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料库在改善中国旅游资料翻译可接受性差方面的创新性作用

语料库在改善中国旅游资料翻译可接受性差方面的创新性作用

语料库在改善中国旅游资料翻译可接受性差方面的创新性作用
语料库在改善中国旅游资料翻译可接受性差方面的创新性作用

论语料库在改善中国旅游资料翻译可接受性差方面的创新

性作用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语料库语言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语料库在语言学研究以及自然语言处理中显现出的优势也日益吸引更多的各国的语言学家及信息科

学家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探索。结合现有的语料库成果以及中国旅游资料翻译的现状,笔者论证了建立文史英汉双语对齐语料库的可行性以其在改善中国旅游资料翻译可接受性方面的创新性作用。

关键词:语料库双语对齐分布模型创新性

1、语料库发展简介

“语料库(corpus)是语料的仓库或者语料的集合”(何,2003)gmeme kennedy在他的an introduction to corpus linguistics中将语料库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第一代语料库,以brown语料库为代表,规模一般不超过100万字;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第二代语料库,以cobuild语料库为代表,规模庞大,设计更加科学。

在此发展期间,虽然单一语种语料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双语对齐平衡语料库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并逐渐成为语料库语言学的新焦点。如:英国birmingham大学英语系语料库语言学中正在建设的chinese english translation base就是通过建设英汉双语对齐的语料库来提取翻译单元的;英法双语语料库——hansard corpus则是以加拿大大会辩论英法双语稿为基础而建立的。此外,国内的双语对齐语

料库也如雨后春笋,相继问世,如:由外国语大学建立的规模约2000万字的大型句对齐英汉平行语料库,又如由中科院计算所软件研究室开发的双语句对齐数据库(mtgroup.ict.ac./corpus)。

2、中国旅游资料翻译中的可接受性问题及其现有解决方案和理论

自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全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旅游。随之而来的即是大量的旅游景点及其宣传资料的翻译工作。翻译资料往往是外国游客了解旅游景点的第一步。旅游资料提供了旅游景点的历史背景和景点特色,使得外国游客不至于走马观花地游览景色。然后现有的旅游资料的译文,尤其是那些新兴的,知名度上不及故宫之类的旅游景点的资料译文往往达不到介绍历史背景以及景点特色的效果,使得外国游客读不知其所云,甚至产生误解或失去兴趣。这些译文中最突出的问题即译文的可接受性问题。

2.1 旅游资料译文可接受性问题

可接受性一直是对翻译作品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著名学者X仲英(1994)就指出:“译文的可接受性(accept ability)是指译文读者(接受者)对译文能否完全理解,译文是否明白易懂。可接受性的高低。即读者对译文的理解程度,将会直接影响翻译的效果。”旅游资料的翻译作为旅游景点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人们对其译文的可接受性有更高的要求。然后旅游资料的翻译者往往忽略了其译作的可接受性。

例如,墓塔林是我国很多旅游胜地中常有的一个景点,曾有人译为forest of tomb-pagodas或memorial grave。但由于这些译文看上去正确,实际上却没有触及景点的本质,使得外国游客无法理解,或者联想到先贤祠之类的地方,那就加重了翻译造成的误解。在英语中收录了一个词为stupa,而现在的很多书籍类翻译中多用此词。又如:东昌湖风景区的“沙滩浴场”译成了bathing beach,然而国外的沙滩浴场则多说做swimming beach。又如,XX是越瓷的产地。早些时候,不少译文都会翻译成shaoxing is the home of yue porcelain. 然而外国游客却对越国没有一点了解,又怎么会了解这句翻译呢。再如,XX的留园在XX的宣传小册子中就被一笔带过的译为了liuyuan garden。这种译文丝毫不能吸引游客的兴趣。

诸如上述类的翻译还有很多,旅游资料译文可接受性差已经是普遍现象。有的是因为地方投入有限、翻译者水平有限造成的;有的是因为翻译者懒惰或者过于刻板造成的;有的是因为缺少翻译对照的规X造成的。

2.2现有的对可接受性的解决办法及翻译理论

增添法,即对旅游资料中的存在容易产生可接受性问题的地方做出一些补充性的解释,提供一些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方面背景知识,以帮助外国读者理解进而唤起他们的兴趣。

改写法,即对那些不容易被接受的内容进行改写,比如说诗句或者古文中的双关类的表达等。

其他的解决办法,比如删节法和类比法等。这些从翻译理论出发

而提出的解决办法。都为保证译文的可接受性指明了方向。但是使用这些方法,有一个共通的要求,即翻译者必须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功底或者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去查阅典籍寻求更优的译法,但往往只有部分的翻译者才会注意在翻译旅游资料的时候有意识地使用

这些技巧,而其他的翻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则不会去翻阅典籍,查证历史。因此,构建一个更加方便、更加简洁、更加具有可得性的平台来帮助旅游资料的翻译则更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3、应用语料库改善中国旅游资料翻译可接受性的可行性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语言学家以及计算机科学家已经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数据库建设方法以及程序。每个语料库的建立都有其自身的用途,如字典编纂、语言统计、语言监控、语言教学,以及方言研究等方面。本文中笔者建议构建的语料库则将用作中国旅游资料翻译查询。

3.1 中英文旅游资料语料库语料易得性

“语料库工程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7个阶段:语料库规划阶段、需求分析阶段、语料库设计阶段、语料采集阶段、语料库实现阶段、语料库标注阶段、语料库使用和维护阶段。”(何,2003)其中语料的采集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一方面,中英文双语对齐旅游资料语料库的语料则较容易取得。作为旅游资料的翻译对照语料库,其语料资源应该主要来自于中英文对照的文史类刊物或者中国文史题材的英文作品。目前,此类作品正朝着系统性的、全面性的方面发展。如,由中华大百科全书出

