验研究: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的性质。那么气体是否也具有这样的性质呢?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要点归纳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要点归纳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活 第1课植物的身体 1、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多样,现已知道的就30多万种。 一棵完整的植物,一般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第2课植物的根 1、植物的根根据形状不同可以分为直根系(如香菜)和须根系(如大葱)两种。 2、植物的根的作用:①固定植物、②吸收水分和养分、③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第3课植物的叶 1、植物体内的水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 2、叶子的蒸腾作用不仅可以使空气变得湿润,还能促使植物不断地吸收水分和养分。 3、植物的叶子一般都是(绿色)的,这是因为里面含有(叶绿体)。(叶绿体)被称为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 4、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5、叶子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养料和氧气)。 第4课植物的茎 1、在树皮里有运输养料的细管,叫(筛管)。筛管是(自上而下)运输养料的。 2、对植物适当实施环割有哪些好处?答:养分在环割处停留,使养分大部分留在枝干部,这样做有利于果实、枝叶的成长。 第5课花和果实 1、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瓣)、(雄蕊)、(雌蕊)和(萼片)四部分。 2、雄蕊由(花药)和(花柱)组成,花药产生(花粉);雌蕊由(柱头)和(子房)组成,子房内有(胚珠)。 3、花要经过授粉才能结出果实,风、蜜蜂、蝴蝶等都可以帮助花传粉。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 第二单元秋冬星空 第6课秋季星空第7课冬季星空1、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座,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有(88)个星座。 2、秋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有(大熊座)和(仙后座)。 3、大熊座的标志:北斗七星;仙后座的标志:星座中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M”形或“W”形。 4、冬季星空上半夜南天显著星座是(猎户座),标志是7颗星。 5、冬季沿猎户座向东南看,全天最亮的恒星是(天狼星)属于大犬座。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材料 第8课木材 1、木材是一种(天然材料),在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要(珍惜木材)。 2、木材的特点:有纹理、有一定硬度、易于切削可方便的制成各种家具、易燃烧、能浮在水上、干燥的木材不导电。 3、(天然材料)指棉花、木材、竹子、煤、石油等(非人工合成)的材料;(人造材料)指塑料、人造革、人造纤维等(人工合成)的材料。 第9课纸 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另外三个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2、在纸发明以前古人曾经用龟甲、兽骨、竹简、木简作书写材料。 3、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的方法,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这些廉价的原料造出了纸张,这种纸被称为(蔡侯纸)。 4、造纸要用大量的(木材)做原料,还要用大量的(水),所以要注意(节约)每一张纸,因为节约纸张就是(节约能源)。 5、纸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废纸可以(回收再造纸)。 第10课陶瓷 1、陶瓷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个巨大贡献。 2、(中国)是世界上出口陶瓷最早的国家,素有(瓷国)美誉。 3、陶瓷的特点有:坚硬、放在水中沉底、易碎、不导电、不易燃烧、不易导热。 第11课金属 1、金属的特点:有金属光泽、有硬度、有延展性、一般比较耐高温、易导电、放在水中沉底。

