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显微镜和望远镜习题 (含答案)

显微镜和望远镜习题 (含答案)

显微镜和望远镜习题 (含答案)
显微镜和望远镜习题 (含答案)

显微镜和望远镜习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2018年1月31日晚,受到世人瞩目的“超级月亮”、“红月亮”、“蓝月亮”组团在天空中亮相.小虎用如图所示的天文望远镜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镜成放大的实像

B.物镜焦距比目镜焦距短

C.目镜相当于放大镜,使像更靠近眼睛

D.物镜越大,成像越清晰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望远镜成像原理,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被测物体的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

【详解】

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在目镜的焦点附近成实像,故A说法错误;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像经目镜放大,所以目镜的焦距一定小于物镜的焦距,才有放大效果;如果反过来得出的倍数就小于1 ,得出是缩小的像.,故B说法错误;

目镜相当于放大镜,使像放大而不是更靠近人眼,故C说法错误;

物镜越大,接光的面积越大,人观测的物体就越明亮,成像效果就越清晰,故D说法正确;

【点睛】

本体考查了望远镜成像原理,关键是要知道它的组成和作用;

2.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看到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B.小红用放大镜看邮票时,若想让邮票再放大些,她应将放大镜稍微靠近邮票些C.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就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热风干手器的作用是利用热风加快手上水的蒸发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看到水中的鱼是鱼的虚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B 小红用放大镜看邮票时,若想让邮票再放大些,她应将放大镜远离一些邮票,故B 错误。

C:彩色电视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C错误;

D. 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液表空气流动速度、温度、液体的表面积,热风提高了温度,加快了空气流动速度,故D正确;

故选:D。

3.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物体的像是

A.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B.正立的放大的实像

C.正立的缩小的虚像

D.正立的缩小的实像

【答案】A

【解析】

【分析】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详解】

放大镜的原理: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选A。

4.在下列光学仪器中,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

A.潜望镜B.显微镜C.放大镜D.近视眼镜

【答案】A

【解析】

【分析】

(1)潜望镜是由平面镜组成,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2)显微镜是凸透镜,在目镜得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3)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工作的.

(4)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详解】

A. 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的作用。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符合题意。BC是凸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定律制成的,不符合题意;D是凹透镜,利用光的折射定律制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

5.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照相机镜头前的二倍焦距以外

B.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C.显微镜的物镜用的是凹透镜,目镜用的是凸透镜

D.望远镜的物镜用的是凸透镜,目镜用的是凹透镜

【答案】A

【解析】

【分析】

(1)根据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进行分析;(2)掌握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显微镜有两组透镜。一组是靠近物体的物镜,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一组是靠近眼睛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刚才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成在目镜的焦点以内,使像再次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4)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详解】

A、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之外,故A正确;

B、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B错误;

C、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故C错误。

D、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故D错误。故选:A。

6.下列关于望远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做成的

B.望远镜的物镜可以是凹面镜

C.我们看到远去的汽车越来越小,是因为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在逐渐减小D.望远镜的物镜(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

【答案】A

【解析】

【分析】

(1)一是折射望远镜,用透镜作物镜的望远镜.二是反射望远镜,用凹面反射镜作物

镜的望远镜.(2)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是由视角决定的,如果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就大,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就大.(3)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详解】

A. 一般情况下,望远镜物镜由凸透镜组成,目镜由凸透镜或凹透镜两种类型。观察天体物理方面,一般采用反射式望远镜,采用凹面镜做物镜。故A错误。

B. 反射望远镜是用凹面反射镜作物镜的望远镜。故B正确。

C. 因为距离物体越近,视角越大,如果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就大,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就大。所以汽车远去,看起来变小。故C正确。

D. 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故D正确。

故选A.

7.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形成实像的是

A.镜中的小红B.水中的折笔

C.眼睛看物体D.放大的手指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平面镜成像特点是成正立等大的虚像;(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3)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4)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制成的,然后根据凸透镜的特点进行判断;【详解】

A. 镜中的小红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特点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不符合题意;

B. 从水中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B不符合题意;

C. 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符合题意;

D. 用放大镜看手指时,看到的手指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透过这滴水可看到玻璃板下压着的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水滴相当于

A.平面镜B.凸透镜C.平行玻璃砖D.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

水滴的中间比边缘厚,是水凸透镜,文字在水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B

9.小军的爷爷两眼昏花,但酷爱学习,尊敬长辈的小军用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给爷爷买了一个放大镜.当小军的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他看到的文字是

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A

【解析】

【详解】

当小军的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放大镜与报纸的距离小于焦距,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A.

【点睛】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放大、正立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10.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图中,由于光折射使河底看起来变浅

B.图中,漫反射光线杂乱无章,但遵循光反射定律

C.图中,远处景物通过天文望远镜的物镜成放大的像

D.图中,小孔成倒立实像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河底看起来变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B.不管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不符合题意;

C.远处景物通过天文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符合题意;

D.小孔成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成的是实像,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超级月亮”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的目镜和显微镜的目镜作用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望远镜的物镜是使得无限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而显微镜的物镜是为了使得载物片上的物体成一个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

B、望远镜的物镜是使得无限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一个照相机,故B 错误;

C、望远镜的物镜的目的是使得无限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望远镜和显微镜都由两组透镜组成,其目镜都相当于放大镜,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

显微镜结构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用来看清微小物体的.

