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片机实验报告2

单片机实验报告2

单片机实验报告2
单片机实验报告2

实验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实验名称:实验二——指示灯/开关控制器班级:应用物理12-1学号:2012305384 :再先总学时: 48 教师:虎成绩:

实验日期:2015年05月04日

一、实验目的

学习汇编語言指令系统的编程与调试方法

二、实验容

1、参照教材图A.19完成实验二电路原理图的绘制;

2、根据图A.20的程序流程图编写汇编语言程序;

3、利用ISIS的汇编工具查找并修正程序的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

4、观察仿真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要求

实验报告应包含如下容:1、完成的电路原理图,要求说明P2口控制LED亮灭和P1口读取开关状态的工作原理;2、编写的汇编源程序,要求源程序中含有能说明语句功能的注释区段和至少2条伪指令;3、汇编程序的调试过程,要求简述使用的调试方法,展示调试过程主要截图;4、实现的仿真运行效果,要求提交3~4幅运行截图;5、实验小结,说明遇到的主要问题或实验2体会等。

实验报告的电子主题及存盘文件名的格式为:2005041220马晓明实验2,应采用2003或2007版word文档格式。

1、电路原理图

图1 实验原理图

P1口读取开关状态的工作原理:通过P1的读引脚功能来实现,由于P1口设上拉电阻,在开关闭合前读取高电平,经过三态门在P1.n输出

高电平。当开关闭合时,由于与地面相连,P1读取低电平,经过三态门在P1.n输出低电平。

P1口输出工作原理:单片机执行写P1,#data时,数据data经过部总线送入锁存器储存。当数据为,则该位锁存器输出Q=1,则非Q为0,场效应管截止,从而在引脚P1.n上输出高电平;反之,如果数据为0,则Q=1,非Q为0,场效应管导通,引脚P1.n上输出低电平。

P2口控制LED灯的原理也是通过P2口的输出原理实现的,程序不断把P1的容传递给P2。当给P1口赋初值0或开关闭合时,P1.n输出0,P2口读取0,在引脚P2.n上输出低电平,由原理图中LED的摆放方式知LED灯低电平导通。同理当给P1口赋初值#FFH或开关断开时,P1.n输出1,P2口读取1,在引脚P2.n上输出高电平,LED灯截止,灯灭。

2

3、程序调试方法

(一)源文件创建与编译

(1)建立新的程序文件

单击菜单栏“源代码”—“添加/删除源文件”选项,弹出“添加/移除源代码”对话框。在“代码生成工具”下拉框部选择“ASEM51”选项。单击“新建”按钮,在适当文件目录下输入待建立程序的文件名(如text),核实文件类型为*ASM。单击“打开”按钮,回应创建新文件提示后,系统弹出确认对话框。单击“确认”按钮,在菜单“源代码”下可看到类似“1.text.ASM”的文件名,单击该文件名后可打开一个空白的文本文件。

(2)打开已有城区文件

如需对已经保存的程序文件进行处理,可单击添加/删除源代码对话框的“源代码文件名”下拉框,找到已存在的程序文件名,单击“确定”按钮便可打开使用。

(3)编译源程序

程序文件录入后或编辑后,单击菜单“源文件”—“全部编译”选项,待后台编译结束后,可弹出结果对话框。如果存在错误,提示框会指出错误存在的原因。如果没有错误,提示框将报告编译通过。

(二)逻辑错误检测

说明:源程序对P2赋值#0,在CPU寄存器的P0下显示“00”,在特殊功能寄存器的A0中黄色框标注的首位显示当前状态“00”。

说明:源程序对P2赋值#FFH,在CPU寄存器的P0下显示“FF”,在特殊功能寄存器的A0中黄色框标注的首位显示当前状态“FF”。

4、仿真运行效果

说明:运行刚开始,P2口处开关全部断开,P1口处的8个LED灯连续闪烁三次。

说明:LED三次闪烁结束后,闭合所有开关,所有的LED灯都亮

说明:分别闭合P1.1,P1.3,P1.5,P1.7处的开关,在P2口处对应

中南大学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报告

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报告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高赛文的小仙女 指导老师:雷向东 姓名:igot7

目录 实验 1 对指令操作码进行霍夫曼编码 (3)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内容 (3) 三、实验过程 (3) 四、实验结果 (14) 实验 2 使用 LRU 方法更新 Cache (15) 一、实验目的 (15) 二、实验内容 (15) 三、实验过程 (15) 四、实验结果 (18) 实验 3 通道处理过程模拟 (20) 一、实验目的 (20) 二、实验内容 (20) 三、实验过程 (21) 四、实验结果 (22) 实验 4 单功能流水线调度机构模拟 (23) 一、实验目的 (23) 二、实验内容 (23) 三、实验过程 (23) 四、运行结果 (24) 实验总结 (24)

