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民族器乐审美感受

中国民族器乐审美感受

中国民族器乐审美感受
中国民族器乐审美感受

中国民族器乐赏析

中国民族音乐指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

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悠久。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师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秦汉时的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近代的各种体裁和形式,也基本都是对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民族器乐有各种乐器的独奏、各种不同乐器组合的重奏与合奏。不同的乐器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风格,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各种乐器的独奏是民族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琴曲《广陵散》、《梅花三弄》;琵琶曲《十面埋伏》、《夕阳箫鼓》;筝曲《渔舟唱晚》、《寒鸦戏水》;唢呐曲《百鸟朝凤》、《小开门》;笛曲《五梆子》、《鹧鸪飞》;二胡曲《二泉映月》、《听宋》等等,都是优秀的独奏曲目。

纯粹用锣鼓等打击乐器合奏的清锣鼓乐,音色丰富,节奏性强,擅长表现热烈红火、活泼轻巧的生活情趣。如《八仙序》(浙东锣鼓)、《十八六四二》(苏南吹打)、《鹞子翻身》(陕西打瓜社)、《八哥洗澡》(湘西土家族“打溜子”)等。

由各种弦乐器合奏的弦索乐,以优美、抒情、质朴、文雅见长,适宜于室内演奏。如《十六板》(弦索十三套)、《高山》、《流水》(河南板头曲)等。

用吹管乐器与弦乐器合奏的丝竹乐,演奏风格细致,多表现轻快活泼的情绪,如《三六》、《行街》(江南丝竹),《雨打芭蕉》、《走马》(广东音乐),《八骏马》、《梅花操》(福建南音)等。

由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合奏的吹打乐,演奏风格粗犷,适宜于室外演奏,擅长表现热烈欢快的情绪。如《将军令》(苏南吹打)、《大辕门》(浙东锣鼓)、《普天乐》(山东鼓吹)、《双咬鹅》(潮州锣鼓)。有不少吹打乐种,在乐队中兼用弦乐器,因而音乐兼具丝竹乐的特点,如《满庭芳》(苏南吹打)、《五凤吟》(福州十番)等。一般说来,北方流行的吹打乐重“吹”,吹奏技巧高;南方流行的吹打乐重“打”,锣鼓在吹打乐中起重要作用。

传统民族器乐演奏多与民间婚丧喜庆、迎神赛会等风俗生活,以及宫廷典礼、宗教仪式等结合在一起,较少采取纯器乐表演的形式。民族器乐的实用性使不少器乐曲牌因用于不同场合而产生变化。

传统民族器乐乐曲都有标题,分标名和标意两类。标名性标题只给乐曲取名以示甲与乙之区别,它和音乐内容无直接联系,如《工尺上》、《四段锦》、《九连环》、《十景锣鼓》等。标意性标题以曲名、分段标目和解题等提示乐曲的内容,如《流水》、《霸王卸甲》、《赛龙夺锦》等。

民族器乐曲按传统习惯分为“单曲”与“套曲”两类。单曲多为单一独立的曲牌。套曲由多个曲牌或独立的段落联缀而成。如南北派十三套琵琶大曲,晋北的八大套等。如按乐曲的曲式结构类型分,主要有变奏体、循环体、联缀体、综合体等,其中以变奏体、联缀体最为多见。

创作中各种变奏技法被广泛运用。民间艺人在一首曲牌反复演奏时,善于用各种演奏技巧对旋律作加花装饰而形成变奏,如《喜相逢》(笛曲)、《婚礼曲》(唢呐曲)等。“放慢加花”也是一种常用的变奏手法,它将“母曲”的结构成倍扩充,同时作加花装饰。如《欢乐歌》(江南丝竹)、《南绣荷包》(二人台牌子曲)、《柳青娘》(潮州弦诗)等乐曲都把“放慢加花”的段落安置在“母曲”之前。另一种变奏手法是采取变化主题的结构,如二胡曲《二泉映月》的主题在其后的五次变奏时作句前、句中或句末的扩充和紧缩。而琵琶曲《阳春白雪》中之《铁策板声》则采取结构次序的倒装,这种结构次序的变更在锣鼓段中更为常见。

20世纪20年代以来,刘天华、聂耳等对民族器乐的继承和发展做过一些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音乐工作者继续对各种优良传统曲目进行整理、加工、改编,使乐曲原有

精神得到更加完美的表现,同时还涌现出大量的新作品如《步步高》、《闲居吟》。乐器改革方面,在统一音律、改良音质、扩大音量、方便转调、增加低音等方面有了很大进展,并产生了大型民族管弦乐队合奏等新品种,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但是在1840年后,伴随着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西方音乐也对中国民族音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全民向西方学习,西方音乐成为流行,而中国传统音乐却逐渐走上了下坡路,学习小提琴的越来越多,会拉二胡的越来越少。虽然在新千年后,这一趋势有所缓解,中国民族音乐有回暖的迹象,但是总的趋势却未缓解,中国民族音乐的颓势仍然让我们担心。

中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同样也内涵深厚,虽然现在处于不利情况,但依然有着振兴的希望。只要我们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保护,继承和发展,中国民族音乐的振兴之期很快就会到来。

