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翻译文化学派

翻译文化学派

翻译文化学派
翻译文化学派

翻译文化学派

一,翻译文化学派的概述

早期的语言学翻译研究提高了翻译研究的科学品质,摆脱了翻译研究长期以来局限于经验总结和无理论内涵的窘境,但是以奈达为代表的早期语一言学翻译研究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对它的研究基本局限在文本之内,忽视或无视文本之外的因素对翻译的制约、影响和意义。从20世纪功至70年代起,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学科立场出发,进入翻译研究领域,开始探索新的翻译研究途径。这一时期的翻泽研究十分活跃,而其中最引人注目、并给翻译研究带来重大影响的是来自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的一批学者,包括列维、波波维奇、霍尔姆斯,以及埃文一佐哈、图里和勒菲弗尔等人。

他们以对翻译研究独特的视角和阐释揭开了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另一个层面,即从文化层面切入进行翻译研究,其关注的重点也从此前的“怎么译”的问题转移到了“为什么这么译”、“为什么译这些国家、作家的作品而不译那些国家、作家的作品”等问题上,以研究译文的文化渊源,探讨译文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文化背景。也就是说,这批学者的研究已经从翻译作为两种语言文字转换媒介的层面转移到了翻译行为所处的译入语语境以及相关的诸多制约翻译的因素上去了。这批学者的研究标志着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开始,其中被公认为西方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奠基之作的是美籍荷兰学者霍尔姆斯( James S. Holmes)的《翻译学的名与

实》(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文。

90年代末,翻译界对广泛的文化问题的研究形成热点。1990年,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在其合著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提出“翻译的文化转向”,并相继出版了多种专著和论文集,其中集中反映了他们的这一观点。在翻译的文化学派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翻译理论家兰伯特(Lambert )、铁木志科(Tymoczko)、谢菲茨((Cheyfitz)等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在西方影响较大的翻译理论著作主要是文化学派的作品。根茨勒在评价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的“文化转向”观中指出:翻译研究已经进入“文化转向”时期,按此,文化研究应该进入“翻译转向”。文化研究和翻译研究已建立起密不可分的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文化学派”这一名称在西方译学界使用得并不多,反倒是在中国翻译界使用得更为普遍。这当然跟最近一二十年来西方译学界出现并完成的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有比较直接的关系。较长时间以来,西方译学界对我们所说的“文化学派”使用的是另外一些名称,譬如“翻译研究派”(translation studies )。这个名称是由霍尔姆斯〔James Holmes)提出来的,但是这个术语后来已演变成一个学术一“翻译学”的名称,如果再用它来指称某一具体的翻译研究流派,容易产生混淆。

另外一个比较常见的名称是“描述翻译研究”(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学派,或简称“描述学派”,这是因为这一学派最早以修正“规定性的翻译研究”(pr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而著称。因为这一学派非常强调译入语文化对翻译的作用,更多致力于从目标

语的文化语境中审视、考察翻译现象,所以也有人把这一学派的研究称为“目标语中心翻译研究”( target-oriented translation studies ),所以在有些场合这一术语也被用来指称这一研究流派。与此同时,“描述翻译研究”有时也被称为“多元系统研究”( polysystem approach)或“系统研究”( systemic perspective },这是因为该学派的以色列学者埃文一佐哈的多元系统理论以及其他系统理论是这一学派的核心特征。根据这一学派的几个主要成员的国籍(比利时、荷兰)、任职以及几次重要会议的所在地(特拉维夫、卢汶),也有人把这一学派称为“低地国家学派”、“特拉维夫学派”等。赫曼斯还曾提出过“操纵学派”这一名称,这是根据该学派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勒菲弗尔提出的核心概念“操纵”( manipulation)以及赫曼斯自己编纂的该学派论文集《文学操纵》(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而命名的。

“描述研究”、“目标语中心研究”、“多元系统研究”、“系统研究”以及“操纵学派”这一系列的名称,实际上正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该学派各学者的研究特征。正是这些共同特征,使得上述学者代表的各个流派能够统一在一个大的学派当中。文化学派的学者都把文学看作一个复杂的动态综合体,都相信理论模型和实际个案研究之间存在着持续的相互作用,都对文学翻译进行以译入语为中心的描述性、功能性和系统的研究,都对控制翻译产生和接受的规范和约束机制、翻译和其他类型文本生成之间的关系、翻译在特定文学当中的地位和功能以及翻译对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所起的作用感兴趣。一言以蔽之,该学派的共同特征就是:从文化层面进行翻译研究,将翻译文学

作为译语文学系统的一部分,并采用描述性的研究范式。

翻译文化学派注重翻译与源语及译入语社会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的关系,认为翻译的目的是使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起到与原文在源语文化中同样的功能,翻译研究的目标不再止于探究两种文本在语言形式上的对等问题,而需要同时研究与翻译活动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社会文化问题。翻译文化学派研究的特点是重视史料的搜集、描述和分析,其研究方法属于实证性描述性研究。