实验 1 对指令操作码进行霍夫曼编码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指令编码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理 二、实验内容 1.使用编程工具编写一个程序,对一组指令进行霍夫曼编码,并输出最后的编码结果以及对 指令码的长度进行评价。与扩展操作码和等长编码进行比较。 问题描述以及问题分析: 我们举例说明此问题,例如: 有一组指令的操作码共分七类,它们出现概率如 下表所示: P1 P2 P3 P4 P5 P6 P7 0.45 0.30 0.15 0.05 0.03 0.01 0.01 对此组指令进行HUFFMAN 编码正如下图所示: 最后得到的HUFFMAN 编码如下表所示: 最短编码长度为: H=0.45*1+0.30*2+0.15*3+0.05*4+0.03*5+0.01*6+0.01*6=-1.95. 要对指令的操作码进行HUFFMAN 编码,只要根据指令的各类操作码的出现概率构造HUFFMAN 树再进行HUFFAM 编码。此过程的难点构造HUFFMAN 树,进行HUFFAM 编码只要对你所生成的HUFFMAN 树进行中序遍历即可完成编码工作。 三、实验过程 观察上图 1,不难看出构造 HUFFMAN 树所要做的工作:

单片机实验报告

院系:计算机科学学院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年级: 2012 学号:2012213865 姓名:冉靖 指导教师:王文涛 2014年 6月1日

一. 以下是端口的各个寄存器的使用方式: 1.方向寄存器:PxDIR:Bit=1,输出模式;Bit=0,输入模式。 2.输入寄存器:PxIN,Bit=1,输入高电平;Bit=0,输入低电平。 3.输出寄存器:PxOUT,Bit=1,输出高电平;Bit=0,输出低电平。 4.上下拉电阻使能寄存器:PxREN,Bit=1,使能;Bit=0,禁用。 5.功能选择寄存器:PxSEL,Bit=0,选择为I/O端口;Bit=1,选择为外设功能。6.驱动强度寄存器:PxDS,Bit=0,低驱动强度;Bit=1,高驱动强度。 7.中断使能寄存器:PxIE,Bit=1,允许中断;Bit=0,禁止中断。 8.中断触发沿寄存器:PxIES,Bit=1,下降沿置位,Bit=0:上升沿置位。 9.中断标志寄存器:PxIFG,Bit=0:没有中断请求;Bit=1:有中断请求。 二.实验相关电路图: 1 MSP430F6638 P4 口功能框图: 主板上右下角S1~S5按键与MSP430F6638 P4.0~P4.4口连接: 2按键模块原理图: 我们需要设置两个相关的寄存器:P4OUT和P4DIR。其中P4DIR为方向寄存器,P4OUT 为数据输出寄存器。 主板上右下角LED1~LED5指示灯与MSP430F6638 P4.5~P4.7、P5.7、P8.0连接:

3 LED指示灯模块原理图: P4IN和P4OUT分别是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寄存器,PDIR为方向寄存器,P4REN 为使能寄存器: #define P4IN (PBIN_H) /* Port 4 Input */ #define P4OUT (PBOUT_H) /* Port 4 Output */ #define P4DIR(PBDIR_H) /* Port 4 Direction */ #define P4REN (PBREN_H) /* Port 4 Resistor Enable */ 三实验分析 1 编程思路: 关闭看门狗定时器后,对P4.0 的输出方式、输出模式和使能方式初始化,然后进行查询判断,最后对P4.0 的电平高低分别作处理来控制LED 灯。 程序流程图: 2 关键代码分析: #include void main(void) { WDTCTL = WDTPW + WDTHOLD; // 关闭看门狗 P4DIR |= BIT5; // 设置4.5口为输出模式 P4OUT |= BIT0; // 选中P4.0为输出方式 P4REN |= BIT0; // P4.0使能 while (1) // Test P1.4 { if (P4IN & BIT0) //如果P4.0为1则执行,这是查询方式按下去后是低,否则为高

单片机实验报告

单片机实验报告 班级:信科09-3 姓名:王艳辉 学号:08093581 指导老师:陈岱 完成时间:2012年1月8日

实验一 I/O接口P1、P3口实验 一,实验题目 1,用P1口做输出,接八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使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 2,用P3口做输入口,接八个扭子开关,通过P1口在实验箱上LED 灯上输出,编写程序读取开关状态,将此状态,在发光二极管上显示出来。 二,实验目的 1.熟悉使用CPLD实验箱进行单片机实验的方法。 2.设计出符合实验要求的CPLD硬件电路。 3.学习单片机仿真开发软件Keil 51的使用方法。 4.学习MCS-51汇编语言编程方法。 5.学习Pl口的使用方法。 6.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使用。 三,实验准备 P1和P3口为准双向口,Pl、P3的每一位都能独立地定义为输出线或输入线,作为输入时,必须向锁存器相应位写入“l”,该位才能作为输入。803l中所有口锁存器在复位时均置为“1”,如果后来在口锁存器写入过“0”,在需要时应写入一个“l”使它再成为一个输入。再来看一下延时程序的实现。现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定时器中断来实现,一是用指令循环来实现。在系统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后一种方法。根据实验系统的工作主频,计算出延时0.1s的