版的《中华文明史话》系列丛书,涵盖了饮食、古塔、体育、杂技、瓷器、服饰、小说、诗歌、绘画、武术、园林、饮酒、中医、丝绸、敦煌、XX宫殿、文明起源、节日、民居、孔庙、陶器、长江、黄河、长城、书法、科技以及七大古都共27个方面的中华文明及其历史,并以中英文双语作为编写语言;又如,由XX理工大学出版的《每天读点中国文化》系列丛书,涵盖了建筑艺术、城镇魅力、自然景观、民俗风情以及饮食五个大方面的中华文明,同时也是以中英文双语作为编写语言;与此同时还有诸如《图语中国文化》、《中国历史地理全貌》等大量的以中英文双语作为编写语言、以介绍中国文化为主题的刊物。

另一方面,除了有中国学者编纂的中英文双语书籍,还有大量的有外国人以英文为语言编纂的中国文明历史类书籍同样也是中英

文双语旅游资料语料库中的重要语料来源。如: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的《剑桥中国史》包含了自秦汉至新中国的各个朝代的历史,涉及政府活动、法律、经济、XX、教育、哲学以及历史人物等各个方面;又如,由英国人X瑞德(denis twitchett)编写的诸如《史家、读者与时间历程》等书籍对唐宋社会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其内容涉及到盐运使、寺院地产、货币制度、商业税收、印刷术、农业灌溉等,以及《剑桥中国百科全书》中对中国历史和文明各方面的介绍。

首先,这些刊物的作者多半是比较资深的学者,他们治学严谨,

文化底蕴深厚,因此他们的作品具有比较高的科学性及可靠性。其次,由于这些作品含有大量的双语作品,它们是建设双语对齐语料库的最优语料,也是最易得的语料;再次,这些中英文双语作品覆盖题材以及内容广泛,基本上可以涉及到中国文明历史的各个方面,能够构建一套完整的中英文旅游资料语料库。最后,由于这些语料都具有其自身的,所以可以采用联合开发等方式获取其,保证语料库的合法性。

3.2语料库的运行方式

3.2.1 语料的平行对齐

在对语料进行诸如格式统一,杂质清楚以及中英文语料分存之类的预处理之后,语料库的建设者可以使用如:paraconc和wordsmith 以及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开发的ictclas等软件对中英文语料进行处理,然后对句子和词语以及关键词等进行标注,然后再利用自动对齐并协助以人工对齐。由于目前在双语对齐语料库的建设方面已经有了较成熟的技术,这里并不过多的对细节进行阐述。类似的语料库的建设可以参考《莎士比亚戏剧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胡,2002)、《小型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建立与运用》(谢,2004)、《汉英/英汉平行翻译语料库的设计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钱,2005)等。

3.2.2分布模型(distributional model)

在建立中英文对照语料的对齐的基础上,同时建立中英文对照的典籍中的英文资料与纯英文典籍中的英文资料的对接。运用现在计

算机语言学中常用的一个理论,即分布模型理论,可以实现此类对接。

firth曾提出一个词通常和一串与它联系密切的词一起出现。分布模型假设指出相同意义的词语通常在相同的语境中出现。peirsman 和他的同事已经通过他们在《the automatic identication of lexical variation between language varieties》中的实验证明了使用分布模型寻找意义相近的词的可行性。以这一理论为基础,笔者认为可以使两种处处的英文文本以关键词的形式对接起来,使得语料库的使用者在搜索该关键词的时候可以同时入诸如《剑桥中国百科全书》这样的典籍中,从而为英汉对齐提供更多的英语资源。由于这种自动识别的概率在目前的计算机技术中还不能做到100%识别(peirsman, 2010),所以有必要将每次搜索结果设定为关键词所在的句子或者段落,进而能够更好的为使用该语料库的翻译者提供更多的参考。

3.2.3监控语料库模式

笔者认为该语料库还应该是一个监控语料库,随着潜在语料的不断增加,语料库可以将这些新的语料以语料流的形式吸收进来,不断的完善语料库,直至形成个类似于中国旅游双语百科全书查询的语料库。

3.3中英文旅游资料语料库的作用

基于目前中国旅游资料译文可接受性差的现实,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市场日益膨胀的强烈文化传播需求,建立一套作为旅游资料翻译的语言依据的语料库具有现实意义和长期意义。

短期来看:一方面,该资料库对全国个地方旅游机关开放,可以克服由于地方投入有限和资料翻译者水平低,而造成的胡翻乱翻的问题;另一方面,该资料库可以节约旅游资料翻译者的时间,并提供较为统一的翻译方法,能够帮助中国旅游资料翻译实现逐步的全国X围内的统一。

长期来看,由于语料库是一个动态的模式,可以不断的实现自身的完善,终将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在旅游资料方面覆盖极其广泛的语料库,它将不仅仅服务于旅游资料的翻译,还能够能为编纂中英文中国文史书籍的重要参考语料库。

4、结语

语料库语言学是21世纪最热门的语言学话题之一。笔者在本文中论证了将语料库应用于改善中国旅游资料翻译可接受性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是对语料库的创新性运用。然而,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性探索才能够将本文所论证的理论发挥实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jeff mithchell, and mirella lapata. “position in distributional models of semantics”. cognitive science. 2010.

[2]kilgarriff, a. “paring corpor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 2001 (6): 97–133.

[3]peirsman, y., geeraerts, and speelman. “th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lexical variation between language varieties”. natural

language engineer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16): 469–491.

[4]郝道合, X岚. 翻译的可接受性和其实证研究的可行性—以旅游翻译为例[j].考试周刊,2011,(15):22—23.

[5]何婷婷. 语料库研究[ma]. XX:华中师X大学, 2003.

[6]胡开宝, 邹颂兵. 莎士比亚戏剧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7 (3):45—48.