我国翻译中的文化研究始于国际文化翻译的同时,重点在于对一般文化差异以及文化词语处理的研究。近年来,我国翻译研究力图借用语言学、语用学、社会学、符号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为基础,对翻译原则、翻译过程、翻译策略进行研究。从而,翻译的文化特点和跨文化桥梁作用在我国翻译研究中开始得以重视。

所谓“文化翻译”,它包含二重涵义:一指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二指从宽宏的文化层面来审视和阐释翻译。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思想涵盖了以上两个层面的研究。前者主要体现在其文化功能对等论上,后者主要体现在“操纵”论、“文化构建”以及与“操纵”论和“文化构建”论一脉相承的后殖民翻译观上。诗歌翻译和戏剧翻译的讨论是巴斯奈特“文化翻译”思想的“实践”篇。

二、翻译研究学派发展的四个阶段:

文化学派的核心研究范式是:“描写/系统/操纵范式”,其发展过程大致有以下几个阶段:

1.初级阶段:

第一阶段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荷兰一美国学者霍尔姆斯,捷克学者列维、波波维奇(Anton Popavic)以及米科(Frantisek Miko)由于对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共同兴趣而产生学术联系。列维和波波维奇的早逝使捷克学派退出。然而,70年代以后又有特拉维夫大学的两位以色列学者埃文一佐哈和图里以及低地国家的三位学者朗贝尔(Jose Lambert }、凡·登·布罗克(van den Broeck )、勒菲弗尔与霍尔姆斯有了学术接触。霍尔姆斯于1972年在《翻译学的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文中划分了翻译研究的范畴,其中纯理论范畴下的描述研究和理论研究分支成为该学派研究遵循的方向。

2.形式主义阶段:借助形式主义的概念发展自己的研究路径,埃文一佐哈有多元系统理论,图里有实证研究,朗贝尔则有大型翻译史研究计划,勒菲弗尔有对哲学科学的关注,而霍尔姆斯的综合探讨则跨越翻译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这一阶段有三次有决定意义的会议:1976卢汶会议、1978特拉维夫会议和安特卫普会议

3.鼎盛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巴斯奈特的《翻译研究》和赫斯曼的《文学操纵》的出版为标志。

4.文化转向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勒菲弗尔与巴斯奈特合编论文集《翻译、历史与文化》,合著论文集《文化建构—文学翻译论集》,指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发展趋势,并认为翻译研究已从形式主义阶段走出,从而应该考虑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语境,翻译像其他各种“改写”一样,创造出他者文本的新形象。文化转向逐渐摆脱并

超越了多元系统理论的框架,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视野,但与此同时带来的研究范式的根本变化恐怕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传统意义上文化学派的消解。

代表人物:詹姆斯·霍尔姆斯(James Holmes),

伊塔玛·埃文-佐哈(Itamar Even-Zohar),

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

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

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

西奥.赫斯曼(Theo Hermans)

詹姆斯·霍尔姆斯(1924-1986)是美籍荷兰学者,英-荷诗歌的杰出翻译家,长期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工作。他的主要论文都收在他去世后人们为他整理的集子《文学翻译和翻译学论文集》(1988)里。1972年,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上,霍尔姆斯宣读了其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翻译研究的名与实》在该文中,霍尔姆斯着解决了重大的翻译理论问题,首先是给学科命名,该文明确提出用translation studies一词作为翻译学这门学科的正式名称。其次是下文确定其是指某一个研究领域还是指某一个学科。其次是它对未来翻译学学科内容以图示的形式所作的详细的描述与展望。在文中他首次把翻译学分为纯翻译研究(Pure Translation Studies )和应用翻译研究(Applied Translation Studies )。在纯翻译研究下面他又进一步细分为描述翻译研究(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和翻译理论研究(Theoretical Translation Studies);在应用翻译研究下面则细分出译者培

训(Translator Training)、翻译辅助手段( Translation Aids)和翻译批评( Translation criticism)三大块研究领域,确立了“描述”性研究在翻译研究中的中心地位。被认为是翻译研究派的成立宣言,是翻译研究派的奠基之作。是翻译研究学派成立的标志。

伊塔玛·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是以色列当代著名文学及翻译理论家,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文化研究学院教授。他的多元系统理论对翻译研究文化学派起到了理论莫基的作用。

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是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教授,当今世著名的翻译理论学家,他发展了特拉维夫学派著名学者埃文·佐哈尔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建立在多元系统理论之上的描述性研究有几种,最有影响的是图里的描述性研究。图里的主要著作有《翻译理论探索》(In Search of a Theory of Translation)和《描述翻译学及其外延》(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等。他把霍尔姆斯在《翻译学的名与实》一文中勾画出来的翻译学研究范畴图示进行改造,重新划分,从而使翻译学的学科范畴、研究分支更加清晰。在《描述翻译学及其外延》一书中,图里系统地阐述了描述翻译学(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的理论构架和方法论基础。