而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用来观看远处物体的

二、多选题

12.下列关于四种光学仪器成像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AC

【解析】

【分析】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详解】

A、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正确;

B、照相机原理: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放大镜的原理: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

D、幻灯机的原理: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AC。

13.在下列事物中,能看到物体的虚像的是

A.站在湖边欣赏湖中的游鱼

B.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胚芽

C.在穿衣镜前整理生容风纪

D.树林中看见地上圆形光斑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出,而虚像则不能。

【详解】

湖中游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方向,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到变高的鱼的虚像,故A符合题意;凸透镜成像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是放大镜的原理,故B符合题意;平面镜是根据光的反射成的虚像,所以,在穿衣镜前整理生容风纪成的是虚像,故C符合题意;树林中看见地上圆形光斑,即是由于小孔成的太阳的像,是实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BC。

14.以下各图中成虚像的是

A.用平面镜矫正姿势B.用投影仪投影

C.用照相机拍摄景物D.用放大镜观察邮票

【答案】AD

【解析】

【分析】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详解】

A. 舞蹈演员在平面镜前矫正姿势,舞蹈演员在平面镜中成虚像,此选项符合题意;

B. 利用投影仪投影,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来工作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利用照相机拍摄景物,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来工作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用放大镜观察邮票,邮票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来工作的,此选项符合题意。

15.使用下列光学器材,能使物体成实像的是

A.放大镜B.照相机C.幻灯机D.潜望镜

【答案】B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f<u <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或幻灯机;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详解】

A.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选项符合题意;

C. 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选项符合题意;

D. 潜望镜是平面镜成像,成虚像,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16.下列有关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像总能看见,虚像看不见

B.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C.实像总是缩小的,虚像总是放大的

D.实像在光屏上能承接到,虚像则不能

【答案】BD

【解析】

【分析】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不同点:(1)成因不同,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2)像的正倒不一样,实像一般是倒立的,而虚像是正立的;(3)呈现效果不同,实像可以用光屏接收,而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共同点:实像和虚像都能用眼睛看得到。

【详解】

A. 实像与虚像都可以用眼睛接收到,故A错误;

B. 像的正倒不一样,实像一般是倒立的,而虚像是正立的,故B正确;

C. 实像、虚像可放大也可缩小,故C错误;

D. 实像可以用光屏接收,而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故D正确。

三、填空题

17.开普勒望远镜又称天文望远镜,它的物镜是一个_______透镜,他的目镜是一个_______透镜。

【答案】凸凸

【解析】

【分析】

折射式望远镜分为开普勒式望远镜和伽利略望远镜。

【详解】

开普勒式望远镜,是折射式望远镜的一种。物镜为凸透镜,目镜也是凸透镜。

这种望远镜成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但视场可以设计的较大。

18.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放大镜中的像;③投影仪上的像;④平面镜成像;⑤照相机成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是______,属于成正立的像的是____(填序号)。【答案】①③⑤②④

【解析】

【分析】

1、本题是关于光现象的题目,解答关键是熟悉光的反射、折射的特点;

2、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3、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详解】

①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②放大镜成像,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③投影仪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④平面镜成像,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⑤照相机成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综上分析,其中属于实像的是①③⑤;成正立的像是②④;

19.凸透镜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它对光具有________作用,在照相机中成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在投影仪中成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而作为放大镜时成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答案】会聚实放大正立

【解析】

【分析】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①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②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③u

【详解】

凸透镜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它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①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而制成的。

②投影仪是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而制成的。

③放大镜是利用物距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时,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而制成的。20.某些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答案】放大虚像

【解析】

【分析】

根据透镜中间和边缘的厚薄判断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详解】

透明凸起的部分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日历数字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1.写出两个实像和虚像的区别:_____,_____。

【答案】实像可以用光屏接收到,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实像一般是倒立的,而虚像是正立的

【解析】

【分析】

实像和虚像的不同点:(1)成因不同,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2)像的正倒不一样,实像一般是倒立的,而虚像是正立的;(3)呈现效果不同,实像可以用光屏接收,而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共同点:实像和虚像都能用眼睛看得到。

【详解】

(1)实像可以用光屏接收到,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

(2)像的正倒不一样,实像一般是倒立的,而虚像是正立的。

22.如图所示,鱼缸中有一条鱼,当眼睛从鱼缸的斜上方A处向鱼缸观察,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当眼睛从鱼缸的侧面b处向鱼缸内观察,看到鱼是________的虚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答案】虚放大

【解析】

【分析】

解答此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凸透镜成像时,U

【详解】

当眼睛从鱼缸的斜上方A处向鱼缸观察,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位置稍高的鱼的虚像;从鱼缸的侧面b处向鱼缸内观察,鱼的身体和玻璃缸之间的水形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鱼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3.如图所示,是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所观察到的一种成像情况,即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会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_____像,利用这个成像特点来工作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答案】虚放大镜

【解析】

【分析】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详解】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会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利用这个成像特点来工作的光学仪器是放大镜。

24.如图是某摄影师抓拍的一滴水珠下落到水面瞬间的照片,水珠后方的花朵通过水珠

成_________缩小的实像,此时水滴相当于_________镜;水珠在水中所成的像是

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像),此时水面相当于_________镜.

【答案】倒立凸透镜虚平面

【解析】

【详解】

水珠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由图知,后方的花朵通过水珠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水珠在水中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虚像,此时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点睛】

水珠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根据图像可知其成像的特点;平面镜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所成的像是虚像,据此解答。

25.如图甲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水银液柱较细难以读数,因此体温计做成外有凸起的弧形玻璃面,横截面如图乙所示,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应沿B方向观察,这是利用凸透镜成_____放大的____像的原理.

