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化学第十章表面现象

物理化学第十章表面现象

物理化学第十章表面现象
物理化学第十章表面现象

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18)--单元测试卷

第十章 电化学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电池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可逆放电,则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应为 。 A :m r Δ H ; B :r m ΔG ; C :m r ΔS T 2. 适用于恒温恒压下电化学过程的可逆性判据为 。 A :W G ′≥?; B :0≤?G ; C :W G ′≤? 3. 关于阴极阳极和正极负极,以下说法不准确的是 。 A :电势较高的电极称为正极,反之为负极; B :在阴极上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反之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 C :正极就是阳极,负极就是阴极 4. 电化学反应的热力学特征是 。 A :反应中吉氏函数的变化值大于系统与环境间交换的电功; B :反应中吉氏函数的变化值小于系统与环境间交换的电功; C :反应中吉氏函数的变化值等于系统与环境间交换的电功 5. 已知H 2O(l)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1285.85kJ mol ???,标准摩尔生成吉氏函数为 1237.14kJ mol ???。若采用电解的方法使1molH 2O 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且反应进度?ξ =1mol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理论上输入的电功至多为237.14 kJ ; B :理论上输入的电功至少为237.14 kJ ; C :理论上与外界交换的热量为285.85 kJ 6. 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池反应为o o 222H ()0.5O ()H O(l)p p +→,在298K 时o 1.229V E =,则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o K 为 。 A :1.0; B :1.44×1020; C :3.71×1041 7. 若o 2{Fe |Fe}E a +=,o 23{Fe ,Fe |Pt}E b ++=,则o 3{Fe |Fe}E += 。 A :(2a -b )/3; B :(2a +b )/3; C :(a +b )/2 8. 电池反应2-20.5Cu 0.5Cl 0.5Cu Cl +++的标准电势为o 1E ,2-2Cu Cl Cu 2Cl ++=+的标准电 势为o 2E ,则o 1E o 2E 。 A :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9. 若将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池反应写为222H (g)0.5O (g)H O(l)+→,或写为 2222H (g)O (g)2H O(l)+→。相应电池反应的电势和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分别为12E E 、和o o 12K K 、。则它们间的关系为 。

物理化学测验题(表面)

物理化学测验题(六) 一、选择题。在题后括号,填上正确答案代号。 1、接触角是指: (1)g/l界面经过液体至l/s界面间的夹角; (2)l/g界面经过气相至g/s界面间的夹角; (3)g/s界面经过固相至s/l界面间的夹角; (4)l/g界面经过气相和固相至s/l界面间的夹角; 2、朗缪尔公式克描述为:( )。 (1)五类吸附等温线; (2)三类吸附等温线; (3)两类吸附等温线; (4)化学吸附等温线。 3、化学吸附的吸附力是:( )。 (1)化学键力;(2)德华力; (3)库仑力。 4、温度与表面力的关系是: ( )。 (1)温度升高表面力降低; (2)温度升高表面力增加; (3)温度对表面力没有影响; (4)不能确定。 5、液体表面分子所受合力的方向总是:( ),液体表面力的方向总是:( )。 (1)沿液体表面的法线方向,指向液体部; (2)沿液体表面的法线方向,指向气相; (3)沿液体的切线方向; (4)无确定的方向。 6、下列各式中,不属于纯液体表面力的定义式的是: ( ); (1)p T A G ,??? ????; (2) p T A H ,??? ???? ; (3) V T A F ,? ?? ???? 。 7、气体在固体表面上吸附的吸附等温线可分为:( )。 (1)两类; (2)三类; (3)四类; (4)五类。 8、今有一球形肥皂泡,半径为r ,肥皂水溶液的表面力为σ,则肥皂泡附加压力是:( )。 (1)r p σ2=? ;(2)r p 2σ =?;(3)r p σ 4=?。 9、若某液体能在某固体表面铺展,则铺展系数?一定:( )。 (1)< 0; (2)> 0;(3)= 0。 10、等温等压条件下的润湿过程是:( )。 (1)表面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过程; (2)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增加的过程;

表面物理化学习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得就是:( C ) (A) 生成得新鲜液面都有表面张力 (B)平面液体没有附加压力 (C)弯曲液面得表面张力得方向指向曲率中心 (D)弯曲液面得附加压力指向曲率中心 2、 水在临界温度时得表面Gibbs自由能: (C ) (A)(A)大于零(B) 小于零 (C)等于零 (D)无法确定 3、 一个 U 型管得两臂直径不同,一端为1×10-3 m,另一端为 3×10—3 m,水得表 面张力为0、072 N·m-1。如用这个 U 型管装上水来测量压力,将引入得误差为: ( B ) (A) 72 Pa (B) 192 Pa (C) 96 Pa (D)288 Pa 4、 低压下,气体 A 在表面均匀得催化剂上进行催化转化反应,其机理为: A(g) + KA K ─→ B(g) + K 第一步就是快平衡, 第二步就是速控步,则该反应表观为几级? ( B ) (A)零级???? (B)一级 ?(C) 二级????(D) 无级数 5 、表面过程中ΔG(表面)=-W'得充要条件除了等温等压外,还有:(D) A,不做其它功; B,热力学可逆; C,组成不变; D,就是B与C。 6、物质表面张力得值与:( C ) A,温度无关; B,压力无关; C,表面大小无关; D,另一相物质无关。 7、以P平、P凸、P凹分别表示平面、凸面、凹面液体上得饱与蒸汽压,三者关系为: ( B ) A,P平>P凹>P凸;B,P凸〉P平>P凹; C,P凸〉P凹〉P平; D,三者相同. 8、常见亚稳态现象都与表面性质有关,下面说法正确得就是:(D ) A,过饱与蒸气就是由于小液滴得蒸气压小于大液滴得蒸气压所致; B,过热液体形成原因就是新相种子-—小气泡得附加压力太小; C,饱与溶液陈化、晶粒长大,因为小晶粒溶解度比大晶粒大; D,人工降雨时在大气中撒入化学物质主要得目得就是促进凝结中心形成 9、对亲水性固体表面,其相应接触角θ就是:( B ) A,θ>90°; B,θ<90°;C,θ=180°;D,θ可为任意角 1O、Langmuir吸附理论中说法符合基本假定得就是:( A )