民族音乐鉴赏论文

民族音乐鉴赏之《梁祝化蝶》赏析 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经历了无数次的兴衰轮回,时至今日,淀积着的民族文化无不饱含风霜雪雨,在沧桑中透漏着荡气回肠和令人震撼的东西,而民族音乐则是这些令人震撼的东西当中的一种。民族音乐,主要指流传于民间,为广大民众传唱的风格通俗、曲风简单,便于民间众人理解的歌曲。 音乐从来都是用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我们的喜怒哀乐都可从音乐中体现出来,当然我们也可以用音乐陶冶情操,通过音乐来修身养性不失为一种良策。民族音乐在陶冶情操之上则更是做到了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在这里,我和大家谈谈我对于《梁祝化蝶》这首古筝曲子的一些看法和感想。《梁祝化蝶》这首曲子是中国传统曲子之一,它由古筝演奏,故而其音调具有古筝特有的清新、柔和,全曲大约4分半,题材是梁祝故事中祝英台最后扑进梁山伯的坟墓之中,化蝶于梁山伯双宿双飞的情节。 曲子开始时以低音渲染气氛,烘托出了全曲的基本感情基调,主要以悲伤为主,而中间部分则是高低音结合,体现出来祝英台在梁山伯坟前哭诉的悲伤感情以及对自己即将嫁于他人的无奈,而之后音调再次急变,表示出故事情节再次发生变化,梁山伯坟墓突然破裂开,梁山伯魂魄出现在他坟墓之上,似乎在呼唤祝英台,曲子结尾音调悲凉而又平和,声音逐渐降低,似乎是在告诉我们,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双飞而去,且渐渐地远离我们,也远离了这个让人无奈的世界。全

曲以一种轻柔而又悲凉的音调叙述这个故事,表现出了梁祝感情故事的悲伤与无奈。 梁祝故事原文如下: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常的聪明好学。但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栏上,望着大街上身背着书箱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心里羡慕极了!但是祝英台不甘心女子不能进入学堂学习,于是她女扮男装混入学堂进行学习。 第二天一清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装,辞别父母,带着书箱,兴高采烈地出发去杭州了。 进入学堂后,祝英台遇见了梁山伯,并且成为了知己,整天呆在一块,随着时间的推移,梁祝之间的感情也变得越来越紧密,然而梁山伯并不知道祝英台女儿身的身份,知道他们在一起学习的三年时间过去,梁山伯去祝英台家里拜访时才发现祝英台的秘密,而此时梁山伯心理已早已烙下了祝英台的影子。因此梁山伯在那之后请人上门求亲,可惜祝员外嫌弃梁山伯的贫穷而将祝英台许配给了有钱人家的少爷马公子,梁山伯在得到消息之后不久就病逝了。 听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与父母抗争以反对包办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变得异常镇静。她套上红衣红裙,走进了迎亲的花轿。迎亲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路过梁山伯的坟前时,忽然间飞沙走石,花轿不得不停了下来。只见祝英台走出轿来,脱去红装,一身素服,缓缓地走到坟前,跪下来放声大哭,霎时间风雨飘摇,雷声大作,“轰”的一声,坟墓裂开了,祝英台似乎又见到了她的梁兄

中国民族民间歌曲欣赏论文

浅谈汉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及其艺术特征与情感传播姓名:钟彩霞专业:学前教育班级:15级2班 汉族民间音乐文化源远流长,被人们广泛传播,一代一代传承与发展,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歌曲中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期望,薪火相传,可以说是人们生活的精神支柱。 汉族民间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五部分。 1.民间歌曲 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着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因此,流传至今的民歌集结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情感体验和音乐艺术的情感表达方式。汉族民歌主要划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类。在此我重点说说山歌。 山歌多在野外歌唱,环境空旷,不受劳动的限制,歌唱者可以无拘无束地抒发内心情绪,因此,山歌的特点一般是节奏比较自由,音调比较悠长,在演唱时,往往可以根据歌唱者当时的情感需要,时而延长、时而缩短它的节奏,曲调也有自由的变化。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客家山歌是客家人表情达意的特殊方式,它承载着客家人真挚的思想感情。在客家山歌中,数量最多、最精彩的是爱情题材的山歌。歌者大多数是不识字的耕夫农妇,歌声缘情而发,天真而又直率,艰辛的劳动和朴实无华的生活是他们创作的灵感

来源。客家爱情山歌语言生动朴素,贯穿歌中的感情真挚热烈,抒发了客家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慕和思念之情,表现爱情的悲欢离合。他们借山歌来表达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例如,青年男女初次相识,互相有了好感,男方会用山歌试探对方的心意:“十八老妹嘀嘀亲,浑水 过河不知深,丢个石子试深浅,唱支山歌试妹心。”他们还借山歌表 达对爱情的坚贞和执着。又如:“生要恋还死要恋,不怕刀枪架眼前。杀头好比风吹帽,坐监好比游花园。”这首山歌直接表现爱情中的男 女为了爱情不怕死不怕受折磨,为了两个人的爱情敢于冲破一切势力,敢于用热血和生命为代价,生死都要相爱的信念,去追求诚挚的爱情,这就是他们冲破封建罗网的最直接呐喊。 2.民间歌舞 我国汉族民间歌舞的主要种类有:秧歌、花灯、花鼓、采茶。东 北秧歌是中国北方地区汉族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到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汉族民间歌舞。东北秧歌同其它民族舞蹈一样,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动律特点。东北秧歌的上身动律以及手巾花的各种舞法等都展现了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并反映了东北人民豪爽、泼辣、热情的个性。“东北秧歌在风格上以热情、火爆、泼辣、幽默著称。动作既 哏又俏,既稳又浪,而且稳中有浪,浪中有哏,哏中有俏,刚柔结合,不能扭扭捏捏缠绵无力。”体现其风格的要素主要有韵律、体态、动作、节奏、服饰、道具。韵律、体态和手巾花集合在一体的动作结合

音乐欣赏——民族器乐独奏曲《二泉映月》

音乐欣赏——民族器乐独奏曲《二泉映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音乐欣赏——民族器乐独奏曲《二泉映月》 一、教学目的: 、通过讲授,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族器乐独奏的发展概况;知晓民族器乐独奏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就对于民族音乐乃至世界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2、通过欣赏,感知传统乐器的演奏特点及乐曲的风格,引发学生喜爱民族音乐和学习民族乐器的志趣。 3、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爱国热情。 二、教学方法:听讲结合 三、教学重点:《二泉映月》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一套 五、教学过程:

、出示二胡、琵琶、古筝等乐器,问:这些乐器属于什么乐器?引入今天课题------民族器乐独奏曲欣赏 2、介绍中国民族乐器和器乐发展概况 音乐小常识提问:你还知道些什么民族器乐? 、我国出土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乐器,当属河南省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春秋战国时期,《诗经》当中记录的,就有七十多种乐器 、唐代的音乐艺术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拉弦乐器首次出现。 、明清时期,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活跃,多种少数民族创造和使用的乐器,已成为大家共同使用的乐器。 、近代出现了大批民族器乐革新家及演奏家,如:刘天华、华彦钧等 3、教师指导学生欣赏民族器乐合奏曲 《二泉映月》二胡独奏曲,作者:华彦钧,小名阿炳,民间音乐家,作品

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这首曲子是阿炳的代表作,最开始为无标题目音乐,是阿炳经过长期的修改演绎,结合自已坎坷的一生逐步发展形成,是我国民间音乐的精华之一,现已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创作此曲时阿炳已双目失明,据阿炳的亲友和邻居们回忆,阿炳卖艺一天仍不得温饱,深夜回归小巷之际,常拉此曲,凄切哀怨,尤为动人。1950年深秋,在无锡举行的一次音乐会上,阿炳首次也是最后一次演奏此曲,博得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1951年,天津人民广播电台首次播放此曲;1959年10周年国庆时,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又将此曲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之一送给国际友人。从此,此曲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并获得很高评价。1985年,此曲在美国被灌成唱片,并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国乐曲中名列榜首。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

民族乐器欣赏论文

2012-12-16 摘要: 经过上这门课程,我多多少少了解了一些关于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的知识,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民族乐器是各族人民用来演奏音乐以此来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是各族人民通过其特有的民族乐器演奏出来的,具有各种不同民族特色或地域风情的并表现人民生活和情感的音乐的乐器。我国就有很多的乐器,如鼓、古筝、琵琶、县鼓、钟、

南、钲、磬、缶、铃、陶铃、雅等。这里我主要谈谈对古筝的认识。 关键词:欣赏、筝、 一、筝的概述 筝是以音响效果命名的乐器,各地区的传统筝曲全国有代表性的筝曲主要分布于河南、山东、江浙、闽南广东梅县与潮汕等地。筝,又称古筝、秦筝,是一种中国传统弹弦乐器,深深的植根于中国民间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筝音域宽广,音色清亮,表现力丰富,一直深受大众喜爱。古筝因其发音宏亮 ,音质纯净 ,音色丰富而优美 ,技艺性很强 ,具有特殊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古筝图 二、筝的结构 筝是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筝的优劣取决于各部分材料质地及制作工艺的高低。筝的弦也有很多种,最早以二十五弦为最多,唐宋时候又十三弦,后来又有了十六弦,十八弦,二十一弦,现在以二十一弦作为常用的规格。 三、筝的演奏形式 筝的演奏的形式有很多样,而且筝常用的演奏方式是独奏、重奏和乐器合奏。对于我来说,我最喜欢的就是独奏筝和乐器合奏。我最喜欢的古筝曲就是《梅花三弄》和《高山流水》。当然《渔舟唱晚》也是很好的,《渔舟唱晚》是古筝和高胡二重奏。 四、筝的流派 筝在古代的时候,因为地域不同,所以分成了不同的流派。而古筝的流派也有很多的争议,有人说是六派流,有人说是八派流,还有人说是九派流。但是,大部分人都认为是五派:河南筝派、山东筝派、潮州筝派、

中国民族乐器分类介绍

一、吹管乐器典型乐器: 笛子、箫、排箫、埙、笙、芦笙、巴乌、管子、唢呐。我国吹管乐器的发音体大多为竹制或木制。根据其振动方法不同,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以气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动的有箫、笛(曲笛和梆笛)等。 第二类,气流通过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动的有唢呐、管子、双管等。 第三类,气流通过簧片引起管柱振动的有笙、排箫、巴乌等。 二、弹拨乐器典型乐器: 柳琴、琵琶、阮、月琴、古琴、筝、杨琴、三弦、东不拉、热瓦甫。我国的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横式,如:筝(古筝和转调筝)、古琴、扬琴和独弦琴等;竖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等。弹奏乐器音色明亮、清脆。右手有戴假指甲与拨子两种弹奏方法。 三、打击乐器典型乐器: 堂鼓(大鼓)、碰铃、定音缸鼓、铜鼓、大小锣、小鼓、排鼓、大钹。 我国民族打击乐器品种多,技巧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根据其发音不同可分为: 1、响铜,如:大/小锣、云锣、大/小钹、碰铃等; 2、响木,如:板、梆子、木鱼等; 3、皮革,如:大小鼓、板鼓、排鼓等。我国打击乐器不仅是节奏性乐器,而且每组打击乐群都能独立演奏,对衬托音乐内容、戏剧情节和加重音乐的表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打击乐可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无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板、梆、铃等。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 四、拉弦乐器典型乐器:

二胡、板胡、革胡、马头琴、京胡、中胡、高胡。拉弦乐器主要指胡琴类乐器。拉弦乐器被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与伴奏。 古琴 阮 笛子 埙 扬琴 中国民族乐器概述 作者:舒泽池 一、八音分类法 中国乐器产生的历史非常久远。从新石器时代墓葬出土的河南舞阳骨笛与浙江河姆渡骨笛和埙来看,至少都可以上溯到七千至八千年之前。夏商之后直到周代,现有记载存留的乐器即已达七十多种,因而产生了主要以乐器材质分类的“八音分类法”,将乐器分为金(如钟、铎)、石(如磬)、丝(如琴、瑟)、竹(如箫、篪①)、匏②(如笙、竽)、

