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期中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3分)

A 哽.住(gěng)粗拙.(zhuó)揩.汗(kāi)

B 滞笨

..(gèn)

..(zhì)气氛.(fēn)亘古

C 校.对(jiào)殷.红(yīn)哺.育(bǔ)

D 惩罚

..(chéng)污秽.(suì)挚.痛(zhì)

2.下列汉字书写有误的一项()(3分)

A 深宵祈祷沥尽心血

B 迭起默契大庭广众

C 狂澜烦琐锋芒必露

D 字帖愧怍深恶痛绝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3分)

A、对于圣诞节该不该过,中国学生对此津津乐道。

B、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C、为了迎接初中这次的五四文艺汇演,同学们争先恐后,精心编排了多个活动。

D、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散文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令人赞叹不已。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3分)

A 《孙权劝学》——司马迁——北宋——《资治通鉴》

B 《卖油翁》----欧阳修----北宋----《归田录》

C 《最后一课》----都德----法国----《最后一课》

D 《木兰诗》----郭茂倩---- 北宋---- 《乐府诗集》

5.根据要求古诗文默写(8分)

(1) ,明月来相照。

(2),何人不起故园情。

(3)马上相逢无纸笔,。

(4)杨花榆荚无才思,。

(5)《木兰诗》中体现战争的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

是:,。

(6)《木兰诗》中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

是:,。

6.名著阅读。(5分)

(1)《骆驼祥子》的作者是____,他的文学语言充满着____。(2分)(2)试举例分析主人公祥子的形象。(3分)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词意思(3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2)孰.若孤()

(3)非复

..吴下阿蒙()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孙权以读书的目的晓之以理,又以自身经验动之以情,真可谓善劝。

B、鲁肃“非复吴下阿蒙”的惊讶充分显示了吕蒙学有所成。

C、全文写了吕蒙学习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结果。

D、本文运用对话来刻画人物,用不多的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说话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高怀中,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日杀鳝数千。一婢悯之,每夜分,窃缸中鳝,从后窗抛入河,如是积年。一日面店被焚婢踉跄逃出为火所伤困卧河滨。夜深睡去,比醒而痛减,火疮尽愈。视之,有河中污泥,堆于疮处,而地有鳝行迹,始知向者所放生来救之也。按医书:河底泥,能涂汤火伤。高感其异,遂为罢业。及拆锅,下有洞穴,生鳝数石盘其中,尽举而纵之河。

(选自《虞初新志·卷十九》)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比醒而痛减(等到)

B. 始知向者所放生来救之也(从前)

C. 及拆锅(等到……时)

D. 尽举而纵之河(与“横”相反)

2. 用三个“/”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一日面店被焚婢踉跄逃出为火所伤困卧河滨。

3.什么事情让高怀中“感其异”?(3分)

(三)课内现代文阅读(12分)

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

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选出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A.选文一、二两段起过渡或引出下文的作用。

B.“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这句话表明了闻一多先生视死如归的精神。

C.课文善于用典型的语言和神态表现人物性格,例如:语言描写“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神态描写“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D.选文的主要内容是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个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2、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特点是什么?为了表现他这一方面的特点,作者写了他哪几件事?(5分)

3、请赏析下面句子:(4分)

“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四)文学作品阅读(17分)

兵猴

沈石溪

⑴萨蛮猴群陷入了巨大的生存危机。猴王必须对付那只吃猴成性的恶雕——每两天就要发生一起猴入雕口的惨剧。再这样下去,用不了几个月,整个猴群就会被杀尽吃绝。

⑵金氅身为猴王,他必须设法扭转种群灭绝的局面。他已经摸清了雕巢的具体方位,决定趁绿头乌雕不在家的时候深入雕巢,消灭这两只正日长夜大的雏雕。

⑶当绿头乌雕矫健的身影消失在被霞光染红的白云里,猴王立即率领猴群从山的背面攀爬到状如猛犸象脑袋的山顶上。从山顶到雕巢,有十多米长的峭壁。所有的成年雄猴倒悬身体,我抱着你的腰,你抱着我的腰,形成了一条奇特的“猴梯”,从山顶一直垂挂到离鹰巢还有约两米的地方。大白牙是兵猴,踏着长长的猴梯,轻盈一跳,扑进雕巢。

⑷事情并不是大白牙想象的那般简单。两只雏雕虽然羽翼未丰,却不乏猛禽的凶悍,当他捏住红嘴壳的脖颈,红嘴壳扇动双翼抽打他的脸,还抬起一只雕爪来抓他的胸,而另一只幼雕黄嘴则不断地用尖锐的雏音向远方的母雕呼救。毕竟是还不会飞的幼雕,他到底还是占上风的,两只猴爪使劲一拧,咔嚓一声轻微脆响,红嘴壳成了一只断脖子雕。他用力一推,将半死不活的黄嘴壳从船形雕巢里摔落下去。

⑸天空传来绿头乌雕悲愤的啸叫,他瞥了一眼,绿头乌雕还像只大甲虫在远处的白云间疾飞。他有把握能抢在绿头乌雕飞临头顶前顺着长长的猴梯逃到猛犸崖山顶去的。他准备跳起来去攀爬猴梯时,却惊骇地发现,绝壁上空空如也!他被出卖了!被萨蛮猴群出卖了!

