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质勘查工作一般操作步骤

地质勘查工作一般操作步骤

地质勘查工作一般操作步骤
地质勘查工作一般操作步骤

1 地质勘查工作一般操作步骤

地质勘查是一项纷繁复杂、循序渐进的工作 其目的就是探明矿产资源。要做好地质勘

查工作 地质人员应熟悉和掌握从勘查设计到提交勘查报告中的每一个操作步骤和细节。下面以钻探工程为例将地质勘查工作一般操作步骤介绍给大家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步、地质勘查设计

地质勘查前应编制地质勘查设计 按地质勘查阶段编制的设计有预查、普查、详查和勘

探设计 按类别有总体设计和单体设计。XX矿区现总体设计并开始实施的有 1 《XX省XX县XX铜金矿区Ⅺ号矿带铜矿详查设计》。2 《XX省XX县XX矿区XX矿段铜矿补充详

查设计》。3 《XX省XX县XX矿区XX矿段铜 钼 矿详查设计》。4 《XX铜金矿区XX 矿段

及其外围铜钼矿普查设计说明书》。5 《XX省XX县XX矿区 东部 金矿生产补勘设计》。6

《XX省XX县XX矿区大岩里铜矿点坑探和钻探设计》。

设计前应详细收集前人资料 并进行综合研究 使设计依据充分 并有可操作性。设计

书应符合有关规范标准和要求 内容完整、文字精练、重点突出 附图、附表齐全。

设计编制完毕后 由编制单位内部初审 再报上级进行统一审查 审查通过后由上级下

达《设计审查意见书》 项目所在单位接到意见书后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 有重大设计变更 设计编制单位组织编制变更或单体设计 报上级审查批准。

本步具体可参照《地质勘查项目设计程序》进行操作。

第二步、熟悉勘查区和填写各类通知书

这一步是钻孔地质编录前的准备工作 主要有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

1、熟悉勘查区基本地质特征。根据以往提交的勘查区地质报告或研究成果 熟悉本区

地层及分布状况、岩性组合、围岩蚀变、矿种及矿层 体 赋存状态、构造、矿带分布等特征、矿区岩矿层划分单元等 尤其设计钻孔所揭露的地质特征 熟练掌握钻探编录的有关规范和要求等 详细了解钻孔施工设计。

2、填写《钻孔地质技术设计书》。地质人员应根据已设计的钻孔 将设计孔深、方位角、倾角 比例尺 揭露的岩石、构造、矿 化 层的深度和岩石名称 以及质量要求和技术措

2 施填在设计书里 并绘出理想柱状图。

3、填写《钻孔施工通知书》、《钻孔定位通知书》和《钻孔机械安装通知书》。

第三步、钻孔安装、立轴校正和开孔

1、钻机安装 由钻探施工人员完成。

2、钻孔施工前 地质、测量、水工地质、安全、现场管理人员到位 进行钻机立轴方位、倾角校正和安全检查。方位测量由测量人员完成 倾角校正由地质人员完成 安全检查由安全人员对钻机及场地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钻孔施工通知书》、《钻孔定位通知书》和《钻孔机械安装通知书》签字。地质、测量、安全、钻探等负责人认可签字。