【答案】38.2正立虚

【解析】

解答:(1)体温计的一个大格是1℃,一个小格是0.1℃,故图中体温计的示数为38.2℃;

(2)体温计的读数与一般的温度计方式不同,它有特殊的结构,即体温计有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点睛:(1)学会体温计的读数: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明确一个大格和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再读数.(2)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很细的弯管和体温计有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起到放大镜的作用.

26.小敏是集邮爱好者,她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时,邮票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cm,所成的是________、放大的

________像.

【答案】小于正立虚

【解析】

【分析】

放大镜的原理: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详解】

当凸透镜作为一个放大镜使用时,此时的物体应该在一倍焦距以内,即物距小于焦距10cm,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所成的像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27.放大镜和幻灯机成的都是放大的像,但前者成的是________的_______像,后者成的是_______的________像.

【答案】正立虚倒立实

【解析】

【详解】

幻灯机成倒立、放大实像;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虚像,因此幻灯机和放大镜都能放大的像,幻灯机成的是实像;放大镜成的是虚像。

28.透过装水的玻璃杯看到的手指是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这是因为装有水的玻璃杯可看成________.

【答案】放大凸透镜

【解析】

【详解】

玻璃杯可看作是凸透镜,看手指是在一倍的焦距内,所以透过装水的玻璃杯看到的手指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四、实验题

29.如图,小明用一个焦距较长的凸透镜(f=30cm)、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清水、白纸(画有箭头)等器材来自制“水滴显微镜”.

(1)图甲中,透过这个小水滴,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这里的水滴相当于___________透镜,若不调整水滴与箭头间的距离,应该把水珠变

___________(厚/ 薄),直至看到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

(2)把一个凸透镜放在水滴的上方,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保持凸透镜是水平放置的,并调整到水滴的距离,且眼睛不要离太近,边观察、边微微调节凸透镜的位置,即可看到箭头被放大的虚像.如图乙所示,比图甲中通过小水滴观

察到的箭头要大得多,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白纸上的箭头是___________的(正立/倒立).

【答案】凸厚倒立

【解析】

【分析】

根据显微镜的工作原理解答此题: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使物镜成的实像,通过目镜再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凸透镜的放大作用,使微小的物体放大许多倍.

【详解】

(1)图甲中,透过这个小水滴,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这里的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说明箭头在小水滴的焦点之内;若不调整水滴与箭头间的距离,直至看到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说明箭头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这样水透镜的焦距要变小,所以让水珠变厚一些,就可以实现。

(2)由图乙可知,凸透镜放在上面,相当于目镜;凸透镜放置的位置是水平的,此时凸透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把第一次成的放大实像经目镜再次成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第二次放大成的像相当于物体是倒立的。

五、简答题

30.王驰爷爷的生日酒宴上,他爸爸拿出一个酒杯并斟上酒递绐爷爷,爷爷端起酒杯,惊喜地看到杯中有一幅清晰的长寿图,爸爸要爷爷喝了这杯酒,再看,长寿图不翼而飞了.爷爷问:这是魔术杯吧?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答案】根据图示可知,图片放置的位置应在凸透镜的焦点处,因此杯中无酒时,在焦点处的图片不成像,所以长寿图不翼而飞,当倒入酒时,酒和凸透镜共同构成了一个新的凸透镜,新的凸透镜的焦距大于原来的焦距,折射时图片在新的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内,酒和凸透镜共同组成了一个放大镜,这时就能看到一个放大的长寿图虚像。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图片放置的位置应在凸透镜的焦点处,因此杯中无酒时,在焦点处的图

片不成像,所以长寿图不翼而飞,当倒入酒时,酒和凸透镜共同构成了一个新的凸透镜,新的凸透镜的焦距大于原来的焦距,折射时图片在新的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内,酒和凸透镜共同组成了一个放大镜,这时就能看到一个放大的长寿图虚像。

初中物理专题讲义-凸透镜成像问题

专题十凸透镜成像问题 透镜成像是中考主要内容,重点是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图和探究性实验。尤其是探究性问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注意问题:如图所示。 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1.凸透镜成像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便于观察。 2.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⑤凸透镜焦距太大。 3.口诀记忆: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定大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儿跑;实像总是两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像近像变小。 4成实像时,物上移,像下移;物左移,像右移。 5.用不透明的物体挡住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的像是完整的,但是亮度变暗 6.成实像时,透镜不动,把蜡烛和光屏对调位置,不需调整,像的大小发生变化。 7.当v>u时成放大的像(倒立放大实像或正立放大虚像),当v

一、透镜成像作图 利用透镜三条主要光线作图。作图时要注意图中给出的是入射光线还是折射光线,具体要求是什么;无论要求是什么,都必须遵照折射规律和三条主要光线。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1.透镜成像遵循光的折射规律。 2.牢记凸透镜成像规律(见考前速记)。把像距、物距、焦距之间的关系和成像虚实结合起来。 三、透镜探究性实验 透镜探究性实验主要分为探究像距与物距关系、探究像的虚实与物距之间关系、探究像的大小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探究物距位置对像的影响、探究物距变化对像的方向(正立、倒立)的影响等。 解答凸透镜探究性实验,只要大家弄清楚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般情况下不难解答。 一、透镜 1.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现象制成的。 2.透镜与面镜区别:面镜利用光的反射现象成像,透镜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成像;透镜成像遵循光的折射定律,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透镜分类: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远视镜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近视镜等)。 4.透镜光路基本概念:图(1)是透镜光路示意图。 (1)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主轴),用“CC/”表示,透镜的几何中心叫光心,用“O ”表示。 C C O F F C C O F F

