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贸简答题

国贸简答题

国贸简答题

三.简答题:

1、简述国际承包工程及其主要方式。

国际承包工程是指一国具有法人地位的从事国际建设工程项目的公司或联合体,在国际市场上,通过投标或接受委托等交易方式,与国外业主签订合同,摄影合同的要求,承担某项工程的建设任务,以取得一定报酬的劳务活动。它采用的方式可分为:

独家承包、分包、联台承包。

2、简述各国制订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各国制订外贸政策的目的在于:

(1)保护本国的市场;

(2)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3)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

(4)积果资本或资金;

(5)维护本国的对外政治关系。

3、简述出口加工区与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的区别

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以发展转口贸易、取得商业方面的收益为主,是面向商业的;而出口加工区,以发展出加口工工业、取得业方面的收益为主,是面向工业的。

4、简述关税的种类。

关税的种类主要有:

进口税,出口税,进口附加税,差价税,优惠关税

和普遍优惠关税等。

5、简述贸易协定及其形式。

贸易协定是缔约国之间为巩固和发展彼此间经济、贸易关系而签订的一种书面协议,其内容通常包括:

贸易额、双方出口货物作价办法、使用货币、支付方式、关税优惠等。对于贸易额和双方进出口货单的规定,往往不是硬性的。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通过双方协商加以协调.其内容比较具体,签订的

程序也比较简单,有效期也较短。

贸易协定可分为双边贸易协定即由两国签订的贸易协定和多边贸易协定即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家通过谈判而签订的贸易协定。此外,还可以按时间划分为年度贸易协定和长期贸易协定。一般来说,签订双边的、年度的贸易协定较多,多边的和长期的就比较少。

6、简述xx贸易及xx协议分类。

许可贸易又称许可证贸易,是指技术许可方将交易标的的使用权通过许可证协议或合同转让给技术接受方的一种贸易方式。国际许可证协议可分为:

独占许可证协议、排他性许可证协议、普通许可证协议、分许可证协议、交叉许可证协议五种。

7、简述各国xx征税的方法。

各国xx征税的方法有:1)从量征税;

(2)从价征税;

(3)混合征税;

(4)选择征税。

8、简述出口信贷有哪些特点。

出口信贷有四个持点:

(1)贷款必须全部或大部分用于购买提供贷国家的出口商品。

(2)出口信贷利率低于市场利率,其利差由出口国政府给予补贴。

(3)出口信贷的贷款金额,通常约占买卖合同金额的85%左右,其余10%一15%由进口厂商作为订金,先支付现金。

(4)出口信贷的发放与信贷担保相结合,以避免或减少信贷风险。

9、简述外汇倾销及其作用和限制条件。

外汇倾销是出口国的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争夺国外市场的特殊手段。当一国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以外国货币所表示的价格降低,提高了商品竞争能力,扩大了出口。不但如此,在贷币贬值后,使货币贬区的国家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从而削弱了进口商品的竞争能力。因此,一国的货币贬值起到了促进出口和限制进口的双重作用。外汇倾销不能无限制地和无条件地进行,只有具备以

下两个条件,才起到扩大出口的作用:

(1)货币对外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

(2)其他国家不同时实行同等程度的贷币对外贬值称采取其他报复性措施。

10、为什么说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答:

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主要表现在:

(1)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世界分工中的地位;

(3)生产力的发展对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产品内容;

(5)技术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日渐显著。

11、简述当代国际服务贸易的特征。

答:

当代国际服务贸易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特征:

(1)服务业FDI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国际服务贸易发展;

(2)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有所提高;

(3)伴随着服务贸易快速增长,国际服务贸易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4)发达国家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主体,但各国发展不平衡;

(5)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服务贸易中所占比例较小,且发展不平衡;

(6)国际服务贸易直接促进货物贸易的发展;

(7)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和发展提升了服务对一国经济增长与发展影响力;

(8)服务市场开放难度大,贸易利益冲突严重。

12、简述对外贸易政策及其特征

答:

对外贸易政策是对各国在一定时期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原则、方针和措施手段的总称。包括政策主体、客体、目标、内容、手段等

基本因素。

从类型上看,外贸易政策可分为:

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两类。

13、简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答: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1)贸易自由化原则;

(2)非歧视原则;

(3)关税保护与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4)可预见性、稳定发展贸易原则;

(5)促进公平竞争原则;

(6)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优惠原则;

(7)、区域性贸易安排;

(8)透明度原则;

(9)允许例外和实施保障措施。

14、简述服务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

答:

服务贸易壁垒的形式主要有:

(1)、数量限制。包括服务提供者数量限制及服务产出数量限制。

(2)、与价格相关的限制措施。

(3)、标准、xx与政府采购。

(4)、对国外服务提供者进入国内分销、配送、通信网络实施歧视。

15、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含义与形式。

答: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定协议或条约,取消阻碍经济贸易、经济融合的障碍,进行程度不同的政策、制度合作,以促进彼此之间经济与贸易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按照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同,可分为:

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货币联

盟、政治联盟等。

16、简述跨国公司在经营战略和竞争方式上发生的新变化。

答:

跨国公司为应对环境的变化,在经营战略和竞争方式上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垄断与争夺世界市场;

(2)实行限制性商业做法,加强在国外市场的垄断和竞争;

(3)扩大公司内部贸易;

(4)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有机结合;

(5)更为灵活的市场进入方式—股权与非股权安排相结合;

(6)跨国购并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

(7)通过战略联盟和战略性外包构建企业合作网络。

16、简述战略性贸易政策

答.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国家从战略的高度,用关税、出口补贴等措施,对现有或潜在的战略性进行支持和资助,使其取得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和国民福利。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由两种理论构成:

利润转移理论和外部经济理论。利润转移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特别是寡头竞争市场上,寡头厂商可以凭借其垄断力量获得超额利润,在与这类国际寡头竞争中,一国政府可以通过出口补贴帮助本国厂商夺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或以关税迫使外国厂商降低价格,增加本国福利。

外部经济利润认为,产业外部经济因素对产业自身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政府对具有显著外部经济因素的产业给予适当的保护和扶持,使之能够在外部经济作用下形成国际竞争力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17.简述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特点。

答:1)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2)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3)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18.简述关税同盟效应。

答:

有两种经济效应,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静态效应有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贸易创造:

当关税同盟中一个国家的一些国内产品被来自同盟中另一国家的较低生产成本的进口产品所替代时,就产生了贸易创造。

贸易转移:

当一国的进口从一个非关税同盟的低成本国家被另一关税同盟国的高成本国家所替代时,就发生了贸易转移。它的产生是因为各成员国之间签订了优惠贸易协定。

当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转移效应时,参加关税同盟给成员国带来的综合效应就是净效应,意味着成员国的经济福利水平的提高;反之,则为净损失和经济福利水平的下降。

动态效应有以下几点:

(1)促进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2)改善成员国的市场结构。

(3)刺激投资。

(4)产生外溢效应。

19.请说明国际服务贸易特点

答:

(1)贸易标的一般具有无形性;

(2)交易过程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国际性;

(3)贸易主体地位的多重性;

(4)服务贸易市场具有高度垄断性;

(5)贸易保护方式更具有刚性和隐蔽性;

(6)营销管理具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

(7)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复杂。

20.简述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

要素禀赋理论可以分为:

狭义的要素禀赋论也称为要素供给比例理论。广义的要素禀赋理论不仅包括要素供给比例理论,还有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要素供给比例理论:

(1)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

(2)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

(3)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

(4)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国际贸易使生产要素的国际价格趋向于相等,即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21.区域一体化形式主要有哪类型?其特点分别是什么?