[7]钱之莹. 汉英/英汉平行翻译语料库的设计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ma]. XX:华东师X大学, 2005.

[8]王克非.英汉/汉英语句对应的语料库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410—416.

[9]谢家成. 小型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建立与运用[j].外语研究,2009,(5):64—71.

旅游翻译

1 绪论 近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最具活力且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中国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正是由于异域不同的文化气息,才吸引着大批的外国游客来旅游。但在另外一方面, 文化的差异在某些方面又成为旅游的障碍,不同的文化思维和文化视角会造成不可避免的“文化碰撞”, 给旅游活动的开展带来不少困难。旅游翻译是为英语国家读者或懂英语的游客服务的,其目的除了传播信息外,更要吸引游客的注意力,诱发潜在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文化,人文或自然景观等产生强烈兴趣,激发其购买旅游产品的欲望。这就要求我们在旅游翻译过程中,尽量加强和增进在文化内涵异同的情况下,读(听)者心目中的可理解性,缩短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误解所产生的障碍和距离。我们应该认识到,文化有着同一性和共通性, 大部分情况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都能够正常的交流,这是主流。因此在旅游业中,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出现文化的“碰撞”促成文化的正常交融,让旅游者感受到异域文化的独特色彩和韵味。所以旅游景点的翻译者必须站在跨文化的高度,从跨文化的视角来对待旅游英语翻译,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2.1旅游翻译简介 旅游是集多种学科于一身的边缘科学,涉及面既广又杂,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 从天文地理到风土人情,甚至文化娱乐、吃穿用住,真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因此, 旅游资料也涉及多种知识,多种体裁。旅游资料种类很多,旅游资料指的是那些和旅游相关的资料,包括广告,书信,旅游日程安排及旅游调解书,旅游告示标牌,民族风情画册,景点介绍,通知电讯,有关合同,旅游标语等内容。旅游资料包罗万象,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文化内涵丰富的材料与一般性的材料。此两类又可以细分为七种类型:(1)介绍景点与旅游目的地地理位置与旅游价值的小册子;(2)景区画册;(3)景区风景明信片;(4)旅游地图;(5)旅游杂志;(6)详细介绍单个景点的资料;(7)游客须知/告示,由此可见,旅游资料涵盖了多种信息与知识,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旅游资料的译文,是跨国界、跨文化的旅游宣传形式,它是传播文化的载体,旅游资料具有信息功能、美感功能、祈使功能,旅游资料的翻译属“呼唤鼓动”文稿,有宣传鼓动、施加影响的功能,这是不可忽视的语用因素。旅游资料的文字介绍以优美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其诱人的信息,达到令游客心驰神往,欲一睹为快的祈使功能,迎来大批观光览胜的海外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结合中、西文化差异及旅游资料自身的特点,我认为在其翻译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以中文旅游资料为本,在翻译时要吃透原文,即要准确传达原文中的信息,又要表现出原文的文化渊源与文化色彩。二、以旅游资料的译文为重点,即译文忠实于原文又不拘泥于原文,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进行文字的转换与文化的播迁。 2.2旅游文化的介绍 由于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东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传统习俗、价值观念、地理环境、文化心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会使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一些误解,从而出现沟通受阻,合作受挫,交际失败的现象。文化因素可能导致交际失败,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不可行的。无论何种类型的旅游资料中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为旅游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提到旅游就必然要涉及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旅游创造了文化,文化丰富了旅游,旅游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这就让旅游资料的翻译充满了挑战,旅游英语的翻译是跨文化性质最典型,跨文化特色最

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

浅析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 摘要: 关键词 序论 本论 一、旅游资料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二、旅游宣传资料翻译的方法 1.重复法 2反译法 3.类比法 三、旅游资料翻译的几点建议 结束语 浅析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

09旅游英语陈锡阳 0904030103 摘要:旅游资料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了使译文更通顺流畅,更具有可读性,通常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翻译方法:重复法、反译法、类比法等。但是,在做旅游资料的翻译时,应该坚持以中国的文化为取向,以译文为重点的原则,在保留中国文化的基础上保留原文原意,同时还必须考虑到读者的文化,做到内外兼顾,让读者充分享受到异域文化带来的乐趣。 关键词:旅游资料翻译方法语言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 旅游宣传资料包括图书、画册、导游图、明信片、幻灯片、电视录像片、电影纪录片等,它所涉及的范围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目前的现实是英文版的旅游资料大都译自汉语,而翻译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诸如原则、方法等问题。本文重点讨论的是对外宣传材料的汉英翻译问题。从各个不同角度来剖析旅游宣传资料的重要性,以及所传达给人们的重要信息。 一、旅游资料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思维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汉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通常视人与自然为和谐的整体,因此在审美方面追求情景合一,融情于景,以景托情,中文旅游资料编写者往往赋予资料以丰富的感情色彩,充足的主观想象,虚幻的联想。“重综合”的思维使得汉语多采用归纳法,即先描述或先叙理由,后作结论,多意合句,语言迂回婉转。而英民族主张“物我分离”,因此,英语旅游资料中很少有主观的感情色彩。惯“分析”的思维使得英语多采用演绎法,直截了当,多行合句,逻辑性强,结构紧凑。 我国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人文底蕴深厚,其中许许多多的历史遗迹、重大事件、名人轶事、