4、《钻孔地质技术设计书》、岩心RQD值表和简易水文观测记录表由地质和水工地质人

员与钻探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第四步、钻孔地质编录

1、记录原始班报数据。1 记录回次进尺和岩矿心。包括回次编号、起止孔深、进尺、

岩心长、残留岩心、采取率等记录在钻孔地质记录表的回次栏目内 孔斜及校正孔深记录在

备注栏里。2 换层和分层。将换层的回次块号、岩心长、代表进尺及孔深记录在换层栏里。

将分层的层号、假厚、岩心长及采取率记录在分层栏里。

2、分层及分层地质 水工地质 描述。分层应对岩矿心进行综合观察分析 按本区厘

定的分层标准进行岩矿心分层 一般按岩性进行分层 岩性段太长时可按蚀变组合类型不同

进行分层。包括 1 岩石定名 进行复合定名 蚀变组合+岩性。2 岩性描述 包括岩石

颜色、结构、构造、风化特征、主次要矿物成份及主要矿物含量。3 蚀变描述 包括蚀变

矿物、蚀变程度、蚀变带范围等。4 构造描述 包括分布位置、破碎带特征及宽度等。5

矿化应详细描述 包括矿化种类、自然类型、与其它共伴生矿物和围岩蚀变的关系、矿化厚

度和目估品位。如目估品位小于0.2%的为弱铜矿化或强铜矿化XX岩 达到0.2 0.4%为某

某岩型低品位铜矿石 大于0.4%的为某某岩型工业铜矿石。达到低品位或工业矿石的地段

应单独分层和命名 如花岗岩型工业硫化铜矿石 描述时可按矿石描述的要求进行详细描述

包括矿石颜色、构造、金属矿物 颜色、大小、分布、晶形特征 、容矿岩石 类型、成分、

3 含量、大小、蚀变 和目估品位。重要的地质现象应用素描图记录下来。6 水工地质描述

确定风化带、破碎带、含水层的分层位置和界线等 包括裂隙发育程度、岩石完整性、RQD

值等。7 轴夹角的测量 有矿化层、构造等明显的标志面 要测量其轴夹角 并将读数和深度位置记录在标志面与岩心轴夹角栏里。8 所取标本记录在标本号及孔深栏里。

3、分层后要填写分层标签 将分层标签放在分层位置处 并在岩心箱隔板上用符号笔

做上记号。

4、最后编录时间、编录人签名。

地质编录要做到详实、客观、规范、全面、及时 对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全面地观

察研究。编录的图、表、文字说明必须互相对应、吻合、一致 整洁、美观、字迹规整 用字规范

简易水文观测工作由钻探施工人员负责 及时、真实的作好观测记录 记录钻进过程中

孔内涌水、漏水、孔壁垮塌、掉块、涌砂、冲洗液消耗量、冲洗液颜色变化、水温变化、缩径、钻具自动下落的准确孔深等情况 水工地质人员对其观测质量进行监控。

本步具体参照《地质编录操作制度》和《钻孔简易水文工程地质编录操作制度》。

第五步、钻孔施工质量检查

钻机开孔后 地质编录人员应经常到现场对钻孔施工质量进行检查。本步也可与第四步

同步进行 内容包括

1、原始班报表的检查。包括回次编号、起止孔深、进尺、岩心长、残留岩心、采取率

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记录表、岩心RQD值等数据 是否填写齐

全、准确 是否有乱涂乱改和弄虚作假现象。

2、岩心箱及岩心的检查。包括岩心箱上面的钻孔编号、井深段和回次段及岩心箱编号、

岩心长度及编号是否正确 岩矿心摆放有无拉长现象 顺序是否颠倒 是否用清水冲洗等。

3、岩心签的检查 包括数据是否齐全、准确 与原始班报表是否一致等。

4、岩心采取率的检查 对不合格的要进行更正 采取率达不到要求的要与钻探负责人

交底 要求施工人员采取补救措施。

本步具体参照《钻孔质量验收一般标准》和《岩心钻探控制程序》。

第六步、资料录入系统

4

地质编录后 应及时录入矿山数字系统或电子文档 模板 里。

第七步、终孔

1、终孔验收。钻孔终孔后 由地质、水工地质、现场管理、安全等人员到位 其中终

孔弯曲度测量时地质人员应在现场监控。

2、水工地质人员填写《封孔设计书》和《封孔通知书》 并与钻探负责人交底。

3、地质人员根据地质编录情况 及时编制《钻孔质量验收报告书》和《钻孔地质小结》。《钻孔地质小结》可参照下面的格式编制。

4、钻孔坐标收测。终孔后 地质人员应向测量人员交底 由测量人员完成。

小结题目 ×××矿区××钻孔地质小结

一、概况

钻孔位置 设计坐标、孔深和方位 目的任务 施工日期及施工情况 RQD值 采取率

岩心箱数 终孔深度等。

二、地质情况

1、岩性特征。主要岩性 次要岩性 分段说明 各分段轴夹角 不要进行详细描述。

2、蚀变特征。蚀变类型 分段说明 以何种蚀变为主 何种蚀变次之 蚀变分带情况。

3、构造特征。破碎带情况。

4、矿化特征。工业及低品位矿石 矿种 矿石自然类型 结构构造 共、伴生情况

目估品位 厚度 有化验结果的应圈出矿 化 体的情况 包括累计厚度及加权平

均品位 这一节应详细描述。

三、水文工程地质情况

四、目的任务完成情况及综合评价

五、建议及对下步工作的指导意义

第八步、布样、锯样和采样

1、地质人员应在现场根据地质编录情况按布样的原则和要求进行合理布样。尤其应将

5 具脉状或块状矿化的岩心 垂直矿化集中面用红油漆或防水笔划上中心线 作为锯样工的切

割线。布样完毕后应在样品末端位置放上样品签 并在岩心箱隔板上用符号笔做上记号。

2、锯样人员应根据地质人员的要求进行锯样。锯样线必须通过岩矿心中心切面 发现

岩心上有地质人员划的中心线时 应严格沿中心线进行切割。切割时还应注意不要穿过岩心

编号。一旦穿过 岩心编号被破坏的 采样人员要在副样上重新补写编号。

3、采样人员应将无编号另一半岩矿心装袋 称重 编号 及时送化验室。

本步具体参照《勘查工程基本分析采样指导书》。

第九步、地质资料的自检和互检

地质人员应经常性分阶段对地质资料进行自检和互检 自检和互检后 发现问题应正确

填写《原始地质编录自检表》和《原始地质编录互检表》 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本步具体参照《原始地质资料检查制度》。

第十步、综合编录

1、化验结果返回后 地质人员要按照矿体圈定的规范要求对单工程厚度和加权平均品

位进行计算 划分工业或低品位矿体层。

2、地质人员根据钻孔地质编录、《钻孔地质小结》和单工程计算结果 进行综合图件编

制 包括剖面图和水平断面图。

综合地质编录要做到资料整理及时、弃粗取精、分析正确、推断有理有据。

第十一步、资料存档

地质资料要按照野外地质资料检查验收的要求进行整理 整理后交由档案保管人员存档

保管。

本步具体可参照指导性文件《地质资料管理一般规程》。

第十二步、编制勘查报告

6 野外地质勘查工作结束后 项目所在单位组织地质人员按照勘查报告编制的要求编制最终地质勘查报告或阶段性报告 报上级审查。

地质勘探规范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一) 本标准的制定考虑了地质工作高度流动、分散的野外作业要求,规定了地质勘探作业安全生产条件和作业技术要求。 本标准覆盖了地质勘探技术手段和方法的安全生产技术要求,并考虑了国家有关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的现有文件的技术内容。 本标准无意包含地质勘探作业中所有必要的条款。使用者应对本标准的应用自负其责。使用者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不免除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起草。 .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质勘探工作野外作业、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地质遥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和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地质实验测试等方面的安全要求以及职业健康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地质勘探工作设计、生产和安全评价、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使用地质勘探技术手段和方法从事其延伸业的设计、生产和安全评价、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1995) 中国民用航空探矿飞行工作细则(1975)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 GB 16424─1996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规程 GB/T 6067—198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T 5972—1986 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 GB 6722-2003 爆破安全规程 DZ/T 0141—1994 地质勘查坑探规程 GB 3787—198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地质勘探 exploration, prospecting 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重点有所不同的调查研究工作。包括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地质遥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和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地质实验测试等。 3.2 艰险地区 是指海拔3000m以上无人居住的地质工作区。 4 野外作业基本规定 4·1 地质勘探单位,应建立地质勘探工作区安全档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伤害源,流

岗位评价中排序法的种类和实施步骤应用

岗位评价中排序法的应用 岗位排序法是依据事先确定的岗位评价要素,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各个岗位的相对价值进 行整体比较,最终根据各个岗位的相对价值从高到低进行顺序排列的一种岗位评价方法。岗 位排序法是企业中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一种岗位评价方法。 这种方法常常应用于组织结构稳定,人员规模较小的公司。当公司从节约时间和成本角 度考虑时,岗位排序法是岗位评价的备选方法之一。 一、岗位排序法的种类及实施步骤 企业中常用的岗位排序法有三种,分别是简单排序法,交替排序法和配比排序法。各种 方法的实施步骤介绍如下。 1.简单排序法 简单排序法也称为直接排序法,是由岗位评价人员依据对企业各项工作的认识与了解, 根据自己主观经验对岗位相对价值进行判断并由高至低排列岗位顺序的方法。简单排序法的 步骤如下。 (1)组建岗位评价小组。选择了解企业工作和业务流程且熟悉被评价岗位的人员组成岗位评价小组,做好评价表单设计等准备工作。 (2)选择评价因素,确定评价标准。根据被评价岗位的工作性质,选择评价因素,确 定评价标准。一般常用的评价因素和标准包括:工作复杂程度、工作量大小和岗位贡献大小 等。 (3)收集分析资料。收集被评价岗位的岗位说明书以及相关资料和数据,提前了解岗位情况。 (4)评价汇总排序。根据岗位评价因素和标准对被评价岗位逐一进行评判,汇总岗位 评价人员的评价结果,按照评价分数的均值确定被评价岗位的最终排序。简单排列法示例如 表所示,排序5岗位价值最高。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为保证简单排序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要求岗位评价人员对被 评价岗位进行多维度评价,常用评价维度包括:岗位责任,知识、技能、工作量和工作环境等。如果需要,企业还可以对评价维度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权重划分。 2.交替排序法 交替排序法也称为两极排序法,他将所有被评价岗位按照衡量指标依次两两选择最重要岗位和最不重要岗位,分别编号,最终完成岗位排序。具体步骤如下。 以某公司管理岗位排序为例,共有9个岗位分别为A-I。 (1)按照衡量指标从9个岗位中选择最重要和最不重要的岗位分别放置在首位和末尾。如表所示。 (2)岗位代码C最重要,排序为1 ;A最不重要,排序为9。将余下的7个岗位按照 上述方法进行排列。以此类推,完成所有岗位的排列。 (3)获得最终所有岗位的排序。 3.配比排序法 配比排序法也称为两两比较法,这种方法先将每个岗位按照评价要素与其他岗位进行 一对比,如表所示。

