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专题

杨星07210700

一、基本理论概述 (2)

(一)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内涵界定 (2)

(二)几组关系的明确 (3)

1、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关系 (3)

2、原告资格与起诉条件的关系 (4)

3、原告资格与诉权的关系 (5)

4、原告资格与原告地位的关系 (5)

5、原告资格与诉讼请求的关系 (5)

(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与被诉行政行为的关系 (6)

(四)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标准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7)

1、我国原告资格标准的发展历程 (7)

2、域外原告资格标准简述 (7)

3、原告资格的发展趋势 (8)

二、《行政诉讼法》及其解释涉及到原告内容的法条归纳及分析 (9)

法条列举 (9)

归纳分析 (10)

(一)概括式 (10)

1、对于《行政诉讼法》第2条的解析 (10)

2、对于《解释》第12条的理解 (12)

(二)可提起诉讼的特别规定 (15)

1、对于“涉及其相邻权与公平竞争权”的理解 (15)

2、对于“要求主管机关依法追究加害人责任”的理解 (15)

(三)原告资格的转移和承接 (16)

1、公民死亡时原告资格的转移 (16)

2、公民被限制人身自由时原告资格的转移 (16)

3、联营企业提起诉讼的资格分析 (16)

规定的欠缺 (17)

(一)规则缺陷 (17)

(二)规范的缺失 (18)

司法实践中认定的困难 (18)

三、制度构建 (18)

(一)主体上的要求 (19)

(二)原告资格所要求的关联应当达到何种程度? (20)

中大版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稿关于原告规定的部分 (21)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研究成果索引: (22)

一、基本理论概述:

行政诉讼原告是行政诉讼主体的基本构成部分,也是启动诉讼程序的关键。在行政诉讼中,谁有资格就某一具体的争议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救济,是行政诉讼程序首先必须予以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行政相对人或相关人的权利能否得到有力的救济,关系到行政效率会不会因为其滥用诉权而产生消极影响,还关系到整个诉讼过程能否正确而顺利地进行。

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关系到由什么样的人提起行政诉讼,并启动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其所要回答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是合适的、正当的起诉人。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只有在获得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前提下才能够提起行政诉讼,成为行政诉讼中的原告,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只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诉讼中所获得的一种诉讼权利、一种提起诉讼的可能性。

严格来说,《行政诉讼法》并没有关于原告资格的直接规定,对于原告资格的认定往往同起诉的条件混杂在一起,造成了对个人或者组织提起行政诉讼资格能力的不当限制。我国长期以来忽视了对行政诉讼原告合法利益的有效保护,而仅仅从司法权制约行政权的角度来考量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导致了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一定程度上对原告资格的替代。1从保护公民、法人或者组织合法权益的立法目的着眼,重新审视并且建构原告资格的认定标准,具有相当的必要性。

(一)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内涵界定:

对于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学术界主要存在着“条件说”、“限制说”和“利害关系说”几种表述。

“条件说”为多数人主张,认为原告资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提起行政诉讼所应具备的条件。2并非所有不满行政行为的个人或组织都能提起行政诉讼。

“限制说”则认为,设定原告资格的目的在于保障行政诉讼的有效性、经济性,避免滥诉情况的发生,并防止行政管理始终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资格即限制”。3原告资格的设立必须受行政诉讼宗旨和目的的制约,不能妨碍法院对违法行政行为的审查和纠正。

“利害关系说”则主张,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是指独立承担行政法权利义务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引起受案范围内行政争议的行政行为之间存在的利害关系。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仅仅是起诉条件之一,与诉讼请求的是非曲直没有直接的关系,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其存在的前提,其中心课题是起诉人与被诉行政行为之间的利害关系。4

以上三种表述,实际上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原告资格的本质和设立原告资格的目的。原告资格本质上是一种区分和限制,这种过滤机制排除了与案件没有相当关联度5的主体提起诉讼,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滥诉情况的发生,保证诉讼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并保障行政管理的效率性和稳定性。“条件说”以起诉条件的满足与否来定义原告资格的有无,虽然直观地体现了原告资格的本质,但是却忽略了原告资格与起诉条件之间的区别,原告资格仅仅只是起诉条件的一部分,如果以满足起诉条件来作为原告资格的界定标准,这无疑扩大了限制的条件和范围,并不利于诉权的保护。“限制说”明确了原告资格的设立目的,但是对于原

1参见杨海坤、朱中一:《我国行政诉讼制度步履维艰的原因探析—从剖析传统法律文化的消极影响入手》,载《行政法学研究》,1999年第4期

2参见王周沪:《浅议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载《法律科学》,1991年第3期。

3参见吴偕林:《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新论》,载于《行政法学研究》1993年第4期。

4参见高家伟:《论行政诉讼原告》,载于《法商研究》1997年第1期。

5原告资格更多是对起诉主体与行政行为之间关联度的要求,这种关联度反映了一种客观的因果关系,也

告资格的内涵并没有正面地给出解释。“利害关系说”以起诉人与被诉行政行为之间的利害关系来区分资格的有无,这符合了原告资格放宽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定义中以“受案范围内”来限定“被诉行政行为”笔者认为有待斟酌。原告资格关系到由什么样的人提起行政诉讼,并启动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其所要回答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是合适的、正当的起诉人,原告资格要求的是行政行为与起诉人之间形成客观且相当的联系,这种资格在起诉前已经确定,准确地说,在行政行为作出6后对起诉人产生影响时已经确定,而受案范围则是法院在接收起诉请求后对于自己有无管辖权限的判断,更多表明的是司法权与行政权在运行机制上的分工,以“受案范围内”这种表述来作为原告资格定义中的定语,笔者认为这实际上混淆了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与原告的资格。对于不属于受案范围的行政争议案件,虽然起诉人不可能获得原告的法律地位,但是只要其与被诉的行政行为之间的关联达到相当的程度,其本身仍然具有着原告的资格7,原告资格仅仅表明成为原告的一种可能,受案范围的相符、其它起诉条件的满足以及原告资格的具备共同作用才能组成行政诉讼中的适格原告,因此,受案范围、其它起诉条件、原告资格实际上是并列的限制,只是法院在审查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受案范围的规定而已。从这个角度理解,以“受案范围内”作为原告资格定义的定语,并不合理。

此外,有学者认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就是某人就某事而具有的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从而成为原告的法律能力,进而认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什么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以及什么事情可以被诉。8此观点将原告资格认定为属人因素与属事因素的结合,这种定义实质上也混淆了原告的资格与受案的范围。

而根据《布莱克法律大词典》的解释,“原告资格,又称起诉资格,是指某人在司法争端中所享有的将该争端诉诸司法程序的足够的利益,其中心课题是确定司法争端对起诉人的影响是否充分,从而使起诉人成为本案诉讼的正当原告。”9

笔者更倾向于将原告资格定义为单一的属人因素,认为原告资格是一种主体资格,是起诉人与被诉的行政行为之间的具有相当关联度的一种客观联系,只要具有这种客观的事实,即应认定具有原告资格,原告资格与受案范围、其它起诉条件等共同组成了法院的受理条件。对于原告资格的理解,关键在于界定起诉人与被诉行政行为之间达到何种关联的程度才具备起诉的资格。

(二)几组关系的明确:

1、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关系

从诉讼角度而言,设定原告资格和确定受案范围都是为行政诉讼的立案条件而服务。10法院在审查是否应当立案时,除了考虑是否具有原告资格外,对于是否属于自身管辖范围以及是否符合其它起诉条件也需要进行判断。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通过宪法、法律等规定进行的对于司法与行政两者之间权力的界分,而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则是借助起诉来启动司法监督的程序,两者之间不能简单地相互替代。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解决的是可审性的问题,而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则解决的是可诉性问题,两者不能简单等同。

