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英语教学中文学素养的培养

浅谈英语教学中文学素养的培养

浅谈英语教学中文学素养的培养
浅谈英语教学中文学素养的培养

浅谈英语教学中文学素养的培养

"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培养文学素养

论文摘要:《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初步了解英语语言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关系;对英语和英语国家的人民及其文化传统有比较客观和公平的认识等”。本文就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必要性及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操作方法进行探讨,旨在通过运用各种教学资源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扩充学生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扩充学生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指导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进而提高文学素养。

一、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必要性

传统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是语文教学的任务。而通过长久的教学实践,人们发现学生的文学素养不但没提高,反而有下降甚至消失的迹象。于是,人们把责任都归咎于语文教学,甚至是语文教师个人。其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是现代教育的共同目标,如果仅仅把它丢给语文教学,取得的成效必定不会高。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

社会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不发展乃至发展缓慢都是一种退步。因此,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文学素养,不能只靠语文教学,应多管齐下,各学科教学共同努力完成这一教育教学任务。

英语和汉语一样,都是语言文化的结晶。在教学领域,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旨在提高学生鉴赏英美国家语言文化的魅力。但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英语教师把讲解词汇、分析语法作为教学的重点,把听、说、读、写这些语言技能的训练放在突出的位置,课后辅以大量的习题加以巩固。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教师不惜开辟捷径,找来《词汇速记》《语法全解》《英语900句》这样的速成品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如此教学的结果是,虽然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英语词汇、语法和交际用语,能够在考试中应付自如,但会在长时间枯燥的记、背中,在单调的练习题中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

其实,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文化魅力。教师只有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才能使他们感受到英语的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初步了解英语语言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关系;对英语和英语国家的人民及其文化传统有比较客观和公平的认识等。”因此,“英语教师要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培养其世界意识和人文精神”。英语表意丰富、风格多样,或高雅,或通俗,或含蓄,或明快,或婉约,或粗犷,其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魅力充分地运用于英美文学作品中。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就可以使更多、更好地学习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从中深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及其渊源,进而吸收英语语言文化的精

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方法

(一)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文学作品

高中英语新教材中选编了一些英美文学作品,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教学资源,使它们发挥最大的效用,以此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那么,教师应如何利用这些文学作品呢?笔者在教学实践摸索出了以下几种有效的方法。

1.课前搜集整理信息

在进行文学作品教学前,教师要在备课中搜集整理相关的信息、资料,如作者的生平事迹、作品完成的过程、故事发生的时代等,这对于学生理解文学作品和很大的帮助。对于世界著名作家的作品,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图书馆或者互联网查找并整理相关信息,上课时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英语介绍。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自学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扩展知识面。对于比较难找的作家背景或作品信息,教师可以把相关资料整理成一篇短文,进行简单介绍后,由学生快速阅读加以了解。

新教材中对于部分作品在文后给出了背景资料,教师要善加运用这些资料,把它们安排在学课文之前,这样便于学生了解作者及作品的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中作者的思想、价值观。

2.课堂多种方式引导

(1)反复朗读课文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多了,就会对文章的意思有所了解,也就是所谓的语感。英语的句子由若干节奏群组成,一个节奏群由重读音节和轻读音节组成。其中重读音节为核心,轻读音节位于重读音节前后,它们是交替出现的,读音轻重、音调高低不同,读来抑扬顿挫,非常有节奏感和韵律美。英语语言的这种节奏特点在文学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反复朗诵课文,能够增强节奏感和韵律感,有利于掌握英语的语音、语调,了解文章的遣词造句等。 " (2)适当运用视听法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视听法,即通过听录音、观看原声英文影片等,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有关的文化知识。视听法在充分发挥直观教具和多媒体优势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学生通过图片、影像和声音,不仅能够快速地理解和领会相关的文化知识,还能够有效提高英语听力水平。例如,在进行文学作品教学时,可以适当安排时间播放根据作品改编的影视剧或舞台剧的片段,并要求学生在观看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这样,学生就会对作品内容有直观形象的理解,不再有抽象晦涩之感。视听法最大的作用是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故事角色中,从而产生对角色进行研究的欲望。要进行研究首先必须对文学作品认真学习,在认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慢慢深入到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内容和艺术形式之中,学生的语言知识就会丰富起来,并在脑海里形成深刻的记忆。日积月累,学生的文学素养就会有效提高。

