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种植体排名 种植体品牌大全

种植体排名 种植体品牌大全

种植体排名 种植体品牌大全
种植体排名 种植体品牌大全

随着种植牙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被医患者广泛的认可,种植牙技术也早已突破了单一化的水平,呈现多元化发展。目前,全球约有300种种植牙系统,面对众多种类你是否迷惑?

怎样的种植体才适合你?这里先介绍临床上最常见的六大种植体系统,简要特点对比如下:1、Nobel Biocare(瑞典诺贝尔种植体)

国际领先

品牌优势:超过40年的临床应用,历史悠久,世界级口碑

快速种牙:旗下的Nobel Active系列,为即刻种植、即刻负重的设计典范

微创舒适:微创手术模式,手术轻松,术后反应小

2、 ICX(德国种植体)

精工杰作

安全坚固:ICX-templant?采用四级冷作钛变体,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优异

经典荟萃:设计体现了平台转换、超亲水性表面特性,仿生式螺纹等当代种植体的关键理念,成功率达到99.27%

适用广泛:完善的种植体系,满足各种骨质条件的种植修复

3、ITI(瑞士种植体)

国际牙种植联盟推荐

简单精准:按照“手术导板”制作的义齿种植体和修复体将完全符合口腔比例,使手术时间短,且更精准安全

微创可视:电脑自动化处理口腔三维CT数据,制作出可视化的“手术导板”后,医生和患者

均可预先看到精确的手术模型和种植效果,方便术前沟通,无异议即可进行一次无切口、不

翻瓣、无缝合的微创手术,治疗过程无不适感,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适用广泛:全口或半口缺牙、缺牙的后方没有真牙、前牙脱落等

4、DENTIS(韩国种植体)

媲美欧美,奥齿泰登特司植体都是很优秀植体品牌

性价比高:具备当今植体的先进理念,Superline将根型植体的优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品质卓

安全稳定:成熟的表面处理,生物相容性好,性能稳定

即刻首选:宽颈、三重锥度和螺纹的设计,具有杰出的初期稳定性,4~6颗种植体即可实现

全口修复

5、Cortex(以色列种植体)

国际认可

即刻种植:Dyamix及Saturn均有优良的初期稳定性,疗程短,手术次数少

简单快捷:创新的设计,独特的一体化包装,操作简便

6、BICON(美国种植体)

最佳外观

即刻种植:采用国际领先的"数字全息即刻种植牙技术",革命性改变了21世纪的口腔种植系

最佳外观:种植过程安全、快速、精准,能促进牙龈健康,尤其适用于那些希望获得最佳外

观效果的植牙患者

友情提醒:种植牙是一项“高精尖”的口腔修复技术,需要具备相当高的技术和精密的设

备条件,要求从事种植工作的人员,均应具备口腔医学各专业系统知识与熟练的技能。

云南花卉产业现状及其发展

云南花卉产业现状及其前景 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20111070139 李斌 摘要:花卉业作为一种高效农业产业,在农业及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且在美化城市面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观光旅游、促进情谊交往、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本文主要讲述云南花卉产业现状的优势劣势,并设计云南花卉产业未来所应该前行的道路。 关键词:云南、花卉产业、现状、前景 花卉不仅是构成现代环境不可缺少的特殊媒介物,而且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社会品位和思想素质的重要载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花卉业既是传统农业的一个分支,又是一个新的兴产业。随着社会的进步,花卉业作为一种高效农业产业,在农业及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下主要讲述云南花卉产业现状的优势劣势,并设计云南花卉产业未来所应该前行的道路。 1.云南花卉产业的现状 1.1概述: 云南自九十年代初进行商品花卉开发至今,花卉产业取得了迅猛发展。1999 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已达25935亩,90%以上的产品销往全国37个大中城市,拥有全国40%左右的鲜切花市场,并开始规模化进入东南亚、东亚市场,已形成以温带鲜切花生产为龙头,以昆明为中心,向各地扩散的发展态势。近年来,云南鲜切花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已建成25万平方米的自控温室大棚;初步建立市场营销网络,拥有全国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花市和一些自发性的花卉交易市场,如昆明尚义街鲜花批发市场、宜良端午节花市等。全省共有花卉生产企业283家,其中鲜切花生产企业79家,约10000户农户从事花卉生产。 1.2 优势:

1.1.1 种质资源优势 云南北高南低的地势,错综复杂的地形,印度洋西南季风、南太平洋东南季风及青藏高原气团的交替影响,形成了包含从热带到极地各种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云南素有植物王国的美称,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拥有1 7000种高等植物,野生观赏植物有2500多种,八大名花享有盛名,还有众多的国兰野生种,是世界上观赏植物宝贵的种子基因库,这也是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资源优势。 1.1.2 气候资源优势 云南省地域辽阔,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多个气候带,加上地形、海拔、降水、光照等的不同和变化,形成多种生态类型和气候类型,具有可周年生产花卉的优势,同时在品种结构和上市时间方面调剂的余地很大。境内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大的灾害性极端气候,特别是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地区更是四季如春,十分有利于鲜切花周年种植和均衡生产,是我国少有的鲜切花生产的最适宜区,世界上主要的鲜花类在这里都能实现规模化生产。 1.1.3 人力资源优势 花卉是鲜活产品,花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云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2002年全省乡村劳动力1990.44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750万人,占总劳动力的37.68%。 劳动力充足,加上地方特色花卉产区种植花卉史历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种花技艺和经验,因此在花卉产业竞争中具有相对的成本优势。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保证了花卉成本的降低,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同时,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也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花卉产业,这也为云南花卉的产业化提供了条件。加之云南省土地、人工资源廉价而丰富,构成了云南省发展花卉产业的综合资源优势。 1.1.4 区位优势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起步于民间,发展于民营” ,通过广大 农户根据市场消费需求的效益比较分析,以市场为导向,在适宜地区选择了花卉生产种植作为种植结构调整的品种,10 多年来 一个新的农业种植品种---- 花卉已经成为云南农业种植业新的经 济增长点,呈现出勃勃生机,产业前景明朗。 一、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1、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历程 云南花产业起步之时,只有几亩地、几万元的产值,发展到 1994 年,以呈贡县花农为主的花卉种植面积为6000 亩,鲜切 花产量达到 2.1 亿枝,已排全国第一。 从二十世纪90 时年代中期开始,特别在近10 年的发展过 程中,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 深化,花卉产业开始从农户自发进行种植业调整,逐步转向政府 引导、企业参与的新格局,国家、省政府及省花卉产业联合会, 审时度势,高度重视,积极培育花卉产业,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 使云南花卉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形成了以鲜切花为主导的新格局。 云南花卉产业经过10 多年不懈努力的发展,截止至2005 年末,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4 万亩,花卉总产值60 亿元。鲜切花产量36 亿枝,鲜切花产量连续 12 年全国排名第一。花

卉产品出口创汇额达到5000 万美元。形成了以鲜切花为主体, 盆花、盆栽观赏植物、绿化苗木、地方野生特色花卉等多品种产 业化发展,以花卉企业为主导、花农为主体的生产格局。目前全 省花卉企业1035 家;花农合作组织115 个;从事鲜切花、盆花 及食用、药用、工业用花卉生产种植的农户75662 户。 云南省 1998 —2005 年花卉种植情况单位:公顷 年份 品种19981999 年2000 年2001 年2002 年2003 年2004 年2005 年年 花卉2146.43402.25671.76262.47864.710600.21426.3223572.23 切花972.81729.11995.12596.23429.74933.05520.145990.24切叶 6.68.730.834.341.437.873.4889.10干花 6.7 5.039.1242.6254.3238.2143.0387.63盆花140.7334.1335.6428.1285.3333.9375.21403.41观叶盆花126.6184.3122.8125.441.260.2128.52143.25盆景36.142.494.398.417.928.5107.36105.19观赏苗木90.2237.9220.3137.1121.5185.14546.216148.62花卉种苗384.771.992.878.960.257.882.63129.32花卉种球118.355.163.047.539.6218.9225.57124.21花卉种子38.756.3772.780.214.045.520.8112.8草坪70.1423.3477.11186.2970.3300.5247.53397.04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花卉产业的发展“起步于民间,发展于民营”,通过广大农户根据市场消费需求的效益比较分析,以市场为导向,在适宜地区选择了花卉生产种植作为种植结构调整的品种,10多年来一个新的农业种植品种----花卉已经成为农业种植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呈现出勃勃生机,产业前景明朗。 一、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1、花卉产业发展历程 花产业起步之时,只有几亩地、几万元的产值,发展到1994年,以呈贡县花农为主的花卉种植面积为6000亩,鲜切花产量达到2.1亿枝,已排全国第一。 从二十世纪90时年代中期开始,特别在近10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花卉产业开始从农户自发进行种植业调整,逐步转向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新格局,国家、省政府及省花卉产业联合会,审时度势,高度重视,积极培育花卉产业,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使花卉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形成了以鲜切花为主导的新格局。 花卉产业经过10多年不懈努力的发展,截止至2005年末,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4万亩,花卉总产值60亿元。鲜切花产量36亿枝,鲜切花产量连续12年全国排名第一。花卉产品