最新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全收录

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自然界中少数物质具有(热缩冷胀)的特点,叫反常膨胀,水在4摄氏度时体积最小,在4摄氏度以上和以下体积不断变大。 1、物体有冷有热,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要精确测定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3、用摄氏温度计测定的温度叫做(摄氏度)。 4、液体温度计主要由(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构成。 气体、液体、固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相同情况下,受热膨胀体积变化最多的是气体,最少的是固体。 答:由于水的反常膨胀,水管中的水受冷膨胀使水管裂开。 答:车胎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使车胎爆裂 答:放在热水中,球里面的气体受热膨胀,使乒乓球恢复原样。 花岗岩内含三种不同的矿物质,他们是石英、长石、云母。 大理岩、石灰岩遇盐酸冒泡。 常见的岩石有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页岩、砂岩。 测试岩石硬度时,手指甲刻画后留下痕迹的岩石较软、铜钥匙刻画后留下痕迹的岩石较硬,小刀刻画后留下痕迹的岩石很硬,小刀刻画后也没有痕迹的岩石最硬。 岩石按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答:1,岩石是重要建筑材料;2,岩石是重要的生活生产资料;3,岩石可以雕刻磨制成各种工艺品;4,岩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岩石在受到高温、高压等作用时其内部结构重新组合,便形成了富含矿物质的变质岩。如铁金、石墨、石棉、滑石。 岩石在自然界中,受到气温变化、植物生长、水流冲刷、风吹日晒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叫做风化。岩石不断风化最终形成沙和黏土。 土壤是由空气、水、砂、黏土、腐殖质、无机盐等构成的。 土壤里面含有水分、小虫子、枯叶、小石块等物。 人们按照土壤中含砂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做砂质土;含黏土较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沙和黏土适中的土壤叫做壤土。分布面积较广的自然土壤有(东北地区的黑土)、(华北地区的褐土)、(南方地区的红壤)、(西北内陆地区的荒漠土)、(青藏高原上的冰沼土)等。其中,(黑土和褐土)的天然肥力较高。(黑土)是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因为它有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一般在70厘米左右。 1、含有(砂)较多的土壤比较松散,含有(黏土)较多的土壤比较紧密。 ),黏质土中的空气(少),壤土中的空气(适中)。 1、土壤中的水是陆生植物生命活动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 2、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元素的无机盐;(土壤能够 提供含(氮)、(磷)、(钾)、(钙)、(铁)、(锌)(铜)等植物生长所需的元素的无机盐,它们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土壤中必须有一定量的空气来保证根的呼吸。 答:1、日趋严重的草场沙化;2、土壤资源的不合理使用;3、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4、城市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使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植物与土壤 单元分析: 土壤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以土壤为话题,把土壤当成一个认识的材料,目的是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去认识植物与土壤的关系。 本单元共分为四部分《土壤里有什么》、《土壤的种类》、《植物与土壤》、〈保护土壤〉。 学生认识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而是由砂、粘土、水、空气、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让学生把知道关于土壤的事情、观察土壤的结果、想知道的问题都记录下来,认识土壤的种类及性质与植物的关。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比较能力,引导学生将进一步研究土壤和人类的关系,了解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为生命提供了什么,了解人类的行为对土壤造成了什么危害。 1 土壤里有什么 认知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砂、粘土、水、空气和腐殖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从小使学生树立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拓展性目标: 搜集、查阅关于土壤形成的资料,自制一份资料卡。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烧杯、干土块、水、筷子。 演示实验材料——酒精灯、铁架台、铁罐头盒、干土块、火柴。 学生采集的土壤样品。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采集的土壤样品。问:你是从哪里采集的土块?土块是什么样的?一般学生答,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土壤的知识。 二、新授 1、认识什么是土壤 (1)我们对土壤知道些什么?把我们知道的关于土壤的事情写在活动记录上。(2)学生畅谈。

(3)学生交流后写活动记录。 (4)讲解:土壤分布在大地表层的土,比较疏松,含有养料,能够生长植物。简单说,地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叫土壤。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土壤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分布在大地表层,二是能生长植物。埋在地下很深的土,海滩上,沙漠中不能生长植物的沙子,都不能叫土壤。 2、挖点土来,观察一下土壤里有什么,认识土壤的成分 (1)学生观察土壤。 (2)学生汇报。 (3)对于土壤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A土壤中含有水分 实验名称:土壤成分的构成(水)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铁罐头盒、方座支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土块、水。 实验目的:使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土壤的成分。 实验方法和步骤: 实验一: 1、将烧杯中加入五分之三容积的水。 2、把干土块放进烧杯中。 3、观察烧杯中发生的现象。 实验结果:水中不断有气泡冒出来。 分组观察:用手摸有什么感觉?说明土壤含有什么?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小结:土壤潮湿说明含有水分。不同环境中的土壤中潮湿程度不同,同一地区的土壤干湿程度也不相同。雨后土壤比较湿,长期干旱土壤就比较干。 B土壤中含有空气。 把干土块放进盛有水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 分组实验讨论。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C土壤中含有砂和粘土。 实验二: 1、用筷子把烧杯中的土块搅散,直到与水混合均匀为止。 2、把烧杯放在桌子上静置,让水中的土慢慢沉降。 3、待土沉淀后,从烧杯外仔细观察。 提出问题: 用筷子把烧杯中的土块搅拌,再用劲搅一搅,然后把烧杯放在桌上,让水中的土慢慢沉降。当大部分土沉下来之后,仔细观察沉下来的土是不是分层?分几层?不同层的土粒大小是不是相同? 学生实验汇报结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