6此处的行为作出在广义上使用,既包括作为,也包括不作为。

7有学者认为,对提起诉讼的人来说,如果法律规定法院对某些行政争议无权主管,却仍然赋予其原告资格,允许其提起行政诉讼,显得无丝毫意义,反而是对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一种愚弄。笔者不赞同这种观点,具体论述见下文关于受案范围与原告资格的关系探讨。

8夏锦文、高新华:《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演进》,载《法商研究》,2001年第1期。

9转引自杨海坤:《行政诉讼法专题研究述评》,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213页。

10肖永红:《行政诉讼中原告资格的认定一一以诉的利益为模式》,载《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

受案范围的中心课题是确定人民法院是否有权审判某一行政争议,即是否有权审查引起该行政争议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而原告资格的中心课题是确定某人是否是正当的起诉人,即是否享有将行政行为提交法院审查的足够利益。

受案范围是从外部,即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方面界定司法权涉足行政事务的权力范围;而原告资格则是从内部,即起诉人与法院的关系方面界定司法权涉足行政事务的权力范围。受案范围是法律规定的,是借宪法或者法律之手确定司法审查的范围,而原告资格更多是操作问题,是法律借起诉人之手来界定司法审查的范围。11

从行政诉权的角度来看,受案范围确定的是行政诉讼权的客体——可以对什么样的行政争议起诉,而原告资格确定的是行政诉讼的主体——什么样的人有权起诉。两者是不同的法律问题,目前,有学者将受案范围作为原告的构成条件(原告资格的内容)之一对待,有本末倒置之嫌。12

有学者认为,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前提和基础,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不能超越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而存在。“对提起诉讼的人来说,如果法律规定法院对某些行政争议无权主管,却仍然赋予其原告资格,允许其提起行政诉讼,显得无丝毫意义,反而是对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一种愚弄”。13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待商榷。原告资格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样的人才是合适的起诉人,起诉资格具备与否,这在行政行为与起诉人之间产生利害关系时即已经存在,而法院是否受理则是属于行政权与司法权分工的问题,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样的诉讼能够被接受,更多涉及的是权力边界的划分。不属于法院的受理范围,并不意味着起诉人的资格不合适,而具备了原告资格也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法院必定给予救济,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如果不属于法院管辖的行政行为与起诉人之间的利害关系达到相当的程度,在此情况下,起诉人连提起诉讼的资格都没有,这不仅是对起诉人权利的剥夺,同时也容易助长受案范围外的行政行为继续为害的嚣张气焰。可诉性与可审性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如果连最起码的告状的机会都予以否定,那利害关系人的情绪更难得到释放和排解,长期积压,这些冤气、怨气势必通过其他途径发泄出来,并不利于整体的稳定。

2、原告资格与起诉条件的关系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与起诉的条件,这两个概念之间是种属的关系,也就是说原告资格包含在起诉条件之中。起诉的条件不仅包括必须有原告资格,还包括其他条件,如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符合法定的起诉形式、属于法定的管辖范围等要件。简言之,原告资格只是起诉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就起诉条件的构成而言,原告资格可以理解为起诉条件之一。14原告资格与起诉条件在时间上有承继关系,法院只有在审查了原告资格后才可能审查起诉条件。

原告资格和起诉条件有严格的区别:1、原告资格是一个法学术语,强调的是一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成为行政诉讼原告的可能性;起诉条件是一个法律术语,它强调什么样的起诉才是合法的起诉。152、原告资格是起诉条件之一,是法院在起诉前对诉讼进行条件的预先审理。原告资格回答的是什么样的人是合适的、正当的起诉人,而起诉条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正当的起诉人应当怎样起诉才能被法院受理。3、原告资格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行政诉讼,在主体上获得法律认可的条件。起诉条件则是指具有原告资格的人提起行政诉讼应当具备法律认可的所有条件。具有原告资格的人提起行政诉讼,只有在符合起诉条件的情况下,法律才有可能受理,而没有原告资格的人即便符合其他起诉条件,法院也

11参见高家伟:《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载《法商研究》,1997年第1期。

12高家伟:《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载《法商研究》,1997年第1期。

13吴楷林:《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新论》,载《行政法学研究》,1993年第4期。

14胡锦光、王丛虎:《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载载《行政法论丛》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4月版。15高新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内涵之辩析》,载《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1期

不能受理,原告资格是起诉条件的一部分。16

3、原告资格与诉权的关系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只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诉讼中所获得的一种诉讼权利、一种提起诉讼的可能性而已。因此,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是一个比诉权和行政诉权更下位的法学概念和理论,是诉权和行政诉权在具体行政诉讼活动中的衍生产物。起诉权是指公民、法人等组织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裁判的权利。原告资格是公民起诉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要成为行政诉讼中的原告除了必须具有起诉权外,还必须具备一些其他条件。如明确的被告、属于人民法院管辖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得起诉权、成为行政诉讼原告的基础和前提。17

4、原告资格与原告地位的关系

原告资格是客观问题,解决的是何人有资格提起诉讼的问题,只要当事人与行政行为之间达到一定程度的关联,就应该具有原告资格,这种资格客观存在,只是说明受害人具有成为适格原告的可能。而原告地位的获得需要在法院审查符合起诉条件后才能够确定,其考虑的因素不仅仅是原告资格问题,还包括法院管辖权范围、受否超出诉讼时效等。原告资格客观存在,仅仅是一种可能,并未转化为现实,而原告地位则是在进入诉讼之后对各方面条件审查后的当事人地位,是原告资格在诉讼程序中的具体转化。

原告资格的取得是从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害时起算的,而原告地位则是从提起诉讼并为法院受理时起算的。取得原告资格的相对人第一个称谓是受侵害人,只有被法院受理之后,才演变为原告,而取得原告地位的相对人的称谓只有一个,那就是原告。具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相对人在不同的阶段需要的是不同的条件,他们的称谓依次是:受侵害人——起诉人——原告。受侵害人具备的是原告资格;起诉人除具备原告资格外,还需要有起诉的具体条件;而原告除以上两个条件外,还要有人民法院的审查和确认。这三个称谓的渐进过程也是逐步走向严格的过程,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小。

5、原告资格与诉讼请求的关系

原告资格与诉讼请求都是诉的构成要素,无原告资格的人起诉,诉的主体不合格,起诉不能成立。二者都与引起行政争议的行政行为存在关联,没有行政行为,谈不上原告资格和诉讼请求。且都在程序中产生的,不存在诉讼或者诉讼程序不能运转下去,两者都将丧失其法律意义。

原告资格是客观问题,诉讼请求是主观问题。起诉人认为自己没有原告资格并不等于自己实际上就没有该资格。但是起诉人不提出某项诉讼请求,该项诉讼请求就只能认为不存在。原告资格是受理审查程序的客体,诉讼请求是审判程序的客体。原告资格审查的结果是决定受理或者裁定不予受理,而审理诉讼请求的结果则是裁判。诉讼请求的是非曲直只能在审查完结后才能确定,而原告资格则必须在开庭审理或者正式启动程序前予以明确。

16参见薛洁:《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标准的建构与分析》,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与被诉行政行为的关系

行政诉讼活动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否具备原告资格,关键取决于他们与具体行政行为的是否达到一定程度的关联,恰当地认定原告资格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关系,是我们正确认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某一具体行政案件中原告资格的要点。