浅谈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及要点

浅谈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及要点 地质, 野外, 要点 地质工作包括: 1、基础性地质调查(测量),诸如:1:20万、1:5万区调-矿调,区域物、化探测量,区域水文测量等。 目的:具战略意义,提高研究程度。为开展进一步普查找矿工作和其它有关的地质工作提供依据。即总结规律、优选(缩小)靶区。 2、矿产勘查:包括特定矿产勘查、固体矿产勘查、地下水资源勘查等。 3、矿山生产勘探。等等。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工作 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 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方法 1、系统收集资料,综合分析、研究,根据目的任务制定“方案”编写“设计”。 2、地质测量(填图)—剖面测制,最直接的找矿方法。通过地质填图,工作区内自燃地理条件、景观,成矿地质背

景、有利地段、可能的成矿类型、地表蚀变带(构造带)、矿化带、矿体地表直接露头(铁锰冒、碎石或转石等),主成(控)矿构造及产状、规模等基本摸清,为下一步部署工作提供充分依据。如:重点工作区、采用何种方法及范围、网度、方向等。 3、化探测量:水系沉积物、土壤测量方法为主,还有水化学、汞气、植物等。包括地表面积(自由网和规则网)和剖面及钻孔原生晕等形式。关键是采样介质和层位,“代表性”和“有效性”,该加密的必须加密、该放稀的一定放稀、无意义的样不取,不做无用功。尤其大比例尺化探测量若地质人员亲自做,那更应该得心应手。最间接的找矿方法。缩小靶区,为下一步部署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如:槽探(异常带、高值点等),物探范围、网度、方法、测向等。大比例尺规则网及剖面一定要注意测线方向。 4、物探测量:常规高精磁、激电中梯方法为主,还有重力、放射性及瞬变电磁、SIP、V8等。注重“适用性”和“有效性”及“多解性”(每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最有力的辅助找矿方法。只有在与化探异常、矿化蚀变带、成矿有利地区(段)密切相关的物探异常才有找矿意义。注意测线方向-垂直目的体,一般要求上测量,若物化探工作只给一次工作量,一定要用到此处,化探可用GPS。

地质勘查项目管理办法

地质勘查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地质立局、地质强队”发展战略,提高地质工作质量,规范全局地质勘查项目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局各地勘单位承担的国家地质勘查项目(国土资源调查、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国家财政补贴项目等)、省地质勘查项目(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和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局地勘费项目和市场地勘类项目(含水工环、矿山环境治理、地灾治理、物探、测试等项目)。 第三条根据“局为单元,队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实行地质勘查项目分类管理。局参与国家和省重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和矿产勘查项目的组织协调,参与国家和省地质勘查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对局地勘费项目实行全程监督管理,对市场类地勘项目局抽检,队进行全程监督管理。 局(所属地勘单位)投资入股勘查的国家和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参照局地勘费项目管理。 第二章项目的立项和确认 第四条项目的立项 国家和省地质勘查项目的立项要围绕国家和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需要和重要矿产勘查目标,按项目主管部门指南和要求进行。 局矿产勘查项目的立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矿业权的经营进行,主要安排具有较好找矿前景和能开发利用的项目,对能争取国家地质勘查项目的前期工作给予支持,适当安排基础地质研究,矿产地质研究,找矿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和拓展服务领域的地质环境类研究项目。 第五条项目的申报 申报国家和省级地质勘查项目,须先报局总工办。由局组织专家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对重复项目进行协调后方可上报。国家或省自上而下部署的项目除外。 局地勘费项目的立项由局统一部署。局根据财政项目预算时间要求,下达立项指南或通知,各单位在规定时间内申报,经局组织专家论证后批准立项,列入下年度地质工作计划。 第六条项目的确认 地勘单位根据国家和省地质勘查项目任务书组织编写设计,并组织专家进行设计初审。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和国土资源调查项目按要求报各主管部门审查;省地质勘查项目设计须经局组织专家初审后,再按要求报项目主管部门审查。设计审批后均需报局一份备案。 局地勘费项目任务书下达后,各申报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编写设计报局总工办,局组织专家进行审查,经局批准后实施。 除局地勘费项目以外,其他所有项目合同签订后,应报局相关处室备案。 第三章项目的实施和监督 第七条项目承担单位必须严格按批准的项目设计组织实施,完成设计的任务和工作量,并保证工作质量和进度;如有工作变动,需上报各项目主管部门审批同意。 第八条局地勘费项目承担单位应向局上报半年报和年报。国家和省地质勘查项目承担单位除按项目主管部门要求上报工作报告外,同时向局上报半年报和年报。 第九条局对国家及省地质勘查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对局地勘费项目进行全程监督管理。 第十条局参与国家和省级地质勘查项目的野外验收,组织局地勘费项目的野外验收。 第十一条国家和省地质勘查项目成果报告完成后报局总工办,经局组织专家初审后报有关主管部门评审验收。 局地勘费项目成果报告完成后先由地勘单位进行验收,提出初审意见后报局总工办,局组织专家对成果报告进行评审验收。