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 ),原籍比利时,曾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翻译和比较文学教授,是西方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代表作有《诗歌翻译:七大策略与一大蓝图》与《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等,另有与苏珊·巴斯奈特合编的论文集《翻译、历史与文化》、合著论文集《文化建构一文学翻译论

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其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论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的分析 摘要:翻译与文化有着密可不分的联系。文化的共性使翻译成为可能,但其语言文化的个性又给翻译活动设置了障碍。由于民族历史、社会制度、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别,我国汉族文化与英、美等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造成思维方式不同,具体体现在汉、英两种语言上的表现包括词语理解与运用、词义内涵、联想意义及句式结构的不同等方面。为此,分析其理论原理,通过引用例句做进一步的探讨,并就某些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在当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如何把中英文翻译地更准确更贴近两种语言文化氛围,这是值得广大英语学习人士共同讨论一番的。 关键词:文化差异全球化翻译 正文: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信息和风格忠实、流畅、艺术地再现出来的实践活动。美国翻译理论家奈特指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言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翻译作为语际交际, 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在很大程度, 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吕淑湘也说, 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可见,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了解背景知识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文化在人类社会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文化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甚至是文化的一部分,特定的文化背景产生特定的语言。换句话说语言的学习过程也就是了解一种文化的过程。翻译作为语际交际, 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1 ]。在很大程度, 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吕淑湘也说, 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可见,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了解背景知识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英语翻译不能脱离文化的教学。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一体化,多元文化并存势在必行,文化在各国交流与往来中变得极为重要。受其影响,文化成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今天的社会中,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翻译成为了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人们用“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operation ( 跨文化合作) ”、“acculturation(文化交融) ”等一系列术语来替代“翻译”(郭建中,2000 , P277) 。因此,怎样更加准确、恰如其分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创造完美翻译作品的关键。。语词的翻译要求译者在广泛地、准确地了解他国文化中的观念、信仰、习俗、价值标准等方面的同时,忠实传达本国文化的价值与灵魂,才能真正做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从事英语翻译要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在实际工作中,文化信息有时很难传递到译入语中,结果对等的标准就不能完全做到。一般来说,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文化的不同对翻译的影响:列如一外国游客在中国旅游,由于饮食和天气等缘故,导致身体不适,去医院看医生,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是:由于吃多了辣制食物,出现上火。这时问题就出现了,到底怎样把“上火”这个词翻译成外国游人容易理解且易于接受的词语呢?一般如果对于中国人来说“上火”一词,是在熟悉不过了,然而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国人你仅仅说一个“hot”,他们该怎样去理解呢?所以当然在英文当中也有不少的此类的与文化有很大关联的词语,譬如,meet one’s w aterloo (一败涂地),对于学习英语的我们来说,如果你不懂语言出处的相关历史,我们很难翻译出它的真正意思,其实这句话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西方的翻译活动#若从公元前(世纪%七十子希腊文本圣经&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问世算起#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古罗马的西赛罗!)*+,-."’贺拉斯!/.-01*23"以来#翻译学学派林立#学说纷繁$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翻译进行了各自的阐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部西方翻译学史就是一部学派的传承与更替’聚合与交锋的历史$国内对于西方翻译理论的译介与评价也有三十年的历史了#由于不同学者对西方翻译流派划分时所依据的标准不同#一度出现了流派名称混乱的情况$有人把文化学派归于(翻译研究)学派的框架之下456(5%(7#也有人用(文化学派)来统称(翻译研究)学派!张南峰’陈德鸿##$$$"$同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有人把它归为(解构学派)或译者中心学派456(7%(8#也有人把它归为翻译研究学派4#6$本文通过对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的梳理与评价#一方面呼吁国内学者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正名)#以方便学术界的理论交流*另一方面希望从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中获得启示#以促进国内翻译理论流派的形成$ 一对翻译理论流派的概括和梳理是翻译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许多翻译理论家都进行过有益的探索$尤金+奈达!5&8!"根据各流派所关注的焦点将当代翻译理论分为四个基本流派,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际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9*:0;5&’7"$埃德温+根茨勒!<:=0-:>,?1@A,-"在其专著%当代翻译理论& B5&&(C中#根据二战至九十年代初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状态#依据各流派所采用的研