1)优惠贸易安排:

较低级和松散,对全部和部分商品实行关税优惠待遇

2)自由贸易区:

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商品可自由流动

3)关税同盟:

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并对非同盟国实行统一的关税税率4)共同市场:

实现商品自由流动的同时,还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

5)经济同盟:

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

6)完全经济一体化:

最高阶段,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方面均完全统一

22.简述发展中国家外贸发展战略的主要类型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虽然有多种多样,但是从其实质上说,主要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即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进口替代发展战略,有时也称内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指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实现对进口制成品的替代,以达到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减少对国外经济依附的目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有时也称外

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其主要特点是以大量的商品出口为导向,把经济活动的重心从以本国或本地区市场为主转向以国际市场为主,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发展。

23.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特点:1)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2)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3)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24.超保护贸易政策的基本特征。

(1)保护的对象扩大了。超保护贸易政策不但保护幼稚工业,而且更多的保护国内高度发达或出现衰落的工业。

(2)保护的目的变了。不再培养竞争的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的垄断。

(3)转入进攻性。以前保护贸易政策是防御性的限制进口,超保护贸易政策是要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张。

(4)从保护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转向保护大企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5)保护的措施多样化。

25.简述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特点:

(1)名义上的合理性。技术法规,标准的制定一般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及消费者利益,具有合理性。

(2)形式上的合法性。技术法规,标准主要是由政府部门或权威机构制定或颁布的,具有合法性。

(3)内容上的复杂性。技术法规,标准涉及范围广泛,技术规定及检验程序又十分复杂。

(4)手段上的隐蔽性。技术法规,标准往往打着保护人类健康和动植物安全,保护环境等旗号。

(5)使用上的灵活性。技术的进步发展和技术壁垒的多样性,为灵活运用技术壁垒提供了条件。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概括起来有以下5种:

(1)颁布各种强制性的技术法规;

(2)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

(3)推行严格的合格评定程序;

(4)利用工业产权、知识产权形成技术保护;

(5)其他形式的技术壁垒。

26.简述有效保护及其政策意义。

答:

有效保护是指全部保护措施对某类产品的生产过程的净增值所给予的影响。有效保护理论把着眼点放在生产增值过程上,考察保护措施对被保护行业的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影响。而名义保护则着眼于被保护产品的市场价格上。

其政策意义:

(1)有效保护与关税结构。以关税对国内经济提供保护时,必须制定合理的关税结构。

(2)有效保护与关税减让谈判。关税的有效保护取决于一国的关税结构,因此,在按一揽子减税方法进行关税减让谈判时,大幅度削减投入品的关税税率,小幅度削减产出品的关税税率就可以在降低总体关税水平的同时,不降低少降低甚至反而提高对被保护产业的有效保护。

(3)有效保护与关税制度。海关监管下的加工制度可以解决在投入产出系数较大的条件下,投入品税率高于产出品的税率导致负保护的问题;加工贸易税和复出境退税可以使国内投入品的税率为零,从而避免出现负保护。

(4)有效保护与产业政策。有效保护理论运用于产业政策时,主要是根据既定的产业政策,通过制定合理的关税结构,利用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技术进步,促使资源配置合理化。

27.简述WTO基本原则。答:

WTO基本原则:

(1)非歧视贸易

(2)贸易自由化原则

(3)可预见的和不断增长的市场准入程度

(4)促进公平竞争

(5)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

28.什么是对外贸易依存度?影响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因素有哪些?

对外贸易依存度(Dependence Degree of Trade),亦称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对外贸易总额(进口额与出口额之和)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影响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因素:

对外贸易总额,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和产业结构、国际经济贸易形势等等。

29.请说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几种形式,并说明他们之间的异同

(一)xx贸易协定

(二)自由贸易区

(三)关税同盟

(四)共同市场

(五)经济联盟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特征

形式内部取消壁垒实行自由贸易统一对外关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统一经济政策

xx贸易协定

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

经济同盟√√√√

30.请说明WTO的争端解决机制的特点

(1)健全了各种程序,加强了对实施裁决的监督,确保了世界贸易组织对规则的严格遵守和WTO体制的正常运作。

(2)争端解决协议允许当事方进行交叉报复。

31.简述xx的主要原则

xx的主要原则

1.普遍的。指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的普遍的优惠待遇。

2.非歧视的。指使所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不受歧视,无例外地享受普惠制的待遇。

3.非互惠的。指发达国家应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关税优惠,而

不要求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提供反向优惠。

32.比较绝对进口配额制与“自动"出口配额制的异同

(1)从配额的控制方面看,进口配额是进口国直接控制配额数量来限制商品的进口;“自动”出口配额制是出口国在进口国的压力下,自行控制配额数量,限制一些商品对指定进口国家的出口。

(2)从配额的影响范围看,进口配额制通常对一国大多数进口商的进口都适用;而“自动”出口配额制仅应用于几个甚至一个特定的出口者,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3)从配额适用时限看,进口配额制适用时限相对较短,往往为1年;“自动”出口配额制时间较长,一般为3~5年。

33、与关税壁垒相比,非关税壁垒有何特点?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有哪些?答:

(1)非关税措施比关税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关税措施是靠立法程序确定,具有一定的延续性。而非关税措施通常是确定行政程序确定,比较迅速,程序简单。

(2)非关税壁垒与关税措施更有效,关税是通过价格机制来限制商品进口,限制进口的效果不易确定,而很多非关税措施超过限额就直接禁止进口,能快速直接地达到关税措施难以达到的目的。

(3)非关税措施隐蔽性较强。

(4)非关税措施能够针对某个具体国家制定相应措施,有明显的针对性与歧视性。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

进口限额制、进口许可证制、“自动”出口限额制、出口许可证制、对进口商品制订严格的海关手续或通过外汇管制,间接地限制商

品的进口,、实行外汇管制,对进口货征收国内税,制定购买国货和限制外国货的条例,复杂的海关手续,繁琐的卫生安全质量标准以及包装装潢标准等。

34.什么是国际分工?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有哪些?

答:

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

社会生产力,自然条件,人口多寡、劳动规模和市场大小,国际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跨国公司。

35.简述大卫xx的比较成本论。

答:

xxxx经济学家

D.李嘉图提出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又称比较利益论。李嘉图认为应该按照生产成本相对差距进行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这样,对分工和交换的双方都有好处。一国即使生产不出成本绝对低的商品,只要能生产出成本相对低的商品,就可以同另一国进行贸易,并使贸易双方都得到好处。

36.什么是最惠国待遇?其常见的例外有哪些?

