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计划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计划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计划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计划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长度单位

教材解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

1、注意呈现知识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重点:

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3、画和量线段的方法。

4、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难点:

1、正确的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工具量和画线段。

教学方法

1、统一长度单位,用不同的物品做计量单位去测量统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3、关于线段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多补充线段的练习。

教具准备:直尺,米尺,三角板

课时安排:约6课时

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材解析:

一年级下册学生学过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学生对于相同数位的数相加,进位、退位等思想和技巧已经基本掌握,二年级下册还将学习百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本单元在整个学段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实际上是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更新的综合运用,除计算顺序外没有多少新知识。本单元教材突出了单元知识的整理,在全面整理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了练习七,以全面巩固100以内加减法知识,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教学目标:

1、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重点:

1、掌握并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并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1、提供实际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熟悉的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加减法计算。

2、充分利用所学旧知识,从口算过渡到笔算,让学生感受到计算的多样性。

3、利用小棒、学具等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课件等

课时安排:约16课时

教学内容:角的初步认识

教材解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中结合生活实例认识角和直角。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重点:

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

教学难点:

从抽象中去理解平面图形中的角,并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阅读合作学习

折纸,做活动角,用三角板比,画角

教具准备:小黑板三角板等

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表内乘法

教材解析:

学本单元知识前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法,绝大多数人并能熟练计算,这对学生学习、体会及熟记1~6的乘法口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乘法是在加法的基础上进学习的。乘法口诀的句数会逐渐增多、数字会变大、容易混淆,由于学生基础状况参差不齐。可能有的学生早就熟记了口诀表的所有内容,上课时不愿意参与编制口诀的过程,而是急于表现自己;可能有些学生一节课下来也不能熟记口诀。这就要求老师们在课堂教学时,高度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既要让进度快的学生静下心来细细领会口诀的意义,又要让进度慢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快乐、学得扎实,共同进步。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乘法的意义,读写乘法算式,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利用用乘法口诀正确的、比较迅速的进行计算。

3、通过乘加、乘减算式题掌握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读写乘法算式,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利用用乘法口诀正确的、比较迅速的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

教法以情境教学法、讲授法、迁移类推法和动手操作法为主,学法以小组合作法、动手操作法和迁移法为主。

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自己尝试学到的知识比只听老师讲得到的知识印象深刻。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而不是机械地记忆口诀。

3.保证一定的训练量,完成熟记2~6乘法口诀的教学目标。

4、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寓教于乐。

教具准备:主题图、小棒

课时安排:约12课时

教学内容:观察物体

教材解析:

本单元包括三个部分内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编排上,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会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时,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目标:

1.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像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方法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体,通过学生的观察活动,使学生经历由“观察实物――初步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

教具准备:课件、镜子、生活中的实物

课时安排:约6课时

教学内容:表内乘法(二)

教材解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表内乘法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具体情景引出乘法问题,结合连加结果编出乘法口诀。在具体内容的编排上逐步提高要求。教学目标:

1.经历7~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熟记7~9的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表内乘法。

3.会用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重点: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教学难点:

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困难的。

教学方法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倡合作交流。在解决问题时,一方面要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另一方面要用学具进行操作,为有条理的思考提供感性材料的支持。书中的线段图是为学生思考问题做帮手的,不宜要求太高。

教具准备:卡片、乘法口诀表

课时安排:约15课时

教学内容:统计

教材解析:

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通过这些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本册教材与上一册教材比,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因为统计的数据比较大,如果还用1格表示1个单位,就不方便了,以后还会学习用1格表示2、5、10或更多的单位。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对身边有趣事例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调查。

教学难点: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对身边有趣事例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调查。

教学方法

这部分内容要注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教师除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外,还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教具准备:统计图,小黑板等

课时安排:约4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广角

教材解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到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衣服的搭配,乒乓球的比赛场次,彩票的中奖号码,密码箱中密码的排列数等。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学习中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方法

观察法、动手操作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课时安排:约4课时

教学内容:总复习

教材解析: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表内乘法集中复习,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乘法口诀,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

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熟练地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