有学者认为,具有原告资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必须因具体行政行为与行政机关形成明示或者暗示的行政法律关系,即行政法律关系的有无决定原告资格的有无。这种观点实际上建立在一种理论基础之上,即行政诉讼是解决实体争议的,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以行政法律关系为基础,无行政法律关系,就不能够产生行政诉讼法律关系。虽然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有某种联系,但是不能因此断言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基础。行政法律关系是否存在并不影响诉讼法律关系的形成,实体上的权利义务不能制约诉讼程序中的权利义务。在未进入诉讼阶段之前或者人民法院裁判之前,都无法确定实体法律关系是否确实存在。当事人由于认识的偏差,有可能在思想中形成虚拟的实体法律关系,并因虚拟的实体法律关系与另一方发生争议,从而提起诉讼,这可能使得原告资格这一客观的问题更主观化。具体行政行为的承受者可能产生错误判断并因此而提起诉讼,而非承受者也可能发生错误判断而提起诉讼,这不仅是允许的,而且在现实中也是经常存在的,简单的否认这种存在,而仅以是否存在行政法律关系,来判断有无原告资格就显得很为不妥。18也有人认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必须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对象,方能具有原告资格,即原告必须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对象。19这种“相对人资格论”认为行政诉讼主要针对产生于行政活动中发生的行政纠纷,在纠纷中,行政机关是享有行政职权的一方,拥有实现自己意志的全部手段,因此,无需以诉讼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意志,而相对人处于服从的地位,只有通过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行政诉讼的原告恒为行政相对人。20但是这种理论存在着较大的缺陷:1、不符合现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法》实际上肯定了相对人和相对人以外的利害关系人均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并未仅仅赋予给相对人;2、行政诉讼中的原告资格与行政法学中的相对人概念不能等同。原告资格是诉讼程序法中的一个概念,属于诉讼法的范畴,诉讼法律关系不同于一般行政关系,行政诉讼的原告是以具体行政行为“侵犯自己合法权益”为条件,而相对人则是在一个行政关系中“作为被管理一方”为基础,两者成立的前提不同。3、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很多法院片面强调只有具体行政行为相对人才能具有原告资格提起行政诉讼,不利于体现行政诉讼的价值。与行政诉讼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职权的目的相悖。21

在行政行为作出后,可以判定相关人与行政行为之间是否存在着利害关系,对于有利害关系者而言,寻求司法救济不仅体现了行政诉讼制度对法律上权益的尊重和保护,同时,也有利于启动司法审查的程序从而展开对行政行为合法与否的监督;在缺乏行政公益诉讼的制度背景之下,对于无利害关系者提起诉讼资格的否定则更多是为了防止其滥用诉权,防止不相干主体通过诉讼的方式妨害他人正常行使权利,这既体现了法律对于个人权利的保护,同时,也是法律对行政效率予以维持的一种手段。利害关系的有无,即与行政行为的相关程度,实际上是划定起诉资格有无的一条分水岭。

18参见王栓柱:《论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源自中国期刊网。

19同上。

20张尚鹭:《走出低谷的中国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37页

21参见沈福俊:《论对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认识及其发展》,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

(四)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标准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1、我国原告资格标准的发展历程

我国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标准,经历了“行政相对人说”、“直接利害关系说”、“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说”三个阶段。

(1)行政相对人说22

“相对人说”将行政诉讼原告界定在行政管理相对人范围内容,认为行政诉讼原告必须是行政行为所指向的相对人。这种做法易于操作,我国行政诉讼早期遵循这一标准。但是这种标准将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简单的理解为两面关系,使得原告资格范围过窄,不利于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2)直接利害关系说

“直接利害关系说”不再将行政诉讼原告限定于行政管理相对人,而认为“凡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就具备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一般说来,将具体行政管理相对人理解为法律上的直接利害关系人并不存在争议,但是行政管理相对人以外的人是否永远都是间接利害关系人呢?有学者指出,当行政管理相对人以外的人符合两项标准时,可以认定他们是直接利害关系人:一是时间性标准,即利害关系是否为现实存在的或者必然出现的利害关系;二是空间性标准,即利害关系是否为主张人切身的利害关系。23“直接利害关系”标准坚持受侵犯的是起诉人自己的切身合法权益,排除他人的、公共的或者国家的利益,这一标准尚未退出市场,但是将面临公益诉讼的巨大挑战。

(3)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说

“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说”较“直接利害关系说”而言,在形式上摆脱了主观色彩,使得原告资格的确定更加具有操作性,但是仍然高度抽象,原告资格的确定不具有稳定性。且对于合法权益、受影响人以及受到被诉行政行为的影响的理解并不一致,这使得该标准的判断具有较大的争议。

2、域外的原告资格标准简述24

(1)英国的“足够利益”标准。1978年以前,起诉资格规定比较严格,只有当事人的直接利益受到行政机关的违法侵害时才能请求公法上的救济。1977最高法院新规则的第53号令第3条规则第5款对原告资格作了统一的规定,提出了“足够的利益”的标准。英国虽然是以判例法来解释和实施议会法,但是在司法审查的原告资格方面,朝着自由和宽松的方向发展。

(2)美国的“事实不利影响”标准。《联邦行政程序法》第702条规定:“因行政行为而使其法定权利受到不法侵害的人,或者受到有关法律规定之行政行为的不利影响或者损害,均有权提起司法审查”。20世纪40年代以前,原告资格很窄,以私法关系中的起诉资格为标准,要求权利受到行政机关的侵害,才有司法审查的申请资格。20世纪40年代以后,传统的司法审查原告资格标准已经不能适应行政的发展,如果受行政机关控制的对象不起诉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那么,这些行政行为在事实上就得不到司法审查。40年代以后,最高法院通过判例,国会通过制定行政程序法,对传统的司法审查原告资格标准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美国司法审查中原告资格的标准经历了从“权利侵害”到“双层结构标准”,再到“事实不利影响”标准的演变过程。40年代以前是“权利侵害”标准,也就是说,只有当事人受实定法保护的权利受到行政机关的侵害时,才能请求法院对该行政行为进行审

22可以参见张尚鹭:《走出低谷的中国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437页。周虞:《行政诉讼的原告应包括非行政管理相对人》,载《人民司法》,1993年第3期。

23杨寅、吴楷林:《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58页。

查,必须标明行政行为侵犯并损害了他个人的被宪法、法律或者普通法保护的权利或者权益。1970年,最高法院在一则案例中确立了双层结构标准,即原告的资格按照两项标准来确定,一是事实上的损害,二是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双层机构标准提出后,有人认为,任何人因行政行为而受到不利影响,就有起诉的资格。所谓不利影响就是宪法所要求的事实上的损害的标准。这个标准实际上就是单一的事实上的损害标准。根据这一标准,只要相对人的利益受到所指控的行政行为的不利影响,他就具备了原告资格。这样,竞争人、消费者、环境利益人、纳税人以及其他受到事实上损害的当事人均具备司法审查的原告资格。在当代美国“事实不利影响”标准被作了最大限度的扩张解释。

(3)德国的“权利侵害”标准。与其他国家相比,德国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要求有很大的限制。“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原告只有在认为其自身权利被一个行政行为、拒绝行政行为或者不行为侵害时,方可提起诉讼。”德国学者一般抛开法律条文的约束,以“公权利”与“反射利益”的分野作为界定原告资格的标准。即起诉人是否具有原告资格取决于其是否具有公权利,如果其受到的损害仅仅只是反射利益,那么就不能提起行政诉讼。所谓“公权利”是指,人民基于法律行为或者保障其个人利益为目的而指定的强行性法规,可以援引该法规向国家为某种请求或者为某种行为的法律上的地位。公权利强调的是个人在公法上的法律地位。所谓反射利益,是指个人因公法法规而获得的事实上的利益,该个人不得单独对行政机关有所请求。公权利与反射利益的区别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和发展趋势总的来讲是逐步扩大公权利的范围,同时减少反射利益在诉讼法上对相对人提起行政诉讼的限制。

(4)日本的“法律上的利益”标准。日本对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采取法律上的利益标准。但是对于什么是法律上的利益,则存在不同的理解。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所谓法律上的利益,是指实定法所保护的利益,即诉的利益的有无是通过对实定法的宗旨和目的的解释来决定的。第二,所谓法律上的利益,是指值得保护的利益或者称之为裁判上值得保护的利益。即诉的利益的认定不应该由实定法的解释来决定,而应该根据客观的评价,即根据违法的行政处分使原告现实上受到或正在蒙受的实际生活上的不利是否具有具有裁判上值得保护的实质利益来决定。第三,合法性保障说,该学说认为就恢复处分的合法性,承认具有利益的人的原告资格。但是这种学说仅有很少一部分人支持。在日本,值得保护的利益说具有比较强的说明力,但判例上一般采取法律上的保护利益。实践中法律上的保护利益正逐渐与法律上值得保护的利益说趋同。但是,值得保护的利益并没有就值得保护的利益给出判断的基准,在客观上原告资格只能委任给个别法官的裁量性判断。总体来说,在日本,随着学说和判例的发展,“法律上的利益”朝着法律上值得保护的利益方向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拓宽原告资格。