答:

在国际贸易中,最惠国待遇指签订双边或多边贸易条约的缔约一方在贸易、关税、航运、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如给予任何第三国的减让、特权、优惠或豁免时,缔约另一方或其他缔约方也可以得到相同的待遇。例外事项有:

(1)一国给予邻国的特权与优惠;

(2)边境贸易和运输方面的特权与优惠;

(3)有特殊的历史、政治、经济关系的国家间形成的特定地区的特权与优惠;

(4)经济集团内部各成员国互相给予对方的特权与优惠。

37.简述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答:

(1)由于关税壁垒的提高将使一国进口商品的数量减少,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

(2).关税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变化。

38.简述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商品贸易的主要区别。

答:

在对外贸易法的区分是“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两种不同的范畴,其标地物也不一样,货物进出口是一般有形的商品贸易,例如生活用品、家电用品、生产设备的机器、汽车等等,但技术进出口是属于无形的技术转让、著作权、商标等等,当然它也有对某项技术的进出口所必备的生产设备及专家人才进出口。另外值得注意是贸易或称进出权的资格也是不一样。

39、请简述WTO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及分类。

答:

国际服务贸易是一种跨越国境的服务行为,是服务在国际间的输出和输入,实际上是国际间服务的提供和接受。根据WTO的GATS将服务贸易分成了12大类,共150多个项目。这12大类是:

1.商务服务,

2.通信服务,

3.建筑服务,

4.分销服务,

5.教育服务,

6.环境服务,

7.金融服务,

8.健康及社会服务,

9.旅游服务,

10.文化、娱乐及体育服务,

11.交通运输服务,

12.其他服务。

40、请回答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

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是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认为国家的强富不在于现有的财富多少,而在于将来能创造多少财富,而能创造未来财富的是生产力,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在对外贸易方面,他主张在国家干预下实行保护贸易政策,而保护贸易政策的关键是保护关税。但是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将使国民经济的某一部分遭受损失,因此应把实施保护政策带来的损害降到最低限度。对工业有选择的加以保护,以便被保护工业将来发展后所获得利益补偿因实行保护政策而造成的损失。这样,对幼稚工业应重点加以保护,而保护的重点应是生产生活必需品的工业。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对于当时德国工业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使德国在很短的时间内赶上了英、法等早期资本主义国家。

41、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迷?请用所学知识理解这一现象。

答: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资本丰裕的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性产品,进口劳动密集性产品,但事实上,却正好相反,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产品,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用传统理论解释不了此种现象,所以学术界将这种现象用它的发现者命名,称之为“里昂惕夫之谜”。

一、美国工人的效率比其他国家高,管理水平高;二、人力技能理论;

三、人力资本理论

42、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与特点?

答:

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或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

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成为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入该国的障碍。特点:

1.xx;

2.系统性;

3.合法性;

4.双重性;

5.隐蔽性和灵活性;

6.争议性。

43、简述关税同盟效应。

答:

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是指关税同盟对价格、数量、进口来源以及经济福利的效应,即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贸易创造:

当关税同盟中一个国家的一些国内产品被来自同盟中另一国家的较低生产成本的进口产品所替代时,就产生了贸易创造。贸易转移:当一国的进口从一个非关税同盟的低成本国家被另一关税同盟国的高成本国家所替代时,就发生了贸易转移。它的产生是因为各成员国之间签订了优惠贸易协定。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1.带动经济发展

2.规模经济效应

3.促进竞争效应

4.刺激投资效应

5.资源配置效应。

国际贸易考试试题

一、概念题

1、跨国公司:

凡是以一国为基地,从事国外经营,在一个以上国家设有子公司的企业,就称为跨国公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创办的经营企业称为多国公司。

2、贸易条件:

指一个国家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所以贸易条件又叫“进出口交换比价”,简称“交换比价”。由于这里涉及的是一个国家的种类繁多的所有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因此通常用一国在

一定时期(如一年)内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对比进行计算,其公式为:

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

3、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是国际贸易活动的场所,是国际分工的重要手段。狭义上说,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市场已逐步变成了一个广泛的概念。

4、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的产物。

5、对外贸易政策:

是对各国在一定时期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的原则、方针和措施手段的总称。包括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目标、政策内容、政策手段等基本要素。

6、关税:

国贸 必考简答论述汇编(分章节)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题型: 一、单选,24题,每题1分,共24分。该题型比较容易,在于平时上课认真听讲和做白皮书的练习。 二、多选,5题,每题2分,共10分。该题型稍难,也在于平时认真听课和做白皮书的练习。 三、计算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该题型比较简单,在课本中的章节分布也比较明确,从历年真题中可总结出具体的题型怎么做和章节分布。 四、简答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根据近几年第一道简答题一般分布在前7章,后三道简答题一般分布在8—16章。 五、论述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根据近几年真题一般分布在前7章。 六、案例分析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8—16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重点简答论述: 第一章导论 1、(P41)简述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含义。 2、(P44)简述过境贸易与转口贸易的本质区别。 3、(P46)试述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的含义。 4、(P50)试述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起因与特点。 第二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1、(P55)简述国际分工形成阶段的特点。 2、(P66)简述调拨价格的含义。 3、简述二战后国际分工的特点。 4、(P67)试述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如何决定世界市场价格。 第三章对外贸易政策及理论依据 1、简述重商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p71) 2、简述绝对优势论和比较优势论的主要观点。(p74) 3、简述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主要内容。(p78) 4、简述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p80) 5、简要回答对外贸易乘数原理。(p80) 6、试述二战后至70年代中期贸易自由化的表现及主要特点。(p76) 7、试述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特点。p82) 8、试述普雷维什的贸易保护论。(p85) 第四章国家实施贸易政策的措施 1、非关税领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是什么(P109) 2、普惠制的主要内容,相关规定及主要原则以及在现实的执行情况。P88 3、(P100)绝对配额与“自动”出口配额的区别 4、(P108--109)简述绿色贸易措施 5、(P117)简述外汇倾销的涵义及其条件 第五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国贸考试题型及资料

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大陆法系规定,当卖方不交货时,买方有权采取的补救方法有_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规定履行交货义务 ___ __、_解除合同 _ __和___请求损害赠偿 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 发盘(P38) 2. 实际交货是指卖方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将货物实际置于买方控制之下,作为履行交货义务,此时买卖双方或其代理人必须直接接触,办理货物的交接,即买方上门提货或卖方送货上门。比如“工厂交货(EXW)”;“目的地港船上交货”(DES)等均属于实际交货类的贸易术语。 3. 公量有些商品,如棉花、羊毛、生丝等有比较强的吸湿性,所含的水分受客观环境的影响较大,其重量也就很不稳定。为了准确计算这类商品的重量,国际上通常采用按公量计算,其计算方法是以商品的干净重(即烘去商品水分后的重量)加上国际公定回潮率与干净重的乘积所得出的重量,即为公量。 三、简答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 1.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有效成立应具备哪些条件? 成立条件主要有 1:合同双方具有相应的法律资格 2:合同是当事人双方意思的清楚表示 3:合同具有约因和对价 4:合同的内容符合法律的固定 5:合同形式符合法律规定 2. 如何理解国际贸易惯例对合同当事人的约束力问题? 如果约定了,那么肯定要适用惯例。因涉外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合同所适用的法律,包括国际惯例。如果双方没有约定适用国际惯例,按照我国的法律,是不能直接适用国际惯例的。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所以只有没有条约与国内法规定的时候,才能适用国际惯例。 3. 贸易术语有什么实际应用? 1 与运输方式相适应 使用较多的三种术语FOB、CFR、CIF仅适用于海洋或内河运输方式,不宜在其他运输方式中使用。另有FAS、DES和DEQ三种术语,也适用于海洋或内河运输,但其交货地点及风险分界点都是以船或码头为准。其他7种术语:EXW、FCA、CPT、CIP、DAF、DDU、DDP,则可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包括多式联运。其中FCA、CPT、CIP类似于船运的FOB、CFR、CIP。随着运输方式的变化,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得以广泛运用,所以