瑞典地质雷达验证方法

瑞典地质雷达验证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地质雷达仪器的效验,目的是检查仪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测试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一、验证方法 1 外观检查。 2 使用高频天线实测空气电磁波速度值与空气电磁波速度标准值对比。 3 使用低频天线实测空气电磁波速度值与空气电磁波速度标准值对比。 二、仪器组成 主机、笔记本电脑、100MHz、800MHz屏蔽天线。 三、技术要求 1 外观应清洁无损伤,仪器各部件能正常连通工作。 2 使用高频天线实测空气电磁波速度值Cc1与空气电磁波速度标准值Co之间的相对误差值β1≤±5%。 3 使用低频天线实测空气电磁波速度值Cc2与空气电磁波速度标准值Co之间的相对误差值β2≤±5%。 四、验证流程 1 连接地质雷达仪器各部件,开机检查各部件是否工作正常。 2 使用高频天线实测空气电磁波速度值与空气电磁波速度标准值对比 2.1 选择一处空旷的地方,其周围一定范围内应无金属导线、块体等良导体类物质,选一较平整的地面水平放置一块面积为0.5m×0.5m、厚度为5cm的正方形金属铁板。 2.2 在金属铁板中心正上方d1=20cm距离处水平架放800MHz屏蔽天线。 2.3 观测并记录电磁波通过空气遇金属铁板后反射的雷达波形图。 2.4 由原始记录的雷达波形图,读取金属铁板反射的双程历时t1,进而计算 空气电磁波传播速度Cc1,见下式(1)。 Cc1=2×d1/t1(1) 2.5根据空气电磁波速度标准值(Co=0.3m/ns),按下式(2)计算使用高频天线实测空气电磁波速度值Cc1与空气电磁波速度标准值Co之间的相对误差值

β1。β1= (Cc1-Co)/ Co×100% (2) 2.6 若β1≤±5%,即认为合格,反之则认为不合格。 3 使用低频天实测空气电磁波速度值与空气电磁波速度标准值对比 3.1 选择一处空旷的地方,其周围一定范围内应无金属导线、块体等良导体类物质,选一较平整的地面水平放置一块面积为2m×2m、厚度为5cm的正方形金属铁板。 3.2 在金属铁板中心正上方d2=3m距离处水平架放100MHz屏蔽天线。 3.3 观测并记录电磁波通过空气遇金属铁板后反射的雷达波形图。 3.4 由原始记录的雷达波形图,读取金属铁板反射的双程历时t2,进而计算空气电磁波传播速度Cc2,见下式(3)。 Cc2=2×d2/t2 (3) 3.5 根据空气电磁波速度标准值(Co=0.3m/ns),按下式(4)计算使用低频天线实测空气电磁波速度值Cc2与空气电磁波速度标准值Co之间的相对误差值β2。 β2= (Cc2-Co)/ Co×100% (4) 3.6 若β2≤±5%,即认为合格,反之则认为不合格。 五、验证结果处理 全部满足上述3个技术要求则评定该仪器验证结果为合格。 六、验证周期、记录与证书 验证周期为12个月,或使用前验证。验证记录格式见下表。 地质雷达验证记录 管理编号:编号:

地质勘查规范

地质规范目录 国家标准 1.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1-1998) 2.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2-1998) 3.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3-1998) 4.地质图用色标准(1∶500000~1∶1000000)(GB6390-1986) 5.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GB958) 6.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13923-2006) 行业标准 1.1∶250000地质图地理地图编绘规范(DZ/T0191-1997) 2.1∶20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Z/T0160-1995) 3.1∶50000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则(DZ/T0157-1995) 4.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0)(DZ/T0179-1997) 5.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0156-1995) 6.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0001-1991) 7 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Z/T0246-2006) 8.1∶1000000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DZ/T0247-2006) 9.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DZ/T0151-1995) 10.1∶50000海区地貌编图规范(DZ/T0235-2006) 11.1∶50000海区第四纪地质图编图规范(DZ/T0236-2006) 12.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1∶50000)(DZ/T0158-1995) 13.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1∶10000、1∶5000)(DZ/T0175-1997)

岗位排序法操作步骤

岗位排序法操作步骤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1、。 由有关人员组成评价小组(最好有企业领导干部、主管部门领导、劳动人事干部和职工代表参加),并做好相应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对工作岗位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收集有关岗位方面的资料、数据,并写出调查报告,其中要特别说明基本的工作要素:任务、责任、与其他工作岗位的联系、工作条件、技能和能力要求等。 2、选择标准工作岗位。 评定人员对各岗位的资料、数据收集齐全后,通常要选择若干个标准工作岗位作为参照系数。由于其他岗位的排列顺序是以标准岗位作为参照对象,因此标准岗位的选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必需广泛分布与现有的中,同时其彼此之间的关系需要得到广泛的认同。(2)必须能代表岗位所包括的职能特性和要求。 标准岗位的数量没有统一规定,但通常要选取总岗位个数的10~15%作为标准岗位。在对工作岗位详细调查之后,标准岗位的选取先由班组和车间等基层部门着手进行,然后再由评定小组根据以上两个条件综合后确定。评定小组在甄选标准工作岗位的同时,要建立起一个用以排列其他岗位的,其余的工作岗位在与一个或两个标准工作岗位比较后,确定其相对的位置。 3、工作岗位排列。 岗位排列法调查表 在确定标准工作岗位之后,通过与标准工作岗位的比较,对其余的工作岗位进行。对本企业同类岗位中的各岗位的重要性或者其要求的、和条件是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工作岗位,从而做出评判。这种情况是基于工作基本相同,或在同一单位或部门,用非分析方法对工作岗位进行比较相对比较容易。而对于估计两个不相仿或不相关的,就比较困难,难以确定。因此,如何正确选择标准工作岗位,对于岗位排列而言是一个关键。只有正确的选择标准工作岗位,在对其他大多数的比较和就有了一个指导标准,从而使排列工作岗位不会特别困难。同时,评定人员依照标准工作岗位对工作岗位进行排列时,还必须对有关工作进行全面了解,如果评定人员不熟悉该工作,应征求工作执行者及其同事和直接上级等有关人员的意见。总而言之,对工作岗位排列的综合判断是复杂的,尤其是很难说某个岗位实际上应该排在与其相邻的岗位之前还是之后。所以,在实际排列过程中,岗位不仅要与标准岗位相比,也要同已排列好的岗位

物探电法野外工作方法

第一章野外工作方法和技术 3.1频率域激电工作程序 3.1.1 踏勘 根据地质任务在选择测区时,应组织力量进行踏勘,踏勘的目的在于了解测区的地质特点和地球物理前提以及接地条件、干扰水平、生活驻地、交通运输等情况。 3.1.2试验工作 对新的工作测区,在编写设计时应在典型的地质剖面上或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做一定数量的试验工作,具体实验工作量以能对测区的地球物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为宜。 3.1.3草查与普查 对于1:5万~1:2.5万的大面积草查与普查时,其工作方法的选择以偶极法或近场源法(AMBN)为宜。就某一具体测区而言,应根据地质任务,通过分析所掌握的地质及以往的物化探资料或通过试验,确定一个适当的极距进行面积性的工作,以迅速得到面积性的资料,达到发现异常的目的。 3.1.4 详查 在普查所发现异常的基础上,开展1:1万~1:2千的详查工作,这时可用中梯装置扫面。建议采用一线供电多线测量的工作方式,以便在短时间内圈出异常的形态、做出成果的解释推断以及对异常进行轻型山地工程揭露。 对精测剖面,可采用偶极装置,根据不同极距(一般4-6个)