究方法和依据的理论来源将当代译论划分为(美国翻译培训派)’(翻译科学派)’(早期翻译研究派)’(多元体系派)和(解构主义派)五大流派$香港学者张南峰’陈德鸿!#$$$"在%西方翻译理论精选&中将西方翻译理论流派分为语文学派’诠释学派’语言学派’目的学派’文派!并且在大流派下分出小流派的划分方法比较合理"首先!他划分的目的明确#$$为了强调翻译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其次!这种方法以时间为线!把各个流派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姻亲关系表述得非常清楚!脉络分明"他的缺陷是在当代翻译理论的划分方法上显得有点混乱!而张南峰的划分更易于被学术界所接受"当然!要想得出公正合理的划分还是得考察一下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的渊源" 二从古代的西赛罗到!"#"年!可以叫做传统的翻译学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基本上没有什么学科意识!理论均零碎而不成系统!作者大多是翻译实践家!理论大多是经验性的"&潘文国!$%%$’%从!"&"年雅可布逊&’()*+,*-(./(+’发表他的著名论文(翻译的语言观)开始到0"1$年!可以叫做现代的翻译学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有朦胧的学科意识!认为需要加强翻译学的理论研究!使之成为一门*科学+"人们把这一阶段的翻译研究称之为*语言学派+&陈德鸿,张南峰!$%%%’或*科学学派+&23+45637!0""8’%从0"1$年霍姆斯发表里程碑性的论文(翻译研究的名与实)开始至今!可以叫做当代的翻译学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学科意识%当代的翻译学阶段是翻译研究最为繁荣的阶段!也是最有争议的阶段%而最大的争端就是*翻译研究学派+之*名+与*实+的问题% 霍姆斯及赞同他主张的一批学者一度被称作*翻

翻译中的文化观

姓名:方守义学号:201420270 班级:外应一班On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Methods Abstract: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a culture. It contains rich cultural information. Therefore translation is not merely to convert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and it is also a communication activity which involves converting one type of culture into another. Cultural factors begin to gai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translators. we find that cultural differences pose major barriers in translating. A thing which is self-evident in one culture has to be painstakingly explained in another. The most serious mistakes in translating and interpreting are usually not the result of verbal inadequacy, but of wrong cultural assumptions. Hardly can any text be successfully translated without appropriately dealing with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ource and target cultures. Therefore in this paper I inten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as reflected in translation, then to put forward some translation methods(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dealing with them. Key words: cultural differences; domestication; foreignization 1. Cultural Differences 1.1 Different Geography Geographical culture refers to the culture formed by the area, natural condition and circumstances the country lies in. In ancient Greece, the long winding seashore along the islands, which led to Asia Minor. Relations among the people were not so strictly classified. The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features in each country have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language expressions. Different nations use different expressions and words for the same phenomena and objects. It is because the different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features in each country reflect different life experiences. 1.2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The Chinese people are known to the world by their intuitive, whole and dialectical way of thinking. The westerners have had a frame in their heads before speaking or writing, while the Chinese people usually express their ideas free from any fetters.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affect the accuracy of translation. The English stress formal logic, and the English syntactic structures emphasize hypostasis .While the Chinese do not stress formal logic as much as the English do, Chinese syntactic structures emphasize parataxis, which causes great difficulty in Chinese-English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摘要]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之外,还必须深刻理 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本文拟从文化与翻译的关系的角度、以中西文化差异为突破口,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文化差异较大的语言现象提出建议性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翻译 根据《现汉》,“文化”有三个定义: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 / ∽水平。 而美国1974年出版的The New World Encyclopedia给“Culture”一词下的定义是:It is the totality of the spiritual, intellectual, and artistic attitudes shared by a group, including its tradition, habits, social customs, morals, laws and social relations. Sociologically, every society, on every level, has its culture. The term has no implications of high development.对比这两种定义,不难发现中国人与英美人对“文化”的理解不是完全相同的。英语的Culture定义排除了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高低,它只强调艺术、文学、观念、习俗等精神财富,而汉语的“文化”则包括“物质财富”。 据上所述,文化包括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包含了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而语言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之一,因此,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发展能促进语言的发展,而文化要靠语言来传播和继承。作为记录人类思想和历史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而翻译就担负着在语言和文化中进行转换、促进交流的重任。正如刘宓庆(1995,316)所说:“语言中几乎处处有所谓‘文化符号’,留待译者‘解码’(decoding)。”在翻译中,译者首先要对原文中的文化符号进行解码。这些文化符号源自我们身处的社会环境,只有悉心分析,敏锐观察才不会有所错漏。在解码之后,译者还需用译语将原文的文化信息重新编码。这一过程则更为不易,要求译者对译语语言和文化有精深通透的了解和把握。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言,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1984:34)美国翻译理论学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语言只有在其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因此,在翻译工作中,译者除了深厚的语言功底外,还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使两种语言达到真正的交流。尤其是掌握汉英两种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这方面的知识更加重要。由于这一问题的广泛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要进行全面探讨是不可能的。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一下论述: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摘要: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信息和风格忠实、流畅、艺术地再现出来的实践活动。文化的共性使翻译成为可能,但其语言文化的个性又给翻译活动设置了障碍。本文从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文化风俗、地理环境等方面论述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英汉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翻译;文化;差异 文化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时建立起来的,是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翻译与文化有着密可不分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赖以传播的物质表达形式。要将某一民族的语言及文化传播和扩散到异域。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借助翻译。因此,文化、语言同翻译三者之间处于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英汉民族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发展背景,在地域生存环境、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别,使得英语和汉语在应用中出现很多差异。 一.思维模式的不同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是处于统一和谐的整体结构中,表现为人对自然的顺从及崇拜,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体现在思维模式上就是整合型思维,是一种整体优先的认知活动,体现在语言上就是整合型句式,它首先注重整体形象,然后再注重细节,为先整体后局部。汉语承受细节上的模糊,取得整体上的清晰。与此对应,西方文化坚持“天人相分”即“主客相分”的哲学观点。认为人是万物的中心,人与自然是相对分立的,人应处于支配和改造的地位。西方人认为整体是由个体构成,思维时往往以个别部分为起点,然后把这些部分拼合成一个整体,即分异型思维,也称解析式思维,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分异型句式。例如: (一)我常见许多青年的朋友,2)聪明用功,3)成绩优异,4)而语文程度不足以达意,5)甚至写一封信亦难得通顺,6)问其故则曰其兴趣不在语文方面。倘若完全按原文的句法特征将其译成英文,可能是: (二)I have come across a great many young friends, 2)Bright and diligent,3)Do exceedingly well in studies, 4)but they are rather weak in Chinese, 5)even can’t write a smooth Chinese letter. 6)When asked why, they’ll say they are not interested in Chinese. 请看张培基先生的译文: I have come across a great many bright and diligent young friends who have done exceedingly well in their studies, but are rather weak in Chinese. They cannot even write a letter in correct Chinese. When I asked them why, they said they were not interested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英语的从句前必须根据其语法功能用when, where, who,that, an等表示关联词将其与主句衔接起来.这也是汉语语法隐含性(covertness)的一种表现。而英语的语法呈外显性(overtness),体现了英美人重个体,重分析的思维方式。 二.价值观念的不同 西方人空间对抗感很强,特别注重个人空间,也称“个人隐私”(privacy).他们认为个人的事不必让别人知道,更不愿别人干涉。所以,英美人的话题常从无伤大雅、公开性的天气谈起,年龄、收入、体重等都是很敏感的“privacy”。在个人隐私方面,中国人的观念比较淡薄,因此常常引起cultural shock。 这种不同还表现在对待其它事物方面,比如在中国人眼中龙象征着吉祥、权威、高贵和繁荣,“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生龙活虎”、“龙马精神”都带有褒义色彩,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