国贸试题

国际贸易试卷(A) 一、单项选择 1、衡量关税对一国经济整体或某一经济部门的保护程度的指标是() A、有效关税 B、名义关税 C、关税水平 D、保护率 2、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不包括:() A、美国 B、加拿大 C、墨西哥 D、阿根廷 3、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弗农 B、凯恩斯 C、约翰·邓宁 D、亚当·斯密 4、某国进口商品以后再向第三国出口而赚取利润,这对第三国而言是() A、过境贸易 B、转口贸易 C、直接贸易 D、间接贸易 5、关税是一种() A、间接税 B、直接税 C、进口税是直接税,出口税是间接税 D、以上都不是 6、对超过限额的商品禁止进口,称为() A、绝对配额 B、关税配额 C、自主配额 D、协议配额 7、关税同盟建立后,成员国以同盟内的低价进口产品代替国内生产的高价产品,这是贸易()。 A、创造效果 B、转移效果 C、扩大效果 D、分散效果 8、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提出的。 A、弗农 B、克拉维斯 C、诺克斯 D、林德 9、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最低级、最松散的形式是() A、关税同盟 B、共同市场 C、自由贸易区 D、经济联盟 10、某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价格指数略有上涨,进口价格指数不变,则该国的贸易条件()

A、恶化 B、严重恶化 C、不变 D、略有改善 11、普惠制是指发达国家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普遍给予关税优惠的待遇。其主要特点是() A、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 B、普遍的、非歧视的和互惠的 C、非普遍的、非歧视的和互惠的 D、非普遍的、歧视和非互惠的 12、其他条件不变,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可以() A、增加一国对外贸易值 B、扩大进口和缩减出口 C、扩大出口和缩减进口 D、对进出口没有影响 13、晚期重商主义认为增加一国财富的手段就是发展对外贸易但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购买他们的商品总值,从而通过每年的贸易顺差来增加货币流入量。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不等于 14、甲国生产一单位酒需40个劳动力,生产一单位布需30个劳动力,乙国生产一单位酒需20个劳动力,生产一单位布需10个劳动力,按比较优势理论() A、甲国专业生产酒,乙国专业生产布 B、甲国专业生产酒和布 C、甲国专业生产布,乙国专业生产酒 D、乙国专业生产酒和布 15、下列哪个理论侧重从需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 A、比较成本论 B、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C、重叠需求理论 D、产业内贸易理论 16、一国对出口商品采用现金补贴外,还在生产、加工、运输、财政、金融等各方面制订出口措施,这些措施可被称为() A、直接补贴 B、间接补贴 C、出口信贷补贴 D、非关税壁垒 17、如对同一进口商品征收下列税收,税率最高的是:() A、最惠国税 B、GSP税

国贸复习思考题(5)运输保险答案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海洋运输货物保险业务中,共同海损(A )。 A、是部分损失的一种 B、是全部损失的一种 C、有时为部分损失,有时为全部损失 D、是推定全损 2、根据我国“海洋货物运输保险条款”规定,“一切险”包括(C )。 A、平安险加11种一般附加险 B、一切险加11种一般附加险 C、水渍险加11种一般附加险 D、11种一般附加险加特殊附加险 3、预约保险以(B )代替投保单,说明投保的一方已办理了投保手续。 A、提单 B、国外的装运通知 C、大副收据 D、买卖合同 4、按国际保险市场惯例,投保金额通常在CIF总值的基础上(A )。 A、加一成 B、加二成 C、加三成 D、加四成 5、“仓至仓”条款是(B)。 A、承运人负责运输起讫的条款 B、保险人负责保险责任起讫的条款 C、出口人负责缴获责任起讫的条款 D、进口人负责付款责任起讫的条款 6、我某公司出口稻谷一批,因保险事故被海水浸泡多时而丧失其原有用途,货到目的港后只能低价出售,这种损失属于(A )。 A、单独损失 B、共同损失 C、实际全损 D、推定全损 7、CIC“特殊附加险”是指在特殊情况下,要求保险公司承保的险别,(B )。 A、一般可以单独投保 B、不能单独投保 C、可单独投保两项以上的“特殊附加险” D、在被保险人统一的情况下,可以单独投保 8、某批出口货物投保了水渍险,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雨淋致使货物遭受部分损失,这样的损失保险公司将(C )。A、负责赔偿整批货物B、负责赔偿被雨淋湿的部分C、不给于赔偿 D、在被保险人同意的情况下,保险公司负责赔偿被雨淋湿的部分

9、有一批出口服装,在海上运输途中,因船体触礁导致服装严重受浸,如果将这批服装漂洗后再运至原定目的港所花费的费用已超过服装的保险价值,这批服装应属于(C )。 A、共同海损 B、实际全损 C、推定全损 D、单独海损 10、我方按CIF条件成交一批罐头食品,卖方投保时,按下列(C )投保是正确的。 A、平安险+水渍险 B、一切险+偷窃提货不着险 C、水渍险+偷窃提货不着险 D、平安险+一切险 11.CIF合同的货物装船后因火灾被焚,应由(C )。 A.卖方承担损失 B.卖方负责请求保险公司赔偿 C.买方负责请求保险公司赔偿 D.承担运费的一方赔偿 12.同国际市场的惯例一样,我国海运货物基本险的保险期限一般也采用(C )的原则。 A."门到门" B."桌到桌" C."仓至仓" D."港到港" 13.海上保险合同的转让是指(C ) A、被保险人将其保险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转让给另一个人的行为。 B、保险合同随保险标的的所有权发生转移而转让 C、可保利益的转让 D、保险标的的转让 15.某公司按CIF出口一批货物,但因海轮在运输途中遇难,货物全部灭失,买方(B ) A.可借货物未到岸之事实而不予付款 B.应该凭卖方提供的全套单据付款 C.可以向承运人要求赔偿 D.由银行决定是否付款 二、多项选择题 1、海上货物保险中,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哪些原因造成货物损失,保险人不予赔偿(A\B\C\D )。 A、交货延迟 B、被保险人的过失 C、市场行情变化 D、货物自然损耗 2、出口茶叶,为防止运输途中串味,办理保险时,应投保(B\C\D )。 A、串味险 B、平安险加串味险 C、水渍险加串味险 D、一切险 3、土畜产公司出口肠衣一批,为防止在运输途中因容器损坏而引起渗漏损失,保险时应投保(B\D )。 A、渗漏险 B、一切险 C、一切险加渗漏险 D、水渍险加渗漏险 4、根据我国海洋运输保险条款规定,一般附加险包括(A\B\D )。