(3)文字鉴赏

文学作品的题材多种多样,每种题材的语言特点不同。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鉴赏,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如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它的语言凝练、诙谐,并具有讽刺意味。如餐厅老板娘开始瞧不起衣衫破烂的亨瑞,甚至说“He eats like a wolf”,但当她听说亨瑞拿出了一张真正的百万钞票时马上换了一副谄媚的嘴脸,于是“hits her husband’s arm”并且责怪说“And you put him i n the back of the restaurant! Go and see him at once!”简短的几句话,把讽刺的意味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仔细揣摩,并进行积累、运用,学生一定会在长期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多进行课后阅读扩展

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靠的是大量阅读和从阅读中积累大量的文化知识。因此,仅仅局限于教材中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是远远不够。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后多进行扩展阅读。扩展阅读的材料可以是与课文相关的作品,也可以是与课文属同一作者或同一时期的作品,还可以是与课文题材相似的其他作品。只要适合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都可以推荐学生进行阅读。如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英美文学名著的简写本,也可以推荐英美文学名著的“书虫”系列。广泛的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还能有效拓展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概念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 ;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注重本国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欧盟的框架中八大核心素养之一,在这里的定义指使用外语交流,定义为“在适当范围的社会文化情境中理解、表达与解释的能力;跨文化理解、交流与协调能力”,涵盖知识、技能、态度三个层面。其中的知识包括外语词汇、语法及语言表达形式和社会习俗与文化方面的知识;技能包括口语会话、阅读、理解文本、使用词典等辅助工具及自学外语;态度包括欣赏文化多样性、对语言和跨文化交流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现今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也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是当前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老师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因此,在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小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最新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1、关于核心素养 英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语言思维、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四个板块。核心素养具有学科性、思想性、独特性、行动性、价值性、发展性。其中它的独特性的核心是单元统整、内容整合、语境带动、语用体验。 例如围绕一个主题in a shop展开四课时教学活动。四课时分四个话题:shopping at Panda’s Glasses shop; A money chart for outing; shopping for outing; let’s go shopping。四个话题的设计呈现循序性与渐进性。第一课时小熊猫看不清想去买眼镜,路过食品店,看见巧克力等食物,熊猫禁不住诱惑,想买,小象制止了,并表示小熊猫现在需要的是眼镜而不是食物。围绕“买眼镜”这样的一个话题描述购买支出表Money Chart.作为第一课时,其中的单词与语音要求基本正确。第二课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扮演kitty和Ben介绍Money Chart. 第三课时为了出游做准备中,借助超市收银单,帮助kitty和Ben完成Money Chart. 第四课时学会能在语境中制定Money Chart.,并能借助口头描述。 *从四节课的教学,可以看出,围绕一个大主题in a shop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在课时与课时之间的目标设定从知道、领会再到应用。单词的教学呈现递进关系(本单元涉及多个食物类单词教学),从跟读、读懂、朗读、认读、再到应用。而课时之间的话题依据TCLLU (topic\content\level\length\unit)原则进行整合,也就是基于教材内容“学会制定Money Chart”讨论各购买内容;基于学生已有的语言水平设定四个购买情境;基于学生对文本的认识,设定教学对话的文本内容长度;基于in a shop 核心板块进行单元的统整。每一个目标的设定基于语境学习知识,循序积累后进行体验运用(语境带动语用体验),形成语言能力。 * 语言思维能力以批判性思维为基础。批判性思维分为knowing, understanding, analyzing, applying四个部分。例如语音教学为我们呈现了很好的批判性思维教学课堂。从会读,模仿含sp- sm- st-单词(knowing),到第二课时读找出发音,朗读诗歌(understanding),再到第三课时归纳字母