2、熟记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求积。

3、会量、会画线段。

4、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帮助学生建立简单的空间观念。

5、理解用一格表示两个物体的方法,并能在制作统计图的过程中加以应用。教学方法

1.复习前,应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的情况,制订适合本班实际的复习计划,以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和“统计”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习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课时安排:约6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期接任二(1)班,二(2)班的数学科教学工作,二(1)班共有学生36人,二(2)班38人。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同学们学到了不少基 础知识,同时也掌握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大部分同学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和球;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最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从而为下期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也存在有个别差异。有少部分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较差,不明白题目的要求,有的对10以内的加减法都不能一口说出得数,还要通过长时间的思考才能想出来,而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就还需要要用数小棒或数手指节的 方法来辅助完成,对应用题的理解非常困难。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只有少部分学生能通顺连贯地叙述题的要求和意思。除了识字量的原因外,还有对事情的理解能力以及综合的能力。因而本期要特别注意对这部分学困生的辅导和提高。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初步认识角,表内乘法,从不同的位置 观察物体,认识几时几分,数学广角,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 主题活动。 三、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 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 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知道 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 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教学措施 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 容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法渗透。教师要把课堂中更多的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创新为动力,以省“减负”精神为宗旨。为打造“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班级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

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预习要点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厘米:认识厘米的长度,1厘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cm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用尺子上以厘米为单位量物 体的长度。 3、认识米:认识米的长度,1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m表示,量 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尺子以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厘米和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线段的特征: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和米);根据图形数线段的数量;画线段:按 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解决问题:估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单位(限厘米和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注意个位进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加掉了。 1、不进位加法; 2、进位加法。 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十位借一作十。注 意十位借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减掉了。 1、不退位减法: 2、退位减法。 两步计算:无括号,一个竖式来计算,有括号,分两步,先算括号 再算外,注意进位和退位,别把进退给忘掉。 1、无括号: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有括号:括号在后面两个数上。 解决问题: 1、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的数。 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

第三单元、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一、认识角 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 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1)、定顶点。(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 二、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 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 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 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4、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三、解决问题。 第四、六单位表内乘法(一)(二)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1、意义:几个几相加用乘法计算。相同的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 2、名称:乘数×乘数=积 二、1-9的乘法口诀:熟记口诀,会口算乘法算式。 1、补充口诀。 2、根据口诀写出乘法算式、看图写乘法算式。 三、解决问题。 1、已知每个多少和个数,求一共多少?每个数量×个数=一共的数。 2、加法和乘法对比解决问题:求一共有多少? 理解题意、仔细审题、选择方法:看单位,分方法,单位相同用加法,单位不同用乘法。 3、乘加、乘减的算法多样化:根据不同的观察方位选用不同的解决问题。先算乘法,再算加、减。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的编排特点及重点训练项目: 本册教材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并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教材的基本内容是:长度单位,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其中 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训练内容。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但是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学习习惯差,上课经常走神,学生的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差,作业不够规范,马虎、粗心现象特别突出,在加上很多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我这个学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的教育力度。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等。 计算教学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一、长度单位的知识点 1、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食指的宽度约有1厘米,伸开双臂大约1米。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物体长度=较大数-较小数,例如:从刻度“0”到刻度“6”之间是6厘米(6-0=6),从刻度“6”到刻度“9”之间是3厘米(9-6=3);还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物体的长度。(算,数) 4、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5、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长度是几就画到几。(找点画线;有时还要先算出长度再画线。如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三、角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1、角有1个顶点,2条直边。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钝角比锐角大。锐角<直角<钝角(钝角>直角>锐角)。 2、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直角要标出直角符号(也叫垂足符号)。 3、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 4、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10、每一个三角板上都有3个角,其中有1个是直角,另外2个是锐角。 5、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四、六、表内乘法知识点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加法和乘法的改写,如:5+5+5+5写成乘法算式:5×4或4×5 ;反之,乘法也可改写成加法。如:8×4=8+8+8+8 (在忘记乘法口诀或口诀记不准时,可把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来计算。) 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3、2×7=14 读作:2乘7等于14;3乘4等于12写作:3×4=12。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如:8×4=4×8 5、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先算相同再加不同。乘减:先把每一份数都当作相同的数来算,写成乘法,再把多算进去的数减去。如:加法:5+5+5+5+3=23乘加:5×4+3=23乘减:5×5-3=23 6、“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如:7的3倍是多少?(7×3=21),5个8相加的和是多少?(8×5=40)