国贸简答题

简答题: 1.有效发盘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1)一项发盘应向特定的受盘人作出 (2)发盘的内容必须十分的明确 (3)有表示发盘人受发盘约束的意思 2.何种情况下发盘失效? (1)发盘被发盘人依法撤回或撤销 (2)拒绝 (3)还盘 (4)再发盘规定的有效期内未被接受,或虽未规定有效期,但在合理时间内未被接受,即发盘的效力即告终止 (5)发盘人发盘之后,发生了不可抗力事件,如所在国政府对发盘中的商品或所需外汇发布禁令、标的物灭失等,发盘的效力即告终止 (6)发盘人或受盘人在发盘被接受前丧失行为能力如死亡或得精神病等,则该发盘的效力也可终止 3.构成有效接收的条件是什么? (1)接受必须由特定的受盘人作出 (2)接受的内容应与发盘的内容相一致 (3)接受必须在发盘的有效期内作出 (4)接受必须表达出来 4.交易磋商的基本形式包括哪几种? 口头磋商、书面磋商、行为表示、电子商务 5.交易磋商的内容是什么? 在谈判的过程中,买卖双方洽谈的内容主要围绕将要签订的合同进行。主要交易条件如货物的品质、数量、包装、价格、装运、保险与支付等,这些交易条件在每笔交易中都不同。另外,如检验、索赔、仲裁和不可抗力等交易条件叫做合同的一般交易条件,这些交易条件相对固定,是一方出售或购买商品时提出对每笔交易都适用的一些基本交易条件。在双方有长期的贸易往来的条件下,双方在初次接触时互相接受一般贸易条件,经过共同确认后,作为将来交易的基础,在以后的交易中则不必逐条重复这些条件,只洽商主要交易条件即可,这样可以简化磋商内容,节约磋商内容,节约磋商费用和磋商时间,加速达成协议或签订合同6.发盘的生效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英美法系遵循投邮主义,认为发盘在发盘人发出发盘时生效;而大陆法系遵循到达主义,认为发盘在发盘到达受盘人时生效 7.接受的生效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英美法认为接受必须传达到发盘人才生效,即投邮主义。 大陆认为接受于到达发盘人时生效。如果接受在发盘的有效期内,或者如发盘未规定有效期,在合理时间内未到达发盘人,接受即为无效。 8.订立合同有哪几种形式?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其他形式 9.交易合同具备什么条件才具有效力? (1)当事人之间必须达成协议,这种协议是通过要约与承诺而达成的 (2)当事人必须具备订立合同的能力 (3)合同必须有对价和合法的约因 (4)合同的标的和内容必须合法 (5)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求

国贸练习题

国际贸易练习题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历史发展 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 2.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 3.国际贸易额与国际贸易量 4.对外贸易依存度 5.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 6.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 判断题 1.国际贸易是个历史范畴,它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 2.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的金额都反映在该国的海关统计上。( ) 3.世界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之和即为国际贸易额。( ) 4.世界出口总额总是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 5.对外贸易额可以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流量和规模。( ) 6.总贸易体系和专门贸易体系是贸易各国用来登记进出口额的统计方法。( ) 7.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 8.转口贸易中的货物运输,可以经过转口国,也可以不经过转口国,直接由生产国运往消费国。( ) 9.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专门贸易体系是以货物进出关境和结关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 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贸易条件恶化会导致该国贸易逆差扩大或贸易顺差减少。( ) 问答题 1.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海外贸易有和异同? 2..简述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的区别。 理论篇:第二章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利益 1.何谓国际分工?简述国际分工的类型。 2.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有哪些?

第三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名词解释 1.绝对成本 2.比较成本 判断题 1.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合理内核可归纳为“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 2.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主张自由贸易的学说。( ) 3.比较优势理论只能应用于简单的两国模型中,而不能应用于现实中众多国家参与贸易的情况。( ) 4.重商主义者认为每个国家应该努力实现出口等于进口的平衡贸易。( ) 5.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指出,在贸易中两个国家均能通过出口其比另一国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产品获益。( ) 6.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其中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都具有绝对成本优势,各国也可以根据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贸易获益。( ) 7.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认为,两国间的贸易条件均衡仅取决于两国的生产成本。( ) 8.两国在以两种商品进行贸易时,这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是由两国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 . 9.一国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强度越大,它就越能从交换中获利。( ) 10.一国对某种商品的供给能力越强,它就越能从交换中获利。( ) 问答题 1、试述斯密绝对优势学说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2、试述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3、穆勒是如何用国际需求方程式来表述相互需求理论的? 计算与分析题 1、有A、B两国,分工前生产情况为:A国生产1单位x产品需1天,1单位Y 产品需2天;B国正好相反,生产1单位X产品需2天,1单位Y产品需1天。如果进行专业化分工,试按绝对利益分析其中的贸易和福利情况。‘2、假设中国与美国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中国的总劳动力为800小时, 美国的为600小时,现给出中国和美国分别生产1单位的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如表所示。 (1) 两国分别在什么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2) 如果两国发生贸易,其分工模式和贸易模式是什么? (3) 两国发生贸易的世界价格范围是什么?如果给定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哪个国家可以从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国贸期末练习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外贸依存度反映的是()。 A.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B.一国国民经济对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C.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D.一国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依赖的程度 2、在下列贸易术语中,应该由买方办理出口手续的是()。 A.FOB B.EXW C.FAS D.FCA 3、海运货物保险中,按“仓至仓”条款的规定,货物运抵目的港后没有进入指定仓库,()天内保单仍然有效。 A.30天B.60天C.90天D.120天 4、在《2000年通则》中,()各贸易术语的风险划分点与费用划分点是分离的,即风险划分点在装运港(地),费用划分点在目的港(地)。 A.E组B.F组C.C组D.D组 5、信用证若未规定交单期,则受益人交单议付的最迟期限为()。 A.提单签发后7天B.提单签发后15天 C.提单签发后21天D.提单签发后30天 6、交易磋商的两个基本环节是() A、询盘接受 B、发盘签合同 C、接受签合同 D、发盘接受 7、在()术语中,卖方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尤为重要。 A.EXWB.DDUC.CFRD.CIF 8、一货轮在航行中由于偏航而触礁,船身前部一侧被撞坏漏水,个别舱中部分货主的货物遭水浸而受损,为排除危难,使船体上浮而得以修理,船长下令排水,抛弃部分重货并发出呼救。() A.船身和货损属于共同海损 B. 货损及呼救费属于单独海损 C.抛货及呼救费属于共同海损 D. 船身和抛货属于共同海损 9、有批货物投保了平安险,该批货物在装船过程中,有8件货物落海,其中5件货物全部损失,而另3件货物由于打捞及时,仅造成部分损失。保险公司应负责赔偿() A. 3件 B. 8件 C.5件 D. 5件及3件的部分损失 10、某进出口公司出口商品一批,合同和信用证规定不准分批运,数量为20公吨,纸箱包装,每箱20公斤,共1000箱货。按《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规定,卖方() A.最多可交1100箱 B.不能多交,但最少可交950箱 C.最多可交1050箱 D.须交1000箱,不能多也不能少 11、出口羊毛时,重量的计算通常是按() A.理论重量 B.毛重 C.公量 D.净重 12、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是()。 A.保持贸易顺差B.保护幼稚工业 C.保护成熟的垄断工业D.系统化的管理贸易制度 13、就卖方承担的风险而言() A. CIF、CFR、FOB均相同 B.CIF、CFR、FOB依次递减 C. CIF、CFR、FOB依次递增 D.CFR与CIF相同,均比FOB大

