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新生儿发育不完善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新生儿体温调节差,代谢功能不成熟,导致新生儿的体温易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体表面积大,散热多,而糖原及棕色脂肪储备少,产热不足。

新生儿皮下脂肪薄且软脂酸多

新生儿皮下脂肪含软脂酸较多,在低温时容易凝固变硬,为发病的内在因素。再加上新生儿皮下脂肪较薄、皮肤毛细血管丰富,体

表面积相对较大,较容易散热。

天气寒冷导致受寒

受寒、环境温度过低、且无适当保暖,末梢血管收缩,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棕色脂肪分解。如寒冷刺激时间持续,将导致

一系列生化和生理功能改变。但天热也偶有发生。换尿布、洗澡时,均易受低温影响。

新生儿能量储备少

新生儿糖原及棕色脂肪贮备少,应激状态下贮备消耗过度,如不及时补充将因贮备耗竭而丧失产热能力。

喂养不及时

喂养不及时、水分和热量供给不足、或有其他疾病(窒息、颅内

出血、肺炎、败血症等),导致循环不良,亦为有关因素。

早产儿硬肿症原因

早产儿由于脂肪量少,产热贮备力差,有严重感染、窒息的新生儿由于脂肪产热过程受抑,而更容易发生硬肿症。

宝宝患有新生儿硬肿症会表现出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并且伴有水肿。新生儿硬肿症可能会引发婴儿体温下降,严重的会对身体器

官早曾损伤。当婴儿患有新生儿硬肿症时,会表现出吃奶无力,哭

声十分微弱,身体温度降低,身体活动减少。轻度的新生儿硬肿症

会有全身发凉,皮下脂肪变硬,皮肤表面变得光滑,颜色呈现暗黄色。严重的可能全身都出现硬肿现象,尤其是大腿和小腿部位,面颊、脸部也可能有硬肿。新生儿硬肿症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可能

会导致新生儿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体温不升

体温过低是主要表现,全身或肢端凉、体温常在摄氏35度以下,严重者可在30度以下。

1、产热良好患儿:腋温>肛温,腋温减肛温差为正值(在0-0.9

度之间),大多病程短,硬肿面积小,属于轻型。

2、产热衰竭患儿:腋温<肛温,腋温减肛温差为负值,多为病程长,硬肿面积大,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属于重型。

皮肤硬肿

1、皮脂硬化:皮肤变硬,皮肤紧贴皮下组织不能提起。严重时

肢体僵硬,不能活动。

2、水肿:指压呈凹陷性。

3、硬肿时,多为对称性,好发于下肢、臀、面颊、上肢、背、腹、胸等。

4、皮肤呈暗红色或苍黄色,严重循环不良者可呈苍灰色或青紫色。

5、有时只硬不肿,皮肤颜色苍白,犹如橡皮,只影响大腿和臀部,常为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硬肿症。

器官功能损害

轻者:器官功能低下,出现不吃、不哭、反应低下、心率慢或心电图及血生化异常的症状;重者:多个器官功能衰竭,可发生休克、

心力衰竭、DIC、肾功衰竭及肺出血等。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诊断

1、新生儿体温过低:与早产、寒冷等因素有关。

2、新生儿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皮肤硬化、水肿,局部血液供应不良有关。

3、新生儿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吸吮无力、热量摄入不足有关。

4、新生儿硬肿症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5、新生儿硬肿症潜在并发症,肺出血与严重微循环障碍有关。

6、新生儿硬肿症的知识缺乏(knowledgedeficit)与家长缺乏育儿知识有关。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措施

1.复温测量体温:

2.合理喂养,保证热量供给

3.预防感染加强消毒管理,做好室内、暖箱、患儿及医护人员卫生工作,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保持患儿皮肤的完整性。

4.观察病情,详细记录护理单

5.接待家属,解答病情介绍有关硬肿症的疾病知识

看了“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的人还看了:

硬肿症

硬肿症是新生儿由于受寒、早产、感染、窒息等原因引起的病证,临床从局部甚至全身皮肤、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为特征。本病在寒冷的冬春季节多见,若由于早产或感染所引起,夏季亦可发病。多发生在生后7-10天的新生儿,·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多见。本病预后较差,病变过程中可并发肺炎和败血症,严重者常合并肺出血而引起死亡。 古代医籍中没有硬肿症专门记载,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胎寒”、“五硬”中。80年代以来对硬肿症的认识更加深入,认为其病机除阳气虚衰、寒凝血涩外,与血瘀密切相关,治疗中运用温阳活血药取得良效。中西医结合治疗降低了硬肿症的死亡率。 西医学称硬肿症为新生儿硬肿症。 [病因病机] 硬肿症的病因主要是胎禀虚弱及感受寒邪,少数则因感受温热之邪而致。 初生小儿,稚阴稚阳之体,尤其双胎儿、早产儿先天禀赋不足,阳气虚弱为发病之内因,小儿出生之后护理、保暖不当,感受寒邪为主要发病之外因,亦有部分患儿由于感受温热之邪而发病。 硬肿症病变脏腑在脾肾,阳气虚衰、寒凝血涩为主要病机。 寒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先天禀赋不足之小儿感受寒邪,直中脏腑,伤脾肾之阳,或生后感受它病,阳气虚衰,致寒邪凝滞,气滞血瘀而发病。 脾阳不振,水湿内停则见水肿,寒侵腠理,肺气失宣,肌肤失调,皮肤硬肿加重。肾阳虚衰,阳气不能温煦肌肤,营于四末,故身冷肢厥。阳虚则寒,寒凝则气滞血瘀,致肌肤僵硬,色呈紫暗。严重者血不循经而外溢。阳气虚极,正气不支,引起阳气衰亡,可见气息微弱,全身冰冷,脉微欲绝。 另有少数患儿因感受湿热之邪,毒热蕴结,耗气伤津,阴液不足,血脉不充,血行涩滞,气血运行不畅,亦可致肌肤硬肿。 [临床诊断] 1.病史处于寒冷季节,环境温度过低或有保暖不当史;严重感染史;早产儿或足月小样儿;窒息、产伤等所致的摄入不足或能量供给低下。 2.临床表现早期哺乳差,哭声低,反应低下,病情加重后体温<35’E,严重者<30’E,腋温—肛温差由正值变为负值,感染或夏季发病者不出现低体温。硬肿为对称性,依次为双下肢、臀、面颊、两上肢、背、腹、胸部等,严重时肢体僵硬,不能活动。多脏器功能损害。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本病可分为轻症和重症,主要从患儿体温、硬肿部位、硬肿面积来区别。若一般反应尚可,体温正常或不升,硬肿以下肢、面颊为主,硬肿面积<50%者为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体会 张晓婷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体会张晓婷 发表时间:2015-08-04T10:23:51.2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5期供稿作者:张晓婷[导读] 详细记录特护记录单,密切观察病情,监测心率、呼吸、面色的变化。 张晓婷 (甘肃省山丹县人民医院小儿科甘肃山丹 734100) 【摘要】新生儿硬肿症系指新生儿时期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的综合征,发病率为6.8%[1],常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此外,窒息、重症感染(败血症、肺炎)等均是新生儿硬肿症可能导致的发病因素,严重患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病死率高。合理有效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227-02 1.临床资料 我科2013年6月至20148年6月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患儿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胎龄<33周10例,33~37周15例,37~42周例,体重<2000g 10例,2000~2500g 15例,>2500g 5例;发病日龄<6d 20例,6~10d 8例,>10d 2例。其中20例为单纯性早产、低体质量儿,5例吸入性肺炎,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轻度硬肿症15例,占50%;中度硬肿症10例,占33%;重度硬肿症5例,占17%。一般平均住院天数9.5d,全部治愈。 2.护理体会 2.1 恢复体温的护理复温是护理低体温患儿的关键措施。若体温<35℃,提示体温虽低,但棕色脂肪产热较好,此时可通过减少散热,使体温回升。将患儿置于已预热至中性温度的暖箱中,一般在6~12 h内可恢复正常体温。一般均应将患儿置于箱温比体温高1~2℃的暖箱中进行外加温。每小时提高箱温0.5~1℃(箱温不超过34℃),在12~24 h内恢复正常体温。然后根据患儿体温调整暖箱温度。 2.2 合理喂养的护理提供足够的能量与水分可保证充分营养的供给,是促进硬肿症患儿恢复的重要环节。供给充足的热量有助于复温和维持正常体温。热量供给从每日210 kJ/kg(50 kcal/kg)开始,逐渐增加至每日419~502kJ/kg(100~120 kcal/kg)。喂养困难者给予部分或完全静脉营养。液体量按0.24 ml/kJ计算,有明显心、肾功能损害者,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液体入量。 2.2.1 能吸吮的患儿有母乳的以哺母乳为最佳,要做到少量多次,按需哺乳;对使用奶瓶的患儿,除调好奶粉浓度外,奶嘴的开口要适宜,以奶瓶倒置时奶汁能一滴一滴地流出为宜,奶头孔太大流出速度太快易引起婴儿呛咳,奶头孔太小,消耗患儿的体力。对有吞咽能力,但吸吮能力较差的患儿用滴管喂养法,即滴管的前端安上长1.5寸的橡皮管,慢慢滴在舌尖上待咽下后再接着滴入,速度不宜太快。对吸吮能力及吞咽能力均差的患儿,用鼻饲法给奶及静脉高营养的供给。喂养时应耐心细致,少量多次间歇喂养,保证患儿每天营养。 2.3 预防感染的护理做好保护性隔离,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清洁。每天用紫外线照射l~2次,每次30min,温箱表面每天用500 mg/L 有效氯擦拭2次,每月做1次空气培养。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勤换尿布,尿布选用柔软浅色棉布最好,避免产生臀红及尿布疹。保持口腔清洁,每日做两次口腔护理。严禁患病或非病室人员入内,医护人员治疗护理时要集中进行,并戴口罩、手套、衣帽整齐。如果人流量超过正常时,要对病房及时进行空气消毒,防止交叉感染产生。 2.4 加强护理、纠正器官功能紊乱对心力衰竭、休克、凝血障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和肺出血等,应给以相应治疗。详细记录特护记录单,密切观察病情,监测心率、呼吸、面色的变化,如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备好急救药品、物品配合抢救。对吸氧的患儿密切注意氧流量、氧浓度及给氧时间。一般氧浓度为30%~40%,持续吸氧时间不宜过长,间歇给氧为好,防止晶体后纤维化。体温不升者,应每小时测体温1次。注意调节温箱的温度与湿度,监测心率,一般硬肿程度减轻,心率由慢至正常、心力衰竭发生心率加快。观察呼吸变化,有无面色青灰,唇绀与鼻煽等缺氧或并发肺炎变化;及早防治DIC,尤其出现鼻孔有血泡或吐血,常是肺出血的表现。观察出血倾向、大便颜色与皮肤黄疸情况。重症应记录24h尿量,不单反映循环情况而且亦显示肾功能如何。总之发现严重问题必须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有助于危重症的防治,是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2.5 抚触疗法实施抚触治疗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对新生儿的心理护理。新生儿出生后24h就具有听觉反应,会向声音方向转动躯体;对温度的感觉比痛觉灵敏,因此患儿多置于32℃~34℃,湿度为60%~65%的婴儿培养箱内护理。新生儿的触觉神经几乎和成人一样发达,当皮肤感觉到温柔的抚摸、耳边聆听温柔的对话时,不但可以增加患儿的安全感、改善患儿睡眠,而且可提高患儿免疫力。尤其是腹部抚触可刺激患儿消化功能,促进吸收和排泄。抚触应在患儿病情稳定,情绪平静时进行,护士洗净双手后,将手搓暖后,再在手上倒一些专用的婴儿润肤油,然后从患儿头部开始轻柔的按摩,依次是胸、腹、四肢和背部。 2.6 健康指导向患儿家长讲解疾病的严重性介绍新生儿硬肿症疾病相关的知识,指导正确的喂养知识。对母乳喂养的母亲,告诉其哺乳前后如何保护、清洁乳头,按时排空乳汁,避免因患儿进乳少而积乳,产生乳腺疾病及造成断乳,对奶瓶喂养要做好奶具的清洁消毒处理。同时要指导产妇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及钙、镁、锌等微量元素,以保证乳汁的质和量。还应介绍一些关于保暖、喂养、预防感染、预防接种等育儿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 籍孝诚,朱传模,庞汝彦等.新生儿硬肿症流行病学调查.中华儿科杂志,2002,30(6):240. [2] 张芳文.中药水浴治疗及护理新生儿硬肿症47例.现代医药卫生,2004,28(7):785. [3] 金汉珍,黄德眠,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陕西中医,2007:508-511.