⑹呀啊——天空响起锥心泣血般凄厉的雕啸,巨大的雕翼像张恐怖的网,正迅速朝大白牙罩下来。他闭起眼睛,等待最后时刻的来临。

⑺呦欧,突然,头顶传来一声金丝猴特有的报警式啸叫。出于一种本能的反应,

大白牙睁开眼睛抬头望去,惊讶地发现,有一只金丝猴,趴在猛犸崖山顶上,小半个身体伸在悬崖外面,正急切地朝他吼叫!他看得很清楚,趴在山顶上的那只金丝猴正是猴群的王后蓝蝴蝶!

⑻刹那间,大白牙的自尊心被激活了。虽然与绿头乌雕搏杀,对金丝猴来说,无疑是以卵击石,但石有石的坚硬,卵有卵的自尊,他也要努力表现出粉身碎骨的勇气来。

⑼绿头乌雕已飞临雕巢上空,挟带着一股令大白牙窒息的腥风,两只遒劲的爪子朝大白牙抓来。他无处躲闪,他也不想躲闪,迎着这致命的攫抓,他猛地往上蹿跳,雕爪抓住了他的腿,在这同一瞬间,他两条胳膊圈住了雕颈。绿头乌雕愤怒地呀呀叫着,用嘴喙来啄咬大白牙的脸。大白牙搂住雕脖拼命噬咬雕的肩胛。弯如铁钩的嘴喙在他后脑勺啄出好几个血洞。他痛得天旋地转,仍顽强地啃咬雕的肩胛。雕的肩胛骨十分坚硬,他咬了好几口,满嘴都是雕羽和咸津津的雕血,但雕翅仍稳健地扇动着。

⑽绿头乌雕用另一只雕爪来撕扯他的腿,他感觉到,自己的两条腿就像拆零件一样,脚掌、小腿、大腿,迅速被撕烂了。天空像在下红雨,点点滴滴洒下鲜艳的血。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他的血快流干了。他已筋疲力尽,疼痛感早已麻木,产生极度的疲倦感,想闭起眼睛睡觉。他想,绿头乌雕太强大了,他太渺小了,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同归于尽的目的了。他气馁了,绝望了,想放弃了。

⑾就在这时,他无意中看见蓝蝴蝶趴在猛犸崖山顶上,正抬头望着他,他被绿头乌雕攫抓在空中,从空中俯瞰下去,他看得清清楚楚,空空荡荡的猛犸崖山顶,只有蓝蝴蝶一只猴子,他心里突然有了一种幸福感,他并没被萨蛮猴群彻底抛弃,有最美丽的王后蓝蝴蝶陪伴着他,他永远也不会孤独。他迸发出一派豪情,将残剩的生命都凝聚在牙齿上,狠命噬咬绿头乌雕肩胛骨,他的牙齿一颗一颗崩断,他仍发疯般地噬咬着。咔咔,传来雕骨碎裂的声响,他发现,绿头乌雕失去平衡,一只翅膀拼命摇扇,另一只翅膀却软绵绵耷落下来,在空中陀螺似地旋转,并直线坠落下去……

⑿蓝蝴蝶将大白牙的尸体带回森林,在一棵参天大树上找了一个树洞,将大白牙给塞了进去,长长的尾巴挂在树洞外,像是一块墓碑。这是金丝猴独特

的树葬,只有猴王驾崩了才能享受的崇高哀荣。猴王一直板着脸在旁边注视着王后的举动,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1.本文的结尾一段耐人寻味,请谈谈它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2.联系上下文,品味第⑾段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

3.请揣摩第⑸段画波浪线处大白牙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描写出来。(4分)大白牙心想:“

4. 本文为了刻画兵猴大白牙的壮烈形象,运用了怎样的写法?(5分)

三、写作。(5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根据要求作文。

(1)请以“你是我最___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选择“贴心”“感激”“牵挂”“欣赏”等词语。

(2)没有一颗心生来就喜欢孤独,所以我们需要朋友。我年轻的朋友,谁是你最好的朋友呢?是和你形影不离的那个同学吧?但,也许恰是你的竞争对手?也许竟是你的童心老爸?也许,却是你满架的好书、外婆家中的酸枣树?或许,你和苏轼一样“侣鱼虾而友麋鹿”;或许,你沉入音乐海洋便“沉醉不知归路”?

以“我最好的朋友”为题目,写篇作文。

要求: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文章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B

2、C

3、D

4、A

5(1)深林人不知

(2)此夜曲中闻折柳

(3)凭君传语报平安

(4)惟解漫天作雪飞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6)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6(1)老舍,京味

(2)从老实健壮,诚实可爱,坚忍,有理想的青年变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

1、解释加点字(共3分,每小题1分)

(1)推脱(2)哪里(3)不再是

2、文言文句子翻译(共4分,每小题2分)

(1)我难道要你研究经典(去)当博士吗!只是应当博览群书,知道过去的历史罢了。

(2)士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另眼相看,兄长怎么领悟事理这么晚呢!

