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RF指标判断

RF指标判断

RF指标判断
RF指标判断

射频(RF)指标的定义和要求

1 接收灵敏度(Rx sensitivity)

(1)定义

接收灵敏度是指收信机在满足一定的误码率性能条件下收信机输入端需输入的最小信号电平。衡量收信机误码性能主要有帧删除率(FER)、残余误比特率(RBER)和误比特率(BER)三个参数。这里只介绍用残余误比特率(RBER)来测量接收灵敏度。

残余误比特率(RBER)的定义为接收到的错误比特与所有发送的的数据比特之比。

(2)技术要求

●对于GSM900MHz频段

接收灵敏度要求:

当RF输入电平为一102dBm时,RBER不超过2%。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测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

若RF输入电平为-l09一l07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

若RF输入电平为-l07一l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

若RF输入电平为-105一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

若RF输入电平>-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对于DCSl800MHz频段

接收灵敏度要求:当RF输入电平为-l00dBm,RBER不超过2%。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测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一l08一-1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

若RF输入电平为一105-- -l03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

若RF输入电平为-l03一-100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

若RF输入电平为>-l00 dB m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2频率误差Fe、相位误差峰值Pepeak、相位误差有效值PeRMS

(1)定义

测量发射信号的频率和相位误差是检验发信机调制信号的质量。GSM调制方案是高斯最小移频键控(GMSK),归一化带宽为BT=0.3。发射信号的相位误差定义为:发信机发射信号的相位与理论上最好信号的相位之差。理论上的相位轨迹可根据一个己知的伪随机比特流通过GMSK脉冲成形滤波器得到。

频率误差定义为考虑了调制和相位误差的影响以后,发射信号的频率与该绝对射频频道号(ARFCH)对应的标称频率之间的差。它通过相应误差做线性回归,计算该回归线的斜率即可得到频率误差(因为ω=θ/t)相位误差峰值Pepeak是离该回归线最远的值。相位误差有效值PeRMS即相位误差均方根值,是所有点的相位误差和其线性回归之间的差的均方根值。

(2)技术要求

●对于GSM900MHz频段

①频率误差Fe

若Fe<40Hz,则频率误差为优;

若40Hz≤Fe6≤60Hz,则频率误差为良好;

若60Hz≤Fe≤90Hz,则频率误差为一般;

若Fe>90Hz,则频率误差为不合格。

②相位误差峰值Pepeak

若Pepeak<7de8,则相位误差峰值为优;

若7deg≤Pepeak≤l0deg,则相位误差峰值为良好;

若10deg≤Pepeak≤20deg则相位误差峰值为一般;

若Pepesk>20deg,则这项指标为不合格。

②相位误差有效值PeRMS

若PeRMs<2.5deg,则相位误差有效值为优;

若2.5deg≤PeRMS≤4deg,则相位误差有效值为良好;

若4deg≤PeRMS≤5deg,则相位误差有效值为一般;

若PeRMS>5deg,则这项指标为不合格。

●对于沉S1800MHz频段

①频率误差Fe

若Fe<80Hz,则频率误差为优;

若80Hz≤Fe≤100Hz,则频率误差为良好;

若100HZ≤Fe≤180Hz,则频率误差为一般:

若F e>l 80H z,则这项指标为不合格。

②相位误差峰值Pepeak

同GSM900MHz的指标。

②相位误差有效值PeRMS

同GSM900MHz的指标。

3 射频输出功率Po

(1)定义

鉴于移动通信组网时的远近效应,在与基站通信过程中必须对移动台的发射功率进行控制(动态调整),以便能保证移动台与基站之间一定的通信质量而又不至于对其它移动台产生明显的干扰。同样,也可以对基站的发射功率进行射频

功率控制。

测试移动台的射频输出功率在功率控制的每一级电平上是否满足ETSI规定的功率要求。

(2)技术要求

●对于GSM900Mz频段每一功率控制电平对应的标称功率和允许的误差如表l(对于class IV移动台)。

●对于DCSl800MHz频段每一功率控制电平对应的标称功率和允许的误差如表2(对于class I移动台)。

4调制频谱和开关频谱

(1)定义

由于GSM调制信号的突发特性,因此输出射频频谱应考虑由于调制和射频功率电平切换而引起的对相邻信干扰。在时间上,连续调制频谱和功率

切换频谱不是发生的,因而输出射频频谱可分为连续调制频谱和切态频谱来

分别地加以规定和测量。

连续调制是测量由GSM调制处理而产生的在其标称载频同频偏处(主要是在相邻频道)的射频功率。

开关频谱即切换瞬态频谱,是测量由于调制突发的上下降沿而产生的在其标称载频的不同频偏处(主要是在相邻频道)的射频功率。

(2)技术要求

●对于GSM900MHz频段

①调制频谱(MOD pectsrum)

