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起名之道

中国古代起名之道

中国古代起名之道
中国古代起名之道

中国古代起名之道

古人起名时,希望通过名字传达自己的志趣、追求、希望、抱负、排行等多方面的信息,从而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西周和东周时代,人们已经在起名方法E总结出了一些带规律性的东两。 <左传·桓公六年》记载:鲁桓公的嫡长子出生后,曾问名于大夫申孺。申孺以为起名有五法六忌。五法是:信法,按出生时的实际情况起名;义法,以祥瑞起名;象法,以身体某部位像自然界某物起名;假法,借万物之名起名;类法,以和其父相类相关的事起名。六忌是:不可用本国国名;不可用本国职官名;不可用本国山川名;不可用某种疾病名;不可用牲畜名;不可用礼器和货币名。

申编的五法六忌,作为比较系统的起名之道,代表了当时鲁国学人对姓名文化的研究成果。中国幅员,“阔,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实践中的起名之道远远不止这五法,更不尽为六忌所限。古人起名的范式大概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其一,强调道德规范。中国人在起名时非常看重伦理道德和功业,常以强调道德规范与建功立业的字人名,如以“德”起名者有曹孟德、刘玄德、朱德等;以“仁”起名者有曹仁、耿庆仁、王守仁、李宗仁等;以“义”起名者有李义府、李义山、刘义隆、刘义庆等;以“忠”起名者如杨国忠、韩世忠、张献忠等;以“孝”起名者有郭奉孝、方孝孺等;以“信”起名者有韩信、李信等;以“谦”起名者有吕祖谦、于谦等。

其二,祈福。选择表示吉祥、福禄和预兆事业发达的字起名。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的,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古人在起名字时具有强烈情绪意义,借助起名表达对优裕生活和高贵地位的祈求,或者抒发起名者的情感,如李广利、刘传富、李开富、罗福寿、范新科、李福厚、唐殿魁、黄知榜、李秉贵、钱运高、孙寿康、孙元发等。

其三,尊古敬宗。古人起名时也“信而好古”,表达出对古代文化制度和人物的敬仰,其具体方式是在名字前加上如希、尊、学、宗、敬等字作为自己的名字,如曹子舆,字希孟,此名来源于对孟子的景仰(孟子名柯字子舆);吴中旦,字希周,此名因仰慕周公旦而起;范学朱,字用晦,由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字用晦而来。有些仰慕先贤古圣者,则直接在名字中间加仰、慕、宗等字,如钱宗尼、张慕渊、李敬舆、鲁希良、聂景白等。在敬宗方面,避

《清稗类钞》记载,慈禧垂帘听政时,讳自己的先祖与上司的名号。

一次新科进士廷考的试题为“麦天晨气润”,一个进±诗中用了“翠浪”二字。阅卷者看后大为惊恐,原来慈禧小名叫翠妞儿,馆阁中应试均避“翠”字。这份考卷诗文俱佳,于是有人拟为其周全,但京城俗语“浪”指妇女风骚,用“翠”字已犯忌讳,何况“翠”、“浪”合用呢!倘若进呈太后,恐触“圣怒”,没有人敢担当,此卷遂被摈弃。为避慈禧之名的“国讳”,一个新科进士的前程就此断送。

其四,消灾。通过起名表达消灾去病相逢凶化吉的愿望。如秦

朝时任右丞相冯去疾,西汉大将霍去病,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

其五,添寿。人总是希望生命越长越好。古时生产力低下,人的平均寿命比今人短几十年。古人对生命的执著和祝愿有时也通过起名表现出来,在起名时喜用“寿”字,如毛延寿、张承寿、徐增寿、潘天寿等。另外,喜以延年、万年、永年、龟年,万龄、松龄、鹤龄为名字的人也很多。

双名制、多名制。在传统上,实用性的双名制和多名制广泛应用于中国汉族文人和少数民族中,成为人们的一种习俗。一些雅士、谋士、文人在著书立说,往来于社会各界时,常用笔名、艺名、别号;与亲朋好友交往时,多用诨号、小名;在官场上多以官职相称。双名制或多名制的使用,主要与适应环境、方便交际有关,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名字以达到方便社会活动的实用性目的。

古人起名重取义、重内涵,几千年来一直延续至今。盂浩然的名字出自《孟子·公孙丑》中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指纯正博大而又刚强的气质,显示出清雅高洁正气凛然的意境,与其诗歌风格相得益彰。王维,字摩诘,名字取自佛家经典《维摩诘经》,而他也正被人称为“诗佛”。白居易,字乐天,名字出自《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及《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王安石,字介甫,名字取自《易经·豫》“其介如石”,“甫”为男子美称。钱谦益,字受之,起名于《尚书》“谦受益”。柳如是,名字取自辛弃疾《贺新郎》词“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

我应如是”。朱自清,名字出自《楚辞·卜居》中的“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表明自己要做一个清白自尊的人,以廉洁正直自律。楚图南,名字出自《庄子·逍遥游》大鹏由北冥飞,“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图南表示既定远大目标。

总的来说,古人在确定名和字的时候,总是遵循着一些搭配思路。当然,占人起名定字的方法还不只这几类,只要我们善于总结,还会有很多的思路出来。通过学习古人的方法,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名字起得更好。

中国古代史各朝代特征

中国古代史各朝代特征 先秦(距今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先秦包括原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涉及原始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和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 1、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不断进步 (1) 原始民主制。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氏族公社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平等生活。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反映了原始社会的原始民主制度。 (2) 分封制和井田制。夏朝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西周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政治上实行分封制、经济上实行井田制,使周王朝加速了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3)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日益崩溃,封建制逐步形成,社会正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韩非子顺应社会变革的要求,提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地需要。秦国的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维护和巩固了封建经济基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2、经济方面: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石器为主的简单劳动工具。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逐渐发展起来,人们过着以原始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在奴隶社会,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夏朝开始了原始的水利灌溉农业;商朝青铜器制造业发达,金属工具用于农业生产;春秋后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战国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封建经济初步发展起来。 3、思想文化方面:半坡氏族的彩陶文化是原始社会的文化代表,它蕴藏着中国原始文字的起源。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信史是从商朝开始的。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思想和科技出现了繁荣局面。a思想方面形成了百家争鸣和思想解放的局面;b教育方面,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c天文、历法、医学等科学技术有了发展;d文学艺术也有了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后世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东方文化有着深远影响。 4、民族关系方面:我国的原始人类不仅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北起辽河,南至珠江也都有远古人类的遗迹。传说中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构成了以后华夏族主干。春秋战国时期,诸候争战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但客观上加强了华夏族和其他各族的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国家渐趋统一,为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造了条件。 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取名:怎样起一个好名字