《儿科护理学》本科复习题-(5)

《儿科护理学》本科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生理性体重下降 2.食物的特殊动力学效应 3.高危儿 4.足月小样儿 5.新生儿黄疸 6.法洛四联征 7.肾病综合症 8.贫血 9.生理性贫血 10.髓外造血 11.意识障碍 12.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13.癫痫 14.脑性瘫痪 15.地方性甲低 16.“神经性”综合症 17.尿崩症 18.舞蹈病 19.急性呼吸衰竭 20.惊厥 二、单选题 1.儿科护理学服务对象的年龄界限是( ) A.从妊娠28周至青少年 B.从受精卵结合到青春期 C.从出生到14岁 D.从新生儿到青春期 E.从出生到青春期结束 2.小儿年龄分期中,围生期是指() A.从出生后脐带结扎至出生后28天 B.从出生后7天至一周岁 C.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脐带结扎 D.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天足 E.从出生后脐带结扎至出生后7天足 3.儿童上部量等于下部量的年龄为() A.2岁 B.6岁 C.8岁 D.12岁 E.15岁 4.评价儿童生长发育最常用的指标是() A.体重 B.身高 C.胸围 D.皮下脂肪厚度 E.上臂围 5.正常小儿前囟闭合的时间为() A.0.5~1岁 B.1~1.5岁 C.1.5~2岁 D.2~2.5岁 E.2.5~3岁 6.正常新生儿出生时身长为50cm,3个月时为() A.62cm

B.63cm C.64cm D.65cm E.66cm 7.某小儿体重为9.6kg,身长为75cm,头围46cm,判断其年龄为()A.8个月 B.10个月 C.12个月 D.14个月 E.16个月 8.关于小儿神经反射的说法,不包括() A.握持反射在生后3~4个月消失 B.婴儿期腹壁反射不易引出 C.新生儿克氏征阳性属于生理现象 D.2岁以内出现巴氏征属于病理现象 E.婴儿期提睾反射不易引出 9.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认为小儿能获得许多人际交往经验的时期是在()A.口腔期 B.肛门期 C.性蕾期 D.潜伏期 E.生殖期 10.新生儿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室内温度保持在20oC~22oC B.每日沐浴,一般用碱性肥皂冲洗皮肤 C.保持脐带部位清洁干燥,用酒精擦拭 D.为确保安全,可用约束带捆紧四肢 E.生后一个月开始服用维生素D以防治佝偻病 11.青春期少年容易产生的心理矛盾问题不包括() A.反抗性和依赖性 B.闭锁性与开放性 C.自满和自卑 D.独立与抵触 E.爱与被爱 12.小儿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时间为() A.0、1、6月 B.1、2、3月 C.2、3、4月 D.3、4、5月 E.0、6、12月 13.小儿时期特殊的能量需求是() A.食物的特殊动力学效应 B.生长发育 C.活动 D.基础代谢 E.排泄 14.婴儿期上半年少见呼吸道传染病的原因是() A.IgG可以通过胎盘进入小儿体内 B.IgA可以通过胎盘进入小儿体内 C.母乳中含有IgG D.母乳中含有IgA E.母乳中含有IgM 15.成熟乳是指() A.产后4天至9个月的乳汁 B.产后6天至9个月的乳汁 C.产后10天至10个月的乳汁 D.产后11天至9个月的乳汁 E.产后11天至10个月的乳汁

心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心得体会

心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心得体会 作为全院第一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示范病房,我们心血管内二科全体护理人员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 心内二科有两个护理小组,我是护二组的责任组长。每天早上交班后,我们微笑着来到病房做晨间问候和护理,为患者和家属带来真挚的问候,并为每位病人整理床单位、病房等。对病情重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生活护士7:30就来到病房,为患者刷牙、洗脸、喂饭等。我们二组的病人大多是离休的老同志,因为住院时间长,私人物品也就特别多,床上床下、床头柜、窗台上到处都是,为此我们一遍遍地帮助他们整理,保持病房整洁。对生活能自理的病人,我们做得更多的是健康教育,从入院直到出院,护士们始终和患者及家属们进行温馨的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诉说。对生活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病人,我们协助他们定时翻身、拍背,加强肢体功能锻炼,认真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取得患者配合。虽然每天工作很辛苦,但当看着患者舒适地躺在整洁的病床上,大家一天的劳累全部烟消云散了。 上午是治疗最繁忙的时候,我们由过去的呼叫器响了、家属或患者呼叫后才能见到护士,转变成现在的护士不断巡

视病房,主动及时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患者们越来越信任护士了。我们对病人的称谓也由以前的几床或某某某,转变成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或张老、李老,病人听起来觉得亲切,有犹如在家的感觉。在沟通和交流中,我们增进了医患感情,减少了矛盾,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中午我们主动为没有家属送饭或输液仍在进行的病人 在食堂订餐并送至床旁,积极询问病人对饮食是否满意,针对病人意见,和膳食科联系,做出相应改进。 下午我们会为卧床的病人擦洗,刚开始时许多病人不适应或不好意思,不让我们为他们洗头、洗澡、擦身,我们会亲切耐心地对他们说:“你们就当我们是你们的女儿,这里就像您的家,没关系的。”许多病人渐渐地接受了。我们由过去的侧重于治疗性护理,转变成加强基础护理。CCU有一位老人排便困难,给予开塞露后大便仍不能自解,在医生的指导下,生活护士小彭带着手套一点一点的用手把大便抠出来了,患者和家属非常感动,连声说:谢谢,可小彭却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在日常工作中,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其实做起来还是需要一个心理转变过程的。 当然,创建活动离不开院领导和护理部的精心指导。护理部制定了争创优质示范病区的方法和措施,为我科增添了2名护士和护理员,实行了人性化弹性排班。大家分工合作,明确岗位职责,全科护理人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有

