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6年展望

2015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6年展望

2015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6年展望
2015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6年展望

第30卷 第1期2016年1月

Vol.30 No.1

Jan.,2016

中国土地科学

China Land Sciences

doi: 10.11994/zgtdkx.2016.01.001

2015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6年展望

冯广京1,朱道林2,林 坚3,胡振琪4,丰 雷5,张清勇6,郎海鸥1,陈美景1,仲济香1,

郧宛琪2,张立新2,晏学丽2,张 珂2

(1.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 100035;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3;3.北京大

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4.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北京 100083;

5.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872;

6.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 100872)

摘要:研究目的:总结2015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16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土地科

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1)2015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共同关注土地市场与土地制度、土地管理、土地权属、土地政策与法律、土地资源保护、土地生态保护、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以及现代测量技术、土地信息

技术和土地整治工程等方面的重点进展研究。(2)2015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国内研究更多关注土地

市场结构、土地财政与税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用途管制、土地督察、规划体制改革、现代测量技术等方面问题;国外研

究则侧重在土地产权边界、土地制度演化、土地利用冲突、土地管理方式及机构设置、土地利用规划政策属性与规划原则、土地测量方法优化与对比、土地信息获取技术优化等。研究结论:2015年土地科学问题研究在实践推动下,研究面有所拓

宽,学科体系研究得到加强,2016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土地科学学科体系与基础理论、土地经济关系与市场机

制、土地制度改革与管理体制、土地政策体系与法律制度、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保护、土地工程与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土地科学;土地资源;土地经济;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工程;综述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58(2016)01-0004-19 Progress Review on Land Sciences Research in 2015 and Prospects for 2016

FENG Guang-jing1, ZHU Dao-lin2, LIN Jian3, HU Zhen-qi4, FENG Lei5, ZHANG Qing-yong6, LANG Hai-ou1, CHEN Mei-jing1, ZHONG Ji-xiang1, YUN Wan-qi2, ZHANG Li-xin2, YAN Xue-li2, ZHANG Ke2

(1. China Land Surveying and Planning Institute, Beijing 100035, China; 2.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China; 3.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4. Research Institute of Land Reclam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5.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6. Schoo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Rural Developmen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ummariz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land science in 2015 as well as the prospective of land science and research priorities of China Land Sciences in 2016. Method employed is literature

收稿日期:2015-12-21;修稿日期:2016-01-04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土地学科进展与土地前沿问题研究”(TD151602-01);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学术质量提升项目(2015QJQK003-1)。

第一作者:冯广京(1957-),男,山西阳泉人,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经济与政策。E-mail: fenggj@https://www.doczj.com/doc/236214120.html,

5冯广京等:2015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6年展望

retrieval. The results show that 1)domestic and foreign publications share common focuses on land market and land system, land management, land tenure, land policy and law, the protection of land resources and land ecology, land use/ cover change, modern surveying technology, l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and reclamation engineering. 2)In 2015,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domestic and foreign land scientific research. Domestic studi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land market structure, land finance and land tax,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land use control, land supervision, plannings ystem reform, modern surveying technologyand so on; while foreign studi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land ownership boundaries, land system evolution, land-use conflicts, land management modes and agencies setting, land-use planning policy’s attributes and planning principles, land survey method optimization and comparisonas well as land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etc. It is concluded that:In 2015, driven by the practice, land science research is expanded and its discipline system is strengthened. Following themes will be the research priorities of China Land Sciences in 2016, namely: land science disciplines and the basic theory, land economic relations and market mechanism, land system reform and administrative system; land policy and legal system; the national spatial planning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land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etc.

Key words: land science; land resources; land economy; land administration; land use planning; land engineering; summary

本文基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Elsevier、Springer、ProQuest等电子数据库,采用文献调研法,按期刊属地划分国内外研究,在梳理2015年土地科学学科建设年度进展的基础上,分析2015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重点问题,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科学问题研究的科技需求,展望2016年中国土地科学研究趋势以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2015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共筛选出210篇国内外重要文献,主要分布在《中国土地科学》、《农业工程学报》、《资源科学》、《城市发展研究》、《经济研究》、《城市规划》、《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Land Use Policy、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World Development等期刊,内容涵盖土地科学学科建设、土地经济、土地管理、土地资源与利用规划、土地工程与技术等领域。

1 2015年中国土地科学重点领域研究进展

1.1 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研究

2015年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研究得到了高度关注,相关文献重点探讨了土地科学学科独立性、土地科学学科发展及概念、学科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学科基础理论及研究范式等。

1.1.1 土地科学学科独立性 2015年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研究最重要的进展是有关土地科学学科独立性的研究。首次从学科核心理论特别是学科独立核心理论、学科独立研究域、学科独特研究角度和学科演进等方面展开研究,论证指出土地科学是一门具有土地权籍独立核心理论和土地租价、土地可持续利用两个核心理论构成核心理论轴,由土地权籍、土地租价和土地利用3个研究层与核心交叉区、稳定交叉(支撑理论和支撑技术)区和不稳定交叉区3个环状研究区耦合而成3维复合空间域,以“人、地、权”三位一体的独一研究角度,系统研究土地生产力、土地生产关系和土地权籍制度关系的综合性交叉学科,首次辩证证明了土地科学学科是一门具有科学学意义的独立学科[1],为土地科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和学科升级奠定了理论基础。

1.1.2 土地科学学科发展及其名称 土地科学在中国从隐学学科发展为显学学科,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土地科学学科与社会经济各行业的关系经历了从边缘到核心的过程[2]。“土地科学”作为学科名称是多数学者的共识,应当从学科属性和学科定位来重新审视土地科学的学科名称[3]。在此基础上,应当区别学科分类和教学科

6

中国土地科学 2016年1月 第1期目讨论土地科学学科名称,按学科分类,土地科学能够反映并表达土地科学学科是一门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综合性交叉学科的本质特征和本质内涵;按教学科目,则可以根据教学管理需求采取多种方案[4]。

1.1.3 土地科学研究对象及学科属性 关于土地科学研究对象,不同学者有不同的阐述,主要包括“土地”说,“人地关系系统”说,“土地利用系统”说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1)认为土地科学研究对象是土地利用系统,并认为土地科学是建立在相关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基于利用和权益视角,研究土地利用的宏观整体,其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及应用性[5];(2)基于土地科学学科视角下的“土地”是一个“人地关系权籍时空系统”,认为土地科学研究对象应当是“人地关系权籍时空系统”及其中出现的一切土地现象[6]。基于土地科学综合性和交叉性属性,研究阐明了土地科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指出土地问题的特殊性、要素的多样性与完整性,决定了其他任何学科只可以局部研究而无法完整替代,必须全面探索土地科学问题研究的完整体系[7]。

1.1.4 土地科学研究理论及研究范式 在土地科学学科理论研究方面,研究提出土地权籍理论是土地科学学科不可替代的核心理论,土地科学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在土地利用过程中涉及的“人、地、权”之间的关系与矛盾[1];研究提出土地科学学科发展时空锥模型和理论[8]。在土地科学学科研究范式框架方面,研究提出土地科学学科范式框架是土地科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成,以土地资源、土地管理、土地工程为本体,以着眼于土地利用系统功能辩识的发展观、系统观和时空观为认识论,以质性与量化研究法、时空分析法、模型分析法、工程技术法等为方法论[9]。

1.1.5 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研究评述 2015年学者开展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土地科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在学科理论体系构建方面取得了创新,首次提出了土地权籍理论及土地科学研究域的概念,首次证明了土地科学的学科独立性,拓展了土地科学研究思路与研究方向,丰富了土地科学学科理论体系。

1.2 土地经济

随着“四个全面”战略要义的不断深化,即将开展的“十三五”规划以及土地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将对土地市场、土地财税和金融、土地制度及其改革等方面的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如何依托市场机制实现工业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与升级,如何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化解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等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此外,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步入“深水区”,农村“三块地”的制度改革,即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继续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重点。

1.2.1 土地市场

(1)土地价格。土地价格研究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但在2015年的内容上有所转变。一方面是从之前关注土地价格(尤其是居住用地价格)的众多影响因素的判别转变为某一因素与土地价格作用机理的研究,如探索教育资源、教育政策对居住用地价格的影响[10];另一方面从之前关注工业地价的地区性分异特征转变为关注工业用地的低地价是否会引致投资扭曲和产业结构失衡,其中多数学者[11-12]认为低地价会对企业过度投资形成扭曲作用,但对其是否导致产业结构失衡的观点则并不统一[13-14]。

(2)土地供求。土地供应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及其引发的供给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越来越被重视。地方政府对土地供应的干预行为源于其所具有的财政压力和“引资压力”[15],且地方政府主要官员的政治周期对这种干预行为具有显著影响[16]。这种片面追求地方经济增长,用行政手段来干预土地资源在区域间配置的行为,最终会导致土地供需的失衡[17]。

(3)土地市场结构。中央与地方、国家与农民、政府与企业这三对关系勾勒出土地市场博弈的基本框架,并通过彼此间的策略互动重塑着市场结构。总的来说,中央和地方围绕土地展开的博弈[18],改变了国家和农民的关系,而房地产企业的参与使得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更为复杂[19]。对这些参与主体间关系做出系统性探究,对把握土地市场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7冯广京等:2015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6年展望

(4)土地市场与宏观经济关系。在土地市场运行效率评价方面,出现了从土地市场交易情况、土地市场供求均衡度、土地市场地价敏感度、土地市场竞争度、土地市场政府干预度5个方面进行评价的新探索[20];在土地市场与宏观经济关系方面,研究表明土地市场中的土地供给和土地价格因素同时决定城市间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化,其中土地供给的影响更为显著[21]。

1.2.2 土地财税和金融

(1)土地财政与土地税收。“土地财政”源于分税制改革,如何化解“土地财政”成为学界关注热点。研究表明,虽然“土地财政”本质是地方政府政绩“锦标赛”采取的一种资金筹集方式,但财政压力并不是“土地财政”的根源[22]。破除“土地财政”应改革土地使用和征收制度,并在土地保有环节征收房地产税,实现“土地财政”向土地税收的转型[23]。

(2)农村土地金融改革。目前农村土地金融改革特别是承包地抵押融资的制度构建方兴未艾,研究仍集中于国外经验借鉴[24]。另外,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运行的实证案例效果评价[25]及影响因素研究[26]也处在探索阶段,并没有出现对农村土地金融改革方向或实施方案的系统性研究。

1.2.3 土地制度及其改革

(1)土地产权制度。所有权归“集体”,使用权归“个人”是中国当前福利产出效率最高的制度安排,已成为学界的基本认知[27]。研究指出,集体建设用地产权结构应由“共同共有”向“按份共有”转变,实行按股分红,实现地利共享[28]。对于不具备区位优势的农村,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可均衡地区收益[29]。

(2)土地征收制度。失地农民补偿方式一直都是研究重点。研究重视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的土地权利[30],提出补偿被征地农民发展权的损失[31],并参考土地用途转换后的市场价格来确定补偿价格[32]。此外,定量分析农地城市流转对不同年龄段失地农民的福利影响,根据年龄特点制定补偿政策以减少福利差异[33]成为这部分研究的创新观点。

(3)土地流转与宅基地退出机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微观主体福利损益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成为研究热点[34],流转过程中的契约执行问题也备受关注[35]。随着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不断深化,宅基地退出机制研究受到重视。通过对农户流转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36-37],发现尽管土地资产属性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得到凸显[38],但宅基地的用益物权能仍未充分发挥。基于此,学者们建议建立“宅基地法定租赁权”制度[39],进行宅基地空间权自由流转[40],并实行差异化宅基地退出方案[41]等。

(4)土地制度改革。运用市场来进行资源配置,并辅以法律等正式规则来形成行为约束机制是土地制度改革中的共识。研究指出,土地制度改革应在产权改革与市场竞争中交互进行[42],需正确处理好中央、地方和农民的关系[43],推行农地租赁制度、挂牌出让农地使用权、试行农地入股等[44]。针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45],应在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基础上,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46]。

1.3 土地管理

科学构建土地管理的体制机制是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保障。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完善土地管理的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成为关注重点。聚焦2015年,全面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等热点问题得到广泛研究;改革土地管理法制建设、围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三权”分置的法律关系、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制体系等问题得到深入研究;此外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与土地督察体制的研究也有所关注。

1.3.1 不动产登记与地籍管理

(1)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现阶段,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已成为当前的学术共识,但相关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47]。因此明确不动产登记机构赔偿责任、设立赔偿基金、采用自主电子化等手段来减少

