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高中地理选修2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中图版练习题第六十四篇
- 格式:docx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20
高中选修2地理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人教版习题精选
➢第1题【单选题】
不可能造成海洋污染的因素有( )
A、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
B、施入农田的杀虫剂
C、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D、海上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澳门围海造陆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人多地少,经济实力雄厚
B、沿海有许多淤积的浅滩
C、围海造陆历史悠久
D、风浪小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填海造陆对香港的影响有( )
A、港区行船更加通畅
B、经济活动远离了海岸
C、海洋生态得以维护
D、利于沿海功能区布局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关于风暴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多由大气运动引起,属于气象灾害
B、按引起的原因可分为热带风暴潮、温带风暴潮和寒带风暴潮三种类型
C、海啸是威力最大的一种风暴潮
D、是一种由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图为北太平洋主要“垃圾洲”(由大量塑料物品和碎屑物组成的漂浮物聚集区域)分布示意图。
完成小题。
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6.3 维护海洋权益加强国际合作一、选择题:1、读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的宽度为12海里B.b的宽度为200海里C.a区域享有和该国领土一样的管辖权D.b区域自然资源所属国享有勘探、利用、保护、管理的主权2、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右下图表示多数沿海国家由其海岸向外延伸拥有的A.领海范围为a+b=200海里B.专属经济区范围为a+b=200海里C.领海范围为a=12海里D.专属经济区范围为b=200海里3、我国虽然对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我们又主张对南沙群岛附近的石油资源“共同开发”,这反映了我国A.软弱无能B.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国际争端C.公平分享海洋利益,合作开发海洋资源D.积极参与国际事务4、我国在南极建立了两个科学考察站,并加入了《南极条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南极条约》规定了可以开发南极的主要国家B.《南极条约》规定南极的开发利用必须以和平为目的C.南极考察的目的是为了考察南极原始的自然环境D.南极考察的目的是为了扩大空间,存放放射性废物等5、《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新的海洋法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扩大了沿海国家的海域管辖面积和管辖权力B.对于领海的划分,各国有了一个明确的依据C.各国之间不再存在海洋权益争端D.各国之间的海洋权益争端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来确定二、综合题6、读“海洋空间的划分留”回答下列问题:(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全球144个沿海国家对A处拥有权;对B处享有、、、保护、管理自然资源的主权;C处为,是财产。
(2)我国海域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
(3)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中的一座小岛将使岛屿所在国拥有43万平方千米的专属经济区(请用数学公式列出该答案的计算方法:。
)7、读图及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资料一:“春晓”油气田位于浙江宁波市东南350千米的东海西部凹陷区域,由4个油气田组成,总面积达2.2万平方千米。
人教版地理选修2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课后练习
➢第1题【单选题】
随着开发建设大潮,沿海而建的一处处旅游、房地产项目开始不同程度地“蚕食”着海
岸带,下列不属于海岸带开发带来的问题的是( )
A、破坏海防林,加剧台风、海啸、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危害
B、毁坏滩涂
C、大量废弃物直接排入海湾,加剧海水污染和生态破坏
D、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后退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因被海水侵吞的土地不断增加,图瓦卢在2002年举国移民新西兰,图瓦卢土地被淹没的原因有( )
①岛屿沉降②海水膨胀③暴雨泛滥成灾④两极冰盖融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目前海洋污染治理的重点是( )
A、海上石油泄漏
B、沿海工程建设产生的垃圾
C、排入海洋的工业废水
D、排入海洋的生活污水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沿海核电站污染近海水域,因为它向海洋排放( )
A、重金属
B、废气
C、粉尘
D、热水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我国四大海域中污染最严重的是( )
A、南海
B、东海
C、黄海
D、渤海
【答案】:。
