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南方人和北方人究竟有什么区别

中国南方人和北方人究竟有什么区别

中国南方人和北方人究竟有什么区别?

2016-01-08 22:22:33 新浪网

中国自从诞生以来,其政治和经济中心一直位于中原,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天子都是在中原号令天下,直到大宋皇帝被赶跑到了杭州,此时政治中心开始北移、经济中心开始南移,从此中国进入政治和经济的二元时代:南方发展经济,北方紧抓政治,直到现在。

朝鲜和韩国是以三八线为界,这条三八线是人为划定的,中国虽然三八线,但是却存在一条天然的界限:那就是秦岭——淮河。

这条线究竟有多么神奇呢?它只有短短几里路宽的地带,两岸南北的气候、民俗、风景截然不同。我们肯定听说过一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栀”。意思是柑橘长在淮河以南能长成甜甜的橘子,要是长在淮河以北则变成又酸又涩的栀子,同样,秦岭以北是黄土高坡,秦岭以南却是森林和盆地,这都是最生动真实的写照。

有意思是:曾经有段时间江苏和河南两地的人差点打起来,为什么呢?因为淮河既流经河南也流过江苏,这两个省的地方政府都想创立一个景点:中国南北方分界线。他们在争着给国家划分“三八线”啊!

下面我们进入正题,中国的南方人和北方人究竟有什么区别?

蒙古灭宋朝时,一直攻打到现在的广东崖山,为什么还是回头把北京定位首都呢?因为他们是北方人,他们不敢把首都设立在南方啊,所以中国的政治势力一直盘踞在北方。后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起义夺回了天下,把都城设在了南京,结果没出几十年,他的在北京的儿子(燕王)抢了在南京孙子的皇位,又把都城搬到了北京。从此北京这座城市稳居中国权力的最高点。

政权所在地,一定要讲政治和立场。这也就成就了北方人的性格特点:喜欢搞关系、崇拜权力、迷恋政府,但在面对利益时往往也会顾全大局,也有原则和立场。

而南方就不一样了,翻一下中国历史,凡是南方人和北方人发生的战争,往往都是北方取胜,而且中国每次动乱之后,基本都是北方势力灭掉南方势力,北方人最终统治了南方人。北方人身高力壮,喜欢用强大的武力征服一切。

想当年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袁世凯在北京坐镇北洋军阀。南北两派,一个是革命的新势力,一个是传统的旧势力。就在中国即将走向“共和”、实现“民主”的时候,孙中山还是妥协了,把大总统的位子让给了袁世凯,结果中国在北方旧势力之下复辟了。这段历史让中国的有志之士无不感叹!

当然历史上也有南方人打败北方人的战斗,比如“卧薪尝胆”和“火烧赤壁”这样的经典战役,反而是北方人落荒而逃,但这只能说明智慧和毅力照样可以战胜强大的武力。而这正是南方人的长处。

所以南方人的特点是什么呢?他们不善直接打仗、打架。

他们喜欢过安稳的日子,经营自己的生活。所以他们更看重自己的那部分利益,至于社会是怎么样的,由谁来统治、他们不会那么在乎。

不过,大家发现没有,中国无论是革命、还是改革,都是从最南端开始。比如孙中山的辛亥革命、邓小平的改革开放,都是从广东开始的。

中国的南方人确实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思想比较开明,适合发展经济。

总结:越往北越野蛮,越往南越矫情!

伪君子和真小人

在北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链比较复杂,往往参杂了家族、血缘、利益、级别等等各种因素。每个人都会延伸出一根根关系链条,这些关系链条交织在一起,构筑成一张庞大的、坚不可破的社会关系网。每个人都在攀感情、托关系。渴望能拥有一张能令他人羡慕的关系网,期望能从自己的关系网中获得利益。

在南方,人和人的关系会更加单纯,就是利益往来。有生意大家一起来做,因利而来,因利而去,但也免不了互相算计,唯利必争、微利必争。而且,这种过于机械的利益往来,使人的生活毫无情趣,每个人就像一台机器。

北方人注重面子,他们所做的事未必是为了自己,也有可能是为了获得家族、邻居、外界的认可。

南方人注重实效,他们所做事都有明确目的,很少会牵扯那么多社会关系,自己处理好自己的事就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北方人重感情,亲戚好友之间会不求回报互相帮忙,牵扯到利益时除外。