八年级物理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课前预习 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来自被观测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物体,例如细胞。 2.望远镜: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在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更大。 3.物体的边缘跟眼睛所夹的角叫做视角。同一人站在固定位置,观察远近不同的同一物体(如图所示),则A、B、C三处,在A处的物体对应视角大,说明物体离眼睛越近,视角越大。 课堂练习 知识点1 显微镜 1.如图所示为一种光学显微镜,其中目镜和物镜都是由凸透镜制成的,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反光镜可以选用凹面镜(选填“平面镜”或“凹面镜”)。 2.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B.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 C. 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 D. 物体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 知识点2 望远镜 3.下列关于望远镜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D ) A.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 B.望远镜在军事上有重要的应用 C.望远镜在天文学上有很重要的应用 D.望远镜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4.如图所示是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落在目镜一倍焦距以内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凸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远视(选填“近视”或“远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对应用性知识的教学,常见采用“一构造、二原理、三使用方法”的步骤进行直接叙述的方式教学。这种教师告知、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虽然讲解有条理,但学生很难有学习激情,实际收效差。若采用探究性教学,效果会有极大的不同!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程标准》认为:物理教学应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实践能力、探索精神及创新意识。新教材内容的选取加强了科学与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经验和体验,注重以实验为基础,突出科学探究思想,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内容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走进了中学物理教学的课堂。 对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毫无疑问都要由教师实施。把教育理念化解到课堂教学的行为之中,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内容确定的前提下,教学方法是获得优良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若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探究思想,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既可学到基本知识、研究方法,也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需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以期达到课程标准的目的。采用探究式进行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归纳总结视角概念,引导设计、组装望远镜和显微镜,学生既可掌握视角、透镜应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可学习归纳总结形成概念的思想方法、设计实验的思想方法。注重思维方法培养,激发创新思想。 一、由现象归纳总结,形成概念 物理概念是对物质特性、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等本质属性的反映。物理概念是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中抽象出来的,它更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概念是浓缩的知识点。视角、视角放大率概念的引入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典型。 二、引导思维,设计实验 怎样解决看不清楚的问题?思维从问题开始,探究始于问题,问题是创造的起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亚里士多德讲过“创造性思维就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在引导探究过程中,教师需精心设计问题,步步深入启发,激发学生思维。 三、手脑并用合作实验 实验理论方案设计思想明确后,如何选择仪器组装望远镜和显微镜?教师提供事前帮助学生采购的中学生实验所用的不同焦距的透镜片一套(价格不贵,可每人一套,也可多人一套),课堂上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选择、动手进行组装。鼓励交流合作,教师给予适当的辅导,确保学生对显微镜、望远镜的功能有感性认识。 四、引导观察,激发自主探究 新课程非常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这是本次课改的一个突出的亮点。我们期待学生能把要求掌握的知识通过自己探究发现,并且通过交流使认识更深刻,这是我们的理想。学生的探究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一个培养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比较弱,在没有任何引导、提示的情况下,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教师适度引导,为探究指明方向,是非常必要的。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望远镜、显微镜的实物及图片,能说出其主要结构; 2.经历两个透镜观察物体的探究活动,能说出望远镜、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成像情况;3.通过了解望远镜发展的历程,感受望远镜在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4.通过观看显微镜的发展及应用前景,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热爱。

八年级物理上册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点精讲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显微镜和望远镜 知识点一:显微镜: 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使物体两次放大。物镜像投影仪一样成像,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像一个普通放大镜,以物镜成的实像为物,再成一个正立、放大虚像。 所以总的来说,显微镜成的是倒立、放大、虚像。(物镜的实像被目镜又变成虚像了,而我们看到的是目镜成的虚像,而不是物镜成的实像) 知识点二:望远镜: 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使元出物体先实像,后虚像。物镜使物体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相当照相机);目镜的作用像一个普通放大镜,以物镜成的实像为物,成一个正立、放大虚像。【例题1】在玻璃板下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把一滴水滴在小物体正上方的玻璃板上,水滴就是一个放大镜,如果还着不清小物体,再拿一个凸透镜位于水滴正上方,调节镜与水滴间的距离,就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小物体。此时看到的是小物体的的(选填“正立”或“倒立”), 的(选填“放大”或“缩小”)像(选填“实”或“虚”),这个组合与(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的原理相同。 【答案】正立;放大;虚;显微镜。 【解析】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采用显微镜这个实例作为突破口,对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一个较高的应用,了解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因为小水滴中间比边缘厚,所以小水滴就相当于凸透镜,小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小水滴相当于显微镜的物镜,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相对于显微镜的目镜,它们的共同作用相当于显微镜,所以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 【例题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60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天体,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B.1846年,根据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了“海王星”。 C.1990年,“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升空,使人类观测宇宙的能力空前提高。 D.银河系是宇宙星系中的一员,太阳是银河系恒星中的一员,太阳周围有八大行星,地球在第四条轨道上。【答案】D 【解析】A.160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天体,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xx 光学显微镜是为了使肉眼看不清楚的标本影像,人们设想经过一种装置,使肉眼能够观察到该标本组织形态和其间的结构。这种设想的装置就被后人创造问世了。当前广泛应用在各种微小物体的观察、测定、分析、分类、鉴定等。在波长范围上也不限於可见光波段(4000~7000)而且(>2000)到红外(1~2u)以及用眼睛观察、显微、摄影和一般辐射检测器放大。 显微镜的分类是根据照明方法,有透射型与反射(落射)型二种。透射型显微镜是应用透射照明通过透明物体的打光方法。反射型显微镜是以物镜上方打光到(落射照明)不透明的物体上。另一种分类方法,系根据观察方法的差异,分为明视野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位差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干涉相位差显微镜、萤光显微镜等。每种显微镜一般又各有透射型和反射型二种。在这些显微镜中,特别是明视野显微镜是构成所有显微镜中组成最基本的基础。通过这种显微镜观察的物体,穿过透过(吸收)率、反射率,因场所不同而各不相同,这种物体被称为随照明光强度(振幅)变化振幅物体,无色透明物体只有在照明相位改变时,才能被肉眼观察到,由於明视野显微镜不能改变相位,所以对透明不染色标本不能被观察到。 倍率、数值孔径与视场数 显微镜的综合倍率是物镜倍率G1与目镜倍率G2的乘积,G=G1×G2。G1是1~100倍,G2是5~20的范围。 数值孔径(NumericalAperture)N. A.是决定物镜的分辨率、焦深、图像亮度的基本数据,如图所示,当物镜焦点对好后,物镜前透镜最边缘处的倾斜光线与显微镜光轴所交角成α,此即该物镜的半孔径角设标本数据空间的折射率为n,则N. A.=n×sinα。 n通常在空气中为1,在物镜与标本间浸入水、甘油、油脂时,该标本折射率,即随浸液不同而异。这种物镜称为浸液系物镜;如是空气时,称为乾燥系物镜。