第六章山西省运城市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2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编辑整理: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尊敬的读者朋友们:第十五章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西省运城市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第十六章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西省运城市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2的全部内容。
第十七章第十八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5分,共50分)2010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席卷南亚、东南亚多个国家,震级8.7级.由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人员失踪和死亡超过20万,这次海啸波及7个国家,这是此区域40年以来最大的海啸。
据此完成1~3题。
1.此次地震所发生的海域是A.太平洋 B.印度洋C.大西洋 D.北冰洋2.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A.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B.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C.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3.除了海底地震能引起海啸外,还可能引起海啸的有①滑坡②泥石流③海底火山爆发④风暴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1.B 本题紧密结合社会热点—-印度洋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并以此为背景材料,考查相关的地理知识。
从图中所示的地震发生地可知,本次地震发生在印度洋上。
2.B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在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图中所示地震的震中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该处是板块的消亡边界。
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一、单选题1.近年来的夏秋季节,在我国东部沿海海域发生了多起“赤潮”事件,导致大量海洋生物死亡,其主要原因是()A.因水温太高而死亡B.因过度缺氧而窒息死亡C.因缺乏围栏保护而中毒死亡D.因船舶漏油污染海域而死亡2.关于海冰和冰山的描述,错误的是()A.海水结冰,海区盐度会降低B.海冰主要是咸水冰,高纬度海区直接由海水凝结形成C.冰山为陆地淡水冰川滑入海洋而成,夏季冰山数量多D.冰山的撞击力巨大,隐藏在海水中的部分危险更大读下图,完成下面四题。
3.对于沿海国在a+b+c区域内享有的权益,说法正确的是()A.享有与领海、内水一样的主权B.行使管制权C.只行使管辖权D.享有部分主权权利及其他管辖权在新的海洋法制度下,我国的8个海上邻国也扩展了自己的海洋管辖权主张,与我国的主张出现了重叠。
受此影响,岛屿主权的争端也更加复杂。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4.长期以来,我国坚持通过和平谈判和友好协商逐步解决岛屿主权争端和海域划界问题,这体现了()①我国海域存在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的争议②体现了我国解决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的主张③我国愿意与各国维护争议海域的各项权益④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严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在新的海洋法制度下,我国的8个海上邻国也扩展了自己的海洋管辖权主张,与我国的主张出现了重叠。
受此影响,岛屿主权的争端也更加复杂。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5.长期以来,我国坚持通过和平谈判和友好协商逐步解决岛屿主权争端和海域划界问题,这体现了()①我国海域存在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的争议②体现了我国解决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的主张③我国愿意与各国维护争议海域的各项权益④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严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国际海底是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深海洋底及其底土,或各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以外的深海洋底及其底土。
国际海底及其资源是全人类共同的财产,国际海底的所有开发活动受有关国际机构管理。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1小题每题3分共计33分)1.(1)关于图中②区域说法正确的是()1.(2)2013年12月我国宣布设立东海航空识别区有关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正确说法是()A. 主权国享有海洋资源的专属权B. 主权国与其他沿海国共享资源C. 其他国不可以在此航行或铺设电缆D. 其他国可以在此航行但不可以飞行【答案】A【解析】(1)主权国享有对②区域的海洋资源的专属权 A符合题意主权国享有海洋资源但其他沿海国没有这个权利 B不符合题意其他国不可以在此铺设电缆但经过允许的商业轮船可以航行 C不符合题意沿海国在该区域对其自然资源享有主权权利和其他管辖权而其他国家享有航行、飞越自由等 D不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B【解析】(2)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覆盖的是①②③④上的空域 A错 B对其范围只是我国领空的一部分 C错他国航空器未经允许不得经过识别区但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不会影响民航机的飞行 D 错故选B2.