《中医儿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修改)

中医儿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修改) 《中医儿科学》 课程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及骨伤、养生康复方向使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二零一零年八月制定 中医儿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修改)

中医儿科学》课堂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及骨伤、养生康复方向使用) 课程名称:中医儿科学 学时:54(39/15) 学分: 3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为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临床课。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医儿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儿科常见病、传染病及新生儿疾病等的诊断、辩证分析、治疗方药;熟悉疑难疾病的诊断分析思路,了解危重病的抢救及治疗方法;了解现代儿科学的一些新进展;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儿科学总论( 4 学时)主要介绍中医儿科发展简史、生理病理、生长发育特点、喂养与保健、四诊概要、治疗概要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了解中医儿科的发展过程、中医儿科的代表人物及他们的学术思想、主要著作。重点掌握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各种生理常数,熟悉中医儿科四诊的内容,了解儿科常用的治疗方法。 第二章肺系病证(6 学时) 第一节感冒(2 学时)了解小儿感冒的病因病机,掌握小儿感冒的特点及辨证论治规律。重点掌握小儿感冒与成人感冒的不同及所出现的兼夹症的辨证治疗。 第二节肺炎喘嗽(2 学时) 熟悉肺炎喘嗽的临床表现,掌握肺炎喘嗽的病因病机,重点掌握肺炎喘嗽的传变规律及 各型的辨证论治。 难点:肺炎喘嗽的传变规律第三节哮喘( 2 学时)熟悉小儿哮喘的临床表现,掌握小儿哮喘的病因病机和诱发因素,掌握小儿哮喘的诊断标准,重点掌握哮喘的辨证论治。 第三章脾系病证(5 学时) 第一节厌食、积滞、疳证(3 学时)熟悉厌食的发病原因,掌握厌食的临床表现和基 本治疗原则,重点掌握厌食与积滞、疳证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的区别。了解积滞的一般发病原因,掌握积滞的辨证论治。掌握疳证的含义及其临床表现,熟悉疳证的发病原因及常见兼证得临床表现,重点掌握疳证的辨证论治。 难点:厌食与积滞、疳证的病因病机及病证鉴别。 第二节泄泻(2 学时)熟悉泄泻的病因以及产生伤阴、伤阳或导致疳证、慢惊风的病理转归,掌握泄泻的主证及泄泻治疗的常法和变法。 《中医儿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修改) 2 第四章心肝病证(6 学时) 第一节病毒性心肌炎(2 学时)了解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发病情况及所属的中 医范畴,掌握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及西医治疗要点。

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练习题 相关专业知识 第三章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14

2020相关专业知识--第三章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一、A1 1、新生儿颅内出血时,减低颅内压,在尚无脑疝时宜选用 A、20%甘露醇 B、地塞米松 C、呋塞米(速尿) D、20%葡萄糖液 E、氢化可的松 2、为判断缺氧缺血脑病患儿预后,应做的检查是 A、脑电图 B、头颅B超 C、CT扫描 D、磁共振成像 E、X线 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时,首选的治疗药物为 A、苯巴比妥 B、地西泮 C、水合氯醛 D、苯妥英钠 E、甘露醇 4、新生儿颅内出血首选抗惊厥药物是 A、苯巴比妥 B、地西泮 C、水合氯醛 D、苯妥英钠 E、甘露醇 5、新生儿颅内出血支持疗法中,为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出血、水肿,应静脉应用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E、维生素K 6、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特征性表现,出现在生后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36小时 E、48小时 7、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肝功能不全,控制该患儿惊厥选用的药物为 A、苯巴比妥 B、地西泮

C、水合氯醛 D、苯妥英钠 E、甘露醇 8、新生儿粪便呈灰白色,黄疸进行加重,为确诊病因,首选的辅助检查是 A、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测定 B、网织红细胞抗人球蛋白 C、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D、肝功能检查 E、腹部B超 9、下列关于新生儿肺炎的辅助检查说法错误的是 A、可显示肺纹理增粗 B、以下肺改变多见 C、可出现肺气肿 D、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升高 E、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增高 10、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辅助检查结果不会出现 A、肺透光度降低 B、呈现网状颗粒阴影 C、轻症患者出现白肺 D、胃液震荡实验泡沫多可排除本病 E、出现支气管充气征 11、以下哪一项不符合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肺部X线表现 A、两肺野透亮度普遍降低 B、均匀散在的细颗粒和网状阴影 C、支气管充气征 D、部分肺泡代偿性气肿 E、严重病例呈“白肺” 12、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最有意义的依据是 A、高热 B、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 C、皮肤有感染灶 D、C反应蛋白≥15μg/ml E、血培养细菌阳性 13、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原则不包括 A、延迟喂养时间 B、必要时蓝光治疗 C、控制病毒、细菌感染 D、适当输入人体血浆和白蛋白 E、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新生儿发育不完善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新生儿体温调节差,代谢功能不成熟,导致新生儿的体温易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体表面积大,散热多,而糖原及棕色脂肪储备少,产热不足。 新生儿皮下脂肪薄且软脂酸多 新生儿皮下脂肪含软脂酸较多,在低温时容易凝固变硬,为发病的内在因素。再加上新生儿皮下脂肪较薄、皮肤毛细血管丰富,体 表面积相对较大,较容易散热。 天气寒冷导致受寒 受寒、环境温度过低、且无适当保暖,末梢血管收缩,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棕色脂肪分解。如寒冷刺激时间持续,将导致 一系列生化和生理功能改变。但天热也偶有发生。换尿布、洗澡时,均易受低温影响。 新生儿能量储备少 新生儿糖原及棕色脂肪贮备少,应激状态下贮备消耗过度,如不及时补充将因贮备耗竭而丧失产热能力。 喂养不及时 喂养不及时、水分和热量供给不足、或有其他疾病(窒息、颅内 出血、肺炎、败血症等),导致循环不良,亦为有关因素。 早产儿硬肿症原因 早产儿由于脂肪量少,产热贮备力差,有严重感染、窒息的新生儿由于脂肪产热过程受抑,而更容易发生硬肿症。 宝宝患有新生儿硬肿症会表现出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并且伴有水肿。新生儿硬肿症可能会引发婴儿体温下降,严重的会对身体器