南方人重利益,亲生兄妹之间借钱也需要明确利息,会就这样一如既往。

北方真正经商的人不多,一旦谁做生意暴富了,就会显摆一下,所以北方的富豪的标配是豪车。

南方经商的人实在太多,有钱人也太多,即便做生意捞了一笔,也没有什么好显摆的。喜欢闷头发财,比较低调。

北方人相信“强权就是真理”;所以喜欢当官;

南方人相信“钱能买到一切”;所以喜欢经商;

北方人是“路见不平一声吼”,善用武力,女人也可以像男人一样动手打架。

南方人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喜欢讲理,男人也可以像女人一样张嘴吵架。

北方人喜欢把话说的很好听,然后答应你很多事情,而事后办不到。

南方人往往不会说那么多大话,但是只要答应你了,一般会做的到。

北方人渴望找到一份好工作

南方人希望闯出自己的事业

北方人喜欢在酒桌上谈感情,然后看看怎么合伙,北方适合交朋友

南方人喜欢在茶馆里谈事业,然后聊聊怎么合作,南方适合找合伙人

北方人谈生意先做感情交流,双方称兄道弟,让感情撮合生意。但真正到了牵扯到利益关系的时候,往往都会发生争执,所以北方的很多朋友最后成了仇人。

南方人谈生意先谈利益分成,签个君子协定,靠利益维持关系。无所顾忌的把什么都明确好,然后一起干,所以南方人做生意往往比较成功。

北方人是伪君子,南方人是真小人。这样说有点过于露骨,但却一语道破天机。

南北平衡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中国的首都要是不设立在北京,如今北方会怎么样?

首先,北方除了北京之外,仅有的几个像样的城市:天津、青岛、大连。天津是国家政策生硬的扶植,结果一个曹妃甸到现在还没有缓过来气,大连则受到整个东北衰落的牵连,青岛这些年也不温不火,北方就不是适合发展经济的地方。

但是越是这样,中国的首都越应该设在北方,这就好比一个天枰,南北两端总要持平。一个北京的房价和城市人口,足以震

住整个北方了。如果中国的首都也在南方某城市,那中国南北方就真的像韩国和朝鲜的区别了!

另外,中国的人口大迁徙已经有30多年了,这样一个激荡的时代,不同的人群互相融合,南北方人的棱角正在磨平。

而身为新新人类的90,都是在互联网无界限文化的熏陶之下成长起来的,更加没有了区域界限。

并且,北方人和南方人也开始互相取长补短。北方人正在越来越务实、理性,感情都在淡化处理。而南方的富商们也开始寻找生活的真谛,跑到郊外居住,喜欢旅游,热爱生活。跟着时代一起思考。

所以无论怎么样,我们都是中国人!(孙汗青老师)

消费观察——理性看待消费第4楼

北方和南方有趣的现象:朝代的首都多建在北方,南方经济比北方经济发达,历朝战争基本上是北方打败南方。

拓跋鲜卑与客家人的渊源探究

(2011-05-18 16:02:22)

https://www.doczj.com/doc/256011533.html,/zjelc2/html/3595.html

肃慎、挹娄像一座天然的历史宝藏,多少历史故事从这里诞生并走向世界;多少英雄豪杰从这里登上辉煌的巅峰,最后又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一、拓跋鲜卑的迁徙初始

外兴安岭、大兴安岭、小兴安岭是黄种人元祖的栖息地,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肃慎民族的领域的一部分。在大鲜卑山(大兴安岭)嘎仙洞,居住着大鲜卑山挹娄民族的鲜卑人,在原始的大森林中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公元一世纪,鲜卑拓跋部,走出了森林山地“南迁大泽”,在以呼伦湖为中心的呼伦贝尔草原繁衍生息。大约二世纪中叶开始,鲜卑人逐步向南扩展势力。到公元三世纪末,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了以平城为都城的“北魏”国。此后,拓跋氏后继者通过一系列征伐,使北魏政权控制了整个中国北方地区,与东晋政权形成对峙。

公元494年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继云冈石窟之后,又开凿了龙门石窟;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以汉服代替鲜卑旧服;朝廷上禁用鲜卑语言;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旧姓为音近或义近的汉姓等等。客家人称谓的由来:鲜卑人务农为“田客”,鲜卑人南迁为“客居他乡”。客家人中原南迁的理由:

一是围绕争取到土地的所有权——开荒种地,自我发展。北魏王朝中原的土地由汉族地主把持着,鲜卑人世代为长工,汉族地主对鲜卑长工实行剥削。随着朝廷政权的更迭,鲜卑人不在存在自己民族的军队,军人回乡务农,而土地所有权不在鲜卑人手里,为了维系生息,客家人被迫迁徙,迁徙是鲜卑人摆脱剥削的一次变革。

二是公元888至893年,由于朝廷腐败、兵灾、农民起义,又逢十年大灾,颗粒不收。人民生活没有保证,真是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出现“人吃人”的惨景,客家人生活所迫南迁至闽粤赣一带。

对客家人是鲜卑民族后裔的论证。本人通过考察、采访、谈话方式的民间调查,对传统神文化(萨满教)残留现象的认证;客家土楼的历史技艺进行追溯;烧烤饮食文化的探讨等的论证,认为:目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就是挹娄时期生活在呼伦贝尔的拓跋鲜卑人。

二、迁徙后客家人的生活环境

2008年8月28日,我在去往福州市的z59次列车上,采访身边一位退休老干部,聊起福建省建设与发展的历史,他们都承认福建省人都是不同时期从外地到福建的外地人。对为什么同样都是外地人,竟有客家人与不是客家人之分?他们都解释不清,都认为除非在原籍就有说法。身边一位福建老大爷清楚地说明原由:“什么客家人,说白了

他们根本就不是汉族,就像外国人在中国,很别扭。”我是为了搞清怎么“别扭”才深入探讨研究的。

北魏南迁的鲜卑队伍20万人,迁入洛阳后,经过魏孝文帝对鲜卑旧姓为汉姓等一系列改革,其中姓氏改革为音近或义近的汉姓,对中国历史阶段所取得稳定社会,促进社会发展,都是具有历史性重要的意义。鲜卑人大约居住在中原385年,最后在唐代中晚期闹饥荒的十年里,由河南省固始县汉人王审知不忍母亲受屈辱,背母南逃的影响下,于唐僖宗年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迁徙,成为拓跋鲜卑历史上的重要迁徙。

迁徙伊始,迁入福建的中原客家人以现在的宁化县为中心,与其他地区的难民共同生活在闽东地区。因为民族复杂,生活习惯不同,为了防止造成矛盾。随后,客家人主动重心西移,搬迁到与粤赣两省接壤的“青龙山”山区。

福建青龙山绝对是一块宝地,龙头俯视西南,龙眼(岩)炯炯有神,龙身像探出大海,朦朦胧胧的感觉,龙爪前右肢十分清楚可见,活灵活现;从卫星地图俯视山形表现清晰明显。

我对闽粤赣台琼客家人的探讨是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时代,对北魏人感兴趣才决意探索的。我的研究方法本着对历史刨根问底,从开始的

起点和结果向中心逐步凝集的方法,最后捋清和解决历史上较困难的课题。

三、客家人为维护本民族文化的努力

(一)拓跋鲜卑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魏孝文帝秉承冯太后的旨意搞改革,甚至以强迫命令式的推行政令,实际上是很不得民心的。简单说鲜卑与汉族有区别,可是改姓以后的客家人与汉族只是一个民族中的主客之分,承认被汉族通化,成为汉族中的客家人。客家人与汉族是一个民族,不存在民族间的区别,这就是客家人产生的过程,古往今来的民族存亡问题不过如此。

唐朝初期,拓跋氏的后人长孙无忌在担任宰相时,曾秘密授意一部分人创造鲜卑文字,随着武则天以莫须有罪名诬陷长孙无忌要“谋反”,文字最终没有在鲜卑人中实行。而创造文字的这部分人怕受株连逃入深山成为其他民族的一部分。这个民族有文字,并承认在京城生活过。另外,以唐朝拓跋思恭为首的党项羌族从西川向西夏运动建国的前后346年中,创造使用西夏文字189年,随着西夏政权的灭亡,文字也失传。