国贸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1、自由结汇贸易 在国际贸易中,以货币作为清偿手段的,称为自由结汇贸易,或称现汇结算(cash settlement)贸易。 2、成本性外汇管制 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实行复汇率制度,利用外汇买卖成本的差异,间接影响不同商品的进出口。 3、报复关税 一国为报复他国对本国商品,船舶、企业、投资或知识产权的不公正待遇而对从该国进口的商品所课征的进口附加税。 4、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为主要代表人物的一批学者在波斯纳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某项新科技和体现该项技术的新技术产品在国际间传递和转移的规律,以及此种技术转移或产品转让对国际贸易结构和国际贸易商品流向的影响。 5、协定税则 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与关税谈判,以贸易条约或协定的方法确定的关税税率。 6、产品内贸易理论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类型制成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 7、有效关税率 相对于自由贸易增值而言,征收关税所导致的该产业每个单位产品附加值增加的百分比。 9、惩罚关税 是指出口国某商品违反了与进口国之间协议,或者未按进口国海关规定办理进口手续时,进口国海关对该进口商品征收的一种临时性的进口附加税。 10、海关税则 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海关凭此征收关税。 11、普遍优惠制 发达国家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 12、对外贸易依存度 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时期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书) 13、进口许可证制 商品的进口事先要由进口商向国家有关机构提出申请,经过审核批准并发给进口许可证后,方可进口,否则一律不许进口。 14、最惠国待遇条款 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 15、买方信贷 由出口商国家的银行向进口商或进口商国家的银行提供的信贷,用以支付进口货款的一种贷款形式。

国贸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贸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 a) 美国 b) 德国 c) 中国 d) 日本 答案:c) 中国 2. 哪个国际组织的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 a) 联合国 b) 世贸组织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 世界银行 答案:d) 世界银行 3. 以下哪个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 a) 亚马逊 b) 腾讯

c) 阿里巴巴 d) 谷歌 答案:c) 阿里巴巴 4. 哪一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 a) 美国 b) 中国 c) 印度 d) 日本 答案:b) 中国 5. 以下哪个国家是欧洲货币联盟的成员? a) 英国 b) 瑞士 c) 德国 d) 法国 答案:d) 法国 二、简答题 1. 请解释"GDP"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答案:GDP是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总量的指标。计算GDP的方法包括三种: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产出法是通过统计产业和部门的产出总值来计算GDP;收入法是通过统计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总额来计算GDP;支出法是通过统计个人、家庭和政府的最终消费支出以及投资和净出口来计算GDP。 2. 什么是贸易保护主义?请举例说明。 答案: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国家采取各种手段限制进口或保护本国产业的政策。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通常通过提高进口关税、实施配额限制和补贴本国产业等方式实施。例如,美国曾对进口钢铁征收高额关税以限制中国钢铁产品的进入,以保护美国本国的钢铁产业。 三、论述题 请论述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及其影响。 答案:近年来,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加剧,双方的贸易纠纷和争议不断增多。美国政府认为中国采取了不公平的贸易政策,如强制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侵权和市场准入壁垒等,导致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面临不公平竞争。为应对这种情况,美国相继实施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如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这种贸易摩擦对中美两国经济和全球经济产生了广泛影响。首先,贸易摩擦导致两国之间的贸易量下降,给中美两国经济增长带来了压力。其次,贸易摩擦使得全球贸易环境紧张,投资者对全球经济不确

国贸真题简答题汇总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简答题汇总 1.简述采用CIF术语应注意的问题。(21.4) 答:(1)租船订舱问题;(2)装运港、目的港及航线问题; (3)CIF合同下的保险;(4)CIF条件下的交货方式。 2.《2010年通则》解释FOB术语和CFR术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4.4)答:相同点:(1)交货地点和风险转移点相同,均在装运港船上; (2)办理保险的责任方相同,都是买方; (1)办理报关的责任方相同,出口由卖方办理,进口由买方办理; (2)都只适用于水上运输。 不同点: (1)办理运输的责任方不同,FOB术语由买方办理,CFR术语由卖方办理(2)价格构成不同、CFR = FOB + 运费。 3.《2010年通则》中的CPT术语和CFR术语的区别?(17.4;1 4.10)未完答:(1)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CFR仅适用于海运,属于港口到港口的运输;CPT 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包括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海陆空等),属于门到门运输。 (2)交货和风险转移的地点不同。CFR风险划分以装运港货物上船为界,CPT以货交承运人为界限。 (3)提交的单据不同。CFR提供的是海运提单,属于物权凭证,可以转让,可以出售;CPT通常提供的是联运单据,只是交接货物的凭证,不能转让,不能出售。 4.《2010年通则》中的FOB、CFR和CIF三种术语的异同?(20.8) 答:相同点:(1)交货点和风险转移界限都是装运港船上; (2)适用的运输方式都是水运; (3)办理出口手续的责任相同; 不同点:(1)FOB由买方办理运输和保险; (2)CFR由卖方办理运输,买方办理保险; (3)CIF由卖方办理运输和保险。 5.《2010年通则》中的CIP和CIF两种术语的区别?(20.10;21.10) 答:(1)首先,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CIP适合任何运输方式;CIF只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 (2)第二,保险的类别不同。按CIP术语成交时,卖方在出口国约定地点向承运人交货,承担从交货地点到指定目的地的全程运输,所以需要办理的保险是全程货运保险;按CIF成交时,需要办理的保险是从港到港的水上货运保险。

国贸简答题

1、简述程租船运输与期租船运输各自的特点。 定程租船有以下特点。 (1)船舶的经营管理由船方负责。 (2)规定一定的航线和装运的货物种类、名称、数量以及装卸港口。 (3)船方除对船舶的航行、驾驶、管理负责外,还应对货物运输负责。 (4)在多数情况下,运费按所运货物的数量计算。 (5)规定一定的装卸期限和装卸率,并计算滞期、速遣费。 (6)租船双方的责任、义务以定程租船合同为准。 定期租船有以下特点: (1)租赁期间,船舶的经营管理由租船人负责。 (2)不规定船舶航线和装卸港,只规定船舶航行区域。 (3)除特别规定外,可以装运各种合法货物。 (4)船方负责船舶的维护、修理和机器的正常运转。 (5)不规定装卸率和滞期速遣费。 (6)租金按租期每月每吨若干金额计算。 (7)船、租双方的权利义务以期租船合同为准。 2、简述海运提单的特征。 海运提单是船方或其代理人在收到其承运的货物时签发给托运人的货物收据,特点是: 1、是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的运输契约的证明 2、在法律上它具有物权证书的效用 3、收货人在目的港提取货物时,必须提交正本提单。 3、简述凭样品买卖的注意事项。 凭样品买卖的注意事项: 1)凭样品买卖的方法最好酌情使用。 2)凭卖方样品买卖时,卖方所提交的样品应该具有代表性。 3)凭样品与凭规格、等级、标准等表示品质的方法不宜混合使用。 4)采用凭样品买卖时若对品质没有绝对把握时,最好在合同条款中明确注明样品“仅供参考”。 5)必要时可使用“封样”作为以后交货品质核对的凭据。 6)适当采取“凭对等样品”买卖,把主动权从买方转移到卖方手中。 4、简述海上风险的定义及种类 海上风险(PERILS OF THE SEA) (1)定义:指船舶或货物在海上航行中发生的或随附海上运输所发生的风险。 (2)种类 1)自然灾害(NATURAL CALAMITY) 自然灾害是指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界力量所引起的灾害,它是客观存在的、人力不可抗拒的灾害事故,是保险人承保的主要风险。 2)意外事故(FORTUITOUS ACCIDENTS) 意外事故是指有偶然的或非意料中的意外原因所造成的事故。 5、简述海损的分类