(完整版)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期末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2. 下列三种胶体分散系统中,热力不稳定的系统是: ( ) A. 大分子溶胶 B. 胶体电解质 C. 溶胶 3. 热力学第一定律Δ U=Q+W只适用) (A) 单纯状态变化(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D) 封闭物系的任何 4.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 ( ) (A)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B)实际过程中功的损失无法避免 (C)能量传递的形式只有热和功 (D)热不能全部转换成功 5.如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入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 ) (A)W =0 ,Q <0 ,U <0 (B). W>0,Q <0,U >0 (C)W <0,Q <0,U >0 (D). W <0,Q =0,U >0 6.对于化学平衡 ,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平衡态就是化学反应的限度 (B)化学平衡时系统的热力学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C)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化学势相等 (D)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化学平衡态 7.封闭系统内的状态变化: ( ) A 如果系统的 S sys>0,则该变化过程自发 B 变化过程只要对环境放热,则该变化过程自发

C 仅从系统的 S sys ,变化过程是否自发无法判断

8. 固态的 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 自由度分别是( ) A. 1 ,1,1,2 B. 1 ,1,3,0 C. 3 ,1,2,1 D. 3 ,2,2,2 9. 在定压下, NaCl 晶体,蔗糖晶体,与它们的饱和混合水溶液平衡共存时,独立组分数 C 和条件自由度 f :( ) A C =3, f =1 B C =3 , f =2 C C =4, f =2 D C =4 , f =3 10. 正常沸点时,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中( ) (A) Δ S=0 (B) ΔG=0 (C) Δ H=0 (D) ΔU=0 12. 下面的说法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是( ) (A) 在一完全绝热且边界为刚性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时 , 其内能一定变化 (B) 在无功过程中 , 内能变化等于过程热 , 这表明内能增量不一定与热力学过程无关 (C) 封闭系统在指定的两个平衡态之间经历绝热变化时 , 系统所做的功与途径无关 (D) 气体在绝热膨胀或绝热压缩过程中 , 其内能的变化值与过程完成的方式无关 13. 对于理想的水平液面,其值为零的表面物理量是( ) (A) 表面能 (B) 比表面吉布斯函数 (C) 表面张力 (D) 附加压力 14. 实验测得浓度为 0.200mol ·dm -3 的 HAc 溶液的电导率为 0.07138S ·m -1 ,该溶液的摩尔 电导率Λ m (HAc) 为( ) 2 -1 2 -1 A. 0.3569S · m 2· mol -1 B. 0.0003569S ·m 2·mol -1 2 -1 2 -1 C. 356.9S · m 2· mol -1 D. 0.01428S ·m 2· mol -1 15. 某化学反应其反应物消耗 7/8 所需的时间是它消耗掉 3/4 所需的时间的 1.5 倍,则反 应的级数为( ) A. 零级反应 B. 一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三级反应 11. 以看作封闭体系的是( A. 绝热箱中所有物质 B. 两个铜电极 C. 蓄电池和铜电极 D. CuSO 4 水溶液 如图,将 C uSO 4水溶液置于绝热箱中,插入两个铜电极,以蓄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可 )。

