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概念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概念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概念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概念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概念

五年级科学概念姓名

生物与环境

1、绿豆芽发芽实验中,实验组受光照,对照组用不透明物罩住。实验改变了的条件是光。

2、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水、空气、温度。

3、绿豆种子生长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水、空气、温度、阳光、土壤。

4、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5、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可以放三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6、绿豆芽的根会朝着有水方向生长。

7、蚯蚓生活在土壤中,由此可推测它适应阴暗潮湿的环境。

8、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9、生活在绿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绿色的。

10、鱼必须生活在水里,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死亡。是因为生物依赖环境。

11、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12、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生产者一般指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消费

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消费者一般指动物。

13、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4、草、田鼠、老鹰等构成一条食物链。写出这条食物链草→田鼠→老鹰。

15、在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草,消费者是田鼠、老鹰。

16、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多种生物。

1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它们之间也是互相依赖、相互影响的。

18、生态瓶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要根据各自不同需要进行合理搭配,有条件的还要定期

检测。

19、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

物关系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20、像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

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21、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22、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

23、中国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24、植物在生态瓶中起提供氧气和食物作用;动物在生态瓶中起提供二氧化碳和养料作

用。

25、自然界里的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26、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动植物遭到灭绝或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27、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做什么?(不乱砍乱伐、不过度捕杀、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

破坏生态平衡对人类将会有什么影响?

答:影响有:1)动植物数量锐减。2)疾病增加。3)自然灾害频发。4)生态失衡。最终导致将无法生产、生活、生存。

1、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在月亮、镜子、点亮的日光灯、太阳、星星中

属于光源的是点亮的日光灯、太阳、星星。

2、物体影子的方向与同一光源从不同的方位照射有关。

3、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一只陶瓷盆,所产生的影子形状不同、长短不同。

4、用手电筒照射距离墙面不同远、大小相同的物体,所产生的影子长短不同。

5、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物体、影屏。

6、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7、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也叫反光。生活中我知道运用光的反射原理的物品有照镜子、看书、白色墙壁、潜望镜、反光镜、月球的光、电筒灯罩、凹面镜等。

8、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方向相同。

9、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方向和长短发生变化。

10、阳光下,上午的影子由长变短,下午的影子由短变长,正午的影子最短。

11、光在空气中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是以每秒约30万千米的速度传播的,

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12、夜晚汽车车灯射出笔直的光的现象能证明光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3、影子总是在物体背光的一侧。

14、教室的墙面涂成白色的主要原因是有利于光的反射。

15、光强,得到的温度就高;光弱,得到的温度就低。

16、太阳灶就是利用凹面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产生高温的原理制造的。

17、不能用放大镜或望远镜直接看太阳。

18、眼睛有一个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器官,就是瞳孔。当光强时,瞳孔会缩小;当光弱时,

瞳孔就会放大。

19、在物体的颜色与吸热实验中,升温最快的是黑色。

20、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最长的时候在早晨和傍晚,最短的时候是在正午。

21、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22、奥运会圣火是利用凹面镜聚光聚热取得的。

23、反射光是以直线传播的。

24、深色物体的反光能力弱而吸热能力强。浅色物体的反光能力强而吸热能力弱。

25、古代,人们用日影观测仪(也称日晷)来记时,其原理是物体的影子会随

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6、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而凹面镜则是通过光的反射聚光的。

27、光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一部分光就会被挡住,物体的背光面就有一个暗区,

这就是影子。

28、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曾用凸透镜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

从而发现了氧气。

29、在阳光下,同一种黑色纸袋按和太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升温比较快。

30、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低,物体的影子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

置高。

31、晚上灯亮后,就能看到书上的字。是因为灯光照在书上,灯光又从书反射到人的眼睛

里的缘故。

32、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光能转化成热能。制作中用到的原理有黑色材料吸热,用镜面聚光,

与阳光垂直,保温等原理。

33、阳光下测得影子长5米,如果一会儿变短,则发生在上午;如果一会儿变长,则发生在

下午。

34、物体影子的方向与同一光源从不同的方位照射有关。

35、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阳光下,旗杆的高度是影子的2倍,则周围所有物体的高度都是

影子的2倍。

36、物体在中间、光源和影子在物体的两边。

37、光源下物体影子变化的特点:1、影子方向变化与光源的方向有关。2、影子的形状变化

光源照射得到物体的侧面形状有关。3、影子的长短(大小)变化与物体同光源的距离有关。

38、物体影子与太阳方向相反。

39、一天中早晨物体影子长,正午短,傍晚又长了。

40、光能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物体向着光的一面明亮、背光的一面黑暗。

41、凹面镜、凸透镜把光会聚到一点,这一点光很亮,温度很高。

你知道光有哪些特性?