(完整版)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要求把探讨与创建学生核心素养体制作为课改的核心环节。并充分要求学生应当具备适应终身发展的品质与能力,同时要求各个学科都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小学英语学科也是如此。那么什么是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怎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哪些方法呢?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讨。 一、什么是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是通过语言来理解和表达思维意识的能力;思维品质是思考分析能力,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活动。文化意识是理解各国文化内涵,尊重文化差异。学习能力是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些都贯穿在整个英语教学中,同时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 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方法,促进学生发展等基本理念,而这些理念与英语教学的核心素养相符合。那么我们就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这些理念贯穿到现在的教学中,并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和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断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核心素养。 1. 运用情景创设教学法,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利用教学的相关图片或多媒体资源等创设真实语言情境贯穿整个英语课堂教学,不仅使学习过程真实而有效,能极好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如在学习《On the farm》一课,老师可以创设情境:在课件中出示一个Farm的图片,让学生听已学过的动物的叫声来判断是什么动物来引入新课。然后继续听声音并出示图片学习新的动物名词。接着展示我国各个地方生活的动物,让学生一边观看课件,一边尽量用英语描绘自己看到的图片,不管最终描述的正确与否这都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能力,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比如在学“thirteen,fourteen, fifteen……”一课时,老师可以创设一个生活情境:秋天来了,农民伯伯的果园大丰收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帮他们数一数收了多少果子吧。然后整个课堂围绕帮助农民伯伯数数果子而进行。整个环节中,先数苹果复习1——12的数字,后出示其他水果的图片,让学生数,呈现新单词“thirteen,fourteen...”接着练习时让学生数出更多的数字单词,最后学生之间的问答:S1:“How many pears? S2: Ninety pears.”以及计算总数等都围绕着这个情境展开。 语言来源于生活。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学生可以通过生活经验,积极主动学习和运用新知。同时学生懂得了怎样把所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的运用是双向性的,鼓励学生开口交流的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使用恰当的课堂用语和学生进行交流。运用课堂用语,无形之中就给学生创设了一种语言学习的环境。让学生真实感受如何用语言进行交流,并体会语言交流的趣味性。然后在学生开口交流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发展都有差异性,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老师应该做的是积极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充分的肯定他们的学习成果,多鼓励学生大胆开口交流,消除他们学习英语口语的胆怯心理,慢慢养成敢说、爱说英语的学习习惯。 比如在对话交流时,能干的学生就可以选择有难度的内容进行交流,而胆小内向和差一点的学生,老师不仅要多鼓励,帮助建立英语交流的自信心,在交流内容上就要选择简单容易的,