民族音乐欣赏论文

民族音乐欣赏论文 刘佳 10283008 计算机学院安全1001

浅淡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 所谓而民族音乐,狭义地讲,就是祖祖辈辈生活、繁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从古到今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这一体系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要认识中国音乐,不能仅仅会唱一些中国歌曲,听几段传统乐曲,还必须从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去考察中国音乐,了解中国音乐,从而真正理解中国音乐的内涵,了解它在世界音乐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而流行音乐,则为一种有着广泛听众极具吸引力的音乐,相较于艺术音乐站和传统音乐来说,流行音乐是一种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音乐,以“雅俗共赏”通称。它具有许多的文化功能,比如说认识功能就是它文化功能里面的一种,这种认识功能的实现较其他音乐形式有显著的特点, 也表现在对流行音乐形态表现的认识与掌握上。流行音乐圈内有许多自学成才的流行音乐歌手就是明例, 而这种现象在古典、严肃音乐的创作中却极为少见。而它的审美功能则主要表现为它可以使欣赏者感到身心愉悦, 并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 流行音乐的审美功能和它的消遣娱乐功能不同。消遣娱乐功能主要是指一种生理上的满足感和快乐感, 审美功能则主要是指美感, 具有心理以及社会意义。还有其他的一些文化功

能,在此就不再详述了。 民族音乐是老一辈们一代又一代智慧的精华,是中国音乐的灵魂,它能培养我们对民族音乐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流行歌曲,却以其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被广泛传唱。歌词多用生活语言,浅显易懂,易为听者接受和传唱;歌手多是自成一格的流行歌星,演唱时感情重于声音技巧,加上动作手势,自由不羁,亲切自然,所以大众听起来,无论文化水平的高低,都易于接受。也容易产生共鸣。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也可以这样说,流行歌曲代表了大众的感情,因为大家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流行歌曲来宣泄自己的情绪。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今的流行歌曲已牢牢地抓住了广大青少年的心!周杰伦现象在华语歌坛上保持高温状态便是例证。而且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流行元素,每个时间都会有不同的偶像,为什么众多的青少年如此地喜爱流行歌曲呢? 它会不会和我们的民族音乐发生冲突呢? 尽管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存在着某些矛盾,但是我们却也能发现它们之间一些微妙的联系。 首先,流行歌曲脱胎于民歌。也可以这样理解:民歌是过去的流行音乐,流行歌曲就是今天的民歌。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邓丽君演唱的一些歌曲则是由民间小调为素材创作的歌曲。而在其他的流行歌曲中也有相当的体现。由此可以我们知道,民族音乐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智慧和

中国民族音乐论文

中国民族音乐论文 音乐是人们澄静的心声,是自然空灵的天籁。世间有那么多的乐曲,但恐怕只中国古典民族音乐能将其中的真谛尽数彰显出来。何尝不是如此~那宫廷音乐,少了清新,多了奢华;爵士乐,少了柔美,多了繁杂;流行音乐,更是少了超然,多了浮躁。而中国古典音乐,至高,至圣,至纯,至美。绝不张扬,却声声柔亮,潜入人心。绝不神秘,却层层深入,别有洞天。它不求太多,只愿将中国古典传播流转,正因如此,无论黄土高坡,还是江南水乡,都有了它的存在。静坐竹亭,弹奏古琴,想必古人便是在这种情境之下弹奏出那一曲曲的清音雅韵。爱古曲,爱高山流水之通灵,渔舟唱晚之闲适,二泉映月之绵长,阳春白雪之圣洁。赏民乐,赏梁祝之哀婉,关山月之豪放,姑苏行之明快,雁落平沙之悠扬。而这些都是由中华五千年来的文化积淀所传承孕育的。渔歌唱和,流水清音,亲友别离,追忆斯人,人与自然相呼应,自然与文化相融合,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底蕴都融入了古典音乐,传递所思,所感,所想。洗礼着人们的心灵,诉说着别样的文化……“中和”之美是一种以“和谐”为本质特征的审美类型,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意蕴含蓄、典雅,情感力度适中,文与质、情与理等各种因素和谐统一。中华民族是以儒释道互补为传统文化基础的,受先秦“尚中”“尚和”和孔子“中庸”思想的影响,“中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根本精神,也是中同传统文化的丰要思维模式,从诗词文章、书法绘画、园林建筑到音乐戏曲等等,都受到“中和”精神的深刻影响,并都放射着“中和”精神的光芒。统观我们高中音乐鉴赏的教材,凡人编的中同传统音乐,从古琴曲到古琴文化,从甫代歌曲到唐诗宋词,从民歌到民间器乐曲,随处都能找到“中和”之美清晰的影子。大学音乐鉴赏论文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一门很重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到很多东西。一

中国器乐艺术 教案 精品

中国器乐艺术(一)--民乐独奏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认识与了解中国的传统民族器乐,对这些乐器的沿革历史、结构特征、音色特点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并掌握几首优秀的传统民族器乐独奏作品,包括结构、旋律、调性等特点。 二、重点与难点: 1.古琴音乐的文化内涵 2.民族吹管乐器的分类 3.二胡曲《二泉映月》和琵琶曲《霸王卸甲》的乐曲赏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为主、讨论法为辅。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法展示乐器的基本形状以及赏析乐曲。有条件可事先准备笛子、唢呐、二胡等小件乐器实物。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4课时) (一)古琴音乐 教师导入:请一名学生讲讲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称号,这是继昆曲被授予这一称号后,中国第二个入选的项目,古琴艺术的突出价值再次得到了世界公认。 1.古琴乐器特点(多媒体展示:古琴照片)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且富有民族色彩的弹拨乐器。传说原始时代就创造了最初的古琴。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式样”有: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神农式等。主要是根据琴体的“项”和“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 2、古琴音乐的概况 古琴的音色,根据弹法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即:泛音、散音、按音。 古琴音乐受儒家中正平和、温柔敦厚和道家顺应自然、大音希声思想的影响:传统琴曲主要用五声音阶,这仿佛是儒家中和雅正思想在音乐上的落实;而琴乐