测试指标要求:调制频谱的每一条谱线均应在ETSI规定的Time-Plate

的下方(具体的技术要求可参见ETSIll.10中的规定);

测试条件:功率电平设置在5(33dB m):测试时,可选择中间信道进行测试。在衡量调制频谱时,可使用谱线的指标余量(margin)。指标余量即最接近Time-Plate的一条谱线与Time-Pkate之间的距离。指标余量越大,则调制频谱越好,即对邻道的干扰越小。

对指标余量可作如下分析:

若margin>l0dBm,则调制频谱为优;

若0<margin<l0dBm,则调制频谱为较好;

若margin=0或谱线高度超出Time-Plate,则调制频谱为不合格。

②开关频谱(switch spectum)

测试指标要求:调制频谱的每一条谱线均应在ETSI规定的Time-Plate 的下方;

测试条件:功率电平设备在5(33dBm);测试时,可选择低、中、高三个信道进行测试如CH1、CH62、CHl24)。

对指标余量可作如下分析:

若margin>10dBm,则开关频谱为优;

若0<margin<l0dBm,则开关频谱为较好;

若margin=0或谱线高度超出Time-Plate,则开关频谱指标为不合格。

●对于DCSl800MHz频段

①调制频谱(MOD spectrum)

功率电平设置为0(30dBm) 。

指标要求同GSM900MHz。

5 杂散辐射

(1)定义

杂散辐射是指用标推测试信号调制时在除载频和由于正常调制和切换瞬态引起的边带以及邻道以外离散频率上的辐射(即远端辐射)。

杂散辐射按其来源的不同可分为传导型和辐射型两种。

传导型杂散辐射是指天线连接器处或进入电源引线(仅指基站)引起的任何杂散辐射;辐射型杂散辐射是指由于机箱(或机柜)以及设备的结构而引起的任何杂散辐射。

这里只介绍Tx发射时传导型杂散的测量。

(2)技术要求

测试条件:分辨带宽RB=l0KHz或分辨带宽RB=3MHz 视频带宽VB=l0KHz 视频带宽VB23MHz (频谱仪带宽设置与有用信号和杂散信号的相对位置有关。)

功率电平设置为对应频段的最大功率等级指标要求:

①对于在发射状态的移动台,传导型杂散辐射在段频9KHz-1GHz内的杂散

辐射功率电平应小于250nw(即-36dBm);在1GHz一1275GHz频段内的传导型杂散辐射功率电平应小于1uw(即号-30dBm)。

②对于空闲状态的移动台来说,9kHz-1GHz频段内的传导型杂散功率电平

应小于2nW(-57dBm);1GHz-12.75GHz频段内的传导型杂散功率电平应小于20nW(即-47dBm)。

③对于所有条件下的移动台,在M S接收频段GSM935MHz一960MHz

/DCSl805一1880MHz内的杂散功率电平应不超过:-25PW(即-76dBm)对于l

类功率等级移动台-45PW(即-84dMm)对于2、3、3、5类功率等级移动台

6 天线

这里介绍一种移动台天线性能的比较测试方法,可称为远场测试(>lOλ)。其原理是将多种被测移动台天线辐射功率与一个标淮移动台进行比较,来测量不同机型天线的远场辐射性能。由于这只是一种相对的测量方法,所以不能提供绝对的天线性能参数值。

(完整版)射频指标测试介绍

目录 1GSM部分 (1) 1.1常用频段介绍 (1) 1.2 发射(transmitter )指标 (2) 1.2.1发射功率 (2) 122 发射频谱(Output RF spectrum) (4) 1.2.2.1调制频谱 (4) 1.2.2.2开关频谱 (5) 1.2.3 杂散(spurious emission) (5) 1.2.4 频率误差(Frequency Error) (6) 1.2.5 相位误差( Phase Error) (6) 1.2.6功率时间模板(PVT) 7 1.2 接收(receiver) 指标 (8) 1.2.1接收误码率(BER (8) 2 WCDMA (9) 2.1常用频段介绍 (9) 2.2 发射(Transmitter )指标 (9) 2.3 接收(receiver) 指标 (15) 3 CDMA2000 (15) 3.1常用频段介绍 (15) 3.2 发射(transmitter )指标 (16) 3.3 接收(receiver) 指标 (19) 4 TD-SCDMA 部分 (20) 4.1常用频段介绍 (20) 4.2 发射(transmitter )指标 (20) 4.3 接收指标( Receiver) (26) 1GS M部分 1.1常用频段介绍