官早曾损伤。当婴儿患有新生儿硬肿症时,会表现出吃奶无力,哭 声十分微弱,身体温度降低,身体活动减少。轻度的新生儿硬肿症 会有全身发凉,皮下脂肪变硬,皮肤表面变得光滑,颜色呈现暗黄色。严重的可能全身都出现硬肿现象,尤其是大腿和小腿部位,面颊、脸部也可能有硬肿。新生儿硬肿症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可能 会导致新生儿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体温不升 体温过低是主要表现,全身或肢端凉、体温常在摄氏35度以下,严重者可在30度以下。 1、产热良好患儿:腋温>肛温,腋温减肛温差为正值(在0-0.9 度之间),大多病程短,硬肿面积小,属于轻型。 2、产热衰竭患儿:腋温<肛温,腋温减肛温差为负值,多为病程长,硬肿面积大,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属于重型。 皮肤硬肿 1、皮脂硬化:皮肤变硬,皮肤紧贴皮下组织不能提起。严重时 肢体僵硬,不能活动。 2、水肿:指压呈凹陷性。 3、硬肿时,多为对称性,好发于下肢、臀、面颊、上肢、背、腹、胸等。 4、皮肤呈暗红色或苍黄色,严重循环不良者可呈苍灰色或青紫色。 5、有时只硬不肿,皮肤颜色苍白,犹如橡皮,只影响大腿和臀部,常为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硬肿症。 器官功能损害 轻者:器官功能低下,出现不吃、不哭、反应低下、心率慢或心电图及血生化异常的症状;重者:多个器官功能衰竭,可发生休克、 心力衰竭、DIC、肾功衰竭及肺出血等。

优质护理服务的心得体会

优质护理服务的心得体会 作为全院第一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我自然是感慨颇多!我们内二科全体护理人员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 在以往的护理工作中,我们强调治疗,忽视基础护理,没有深入地去了解病人生活方面的需要。而在开展“优质护理”工作中深深感到白衣天使不仅仅是为患者做好治疗,更要在生活上关爱病人,视病人为亲人。只有做好优质护理服务,才能减轻病人家属的后顾之忧。我们内二科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每个病房墙上都明显的标示了责任护士的名字,按照护理级别巡视病人,以便病人可以得到最及时的护理。有一个护理小组,每天早上7:30我们微笑着来到病房做晨间护理,为患者和家属带来真挚的问候,因为住院时间长,私人物品也就特别多,床上床下、床头柜、窗台上到处都是,为此我们帮助他们整理,保持病房整洁,并为病人扫床、更换床单被套整理病房等。8:00就来到病房,为患者打开水、剪指甲,对生活能自理的病人,我们做得更多的是健康教育,从入院直到出院,护士们始终和患者及家属们进行温馨的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诉说。对病情重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做口腔护理、会阴护理。对生活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病人,我们协助他们定时翻身、拍背、加强肢体功能锻炼,认真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取得患者配合。下午我们会为卧床的病人洗头,刚开始时许多病人不适应或不好意思,不让我们为他们洗头、擦身,我们会亲切耐心地对他们解释,许多病人渐渐地接受了。另外,护理工作中,有病人需要外出检查,如:心电图、胸片、B超等。因此,我们会陪同需要外出检查的病人,加强病人外出的陪检工作。由过去的侧重于治疗性护理,转变成加强基础护理。虽然每天工作很辛苦,但当看着患者舒适地躺在整洁的病床上,大家一天的劳累全部烟消云散了。 我们尽力做好优质护理服务链:心中有病人——能够想到,目中有病人——能够看到,耳边有病人——能够听到,手中有病人——能够做到,身边有病人——始终临在,鼻中有病人——能够闻到,健康教育围绕病人——能够说到做到。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病人要我做”为“我为病人做”,做到及时、到位、专业、规范、安全、舒适的护理。体现了“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诚心和热心”的服务理念。我们把这“六颗心”应用到工作中,用我的“六心”服务于每一位患者,让他们感受到在医院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温馨温暖,我们就是他们的家人和朋友,我们会真诚的与他们交流沟通。一个美丽的微笑,一句简单的问候都会让他们心里暖暖的,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家属,我都微笑相待,真诚以待,构建一个和谐的科室氛围就是我们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 优质护理离不开护士长的精心指导,护士长经常教导我们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一个细节着手。11月为我们实行了人性化弹性排班。大家分工合作,明确岗位职责,全科护理人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有效地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为病人提供创新、人性化服务,得到了病人的称赞。我们还不断改进服务流程,实现了生活护理到位、治疗护理安全。进一步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持之以恒地开展好,让患者真正得到实惠,取得让社会满意的效果。 护士的工作是普通而平凡的,这里没有鲜花,这里也没有掌声,要得到病人的认可,社会的承认,优质护理活动势在必行,而这项活动的有效性则依靠每一名护士来保证。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一个群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工作每天都在做,工作做好则靠每一名护士姐妹的努力,工作做细也要靠大家的众志成城,只要我们每名护士姐妹们都在真诚的付出,都