的观测结果勾绘出断面图,以判断矿体的埋深、倾向和形态,然后根据综合解释结果建议施钻验证,进而达到对异常的再解释。 在上述工作的同时,还要进行岩矿石物性测定和幅频特性的研究。 一、联合剖面法 图2-10 联合和剖面装置 如图2-10所示,装置系数计算方法和三极装置相同 联合剖面法是两个三极排列AMN∞和MNB∞的联合。所谓三极排列是指供电电极之一位于无穷远的排列。采用联合剖面装置时,可以用A电极,也可以用B电极供电,而A和B有一个共同的无穷远电极C。也就是当A或B供电时,供电迴路中另一电极C位于无穷远。如果以O表示测量电极M和N的中点,则在联合剖面装置时,四个电极A、M、N和B极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条直线就是测线),且AO=BO。无穷远极C一般铺设在测线的中垂线上,与测线之间的距离大于AO的五倍(CO>5AO) 工作中将AMNB四个电极沿测线一起转动,并保持各电极间距离不变,中点O就作为测点的位置。在每个测点上分别测出AMN∞排列和MNB∞排列Fs、ρs。对于同一极化体,AMN、BMN的测量结果将在极化体上方形成交点。利用这种交点性质和曲线的不对称性可判断极化体的产状、形态。

绩效考核方法排序考核法

第五种,排序考核法 这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辅助性考核方式,就是建立排行榜,来自于传统的金榜提名,与社会上各类排行榜类似,发挥刺激作用,如各类体育竞赛的奖牌榜就是这种方式的典范。一般也会与奖罚挂钩。最典型的是末尾淘汰制,一般用于上山型人员。 销售系统的各类排行榜: 月度回款排行榜 月度销售额冠军 月度大客户冠军 还可以倒数排名,如全勤倒数排名、回款倒数排名 其他: 月度合理化建议排行榜,月度某类行动排行榜 第六种,关键业绩指标法(KPI) 这就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比较系统的绩效考核方法。KPI已经成为企业界的流行缩写了。 KPI是一种关键绩效指标的缩写,有两种说法: 一种美式说法,关键绩效指标即,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这是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说法。 另一种是来自英式,Key Process Indication。 现在,国内主要采用美式说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对于考核的指标进行了归类,并对其中影响力最强的指标突出了出来,避免了指标的杂乱无章和如海的繁杂指标体系。 何谓关键? 我们认为,关键指标主要是有两类:

一类是与岗位职责相关的指标; 一类是与上级要求完成任务的指标。 如何选取? 一般的做法是,用SMART原则选取可以执行的目标,从关键成功领域和关键价值树中寻找关键绩效指标。 这种做法在大企业中已经形成共识,并颇为盛行。 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不要搞这么复杂,只要抓住“关键”二字即可:目前公司最为关注的、上级领导最为关心的,就是“关键”;属于自身核心职责的、岗位中最为基本的,就是“关键”。 指标分类 选多少指标合适? 国富创新管理咨询公司拥有了9年的实践经验,为350多家企业提供了绩效考核的咨询,涉及行业20多个,一般先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系统的指标库,然后根据上述“关键”定义抽取KPI。 咨询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岗位上的KPI不宜过多,大概在5-7个,占其岗位考核指标库的30%。一般而言,30%以上的抽样基本上能够反映一个岗位的关键状态了。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数较多、事情比较复杂的部门,部门经理的KPI为5-7个;而一个人数较少、事务单一的部门,部门经理的KPI可能就是1-3个。指标太多了,增加了考核的难度和工作量,不容易坚持。 确定KPI的关键要求: 首先,要确定上级或公司对于这个岗位的最重要要求(因为不同的阶段,公司领导对于一个岗位的关键要求也会略有不同)。

野外地质工作方法

野外地质工作方法 一、罗盘的使用方法 罗盘在野外工作中主要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测方位 测量某物体的方位是野外地质工作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在定点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测量观察点位于某地形或地物的方位。测量时打开罗盘盖,放松制动螺丝,让磁针自由转动。当被测量的物体较高大时,把罗盘放在胸前,罗盘的长水准器对准被测物体,然后转动反光镜,使物体及长瞄准器都映入反光镜,并且使物体、长瞄准器上的短瞄准器的尖及反光镜的中线位于一条直线上,同时保持罗盘水平(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当磁针停止摆动时,即可直接读出磁针所指圆刻度盘上的读数,也可按下制动螺丝再读数。 测量岩层产状要素 岩层产状要素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岩层倾向是岩层面上的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方向。倾角是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测量岩层走向时,将罗盘的长边(与罗盘上标有N—S相平行的边)的一条棱与层面紧贴,见图1,然后缓慢转动罗盘(注意:在转动过程中,罗盘紧靠层面的那条棱的任何一点都不能离开层面),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磁针停止摆动,这时读出磁针所指的读数即为岩层之走向。读磁北针或磁南针都可以,因为岩层走向是朝两个方向延伸的,相差180°。 图1 岩层产状的测定方法 测量岩层的倾向时,罗盘如图1放置,将罗盘南端(标有S)的一条棱紧靠岩层面,这时长瞄准器指向与岩层的倾向一致,并转动罗盘,转动方法及原则同上。当罗盘水平、磁针不摆动时,就可读数。如图1放置罗盘,应读磁北针所指的读数。当测量完倾向后,不要让罗盘离开岩层面,马上把罗盘转90°,(罗盘直立),如图1放置,使罗盘的长边紧靠岩层面,并与倾斜线重合,然后转动罗盘底面的手把,使测斜器上的水准器(长水准器)气泡居中,这时测斜器上的游标所指半圆刻度盘的读数即为倾角。 在测量地层产状时,一般只需测量地层的倾向和倾角,而走向可通过倾向的数字加或减90°得到测量倾向和倾角时,必须先测倾向,后测倾角。若被测量的岩层表面凹凸不平,可把记录本平放在岩层面上当作层面,以便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如果岩层出露很不完整时,这时要找岩层的断面,找到属于同一层面的三个点(一般在两个相交的断面易找到),再用记录本把这三个点连成一平面(相当于岩层面),这时测量记录本的平面即可。 二、野外地质记录 进行野外地质观察,必须做好记录,地质记录是最宝贵的原始资料,是进行综合分析和进步研究的基础,也是地质工作成果的表现之一。 1 、野外地质记录要求 ?详细记录:进行野外地质观察,必须做好记录,地质记录是最宝贵的原始资料,是进行综合分析和进步研究的基础,也是地质工作成果的表现之一。 ?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 即看到什么记什么,如实反映,不能凭主观随意夸大或缩小或歪曲。但是,允许在记录上表示出作者对地质现象的分