答:1)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2)光遇到物体能反射。3)光的传播速度很快,大约每秒30万千米。4)光强温度高,光弱温度低。

升温和保温的措施。

答:1)把瓶子支起来,背面用铝箔纸反光。2)对着光的一面用透明塑料纸盖住。3)盒子可以改变角度,与太阳光垂直。4)盒子内外涂成黑色。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我们家乡的主要地形是平原。

2、地球表面的地形主要有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和山地。

3、火山和地震可以使地形瞬间发生较大的变化。

4、许多科学家认为,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两个地球板块挤压撞击而形成的。

5、地球的内部从外到内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

6、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压力的作用下冲出地面,形成火山。

7、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地壳内。

8、火山和地震引起地球表面的地形发生变化。

9、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

分裂成几块,形成现在的大陆板块。

10、火山和地震会对地球表面的变化是很猛烈的,但是地球板块的挤压、摩擦和拉伸有时也

是非常缓慢的,如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东非大裂谷的形成都是非常缓慢的。

11、火山喷发虽然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但是火山灰也是一种很好的肥料,海底火山爆发还会

形成新的岛屿。

12、引起岩石变化的原因有水的作用、大气的作用、气温的作用和动植物的活动。

13、由于受大气、水、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14、岩石的风化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地球表面形成的海洋、

陆地、高原、平原、山脉等多样的地形,离不开地球内部运动和各种自然力量的作用。15、风化作用对岩石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岩石变化虽然不大,但是还是一直在

发生缓慢变化。

16、土壤是沙砾(小石子)、沙、粉沙、黏土、腐殖质、水、空气和盐分等物质的混合物。

17、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大小几十亿个生物。土壤为它们提供了食物和空间,也为人

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

18、土地被侵蚀的程度跟雨量、坡度、和植物覆盖等因素有关。

19、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中,粉沙和黏土很容易被径流带走。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大,对土

地的侵蚀作用越明显。

20、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形一般形成大河的下游流域。

21、河水流出沟谷后,随着坡度的变缓,河水的流速也逐渐变慢。

22、水流得慢,携带泥沙的能力就弱,颗粒大的泥沙首先沉积下来。

23、上游的河床布满了大石头,中游的河床堆积了很多鹅卵石,下游的河床堆满了细沙。

24、自然界每时每秒都有侵蚀和沉积现象的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

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因此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25、除了流水,还有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量能引起地形的侵蚀和沉积。

26、人们采取了加强灾害预警预报、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和封山育林等措施,以预防因地形

变化而造成的灾害。

27、土壤中的微粒按颗粒从大到小排列为沙砾、沙、粉沙和黏土。

28、岩石的风化、雨水的侵蚀、河流的沉积都可以让地表的形态发生变化。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数学概念全

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 便运算。 2、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几、千分之几……是 多少。 3、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 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4、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越乘越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越乘越小)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 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 对齐。如果除到末尾仍有余数,要添0再继续除。 3、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1。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1。 4、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 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要添0 补足。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5、计算小数除法时要注意:(1)先看空间够不够;(2)数位一定要空开; (3)计算之前先检查;(4)不够除时要补0。

6、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越除越小)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越除越大) 7、A除以B=A÷B;A除B=B÷A;A去除B=B÷A;A被B除=A÷B。 8、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 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9、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是无限的小数叫 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无限小数中的一种。 10、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 的循环节。 11、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 面各记一个循环点。循环点最多只点两个。 12、取近似数有三种方法:1、四舍五入法;2、去尾法;3、进一法。在解决 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可以记做“·”,也可以省略不写,这时数 字因数要写在字母因数的前面。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长=2(a+b)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长=ab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正=4a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正=a2 3、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4、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5、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