取名之文化内涵 文字是记载历史的主体,中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化精髓,皆蕴含于有记录之文字当中。无论是成语,抑或古诗词,无一不是前人的智慧结晶,凝聚着几千年文明的力量。自幼酷爱文学的我,总愿意从这些质朴却不平凡的文字当中,寻找思想的灵感,力量的源泉,不仅将其运用到文章之中,更发现当中蕴含着无数励志、优美的文字组合,用为人名,实为佳名。名字有其文化出处,则内涵丰富而耐人品味,赋予了名主一份高雅清新之气质品位,不仅出口成章易于介绍而且让人过目难忘好感立生。 总的来说,有文化内涵的名字可以从时节、时代、出生地、诗句、哲理、成语、希望等方面构思,如巧妙地结合姓氏,则取名更是事半功倍,当中韵味耐人追寻,犹如佳音,此曲只因天上有,人间难道几回闻,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一、诗句——艺术中的瑰丽 诗乃中华文化中最美丽也是最简洁的语言,是瑰丽的宝藏。诗亦为抒发情感之艺术,有铭志之言,有抒愤之语,有思念之情,有爱慕之意,有潇洒之风,也有高洁之格。短短数字,总能表达出刻骨铭心的感情。我常沉浸其中,仿佛沉醉不知归路,但终能提取精华,用于宝宝的名字,希望宝宝们美好的人生从一个诗意优雅的名字开始。不久前,四川一位苏姓家长打电话找我为其千金取名。苏先生与苏东坡同乡同姓,家住峨嵋山附近,最喜苏东坡之为人及文词,希望我为他的孩子取一个与苏东坡有关联的好名字。苏先生与我十分投缘,未得到名字详解前已先与我成为好友,我自当尽力为之。于是夙夜翻书,竟日构思,以觅佳名,愿能不负所托。终得苏雨晴一名供其参考选择。“雨晴”两字出自苏东坡的千古名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雨骤风狂,不足萦怀,看我雨中漫步,别有风味,即使丛杖芒鞋,也能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仍觉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阔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我们的人生。 此外,还包含了一种对人生懂得用开朗阔达的心去领悟世事,潇洒任平生的美好祝愿和祈盼。 “也无风雨也无晴”,若非超凡脱俗的心境,岂能有如此潇洒的词句?晴也罢,雨也罢,于我何妨?这正是:“菩提本无树,明净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达到一种豁达大度的境界,全不在意外在事物的得失时,你便可以领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快乐了。 “苏雨晴”出自宝宝本家苏东坡的两大千古名句,“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一句是写豁达大度的心态,是谓内在修养,一句是写风景绮丽的西湖,如同外在气质,“雨晴”一名,象征着孩子内在美与外在美兼俱,宝宝姓苏,名又出自苏子诗词,这种搭配,新颖独特,巧妙别致。 苏雨晴,有雨过天晴、万物萌苏之意,小宝宝就像是刚发的嫩芽,经过春雨的滋润,充满了生命力,在晴朗的天空下茁壮成长。同时,名字本身还隐含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生活,风风雨雨总是难免的,而每次都能雨过天晴,则能激发人斗志昂扬,积极面对。 又如“启林”一名,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抚有蛮夷,以属华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是《左传》中记述的古楚先民的创业过程。不仅其出处经典,而且极富于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寄托了父母对孩子的殷切期望,希望孩子勤奋向上,不断开拓进取,成为卓越之人。此名可用于姓氏为毕、路的宝宝,如“毕启林”,直接取自“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巧妙利用了姓氏与名句的搭配,浑然天成。除此,其字形结构兼顾了上下、半包围左右三种结构,字形结构灵动多变,富于灵动美。关于姓名的字形结构美,将在

起名之中国古典文化

起名字之中国文化参考 摘自----美名腾智能在线起名网 https://www.doczj.com/doc/252705345.html, 起名字之源于典籍的名人名字 中国历史,文化发达,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宝贵的文化典籍。这些典籍有经、史、子、集等,其中包括名言名句,诗词歌赋,成语典故等。这些也成为人们起名时的宝贵素材。自古至今,源自典籍的名字往往富有诗情画意与文化内涵,有着古典的意境和独特的美学韵味。 美名腾智能在线起名网结合典籍,给出几个源于典籍的名人名字例子如下: 1.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字出自《孟子.公孙丑》中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2.朱自清之名出自《楚辞.卜居》中的“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表明自己要做一个清白自尊的人,以廉洁正直自律。 3.清代史学家戴名世,其名源于《孟子·公孙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期间必有名世者”:“名世”即辅佐王者而闻名于世。 4.文字改革家钱玄同,其名出自《老子》“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玄同”即“与天地万物混同为一”之意。 5.哲学家王若水其名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若水”意为:“像水一样有益于万物。” 6.经济学家厉以宁,其名也出于《老子》“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7.数学大师陈省身之名源于《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寓“严于律己”之意。 8.文学家谢冰心,“冰心”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是指晶莹洁白如冰之水 9.毛泽东给两个女儿分别取名为李敏、李讷,典出《论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敏,勤勉、迅捷;讷,语言迟钝,引申为谨慎。这两个名字表达出对子女“多干实事,力戒空谈”的期望。 女宝宝起名字之源于诗经起名 给孩子起名字,中国自古一直就有:“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之说。《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自古至今,父母们在给女宝宝起名时,特别钟爱于从《诗经》中起名。这是因为一般女孩子名字,以清新、活泼、可爱为佳。而《诗经》中的很多词句,都是清新、柔美的风格,用这些句子为女宝宝起名,就能使名字看起来和听起来都显得清新、文雅,同时也能为女宝宝平添一股独特的书卷气。 由于《诗经》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每篇中都包含了较多的词句。因此起名时一一查阅这些诗词,从中选择出美好的词句,然后再为自己的宝宝起出好名字。这种从诗经中起的名字不仅蕴含着中国浓浓的文化底蕴,而且让您的宝宝的名字更富有价值,可以享用一生!