3、C(3分)

(二)

1、D(释放)(3分)

2、一日面店被焚/婢踉跄逃出/为火所伤/困卧河滨。(画对1处得1分,超过3处不得分。)

3、被女佣私自释放的鳝鱼竟然知恩图报,救助被火灼伤的女佣(2分)而且能很内行地用河底淤泥。(1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高怀中,在扬州的小东门卖鳝鱼面。(他)每天要杀数千条鳝鱼,有一位女佣对此感到怜悯,每天夜晚偷一部分水缸里的鳝鱼,由后门抛入河中。这样经过了几年。有一天,店里发生火灾,女佣仓皇逃出(店),被火所灼伤,被困在了河滨,到半夜睡着了。醒来以后,发现不但痛苦减轻了,连灼伤的部位也好了许多。她看到有一些河中的污泥堆积在伤口处,而周围淤泥上留下鳝鱼游过的痕迹。她才知道是从前所放生的鳝鱼救了她。高怀中被这件奇异的事感动,于是就停止营运。等到拆除锅灶的时候,(高怀中发现)下面有洞,很多活的鳝鱼在里面盘踞着,(高怀中把它们)全部放回河中。

(三)

1、D (3分)

2、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起稿政治传单、大骂特务、游行示威。(3分)

3、用了肖像描写,具体表现出闻一多先生正气凛然,令人尊敬的形象,同时也表达出作者的赞美之情。(4分)

(四)

1、这一段交代了兵猴大白牙的最终归宿,使故事更加完整;(1分)王后以猴王的礼遇厚葬大白牙,猴王不加以反对,可见大白牙以生命为代价与祸害猴群的三只鹰同归于尽,捍卫猴群生存权利的举动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尊重,也使自己的生命得到了永恒;(2分)这个结尾也表现了作者对大白牙这种为了集体利益牺牲小我无私奉献精神的赞颂之情。(1分)

2、这个句子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或:这个句子运用了“拼命”“耷落”“旋转”“坠落”等一系列精彩的词语)(2分)栩栩如生地描绘出经过大白牙的殊死反击,乌雕终于支持不住的惨烈景象。(2分)

3、示例:太可恶了!我为他们消灭了两只雏雕,而他们却将我扔给了死神!留在鹰巢里,我只有死路一条!(合乎大白牙此时此刻惊骇、愤怒的处境即可。共4分)

4、本文主要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刻画兵猴。一方面,从心理、动作等角度直接刻画兵猴在帮助猴群与乌雕搏斗的英勇无畏的形象,(3分)另一方面,以凶狠强悍的乌雕、冷酷无情的猴王和有情有义的王后等形象,侧面衬托了兵猴的感人行为。(2分)

三、写作。

第一等级:写作范围符合题目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能恰当地运用

表达方式,有较强的感染力或说服力,语言流畅,条理清楚,结构严谨,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可评42分至50分。

第二等级:写作范围符合题目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言流畅,条理清楚,结

构严谨,书写工整,卷面较整洁,可评34分至42分。

第三等级:写作范围基本符合题目要求,文章有中心,材料较具体,语言基本通顺,条理较清楚,

结构严谨,书写较工整,卷面较整洁,可评26分至34分。

第四等级: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评20分至26分:1.语句不通,明显的语病在五句以上;2.内

容空泛,中心不明确;3.层次不分明,条理不清楚;4.不足400字。

第五等级: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评20分以下:1.写作范围不符合题目要求,文不对题;2.有明

显的观点错误;3.文理不通;4.结构杂乱。

说明:1.三个错别字扣一分,重现的不计,扣到2分为止。 2.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酌情

扣1~2分。 3.有文采、有创意的文章可酌情加2~5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 册教案 1.邓稼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2.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3.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2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2.布置学生广泛搜集邓稼先的故事。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 __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 __成立五十周年之际, __、 __、__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3.关于 __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卷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部编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三年语文试卷 一、书写 1.书法展示台。抄写下面的句于,要注意书写工整,书面整洁。 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我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拼拼写写我最棒。 shùn lì kǎo huǒ qiāo luó shǒu tào zhàng dān zhēn xī wēi wǔ bào zhú 二、填空题 3.照样子把下列生字变一变,再组词。 例:分——(盼)——(盼望) 包——(______)——(__________)肖——(______)——(__________) 急——(______)——(__________)发——(______)——(__________) 例:遭——(糟)——(糟糕) 柿——(______)——(__________)投——(______)——(__________) 骄——(______)——(__________)练——(______)——(__________) 4.我是填空小能手。 A.刘伯承以他超凡的意志征服了沃克医生,沃克医生发自内心深处赞美他是“____” B.他们登上山顶,一股____的阳光正好射穿_____薄雾。远处___的湖水开始反射出_____的亮光。C.宋代诗人杨万里描写了“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