清虚淡静的风格和意境则主要是道家思想的反映。 古琴音乐传统演奏形式有琴曲独奏、琴歌和琴箫合奏等。琴曲独奏是指古琴的纯器乐独奏曲,可依长度及段数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小型是长一、二分钟,二、三段的短曲。琴歌是附有歌词,边弹边唱的乐曲,而琴箫合奏是以低沉深远的洞箫来配合古琴的演奏。 3、古琴曲的“打谱” 古琴音乐打谱的主要使命,是将一首久已失响的琴曲近乎原貌地展示出来。并将其曲谱转译成现代通行的乐谱,以供研究、教学、演奏、创作之用。当然,由于琴曲通常只用减字谱记录,而不必译成他谱,因此,古琴界历来无“译谱”之说,而叫打谱。 古琴谱是以记写演奏技法为基本特征的手法谱。乐谱是通过文字对左、右手演奏技法的叙述,间接反映出乐曲的音高与时值的谱式,故名文字谱。乐谱没有具体音高标记,只有按演奏技法的记载去弹奏后才出现音高。 4、代表作品及其文化内涵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现存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该书编者说,此谱传自隋宫,历唐至宋,辗转流传于后。谱中分段小标题有“取韩”、“投剑”等目。近人因此认为它是源于《琴操》所载《聂政刺韩王曲》内容大致为战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国。韩王召他进宫演奏,聂政终于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自己毁容而死。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成琴曲,慷慨激昂,气势宏伟,为古琴著名大曲之一。现存曲谱共四十五段,其中头尾几部分似为后人所增益,而正声前后三部分则很有可能保留着相和大曲的形式。(多媒体放映:广陵散) 琴者,情也;琴者,禁也。中国的“古琴”具备修身养性、教化天下、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的意义。古琴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生命观与道德观;古琴中所蕴含的瑰宝,远超音乐的本身,达到身、心、灵各方面自我调和的精神层面。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

中国民族器乐鉴赏之二胡之令狐文艳创作

《中国民族器乐欣赏》论文 令狐文艳 摘要: 关键词:二泉映月二胡器乐乐曲课堂 其实,我选这一门选修课,原因也是比较简单的。因为我自己本来就对中国的历史充满了兴趣,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感到骄傲的同时,很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一类的信息,以弥补自己某些知识的空白。同时,我自己觉得,上课都可以听音乐,那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 上这个课的时候,老师您放了很多许多民族歌曲,都是很好听的纯音乐,是由不同民族器乐弹奏出来的歌曲。听着这些音乐,我会一边欣赏歌曲美妙的同时,一边在想象着古代那些风光美景,又一边感叹着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由于我自己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本来就有一种很敏感而又特别的情怀。所以,老师每次播放这些由中国器乐弹奏出来的歌曲的时候,我总会幻想着,我回到了古代,穿梭于绿柳红花间,然后手抓钓鱼竿,悠闲的,坐在河边,垂钓。那种闲情逸致,是何等的诗词画意啊。 说说我对老师的上课的一些看法吧。比较喜欢的是,老师上课的时候,先把要介绍的民族器乐先用通俗易懂语言给介绍一片,然后再播相关的歌曲给我们听。这个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到器乐的音色,音质等方面的信息。不过,我有一点要提的

是,老师,我希望您每次播放歌曲的时候,不要把声音的音量调得过高,或者每次播放的时候,把课室的门窗稍微关一下。毕竟如果声音过大,会影响到附近课室自习的同学。 接着根据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说一下我比较熟悉的二胡吧。 二胡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而到了唐代,取名“胡琴”并开始流传。宋代,又改名为“嵇琴”。明清时候,胡琴传遍大江南北,成为民间戏曲伴奏和乐器合奏的主要演奏乐器。到了近代,胡琴更名为“二胡”。二胡构造比较简单,由琴筒、琴杆、琴皮、弦轴、琴弦、弓杆、千斤、琴马和弓毛邓组成。二胡独特的构造,使其音色独具一格。二胡音色具有柔美抒情特点,发出的声音极富歌唱性,宛如人的歌声。其实这得益于二胡本身内外定弦的音高与弦的张力适宜,加之琴筒的一侧是用蟒皮蒙制的,因而演奏时无需大力度拉弦和运弓,即可发出平和柔美之声。不论是高雅典贵的音乐厅,还是普通随便的街头上,无论是盛名远播的音乐家,还是流浪街头的卖艺者,再或者是功力甚高的老人,以及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你总会在其中发现二胡的身影。女子十二乐坊中,二胡的现身,正正说明了二胡地位的重要性,普及性,群众性。二胡,可以说是,男女老少,人人皆宜。 从上面的简单介绍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二胡历史悠久和群众普及性。那下面就说说我对二胡的代表作《二泉映月》的一

民族器乐赏析论文

《民族器乐欣赏》论文 ——上课感受和对古筝及相关乐曲的赏析 姓名:XXX 教学号:XXXXXXX 院系:XXXXXX 我选修关于音乐的课程主要是为了放松心情,因为只有在听音乐时,才能彻底解放我的双手,同时让耳朵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音乐时可以听出其中的喜怒哀乐,而无需语言的赘述。欢快轻松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情放松,将烦恼先搁置一旁,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欢愉;悲怆哀伤的音乐,能够让人和倾诉者一起分担。器乐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都有着重要作用。 上本课程时,我想我做到了心无旁骛,尽情享受音乐,将烦恼暂且搁下。尽管有时听不懂乐曲所表达的深层含义,但借助于标题或您的引导,我或多或少的了解了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在本课程中我见识了许多中华民族特有的乐器,我感受了许多经典的中国民族器乐,如《二泉映月》、《百鸟朝凤》、《光明行》等,感叹中华民族器乐的无限魅力。 所有乐器中,我对古筝情有独钟。因为我觉得古筝和琵琶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民乐优美形象的乐器,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结晶。通过课程的学习及课后查询资料,我对古筝这一乐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古筝是弦乐器,结构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21弦,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S163-21 ,S代表S 形岳山,是筝父徐振高发明,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筝弦数21根.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李斯《谏逐客书中》述及秦国乐舞的一段说:“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叩缶、击瓮而就症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筝很可能来源于一种大竹筒制作的五弦或少于五弦的简单乐器。年代当在春秋战国时期或春秋战国之前。 在课程中,老师带领我们听了《高山流水》《望秦川》等古筝演奏,闭眼聆听颇有荡气回肠之感。回到寝室后我又找了一些古筝演奏的曲目,现就我最为喜欢的《高山流水》和《梅花三弄》谈一下自己的听后感触。 《高山流水》我回去听的是毛丫、曹永安等老师的弹奏。《高山流水》总体上分为“高山”和“流水”两个部分,但在实际弹奏中可分为三个部分,五个乐段。第一乐段至第三乐段为“高山”部分,第四乐段为“流水”部分,第五乐段为结束的尾声部分。采用双手和弦、加花等指法,奏出高山巍巍,流水潺潺,清风微拂,松竹摇曳意境。而中指的主旋律及连续切分音,奏出小溪汇集,江涛澎湃,飞瀑滚泻,谷响轰鸣。第一乐段,乐曲以较缓慢的速度开始。缓慢的节奏,给人以稳重的感觉,暗含着“不动如山”的哲学思想。稳定,但不呆滞;行进,