国贸简答题82159

国贸简答题 一.贸易术语 1.FOB和CFR、CIF的比较。 答:(1)相同点: ①运输方式:均适用于内河及海洋运输 ②交货地点:均在装运港的船上 ③风险转移界限:货物装船 ④进出口手续:卖方办理出口手续,买方办理进口手续。 ⑤合同性质:均属于“装运合同”(卖方只管装运、不管是否到达) ⑥交货性质:均属于“象征性交货” (2)不同点: ①价格构成不同 ②双方所承担的责任不同 ③双方所承担的费用不同 术语出口报关运费保险费装船费进口报关卸船费价格 FOB 卖卖出口成本+利润CFR 卖卖卖FOB+F CIF 卖卖卖卖FOB+F+I 2.FCA和CPT、CIP的比较。 答:(1)相同点: ①运输方式:均适用于多种运输方式 ②交货地点:可以在任何地点 ③风险转移界限:货物交给承运人处置 ④进出口手续:卖方办理出口手续,买方办理进口手续。 ⑤合同性质:均属于“装运合同”(只管装运、不管是否到达) ⑥交货性质:均属于“象征性交货” (2)不同点: ①价格构成不同 ②双方所承担的责任不同 ③双方所承担的费用不同 术语出口报关运费保险费装船费进口报关卸船费价格 FCA 卖卖/买出口成本+利润CPT 卖卖卖FCA+F CIP 卖卖卖卖FCA+F+I 二.班轮运输 1.班轮运输的特点。 答:①“四固定”:即航线、停靠港口、船期均固定,运费率也相对固定。凡是班轮停靠的 港口,不论货物数量多少,一般都可承运。 ②“一负责”:由承运人负责货物的配载装卸,并负担装卸费用,即通常所说的“管装 管卸”,承运人和托运人双方不计装卸时间以及速遣费和滞期费。 ③承运人的责任以签发的班轮提单条款为依据。

2.班轮运输的优点。 答:①承运人一般能保证货物运输的质量; ②“四定一负责”方便了买卖双方履行合同的基本义务; ③可承运各种货物; ④方便分批装运和转运。 3.使用班轮运输应注意的问题。 答:(1)如属按体积计算运费的货物,应当改进包装,压缩体积,节省运费。 (2)在对外报价时,应慎重考虑运费因素。 (3)由我方订舱托运时,应争取在基本港口卸货,以节省直航和转船附加运费。 (4)要熟悉各类班轮运价表,做到合理套级,尽量避免按“未列名货物”计算运费。 (5)在托运贵重货物时,应将货价通知外运公司,以便加付附加的1%运费,一旦货物受损或丢失,船方可以承担超过提单限额的赔偿责任。 (6)托运样品,一般不要超过一定重量和体积,通常样品重量在25公斤或0.02立方米是免费的,否则就会多付运费。 三.交货 1.交货期的规定方法。 答:(1)明确规定交货期: ①限于某月或某几个月内交货; ②限于某月某日或以前装运。 (2)规定在收到信用证或收到预付货款后若干天装运 (3)规定在某一特定日期、具备某一特定条件时装运 2.规定交货期应注意的问题。 答:①应考虑货源和船源的实际情况,使船、货衔接。 ②要根据不同货物和不同市场需求规定交货期。 ③对交货期的规定要明确。 ④不宜订得过死。 ⑤应同时考虑信用证开证时间。 ⑥装运期长短要适宜。 3.交货地的规定方法。 答:①只规定一个装运港(地) ②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装运港(地) ③笼统规定 4.确定国外目的港(地)时须注意的问题。 答:①要根据我国对外政策的规定来选择港口,不应选择我国政府不允许往来的国家的港口或地方作为目的港或目的地。 ②对目的港和目的地的规定应力求明确。 ③必须注意目的港或目的地的具体运输和装卸条件,如有无直达班轮等。 ④对内陆国家的贸易,如采用CFR、CIF条件的,一般应选择离该国最近的、我们能安排船舶的港口为目的港。

国贸期末题

一、简答题( 1、简述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的区别。(1.2) 答:转口贸易不同于国境贸易,两者的区别为:转口贸易中,货物的所有权因转口商的买卖而发生转移,它有第三国贸易商参与,而且不论货物是否经由第三国运送;而国境贸易中,货物所有权买有发生转移,无第三国贸易商的参与,也不列入本国的进出口统计内。 2、简述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区别。(1.3) 答: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是一组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其联系在于:两者都是越过国界所进行的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两者的区别表现在:①两者观察的角度不同。国际贸易着眼于国际范围,站在全球的立场;而对外贸易则立足与某个国家(或地区),站在一国(或地区)的立场。②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是一般与个别、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国际贸易既包括本国(或地区)与外国(或地区)的贸易,又包括他国之间的贸易;而对外贸易仅指本国(或地区)与外国(或地区)的贸易,不包括他国之间的贸易。 3、世界出口贸易总额为什么总是小于世界进口贸易总额。(1.4) 答:从世界范围看,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似乎世界进口总额理应等于世界出口总额。但是,由于各国一般都按离岸价格(FOB,即起运港穿上交货价,其中不包括保险费和运费)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总额往往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4、简述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2.1) 答: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萌芽阶段(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地理大发现”等因素促使社会分工进一步提高。(2)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发生了以英国为中心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的形成。(4)深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第三次产业革命兴起,各个殖民地走向独立,资本输出形式发生变化以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并参加国际分工等,国际分工出现了新的变化。 5、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2.1) 答: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商品结构与各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二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超过初级产品的比重。(2)发展中国家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增长。(3)中间性机械产品的比重。(4)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6、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有何特点。(3.2) 答:自由竞争时期的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是:(1)保护的阶段性。贸易保护是为达到国家最终发展目标而采取的过渡性措施。(2)保护的有选择性。在同一时期,对不同工业部门采取不同程度的保护措施,实行区别对待,通过实施差别税率,限制商品的进口。(3)贸易保护政策的执行与整个国民经济、工业发展目标相结合。与贸易保护政策相配套,采取一系列鼓励投资、鼓励发展新兴产业的金融、税收等政策。(4)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包括:以高关税和禁止进口和限制国