探析英美文学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探析英美文学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中国目前英语的学习可以说是蔚然成风,大有举国上下学英语的趋势。英语学习者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人数相对比较少;二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目前的现状是,在广大的英语学习者和爱好者对英语的痴迷当中,不仅淹没了英语专业的学科特点,而且也使英语专业的教学丧失了特点,甚至沦为与非英语专业的教学并无二致的地步,并且伴随着外部与内部的变化,一切都被体制化了。比如,在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和教师那里,把英语学习与英美文学的教学分离开来了,即学习英语不用学习英美文学。而在英语专业中,文学教学则似乎成了学习英语的一道可有可无的程序。正如j.希利斯·米勒所说的那样,读小说、诗歌、剧本或是看戏成了越来越造作、次要、过时的活动。[1] 何谓文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现在中国的情形是:只要语言,抛弃了文学,或者说是隔断了语言与文学关系。就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很少接触到英美文学的作品,或者只是一些节本甚至是节段;而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虽然号召学生去读原著,但我们的高级英语的课本或是综合英语的课程或是阅读的课程,包括英美文学的选读本,选的都是一些节段。学生们似乎也更喜欢简写本的英美文学名著,甚或以根据名著改编的电影来代替阅读名著。这样,文学一词本身所具有的阅读实践的意义消失了。而学科本身也同样存在着值得引起注意的现象。比如,在我们现有英美文学的教材和选读本中,编著者最喜欢说的似乎是作家不幸的身世或是其奇特的经历。结果,作家在学生眼里成了生活的另类,学生们似乎更了解艾伦·坡是个酒鬼、疯子,海明威娶了几任妻子等等,但却忽略了他们的真知灼见对社会和人类智慧的贡献。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文学教学的有什么意义?文学教学的目的应该是什么呢? 在笔者看来,学习一门外语,应该有四个层次:一是学其语言,学会最基本的交流手段,学会怎么说、怎么写、怎么阅读、怎么翻译;二是学其文学,一国之文学不仅是其语言的艺术,而且还有这个国家的人们的爱恨情感和对真、善、美的追求;三是学其文化,了解其哲学、历史、宗教、音乐、艺术等有助于加强对异国的认识与人民之间的沟通;第四个层次也是最高的层次,是学习人类之文明。人类的语言、文化虽然各异,但仍存在着共通之处。哲学大师罗素曾经在《中西文明比较》的文章中说,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而我们现行的英语本科生的教育,过于专注基本技能的训练,似乎唯有听、说、读、写、译,别无其他。我常想,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跟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有什么区别呢?一个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有自己的专业,英语学得好就如虎添翼。而英语专业的学生呢? 笔者认为,英语学科不应成为被整个人文学科遗忘的角落,文学教学应不失其人文价值。正如比迪·马丁所说,如果没有受过文学理论的教育,学生们很少会有机会清晰地去思考问题[2]。在英语系,不仅要教授学生语音、语法、听说、阅读等等,更要教会学生去思考进行复杂的、深入的和富有想像力的思考。我们必须让学生看到所有的问题都是开放性的,要让他们相信,意义、价值并非在某个固定的地方,既不在作者的意图或是潜意识的动机那里,也不在文本的语境之中;既不在一种特殊的理论原那里,也不在批评家或是教师那里。文学教学不是要去寻找各种各样权威的或是正确的解释而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和思考的场所,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学会个性化的阅读和培养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教学方法应更灵活,形式应更多样。针对大学英语课时少的情况,目前比较现实可行的办法,一是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挑选一些中国学生耳熟能详的英美作家,如莎士比亚、雪莱、狄更斯、海明威等人的作品,进行分析、讲解、讨论,如开设《西方名著赏析》;也可专讲某一文学专题,如《浪漫主义文学》、《圣经文学》、《希腊神话》等;二是把英美文学教学融入西方文化的教学中,如开设《西方文化导论》、《文艺复兴史》等;如进一步,可

浅谈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摘要: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构建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教 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本文主要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构成要素——语言 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为探讨对象,初步探讨高中阶段英语学科 核心素养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措施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学科的核心素养越来越多地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关注。那么英语的核心素养是什么?有别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核心素养”不仅强调培养 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还要求关注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教育应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使得英语学习真正地服务于个体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英语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英语课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获得的 相关英语学科的基础知识、技能、情感、观念和品质等。在保证英语学科的育人 价值得以体现的同时,引导学生建构个体发展所需的关键技能和必备品格,这也 是“核心素养”的核心涵义。综上所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要素构成。 一、夯实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指的是在特定语境中准确、得体地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能 力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和核心,是实现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基石。语 言能力涵盖语言知识、语言意识、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由 低到高呈阶梯排列,展现了一个英语学习者由最初的掌握知识到最终的实现语言 能力建构的全过程。以高中重点语法——定语从句为例,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给 学生呈现大量的定语从句范例,让学生建立对定语从句的初步认识;然后鼓励学 生自己归纳总结定语从句的基本构成规则,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第三步,给学 生提供大量的定语从句资料、创设应用情景,鼓励学生自我表达,并针对出现的 问题,利用网络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强化训练,确保每一个学生充分理解定语从 句的用法,并最终内化为自身的语言能力,达成语言能力核心素养。 二、塑造文化品格 李红恩在《论英语课程的文化品格》一文中对文化品格进行了如下阐释:文 化品格就是指人或事物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风格、特点与特征。它既是对人或事物的文化属性的规定,也是其价 值取向的重要表征。英语作为人文类学科,在提升学生文化品格方面具有得天独 厚的优势。英语学习绝不仅仅是学习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枯燥乏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国际化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深层次维度的培养和熏陶。例如,节日(festivals)是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之一。我们在学习中应该借这个话题,呈现蕴含在节日里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熟悉和体验中、西 方国家重要的节日来历、象征以及人们的庆祝方式,让学生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 文化。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契合教育的 真谛——润物细无声。 三、提升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指个体思维的个性特征,它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具有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等六个特点。思维 品质的优劣决定了学习能力的高低。良好的英语思维品质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思