出口创汇额达到5000万美元。形成了以鲜切花为主体,盆花、盆栽观赏植物、绿化苗木、地方野生特色花卉等多品种产业化发展,以花卉企业为主导、花农为主体的生产格局。目前全省花卉企业1035家;花农合作组织115个;从事鲜切花、盆花及食用、药用、工业用花卉生产种植的农户75662户。 省1998—2005年花卉种植情况单位:公顷

省1998—2005年花卉种植情况趋势图 单位:公顷 5000 10000150002000025000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本表、图引自省花卉产业联合会编著《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与研究》及2004年、2005年《省花卉产业统计报表》) 2、省花卉产业发展区域布局概况 省花卉产业发展初期,花卉生产主要集中在以呈贡为主的滇中局部地区,种植品种也相对单一,基本上是温带鲜切花。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结合传统的生产基础、资源、区位和社会经济条件,遵循适地适栽的原则,花卉产业初步形成相对合理的区域布局: (1)滇中地区形成了以、、、为主的温带鲜切花片区,这个片区是花卉产业的特色区域; (2)滇南地区宣传了以西双版纳、及元江、峨山为主的热带花卉及配叶植物片区;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花卉产业升级的意见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花卉产业升级的意见 【法规类别】农业管理 【发文字号】云政发[2002]152号 【发布部门】云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2.12.20 【实施日期】2002.12.2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花卉产业升级的意见 (云政发[2002]152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各大专院校,中央驻滇和省直各大型企事业单位。 花卉产业是推动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和绿色经济强省建设的重要力量,对发挥我省资源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为加快我省花卉产业升级,提高我省花卉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抓住机会,应对挑战,促进花卉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花卉业是一个新兴的大产业。花卉产业是包括鲜切花、盆花、干花生产,绿

化、园林园艺工程,花卉包装、运输、销售以及设施生产、物资供应、科研技术服务等配套行业在内的大产业。产品以切花、切叶、干花、盆栽植物、观赏和生活绿化苗木及草坪为主,兼有花卉种苗、种球、种籽,食用与药用花卉,工业及其他用途花卉及包装材料、温室设备及相关产品。 (二)花卉产业已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我省是世界上最适宜花卉生产地之一,具有发展花卉产业的气候、地理和物种优势。“九五”以来,花卉产业已经成为生物资源开发的重要产业,初步形成门类和产品较为齐全的花卉产业体系,建成以昆明呈贡斗南为代表的规模化花卉种植基地和交易中心,在产业体系完备性、鲜切花市场占有率、花卉市场发育程度方面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为花卉产业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到2001年底,全省鲜切花产量达到16亿枝,花卉产业总产值达28亿元。 (三)抓牢发展机遇。近年来,世界花卉消费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国内花卉消费也保持16%以上的增长速度,花卉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同时,世界花卉生产正由传统花卉生产国向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新兴花卉生产国转移,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花卉出口的贸易环境也将不断改善。要抓住机遇,乘势推动我省花卉产业的迅速成长壮大。 (四)积极应对面临的挑战。我省花卉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还较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很少,花卉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云南花卉”的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还不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还不强。面对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我省花卉产业的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数量扩张型向既要加快数量规模的扩张,更要依靠提升质量效益型转变。这是促进我省花卉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努力实现产业发展升级目标 (五)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促进产业升级和加快发展这条主