翻译学必读 1语文和诠释学派 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 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 Tytler等,而Barnard, 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 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 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 Pragmatics &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 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 和 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 4目的学派 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Reiss,Vermmer,Nord 等。Reiss(1971,1988,2000)强调的是文本层面的对等,主张文本的类型和翻译策略结合起来; Holz-Manttari(1984)则认为在翻译过程是一个交际、互动的过程,涉及各种各样的角色。Vermmer(2000)继承并发展了Reiss的观点。 5文化学派the Culture School Even-Zohar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将文学翻译视为文化的,文学的和历史的过程或系统。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指的是更加注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其中,Lefevere (1992)逐渐从系统理论转向文化学研究,将翻译看作‘重写’的过程,审视围绕着翻译文本的意识形态冲突等课题。Simon(1996) 和一些女权主义者则重点研究文化学研究中的女性意识。后殖民主义文化学方向的代表人物是Bassnett和Trivedi (1999),他们认为,无论在殖民化的过程中还是在被殖民的社会,翻译都十分活跃。文化学派的研究有着各自的研究任务和各自的侧重点,丰富了翻译研究的内容。 6解构学派 本雅明本人不属于解构学派,但他的著作《译者的任务》通常被看作解构学派对翻译研究的缘起和根据。本雅明率先指出,翻译不可能与原作相等,因为翻译过程已经改变了原作,况且,没有蜕变,也就不会产生‘后起的生命’。本雅明认为,译者的任务不是在目标语中复制原文,而是颠覆原语的体系,把潜藏于原文的精神内容表达出来。德里达则更进一步,在他的著作《巴别通天塔》中,翻译被看作一个不断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学界认为德里达将翻译研究对‘忠实’的盲目追求中解放出来(陈德鸿,2000)。 7口译研究