8

中国土地科学 2016年1月 第1期登记错误等成为热点[48]。此外,未经登记的不动产保护问题和诸如违章建筑买卖的所有权移转问题等,也应在不动产物权登记生效制度之外寻找司法依据[49]。

(2)地籍管理。地籍管理研究主要基于农村土地确权在土地制度改革中的作用展开。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各方面高度契合,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产权归属、产权量化、产权经营、产权交易等关键环节看,都与农村土地确权存在直接联系,因此,学者以农村土地确权促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出建议: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行使相应权利[50],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处置及其收益权能,细化集体土地用益物权种类、丰富权能[51]。

(3)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问题备受关注。为了实现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双赢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目标,需要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52];深入探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架构[53]、资产核算体系构建[54]、负债表编制数据库建设[55]等问题;依据自然资源资产核算逐步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市场运行机制[56],进一步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常规监测和评估[57],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1.3.2 土地政策与法律

(1)土地管理法制建设。《土地管理法》应当在继续坚持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上,重新界定地方政府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义务和责任[58]。以土地交易管理为例,政府应变直接行政干预为注重规范交易中介行为[59],并以法规条例形式颁布实施[60]。《物权法》对用益物权客体范围的界定狭窄和僵硬,阻碍了对物的多维利用[61]。应注重保护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非土地所有人的权利[62],此外,还有学者提出应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出资评估、出资履行和信息公开等方面的规制[63]。

(2)土地承包经营权中“三权”的法律关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后形成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的“三权分置”格局[64]。但由于土地改革的理论动因来自于经济学界而非法学界,学者提出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并不是法律概念[65],因此,有必要从法律的角度界定承包经营权权属,并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纠纷仲裁制度、继承制度、抵押制度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3)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制体系。为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同等入市”的改革目标,应对完善农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66]、试点改革经验基础上的法制革新进行深入探究。构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法律规则体系[67],如初始设立、登记和颁证等制度,形成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68],健全农地入市监管体系、利用市场规律来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最终建立起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法制体系[69]。

1.3.3 土地用途管制与土地督察

(1)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对土地用途管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性方案设计方面。如管制范围扩大到所有自然生态空间[70],由全局刚性管制转向局部弹性管制[71]。其中对地下空间管制的研究,分别从规划实施管理角度及立法角度展开,提出优化地下管线规划管理机制[72],加快地下空间立法[73]。对农地用途管制的研究,提出:建立可持续的财政增长机制,平衡农地用途管制目标,发挥市场机制在农地用途管制中的功能,完善农地利用规划和法律[74]。

(2)土地督察体制。土地督察的研究重点在制度建设方面。如借鉴国家审计制度,以问责督察保障法治国土进程[75];通过评价土地督察信息公开的风险,提出建设土地督察机构信息公开机制[76],此外,土地执法监察的网格划分方法探索是对土地督察工作方法研究的创新[77]。

1.4 土地资源与利用规划

2015年,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土地资源保护仍是重点关注问题。具体从土地资源基础理论、土地资源分类与调查、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保护和土地生态5方面研究方向展开;针对建立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改

9冯广京等:2015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6年展望

革目标,土地利用规划成为研究热点,主要涵盖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与规划协同等方面。

1.4.1 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基础理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土地资源学理论研究热点,在土地利用结构研究方面,重视生态目标,并提出多目标效益协同评价标准[78];在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方面,构建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损失模型,界定并测算土地资源部门配置效率损失,提出土地资源配置最佳途径[79]。在集约用地模式研究方面,从空间、时间、功能三个维度对集约用地模式进行重构设计[80],深化土地集约利用的基础理论研究。

(2)土地资源分类与调查。土地资源分类方面,关注以“三生空间”为核心的空间分类体系。突出土地分类体系中生态用地的地位[81],并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生态用地进行归类,划分为原生生态用地、半人工生态用地和人工生态用地三类[82]。土地资源调查方面,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快速识别影响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使评价结果客观合理[83]。

(3)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评价研究重点关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土地适宜性评价两方面。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面,引入计量经济学模型筛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84],采用“基准值×修正系数法”确定指标理想值[85],提高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理想值确定方法的科学性。此外,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对象与内涵不断拓展,出现了对高校老校区的集约利用评价研究[86]。并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研究对象上有所创新,出现了对大陆岸线资源的适宜性评价研究[87]。

(4)土地资源保护。土地资源保护研究主要关注农用地资源保护与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两方面。农用地保护研究侧重探究不同类型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差异[88]、测算耕地保护经济补偿[89]、量化耕地保护责任[90],提出差别化的耕地保护政策[91],并进一步探究设立耕地保护基金的方案及其实现路径[92]。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思路得到进一步丰富,研究指出可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土地利用规划及城市规划的禁限建区进行衔接,确保生态保护红线能够落实[93]。

(5)土地生态。土地生态领域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及生态服务价值评价三方面。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面,构建陆域和海域差异化的预警指标体系和总体技术流程,完善环境资源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94];采用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评价农牧交错带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95]。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方面,通过多种定量分析手段展示林区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异[96]。生态服务价值评价方面,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证实不同社会经济因素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97]。

1.4.2 土地利用规划

(1)土地利用变化机制与效应。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方面,研究的时空尺度有所扩展。国家尺度上,人口数量、经济利益分别是中国和美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根本驱动因素[98];区域尺度上,建设用地扩张与常住人口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与生产总值间存在幂函数关系[99]。土地利用变化效应方面,继续深化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在水文[100]、气候[101]、碳排放[102]等方面的效应,并注重探究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103]。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规划编制范式方面,将地域性认同理论引入土地利用规划中[104],以横断面分区取代功能分区[105],实现规划范式转变。在规划编制方法方面,构建顾及语义相似度的土地用途分区模型,提出分区结果的面积平衡和最优化评价方法[106]。在规划编制技术方面,以生态安全与水资源约束为前置条件进行土地利用模拟[107],构建基于局部土地利用竞争的元胞自动机模型[108],建立土地利用图面状要素缩编质量评价模型来改进算法精度[109]。在规划评估方面,多方面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空间实施效果[110]。

(3)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以农村居民点布局与农用地整治为研究焦点。结合“居住场势”评价,对农村居民点体系进行空间重构[111],并基于耕地压力系数及农业生产力水平对农村居民点布局提出

10

中国土地科学 2016年1月 第1期调整策略[112]。此外,整合农用地分等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两项成果,确定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方案[113];同时探索了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重估方法体系[114]。

(4)土地利用规划设计。土地利用规划设计研究关注农业园区设计、基本农田空间分布及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等。通过构建现代农业园区设计体系,有效提升农业园区经济社会效益[115]。基于空间数据格网化表达,设计模糊纹理指数算法,可准确提取基本农田集中连片信息,为基本农田保护、布局优化提供技术支撑[116]。此外,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城市风道相耦合的方法是治理城市雾霾的有效途径[117]。

(5)规划协同。“多规冲突”根源于各类规划目标原则的不协调,并伴随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演化升级[118]。多规融合的难点在于部门规划缺乏衔接、政府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规划编制法律依据及技术标准不同[119]等。因此,实现“多规融合”,需优化目标位序,实现分类对接,推行“三界划定”,创新实施机制[120],此外“多规融合”未来面临法律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的困惑,需通过构建空间规划新秩序来突破和解决[121]。

1.5 土地工程与技术

2015年,在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推动下,土地工程与技术在土地调查、土地整治、土地复垦等方面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土地测量方面,研究集中在新型技术手段在地形地貌、地籍测量及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土地信息技术研究主要围绕在土地覆盖分类方法与提高土地信息提取精度、土地信息处理技术、土地信息可视化表达与系统开发;土地整治工程侧重于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土地整治潜力与效益评价、矿区土地复垦、农用地整治、退化土地改良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1.5.1 土地测量

(1)地形与地貌测量技术。地形地貌测量技术不断创新,针对土地地面沉降的不均匀性和稳定性,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和云模型实现了地面沉降定量信息与定性概念的转换[122];而对于地面更为细微的状况,可通过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精确地测量三维空间坐标,从而详细描述表面细部状况[123]。此外,二次曲面与双三次曲面GPS高程拟合的方法,为在丘陵地区进行大比例尺地形测量提供了新途径[124]。

(2)地籍测量技术。应用新方法,提高地籍测量技术。针对地籍测量要求精度高、现势性强等特点,采用车载激光扫描技术,快速获取地籍测量信息,实现多种数据同时入库[125];采用航测技术开展农村地籍调查[126]。

(3)动态监测技术。在动态监测技术方面,主要集中于“3S”集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研究。如将GNSS 实时获取高精度空间信息和GIS空间分析功能进行集成,实现对高边坡的实时监测[127];基于GPS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高精度、自动化监测露天矿边坡实际变形的情况[128]。

1.5.2 土地信息技术

(1)土地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在土地信息采集方面,重点关注土地覆盖信息遥感提取技术,提出城郊耕地多尺度分层的提取方法[129]、农用地合成孔径雷达影像自动提取方法[130],同时基于不同遥感数据源如ALOS PALSAR影像[131]、Radarsat-2影像[132],探索土地覆盖分类的新方法,以提高土地分类的精度。在土地信息处理方面,重点关注多元数据融合与不同尺度数据综合的技术。对比分析全色波段数据和多光谱数据的融合方法[133],采用多属性集簇方法对耕地质量分等成果进行省级汇总[134]。此外,面对当前不动产统一登记需求,探索基于任务协同和不动产单元的房地登记数据整合方法[135],解决房地登记数据难以高效整合的问题。

(2)土地信息可视化表达与系统开发。在土地信息可视化表达方面,围绕土地覆被时空变化信息的可视化方法展开研究。提出土地覆被变化监测信息的可视化分析方法[136],并基于土地利用、植被分布、地形以及遥感影像等时空数据完成土地覆盖的遥感制图[137]。在土地信息系统开发方面,构建耕地变化监测应用管理系统[138]和土地利用要素自适应更新模型[139],实现数据的快速更新和有效管理。此外,为弥补现有土地定级、估价系统存在的不足,研发城镇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140],设计覆盖农村土地流转全过程的数字化监管系统[141],以提高

11冯广京等:2015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6年展望

政府土地流转监管水平。

1.5.3 土地整治工程

(1)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土地整治规划设计重点是开展多目标下的技术方法研究。引入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思想,探讨了热带台地地区土地整治项目区规划布局与生态设计的技术方法[142],并从土地利用规模化、经营现代化和生态景观管护三大目标出发,构建了不同整治类型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规划设计体系[143]。

(2)土地整治潜力与效益评价。研究重点主要是从宏观尺度探讨土地整治综合潜力的测算方法,如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值表征耕地整治生态潜力,探索全国耕地整治生态潜力[144];结合土地适宜性评价,设计省级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技术方法[145]等。此外,从指标量化、可持续指标设置和指标共用性三方面构建农地开发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146],并基于农户视角对不完全与不确定信息条件下的农地整治项目进行绩效评价[147]。

(3)矿区土地复垦。矿区土地复垦侧重矿区土壤重构技术研究。针对传统充填物料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在污染性,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为矿区土地复垦提供了新技术[148],此外,试验模拟土工布在黄河泥沙充填复垦中的排水拦沙效果[149],对高潜水位煤矿区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保障具有积极意义。

(4)农用地整治。研究重点围绕土壤重构技术、土地平整技术及灌溉排水工程等方面展开。在土壤重构技术方面,探讨基于供需平衡圈的丘陵山区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空间配置的思路与方法[150],提出利用河流疏浚底泥作为耕作层土壤构建物料[151],解决土地整治中耕作层土壤不足的问题。在土地平整技术方面,开发能够实现农田地势测量、基准设计及平整作业等功能的GNSS智能化精细平地系统[152],研制用于土地精细平整的快装式精平机工作装置[153],以提高土地平整的精度和效率。在灌溉排水工程方面,加强生态景观型灌排系统研究与设计,构建节水防污型农田水利系统[154],同时围绕节水灌溉、控制排水设施的迫切需求,优化农用机井空间布局[155]。

(5)退化土地改良技术。围绕盐碱化土地、沙化土地、污染土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理研究。针对盐碱化土地,研制从地下向上吸盐的盐碱地治理防护毯[156],开展玉米秸秆夹层[157]对盐碱土的改良研究。针对沙化土地,利用砒砂岩与沙两种物质的互补性进行复配成土造田[158],并探究林木枝条翻埋与覆盖对沙化土壤的改良效果[159]。针对污染土地,探讨了粉煤灰原位修复应用工程技术对重金属污染农田的应用潜力[160],并将砒砂岩作为修复剂应用于晋陕蒙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161]。