望远镜和显微镜导学案

望远镜和显微镜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课题:显微镜和望远镜课型:_____新授___课时:__1个课时______ 授课人:______授课时间: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一、学习目标: .通过活动,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通过两个透镜的组合,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探索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乐于观察试实验。 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 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难点:通过两个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情况以及原理。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是如何满足组合出的两个透镜成像原理的。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三、学习过程:

显微镜 请阅读课本p103图5.5-1显微镜的结构回答问题 .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都相当于镜,靠近眼睛的叫,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 .来自被观察的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的像,原理同一 样。目镜的作用相当于,能把像再放大一次,经过两次放大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 看不到的物体了。 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镜,镜的焦距较大。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物体通过物镜成一个的像,然后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这样我们就能看清楚很微小的物体。 望远镜 请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望远镜有两组组成。靠近眼睛的叫,靠近物体的叫。 .物镜成像,目镜成像。 .我们要看清物体还与什么有关?阅读课本p104页图5.5-4回答。 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 以凹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二者间的距离,观察远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

初中物理《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 ·过程和方法 通过自制望远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重点 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结构及原理。 ·难点 视角的理解。 ●○教学准备 师:显微镜(每5人一小组)、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 生:预习。 ●○教学步骤 一、提问,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引入新课

二、显微镜 三、望远镜

四、交流、练习、小结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设计 1.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的物体经过________次放大,第一次放大与________原理相同,说明了被观察物体应放在物镜的________之间,成________像;第二次放大与________原理相同,成________像。

2.使用望远镜时,物镜的作用与________原理相同,成________像;目镜的作用和________原理相同,成________像。 ●○能力提高设计 自制望远镜,通过望远镜观察不同远近的物体,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参考答案 1.两、投影仪、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放大倒立、放大镜、放大正立 2.照像机、缩小倒立、放大镜、放大正立 ●○小资料 1609年,在荷兰的密特西波奇城里,有一家眼镜店。有一天,眼镜店老板汉斯的孩子,悄悄地拿了几块镜片,有老花的,也有近视的,和邻居的几个孩子玩儿。 他们本来是想模仿大人,把镜片架在自己的眼睛上,可是他们的眼睛既不近视,又不老花,这些镜片对他们当然都不合适。只有把它们靠在离眼睛比较远的地方,才能看清楚镜片后面的东西。 有一个淘气的孩子忽然想到了一个异想天开的游戏。他一只手拿着近视镜片,一只手拿着老花镜片,把它们一前一后地举在眼前,他透过两块镜片向远处一望,不由得又惊又喜地喊了起来:“嗨!真奇怪,礼拜堂的尖塔,突然变得这样近啦!”他的发现使得小朋友们异常兴奋。大家又喊又叫,惊动了眼镜店的老板汉斯。汉斯起来一看,真了不起!孩子们在游戏中竟发现了一种可以望远的透镜。 当时,荷兰正在跟西班牙打仗。汉斯做了一架望远镜献给了荷兰皇帝,可以用它来侦察敌情,皇帝很高兴,赏了汉斯很大一笔钱。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 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挂图、火柴盒、无色透明塑料膜、水、烧杯、滴管、装片(植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我们在白纸上画一个小箭头,用两个火柴盒压住,在它上面放一块无色透明的塑料膜,用滴管从烧杯中吸上一些水,小心地把一个小水滴滴在塑料膜上,观察到什么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让学生们调整水滴跟桌面的距离,或滴管改变水滴的直径] [生甲]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箭头. [生乙]观察到一个倒立、放大的箭头. [生丙]从实验中可得出小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生丁]改变水滴跟桌面的距离可得到正立放大的箭头和倒立放大的箭头.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说明大家观察很认真,那么如何能放大的更大? 学生们再一次调整或借用其他仪器尝试. [生甲]从水滴看到一个和原来方向相反放大的箭头.再用一只放大镜来观察水滴.当放大镜移到一定位置,看到一个清晰的和原来方向相反的被放得很大的箭头. [学生们对这个结果很迷惘] [师]看投影,在胶片上我画了个很小很小的三角形,经过投影仪,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像,现在通过放大镜,再看看. [生甲]看到比原来三角形大好几倍的三角形. [学生们走出困惑,情绪高涨] [师]人眼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时,分辨本领是有限的.把物体移近些,可以看得清楚些,借用放大镜可以看得更清楚些,但对于太细微的结构,如生物的细胞,移得再近,用放大镜也是看不清楚的.我们从实验中可看出用两个凸透镜可以放得更大.利用这个原理就制成了显微镜,想了解它吗?想了解什么? 二、新课教学 [生甲]显微镜的构造? [生乙]显微镜的原理是什么? [生丙]如何使用显微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5.5显微镜和望远镜 【课前复习】 前面我们学了透镜的成像规律.回忆一下做下面的几道题. 1.投影仪是根据透镜成放大实像原理制成,当物体离凸透镜__________时成放大实像.2.当物体离凸透镜__________时,成放大的虚像,此时用做放大镜. 3.当物体离凸透镜_______________时,成缩小的实像,此时用途如照相机. 4.某凸透镜焦距10 cm,若用来观察昆虫的绒毛,应将昆虫放置在__________,用做投影仪的镜头应放置在__________,用做照相机的镜头应放置于__________.会做上述题目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 答案: 1.f<物距<2f 2.物距<f 3.物距>2f 4.小于10 cm,10 cm与20 cm之间,大于20 cm处 好了,下面预读本节课文,试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靠近眼睛的叫__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__________. 2.显微镜的目镜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物镜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的镜头.3.望远镜的物镜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的镜头,目镜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 4.1609年,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他还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和月球上的环形山。以确凿的正确支持了哥白尼的“”。目前,人类观测到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 5.宇宙是由上千亿个星系组成,太阳周围有水星、金星、、火星、、土星、天王星、等行星绕它运转,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的是。 【学习目标】 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构造,能说出它们的结构有何共同之处.

