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上第二单元4.认识感官(陈薇)

一上第二单元4.认识感官(陈薇)

一上第二单元4.认识感官(陈薇)
一上第二单元4.认识感官(陈薇)

苏教版小学科学第一册第2单元用感官观察

4.认识感官

沈阳市大东区和睦路小学

陈薇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中的第一课。本课的学习内容的设计思路是:先从自己熟悉的感官入手,分别用眼、耳、鼻、舌、皮肤进行观察,再认识感官的功能,最后拓展到对动物感官的认知。

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婴儿呱呱坠地,就开始用感官从周围世界获取信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观察能力逐步发展,这不仅增强了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更有助于他们区分主观的世界和客观的世界。一年级学生对自然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周围的事物总是想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这些都是人类探究世界的本能的观察行为。本课将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为载体,在解决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到好奇的小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观察伴随着今后的科学探究的每一步,逐渐学会各种观察的方法,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和观察品质。本课将以观察为起点,着力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与同伴互相指认眼、耳、鼻、舌、皮肤的活动,说出它们都是感觉器官。

2.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偿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

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3.观赏视频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食物的很多信息。

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各种声音的录音片段,PPT,不同味道的食物,丝绸和毛巾

教学过程设计

一、问题导入,揭示课题

每组出示2片树叶,谈话:大家看看这2片树叶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学生从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说出不同)

提问:我们是用什么器官比较出2片树叶的不同的?(学生答:眼睛)

提问:除了眼睛,我们身体还有什么部位帮助我们观察周围的事物呢?

学生交流:眼睛、鼻子、嘴(舌头)、耳朵、手

小结:我们身体的这些部位,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感官(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要利用这些感官帮助我们进行观察发现。

【评析】用眼睛看是学生最熟悉的观察方法,所以教学设计从眼睛看开始,带领学生进入观察的第一步。在学生对自己组内树叶描述时,教师要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给予引导,以提升学生的描述技能。

二、观察探究,认识感官

(一)听觉

1.播放录音,谈话: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学生听录音,回答

3.提问:刚才我们是用什么器官听到声音的?(学生答耳朵)

(二)嗅觉和味觉

1.出示三个杯子,分别放白酒、白醋、雪碧。谈话:你们面前的三个杯子都装有什么东西呢,大家用鼻子闻一闻,然后再尝尝它们的味道。但有两点需要大家注意,一是闻的时候不能用鼻子直接闻,应该用手这样扇着来闻。(教师示范)尝的时候呢,不能用嘴直接品尝,应该用筷子蘸一点尝。(教师示范)。教师强调,不认识的物品不能随便闻和尝。

2.学生用老师示范的方法对液体进行观察。

3.提问:我们用什么器官感知气味和味道的?

【评析】之所以选用白酒、白醋、雪碧这三种液体,是因为它们光用眼睛看基本分辨不出来,都是无色透明的(雪碧刚倒入会有气泡,但时间长了,气泡就消失了),这就需要用鼻子去分辨了。白酒和白醋都有刺激性气味,雪

碧也有淡淡的香甜气味,学生很快的把它们分辨出来。然后再让学生们用舌头去尝尝它们的味道,学生会品尝到辣、酸、甜的味道。

(三)认识触觉

1.出示毛巾和硬纸板。谈话:用身体不同部位(比如手、脸、胳膊)分别碰触毛巾和硬纸板,然后说一说你的感觉。(学生回答:一个硬,一个软;一个光滑,一个粗糙)。

2.提问:你们是用身体哪个器官感知到的呢?

【评析】教材中用脚来感知物体的软硬,光滑与粗糙。但对于北方的孩子,9月末已经天气很凉了,不适合用这种方法。在选材中对比越强烈效果越好,但出于安全和材料方便选取的角度考虑,没有用薄铁板,而是选用毛巾和硬纸板。还有就是学生往往认为手是感觉器官,所以在课堂上让他们用身体不同部位接触实验材料,引导认识手上和遍布人的全身的皮肤是一种感觉器官,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三、延伸拓展

1.不仅人有感官,动物也有感官,你知道哪些动物有特别灵敏的感官?

2.播放视频,介绍动物的感官。

3.请同学补充其它动物具有灵敏感官的故事。

【评析】通过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动物也有感官,有的还很灵敏,能帮助动物们发现其它物体,将对感官的认识从人拓展到其他生物,积累和丰富对人和动物感觉器官的感性认识。

教学片断赏析

“用皮肤感知软硬等教学片段”

师:每组桌子上都有毛巾和硬纸板,同学们可以用手、脸、胳膊等身体的一部分去触碰它们,你有什么感觉?

生:感觉毛巾很软,纸板很硬

师:你是用身体哪个部位感受到毛巾软,纸板硬的?

生:我是用手感觉到的

师:其他同学是用身体哪个部位感受到毛巾软,纸板硬的?

生:我是用脸感觉的

生:我是用脖子感觉的

生:我是用胳膊感觉到的

师:除了感觉到软硬,你还感觉到了什么?

生:感觉毛巾表面很粗糙,纸板就比较滑

师:你是用身体哪些部分感觉的?

生:我是用鼻子感觉到的

师:你是用鼻子闻感觉到毛巾粗糙,纸板滑的吗?