智慧树中国民族音乐作品鉴赏章末测试答案

第一章 1 【多选题】(2分) 传统音乐包括以下哪几个类型? A. 民间音乐 B. 宗教音乐 C. 宫廷音乐 D. 文人音乐 答案: 全选 2 【多选题】(2分) 文人音乐主要是指哪一类音乐? A. 古琴音乐 B. 宴乐 C. 文人自度曲 D. 答案: 朝会乐文人自度曲古琴音乐 3 【单选题】(2分) 春秋战国时期,墨家主张的音乐观念是? A. 道法自然 B.

天籁之音 C. 非乐 D. 礼乐 答案: 非乐 4 【多选题】(2分) 宫廷音乐是指下面哪一种音乐形态? A. 朝会乐 B. 祭祀乐 C. 国风 D. 宴乐 答案:朝会乐祭祀乐宴乐 5 【多选题】(2分) 下面哪个观点属于孔子的音乐思想? A. 声无哀乐 B.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C. 大音希声 D. 礼乐

答案:大音希声礼乐 第二章 1 【单选题】(2分)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民间音乐? A. 民间歌舞 B. 民间歌曲 C. 说唱音乐 D. 宫廷音乐 答案: 宫廷音乐 2 【多选题】(2分) 民间歌曲包括以下哪三项? A. 山歌 B. 号子 C. 苏州弹词 D. 小调 答案: 号子山歌小调 3 【单选题】(2分) 一般用“节奏的律动性”来形容哪一类民间歌曲? A.

劳动号子 B. 小调 C. 山歌 D. 京剧 答案:劳动号子 4 【单选题】(2分) “孟姜女调”属于下列哪一种小调类别? A. 时调 B. 吟唱调 C. 谣曲 D. 插秧山歌 答案:时调 5 【单选题】(2分)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小调的是? A. 对花调 B. 茉莉花调 C. 摇篮曲 D.

花儿 答案:花儿 第三章 1 【单选题】(2分) 云南省丽江市主要是哪个民族的聚居地? A. 白族 B. 普米族 C. 纳西族 D. 傈僳族 答案:纳西族 2 【多选题】(2分) 蒙古族中最具有特色的有以下哪些音乐? A. 十二木卡姆 B. 呼麦 C. 冬不拉弹唱 D. 长调 答案:长调呼麦 3 【单选题】(2分)

音乐鉴赏论文——浅谈我国民族音乐

音乐鉴赏论文——浅谈我国民族音乐浅谈我国民族传统音乐 上了音乐鉴赏课后,使我了解了一些关于音乐的知识,领略了中外名曲。让我对音乐有了再一次的认识。在这一段学习过程中,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也非常荣幸能够听到各种各样乐器演奏的中外名曲。让我从中感到受益匪浅。 现在就来说说我国的民族传统音乐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文化底蕴之丰富令世人瞩目。民族音乐艺术这朵奇葩就根植于这片厚重的沃土之上~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中,就产生了原始的歌舞和歌曲,到殷周奴隶主统治的时代,音乐文化已经相当发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音乐不断得到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音乐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 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一般分为五个种类,它们是民歌;说唱音乐;歌舞音乐;戏曲;和器乐曲。其中说唱艺术的传统性质,歌舞题材和体裁的民族特色;多声腔的戏曲在世界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值得一提的就是器乐曲,中国传统音乐受到孔子美学提倡的“中庸淡和之道”致使中国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相对的单一性,甚至被音乐理论家称为单音体制,尽管这样,作为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的,春求时期古琴演奏家俞伯牙所作的《高山流水》,还是为国人挣了脸面:曾被做为世界经典的二十七首名曲之一,被美国人发送到太空,具体后话我们暂且不论,但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确实给我们后人带来了至上的荣誉。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渔舟唱晚》虽是近代音乐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属中华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传统音乐。下面就来说说《二泉映月》、