中南大学表面物理化学化学试题-答案

中南大学研究生考试试卷 2009— 2010学年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时间110分钟 表面物理化学化学课程32学时2.0学分考试形式:开卷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卷面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卷面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液体表面最基本的特性是( A ) A.倾向于收缩 B.倾向于铺展 C.形成单分子吸附层 2.若将液体与毛细管壁间的接触角近似看作0°,则液体在毛细管中的液面可以看作( C ) A.凹型 B.凸型 C.球面 3.下列方程均为计算液a/液b界面张力γab的经验公式,其中Fowkes公式为( C ) A.γab =γa -γb B.γab =γa + γb -2(γaγb)1/2 C.γab =γa + γb -2(γa dγb d)1/2 4.吊片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时,要求尽可能采用表面粗糙的吊片材料,其目的是( A ) A.改善液体对吊片的润湿使θ接近于0° B. 改善液体对吊片的润湿使θ接近于90° C.改善液体对吊片的润湿使θ接近于180° 5.溶液中溶剂记为1、溶质记为2,则吸附量Γ2(1)的含义为( C ) A.单位面积表面相与含有相等总分子数的溶液相比较,溶质的过剩量 B.单位面积表面相与含有等量溶质的溶液相比较,溶剂的过剩量 C.单位面积表面相与含有等量溶剂的溶液相比较,溶质的过剩量 6.C12H25SO4Na(1)、C14H29SO4Na(2)、C16H33SO4Na(3)三种物质在水表面吸附达到饱和状态时,三种物质分子在表面所占面积a m存在下列关系( B ) A. a m,1> a m,2> a m,3 B. a m,1≈a m,2≈a m,3 C. a m,1< a m,2< a m,3 7.苯在水面上先迅速展开后又自动收缩成为小液滴漂浮在水面上,用于描述苯液滴形状的表化专业术语是( C ) A.二维液膜 B.多分子层 C.透镜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任何液面都存在表面张力 B.平面液体没有附加压力 C.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方向合力指向曲率中心 D.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曲率中心 9.运用过滤手段进行溶胶净化的目的是( B ) A.除掉反应过程中过量的副产物 B.除掉过量的电解质 C.除掉溶胶体系中的粗离子 10.对于胶体体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电解质引发胶体体系聚沉的主要原因是使扩散层变厚 B.低浓度的聚合物可以使胶体体系发生聚沉,而高浓度的聚合物却可以使胶体体系稳定 C.胶体体系属于热力学多相体系,由于界面自由能显著,所以无论采取何种措施都不可 能获得相对稳定的胶体溶液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液-固润湿过程有_沾湿_ ,_ 浸湿_ , _铺展_ . 2.固体自溶液中吸附时,极性吸附剂易于从非极性溶液中吸附__极性_____物质,而非极 性吸附剂易于从极性溶液中吸附__非极性____物质。

物理化学部分答案

3.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和绝热不可逆过程的功,都可用公式V W C T =?计算,那两种过程的功是否一样? 答:不一样。过程不同,终态不相同,即ΔT 不一样,因此绝热可逆和绝热不可逆两过程所做功不一样。 6.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一定量氢气和氧气从四种不同的途径生成水:(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爆鸣反应;(3)氢氧热爆炸;(4)氢氧燃料电池。在所有反应中,保持反应始态和终态都相同,请问这四种变化途径的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值是否相同? 答:应该相同。因为热力学能和焓是状态函数,只要始终态相同,无论通过什么途径,其变化值一定相同。这就是:异途同归,值变相等。 7. 理想气体向真空绝热膨胀后,他的温度将( )。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不一定 答:(C )对于理想气体而言,内能仅仅是温度的单值函数,经真空绝热膨胀后,内能不变,因此体系温度不变。 9. 公式?H = Q p 适用于哪个过程( )。 (A )理想气体绝热等外压膨胀 (B )H 2O (s )273K 101.3kPa 垐垐垐垎噲垐垐垐,H 2O (g ) (C )Cu 2+(aq )+2e - → Cu (s ) (D )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膨胀 答:(B )式适用于不作非膨胀功的等压过程。 1. (1)一系统的热力学能增加了100kJ ,从环境吸收了40kJ 的热,计算系统与环境的功的交换量; (2)如果该系统在膨胀过程中对环境做了20kJ 的功,同时吸收了20kJ 的热,计算系统热力学能的变化值。 解: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W + Q ,即有: (1)W =ΔU -Q = 100 – 40 = 60kJ (2)ΔU = W + Q = -20 + 20 = 0 2. 在300 K 时,有 10 mol 理想气体,始态压力为 1000 kPa 。计算在等温下,下列三个过程做膨胀功: (1)在100 kPa 压力下体积胀大1 dm 3 ; (2)在100 kPa 压力下,气体膨胀到压力也等于100 kPa ; (3)等温可逆膨胀到气体的压力等于100 kPa 。 解: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 V= nRT ,即有: V nRT p = (1)∵ W = -p e ΔV = -p e (V 2-V 1) ∴ W = -100×103×1×10-3 = -100J

物理化学 表面张力 动力学习题附答案2

物化第8-10试卷 一、选择题 1. 物质表面张力的值与:( C ) A.温度无关B.压力无关C.表面大小无关D.另一相物质无关 2.在液面上,某一小面积S周围表面对S有表面张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表面张力与液面垂直; B.表面张力与S的周边垂直; C.表面张力沿周边与表面相切; D.表面张力的合力在凸液面指向液体内部(曲面球心),在凹液面指向液体外部。 3. 表面活性物质的实质性作用是:( B ) A,乳化作用;B,降低表面张力;C,加溶作用;D,降低物质的溶解性 4.某温度压力下,有大小相同的水滴、水泡和气泡,其气相部分组成相同,见图。它们三者表面自由能大小为:(C) A.G a = G c < G b; B.G a = G b > G c ; C.G a < G b < G c ; D.G a = G b = G c 。 5.对于有略过量的KI存在的AgI溶胶,下列电解质中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D ) A . NaCl B. K3[Fe(CN)6] C. MgSO4 D. FeCl3 6.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 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 B. 胶体加入电解质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

C. 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稳定的分散系 D. 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中不存在布朗运动 7.某化学反应的计量方程为A 2B C D k +??→+,实验测定得到其速率系数为3110.25(mol dm )s k ---=??,则该反应的级数为 ( C ) (A )零级反应 (B )一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三级反应 8.有一个平行反应,①1a,1,A B E k ???→;②2a,2,A D E k ???→。已知反应①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②的活化能,即a,1a,2E E >,以下措施中哪一种不能改变获得产物B 和D 的比例? ( B ) (A) 提高反应温度 (B) 延长反应时间 (C) 加入适当催化剂 (D) 降低反应温度 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 一步完成的反应是基元反应。 B. 由一个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简单反应。 C.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复杂反应。 D. 基元反应都是零级反应。 10. 加入正催化剂使反应速度加快,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 使反应体系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高 B. 使反应体系的活化分子总数增多。 C. 使反应体系的活化分子百分数降低。 D. 使反应体系的活化能降低。 二、选择题 1.溶胶的动力性质包括 布朗运动 、 扩散作用 和 沉降作用 。