云南花卉产业市场分析

2016年云南花卉产业市场分析2016年云南花卉产业持续稳步发展,鲜切花产量连续23年全国第一,占全国75%的市场份额。 2016年,云南全省花卉种植面积万亩,总产值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和%;出口额亿美元,同比增长10%;花农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21%;全省花卉企业2136个,同比增加%;花农生产合作组织489个,同比增加%。 “云花”产业重点品种产销两旺,重点优势产品鲜切花和盆花的种植面积分别为万亩和万亩,较上年增长%和%;产量分别为亿枝和亿盆,同比增长%和%;产值分别为亿元和亿元,同比增长%和%。其中,主要鲜切花综合均价2元/枝,同比涨%。盆花大花蕙兰成品产量500万盆,较去年增加%,占全国总产量的%,销售均价75元/盆,较去年增长%。此外,盆栽玫瑰产量1000万盆,多肉植物产量3300万盆。我省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大花蕙兰和小盆花产销中心。 云南全省花卉电商销售总额50亿元,较上年增长150%,其中销售鲜切花25亿枝,占全省总产量的%。电商的兴起和发展,拓展了终端消费市场,培育了新的消费群体和消费习惯,对调整我省花卉供给侧结构、稳定花卉市场行情、推动“云花”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受益于持续走高的花卉市场行情,云南花农收入较快增长,产业效益日益凸显。去年全省花农人均收入万元,花卉亩均产值达万元,最高亩产值达120万元以上。全省累计育成花卉新品种560个,较上年增加%,新品种研发规模全国第一。新优品种推广种植面积5000亩,同比增加25%。全省拥有创新技术和专利100余项,制定各类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70项,关键环节的技术实力领先全国,其中切花玫瑰智能栽培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花卉产业生态高效生产规模快速增长。全省采用全电脑自动化管控、水肥一体化循环利用生态高效种植模式的花卉面积达4000亩,较上年翻番。采用生态高效种植模式,单位产量和效益较传统种植亩均提高2倍以上。 在产业融合方面,去年全省花卉种植业产值亿元,较上年增长%;加工业产值32亿元,同比增长%;服务业产值亿元,同比增长%。花卉旅游业发展迅速,全年花卉旅游项目新增投资亿元,花卉旅游收入亿元,接待参观人数1460万人次,带动就业万人。云南在亚洲的鲜切花市场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 目前,云南省已涌现出了众多国内知名品牌,“斗南花卉”2007年成为国内花卉类第一个驰名商标后,“锦苑花卉KIFA”也成为驰名商标。去年,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和斗南花卉电子交易中心拍卖总量12亿枝,同比增长25%。平均每天超过1000吨花卉从斗南花卉批发市场销往全国70个城市及46个国家和地区,斗南成为全国乃至亚洲的鲜切花价格风向标。 中商产业研究院简介 中商产业研究院是深圳中商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下辖的研究机构,研究范围涵盖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金融、新消费、大健康、“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公司致力于为国内外企业、上市公司、投融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提供各类数据服务、研究报告及高价值的咨询服务。