2 国外土地科学重点问题研究进展

2.1 土地经济

国外土地经济领域研究涉及土地市场与土地制度两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一是在土地市场研究方面,主要探究土地价格的影响因素[162]及其计量方法的创新[163-164],构建“土地租赁市场模型”(LARMA, Land Rental Market model)分析土地规模经营的效率[165],并分析发展中国家农村土地制度演进过程中参与主体行为[166]等。二是土地制度研究方面,主要关注发展中国家土地产权制度改革[167-168],分析土地产权与社会福利[169]、经济发展[170]、环境保护的关系[171]等;探究征地过程中出于公共利益征收农民土地,可能会导致的社会冲突[172],并由此产生补偿不公平、失地农民生计成本高、被边缘化的现象[173];关注发达国家土地制度的演化,如采用民族志方法分析欧洲土地制度演变[174],探究美国农业政策演变与土地利用决策之间的关系[175],以及分析自然环境对以色列土地政策的影响[176]。

2.2 土地管理

国外土地管理领域研究涉及土地管理、土地权属、土地政策与法律三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一是在土地管理研究方面,探究土地利用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机制[177],指出土地规划及其配套服务的缺乏[178]、农牧民双

12

中国土地科学 2016年1月 第1期方的认知差异[179]和私有化与市场化改革[180]是土地利用冲突产生的主要原因;重视土地管理方式及管理机构设置研究,指出应通过政策支持、经济手段、关系协调等土地管理方式来改善牧场退化的现状[181],并提出解决土地管理机构的内部重叠问题[182]。二是在土地权属研究方面,探究由于土地所有权差异所产生的社会[183]、经济[184]、生态[185]等影响;注重地籍调查及土地登记[186]研究,强调地籍调查过程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187]。三是在土地政策与法律研究方面,侧重法律政策在解决土地纠纷[188]及土地权利保护[189]中的作用,强调重视法律对边缘群体(如妇女)土地权利的保护[190],加强对土地法律政策的重视[191]。

2.3 土地资源与利用规划

国外土地资源与利用规划领域研究涉及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规划两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一是在土地资源研究方面,深入研究农用地保护政策及经济机制,通过投资回报分析确定保护优先级[192]、采用经济激励手段鼓励农地保护行为[193]等;关注土地生态评价与土地退化机制,结合生态禀赋,环境影响和社会经济可行性标准等因素,进行生态评价[194],分析土地退化机制,发现地下土壤高度板结与盐渍化会引起土地退化风险[195];二是在土地利用规划研究方面,加强土地利用变化动力机制与影响效应研究,侧重于探讨坡度、土壤等自然环境因素[196]及交通设施建设[197]、土地所有制[198]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及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土地利用规划政策属性与规划原则,强调空间规划体系的统一性[199],重视土地利用规划作为公共财富管理工具的作用[200],提出避免盲目套用土地利用模型的规划原则[201]。

2.4 土地工程与技术

国外土地工程与技术领域研究涉及土地测量、土地信息技术及土地整治工程三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一是在土地测量研究方面,对比分析无人机摄影测量数据与RTK、GPS数据的精度[202],利用从卫星得到的DEM数据进行热带地区的地貌分析[203]。二是在土地信息技术研究方面,优化遥感图像的融合方法[204],设计土地信息分层提取流程[205],制作欧洲近12年耕地抛荒及复耕耕地专题地图[206],利用GIS和RS技术识别两栖濒危动物的保护区域[207]。三是在土地整治工程方面,探究矿区土地复垦工程技术创新与成果应用。提出再造林行动推行的5步林业复垦方法,是有效的植被重建方法[208],发现粗木质残体能够提高复垦土壤氮素的利用率[209],并提出植物—有机物质联合使用的稳定化修复技术[210]。

3 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重点问题对比

围绕土地科学重点问题研究,国内外存在很多相近之处,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土地制度等方面有所不同,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思路方法存在一定差异(表1)。

土地经济领域。国内外在土地市场与土地制度方面有共同关注的主题。在土地市场方面,国内外研究在土地市场自身运行效率及其参与主体行为特征分析两方面内容上显示出统一性。但国内研究还关注了土地市场中的价格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尤其注重研究工业地价是否存在扭曲投资和导致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在土地制度方面,国内外研究关注土地产权、土地征收以及政府行为等话题,但选题角度有所差异。国内研究注重从法理和治理体系的角度来创新土地产权结构,设计宅基地流转机制,以及关注土地制度改革及其对微观主体福利损益的影响。国外则更多关注发展中国家土地产权边界明晰程度、产权稳定性的外部性问题,以及长时间维度的土地制度演进分析,目前国内在最后一方面研究还略显薄弱。

土地管理领域。国内外研究在土地管理、土地权属、土地政策与法律方面主题相近,但内容差异较大。在土地管理方面,国外偏重土地管理方式等研究,关注土地利用冲突原因及应对机制,而国内则注重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与土地督察体制研究。在土地权属方面,国内外研究均对土地登记及地籍管理较为关注,但国外研究强调在地籍调查过程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并关注土地所有权差异的效应研究;国内受实践需求推动则偏重于不

13冯广京等:2015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6年展望

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研究,以及农村土地确权在土地制度改革中的作用研究。在土地政策与法律方面,国外侧重通过实证研究来凸显土地法律政策的重要性,注重对边缘群体土地权益的法律保护;国内则主要研究有关土地法律制度的制定与建设及相关法律关系的梳理。

土地资源与利用规划领域。国内外研究共同关注土地资源保护、土地生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但研究重点及细分内容有所不同。在土地资源保护方面,国外重点关注保护政策与经济机制,研究对象偏向保护政策,国内则主要探讨耕地保护、耕地质量、生态红线划定与管控等,研究对象偏向土地利用。在土地生态方面,国外注重理论研究与生态变化机制研究,国内则更注重研究的应用性。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方面,国外探讨具体的微观因子(如坡度、土壤、交通设施建设、土地所有制等)对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而国内则基于宏观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及自然环境的耦合关系。在土地利用规划方面,国外研究注重规划理论、规划原则及政策属性的探讨,国内研究则关注规划技术优化、规划实施评估及规划协同等内容。

土地工程与技术领域。国内外共同关注土地测量、土地信息技术、土地整治工程等方面的研究,但在内容和思路方法存在差异。在土地测量方面,国内研究集中于将新型的技术手段在地形、地貌、地籍测量及动态监测上的应用;而国外则侧重于多种土地测量方法的优化与对比。在土地信息技术方面,国外关注优化获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的新技术,且侧重于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实现宏观尺度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定量化研究;国内则着重研究适合中国不同区域土地资源管理需求的土地信息技术。在土地整治工程方面,国外研究多集中在土地复垦领域,强调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探讨不同土地复垦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国内则从保护耕地视角出发,探索面向区域与对象的土地工程技术,注重应用性。

表1 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重点内容对比

Tab.1 Comparison of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of land science in China and abroad

研究领域国内重点问题国外重点问题

土地经济工业用地价格与资源配置的关系;土地供应中地方政府

行为;土地市场参与主体的策略互动与市场结构;土地财

政税收制度研究;农村土地金融改革案例研究;农村土地

产权安排与社会福利产出关系;承包经营权流转对微观

主体福利损益的影响;宅基地退出机制;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价格的影响因素及计量方法;土地规模经营效

率分析;发展中国家农村土地制度演进中的参与主

体行为;发展中国家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土地产

权边界、稳定性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土地征收的社

会影响;土地制度演化。

土地管理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完善;土地确权在土地制度改革中

的作用;自然资源资产监测和评估管理;土地管理法制建

设研究;土地承包经营权中“三权”的法律关系;集体建

设用地流转的法制体系研究;土地用途管制和土地督察。

土地利用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机制;土地管理方

式及机构设置研究;土地所有权差异所产生的社

会、经济、生态综合性影响;地籍调查及土地登记研

究;法律政策在解决土地纠纷及对土地权利保护中

的作用。

土地资源与利用规划土地资源基础理论研究;土地资源分类与调查研究;土地

资源评价;土地生态评价;土地资源保护;土地利用变化

机制与效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研究;土地利用规划设计;规划协同研究。

农用地保护政策及经济机制;土地生态评价与土地

退化机制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动力机制与影响效应

研究;土地利用规划政策属性与规划原则。

土地工程与技术地形与地貌测量技术;地籍测量技术;动态监测技术;土

地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土地信息可视化表达与系统开

发;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土地整治潜力与效益评价;矿区

土地复垦;农用地整治;退化土地改良技术。

土地测量方法的优化与对比研究;土地信息获取技

术的优化及宏观尺度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定量化研

究;不同土地复垦技术与方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4

中国土地科学 2016年1月 第1期4 2016年土地科学研究展望

4.1 2016年中国土地科学研究主要科技需求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土地科学研究的科技需求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党和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提出的要求;二是中国社会经济深化改革发展的现实要求;三是土地科学理论和技术创新对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支撑要求。具体包括:

(1)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土地改革任务、制度建设提出: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求“调整优化空间结构,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推进‘多规合一’”,“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等。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以及“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3)《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出“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作层土壤再利用”对土地整治和保护工程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在此基础上,国务院印发《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全面加强自然资源统计调查和监测。

4.2 2016年中国土地科学研究重点方向展望

围绕上述国家科技需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进一步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国土空间优化开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而开展的重大理论和重要技术创新的研究,将会成为2016年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方向。具体包括:

(1)土地科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将继续推进,为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2)土地经济学领域研究将关注土地市场自身运行效率的评价体系构建,新常态下土地要素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宏观经济发展的机制和对策,“后土地财政”时代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集体组织等的策略互动关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后的税制改革和各方收益分配关系研究。

(3)土地管理学领域研究将进一步探索土地管理体制的完善,明确不动产统一登记机构职责,以制度为手段,推动不动产的管理与产权保护研究;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和管理研究;关注土地法律的修订与完善,强化土地法学理论基础及实践研究,特别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制体系构建,以及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下的法律关系研究等。

(4)土地资源与利用规划领域研究将细化土地资源本底要素研究;构建自然资源分类与调查技术方法体系;开展国土空间合理利用评价,优化土地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方法;加强农用地数量质量变化研究,深化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机制研究;探讨土地利用规划促进统一空间规划体系的作用,进一步推动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

(5)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将进一步关注3S、摄影测量和三维激光扫描等先进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加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数据快速获取技术研究,研发支持多源、多尺度、多类型土地信息集成应用的软件平台,并借助“大数据”、“互联网+”进一步促进土地信息技术的革新;围绕土地整治、土地复垦与退化土地改良技术,积极推进土地整治工程的创新与集成。

15冯广京等:2015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6年展望

4.3 《中国土地科学》 2016年重点关注问题

在土地科学重点方向研究的基础上,《中国土地科学》2016年将对以上重点方向进一步聚焦,形成5个重点研究关注问题:

(1)土地科学学科体系与基础理论。重点包括土地科学学科(“人、地、权”)视角下的学科基础理论、学科体系构建及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研究等。

(2)土地经济机制与土地制度改革。重点包括新型城镇化、培育和发展城市群与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建设与共享机制构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后土地财政”时代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城乡建设用地价格统一规制,土地供求和价格机制与地区间产业转移及产业承接关系,城乡统一的税收制度构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保护耕地、维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研究。

(3)土地管理政策与法律制度。重点包括土地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土地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土地法学理论基础与实践等研究。

(4)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保护。重点包括“多规合一”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技术创新,国土空间合理利用评价,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管控机制等研究。

(5)土地工程与技术创新。重点包括地籍测量技术,基于3S、大数据、互联网的土地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技术创新与生态中国“三生空间”建设,面向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技术等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冯广京.土地科学学科独立性研究——兼论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研究思路与框架[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1):20 - 33.[2]彭毅,鲍海君,耿槟,等.土地科学学科在中国的兴起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关系[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7):17 - 26.

[3]徐玉婷,黄贤金.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理论研究综述及展望[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5):22 - 30.

[4]冯广京.关于土地科学学科名称的讨论[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11):1 - 7.

[5]林坚,刘文.土地科学研究对象和学科属性的思考[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4):4 - 10.

[6]冯广京.关于土地科学学科视角下“土地(系统)”定义的讨论[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12):1 - 10.

[7]朱道林,谢保鹏.论土地科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3):22 - 31.