威尔逊旋回是加拿大学者威尔逊提出的大洋盆地从生成到消亡的演化循环.表中第二列实例中的代表字母与下列选项中的事物连线正确的是()①太平洋②喜马拉雅山③东非裂谷④红海⑤地中海⑥大西洋A. a-太平洋 b-地中海 c-喜马拉雅山 d-大西洋 e-东非裂谷 f-红海B. a-喜马拉雅山 b-红海 c-东非裂谷 d-地中海 e-太平洋 f-大西洋C. a-大西洋 b-地中海 c-太平洋 d-喜马拉雅山 e-红海 f-东非裂谷D. a-东非裂谷 b-红海 c-大西洋 d-太平洋 e-地中海 f-喜马拉雅山【答案】D【解析】喜马拉雅山是年轻的山系故f是喜马拉雅山陆间海有地中海和红海但只有红海是夸张的地中海是收缩的故b-红海 e-地中海根据这三项就可得出答案为D3.(1)目前南极磷虾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困难是()3.(2)南极磷虾种群数量不减反增主要原因可能是()A. 价值不高B. 生态压力C. 成本过高D. 资源有限【答案】C【解析】(1)南极磷虾资源开发面临困难较多如环境恶劣、远离港口、远离补给、远离市场、航行距离长等此外捕捞、加工技术仍存在问题这些都导致成本过高故C正确南极磷虾种群数量巨大具有很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且目前捕捞限额占资源蕴藏量比例极小(约1/100)故A、B、D不正确故选C【答案】B【解析】(2)全球变暖使南极海冰明显消退冰期缩短冰层变薄冬季海冰可以为南极磷虾提供觅食栖息和躲避敌害的场所海冰的减少不利于南极磷虾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AC 不符合题意人类对须鲸等海洋生物的捕杀使磷虾天敌减少磷虾种群数量不减反增 B符合题意南极海域人类活动强度较小排放的污染物较少且南极海域水量巨大水体自净能力强目前未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D不符合题意故选B4.(1)湖南省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主要在()4.(2)湖南省高速铁路运营开通带来的有利影响是()A. 湘西北地区B. 湘西南地区C. 湘中东部地区D. 湘东北地区【答案】A【解析】(1)由图可知湖南省西北部无高铁线分布说明这里人口密度小城市化水平低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故选A【答案】D【解析】(2)湖南省高速铁路连接了湖南省人口、城市、经济的密集地带其运营开通可以加强城市之间人口、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联系可以扩大和增强长株潭城市圈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布局但不能促进优质生产要素集聚高速铁路的运营开通不可能扩大长沙市的行政管辖范围湖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尚低不可能大量迁出低端的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故选D5.(1)下列四幅“海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与洋流关系示意图”中与b洋流相符的是()5.(2)b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C【解析】(1)海平面温度变化的一般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图中等温线在山脉处发生弯曲山区气温较其他地区低等温线凸向较低纬度因此该地区位于北半球根据海洋等温线分布规律图①③位于南半球 b洋流位于北半球大陆西岸可能是中低纬度寒流如图④ 也可能是中高纬度暖流如图②故选C【答案】D【解析】(2)结合上题分析洋流性质不能确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可能增温增湿也可能降温减湿若是暖流不能形成著名渔场顺洋流航行时可以增加轮船航速反之减速不管是寒流还是暖流也不论其流向如何都可将污染物带走加快污染物的净化故选D6.(1)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列序号所代表的海域及其海洋权益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领海沿海国对其享有与领陆一样的主权b.②是内水沿海国对其享有与领陆一样的主权c.③是毗连区属于专属经济区沿海国对其享有部分主权d.④是专属经济区其他国家在此区域内拥有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e.⑤是大陆架其他国家在此区域内拥有航行、飞越的权利6.(2)钓鱼岛属于我国的自然原因是()A. adeB. abcC. cdeD. bce【答案】C【解析】(1)读图可知②应该为领海沿海国对其享有与领陆一样的主权①应该为内水沿海国对其享有与领陆一样的主权③是毗连区属于专属经济区沿海国对其享有部分主权④是专属经济区其他国家在此区域内拥有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⑤是大陆架其他国家在此区域内拥有航行、飞越的权利①②不符合③④⑤符合综上 ABD 错误 C正确故选C【答案】D【解析】(2)钓鱼岛等岛屿属于我国的自然原因是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上故选D7.(1)③海域为()7.(2)为建设海洋强国我国加强了对南海的执法力度主要因为其()①国防位置重要②海洋资源丰富③岛屿面积宽广④是我国海上生命线A. 领海B. 毗连区C. 专属经济区D. 公海【答案】B【解析】(1)读图可知③海域为毗连区故选B【答案】B【解析】(2)我国加强了对南海的执法力度是因为其国防位置重要、海洋资源丰富、是我国海上生命线南海岛屿众多但面积并不宽广故选B8.(1)三沙市隶属()8.(2)三沙市成立的主要意义或职能是()A. 台湾省B. 海南省C. 广东省D. 广西壮族自治区【答案】B【解析】(1)结合我国行政区的划分可知三沙市位于海南岛南部隶属于我国海南省故选B【答案】C【解析】(2)三沙市虽然岛屿面积不大但海域面积广阔故三沙市的设立对维护国家安全加强对岛屿及所辖海域的管理意义重大故选C9.