时间常量,编制延时程序: MOV R7, #200 (1) DEl:MOy R6,#X (2) DE2:DJNZ R6,DE2 (3) DJNZ R7,DEl (4) 上面MOV、DJNZ指令均需两个机器周期,所以每执行一条指令需1÷0.256us现求出X值: (X*1/0.256+1/0.256+l/0.256)*200+l/0.256=0.1*10^6。解出X=l26。代入上式可知实际延时约0.100O04s,近似符合要求。 四,实验步骤 (1)打开MAX+PLUSⅡ CPLD实验开发系统。 (2)点击File菜单Project子菜单之Name项,出现Project Name 对话框。为当前的实验选择恰当的路径并创建项目名称”E:\AT8031”。(3)点击File菜单之New项,出现对话框,为选择输入方式,选择Graphic Editor File。出现图形编辑窗口。 (4)双击空白编辑区,出现Enter Symbol 对话框。 (5)从Symbol Libraries项中选择mf子目录(双击),在prim子目录中选择输入脚input 和输出引脚output。 (6)在图形编辑窗口中的左侧点击连线按钮,并完成对电路的连线。(7)在引脚的PIN_NAME处左键双击使之变黑,键入引脚名称。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 (2)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实验地点科技楼四楼 实验日期2014年6月 指导教师 学生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提交日期2014年6月

实验一Window图形编程基础 一、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 二、实验目的 1、熟练使用实验主要开发平台VC6.0; 2、掌握如何在编译平台下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简单的Windows图形应用程序; 3、掌握Window图形编程的基本方法; 4、学会使用基本绘图函数和Window GDI对象; 三、实验内容 创建基于MFC的Single Document应用程序(Win32应用程序也可,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程序可以实现以下要求: 1、用户可以通过菜单选择绘图颜色; 2、用户点击菜单选择绘图形状时,能在视图中绘制指定形状的图形; 四、实验要求与指导 1、建立名为“颜色”的菜单,该菜单下有四个菜单项:红、绿、蓝、黄。用户通过点击不同的菜单项,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进行绘图。 2、建立名为“绘图”的菜单,该菜单下有三个菜单项:直线、曲线、矩形 其中“曲线”项有级联菜单,包括:圆、椭圆。 3、用户通过点击“绘图”中不同的菜单项,弹出对话框,让用户输入绘图位置,在指定位置进行绘图。

五、实验结果: 六、实验主要代码 1、画直线:CClientDC *m_pDC;再在OnDraw函数里给变量初始化m_pDC=new CClientDC(this); 在OnDraw函数中添加: m_pDC=new CClientDC(this); m_pDC->MoveTo(10,10); m_pDC->LineTo(100,100); m_pDC->SetPixel(100,200,RGB(0,0,0)); m_pDC->TextOut(100,100); 2、画圆: void CMyCG::LineDDA2(int xa, int ya, int xb, int yb, CDC *pDC) { int dx = xb - xa; int dy = yb - ya; int Steps, k; float xIncrement,yIncrement; float x = xa,y= ya; if(abs(dx)>abs(dy))

实验报告(单片机实验报告)

1 双字节无符号数加法 例1: 双字节无符号数加法(R0 R1)+(R2 R3) → (R4 R5), R0、 R2、 R4存放16位数的高字节, R1、 R3、 R5存放低字节。已知(R0 R1)=(93h,79h);(R2 R3)=(25h,a4h) 假设其和不超过16位。请编程。 org 0000h Ljmp start org 0050h start: mov R0,#93h mov R1, #79h mov R2,#25h mov R3, #0a4h mov A,R1 ADD A,R3 mov R5,A mov A,R0 ADDC A,R2 mov R4,A ss: jmp ss end 2双字节无符号数减法

例2: 双字节无符号数相减(R0 R1)-(R2 R3) → (R4 R5)。R0、 R2、R4存放16位数的高字节, R1、 R3、 R5存放低字节,已知(R0 R1)=(93h,79h);(R2 R3)=(25h,a4h);请编程。同学自己可以设置被减数与减数数值 org 0000h Ljmp start org 0050h start: mov R0,#93h mov R1,#79h mov R2,#25h mov R3,#0a4h mov A,R1 CLR C SUBB A,R3 mov R5,A mov A,R0 SUBB A,R2 mov R4,A ss: jmp ss end 3双字节数乘以单字节数

例3: 利用单字节乘法指令,进行双字节数乘以单字节数运算。若被乘数为16位无符号数, 地址为M1(30H) 和M1+1(31H)(低位先、高位后), 乘数为8位无符号数, 地址为M2(32H), 积由高位到低位存入R2、 R3和R4三个寄存器中。 30H,31H,32H内容 12H,34H,56H ; org 0000h Ljmp start org 0050h start: mov 30h,#12h mov 31h,#34h mov 32h,#56h mov a,(30h) mov b,(32h) mul ab mov R3,b mov R4,a mov a,(31h) mov b,(32h) mul ab add A,R3 mov R3,A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全)

化学原理Ⅱ实 验 王业飞吕开河葛际江 戴彩丽焦翠于连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2007 年2 月

目录 前言 (1) 实验一三组分相图的制备 (3) 实验二最大压差法测表面张力 (6) 实验三溶胶的制备与电泳 (11) 实验四无机电解质的聚沉作用与高分子的絮凝作用 (16) 实验五乳状液的制备、鉴别和破坏 (20) 实验六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水解 (24) 实验七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粘度法 (26) 实验八原油/水界面张力测定(滴体积法) (31) 实验九聚合物综合性能评价 (33) 附录一苯-水的相互溶解度 (35) 附录二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粘度和表面张力 (36) 附录三某些液体的密度 (37) 附录四不同温度时某些液体的表面张力 (38) 附录五彼此相互饱和的两种液体的界面张力 (39) 附录六不同温度时水的介电常数 (39) 附录七722 型分光光度计 (40) 1