浅谈英语教学中文学素养的培养

浅谈英语教学中文学素养的培养 "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培养文学素养 论文摘要:《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初步了解英语语言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关系;对英语和英语国家的人民及其文化传统有比较客观和公平的认识等”。本文就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必要性及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操作方法进行探讨,旨在通过运用各种教学资源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扩充学生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扩充学生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指导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进而提高文学素养。 一、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必要性 传统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是语文教学的任务。而通过长久的教学实践,人们发现学生的文学素养不但没提高,反而有下降甚至消失的迹象。于是,人们把责任都归咎于语文教学,甚至是语文教师个人。其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是现代教育的共同目标,如果仅仅把它丢给语文教学,取得的成效必定不会高。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

社会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不发展乃至发展缓慢都是一种退步。因此,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文学素养,不能只靠语文教学,应多管齐下,各学科教学共同努力完成这一教育教学任务。 英语和汉语一样,都是语言文化的结晶。在教学领域,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旨在提高学生鉴赏英美国家语言文化的魅力。但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英语教师把讲解词汇、分析语法作为教学的重点,把听、说、读、写这些语言技能的训练放在突出的位置,课后辅以大量的习题加以巩固。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教师不惜开辟捷径,找来《词汇速记》《语法全解》《英语900句》这样的速成品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如此教学的结果是,虽然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英语词汇、语法和交际用语,能够在考试中应付自如,但会在长时间枯燥的记、背中,在单调的练习题中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 其实,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文化魅力。教师只有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才能使他们感受到英语的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初步了解英语语言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关系;对英语和英语国家的人民及其文化传统有比较客观和公平的认识等。”因此,“英语教师要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培养其世界意识和人文精神”。英语表意丰富、风格多样,或高雅,或通俗,或含蓄,或明快,或婉约,或粗犷,其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魅力充分地运用于英美文学作品中。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就可以使更多、更好地学习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从中深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及其渊源,进而吸收英语语言文化的精

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学习体会

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学习体会 过去的英语教学主要以语言运用能力作为核心目标,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语言交际,其实这远远不够,二十一世纪的英语教学或者说英语教育是要改变学生的心智和生活,从培养“全人”的方面来考虑。现在的英语教学要系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要想培养初中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我们首先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然后改变教学内容,并且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才能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调整教学目标,培养英语核心素养 我们的英语教学应有三个目标,即语言交流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这三个目标在真正的教学中可以融合在一个教学活动中。例如,中小学教师经常教学生如何用英语表达开门、关门,如果此时我们同时教给学生在开门时要看一下门后有没有人,如果有人需要为他扶着门,这时就把三个目标融合成了一个教学任务。我们在教学中如果都能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教师就不用再刻意地去创设情感目标,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形成国际通用的行为规范。 再比如,教师在教生气的英语表达时,首先提问学生平常生气时会怎么做,然后讲做这些事可能会出现的后果,可能会对你自己、他人及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就会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发泄情绪,学生可能会想到去跑步、踢球等,这时学生内心世界的东西、生活的东西、品格的东西,

行为的东西全都融合到了语言教学的课堂中,这才是真正素养的培养。其实每一种活动都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只不过现在的教材没有这样一种系统设计,没有整体考虑,所以很多教师觉得非常困难。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英语核心素养 英语是一门语言,由于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缺乏有效的语境,因此在学习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每一个学生都是兴致勃勃地开始学习英语,但是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很多缺乏意志力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就要靠教师运用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竞赛激趣”。竞赛以其竞争性、主动性、灵活性与多样性等特点在英语课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针对初中学生好动这一特点,每节课组织一场形式各异的竞赛,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转变教学观念,培养英语核心素养 初中生处在成长发育阶段,他们头脑灵活、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做是他们的阶段性特点。而传统的“师传生受”的教学观念束缚并忽视人的发展,势必影响学生潜能的开掘,遏制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进一切办法保护学生敢想、敢说、敢做这份勇气,满足他们的好奇和欲望,鼓励他们不要满足单一的答案,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对学生新颖、独到的见解要及时表扬,让他们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知识讲解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