云南花卉种植地域分部及其影响的调查报告

专业: 姓名:学号 实践地点:— 实践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共天 调查原因 花卉产业是云南最为鲜明、最具特色、最具发展潜力地产业,目前已具有一定地品牌效应,实现以花卉为主题地云南旅游业生态旅游战略是必然选择.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云南发展花卉种植和花卉旅游地原因 云南因气候、生物、地质、地形等地相互作用,造成了云南土壤类型地多种多样及垂直分布地特点.全省初步划分有个土类,占全国土类地,其中,红壤占全省土地面积地一半,是省内分布最广、最重要地土地资源,故云南有“红土高原”、“红土地”之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近年来,云南花卉产业高速发展.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已达亩,以上地产品销往全国个大中城市,拥有全国左右地鲜切花市场,并开始规模化进入东南亚、东亚市场,已形成以温带鲜切花生产为龙头,以昆明为中心,向各地扩散地发展态势.近年来,云南鲜切花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已建成万平方米地自控温室大棚;初步建立市场营销网络,拥有全国最大地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花市和一些自发性地花卉交易市场,如昆明尚义街鲜花批发市场、宜良端午节花市等都已成为“云花“地标签.全省共有花卉生产企业家,其中鲜切花生产企业家,约户农户从事花卉生产. 斗南花卉市场目前是农业部确定地全国定点花卉批发市场,也是亚洲鲜花交易量最大地市场.全县花卉种植面积达万亩,日上市鲜切花万支,品种多个,是国内最大地鲜切花生产基地.斗南鲜花专业市场占地亩,内有万支鲜花地冷藏系统,其信息系统与农业部信息中心联网,日进场交易人数超过人,日交易额万元.县里地鲜切花销往省外及日本、韩国、俄罗斯、新加坡、泰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如今,斗南花卉市场已形成了“买全国花,卖全国花”地格局.国际花卉界人士对云南有这样一个评价:云南是世界上发展花卉生产最后地一块宝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经过多年地发展,云南花卉已初步形成了以昆明、玉溪、曲靖为主地滇中温带切花主产区;以西双版纳、思茅、红河为主地滇南热带切花切叶主产区;以大理、保山为主地滇西特色盆花产区;以迪庆、丽江为主地滇西北球根类种球繁育基地.一些花卉企业在栽培上注重施用农家肥,保证土地资源地循环利用.如杨月菊有限公司拥有多亩地玫瑰和绣球花生产设施,每年使用农家肥, 多立方,年产玫瑰万支,绣球花多万支,产值近万元.其产品在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受到好评,商品出口率这以上.使用农家肥既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又生产出花苞大、开花期长地优良产品. 近年来,从事花卉生产经营地农户已达万多户,比年增加了倍,花农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余个.花卉企业发展到户,出现了英茂花卉、杨月菊、明珠花卉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地企业.同时,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在国内首次成功运作了拍卖交易体系,改变了传统地对手交易一统天下地局面,为分散花农地大规模生产提高了全新地交易平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云南主要地花卉种植地及其发展情况 ()红河绿篱种苗基地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卧龙谷三角海旁,占地余亩,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地专门以生产地被和小灌木为主,其它苗木花卉为辅地绿化苗木基地,现有员工余人,植有各种苗木花卉余种,年生产万株盆,是云南各绿化园艺企业和花卉零售商最理想地苗木花卉供给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红河、文山两州花卉产业发展基本情况、鲜切花种植起步晚,花卉品种少,生产总量低.两州地花卉产业,从年前后才开始发展起来.由于我省花卉产业一向以鲜切花为主,而红河、文山两州地鲜切花生产,则因地理和气候等原因,造成规模偏小和种植零星地现状.经调查,红河州地鲜切花生产主要集中在个旧、开远、蒙自等市、县,生产企业主要有个旧锡

2017云南农业年鉴-花卉

《云南农业年鉴》:2017年花卉产业 【发展概况】 2017年全省花卉种植总面积达156.2万亩,同比增长17.9%;总产值达503.2亿元,同比增长8.5%;出口额2.1亿美元,同比减少4.5%;花卉企业2139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5家,花农生产合作组织及协会475家;花农收入达121.1亿元,同比增长5.2%。总体上,全省花卉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布局日趋合理,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多产品齐头并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优势产品】2017年,我省重点优势产品鲜切花和盆花的种植面积分别为21.8万亩和9.02万亩,较上年增长4.3%和6.2%,产量分别为110.3亿支和3.3亿盆,同比增长9.6%和24.3%,产值分别为92.4亿元和87.8亿元,同比增长34.7%和 1.5%。其中,鲜切花产量鲜切花产量和市场占有率连续24年保持全国第一,占全国70%的市场份额。大花蕙兰盆花成品产量520万盆,同比增加4.0%,占全国总产量的91.2%,盆栽月季产量4000万盆,占全国总产量的90%,多肉植物产量3300万盆,是我国最大的大花蕙兰和月季小盆花产销中心。“梦之草”保真花通过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定。 【科技创新】2017年累计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授权的花