国贸实务第三章国际货物运输答案

第三章国际货物运输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计算装卸时间的方法当中对租船人不利的是( C )。 A、连续24小时好天气工作日 B、累计24小时好天气工作日 C、连续日或日 D、累计24小时工作日 2、我国一般采用的计算装卸时间的方法是(C)。 A、连续日 B、累计24 小时好天气工作日 C、连续24小时工作日 D、累计24 小时工作日 3、轮船公司在提单上未作任何不良批注的提单是(B )。 A、不清洁提单 B、清洁提单 C、不记名提单 D、已装船提单 4、运价表中注是“W/M”表明(C )。 A、运费按实际重量计收 B、运费按体积或容积计数 C、运费按重量或体积计收 D、运费按商品价格计数 5、运价表中注明“AV”表明(B )。 A、运费按件数计收 B、运费按价格计收 C、运费按体积计收 D、运费按重量计收 6、在同美进行贸易时若要取得运费上的优惠可采用(D)条款。 A、EAN B、UPC C、OPC D、OCP 7、具有“四固定”特点的运输方式是(A)。 A、班轮运输 B、定程租船 C、定期租船 D、光船租船 8、如果卖方未按期装运货物,则买方的权利是(D )。 A、只能要求卖方赔偿损失 B、只能撤销合同 C、只能要求卖方马上装运 D、撤销合同并要求卖方赔偿其损失 9、下列关于提单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它是一种货物收据 B、它是一种运输契约 C、它是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凭证 D、它是承运人和托运人订立的运输契约证明 10、在国际贸易中不能流通转让的提单是(A )。 A、记名提单 B、不清洁提单 C、不记名提单 D、指示提单 11、目前,在实际业务中使用最多的提单是(C )。 A、记名提单 B、不记名提单 C、空白抬头、空白背书提单 D、空白抬头、记名背书提单 12、国际铁路联运中使用的运输单据是(A)。 A、国际货协运单 B、承运货物收据 C、记名提单 D、备运提单 13、下列关于航空运单的说法错误的是(C)。 A、它是一种运输契约 B、它是一种货物收据 C、它是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凭证 D、它不是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凭证 14、国内铁路运输中使用的运输单据是(D)。 A、记名提单 B、清洁提单 C、国际货协运单 D、承运货物收据 15、班轮运输的运费应该包括( A )。 A、装卸费,不计滞期费、速遣费 B、装卸费,应计滞期费、速遣费 C、卸货费和应计滞期费,不计速遣费 D、卸货费和速遣费,不计滞期费 16、国际多式联合运输是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受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货物的地点的运输,它由( C )。 A、一个联运经营人负责货物的全程运输,运费按全程费率一次计收

国际贸易理论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内部规模经济:指来源于单个企业内部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报酬的递增.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管理成本,信息成本,设计成本,科研与发展成本等)会越来越少,从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 产业内贸易:是同一个产业内部差异产品甚至是非差异产品之间的国际贸易。 悲惨的增长:在极端的情况下,大国的经济增长使贸易条件发生很大的恶化,贸易条件的恶化对该国社会福利的负面效果甚至超过了经济增长对社会福利的增进效果,该国的社会福利水平就会因增长而下降,这种情形就是所谓悲惨的增长。 保护产业选择的“穆勒标准”:如果某个产业由于缺乏技术方面的经验,生产率低下,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而无法与外国企业竞争,在一定时期的保护下,该产业能够提高效率,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存在下去,并取得利润,该产业即为幼稚产业。概括如下几点为:(1)正当的保护只限于对从外国引进的产业的学习掌握过程,过了这个时期就应取消保护. (2)保护只应限于那些被保护的产业,在不久之后,没有保护也能生存的产业. (3)最初为比较劣势的产业,经过一段时间保护后,有可能变为比较优势产业。 经济同盟: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实现商品、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共同对外关税,并且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形成一个有机的经济实体。18。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 19.地区经济一体化指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在一个由各国授权组成的并具有超国家性质的共同机构协调下,通过制定统一的经济贸易等政策,消除国别间阻碍经济贸易发展的壁垒,实现区域内共同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以促进经济贸易发展,并最终形成一个经济贸易高度协调统一的整体。 20.自由贸易区通常指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所组成的经济贸易集团,在成员国的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之间彼此取消关税和非关税的贸易限制,但对非成员国仍维持各自的贸易政策. 21.关税同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所组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成员国间彼此消除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限制,实现区域内货物的完全自由移动,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政策。 22.共同市场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建立对非成员国的统一关税,在实现货物自由移动的同时,还实现生产要素之间的自由移动。 23.经济同盟实行经济同盟的国家不仅实现货物、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建立共同对外的关税,并且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某些共同的经济与社会政策,逐步废除经济贸易政策方面的差异,便一体化的范围由货物生产、交换扩大到分配领域。 24.完全经济一体化:这是最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形式,在此阶段,区域内各国在经济、财政与金融、贸易等政策方面均完全协调一致,实行统一经济政策. 27。跨国公司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水平后,一国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投资、设厂,进行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 28.斯密绝对优势:一国生产某商品花费成本绝对地低于他国称为绝对优势,如是该国的自然

国际结算期末复习(国贸11041105)

国际结算复习题(国贸1104/1105) 一、单选题 1.(D )按照INCOTERMS2010的规定,CFR和CPT的区别是: A.出口报关责任负担不同B.进口报关责任负担不同 C.保险费、海运费负担不同D.风险转移界限不同 2.( D )信用证规定“Certificate of origin G. S. P. Form A in duplicate”,根据要求,该产地证的签发机构是: A.贸促会(商会) B.出境地海关C.生产地公证处D.出入境检验检疫局3.(B )成都出口到莫斯科一批机床,中方办理出关手续,俄方办理进关手续,价格中包含成都至莫斯科的运费和保险费,适用的贸易术语为: A.CFR莫斯科B.CIP莫斯科C.FCA成都D.CIF莫斯科 4.( C )与INCOTERMS2000相比,INCOTERMS2010的变化不包括: A.术语分类标准发生改变B.术语数目减少C.只适用于国际贸易 D.三种常用水运术语中,卖方承担货物装上船为止的一切风险 5.( A )一份汇票票面上写明“At90 days after sight”,如果提示日为3月20日,则付款到期日为: A.6月18日B.6月19日C.6月20日D.6月21日 6.(D )按照INCOTERMS2000的规定,CIF和CIP的区别是: A.出口报关责任负担不同B.进口报关责任负担不同 C.保险费、海运费负担不同D.风险转移界限不同 7.(B )根据UCP600规定,以下标注在提单上的内容可以被银行接收的是:A.Shipped on deck B.The goods may be carried on deck C.Five cartons are broken D.Six bags are wet 8.(D )在INCOTERMS2010中,以下种术语报价中包含进口手续费用的是:A.EXW B.CIF C.DAT D.DDP 9.(C )D/P 60天方式下,代收行将单据交给付款行的条件是 A.付款人承兑后 B.付款人提货后 C.付款人付款后 D.付款人核对单据后 10.(C )以下单据中能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单据是: A.保险单 B.商业发票 C.海运提单 D.装箱单 11.(C )下面四种抬头的汇票,哪种不需要背书即可转让? A.Pay to ABC Co., LTD B.Pay to ABC Co., LTD only C.Pay to bearer D.Pay to the order of Bank of China, Zhejiang Branch 12.(B )信用证结算方式中,受益人开具的汇票,如遭拒付,有权行使追索权的是: A.开证行 B.议付行 C.保兑行 D.付款行 13.(C )以下单据一般在转让时不需要经过背书的是: A.跟单汇票 B.海运提单 C.商业发票 D.保险单 14.( B )信用证开立的原始依据是贸易合同。当受益人审证中发现信用证的某些条款与贸易合同规定不一致时,受益人应要求______修改。 A.开证行 B.开证申请人 C.通知行 D.开证行和通知行 15.( B )托收业务中,海运提单的抬头人一般应是: A.进口商 B.委托人的指定人 C.代收行的指定人 D.托收行的指定人 16.(A )以下信用证兑付方式中对受益人最有利的是: A. Sight payment L/C B. Deferred payment L/C C. Acceptance L/C D. Revocable L/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