显微镜和望远镜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 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 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挂图、火柴盒、无色透明塑料膜、水、烧杯、滴管、装片(植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方案一:大家一定知道外国有个情人节是2月14日,你们知道为什么有人把7月7日叫做中国的情人节吗? 这儿有个望远镜,可以看到天上的“牛郎星”与“织女星”,今天晚上,谁想借去试着观察一下? 出示望远镜模型,啊,这样简单,说不定,学了今天的知识,我们每个人就都能用身边的器材自己制作一台望远镜呢?出示课题导入。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使学生带着期待步入课堂。 方案二:播放一段“探索宇宙、微生物”方面的音像资料。 ①大家都知道,在人类同疾病作斗争的历史上,找到像痢疾菌、伤寒菌、艾滋病病毒、非典病毒等样本是找到抑制或杀死这些细菌或病毒的关键。 ②透望天空、漫步宇宙是人类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那么,科学上进行这些显微、远望等探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和望远镜是怎样的成像原理呢? ③你们在七年级已经用过显微镜了,谁知道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属于凹透镜还是凸透镜?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台显微镜呢?出示课题导入。 方案三:提问激趣,引出课题:生物课上是怎样使用显微镜的?是由哪几部分组成?你们知道为什么显微镜能比普通的放大镜放大倍数大得多吗?

二、推进新课 探究点一 显微镜 1.介绍显微镜的发明 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显微镜还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新物种,有助于医生治疗疾病。1931年,恩斯特·鲁斯卡通过研制电子显微镜,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这使得科学家能观察到像百万分之一毫米那样小的物体。1986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奖。 2.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自制水滴显微镜。 参考器材:滴管、烧杯、水、观察纸、透明的磁带盒、放大镜 1.将观察白纸(上面有一个小箭头)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将磁带盒盖中的一块,放在白纸上,再在盒盖上用滴管滴一小滴水,透过水观察。 现象:看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像。 3.再利用一块放大镜(凸透镜)在上面观察水滴中的箭头。 现象:看到一个被放大得更大的箭头。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学习情境,使学生经历体验,领悟显微镜成像的原理,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突破重点。 教师播放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物镜和目镜由凸透镜组成 显微镜??? 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 (1)显微镜主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什么是目镜? (3)什么是物镜? (4)物镜的作用是什么?它与生活中哪种透镜作用相似? (5)目镜的作用是什么?它与生活中哪种透镜作用相似? (6)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为什么? 总结: 1.结构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目镜。

北京中考物理常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全)-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北京中考物理常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全) 八年物理上册知识归纳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 声波:发声体振动会使传声的空气的疏密发生变化而产生声波。 声速:声音的传播快慢。 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1、介质种类。2、介质温度。 记住:15℃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340m/s。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人耳的构造:外耳、中耳、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特性 音调: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音调就低;频率决定音调。 频率: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1s声呐:根据回声定位。 1 声与能量:声能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碎石) 第二章光现象 一、光的传播 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笼鱼等。 人造光源:火把、电灯、蜡烛等。 光的传播: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小孔成像等) 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2.99792×108 m/s,计算中取c=3×108 m/s。(水中:3/4 c,玻璃中:2/3 c) 光年:(距离单位)光在1年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2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

微专题( 透镜)5-5 显微镜、望远镜的区分—(疑难解读+解题技巧)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专题讲义