生:不是,我是用鼻尖在上面蹭感觉到的

师:也是就说你用鼻尖上的皮肤感觉到的,是吗?

生:是的

师:刚才我们用身体哪部分器官来感觉物体的软硬、粗糙光滑的?

生:用手

师:有的同学还用胳膊、脸等感受,实际上器官都包裹着皮肤,我们是用皮肤去感受冷热,软硬的。

【片段评析】关于身体表面的皮肤是感觉器官,这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也是本课的一个理解难点。学生对皮肤的认知比较模糊,仅是屏直觉思维,很片面地认为手是能感觉物体的冷热、毛糙细腻,是人体的感官。因此,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探究,指导学生进行身体其他部位的体验,引导学生把脸部、颈部、手臂、腿脚等身体部位获得的感觉联系起来,知道这些部位能有感觉就是因为表层的皮肤在起作用,由此帮助学生认识到皮肤才是人体获知外界信息的器官。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认识感官-》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认识感官-》

第4课《认识感官》 教学资源的开发 儿童科学学习的特点是: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最容易激发其学习兴趣,他们有能力完成的活动容易使其产生学习动机。本课教材学习活动设计的思路为:先从认识自己很熟悉的感觉器官入手,再到认识感官的功能,最后再将对感官的认识拓展到其他生物种类,以加深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设计教学活动的逻辑序列为:第一部分,通过互相指认感官的活动系统识别自己和同学的眼、耳、鼻、舌、皮肤五种感觉器官,会用“感官”这一名词概念表达;第二部分,学生做平时喜欢的“看图找小动物”的游戏活动,并通过识别事物的不同特点的操作活动来分别体验眼睛、耳朵、皮肤的观察功能,学会用一些词汇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描述;第三部分,将对感官的认识从人拓展到其他生物,积累和丰富对人和动物感觉器官的感性认识。 结合学生的实际和生活实际,本课在设计时选取了应季的主要水果桃子和香蕉来进行观察,把训练学生用比较准确地语言表达观察到的物体特征作为训练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使科学素养化身学生能感受到的实际存在,在一个一个连续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1.通过用不同的感官进行观察,知道眼、耳、鼻、舌、皮肤是人和动物的感官,了解人和动物用感官可以发现物体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表面粗糙程度等特点并去认识周围环境。 2.通过参与各种观察活动,运用体验、比较的方法认识感官的功能。 3.愿意参与合作学习,体验用感官进行观察的乐趣,乐于分享自己观察时的体验和收获。 教学重点:人和动物利用感官来观察和认识世界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认识感官的功能

时分秒的认识

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设计 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时间单位“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苏教版二年级下认识时分秒整理与复习

《时、分、秒整理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能正确读写出钟面上的时刻。 2、感受并体验1时、1分、1秒的持续时间,会合理选择时间单位填空。 3、在复习中进一步增强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能主动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以及相邻间时间单位的进率,初步建立有关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有关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正确说出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闹钟 6:30 铃响)谈话:早上,闹钟响了,在催小明起床呢?几点了?小明起床,刷牙,吃好早饭,该准备上学了,(出示电子表7:25:30)现在是几点啦? 2、小朋友们真不简单,还记得这两个时刻的读法。时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时、分、秒。 【设计说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说出两个简单的时刻,唤醒学生关于时分秒的认知,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 二、整理复习 1、粗看钟面。 ①出示钟面 引导:谁能介绍一下钟面上有些什么? 结合学生介绍,在黑板上事先画的钟面上标上数字和时、分、秒针(数字仅标出12、 6、3、9。) ②谁能完整地说一说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同桌先相互说说看。(板书时针、分针、秒针) □全班交流。(板书时针、分针、秒针的特征) 2.细看钟面 谈话:说一说,钟面上有多少个大格?多少个小格? 启发:钟面上时针、分针和秒针都在不停地走动着,大家看(演示钟面)。 想一想: 时针走1大格是几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几分钟?秒针走1小格是几秒?(同桌相互

(完整版)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

《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的第2课。本课重点呈现的是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在聚焦环节,通过对感觉器官作用的回顾,一是认识到“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二是认识到“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知道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探索环节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交流。我们的感官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明确各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够感知的信息,强调每个感觉器官只能够感知特定的信息。第二个活动“看下面的图片,说说我们看到的和我们想到的,并用词汇记录下来”,用眼睛观察图片,呈现出眼睛能够看到的事实与头脑中的想象的不同。认识到单独一个感觉器官有无法采集到的信息,综合使用多种感觉器官会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第三个活动“用五种感官实际观察物品”意图让学生将上一个活动的想象部分,通过其他感觉器官进行验证,给出事实现象的描述,再次对事实和想象加以区分,并使学生认识到人体对周围事物的认识需要多种感觉器官的合作。在研讨环节,通过研讨,让学生认识到每个感觉器官只能感知自己能够感知的信息,对于其他信息无能为力。多种感官一起观察事物,能够得到这个事物的更多信息,更加接近事实。拓展环节将感觉器官的研究与社会问题建立起关联,如残障人士缺失某些感觉器官,导致他们需要利用其他感觉器官来弥补,有时还需要各种辅助的科学仪器来帮助他们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 【学情分析】 从一年级开始,观察活动都要借助各种感觉器官来完成,所以学生对感觉器官的功能已经很熟悉了,有利于本课的教学。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感觉器官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认识事物、感受外界环境的变化等,但是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感觉器官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