1.2 发射(transmitter)指标 1.2.1发射功率 定义:发射机载波功率是指在一个突发脉冲的有用信息比特时间上内,基站传送 到手机天线或收集及其天线发射的功率的平均值。 测量目的:测量发射机的载波输出功率是否符合GSM规范的指标。如果发射功 率在相应的级别达不到指标要求,会造成很难打出电话的毛病,即离基站近时容易打出而离基站远时打出困难,往往表现出发射时总是提示用户重拨号码。如果 发射功率在相应的级别超出指标的要求,则会造成邻道干扰。 测试方法: 手机发射部分由发射信号形成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控制电路三个单元组成。 GSM频段分为124个信道,功率级别为5----33dBm,即卩LEVEL5--LEVEL19共15 个级别;DCS频段分为373个信道(512----885),功率级别为0----30dBm,即LEVEL0---LEVEL15共15个级别;每个信道有15个功率等级,测试时选上、中、下三个信道对每个功率等级进行测试,每个功率等级以2dBm增减。 功率控制:由于手机不断移动,手机和基站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化,因此手机的发射功率不是固定不变的,基站根据距离远近的不同向手机发出功率级别信号,手机收到功率级别信号后会自动调整自身的功率,离基站远时发射功率大,离基站 近时发射功率小。具体过程如下:手机中的数据存储器存放有功率级别表,当手 机收到基站发出的功率级别要求时,在CPU的控制下,从功率表中调出相应的 功率级别数据,经数/模转换后变成标准的功率电平值,而手机的实际发射功率经取样后也转换成一个相应的电平值,两个电平比较产生出功率误差控制电压,去调节发射机激励放大电路、预放、功放电路的放大量,从而使手机的发射功率调整到要求的功率级别上。 测试指标: DCS1 800 Power con trol Nomi nal Output Toleranee (dB) for con diti ons

射频各项测试指标.

双频段GSM/DCS移动电话射频指标分析 2003-7-14 [摘要]本文对GSM移动电话的射频指标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改进办法。其中一些测试及提高射频指标的方法是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一部分对各射频指标作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介绍了射频指标的测试方法。第三部分介绍了一些提高射频指标的设计和改进方法。 1 射频(RF)指标的定义和要求 1.1 接收灵敏度(Rx sensitivity) (1)定义 接收灵敏度是指收信机在满足一定的误码率性能条件下收信机输入端需输入的最小信号电平。衡量收信机误码性能主要有帧删除率(FER)、残余误比特率(RBER)和误比特率(BER)三个参数。这里只介绍用残余误比特率(RBER)来测量接收灵敏度。 残余误比特率(RBER)的定义为接收到的错误比特与所有发送的的数据比特之比。 (2)技术要求 ●对于GSM900MHz频段 接收灵敏度要求:当RF输入电平为-102dBm(分贝)时,RBER不超过2%。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测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l09~-l07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若RF输入电平为-l07~l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若RF输入电平为 -105~-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若RF输入电平>-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对于DCSl800MHz频段 接收灵敏度要求:当RF输入电平为-l00dBm,RBER不超过2%。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测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l08~-1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若RF输入电平为-105~ -l03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若RF输入电平为-l03~ -100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若RF输入电平为>-l00 dB m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1.2频率误差Fe、相位误差峰值Pepeak、相位误差有效值PeRMS (1)定义 测量发射信号的频率和相位误差是检验发信机调制信号的质量。GSM调制方案是高斯最小频移键控(GMSK),归一化带宽为BT=0.3。 发射信号的相位误差定义为:发信机发射信号的相位与理论上最好信号的相位之差。理论上的相位轨迹可根据一个己知的伪随机比特流通过GMSK脉冲成形滤波器得到。