前言 一.化学原理(Ⅱ)实验的目的 化学原理(Ⅱ)实验是化学原理(Ⅱ)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有以下四点: 1.了解化学原理(Ⅱ)的研究方法,学习化学原理(Ⅱ)中的某些实验技能,培养根据所学原理设计实验、选择和使用仪器的能力; 2.训练观察现象、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验证化学原理(Ⅱ)主要理论的正确性,巩固和加深对这些理论的理解; 4.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格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化学原理(Ⅱ)实验的要求 1.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阅读实验教学内容及有关附录,掌握实验所依据的基本理论,明确需要进行测量、记录的数据,了解所用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思考实验内容后面所提出的问题,并做好预习报告。预习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基本公式及公式中各项意义及单位,原始记录表格及实验操作要点。 2.实验时要认真操作,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按照要求详细记录原始数据。实验完毕离开实验室前,原始记录必须交给指导教师审阅、签字。 3.实验完成后要及时处理实验数据,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按时交给指导教师审阅。实验报告应统一用石油大学学生实验报告纸书写,并做到字体端正、间明扼要、整齐清洁。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简单步骤、处理结果、思考题讨论五个部分。 三. 化学原理(Ⅱ)实验的注意事项 1.按时进入实验室,爱护实验仪器设备,不懂仪器的使用方法时不得乱动仪器。 2.仪器安装完后或连接线路后,必须经教师检查,才能接通电源,开始实验。 3.要按实验内容及有关附录中的规定使用仪器,以免损坏。 4.数据记录应及时、准确、完整、整齐。全部记录都要记在预习报告的表格内,不 2

51单片机实验报告94890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信息工程学院 2016年9月

辽东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姓名:王瑛 学号: 0913140319 班级: B1403 专业:网络工程 层次:本科 2016年9月

目录 实验题目:实验环境的初识、使用及调试方法(第一章) 实验题目:单片机工程初步实验(第二章) 实验题目:基本指令实验(第三章)4 实验题目:定时器/计数器实验(第五章)4 实验题目:中断实验(第六章)4 实验题目:输入接口实验(第八章)4 实验题目:I/O口扩展实验(第九章)4 实验题目:串行通信实验(第十一章)4 实验题目:A/D,D/A转换实验(第十七章)4

实验题目:实验环境的初识、使用及调试方法实验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课时: 1 时间:2016年10月24日 一、实验内容和要求 了解单片机的基础知识 了解51单片机的组成和工作方法 掌握项目工程的建立、编辑、编译和下载的过程方法 熟练单片机开发调试工具和方法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构成: Keil集成开发环境:

STC-ISP:

实验题目:单片机工程初步实验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课时: 1 时间:2016 年10 月24 日一、实验内容和要求 点亮一个LED小灯 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 1、点亮一个LED小灯 点亮LED小灯的程序: #include //包含特殊功能寄存器定义的头文件 sbit LED = P0^0; sbit ADDR0 = P1^0; //sbit必须小写,P必须大写 sbit ADDR1 = P1^1; sbit ADDR2 = P1^2; sbit ADDR3 = P1^3; sbit ENLED = P1^4; void main() { ENLED = 0; ADDR3 = 1; ADDR2 = 1; ADDR1 = 1; ADDR0 = 0; LED = 0; //点亮小灯 while (1); //程序停止 } 2、程序下载 首先,我们要把硬件连接好,把板子插到我们的电脑上,打开设备管理器查看所使用的COM 口,如图所示: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中南大学

操作系统原理试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一:CPU调度 一、实验内容 选择一个调度算法,实现处理机调度。 二、实验目的 多道系统中,当就绪进程数大于处理机数时,须按照某种策略决定哪些进程优先占用处理机。本实验模拟实现处理机调度,以加深了解处理机调度的工作。 三、实验题目 1、设计一个按优先权调度算法实现处理机调度的程序; 2、设计按时间片轮转实现处理机调度的程序。 四、实验要求 PCB内容: 进程名/PID; 要求运行时间(单位时间); 优先权; 状态: PCB指针; 1、可随机输入若干进程,并按优先权排序; 2、从就绪队首选进程运行:优先权-1/要求运行时间-1 要求运行时间=0时,撤销该进程 3、重新排序,进行下轮调度 4、最好采用图形界面; 5、可随时增加进程; 6、规定道数,设置后备队列和挂起状态。若内存中进程少于规定道数,可自动从后备 队列调度一作业进入。被挂起进程入挂起队列,设置解挂功能用于将指定挂起进程解挂入就绪队列。 7、每次调度后,显示各进程状态。 实验二:内存管理 一、实验内容 主存储器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二、实验目的 帮助了解在不同的存储管理方式下,应怎样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三、实验题目 在可变分区管理方式下,采用最先适应算法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四、实验要求 1、自行假设主存空间大小,预设操作系统所占大小并构造未分分区表; 表目内容:起址、长度、状态(未分/空表目) 2、结合实验一,PCB增加为: {PID,要求运行时间,优先权,状态,所需主存大小,主存起始位置,PCB指针} 3、采用最先适应算法分配主存空间; 4、进程完成后,回收主存,并与相邻空闲分区合并 .1、Vo类说明(数据存储结构) 进程控制块PCB的结构: Public class PCB{ //进程控制块PCB,代表一个进程 //进程名,作为进程的标识; private String name; //要求运行时间,假设进程运行的单位时间数; private int time; //赋予进程的优先权,调度时总是选取优先数小的进程先执行; private int priority; //状态,假设有“就绪”状态(ready)、“运行”状态(running)、 //“后备”状态(waiting)、“挂起”状态(handup) private String state; //进程存放在table中的位置 private int start; //进程的大小 private int length; //进程是否进入内存,1为进入,0为未进入 private int isIn; //进程在内存中的起始位置 private int base; //进程的大小 private int limit; //一些get和set方法以及构造器省略… };