卉新品种356个,新增授权花卉新品种34个;累计拥有创新技术和专利200余项,新增17项;制定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70余项,新增1项;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中国林业产业创新一等奖1项;2个创新创业平台通过国家科学技术部备案;国家杜鹃花属新品种测试站设立获批;国家级花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启动、首个县级木本植物标本库腾冲木本植物标本库建成。 【设施生产】2017年,云南设施大棚总面积达35万亩左右,约占总面积的23%,其中鲜切花生产大棚21.8万亩,盆花9.02万亩。采用全电脑自动化管控、水肥一体化循环利用生态高效种植模式的花卉面积达4000亩。利用“互联网+精准栽培”技术生产方式进行提升改造已成为产业新方向。 【园区建设】2017年我省大力推进现代花卉园区建设:3月3日,云南省(红河)现代花卉产业园区建设正式启动,涉及弥勒、开远和泸西三个片区,规划面积10万亩;9月19日,玉溪亚洲花卉科创谷暨云南玉溪鲜花产业链体系示范园区建设正式启动,以花卉科技创新和推广为主,规划面积5500亩;11月10日,云南省(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区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评审,该园区规划以种球繁育和花卉旅游相结合,规划面积10万亩。

云南特色花卉种类

云南特色花卉种类 云南省是中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有植物王国之称,所以各种花卉数不胜数,一般公认的特色花卉有这么几种是最有名的: 1山茶 山茶花被誉为“花中珍品”,原产云南。冬春之际盛开于漫山遍野。云南山茶花也叫滇山茶,云南山茶花朵大,直径十五厘米以上,形同牡丹,色彩艳丽,千姿百态、有其典型的特性云南山茶花,是中国传统花木之一,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八大名花”中最享有盛名的一种,现在是昆明市的市花。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云南人喜爱茶花的酷寒争春品格,同时,茶花的品格,给人以温馨、欢快,使人在严寒的冬天看到了春天。 2玉兰 玉兰是云南省八大名花之一,其中玉兰又名白玉兰,为落叶小乔木,以花形硕大、花瓣洁白、花香四溢、秀丽端庄而为人喜爱。木兰科是一种最古老的高等植物,中国产12属120种,而云南就占了9属80余种,木兰科植物虽然广泛,但仍以云南为最。分布于云南的洱源、丽江、昆明、腾冲和文山等地。在海拔1500~2800米的山地阔叶林中或沟边潮湿坡地生长。玉兰用于公园名胜区和庭园绿化,十分相宜,既美且香,令周围环境倍增幽美。 3杜鹃 杜鹃是世界三大名花之一,也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全世界有杜鹃八百五十多种,而云南约有230余种,占全世界的27.7%,云南由于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资源异常丰富,分布广泛,被称为世界杜鹃的地理分布中心。杜鹃花种类繁多,每年春夏之交,花蕾怒放,千姿百态,有山林美容师之称。杜鹃花生命力极强,从低海拔直至4500米的高海拔地区均有生长,并主要分布在2000米至4500米的高海拔山区,均能蔚然成林、成片。杜鹃花盛开之时,恰值杜鹃鸟啼之时,古人留下许多诗句和优美、动人的传说,并有以花为节的习俗。 4海棠 海棠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国艳”之誉,历代文人墨客题咏不绝。海棠花是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生长于海拔50米至2,0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平原和山地。。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约有海棠属植物资源2000种,栽培品种成千上万。我国是海棠属植物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之一,已知并发表的种类为139种,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并以云南为自然分布中心,为开展新品种的培育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5百合 百合也称卷丹、山丹,是单叶子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球根草本植物。百合属植物绝大多数分布在北温带和亚寒带,全世界有100多种,我国产60种,云南占40多种,所以百合花在云南八大名花之中就占了一席之地。百合花花期长、花色多,有的还具有香味,既可盆栽观赏,又可植于庭园、花坛,还可切花作鲜花出售,是一种普遍受人喜爱的花卉,在法国被称为国花。在我省的多种百合中,以"豹子花"最为美丽,种类也为全滇之冠。苏东坡曾为百合赋诗道"堂前种山丹,错落玛瑙盘"。 6报春花 报春花属报春花科。世界上约有报春花五百种,而云南占有一百六十种,报春花不娇不