物理化学第十章自测题

第十章自测题 一、选择题 1.当发生极化作用时,两电极的电极电势的变化为( )。 (a)?阳变大,?阴变小 (b)?阳变小,?阴变大 (c)两者都变大 (d)两者都变小 2.用铜电极电解CuCl 2的水溶液,不考虑超电势,在阳极上将会发生的反应为(已知 V Cu Cu 337.02=+ θ?,V O H O 23.122=θ ?,V Cl Cl 360.12 =- θ?)( )。 (a)析出氧气 (b)析出氢气 (c)析出铜 (d)铜电极氧化 3.已知V Fe Fe 440.02-=+ θ ?,V Cd Cd 402.02-=+ θ ?,将Fe(s)与Cd(s)的粉末投入含Fe 2+(0、10 mol ?kg -1)与含Cd 2+(0、001 mol ?kg -1)的溶液中,Fe(s)与Cd(s)粉将( )。 (a)都溶解 (b)Fe(s)不溶,Cd(s)溶解 (c)都不溶解 (d)Fe(s)溶解,Cd(s) 不溶 4.298K 时,在0、10 mol ?kg -1的HCl 溶液中,氢电极的可逆电势约为-0、06V ,当用铜电极电解此溶液,氢在Cu 电极上的析出电势应( )。 (a)大于-0、06V (b)等于-0、06V (c)小于-0、06V (d)无法判定 5.极谱分析仪所用的测量阴极为( )。 (a)电化学极化电极 (b)浓差极化电极 (c)理想可逆电极 (d)难极化电极 6.以石墨为阴极,电解0、01 mol ?kg -1NaCl 溶液,已知 V Cl Cl 36.12 =- θ?,02=Cl η,V O H H O 229.122 ,=+θ ?,V O 8.02=η,则在阳极上首先析出的就是 ( )。 (a)Cl 2(g) (b)O 2(g) (c)Cl 2与O 2混合气 (d)无气体析出 7.298K 时,以1A 电流电解CuSO 4溶液时,析出0、1molCu(s)所需时间约为( )。 (a)20、2h (b)5、4h (c)2、7h (d)1、5h 8.电解时,在电极上首先发生氧化反应的就是( )。 (a)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者 (b)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者 (c)考虑极化后实际析出电极电势最大者 (d)考虑极化后实际析出电极电势最小者 9.通电于含有相同浓度的Fe 2+, Ca 2+, Zn 2+ 与Cu 2+的电解质溶液, 已知 V Fe Fe 440.02-=+ θ?,V Ca Ca 866.22-=+θ?,V Zn Zn 763.02-=+ θ?,V Cu Cu 337.02=+θ ?,设H 2因有超电势而不析出,则这些金属在阴极析出的次序为( )。 (a) Ca → Zn → Fe → Cu (b) Ca → Fe → Zn → Cu (c) Cu → Fe → Zn → Ca

表面物理化学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 生成的新鲜液面都有表面张力 (B) 平面液体没有附加压力 (C) 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的方向指向曲率中心 (D)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曲率中心 2. 水在临界温度时的表面Gibbs自由能: ( C ) (A)(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等于零 (D) 无法确定 3. 一个 U 型管的两臂直径不同,一端为 1×10-3 m,另一端为 3×10-3 m,水的表 面张力为 0.072 N·m-1。如用这个 U 型管装上水来测量压力,将引入的误差为: ( B ) (A) 72 Pa (B) 192 Pa (C) 96 Pa (D) 288 Pa 4. 低压下,气体 A 在表面均匀的催化剂上进行催化转化反应, 其机理为: A(g) + K A K ─→ B(g) + K 第一步是快平衡, 第二步是速控步, 则该反应表观为几级? ( B ) (A) 零级 (B) 一级 (C) 二级 (D) 无级数 5 . 表面过程中ΔG(表面)= -W'的充要条件除了等温等压外,还有:( D ) A,不做其它功; B,热力学可逆; C,组成不变; D,是B和C。 6. 物质表面张力的值与:( C ) A,温度无关; B,压力无关; C,表面大小无关; D,另一相物质无关。 7. 以P平、P凸、P凹分别表示平面、凸面、凹面液体上的饱和蒸汽压,三者关系为:( B ) A,P平>P凹>P凸; B,P凸>P平>P凹; C,P凸>P凹>P平; D,三者相同。 8. 常见亚稳态现象都与表面性质有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D ) A,过饱和蒸气是由于小液滴的蒸气压小于大液滴的蒸气压所致; B,过热液体形成原因是新相种子——小气泡的附加压力太小; C,饱和溶液陈化、晶粒长大,因为小晶粒溶解度比大晶粒大; D,人工降雨时在大气中撒入化学物质主要的目的是促进凝结中心形成 9. 对亲水性固体表面,其相应接触角θ是:( B ) A,θ>90°; B,θ<90°; C,θ=180°; D,θ可为任意角 1O. Langmuir吸附理论中说法符合基本假定得是:( A ) A,固体表面均匀、各处吸附能力相同;B,吸附分子可以是单层或多层分子层;C,被吸附 分子间有作用、相互影响;D,吸附和解吸附之间很难建立动态平衡。 11. Langmuir吸附形式之一:θ=bp/(1+bp),它不适用于:( C ) A,化学吸附;B,单分子层吸附;C,多种分子同时被强吸附;D,固体对稀溶液中溶质的吸 附。 12. 表面活性物质的实质性作用是:( B ) A,乳化作用;B,降低表面张力;C,加溶作用;D,降低物质的溶解性 13. 一定体积的水,当聚成一个大水球或分散成许多水滴时,同温度下,两种状态相 比,:以下性质保持不变的 ( B ) (A) 表面能 (B) 表面张力 (C) 比表面