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_异化与归化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 郭建中 提要: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般可分为两种方法:主要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和主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这一区分是基于对中国古典名著 红楼梦 的两种英译本在隐喻、明喻和典故等方面翻译的分析上作出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考虑到不同的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以及读者对象,以上两种方法都能在目的语文化中完成各自的使命,因而也都有其存在价值。以上的分析也希望有助于调和有关处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争论,即 归化 与 异化 之争。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归化,异化,翻译目的论 Abstract:Approaches to cultures involved in translatio n may be divided into tw o methods:SL culture -oriented and T L culture -or iented.T his classification is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r anslations of the figur ative use of language in the t wo English v ersions of the Chinese classical novel H onglou M eng .T he analysis leads to the conclusio n that both methods may be justified in their own r ight if we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ur pose of translat ion,t he type of texts,the intentio n of the aut hor and the r eadership. Key word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daptation,alienation,skopos theory 一 最近二十多年来,翻译研究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趋向。一是翻译理论深深地打上了交际理论的烙印;二是从重视语言的转换转向更重视文化的转换。这两种倾向的结合,就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Christiane Nord (1991)干脆用 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来替代 翻译 这一术语;H olz -Manttari (1984:17)甚至用 跨文化合作 (intercultural cooperation)来替代 翻译 。Andre Lefevere(1992)则把翻译看作 文化交融 (acculturation),而R.Daniel Shaw (1988)创造了 transculturation (跨文化交际)这个词。翻译已不再仅仅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转换的模式。这一点在学术界应该说已经达到了共识。 正因为翻译涉及到两种不同语言中的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转换,就很自然地产生了一个语言与文化之间关系的问题。正如Juri Lotman 所说的, 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其中心的。 (Juri Lotman &B.A.U spensky 1978)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语言,文化就不可能存在;语言也只有能反映文化才有意义。因为翻译首先涉及到的是意义,而词只有与文化相关联才有意义,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语言操作的时候,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 二 翻译既然与文化密切相关,就很自然地产生了另一个问题:怎么处理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尤其是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差异较大的文本。任何一个译者都知道,信息发送者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与信息接受者是不同的,两者之间并不一定有对应关系。(Reeves 1994)正是在对待翻译中怎样处理文化差异的问题上,翻译界内部产生了分歧。一般来说,可分成两种对立的意见,即所谓 异化 12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总第114期)

论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习惯表达发解析

导读:语言是文化的综合部分,所以自然有许多种不同文化,翻译过程中,文化通常是翻译程序的一个重要要素,它是翻译的基础,它能够改善文化体制,翻译必须受到语言的限制,翻译的综合反映就是语言的精髓,语言对文化的影响渗透到各个方面,所以必须充分了解文化背景才能足够地理解本文,他们拥有交叉文化的意识是必要的,他们必须从语言的要素去彻底把握翻译的结构以及它的理论基础,它是文化的一个部分,翻译者不得不用细微的方法,Abstract Language is an integrated part of culture. As is known, there are lots of languages in the world. So there are lots of different cultures. In translation cultural elements usually pose a problem for translators. It is indispensable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cultural element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The culture is very important for literary translation. The role of language within a culture, the influence of the culture on language are so pervasive that scarcely any text can be adequately understood without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its cultural background. To sum up, languages do not operate in isolation but within and as part of cultures; cultures differ from each other in various ways and there is by no means a one-to-one relation of exact lexical equivalence between their languages in most cases. Translators have to transmit special cultural qualities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through a multi-pronged approach. From this perspective it is necessary for them to possess cross-cultural consciousness. Key words: translation, language, culture, cultural elements 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综合部分。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有许多种语言,所以自然有许多种不同文化。翻译过程中,文化通常是翻译程序的一个重要要素。它是翻译的基础,它能够改善文化体制,它从各个方面反映当今的社会现象。因此,翻译必须受到语言的限制,翻译的综合反映就是语言的精髓。语言对文化的影响渗透到各个方面,所以必须充分了解文化背景才能足够地理解本文。从这个透视中,他们拥有交叉文化的意识是必要的,他们必须从语言的要素去彻底把握翻译的结构以及它的理论基础。 总之,语言不能孤立存在,它是文化的一个部分。在一般情况下,它们的语言是均等的,但不是一对一的关系。所以,翻译者不得不用细微的方法,把一种语言转化为专门的文化质数。 关键词:翻译;语言;文化;文化要素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当今科技突飞猛进,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世界里,信息传播尤为重要,翻译作为信息传播和交际的桥梁也就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翻译曾一度被看做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但事实上,在全球化语境下的翻译活动,形式上虽是语言字符的转换,内容上却是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翻译永远与文化脱不了干系,永远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1 思维方式的影响 西方民族惯用抽象性,由一到多的分析型思维方式,句子常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统摄多个短语和从句,由主到次,但形散而意合。而东方民族惯用具体性,由多到一的综合型思维方式,句子多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为顺序,横向铺叙,注重整体和谐。有时英语的一个长句需要转译为汉语的几个短句,而汉语中一个意群的若干短句却可以合译为一个英语长句。英汉民族认识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其在翻译过程中句式选择,遣词造句,词句省略等的不同。如此例句:“It had been a fine, golden autumn, a lovely farewell to those who would lose their youth, and some of them their lives, before the leaves turned again in a peacetime fall.”如直接译成:“那是一个美好的金秋,在告别了那些可能丢失他们的青春甚至生命的人之后,树叶才慢慢的落下。”这种翻译显然受到了语言形式的拘束,译句结构混乱,呆板没有条理性且语言支离破碎。如将译文译成“那是个天气晴朗,金黄可爱的秋天,美好的秋色为那些青年们送别。待到战后和平时期,黄叶纷飞的秋天再度来临时,当日的青年们已经失去了青春,有的甚至丧失了生命。”就很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失为一段精彩的翻译。再如奥运口号“北京欢迎您!”表达了中国人民欢迎世界各国人民到北京的心情,我们常见的译文为“welcome to Beijing!”翻译中句式的改变,使用英语祈使句,恰当的表达出中国人祈盼奥运的热情。如译为“Beijing is welcome you”,则语气过于平淡,效果大打折扣。 2 历史典故及风俗习惯的影响 历史典故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和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特点。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西方的许多圣经故事,文学作品等以及中国的神话,典故,诗词歌赋等也被各自接受和欣赏,翻译也就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翻译就必须是历史典故和历史文化的翻译,而不单单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例如:在《旧约创世纪》中,有这么一句话:“Can't you see it is an apple?”字面意思为“难道你看不出这是个苹果么?”根据历史典故,我们知道夏娃受到魔鬼的引诱吃了善恶树上的苹果,触怒了上帝。苹果(apple)一词也就成了陷阱的意思。所以,此处译为“难道你看不出这是个陷阱么?”更为贴切。风俗习惯更是如此,影响和制约着翻译的精确性。如汉文化中,人们崇尚“民以食为天”,见面问一声“吃了吗?”,一则表示关心寒暄,二则也是正式交谈的开场白。但如译成“Have you had your meal?”则失去了其语用意义和应酬功能,也不能被西方人理解和接受。因此翻译要在双方风俗习惯的基础上加以必要的解释。 3 宗教传统的影响 中国人信仰佛教,相信佛主主宰一切,而欧美人信奉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世界。汉语中有