51单片机实验报告

51单片机实验报告

实验一 点亮流水灯 实验现象 Led灯交替亮,间隔大约10ms。实验代码 #include void Delay10ms(unsigned int c); void main() { while(1) { P0 = 0x00; Delay10ms(50); P0 = 0xff; Delay10ms(50); } }

void Delay10ms(unsigned int c) { unsigned char a, b; for (;c>0;c--) { for (b=38;b>0;b--) { for (a=130;a>0;a--); } } } 实验原理 While(1)表示一直循环。 循环体首先将P0的所有位都置于零,然后延时约50*10=500ms,接着P0位全置于1,于是LED全亮了。接着循环,直至关掉电源。延迟函数是通过多个for循环实现的。 实验2 流水灯(不运用库函数) 实验现象 起初led只有最右面的那一个不亮,半秒之后从右数第二个led

也不亮了,直到最后一个也熄灭,然后led除最后一个都亮,接着上述过程 #include #include void Delay10ms(unsigned int c); main() { unsigned char LED; LED = 0xfe; while (1) { P0 = LED; Delay10ms(50); LED = LED << 1; if (P0 == 0x00) { LED = 0xfe; } } } void Delay10ms(unsigned int c)

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班级:机械1301班 姓名:黄佳清 学号:0801130117 座位号: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实验一单片机仿真开发机操作和MCS-51指令系统应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CS-51单片机仿真开发机和开发调试软件的操作使用和调整; 2、学会编写和输入汇编语言源程序、对输入的源程序进行汇编; 3、掌握程序的调试和运行的各种方法。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完成分值:60分) 本实验秩序运行Keil uVersion2程序,设置为keil为纯软件仿真 1.新建工程项目 2.设置工程文件参数 3.编写新程序事例 4.调试程序直至能够运行出结果。 四.实验程序 AJMP MAIN ORG 0030H MAIN: MOV R0,#20H MOV R2,#0FH MOV A,#00H A1: MOV @R0,A INC R0 INC A DJNZ R2,A1 MOV R0,#20H ;暂停,观察并记录! MOV DPTR,#7000H MOV R2,#0FH A2: MOV A,@R0 MOVX @DPTR,A INC R0 INC DPTR DJNZ R2,A2 MOV R0,#030H ;断点,观察并记录! MOV DPTR,#7000H MOV R2,#0FH A3: MOVX A,@DPTR MOVX @R0,A INC R0 INC DPTR DJNZ R2,A3 DO: LJMP DO END ;内部存储器数据块赋值,搬运数据块到外部存储器,再搬运回内部数据存储器。 五、附加题 1.将光标移到想要暂停的地方,MOV R0,#20H所在行,选择“执行到光

单片机实验报告

南京晓庄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单片机系统设计与应用 姓名:森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年级:14级 学号:05 2016年12 月1 日

实验项目列表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成绩指导教师 1 单片机仿真软件的使用 2 单片机I/O接口应用实验——流水灯 3 外部中断实验——工业顺序控制模拟 4 定时/计数器实验——矩形波 5 定时/计数器实验——计数器 6 综合实验 7 8 9 10 注: 1、实验箱端口为com6。 2、芯片选择切换到51 3、停止运行使用实验箱上的复位按钮

实验室号:___ 实验时间:成绩: 实验一仿真软件的使用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Keil C51软件界面,以及编辑、编译、运行程序的步骤; 2)掌握单片机仿真软件使用和调试的方法。 2.实验原理 Keil C51软件使用 在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下,建立一个工程并编辑源程序,熟悉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下各种菜单、命令的使用。 3.主要仪器设备(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 安装有Keil C51软件的PC机1台 4.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Keil C51软件使用 (1)建立用户文件夹 (2)建立工程 (3)建立文件并编码。输入以下源程序,并保存在项目所在的目录中 (4)把文件加入工程中 (5)编译工程。编译时观察在界面下方的“Build”页中的到编译错误信息和使用的系统资源情况等。 (6)调试。利用常用调试命令,如复位、运行、暂停、单步、单步跳过、执行完当前子程序、运行到当前行、下一状态、打开跟踪、观察跟踪、反汇编窗口、观察窗口、代码作用范围分析、1#串行窗口、内存窗口、性能分析、工具按钮等命令进行调试,观察并分析调试结果。 (7)目标代码文件的生成。运行生成相应的.HEX文件。 5.实验内容及程序 1)从DATA区地址起始地址为40H的连续10个内存单元的内容传送到XDATA区起始地址为2000H的10个内存单元中。 注意:DATA区地址起始地址为40H的连续10个内存单元必须先赋初值。 P83-5源程序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xdata unsigned char buffer1[10]_at_ 0x2000; //在xdata区定义数组变量BUF1,首地址为2000H data unsigned char buffer2[10]_at_ 0x40; //在data区定义数组变量BUF2,首地址为40H void main(void)