(1)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基本上分布在()9.(2)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有利于()①巩固国家安全②强化公民海洋意识③维护渔民合法权益④树立公民海洋国土观念A. 领海B. 毗连区C. 专属经济区D. 大陆架【答案】D【解析】(1)防空识别区是一国根据自己的空中防御需要划定的一个空中预警范围通常情况下以该国的战略预警机和预警雷达所能覆盖的最远端作为“防空识别区”的界限它比领空和专属经济区的范围要大得多根本不属于国际法中的主权范畴 D正确故选D【答案】B【解析】(2)防空识别区是沿海国家或地区基于海防空防安全需要在面向海洋方向的领空外划定的特定空域用于及时识别、监视、管制和处置进入该空域的航空器留出预警时间保卫空防安全实质是基于国防需要而划设的预警区域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与维护渔民合法权益无关①②④正确故选B10.(1)甘泉岛、全富岛微塑料污染较重的海滩位于()10.(2)与两岛海滩微塑料污染分布密切相关的条件是()10.(3)两岛海滩微塑料污染直接威胁()A. 环礁外侧B. 环礁内侧C. 东侧D. 南侧【答案】B【解析】【答案】D【解析】【答案】C【解析】11.(1)选择冬季过后检查海冰年龄的主要目的是()11.(2)2020年3月15日北极地区海冰与1985年3月15日相比()11.(3)与北极地区海冰年龄分布变化成因相似的是()A. 计算春季海冰覆盖厚度B. 预估夏季残留海冰面积C. 推测秋季海冰年龄分布D. 统计冬季海冰影响区域【答案】B【解析】冬季过后可直接测量春季海冰厚度无需检查海冰年龄 A错误北极海冰冬生长、夏季融化冬季过后检查海冰年龄可预估夏季残留海冰面积是选择冬季过后检查海冰年龄的主要目的 B正确冬季过后检查海冰年龄可推测秋季海冰年龄分布但不是主要目的 C错误统计冬季海冰影响区域应在冬季进行而不是冬季过后 D错误【答案】D【解析】根据上图可知北极点海冰年龄变化也比较大所以A错1﹣2年海冰年龄层面积在增加 B错该地区是亚洲的东北部海冰年龄比西北部变化大所以C错北美洲沿海海冰变化较大基本上从4年以上降到低年龄所以D正确【答案】C【解析】A、气候变冷才能北极苔原带冰雪化转变故错B、全球气候变暖能使南极沿海地区降水明显增多故错C、青藏高原近年产草量剧烈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故对D、东北林区冬季积雪保温明显与全球气候变暖无关故错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12.(1)简述钓鱼岛的形成过程12.(2)说出钓鱼岛附近海域可开发的自然资源并任选一种分析其成因12.(3)说明钓鱼岛上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原因12.(4)简述我国政府在钓鱼岛及附属岛屿采取一系列措施的意义【答案】(1)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后抬升形成岛屿【解析】(1)钓鱼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碰撞挤压后抬升形成岛屿【答案】(2)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油气资源成因地质时期大量的海洋生物遗体在海底被泥沙掩埋被埋藏的生物遗体与空气隔绝处在缺氧的环境中逐渐变成了石油和天然气(或渔业资源成因大陆架宽广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附近有寒暖流交汇)【解析】(2)钓鱼岛附近海域可开发的自然资源有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油气资源的形成是因为地质时期大量的海洋生物遗体在海底被泥沙掩埋被埋藏的生物遗体与空气隔绝处在缺氧的环境中逐渐变成了石油和天然气渔业资源的形成是因为该地区大陆架宽广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且附近有寒暖流交汇【答案】(3)纬度较低四面临海水热条件较好适宜生物生长繁衍周边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加上岛上植被覆盖率高为鸟类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人类活动较少自然环境优良【解析】(3)读图可知钓鱼岛纬度较低四面临海水热条件较好适宜生物生长繁衍周边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加上岛上植被覆盖率高为鸟类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且人类活动较少自然环境优良动植物资源丰富【答案】(4)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保障国家领土完整有利于增加渔业、油气资源的保有量(或有利于保障合理的海洋开发活动)有利于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的意识【解析】(4)钓鱼岛及附属岛屿是我国的固有领土政府部门对钓鱼岛及附属岛屿开展常态化监视、监测并发布天气和海洋观测预报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保障国家领土完整有利于增加自然资源的保有量强化海洋意识13.(1)关于钓鱼岛的叙述正确的是()13.(2)东海海底大陆架的矿产资源除了滨海砂矿外主要有________资源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种类丰富除上述的几种外还有13.(3)图中上海沿海主要的海岸类型是________ 钓鱼岛的海岸类型是________ 13.(4)上海附近海域的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近年来面临无鱼可捕的现状请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13.(5)我国政府和人民坚决维护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和我国的领土完整阐述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何重大意义A. 火山喷发而形成B. 位于板块生长边界C. 位于亚欧板块上【答案】C【解析】钓鱼岛位于亚欧板块上处在板块的消亡边界不是火山喷发形成 C对【答案】油气【解析】东海海底大陆架的矿产资源除了滨海砂矿外主要有油气资源【答案】淤泥质海岸, 基岩海岸【解析】图中上海沿海由于受长江泥沙淤积的影响主要的海岸类型淤泥质海岸钓鱼岛的海岸是由坚硬岩石组成的海岸崖壁峭立岩石受海水侵蚀强烈海岸类型是基岩海岸【答案】原因过渡捕捞海洋污染对策休渔发展海洋养殖、增殖和海洋牧场减少捕捞加强海洋环境管理控制向海洋排放污染物【解析】近年来面临无鱼可捕的现状是因为过渡捕捞海洋污染造成的对策休渔发展海洋养殖、增殖和海洋牧场减少捕捞加强海洋环境管理控制向海洋排放污染物【答案】原因过度捕捞海洋污染对策休渔发展海水养殖、增殖和海洋牧场减少捕捞加强海洋环境管理控制向海洋排放污染物【解析】近年来面临无鱼可捕的现状主要是过度捕捞海洋污染造成的解决措施主要是实行休渔禁止在鱼类产卵期捕捞发展海水养殖、增殖和海洋牧场减少捕捞加强海洋环境管理控制向海洋排放污染物等。