器乐作品赏析论文

【引言】经过上半个学期的器乐作品赏析选修课,多多少少使我了解了一些音乐乐理的知识,也使我对音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还没有上器乐作品赏析课之前,我也很喜欢音乐,不过只是喜欢听听唱唱流行歌曲和摇滚歌曲,对于那种专业的器乐作品音乐,并不是很喜欢,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深入的去了解。其实不然,通过选修课,听由各种各样乐器演奏的中外名曲,学习乐理知识。让我深深的体会到音乐是可以表达一切的,欣赏经典的音乐的时候只需要我们放开心灵,去直接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最喜欢的乐器是二胡。二胡是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它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情感表现力极高。我最喜欢的器乐作品则是华彦钧(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阿炳结合自已坎坷的一生逐步发展形成的,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情感,就像是他悲惨凄凉一生的写照。 【正文】 一、《二泉映月》创作背景 阿炳原名华彦钧,中国著名的民间音乐家,1893年生于江苏无锡。父亲华清和是无锡雷尊殿的道士,母亲在阿炳4岁的时候就离世。华清和很擅长道教音乐,在阿炳8岁时就开始教他二胡、琵琶、笛子、鼓这些乐器,年幼的他那时就已经表现出异于常人的音乐天赋。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他尤其是喜欢二胡,在学习时更加的刻苦。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1914年,华清和去世,阿炳成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后来由于阿炳染上了恶习,生活穷困潦倒。1927年,阿炳因患眼疾双目相继失明,无力参加道教活动,生活压力所致只能背着二胡街头卖艺谋取生计。从此他变为了街头艺人。阿炳是无锡城里技艺最出众的艺人,他正式启用艺名“瞎子阿炳”。阿炳所创作的乐曲终于在1949年获得了新生,那年无锡解放。第二年,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杨荫浏等人为了更好的保存民间音乐专程来到无锡为他录音。一共录制了三首二胡曲和三首琵琶曲,分别是《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1950年他已身患重病,不久后便与世长辞。 阿炳一生中演奏的乐曲,大部分是他自编的,《二泉映月》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这是阿炳1950年亲自录音传谱的二胡曲。这首乐曲旋律委婉动听、跌宕起伏、意境深邃。以致在国际乐坛不胫而走,闻名国内外,成为许多著名乐团演奏的经典曲目。 二、《二泉映月》曲名由来 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专程来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当时参加录音的还有祝世匡老先生。 祝世匡曾在无锡报发表过《乐曲定名经过》一文,他在文中写道:录音后,杨先生问阿炳这支曲子的曲名时,阿炳说:“这支曲子是没有名字的,信手拉来,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杨先生又问:“你常在什么地方拉?”阿炳回答说:“我经常在街头拉,也在惠山泉庭上拉。”杨先生脱口而出:“那就叫《二泉》吧!”阿炳说:“《二泉》不像个完整的曲名,粤曲里有首《三潭印月》,是不是可以称它为《二泉印月》呢?”杨先生说:“印字是抄袭而来,不够好,我们无锡有个映山河,就叫它《二泉映月》吧。”阿炳点头同意,于是

民族音乐论文

浅淡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 所谓而民族音乐,狭义地讲,就是祖祖辈辈生活、繁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从古到今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这一体系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要认识中国音乐,不能仅仅会唱一些中国歌曲,听几段传统乐曲,还必须从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去考察中国音乐,了解中国音乐,从而真正理解中国音乐的内涵,了解它在世界音乐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而流行音乐,则为一种有着广泛听众极具吸引力的音乐,相较于艺术音乐站和传统音乐来说,流行音乐是一种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音乐,以“雅俗共赏”通称。它具有许多的文化功能,比如说认识功能就是它文化功能里面的一种,这种认识功能的实现较其他音乐形式有显著的特点, 也表现在对流行音乐形态表现的认识与掌握上。流行音乐圈内有许多自学成才的流行音乐歌手就是明例, 而这种现象在古典、严肃音乐的创作中却极为少见。而它的审美功能则主要表现为它可以使欣赏者感到身心愉悦, 并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 流行音乐的审美功能和它的消遣娱乐功能不同。消遣娱乐功能主要是指一种生理上的满足感和快乐感, 审美功能则主要是指美感, 具有心理以及社会意义。还有其他的一些文化功 能,在此就不再详述了。民族音乐是老一辈们一代又一代智慧的精华,是中国音乐的灵魂,它能培养我们对民族音乐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流行歌曲,却以其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被广泛传唱。歌词多用生活语言,浅显易懂,易为听者接受和传唱;歌手多是自成一格的流行歌星,演唱时感情重于声音技巧,加上动作手势,自由不羁,亲切自然,所以大众听起来,无论文化水平的高低,都易于接受。也容易产生共鸣。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也可以这样说,流行歌曲代表了大众的感情,因为大家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流行歌曲来宣泄自己的情绪。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今的流行歌曲已牢牢地抓住了广大青少年的心!周杰伦现象在华语歌坛上保持高温状态便是例证。而且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流行元素,每个时间都会有不同的偶像,为什么众多的青少年如此地喜爱流行歌曲呢? 它会不会和我们的民族音乐发生冲突呢?尽管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存在着某些矛盾,但是我们却也能发现它们之间一些微妙的联系。首先,流行歌曲脱胎于民歌。也可以这样理解:民歌是过去的流行音乐,流行歌曲就是今天的民歌。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邓丽君演唱的一些歌曲则是由民间小调为素材创作的歌曲。而在其他的流行歌曲中也有相当的体现。由此可以我们知道,民族音乐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智慧和追求,是流行歌曲用之不竭的源泉,流行歌曲只有扎根在民族音乐的土壤里才能获得更为顽强的生命力。其次,民歌借流行歌曲元素焕发生机。民族音乐元素越来越被流行歌手所重视,当周杰伦、陶喆、王力宏的流行音乐里开始引用民族元素,当腾格尔红遍大江南北,.当“女子十二乐坊”倾倒海外的时候,一些人发出“民族音乐迎来了春天”的欢呼。也就是说,流行音乐用现在的配器手法和演唱方式从另一方面来表现民歌,让更多人重新认识并喜爱古老民族,也使传统民歌的古老生命力焕发生机。很难说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必然,也很难给中国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关系一个完整的和正确的定位。中国民族音乐存在了数千年,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意识形态不断的发生变化,民族音乐也随着发生变化和发展,而且一直都在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反应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也用音乐这个特殊的方式记载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文背景。可以文说,中国的民族音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特点比较鲜明的体系。而中国的流行音乐尤其是所谓的“新潮音乐”则可以说是在西方强势文化冲击下的派生物,众多音乐人可以借助这种音乐的形式来表现生活和情感,有时也显得很切近人们的