从古人智慧看识人、用人之道

从古人智慧看识人、用人之道 刘敏杰 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其实这一点我们的老祖宗早已对此有深刻的认识。 燕昭王问为国。郭隗曰:“帝者之臣,师也;王者之臣,友也;伯者之臣,宾也;危国之臣,虏也。唯王所择。”(译文:燕昭王(战国时燕王)问郭隗(战国时燕人)如何使国家强盛。郭隗说:“三皇五帝将大臣当做老师一样看待,将臣子当做朋友一般交往;霸王对待大臣如同宾客;只有七国之君才会将臣下视同罪虏。成败之道在此,希望大王有所拣择。”) “帝者之臣,师也”,这大概是尊重人的最高典范了。比郭隗更早些时候姜太公对以人为本也为极精辟的论述: 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取天下者,若逐野鹿,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然则皆有以启之,无有闭之也。译文:为天下人谋利的,天下人支持他,为害于天下人的,天下人摒弃他。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夺得天下的情势,就好比众人猎逐野鹿一样,因为天下人都有想分取鹿肉的欲望。就像同舟渡河一样,渡过了河大家就都受益,没有渡过河大家就都要受到损害。 对于选择人控才的标准,姜太公讲有六个标准:“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是谓六守。” 文王曰:“慎择六守者何?” 太公曰:“富之而观其无犯,贵之而观其无骄,付之而观其无转,使之而观其无隐,危之而观其无穷。富之而不犯者,仁也。贵之而不骄者,义也。付之而不转者,忠也。使之而不断隐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穷者,谋也。” (译文:太公说:“一是仁,二是义,三曰忠,四是信,五是勇,六是谋,这就是六种应该信守的品德。” 文王说:怎么能谨慎地选择具有“六守”的臣子呢? 太公说:使他富贵看他是否恃才而逾越本分;让他地位显贵,看他是否自满放纵;交付他权力,看他是否仗权专断;派他作为使节出使看他是否有所隐瞒;使他处于危险境遇看他是否临危不惧;让他处理繁琐的大事看他是否方略无穷。让他富贵而他没有逾越本分,那就是仁;使他地位显贵而他没有娇贵放纵,那就是义;交付权力而他没有仗权专断,那就是忠;让他作为使节出使而他没有隐瞒,那就是信;让他处于危险之中而他没有惊慌失措,那就是勇;让他处理繁琐的大事而没有穷尽计谋,那就是谋。) 而用人的最高境界应该如姜太公所言:天下之人如流水,障之则止,启之则行,动之则浊,静之则清。呜呼,神哉!圣人见其所始,则知其所终。(译文:天下百姓就有如流水一般,阻碍它就会停止流动,疏导它就会川流不息;搅动它就变得浑浊不堪,不去触碰它就可以说清澈明净。哎呀,多么奇妙啊!圣人看到它的开始,就已经推知它的结局了。)因势利导,才能发掘其潜力,才能充分利用优势,正所谓“介虫之捍也,必以其坚厚;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故禽兽知用其所长”(译文:甲虫防卫,是用它坚硬的甲壳;必定用它毒的螫子,所以就

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18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作业】

第18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 1.(2018·“千校联盟”预测,25)西汉王朝建立不久,朝廷将田赋从秦时“太半之赋”减至十五税一,之后又减至三十税一,甚至一度“除田之租税”。汉初实行轻徭薄赋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生活极贫困 B.汉初财政较宽裕 C.统治者开明政策 D.鉴于秦灭亡教训 答案 D 解析汉初农民生活贫困可能是其推行轻徭薄赋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汉初社会经济极端贫困,皇帝出驾配不齐四匹纯色马,将相只能乘牛车上朝,故B项错误;轻徭薄赋是汉初统治者开明政策的表现之一,非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题干中“西汉王朝建立不久”,统治者一再减轻农民田租意在维护统治,故D项正确。 2.(2018·天津和平区一模,2)《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 A.由西域传入 B.属水力灌溉工具 C.在东汉时普遍使用 D.在当时的江南地区广泛使用 答案 D 解析据材料“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可知说的是曲辕犁,该犁能够调整耕地深浅,又名江东犁,依所学,唐朝时出现曲辕犁,在江东地区出现而非西域传入,故A项错误;曲辕犁是耕作工具而不是灌溉工具,故B项错误;唐朝出现曲辕犁,故C项错误;据材料“江东之田器尽于是”,可知曲辕犁在江南地区广泛使用,故D项正确。 3.(2019·潍坊模拟)南宋刘一止《苕溪集》载:“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诉声呷呀。初疑蹙踏动地轴,风轮共转相钩加。……残年我亦冀一饱,谓此鼓吹胜闻蛙。”这可以佐证() A.冶金工具革新 B.农业技术进步 C.风能普遍利用 D.小农生活富足 答案 B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特点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特点: 先秦历史的主要特点 1、生产力水平低下,经历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到金(铜)石并用时代、再到铁器和牛耕时代的进步历程。 2、生产活动日益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生产关系不断变化,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氏族公社、传说时期几个阶段)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的漫长历程,是中国古代史上经历时间最长的一个时期。 4、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在天文历法、文字、医学、建筑、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方面成就突出,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奠定了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 5、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的确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等方面的发展上都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 6、先秦历史的发展过程明显的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等唯物史观的原理。 7、井田制的兴废成为奴隶制和奴隶社会兴衰的纽带和标志。 秦汉时期的历史特点 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初步发展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以及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各项制度的基础。 1、政治上: 第一,封建国家由战国分争走向统一,并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统一,奠定了此后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国家统一的基础。 第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巩固发展起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和官制逐渐完善,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巩固、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主阶级内部主张继续推行井田制和主张实行郡县制的两大势力进行了反复的争论和数次的斗争。 第三,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思想由崇尚法家思想演变到推崇儒家学说,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第四,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治世局面。 第五,地主阶级在不同的阶段,针对具体问题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和政策调整。 第六,奴隶制的残余势力还大量存在,表明社会制度的演变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发展过程。 第七,先后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其斗争方式和策略以及他们的反抗精神大都为以后历代农民阶级所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第八,封建专制政治制度的弊端开始暴露,导致封建王朝和封建国家灭亡的主要因素在这一时期已大都出现。 第九,地主阶级内部开始分化,形成特权阶层。 第十,对外交往初步发展起来。 第十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初步发展。 2、经济上: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劳动人民的劳动,这一时期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并呈现出以下时代特色。 第一,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和巩固。 第二,各种经济制度由参差不齐实现了全国统一。 第三,在经济思想上确立了“重农抑商”,以农业为本,工商为末的观念。 第四,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始向边疆地区拓展。 第五,确立了中唐以前的以人丁为主的封建赋税制度。