一上科学《认识感官》教案

4、认识感官 教学目标: 1.通过与同伴互相指认眼、耳、鼻、舌、皮肤的活动,说出它们都是感觉器官。 2.观赏视频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是观赏视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3. 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 教学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具、学具准备:各种声音的录音片段 教学过程: 一、了解感官 谜语:两间房子一样宽,大门常开也常关,房里可容千万人,难容沙粒在里边。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谜语指的是我们身上哪个器官么?(眼睛)我们用什么来观察?提示: 用哪里来看?——眼睛。(眨眨眼睛) 用哪里来听?——耳朵。(摸摸耳朵) 用哪里来闻?——鼻子。(用力深吸一口气) 什么器官让我们吃出味道呢?——嘴巴(伸出舌头) 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是什么呢?——皮肤(摸摸自己的皮肤) 整理学生对感觉的已有认识,激发兴趣,引入利用感官进行的观察活动。 二、眼睛 师:接下来老师来试试小朋友们的火眼晶晶,看看谁的眼睛观察起来最厉害,13页的图片中有许多小动物,看看你能找出来几种? 1. 观察教材中森林的图片,你找到了什么小动物?

2. 这个小动物是什么样的? 3. 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大小? [当学生对自己找到的小动物进行描述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达给予帮助,例如:你讲给大家听的时候,可以说说小动物个头的大小,身体的形状、颜色;如果讲不出它的名字就说不知名的虫子或动物。注意事项刚入学的小朋友描述水平较低,教师可以帮助他们用一些科学词汇表达,但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表述,也不必对学生的描述准确度作太高的要求。] 三、耳朵 师:刚刚小朋友们带着老师走进森林里去用眼睛发现了许多小动物,接下来老师要邀请你们用耳朵来听听森林中的声音呢!用耳朵听,你听到了什么? 1. 多媒体播放各种声音(雨滴、照相机、小鸟、救护车、沸水、风声、狗叫、课间的吵闹声……) 2. 竖起耳朵,你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3. 声音好听吗?大声吗?你觉得大概是发生了什么事? 四、鼻子 师:接下来的游戏就更难了,老师这纸箱里面有一些好吃的东西,你们想知道是什么么?不能看哦,只能闻一闻, 1. 你闻到的东西是什么味道的? 2. 你喜欢什么东西的味道? 3. 我们什么时候会用到我们的鼻子? 4.不认识的东西可以用随便用鼻子去闻吗?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五、了解有些动物的感觉器官很灵敏 1. 你知道哪些动物的感觉器官也有了不起的功能?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图片资料或观看视频资料,狗的嗅觉、鹰的视觉、猫的触觉? 2.既然不同的感官有不同的作用,当一种感官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 该怎么办呢?请大家课后思考思考,我们下一节课讨论. 【板书设计】

时分秒的认识

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小时、分的时间观念。让学生懂得如何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时间单位的进率和钟点的认识。 教学难点: 学生对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表示1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表示1分,都不易弄清。对1时=60分这个进率感到不习惯。 教具准备: 例1、例2 的模具(钟面);一个能转动的钟面。游戏用的钟面和时间卡片。学生带一个自制小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出示一个小台钟 1.问:这是什么?(钟) 2.它有什么用呢?(能告诉我们时间) 对!钟表的作用是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二)看图提问 1.看数学课本的封面。 问:小朋友手里拿着一个钟,你会说出上面的时间吗? 2.出示挂图(三幅作息时间图) 问:这位小朋友叫明明,你能从这三幅图中看出明明的作息时间吗? 学生答,师小结: 瞧,明明把一天的时间安排得真好,而且他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我们要向他学习,好好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时间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时、分的认识(贴纸) 二、进行新课 (一)认识钟面 1.老师出示并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先看一看,数一数。 回答问题: (1)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 (2)每个大格分成()个小格。 (3)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学生看完,数完后先填写在<6>(练习纸)上。 订正时加问: ①从数字12到数字3一共有多少格?怎么知道的? ②从数字12转一圈又回到数字12共有多少小格? 2.出示(贴出)一个钟面: 在括号里填上多少个小格。 3.问:钟面上有几根指针、一样长吗?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教学]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教学]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 执教:沃先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七册第78页时分秒的认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2、会看钟面时间,能正确地说出钟面所表示的时刻,学会记时间的两种计量方法。 3、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认识和进率。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说出钟面所表示的时刻。 教具准备:钟面、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猜迷语。 师:现在我请小朋友来猜一个迷语。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嗒嘀嗒不停走,叫我按时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朋友。” 师:“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 生:“钟” 师: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钟,这些钟虽然大小不一,形状不同,但作用都是用来帮助人们掌握时间的。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明他是如何利用时间的。分别出示四副图,让学生试读。师:小明他很会利用时间学习生活,希望小朋友们也能做一个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好孩子。(出示文字“珍惜时间”) 师:我们要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就要学会看钟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几位新朋友。时、分、秒。(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认识钟面。 师:请小朋友们拿出自己的钟,先认真观察,然后告诉老师在钟面上你看到了什么,同座位的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师:哪位小朋友来告诉老师,在钟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三根针、数字、有好多小格子…… 通过提问、引导得出:12大格、60小格、三根针(一根时针、一根分针、一根秒针)。 板书:时针、分针、秒针、12个数 师:看到这些,你们想知道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怎样看时间,时针、分针怎么走,分针走一圈是几时,…… 师:小朋友们提的问题真不少,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认识一下时、分、秒。 2、认识秒。 师:秒针走一格就是1秒,秒针走一圈是几秒, (板书:走一格是1秒;走一圈是60秒)一秒时间到底有多长呢,请小朋友们把钟放在耳朵边听听,你听到了什么, 师:这嘀嗒一声就是一秒。它是在叫我们快点快点,现在请小朋友们把钟放在耳 朵边,跟着它一起念快点快点。 3、认识分。师:下面再请小朋友认真观察,看看秒针走一圈后,分针有什么变化,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课《认识感官》