D.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 E.“______一岁除”是写春节____习俗。 三、信息匹配 5.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顾”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回头看;B.拜访;C.照管或注意;D.前来购物。)A.商店刚开门,就进来不少顾.客。(_____) B.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了诸葛亮。(_____) C.陈毅同志回顾.了直已的亲身经历。(_____) D.黄继光奋不顾.身地扑向敌人的枪口。(_____) 6.读一读下列的词语,再按要求分类。 ①狼吞虎咽②惶恐不安③手忙脚乱④喋喋不休⑤垂头丧气⑥蹑手蹑脚⑦精神抖擞⑧口若悬河⑨一声不吭⑩得意忘形?异口同声?跑东窜西A.表示动作的:________________ B.表示语言的:________________ C.表示神态的:________________ 四、连线题 7.用线将能描配的词语连起来。 嫩绿的浪花欢快地看书 热烈的树梢顽强地生存 慈样的气氛自由地起舞 清澈的神情舒服地飞翔 雪白的小河认真地睡觉 五、语言表达 8.句子加工厂。 A.晚会上,同学们表演了许多一个个精彩的节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 B.那飞舞的树叶好像_________。(补充句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新编】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sh ǔ y ú l ǚ y óu w ú xi á p í b èi d ào d é b ǔ zhu ō sh āo hu ǐ n íng g ù 三、请将以下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相信你一定能填对!(8分) 骨( )如柴 津津有( ) ( )地而起 迷( )不解 疲( )不堪 不( )不扣 翠绿( )滴 争先( )后 横七( )八 ( )精会神 知己知( ) ( )背受敌 你一定积累了不少含有数字的四字词语(比如“三言两语”),请写出两个你喜欢的、含有数字的四字词吧!(2分) 四、选词填空,填完后读一读,检查用词是否恰当。(6分) 1.清澈 清洁 清晰 清楚 清新 (1)他讲话的声音宏亮,大家都听得很( )。 (2)雨后的空气十分( );雨后的马路特别( )。 (3)( )的小溪里,那数不清的鹅卵石( )可见。 2、不是……而是……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是……还是…… (1)我们的教室( )宽敞,( )明亮。

(2)()敌人砍断了他的半边膀子,()他仍坚强地站着,没向敌人吐半个字。 (3)真正的强者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知难而进。 五、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漓江的水真绿。(改为比喻句)(2分) 2、红领巾的目光最后落到了我旁边的那位解放军战士的身上。(缩句) (2分)3、难道我不该指出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吗?(变陈述句) (1分)4、会上首先是王乐乐第一个发言。(修改病句) (1分)5、读下面一段话,想想这是什么句,然后用相同的句式描写一种事物。(2分) 溪流两岸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六、请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9分) 1. 爱人者,人恒爱之;。(1分) 2. 蚂蚁搬家蛇过道,。(1分) 3. 大漠孤烟直,。(1分) 4. 精诚所加,。(1分) 5、这样的山这样的水,这样的水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山间,江上,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真是“,”。(4分) 6、科学家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从蜻蜓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1分) 七、我会积累,我会读书。(8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词鉴赏大全(答题模板)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词鉴赏大全 《竹里馆》王维 1、这首诗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景? 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2、这首诗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三四句写了什么? 一二句: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三四句: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 3、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营造了优美高雅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4、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具体分析。 反衬。以弹琴长啸反衬竹林的寂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幽暗。 《春夜洛城闻笛》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思念家乡。

2、“暗”和“飞”用得好,说说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暗”,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地吹,引起人们无限的感慨。 “飞”字写出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写出了笛音悠远、轻细的特点。 3、第二句中的“散”和“满”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散”字写出了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 “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4、第二句和第四的艺术手法分别是什么?它们的表达效果又是什么? 第二句的艺术手法是夸张。它的表达效果是:极力渲染夜的静谧、笛声的悠扬动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第四句的艺术手法是反问。它的表达效果是:加强思乡的感情,有一唱三叹的美学效果。 5、前人评价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为什么“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逢入京使》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4、“双袖龙钟泪不干”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夸张,表现了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铺垫。 5、“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蕴含着怎样的情怀? 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的相思之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评价等级优良达标待达标 在相应等级 上划“√” 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奋努力,相信你一定有了很大的收获和进步,认真地完成这套试卷吧,你一定会成功的! 一、字词百花园新课标第一网 (一)在你认为对的拼音下打“∨”。 翅膀(chìcì)潜水(qiǎn qián)山楂 (zhāchá ) 几乎(jījǐ )包扎(zhāzā)膝盖(qīxī )(二) 根据拼音,写出词语。(注意把字写规范、工整) xùn sùzūn jìng zhìhuìpiān piān qǐwǔrìlì xīn qín gǔlìjià zhízhuǎn bài wéi s hèng (三) 选字组成词语。 幻幼 ()想()小()觉()稚

厨橱 ()房书()()柜()师 默墨 ()水笔()沉()()认 绣锈 ()花刺()生()铁() (四)照样子,写词语。 1、喜气洋洋(ABCC式) 2、奇花异草(含反义词) 3、一心一意(ABAC式) 4、东张西望(含反义词) 二、句子休闲屋。 (一)、补充句子。 1、谁言寸草心,。 2、,忙趁东风放纸鸢。 3、问渠那得清如许,。 4、,粉身碎骨全不怕。 (二)仿照句子写一写,用上加点的词。 他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