显微镜、望远镜的区分 知识·解读 一、原理 1、显微镜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要将被观察物体放在物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经过物镜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实像的位置在目镜一倍焦距内,再经其放大,最后得到比原物体放大许多倍的虚像。该虚像和物体比较是倒立的,为便于观察,需将物体倒放。 2、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距离被观察物体(如天体)很远,物体和物镜的距离远大于物镜的二倍焦距,经过物镜成一倒立、缩进小的实像,其作用相当于将被观察物体移近,再经目镜将得到的实像放大,最后得到的虚像比原物体小得多,该虚像和物体比较是倒立的。 二、成像原理图 三、放大倍数 1、显微镜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放大倍数和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和宽的倍数。③物镜、目镜的焦距越短,放大率越高。 2、望远镜 一般用目镜视角与物镜入射角之比作为望远镜放大倍数的标示,通常用物镜焦距与目镜焦 距之比计算,表示望远镜视角的放大程度。例如,放大倍数为10倍的望远镜,指的是能将 1度视角的目标放大为10度。 典例·解读 例1、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 A.小于焦距 B.等于2倍焦距 C.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D.大于2倍焦距 【答案】C 【解析】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例2、通过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天文望远镜目镜是短焦距的凸透镜,物镜是长焦距的凸透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如果还没注意过,请你通过实际观察,然后做出 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答案】D 【解析】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将投影仪成的像再次放大,故成倒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也相当于放大镜,将照相机成的像再次放大。 培优·训练 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右下方,要想将物像置于视野 正中央,应将装片移向()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望远镜与显微镜 教案教学设计

望远镜与显微镜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是本章的核心内容。该章所有教学内容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因此望远镜与显微镜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内容的拓展,是利用两个透镜的组合看物体。学习本节知识对学生加深理解凸透镜成像原理,开阔眼界,感受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都有益。同时对创造学中的“组合法”有一个浅显认识,以提高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本节须突出实践性动手探究活动和“模型”制作来完成学习目标,通过利用自制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来总结出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原理是本节课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透镜对光的作用及凸透镜成像规律,有了一定理解本节内容基础。但由于学校教学器具的缺乏,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未能完成必要的学生独立探究的过程,理解成像规律不深。而本节的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原理又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些困难,对二次成像不是认识能理解好的。为了克服本节学习障碍,能达到基本认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及成像原理的目的,通过利用自制的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组装与探究来总结出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原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望远镜与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 过程和方法:通过自制的望远镜与显微镜来探究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原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四、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并了解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原理。 难点:探究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原理。 五、教学资源:希沃电子白板 手机 学生自制望远镜与显微镜 六、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课之前呢先给大家将两个小故事,你们想听故事吗? 生:…… 师:小故事1:17世纪初的一天,荷兰小镇的一家眼镜店的主人利伯希,为检查磨制出来的透镜质量,把两个透镜排成一条线,通过透镜看过去,发现远处的教堂塔尖好像变大拉近了,于是在无意中发现了望远镜的秘密.

§3.5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3.5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备课组 2011年11月10日星期四 【学习目标】 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简单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重点难点】 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难点:显微镜、望远镜工作原理;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复习回顾】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 1.当u>2f 时,成 、 的 像。这是 工作原理; 2.当2f.>u>f 时,成 、 的 像。这是 工作原理。 3.当u

常见的光学仪器知识点归纳

常见的光学仪器知识点归 纳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北师大版物理《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知识点归纳 一、透镜及其实例 1: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2、基本概念: 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 光心:通常情况下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3、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 4、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5、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结构角度: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 对光的作用角度: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 成像的角度: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 6、照相机:镜头是凸透镜;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作用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注:要让物体更大,放大镜要靠近物体。 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火柴 2:注意事项: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又叫“三心等高”,目的是为了烛焰所成的像在光屏的中央。 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求熟记、并理解):

透镜的应用(讲义及答案)

一、知识点睛 1.眼睛 透镜的应用(讲义) (1)眼睛的结构和成像原理: 如图,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成像 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把光的刺激转化成 信号经视神经传递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2)远点和近点:依靠眼睛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两 个极限点分别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 远,近点在大约cm 处。 (3)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 的距离大约是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 2.近视眼及其矫正 (1)近视眼成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眼球在 前后方向上太长。 (2)近视眼需要用透镜来矫正,利用的是这种透镜 能使光的特点。 3.远视眼及其矫正 (1)远视眼成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眼球在 前后方向上太短。 (2)远视眼需要用透镜来矫正,利用的是这种透镜能 使光会聚的特点。 眼睛的结构 甲看远处的物体 乙看近处的物体

(3)眼镜的度数 焦度:焦距的倒数叫做焦度,用Φ表示,即Φ= 1 ,镜片 f 的度数为焦度乘100 的值。例如,镜片的焦距为1m,焦度就应该是1m-1,度数就应该是度。 4.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 物体经过物镜后成的实像;目镜相当于 镜,把物镜所成的实像再次放大。 (2)望远镜 物体经物镜成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放大镜,用来把实像放大。 二、精讲精练 【板块一】眼睛和眼镜 1.儿童、青少年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患近视眼。近视 眼的病变特点是() A.眼球前后径过长,晶状体曲度过小 B.眼球前后径过短,晶状体曲度过小 C.眼球前后径过短,晶状体曲度过大 D.眼球前后径过长,晶状体曲度过大