功能理论在旅游宣传材料汉英翻译中的运用

功能理论在旅游宣传材料汉英翻译中的运用 林晓琴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摘 要:作为对传统/等值0观的一个重大突破和翻译理论的重要补充,翻译功能理论也为旅游宣传材料的翻译策略研究开辟了新视角。本文以旅游宣传材料的汉英翻译为中心,分析了旅游宣传材料的功能及其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不同实现方式,着重联系翻译功能理论论述相关的英译原则并探讨具体的翻译策略,最后提出此项研究的时代重要性。 关键词:旅游宣传材料;翻译功能理论;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85(2006)02-0135-06 收稿日期:2004-05-11 作者简介:林晓琴(1974) ),女,福建福清人,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翻译教学与研究。 一、引言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其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吸引了无数前来观光览胜的海内外游客。随着国门的打开,开发、发展旅游资源成为经济增长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向外国游客推介旅游品牌,准确地传达旅游材料中所蕴涵的文化信息,让他们深刻了解中国的旅游景点,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是亟待广大翻译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重要论题。建立相应的可操作翻译原则与策略以普遍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也成为翻译界的研究焦点。 二、英汉旅游宣传材料的功能实现方式对比由于民族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的差异,英、汉旅游宣传材料的表达方式存在明显差异: 1、汉语重引经据典,英语重直扣主题(A)/烟水苍茫月色迷,渔舟晚泊栈桥西。乘凉每至黄昏后,人依栏杆水拍堤。0这是古人赞美青岛海滨的诗句。青岛是一座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汉语讲究渲染气氛,常在行文开头设下铺垫,逐渐展开,在描述某个景点时,总喜欢引用一段俗语、名人名言或中国古诗来作验证。熟悉中国文化的中国读者对此类引证喜闻乐见,看完后会加深印象,并从中获得艺术享受;而在外国游客看来,这些简直就 是画蛇添足。 (B)Tai Shan is 1545m above sea level,w ith a clim bing distance of 715km from base to summit on the central route ,The tourist season peaks from May to October ,T he summit can be very cold,w indy and w et,arm y coats are available there for rental and you can buy w aterproof coats from one of the ubiquitous vendors. 出自英语作者之手的这段文字紧紧围绕登山的难度和天气展开,客观实用,简洁明快,句句说理连贯,切中中心目的,中间没有穿插与主题无关的内容。由此可见,英语读者更惯于呈直线形的低调陈述,而不惯于用词强烈。 2、汉语重华丽修辞,英语重客观描述 (A)轻快的龙舟如银河流星、瑰丽的彩船似海市蜃楼,两岸那金碧辉煌的彩楼连成一片水晶宫。是仙境?是梦境?仰视彩鸽翩飞,低眸漂灯流霓,焰火怒放树银花、灯舞回旋千姿百态,气垫船腾起一江春湖,射击手点破满天彩球,跳伞健儿绽放空中花蕾,抢鸭勇士谱写水上凯歌,, 汉语对情景的描写大多用词华丽,行文讲究声律对仗,用字凝练含蓄,追求工整匀称、音韵和美,创造一种/情景交融0的朦胧之美。但由 2006年第2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12,2006 (总第137期)Journal of Fujian N ormal U niversity (P 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General,N o 1137

旅游资料翻译

?例1:享受地利之便的北京红墙饭店与故宫博物院、景山、北海公园、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王府井步行街仅几步之遥;周边的北大红楼(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祥地)、老黄城根、四合院民居、老北京胡同环绕四周,宾客可乘坐饭店具有北京特色的三轮车前往游览和亲历感受普通北京居民的传统生活。入住本饭店的客人可在晨间上皇家公园跑步,也可在夜幕时分驻足观赏皇城御河宫灯倒影,忙碌一天,情侣朋伴相约在饭店附近的什刹海酒吧一条街,把酒茗盏,享受这份承载皇族生活历史风韵下的宁静以及现代文明碰撞交汇的繁华。 ?Royal Lancaster Hotel :There’s one thing that guests at the Royal Lancaster Hotel always seem to agree on—the views are breathtaking. With Hyde Park, the largest of the Royal Parks, directly to the south, and vistas east to the City of London, we have arguably the best views i n London. Whether looking down from the hotel’s deluxe bedrooms-416 in total- or enjoying the view from the hotel restaurants, it’s as if the heart of this great city is within your reach—and indeed it is! ?https://www.doczj.com/doc/2514755013.html,/en/united_kingdom/london/royal_lancaster.html ?The Regent Palace Hotel: Just step out of the hotel’s door and you’re right in the liveliest part of London: Piccadilly Circus. The most famous theatres, restaurants and shops are all within a few minutes walk of the hotel. The choice of entertainment within a few hundred yards is absolutely unbeatable—you’ll feel the pulse of Piccadilly from the Regent Palace: it’s right at the heart of London. ?译文:Just around the corner from the hustle and bustle of Beijing’s shopping center—Wangfujing Street, you will find a haven of peace and comfort: Redwall Hotel. This excellently located hotel is ideally suited for travelers in the capital, with the Imperial Palace, the relics of the Imperial City and the former Royal Parks of Jingshan and Beihai only within a few minutes walk of it. Staying at the Redwall turns a holiday into sheer delight. Whether touring typical Beijing hutungs by tricycle, watching the colorful reflections of lanterns on the Imperial Palace Canal at night or savoring refreshing drinks at Shichahai Bar Street, at the Redwall Hotel you will discover the essence of gracious living. ?例2:天津广播电视塔 ?天津广播电视塔,凡四百一十五点二米,耸入云天,居当今亚洲之冠,跻世界高塔之林。天塔水中兀起,唯天下独有;挺拔俊秀,尽九州风流。环廊飞瀑跌三层碧水,碟楼旋宫逐九天星辰,湖光塔影偕红莲绿柳,皓月朝霞迎胜友嘉宾。美哉!乃津门首景,旅游胜地。 ?天塔于公元一九八八年六月五日破土动工,一九九一年十月一日竣工开播,历时三年又四月。……在施工中,全市军民争做贡献,各行各业竞相支援,……同心协力,攻坚历险,精心设计,科学施工;严寒酷暑,昼夜兼程;顶风冒雪,搏电擎雷。凝聚天塔精神,振奋人心;争创一流水平,功垂百代。天塔工程集美化观瞻与多种使用功能于一身,工程浩繁,先后参建者近万 ?人,耗资亿元,塔重十余万吨。天塔,津门之魂! ?改译:Tianjin Radio& Television Tower ?If you fancy taking a trip to one of the tallest buildings in the world, then Tianjin Radio & TV Tower is just for you. Located on the shore of Tianta Lake in the center of downtown Tianjin, the 415.2-meter (or 1,362-foot)tower, the city’s most recognizable landmark, draws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guests each year with the