。 (三)请你来当啄木鸟。 1、听到这个故事,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 2、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它们向四周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缩句) 。 2、有哪个大力士能把那么笨重的铁牛捞起来呢?(改为陈述句)。 。 三、知识百宝箱。 1、当父母为我们付出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代诗人()的古诗(《》),这首古诗中最让我感动的句子是( ),( ). 2、我知道中国的四大名著分别是(《》)、(《》)、(《》)、(《》)。我最喜欢(《》)里边的人物(),因为()。 四、阅读开心吧。新课标第一网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四年级下期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答卷时间:120分钟) ~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你一定能规范地写出来!(3分) yu ān sh ì j ìn y ì ku ì ji ù 深( ) 合( ) 沉( ) 便( ) ( ) 二、找出错别字画上“ ” ,改正后写在括号里。你一定行! (2分) a 、老大爷说:“都是河伯取息妇给闹的。” ( )( ) b 、院中的花草可糟了秧。( )( ) 三、请将以下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相信你一定能填对!(4分) 全神( )注 津津有( ) 没( )没夜 ( )饥挨饿 络( )不绝 郑重( )事 】 翠绿( )滴 不( )之地 ( )盆大雨 暮色降( ) 肃( )起敬 ( )在眉睫 你一定积累了不少带数字的四字词语(比如“三言两语”),请与出两个你喜欢的、带数字的四字词语吧。(2分) ( ) ( )

四、选词填空,填完后读一读,检查用词是否恰当。(6分) " 1.清澈清洁清晰清楚清新 (1)他讲话的声音宏亮,大家都听得很()。 (2)雨后的空气十分();雨后的马路特别()。 ()的小溪里,那数不清的鹅卵石()可见。 2、不是……而是……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是……还是…… (1)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 (2)()敌人砍断了他的半边膀子,()他仍坚强地站着,没向敌 人吐半个字。 ^ (3)真正的强者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知难而进。 五、按要求写句子。(11分) 1、公园里开着鲜花。(扩句) 2、红领巾的目光最后落到了我旁边的那位解放军战士的身上。(缩句) 3、我把包里的东西拿出来一样一样摆好。(变“被”字句) $ 4、会上首先是王乐乐第一个发言。(修改被句) 5、今天,我的作业基本上全做完了。(修改被句) 六、请根据提供的材料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

(完整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16 年上学期 小学语文三年级期中检测试卷 (考试时量 80分钟,满分 120分;其中书写题 5分,附加题 20分; 80分以上为优秀, 60至 79 分59题次 一 二 三 四 五 附加题 总分 等第 得分 、抄写句子。(比比谁的字写得最漂亮、最端正, 5分) 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 , 你就可以成功。 苇秆上了。 (《翠鸟》) 3.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 ,雪白的衣裳 ,亲口尝梨知酸甜。 (1分) 3.我还收集了许多名言、格言、谚语、歇后语??我能写一句。 (2分) : 号学 :名姓生 k ū lon ɡ b ēi c ǎn sh ū sh ì sh ú x ī ( ) ( ) ( ) ( ) j i ào hu ì t è sh ū zh àn l án z ēn g ti ān ( ) ( ) ( ) ( ) h é y án yu è s è j ī h án ji āo p ò ( ) ( ) 1. 东风面, 总是春。 (《春日》) 2.翠鸟鸣声 ,爱贴着水面 又轻轻地停在 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 。 (《荷花》 ) 二)日积月累( 9分) 1.苍( )欲( ) 落英( )( ) ( )( )群书 ( )踏( )地 2. 飞白鹭, 啭黄鹂。 (2分) 三、积累填空。( 23分) (一)课文内容填空。( 9分) 、看拼音,写词语。( 12分)

(三)单元整合。(5 分)第三组课文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寓言两则》中,我了解了《 ________ 》和《南辕北辙》两个寓言故事,明白了一个人如果做错了事 情,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学习《___________ _______ 》,我们认识了 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更羸; 《画杨桃》一文,我们懂得了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 _ 看,会有所 _______ ;另外,从“三个徒弟画骆驼”这一故事中,我明白了要。四、阅读大本营:读读下面的短文,并按要求答题。(30 分) 【短文一】(16 分) 国庆节到了。多么()的节日!多么()的检阅! 街道上(),楼房上彩旗飘扬,主席台上站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b īng bīn)。 步兵过去了,炮兵过去了,青年组织的队伍也通过了主席台。现在轮到儿童队员了。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zh ǔ zh ù)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检阅台上的人和成千上万观众的视线都集中在这一队,集中在这位小伙身上了。 “这个小伙子真棒! ”一名观众说。 “这些小伙子真棒! ”另一名观众纠正说。长时间的掌声淹没.(méi m ò)了观众的议论声。 1. 这部分内容节选于《》。“纠”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 序,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3分) 2.给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3 分) 3.划去带点的字不正确的读音。(3 分) 4.请把“长时间的掌声淹没了观众的议论声。”改为“把”字句”: 。(2 分)5.请用“~~~”画出博莱克表现的句子。他当时会是怎样想的呢?请写下来。 (1+2分)6.“这些小伙子真棒! ”不但赞扬了自信的(谁),而且赞扬了(谁)美好的心灵。(2分)【短文二】(14 分)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期中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积累运用 一、读句子,将汉字工整地写在括号里。(5分) 1.一只狐狸穿过xī shū()的栅栏,闯入了鸡群中,正在mì()食的几只小鸡顿时zāo()了yāng()。 2.在méng lóng()的月色中,我和妈妈漫步在用téng luó()等各种绿植装shì()的林荫道上。 二、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屏.息(bǐng)埋.葬(mái)交叉.(chā) B.鸡冠.(guān)迟钝.(tùn)拥挤.(jǐ) C.澎湃.(bài)脑颅.(lú)啼.叫(tí) D.慰藉.(jí)倘.若(tǎng)嚣.张(xiāo) 三、请用“”画出下列各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后面括号中改正。(4分) A.住宿尖锐预坊无一例外() B.依赖响午需要无忧无虑() C.顺序开僻发挥东躲西藏() D.邮记隐形敏捷昂首阔步() 四、用“√”画出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意思。(4分) 天高地阔.(宽广富有)欣.喜若狂(快乐爱戴) 凌.空翱翔(欺侮升高)一丝不苟.(暂且马虎) 五、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旅游季节,每天到故宫游览的人成千上万 ....。 B.有些人喜欢夸夸其谈,其实肚子里却是空空如也 ....。 C.她什么也没说就扬长而去 ....了,留下一脸茫然的我们。 D.听到这个消息,他生气勃勃 ....,头也不回地走了。