扈老师不断强调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要关注“人”(学生)的发展,培养文化品格、学习能力、思维品质、语言能力,并提示语言能力是融合于其他三个过程,最终实现三维目标整合。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 标签:英语科学素养内涵 作者:李建红 摘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两个关键(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依据这种分类,课堂教学可以从情境、问题和交际三个切入点展开,以“融合”为主线,贯穿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发展,最终促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了界定,就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那么,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语言学科,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内容?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很多英语教学专家在谈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时有各自的见地。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在第19期羊城教育大讲堂“学生英语核心

素养体系的构建与培养途径”专题讲座中提到,英语核心素养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的与非认知的。认知方面指的是学术、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思考能力等等,也都属于今后培养核心素养中应包括的内容。龚亚夫还认为,中小学英语教育应改变单纯以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目标,设计多元的目标,如“社会文化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语言交流目标”,把语言学习与思维认知、个人素质培养等结合起来,体现英语教育在促进人的品格与思维发展方面的价值[1]。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王蔷提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学生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理解和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构建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2]。 根据以上学者的观点,并结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设定的课程目标,笔者认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两个关键(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互为影响,互相支撑,共同作用。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为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保驾护航”,同时这三个方面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形成和提高,最终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关系见图1)。

最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3篇

当今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来讲是能够受益终身的,通过在听、说、读、写四大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就能够很大程度生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睡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通过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进而提高英语学习成绩。”作为义务教育中的小学英语教学,其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感受英语的魅力,从而爱上英语学习。但是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压迫下,很多小学英语课程枯燥无味,教师一昧的寻求成绩提升的方法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因此,在新课改的提倡和改革之下,一线教师一定要寻求改变,循序渐进,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以及教育改革的进行,现阶段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应当首先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帮助小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采用科学合理的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提高合作学习和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高效教学策略的运用切实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个小学英语学习者,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通过不断获取新鲜知识和技能掌握小学英语所必备的品质,运用关键能力解决综合问题。 在学科素养要求不断加强的今天,小学生的小学英语核心素养重要基础就是小学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通过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相关问题,提高自身素质。随着素质教育的变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加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研究意义及目的 “活到老,学到老”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在人的一生中永远都离不开“学习”二字,只要保持一颗永远学习的心那么人就会长存,相反,如果人只是单纯的活着,但是没有学习的动力,离开了学习,那么这个人只是一副无趣的躯壳。在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习惯的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伴随人的一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习惯是比学习成绩更为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更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而不是一昧的关注学习成绩,要注重学习过程,而非只关注结果。作为长期形成的很难改掉的习惯,同样有好坏之分,好的习惯伴随一生使人受益,能够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而坏的习惯害人害己,是威胁社会发展的一大隐患。在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潜移默化的指导,逐渐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听、说、读、写作为英语学习的四大基础技能,从这四方面入手更能够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教师通过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当今科技知识迅猛发展,科技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教育的“知识核心时代”正向“核心素养时代”转化。学校已不再是简单、生硬、冷冰冰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应该为孩子今后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提供核心素养的教育。从知识教育走向能力教育、素养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共同趋势,立足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是新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发展方向。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核心素养发展的萌芽期,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起点,小学六年决定和影响人生未来的六十年,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基础性和奠基性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必须全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小学生健康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综合素质的社会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习策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的基础之上。课程目标结构图,说明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五个基础,这五个基础体现了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英语课程密不可分的两重性质。由此可见,核心素养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的与非认知的。认知方面指的是学术、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所以“素养”并不是指向某一学科知识,而是强调个体能够积极主动,并且具备一定的方法获得知识和技能,它的目的不仅限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更有助于追求具体生活目标,促进个人发展和有效参与社会活动。“核心素养”的含义比“能力”的含义更宽泛,