儿科护理学试卷及答案上课讲义

网络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儿科护理学 一、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括号内。 1、小儿身长增长较快,1岁时约为()cm,2岁时约为()cm,2岁后平均每年增长为()cm。 2、测量儿童身长时取立正姿势,双眼(),头部(),足跟靠拢,足尖分开约60度。 3、新生儿硬肿症是由于()、()、()、()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与水肿的一种疾病。 4、婴幼儿盆浴时应关上门窗,调节室温至()左右,水温为()℃,盆底最好铺毛巾以免滑动。 5、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指生后()天开始出现,()天最明显,()天消退。病理性黄疸一般发生时间为() 6、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有()、()、()、() 7、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是()、()、()、()。 8、手足搐搦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 9、小儿乳牙于生后()开始萌出,于()时出齐,共有()个 10、重度脱水伴周围循环衰蝎时应迅速滴注或推注(),低渗性脱水,输液速度应(),高渗性脱水宜慢些,否则易发生()。 11、婴儿生后1周内可有暂时性体重下降,约减少原来体重的(),常于生后()日恢复到出生体重。 12、病房中如发现传染病患儿应及时( ),患儿污物及所住病室及时行( ),对曾与其接触过的易感儿应酌情作( )。 13、腹泻脱水时血钠浓度: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 14、卵圆孔瓣膜在解剖上关闭一般为生后()个月。 15、对急性心衰病情严重者应(),等待心力衰竭控制()周后,方可在床上适当活动。 16、咽结合膜热的病原体是(),疱疹性咽峡炎是由()感染引起 二、判断题:请把√或×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身长的个体差异较大,若低于正常的20%以上为异常() 2、心理学家将学龄期称为“第2反抗期”。() 3、急性肾炎患儿家中带来的食物经医务人员允许方可食用。() 4、女婴在生后3~5天可见阴道少量流血,连续5~7天消失,如出血时间延长或血量增多则应考虑新生儿出血症。() 5、每次哺乳时应尽量让婴儿吸空一侧乳房,以保证吃够足量的营养素。() 6、婴幼儿呼吸时多呈腹式呼吸,7岁后多数为胸腹式呼吸。() 7、新生儿吞入羊水引起呕吐者可用4%苏打水洗胃。() 8、新生儿的肾脏对酸、碱调节能力差,故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9、肾病综合征的预期目标之一是2一3周内水肿渐减轻、消退,体液分布正常。() 10、小儿液体分布与成人相比,不同之处主要是间质液较多。() 11、凡小儿体温超过42℃为超高热。() 12、目前国际通用的心肺复苏步骤为(A)呼吸,(B)呼吸道,(C)胸外按压恢复循环。() 13、寒冷季节应加强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保暖工作,产房温度不得低于22℃。()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硬肿症系指新生儿时期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的综合征,发病率为6.8%[1],常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此外,窒息、重症感染(败血症、肺炎)等均是新生儿硬肿症可能导致的发病因素,严重患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病死率高。合理有效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的重要保证。 1 临床资料 我科1997年6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患儿100例,其中男63例,女37例。胎龄<33周30例,33~37周59例,37~42周6例,42周以上5例;平均(35.4±0.4)周,体质量<1 500 g 32 例,1500~2500 g 60例,>2500 g 8例,平均(1 760.0±30.5)g;发病日龄<6 d 70例,6~10 d 22例,>10 d 8例,平均(5.9±0.8)d。其中87例为单纯性早产、低体质量儿,10例吸入性肺炎,19例缺氧缺血性脑病,13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6例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春季发病者68例,占68%。夏秋季发病32例,占32%。轻度硬肿症54例,占54%;中度硬肿症34例,占34%;重度硬肿症12例,占12%。一般平均住院天数9.5 d,治愈89例、占89% ;好转6例(含自动出院)占6%;死亡5例,占5%。 2 护理观察及分析 2.1 恢复体温的护理复温是护理低体温患儿的关键措施。 2.1.1 若肛温>30℃,TA-R≥0,提示体温虽低,但棕色脂肪产热较好,此时可通过减少散热,使体温回升。将患儿置于已预热至中性温度的暖箱中,一般在6~12 h内可恢复正常体温。 2.1.2 当肛温<30℃时,多数患儿TA-R<0,提示体温很低,棕色脂肪被耗尽,虽少数患儿TA-R≥0,但体温过低,靠棕色脂肪自身产热难以恢复正常体温,且易造成多器官功能损害,但只要肛温<30℃,一般均应将患儿置于箱温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进行外加温。每小时提高箱温0.5~1℃(箱温不超过34℃),在12~24 h内恢复正常体温。然后根据患儿体温调整暖箱温度。在肛温>30℃,TA-R<0时,仍提示棕色脂肪不产热,故此时也应采用外加温使体温回升。 2.2 合理喂养的护理提供足够的能量与水分可保证充分营养的供给,是促进硬肿症患儿恢复的重要环节。供给充足的热量有助于复温和维持正常体温。热量供给从每日210 kJ/kg(50 kcal/kg)开始,逐渐增加至每日419~502kJ/kg(100~120 kcal/kg)。喂养困难者给予部分或完全静脉营养。液体量按0.24 ml/kJ计算,有明显心、肾功能损害者,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液体入量。 2.2.1 能吸吮的患儿,有母乳的以哺母乳为最佳,要做到少量多次,按需哺乳;对使用奶瓶的患儿,除调好奶粉浓度外,奶嘴的开口要适宜,以奶瓶倒置时奶汁能一滴一滴地流出为宜,奶头孔太大流出速度太快易引起婴儿呛咳,奶头孔太小,消耗患儿的体力。对有吞咽能力,但吸吮能力较差的患儿用滴管喂养法,即滴管的前端安上长1.5寸的橡皮管,慢慢滴在舌尖上待咽下后再接着滴入,速度不宜太快。对吸吮能力及吞咽能力均差的患儿,用鼻饲法给奶及静脉高营养的供给。喂养时应耐心细致,少量多次间歇喂养,保证患儿每天营养及热量摄入的需要。

2018年儿科护理学试卷及答案

2018年儿科护理学试卷及答案

儿科护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括号内。 1、小儿身长增长较快,1岁时约为()cm,2岁时约为()cm,2岁后平均每年增长为()cm。 2、测量儿童身长时取立正姿势,双眼(),头部(),足跟靠拢,足尖分开约60度。 3、新生儿硬肿症是由于()、()、()、()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与水肿的一种疾病。 4、婴幼儿盆浴时应关上门窗,调节室温至()左右,水温为()℃,盆底最好铺毛巾以免滑动。 5、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指生后()天开始出现,()天最明显,()天消退。病理性黄疸一般发生时间为() 6、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有()、()、()、() 7、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是()、()、()、()。 8、手足搐搦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