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产物,每一种语言中都蕴涵着该地区,该民族的文化。而翻译作为语言之间交流的艺术,它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讲,我们可以把翻译理解为这样一种过程:它是两种文化信息间的转换,而这两种文化信息间的转换又是靠语言间的转换进行的。所以翻译既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翻译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求对字句内容的正确理解,更要注重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影响。从很早以前,人们就对翻译提出了“信、达、雅”的要求,在这三个要求中最重要的既不是“信”所要求的内容一致,也不是“雅”所要求的语句流畅通顺,而是“达”,即能够理解内涵,而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对文化环境进行转换。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巨大的差异,这一点对于中英文翻译有很大影响。 1.价值观的差异 中国文化中以儒家文化为主,其种族亲属和社会关系表达得十分清楚和严格,不容丝毫的含混和马虎;而对崇尚新教、个体文化价值的英语民族来说,这种亲属关系就笼统宽松得多。比如在亲属的称谓上,英语中对于父亲和母亲的兄弟姐妹,无论年纪大小,一律称作“uncle”、“aunt”。而在汉语的亲属称谓上,每一个关系都有一个独特的称呼,比如父亲的哥哥称“伯伯”,弟弟称“叔叔”,母亲的弟弟称“舅舅”等等。在英译汉的过程中,要根据亲属间具体关系进行细分,而在汉译英过程中,要注意相应简化。 在西方国家,激烈的社会竞争使人们注重个人行为、个人成就的获取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形成了西方人独特的价值取向。而在中国的价值取向中,由于受到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利益观念上集体是放在第一位的,注重团体和社会,鄙视个人主义。而且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之下,在语言上习惯将对方放在自我之上,表现出一种谦虚,合作,礼貌的低姿态。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两者皆为相反的特征,因此在翻译中,要根据所表达的感情色彩进行变化,比如英语中描述一个人“You’re aggressive!”很明显是对他的褒奖,但按中文直译为“你很有野心!”却带有中国价值观的贬义色彩,因此应翻译成“你真有进取心!”或“你真上进!” 2.宗教信仰的差异 儒教、道教、佛教是的三大宗教,它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像道教中"玉帝",佛教中"佛祖""菩萨",神话中的"老天爷""龙王"等,而这些概念在欧美人的脑海里是不存在的,他们信仰基督教,希腊神话与《圣经》是西方文化的源泉。中国文化中没有一个固定的,特殊的“神”形象来固定信仰,我们只把这种信仰固定在“天”这个概念里,而西方人的心目中只有God(上帝),因此,在翻译宗教信仰的概念时,一般要将西方的“god”和中文的“天”进行相互转化。例如表示痛苦、悲哀或愤怒时,就说God!或My God(我的天!)。惊讶时就说God bless me.(老天保佑)关于这方面的习语还有God forbid!(苍天不容)。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等等。 这种信仰的差别也体现在面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上,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龙dragon。西方神话中,龙是巨大的有翅膀的喷火怪物,是上帝的敌人,邪恶的事物,而在中国文化中,龙