六、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分析句子,根据提示填空。(4分) (1)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 这句话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写出了纳米的特点。 (2)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竞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这句话抓住白鹅的进行了详细描写,形象地突出了。 2.仿照例子,展开想象,把由词语想到的画面写下来。(4分) 高楼林立:繁华的城市里,各种建筑物拔地而起。 依山傍水: 车水马龙: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宿新市徐公店》与《清平乐·村居》虽然都是描写乡村风景的诗词,但描写的侧重点不同,其中,《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的乡村儿童嬉戏的场景,而《清平乐·村居》则表现了作者对的乡村生活的喜爱。(2分) 2.老舍笔下的猫性格实在古怪:既,又贪玩;既贪玩,又;高兴时,不高兴时。文中的小猫形象跃然纸上,表达了作者之情。(6分) 八、(名校期末真题)实践运用。(5分) 生活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可以时时处处感受到新闻的存在。广播、电视、报纸,尤其是网络,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快捷、可以随时了解国内外新闻的途径。你最近了解了哪些新闻?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2020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完整版)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背诵篇目 4、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8、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2、卖油翁 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20分) hù xiānɡkuánɡ huān shān ɡǔkě lián jiù mìnɡxiāo huàzhíjuéɡuānɡ liànɡ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冷(________)规(________)斜(________)狂(________)怜(________)现(________)料(________)汪(________) 三、读一读,连一连。(10分) 唧哩哩的虫鸣快活的天空 哗啦啦的小雨朦胧的乐曲 滴滴答答的鸟叫雄件的时刻 叽叽喳喳的树叶明朗的月光 四、想一想,选词填空。(10分) 1. 考试时,教室里非常___________,只听见同学们“沙沙”的写字声。