3、原告资格的发展趋势

从英美法系关于司法审查原告资格的规定及其发展变化可以看出,普通法系原告资格标准是由窄到宽发展的,由传统的权利受到侵害标准向权利或者利益受到事实上的影响标准发展。大陆法系原告资格虽然与英美法系国家的规定有所差异,但是总体上顺应了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不断放宽的历史趋势。各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标准逐步趋向于一致,以尽可能扩展的事实上的利益为标准,是其典型表现。在标准的确定上表现出两个明显的特征,即标准的不确定性和不同的诉讼类型中原告资格的标准有所区别。25

根据对国外行政诉讼制度的考察,可以发现,在确定行政诉讼原告资格问题上,大致有三种做法:第一,受害人诉讼,即只有行政行为的直接处分对象,或者说只有权益受到行政行为侵害的人,才能提起行政诉讼。这种做法类似于“只有行政行为直接相对人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看法。受害人诉讼往往是一个国家行政诉讼制度刚刚建立时所实施的,其特点

是适用于受案范围较小的行政诉讼制度,强调的是对受行政行为侵害的对象的权利补救。第二,利害关系人诉讼,即凡是受到行政行为影响的人,只要不服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均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这种做法的特点是,既重视行政诉讼制度保护被管理者合法权利的作用,又强调行政诉讼制度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作用。这种做法必须是以行政诉讼的范围较大为背景。当今各国的普遍做法是,不管是直接行政相对人还是间接行政相对人,只要其对行政行为有足够的利益,就可成为行政诉讼原告。第三,公益诉讼,即举凡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只要不服行政行为,而无论该行政行为是否涉及其自身利益,均有权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予以撤销。这种做法的特点在于高度重视行政诉讼的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作用,公民与行政机关对簿公堂几乎毫无限制。从这三种做法来看,在行政诉讼原告资格问题上,有着从严格限制到几乎没有限制的发展态势,使行政诉讼制度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26

二、《行政诉讼法》及其解释涉及到原告内容的法条归纳及说明

法条列举:

1、《行政诉讼法》第2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行政诉讼法》第11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

3、《行政诉讼法》第24条:依照本法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原告。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

4、《行政诉讼法》第41条: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5、《行政诉讼法》第70条,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行政诉讼,适用本法。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1条第2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6) 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7、《解释》第11条:行政诉讼法第24条所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公民因被限制人身自由而不能提起诉讼的,其近亲属可以依其口头或者书面委托以该公民的名义提起诉讼。

8、《解释》第12条: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9、《解释》第13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一)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涉及其相邻权或者公平竞争权;(二)与被诉的行政复议决定有法律上利害关系或者在复议程序中被追加为第三人;(三)要求主管行政机关依法追究加害人法律责任的;(四)与撤销或者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

10、《解释》第14条:合伙企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以核准登记的字号为原

告,由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作为诉讼代表人;其它合伙组织提起诉讼的,合伙人为共同原告……

11、《解释》第15条:联营企业、中外合资或者合作企业的联营、合资、合作各方,认为联营、合资、合作企业权益或者自己一方合法权益受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均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12、《解释》第16条:农村土地承包人等土地使用权人对行政机关处分其使用的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行为不服,可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13、《解释》第17条:非国有企业被行政机关注销、撤销、合并、强令兼并、出售、分立或者改变企业隶属关系的,该企业或者其法定代表人可以提起诉讼。

14、《解释》第18条:股份制企业的股东大会、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等认为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可以企业名义提起诉讼。

归纳分析:

以上法条,内容比较繁杂,涉及到提起诉讼的概括式规定,也涉及到受案范围对于提起诉讼条件的限制性规定;既有诉讼担当的内容,同时也涵盖了起诉主体合格的要求;既包含了起诉条件的规定,同时也有具体情形下起诉被允许的特别内容。虽然这都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法律对于合格原告的要求,但是限定的条件相互交叉,这使得受案范围、起诉条件、原告资格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边界。笔者拟从提起诉讼的概括式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特别规定、原告资格的转移和承受三个角度梳理现行法条,并在此基础上作一定的分析。

(一)概括式规定

《行政诉讼法》第2条和《解释》第12条,是提起行政诉讼的概括式规定。

1、对于《行政诉讼法》第2条的解析。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条规定包含了如下信息:A、提起诉讼的主体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B、存在合法权益;C、起诉人享有合法权益;D、起诉人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的侵害。对于本条规定的理解,难点在于以下几个问题:(1)何谓合法权益?

从理论上来说,合法权益既包括权利,也包括利益,前者称为法定的利益,而后者称为事实上的利益。合法权益的存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律所明文规定的权利;另一类则是所谓的“推定权利”,即根据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水平,依照法律的精神和逻辑推定出来的权利。27本法条中的“合法权益”是否包括了推定的权利以及由此延伸出的利益,这个问题并不明确,而这种不明确的用语造成了实践中理解上的差异。

其次,“合法权益”中的“法”和“权益”应作如何理解?根据:“有权利则有救济”、“无救济则无权利”的法理精神,此处的法应当理解为宪法、民法、行政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而且根据依法治国的精神,相对于行政机关,除了特殊情况之外,法院应当有最终裁决的权利。但是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1款所规定的受案范围明确表示出的意图,这里“合法”的外延是有限的,换言之,此处所指的“合法权益”仅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而对于其他的权利,如公民的受教育权、公平竞争权、承包企业的人事任用权,在受到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侵害时是否可以提起诉讼一直存有争议。有学者认为,将民法中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直接运用于行政法学领域不甚妥当。28民法学的理论虽然有其参考价值,但缺乏直接适用的条件,行政法上应有一套独立的相对人或相关人的权利体系。也有学者认为,从广义上理解,所有的权利都可以归于人身权和财产权,因此,行政诉讼的受案范

27唐晔旎:《论利益衡量方法在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中的运用》,载《行政法学研究》,2005年第2期。

围从广义上理解,并没有排除其他法律规定的权利,合法中的“法”应作广义的理解。29笔者认为,在我国现如今法律规定不完整的情况下,更宜对合法权益做一个比较宽泛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法律所明文规定的权利,而应允许法官根据法律的精神判断起诉人是否具有享受某种利益的资格,对于提起诉讼的原告资格,不宜施加过多的限制,这更利于保护当事人的诉权。法不禁止即为公民的自由,法律不可能面面俱到的罗列公民的所有权利,法律原则、习惯法等所衍生的事实上的利益,同样值得保护,对于合法权益做弹性的理解更符合行政诉讼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益的目的和宗旨。

(2)起诉人享有合法权益作为原告资格的构成因素之一,是否合理?