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日本《朝日新闻》曾报道,日本一项扩张大陆架计划目前遇到障碍,可能在向联合国提交申请报告前就会流产。
日本原计划用20年的时间推进此项计划,将相当于其国土面积的1.7倍,大约65万平方千米的大陆架划归到自己名下。
据此完成第1~3题。
图中表示大陆架区域的是( )A.aB.bC.cD.d2关于此次日本扩张大陆架计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此计划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所有规定B.其主要目的是扩大领海面积C.为了增加资源后备储量,成为资源大国D.日本扩张大陆架的计划不影响中国的海洋权益3关于大陆架资源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②广泛分布锰结核③是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区域④有煤、硫、磷等矿产资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第1题,从图示可知a表示海岸,b表示大陆架,c表示大陆坡,d表示海盆,故选B项。
第2题,从材料可知,日本的计划部分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即公平分享海洋利益,故A项不正确;其主要目的是增加资源(特别是石油)的后备储量,故选C项;而B、D两项明显是错误的。
第3题,锰结核分布在2 000~6 000米的大洋底部,并不分布在大陆架上,故选D项。
答案:1B 2C 3D4. “祖国的宝岛,我可爱的家乡……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据此完成第4~5题。
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下图中,表示黄岩岛的是( )A.甲岛B.乙岛C.丙岛D.丁岛5 2012年5月,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首钻成功,其重要意义在于( )①宣示我国对南海的主权②行使对钻井平台周边我国海域的管辖权③解决我国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④标志我国能够独立进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第4题,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图中表示黄岩岛的是甲岛。
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 时间: 90 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 每题 2 分,共 50 分 )依据以下图中相关的地理因素,回答1~3 题。
1.图中地域特别简单发生的自然灾祸是()A.滑坡、泥石流B.水土流失C.洪涝D.荒漠化2.全世界天气变暖,海平面上涨,使该地域发生频次增添的自然灾祸是()A.干旱B.土壤盐渍化C.地裂痕D.风暴潮3.可以抬高洪水水位的人类活动是()①堤坝束狭河床②修建水库③流域内砍伐丛林④在河流两岸修建定居点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答案: 1.C 2.D 3.D4.2004 年 12 月 26 日,印度洋海啸造成了重要人员伤亡。
据报导,在海啸到临前的印尼某海滩上,一个英国小女孩依据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发现了海啸先兆,劝父亲母亲和其余人走开了海滩,使数百人免于灾害。
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波涛,其波长可达数百千米,浪高达数十米。
海啸到暂时,必定陪伴的现象是()①海面忽然上涨和降落②海水变污浊,发出异味和异样声音③暴风④大雨或暴雨A.①②B.②③ C .③④D.①④分析:选 A。
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波涛,此次印度洋海啸是海底地震惹起的,它会使得海面忽然的上涨或降落,而且会有一些异样的声音。
但对大气运动不会造成多大影响,所以,狂风和暴雨等现象不会陪伴着海啸而来,所以此题应选A。
当地时间2019 年 11 月 23 日清晨,印尼爪哇岛南部海疆发生了里氏 3.7 级地震。
据此完成 5~7 题。
5.此次地震所发生的海疆是()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6.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A.太平洋板块的消亡界限B.亚欧板块的消亡界限C.太平洋板块的生长界限D.亚欧板块的生长界限7.除了海底地震能惹起海啸外,还可能惹起海啸的有()①滑坡②泥石流③海底火山迸发④风暴潮A.①②B.②③ C .③④D.①④分析:第 5 题,从地震发生地可知,本次地震发生在印度洋上。
第 6 题,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固,在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2019-2020学年度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习题精选
第1题【单选题】
