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质量管理的工作总结52591

医疗质量管理的工作总结52591

医疗质量管理的工作总结52591
医疗质量管理的工作总结52591

医疗质量管理的工作总结

2016年11月1日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后,我院领导认真研读了该办法的有关内容要求后,按照该办法的有关要求迅速做出部署,努力提高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调整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院长为第一责任人。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出台后,我院领导召开了中层领导研讨会,针对该办法,调整了我院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院长任主任委员,就是第一责任人,明确了由最高领导统领医疗质量管理,最有力地领导与协调全院力量来狠抓医疗质量安全。委员包括各个职能部门、后勤、信息与各临床科室主任,全方位确保医疗安全无死角,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专人负责组织协调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委员会的安全管理政策执行到位。

二、签订责任状,明确职责,实行院科两级管理。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实行院科两级管理,医院与科主任签订医疗安全责任状,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实行“一岗双责”,明确科主任就是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科主任成立科室质控小组,在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与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下负责科室的质量管理。

三、出台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做到有章可循。

为了能够正确、有效地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制定了我院“2017年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明确了各部门职责,细化了考核监测指标、质量安全控制要求与持续改进方法,做到有章可循。并组织全院学习,全员熟悉医疗质量管理的要求与持续改进方法。

四、认真贯彻落实我院“2017年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狠抓医疗质量管理。

(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认真履行职责。

在院长领导下负责全院的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联合各职能部门制定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评价标准及医疗质量与安全检查操作程序,指导科室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促进医疗安全。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每月对医疗制度、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进行检查、评价、考核,并与经济奖罚、评优评先与职称晋升挂钩。开展医疗质量、医疗知识教育培训工作,定期举办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会,共同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开

一次会议,分析医疗服务质量与医疗安全形势,对存的问题与医疗缺陷商讨对策,并提出整改措施,保证持续改进。

(二)、科室认真开展医疗质量管理。

1、科室质控方法

科室质控小组在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全面负责本科室的医疗、护理、院感等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结合本科室的质量管理工作,拟定质控小组年度工作计划与年终总结,制定并完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并督促落实。根据医院下达的质量管理目标,收集、整理与分析科室质控相关指标与数据,并掌握与运用相关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进行科室的质量管理。结合本科室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按照国家诊疗规范,完善本科室常见疾病诊疗、技术规范、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到人。认真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及各项核心制度,医院质量与安全的相关要求,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质量与安全意识与质量管理能力。全面排查与梳理质量与安全隐患,查找漏洞、薄弱环节,检查本科诊疗常规、操作规范、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科室出现的质量与安全不良事件或隐患严格按“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执行。

2、科室质控持续改进及成效

每月由科室主任主持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质控活动会议,将科室质控小组督查活动内容在科室质控会议上通报,分析讨论科室医疗、护理、院感等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整改措施,评价前期问题的整改进度及效果,好坏进行奖惩,制定下月质控计划,并做好记录,持续改进科室医疗质量。经过科室的努力,科室医疗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三)、医疗质控管理

1、病历书写规范

贯彻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对环节病历、终末病历按照评分标准认真检查,建立、健全病历全程质量监控、评价、反馈制度,存在问题及时反馈整改,提高甲级病历比例,杜绝丙级病历。

2、落实核心制度

落实核心制度就是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在诊疗活动中必须执行医疗核心制度,检查督促各科室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医生值班与交接班制度、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及管理制度、医患沟通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等核心制度。对违反医疗核心制度的科室及个人报告绩效部门进行处罚。

3、监督检查科室质控管理

对科室质控台账进行检查,瞧就是否严格按照医院与科室质控要求进行质控,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及整改。

4、对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指标进行监测

我院"2017年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明确了各种指标的达标率,根据方案监测指标,及时对超出范围指标进行预警,并找出原因及时整改。

5、落实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管理。

检查科室单病种及临床路径质控台账,病历临床路径表单执行情况,对不及时完成临床路径工作的科室进行通报整改。

6、对新开展的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与评价,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医疗技术风险或将其降到最低限度。

7、持续改进与成效

质控科、医务科、质管办、感控、传染病管理等每周进行2次医疗质量检查,每月组织1次全院性医疗质量大检查,督促各部门及科室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2016年医疗不良事件2例,2017年1例,同比下降50%;2016年临床路径22%,2017年34%;重大医疗过失行为与医疗事故报告率100%;无发生定性为完全或主要责任的一级医疗事故、二级医疗事故;履行对患者各种知情同意的告知率100%;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率100%;手术部位的标识、识别合格率100%;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手术安全核查率100%;三基考核合格率100%;甲级病案率≥95%(无丙级病案);住院病历首页信息正确率≥95%;出院病历7个工作日归档率100%。

(四)、护理质量管理

1、完善护理管理改革方面

护理部根据等级医院评审条款不断修订了《临床护理常规》《护理质量检查标准》《护理工作制度及职责》《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2、加强临床护理方面

⑴、每个病区对已定好的病种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使用率达100%。

⑵、通过制定内、外科系统护理文书的模板,进行了专门的培训与检查后,护理文书书写体现出了专科护理特色,书写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