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必考题汇总

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课堂讲评卷 班级: 姓名: 1.量一量 2.填一填. (1)1米=( )厘米 (2) 23米-6米=( )米 (3)300厘米=( )米 (4) 26厘米-8厘米=( )厘米 3.在○里填上“>”“<”或“=”. 12厘米○58厘米 50厘米○35厘米 7米○6米 100厘米○1米 4.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 跳绳长约2( ). 小红的身高是126( ). 字典厚约6( ). 大树高约8( ). 2.画一画. (1)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课堂检测卷 班级: 姓名: 一、填一填 1米=( ) 4厘米+20厘米=( )厘米 300厘米=( )米 1米-20厘米=( )厘米 60厘米+40厘米=( )厘米=( )米 二. 在( )里,填上“>”“<”或“=”.(32分) 5米( ) 8米 2厘米 ( ) 40厘米 8米( ) 800厘米 5米 ( ) 500厘米 20厘米( ) 2米 5米 ( ) 50厘米 三、在括号里天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 跳绳的长是2( ) 2 、爸爸的身高大约是175( ) 3、 学校操场的长是40( ) 4 、 一支钢笔长13( ) 四. 小小画家. 1.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2. 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五、量一量 ( )厘米 六、数一数下面一共有( )条线段 百以内的加、减法课堂讲评卷 班级: 姓名: 一、笔算

43-18=60-28=43+28= 38+27-19=82-(43+17)= 二、看图列式 (1)(2) 三、解决问题 (1)一个足球比一个排球贵多少元? (2)一个足球比一个篮球便宜16元,一个篮球多少元? 四、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百以内的加、减法课堂检测卷一、笔算 二、解决问题 海洋馆里有13条红金鱼,白金鱼比红金鱼多9条,黄金鱼比红金鱼少8条. (1)白金鱼有多少条? (2)红金鱼和白金鱼一共有多少条?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码? 三、 四 五 百以内的加、减法课堂讲评卷讲评卷 班级:姓名: 一、笔算 45+37=94-76=100-38=

2013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度上期)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使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使用技能。 二、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一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计算还是会出现个别偏慢,易出错等粗心问题.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依赖心理,畏难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使学生知道“l时=60分”,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7.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定如下表。 单元结束时期末 平均错误率速度平均错误率速度 表内乘法6℅绝大多数达到每分 钟做8题 4℅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 分钟做8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通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排列和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科第一单元检测卷(一) (内容:至练习二完)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 1、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和米,当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作单位,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作单位。 2、笔算两位数加法,首先要()对齐,从()位算起, 个位相加满十就向()位进1。 3、 15厘米+8厘米=()厘米400厘米=()米 4、看一看,填一填。 这支回形针长( )厘米这支铅笔长( )厘米。 5、在括号里填上“米”或“厘米”。 ①一本书厚1()②手掌的宽约8() ③操场长约60()④课桌的高65() ⑤哥哥的身高1()28() 6、在直尺上从0刻度到8刻度是()厘米。 5、数一数下面的图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条()条()条()条

二、在○里填上“>”“<”或“=”。(12分)

15厘米+12厘米○27米 15-5○15-10 48○30+18 1米○50厘米 18+12○12+18 23+32○23+40 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8分) 1、1米的木棒和100厘米的铁丝一样长。……………………() 2、长度单位米可以用“cm”来表示。…………………………………………( ) 3、小明每天上学大约要走30厘米。……………………………………( ) 2、小红的爸爸身高是170米。…………………………………………( )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下面三条线中,( )是线段。 【①②③】 2、你的椅子大约高( )。 【①45厘米②45米③100米】 3、一棵树的高度大约是3( )。 【①厘米②米】 四、量一量。(4分) 1、先量出下面每条线段的长度填在右边的括号里,再回答问题。 第一条 ( )厘米 第二条 ( )厘米 ①两条一共有( )厘米。②第二条比第一条长( )厘米。 五、画一画。(6分) 1、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2、()厘米 ()厘米