以起诉人享有合法权益作为原告资格的构成因素之一,这使得法官在原告资格审查时,需要查明这种权益是否真实归属于起诉人。然而原告资格需要解决的只是起诉人的主张是否可能处于法律保护或者调整的范围内,至于合法权益是否属于起诉人所有,该项内容是需要在审理过程中查明的事实,本身就是案件争议的一项焦点,将审理过程中的事实问题作为原告资格的限定,这种对原告资格的实质审查,混淆了不同诉讼阶段的审查内容,提高了原告资格的门槛,并不利于保护起诉人的诉权。

其次,由于起诉人必须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自然人或组织,字面解释的一个当然推论是:起诉人主张的乃其自己的权益,而非他人权益或大众权益。但是,法律上所允许的提起诉讼的主体,并不仅限于是合法权益的享有者本人,这主要体现在两个例外:第一个例外体现在有关原告资格转移的条款上。对于某些具有高度个人性质的合法权益,如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人身健康权、著作权等,原告资格转移以后导致的结果就是:起诉人主张的是他人的权益。30第二个例外体现在《若干解释》第15条上,该条规定,“联营企业、中外合资或者合作企业的联营、合资、合作各方,认为联营、合资、合作企业权益或者自己一方合法权益受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均可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显然,联营、合资、合作各方并非联营、合资、合作企业本身,并不享有受侵害企业本身的合法权益,但他们却可以起诉行政行为侵害合营企业的利益。此时其起诉资格的享有,突破了合法权益属于起诉人的限制,更多是源于其与被诉的行政行为达到了相当关联的程度。可见,以起诉人享有合法权益作为原告资格的一项构成因素,并不能涵盖所有的情况。

(3)对于“认为”的理解

从法条上理解,只要起诉人主观上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的侵害,就可以提起诉讼。“认为”具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以此作为原告资格的条件之一,实际上使得原告资格形同虚设。因为此时提起诉讼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原告资格并没有起到任何限制和过滤的作用。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着眼点是起诉人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之间的关系,它从受害人权益受到行政行为侵害之时起便已客观存在,并不随人们主观认识上的有无而存废,它是随着法定事实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客观事实,它无法被任意剥夺。而该规定使得某人只要主观上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就符合了原告资格,就有权向法院起诉。这一规定使原告资格纯粹成为了一个主观问题,这样做实质上取消了原告资格。有学者就认为,现行《行政诉讼法》,实际上并未规定原告资格。31

(4)是否要求具体行政行为与权益受损之间具有因果联系?

从法条的规定上看,并没有这一客观的要求,只要认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就可以提起诉讼。这种行为与侵害结果之间的联系是纯主观性质的,并不具有因果联系所要求的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29暂忘出处。

30暂忘出处。

31马怀德:《司法改革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稿及理由说明书》「R].北京:

但是根据《解释》第一条第二款第6项中受案范围的规定,却排除了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这实际上从反面要求具体行政行为与合法权益之间具有客观的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可以看出,《解释》中受案范围的规定对原告资格施加了限制。这种限制也反映出了对原告资格与受案范围的混淆。在实践中,法官在审查原告资格的时候,经常以行为没有对起诉人造成实际的影响或者起诉人的人身权、财产权等未受侵犯等受案范围的内容来否定起诉资格,这使得《行政诉讼法》第2条的规定事实上已被虚化。

2、对于《解释》第12条的理解

“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这条规定确立了“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原告资格标准。

对于“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应如何理解,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1、二要素说。32该观点认为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相对人或相关人有应受司法保护的利益。二是相对人或相关人应受保护的利益被行政行为的效力所影响(一般表现为某种利益的损害),并且这种影响到了相当因果关系程度。2、三要素说。33该观点认为利害关系应从三个层面理解:一是起诉人具有权益;二是必须是起诉人本人所特有的权益;三是起诉人的权益受到行政行为的直接影响。3、四要素说。34该观点认为利害关系应当包括四个要件:一是客观上有一个行政相对人(广义的行政相对人,包括了对象人和相关人);二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不利影响;三是行政相对人对受到不利影响的合法权益有所有权;四是具体行政行为与合法权益的不利影响有因果关系。

在上述各种学说中,“合法权益”和“因果关系”是被普遍认同的两个要素,可以认为这就是“利害关系”概念的核心要件。实务中争议的焦点也是在对这两个要件的认定上。

(1)对“合法权益”的理解

有学者认为,在一些法学文献中通常只是将权益分解为“权利+利益”或者认为权益是“权利的效应,因享受权利而产生的利益”35,但权益本身并不是一个元概念,严格地讲权益不是“法言法语”,而是一种不规范的用法,故在对“利害关系”基础的讨论中应首先予以摈弃。也有学者认为将合法权益解释为权利与利益两个方面,这在逻辑上并不成立。因为,如果被侵犯的利益不在行政诉讼法所保护的范围内,那么这种利益也就被排除在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合法权益之外;如果被侵犯的利益是行政诉讼法所保护的利益,那么,这种具有“对抗他人性质”的利益就是权利。所以合法权益中不包含既为行政诉讼法所保护又不能称之为权利的利益。36

其次,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是“合法权益”中的权益是否仅限于人身权、财产权?《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的受案范围排除了不涉及人身权、财产权的其他权益保护。但是《解释》第13条将相邻权、公平竞争权纳入了合法权益的范围,这使得合法权益的范围大小在理解上并不一致。对合法权益的界定标准不一,导致了“合法权益”概念的模糊。在原告资格限定逐渐放宽的趋势中,模糊的标准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但是如果缺乏明确的评价要素,在没有判例制度的环境下,这也容易造成司法实践中相似的案件产生不同的认定结果,造成矛盾的判决。

32张树义主编:《寻求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1-89页。转引自唐晔旎:《论利益衡量方法在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中的运用》,载《行政法学研究》,2005年第2期。

33参见高家伟:《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法商研究》1997年第1期,第67页。转引自唐晔旎:《论利益衡量方法在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中的运用》,载《行政法学研究》,2005年第2期。

34参见章剑生:《论行政诉讼中原告资格的认定及其相关问题》,《杭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第123-124页,转引自唐晔旎:《论利益衡量方法在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中的运用》,载《行政法学研究》,2005年第2期。

35周臣孚:权力、权利和权益三者有何区别[J].邮政研究,1996,(6),第47页。

有学者则更倾向于将以利益来替代合法权益37。从相互关系看,利益是权利的落脚点,是权利的内容,没有利益内容的权利就难以发挥引导法律主体行为的杠杆作用。即权利是经法律所确认的利益,因此,权利与利益是一种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由于立法的不完备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尚有些正当的利益不属于权利的范畴,因此人们请求法律救济的将不仅仅是权利而应是利益。这种观点更多是在综合各国原告资格条件的规定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原告资格所作的一种放宽处理。

笔者认为,合法权益这种提法本身具有较大的模糊性,以权利和利益的组合来界定合法权益,这种整合的方式在实践中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分歧。首先,合法权益中的“合法”究竟是指符合法律的明文规定还是符合法律的精神和原则,这并不明确。其次,合法权益中的“权益”究竟是仅指人身权、财产权,还是涉及到其他为法律所保护的权利,这个范围仍然很模糊。再者,权利与利益之间存在着包含关系,权利是经法律所确定的利益,而利益还包括未被法律保护同时也未被禁止的事实上的利益,如果以两者并列的方式界定合法权益,那么合法权益实际上指的仅仅只是利益的内容,且包括了法律确定和没有确定的利益两个方面,这容易造成实际操作中理解上的混乱。笔者更倾向于将利害关系的基础界定为利益,且认为这种利益应该是根据法律的原则和精神可以推断出来的,是有可能处于被保护或者调整范围的。现如今我国法律规定并不完善,如果仅仅狭隘地保护法律所明确规定的权利,这势必对起诉造成较大的限制,并不利于保护起诉人的合法权益。

(2)对因果联系的理解

因果关系表明了被诉行为同利益受影响之间的关联,是利益受到的影响可以追溯到被诉行为的重要依据。利益受到影响存在着诸多不确定的可能,因此,司法裁量的空间更为广阔,但也并非无限,关键问题是如何理解和审查“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意味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对合法权益的影响具有实际和相当的可能性。而“实际和相当可能性”的反面,可以理解为,尽管被诉行为作出,但起诉人的权益通常情形下并不会因此受到影响,也就不存在因果关系。但是以这种方式对于因果关系进行解释,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这本身就出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解释的不确定概念。如“相当可能性”、“可能性极小”、“不确定”等。因果联系的判断不可能确定一个固定的标准,其较大程度上依赖于法官的素质。38

对于行政行为实际是否侵犯了行政相对人或相关人的合法权益,只有人民法院通过审理后才能最后确认,即人民法院在审查起诉人有无原告资格时,只能是形式上的审查,只要起诉人能在形式上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与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具有可能的因果关系,人民法院即认为其有原告资格。至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及与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无事实上的因果关系等实质问题,须待审理后才能认定。因此,因果联系并不仅仅局限于事实上的联系,而仅仅表示利益受影响与被诉行为之间关联的可能。对于因果关系要求的降低,这是原告资格放宽后的必然要求。

(3)第12条规定是提高了原告资格的标准还是降低了原告资格的门槛?