刘邦的用人之道

唐太宗李世民说:“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博大精深,尤其在用人理念上值得现代领导者借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此,我们选取古代贤明“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机制留人”的经典案例,以飨读者。 刘邦的用人之道 文/程鹏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指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器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个优秀的上级领导,需有爱才之心,求才之渴,识才之眼,用才之能,容才之量,护才之魄,举才之德,育才之责,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用好干部、管好部门。这里,我们来看看汉高祖刘邦,是怎么在人才的辅佐下建立不朽功勋,成为我们后人学习之典范的。 俗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起于草莽的布衣皇帝。他以一介布衣而提三尺剑,崛起于秦末乱世,诛暴秦,抗强敌,定天下,创立了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统一王朝,一生的丰功伟绩深为后世人赞许。汉高祖的成功,与其在用人方面的过人之处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刘邦的用人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来探究其详。 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刘邦的知人善任在历史上非常有名,汉高祖用萧何治财政,用张良、陈平出良谋,用韩信征天下,部下的优点,都能被汉高祖挖掘出来。这是汉高祖用人成功的最大一个原因。韩信曾经对汉高祖刘邦说,“臣所将兵”,“臣将兵,多多益善”,而“大王能将将”。 刘邦之所以能“将将”,就在于其能知人善任。人各有长短处,用人当取其长,舍其短。萧何能“镇国家,扶百姓,结馈饷,不绝粮道”;张良可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韩信英勇善战,足智多谋,用其“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这些人的才能刘邦都能认识到,并且能根据各人的优点,委以重任。内政交于萧何,刘邦不干涉;军事托付给韩信,刘邦信之任之;谋略由张良、陈平来定,刘邦言听计从。他只要求自己在大局上把握好,至于细节问题,都交给臣下去做。正因为此,刘邦能成就一番伟业。

公司起名——从姓名的文化内涵说商业命名方法

公司起名——从姓名的文化内涵说商业命名方法 2008-4-9作者: 中华起名网(人气:39) 来源: 中华起名网 核心提示: 姓名是人的标记,从姓名可以透视出各民族的文化心理。远在氏族社会,姓氏就是图腾的象征,受到人们的崇拜,期望从中获得保障子孙繁衍生产发展的神秘力量 姓名是人的标记,从姓名可以透视出各民族的文化心理。远在氏族社会,姓氏就是图腾的象征,受到人们的崇拜,期望从中获得保障子孙繁衍生产发展的神秘力量。上古时期姓和氏并不一致,姓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的产物是部族的标志一个姓往往代表着一个母系部落的族号。据史籍记载,一些最古老的姓都从“女”,如姜,周族先祖后稷之母的姓;姬,黄帝的姓;姚,舜的姓;姒,禹的姓。其他古老的姓还有嬴、娄、娥、如、妙、妊、等。氏,本是母系社会中男子身份贵贱的标志,“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氏族略)古籍中记载的伏羲氏、神农氏、高阳氏、有扈氏都是称氏的知名人物。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子经济地位的提高,妇女逐渐失去了姓的特权,姓反而成为男子的象征,子女皆从父姓至此姓氏也合二为一。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人的姓氏越来越丰富、多样,也越来越复杂,中国人的姓氏有着鲜明的民族印记和文化内涵。姓名本身又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意义系统。透过文化的多棱镜,我们可以离析出姓名所承担的多方面的社会功能。一般说来,姓名包含着以下几方面的社会功能:代表个体群体;表明等级身分;弥补命运缺憾;指代特殊事物;体现社会评价;凝聚文明精华等等。 在姓名所承担的多方面功能中,作为社会交往中必需的群体或个体的代表符号,是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中国古代没有符号学学科,公元前22世纪至公元前12世纪,即夏商时代,已有卜筮之术,它通过对一些特殊符号,譬如姓名的运作,对未来事件进行预测。其中已有符号学的萌芽,在夏代这种方法称为“连山”在商代则称为“归藏”。到了周代(公元前11世纪起),这一套卜筮之术形式更为完备,解释也日益丰富,名之为《周易》。 后来,《周易》被推为六经之首,经过历代学者的注释与补充,其内蕴已远远超出了卜筮之术的原有性质,而具有精湛深邃的哲学、文学、政治、历史与社会学的内容,也包含有系统丰富的符号学思想,现代姓名学即是渊源于此。 中国文化里向有“命运”一说。《易?乾》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其注曰:“命者,人所禀受,若贵贱夭寿之属是也。”《论语?尧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何晏注解此句,引孔安国曰:“命,谓穷达之分也。”“知命”是君子才能做到的,所以绝大多数人都寄希望于“算命”。小孩出生,请算命先生算一算,看他一生命运如何。如果算出有什么问题,便在命名的时候加以补救,于是,姓名就有了弥补命运缺憾的功能。现在有很多老板讲究用中国古老的“易文化”来给自己的企业或产品取名,用中国古代“易学 起名也是有依据的。因为企业的名字是企业文化和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有很多企业家不惜花重金起个好名字。好的名字是企业的一块“金字”招牌。名美才能扬天下。《周易》在给企业取名时还有易文化的特点,例如讲究阴阳五行的平衡,讲究数理的逻辑自恰性,讲究易理的通达等等。当然,它有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需要专业人士繁琐的计算。本文就作者个人的理解来谈谈商业命名的一些原则、技巧和方法。 一、命名的原则 一般而言,商业命名应符合五项原则:原则一,简洁性。商业命名应该简单、清楚,不