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 1.西方翻译理论发轫于公元前1世纪,以古罗马帝国政治家和演说家西塞罗(Cicero,前106—43)发表的《论演说术》x标志。 2.中世纪时期从西罗马帝国崩溃起(476年)至15世纪文艺复兴止。代表人物曼里乌?波伊提乌。 3.文艺复兴时期从14世纪末起至17世纪初止,代表人物:德西德利乌?伊拉斯谟,马丁?路德和乔治?查普曼。 4.近代时期从17世纪起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黄金时代)。代表人物:约翰?德莱顿,夏尔?巴托,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莱尔马赫, 施雷格尔(August Sxhlegel,1767--1815)和洪堡。 5.现当代翻译理论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起至今。“翻译范围之广,形式之多,规模之大,成果之丰,是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不能比拟的”(谭 载喜?《西方翻译史》1991),四大学派: a、布拉格学派: 创始人是马西休斯,特鲁贝茨考伊和雅可布逊. 代表人物有雅可布逊和吉里?列维、乔治?穆南、冉佩尔特、维内. 主要论点 是:(一)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二)重视语言的比较,包括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及文学体裁方面的比较。 b、伦敦派: 创始人是弗斯. 代表人物弗斯、卡特福德、萨瓦里和纽马克. 主要论点是:译文的选词是否与原文等同,必须看它是否用于相同 的言语环境中. c、美国结构派; d、交际理论派。 6. 柯平在《西方翻译理论浅析》介绍有六大学派: a、语言学派:代表安德烈?费道罗夫和巴尔胡达罗夫。 b、交际学派:现于7、80年代,代表奈达和雷伯恩。其理论渊源是信息论 c、美国翻译研讨班学派: d、文学—文化学派; e、结构学派; f、社会符号学派。 7.布拉格学派: 创始人是马西休斯(Vilem Mathesius,1882—1938)和两名俄国移民特鲁贝茨考伊(Nikolay S·Trubetskoy,1890--1938)和雅可布逊(Roman Jakobson, 1896--1982)。主要代表人物有解渴的雅可布逊和吉里·列维(Jiri Levy)、法国的乔治·穆南(George Mounin)、德国的冉佩尔特(R·Jumpelt)、加拿大的维内(Jean-Paul Vinay),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罗曼·雅可布逊和列维。主要论点是:a.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如认知功能、表达功能等b.必须重视语言的比较,包括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及文学体裁方面的比较 8.伦敦学派: 有英国特色的语言学派。创始人弗斯(J·R·Firth,1890-1960),主要代表人物弗斯、卡特福德(John Catford)、萨瓦里(Theodore Horoace Savory)和纽马克(Peter Newmark)。该派的主要论点:译文的选词是否与原文等同,必须看它是否用于相同的言语环境中。弗斯认为,(一)语言分析是翻译的基础;(二)完全的翻译不等于完美的翻译;(三)在任何两种语言的翻译中,甲语言中某些意义的表达方式是不可能译成完全对等的乙种语言的。但两种语言的文化越是接近,社会环境是相似,翻译的困难就越小,原语和译语之间的桥梁就越易架构。萨瓦里则在归纳总结翻译家们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项翻译指导原则:(一)必须译出原文文字;(二)必须译出原文意思;(三)必须译得读起来像原作;(四)必须译得读起来像译作;(五)必须反映原作风格;(六)必须带有译者风格;(七)必须译成与原文同时代的作品;(八)必须译成与译者同时代的作品;(九)可以对原文进行增减加工;(十)不可对原文进行增减加工;(十一)诗体必须译成诗体。这是六对相互矛盾的翻译原则,一者可以根据本人所好,根据原文,语文及读者的要求,分别选用不同的原则。纽马克提出了“交际翻译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和“语义翻译法”(semantic approach)的概念,提出了“关联翻译法”(associative approach)调和二者之间的矛盾。 9.语言学派: 现代翻译理论是从语言学派开始的,该派兴起于5、60年代,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一生成语法对语言结构所作的严密分析为基础,研究原语和译语之间在词法与句法上的一系列对应和转换规则,追求原文和译文的等值,其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卡特福德(John Catford)、早年的奈达(Eugene A·Nida)和前联邦德国威尔斯(Wolfram Wilss,1925--)。 10.交际学派 交际学派出现于7、80年代,以奈达和雷伯恩为代表(Nida& Reyburn),其理论渊源是信息论(又称通讯理论或交际理论和社会语言学)。11.美国翻译研讨班学派: 60年代初,美国依阿华大学首次开设翻译培训班安格尔(Paul Angel)的积极倡导与推动美国文学翻译协会也于70年代后期成立,出版了题为《翻译》的学术杂志。代表人物有诗人兼翻译家庞德(Ezra Pound)等;该派以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兹(Richards)的理论为依归,注重文学翻译实践,以及通过翻译研究来理解文学作品,其研究重点和方法与古代的语文学派比较相像。 12. 学—文化学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