中南大学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实验报告整理

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 实验报告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机制**** 姓名:张** 学号: *********** 指导教师:李** 时间: 2018-11-12 实验一柔性自动化制造系统运行实验 1.实验目的 (1)通过操作MES终端软件,实现对柔性制造系统的任务下达和控制加工,让学生

了解智能制造的特征及优势。 (2)通过创意性的实验让学生了解自动化系统总体方案的构思。 (3)通过总体方案的构思让学生了解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学会绘制控制系统流程图,掌握物料流、信息流、能量流的流动路径。 (4)通过总体方案的构思让学生掌握各机械零部件、传感器、控制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性能。 (5)通过实验系统运行让学生了解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是采用何种元器件来实现的,促进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实践。 2.实验内容 (1)仔细观察柔性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实现,了解柔性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各个模块,熟悉各个模块的机械结构。 (2)了解各种典型传动机构的组装、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实现运动方向和速度的改变; (3)学习多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 (4)了解典型驱动装置的工作原理、驱动方式和性能; (5)理解柔性制造系统的工作原理,完成柔性制造系统的设计、组装; (6)实现对柔性制造系统的控制与检测,完成工件抓取、传输和加工。

3.实验步骤 (1)柔性制造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2)进行检测单元的设计; (3)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 (4)上下料机构的组装与检测控制; (5)物料传输机构的组装与实现; (6)柔性制造系统各组成模块的连接与控制; (7)柔性制造系统各组成单元的状态与工件状态位置的检测; (8)对机器人手动操作,实现对工件的抓取、传输。 4. 实验报告 ①该柔性自动化制造系统由哪几个主要的部分组成; 主要由:总控室工作站、AGV小车输送物料机构、安川机器人上下料工作站、法那科机器人上下料工作站、ABB机器人组装工作站、视觉检测及传送工作站、激光打标工作站、堆垛机及立体仓储工作站。 ②画出该柔性自动化制造系统的物料传输系统结构简图;

单片机实验报告一

单片机实验报告 1 姓名 陈奋裕 时间 2014/10/30 地点 机电实验大楼B526 实验题目 软件开发环境和简单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WAVE 软件使用 2. 学习简单程序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主要仪器及环境 PC 机、WA VE 软件、仿真器+仿真头、实验板、电源等。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启动PC 机,打开WAVE 软件,软件设置为模拟调试状态。在所建的项目文件中输入源程序,进行编译,编译无误后,执行程序,点击全速执行快捷按钮,点击暂停按钮,观察存储块数据变化情况,点击复位按钮,可再次运行程序。 2.打开CPU 窗口,选择单步或跟踪执行方式运行程序,观察CPU 窗口各寄存器的变化,可以看到程序执行的过程,加深对实验的了解。 四、流程图及参考程序 实验1 1)参考程序 2)流程图 ORG 0000H START EQU 30H MOV R0, #START MOV R2, #10 mov a,#01h Loop: MOV @R0,A NOP LJMP $ END

五、实验及程序的分析和讨论 (1)第一个程序是将地址为30H到39H的寄存器的内容全部置1。先在R0中存放内部存储器的起始地址30H,R2中存放内部存储器的长度10个,累加器置1,然后利用循环控制指令DJNZ R2,Loop控制10次循环给上述10个单元赋值1.最后,使单片机自身跳转。 (2)实验得到全速执行后相应的测试结果: (3)实验得到30H到39H寄存器执行后的内容: 从该表中也可以看出该程序的功能,即将30H到39H的寄存器内容置1,说明自己的分析是对的。 六、实验小结 1、汇编语言的结果在软件里面全部都是黑色字体,无法编译,在老师的 提醒下,知道了WAVE软件只能执行ASM文件,所以实验前要先将文件 的类型改为.ASM。 2、程序中的逗号要在英文的状态下面编写;若提示有空余符号,则是分 号后面直接写注释,不要添加空格 七、思考题 1、软件开发环境提供了哪些调试手段?各有何特点? 答: 1.伟福仿真器为我们的调试提供了多种方法,它可以编译,以便查 找语法错误; 2.单步执行,来检查每句程序的功能; 3.全速执行程序,来检查整段程序要完成的功能; 4.还可以设置断点进行调试,以便分段执行程序。 2、如何将存储器块的内容移动到另一位置? 答:借助指针和寄存器,利用转移类指令即可将存储器块的内容移动到 另一位置。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全)195132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化学原理Ⅱ实 验 王业飞吕开河葛际江 戴彩丽焦翠于连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2007 年2 月