中国古代的管理哲学

古代管理哲学中的用人艺术探讨 摘要:管理要以人为本,正确合理地任用人才是中国古代管理哲学的核心内容。在考察相关的古代文献的基础上,将古代用人艺术归纳总结为知人、用人、励人和容人四方面,并结合现代管理科学,指出这种古老的用人艺术在新时代的管理实践中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管理;用人艺术;古代哲学 《管子·霸言》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管理要以人为本。人是社会实践中唯一能动的要素。管理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其主要的主体和客体就是人,人既是管理的中心也是管理的对象。因此,人在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纵观中国几千年来的管理实践和理论,“以人为本”的思想始终是其核心。 古代管理哲学中“以人为本”思想体现在众多方面,而用人则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无论古今中外,用人都是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自古以来,成功的统治者或者说管理者都不是孤军奋斗的,他们的成功都建立在驾驭人才的基础之上。一名成功的管理人员,他本身也必定是一位精通用人艺术的大师。远至古代有作为的君王如秦皇汉武之辈,近至当代成功的企业家如日本的松下幸之助等人,无一不拥有一套独特的用人之道。小说《三国演义》中,刘备能占据益州,与曹、孙三足鼎立,建立自己的一方霸权,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善于识人、善于用人(尤其是对诸葛亮这类人才的任用);而运筹帷幄、才能过人的诸葛亮之所以会估计错误失了街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一时用人不慎,没有很好地做到知人善任,错误地任用了马谡,以至于后来不得不唱起了“空城计”。这些都很生动地说明了用人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对于用人的重要性,古人很早就有所认识,于是诸子百家在各自的学说中或多或少都对用人之道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管子》强调用人要经过实践的检验:“言勇者试之以军,言智者试以官。试于军而有功则举之,试于官而事治者则用之。”墨家提出“尚贤”,要求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唯贤是用。被儒家奉为六经之首的《易》中也有不少可以视作用人原则的内容,如《坤》卦象传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从管理哲学角度理解,就是指管理者应该像大地那样承载万物、包容万物,所以作为管理者应当有宽容的精神,在用人的过程中要宽厚待人。汉末魏晋时的曹操提倡“唯才是举”,颁布“求贤令”;诸葛亮分人才为上宾、中宾、下宾三类,并提出七条“知人之道”;而在与魏、蜀三分天下的吴国,其统治者孙权也以实际行动实践着他的用人之道,努力做到“求”、“用”、“信”、“容”。 尽管在不同时代中,不同学派提出的关于用人方面的管理思想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还是大同小异。总结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管理哲学中的用人智慧,基本上都可以归结为知人、用人、励人、容人四个方面。 1 知人的艺术 知人就是要识别人才,了解人才的长处和不足。这是用人的前提和基础。《论语》有言:“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亦莫如知人。诚能知人,则天下无余事矣。”可以说,知人是任用人才过程中最难的一步。对人才认识不足或认识得不正确,会直接导致用人的错误和失败,从而影响到整个管理行为。因此,正确地认识人才、评价人才,在管理中至关重要。 要正确地认识人才,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总的说来不外乎是德才兼顾、大处着眼和因公废私这三个原则。 一般而言,人可以分为四类:德才兼备,有德无才,有才无德,无德无才。除了最后一类人之外,前三类人都有可取之处,用人时当然以第一类即德才兼备的人最为理想。然而,德才兼备的人才相对而言并不多,在需要大量人才的时候,往往还需要考虑到有德无才和有才无德这两类人,根据所掌握的人才的资料,衡德量才,视具体情况任用。因此,所谓德才兼顾并非指强求人才一定要德才兼备,而是要求管理者能够根据需要,在德与才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合理地安排工作,并采取相应的约束手段,使所用之人既可以胜任工作,又不至于胡作非为。这就需要有成熟良好的监察、考核和赏罚制度,促使人才不断进步。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又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或多或少总会有缺点,因此知人必须从大处着眼。看待任何人或事物都要辩证地看,从大处看,看其本质,看其长处,千万不可抓住小节吹毛求疵。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人有缺点,也必会有优点。若只看他人的缺点不看其优点,往往很容易会错失了人才;而若将注意力放在发掘他人长处上,则能发现更多的人才。打个比方,千里马虽然食量大于普通马匹,但其日行千里的超常能力也是普通马匹难以比拟的,若只看到千里马的不足之处(食量大),而放弃了它,或是像对待普通马匹一样地饲养它,埋没了它日行千里的才能,岂非是暴殄天物,可惜也哉。 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人才,还需要存有因公废私之心,既不受感情的影响,也不受他人的干扰,不怕压力,不受诱惑,唯才是举。只有这样才能公平公正地看待人才,真正做到“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各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各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一、中国古代史各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单元一: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21年) 1、原始社会阶段(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070年): 先后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2、奴隶社会阶段(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1)政治上:夏朝时,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并为后世所沿用;商朝强化了奴隶制国家机器;西周确立了以宗法制为核心、以井田制为经济基础的分封制;春秋时期出现诸侯争霸战争。 (2)经济上: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典型的“青铜时代”;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加快了奴隶制经济基础(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3)民族关系上:通过春秋争霸战争,民族融合进程加快。 (4)文化上:突出表现为商文化的成熟、春秋时期老子和孔子两位思想家的卓越成就。 3、封建社会的形成阶段----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1)政治上:各国通过变法运动确立了封建制度;战国兼并战争加速了国家统一的步伐。 (2)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生产力得到发展,封建生产关系逐步确立。 (3)民族关系上:以华夏族为核心,各民族逐步融合,奠定了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4)文化上:科技成就,世界领先;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竞艳。 单元二: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秦汉时期和封建国家的分裂与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 1、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政治上:中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时建立,在西汉汉武帝时得到巩固。 (2)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经济发展主要是在黄河流域(北方地区);对外贸易开始,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开通,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 (3)民族关系上:秦汉王朝加强了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有效管辖,拓展了疆域,加强了内地同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 (4)文化上: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尤其是造纸术的发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儒家思想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外来文明(佛教和与之相关的文学艺术)开始融入中国文化;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且有气势恢弘的特点。 (5)对外关系上:随着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外交的范围得以扩展,中国对外友好交往的格局初步形成,欧亚几个文明地区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 2、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1)政治上:国家长期分裂,政权更迭频繁,战乱频仍;南北政权并立、对峙;门阀士族政治特色鲜明,成为这一时期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2)经济上: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士族庄园经济与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