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 第一单元 1.植物的一生从种子发芽开始,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份、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土壤、水分、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5.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6.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7.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8.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9.校园花园食物链:蔷薇花→蚜虫→瓢虫→小鸟。生产者:蔷薇花;消费者:蚜虫、瓢虫、小鸟。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食物网。 12. 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如:一个湖泊、一片树林、一个海洋。 13.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4.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写食物链。草、兔、鸟、蛇、螳螂、鹰 1、草→兔→鹰 2、草→蝗虫→鹰 3、草→鸟→蛇 4、草→鸟→蛇→鹰 5、草→兔→蛇→鹰 6、草→蝗虫→蛇→鹰 说说如果人类破坏这几者之间的关系会有什么后果?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17.受国家保护的动物:猎隼、大熊猫、扬子鳄、藏羚羊植物:甘草、发菜、水杉、珙桐 18、设计题:绿豆芽发芽需要什么条件(作业本P1) 例:种子发芽与水分的关系

【强烈推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一、填空。(15分) 1、13.5×0.5表示( )。 2、13.5÷0.5表示( )。 3、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 4、计算0.756÷0.18,先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倍数,将除数转化为整数,变成()÷()再计算。 5、在○里填上>、<或=。 19.7×2.6○19.7 36×0.5○36÷2 35.6○35.6÷0.25 6、1200平方米=()公顷 5.2吨=()吨()千克 1.05米=()厘米 7、一个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为1.2分米,面积是()。 8、甲、乙两辆客车同时从安阳开往郑州,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5千米。经过1.5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这道题可以先求(),再求相距多少千米,列出综合算式是(),也可以先求(),再求相距多少千米。 二判断。在正确说法的后边()里打“√”,错误说法后边的()里打“×”。(4分)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2.5×4.4可以这样简单的计算:2.5×4×0.4。() 3、5.32727…….可写作5.327。() 4、两个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添在()里。(3分) 1、3.14×102的正确的简便计算方法是()。 ①3.41×100×2 ②3.14×100+2 ③3.14×100+3.14×2 2、食堂运来10吨煤,计划烧40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这批煤现在可以烧多少天?正确的列式为:()。 ①10÷(10÷40-5) ②10000÷(10000 ÷40-5)③1000÷(40-5) 3、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5倍,高扩大5倍,面积()。 ①扩大5倍②不变③扩大25倍 四、计算。(48分) 1、直接写得数。(4分) 1.5×4= 0.12×3= 0.49÷0.7= 6.4×0.2+3.6×0.2=42÷0.6= 7 2.8÷0.8= 1.5÷30= 3×0.2×0.5= 2、用简便方法计算。(8分) 99×2.45 5.6÷1.6 1.25×32+215×9.76×0 9.85× 2.3-8.85×2.3 3、求未知数x。(6分)(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整理 第一单元圆概念总结 1.圆的定义:当一条线段绕着它的一个端点在平面内旋转一周时,它的另一个端点的轨迹叫做圆。 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 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 表示。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 表示。 6.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8.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为:d =2r 或r =d/2 9.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10.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也就是π倍),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取π ≈ 3.14。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11.圆的周长公式:C= πd 或C=2π r 12、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13.把一个圆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割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π×r ×r 。 14.圆的面积公式:S=π2r 或者S= π2)2 (d 或者S= π2)2(÷÷πc 1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16.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17.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 ,内圆的半径是r ,它的面积是S=22R r ππ- 或 S=π(22r R -)。(其中R =r +环的宽度.) 18.环形的周长=外圆周长+内圆周长 19.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 半圆的周长公式:C=πd ÷ 2+d 或 C=πr +2r 20.半圆面积=圆的面积÷2 公式为:S=π2r ÷ 2 21.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面积扩大或缩小以上倍数的平方倍。 例如: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4倍,那么直径和周长就都扩大4倍,而面积扩大16倍。 22.两个圆的半径比等于直径比等于周长比,而面积比等于以上比的平方。 例如: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那么这两个圆的直径比和周长比都是2:3,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第二单元 1. 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 4. 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 5. 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6. 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 7.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8. 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 9. 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 12.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千多万摄氏度。 13.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 14.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 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 16.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 17.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第三单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4、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 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 断裂谷。 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五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五上《作业本》小学科学五上《作业本》答案生物与环境单元1 种子发芽实验(一)种子发芽实验(活动记录:我们提出的问题我们的推测两个组相同的条件两个组不同的条件实验的方法种子发芽与水分有关系吗?种子发芽需要有适宜的水分相同的温度、相同的光线、相同的环境水分不同找 6 颗绿豆种子,其中 3 颗种子放在干燥的杯中,另外3 颗种子放在湿润的杯中,然后同时放在实验室的窗台上。观察哪一组种子先发芽。(2)√ (3)√ 课堂练习:1、判断题。(1)×2 种子发芽实验(二)种子发芽实验(活动记录:略3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选择题。(1)A 2、略。(2)C (3)A 4 蚯蚓的选择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选择题。(1)A (2)B (3)B (4)C 5 食物链和食物网活动记录:1、蔷薇—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2、略课堂练习:1、填空。草田鼠老鹰;草;田鼠、老鹰。2、判断题。(1)×(2)√ (3)√ (4)√(5)√ 3、看图回答。1