[8]冯广京.土地科学发展时空锥及土地科学学科演进研究[J/OL] . 中国土地科学,2015 - 11 - 30. http://www.chinalandscience.

https://www.doczj.com/doc/236214120.html,/CN/column/item 246.shtml.

[9]严金明,夏方舟.中国土地科学学科范式框架构建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2):30 - 37.

[10]周业安,王一子.教育资源、教育政策对城市居住用地价格的影响——基于北京市土地市场的数据分析[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29(5):79 - 89.

[11]黄健柏,徐震,徐珊.土地价格扭曲、企业属性与过度投资——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地价数据的实证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15,(3):57 - 69.

[12]李志翠,徐波,卞亚斌.城市化、土地价格与产业结构调整——基于面板VAR模型的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15,22(6):

12 - 18.

[13]邓羽.北京市土地出让价格的空间格局与竞租规律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2015,30(2):218 - 225.

[14]藏波,吕萍,赵松.中国园区建设中的工业地价、产业升级及其地区差异:城市层面的产业发展雁行模型[J] .中国土地科学,2015,29(8):24 - 32.

[15]范剑勇,莫家伟,张吉鹏.居住模式与中国城镇化——基于土地供给视角的经验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5,(4):44 - 63,205.

16

中国土地科学 2016年1月 第1期[16]余靖雯,肖洁,龚六堂.政治周期与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J].经济研究,2015,(2):88 - 102,144.

[17]蒋南平,徐慧.地方政府对城市土地供给的影响研究:理论与实证[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35(1):55 - 66.

[18]周飞舟,王绍琛.农民上楼与资本下乡:城镇化的社会学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5,(1):66 - 83,203.

[19]王雅龄,王力结.地方债形成中的信号博弈:房地产价格——兼论新预算法的影响[J].经济学动态,2015,(4):59 - 68.[20]张晔,邓楚雄,谢炳庚,等.基于熵权可拓物元模型的湖南省土地市场成熟度评价[J].资源科学,2015,37(1):45 - 51.[21]王洋,王德利,刘丽华,等.中国城市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化及其土地市场影响[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6):33 - 40.[22]范子英.土地财政的根源:财政压力还是投资冲动[J].中国工业经济,2015,(6):18 - 31.

[23]张倩,王海卉.从“土地财政”到“房产税”须解决的三个问题[J].城市问题,2015,34(10):88 - 93.

[24]于丽红.美国农场信贷体系及其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5,(3):101 - 109,112.

[25]林乐芬,王步天.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供给效果评价——基于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基于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418名县乡村三级管理者的调查[J].经济学家,2015,(10):84 - 91.

[26]曹瓅,罗剑朝.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评价及影响因素——基于金融机构客户经理视角[J] .财经科学,2015,(10):

82 - 91.

[27]简新华,杨冕.“中国农地制度和农业经营方式创新高峰论坛”综述[J].经济研究,2015,(2):186 - 191.

[28]陈雪原.关于“双刘易斯二元模型”假说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5,(3):34 - 43.

[29]贺雪峰.论土地资源与土地价值——当前土地制度改革的几个重大问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3):31 - 38.

[30]江敏超,宋怡欣,张炳达.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土地权利补偿市场化研究[J].理论月刊,2015,37(6):121 - 125.

[31]唐云锋,温其玉,郭贯成.补偿核算新视角:土地征收与农民“被动性”市民化——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J] .中国土地科学,2015,29(5):48 - 55.

[32]徐会苹.提高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的对策建议[J].经济纵横,2015,(5):53 - 56.

[33]彭开丽,朱海莲.农地城市流转对不同年龄阶段失地农民的福利影响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1):71 - 78.

[34]倪国华,蔡坊.农户究竟需要多大的农地经营规模?——农地经营规模决策图谱研究[J].经济研究,2015,(3):159 - 171.[35]胡霞,丁浩.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CHIPS8000农户数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5):17 - 25.[36]钱龙,钱文荣,陈方丽.农户分化、产权预期与宅基地流转——温州试验区的调查与实证[J] .中国土地科学,2015,29(9):

19 - 26.

[37]杨玉珍.农户闲置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及政策衔接——行为经济学视角[J].经济地理,2015,35(7):140 - 147.

[38]瞿理铜,朱道林.基于功能变迁视角的宅基地管理制度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17(5):99 - 103.

[39]胡建.农村宅基地有限抵押制度的证成与支撑[J].中国软科学,2015,(7):13 - 19.

[40]杨遂全,张锰霖,钱力.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闲置房屋的出路[J].农村经济,2015,(1):13 - 18.

[41]杨雪锋,董晓晨.不同代际农民工退出宅基地意愿差异及影响因素[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4):44 - 56.

[42]王振坡,梅林,詹卉.产权、市场及其绩效: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15,36(4):44 - 50,111.

[43]吴毅,陈颀.农地制度变革的路径、空间与界限——“赋权—限权”下行动互构的视角[J].社会学研究,2015,30(5):36 - 62,243.[44]陈浩,张京祥,陈宏胜.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中国“土地红利”开发模式转型[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4):1 - 8.

[45]杨雅婷.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机制的法经济学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2):15 - 21.

[46]杨红朝.论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制度保障[J].农村经济,2015,33(4):30 - 34.

[47]朱珍华.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完善——以交易成本为视角[J].社会科学家,2015,30(6):125 - 128.

[48]张保红.论不动产登记的电子化和自主化[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10):28 - 34.

17冯广京等:2015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6年展望

[49]董学立,王隽.不动产物权登记生效制度的实践困境与未来出路[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5(2):30 - 37.[50]杨青贵.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困境及其出路[J].现代法学,2015,37(5):74 - 84.

[51]关锐捷,李伟毅.以农村土地确权促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22(1):1 - 3,90.

[52]杨海龙,杨艳昭,封志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J].资源科学,2015,39(9):1732 - 1739.[53]操建华,孙若梅.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框架研究[J].生态经济,2015,31(10):25 - 28,40.

[54]薛智超,闫慧敏,杨艳昭,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中土地资源核算体系设计与实证[J] .资源科学,2015,39(9):1725 - 1731.

[55]江东,卓君,付晶莹,等.面向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时空数据库建设[J].资源科学,2015,39(9):1692 - 1699.

[56]施志源.自然资源的市场配置及其制度完善——基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视角[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2):90 - 95.[57]黄溶冰,赵谦.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与审计的探讨[J].审计研究,2015,(1):37 - 43,83.

[58]操小娟.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土地利用管理制度的立法构架——兼论《土地管理法》及其修改[J].社会科学辑刊,2015,37(1):

62 - 66.

[59]杨卫忠.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中的农户羊群行为——来自浙江省嘉兴市农户的调查数据[J] .中国农村经济,2015,33(2):

38 - 51,82.

[60]贾彩彦.近代北京城市土地管理制度演变——对土地产权及使用管理制度的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5,34(7):97 - 105.[61]蔡立东,姜楠.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的法构造[J].法学研究,2015,62(3):31 - 46.

[62]李东侠.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流转中受托人的法律规制研究[J].河北法学,2015,33(9):93 - 101.

[63]文新.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法律规制研究[J].法学杂志,2015,36(5):55 - 67.

[64]叶兴庆.集体所有制下农用地的产权重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22(2):1 - 8,91.

[65]申惠文.法学视角中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离改革[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3):39 - 44.

[66]杨璐璐.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现实困境与制度性原因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02(4):64 - 72.[67]陆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实证解析与立法回应[J].法商研究,2015,(3):16 - 25.

[68]夏方舟,严金明.土地储备、入市影响与集体建设用地未来路径[J].改革,2015,28(3):48 - 55.

[69]吴贵森.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立法探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2):8 - 14.

[70]许迎春,刘琦,文贯中.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7):31 - 36.

[71]卢为民.城市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演变特征与趋势[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6):83 - 88.

[72]张晓军,赵虎,徐匆匆.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机制优化探讨——一种基于规划实施管理的视角[J].城市规划,2015,31(4):

98 - 104.

[73]林坚,黄菲,赵星烁.加快地下空间利用立法,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J].城市规划,2015,31(3):24 - 28.

[74]李冰强,卢怡莹.农地用途管制制度困境与对策选择[J].经济问题,2015,36(2):109 - 113,119.

[75]曹端海,谢俊奇.国家审计制度对土地督察制度发展的启示[J].中国土地,2015,(7):38 - 39.

[76]汤其琪,黄贤金.土地督察信息公开的风险影响评价——以专项督察制度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2):38 - 45.[77]李明月,周艺霖.土地执法监察网格划分创新研究——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8):42 - 48.[78]王群,王万茂.中国大陆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研究进展[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8):10 - 15.

[79]李辉,王良健.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与优化途径[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7):63 - 72.

[80]王芳芳,郑新奇,夏天.集约用地理论模式探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1):41 - 47.

[81]张红旗,许尔琪,朱会义.中国“三生用地”分类及其空间格局[J].资源科学,2015,37(7):1332 - 1338.

[82]龙花楼,刘永强,李婷婷,等.生态用地分类初步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5,24(1):1 - 7.

18

中国土地科学 2016年1月 第1期[83]季佳佳,赵冬玲,杨建宇,等.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土地变更调查数据质量评价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15,29(4):90 - 96.

[84]叶浩,庄大昌,杨蕾.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基于计量经济学的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30(10):1664 - 1674.[85]潘润秋,夏商周,陈晨.基于聚类分析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理想值确定研究——以湖北省开发区为例[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31(4):55 - 59.

[86]张亚丽,翟晓艺,蒙吉军,等.高等学校老校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3):107 - 111.[87]徐谅慧,李加林,杨磊,等.浙江省大陆岸线资源的适宜性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4):49 - 56.

[88]王喜,梁流涛,陈常优.不同类型农户参与耕地保护意愿差异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8):52 - 56.

[89]靳亚亚,赵凯,肖桂春.陕西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研究:基于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双重视角[J] .中国土地科学,2015,29(10):12 - 19.

[90]祁欣欣,许实,方斌.基于耕地非经济价值基础的省级耕地保护责任量配置[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7):89 - 97.

[91]蔡燕培,许实,方斌.地方政府耕地保护义务量配置与对策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6):26 - 32,74.

[92]周小平,李金展,柴铎.中国耕地保护基金的设立及其实现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15,31(9):99 - 103.

[93]林坚,林曦怡,吴佳雨.生态保护红线与“两规”禁限建区衔接分析[J].中国土地,2015,(9):13 - 15.

[94]樊杰,王亚飞,汤青,等.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2014版)学术思路与总体技术流程[J].地理科学,2015,35(1):1 - 10.[95]徐兰,罗维,周宝同.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农牧交错带典型流域生态风险评价——以洋河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2015,30(4):580 - 590.

[96]刘焱序,王仰麟,彭建,等.耦合恢复力的林区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以吉林省汪清县为例[J] .地理学报,2015,70(3):476 - 487.

[97]陈彧,李江风,徐佳.基于GWR的湖北省社会经济因素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6):89 - 96.[98]何凡能,李美娇,肖冉.中美过去300年土地利用变化比较[J].地理学报,2015,70(2):297 - 307.

[99]刘志佳,黄河清.珠三角地区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人口变化之间相互作用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资源科学,2015,37(7):1394 - 1402.

[100] 崔健,都基众,李霄,等.齐齐哈尔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J].地球与环境,2015,43(3):308 - 315.[101] 陈海山,李兴,华文剑.近20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区域气候的数值模拟[J].大气科学,2015,39(2):357 - 369.

[102] 孙赫,梁红梅,常学礼,等.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及其空间关联[J].经济地理,2015,35(3):154 - 162.

[103]王重玲,朱志玲,白琳波,等.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以宁夏中部干旱带为例[J] .干旱区研究,2015,32(2):329 - 335.

[104] 彭建超,钱畅,吴群.基于地域性认同的土地利用规划模式反思[J].人文地理,2015,30(2):134 - 140.

[105] 戚冬瑾,周剑云.土地利用规划的范式转变——基于生态伦理的横断面规划思想的引介[J].规划师,2015,31(5):139 - 144.[106]牛继强,徐丰,李卓凡,等.顾及地理实体语义相似度的土地用途分区模型[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5,40(6):816 - 822.

[107] 张利,周亚鹏,门明新,等.基于不同种类生态安全的土地利用情景模拟[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5):308 - 316.

[108]杨俊,解鹏,席建超,等.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 .地理学报,2015,70(3):461 - 474.

[109]王晓妍,裴欢.土地利用图中面状要素缩编的质量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3):90 - 97.