云南花卉种植地域分部及其影响的调查报告

云南花卉种植地域分部及其影响的调查报告 专业:______ 姓名:_____ 学号:____ 实践地点:— 实践时间:2013 年11月25日至2013年11月26日共2天 一、调查原因 花卉产业是云南最为鲜明、最具特色、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目前已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实现以花卉为主题的云南旅游业生态旅游战略是必然选择。 二、云南发展花卉种植和花卉旅游的原因 云南因气候、生物、地质、地形等的相互作用,造成了云南土壤类型的多种多样及垂直分布的特点。全省初步划分有16个土类,占全国土类的1/4,其中,红壤占全省土地面积的一半,是省内分布最广、最重要的土地资源,故云南有“红土高原”、“红土地”之称。 近年来,云南花卉产业高速发展。1999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已达25935亩,90%以上的产品销往全国37个大中城市,拥有全国40%左右的鲜切花市场,并开始规模化进入东南亚、东亚市场,已形成以温带鲜切花生产为龙头,以昆明为中心,向各地扩散的发展态势。近年来,云南鲜切花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已建成25万平方米的自控温室大棚;初步建立市场营销网络,拥有全国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花市和一些自发性的花卉交易市场,如昆明尚义街鲜花批发市场、宜良端午节花市等都已成为“云花“的标签。全省共有花卉生产企业283家,其中鲜切花生产企业79家,约10000户农户从事花卉生产。斗南花卉市场目前是农业部确定的全国定点花卉批发市场,也是亚洲鲜花交易量最大的市场。全县花卉种植面积达1.1万亩,日上市鲜切花300万支,品种100多个,是国内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斗南鲜花专业市场占地100亩,内有50万支鲜花的冷藏系统,其信息系统与农业部信息中心联网,日进场交易人数超过5000人,日交易额250万元。县里95%的鲜切花销往省外及日本、韩国、俄罗斯、新加坡、泰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如今,斗南花卉市场已形成了“买全国花,卖全国花”的格局。国际花卉界人士对云南有这样一个评价:云南是世界上发展花卉生产最后的一块宝地。 经过10多年的发展,云南花卉已初步形成了以昆明、玉溪、曲靖为主的滇中温带切花主产区;以西双版纳、思茅、红河为主的滇南热带切花切叶主产区;以大理、保山为主的滇西特色盆花产区;以迪庆、丽江为主的滇西北球根类种球繁育基地。一些花卉企业在栽培上注重施用农家肥,保证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如杨月菊有限公司拥有90多亩的玫瑰和绣球花生产设施,每年使用农家肥1, 000多立方,年产玫瑰700万支,绣球花30多万支,产值近400万元。其产品在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受到好评,商品出口率这80%以上。使用农家肥既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又生产出花苞大、开花期长的优良产品。近年来,从事花卉生产经营的农户已达10.2万多户,比2000年增加了13.5倍,花农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00余个。花卉企业发展到1,039户,出现了英茂花卉、杨月菊、明珠花卉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同时,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在国内首次成功运作了拍卖交易体系,改变了传统的对手交易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分散花农的大规模生产提高了全新的交易平台。

云南花卉产业现状及其发展

云南花卉产业现状及其前景 摘要:花卉业作为一种高效农业产业,在农业及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且在美化城市面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观光旅游、促进情谊交往、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本文主要讲述云南花卉产业现状的优势劣势,并设计云南花卉产业未来所应该前行的道路。 关键词:云南、花卉产业、现状、前景 花卉不仅是构成现代环境不可缺少的特殊媒介物,而且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社会品位和思想素质的重要载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花卉业既是传统农业的一个分支,又是一个新的兴产业。随着社会的进步,花卉业作为一种高效农业产业,在农业及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下主要讲述云南花卉产业现状的优势劣势,并设计云南花卉产业未来所应该前行的道路。 1.云南花卉产业的现状 概述: 云南自九十年代初进行商品花卉开发至今,花卉产业取得了迅猛发展。1999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已达25935亩,90%以上的产品销往全国37个大中城市,拥有全国40%左右的鲜切花市场,并开始规模化进入东南亚、东亚市场,已形成以温带鲜切花生产为龙头,以昆明为中心,向各地扩散的发展态势。近年来,云南鲜切花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已建成25万平方米的自控温室大棚;初步建立市场营销网络,拥有全国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花市和一些自发性的花卉交易市场,如昆明尚义街鲜花批发市场、宜良端午节花市等。全省共有花卉生产企业283家,其中鲜切花生产企业79家,约10000户农户从事花卉生产。 优势: 1.1.1 种质资源优势 云南北高南低的地势,错综复杂的地形,印度洋西南季风、南太平洋东南季风及青藏高原气团的交替影响,形成了包含从热带到极地各种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云南素有植物王国的美称,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拥有1 7000种高等植物,野生观赏植物有2500多种,八大名花享有盛名,还有众多的国兰野生种,是世界上观赏植物宝贵的种子基因库,这也是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资源优势。 1.1.2 气候资源优势 云南省地域辽阔,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多个气候带,加上地形、海拔、降水、光照等的不同和变化,形成多种生态类型和气候类型,具有可周年生产花卉的优势,同时在品种结构和上市时间方面调剂的余地很大。境内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大的灾害性极端气候,特别是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地区更是四季如春,十分有利于鲜切花周年种植和均衡生产,是我国少有的鲜切花生产的最适宜区,世界上主要的鲜花类在这里都能实现规模化生产。 1.1.3 人力资源优势 花卉是鲜活产品,花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云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2002年全省乡村劳动力1990.44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750万人,占总劳动力的37.68%。劳动力充足,加上地方特色花卉产区种植花卉史历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种花技艺和经验,因此在花卉产业竞争中具有相对的成本优势。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保证了花卉成本的降低,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同时,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也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花卉产业,这也为云南花卉的产业化提供了条件。加之云南省土地、人工资源廉价而丰富,构成了云南省发展花卉产业的综合资源优势。 1.1.4 区位优势 云南沟通着两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和三大市场(中国、东南亚、南亚),具有悠久的口岸历史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形成了陆、水、空全方位开放的口岸网络,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云南