A宁静 B寂静 C平静 D安静 2.她一向循规蹈矩,没想到这次______犯下不可原谅的错误。 A虽然 B果然 C当然 D居然 3.比赛进行得异常__________. A热烈 B猛烈 C激烈 D热烈 4.他________,禁受住了考验,终于顺利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 A志在千里 B出类拔萃 C忍辱负重 D义无反顾 5.他有勇无谋,本想打敌人个攻其不备,没想到却被敌人出其不意地打得 ______。 A四面楚歌 B一鼓作气 C落花流水 D瞬息万变 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15分) 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秋天,香山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我变成了一朵云 晚上,我躺到床上便进入了梦乡。 突然,我觉得身体变轻了,渐渐地升到了天空,哇,我变成了一朵云!我在天空中飞呀飞,飞到了火星上。我看了看,火星上根本就没有生命,到处是沙漠。我摇了摇身子,雨水就“哗啦啦”地下起来。不过我相信,几百年以后,这里肯定会出现生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题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题 一、基础知识部分 1 看拼音写词语。(12分) ( 无(wú) 可(kě) 奈(nài) 何(hé) )(滂(pāng) 沱(tuó) 大(dà) 雨(yǔ)) ( 疲(pí) 惫(bèi) )( 负(fù) 责(zé) )(均(jūn) 匀(yún))( 规(guī) 律(lǜ) (闷(mēn)热(rè) )( 愧(kuì)疚(jiù) )(捐(juān)献(xiàn)(娴(xián)熟(shú) 2 填空。(18分) ( )的春风 ( )的空气 ( )地等待 ( )不足( ) 轻而( )( ) ( )( )纷争 ( )( )顿开 ( )( )俱厉 ( )( )起伏 3 给带点的字选择准确的解释。(5分) 扬:①往上撒;②传播;③高举,往上升;④指容貌好看。 ⑴ 五星红旗在*城楼上迎风飘扬。 ( ) ⑵ 今天,王老师在会上表扬了张红。 ( ) ⑶ 妈妈把种子晒干后总要扬净。 ( ) ⑷ 羊倌扬起鞭子,吆喝一声,羊儿都进了羊圈。 ( ) ⑸ 别看他其貌不扬,肚子里可有墨水了。 ( ) 4 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我写完了语文作业。(该被字句) (2)小鸟在枝头唧唧喳喳地叫。(改拟人句) (3)小明跑的真快。(改比喻句) 5 修改病句。(在原句上改)(6分) (1) 在老师的协助下,我克服了错误。 (2) 星期六中午,都去参观烈士纪念馆。 (3) 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6 改正下列用得不恰当的关联词。(2分) (1)他因为会骑自行车,所以会开汽车。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要你取得多大的成就,就不能骄傲。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用“精”组词再填空。(6分) ( )的礼品 ( )的孩子 ( )的表演 ( )的语言 ( )地施工 ( )地计算 8 古诗文连线。(6分) 《春日偶成》杜牧 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写出分别含有“花红柳绿”四个字的诗句各一句。(多写一句加一分)(4分) 花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精编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精编) 第一单元教案 《邓稼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所选课文大多是记载、评述中外名人生平事迹的传记类文章。要求指导学生学习名人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学习课文的语言文字、篇章结构、人文内涵。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包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学情分析】 学生对作者和邓稼先了解甚少,学习前应详细介绍;同时讲述核研究的危险性和艰难,了解邓稼先的丰功伟绩。 【教学目标】 1.了解传记的常识及邓稼先、杨振宁的生平经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3.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学习他无私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把握句式特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质疑讨论点拨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宰割、筹划、彷徨”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3、学习根据中心的需要选择和剪裁材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句段,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生物界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一条规律;在人类社会中,毛泽东同志说过:“落后就要挨打。”中华民族近百年的耻辱史,告诉我们国防实力的强弱决定国家的地位,我国核武器的发展,使帝国主义绝不敢胡作非为。今天的和平是来之不易的,无数优秀的科学家为了祖国奉献了他们的一切,才赢得我们今天的幸福。我们在安享生活的同时,能忘了为之贡献青春的人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两弹元勋”邓稼先。 二、文学常识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人物传记是后人或人物资料的有效记录形式,对历史和时代的变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人物传记是人物志的主体,是地方志中的重要内容。人物传记的特征有二个:其首要特征是真实,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生动。(即真实性和文学性) 三、关于作者 1、杨振宁,1922年生于合肥。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45年赴美从事核子物理学研究,荣获美国五所大学的博士学位。1957年同李政道合作,创立“李杨宇称不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奖。担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杨教授经常回国讲学,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2、杨振宁与邓稼先 他们是同乡、同学,情同手足的好朋友,两人有长达半个世纪的深厚友谊。一个获诺贝尔奖蜚声世界半世纪,一个为国造核弹隐姓埋名28载。 3、关于“两弹一星”——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水平: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2.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 的特点。3.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 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2.探 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2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 挚的特点。 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2.布置学生广泛搜集邓稼先的故事。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 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 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不过,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 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

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 忆性散文《邓稼先》。 (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 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 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 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 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 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因为他学 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 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实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3.关于杨振宁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 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 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_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wǎn xiá bó zi bí zi shuāi dǎo ( ) ( ) ( ) ( ) chū shòu bīn ɡuǎn mú yànɡ biàn rèn ( ) ( ) ( ) ( ) 二、多音字组词。(4分) xì( ) zǎi( ) pú( ) chōnɡ( ) 系载铺冲 jì( ) zài( ) pù( ) chònɡ( ) 三、组词(4分) 辨( ) 掏( ) 漆( ) 坚( ) 辩( ) 淘( ) 膝( ) 竖( ) 四、成语填空(6分) 名不( )( ) ( )无伦( ) 琳琅( )( ) ( )不释( ) 一( )一( ) 五( )( )正 五、选选填填。(4分)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如果……就…… 因为……所以…… 1、太阳( )离我们很远很远,( )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2、( )没有太阳,地球上( )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3、(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我们看上去只胡一个盘子那么大。 4、赵州桥( )坚固,( )美观。

六、我会用圈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6分) 面面具到( ) 遍遍起舞( ) 厉厉在目( ) 峦峦不舍( ) 蹈蹈不绝( ) 承承日上( ) 七、修改正下面的病句。(4分) 1、她穿的裙子是多么漂亮、多么美丽啊! 3、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克服了错误。 八、我会填。(5分) 1、久旱逢甘雨,。( ) 2、海上生明月,。( ) 3、千里送鹅毛,。( ) 4、,天涯若比邻。( ) 5、,患难见真情。( )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26分)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1分) 2003年当地时间5月21日19时45分,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造成两千二百多人死亡,一万多人受伤。震后,中国政府立即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由30人组成的救援队。 经过14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中国国际救援队到达阿尔及利亚首都。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房倒屋塌,失去亲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后散发的臭气。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叠饼状”,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给救援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精品文档 四年级下期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答卷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你一定能规范地写出来!(3分) yu ān sh ì j ìn y ì ku ì ji ù 深( ) 合( ) 沉( ) 便( ) ( ) 二、找出错别字画上“ ”,改正后写在括号里。你一定行! (2分) a 、老大爷说:“都是河伯取息妇给闹的。” ( )( ) b 、院中的花草可糟了秧。( )( ) 三、请将以下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相信你一定能填对!(4分) 全神( )注 津津有( ) 没( )没夜 ( )饥挨饿 络( )不绝 郑重( )事 翠绿( )滴 不( )之地 ( )盆大雨 暮色降( ) 肃( )起敬 ( )在眉睫 你一定积累了不少带数字的四字词语(比如“三言两语”),请与出两个你喜欢的、带数字的四字词语吧。(2分) ( ) ( ) 四、选词填空,填完后读一读,检查用词是否恰当。(6分) 1.清澈 清洁 清晰 清楚 清新 (1)他讲话的声音宏亮,大家都听得很( )。 (2)雨后的空气十分( );雨后的马路特别( )。 )的小溪里,那数不清的鹅卵石( )可见。