(1)略。(2)蘑菇果实兔子老鼠狼;草鹰;果实兔子刺猬鹰狼 6 做一个生态瓶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判断题。(1)√ (2)×(3)× 7 改变生态瓶活动记录:根据自己的生态瓶记录。略课堂练习:判断题。(1)×(2)×(3)√ 8 维护生态平衡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1)×(2)√(3)×(4)√(5)√ 2、简答题:过度放牧,将导致草原退化,可能会变成沙漠,牛羊缺少食物会饿死,草原上的其他动物也会受此影响而迁走,草原生态被破坏,人类也无法生存。单元练习1、选择题。(1)B (2)C 2、填空题。(1)互相作用、互相依存(2)生态系统3、判断题。(1)×(2)√(3)×(4)√(5)√(6)√ 4、小麦田鼠鹰;萝卜兔子鹰小麦兔子鹰;萝卜田鼠蛇5、简答题。(1)破坏生态平衡,将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数量失衡,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食物减少、疾病增加,严重的将导致人类无法生存。(2)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检验对比实验的效果,没有对照组,实验组的实验结果将无法确定。2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汇总(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 0.23×6表示:6个0.23是多少?(或者)0.23的6倍是多少? 2.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如: 6.5×0.75表示:6.5的百分之七十五是多少? 3.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如: 0.025×1.06=0.02651.06??? ?????两位小数 ×0.025????????三位小数 530 212 0.02650????????五位小数 4.(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乘大于1的数越乘越大)如: 3.78×1.04>3.78,因为1.04>1,所以3.78×1.04的积大于3.78 (2)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乘小于1的数越乘越小)如: 3.78×0.98<3.78,因为0.98<1,所以3.78×0.98的积小于3.78 5.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零除外),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如:2.08×1.2=208×(0.012),2.08扩大100是208,积不变,1.2就要缩小100倍是0.012 6.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如:0.25×3.2×1.25 6.08×0.29+6.08×0.71 =(0.25×4)×(1.25×0.8)=6.08×(0.29+0.71) =1×1=6.08×1 =1(乘法结合律)=6.08(乘法分配律) 4.25×99+4.25 3.5×9.8 =4.25×(99+1)=3.5×10-3.5×0.2 =4.25×100=35-0.7 =425(乘法分配律)=34.3(乘法分配律) 6.5×1.01 4.07×3.14-30.7×0.314 =6.5×1+6.5×0.01=4.07×3.14-3.07×3.14 =6.5+0.065=(4.07-3.07)×3.14 =6.565(乘法分配律)=1×3.14 =3.14(乘法分配律) 7.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记着横式得数要用约等号“≈”)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 (1)