唐朝长孙无忌担任大唐王朝宰相和首相期间国家赐封他实邑1200户,

当时的公主才实邑200户,可见朝廷对长孙无忌的丰厚待遇。武则天为了当皇后求过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自始至终极力反对,因为武则天曾给唐太宗当过“才人”,儿子娶后妈还要当皇后,确实不地道。李治武则天以长孙无忌要“谋反”的莫须有罪名,革职查办流放黔州(现重庆市彭水县),但实邑1200户待遇没变。不久武则天派遣许敬宗将长孙无忌逼死,1200鲜卑人实邑户顺势流入黔东南,隐姓埋名成为苗族。

(二)唐僖宗年中原人逃难

唐朝僖宗年间,中原人逃难到福建、广东、江西(闽粤赣)的难民,唐朝河南王审知带几十万河南固始县人入闽定居,称闽王,其中客家人迁徙是鲜卑人历史性迁徙。为什么反复提出这个问题,因为它在历史中贯穿始终的定性问题,说明客家人就是拓跋鲜卑的继续,发展中的民族别称。如果当时继续坚持拓跋鲜卑之称谓,魏孝文帝极力反对,中原人也不欢迎,所以用“变通”的办法解决。实践证明,变通确实有效,但对史学研究确实产生了不小的难题,逾越历史障碍谈何容易。

(三)魏书对魏孝文帝改鲜卑旧姓的记载

据《魏书?志第十九?官氏九》记载,魏孝文帝改鲜卑旧姓为音近或义近的汉姓,是历史记载有根据可查考。北魏鲜卑人改革旧姓时规定的

“南方有茂眷氏,后改为茂氏”、“ 羽弗氏,后改为羽氏”,而实行中出现按音近或义近的汉姓的实际情况,也只能按实际情况执行,如“茂”和“毛”是同音、“羽”与“习”同义。客家人南迁前毛氏大约居住在洛阳至周口一带,习氏居住在周口至邓州一带。看来鲜卑民族在中原近400年,后来迁徙到江西的有鲜卑部族:南方有茂眷氏(毛)、羽弗氏(习)、独孤氏(刘)、侯莫陈氏(陈)、纥骨氏(胡)、普氏(周)、拓跋长孙氏(孙)等等,是原来居住在中原的一个个集体,用东北话说“恋群”。而迁徙是有组织、有计划,通过周密筹划的结果。

(四)客家人与中原人的区别

客家人与中原人的区别,北魏时期中原的名人毛修之,字敬文,荥阳阳武人也。父瑾,司马德宗梁秦二州刺史,是汉族。毛修之擅长烹饪技术,曾受拓跋焘赏识。到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有茂眷氏(毛)也在中原,姓氏很容易搞混。形成客家人南迁的鲜卑有茂眷氏(毛),误认为是毛修之的族系后人。从北魏到盛唐全过程看鲜卑南方有茂眷氏(毛),的确是一族“田客”农民,循规蹈矩、憨厚诚实的种田人,在历史长河中竟没有一人溅起一滴水花泛起涟漪,没有造成影响给历史留下记忆。所以有人按他自己的思路炮制出一条路线:中原---浙江衢州市---江西吉水---云南---韶山。而事实上看客家人的迁徙路线,毛氏的途径应该是:嘎仙洞—满洲里市(鲜卑国240年)—乔巴山(诘汾与天女的结合)--和林格尔(鲜卑国北都)--大同市(北魏平城)--

洛阳市—江西省吉水县八都—云南—韶山。如果我的分析值得怀疑,可以通过DNA科学鉴定验证。

这些问题的出现,好像是2009年4月8日9时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回山西襄垣寻根谒祖。众所周之,连战先生是客家人,客家人先祖是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洞的鲜卑人,是连氏是鲜卑人的一个部落。鲜卑人老姓与“连”姓有关系的有:费连氏、其连氏、宥连氏和是连氏,鲜卑人是大约公元元年前后,历经长途迁徙、无数战争,才建立北魏王朝。公元494年北魏皇帝孝文帝搞改革,其中改鲜卑姓氏时,才把是连氏改为汉姓连。其实,鲜卑人改汉姓,与汉族祖先并没有关系,起码没有血缘关系。可是连战主席认祖归宗,竟找到了公元前694年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连称为先人,并且承认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祖宗遗德、源远流长”,真是一则奇闻。所以,内蒙古自治区十分有必要建立全国权威性客家人历史文化研究机构,服务于世界范围内的客家人。