[110] 孙玉杰,龚敏飞,邱小雷,等.基于GIS的泗洪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J].资源科学,2015,37(10):2001 - 2009.[111] 潘菲,杨庆媛,樊天相,等.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县域农村居民点体系重构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8):88 - 97.

19冯广京等:2015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6年展望

[112] 鄂施璇,雷国平,宋戈.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10):80 - 86.

[113] 刘霈珈,吴克宁,赵华甫,等.基于耕地综合质量的基本农田布局优化[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2):54 - 58.

[114] 童陆亿,胡守庚,杨剩富.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重估方法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2):60 - 66.

[115] 杨萍,季明川,郝晋珉.以土地高效利用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园区设计与实证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9):281 - 287.[116] 荆耀栋,毕如田,周淑琴,等.基于格网化表达的县域基本农田集中连片特征提取[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10):57 - 64.[117] 徐建春,周国锋,徐之寒,等.城市雾霾管控:土地利用空间冲突与城市风道[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10):49 - 56.[118] 孟鹏,冯广京,吴大放,等.“多规冲突”根源与“多规融合”原则[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8):3 - 9.

[119] 顾朝林.论中国“多规”分立及其演化与融合问题[J].地理研究,2015,34(4):601 - 613.

[120] 林坚,陈诗弘,许超诣,等.空间规划的博弈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5,(1):10 - 14.

[121] 朱江,邓木林,潘安.“三规合一”:探索空间规划的秩序和调控合力[J].城市规划,2015,(1):41 - 47.

[122]颉晋荣,宫辉力,陈蓓蓓,等.基于PSInSAR技术和云模型的地面沉降稳定性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31(2):49 - 53,2.

[123] 汪燕麟,殷义程,施昆.地震灾区中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测绘技术的应用方法分析[J].测绘通报,2015,(6):65 - 68.

[124] 李宏博,史先琦,万奇灵,等.GPS高程拟合在丘陵地区地形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地理信息,2015,40(4):44 - 47.[125] 张攀科,裴亮,王留召,等.车载激光扫描系统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2015,40(9):163 - 166.

[126] 叶海全.优于0.2m分辨率航空影像在农村地籍调查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38(9):219 - 221.[127]吴浩,黄创,张建华,等.GNSS/GIS集成的露天矿高边坡变形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5,40(5):706 - 710.

[128] 李胜,邬珂瑞,韩永亮,等.海州露天煤矿边坡变形监测系统[J].金属矿山,2015,(9):126 - 130.

[129] 陈杰,陈铁桥,刘慧敏,等.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耕地分层提取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3):190 - 198.

[130]吴尚蓉,任建强,陈仲新,等.基于三分量分解优化模型的农用地SAR影像提取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2):266 - 276.[131] 王馨爽,陈尔学,李增元,等.多时相双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土地覆盖分类方法[J].测绘学报,2015,44(5):533 - 540.[132] 马腾,王耀强,李瑞平,等.基于微波遥感极化目标分解的土地覆盖/土地利用分类[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2):259 - 265.[133] 张利华,翟靖超,李珊,等. ALOS融合影像质量评价及其土地盐渍化应用研究[J].地理科学,2015,35(6):798 - 804.[134] 卫新东,王筛妮,张转,等.陕西省耕地质量分等省级成果汇总的多属性集簇方法[J].地理研究,2015,34(7):1285 - 1294.[135] 付丽莉,尹鹏程,李钢,等.基于任务协同的房地登记数据整合模式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2):82 - 88.

[136] 张荣群,孙玮健,艾东,等.基于监测信息可视化方法的土地覆被变化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21):240 - 247.[137] 张娟,吴世新,刘美.新疆的土地覆盖遥感制图[J].干旱区研究,2015,32(4):791 - 796.

[138] 孙江锋,张合兵,刘明远,等.耕地动态监测应用管理系统框架设计及实现[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6(2):54 - 60.[139]纪亚洲,顾和和,李保杰.基于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的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模型及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7):227 - 237.[140] 李玉华,高明,许汀汀,等.基于ArcEngine的城镇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1):92 - 97.[141] 崔言辉,吴灿,张传伟,等.农村土地流转过程的数字化监管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31(4):71 - 75.

[142]唐秀美,任艳敏,潘瑜春.基于景观格局与限制性因素分析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1(4):1 - 8.

[143]藏波,吕萍,杨庆媛,等.基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丘陵山区农用地整治分区与发展策略——以重庆市云阳县为例[J] .资源科学,2015,37(2):272 - 279.

[144] 唐秀美,潘瑜春,郝星耀,等.中国耕地整治生态潜力测算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7):270 - 277.

[145] 邹亚锋,仇阳东.省级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研究——以广西为例[J].资源科学,2015,37(1):28 - 36.

20

中国土地科学 2016年1月 第1期[146]聂英,董娜,李英.农地开发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吉林省大安项目区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5,(6):99 - 109.[147] 汪文雄,罗冰,杨帆,等.不完全与不确定信息条件下农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6):75 - 81.[148] 胡振琪,王培俊,邵芳.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技术的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3):288 - 295.[149] 王培俊,邵芳,刘俊廷,等.黄河泥沙充填复垦中土工布排水拦沙效果的模拟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7):72 - 80.[150] 陈艳华,黄贤金,林依标.丘陵山区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空间配置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22):267 - 275.

[151] 刘永兵,李翔,刘永杰,等.土地整治中底泥质耕作层土壤的构建方法及应用效果[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9):242 - 248.[152]李笑,李宏鹏,牛东岭,等.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智能化精细平地系统优化与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3):48 - 55.[153] 邢雅周,孔德刚,袁永伟,等.基于PLC的农田激光精平机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5,36(2):242 - 245.[154] 万玉文,茆智.节水防污型农田水利系统构建及其效果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3):137 - 145.

[155] 吴丹,吉红霞,刘玉,等.华北平原土地整治项目区农用机井的空间布局优化[J].经济地理,2015,35(6):154 - 160.[156] 毛海涛,黄庆豪,龙顺江,等.土壤盐渍化治理防护毯的研发及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7):121 - 127.

[157] 范富,张庆国,邰继承,等.玉米秸秆夹层改善盐碱地土壤生物性状[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8):133 - 139.

[158] 张卫华,韩霁昌,王欢元,等.砒砂岩对毛乌素沙地风成沙的改良应用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10):122 - 127.[159] 李志刚,谢应忠.翻埋与覆盖林木枝条改善宁夏沙化土壤性质[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0):174 - 181.

[160] 李念,李荣华,冯静,等.粉煤灰改良重金属污染农田的修复效果植物甄别[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6):213 - 219.[161] 温婧,朱元骏,张兴昌,等.砒砂岩修复晋陕蒙能源区铅污染土壤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5,35(3):873 - 879.[162]R ajan R, Ramcharan R. The Anatomy of a Credit Crisis: The Boom and Bust in Farm Land Pr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20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5, 105(4): 1439 - 1477.

[163]S ampathkumar V, Santhi M H, Vanjinathan J. Forecasting the Land Price Using Statistical and Neural Network Software[J]. 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 2015, 57: 112 - 121.

[164]Z hang W B. Land Price Dynamics in a Two-Sector Growth Model[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Empirical Research, 2015, 3(1): 25 - 38.

[165]B ert F, North M, Rovere S, et al. Simulating Agricultural Land Rental Markets by Combining Agent-based Models with Traditional Economics Concepts: The Case of the Argentine Pampas[J].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 Software, 2015, 71: 97 - 110.

[166]B lesh J, Wittman H. "Brasilience:" Assessing Resilience in Land Reform Settlements in the Brazilian Cerrado[J]. Human Ecology, 2015, 43(4): 531 - 546.

[167]N iels K. Property Rights and Consumption Volatility: Evidence from a Land Reform in Vietnam [J] . World Development, 2015,(71): 107 - 130.

[168]P aul C D, Tobias P. Vote Suppression and Insecure Property Rights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15, 114(5):1 - 19.[169] Ondetti G. The Social Function of Property, Land Rights and Social Welfare in Brazil[J]. Land Use Policy, 2015, 50: 29 - 37.[170]A ragón F M. Do Better Property Rights Improve Local Income?: Evidence from First Nations’ treaties[J] .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15, 116: 43 - 56.

[171]G oswami B. Does Tenure Status Affect the Adoption of Land Productivity Enhancing Practices and Input Intensities? Evidence from Assam Plains in India’s Northeast[J]. Journal of Land and Rural Studies, 2015, 3(1): 29 - 44.

[172]E tongo D, Djenontin I N S, Kanninen M, et al. Land Tenure, Asset Heterogeneity and Deforestation in Southern Burkina Faso[J] .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 2015, 61: 51 - 58.

[173]T hondhlana G. Land Acquisition for and Local Livelihood Implications of Biofuel Development in Zimbabwe[J] . Land Use Policy, 2015, 49: 11 - 19.

21冯广京等:2015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6年展望

[174]J epsen M R, Kuemmerle T, Müllerb D, et al. Transitions in European Land-management Regimes between 1800 and 2010[J]. Land Use Policy, 2015, 49: 53 - 64.

[175]A naafo D. Land Reforms and Land Rights Change: A Case Study of Land Stressed Groups in the Nkoranza South Municipality, Ghana [J]. Land Use Policy, 2015, 49: 538 - 546.

[176]M cgranahana D A, Brown P W, Schulte L A, et al. Associating Conservation/Production Patterns in US Farm Policy with Agricultural Land-use in Three Iowa, USA townships, 1933-2002[J]. Land Use Policy, 2015, 49: 76 - 85.

[177]R eimund S, Rosemarie S, Annett S. National and Regional Land-use Conflicts in German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keholders[J].

Land Use Policy, 2015,(49): 183 - 194.

[178]H orman C, Orleans M. The Urban Land Question in Africa: The Case of Urban Land Conflicts in the City of Lusaka, 100 Years after its Founding[J].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5, 48(8): 209 - 218.

[179]Y ahia O A, Jürgen P, Dietrich D. Land use Conflicts in Central Sudan: Perception and Local Coping Mechanisms[J]. Land Use Policy, 2015, 42(32): 1 - 6.

[180]P huc X.T, Sango M,Wolfram H.D. A New Landlord(??a ch? m?i)? Community, Land Conflict and State Forest Companies(SFCs)in Vietnam[J].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 2015, 58(9): 21 - 28.

[181]R eed M. S, Stringer L. C. Reorienting Land Degradation towards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Linking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with Ecosystem Services in Rangeland System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5, 26(151): 472 - 485.

[182]S ahide, Muhammad A. K. The Fragmented Land Use Administration in Indonesia-Analysing Bureaucratic Responsibilities Influencing Tropical Rainforest Transformation Systems[J]. Land Use Policy, 2015, 32(43): 96 - 110.

[183]P hilip A, Andrew J D, Lindsay C S. Impacts of Land Tenure Arrangements on the Adaptive Capacity of Marginalized Groups: The Case of Ghana’s Ejura Sekyedumase and Bongo Districts[J]. Land Use Policy, 2015, 49(35): 203 - 212.

[184]M d. R I, Jakob B M, Paul A R. Gold and Silver Mining in the 16th and 17th Centuries, Land Title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J].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15, 39(3): 150 - 166.

[185]P oonam A, Federico B, Guillermo P, et al. Ownership effect in the Wild: Influence of Land Ownership on Agribusiness Goals and Decisions in the Argentine Pampas[J]. 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Experimental Economics, 2015, 58(10): 62 - 170.

[186]L awrence W C, Frank T L, K.W C. Informal Land Registration under Unclear Property Rights: Witnessing Contracts, Redevelopment, and Conferring Property Rights [J]. Land Use Policy, 2015, 50(35): 229 - 238.

[187]D emir O., Inan H. I., Biyik, et al. Land Management For Erosion Prevention: A Case Study For A Turkish Nature Reserve[J]. Land Use Policy, 2015, 47(34): 394 - 400.

[188]G rajales, Jacobo. Land Grabbing, Legal Conten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Colombia[J].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 2015, 42(34):

41 - 560.

[189]A bda K, Ingrid N, Bahadar N K. Whose Property whose Authority? Gendering the Legal and Customary Practices in Ownership and Access to Land: A Case of Swat, Pakistan[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15,(41): 47 - 58.

[190]N aybor, D. Land as Fictitious Commodity: The Continuing Evolution of Women’s Land Rights in Uganda[J] . Gender Place and Culture, 2015, 22(6): 884 - 900.