五年级科学概念姓名 生物与环境 1、绿豆芽发芽实验中,实验组受光照,对照组用不透明物罩住。实验改变了的条件是光。 2、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水、空气、温度。 3、绿豆种子生长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水、空气、温度、阳光、土壤。 4、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5、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可以放三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6、绿豆芽的根会朝着有水方向生长。 7、蚯蚓生活在土壤中,由此可推测它适应阴暗潮湿的环境。 8、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9、生活在绿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绿色的。 10、鱼必须生活在水里,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死亡。是因为生物依赖环境。 11、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12、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生产者一般指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消费 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消费者一般指动物。 13、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4、草、田鼠、老鹰等构成一条食物链。写出这条食物链草→田鼠→老鹰。 15、在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草,消费者是田鼠、老鹰。 16、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多种生物。 1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它们之间也是互相依赖、相互影响的。 18、生态瓶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要根据各自不同需要进行合理搭配,有条件的还要定期 检测。 19、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 物关系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20、像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 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21、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22、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 23、中国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24、植物在生态瓶中起提供氧气和食物作用;动物在生态瓶中起提供二氧化碳和养料作 用。 25、自然界里的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26、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动植物遭到灭绝或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最新浙教版5年级科学五上光单元检测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单元检测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满分27分) 1、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 。我知道象这样的物体还有( )、( )。 2、光是沿( ) 传播的,传播速度很快,达到每秒( ) ,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 )分钟。 3、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4、人们发现( ) 和( ) 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奥运圣火火种就是用( )取得的。 5、影子产生需要的条件( )、( )、( )。 6、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 7、在黑色纸、白色纸、黑色腊光纸、铝箔纸中,吸热本领最大的是( ),反射阳光本领最大的是( )。 8、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 )、( )都要发生变化。一天中同一物体的影子最短的时刻是( )。我国古代发明的( )就是利用日影观测计时的仪器。 9、物体吸热的本领与物体的颜色、()及()有关。 10、当阳光照射到物体左边时,在物体的( )方向会出现影子。 11、当阳光照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 )和( )。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就是( ),而其他颜色的光被物体( )了。 二、判断题:(每小空1分,满分20分) 1、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2、在光的照射下,物体有了影子。() 3、光既能被分解,也能被混合;既能被反射,也能被吸收。() 4、光是沿四面八方任意传播的。() 5、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为了利用光的反射。() 6、太阳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7、太阳光的多少、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是两回事,没有什么关系。() 8、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吸热快。() 9、夏天人们穿浅色衣服,是因为浅色衣服比深色的漂亮。() 10、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11、物体离光源距离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小。()9、所有的光源在发光时都会发热。() 12、皮影戏、手影游戏都是利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13、汽车的反光镜是一块凸镜,它能比平面镜观察到更广的范围。() 14、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用凸透镜制得了氧气。() 15、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长;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短。() 16、眼睛的瞳孔可以控制光线的入射量。() 17、中秋夜的晚上,月亮又圆又亮,所以月亮是光源。() 18、太阳灶是利用凸透镜会聚光线、产生高温的原理。() 19、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为了利用光的反射。() 20、光越强,温度越低;光越弱,温度越高。()

最新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练习题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 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3.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4.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5.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①小数末尾的0 要去掉。如:3.60 “0”应划去得3.6 ②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③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6.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7..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8.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9.一个因数乘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不变。 一个因数乘以n,另一个因数乘以n,积乘以n2。 10简便运算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见2.5找4或0.4,见1.25找8或0.8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变式:(a-b)×c=a×c-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常见乘法计算(敏感数字):25×4=100 125×8=1000 加法交换律简算加法结合律简算乘法交换律简算乘法结合律简算 0.75+9.8+0.25 48.8+0.4+0.6 2.5×5.6×0.4 99×12.5×0.8 =0.75+0.25+9.8 =48.8+(0.4+0.6)=2.5×0.4×5.6 =99×(12.5×0.8) =1+9.8 =48.8+1 =1×5.6 =99×10

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概念汇总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概念综合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面积是多少 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在数轴上,以“0”为分界点,越往左边的负数越小,左边的数都比右边的小。举例:-234<-1<0<+1 2、在生活中,常把0作为正负数的分界,呈相反关系的量用正负数表示:比如零上温度(+)、零下温度(—);海平面以上(+)、海平面以下(其中海平面高度为0),(—);盈利(+)、亏损(—);收入(+)、支出(—);东北(+)、西南(—)……,所以说:正负数是一对相反的数。 2、在数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不满一格的看作半格。先数满格,再数半格。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满格数+半格数÷2 3、毕克公式(通过数格点来计算由边线是线段围成封闭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N+L÷2-1(N表示图形内的格点数,L表示图形四周边上的格点数) 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底×高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长可以看作“底”,宽可以看作“高”。 2、分割思想:把一个复杂图形分割成几个简单的图形。(认识,可以不读) 转化思想:把一个不规则图形通过分割、平移等方法转化成一个规则图形(前后图形的形状变了,但前后图形的面积不变,也叫做“等积变形”)转化思想在图形面积中运用非常广泛。(认识,可以不读) 3、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然后通过移动拼成(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等积变形),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用字母表示S=a×h。 4、等底等高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相等 5、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关键是看“底×高”后的乘积是否相等。如果是同一个数的两个相对应的因数做底和高,面积就一定相等。比如12的因数有:1、2、3、4、 6、12,则底×高=1×12=12×1=2×6=6×2=3×4=4×3,可以有6种形状不同而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6、把长方形方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但高变小了,所以面积变小了;同理, 长方形,周长不变,高变大了,