人名用字的文化内涵

人名用字的语言文化分析 内容摘要:中国人的取名方法灵活多样。中国人十分重视孩子的名字,在为孩子取名时,往往煞费苦心,而且名字还常常反映了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以及政治背景,同时也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名字上。如果把有典型特征的中国人名汇集一下,足可以从中获得不少感性资料,进而了解中国人颇具特色的人文思想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中国人的取名方法灵活多样。中国人十分重视孩子的名字,在为孩子取名时,往往煞费苦心,而且名字还常常反映了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以及政治背景,同时也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名字上。如果把有典型特征的中国人名汇集一下,足可以从中获得不少感性资料,进而了解中国人颇具特色的人文思想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一、时代性 纵观几千年中国取名史,断代的时代性特征是如此强烈。 自商汤的六世祖上报甲开始,历代商王均以十干取名,如成汤名大乙,以后有太丁、仲壬、太甲、太庚、太戊、仲丁等等,因兵败而自焚的商朝末代统治者纣王,名辛,所以又称帝辛。换了今天,谁要是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为下一代取名,很可能被人讥为浅陋平庸。然而当时无论是安排农事生产或进行巫筮活动都离不开天干地支,在权贵者看来,这却是最好的称谓。 到春秋战国时代,一方面,根源于蒙昧时代的原始泛神观念,还顽固地残存在人们的头脑中;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渔猎技术和畜牧经济都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因此,人们又特别爱用动物的称谓来取名,著名的便有董狐、竖貂、阳虎、乐羊、触龙、西门豹、项燕等人。 两晋南北朝时,吏治黑暗,世风颓败,士人名流,竞慕虚玄,虚词、梵语、道化词取名,又成一时风气。如“之乎者也”的“之”,最称时髦,涌现过一大批?“之”为名的出名人物,如王羲之、顾恺之、刘牢之、到彦之、沈庆之、昌义之、陈庆之、颜延之等。它则“昙”、“智”、“净”、“僧”、“玄”、“灵”等,不一而足。又北朝人则多以神将取名,曰“夜叉”,曰“罗刹”,曰“金刚”,曰“力士”,赵(区瓦)北(翼)著《廿二史札记》,为此辟有专篇。 唐宋时文苑勃兴,风气流畅开放,远过于昔,取名方式和格例众多,但也并非没有若干时代特点可寻。如“文”、“德”、“忠”、“信”等彰德之字,“老”、“叟”、“翁”、“父”(甫)等倚年之词,大量人名。 元代,“汉人多作蒙古名”(参见赵翼《廿二史札记》卷30),当是强调民族界别的统治政策

论我国薪酬制度的历史变革与发展趋势

论我国薪酬制度的历史变革与发展趋势内容摘要:薪酬制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人力成本及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薪酬制度的制定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对我国近代薪酬制度的演变历史进行了总结概述,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薪酬制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薪酬制度工资发展趋势 薪酬制度在我国通常也被称为工资制度,指关于组织定额劳动、标准报酬的制度,是以员工的劳动熟练程度、复杂程度、责任及劳动强度等为基准,根据员工实际完成工作的劳动定额、劳动时间和劳动消耗而支付的薪酬。 二、建国前的工资制度 (一)包工工资制 建国前的工资制度,主要有包工工资制和薪金制。包工工资制是大包工头从雇主给付的包价中提成后给小包工头,小包工头一般每工以双工计价再把剩余部分分给工人。包工工资制是采矿、车站码头搬运和建筑等行业普遍实行的工资制度。解放前开滦煤矿的前身开平矿务局后期实行包工工资制,它把工人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矿方招募的管理的里工,工资由矿方直接支付,另一类是由包工招募和管理的外工,工资由矿方由包价中一个组成部分的形式支付给包工,再由包工发给工人。里工多系井上的技术工人,外工则以井下煤工、石工为主,并辅之以杂工。一般说来,里工约占工人总数的30%左右,其余的是外工。开滦煤矿的里工受资本家剥削,外工则除受资本家剥削外,还受包工的中间剥削,这种剥削具有封建奴役的性质[1]。 (二)薪金制 建国前,除车站码头、建筑、矿山采掘等行业实行包工工资制外,其他行业大多实行薪金制,薪金制的收入由企业确定或者由双方相互协商确定,没有统一的工资标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职业工资差别很大。 (三)供给制 在全国解放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大部分人员以及企业的部分人员,实行的都是供给制。作为一种重要的分配制度,供给制首先产生于红军中,后逐步推广到党政机关和企业[2]。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地理