[191]L azikova J., Takac I., Schwarcz P., et al. Agricultural Land Market in Slovakia-Economic and Legal Impacts of the Law No. 140/2014 Coll. on the Land Acquisition[J].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15, 61(8): 367 - 376.

[192]B oyd J, Epanchin-Niell R, Siikam?ki J. Conservation Planning: A Review of Return on Investment Analysis[J] . Review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y, 2015, 9(1): 23 - 42.

22

中国土地科学 2016年1月 第1期[193]I srael A O, Hakim R A, Basri B H B. Payment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Rural Poverty Reduction and Agricultural Land Conservation in Oyo State Farm Settlements, Nigeria: Conceptual Approach[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Research Publications, 2015, 5(4):1 - 11.

[194]N guyen T T,Verdoodt A,Van Y T, et al. Design of a GIS and multi-criteria based Land Evaluation Procedure for Sustainable Land-use Planning at the Regional Level[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2015, 200(2): 1 - 11.

[195]E l-Gammal M I, Ali R R, Samra R M A. GIS-based land degradation risk assessment of Damietta governorate, Egypt[J]. Egyptian Journal of Basic and Applied Sciences, 2015, 2(3):183 - 189.

[196]J awarneh R N, Julian J P, Lookingbill T R. The Influence of Physiography on Historical and Future Land Development Changes: A Case Study of Central Arkansas(USA), 1857-2030[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5, 143: 76 - 89.

[197] Lavee D. Land Use for Transport Projects: Estimating Land Value[J]. Land Use Policy, 2015, 42(1): 594 - 601.

[198]H ausner V H, Brown G, L?greid E. Effects of Land Tenure and Protected areas on Ecosystem Services and Land Use Preferences in Norway[J]. Land Use Policy, 2015, 49(12): 446 - 461.

[199]F useini I, Kemp J. A Review of Spatial Planning in Ghana’s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rajectory: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J]. Land Use Policy, 2015, 47(9): 309 - 320.

[200]C haturvedi A, Hajare T N, Patil N G, et al. Land Use Planning Issues in Management of Common Property Resources in a Backward Tribal Area[J]. Land Use Policy, 2015, 42(1): 806 - 812.

[201]C hakraborty A, Wilson B, bin Kashem S. The Pitfalls of Regional Delineations in Land Use Modeling: Implications for Mumbai Region and its Planners[J]. Cities, 2015, 45(6): 91 - 103.

[202]U ysal M., Toprak A.S., Polat N., et al. DEM Generation with UAV Photogrammetry and Accuracy Analysis in Sahitler Hill[J] .

Measurement, 2015, 73(7): 529 - 543.

[203]T homas J., Prasannakumar V., Vineetha P., et al. Suitability of Spaceborne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of Different Scales in Topographic Analysis: An Example from Kerala, India[J]. Environ Earth Sci , 2015, 73(3): 1245 - 1263.

[204]O tukei J.R., Blaschke T., Collins M., et al. Fusion of TerraSAR-x and Landsat ETM, Data for Protected Area Mapping in Ugand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 2015, 38(6): 99 - 104.

[205]B eykaei S.A., Zhong M, Zhang Y., et al. Development of a Land Use Extraction Expert System through Morphological and Spatial Arrangement Analysis[J].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15,37: 221 - 235.

[206]S tephan E., Tobias K., Camilo A., et al. Mapping Farmland Abandonment and Recultivation Across Europe using MODIS NDVI Time Series[J].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15, 163(7): 312 - 325.

[207]M ariela P. G., Elisa B., Monica P. Application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to Conservation of Amphibians in Northwestern Ecuador[J]. 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2015, 3(2): 562 - 574.

[208]M iller C., King G., Liu Y.R., et al. Assessing Douglas-fir Seedling Establishment Using two Modified Forestry Reclamation Approaches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J]. Forests, 2015, 6(8): 2836 - 2852.

[209]K wak J.H., Chang S.X., Naeth M.A., et al. Coarse Woody Debris Extract Decreases Nitrogen Availability in Two Reclaimed Oil Sands Soils in Canada[J].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15, 84(12): 13 - 21.

[210]N am I. H., Roh S. B., Park M. J., et al. Immobilization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Mine Wastes using Canavalia Ensiformis Extract[J].

Catena, 2015, 136(2): 53 - 58.

(本文责编:郎海鸥)

2015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6年展望

作者:冯广京, 朱道林, 林坚, 胡振琪, 丰雷, 张清勇, 郎海鸥, 陈美景, 仲济香

作者单位:冯广京,郎海鸥,陈美景,仲济香(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100035), 朱道林(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193), 林坚(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胡振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

态重建研究所,北京,100083), 丰雷(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 张清勇(中国人民大学农业

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100872)

刊名:

中国土地科学

英文刊名:China Land Science

年,卷(期):2016,30(1)

引用本文格式:冯广京.朱道林.林坚.胡振琪.丰雷.张清勇.郎海鸥.陈美景.仲济香2015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6年展望[期刊论文]-中国土地科学 2016(1)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监测与评价 1、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意义及内容 1. 1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目的与意义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健康的土地生态功能是维系寂静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人民的生存安全。现如今,土地资源,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的土地利用强度不断增加,对土地的利用程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区域土地的生态承载能力,导致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生态安全成为一大严峻的挑战。 三峡水利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水利工程项目,对我国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乃至政治的影响都极为重要,其建设在防洪、发电、航运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世界上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库区蓄水对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使其现今的生态系统变得脆弱敏感,并且重庆三峡库区广泛分布的侏罗系砂泥岩互层中的泥岩层、二叠系炭质页岩夹煤层、志留系页岩等,抗腐强度低,易风化,雨水易软化、泥化,不仅水力侵蚀活跃,水土流失严重,而且易引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生态问题。同时加之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土地利用方式将直接威胁水库安全运营的生态脆弱带,所以对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进行系统详细的评价并提出各生态问题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1.2.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

所谓土地生态安全,其确切的含义还没有科学的界定。一般认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状况不受或少受来自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于威胁的状态。生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生态系统自身的安全,即生态系统的自身结构没有遭到破坏:其次是生态系统对人类的安全,即生态系统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功能不受损害。生态系统所能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数量是生态安全的一个显性特征。当一个生态系统所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出现异常时,表明该生态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 对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而言,它研究区域乃至周边地区人们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的协调统一的目,是由土地自然生态安全、土地经济生态安全和土地社会生态安全三方面组成的安全复合体系。如果考虑到社会和经济对上述自然系统安全的影响,显然土地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构成了土地生态安全的动力和出发点,而土地自然生态安全构成了土地生态安全的基石和核心。因此对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要分别从土地自然生态安全、土地经济生态安全和土地社会生态安全三个方面考虑,选取各自不同的评价影响因素,共同构成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2009年和2010年三峡库区土地总面积、土地利用现状、人口、GDP等数据分别进行计算得出两个时期评价结果,分析结果为研究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分等定级;对比三峡库区09年和10年的生态安全转变趋势,并对三峡库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出意见及建议

中国土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_李智国

第17卷第12期2007年12月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h i na Sa fety Sc i ence Journa l V o l.17N o.12 D ec.2007中国土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李智国1,2讲师杨子生2教授 (1云南大学亚洲国际河流中心,昆明650091 2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昆明650221) 学科分类与代码:620.1030中图分类号:X171;F301.24文献标识码:A =摘要> 剖析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内涵及其3大类别;从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和相关学科基础3方面总结了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的基础理论;从土地生态系统安全性和土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价、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和土地生态安全变化的驱动力4方面进行评述。从而指出,由于基础理论研究不足、缺乏动态评价和研究框架及其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撑体系以及研究区域和对象狭窄等原因限制中国土地生态安全广度和深度的研究;同时提出了今后应加强学科理论研究及其框架体系构建、建立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监测、预警和决策体系和加强土地生态管理等方面的措施,以期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关键词>土地生态安全;土地持续利用;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中国R esearch Progress of Land Eco l og ical Security i n Ch i na LI Zh-i guo1,2,L ecturer YANG Z-i sheng2,Prof. (1A sian I nternationalR ivers C enter,Yunnan Un i v ersity,Kunm i n g650091,Ch i n a 2Institute of Land&Resources&Sustainable Deve l o p m en,t Yunnan Un i v ersity of Finance&Econo m i c s,Kunm ing65022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l y analyzes the connotati o n of land eco l o g ical secur ity and its three categories. Secondly,it su mm arizes the basic theory about i,t wh ich inc l u des m an-land relationsh i p t h eory,susta i n-ab le deve l o pm ent t h eo r y and basic theory o f re levant d isc i p li n e.Thirdly,it revie w s t h e research pr ogress on the four aspects o f land ecosyste m security and land eco log ica l serv ice value,l a nd ecology assess m en,t land eco l o g ical plann i n g and design and driv i n g forces of land eco l o g ical security change.It is po i n ted out that the study of land eco l o g ical security is greatly li m ited i n breadth and depth due to t h e deficient re-search on basic theor y,dyna m ic assess m en,t research fra m e w ork,the syste m ofm on ito ri n g,early-w ar n i n g and decisi o n-support and the narro w ness o f researching reg i o n and objec.t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 m s, so m e m easures are proposed inc l u d i n g strengthening t h e study on land ecological disc i p line,bu ilding the fra m e w ork syste m for land eco l o g i c al security,estab lishing t h e syste m ofm on itoring,earl y-w arning and de-c ision-support for reg i o na l l a nd eco l o g ica l security and strengthen i n g t h e m anage m ent fo r land eco l o gy. F i n ally,the f u ture develop i n g trend about land eco log ical security is prospected. K ey words:land ecological secur ity;susta i n ab l e use of land;m an-land relationsh i p; susta i n able developm en;t research prog ress;China *文章编号:1003-3033(2007)12-0005-08;收稿日期:2007-07-11;修稿日期:2007-11-30

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第26 卷第2 期 2007 年3 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ol.26, No.2 Mar., 2007 收稿日期: 2006- 09; 修订日期: 2007- 01. 基金项目: 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3S 技术支持的山东茶树适生环境评价与区划研究”资助( 2004GG2209065) 作者简介: 史同广( 1963- ) , 男, 山东莱西人, 博士, 教授, 主要从事资源环境与GIS 应用研究。 通讯作者: 王智勇( 1979- ) , 男, 硕士, 专业: 自然地理学。E- mail: wzyerb@163. com 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史同广1, 郑国强1, 王智勇2, 王林林2 ( 1. 山东建筑大学遥感与GIS 研究中心, 济南250101; 2.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环境学院, 济南250014) 摘要: 长期以来, 土地适宜性评价一直在土地规划利用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近十几年, 农业土地 适宜性评价持续深入开展, 城市用地、旅游用地、土地整理复垦以及其他用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日渐增多; 基于此,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理论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 景观生态学被引入土地适 宜性评价, 可持续利用观深入人心; 土地适宜性评价在方法上也有新的发展, GIS 在土地适宜性 评价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这使得土地适宜性评价更为灵活、科学。 关键词: 土地; 土宜性评价; 进展; 中国 FAO 在1993 年出版的《土地利用规划指南》中指出, 土地适宜性评价( 下称土宜评价) 可称之为“技术导向”的土地利用规划阶段[1], 是土地合理利用的基础工作, 因此备受重视。 在我国, 尤其是现阶段, 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生态健康频受威胁, 在此背景下, 土宜评价迅速 发展, 在指导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应用领域逐步拓展, 体系不断丰 富, 应用技术及研究成果引人注目。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土宜评价的发展和最新进展 情况作了概括的阐述。 1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1. 1 农用地土地适宜评价案例持续增多 首先, 研究区域从大范围到中、小尺度范围延续的特点仍在继续[2, 3]。近几年较大区域土 宜评价包括: 刘彦随在陕西秦岭对山地土地类型———质量———功能的适宜匹配和调整的研究[4], 郑宇等对山东省土地适宜性做了空间分析及其优化配置研究[5], 邢世和等针对福建省 农用地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6]。对比初期和目前大尺度土宜评价, 可以看出, 初期的评 价主要是“摸清家底”以备开发利用, 而目前的评价更重视保护土地资源, 走可持续利用之路。另一方面, 县市级尺度以下的土宜评价大量开展[7, 8], 乃至出现了微小尺度的土宜评价,如 谢树春等在进行湘中紫色土丘陵地区土宜评价时, 将村级单位作为试点研究[9]。 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近年来环境生态脆弱区土宜评价明显增加。随着人口的增多, 社会经 济的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严重并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 景下, 一些研究者在内蒙古地区[7, 10]、喀斯特地区[8]、黄土高原地区[11]、黄土丘陵沟壑区[12], 祁连2 期史同广等: 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山地区[13]、紫色土丘陵区[9]等生态脆弱地区开展了土宜评价。这些评价旨在为生态脆弱区人 地矛盾的解决提供指导, 以满足土地合理利用, 防止土地退化, 保护生态健康的需要。 单一用途土宜评价一直倍受重视。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就是, 评价基本都围绕经济作物