常用射频指标测试大纲

常用射频指标 测试大纲 通信对抗 2015/10/30 Ver. 1.0

目录 目录1 1.1dB压缩点(P1dB) (1) 1.1基本概念 (1) 1.2测量方法 (1) 2.三阶交调(IP3) (2) 2.1基本概念 (2) 2.2测量方法 (3) 3.三阶互调(IM3) (4) 3.1基本概念 (4) 3.2测量方法 (5) 3.2.1直接测量 (5) 3.2.2间接法 (5) 4.噪声系数(NF) (5) 4.1基本概念 (5) 4.2测量方法 (6) 4.2.1使用噪声系数测试仪 (6) 4.2.2增益法 (6) 4.2.3Y因数法 (8) 4.2.4测量方法小结 (10) 5.灵敏度 (10) 5.1基本概念 (10) 5.2测量方法 (11) 5.2.1间接法-噪声系数法测量 (11) 5.2.2直接法-临界灵敏度测量 (11) 6.镜频抑制 (11) 6.1基本概念 (11) 6.2测量方法 (12) 7.相位噪声 (13) 7.1基本概念 (13) 7.2测量方法 (13)

7.2.1基于频谱仪的相位噪声测试方法 (13)

1.1dB压缩点(P1dB) 1.1基本概念 射频电路(系统)有一个线性动态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射频电路(系统)的输出功率随输入功率线性增加,即输出功率P out– P in = G,输出信号的功率步进等于输入信号的功率步进ΔP out = ΔP in,这种射频电路(系统)称之为线性射频电路(系统),这两个功率之比就是功率增益G。 随着输入功率的继续增大,射频电路(系统)进入非线性区,其输出功率不再随输入功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也就是说,其输出功率低于小信号增益所预计的值。当输出功率满足P out– P in = G – 1时,对应的P out即为输出1dB压缩点,对应的P in即为输入1dB压缩点。 通常把增益下降到比线性增益低1dB 时的输出功率值定义为输出功率的1dB 压缩点,用P1dB表示(图1)。典型情况下,当功率超过P1dB时,增益将迅速下降并达到一个最大的或完全饱和的输出功率,其值比P1dB大3dB~4dB。 1dB压缩点愈大,说明射频电路(系统)线性动态范围愈大。 图 1 输出功率随输入功率的变化曲线 1.2测量方法 频谱仪直接测量。 1,DUT的输入端连接信号源,输出端连接频谱仪; 2,将输入信号的功率由小至大缓慢增加,并记录输入功率、输出功率极其

GSM射频指标详解

1 射频(RF)指标的定义和要求 1.1 接收灵敏度(Rx sensitivity) (1)定义 接收灵敏度是指收信机在满足一定的误码率性能条件下收信机输入端需输入的最小信号电平。衡量收信机误码性能主 要有帧删除率(FER)、残余误比特率(RBER)和误比特率(BER)三个参数。这里只介绍用残余误比特率(RBER)来测量接收灵敏 度。 残余误比特率(RBER)的定义为接收到的错误比特与所有发送的的数据比特之比。 (2)技术要求 ●对于GSM900MHz频段 接收灵敏度要求:当RF输入电平为一102dBm时,RBER不超过2%。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 测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l09一l07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若RF输入电平为-l07一l05dBm,则接 收灵敏度为良好;若RF输入电平为-105一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若RF输入电平>-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 格。 ●对于DCSl800MHz频段 接收灵敏度要求:当RF输入电平为-l00dBm,RBER不超过2%。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测 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一l08一-1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若RF输入电平为一105-- -l03dBm, 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若RF输入电平为-l03一-100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若RF 输入电平为>-l00 dB mm,则接收灵 敏度为不合格。 1.2频率误差Fe、相位误差峰值Pepeak、相位误差有效值PeRMS (1)定义 测量发射信号的频率和相位误差是检验发信机调制信号的质量。GSM调制方案是高斯最小移频键控(GMSK),归一化带宽 为BT=0.3。 发射信号的相位误差定义为:发信机发射信号的相位与理论上最好信号的相位之差。理论上的相位轨迹可根据一个己 知的伪随机比特流通过GMSK脉冲成形滤波器得到。 频率误差定义为考虑了调制和相位误差的影响以后,发射信号的频率与该绝对射频频道号(ARFCH)对应的标称频率之间 的差。它通过相应误差做线性回归,计算该回归线的斜率即可得到频率误差(因为ω=θ/t)相位误差峰值Pepeak是离该回 归线最远的值。相位误差有效值PeRMS即相位误差均方根值,是所有点的相位误差和其线性回归之间的差的均方根值。 (2)技术要求 ●对于GSM900MHz频段 ①频率误差Fe 若Fe<40Hz,则频率误差为优;