2016地质勘查项目管理办法课件

xx省地矿局xxx地质大队 地质勘查项目管理办法 (试行) 1、总则 1.1. 为适应现代地质勘查发展的要求,规范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明确大队与项目双方的责权利关系,促进勘查开发一体化,实现大队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1.2. 本办法适用于以大队资质承接的所有勘查项目,包括固体矿产勘查、水资源及地热勘查、工程施工等项目。 1.3. 勘查项目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和责任工程师制,项目经理在大队或二级部门授权范围内行使管理权限,责任工程师由大队统一进行资格认证。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大队的各项规章制度。 1.4. 对项目采用项目全权管理,分块成本控制的模式。 1.5. 项目定岗定员,实行目标考核;设备管理、合同管理等按大队相关办法执行。 1.6. 项目管理构架 1.6.1. 大队直管项目的管理构架,见表1 大队直管项目的管理构架表1

1.6. 2. 二级部门组织实施项目的管理构架,见表2 二级部门组织实施项目的管理构架表2 2、项目规模的界定、项目的取得和大队管理费的提取 2.1. 本办法项目规模界定如下: 特大型项目合同金额在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 大型项目合同金额在200至500万元以下(含200万元); 中型项目合同金额在50万至200万元之间的项目(含50万元); 小型项目合同金额在小于50万元的项目。 2.2. 项目取得 大队总工办、勘查院、水工环院、地质工程施工公司等二级部门在大队的指导和统一协调下,有责任、有义务,利用大队拥有的资质,广泛联系地质勘查业务或参与相关业务的投标,为鼓励队属二级部门尽可能多承接业务,大队规定中型及以下的市场项目原则上谁中标谁组织施工。大型及以上市场项目由于其影响和责任大,必须由大队统一组织管理。 2.3. 大队管理费的提取 2.3.1. 国家、省和局级安排或中标的项目、大队矿业权合作项目、以大队形式承担的大型以上的市场项目、涉及省外中型以上项目、涉及境外的所有项目,在确保项目能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大队按项目结算总经额的10%至30%提取管理费后(具体比例根据项目经费情况专题会议研究确定),由大队成立的项目部组织实施。 协作单位的分块费用和项目部办公费用,由经济管理办公室牵头,相关队领导参加,在征求协作单位和项目部意见的基础上统一分解,协商确定,并根据本办法,由项目部代表大队与协作单位签订分块承担任务的责任书,按责任书的约定开展工作。项目部综合费用主要用于项目办公室人员工资、与项目所在地县、乡和业主的协调费用、通讯、用车等。 2.3.2. 所有以大队承接的合同,按合同审查程序办理,盖大队合同专用印章,大队所属的独立法人单位,参考大队的合同审查程序办理,报经济管理办公室备案。 2.3.3. 各二级部门自行联系以大队资质承接的中型及以下市场项目,按表3提

野外地质调查计划

野外地质调查计划 篇一:地质调查项目野外验收要求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野外验收要求 一、为搞好野外验收工作,提高地质调查工作项目的质量,特制订本要求。 二、地调局组织实施的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等专业的地质调查项目执行本要求。 三、有野外实物工作量的地质调查项目野外验收工作应在野外工作现场进行,其依据是项目设计书及有关技术标准和要求。 四、野外验收工作原则上由实施单位组织,部分工作项目可委托承担单位组织;大地区地调中心派人参加,重要项目的野外验收地调局派人参加。 五、承担单位在项目野外工作结束前一个月,向实施单位提出项目野外验收申请(格式见附件7-1)。 六、申请野外验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已完成设计规定的野外工作; (二)原始资料齐全、准确;

(三)原始资料(含实物资料)已经进行整理,并进行了质量检查和编目造册; (四)进行了必要的综合整理,编写了项目工作总结。 七、实施单位在收到野外验收申请10日内,确定野外验收组织单位和专家组成员,并与承担单位协商确定验收时间、地点。野外验收组一般由3—7人组成,组成人员应覆盖野外工作涉及的主要专业。 八、野外验收组成员实行回避制度。该项目的参加人员和顾问,以及其他有可能影响验收工作公正的人员应当回避。 九、项目提供野外验收的资料包括: (一)全部野外实际资料 1.野外原始图件; 2.野外记录本、原始野外记录卡片、原始数据记录、相册、表格等; 3.野外各类原始编录资料,及相应的图件; 4.样品鉴定、分析、测试送样单和分析测试结果; 5.各类典型实物标本;

浅谈野外地质勘查安全生产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51578956.html, 浅谈野外地质勘查安全生产管理 作者:刘亚明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年第10期 摘要:野外作业安全是地质勘查单位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落实项目经理负责制是确保野外作业安全的关键。搞好野外安全生产管理,是地质勘查单位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野外地质勘查安全生产管理 1 概述 地质勘探作业是在依法批准的勘查作业区范围内从事为矿山企业提供科学技术服务为主的工作。地质勘查项目多在自然条件艰苦的环境下,从事野外填图、槽探、坑道、钻探、物化探、测量、勘探取样、矿产开发、地质灾害治理和工程地质勘查等工作,属于高危行业。因此,搞好野外地质勘查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地质勘查单位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2 野外作业安全是地质勘查单位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 野外勘查作业是地质勘查单位的基础性工作。地质勘查单位的主要战场多在野外环境艰苦的地区,存在许多难以预料的生产安全隐患。如吉林省地矿局的地质勘查项目近几年来集中在新疆、西藏、青海和内蒙古等偏远山区、边境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存在气候恶劣、雨季时间长,经常会出现雷击、毒蛇咬伤中毒、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而一些非洲援外项目地处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多雨,毒蛇蚊蝇众多,是登革热和其他传染病流行区域,还常有民族和宗教教派冲突。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因素给地质勘查项目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存在大量的生产安全隐患。所以,作为地质勘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野外作业的安全管理上,必须按照《地质勘探安全规程》和《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强化安全管理手段,制定周密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生产安全应急救援预案,保证野外作业人员的安全。 3 落实项目经理负责制是确保野外项目作业安全的关键 项目经理是野外项目生产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按照“有权必有责,责权一致”的安全生产管理原则,确定项目经理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项目安全目标,签订目标责任书,并严格奖惩。同时,项目经理应从以下方面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3.1 要提高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和素质。每天出队前,项目经理要进行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要有针对性,要确保每个作业人员都了解其具体要求。收工后,应对一天的工作安全情况做一个简要的总结,汲取经验和教训。每周一次的安全例会是强化安全教育和落实安全措施的手段和方法,具有日常安全管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质勘查工作质量检查制度