9、小儿乳牙于生后()开始萌出,于()时出齐,共有()个 10、重度脱水伴周围循环衰蝎时应迅速滴注或推注(),低渗性脱水,输液速度应(),高渗性脱水宜慢些,否则易发生()。 11、婴儿生后1周内可有暂时性体重下降,约减少原来体重的(),常于生后()日恢复到出生体重。 12、病房中如发现传染病患儿应及时( ),患儿污物及所住病室及时行( ),对曾与其接触过的易感儿应酌情作( )。 13、腹泻脱水时血钠浓度: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 14、卵圆孔瓣膜在解剖上关闭一般为生后()个月。 15、对急性心衰病情严重者应(),等待心力衰竭控制()周后,方可在床上适当活动。16、咽结合膜热的病原体是(),疱疹性咽峡炎是由()感染引起 二、判断题:请把√或×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身长的个体差异较大,若低于正常的20%以上为异常()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常规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常规 【概念】 新生儿硬肿症又称新生儿皮脂硬化症,多见于早产儿。由于新生儿皮下脂肪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很少,因此熔点较高,于寒冷季节容易凝固。 【临床表现】 L、患儿表现为食欲缺乏或拒乳,反应差,不吃不哭或哭声微弱,心率减慢,尿少,体温低于35℃,重者甚至低于30℃.肢体凉,皮肤硬肿,颜色暗红,按之如橡皮样,有凹陷性水肿。 2、硬肿发生顺序为:小腿一大腿一臀部一面颊一上肢—全身,严重者可导致心、肺、肾多脏器损害,甚至出现DIC。 【护理评估】 一般根据体温、硬肿范围和器官功能(反应、心率、血生化、尿量等)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护理措施】 1、复温护理:轻者可用热水袋(50-70℃)在4-6h内使体温升至36℃;中度、重度者,先将患儿置于室温24-28℃的房间内1h,再放人预热至30℃或高于体温l℃-2℃的温箱,不可升温过快,以免引起肺出血。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患儿入院后即测量生命体征,给予低流量吸氧,观察患儿的呼吸及肺部体征、四肢皮肤颜色与温度、硬肿减轻和消失情况、尿量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备好抢救药物和设备,详细记录治疗护理措施与效果以及病情动态变化、出入量等。 3、患儿肢体活动差,要勤变换体位,防止皮肤压伤;做好口腔、脐部、臀部皮肤护理,防止各种并发症。 4、预防感染:加强消毒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保持患儿皮肤完整。 5、此类患儿反应差,呼吸表浅,循环不良,如面色突然发青、发灰是内出血的先兆,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如口鼻喷出红色泡沫样液体即为肺出血,立即进行抢救,在抢救时避免挤压胸部,以免加重出血。 6、记录入院后第一次排尿的时间及量,尿少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利尿剂,观察用药疗效。 7、预防复发体温维持在36.2℃-37.2℃之间,向家长宣传出院后保暖,喂养,预防感染的方法及必要性,预防复发。

骨科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心得体会

骨科作为全院首批试点的重点科室,全体护理人员率先行动起来,以饱满的服务热情,投入到“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 活动开展以来,大力倡导细节服务,科室护理工作呈现出崭新面貌,护理工作更加细致,更加贴近病人。坚持给病人做班外基础护理,小到病人行动不便时上前扶一把,口渴时端上一杯热水,与病人相遇时主动问候一声,帮病人翻身,擦身,洗头,术前检查等。做好这些细节的事情,体现了骨科护理观念的更新和改进,体现了骨科的优质护理服务。 骨科在短短两个月争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活动中,加强沟通交流学习,赴青岛学习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护理模式,深刻领会了在开展护理服务过程中贯彻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知识的重要性。在近来的日常工作中,不断摸索出了一些适合骨科的好的护理方法和总结出部分好的经验。 1、创建活动离不开全科医护人员的大力支持。创建活动不仅得到科主任和医生的全面支持,还与不断转变护理服务理念的全科护士的支持密不可分。医生为病人精心治疗,护士为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进行生活照顾,能通过掌握专业知识对病人病情开展有效护理工作,牢记安全和生活护理同等的重要,把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也渗透在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料中,不断改进落后的服务流程,提倡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 2、创建活动需要大力改观病区就医环境。我们配发了陪人卡,增设了医院统一配置的陪人床,进一步减少陪人,便于管理,使得病房整齐、整洁、安静,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改善了以前晨间护理不到位不彻底,晚间护理流于形式的缺点,同时高度重视公休座谈会,座谈会上将我们的服务宗旨及管理理念,耐心的传输给病人及家属,并对他们给我们提出的工作建议认真落实,此举受到患者及陪人高度赞扬,建立了和谐的护患关系。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非常高,多次收到患者及其家属的表扬信、感谢信。称赞骨科的护理工作,使他们放心、安心。病人说:“对于骨科的护理工作很满意,不但服务好,而且观察仔细乐于和我们沟通,功能锻炼指导非常的认真,非常好”。 3、创建活动需要不断推出新的服务措施。近期骨科新购置了五张预防压疮的气垫床,新增两台心电监护仪,三辆助行器以及增高垫、梯形垫等护理设备,并且护理人员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不断想办法出点子,自行研制了用于腿部术后预防出血冷敷用的冰袋包及便于晾干湿化瓶的钢架,为病人提供创新、人性化服务。 4、创建活动离不开细致、全面的护理服务。具体在实施中,给病人提供全程、整体、人性化的一系列服务,在保证治疗的基础上,从入院到出院直到院外的康复功能指导提供全程的优质服务。晨间护理,认真的整理床单位、翻身让患者感觉舒适,协助患者洗漱、进食、洗头、擦浴尤其是晚间护理也能保证仔细清扫,保持每个床单位整洁干净并协助患者取得舒适的卧位,协助患者更衣、叩背咳痰等等。骨科80﹪以上的卧床患者,以老年患者居多,翻身显得尤为重要,我科将翻身卡贴于床头,认真讲解翻身重要性,取得患者配合,骨科患者翻身需要一系列的护理技术和要求,护理人员会认真评估患者,根据护嘱确定翻身的频率和要求,给予患者舒适的卧位,保证需要协助翻身的每一位患者全程护理人员翻身。骨科术后患者大多需要进行康复功能锻炼,骨科全部护理人员扎实学习康复锻炼方法,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每种疾病的康复锻炼体系,以高年资主管护师为主的护理组每日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每位患者的功能锻炼计划,每日三次给患者演示,被动与主动功能锻炼,每日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效果评价,深得患者的信赖,并配合助行器、腿垫等护理用具,使患者早期达到功能康复,在基础护理的实施中很好的与护理技术相结合,大大提升了护士的专业技术价值。我科还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了出院后的康复功能锻炼计划,将患者康复指导由医院延伸到家庭,并接受患者康复方面的问题的咨询与技术指导。 5、创建活动离不开每项操作规范的文明用语。在晨交班会上大家踊跃学习,在操作时尽量能使用规范用语,语言也成为整个护理流程的一部分,要求语言亲切,面带笑容给患者讲解、