第4课《认识感官》 教学资源的开发 儿童科学学习的特点是: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最容易激发其学习兴趣,他们有能力完成的活动容易使其产生学习动机。本课教材学习活动设计的思路为:先从认识自己很熟悉的感觉器官入手,再到认识感官的功能,最后再将对感官的认识拓展到其他生物种类,以加深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设计教学活动的逻辑序列为:第一部分,通过互相指认感官的活动系统识别自己和同学的眼、耳、鼻、舌、皮肤五种感觉器官,会用“感官”这一名词概念表达;第二部分,学生做平时喜欢的“看图找小动物”的游戏活动,并通过识别事物的不同特点的操作活动来分别体验眼睛、耳朵、皮肤的观察功能,学会用一些词汇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描述;第三部分,将对感官的认识从人拓展到其他生物,积累和丰富对人和动物感觉器官的感性认识。 结合学生的实际和生活实际,本课在设计时选取了应季的主要水果桃子和香蕉来进行观察,把训练学生用比较准确地语言表达观察到的物体特征作为训练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使科学素养化身学生能感受到的实际存在,在一个一个连续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1.通过用不同的感官进行观察,知道眼、耳、鼻、舌、皮肤是人和动物的感官,了解人和动物用感官可以发现物体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表面粗糙程度等特点并去认识周围环境。 2.通过参与各种观察活动,运用体验、比较的方法认识感官的功能。 3.愿意参与合作学习,体验用感官进行观察的乐趣,乐于分享自己观察时的体验和收获。 教学重点:人和动物利用感官来观察和认识世界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认识感官的功能 教学关键:创设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

苏教版小学科学第一册第2单元《认识感官》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第一册第2单元用感官观察 4、认识感官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中的第一课。本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组织学生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能描述事物的特点,从而初步建立“感官”的概念。由此实现科学课程标准上制定的关于低年段的要求:人和动物都有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会观察与描述物体的特征。 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婴儿呱呱坠地,就开始用感官从周围世界获取信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观察能力逐步发展,这不仅增强了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更有助于他们区分主观的世界和客观的世界。学生在第一单元对科学本质有了一些了解后,本课将以观察为起点,着力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眼睛、鼻子、耳朵、舌头、皮肤都是人体的感觉器官(感官); ●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科学探究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会发现并描述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科学态度 ●养成安安静静、仔细观察、耐心倾听的好习惯; ●乐于对生活当中常见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进行探究与分享。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 ●意识到自然界的生命体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准备: ●课件、洗净的橘子、闻香盒、学生活动手册。 ●学生课前洗净双手。 教学过程设计

一、问题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小朋友们,刚才你们怎么都安静下来啦?(生:听到了铃声) 2.提问:我们是用身体的哪一部分听到这上课铃声的?(生:耳朵) 4.思考:我们用耳朵倾听就知道上课,那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观察周围发生的事情? 4.学生交流:眼睛、小手、嘴巴(舌头)、鼻子。 5.小结:我们身体的这些部位,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感官(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要利用这些感官帮助我们进行观察发现。 【评析】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唤起体验,帮助学生快速聚焦本课主题——感官,初步了解眼、耳、口(舌)、鼻、手(皮肤)都是人体的感觉器官。由于课才开始,学生会认为嘴巴、手是感官,教师不用急着否定,可以在接下来的探究活动中体悟发现,做进一步地探究与概念纠正。 二、观察探究,认识感官 1.出示图片,激趣:用眼睛看,你能找到几种动物?(生上台指认) 2.追问:你的眼睛真厉害,竟然把这个小动物找出来了。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怎么发现它的? 3.学生交流,介绍动物特征。 4.提问: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用小耳朵听听,你能听到哪些动物的声音? 5.音频播放,学生辨识。 6.拓展:再用耳朵听听,我们教室外面有哪些声音呢?想一想他们在干什么?(生互动交流) 7.(出示闻香盒)谈话:我们来玩个游戏吧!老师在盒子里放了个好吃的,在不打开盒盖的情况下,你能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8.学生讨论:用鼻子闻一闻。 9.科学方法指导:挥扇法闻气味。 10.学生板演,分组活动。 11.提问:你闻到的是什么气味?描述一下这是一种怎样的气味? 12.谈话:小朋友们都有个灵敏的鼻子,发现里面是橘子,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吧(学生品尝)。 13.交流:说说你吃到的橘子味道是怎样的? 14.提问:你们方才剥橘子皮时,有什么感觉?(生交流) 15.讨论:用你的小脸蛋触碰一下橘子皮,有这种感觉吗?用手臂去触碰一下呢?腿呢?(生交流) 16.谈话:我们的小手、脸蛋、裸露在外的手臂、腿,都能感觉到橘子皮软软的,凉凉的,是因为这些部位的表层覆盖着皮肤,我们就是靠皮肤来进行感觉的(板书:皮肤)。