目录 前言 (1) 实验一三组分相图的制备 (3) 实验二最大压差法测表面张力 (6) 实验三溶胶的制备与电泳 (11) 实验四无机电解质的聚沉作用与高分子的絮凝作用 (16) 实验五乳状液的制备、鉴别和破坏 (20) 实验六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水解 (24) 实验七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粘度法 (26) 实验八原油水界面张力测定(滴体积法) (31) 实验九聚合物综合性能评价 (33) 附录一苯-水的相互溶解度 (35) 附录二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粘度和表面张力 (36) 附录三某些液体的密度 (37) 附录四不同温度时某些液体的表面张力 (38) 附录五彼此相互饱和的两种液体的界面张力 (39) 附录六不同温度时水的介电常数 (39) 附录七722 型分光光度计 (40) 1

前言 一.化学原理(Ⅱ)实验的目的 化学原理(Ⅱ)实验是化学原理(Ⅱ)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有以下四点: 1.了解化学原理(Ⅱ)的研究方法,学习化学原理(Ⅱ)中的某些实验技能,培养根据所学原理设计实验、选择和使用仪器的能力; 2.训练观察现象、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验证化学原理(Ⅱ)主要理论的正确性,巩固和加深对这些理论的理解; 4.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格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化学原理(Ⅱ)实验的要求 1.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阅读实验教学内容及有关附录,掌握实验所依据的基本理论,明确需要进行测量、记录的数据,了解所用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思考实验内容后面所提出的问题,并做好预习报告。预习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基本公式及公式中各项意义及单位,原始记录表格及实验操作要点。 2.实验时要认真操作,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按照要求详细记录原始数据。实验完毕离开实验室前,原始记录必须交给指导教师审阅、签字。 3.实验完成后要及时处理实验数据,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按时交给指导教师审阅。实验报告应统一用石油大学学生实验报告纸书写,并做到字体端正、间明扼要、整齐清洁。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简单步骤、处理结果、思考题讨论五个部分。 三. 化学原理(Ⅱ)实验的注意事项 1.按时进入实验室,爱护实验仪器设备,不懂仪器的使用方法时不得乱动仪器。 2.仪器安装完后或连接线路后,必须经教师检查,才能接通电源,开始实验。 3.要按实验内容及有关附录中的规定使用仪器,以免损坏。 4.数据记录应及时、准确、完整、整齐。全部记录都要记在预习报告的表格内,不 2

单片机实验报告

实 验 报 告 实验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班级: 12自动化2班 学号: 姓名: 教师:张玲 成绩: 实验日期:年月日 实验名称:实验1——计数显示器 一、实验目的: 学习Proteus 软件的使用,掌握单片机原理图的绘图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绘制“计数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2、利用提供的hex文件验证此电路的运行效果。 三、实验要求: 提交的实验报告中应包括:1、绘图方法简述,要求说明元件与电源的选取、摆放及属性编辑,总线与标签的画法等内容;2、电路原理图; 3、仿真运行效果展示,要求就仿真文件加载方法及3~4幅运行截图进行简要说明;4、实验小结,说明遇到的主要问题或实验

1体会等。 参考电路原理图如下: 元件类别电路符号元件名称 Microproces sor ICs “U1”80C51 Miscellaneo us “X1”/12MHz CRYSTAL Capacitors“C1”~“C2” /1nF CAP Capacitors“C3”/22μF CAP-ELEC Resistors Packs “RP1”/7-100ΩRESPACK-7 Resistors“R1”/100ΩRES Optoelectro nics “LED1”~ “LED2” 7SEG-COM-CAT-G RN Switches & Relays “BUT”BUTTON 1、编程思路及C51源程序:

2、电路原理图: 3、仿真运行效果展示:

4、实验小结: 熟悉Proteus软件,了解软件的结构组成与功能;学习ISIS模块的使用方法, 学会设置图纸、选元件、线画总线、修改属性等基本操作;学会可执行文件 加载及程序仿法;理解Proteus在单片机开发中的作用,完成单片机电路原 理图的绘制。

中南大学计算机取证技术实验报告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张健

目录 目录 ------------------------------------------------------------------------------------------------------------------ 0 实验一事发现场收集易失性数据-------------------------------------------------------------------------- 1 实验二磁盘数据映像备份---------------------------------------------------------------------------------- 6 实验三恢复已被删除的数据------------------------------------------------------------------------------ 10 实验四进行网络监听和通信分析------------------------------------------------------------------------- 15 实验五分析Windows系统中隐藏的文件和Cache信息 --------------------------------------------- 19 实验六数据解密 ------------------------------------------------------------------------------------------------ 25 总结 ----------------------------------------------------------------------------------------------------------------- 27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实验报告1