看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温度、蒸发量和降水量按纬度分布的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上图中①-④四个曲线中表示海洋表面盐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上图中B纬度④曲线数字比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洋流
C、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
【答案】:无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有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标志着建立国际海洋新秩序的时代已经到来
B、《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保持了沿海国和群岛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范围
C、美、英、巴西和中国等国家都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D、《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解决了有争议的海岛问题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图表示多数沿海国家由其海岸向外延伸拥有的( )
A、领海范围为a+b=200海里
B、专属经济区范围为a+b=200海里
C、领海范围为a=12海里。
最新精选中图版地理选修2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6.2 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习题精选第二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海洋生态破坏的原因有( )①某些海洋工程建设不尽科学、合理②潮汐现象③人类对海洋生物过度捕捞④波浪运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读海底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c为大陆架,d为海沟B、e处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C、a~b处渔业资源丰富D、c~d处是目前海洋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上图中abcde海底地形的形成与板块相互作用有关的有几个( )A、1B、2C、3D、4【答案】:无【解析】:第3题【单选题】关于海冰和冰山的描述错误的是( )A、海水结冰,海区盐度会降低B、海冰主要是咸水冰,高纬度海区直接由海水凝结形成C、冰山为陆地淡水冰川滑入海洋而成,夏季冰山数量多D、冰山的撞击力巨大,隐藏在海水中的部分危险更大【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读某海域示意图,图中海域油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油轮排放和油轮泄漏B、海底石油开采排放原油C、海风从产油区将油污吹来D、洋流从产油区将油污带来【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①使污染区域更集中②加剧污染程度③使污染区域更分散④减轻污染程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石油污染除了会造成海域内动物的死亡外,还会( )①破坏海滨娱乐场②造成海岸环境退化③造成生态破坏④使海水富营养化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自1996年6月1日起,我国每年在南海海域实施为期60天的伏季休渔制度,休渔期间在南海海域不得有任何渔船作业。
选择在6、7月两个月休渔的原因是( )A、这一时段多发台风,确保渔民安全B、这一时段海水温度高,蒸发强,海水盐度大,鱼类少C、这一时段南海幼鱼比例最大,为了保护渔业资源D、这一时段多有赤潮发生,影响渔业生产【答案】:第8题【单选题】人工鱼礁是一种人为的海底堆积物。
最新精选高中地理选修2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中图版练习题第六十四篇
➢第1题【单选题】
不可能造成海洋污染的因素有( )
A、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
B、施入农田的杀虫剂
C、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D、海上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我国虽然对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我们又主张对南沙群岛附近的石油资源“共同开发”,这反映了我国( )
A、软弱无能
B、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国际争端
C、公平分享海洋利益,合作开发海洋资源
D、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石油污染成为日益突出的海洋污染问题,下列海域污染严重的是( )
①沿海水域②海上航道沿线③海上石油产区④石油输出港附近海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关于海冰和冰山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海水结冰,海区盐度会降低
B、海冰主要是咸水冰,高纬度海区直接由海水凝结形成
C、冰山为陆地淡水冰川滑入海洋而成,夏季冰山数量多
D、冰山的撞击力巨大,隐藏在海水中的部分危险更大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农牧化、海洋油气开发和深海采矿已形成规模,海洋将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新的依托空间。
下列行为不可能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是( )
A、大面积的海水养殖
B、大量捕杀饵料生物
C、渔业过度捕捞
D、定期海上休渔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