时分秒的认识(1)

时分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时间单位“秒”的认识;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和简单的时间计算。课时划分:本单元共3课时,第一课时,教材60-61页秒的认识;第二课时,教材62页例1和例2时间的计算;第三课时,时间的计算练习课,第四课时,教材67页的填一填,说一说。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发展性目标: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重难点】 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难点是:建立秒和分的时间观念。 【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时针和分针的基础上进行介绍的,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根据本单元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多采取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来理解时分秒的知识。教学方式上主要采用了体验式

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思考、实践、猜测、汇报交流等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感。 (一)秒的认识 1.教材59页,主题图 结合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教学时可以用回忆奥运会开幕倒计时的场景,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每天新闻联播前面也有这样的倒计时,还可以拿一个钟让学生听一下“滴答声”,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 2.教材60页,秒的认识和“1分=60秒” (1)教材直接说明:计量很短的时间要用比“分”小的单位“秒”,然后提出问题“怎样计量?”引出钟表上的秒针。教材上呈现了商场里钟表柜台的情景,图中的大部分钟表上都有秒针,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下。 (2)让学生利用不同的计时工具来进一步认识秒,并探索1分=60秒的关系。在这儿,教材提供了机械钟表、电子钟表、秒表。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机械钟表上有三根针,秒针走得最快,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1圈(60格)时分针走1格,所以1分=60秒。在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学生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钟表方面的经验和知识,这个活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秒针走得最快,时针走得最慢?”进一步体会时、分、秒之间的关

认识感官

认识感官 【教学目标】 1.通过与同伴互相指认眼、耳、鼻、舌、皮肤的活动,说出它们都是感觉器官。 2.观赏视频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是观赏视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3. 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 教学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具、学具准备】各种声音的录音片段 【教学过程】 一、背诵成语接龙 二、眼脑机能训练,手心敷眼缓解眼疲劳操 三、科学坐姿 导入: 谜语:两间房子一样宽,大门常开也常关,房里可容千万人,难容沙粒在里边。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谜语指的是我们身上哪个器官么? 学生回答:眼睛 师:眼睛有什么用途谁知道? 活动一: 师:眼睛可是好宝贝,通过眼睛我们可以观察到事物的大小,看到它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可是观察也不仅仅是看哦,观看图片,认识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皮肤遍布全身。 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是啊,人身上可真多宝啊!眼睛、鼻子、舌头都能帮助我们观察事物,除了这些你还从自己身上找到哪些宝贝可以帮助你观察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12页的图片。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板书(眼、耳、鼻、舌、皮肤)注意:手不是感觉器官,手上和遍布人的全身的皮肤是一种感觉器官,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活动二:观察图片,找出不同小动物,描述小动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师:接下来老师来试试小朋友们的火眼晶晶,看看谁的眼睛观察起来最厉害,13页的图片中有许多小动物,看看你能找出来几种? 学生用眼睛自己观察寻找并交流,介绍自己找到的小动物。 当学生对自己找到的小动物进行描述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达给予帮助,例如:你讲给大家听的时候,可以说说小动物个头的大小,身体的形状、颜色;如果讲不出它的名字就说不知名的虫子或动物。(注意事项刚入学的小朋友描述水平较低,教师可以帮助他们用一些科学词汇表达,但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表述,也不必对学生的描述准确度作太高的要) 活动三:用其他感觉器官观察物体,描述物体在气味、味道、轻重、厚薄、粗糙光滑等方面的特征

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认识感官》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针对以上情况,我本学期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上科学课。在课堂上,我充分利用教具,运用各种小游戏、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科学,知道基础的科学知识,为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夯实基础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信息技术 应用 导入谜语:两间房子一样宽, 大门常开也常关, 房里可容千万人, 难容沙粒在里边。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谜语指 的是我们身上哪个器官么? 学生猜测,一年级 小朋友可能一时猜 不出答案,教师可 适当引导 学生回答:眼睛 多媒体展 示谜语 活动一:观看图片,认识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皮肤遍布全身 眼睛可是好宝贝,通过眼睛 我们可以观察到事物的大小,看 到它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可 是观察也不仅仅是看哦,老师这 里有两杯看上去一样的液体,你 知道它们是什么? (教师出示一杯醋,一杯白 开水,邀请学生用自己的办法分 辨) 小朋友们可真聪明,是啊, 人身上可真多宝啊!眼睛、鼻子、 舌头都能帮助我们观察事物,除 了这些你还从自己身上找到哪 些宝贝可以帮助你观察呢?我 们一起来看看书上12页的图片。 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板书 (眼、耳、鼻、舌、皮肤) 学生看图: 说出五种不同感觉 器官 注意:手不是感觉 器官,手上和遍布 人的全身的皮肤是 一种感觉器官,是 人体最大的感觉器 官 多媒体展 示注意事 项