最新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 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3、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 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 4、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 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5、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 力。 6、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 力。喷气式飞机、火箭、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7、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 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8、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 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 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 9、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 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10、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 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1、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2、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

1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 14、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1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 16、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设计花纹或增加压力);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安装滚珠或加润滑油)。 17、赛车的设计特点:(1)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动力要大)(2)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空气阻力要小)(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不会翻车)。(4)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轮胎不打滑)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复习要点 一、基本概念: 1、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体的重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物体离开地面越高,重量就越轻。 2、一定的拉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3、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他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4、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5、压下的弹簧、拉开的弓、捏紧的海绵都会产生弹力。人们利用弹力可以做很多事情,如: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 6、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物体在反冲力的作用下的运动叫反冲运动。过年时放的冲天炮,步枪射出子弹时,枪身要向后缩,枪身的运动也是反冲运动。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式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7、利用反冲力,可以使物体获得获得巨大的速度。 8、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9、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10、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作的。 11、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英文缩写“N”。1N约等于100克物体受到的重力,即1牛≈100克力。 1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

浙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过关

1. 2. 3. 4. 5. 6. 7.中8. 9.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这种体积的变化称为_______。 10.热总是从温度_______的一端传递到温度_______的一端。(“较高”或“较低”) 11.像金属这样导热速度较快,导热性能较好的物体称为_______。 二、我会选择(20分) 1.用同样多的橡皮泥造船,甲船最多装10颗弹珠,乙船最多装15颗弹珠,说明() A、甲船比乙船排开的水量大 B、乙船比甲船排开的水量大 A、冷胀热缩 B、热胀冷缩 10.下列这些物体属于热的不良导体的是()。 A、钢 B、铜 C、木头 D、铝 三、我会判断(20分) 1.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的方法叫热传递。()

2. 在水中沉的物体可能在油中浮。 ( ) 3.人在游泳时会感到有一种向上托起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 ) 4. 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 ) 5. 历史上“曹冲称象”的故事是利用的浮力原理。 ( ) 6. 能让我们热起来的方式都能给我们增加热量。 ( ) 7. 一扇门上有一道缝隙,夏天的时候门缝大,冬天时门缝小。 ( ) 8. 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 ( ) 9. 船从江河进入大海船体会下沉一些。 ( ) 10. 一杯100ml 的水放到冰箱冷冻室结成冰后体积会大于100ml 。 ( ) 四、简答部分(40分) 1.连一连(3分) 请用线将事物和对应的改变物体在液体中沉浮的方法连接起来 淹不死人的湖 改变物体的大小 钢铁造的轮船 改变物体的重量 潜水艇 改变液体的密度 2.想一想(4分) 酒精灯在“A 点”加热,请你标出热传递的先后顺序。 3.铜丝 纸 铝勺 木头 不锈钢管 玻璃棒 铁丝 皮革 热的良导体: 热的不良导体: 4.我是一个聪明的思考者(15分) (1)怎么区别两种不同的液体?(至少写出三种方法) (2)你有哪些方法证明空气会热胀冷缩呢?(至少写出两种方法) (3)一个泡沫塑料块自重1N ,把它完全拉入水中测得拉力为3N ,问这时泡沫塑料块的浮力是多少N ? 6.给自己平时学习科学的表现打打分,最高分为5分。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及练习题