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中小学阶段,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不可缺的基础素养,它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它的缺失会造成人格、人性发展的重大缺陷!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英语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理解与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建构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学会学习,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两个关键(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互为影响,互相支撑,共同作用。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贯穿于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交际策略等等;思维品质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断、理性表达、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文化意识重点在于理解各国文化内涵,能理解并 尊重文化差异。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 (一)选题背景 1.政策需求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就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等基本理念,这些都与英语教学的核心素养相契合,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差异,要将这些理念贯穿进现在的教学活动中,小学英 语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结合每个课程的目标,对现有单一的教 学模式进行教学变革。 2.现实意义 现阶段的教学方式更多注重的是应试能力,对于国外思维、国外文化的教学较少,对于语言的输出、学习方法的培养力度不够。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试能力强,可是却忽略了语言最基本的功能——交流,以致最终学习的成果尴尬。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这样的教学与现实社会是脱节的,会影响学生英语学习观的形成,也失去了语言学习的初衷。因此教学方式的变革尤为重要。 (二)研究意义 教学方式变革是现在教育大环境下的必然,现在教育呼吁改革,尤其是课堂改革,改变原有的应试教育模式,真正将教育的意义体现出来。我们每一个教师 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进来,这将极大的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的 课堂效果,提高教师本身的核心竞争力 1.提高学生语言能力,语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交流,学生能够将学习的知识进 行整合并且输出,能极好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2.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每个国家的历史、社会、秩序、人文关系都是不一样的,这样直接决定每个国家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学生多接触外国思维,更加有利于 学生学习一门语言。 3.形成优秀的文化品格,各地文化差异不同,为人处事、接待事物的方式就会

英语教学核心素养

英语教学核心素养 一、关键概念:核心素养 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描述和界定学生(公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回归教育“育人”本质的思想。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既包括传统的知识与能力的学习,更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特别关注人与社会的统一和协调发展 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提出了适用于本国或相关地区(组织)的核心素养框架,并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政策。比如,OCED围绕核心素养实施了国际学生学业评价项目(PISA)(大雄按:程晓堂教授建议学习PISA有关阅读方面的内容)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要求将研制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 二、什么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能力。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它是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整合了情感、态度或价值观、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综合性表现。核心素养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它有别于一个人潜在的能力。 三、中国学生核心素养(2016年9月发布) (一)文化基础

1. 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 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1. 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2. 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 1. 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2. 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各学科的课程都要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都要结合学科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在核心素养这个大概念下,衍生出各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如:英语核心素养。

浅谈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培养

浅谈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培 养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知识的传授,要如何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优良品行的健美少年。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内涵和培养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的策略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也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是当前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老师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知识的传授,更加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习策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的基础之上。课程目标结构图,说明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五个基础,这五个基础体现了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英语课程密不可分的两重性质。由此可见,核心素养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的与非认知的。认知方面指的是学术、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所以,“素养”并不是指向某一学科知

浅谈中职英语教学中职业素养的培养.doc

浅谈中职英语教学中职业素养的培养- 摘要:英语作为中职学校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本文也应以就业为导向。从中职生实习和就业后的社会反馈出发,根据英语课的特点,从分析教材内容,探讨不同专业如何同课异构,并由课内向课外有效延伸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职业素养职业观时间观同课异构 笔者多年实地调查发现,一些中职生在就业后存在职业观念淡薄、责任心不足或专业水平达不到岗位要求的问题。为此,职业学校应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 英语作为中职学校的一门必修基础课,也应以就业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那么如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贯穿职业素养的培养?笔者认为可以从教材内容出发,不同专业实施不同教学设计,由课内向课外有效延伸等三方面入手,努力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素养。 一、从教材出发,挖掘与职业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1.职业观培养 不少学生在职业观上存在误区,他们心中的好职业往往就是工作轻松且薪水高,对自我价值的实现考虑甚少。所以在英语的教学中,笔者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一起分析职业观,使他们认识到只要适合自己,能发挥自己优势,能够为社会出力的都是好职业,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Personal Information这个单元教学内容刚好涉及Occupations。笔者以此为契机,精心设计讨论问题,让学生学习本单元知识点的同时对职业观的认识更深一层。