活动二:观察图片,找出不同小动物,描述小动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接下来老师来试试小朋友 们的火眼金睛,看看谁的眼睛观 察起来最厉害,13页的图片中有 许多小动物,看看你能找出来几 种? 当学生对自己找到的小动 物进行描述时,教师可以对学生 的表达给予帮助,例如:你讲给大 家听的时候,可以说说小动物个 头的大小,身体的形状、颜色; 如果讲不出它的名字就说不知 名的虫子或动物。 学生用眼睛自 己观察寻找并交 流,介绍自己找到 的小动物 注意事项:刚入学 的小朋友描述水平 较低,教师可以帮 助他们用一些科学 词汇表达,但不要 轻易打断学生的表 述,也不必对学生 的描述准确度作太 高的要求。 多媒体展 示课本13 页的图片 和答案 活动三:用其他感觉器官观察物体,描述物体在气味、味道、轻重、厚薄、粗糙光滑等方面的特征 刚刚小朋友们带着老师走 进森林里去用眼睛发现了许多 小动物,接下来老师要邀请你们 用耳朵来听听森林中的声音呢! (例如:风声雨声流水声、小动 物发出的声音等) 接下来的游戏就更难了,老师这 纸箱里面有一些好吃的东西,你 们想知道是什么么?不能看哦, 只能闻一闻,谁来试一试。(用 鼻闻和用舌尝水果活动的建议 选择气味比较明显的水果或蔬 菜,如柠檬、芒果、橘子洋葱、 韭菜等,切成块,装入盒子。观 察的顺序通常是一看二闻三尝, 强调对不认识的物品不能随便 闻和尝) 快下课时,领学生到操场上用 手、脚等感受草地、沙地、水泥 地,说出自己的不同感觉。(描述 不同时,要组织学生试着用冷、 学生根据教师播放 的声音,判断声音 的来源 开展本活动,要组 织学生先闻再品 尝。日常生活中, 学生对气味和味道 的描述经常会有混 淆,教学时要强调 闻到的是气味,尝 到的是味道。描述 感觉时,要组织学 生试着用香香的、 淡淡的、甜甜的、 酸酸的、咸咸的等 词语来描述 学生用手触摸石 头、水泥地面和木 多媒体播 放各种声 音(雨滴、 照相机、 小鸟、救 护车、沸 水、风声、 狗叫、课 间的吵闹 声)

时分秒的认识

《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课例 《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2、使学生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间,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突破重难点: 重点:认识钟面上的时间 难点: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 教法与学法推荐: 教法:本课知识比较抽象,结核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激情导入,设计动画课件来教学。 学法:在课件所创设的情景中学习: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师生齐准备 教师:课件,钟表模型,钟面图片。 学生: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一、出示声音,创设情境

师:“嘀哒,嘀哒”,这是什么声音? 生:这是钟表的声音。 小结: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劳动,都有一定的时间,钟表可以告诉我产时间,这节课我们要认识钟面。 板书:时、分、秒 二、展开新授: (一)认识钟面 1、昨天老师请你们回家仔细观察钟面,现在请你们同桌交流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谁愿意上来交流一下。 2、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钟面,上面分成12大格,还有1-12这些数,和你们家的钟面一样吗?下面请小朋友看仔细,一大格之间有什么变化? (一大格里面有5小格) 那么两大格呢?三大格呢?……到12大格就有60小格。 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钟。 分针走1大格就是5分钟。如果是5大格呢?9大格呢?分针走一圈呢?如果是两大格两小格呢? 3、时针和分针之间有什么秘密?(学生同桌讨论、交流) (课件演示时针和分针的变化),得出结论:1时=60分 那么2小时等于多少分呢?240分等于几小时? 4、我们一节课是40分钟,再过多少分就是1时?你知道1小时里能做些什么呢?

4、认识感官 西街小学 原凤年

4、认识感官 西街小学原凤年 一、用眼睛观察 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位朋友,苹果妹妹,大家来说一下它的样子可以吗??还有我的香蕉叔叔!太厉害了!! 师:你是用什么来观察的?生:眼睛 师:其实眼睛就是我们的感知器官其中重要的一个!板书:感知器官:眼睛 除了眼睛还有那些感知器官呢? 二、用耳朵听 师:刚才通过眼睛观察了树林中的小动物,树林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认真聆听。 (播放声音:羊、蜜蜂、鸟、狼、狂风、雨声) 你们听到了什么?谁来分享。 师1:他听到了雨声,能模仿一下吗? 师2: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生:狼叫)你们听到了吗?全班一起学一学 师3:你听到了鸟叫,是怎样的叫声? 师:刚才是谁帮助我们听到这么多有趣的声音的?(生:耳朵) 耳朵,可以帮助我们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板书:耳朵听声音) 师:看来你们的小耳朵都很灵,接下来我们再听一遍,这一次,加大一些难度,请你边听,边想象声音所描绘的画面,把这些画面串联起来,编成一个小故事,告诉大家树林里可能发生了什么。 (播放声音) 这样,给你们一点思考的时间,先跟同组的小伙伴说一说,等会全班交流。(巡视:引导狼来了的故事,喜洋洋灰太狼的故事....) 生1:... 生2:... 师:同学们说的真棒,看来耳朵和眼睛一样,都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外面的世界。在科学上,我们把像这样的器官,叫做感觉器官,简称感官,今天我们就一同来认识感官(板书:认识感官) 三、用鼻子闻、用舌头尝 师:想一想,除了眼睛、耳朵,还有哪些感官可以帮助我们观察? (生:鼻子)师:鼻子可以怎样帮助我们观察? 师:注意,鼻子可以帮助我们闻物体散发到空气中的气味。(板书:鼻子闻气味) 师:生活中,你都闻到过什么样的气味? 生1:香味、臭味 生2:酸味(师:你在哪里闻到酸味?哦,是橘子一拨开,散发到空气里的气味)师:除了鼻子,还有其他感官吗? 生:嘴巴 师:你的意思是嘴巴里的小舌头,舌头可以帮助我们来尝味道。(板书:舌头尝味道)你品尝过什么样的味道?