旅游宣传资料汉译英

旅游宣传资料翻译 Translation of TPM 旅游翻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旅游业--- 21世纪的朝阳产业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超过其他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届时,将有1.37亿人次来中国参观、访问和游览,中国也将有1亿人到世界各地旅游。 2000年,我国首次提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 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从“亚洲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旅游翻译的范围 “旅游涉及多种学科,面广且…杂?。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天文地理到风土人情,甚至文化娱乐、吃穿用住,真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因此,旅游资料也涉及多种知识,多种体裁。” (王治奎) “旅游实用文种类很多,包括与旅游有关的书信、广告、旅游日程安排及旅游条件书、旅游景点介绍、通知、电讯、有关合同、讲话等。其中多数可划为其他文体。” (陈宏薇) 旅游宣传资料翻译的界定 TPM(Tourist Publicity Materials) 的翻译是指以国外普通旅游者为对象,介绍中国旅游事业和旅游资源的各种资料的翻译,不包括为到中国旅行的各方面的专家翻译的各种专著。 旅游宣传资料包括图书、画册、导游图、明信片、幻灯片、电视录象片、电影记录片等。 旅游宣传资料的特点 体裁多样:描写、记叙、说明兼而有之 功能多重:具有信息功能、美感功能 和祁使功能 内涵丰富:承载大量文化信息,具有明显 的文化特征 文学性强:旅游文学丰富多彩(有关名胜 古迹的诗词曲赋、佳句楹联、 传说掌故、散文游记等数不胜 数)

翻译中应注意语言差异 意义语境和引申(Contextual and Extended Meaning) 文字重复和简练(Repetition and Succinctness) 主语省略和增添(Subjectlessness and the Subject) 语态被动和主动(Passive and Active V oices) 句子意合与形合(Parataxis and Hypotaxis) 结构分割与合并(Structural Dividing and Joining) 翻译中应注意文化差异 价值观念的差异 思维方式的差异 审美情趣的差异 TPM翻译的指导性理论 功能理论(functional theory):Peter Newmark 将语言功能分为六类 文本理论(text typology):信息文本,目的是实现文本的交际功能(tourist-oriented) 目的论(skopos theory) --- 传播中国文化,吸引游客,让外国人看懂、听懂、读懂 翻译原则 “以中国文化为取向;以译文为重点。” (张宁) 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信息冗余(redundancy) 翻译策略1 信息不足的情况下:解释、增加、类比 信息量过大的情况下:删减、释义、编译 翻译策略2 直译 音译 音译加意译 意译 解释 增添 删减 名胜古迹名称的翻译 音译 1太和殿--- Taihedian 2中和殿--- Zhonghedian 3保和殿--- Baohedian 4乾清宫--- Qianqinggong 5交泰殿--- Jiaotaidian

旅游宣传材料翻译英汉区别

旅游宣传材料翻译英汉区别 对外宣传在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外宣资料的撰写和翻译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下面将从英汉篇章的对比和英美读者的期望度入手,探讨旅游外宣资料的翻译策略。 一、旅游外宣资料及目前英译本存在的问题 旅游外宣资料覆盖面较广,主要包括旅游景点中的英文解说词,旅游产品中的英文说明书,中英文广告和企事业单位介绍以及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的英文介绍,[2]这些英译资料都值得研究,但其中旅游指南和景点介绍的翻译尤为重要,以下将以此为重点进行探讨。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外宣资料不同于文学作品,它具有强大的信息功能,其翻译的意图就是要让国外旅游者读懂看懂,从中获取相关的自然地理、文化风俗方面的信息。相比中国的旅游资料,英语旅游宣传材料大多行文简明实用、语言直观、词语朴实,因此翻译中文材料时应注意内外有别,注重译文的实用性和特殊性。其次旅游资料还具有感召功能,即通过对旅游景点的细致描写,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产生“为之神往”的感觉。但较之国外的旅游手册,我国的宣传资料喜欢借景抒情、表达对仗工整、行文整齐、节奏铿锵、充满了诗情画意,翻译时如一味讲究英汉的“等值”,将会给外来游客“云雾之中”,

不知所云的感觉,正如Pinkham所发现的,中式英语在中国的各类问题中极为普通,主要是冗余的词语和异常的句子结构,使宣传的预期功能难以实现。由于英美读者对旅游英译本的期待与本国读者不同,汉英篇章上也存在极大差异,目前旅游外宣资料的英译本还存在诸多问题,有的译文甚至错误百出,损害了中国的对外形象。 二、旅游外宣资料翻译中的英汉对比 英汉用词对比 中英旅游宣传资料中的用词不同主要受两种思维方式和审美标准的影响,中国人重整体,偏重综合性思维,英美人重个体,偏重分析性思维,这使得中国人在用词造句上崇尚和谐对称,给人一种视觉美和听觉美,如现代词语中有大量的四字词语,它们在语音上平仄相间,在语义上相同、相对或相反,[3]这一点在旅游宣传资料中尤为突出——多运用抽象、夸张、华丽的词藻,对仗工整的诗句、对联或典故等来描述景观,渲染气氛,如“旖旎秀美”、“扑朔迷离”等等。但对于西方人而言,他们更偏向于简洁、清楚而平实的语言,以便于读者能获取更多信息,少用空洞不实、过分华丽的形容词及复杂的句型。[4]以下例子分别取自于中国和美国的旅游宣传资料:例1: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