关于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5两个容积均为V的玻璃球泡之间用细管连结,泡内密封着标准状态下的空气。若将其中的一个球加热到100 ?C,另一个球则维持0 ?C,忽略连接细管中气体体积,试求该容器内空气的压力。 解:由题给条件知,(1)系统物质总量恒定;(2)两球中压力维持相同。 标准状态: 因此, 1.8 如图所示,一带隔板的容器中,两侧分别有同温、不同压的H2与N2,P(H2)=20kpa,P(N2)=10kpa,二者均可视为理想气体。

(1)保持容器内温度恒定,抽去隔板,且隔板本身的体积可忽略不计,试求两种气体混合后的压力; (2)计算混合气体中H2和N2的分压力; (3)计算混合气体中H2和N2的分体积。 第二章 2.2 1mol水蒸气(H2O,g)在100℃,101.325kpa下全部凝结成液态水,求过程的功。假设:相对水蒸气的体积,液态水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

2.11 1mol某理想气体与27℃,101.325kpa的始态下,先受某恒定外压恒温压缩至平衡态,在恒容升温至97.0℃,250.00kpa。求过程的W,Q, ΔU, ΔH。已知气体的体积Cv,m=20.92J*mol-1 *K-1。 2.15 容积为0.1 m3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有一绝热隔板,其两侧分别为0 ?C,4 mol 的Ar(g)及150 ?C,2 mol的Cu(s)。现将隔板撤掉,整个系统达到热平衡,求末态温度t及过程的。已知:Ar(g)和Cu(s)的摩尔定压热容分别为 及,且假设均不随温度而变。 解:图示如下 假设:绝热壁与铜块紧密接触,且铜块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可忽略不计

则该过程可看作恒容过程,因 此 假设气体可看作理想气体, ,则 2.25 冰(H2O,S)在100kpa下的熔点为0℃,此条件下的摩尔熔化焓ΔfusHm=6.012KJ*mol-1 *K-1。已知在-10~0℃范围内过冷水(H2O,l)和冰的摩尔定压热容分别为Cpm(H2O,l)=76.28J*mol-1 *K-1和Cpm(H2O,S)=37.20J*mol-1 *K-1。求在常压及-10℃下过冷水结冰的摩尔凝固焓。 O, l)在100 ?C的摩尔蒸发焓。水和2.26 已知水(H 2 水蒸气在25~100℃间的平均摩尔定压热容分别为Cpm(H2O,l)=75.75J*mol-1 *K-1和Cpm (H2O,g)=33.76J*mol-1 *K-1。求在25?C时水的摩尔蒸发焓。

物理化学第六章自测题

第六章 化学平衡 一、选择题 1.在温度T ,压力p 时,理想气体反应C 2H 6H 2(g)+C 2H 4(g)的平衡常数K c /K x 比值为( )。 (a)RT (b)1/RT (c)RT /p (d)p /RT 2.气相反应A+B==2C+D 在298K ,恒定容器内进行,A 和B 的初始分压分别为101.325kPa ,当反应达平衡后,A 和B 的平衡分压均为1/3?101.325kPa ,起始时容器内不含C 和D ,则该反应在298K 时的K c /(mol ?dm -3)为( )。 (a)4.31?10-3 (b)8 (c)10.67 (d)16 3.标准态的选择对某些物理量有影响的是下述几组物理量中的( )。 (a)f ,μ,θ?m r G (b)m ,μθ,A ? (c) a , μθ,θ?m r G (d) a ,μ,0)/(,,=??f W p T G ξ 4.某实际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用逸度表示为θf K ,则θf K 与下述物理量中有关的 是( )。 (a)系统的总压力 (b)催化剂 (c)温度 (d)惰性气体的数量 5.反应CO(g)+H 2O(g)CO 2(g)+H 2(g)在873K ,100kPa 下达化学平衡,当压力增至5000kPa 时,各气体的逸度因子为2CO γ=1.90,2H γ=1.10,CO γ=1.23,O H 2 γ=0.77,则平衡点将( )。 (a)向右移动 (b)不移动 (c)向左移动 (d)无法确定 6.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反应达平衡D(g)+E(g)F(g),若在恒温下加入一定量惰性气体,则平衡将( )。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不移动 (d)无法确定 7.在温度为1000K 时的理想气体反应2SO 3(g)==2SO 2(g)+O 2(g)的平衡常数 K p =29.0kPa ,则该反应的θ?m r G 为( ) (a)28kJ ?mol -1 (b)10.3kJ ?mol -1 (c)-10.3kJ ?mol -1 (d)-28kJ ?mol -1 8.已知FeO(s)+C(s)==CO(g)+Fe(s),反应的θ?m r H 为正,θ?m r S 为正(设θ?m r H 和 θ?m r S 不随温度而变化),欲使反应正向进行,则一定( )。 (a)高温有利 (b)低温有利 (c)与温度无关 (d)与压力有关 二、填空题 1.在298K 时,反应N 2O 4(g)2NO 2(g)的θp K =0.1132,当kPa p p NO O N 1242==, 反应将向 移动。当kPa p O N 1042=,kPa p NO 12=时,反应将向 移动。