古代最经典的七个人才案例知识讲解

古代最经典的七个人才案例 中国历史悠久,各种人才智慧的学说纷呈,而人才智慧的典范更是举不胜举。中国是一个智慧大成的民族,人才智慧的经典案例,让人拍案叫绝,下面精选几例,供大家借鉴。 引才案例:秦昭王五跪得范睢。 引才纳贤是国家强盛的根本,而人才,尤其是高才,并不那么容易引得到,纳得着。秦昭王雄心勃勃,欲一统天下,在引才纳贤方面显示了非凡的气度。范睢原为一隐士,熟知兵法,颇有远略。秦昭王驱车前往拜访范睢,见到他便屏退左右,跪而请教:“请先生教我?”但范睢支支吾吾,欲言又止。于是,秦昭王“第二次跪地请教”,且态度上更加恭敬,可范睢仍不语。秦昭王又跪,说:“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这第三跪打动了范睢,道出自己不愿进言的重重顾虑。秦昭王听后,第四次下跪,说道:“先生不要有什么顾虑,更不要对我怀有疑虑,我是真心向您请教。”范睢还是不放心,就试探道:“大王的用计也有失败的时候。”秦昭王对此责并没有发怒,并领悟到范睢可能要进言了,于是,第五次跪下,说:“我愿意听先生说其详”。言辞更加恳切,态度更加恭敬。这一次范睢也觉得时机成熟,便答应辅佐秦昭王,帮他统一六国。后来,范睢鞠躬尽瘁地辅佐秦昭王成就霸业,而秦昭王五跪得范睢的典故,千百年来被人们所称誉,成为引才纳贤的楷模。 今天的企业老板做何感想,将如何引才纳贤?秦昭王五跪得范睢的典故,是否有老板们来做续尼? 识才案例:一双筷子放弃了周亚夫。 如果说引才,只需要态度友好就够了,识才却是很神秘的工作。所谓识才不只是看看谁是人才,谁不是人才这么简单。而要从小的方面推断大的方面,从今天的行为推断以后的行为,得出用人策略。周亚夫是汉景帝的重臣,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下了赫赫战功,官至丞相,为汉景帝献言献策,忠心耿耿。一天汉景帝宴请周亚夫,给他准备了一块大肉。但是没有切开,也没有准备筷子。周亚夫很不高兴,就向内侍官员要了双筷子。汉景帝笑着说:“丞相,我赏你这么大块肉吃,你还不满足吗?还向内侍要筷子,很讲究啊!”周亚夫闻言,急忙跪下谢罪。汉景帝说:“既然丞相不习惯不用筷子吃肉,也就算了,宴席到此结束。”于是,周亚夫只能告退,但心理很郁闷。这一切汉景帝都看在眼里,叹息到:“周亚夫连我对他的不礼貌都不能忍受,如何能忍受少主年轻气盛呢”。汉景帝通过吃肉这件小事,试探出周亚夫不适合做太子的辅政大臣。汉景帝认为,周亚夫应把赏他的肉,用手拿着吃下去,才是一个臣子安守本分的品德,周亚夫要筷子是非分的做法。汉景帝依此推断,周亚夫如果辅佐太子,肯定会生出些非分的要求,趁早放弃了他做太子辅政大臣的打算。 识才的策略与传说贯穿中国五行年历史,汉景帝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今天的企业老板们是否也要向汉景帝学点什么?识才的奥妙深着呢! 用才案例:神偷请战。 用人之道,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发掘、发挥属下的一技之长。用人得当,事半功倍。楚将子发爱结交有一技之长的人,并把他们招揽到麾下。有个人其貌不扬,号称“神偷”的人,

浅析名字里蕴涵的文化

题目:浅析姓名里蕴含的文化外语学院英语笔译专业2013 级 学号

浅析姓名里蕴含的文化 【摘要】古语有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严峻老师说:“一个响亮的、优雅的、有品位的名字有利于社会交往,提高亲和力,增强人际关系,有利于事业发展。古人说:“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确实如此,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名字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并非只是一个无实际意义的符号。 【关键词】名字;意义;文化 每个人自呱呱坠地,便有了一个伴随一生的名字。提到名字,第一反应可能只是把它作为一个符号,一个将所有者与他人区别的代表符号。而事实上,名字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代表符号,其中还包含了很多本质内涵。诸如品质、出身、长辈的期盼、社会地位、文化心理等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在一个人的名字当中。甚至,在历史和社会的锤炼下,很多名字都已经不再是一个人的代表,也不再是那一个两个汉字所限有的文字意义,而是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标志或是精神上的东西。 一、起源 (一)姓氏 “姓”字右女坐生,为“女生”二字,由妇女生人,才有姓。“姓”表示人所始出为生,借草木出土为生而代指人降生,人出于女所以为女生。女有子为母,命姓始于姆【1】。 在古中国有很长一段时间“姓”和“氏”可不是一个概念。姓,所代表的是氏族的血统,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

族属所共有的符号标志。它最早是氏族图腾标志,有了文字后,才形诸文字。氏,是姓的支系,是姓族的分支标记,氏是源于同一父性始祖的被分出去的各支系(庶子)的开氏始祖的符号标志是大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称呼。到了秦,实行了郡县制,取消了裂土分封,分宗命氏的基础被取消了,姓与氏就逐渐模糊。到了汉代,姓与氏已经趋于合一,汉末,姓与氏已经一体化了。 姓氏之中包涵着很多的中国文化,就拿皇帝赐姓来说,有光荣的,也有悲哀的。 南明唐王赐郑成功为国姓爷,代表了郑成功的荣耀,可以说是光宗耀祖,这也被后人所津津热到。 而刘邦赐项羽的后代姓刘,虽然在古时与皇帝赐同姓是莫大荣幸的事情,然而作为一代英豪的项羽,在败给刘邦后,连姓别都给他改了,在我的观点看来项羽不仅仅失去了开朝机会,更是连祖先都丢了。 (二)名、字 与“姓”和“氏”一样,在古代,“名”与“字”也有它的区别,不像我们现在是一个词一起用。字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时举行笄礼取字【2】。 春秋鲁国大夫申繻提出取名的五条原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3】古人取名,大体遵循“信、义、象、假、类”这五条原则。古代的这些取名原则,到了现在有的已经淘汰,有的还