客家人自从走出大兴安岭进入中原,就已经决定了---迁徙,最后迁徙世界。成为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的庞大民族,实践证明拓跋鲜卑是世界上最具有智慧的民族之一。例如福建省、江西省、广东省的客家人遍布全球一百个国家和地区,人口大约2亿人,足以说明拓跋鲜卑民族的伟大、智慧,而他们中多数是商人(华商、闽商)。

(五)流传千年的建筑工艺

福建客家土楼的建筑方法是生土夯制。公元426年拓跋鲜卑打江山时,魏太武帝拓跋焘分两路攻夏,一路攻长安;一路攻统万(夏的都城,今陕西省榆林市西南),第二年攻陷统万。统万城高6丈多,城上宽30步,城里宫城3丈多高。城是特制过的土筑的,坚硬得和石头一般。宫城内建筑壮丽,有高大的殿阁和楼台、雕镂得穷极工巧。筑这座城,征发了10万多民工。魏太武帝对左右说:“小小国家,滥用民工到这种地步,怎能不灭亡。”可是聪明的鲜卑人,从战争中学习到了生土建筑技术,应用到客家土楼。由福建永定、南靖、华安县46座客家土楼组成,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的发展、清朝和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福建土楼”已经成功入选世界遗产,是客家人继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后,对世界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在福建考察期间,我住过永定县高头乡高头村土楼之王“承启楼”,湖坑乡久负盛名土楼王子的“振成楼”,它们都是客家人历史建筑的典范之作。承启楼的宏大壮观;振成楼内建筑有西洋风韵,如土楼中的秀女闺房。即有古典朴实壮观的外观,又有华贵典雅、超凡脱俗的内在美。我看到这些圆形、方形的土楼,总有一种走进家乡蒙古包的亲切感觉。目前居住振成楼楼主林日耕先生是县政协委员,在查找“林”氏鲜卑姓氏时发现,丘林氏应该是匈奴姓氏。

四、闽粤赣台琼与东南亚地区客家人

(一)福建客家人的组成。福建客家人被笼统认为是鲜卑人组成,是片面性的。福建客家人中有在北魏时代被融合的匈奴人和羌族。匈奴人北魏时被融合的有六个姓氏,其中在改鲜卑旧姓为音近或义近的汉姓时,属于匈奴的就有贺赖氏(改为贺)、须卜氏(改为卜)、丘林氏(改为林)、破六韩氏(改为陆)、宿六斤氏(改为宿)等。北魏鼎盛强大时鲜卑四大姓氏有:南方有茂眷氏、西方尉迟氏、北方贺兰氏、东方宇文氏,而北方贺兰氏、东方宇文氏是匈奴人。东方宇文氏在北魏改鲜卑旧姓时历史没有正式记载,只是传说中介绍改成汉姓文。文天祥(1236-1283)是客家人的杰出代表,作为南宋末年的爱国志士和民族英雄,其光辉形象彪炳史册。他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几乎已是家喻户晓。他的高尚道德和忠贞气节长期受到我国各族人民的敬仰和赞颂。

福建客家人中阮姓众多,据福建朋友讲:阮氏是北魏正宗皇族,是元巨集的后代。一部分阮氏后人到福建落户后,在大约宋代又继续南迁,最后到达越南,明朝越南独立。越南的历史中阮氏王朝十分顽强,集中了客家人的智慧和勇敢。另外越南共产党的缔造者、共和国的创立者胡志明(阮必成)主席领导越南人民推翻法国殖民主义的统治,建立新越南。

(二)江西赣南客家人的伟人。从唐朝到清朝,居住在江西省的伟人很多,如果包括闽粤赣地区陆续迁移出去的人就更多了。根据新华网2005-08-22 “出伟人的地方:神秘红色江西大观”一文。迁徙到江西的伟人、名人:孙中山,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其祖籍在江西省宁都县田头乡孙屋。毛泽东的祖籍地,在江西省吉水县八都镇的龙城;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是文天祥的后人。邓小平的祖籍地,就是毛泽东祖籍地吉水县的邻县吉安县(古代称庐陵县)富田镇横坑村。刘少奇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第二任国家主席,祖籍在江西吉水县,与毛泽东的祖籍地相同。周恩来、鲁迅的祖籍应为江西九江。陈独秀、陈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陈毅元帅,祖籍都在江西德安县义门陈村;德安县义门陈村也是国民党陈立夫、陈果夫的祖籍。习仲勋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其祖籍在江西省新干县城习家村。胡耀邦是客家人,1981年6月被选举为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后改称中共中央总书记,其祖籍在江西省高安县的伍桥乡蔡溪胡村,是“华林世家”的后裔。江泽民祖籍江西省婺源县江湾村。客家人是拓跋鲜卑的发展和继续,这是历史,不存在想不想承认、敢不敢承认的问题。