最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计划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计划 一、复习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认识时间和数学广角。 二、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学会认识时间,会认识几时几分,会算经过的时间以及解决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复习重、难点 1、100以内加减法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表内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复习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总复习不是单纯的复习练习,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习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习工作。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习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习。又如加减法计算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0分) 1.测量笔盒的宽用() 作单位,测量教室的长用()作单位。2.小学生的两臂长大约1(),手掌宽大约7()。 3.线段有()个端点,直尺上从刻度3到刻度8是()厘米。 4. 钢笔大约()个长树叶大约()个长 5. 铅笔长()厘米木条长()厘米 木棍长()厘米钉子长()厘米 6.2米=()厘米1米35厘米=()厘米400厘米=()米160厘米=()米()厘米 7.在()里填上“厘米”或“米”。 楼房高约30()蜜蜂身长约2()马高约2()

二、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每空1分,共10分) 1. 2. 三、我会比。(6分) 8厘米8米1米96厘米200厘米2米 10米100厘米6米60厘米83米38米 四、我会画。(4题4分,其余每题2分,共10分) 1.画一条比4厘米短的线段。 2.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和下面线段同样长的线段。 4.在小兔子左边2厘米处画一根萝卜,右边4厘米处画一朵小花。

五、我会选。(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三个图形中是线段的是()。 2.黑板的长大约是()。 ①40厘米②4米③15厘米 3.笑笑参加短跑比赛用了18秒,她跑完了100()。 ①厘米②元③米 4.下面的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5.1米长的绳子和100厘米长的铁丝比,()。 ①绳子长②铁丝长③同样长 六、我会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10厘米和1米同样长。() 2.小明一拃长20米。() 3.教室门高比1米高。() 4.方桌边,书本的边,黑板的边,圆桌的边都可以看作是线段。() 5.直尺上从刻度1到刻度10的长度是10厘米。() 七、我会排。(5分)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进度表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创新为动力,以省“减负”精神为宗旨。为打造“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班级分析 班级共有74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时计划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时计划 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 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 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 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 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课的班级还是二年级三班和九班,三班共有学生 54人,九班共有学生49人,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 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 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 对数学表示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局部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 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 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 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 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 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 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 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 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 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一、学情分析: 班级学生共49人,男25人,女24人,二年级的小朋友经过了 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 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 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 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学生乐于计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大全 一、长度单位 1、厘米和米 (1)厘米和米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2)1米=100厘米。 (3)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 (4)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2、线段 (1)线段的特征: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笔算加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4)在计算进位加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1。

2、笔算减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退1当10,并和个位是的数合起来后再减; (4)计算退位减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减去被个位借走的1。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三、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初步认识 (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3)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直角的初步认识 (1)直角的判断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 (2)画直角的方法: 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线 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 ③再从这点出发沿着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二(5)班:唐九萍 一、指导思想 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学习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7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在经过了一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达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计算还是会出现个别偏慢,易出错等粗心问题.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依赖心理,畏难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在学生已有的学习兴趣上,进一步加强学法指导,初步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并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本学期要继续抓好养成教育,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水平、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以培养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练习题

二上数学一、二单元练习卷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第一行摆17根小棒,第二行摆9根。 (1)第一行拿走()根,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2)第二行添上()根,就和第一行同样多。 (3)从第一行拿()根摆到第二行,两行的小棒就同样多。 2、画一画,填一填。 (1)在第二行画●,使●比■多4个,●有()个。 ■■■■■■■■■ (23)个。 ★★★★★★★★★★★★ 4元,买这两样东西要()元,如果有50元,还剩()元。 5、小明买了一本故事书,付给售货员20元,找回13元,一本故事书()元。 6、小明看一本8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32页,第二天看了27页,还剩()页没看。 7、篮球58元,排球比篮球便宜14元,排球()元。 8、小兔饲养小组养白兔28只,灰兔的只数比白兔多,黑兔的只数比白兔少,灰兔最少()只,黑兔最多()只。 二、口算下面各题。(20分) 12+47= 89-30= 91-17= 48-40+25= 73+12-71= 90-15= 29+35= 58-29= 12+29-19= 42-37+54= 三、用竖式计算。(27分) 48+29-39= 80-21+39= 67-19+36= 25+48+14= 53+28-30= 76-19-23= 四、找一找,涂一涂。(给平行四边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六、按要求分一分 分成两个三角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分成两个四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 四、解决问题(33分) 1、车上原有42人,上车18人,下车13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5分) 2、一瓶花生油要58元,一排牛奶37元,妈妈有100元,买这两件物品,够吗?(5分) 3、小妹在家捡鸡蛋,第一天捡28个,第二天捡25个,第三天比前两天和少18个,第三天捡多少个? 4、果店里有梨31箱,芦柑比梨多15箱,芦柑有多少箱?苹果比芦柑少17箱,苹果有多少箱?(6分) 5、车场有卡车35辆,有轿车24辆,有自行车25辆。