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见2.5找4或0.4,见1.25找8或0.8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 变式:(a-b)×c=a×c-b×c或a×c-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第二单元位置】 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用数对要能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给出一对数对,要能在坐标途中标出物体所在位置的点。二是给出坐标中的一个点,要能用数对表示。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9、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一个因数是0.3,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10、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大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大全 一、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或者S=a2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三角形的周长 =三边之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四边形内角和=360度 9、多边形内角和=(边数-2)×180 二、数量关系 1、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总产量÷数量=单产量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时间=工效工作总量÷工效=时间 5、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6、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 + 减数 7、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8、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9、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10、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三、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 1公里=1千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亩≈666.667平方米 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体积单位: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立方米 = 1方 容积单位: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时间单位: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星期=7天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1年=4个季度 1个季度=3个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四、定义、定理、性质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a ×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a +b)×c=a×c+b×c 或者a×(b+c)=a×b+a×c 计算减法也可用 (a-b)×c=a×c -b×c 或者a×(b-c)=a×b -a×c 6、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减数的和。 a-b-c=a-(b+c) 7、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a÷b÷c=a÷(b×c) 8、除法的性质: ①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全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全)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复习知识点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绿豆芽生长必须条件:光照;土壤;二氧化碳;适宜的温度;水分。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发芽必须需要水。 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4、蚯蚓对环境有一定的需要,蚯蚓喜欢阴暗、潮湿、有丰富有机质的环境。 5、像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6、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女口:草—兔—蛇类—猛禽—食腐动物。草(生 产者)兔(一级消费者)蛇类(二级消费者)猛禽(三级消费者)食腐动物(分解者)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箭头方向是从生产者开始到消费者:生产者—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丕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4、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人类的活动会造成一定的生态失衡,如果生态平衡长时间打破,地球上的生物会遭到很严重的影响。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1)草—兔—鹰(2)草—蝗虫—鸟—鹰 (3)草—鸟—蛇—鹰(4)草—兔—蛇—鹰 17、绿豆种子根的向水性:种子的根会向有水的地方长。绿豆芽的向阳性:长出真叶的绿豆牙的茎会向光照强的地方长。 18、做绿豆种子发芽必须需要水吗?”的实验时需要使用多颗绿豆,以确保无偶然性。 19、必须要让生态瓶里的生物与非生物互相依赖,循环作用,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浙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第二节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要使一杯冷水变热,我们的方法有、等 2.如图所示,用密封的小塑料袋装一些冷水,然后把它浸在热水盆里。塑料袋 里的水会起来。我们还发现,塑料袋一开始沉在热水底部,过一会塑料袋开始 3.如图所示,把一小袋加热了的水放在冷水里,他是 (填沉或浮) 4.水在变热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会发生变化 5.如图所示在试管里装满水,剪一小块气球皮把试管口蒙住并用橡皮筋扎紧。 如果把试管插在热水杯里,使试管内的水变热,我们会看到气球 皮。如果把试管插在冷水杯里,使试管内的水变冷,我们会看到气球皮这种现象说明。 二、判断题 1.热水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观察到。我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 2.把冷水袋放入热水中热水把热量传递给了冷水。() 3.水在变热的过程中质量和体积大小都发生了变化。() 4.密封的冷水袋总是沉在热水盆底部。() 5.热水在冷水中上浮的原因是热水温度高。() 三、选择题。 1.水在变热的过程中体积变() A大B小C不变 2.把一小袋冷水放入装有热水的杯子里。这一小袋冷水会() A浮在水面B先沉在水底,后浮在水面上 C停在水中D不发生变化 1.相同体积的五十摄氏度的热水和十摄氏度的冷水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一样重B热水重C冷水重 2.往杯子里倒入热水开水等水冷却后液面。() A会上升一点B会下降一点C不变 简答题。 冬天小丽在喝酸奶的时候把酸奶盒放到热水里烫了一下,拿出酸奶盒时发现酸奶和鼓鼓的,说一说这是什么原因。 培优训练 海洋中的洋流交汇时,往往寒流暖流自然分层,暖流在上,寒流在下,你能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见2.5找4或0.4,见1.25找8或0.8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 变式: (a-b)×c=a×c-b×c或a×c-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第二单元位置 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用数对要能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给出一对数对,要能在坐标途中标出物体所在位置的点。二是给出坐标中的一个点,要能用数对表示。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0、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一个因数是0.3,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11、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12、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13、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缩小),商随着扩大(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