物理化学第十章自测题

第十章自测题 一、选择题 1.当发生极化作用时,两电极的电极电势的变化为( )。 (a )?阳变大,?阴变小 (b )?阳变小,?阴变大 (c )两者都变大 (d )两者都变小 2.用铜电极电解CuCl 2的水溶液,不考虑超电势,在阳极上将会发生的反应为(已知V Cu Cu 337.02=+θ?,V O H O 23.122=θ?,V Cl Cl 360.12=-θ?)( )。 (a )析出氧气 (b )析出氢气 (c )析出铜 (d )铜电极氧化 3.已知V Fe Fe 440.02-=+θ?,V Cd Cd 402.02-=+θ?,将Fe(s)和Cd(s)的粉末投入含Fe 2+(0.10 mol ?kg -1)和含Cd 2+(0.001 mol ?kg -1)的溶液中,Fe(s)和Cd(s)粉将( )。 (a )都溶解 (b )Fe(s)不溶,Cd(s)溶解 (c )都不溶解 (d )Fe(s)溶解,Cd(s) 不溶 4.298K 时,在0.10 mol ?kg -1的HCl 溶液中,氢电极的可逆电势约为-0.06V ,当用铜电极电解此溶液,氢在Cu 电极上的析出电势应( )。 (a )大于-0.06V (b )等于-0.06V (c )小于-0.06V (d )无法判定 5.极谱分析仪所用的测量阴极为( )。 (a )电化学极化电极 (b )浓差极化电极 (c )理想可逆电极 (d )难极化电极 6.以石墨为阴极,电解0.01 mol ?kg -1NaCl 溶液,已知V Cl Cl 36.12=-θ?,02=Cl η,V O H H O 229.122,=+θ?,V O 8.02=η,则在阳极上首先析出的是( )。 (a )Cl 2(g) (b )O 2(g) (c )Cl 2与O 2混合气 (d )无气体析出 7.298K 时,以1A 电流电解CuSO 4溶液时,析出0.1molCu(s)所需时间约为( )。 (a )20.2h (b )5.4h (c )2.7h (d )1.5h 8.电解时,在电极上首先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 (a )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者 (b )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者 (c )考虑极化后实际析出电极电势最大者 (d )考虑极化后实际析出电极电势最小者 9.通电于含有相同浓度的Fe 2+, Ca 2+, Zn 2+ 和Cu 2+的电解质溶液, 已知V Fe Fe 440.02-=+θ?,V Ca Ca 866.22-=+θ?,V Zn Zn 763.02-=+θ?,V Cu Cu 337.02=+θ?,设H 2因有超电势而不析出,则这些金属在阴极析出的次序为( )。 (a) Ca → Zn → Fe → Cu (b) Ca → Fe → Zn → Cu (c) Cu → Fe → Zn → Ca

物理化学—表面化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表面2A 一、选择题 1. 在催化剂表面上进行的双分子气相反应, 其机理为: A +K AK B +K BK AK +BK ─→C +D +2K 若催化剂表面是均匀的, 表面反应为控制步骤, 且A、B的吸附皆弱, 则反应表现为几级? ( ) (A) 零级(B) 一级 (C) 二级(D) 无数级 2. 298 K时,蒸气苯在石墨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 吸附等温式,在40 Pa 时,覆盖度θ= 0.05,当θ= 1/2 时,苯气体的平衡压力为:( ) (A) 400 Pa (B) 760 Pa (C) 1 000 Pa (D) 200 Pa 3.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将1 mol水的表面积增加10 倍,作功为W,水的Gibbs自由能变化为?G,此时W与?G的关系为:(?U = Q - W) ( ) (A) ?G = -W(B) ?G = W (C) ?G < -W(D) 不能确定 4. 同一固体, 大块颗粒和粉状颗粒, 其溶解度哪个大? ( ) (A) 大块颗粒大 (B) 粉状颗粒大

(C) 一样大(D) 无法比较 5. 有一露于空气中的球形液膜,直径为2×10-3 m,表面张力为0.072 N·m-1,液膜的附加压力为() (A)36 Pa (B) 72 Pa (C) 144 Pa (D) 288 Pa 6. 单组分气-液平衡体系,在孤立条件下,界面A 发生了d A > 0 的微小变化, 体系相应的熵变d S变化为:( ) (A) d S > 0 (B) d S = 0 (C) d S < 0 (D) 不能确定 7. 在下图的毛细管内装入普通不润湿性液体,当将毛细管右端用冰块冷却时,管内液体将:( ) (A) 向左移动(B) 向右移动 (C) 不移动(D) 左右来回移动 8. 在农药中通常都要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物质, 如烷基苯磺酸盐, 其主要目的是:( ) (A) 增加农药的杀虫药性 (B) 提高农药对植物表面的润湿能力 (C)防止农药挥发 (D) 消除药液的泡沫 9. 对于亲水性固体表面,其表面张力间的关系是:( ) (A) γ固-水> γ固-空气(B) γ固-水< γ固-空气