地质勘查工作质量检查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地质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地质工作找矿成果。必须从思想认识、管理制度、实际行动上切实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把质量管理工作放到第一位,把质量当成单位生存发展的命脉。 第二条贯彻执行以地质找矿为中心主导思想,合理部署各项地质工作。勘查方法技术须以提高地质研究程度、取得地质成果为目的。 第三条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检查验收制度是提高地质勘查工作重要措施。必须做到岗位职责明确,项目负责人对所承担地质工作质量负全责,公司总公办对项目质量进行监查,发现问题及时向总经理、总工汇报并提出处理意见。 第四条公司各级领导要重视质量管理工作,把质量管理工作放在工作首位。要严格执行各项质量标准,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工作质量管理。 第五条公司地质工作质量检查验收技术标准,以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批准的施工设计为依据。 第二章制度和要求 第六条质量检查验收工作要坚持经常性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室内资料检查和实地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由总工办负责组织、指导。项目负责人要切实抓好经常性检查工作。

第七条要充分发挥技术管理部门的作用,公司总工办负责管理和督促检查日常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及时提出意见和办法,协助总经理和总工程师抓好质量管理工作。 第八条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各级领导必须重视地质工作质量,做到层层把关,坚持执行公司级、项目负责人、作业组组长三级质量检查制度。 第九条公司每年要开展以质量为主题的活动,公司重点检查所属单位的设计执行情况、工作布署、各项工作质量、地质成果等方面。 第十条地勘院、项目部、机台、班组要坚持开展一月一次的“质量日”活动,检查、讨论分析一个月以来地质工作质量情况、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每月地质月报重点汇报地质工作质量情况。 第十一条未经审定的原始资料,不能作为编制综合图件的依据,未经审定的图件,不能作为正式资料利用。未经审查批准的地质报告,不能正式复制和提交使用。 第十二条地质勘查项目野外工作结束前必须组织野外检查验收,公司级验收由总工办组织,最终验收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 第十三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物化探、勘查工程、测量、岩矿鉴定等专业的检查验收,除参照本管理办法外,还应按照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执行。

地质雷达在工程中的应用

地质雷达在工程中的应用 李勃 (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一0八队,沈阳 110121) 摘 要:探地雷达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物探新技术新方法。本文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及在岩溶地质勘探、地下管线探测、高速公路检测中应用的实例分析,重点阐述了雷达图像的推断解释,同时表明地质雷达具有快速经济、灵活方便、剖面直观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关 键 词:地质雷达 实例分析 实用性 1 前 言 地质雷达,全称地质勘探雷达系统(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简称GPR)。它是通过向所探测地面下方发射高频电磁波束、并接受来自地下的介质界面的反射波来探测地下介质分布的地球物理勘探设备。其分辨率高、定位准确、快速经济、灵活方便、剖面直观、实时图像显示等优点,备受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青睐。现已成功地应用于岩土工程勘察、工程质量无损检测、矿产资源研究、生态环境检测、城市地下管网普查等众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探测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本文以三个实例,说明探地雷达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2 基本原理 地质雷达是一种使用高频电磁波探测地下介质分布的非破坏性探测仪器。它 通过剖面扫描的方式获得地下剖面的扫描图像(图1)。雷达通过在地面上移动的发射天线向地下发射高频电磁波, 电图1 地质雷达探测工作 图2 雷达波形记录示意图 天线天线 地面基岩面溶洞 点位(m) 12345670 双 程 时 间 (ns)

磁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电磁波强度与波形将随所通过介质的电性质及几何形态而变化。因此,根据接收到波的旅行时间(亦称双程走时)、幅度与波形资料,可推断介质的结构。雷达图形常以脉冲反射波的波形形式记录,波形的正负峰分别以黑、白表示,或者以灰度或彩色表示。这样同相轴以等灰度、等色线即可形象地表征出地下反射面。图2为波形记录的示意图,图上对照一个简单的地质模型,画出了波形的记录,在波形记录图上各测点均以测线的铅垂方向记录波形,构成雷达时间剖面,通过对雷达图像的判读,可确定地下界面或地质体的空间位置及结构。 3 工程实例 3.1 岩溶地质勘探 本次工作任务是探测挖掘坑深部15米内有无岩溶洞穴、溶槽溶沟、溶蚀裂隙。挖掘坑为一溶洞,根据钻探资料可知,上面为洞穴堆积物,下面基岩层为灰岩。 地质雷达的观测方法采用剖面法。根据所揭示的地层分布特征,覆盖层的电 磁波平均速度一般为0.06~0.08 m/ns , 下伏灰岩电磁波平均速度一般为0.09~ 0.12m/ns;考虑雷达波的穿透能力,采用 100Mhz 天线,设定探测窗口为500ns , 采样点为1024,采取连续观测采集数据。 在隐伏基岩为灰岩的地区,溶蚀破碎带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地质现象,一般情况下,致密的灰岩雷达波相特征是非常弱的反射或无反射,其周期较上覆黏土层应明显增加。而当致密的灰岩层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发生溶蚀后,首先是以细微裂隙形式存在,且伴随溶蚀程度的提高而逐渐扩大,当这些细小的裂隙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常常会上下,左右连通,致使周围岩石破碎,进而形成溶蚀破碎结构。由于这些破碎的裂隙空间常常被空气、水以及黏土等物质所充填,进而使得裂隙与围岩之间接触面两侧的波阻抗存在差异,因此,当雷达波运行到这些波阻抗存在差异的接触面时,将会发生反射、折射和绕射,形成杂乱的强波阻抗反射特征。 当溶蚀裂隙扩展到一定程度,便发育成溶洞。溶洞雷达图像的特点是被溶图3 溶蚀破碎带雷达变面积曲线图 破碎

野外地质工作安全注意事项

野外地质工作安全注意事项 野外作业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不伤害”:一做到不伤害自己;二做到不伤害他人;三不要让他人伤害自己。 槽探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一、槽探布设、 1、槽探的布设在满足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应尽量远离当地原建筑(民居、水渠、坟地、果园等),避免与老乡发生纠纷,制造不和谐因素.如槽探位置不能变更,应提前与所属地拥有者联系沟通,消除纠纷隐患,确保槽探施工顺利。 2、探槽布设后,尽量由所属地拥有者担任施工方,由探槽施工引起的青苗补偿、林木赔偿等费用可一并商谈解决; 3、因探槽施工发生的费用标准应在施工前商定,并确定相关探槽参数及施工日期,避免扯皮,拖沓。 4、当确定下施工人员后,应对其讲明相关探槽施工的安全注意事项,必要情况下,应签署安全合同。 二、槽探施工 1、探槽施工时应有我方人员现场指导、监督.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及时发现、解决,确保验收合格。 2、探槽施工过程中,爆破器材的准备、装药、引爆等均由我方专业人员实施。 3、清理探槽碎石、泥土时确保下方不会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 4、使用爆破器材时,严格依据相关规程规范操作,确保安全第一。 三、探槽验收