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必考题汇总

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课堂讲评卷 班级:姓名:1.量一量 2.填一填。 (1)1米=()厘米(2) 23米-6米=()米 (3)300厘米=()米(4) 26厘米-8厘米=()厘米 3.在○里填上“>”“<”或“=”。 12厘米○58厘米50厘米○35厘米 7米○6米100厘米○1米 4. 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跳绳长约2()。小红的身高是126()。 字典厚约6()。大树高约8()。 2.画一画。 (1)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课堂检测卷班级:姓名: 一、填一填 1米=() 4厘米+20厘米=()厘米300厘米=()米 1米-20厘米=()厘米 60厘米+40厘米=()厘米=()米 二.在( )里,填上“>”“<”或“=”。(32分) 5米( ) 8米 2厘米 ( ) 40厘米 8米( ) 800厘米 5米 ( ) 500厘米 20厘米( ) 2米 5米 ( ) 50厘米 三、在括号里天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跳绳的长是2() 2 、爸爸的身高大约是175() 3、学校操场的长是40() 4 、一支钢笔长13()四.小小画家。 1.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2.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五、量一量 ()厘米 六、数一数下面一共有()条线段 百以内的加、减法课堂讲评卷 班级:姓名: 一、笔算

43-18=60-28=43+28= 38+27-19=82-(43+17)= 二、看图列式 (1)(2) 三、解决问题 (1)一个足球比一个排球贵多少元? (2)一个足球比一个篮球便宜16元,一个篮球多少元? 四、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百以内的加、减法课堂检测卷一、笔算 二、解决问题 海洋馆里有13条红金鱼,白金鱼比红金鱼多9条,黄金鱼比红金鱼少8条。(1)白金鱼有多少条? (2)红金鱼和白金鱼一共有多少条?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码? 三、 四 五 百以内的加、减法课堂讲评卷讲评卷 班级:姓名: 一、笔算 45+37=94-76=100-38=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The work plan is a prerequisite for improving work efficiency. A complete work plan can make the work progress in an orderly manner, orderly, and more efficiently and quickly. ( 工作计划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JH-0856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一】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有部分学生学习端正;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从去年的学习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优等生与后进生的差距明显。故在新学期里,我们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的四化建设的新型人才而奋斗。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板快: (一)数与运算。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二)空间与图形。1.第一单元“圆”。2.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 3.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三)统计与概率。第五单元“统计”。 (四)综合应用: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 (五)整理与复习。 三、教学目标(按照单元顺序) 第一单元“圆”: 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3.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

二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厘米:认识厘米的长度,1厘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cm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用尺子上以厘米为单位量物 体的长度。 3、认识米:认识米的长度,1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m表示,量比 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尺子以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厘米和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线段的特征: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会用尺子量线 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和米);根据图形数线段的数量;画线段:按 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解决问题:估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单位(限厘米和米)。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注意个位进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加掉了。 1、不进位加法; 2、进位加法。 二、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十位借一作十。 注意十位借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减掉了。 1、不退位减法: 2、退位减法。 三、两步计算:无括号,一个竖式来计算,有括号,分两步,先算 括号再算外,注意进位和退位,别把进退给忘掉。 1、无括号: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有括号:括号在后面两个数上。 四、解决问题: 1、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的数。 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

第三单元、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一、认识角 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 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1)、定顶点。(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 (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 二、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 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 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 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 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4、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三、解决问题。 第四、六单位表内乘法(一)(二)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1、意义:几个几相加用乘法计算。相同的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 2、名称:乘数×乘数=积 二、1-9的乘法口诀:熟记口诀,会口算乘法算式。 1、补充口诀。 2、根据口诀写出乘法算式、看图写乘法算式。 三、解决问题。 1、已知每个多少和个数,求一共多少?每个数量×个数=一共的数。 2、加法和乘法对比解决问题:求一共有多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