物理化学自测题

物理化学上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5题30分) 1. 0090 下述说法中, 哪一个错误? ( ) (A) 体系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环境吸收的热量 (B) 体系温度的降低值一定等于环境温度的升高值 (C) 热力学平衡时体系的温度与环境的温度相等 (D) 若体系1与体系2分别与环境达成热平衡,则此两体系的温度相同 2. 0119 下述说法哪一个错误? ( ) (A) 封闭体系的状态与其状态图上的点一一对应 (B) 封闭体系的状态即是其平衡态 (C) 封闭体系的任一变化与其状态图上的实线一一对应 (D) 封闭体系的任一可逆变化途径都可在其状态图上表示为实线 3. 0304 某理想气体的γ =C p/C V =1.40, 则该气体为几原子分子气体? ( ) (A) 单原子分子气体(B) 双原子分子气体 (C) 三原子分子气体(D) 四原子分子气体 4. 0459 石墨(C)和金刚石(C)在25℃, 101 325 Pa下的标准燃烧焓分别为-393.4 kJ·mol-1和-395.3 kJ·mol-1,则$(金刚石, 298 K)为:( ) 金刚石的标准生成焓Δf H m (A) -393.4 kJ·mol-1(B) -395.3 kJ·mol-1 (C) -1.9 kJ·mol-1(D) 1.9 kJ·mol-1 5. 0757 理想气体的atto 循环由下面四个可逆步骤构成: (A) 气体绝热可逆压缩(B) 恒容升温,气体从环境吸热 (C) 气体经绝热膨胀作功(D) 恒容降温回到原态 该循环过程的T-S图为:( )

6. 0939 在300℃时,2 mol某理想气体的吉布斯自由能G与赫姆霍兹自由能A的差值为:( ) (A) G –A = 1.247 kJ (B) G –A = 2.494 kJ (C) G –A = 4.988 kJ (D) G –A = 9.977 kJ 7. 1027 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 m = RT +αp,其中α为大于零的常数,该气体经恒温膨胀,其内能: (A) 不变(B) 增大 (C) 减少(D) 不能确定 8. 1218 在下列五个物理量中: (1) (?V/?n B)T,p n c b≠(2) (?μB/?n B)T,p n c b≠ (3) (?H/?n B)s,p, n c b≠ (4) (?A/?n B)T,p, n c b≠ (5) (?G/?n B)T,p, n c b≠ (A) (1)、(4)、(5) 是偏摩尔量;(1)、(3) 是化学势 (B) (1)、(4)、(5) 是偏摩尔量;(3)、(5) 是化学势 (C) (1)、(4)、(5) 是偏摩尔量;(2)、(3) 是化学势 (D) (1)、(2)、(4) 是偏摩尔量;(3)、(5) 是化学势 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 9. 1223恒温下,单一组分的过冷液体的化学势比其固体的化学势:( ) (A) 高(B) 低(C) 相等(D) 不可比较 10. 2396 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101 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 ) (A) 3 种(B) 2 种 (C) 1 种(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11. 2394 FeCl3和H2O 能形成FeCl3·6H2O,2FeCl3·7H2O,2FeCl3·5H2O,FeCl3·2H2O 四种水合物,则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C和在恒压下最多可能的平衡共存的相数Φ分别为: ( ) (A) C= 3,Φ = 4 (B) C= 2,Φ = 4 (C) C= 2,Φ = 3 (D) C= 3,Φ = 5 12. 2484 下列四个图中, 可作为水的示意相图的是:( )