《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学设计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望远镜和显微镜是透镜的重要应用,不需要学生对他们的原理了解很深入,重点在于能够动手制作望远镜和凸透镜,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课前调查。 要求学生在课前查阅有关望远镜、显微镜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 (2)课堂猜想,实验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如何制作望远镜、显微镜。而且还有多种途径,使学生获得成功感,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 1.知道望远镜,显微镜的有关常识。 2.会利用透镜自制望远镜,显微镜。 3.对透镜的应用产生强烈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操作愿望,体会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教具、学具、实验器材] 1.学生用器材:(每桌一套)凹透镜一只,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透明的塑料架一个, 2.教师演示用:望远镜,显微镜(实物)。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透镜自制望远镜,显微镜。 [课前研究课题] 1.调查望远镜、显微镜的发展史。 2.调查望远镜、显微镜的应用。 [教学过程] 共同探索过程教师导航学生活动说明 一、投石问路 师问:我们前面学习透镜有那些作用呢? 生答: (1)可以用凸透镜制作照相机,它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制成的。(2) 用凸透镜可以将物体放大。(3)用凹透镜来矫正人的视力。(为本节课作铺垫。) 师说:神话故事《葫芦娃》中有一位葫芦娃有特殊的本领,他有千里眼,能够看到很远以外的东西.设问:大家想不想拥有和他有一样的本领呢? 生答:想! 师:我们只需要借用一特殊的工具就可以实现大家的愿望,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望远镜!(板书)-----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二、进行新课: (一)望远镜(telescope)引出与望远镜相关的物理名称 这是大家平时见到的双筒望远镜(展示实物)。我们注意观察它有几个透镜构成的?什么样的透镜呢?(展示望远镜的框架图)这两个透镜有特定的名称,靠近眼睛的透镜,我们叫它目镜;另一个叫物镜,因为靠近被观察物体。 生:有两个,都是凸透镜。 实物给学生一个立体的印象,再用课件展示双筒望远镜的框架图(突出透镜,忽略其他的器件,避免

2020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同步备课: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同步练习

八年级上学期同步备课: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同步练习 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方法】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技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难点】 显微镜、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挂图、火柴盒、无色透明塑料膜、水、烧杯、滴管、装片(植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放大镜可以使我们看到较小的物体,但是太小的物体像细胞,用放大镜却不能看到。为了能看到细小的物体,人们制成了显微镜。为了看清远处的物体,人们又制成了望远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显微镜和望远镜。 二、讲授新课 知识点一:显微镜 1.介绍显微镜的发明 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显微镜还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新物种,有助于医生治疗疾病。1931年,恩斯特·鲁斯卡通过研制电子显微镜,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这使得科学家能观察到像百万分之一毫米那样小的物体。1986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奖。 2.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自制水滴显微镜。 参考器材:滴管、烧杯、水、观察纸、透明的磁带盒、放大镜 1.将观察白纸(上面有一个小箭头)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将磁带盒盖中的一块,放在白纸上,再在盒盖上用滴管滴一小滴水,透过水观察。 现象:看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像。 3.再利用一块放大镜(凸透镜)在上面观察水滴中的箭头。 现象:看到一个被放大得更大的箭头。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学习情境,使学生经历体验,领悟显微镜成像的原理,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突破重点。 教师播放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光学显微镜培训内部讲义

光学显微镜培训内部讲义

显微镜概念: 广泛定义,能够将微观世界的物质形态展现在人眼前的设备就是显微镜。 狭隘定义,光学显微镜 钢铁组织图片(光学显微镜) 蜘蛛照片(电子显微镜) 人眼观察的局限性 尽管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眼睛作为视觉器官同位于后面的大脑相配合,依然是目前最有效的成像系统。所有的科学仪器在速度和分辨率上与眼睛都无法相提并论。眼睛的构造类似于摄像机。肌肉调节的水晶体(1a)与角膜(1)的曲面将一幅图像投射在视网膜(2)上。入射光的强度则通过改变虹膜(3)的直径来控制。通过这种方法,眼睛可以把位于大约20cm到无限远距离内的任意物体,经由水晶体,靠肌肉灵活调节焦距,从而形成一幅清晰的图像。图像本身将会投射在视网膜上,经由大约130百万个柱状受体(识别黑白色)以及7百万个圆锥细胞(识别彩色)识别后,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视神经传送至大脑。 下图是的光线经由眼睛形成的视角为30°之后的图示,都是在同样的视角下观看。 ●从300m远的地方眺望161m高的乌尔姆大教堂(位于德国南部)。 ●从25cm处观看一幅高13cm的相片。

视角小意味着什么? 因为我们想要进一步观察植物茎部的细微的毛细管,我们从茎部切出一片非常薄的切片,将它放置载玻片上并用盖玻片保护。当拿着做好的样品迎着光来观察时,我们依然无法观察到更多的细节。仅仅能观察到与之前一样的的组织。 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容易解释。我们想要观察的细节大概只有1/100甚至1/1000个毫米。然而在20cm 以内,眼睛无法聚焦到20cm内任意位置。结果是我们得不到任何细节。类似情形就像我们要在300m远的地方去观察先前提到的乌尔姆教堂的塔尖。在这么远的距离上,石匠们所创造出许许多多的花纹将无法分辨出来,其原因就在于视角太小了。 补救方法:放大镜 一个几个世纪以来就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法:放大镜。当把放大镜放在眼睛与被观察的物体之间时,所有的物体都被放大了。然而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是:放大倍数要超过8倍或者10倍是不可能的。任何人想要观察更多的细节就必须使用“复合式”放大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