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 姓名:李佳怡 ____________ 学号:_J6 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生物实验中心310课程名称:生物化学实验(丙) 实验名称:蔗糖酶的提取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指导老师:方祥年 成绩:_ _同组学生姓名:金宇尊、鲍其琛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八、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学习掌握蔗糖酶的提取、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巩固理论知识,学会学以致用并发现新问题。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订 1、实验内容: 线 蔗糖酶的提取、分离纯化 2、实验原理: ① 酵母细胞破碎 液体剪切法―超声波法.机械搅拌法.高压匀浆法 固体剪切法一压力和研磨 非机械法——> 物理法.化学渗透法.酶溶 本实验采用研磨的方法。通过固体剪切法(研磨)将酵母细胞破碎,把蔗糖酶从酵母细胞中提取岀 来。 ② 蔗糖酶的初步分离纯化 蛋白酶常用的初步分离纯化方法有:盐析、选择性变性、有机溶剂沉淀等。 本实验采用选择性变性(加热)、有机溶剂(乙醇)沉淀等方法对蔗糖酶进行初步的提纯以及收集 样品。 由于一般酶蛋白在常温下分离纯化过程中易变性失活,为了能获得尽可能高的产率和纯度,在提纯 操作中要始终保持酶的活性,如在低温下操作等,这样才能得到较好地分离提纯效果。 实验报告 细 胞 破碎 的 常 用 方 法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 1、实验材料 市售干酵母粉10g/组(3?4人) 2、实验试剂 石英砂,95%乙醇(-20*0,20mmol/L Tris-HCl 缓冲液。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 电子天平(称量干酵母粉):研碎(每组一套):50ml高速离心管(4支/组、4孔50ml离心管架一个/组);托盘天平(离心管平衡用):高速冷冻离心机:恒温水浴箱(50°C);量筒(50ml)、微量移液枪(lOOOu 1)及枪头或移液管(1ml)、玻棒、滴管等;离心管(留样品I、II用)及离心管架:制冰机:一20°C冰箱。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酵母细胞破粹(干磨法) ①称量:称取市售干酵母粉10計约3-5 g石英砂放入研钵 ②研磨(干磨):至尽可能成细粉末状(约15min) ③加液+研磨:呈:取总体积40 ml的20mmol几Tris-HCl缓冲液,分2次加研磨lOmin, 使呈糊状液体; ④离心:将糊状液体转移到2支50ml离心管中,两支离心管平衡后(托盘天平上),离心lOmin (条件:4°C、12000r/min) ⑤收集+测量:收集上淸液并量出体积VI (样品I),另留1ml上淸液(样品I )放置一20°C冰箱保存 用于蔗糖酶蛋白含量测眾、蔗糖酶活力测定和SDS-PAGE分析 2、热处理 ①水浴热处理:将上步抽提液(样品I),迅速放入50°C恒温水浴,保温30min, 并每隔5min用玻璃棒温和搅拌提取液。 ②冰浴冷却:保温后迅速用冰浴冷却5min ③离心:将热处理后的样品I转移至两支50ml离心管中,平衡后,离心10min a (条件:4°C, 12000r/min) ④收集+测量:收集上淸液并量出体积V2 (样品II),另留1ml上淸液(样品II )放宜一20°C冰箱保存(用于蔗糖酶蛋白含量测左、测左蔗糖酶活力和SDS-PAGE分析。 3、有机溶剂(乙醇)沉淀 ①冰浴:将热处理后的上淸液加入相同体枳的一20°C的95%乙醇,冰浴中温和搅动混匀,

单片机串行通信实验报告(实验要求、原理、仿真图及例程)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实验》实验指导 实验三调度器设计基础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练使用Keil C51 IDE集成开发环境,熟练使用Proteus软件。 2.掌握Keil与Proteus的联调技巧。 3.掌握串行通信在单片机系统中的使用。 4.掌握调度器设计的基础知识:函数指针。 二、实验设备 1.PC机一套 2.Keil C51开发系统一套 3.Proteus 仿真系统一套 三、实验内容 1.甲机通过串口控制乙机LED闪烁 (1)要求 a.甲单片机的K1按键可通过串口分别控制乙单片机的LED1闪烁,LED2闪烁,LED1和LED2同时 闪烁,关闭所有的LED。 b.两片8051的串口都工作在模式1,甲机对乙机完成以下4项控制。 i.甲机发送“A”,控制乙机LED1闪烁。 ii.甲机发送“B”,控制乙机LED2闪烁。 iii.甲机发送“C”,控制乙机LED1,LED2闪烁。 iv.甲机发送“C”,控制乙机LED1,LED2停止闪烁。 c.甲机负责发送和停止控制命令,乙机负责接收控制命令并完成控制LED的动作。两机的程序要 分别编写。 d.两个单片机都工作在串口模式1下,程序要先进行初始化,具体步骤如下: i.设置串口模式(SCON) ii.设置定时器1的工作模式(TMOD) iii.计算定时器1的初值 iv.启动定时器 v.如果串口工作在中断方式,还必须设置IE和ES,并编写中断服务程序。

(2)电路原理图 Figure 1 甲机通过串口控制乙机LED闪烁的原理图 (3)程序设计提示 a.模式1下波特率由定时器控制,波特率计算公式参考: b.可以不用使用中断方式,使用查询方式实现发送与接收,通过查询TI和RI标志位完成。 2.单片机与PC串口通讯及函数指针的使用 (1)要求: a.编写用单片机求取整数平方的函数。 b.单片机把计算结果向PC机发送字符串。 c.PC机接收计算结果并显示出来。 d.可以调用Keil C51 中的printf来实现字符串的发送。 e.单片机的数码港显示发送的次数,每9次清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