物理化学第十章模拟试卷A

物理化学第十章模拟试卷A 物理化学第十章模拟试卷A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共10题20分) 1. 2 分 极谱分析中加入大量惰性电解质的目的是:( C ) (A) 增加溶液电导 (B) 固定离子强度 (C) 消除迁移电流 (D) 上述几种都是 2. 2 分 将铅蓄电池在10.0 A电流下充电 1.5 h,则PbSO4分解的量为: (M r(PbSO4)= 303 )( B) (A) 0.1696 kg (B) 0.0848 kg (C) 0.3392 kg (D) 0.3564 kg 3. 2 分 在还原性酸性溶液中, Zn的腐蚀速度较Fe为小, 其原因是:( ) (A) φ(Zn2+/ Zn)(平) < φ(Fe2+/ Fe)(平) (B) φ(Zn2+/ Zn) < φ(Fe2+/ Fe) (C) φ(H+/ H2)(平, Zn) < φ(H+/ H2)(平, Fe) (D) φ(H+/ H2)(Zn) < φ(H+/ H2)(Fe) 4. 2 分 25℃时, H2在锌上的超电势为0.7 V,φ? (Zn2+/Zn) = -0.763 V,电解一含有 Zn2+(a=0.01) 的溶液,为了不使H2析出,溶液的pH值至少应控制在(A) (A) pH > 2.06 (B) pH > 2.72 (C) pH > 7.10 (见P91 课本) (D) pH > 8.02 5. 2 分 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 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 D ) (A) 铜片 (B) 铁片 (C) 镀锡铁片 (D) 锌片 6. 2 分 金属活性排在H2之前的金属离子, 如Na+ 能优先于H+在汞阴极上析出, 这是由于: ( D ) (A) φ? (Na+/ Na) < φ? (H+/ H2) (B) η(Na) < η(H2) (C) φ(Na+/ Na) < φ(H+/ H2) (D) H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φ(Na+/ Na) > φ(H+/ H2) 7. 2 分 1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只有在比表面很大时才能明显地看到表面现象,所以系统表面增大是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2.对大多数系统来讲,当温度升高时,表面张力下降。 3.比表面吉布斯函数是指恒温、恒压下,当组成不变时可逆地增大单位表面积时,系统所增加的吉布斯函数,表面张力则是指表面单位长度上存在的使表面张紧的力。 所以比表面吉布斯函数与表面张力是两个毫无联系的概念。 4.恒温、恒压下,凡能使系统表面吉布斯函数降低的过程都是自发过程。 5.过饱和蒸气之所以可能存在,是因新生成的微小液滴具有很低的表面吉布斯自由能。6.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或下降决定于该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大小。 7.单分子层吸附只能是化学吸附,多分子层吸附只能是物理吸附。 8.产生物理吸附的力是范德华力,作用较弱,因而吸附速度慢,不易达到平衡。 9.在吉布斯吸附等温式中,Γ为溶质的吸附量,它随溶质(表面活性物质)的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当溶质达饱和时,Γ达到极大值。。 10.由于溶质在溶液的表面产生吸附,所以溶质在溶液表面的浓度大于它在溶液内部的浓度。 11.表面活性物质是指那些加入到溶液中,可以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二、单选题: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比表面自由能的物理意义是,在定温定压下,可逆地增加单位表面积引起系 统吉布斯自由能的增量; (B) 表面张力的物理意义是,在相表面的切面上,垂直作用于表面上任意单位长 度切线的表面紧缩力; (C) 比表面自由能与表面张力量纲相同,单位不同; (D) 比表面自由能单位为J·m-2,表面张力单位为N·m-1时,两者数值不同。 2.在液面上,某一小面积S周围表面对S有表面张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表面张力与液面垂直; (B) 表面张力与S的周边垂直; (C) 表面张力沿周边与表面相切; (D) 表面张力的合力在凸液面指向液体内部(曲面球心),在凹液面指向液体外部。 3.同一体系,比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张力都用σ表示,它们: (A) 物理意义相同,数值相同;(B) 量纲和单位完全相同; (C) 物理意义相同,单位不同;(D) 物理意义不同,单位不同。 4.一个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25℃和75℃的水中,则毛细管中的水在两不同温度水中上升的高度: (A) 相同;(B) 无法确定; (C) 25℃水中高于75℃水中;(D) 75℃水中高于25℃水中。 5.纯水的表面张力是指恒温恒压下水与哪类相接触时的界面张力: (A) 饱和水蒸气;(B) 饱和了水蒸气的空气; (C) 空气;(D) 含有水蒸气的空气。 6.水的相图中s、l、g分别表示固、液、气三态,

物理化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 气体的pVT 关系 1-1物质的体膨胀系数V α与等温压缩系数T κ的定义如下: 1 1T T p V p V V T V V ???? ????-=??? ????= κα 试导出理想气体的V α、T κ与压力、温度的关系? 解:对于理想气体,pV=nRT 111 )/(11-=?=?=??? ????=??? ????= T T V V p nR V T p nRT V T V V p p V α 1211 )/(11-=?=?=???? ????-=???? ????- =p p V V p nRT V p p nRT V p V V T T T κ 1-2 气柜内有121.6kPa 、27℃的氯乙烯(C 2H 3Cl )气体300m 3 ,若以每小时90kg 的流量输往使用车间,试问贮存的气体能用多少小时? 解:设氯乙烯为理想气体,气柜内氯乙烯的物质的量为 mol RT pV n 623.1461815 .300314.8300 106.1213=???== 每小时90kg 的流量折合p 摩尔数为 13 3153.144145 .621090109032-?=?=?=h mol M v Cl H C n/v=(14618.623÷1441.153)=10.144小时 1-3 0℃、101.325kPa 的条件常称为气体的标准状况。试求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 解:33 714.015 .273314.81016101325444 --?=???=?=?=m kg M RT p M V n CH CH CH ρ 1-4 一抽成真空的球形容器,质量为25.0000g 。充以4℃水之后,总质量为125.0000g 。若改用充以25℃、13.33kPa 的某碳氢化合物气体,则总质量为25.0163g 。试估算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解:先求容器的容积33 ) (0000.1001 0000.100000 .250000.1252 cm cm V l O H == -= ρ n=m/M=pV/RT mol g pV RTm M ?=?-??== -31.3010 13330) 0000.250163.25(15.298314.84 1-5 两个体积均为V 的玻璃球泡之间用细管连接,泡内密封着标准状况条件下的空气。若将其中一个球加热到100℃,另一个球则维持0℃,忽略连接管中气体体积,试求该容器内空气的压力。 解:方法一:在题目所给出的条件下,气体的量不变。并且设玻璃泡的体积不随温度而变化,则始态为 )/(2,2,1i i i i RT V p n n n =+= 终态(f )时 ??? ? ??+=???? ??+ =+=f f f f f f f f f f T T T T R V p T V T V R p n n n ,2,1,1,2,2,1,2,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