射频指标

姚方华李航广州南方高科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对GSM移动电话的射频指标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改进办法。其中一些测试及提高射频指标的方法是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一部分对各射频指标作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介绍了射频指标的测试方法。第三部分介绍了一些提高射频指标的设计和改进方法。 1 射频(RF)指标的定义和要求 1.1 接收灵敏度(Rx sensitivity) (1)定义 接收灵敏度是指收信机在满足一定的误码率性能条件下收信机输入端需输入的最小信号电平。衡量收信机误码性能主要有帧删除率(FER)、残余误比特率(RBER)和误比特率(BER)三个参数。这里只介绍用残余误比特率(RBER)来测量接收灵敏度。 残余误比特率(RBER)的定义为接收到的错误比特与所有发送的的数据比特之比。 (2)技术要求 ●对于GSM900MHz频段 接收灵敏度要求:当RF输入电平为一102dBm时,RBER不超过2%。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测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l09一l07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若RF输入电平为-l07一l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若RF输入电平为-105一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若RF输入电平>-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对于DCSl800MHz频段 接收灵敏度要求:当RF输入电平为-l00dBm,RBER不超过2%。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测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一l08一 -1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若RF输入电平为一105-- -l03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若RF输入电平为-l03一 -100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若RF输入电平为>-l00 dB m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1.2频率误差Fe、相位误差峰值Pepeak、相位误差有效值PeRMS (1)定义 测量发射信号的频率和相位误差是检验发信机调制信号的质量。GSM调制方案是高斯最小移频键控(GMSK),归一化带宽为BT=0.3。 发射信号的相位误差定义为:发信机发射信号的相位与理论上最好信号的相位之差。理论上的相位轨迹可根据一个己知的伪随机比特流通过GMSK脉冲成形滤波器得到。 频率误差定义为考虑了调制和相位误差的影响以后,发射信号的频率与该绝对射频频道号(ARFCH)对应的标称频率之间的差。它通过相应误差做线性回归,计算该回归线的斜率即可得到频率误差(因为ω=θ/t)相位误差峰值Pepeak是离该回归线最远的值。相位误差有效值PeRMS即相位误差均方根值,是所有点的相位误差和其线性回归之间的差的均方根值。 (2)技术要求 ●对于GSM900MHz频段 ①频率误差Fe 若Fe<40Hz,则频率误差为优; 若40Hz≤Fe6≤60Hz,则频率误差为良好; 若60Hz≤Fe≤90Hz,则频率误差为一般; 若Fe>90Hz,则频率误差为不合格。 ②相位误差峰值Pepeak 若Pepeak<7de8,则相位误差峰值为优; 若7deg≤Pepeak≤l0deg,则相位误差峰值为良好; 若10deg≤Pepeak≤20deg则相位误差峰值为一般; 若Pepesk>20deg,则这项指标为不合格。 ②相位误差有效值PeRMS 若PeRMs<2.5deg,则相位误差有效值为优;

综测仪测试NBIoT射频指标手册

1文档综述1.1前言 本文适用于使用综测仪对NB-iot 进行与模拟小区的连接及射频测试,当前版本3.5.20.17。 1.2版本更新信息 3.5.20.17 Signaling中添加DAU链接以及用户自定义调度。 3.5.20.12 Measurement添加RX测试功能。 3.5.20.10 可以建立NB-iot小区,并在Measurement中进行TX测试。 2 NB-iot Signaling 2.1信令界面NB-iot Signaling NB-iot Signaling小区模拟界面需要License KS300才能打开,打开后界面如下图所示。 (打开方式,仪表面板上的SIGNAL GEN按键,选择NB-iot Signaling1) 2.1.1连接状态Connection Status 小区指示Cell,小区打开后会亮起 数据包开关Packet Switched,小区打开后显示Cell on,终端进行小区搜索的时候显示Signaling in Progress,终端注册成功后显示Attached。 无线资源管理状态RRC state,终端未注册时显示Idle,终端注册成功后显示Connected。

2.1.2日志显示Event Log 终端与仪表的信令交互情况,会显示在这个区域,如图中所示。蓝色信息都是正常的提示,黄色信息为失败消息,红色信息为仪表出现错误。 终端信息UE Info及其他,暂未添加。 2.1.3小区设置Cell 频带和双工方式选择,目前只支持FDD,后续版本将会支持TDD 信道及频率选择Channel/Frequency,信道和频点有对应关系,设置一个参数的数值会相应变化。 窄带参考符号每资源元素功率NRS EPRE(Narrow Reference Symbol Energy per Resource Element),通过这个参数,可以设置仪表发射给终端的信号强度。 上行功率Uplink nominal power,设置终端上行的目标功率。 2.1.4连接Connection 在Configuration中详解。 2.2配置Configuration 2.2.1测试场景Scenario 目前仅支持标准小区Standard Cell的建立。 2.2.2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 如果仪表配置了两个SUA(B500)硬件,可以在这里选择由其中的哪个来产生模拟小区信号。 2.2.3操作模式Operation 设置NB-iot的操作模式,目前只支持Standalone模式。 TS36.802,5.3节规定的带内模式In-band以及保护带宽模式Guard-band模式将在