要做出是进步还是提高了门槛的判断,关键在于参照的标准是什么。有学者认为最高法院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标准来界定原告资格是一种进步。39《解释》第12条所言的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标准几乎同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标准重合,这等于说,所有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诉讼的人原则上皆可以具有原告资格,因此,同“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标准相比,“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标准显然降低了对原告资格的限制条件。

其次,同“人身权、财产权”乃至“人身权、财产权以及其他宪法权利和民事权利”

37参见马怀德:《司法改革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稿及理由说明书》,中国政

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页。

38暂忘出处。

这样的标准相比较,“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标准降低了对原告资格的限制条件,原告只要提出在法律上可以或者应该可以主张的直接利益,不管其是行政法、还是宪法、或者是民法上的利益,也不管该利益是否已经被法律规范界定为具有明确称谓的某种权利,起诉人都可以拥有原告资格。起诉人通过司法途径所期望得到的保护不仅可以是权益中的权字,还可以是益字,甚至纯粹只是一种法律上的期望:起诉人在行政诉讼中不仅可以主张公权力,同样可以主张私权利。40实践证明,在起诉人请求法院保护一些人身权、财产权所不能涵盖的权利类型,或者说,这些请求保护的权利尚未被立法者纳入法定权利类型的情况下,起诉人的请求要么被法院驳回,要么会使法院陷入对这些新型权利很难“冠名”“定型”的过程,只有一种新权利可以被顺利创设,法院才能认定起诉人的原告资格并受理案件,此种模式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对社会公众诉权的保障。在此意义上,利害关系标准是一种进步。

如果同“认为侵犯了合法权益”作为标准相比较,“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显得不够开放。虽然“解释”第12条对于起诉的要求,采取的是“不服”标准,即当事人不服就可以提起诉讼,但是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限定事实上大大缩小了起诉人的范围。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可以划分为主观利害和客观利害两种类型。“认为侵犯了合法权益”只是一种起诉人主观认定的法律利害关系。《解释》12条所言的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更多是一种由法院加以具体认定的客观利害关系。前者的认定权在起诉人,而后者在法院。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只要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即可起诉,并无“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限制条件,第12条等于是限制了起诉权。

(4)是“法律上保护的利害关系”还是“法律上应该保护的利害关系”?

这个问题是对于“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整体内涵的剖析。“法律上保护的利害关系”应当是实证法(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明确予以保护的利益;而“法律上值得保护的利害关系”则更多是指起诉人通过诉讼可以期望得到保护的利益,而不仅是实证法明确规定的。

起诉人所主张的、希望得到司法保护的利益为某一法律规范所明确保护,则该起诉人当然地具有原告资格。然而,如果这一利益在实证法的规定是模糊甚至缺省的,那么起诉人就不具备这方面的资格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1、起诉人据以起诉的利益是否应该得到实证法的保护本身就是诉的内容,是诉讼双方争议的焦点,应由法院通过审判活动来加以判明的。起诉人的利益是否能够得到法律保护是与其胜诉权相关的问题,如果因为起诉人胜诉权的不确定性来否定其启动司法保护程序的原告资格,无异于在司法审查前就剥夺起诉人请求审查的权利,诉讼程序将被形式上的原告资格审查程序所架空,这是与法治原则背道而驰的。2、《行政诉讼法》第2条主张起诉人主观标准,即原告资格的有无判断权在原告,而“法律上保护的利害关系”属于客观标准,认定权在法院,容易不恰当地限制或缩小原告的范围。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不应当狭义地理解为实证法所明确保护的利益,而应当理解为起诉人通过诉讼可以期望得到保护的利益。因此,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不应当狭义的理解为实证法所明确保护的利益,而应当理解为起诉人可以通过期望通过诉讼得到法律保护的利害关系。

(5)对“法律上”这一定语去留的讨论

如上所述的对“法律上”的不同理解,易造成司法实践中操作标准的模糊。以“法律上”来限定利害关系,其初衷是为了限制原告的范围,防止滥诉,节约司法资源,认为对利害关系的范围不加以限定,这不利于行政管理的效率与稳定。但是有学者认为很少有人纯粹为了使政府蒙受不必要的折腾而要求复审,同时,这种限定的方式与行政诉讼的自身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不符,其主张在原告资格制度中确立“利益”标准以取代之,并认为利益的范围既包括直接利益也包括间接利益,既包括现实利益也包括可能的利益,既包括物质的利益也包括精神的利益,但是不应该包含非切身利益,因为其缺乏原告资格所要求的关联度。41

40暂忘出处。

(二)可提起诉讼的特别规定

《解释》第13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一)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涉及其相邻权或者公平竞争权;(二)与被诉的行政复议决定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或者在复议程序中被追加为第三人;(三)要求主管行政机关依法追究加害人法律责任的;(四)与撤销或者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第二项和第四项的规定中都含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字眼,再进行解析不免与之前内容重复,因此,笔者拟重点分析第一项和第三项的内容。

1、对于“涉及其相邻权与公平竞争权”的理解

在解读此规定时,需要注意到一个并不醒目的字眼“其”,这实际上暗示了一条信息,即相邻权、公平竞争权被起诉人所享有。不享有相邻权、公平竞争权,不属于13条规定的特定起诉内容。这条规定揭示了被诉行政行为与起诉人之间是通过“权利”来实现联结的,不享有规定的具体权利,也就不享有起诉的资格,而不论其与被诉行政行为达到何种关联的程度。本条规定并没有采取由起诉人判断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认为”标准,也就是说起诉资格的判断是交给法院来审查的,从诉讼过程的角度观察,是否享有相邻权、公平竞争权,这是法院在后续审理过程中需要查明的事实42,是起诉人胜诉权的一个组成部分,将事实审的内容作为审查起诉资格的条件,这有本末倒置之嫌。

其次,应该注意到一个问题,本规定中的相邻权、公平竞争权实际上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身权、财产权,其更多具有着平等权、自由权等其他权利属性,在和受案范围规定存在部分不一致的情况下仍旧赋予起诉人起诉的资格,这是否意味着利害关系并不仅仅局限于行政诉讼法所特定的人身权、财产权范围?或者说此处的人身权、财产权应当作广义的理解,只要与人身或者财产有关,都是被行政诉讼法所承认的保护对象?这个问题有学者提及,但是笔者没有找到对其正面的回应。43

此外,有必要探讨的一个问题,即相邻权、公平竞争权是否包含了获得这种权利的资格,或者说是否包含了权利所延伸出来的利益?本条要求的不是相邻权、公平竞争权这种实在的权利受损,而仅仅只是要求“涉及”。从字面上讲,“涉及”对于联系的程度要求较低,可以等同于有关或者沾边,如果公平竞争权包含了获得权利的资格,那么对于努力争取竞争主体地位但是尚未获得资格的人而言,其无疑可以在行政行为与其权利资格沾边时提起诉讼,此时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更多是通过“利益”来实现联结的;如果公平竞争权不包括这种获得主体地位的机会,而仅仅是已经具备资格者的一种既得利益保护,这对于争取资格但是尚未获得资格者而言,无疑堵塞了其寻求司法保护的道路,并不符合行政诉讼法的宗旨和目的。且从原告资格的角度来看,争取资格但是未获得资格者与被诉行政行为已达到了相关的程度,这实际上已经具有了起诉的足够利益。详见附件对于海龙王案件的描述。