1、及时验收、编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挖或返工。 2、验收时,测量的土石方结果要造册,要有施工方的签字,作为最终结款时的凭据。 野外跑地质线、化探、物探安全注意事项 一、物资准备 1、生产物资:相关生产物资要齐全,最好在人员分配好后、第二天上山前应全部准备好。 2、生活物资:主要包括相关安全防护器具(手套、安全帽等)、防护药品(风油精、创可贴、蛇药等)、足够的饮水、食物等。 二、上山时注意事项 1、严禁单人野外作业。 2、严禁食用野外不能识别的野果、野菜等。 3、野外作业时注意保持联系。 4、必须穿越密林、茂密灌木丛等植被覆盖较厚地区时,要“一看二慢三通过”.一看指:注意多观察,看有无毒蛇、毒虫(葫芦蜂、地窝蜂、蚂蝗、蜘蛛、洋揦子等),猛兽、毒草(蝎子草)等,如无法驱赶,尽量绕道而行。二慢指:密林中行进忌急冲猛赶,遇突发情况不易躲闪、处理。在前面的基础上才能通过。 5、尽量不要踩踏老乡农田,不要随意采食老乡蔬菜、果子。 6、在老乡家歇脚时尽量不要吃、喝老乡家的饭、水。尤其在有传染病疫区中. 7、有老乡参与的野外作业时,在尽量挖掘其劳动力的同时,要确保其安全。 8、遇陡崖必须通过时,注意保持协作,确保安全。

岗位分析分类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分类法 ?排列法 ?点数法 ?配对比较法 ?点数加权法 ?工资市场调查 分类法 分类法是排列法的改革,又称归级法。它是在岗位分析基础上,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按岗位的工作性质、特征、繁简难易程度、工作责任大小和人员必须具备的资格条件,对企业全部(或规范范围内)岗位所进行的多层次的划分,即先确定等级结构,然后再根据工作内容对工作岗位进行归类。 这种方法中,最关键的一项工作是确定等级标准。各等级标准应明确反映出实际上各种工作在技能、责任上存在的不同水平。在确定不同等级要求之前,要选择出构成工作基本内容的基础因素,但如何选择因素或选取多少则依据工作性质来决定。在实际测评时,应注意不能把岗位分解成各构成要素,而是要作为整体进行评定。岗位分类同企业单位以外的职业分类标准存在密切的联系。各类职业分类标准是以企业单位、国家机关岗位分类为基础制定的。一旦这类标准建立之后,企业单位在进行岗位分类时,便可依据、参照或执行这类标准。 (一)分类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1、岗位分析。和其他方法一样,岗位分析是基础的准备工作。由企业内专门人员组成的评定小组,收集各种有关的资料、数据,写出调查报告。 2、岗位分类。按照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类岗位的作用和特征,首先将全部岗位划分为若干个大类。然后在划分大类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按每一大类中各种岗位的性质和特征,划分为若干中类。最后,再根据每一种类中反映岗位性质的显著特征,将岗位划分为若干小类。 3、建立等级结构和等级标准。由于等级数量、结构与组织结构有明显的关系,因此这一步骤比较重要和复杂。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确定等级数量。等级的数量取决于工作性质、组织规模、功能的不同和有关人事政策。不同企业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一定的等级数量,并没有同一的规定和要求。但无论是对单个的职务还是对组织整体都要确定等级数量。 (2)确定基本因素。通过这些基本因素测评每一职位或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当然,不同的机构选择的因素也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3)确定等级标准。因为等级标准为恰当的区分工作重要性的不同水平以及确定工作评价的结果提供了依据,所以它是这一阶段的核心。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从确定最低和最高的等级标准开始的。 4、岗位测平和列等。等级标准确定后,对岗位的测评和列等就根据这些标准,将工作说明书与等级标准逐个进行比较,并将工作岗位列入相应等级,从而也评定出不同系统、不同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和关系。 对小企业来说分类法的实施相当简单,若应用到由大量工作人员的大企业,则会变

地质勘查工作步骤(经典)

地质勘查工作一般操作步骤 地质勘查是一项纷繁复杂、循序渐进的工作,其目的就是探明矿产资源。要做好地质勘 查工作, 地质人员应熟悉和掌握从勘查设计到提交勘查报告中的每一个操作步骤和细节。 下 面以钻探工程为例将地质勘查工作一般操作步骤介绍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步、地质勘查设计 地质勘查前应编制地质勘查设计,按地质勘查阶段编制的设计有预查、普查、详查和勘 探设计;按类别有总体设计和单体设计。XX 矿区现总体设计并开始实施的有:1)《XX 省 XX 县 XX 铜金矿区Ⅺ号矿带铜矿详查设计》。2) 《XX 省 XX 县 XX 矿区 XX 矿段铜矿补充详 查设计》 《XX 省 XX 县 XX 矿区 XX 矿段铜(钼)矿详查设计》《XX 铜金矿区 XX 矿段 。3) 。4) 及其外围铜钼矿普查设计说明书》 《XX 省 XX 县 XX 矿区(东部)金矿生产补勘设计》 。5) 。6) 《XX 省 XX 县 XX 矿区大岩里铜矿点坑探和钻探设计》 。 设计前应详细收集前人资料,并进行综合研究,使设计依据充分,并有可操作性。设计 书应符合有关规范标准和要求,内容完整、文字精练、重点突出,附图、附表齐全。 设计编制完毕后,由编制单位内部初审,再报上级进行统一审查,审查通过后由上级下 达《设计审查意见书》 ,项目所在单位接到意见书后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有重大设计变 更,设计编制单位组织编制变更或单体设计,报上级

审查批准。 本步具体可参照《地质勘查项目设计程序》进行操作。 第二步、熟悉勘查区和填写各类通知书 这一步是钻孔地质编录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 1、熟悉勘查区基本地质特征。根据以往提交的勘查区地质报告或研究成果,熟悉本区 地层及分布状况、岩性组合、围岩蚀变、矿种及矿层(体)赋存状态、构造、矿带分布等特 征、矿区岩矿层划分单元等,尤其设计钻孔所揭露的地质特征;熟练掌握钻探编录的有关规 范和要求等;详细了解钻孔施工设计。 2、填写《钻孔地质技术设计书》 地质人员应根据已设计的钻孔,将设计孔深、 。 方位角、 倾角,比例尺,揭露的岩石、构造、矿(化)层的深度和岩石名称,以及质量要求和技术措 1 施填在设计书里,并绘出理想柱状图。 3、填写《钻孔施工通知书》《钻孔定位通知书》和《钻孔机械安装通知书》 。 第三步、钻孔安装、立轴校正和开孔 1、钻机安装,由钻探施工人员完成。 2、钻孔施工前,地质、测量、水工地质、安全、现场管理人员到位,进行钻机立轴方 位、倾角校正和安全检查。方位测量由测量人员完成;倾角校正由地质人员完成;安全检查 由安全人员对钻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