旅游宣传经典语中英文翻译

旅游宣传经典语中英文翻译 宾至如归 just be at home; feel at home 天堂之旅 a trip to the paradise; explre the paradise 人迹罕至 The Unbeaten Track 远离尘嚣 a true departure; an escape from the bustling 全新感受 a novel experience 耳目一新 a new perspective 动感之都 a city in move 活力北京 kicking beijing 世界之都 the world city 东方之珠 the oriental pearl 文化之都 the city of culture 醉在贵州 intoxicated in Guizhou 食在广州 food in Guangzhou 味在成都 delicacies in Chengdu 精英之都 the city of elites 大众之城 the city of commoners 纯真世界 a true escape 东方独秀 like no other place in the orient 超乎想象 byond your imagination 久负盛名 long estabished 卓越不俗 excellent but not fancy

中立国 A Swiss lawyer working on behalf of the Iraqi journalist who threw shoes at former US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said his client will seek political asylum in Switzerland.The lawyer said he was contacted by al-Zeidi's relatives because of Switzerland's reputation as a safe, neutral country. “扔鞋”事件的主角、伊拉克记者的瑞士代理律师表示他的当事人将向瑞士请求政治避难。这位律师称,扎伊迪的亲戚联系到他是因为瑞士是一个较安全的中立国。 这里首先需要说一下的是political asylum,即“政治避难”,是指一国的公民因政治原因向另一国请求准予进入该国居留,或已进入该国后请求准予在该国居留的行为。 报道中的neutral country就是指“中立国”。它指的是处于两个对立的政治力量之间不倾向任何一方,不参与战争并取得法律地位的保持中立状态的国家。中立国分为战时中立国(neutral country in war)和永久中立国(permanent neutral country/neutralized country)。战时中立国也叫“局外中立国”;永久中立国是指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必须永久奉行中立政策的国家。瑞士是唯一一个国际法中承认的永久中立国。Neutral在这里表示“中立的”。有些港口或贸易也奉行中立政策,我们就把它们称为neutral harbor(中立港),neutral trade(中立贸易)。此外,neutral还常用来表示“中间的、中性的”,比如neutral tone(中间色调),a neutral reaction(中性反映)。如果颜色也处于“中性”,那肯定是neutral tints(不鲜明的色彩),如果位置也处于“中性”,那一定是neutral position(空档)了。但neutral spirit 可不是指“中立的精神”,它的意思是“酒精”。 你买外国货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neutral packing(中性包装、三无包装)呢?很多人发表评论时总喜欢on neutral ground(站在中间立场上),并且remain neutral(保持不介入状态),他们面对纷争常常wear an air of neutral calm(表现出一副无动于衷的冷静的神情),maintain a neutral stance(保持中立姿态)。真想和他们说yield your neutral attitude(不要再保持中立了)。

旅游资料汉英翻译浅谈(精)

旅游资料汉英翻译浅谈 摘要]中英文的差异是不言而喻的。中文旅游资料在写作之初没有、也不必考虑以后要翻译成英语的问题。鉴于旅游资料的翻译不同于文学作品,文献资料等的翻译,动笔之前首先要了解英文相关资料的写作模式;其次要明确翻译的目的,即在有限的篇幅内向游客介绍具体的、实用的信息;最后还要明确译文的服务对象———以度假休闲为目的的、对中国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的普通游客。只有这样,才能将原文的主要内容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于读者面前。 [关键词]旅游资料;翻译方法 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来旅游。让外国人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了解中国文化,除了导游员的介绍,我们也不能忽视相关旅游资料的作用。旅游资料的种类很多,有图书、宣传画册、导游图、电视电影记录片和明信片等,它所涉及的内容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目前的现实是英文版的旅游资料大都译自汉语,而翻译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诸如原则、方法等问题。本文重点讨论的是:以国外普通旅游者为对象,以介绍中国旅游资源(旅游景点、旅游城市及旅游活动) 为主的旅行指南及对外宣传材料的汉译英问题。 Abstract : It is self2evident that Chinese and English are completelydifferent. When composing tourism2related materials , the authors ofthe Chinese version do not , and needn’t consider their beingtranslated into English. As the translation of tourism2relatedmaterials differs from the translation of literary works or documents. The translators should first be aware of style of such materials whentranslating these materials ; secondly , they should know theirpurpose —to introduce the specific and useful information to commontourists in a limited space ; finally , they should know their readers—the tourists who come to China on holiday , and who know little or alittle about China. Only in this way will the English version be wellreceived. Key words :tourism2related material ;translation 一、景点名称的翻译 景点名称的翻译看似简单,但要译好译准,还需要译者对其有透彻的了解。一般的做法无非是音译、音译加意译和意译。景点名称是采取音译还是意译,要视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论。例如,苏州着名的景点寒山寺,就不能译成Cold Hill Temple ,因其是取自一古代诗僧寒山之名, 故只能将其译成Hanshan Temple ; 又如: 拙政园( Garden of HumbleAdministrator) 是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辞职回乡后在元大宏寺遗址所建造的别墅,并借用晋代潘岳《闲居赋》中“拙者之为政也”一句为园名。如果采用音译的方法,不仅这其中的历史人物、典故将不为读者所知,其园名及游园的雅趣也无从体会了。 再比如,同样是庙宇的潭柘寺、塔尔寺、凤凰寺、栊翠庵和包公寺,在翻译时译者不仅要观其名,还要知其实,才能选择恰当的词汇。潭柘寺是佛教寺庙,