2、对于“要求主管机关依法追究加害人责任”的理解。

本条规定,包含了一个前提,即主管机关没有依法追究加害人的责任,因此,产生了行政诉讼的争端。从字面上看,此条规定对于要求主管机关追究加害人责任的起诉主体,并没有局限在受害人本人,但是“加害人”是相对于被害人及其关系密切者而言的,并不是对于任何主体,侵害他人者都是加害人,加害人只是针对具体的受害对象以及与受害对象具有相当亲近关系而言,因此,笔者认为,不能无限制拓展此条规定,起诉的主体应当仅仅局限在受害对象,以及因主管机关不依法行使职责而遭受情感利益或者是经济利益减损的人。情感利益或者经济利益遭受减损的人起诉主管机关的行政行为,这种利害关系更多是一种间接的利害关系。

学报》,2005年12月第4期。

42起诉人具有合法权利,并且权利受损与被诉行政行为具有因果联系,这是胜诉的充分条件,也是在立案之后的审理过程中法院需要明确的主要事实。

(三)原告资格的转移和承受

《行政诉讼法》第24条:依照本法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原告。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

《解释》第11条:行政诉讼法第24条所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公民因被限制人身自由而不能提起诉讼的,其近亲属可以依其口头或者书面委托以该公民的名义提起诉讼。

《解释》第15条:联营企业、中外合资或者合作企业的联营、合资、合作各方,认为联营、合资、合作企业权益或者自己一方合法权益受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均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以上是现行法条对于原告资格转移的规定,其中分别涉及到了公民死亡、被限制人身自由、法人终止、联营企业提起诉讼等情形。

1、公民死亡时原告资格的转移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4条以及《解释》第11的规定,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时,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公民死亡时,能够提起诉讼的仅仅是其近亲属;且近亲属仅限于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需要探讨的问题是,近亲属提起诉讼,保护的是原始原告44的合法权益,还是保护承继原告的合法权益?一般认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转移制度的设计实际上保护的是综合权利,既保护原告享有合法权益,同时也保护承继原告的合法权益。正是因为原始原告和承继原告都享有合法权益,并且都存在该合法权益受行政行为侵害的法律事实,所以法律规定该项制度以切实保障二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出现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救济的情况。45

2、公民被限制人身自由时原告资格的转移

《解释》第11条规定“公民因被限制人身自由而不能提起诉讼的,其近亲属可以依其口头或者书面委托以该公民的名义提起诉讼。”

根据此规定,公民被限制人身自由时,近亲属可以提起提起诉讼,但是提起诉讼必须得到公民口头或者书面的委托,并且以该公民的名义提起,如果没有得到委托,那么近亲属并不能够承继其原告资格。该规定设计的初衷是为了监督行政机关的不作为,期待通过司法审查督促行政机关尽快履行保护公民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但是明显可以看出,该规定对于提起诉讼的条件要求较为苛刻,并不能够很好的实现其初衷。

3、联营企业提起诉讼的资格分析

《解释》第15条规定:“联营企业、中外合资或者合作企业的联营、合资、合作各方,认为联营、合资、合作企业权益或者自己一方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均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显然,联营、合资、合作各方并非联营、合资、合作企业本身,并不享有受侵害企业本身的合法权益,但他们却可以提起诉讼。此时原告资格的转移,扩展了利害关系的内涵,更多体现出权益与被诉行政行为的间接因果关系。

44对于原始原告与承继原告的区分,参见刘巍:《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转移与承受问题探析》。

45参见方世荣、梁洪霞:《论行政诉讼中公民死亡后的原告资格转移问题》,载《法律科学》,2004年第3

规定的欠缺:

(一)规则缺陷

1、通过对《行政诉讼法》及《解释》中有关原告规定的整体梳理,可以发现对于原告资格的规定存在着不同的标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当的限定。整体上并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定义,这导致了起诉条件、原告资格、受案范围在理解上的混淆和在实践中的偏差。

2、规则之间对于原告资格的规定存在着矛盾。《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的原告资格的认定在于个人主观的判断,即“认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就可以提起诉讼,而《解释》第12条,虽然也规定了“不服”可以提起诉讼,但是却增加了“法律上利害关系”的限定,而对这种利害关系有无的判断却是交由法院进行审查,这使得原告资格的认定主体在诉讼法与解释之间截然不同。

3、在享有原告资格的主体上,规定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这并不周延。公民是与国籍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其本身并没有包括外国公民或者无国籍人,这容易引起歧义。

4、忽略了原告资格本身的属性,原告资格着眼于起诉人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之间的关系,它在受害人权益受到行政行为侵害之时起便已客观存在,并不随人们主观认识上的有无而存废,它是随着法定事实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客观事实,它无法被任意剥夺。而《行政诉讼法》第2条的规定使得某人只要主观上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就符合了原告资格,就有权向法院起诉。这一规定使原告资格纯粹成为了一个主观问题,这样做实质上取消了原告资格。有学者就认为,现行《行政诉讼法》,实际上并未规定原告资格。46

5、在原告资格的内涵上,将享有合法权益作为原告资格的要素之一,混淆了不同诉讼阶段的审查内容。是否享有合法权益是起诉人胜诉的要求之一,是需要在法院审理过程中查明的事实,以事实审代替法律审,有本末倒置的嫌疑。此外,以胜诉需要具备的条件来作为原告提起诉讼的资格判断内容,这对于起诉人的诉权也构成了不当的限制。

6、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仅仅肯定了法院受理有关人身权和财产权内容的行政争议案件,未明确人身权、财产权是采广义还是狭义的理解,这使得在原告资格的理解上,“合法”究竟是合什么法,权益究竟是仅仅包含人身、财产权还是包括其他可争辩的权利内容充满了争议。也造成了实践中法官时常以受案范围的规定来否定起诉人提起诉讼的资格,造成了受案范围与原告资格的混淆与纠结。

7、要求原告起诉时必须提供事实依据,“是一个重大的立法失误”。47事实上,在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之前,要求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和起诉人之间的利害关系作出判断是很困难的,诉讼尚未开始,即要求原告提供其合法权利受到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事实依据,这是很荒谬的。

8、原告资格的承继主体,仅局限在具有扶养或者赡养义务的近亲属范围内,排除了与死亡公民有直接利害关系但又不是近亲属的其他法律主体提起诉讼,这并不利于保护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

9、在公民人身自由被限制时,规定利害关系人提起诉讼需要获得口头或者书面的委托,并且只能以该公民的名义提起诉讼,此要求过于严格。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公民因失踪或者被非法禁锢而无法作出委托时,近亲属并不能够提起行政诉讼,这不利于督促主管机关尽快履行保护公民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

46马怀德:《司法改革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稿及理由说明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页。

(二)规范缺失

1、缺乏对于原告资格的明确定义。原告资格界定的缺失使得原告资格更多成为学理上争论的一个概念,在实践中长期被受案范围或者起诉条件所替代。

2、缺乏对于公益诉讼的规定。现如今,政府的公共职能不断加强,行政权力特别是行政自由裁量权迅速扩张,行政在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共工程建设、协调各种利益冲突和促进社会公平竞争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行政乱作为、不作为或不当作为的几率大量增加,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一样,越来越受到行政侵害的威胁。48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已为学界所广泛认识。

司法实践中认定的困难:

近年来,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新型案例,简列几起如下:

1、市民认为规划机关的许可行为“损害了自己的优美环境享受权”或“破坏了其享受自然景观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是否有资格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001年10月,东南大学教师施建辉、顾大松,认为南京市紫金山上建成的观景台“破坏了其享受自然景观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将南京市规划局告上法庭。尽管两位起诉人未在诉状中明确提出该诉讼理由,但一则网络新闻报道指出他们有此认识。而且,他们以自己购买了中山陵园风景区优惠年票为由,表明自己与被诉行政行为形成了法律上利害关系。49

2、普通公民向地方国税局举报某企业偷税行为,国税局置之不理。该公民是否有权对国税局提出行政诉讼?