a. How many jobs do you know? b. What job do you want to do in the future? c. How much salary a month is suitable do you think? d. How much salary a year do you satisfied with? e. Show some moved stori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walks. f. Describe your ideal job? 职业观教育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在学生回答问题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职业的认识。当然教师也要尊重学生意愿,不同学生有不同看法,正确的要加以肯定与表扬,对于错误离奇的观念想法,我们要帮助学生纠正与引导,以便为学生今后工作奠定良好的观念和状态。 2.时间观培养 加强时间观教育已成为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在教学Time这单元时,除了基本知识点外,还渗透了时间观的培养,同样笔者也设计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a. How many hours do people usually work in China a day?How many days do people usually work in China a month? b. Is working hours in China suitable? c. If you are the manager of a company,do you allow your clerk to come to work late? d. How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arriving lat e. e. If your work can’t be finished on time,will you be agreed to work overtime?Why? 教师以问题探讨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寻找答案,并形成良性互动的辩论氛围。学生既训练了口语,又加强了时间观认识,意识到时间对职场人的重要性。

如何让核心素养教学下的英语课堂更出彩#精选.

如何让核心素养教学下的英语课堂更出彩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表现在学习和创新中的综合能力,它是人才必备的内在需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以及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两个关键。依据这种分类, 课堂教学可以从情境、问题和交际三个切入点展开, 以“融合” 为主线, 贯穿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发展, 最终促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习的主阵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平台,尤其在我们英语教学质量还不尽人意的农村初级中学,课堂教学显得更为重要.当“核心素养”成为学校新的育人目标,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课堂如何承载这一目标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课堂教学要有人的身影 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为了教书而教书,而要有人的身影。我们要营造氛围,让踊跃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才能打造出彩的课堂。 我认为,要打造“出彩”的英语课堂,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泼的学生,非常乐意在教学活动中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们有着童言无忌的“直肠子”,爱说也敢说;他们有着展现自我的热情,爱演也敢演。表演是人与生俱来的愿望,每个人都愿意在合适的场合以最佳的姿态展示自己。然而,随着年级的增长,他们的这份“童真”反而被我们一板一眼的教学给束缚了,特别是到了高年级以后,很多学生已经遗失了这份“美好的踊跃”。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呵护学生们的这份“童真”,通过生活情境、动画视频、歌谣等形式,烘托出热烈、有趣又具有亲和力的活动氛围,让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加入到我们的英语实践中,把学生们这种不由自主的“踊跃”发展为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译林版英语7A Starter lesson 4 《Whose ...is it?》这个版块时,为了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我在口语训练前插入了一个“Guessing”小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我向学生们呈现了课前制作的百宝箱(纸箱子,内放一些学生平时常穿的衣服),选派小组代表摸出其中一件衣物,和同伴展开“whose…”的对话练习,并猜出这件衣物的小主人。通过这样的游戏方式,有效地点燃了班级的活动氛围,为接下去的口语训练做了热身铺垫,使得学生从被动的听一下子转向主动、踊跃的参与。

探讨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探讨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英语作为小学教育阶段重要基础课程,应积极承担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任,利用丰富的教学活动,健全学生人格,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欧盟的框架中八大核心素养之一,在这里的定义指使用外语交流,定义为“在适当范围的社会文化情境中理解、表达与解释的能力;跨文化理解、交流与协调能力”,涵盖知识、技能、态度三个层面。其中的知识包括外语词汇、语法及语言表达形式和社会习俗与文化方面的知识;技能包括口语会话、阅读、理解文本、使用词典等辅助工具及自学外语;态度包括欣赏文化多样性、对语言和跨文化交流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性:现今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也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

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是当前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老师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因此,在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综上所述,将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贯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是现代化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个性特征、教学目标等因素,创新小学英语教学课堂,运用正确的教学理念与手段,增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