中国古代薪酬

古代“公务员”:北魏没工资唐宋还发消费券 小官我月俸只有“十一斛”大将军我有钱有肉有粮食地方官:拿钱五千万京官:还是地方官油水多本官除了加俸、职田外,还有“公使钱”靠死工资本官连饭都吃不饱,但我们有补贴呀! 虽然我国古代并无“公务员[微博]”这个概念;但各级官员和办事员其实也属“公务员”范畴。 在公务员工资成为热议话题的今天,一起看一看,古代“公务员”的俸禄什么样? 西汉东汉 因工资少,一些下级官员便向老百姓伸手 古代“公务员”也是拿工资靠俸禄生活的,但古代“公务员”更看重补贴的丰厚。所谓补贴,则指正常工资之外的正当收入,不属于贪污腐败、巧取豪夺得来的灰色收入。在古代,“公务员”最典型的工资性补贴之一,是各式各样的“赏赐”,一直到清代都不绝。 以西汉为例,赏赐便有定期赏赐、庆典赏赐、功勋赏赐三大类别,有的直接赏钱,更甚的则是赏缯帛、酒肉、车马,甚至连奴婢、房子都赏赐。 朝廷一年有两次定期赏赐,分为春赐和腊赐。腊赐更实惠:除了钱、粮,连牛肉都赏赐。如“大将军、三公钱各二十万,牛肉二百斤,粳米二百斛”。 在汉代,官做得越大,所得赏赐便越多,很多时候得到的赏赐性补贴超过正式工资,官员仅靠赏赐便能致富。如汉武帝时期酷吏张汤,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廉官员。《汉书·张汤传》记载,元鼎二年十一月(公元前116年12月),因遭构陷,时任相当于今中央监察部部长的御史大夫张汤冤狱自杀,死后清查,其“家产不过五百金,皆所在,得奉赐,无它赢”。 当时的1金为1万钱,张汤所任最高职位御史大夫月俸4万钱,“五百金”的家产仅靠死工资的话,不吃不喝也要积攒10年。张汤生前不腐败,这些钱财大部分都是靠赏赐得来的。 但张汤所代表的是汉代的高级“公务员”阶层,朝廷的赏赐一般到不了下级官员之手,西汉、东汉皆如此。一般“公务员”不只工资低,补贴也很少,甚至没有。如东汉,当年最普通的“斗食”级“公务员”,月俸仅“十一斛”,相当于1100钱,而当时一个打工仔(雇工)月工资都有1000钱。因工资少,一些下级官员便向老百姓伸手,弄点补贴,逐渐发展成为腐败。 南北朝时期 当官没有工资?是的,就在1600余年前的北魏

浅谈我国的传统用人艺术

浅谈我国的传统用人艺术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特别是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代一代帝王将相在维护自己的统治与利益的同时,逐步形成了极其丰富的用人艺术。归纳起来,中国传统的用人艺术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千百年来被视为用人要则。几乎是用人之道的金科玉律,成了一个千古不变的信条。这既是一种封建观念的沉淀,也是中国人之文化的体现。特别是用人不疑,之所以作为一种古代用人准则而今天还在谈论,甚至至今还闪耀着睿智的光芒,是因为有很多成功的用人事例流传下来。如唐太宗认为,“为人君者,驱驾英才,推心待士”,将人君的“推心待士”作为驱驾英才的重要条件。基于这种认识,唐太宗对待臣下的态度,能够做到“事臣如礼”。对臣下提出的良谋高策,尽量做到言听计从。对于那些敢于进谏的官员,唐太宗也多加鼓励,从谏如流。在唐太宗的鼓励下,不少官吏敢于犯颜直谏,直陈朝政得失,对维护唐王朝的统治起到了积极作用。唐太宗本人也成为开明皇帝而流传千古。 第二,知人善任,唯才是举。要想真正选好人、用好人就必须做到知人与识人。有知人之明,方能用人之才。用人之才,方能人尽其才。人尽其才,方能事业兴旺。三国时期的刘邵根据古代的圣王贤君的用人之道,明确地提出了“人才不同,能各有异”,必须“量能授官,不可不审也”的用人准则。这里的“审”就是审视人才特长所宜,审度人才能力大小,然后根据人才的不同专长委以不同的事任,做到人尽其才。若用人不审专长就会造成才非所宜的人才浪费。刘邵还提出,在用人的时候,不仅要位人以才,使才宜其位,而且还应注意授官以能,使能当其职。三国时期的刘备,在未得诸葛亮出山之前,虽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一干猛将,却是屡打败仗,而自请诸葛亮出山后,却是捷报频传,令当时强大无比的曹操都刮目相看。以致刘备感慨“备得军师,如鱼得水”,这就是知人善任的明显例证。 知人善用的前提是必须有人可识,有人可任,否则这一用人举措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招才寻才供选择,古人提出并实践了“喂才是举”的用人政策。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为了招揽人才,在他所颁发的《求贤令》中明确提出“名扬仄陋,唯才是举”。在古代,有为的君王还意识到“唯才是举”不仅要“外举不避嫌”,而且看重其才“兼文武两器”。 第三,礼法并重,德治仁政。在诸子百家的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一些代表人物均对法以及法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的关系,在不同程度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最主要的思想是“礼治”与“法治”。礼包括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规定和礼仪上的规定两个方面。儒家在对周礼进行不同形式的继承和改造时经历了孔子、孟子、荀子三个阶段。孔子强调以仁入礼,孟子则倡导仁政,前者突出了礼的论理性和强制性,后者强调使礼成为国家意志的表现,但他们都强调的是礼的内在精神,而荀子则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因而其强调礼的外在规范作用,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将礼与法结合起来,倡导礼法并重。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政治的好坏、社会的治乱直接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而“德治仁政”始终是古代中国人所企盼的理想目标。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德治与法治,从来就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第四,赏罚分明,恩威并施。它是古代君王用以激励官吏的常用手段,它对调动人的积极性,强化人的责任感,从而用好、管好人具有重要意义。古代的韩非对赏罚的论述正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中是最具特色的,他从人性好利恶害出发,得出结论:“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在此基础上,韩非进一步分析了人们的不同欲求。强调人不仅会求利、求赏,以满足生存;而且还要求名、求誉,以满足自尊。就此,他明确提出了“赏誉同轨,非诛俱行”的激励方式,以提醒领导者,实施赏罚时应该特别注意在给予奖赏的同时也授予相应的荣誉;在进行惩罚的同时也应加之相应的恶名,以达到强化激励的效果。 许多学者认为,传统用人的恩威并施实质上是一种家长式领导,它包含两方面的行为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