(三)梅州客家人是唐代因受长孙无忌牵连,被流放到这里的最早的鲜卑人。广东客家人是在梅州客家人的基础上,由闽赣两地汇集迁入,发展起来的客家团体。梅州客家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也是菲律宾原总统阿基诺(客家人许氏)夫人的家乡,又是泰国前总理他信(丘敦

氏,丘达明)的家乡。而广东台山是现任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他骆拔氏)的家乡。拓跋鲜卑人才辈出、层出不穷,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客家人洪秀全(1814-1864年),中国历史上爆发了一场农民革命战争,力量发展到十八个省,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洪秀全作为这场革命的发起者、组织者与领导者,功不可没。但在定都天京后,洪秀全的思想却发生了变化,使他对太平天国革命的领导发生了一系列失误,从而对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农民革命失败后部分太平军逃到南洋。

(四)台湾省的客家人。台湾是祖国的宝岛,历史上客家人在几百年内陆续登岛,在宝岛与闽南人、原住民一起艰苦创业,繁衍后代。到目前,仅客家人在台湾人口588.8万人,占台湾总人口的25.6%,宝岛第一大居民人口是闽南人;第二大居民人口便是客家人。目前,台湾省客家人口比重较大,历史上有丘逢甲(丘敦氏),现在的陈水扁(侯莫陈氏)、李登辉(拓跋氏),国民党吴伯雄、连战(是连氏)、萧万长等是客家人。据说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是客家人,谢长廷(解枇氏)、苏贞昌(乙旃氏后改叔孙氏)、吕秀莲(叱吕氏)、陈菊(侯莫陈氏)都是客家人,要想解决台湾问题,首先应该解决“台独”和祖国统一的障碍,而统一的主要障碍来自于民进党的一部分人,民进党的主要骨干是客家人。如果解决了客家人问题,一切阻碍就迎刃而解了。

(五)海南客家人的兴起。海南客家人是由闽粤赣地区陆续迁移来的,主要姓氏有鲜卑出大汗氏(韩)、宥连氏或者牒云氏等。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夫人是鲜卑出大汗氏(韩),孙宋庆龄夫人的爷爷姓韩将父亲过继给舅爷而姓宋。柬埔寨首相洪森是鲜卑宥连氏或者牒云氏,因为在魏孝文帝鲜卑旧姓氏改革成汉姓时,宥连氏和牒云氏都姓云,洪森首相别名云升。是地道的海南客家人。

(六)越南客家人统称为京族,占全国人口80%,预计在7000万人。从现在的视角看元朝蒙古军队在越南的屠城,确实是一场误会,是拓跋鲜卑的后代在自相残杀。

(七)海外客家人多集中在东南亚地区,本来在唐朝鲜卑迁徙集中在广南地区。元朝蒙古军队所向披靡,越南客家人闻风逃难,进入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闽粤赣台琼客家人陆续在几百年里向台湾、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地区迁徙。东南亚国家地区(未包括台湾省和越南国)客家人二十年以前统计390万人以上。

五、尾声

天下客家是一家。他们的根在呼伦贝尔,在茫茫无际的密林嘎仙洞;在烟波浩渺的呼伦湖。这里人杰地灵,这里的祈祷最灵验。假如,二

亿人的客家人,每年能有二十分之一的人前来祭祀祖先,依托呼伦贝尔雄厚的旅游资源,这将会使呼伦贝尔的旅游业如虎添翼。

明年是庆祝“呼伦贝尔盟文物管理工作站考古工作发现拓跋鲜卑旧墟石室祭祖祝文三十周年”(1980年7月30日),让我们满怀豪情,把鲜花和掌声献给为探索拓跋鲜卑历史的开拓者付出的辛勤劳动。由此可见,我们的家乡不但有灿烂辉煌的鲜卑历史文化,而且还有勇于探索的现代史学工作者和不上数的历史文化爱好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