认识时分秒教学

《认识时、分》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认识时、分”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教学内容。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能认读整时,对时间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教材主要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等。这节课是“认识时、分”的第一课时,要掌握的知识很多,而时间单位具有抽象性,时间进率具有复杂性,低年级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接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钟面,探究钟面上的小格、大格以及时间单位时、分,知 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探索、合作意识。 3.组织学生一分钟体验,并渗透惜时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钟面上的大格、小格,知道钟面上1时、1分的时间规定,体会1时、1分的时间长短,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体会1时、1分的时间长短,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孕伏关键 教师谈话激趣:同学们喜欢玩棋吗,看,这是老师自己设计的圆盘跳格棋,想试一试吗? 说明游戏规则:(1)分男生、女生两队进行比赛;(2)从起点开始,按骰子上的点数和提示走棋;(3)先回到起终点者为赢。 开展游戏。 男生、女生各选一个代表到电脑上操作。 女生代表操作键盘,电脑中骰子转动停止后播放录音: 前进3大格。 学生一起思考“从哪里到哪里是1大格?”(学生指

对后,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大格”) 男生代表操作键盘,电脑中骰子转动后播放录音:前进4小格。 学生思考“从哪里到哪里是1小格?”(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小格”) 女生、男生交替操作,电脑以“有奖竞答”的形式提示学生依次解决下面的问题: ——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 ——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 ——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 最终男女生都到达了终点,双赢! 教师提问:这个圆盘跳格棋像什么?随即将棋盘变成钟 面。 组织学生观察钟面上有些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电脑依次出示时针、分针、1~12这12 个数,还有大格和小格。得出钟面上也有12个大格、每个 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是60个小格。 二、自主探究、建构时分 1.认识感悟1分 教师引入话题:你们会看1分钟吗,钟面上怎样表示1分钟的。 学生回答后,电脑用内置放大镜放大钟面的左上角四分之一处,演示1分钟分针走了多少。学生充分感悟后教师板书: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 教师接着提问:那1分钟究竟有多长呢?我们一起来唱《幸福拍手歌》,看1分钟能唱到哪里。 1分钟内到底能做哪些事呢?组织学生从写字、跳绳、口算中选一件事情来亲自体验。 学生汇报后请学生闭眼想1分钟歌唱到了哪里,自己一分钟做了多少事 接着,老师播放 1分钟的其他活动资料: (1)小朋友走100步大约用时1分钟。(课前学生体验走100步的照片)(2)一些路口红灯等待的时间是1分钟。(路口红灯显示60秒的照片)(3)老师写13个粉笔字大约用时1分钟。(接触学生时老师在黑板上写粉笔字的照片“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欢迎你!“)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课认识感官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课 认识感官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第4课《认识感官》 教学资源的开发 儿童科学学习的特点是: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最容易激发其学习兴趣,他们有能力完成的活动容易使其产生学习动机。本课教材学习活动设计的思路为:先从认识自己很熟悉的感觉器官入手,再到认识感官的功能,最后再将对感官的认识拓展到其他生物种类,以加深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设计教学活动的逻辑序列为:第一部分,通过互相指认感官的活动系统识别自己和同学的眼、耳、鼻、舌、皮肤五种感觉器官,会用“感官”这一名词概念表达;第二部分,学生做平时喜欢的“看图找小动物”的游戏活动,并通过识别事物的不同特点的操作活动来分别体验眼睛、耳朵、皮肤的观察功能,学会用一些词汇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描述;第三部分,将对感官的认识从人拓展到其他生物,积累和丰富对人和动物感觉器官的感性认识。 结合学生的实际和生活实际,本课在设计时选取了应季的主要水果桃子和香蕉来进行观察,把训练学生用比较准确地语言表达观察到的物体特征作为训练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使科学素养化身学生能感受到的实际存在,在一个一个连续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1.通过用不同的感官进行观察,知道眼、耳、鼻、舌、皮肤是人和动物的感官,了解人和动物用感官可以发现物体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表面粗糙程度等特点并去认识周围环境。 2.通过参与各种观察活动,运用体验、比较的方法认识感官的功能。 3.愿意参与合作学习,体验用感官进行观察的乐趣,乐于分享自己观察时的体验和收获。 教学重点:人和动物利用感官来观察和认识世界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认识感官的功能 教学关键:创设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