汉英旅游翻译研究综述_李红霞

昆明大学学报 2008,19(4):80~83 CN 53-1144/G 4 Journal of K un m i ng Un iversity 收稿日期:2008-10-04 基金项目:北京工业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功能目的论与实用文体翻译0(项目编号:97018999200701)作者简介:李红霞(1973-),女,重庆人,讲师,主要从事实用文体翻译,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汉英旅游翻译研究综述 李红霞 (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124)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许多学者对汉英旅游翻译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通过收集近20年国 内发表的相关论文及论著,就旅游翻译的现状及常见问题、旅游资料的文本类型及功能、汉英旅游资料的文体特征及对比、旅游翻译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汉英旅游翻译中的文化障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为今后汉英旅游翻译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旅游翻译;翻译研究;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H 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56(2008)04-0080-04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超过其他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届时,将有11137亿人次来中国参观、访问和游览[1]。为树立形象,吸引国外游客,促进交流,各旅游地在推出旅游景区、景点的同时,也加大了旅游翻译的力度。在各种旅游景区、景点的参观游览票证、景区介绍、景点名称与解说词、景区、景点路标路牌、酒店小册子以及旅游图册、旅游文献等出版物上,用英语传达的信息量越来越大[2]。毫无疑问,旅游资料的汉译英在跨文化交际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笔者以为有必要对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做一系统的梳理,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一、旅游翻译的现状及常见问题 尽管旅游翻译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但综观 国内旅游景区的翻译质量却参差不齐,差强人意。许多学者纷纷著文对此进行剖析,如黎昌抱[3]、王秋生[4]、孔令翠[5]、吴昊[6]等。针对门票及导游图上的英文介绍,文军等[7]进行了调查,并归纳出/拼写、遗漏、语法、中式英语、用词不当、表达、累赘、文化误解0等八大类错误。许明武和王明静[8]则从词汇、句子和语篇三个层面归纳分析了中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解说英译文中的语言翻译失误,其中,词汇方面的翻译失误包括错译、伪对等词、表达欠妥、冗余、生僻词等;句子方面的问题涵盖了结构错误、成分错位、重复和结构松散;而语篇层面的翻译失误则包括缺乏衔接、缺乏连贯以及重复单调。这两篇论文都是针对旅游翻译资料所做的少有的定量分析。 王宁[2]在归纳了旅游翻译五个方面的问题,即简单对应,生硬对译;望文生义,内涵把握不准确;用 词错误、不规范或语句错误;拼音音译过多;粗制滥造等后,指出由于旅游翻译中的上述问题,造成翻译质量低劣,使得信息传递不准确、不完整、甚至错误,极有可能导致游客的认知错误,从而降低景区、景点及旅游地的品位,损害其形象,降低其对游客的吸引力。这对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必须采取切实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二、旅游资料的文本类型及功能研究 关于旅游文本的类型,蒲元明[9]曾指出/英译旅游资料,是指以国外普通旅游者为对象,介绍中国旅游事业和旅游资源的各种资料,包括图书、画册、导游图、明信片、幻灯片、电视录相片、电影记录片等0。至于旅游文本的功能,刘慧梅、杨寿康[10]认为在于/吸引游客,激发他们参观景点的兴趣,增强其参观乐趣,故其主导功能是诱导性。0而张宁[11]则认为旅游文本以/传达信息为主,面向读者,无疑属于信息型文本。0但更多学者似乎更赞同旅游文本同时兼具/信息0和/诱导0两种功能,如方梦之、毛忠明[12]指出,/旅游资料是一种大众化的、喜闻乐见的通俗读物,它的目的就是要让普通游客看懂并能从中获取相关的自然、地理、文化、风俗等方面的知识。旅游资料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传递信息,二是诱导行动。0陈小慰[13]也指出,/旅游宣传资料属-信息+宣传鼓动类.语篇,功能是为提供旅游目的地吃、住、行的相关信息,帮助游客了解景点文化,熟悉各景点的来历、特点、历史沿革及有关轶闻传说,以助游兴。0还有的学者认为,根据现代翻译学理论,旅游资料属于/信息文本(infor m ati ve text)、表情文本(expressi ve text )和祈使文本/召唤型文本

旅游资料的翻译技巧

---------------------------------------------------------------最新资料推荐------------------------------------------------------ 旅游资料的翻译技巧 旅游资料的翻译技巧l、适当的增添。 做适当的增添就是要求译者在适当的时候要添加解释性翻译。 由于地域不同、历史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两个民族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旅游资料的某些内容,中国人可能人人皆知,可是外国人却对此一无所知。 在这种情况下,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将这部分知识补充出来。 比如说这样一段话:林子的边上原来有一个洞,传说白娘子曾经在这里修炼。 这句话如果完全按照原文翻译,可译作: Near the forest there once was a cave which was said to be the very place where Lady White cultivated herself。 但是如果这样译的话,外国人虽然也能看懂,却会产生不解:中国的怀特太太在洞里一个不足一平方米的小水潭里怎样修炼呢? 如果能够译作: Near the forest there once was a cave which was said to be thevery place where Lady White, the legendary heroine of The Story of the White Snake cultivated herself according to Buddhist doctrine.有了这些添加,游人才能更好的理解这句话。 对这种含有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的景点的翻译, 要进行适当的增添。 1/ 7

全国旅游城市宣传口号大全谷歌翻译

The Tibet the ---- Dreamtracker the park Tianchi - peach cooked in Tianchi, I wait for you The Tianchi ---- Tianchi scenery, Xinjiang gallery Xinjiang - off your hijab Beijing - He who has never been to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 Beijing - Oriental ancient capital, the hometown of the Great Wall Macau - Chinese and Western the intersection, cultural heritage Hong Kong - City of Life, a shopping paradise Tianjin - open Tianjin doors, Xiaoying Octagon off Chongqing - forever Three Gorges, the world's Chongqing Inner Mongolia - the beautiful Qingcheng, Paradise Prairie Of Hohhot - Paradise prairie charm Qingcheng Ningxia - forceful western scenery, beautiful Southern Frontier Liaoning Province · Tour Liaoning strange landscape, browse Kanto folk customs. Shenyang - new Shenyang, new environment Dalian - the romantic city of Dalian, China Jilin Province · Rime ice and snow, the truth Jilin Changchun City - will always be spring! Heilongjiang Province ·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ski resort Harbin - cold ice city Harbin - Paris of the Orient