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护理 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儿时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常伴有水肿和低体温的疾病,重症可出现器官功能损害。本病可能的致病因素如寒冷、早产、低体重、窒息等,一般以生后1周内新生儿和未成熟儿多见。全身表现为体温低于35 ℃,重症患儿低于30 ℃,局部表现为皮肤发凉、硬肿、颜色暗红、不易捏起,按之如硬橡皮。硬肿发生顺序一般为:小腿——大腿外侧——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患儿反应低下,哭声低弱或不哭,吸吮困难,严重者可导致休克、肺出血、心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急性肾衰竭等多脏器损害而危及生命。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新生儿硬肿症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我院2005年11月~2006年3月收治的硬肿症患儿有10例,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0例中有9例为早产儿,1例足月低体重儿,其中有2对双胞胎(早产),2例合并窒息的患儿,住院天数在10~20天,治愈8例,合并肺出血死亡1例,硬肿面积大,未明显好转转往省城医院1例(条件有限,便于静脉高营养治疗)。 2 护理 2.1 恢复体温的护理复温是护理低体重儿的关键措施,低体温持续时间过长,病情易于恶化。入院后先用低温计正确测量肛温,做好记录,然后根据不同体温给予处理。体温>30 ℃,腋-肛温差为正值的轻中度硬肿的足月儿可置入20 ℃~26 ℃室温环境中加热水袋复温,早产儿可放入30 ℃温箱中,根据体温恢复情况,逐渐调整到30 ℃~40 ℃的范围内,6~12 h恢复正常体温。如体温<30 ℃,腋-肛温差为负值的重度患儿先将患儿置入比体温高1 ℃~2 ℃暖箱中开始复温,并逐渐提高箱温,每小时升高1 ℃,于12~24 h体温达到正常,观察暖箱及室内温度、湿度的变化并及时调整监测肛、腋温变化,每2 h测体温一次,体温正常6 h后改为4 h一次。 2.2 营养不足的护理发生硬肿症的患儿多为早产儿,吸吮无力,能量摄入不足,提供足够能量和水分,保证供给。能吸吮者可直接哺乳,指导其喂养姿势,多给予吸乳刺激,给患儿抚触。吸吮无力者可用滴管、鼻饲或静脉高营养供给能量。喂养时,工作人员应耐心、细致,少量多次,间歇喂养,保证患儿营养、热量摄入需要,按医嘱补液、输白蛋白等,严格控制补液速度。

78例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体会

78例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在治疗新生儿硬肿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78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患儿采用综合性护理,包括复温、热能及液体供给、用药抗感染的护理以及对多器官功能的观察和功能损伤的预防与纠正、健康教育等,比较两组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治疗进程。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治愈时间大大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可以使新生儿硬肿症患儿尽快痊愈,尽早摆脱疾病的折磨。 新生儿硬肿症是由于寒冷或多种疾病所致,主要表现为低体温和皮肤硬肿,重症可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1]。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与皮下脂肪组成特点,皮肤表面积相对较大,能量贮备少,产热少,新生儿缺乏化学产热方式为主的棕色脂肪组织,皮下脂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多,受寒时患儿皮肤容易发生硬肿。新生儿严重感染、寒冷环境或保温不当可使其体温降低于正常,导致缺氧、能量代谢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严重时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甚至死亡。早期治疗和精心的综合性护理可阻止患儿硬肿症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康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78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中男23例,36~39周11例,>39周12例。女16例,36~39周9例,>39周7例。单纯性硬肿症24例,颅内出血合并硬肿症9例,吸入性肺炎合并硬肿症6例。对照组中男21例,36~39周8例,>39周13例。女18例,36~39周8例,>39周10例。单纯性硬肿症22例,吸入性肺炎合并硬肿症8例,缺血缺氧性脑病合并硬肿症9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硬肿症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患儿采用恰当的复温、热能及液体的供给、用药抗感染的护理,对多器官功能的严密观察及对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对症处理等。记录两组硬肿症患儿的症状减轻及消失的时间,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硬肿症患儿硬肿症症状减轻和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的一组疾病,以未成熟儿发病率高[2-3]。了解新生儿硬肿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以精心的综合性护理,可以加速硬肿症患儿的康复进程。新生儿硬肿症治疗护理关键第一步是复温,复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防止体温散失和增强自身产热。二是直接向体内输热,后者为主要方法。根据患儿硬肿的不同程度,循序渐进逐步复温。若患儿肛温>30 ℃,T≥0,提示棕色脂肪产热较好,此时可通过减少散热,使体温回升。将患儿放入30 ℃暖箱中,根据体温恢复的情况逐渐调整到30~34 ℃的范围内,6~12 h恢复正常体温。无条件者可用热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