小学科学认识感官教学设计模板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捉升口我 《认识感官》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中的第一课。本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组织学生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能描述事物的特点,从而初步建立“感官"的概念。山此实现科学课程标准上制定的关于低年段的要求:人和动物都有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会观察与描述物体的特征。 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知识 仁知道眼晴.鼻子.耳朵.舌头、皮肤都是人体的感觉器官(感官); 2、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敬。科学探究 仁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2、会发现并描述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科学态度 1、养成安安静静、仔细观察、耐心倾听的好习惯; 2、乐于对生活当中常见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进行探究与分享。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 意识到自然界的生命体是多种多样的。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婴儿呱呱坠地,就开始用感官从周围世界获取信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观察能力逐步发展,这不仅增强了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更有助于他们区分主观的世界和客观的世界。学生在第一单元对科学本质有了一些了解后,本课将以观察为起点,着力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所以本课以观察、感触为接触点,学习本课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探究发现,是这一年龄段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最佳方式,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单板为有趣,从而帮助学生更细致地观察与交流。但山于学生刚接触科学学习,独立探究的能力还很薄弱,所以在这里教师要很好地发挥引领者的角色,以便帮助学生有序观察,从而提拓他们科学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为支持教师的教,找箱声效、视频与PowerPoint相结合,增强直观性,趣味性;为支持学生的学,则选择了录播室的学习环境,并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增强自主性、实效性。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创设情 境 1 ?谈话:(老师 发出鼓掌的声音) 小朋友们,刚才你 们听到了什么? 2?提问:我们是 生:听到了鼓掌声 生:耳朵 调动多种感官;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 示本节课题。

认识时分秒练习题

认识时分秒练习题1 、填一填 1、有些钟面上有3根针,他们分别是()、()、(),其中()走得最快,它走一圈是();()走得最慢,它走一大格是()。 2、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计量很短的时间时,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 3、秒针走小格疋()秒,走圈疋()秒, 也就是()分钟。 分针走小格疋()分,走圈疋()分,也就是()小时。 4、秒针从钟面上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5、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个小格。钟面上共 有()个小格。分钟走1小格的时间是()。秒钟走()小 格是1分。 6、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约40 ()(2)妈妈每天工作8 ( ) (3)小红跑50米的成绩是9 () (4)做一次深呼吸要4 () 6)小明每天大约睡觉9 ((5)跳绳15下用了10 ()( (7)小明吃饭用了20 () (5)从北京到长春坐火车大约需要9 ( ) 7、在O填上“ >”、“ <”或“二” 6分O 60秒160 分O 3时 4 分O 200秒 2 时O 200分 8体育老师对第一小组同学进行50米测试,成绩如下:小红用9秒,小丽秒,小明8秒,小军10秒,他们中()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二、相信自己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X”)(5分) 1、分针从6走到9表示经过了15分 ( ) 钟。 2、秒针从6走到12表示经过了30秒。( ) 3、6 分=600 秒。( )

( ) 4 ( ) 5 ( ) 6 1大 ) 7 8 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 ( ) 9 是 6:45 ( ) O ( ) ( ) O ( ) i 时50讦30 6 f 40 分 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秒针正好走 四、连一连。 三、请你按时间的长短排序。 10 .时针在5和6之间,分针指着9 12.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10:2826 时55 O 2S 杪 2 时 15 ^25 # 35秒6 分6 时49分3秒 ( ) 分针走1大格时针就走一小格。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 五、根据已知的时间,给下的钟面画上时针、分钟或秒针。 2小时=20分。 5分 11 .时针和分钟都指着12时是12时整。 钟面上有3根针,最短的时针,最长的是秒针。

苏教2017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上册《2单元 用感官观察 4 认识感官》优质课教学设计_12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 4.认识感官 【教学目标】 1. 通过与同伴互相指认眼、耳、鼻、舌、皮肤的活动,说出它们都是感觉器官(简称感官)。 2. 观赏视频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3. 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点】 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 【教学难点】 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每组闻香盒1个、食物(或水果)若干(每组最好不一样)、地毯1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用眼睛看 1. (出示课本13页图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图片,睁大眼睛看一看,你能找到几种小动物? 2. 学生寻找隐藏的动物。(从上往下:蛾子、竹节虫、蝗虫、毛毛虫、青蛙、) 3. 小朋友们,真厉害,个个都是火眼金睛,找到了这么多的小动物。那是什么帮助我们找到这么多小动物的?(眼睛)我们通过眼睛来(看),看到了它们有不同的(颜色)、(形状)。(板书:眼睛看颜色、形状[建议一年级板书用正楷字在黑板贴写并标上拼音]) [设计意图] 眼睛作为我们观察世界的主要器官,需要一个略具挑战性的任务才能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副隐藏有小动物的图片,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有了好奇心和好胜心,课堂便成功了一半。 二、创设游戏,用耳朵听 1. 过渡:(出示森林图片)那么这个大森林里还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在听的时候我们可以闭上眼睛,仔细的听一听,想象一下你听到的画面,初步判断一下你听到了什么? 2. (播放声音)学生闭眼倾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