土地整治潜力测算方法

1 数量潜力测算 按照前述农用地整理数量潜力的测算方法,统计并分析全区历年已实施土地整理项目,计算得到项耕系数、可整理建设规模、待整理建设规模和农用地整理出地率,再进行测算,得到全区农用地整理数量潜力。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农用地整理的出地率一般为3.00%-5.00%,而统计出的已实施项目的出地率偏高,因此为了保证数据的合理性和提高农用地整理的可行性,确定平原地区农用地整理出地率为3.00%,丘陵山区出地率为5.00%。 测算公式如下: i i i i P M N δ=-*() (公式1) 其中:i M =i S /i β; (公式2) i i i S W *α=; (公式3) i i i L /N β=; (公式 4) 式中:i P ---i 镇的农用地整理数量潜力; i M ---i 镇可整理建设规模; i N ---i 镇已实施农用地整理建设区总规模; i S ---i 镇可整理耕地面积; i W ---i 镇基期年耕地面积; i L ---i 镇已实施项目区内的耕地面积; i α---i 镇耕地连片系数; i β---i 镇项耕系数; i δ---i 镇出地率; 2 质量潜力测算

质量潜力以产能提高潜力来表达,主要方法是根据各测算单位的产能提高状况确定。以镇(街道)区域为基本测算单位,以全区内待整理耕地的综合产能代表农用地整理质量潜力。假定全区整理前耕地为该县因素指标区二级区的农用地平均等别,整理后耕地达到该乡镇所在的二级区的农用地分等最高等别,原有耕地部分质量提高潜力为全区内待整理耕地质量由平均等别升到最高等别所增加的产量;新增耕地部分的质量潜力为全区农用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乘以农用地平均等所对应的标准量单产。 质量潜力测算公式如下: ()()15i i i i Q M N P K γ=-*+** (公式5) 式中:i Q 是i 县通过耕地整理产生的质量潜力,单位为公斤; i M ---i 县可整理建设规模,单位为公顷; i N ---i 县已实施农用地整理建设区总规模,单位为公顷; γ---i 县耕地提高的等别指数,为该县所在因素指标区的 二级区的农用地等指数最大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i P ---i 县新增耕地面积,单位为公顷; K---i 县农用地最低分等指数;

土地生态评价方法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1概述 1.1生态安全的概念 1)生态安全的背景 “生态安全”这一概念是在生态环境日益遭受破坏的背景下提出的。 20世纪50—60年代,随着人口规模的急剧膨胀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全球资源环境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迅速增长的消费需求及结构变化对有限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其安全保障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世界八大公害事件、自然资源的过渡消耗、生物物种的加速灭绝、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耗损、水土六十、土地沙化、环境污染、酸雨加剧等,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威胁到整个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和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向全球胡宇:在我们人类决定师姐各地德行动时,必须更加审慎地考虑环境后果。 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指出:在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人们关心的是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而现在,人类还迫切感受到生态压力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重大影星与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20世纪90年代后,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一个里程碑,以这次大会标志,生态安全、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中国际政治的一部分。2002年9月,南非约翰内斯堡的环境与发展高峰会议,进一步商讨生态安全大计。当前,关注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2)生态安全的概念及特点 国际社会关于生态安全的概念至今未能达成共识,肖笃宁将生态安全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生态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组成一个符合人工生态安全系统。 狭义: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整体水平的反映。生态系统健康是环境管理的一个新内容和新目标,通常认为,功能正常的生态系统可称为健康系统,它是稳定的和可持续的,在时间上能够维持它的组织结构和自治以及保持对胁迫的恢复力。反之功能不完全或不正常的生态系统为不健康的生态系统,其安全状况处于受威胁之中。 生态安全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生态系统自身的安全,即其自身结构是否受到破坏;二是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的安全,即生态系统的功能是否受损害,其提供的服务是否能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国内外学者对生态安全的定义有着许多不同的认识,这些生态安全的定义存在两方面的局限,一方面,仅考虑了生态风险,而忽略了脆弱性的一面;另一方面仅把生态安全看成一种状态,而没有考虑到生态安全的动态性。针对这一局限,人们认为, 生态安全的概念:生态安全应是指人与自然这一整体免受不利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及其保障条件,并使得系统的的脆弱性不断得到改善。一方面,生态安全是指在外界不利因素的作用下,人与自然不收损伤、侵害或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能够持续,自然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健康和完整;另一方面,生态安全的实现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通过脆弱性的不断改善,实现人与自然处于健康和有活力的客观保障条件。

土地评价综述

土地评价综述 摘要: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是为区域经济,社会经济与自然经济提供必要条件的重要自然综合体,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更有必要掌握土地的总效益,对土地的各方面构成要素进行综合的评价。目前,对土地评价的分类主要分为:土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应性评价、土地经济评价,综合来看,其根本就是为了说明土地在进行生产时的生产力即产出效益的质量评测。本文将结合国内外土地研究历史发展情况,及应用现状,讨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的潜力。 关键词:土地评价评价指标发展研究可持续利用 1 土地评价概述 1.1 土地评价定义 土地评价,又称土地分等,是依据科学的标准,对土地的数量、质量、覆盖特征和经济特点进行的评估,是以不同土地利用为目的,估计土地潜力和土地适应性的过程,其实质是对土地生产力高低的鉴定,基本特征是比较土地利用的要求和土地质量的供给。 1.2 土地评价的类别 土地评价有一种分类方式,分别是按评价目的分类,按评价方法分类和按评价途径分类(直接和间接评价),这里主要介绍按评价目的的分类。按土地评价目的,可以分为土地质量评价,土地潜力评价,

土地适应性评价,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土地生态评价和土地经济评价。土地质量评价指根据表明各种指标对某项土地利用影响的数学模式,利用计算机中已经储备的有关地区的具体资料进行对比,预测利用的后果,从而具体评定土地质量。土地潜力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预测土地的未来利用,土地适宜性的评价是在土地潜力评价的基础上,联系某种具体生产对象的相应条件来进行。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源于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对适宜性评价在时间方向的延伸。土地的生态评价和经济评价分别是着重土地的生态环境价值特点和土地的投入产出经济效果的评价。 2 土地评价研究的回顾 2.1 土地评价研究的回顾 土地评价研究的回顾和展望土地评价研究的回顾和展望土地评价是土地利用规划和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手段,它的产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科学的土地评价研究仅有半个多历史。 2.2 土地评价的初级阶段 土地评价的初级阶段土地评价的初级阶段土地评价的初级阶段 国外:1933年美国提出斯托利指数分级(storie index rating ,SRT)和康奈尔系统(cornell system);1934年法国财政部提出《农地评价条例》;等等。合理利用土地为目的的土地评价研究应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1961年,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正式颁布了土地潜力分类系统,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较为全面的土地评价系统。土地潜力评价(land capacity evaluation),又称为土地潜力分类,主要依据

土地生态安全概念

摘要:近年来,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耕地、林地面积的不断减小,使土地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土地生态安全问题和土地安全问题略有不同,土地生态安全是一个特定区域内的土地生态系统,是地球陆地表层岩土部分内的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相互关系的总和,更强调土地质量方面。本文从剖析土地生态安全的的概念出发,介绍土地生态安全的研究内容、目的、意义,最后分析广州市土地生态安全的现状。 关键词: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广州市 一,土地生态安全概念 土地生态安全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来源于近年来兴起的“生态安全”的研究。从概念内涵看,土地生态安全(有的称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或区域土地生态环境安全)和土地资源安全(有的称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定义是有较大区别的,前者着重于土地生态系统自身安全性及其为人类所提供生态服务的可持续性。而土地资源安全的着眼点是保证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数量稳定、质量良好,能够满足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更强调土地作为资源的本质属性。 土地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区域生态安全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组成部分,是指地球陆地表层岩土部分内由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构成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不受破坏,同时该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数量能够持续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的状态。这个概念有以下几点需要明晰: 首先,土地生态安全是强调土地生态系统自身的健康和可持续性。高桂芹、韩美,刘勇,郭凤芝等指出,土地生态安全是指特定研究区域内土地资源所处的生态环境,处于一种没有或少受污染威胁的健康、平衡可持续状态,包括土地自然生态安全、土地经济生态安全和土地社会生态安全,且土地自然生态安全是土地生态安全的核心基础,即没有土地的自然生态安全,土地所处的整个系统环境就不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其次,是强调土地生态系统对人类提供稳定的生态服务或保障能力,即在确保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条件下强调土地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服务功能。梁留科、毛良祥、王楠君等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定义均阐释出了区域土地生态环境安全是一定时空范围内,在确保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条件下,土地生态环境系统既能保障人类社会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又能保障其结构与功能的状态与变化态势不被损害的状态。 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看,生态安全是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核心和基础,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是进行资源开发和利用时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关注区域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研究扰动环境敏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加强脆弱类型土地生态环境系统的安全调控,是国内外关于土地利用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 二,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从不同程度、从不同层面构建的土地生态安全研究内容和体系,对土地生态安全理论进行的初

国内外土地评价研究综述...

国内外土地评价研究综述 摘要:土地评价主要是根据土地的自然生产能力或其他方面利用潜力的高低对土地的质量作出评估。本文在对国内外的土地评价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农用土地评价形成的三大体系,即土地资源分类体系、农业部耕地地力等级体系和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体系。 关键词:土地;评价体系;自然生产力 1 国外土地评价研究 土地评价是土地利用战略规划的重要工具[1]。土地评价通常被认为是鉴定土地质量的好坏。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定义为:“当土地作为特定的用途时对土地的特性进行估计的过程[2]。”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考委会定义为:在特定目的下对土地的性能进行鉴定的过程。傅伯杰定义为:对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要素的综合鉴定,是对土地生物生产能力及其他生产能力的鉴定,是对土地功能的综合评价。倪绍祥定义为:土地评价,有人称之为土地质量评价。主要是根据土地的自然生产能力或其他方面利用潜力的高低对土地的质量作出评估。国外土地评价体系的产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古希腊、埃及、印度、罗马的文献中都有关于耕地等级划分的记载。其中土地评价的资料最早见于十五世纪莫斯科公国税册中,将耕地分为上、中、下三等。1834年,英国成立了土地测量师会,主要从事土地评价和土地测量。1877年,俄罗斯著名的土壤地理学家道库恰耶夫在尼口格勒自治州和包勒特夫斯克省开展了土地评价工作。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土地评价得到了较为迅猛的发展,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阶段: 1.1土地分类定级阶段 在此阶段的研究主要是为征收土地税而发展起来的。古罗马著名学者和农学家瓦罗的著作《论农业》中提出按农地的价值大小来排列进行土壤的分级。英、美、法、德、俄等国都开始了以税收为目的的土地评价活动,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上半叶。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德国财政部1934年提出的《农地评价条例》。美国1933年提出的斯托利指数分等(STR)和康乃尔评价系统(Cornell system)。科学的土地评价起源于美国的土地潜力评价,距今不到一个世纪。 1.2土地潜力评价阶段 以合理利用土地为目的的土地评价研究是随着资源调查与土地合理利用和规划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历史可上溯到上世纪30年代。30年代早期,在美国,尤其是中西部,由于严重的土壤侵蚀和大量的水土流失,很有必要根据自然环境环特征,提出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于是,基于土地利用不导致环境退化的原则,提出了土地利用潜力分类.最初是以土壤分类为基础,按土壤、坡度、侵蚀类型和侵蚀强度划分了八个土地利用潜力级,目的是为水土保持服务。1961年,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正式颁布了土地潜力分类系统[5]。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较为全面的土地评价系统,它以农业生产为目的,主要从土壤的特征出发来进行土地潜力评价,分为潜力级、潜力亚级和潜力单位三级。继美国之后,1963年,参

土地资源安全研究(2021)