中国民族器乐曲欣赏

《中国民族器乐曲欣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辨别各种常见的民族乐器,基本了解民族乐器的分类;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能和其他同学一起认真欣赏器乐曲片段,并从中辨别出乐曲中主奏乐器的名称。 2.通过对民族器乐曲的欣赏与了解,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喜欢中国民族音乐,懂得继承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 3.在欣赏中引导学生听、唱、思、议、记、看全方位开拓思维空间,训练学生的形象艺术思维能力。 4.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地发展,为学生终身喜欢和学习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理念: 这是一节感受和鉴赏民族器乐曲的欣赏课。感受与鉴赏是音乐中的重要学习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本课采用了交互合作教学策略、激励探究教学策略、情感陶冶教学策略、声像呈示行为教学策略等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允许学生对乐器音色,音乐作品,民族音乐的发展有各自的体验与不同的理解。从而改变了过去传统的讲授与分析音乐的方式,体现了对学习者的尊重,而不是把教材,教师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探究音乐。 教学重点: 在欣赏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听辨、分析民族器乐曲片段,通过体会与感受,培养学生实际的辨别能力与形象艺术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不断接受音乐审美教育的动机,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 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体会、分析与感受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系统CAI课件 学情分析: 中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已掌握了初步的音乐知识和音乐表达方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分析能力,但欠缺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系统了解,音乐综合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提高。另外,他们对音乐的学习热情很高,充满自信,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不满足简单重复的课堂教学方式,渴望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呈现方式的新颖性,感官刺激的多样性,组织形式的活泼性。中学生对音乐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欲,希望主动的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 教学过程:

中国音乐作品赏析(完

《中国音乐作品赏析》 一、填空: 1. 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年成立于(地方)。 2. 20世纪30、40年代我国作曲家创作的钢琴曲主要有和等 3.《春游》是中国作曲家创作的第一首歌曲,它的作者是。 4. 黄自的代表作主要有和(不同体裁)等。 5. 《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曲作者是,《吊吴淞》的曲作者是。 6. 《黄河大合唱》中包括、(乐章名称)等八个乐章。 7.《牧童短笛》是的钢琴曲,他的代表作还包括艺术歌曲。 8.小提琴曲《内蒙组曲》中最著名的是其第二乐章,其中心音调来源于绥远民歌。 9. 钢琴协奏曲《黄河》产生于20世纪年代,主要根据创作而成。 10.《牧歌》改编自东蒙民歌,其音乐体裁形式为,编曲者为。 11. 《彝族舞曲》是(乐器)独奏曲,《Mong Dong》的体裁是。 12.刘文金重要的二胡作品包括他学生时代创作的独奏曲和80年代创作的协奏曲。 13.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曲作者有等,是根据音调创作而成的。 14. 施光南的代表作有、等。 15. 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主要唱段有等,《江姐》的主要唱段有等。 16.学堂乐歌发生于时期,其采用的记谱法是。 17.歌曲《松花江上》和《长城谣》的作者分别是、。 18.《海韵》的音乐体裁是,曲作者是。 19. 小提琴曲《思乡曲》是组曲中的第二首乐曲,曲作者是。 20. 《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中的主题歌,聂耳创作于年。 21.《大江东去》的音乐体裁是,由作曲。 22.《康定情歌》是(地方)民歌,四十年代为其编配了钢琴伴奏,成为艺术歌曲化民歌。 23.《嘉陵江上》的曲作者是,其创作的著名钢琴曲的名字是。 24. 《白毛女》中喜儿的主导主题是建立在河北民歌,主要唱段有等。25.《长征组曲》产生于年代,主要唱段有。 26.《赞歌》的作者是,《祝酒歌》的作者是等。 27. 作曲家陈钢创作的小提琴独奏曲有,小提琴协奏曲有。 28. 《游击队歌》的曲作者是,《在太行山上》的曲作者是。 29. 朱践耳是家,王西麟是家。 30. 建国十七年期间我国产生的著名歌剧有、等。 31.《中国男儿》的演唱形式是,属于题材。 二、名词解释: 1.学堂乐歌

中国民族器乐赏析论文

器乐鉴赏论文 其实,我选修关于音乐的课程主要是为了放松心情,因为只有在听音乐时,才能彻底解放我的双手,同时让耳朵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的确是这样,不论懂不懂音乐的人,听音乐时,他都可以听出其中的喜怒哀乐,而无需语言的赘述。欢快轻松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情放松,将烦恼先搁置一旁,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欢愉;悲怆哀伤的音乐,能够让人和倾诉者一起分担。 我想一定的乐理知识对上音乐类选修课还是必要的,上本课程时,我想我做到了心无旁骛,尽情享受音乐,将烦恼暂且搁下。尽管有时听不懂乐曲所表达的深层含义,但借助于标题或您的引导,我或多或少的了解了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在本课程中我见识了许多中华民族特有的乐器,我感受了许多经典的中国民族器乐,如《二泉映月》、《百鸟朝凤》、《光明行》等,感叹中华民族器乐的无限魅力。 听音乐过程中,您为我们介绍了创作者的身世背景和音乐的创作背景,剖析音乐的结构,进一步传达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这使我们更深层次的理解了音乐,也就从官能和感情的欣赏层次上升到了理智的欣赏。 下面就结合个人感受和相关的课程知识来谈一下对《二泉映月》的赏析。 在高中时就知道阿炳的《二泉映月》,当时只是知道它有名,自认为有这么好听有意境的曲名的音乐一定很好听。于是到大学后,就从网上下载下来听了一下,当时的开头就让我心里一怔,心想它所表达的绝非轻松欢快,而是悲怆叹息之类的情感,这与题目的意境似乎是矛盾的。所以也就迷惑了,这样的音乐何以成为名曲?或许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吧!不过有时,当自己情绪比较低落时,就听听它,借以倾诉心中不快。 直到上这门课时,听到老师讲《二泉映月》的来源和创作背景时,这才明白了阿炳的无奈与苦楚的人生。其实不用太多解释,无论是有还是没有音乐基础的人,一听这首乐曲,都能感知到它所表现的悲怆。 二泉映月是阿炳的代表作。阿炳经常在无锡二泉边拉琴,创作此曲时已双目失明,据阿炳的亲友和邻居们回忆,阿炳卖艺一天仍不得温饱,深夜回归小巷之际,常拉此曲,凄切哀怨,尤为动人。 阿炳的朋友陆墟曾这样描写过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时的情景:“大雪象鹅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