旅游翻译

旅游翻译 一旅游文本的文体特点 1. 实用性强,文体丰富多样 例如旅游广告属描写型,用词生动形象;旅游广告属感染型,用词短少精悍,富有创意,句式活泼简洁,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旅游合同属契约型,用词正式,规范,准确,程式化。旅游行程属信息型,用词明了简略,具有提示性。 2 旅游文本涉及的知识面广,词汇量大 旅游是一门综合性的活动,它涉及政治,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甚至天文,考古等多方面知识,因此旅游英语词汇量极大。 比如:inclusive tour 包餐旅游, keep-fit tour-qigong, taiji, presription on individual diagnosis, and herbal cuisine 康健旅游(气功,太极,就诊及药膳) 3 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旅游英语总是运用活泼而风趣的措辞,生动而高雅的描述,给人以美的享受,激发起浓厚的游兴。 例如:落泉别墅体现了动与静,变幻与永恒,强劲与易逝的对立,使人生处于矛盾之中:兴致勃勃的进取与忧虑不安。 Falling water is a study in opposites-motion and stability ,change and permanence, power and ephemerality-that make the human condition a paradox of welcome adventure and anxious uncertainty. 4 活泼热情,富有感染力 旅游文本往往热情活泼,朗朗上口,融旅游与宣传于一体。 例如:Where to now? I’ll tell you: the oasis, the best Mexican food at that altitude in the city- and the most spectacular sunset. 现在去哪?我来告诉你去哪:绿洲餐馆,那里有全城最好的墨西哥食品和最壮观的日落景观。二旅游资料的翻译方法 1 音译法与音意兼译法 音译法是根据汉语读音,将旅游景点名称直接用拼音标注,目的是尽可能保留原风景名胜,旅游饭店的原汁原味和鲜明特色 如:城隍庙译为Chenghuang Temple 民族饭店译为Mingzu Hotel 景点名称多涉及本民族文化的专有名词,单纯的音译不能传递任何实际信息。这类名称应该在音译的基础上另作释义,对音译进一步做出解释。 如海南景点“鹿回头”可译为“Luhuitou (turn-round deer scenic spot) 天涯海角可译为Tianya-Haijiao (the end of the earth and th edge of the sea) 2. 意译法 有些景点名称文化含义丰富,而直译又不能把相应的文化含义翻译出来,此类名称翻译时要突出其内在含义或相应典故与传说,便于游客理解,记忆。对此类名称多采用意译,即用意义相同而形式不同的词语来译。意译的特点在于能够填补文化空缺,消除文化差异。如“兵马俑”译为“Terra 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十三陵”译为“Ming Tombs”,“故宫”译为“the Imperial Palace”,“颐和园”译为“the Palace Museum

旅游资料翻译

旅游资料汉英翻译浅谈 李丰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外语旅游文化系,北京100101) [作者简介]李丰(1958 - ) ,女,北京人,北京联大旅游学院外语旅游文化系讲师。 [摘要]中英文的差异是不言而喻的。中文旅游资料在写作之初没有、也不必考虑以后要翻译成英语的问题。鉴于旅游资料的翻译不同于文学作品,文献资料等的翻译,动笔之前首先要了解英文相关资料的写作模式;其次要明确翻译的目的,即在有限的篇幅内向游客介绍具体的、实用的信息;最后还要明确译文的服务对象———以度假休闲为目的的、对中国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的普通游客。只有这样,才能将原文的主要内容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于读者面前。 [关键词]旅游资料;翻译方法[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 5006(2004) 03 - 0089 - 04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来旅游。让外国人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了解中国文化,除了导游员的介绍,我们也不能忽视相关旅游资料的作用。旅游资料的种类很多,有图书、宣传画册、导游图、电视电影记录片和明信片等,它所涉及的内容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目前的现实是英文版的旅游资料大都译自汉语,而翻译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诸如原则、方法等问题。本文重点讨论的是:以国外普通旅游者为对象,以介绍中国旅游资源(旅游景点、旅游城市及旅游活动) 为主的旅行指南及对外宣传材料的汉译英问题。 一、景点名称的翻译 景点名称的翻译看似简单,但要译好译准,还需要译者对其有透彻的了解。一般的做法无非是音译、音译加意译和意译。景点名称是采取音译还是意译,要视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论。例如,苏州著名的景点寒山寺,就不能译成Cold Hill Temple ,因其是取自一古代诗僧寒山之名, 故只能将其译成Hanshan Temple ; 又如: 拙政园( Garden of HumbleAdministrator) 是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辞职回乡后在元大宏寺遗址所建造的别墅,并借用晋代潘岳《闲居赋》中“拙者之为政也”一句为园名。如果采用音译的方法,不仅这其中的历史人物、典故将不为读者所知,其园名及游园的雅趣也无从体会了。 再比如,同样是庙宇的潭柘寺、塔尔寺、凤凰寺、栊翠庵和包公寺,在翻译时译者不仅要观其名,还要知其实,才能选择恰当的词汇。潭柘寺是佛教寺庙, 译成The Temple of Pool and Oak ;栊翠庵是尼姑修行之地,译成Green Lattice Nunnery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即喇嘛教的寺院,译成Taer Lamasery ;凤凰寺是一清真教寺院,故译成Fenghuang Mosque ;而包公寺是为纪念包拯所建的寺庙,所以译成The MemorialTemple of Bao Zheng。如果一概音译加temple 的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