土地资源安全研究(2021)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240

土地资源安全研究(2021) 摘要:土地资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载体,其安全关乎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社会安全。对区域土地资源进行安全评价研究,既有利于落实国家土地保护政策,也可为区域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提供现实参考。近些年来,在土地资源安全理论研究、耕地与粮食安全研究、基于承载力的土地资源安全研究、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等研究领域均取得显著进展。论文着重分析土地资源安全研究的新进展[1],对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安全研究在耕地安全、生态安全、经济社会安全等方面进行评析,对我国土地资源安全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提出了新时期土地资源安全研究的主要方向和重点领域。 一、土地资源安全的概念 安全,顾名思义,一般认为是客观上不存在威胁、主观上不存在

恐惧的具体表现。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土地资源安全是资源安全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我国在耕地安全、生态安全、以及关乎的社会经济安全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关于土地资源安全尚未有统一定义。国外大多数学者引入保护土地资源的可更新、可恢复以及可持续性等理论,。李明杰等认为,土地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经济地获取土地资源或土地资源产品,以保障生物群落健康和高效能生产及高质量生活,同时不损害其未来保障能力的土地资源状态或能力,是资源安全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延续。吴次方等,认为土地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地获取,并能保障生物群落(人类)健康和高效能生产及高质量生活的土地资源状态或能力。[2]刘彦随认为土地资源安全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土地资源对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稳定的供给状态和良好的保障能力,谷树忠指出,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的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或能力。由此可见,众多学者都一致认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管理科学方法论》 课程论文 题目: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学院: 姓名: 学号: 分数: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对现有国内外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的基础上进行 梳理总结,并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国内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尺度、评价指标 体系的构建、理想值的确定以及评价方法的选择。研究结果和结 论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进展;展望 : , , : ,

, . : ; ;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是是人们集约利用土地的直接动力[1]。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财富资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多地少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耕地资源短缺问题亟待解决。为了保证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化以及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合理地开发土地资源,避免造成浪费。因此,开展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势在必行,本文根据现有国内外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对以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提供借鉴意义。 1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理论基础 1.1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为了满足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最 大化,节约土地资源,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从而最终使土地能够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依据土地资源的特性、利用前景及限制因素,将区域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分类,按照统筹兼顾、地尽其利的原则,强调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的统一。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宏观指土地利用类型在各产业部门的配置,

开题报告---土地利用现状及趋势分析与研究

开题报告---土地利用现状及趋势分析与研究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学号 1 专业班级土地资源管理3班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单位农业大学 课题性质设计? 论文? 课题来源科研? 教学 ? 生产? 其它? 毕业设计(论文)省市丰宁县土地利用现状及趋势分析与研究题目 开题报告(阐述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容、研究方案、进度安 排、预期结果、参考文献等) 一、研究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 对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以及土地利用现状与开发等方面的分析,以明确规划区域的土地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优势土地资源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制约优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揭示土地利用中的成绩与问题,从而明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重点,提出改善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的对策和途径,可以既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强化区域土地系统功能,又强调人地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因此,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和起点,是制定土地利用方针和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依据。 2.研究意义:对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丰宁县的土地利用情况,是土地利用更加趋于合理,从而节约、集约土地资源,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强化整体功能,取得经济、社会、生态整体优化的综合效益,进而促进丰宁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二、研究现状:

1.国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国外土地利用研究可追踪到杜能。19世纪前期对德国南部地区的研究,他提出了土地利用的模式。从早期的强调功能、追求理想城市形态的城市规划理念,到近代在欧美城市中出现的新古典主义式的城市改建计划。从20世纪40年代起,土地利用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土地利用调查与研究在全球广泛开展。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更广泛的资源调查和遥感等技术手段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以及土地利用规划需求的发展,从土地清查到土地评价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研究具有了新含义,不仅研究土地利用的数量、状态与利用方式,而且将其作为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归纳起来,这时期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视土地利用变化。 2.国土地利用研究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土地持续利用概念的出现和国际上研究的蓬勃展开,我国学者对土地持续利用也开展了大量研究。综观我国土地持续利用研究的专著和论文,主要研究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土地持续利用的理论研究;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农业土地持续利用;城市及其边缘区土地持续利用;土地持续利用驱动力;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持续利用研究;持续土地利用规划: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在土地持续利用研究中的应用;土地持续利用综合研究模型。结合丰宁县土地利用的数据,丰宁县一级土地类8个,二级地类38个,三级地类3个。土地总面积8738.06平方公里。农业用地1082427.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2.58%;非农用地2282811.7亩,占总面积的17.42%。 三、研究容 1.引言 1.1丰宁县总体概况 1.2丰宁县土地资源要素概况 1.21地质要素 1.22地貌要素 1.23土壤要素

试论土地生态学

收稿日期:2000201212 作者简介:杨子生(19642),男,云南大理人,云南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理学博士,从事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规划,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方面的 研究。 文章编号:100128158(2000)022******* 试论土地生态学 杨子生 (云南大学地球科学系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室,云南昆明 650091) 摘要:土地生态学在土地科学学科体系中属于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它与生态学学科体系中的许多学科亦有密切联系。鉴于当前土地生态学研究的薄弱性、土地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全球土地生态退化问题的严重性及其恢复重建的紧迫性,加快土地生态学的发展和建设不仅必要且很重要。在论述土地生态学的概念、任务和目的基础上,将土地生态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归结为5个方面:土地生态类型、土地生态评价、土地生态规划设计、土地生态整治、土地生态管理,此五者相互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因而是“五位一体”。关键词:土地生态学;土地科学;生态学;土地生态系统;土地生态退化中图分类号:N 05;F 301:Q 1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土地学界开展了对土地科学学科体系和建设的讨论,许多学者都不同程度地论及了“土地生态学”,其中朱德举主编的《土地科学导 论》[1]一书中还对土地生态学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 史、研究对象和定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特点、作用和意义、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论述;有的中等农业学校还组织编写了《土地生态学》教材(内部使用),虽然还不很成熟,但也奠定了我国发展和建设土地生态学的必要基础。在现代生态学科学体系中,与上述土地生态学相关的学科先后出现过“地生态学”、“景观生态学”、“资源生态学”等,其中景观生态学目前得到了较快发展,研究内容和范围也非常广泛,包括了森林景观、自然保护、农业景观、风景旅游、城市园林、建筑景观等几乎所有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范畴,有关土地利用问题亦被列为其重要研究内容。但毕竟景观生态学并不是专门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改造、保护与管理提供生态学依据的学科,因而不能取代土地生态学而成为土地科学中的分支学科。因此,笔者认为,切实加强土地生态学的建设和发展,使土地科学与生态学的结合点——土地生态学真正独立地成为专门对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和管理提供生态学依 据的分支学科,既是土地管理事业的迫切需要,也是检验生态学在土地科学领域能否具有生命力的标志。本文仅就土地生态学在土地科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加快发展建设的必要性、土地生态学与生态学科学体系中相关学科的关系以及土地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体系谈谈肤浅的看法。 2 土地生态学在土地科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加快发展和建设的必要性 一门科学的学科体系(或学科结构体系)可以从横向和纵向2个方面表现出来:在横向上,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表现为科学的门类;在纵向上,根据认识过程的先后表现为科学的层次。土地科学是以土地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土地利用为主体(或核心)的科学,它将土地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因而门类表现不很明显;然而,土地利用及其有关问题作为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层次是明显的,因此,土地科学的学科体系实际上表现为层次结构体系。钱学森先生按照人的认识过程将自然科学分为3个层次,即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技术;于光远先生把社会科学分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2个层次,并将研究不依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定义为基础科 第14卷 第2期2000年3月 中 国 土 地 科 学CH I NA LAND SC IEN CE V o l .14,N o.2 M ar .2000

土地资源评价综述_王玉印

土地资源评价综述 王玉印1,张黎明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福州,350002)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土地评价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然后根据土地评价的种类不同,分别对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土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土地生态评价和土地经济评价做了综述。并对土地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土地资源;土地评价;进展 土地资源是由地球表面一定范围立体空间的气候、地貌、地质、土壤、水文、生物等自然要素组成,同时又时刻受到社会经济条件影响的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综合体[1]。土地评价是在特定的目的下通过土地质量对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确定土地等级,揭示土地质量等级的空间分异的过程[2]。土地评价要求根据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的特征来诊断土地质量,综合评价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和其他生产能力,即土地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土地质量。其目的是为规划、利用土地提供建议和决策依据[3,4],也是科学评估土地经营效果的手段,同时也是土地质量监控和土地退化评估的关键技术途径,更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 1土地评价国内外发展概况 1.1 国外发展概况 国外最早的土地评价要算是俄罗斯著名土壤地理学家 B.B.道库恰耶夫在俄罗斯黑钙土地区和尼日格勒自治州考察时,对该地区土地进行自然和历史的鉴定。并于1886年出版了他的14卷著作——《尼日格勒州土地鉴定材料》[5]。为当地政府确定土地收入和向农民征收土地税提供了依据。美国1933年提出了斯托利指数分级(storie index rating,STR)和康奈尔系统(Corlnel system),法国财政部1934年提出《农地评价条例》,20世纪30年代德国提出了土地分等指数,并于1934年就颁布了《土地评价法》,是为土地评价立法最早的国家[5,6]。这些早期的土地评价的目的主要用于赋税。 1王玉印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

土地整理工程

土地整理工程 第一章绪论 1 土地整理的概念 是指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破坏、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 2 土地整理的内容 ●农用地整理 ●建设用地整理 ●土地复垦 ●宜农未利用地开发 ●区域性综合整治 A.农用地整理 在以农用地(主要是耕地)为主的区域,通过实施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工程,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代表工程有:河南省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工程、浙江省“千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 B.建设用地整理 建设用地整治包括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和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对农村地区散乱、废弃、闲臵和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进行整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活动。 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对旧城镇、“城中村”和旧工矿等进行改造,完善配套设施,加强节地建设,拓展城镇发展空间,提升土地价值,改善人居环境,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活动。 C.土地复垦 土地复垦是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D.宜农未利用地开发 宜农未利用地开发对宜农未利用地采取整治措施,以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E.区域性综合整理 区域性综合整治: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以村、镇为基本整治区域,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对区域内的田、水、路、林、村实行综合整治,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其目标更加多元化,呈现出区域综合性、多功能性、多效益性的特点。 3.土地整理的概念发展 第一阶段(1998年以前):以“土地整理”概念为标志。 第二阶段(1998-2007年):以“土地开发整理”概念为标志。 国土资源部构建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基本政策制度体系: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的研究概况毕业论文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的研究概况毕业论文 目录 前言 (2) 第1章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估方法概况 (3) 1.1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3) 1.1.1 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3) 1.1.2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4) 1.3基于土壤重金属形态学的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方法 (5) 1.3.1 基于形态学研究的RAC风险评价法 (5) 1.3.2 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RSP)和次生相富集系数 法(PEF) (6) 第2章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安全评价 (7) 2.1 土壤重金属污染安全评价的研究概述 (7) 2.1.1 单因子质量指数法 (7) 2.1.2 模糊数学法 (8) 第3章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9) 3.1生物有效性的概念 (9) 3.2 化学浸提法(化学萃取法) (10) 3.2.1 一次浸提法(又独浸提法) (10) 3.2.2 连续浸提法 (12) 3.3 植物培养法 (13) 3.3.1 幼苗密集培养法(又名黑麦幼苗法) (14) 3.3.2 盆钵试验和田间试验 (14) 结论 (16)

谢辞 (17) 参考文献 (18) 外文资料翻译 (21) 前言 土壤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重金属污染是破坏土壤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土壤中的有毒重金属能通过食物链直接危害人体健康。重金属污染是当今土壤污染中影响面最广、危害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重金属污染毒理机制和生物效应的复杂性及其在土壤中的稳定性,对重金属污染的研究一直是当今学术界的热点。土壤是相对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也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产、生活和生存的物质基础。资源开发和工业生产把大量有毒有害的重金属释放到土壤中,重金属被作物吸收富集后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或动物,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土壤重金属污染是资源开发和其他工业生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生态敏感因子。 本文首先介绍了土壤重金属的风险评估,其中有健康风险评价、生态风险评价、基于重金属形态学的风险评价等,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安全评价做了简单介绍。本文重点讨论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概念和评价方法两个方面。在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环境质量时,一般采用重金属的总量指标和环境质量生物学指标,总量指标难以反映土壤重金属的有效性,而生物学指标对气候、人为活动等外界条件的反应较为敏感。 重金属污染是环境中一种较为严重的污染类型,因为土壤及沉积物中的重金属不能为微生物所分解,却可以为生物富集。自从50年代中期,日本发生了骨痛病和水误病以后,重金属环境污染问题受到人们极大关注删。因此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客观评价显现出重要的地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