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规划

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规划 一、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和条件 (一)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初具规模。以鲜切花为主体,盆花、盆栽观赏植物,绿化苗木、地方特色花卉等多品种共同发展。 2.鲜切花生产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据农业部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云南鲜切花设施种植面积(周年种植)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分别占到全国的22%和26%。鲜切花产品在全国主要消费市场上占有50%左右的份额,其品质享有较高声誉,“云南鲜花”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 3.区域布局己成雏形。初步形成了以滇中昆明、玉溪为主的温带鲜切花生产区域;以滇南景洪、元江、河口为主的热带鲜切花、热带兰花和室内观叶植物生产区域;以滇西北丽江、香格里拉为主的球根类花卉种球繁育生产区域;以红河、文山为主的绿化苗木生产区域 4.主栽品种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出口量迅速增长,全省80%的鲜切花产品销往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约10-15%的鲜切花出口到日本、泰国、新加坡、韩国和台湾、香港地区,部分产品开始远销欧洲、美洲和澳洲。 5.企业结构和功能逐步完善。全省花卉企业365家,从分工看既有花卉生产、种苗、种球繁育企业,也有设施设备、园艺工程企业,还有营销和其他服务性企业。从经济成分看,民营企业为主,国有控股、参股企业次之,外商独资、合资企业也占一定比例。 6.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和云南花卉物流中心建成开业,有效改善了营销手段,为健全完善产地营销体系奠定了基础。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云南花卉产业虽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国际花卉产业发达国家注重高度专业化生产,科学合理的社会化分工协作;注重新品种研发、现代化栽培设施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注重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注重建立发达、健全、快捷、高效的花卉流通体系等先进经验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与国内先进省区以专业化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带动企业、花农、基地发展花卉产业的做法相比,我们也有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产业化水平低。云南花卉处于朝阳产业的成长阶段,尚未实现向专业化、标准化、适度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和经营的根本转变。生产规模小,缺乏专业化分工,产业链条不能有机衔接、协调一致。满足不了国际市场对鲜切花批量和品质的要求。 2.科技水平低。科技人才、技术、资金投入不足,缺少整合,缺乏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花卉新品种及相应的配套技术。适用技术开发不足,科技培训及推广体系尚未形成,广大花农大多由菜农、烟农、果农等转产而来,受专业教育程度低,缺少专业培训,致使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乏力。 3.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市场发育程度低,多头竞争,分散对外,形不成统一的品牌,交易成本高。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制约,要实现出口导向,走向世界,抢占国际市场任重道远。 4.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从立体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看,温带鲜切花一枝独秀,热带鲜切花、高山花卉和冷凉地区球根类花卉种球繁育生产发展缓慢。配叶植物在鲜切花总量中比例小。花卉产品的深加工及其他配套产业的发展滞后,直接影响产业提质增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