射频指标的测试方法

姚方华李航广州南方高科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对GSM移动电话的射频指标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改进办法。其中一些测试及提高射频指标的方法是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一部分对各射频指标作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介绍了射频指标的测试方法。第三部分介绍了一些提高射频指标的设计和改进方法。 1 射频(RF)指标的定义和要求 1.1 接收灵敏度(Rx sensitivity) (1)定义 接收灵敏度是指收信机在满足一定的误码率性能条件下收信机输入端需输入的最小信号电平。衡量收信机误码性能主要有帧删除率(FER)、残余误比特率(RBER)和误比特率(BER)三个参数。这里只介绍用残余误比特率(RBER)来测量接收灵敏度。 残余误比特率(RBER)的定义为接收到的错误比特与所有发送的的数据比特之比。 (2)技术要求 ●对于GSM900MHz频段 接收灵敏度要求:当RF输入电平为一102dBm时,RBER不超过2%。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测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l09一l07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若RF输入电平为-l07一l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若RF输入电平为-105一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若RF输入电平>-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对于DCSl800MHz频段 接收灵敏度要求:当RF输入电平为-l00dBm,RBER不超过2%。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测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一l08一-1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若RF输入电平为一105-- -l03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若RF输入电平为-l03一-100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若RF输入电平为>-l00 dB m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1.2频率误差Fe、相位误差峰值Pepeak、相位误差有效值PeRMS (1)定义 测量发射信号的频率和相位误差是检验发信机调制信号的质量。GSM调制方案是高斯最小移频键控(GMSK),归一化带宽为BT=0.3。 发射信号的相位误差定义为:发信机发射信号的相位与理论上最好信号的相位之差。

综测仪测试NBIoT射频指标手册

1文档综述前言 本文适用于使用综测仪对NB-iot 进行与模拟小区的连接及射频测试,当前版本。 版本更新信息 Signaling中添加DAU链接以及用户自定义调度。 Measurement添加RX测试功能。 可以建立NB-iot小区,并在Measurement中进行TX测试。 2 NB-iot Signaling 信令界面NB-iot Signaling NB-iot Signaling小区模拟界面需要License KS300才能打开,打开后界面如下图所示。(打开方式,仪表面板上的SIGNAL GEN按键,选择NB-iot Signaling1) 连接状态Connection Status 小区指示Cell,小区打开后会亮起 数据包开关Packet Switched,小区打开后显示Cell on,终端进行小区搜索的时候显示Signaling in Progress,终端注册成功后显示Attached。 无线资源管理状态RRC state,终端未注册时显示Idle,终端注册成功后显示Connected。日志显示Event Log 终端与仪表的信令交互情况,会显示在这个区域,如图中所示。蓝色信息都是正常的提示,黄色信息为失败消息,红色信息为仪表出现错误。 终端信息UE Info及其他,暂未添加。 小区设置Cell

频带和双工方式选择,目前只支持FDD,后续版本将会支持TDD 信道及频率选择Channel/Frequency,信道和频点有对应关系,设置一个参数的数值会相应变化。 窄带参考符号每资源元素功率NRS EPRE(Narrow Reference Symbol Energy per Resource Element),通过这个参数,可以设置仪表发射给终端的信号强度。 上行功率Uplink nominal power,设置终端上行的目标功率。 连接Connection 在Configuration中详解。 配置Configuration 测试场景Scenario 目前仅支持标准小区Standard Cell的建立。 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 如果仪表配置了两个SUA(B500)硬件,可以在这里选择由其中的哪个来产生模拟小区信号。 操作模式Operation 设置NB-iot的操作模式,目前只支持Standalone模式。 ,节规定的带内模式In-band以及保护带宽模式Guard-band模式将在后续版本中支持。 三种操作模式(如图): Standalone独立模式:使用目前GERAN(GSM 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系统占用的频谱,替代一个或多个GSM载波。 Guard-band保护带宽模式:使用目前LTE载波保护带上没有使用的资源块。 In-band带内模式:利用LTE载波内的资源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