2、不是……而是……不但……而且……虽然……但是……是……还是…… (1)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 (2)()敌人砍断了他的半边膀子,()他仍坚强地站着,没向敌人吐半个字。 (3)真正的强者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知难而进。 五、按要求写句子。(11分) 1、公园里开着鲜花。(扩句) 2、红领巾的目光最后落到了我旁边的那位解放军战士的身上。(缩句) 3、我把包里的东西拿出来一样一样摆好。(变“被”字句) 4、会上首先是王乐乐第一个发言。(修改被句) 5、今天,我的作业基本上全做完了。(修改被句) 六、请根据提供的材料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 天连水尾水连天匹夫有责 明日必有大雨到山色空蒙雨亦奇 1. 水光潋滟晴方好,。

202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19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导语】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只有好学者,才能在无边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才学,只有真正勤奋的人才能克服困难,持之以恒,不断开拓知识的领域,武装自己的头脑,成为自己的主宰,让我们勤奋学习,持之以恒,成就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青春写满无悔!搜集的《2019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篇一:《社戏》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主题与材料、写景与抒情的关系。 2、领会课文用词造句准确、鲜明、主动的特点。 3、认识农民及农民孩子的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才干,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平台 一、以歌曲《童年》导入。 二、作者及文体介绍。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散文集《朝花夕

拾》,小说集《呐喊》,杂文集《坟》等。 ◎短篇小说《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农民痛苦,使他自然回忆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平桥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纯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的小伙伴们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礼观念的自由天地。他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这种思想感情融于作品中。 ◎鲁迅在童年时代,曾随母亲到农村居住过,间或和许多农民亲近。《社戏》取材于自己的童年生活,采用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写就。但已不是作者的自传,而是在生活基础上的艺术概括,所以不能把“我”看成就是鲁迅。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情节的展开和环境的渲染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其中,“人物”是主要要素。小说的情节结构:开端—发展—*—结局 什么是社戏?(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同时,又是古代的一个地区单位。 ◎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了,南宋时,陆游的“社日”诗中就已经有“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至清代,社戏成为乱弹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

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时间:90分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1.读拼音,写词语。(6分) zh ì hu ì x īn sh ǎng qi ān x ū yu ān y āng ōu zh ōu 上面所填的字中,属于整体认读音节的字有:( )、( )。 2.给下列汉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6 分) 虫( )( ) 酉( )( ) 弗( )( ) 需( )( ) 寺( )( ) 逢( )( ) 3. 按查字典要求填空。(3分) “益”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读音为( )。“益”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增加;B.更加;C.好处;D.有益的。 在“益.虫”一词中应选解释( );在“延年益.寿”一词中应选解释( ); 在“精益.求精”一词中应选解释( )。 4. 在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画“√”。(4分) (1)水面上的小圆晕一圈一圈地(荡漾 飘荡)开去。 (2)这只小狗的鼻子真(灵活 灵敏),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 (3)老师用目光(鼓舞 鼓励)我举手回答问题。 (4)大家(连续 继续)工作了一天一夜,终于把这件事完成了。 5.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4+8=12分) ①井底之( ) ②杞人( )天 ③( )( )不断 ④无( )无( ) ⑤画( )添足 ⑥滥竽充( ) ⑦( )( )不忘 ⑧无( )无( ) (1)①⑤填的都是动物名,我能再写两个含动物名的四字词语: 、 姓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人教版四年级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2.这样的山围绕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的画卷,真 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他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4.我们学过《桂林山水》一文,知道桂林的山奇、秀、险。 5.读《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完成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叶圣陶。作者游览的地点是:双龙洞,时间是:4月14日游览的顺序依次是:沿途,外洞、孔隙,内洞,最后:出洞。 第二单元 6.(1)母亲常安慰家里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2)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的时候。

7.《中彩那天》讲的是父亲在道德难题面前,放弃了汽车,选择了诚信,做到了言而有信。 8.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要做一个诚实可靠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实在讲究认真。 9.杰克逊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也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第三单元 12.《自然之道》让我们懂得,不能违背大自然。 1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后来黄河变了,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是要把泥沙管 住。 14.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嘴,它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嘴里发出的超声波,它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耳朵。 15.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眼睛配合起来探路 的。 16.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100多年前科学家为了揭开这个秘密,做了3 次试验。科学家先在一间屋子横七竖八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让蝙蝠在屋子里飞。第一次,科学家把蝙蝠的眼睛蒙上,结果一个铃铛也没响;第二次科学家把蝙蝠的耳朵塞上,结果铃铛响个不停;第三次科学家把蝙蝠的嘴封住,结果蝙蝠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