3、夫妻一方死亡,死者与前妻所生子女以及死者母亲,是否可以认为婚姻登记机关为死者同第二任妻子办理婚姻登记的行为违反法定程序,侵害了他们的继承权,而提起行政诉讼?“郑松菊、胡奕飞诉浙江省乐清市民政局婚姻登记案”。案情大致如下:胡加招与张明娣第一次亲自到民政局申请办理结婚证时,未带齐法定的证明文件(胡加招的离婚证以及双方的婚检证明)。次日,胡加招的堂兄携离婚证前往民政局代办了胡加招与张明娣的结婚证,婚检证明仍未办理。不久,胡加招死亡,张明娣与死者家属发生遗产继承纠纷,张明娣提起民事诉讼。民事诉讼尚未审结,死者的母亲以及与前妻所生之子向另一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认为民政局的行为违反了法定程序,请求法院撤销已经颁发的结婚证。50

以上案件,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在原告资格缺失、公益诉讼背景缺乏的情况下,“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标准在实践中往往很难把握。

三、制度构建

现行《行政诉讼法》及其《解释》对于原告资格的规定存在着不同的标准,“合法权益”标准过于主观化,将原告资格的判断交给个人认定,这实际上忽略了原告资格的本质特点,即起诉人与被诉行政行为之间相当程度的关联。“法律上利害关系”标准虽然揭示了原告资格对关联度的要求,但是其缺乏立法上的明确解释,在实践中造成了比较大的分歧。

对于行政诉讼法原告资格部分的制度设计存在两条可行的路径:一是重新构建新的原告资格认定标准,减少在起诉门槛上的限制,从而解决实践中原告资格认定的困难;二是明确解释何为“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从而尽可能地明晰利害关系的认定要素。

48参加张晓玲:《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探讨》,载《法学评论》,2005年第6期。

49参见王清军:《环境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再认识》,载于《当代法学》2002年第5期。

50

(一)主体上的要求

1、一般的主体

从现行法律规定看,对于提起诉讼的主体,一般都是规定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但是诚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公民是与国籍相联系的概念,其并不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使用公民的概念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歧义。51笔者认为,对于提起诉讼的一般主体,可以设定为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行政机关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对于此问题,展开如下:①反对者认为,《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精神是保障人民的行政救济权,因此《行政诉讼法》是一部“民告官”之法,如果允许国家机关为原告,把行政机关之间的争议也纳入诉讼范围,岂不成了“官告官”,这势必冲淡行政诉讼立法的意义。赞成者则认为国家机关确实是官,但是其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形,均是从其自身“私”权益出发,非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共公权力,与官、职并无关系。②反对者认为如果发生国家机关为行政管理相对人并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仍然应当通过非司法程序,如行政首长干预来解决。赞成者则认为这种观点是落伍的表现,公民个人与法人权利受侵犯提起诉讼就正常,国家机关遇此事就显得有失身份,避免家丑外扬,这实际上仍然是封建社会“官贵民轻”思想在特殊条件下的反映,且国家机关因“私”益由行政首长干预解决,不仅于法无据,还为行政首长干预执法活动打开方便之门。③反对者认为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均未规定行政机关可以作为原告。但是没有先例和能不能为被告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问题,赞成者认为这不能作为可不可以为原告的依据。④反对者认为国家机关成为行政管理相对人是内部行政行为,不属于受案范围,但是赞成者则认为这种观点把内部行政行为作了无限延伸。并进一步的设计了具体的诉讼范围,排除了具有隶属关系的上级对下级机关的行政行为以及国家机关之间的执法争议。52

笔者认为,赞成的观点不无道理,但是在现行体制框架下,行政机关之间的争议更适宜在行政的框架下解决。我国法院系统本身在实际运作中并不独立,其很大程度上还没有完全摆脱行政的干预,将行政机关之间的争议纳入到诉讼的范围,并不见得法院就能够中立、准确的判定是非,且行政的内容具有着较强的政治色彩,机关之间的争议解决可能牵涉及政策性因素的考虑,由法院来解决未必合适。把行政机关之间的争议纳入诉讼范围,会冲淡行政诉讼立法的意义。在修改建议稿中,也没有一个版本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笔者觉得这个问题有待斟酌。

3、对于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对于行政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学界认识较为充分,但是对于建立何种行政公益诉讼的模式,主要形成了三种观点:①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只能是检察机关,即建立行政公诉制度。53个人或者组织要主张对公共利益的保护时,需要先向检察机关提出,再由检察院向法院起诉。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检察机关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与公益诉讼之公共利益的基点相吻合,而且在行政诉讼中确立检察机关的起诉权与设定检察机关的公诉地位的宗旨是一致的。而且由检察机关对这些公诉案件先行审查,不仅体现了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还可以降低滥诉的几率、减少法院的诉累。但是也有学者对此观点持保留态度,认为不要赋予检察机关行政诉权为妥,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检察机关是以原告的身份还是以法律监督机关的身份提起行政诉讼呢?无论哪种身份,对促进行政诉讼的发展并无益处。检察机关应尽可能地为私人提起行政诉讼提供各种有益的帮助。54②第二种观点则主张,只

51参见马怀德:《司法改革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稿及理由说明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页。

52易晓钟:《论国家机关可以作为行政诉讼原告》,载《现代法学》,1991年第6期。

53参见熊菁华、刘克强:《论我国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的加强与完善》,载《行政法学研究》,1997年第4期。54

赋予个人或者组织的诉讼资格,相当于直接建立我国的民众诉讼制度。55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行政公诉的设计有违法理。这实际上是在法院进行司法审查前,检察机关变相地行使了司法权,代替法官决定原告有无诉讼资格,这样很可能会因检察机关的不作为或者以自身价值判断为出发点而剥夺一定原告的起诉资格,从而妨碍对公共利益的保护。③第三种观点是两种制度并存。

笔者更赞同第三种观点,认为行政公益诉讼采取检察机关提起诉讼为主、民众诉讼为辅的方式更为合理。检察机关是我国的监督机关,主要由其对行政机关侵犯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监督,符合检察机关的法定职责,也有利于实现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其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先申请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只有检察院在规定时间内不提起诉讼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才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公益行政诉讼。

4、原告资格转移的承继主体

现行法律对于原告资格转移作了十分狭窄的规定,不仅仅体现在承继主体的范围方面,也体现在起诉名义和其他要求上。现行法律仅仅规定了公民死亡和人身自由被限制两种情况下的资格转移,且要求在人身自由被限制时,近亲属需要获得该公民的委托,并以其名义提起诉讼。当公民在短期内下落不明时,承继主体很难获得其委托,如果没有委托就没有提起诉讼的资格,那么这并不利于保护原始原告的权益,也不利益督促主管机关依法履行其职责。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原告资格转移的前提,应该增加短期内下落不明的内容,且承继主体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并不需要特别的委托。对于承继主体的范围,笔者认为近亲属的范围偏窄,可以考虑拓展到具有赡养关系的非亲属,以及具有直接经济利益关系的其他公民。

(二)原告资格所要求的关联应当达到何种程度?

对于原告资格制度的构建,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如何把握起诉人与被诉行政行为之间的关联。

1、是否应该区分私益诉讼和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笔者认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解决的是由什么人提起诉讼是合适的,即起诉人正当与否的问题。设置原告资格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对进入诉讼的主体进行过滤,防止没有关联的主体滥诉。在私益诉讼中,行政行为影响的范围能够被确定,如果允许此范围之外的人提起诉讼,那么无异于承认他人可以通过诉讼的途径启动法院审查与自己无关的行政行为合法与否,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实际上阻碍了真正与行政行为相关联的主体的意志自由,事实上擅自处理了他人的合法利益,因此,不应该过分的延展私益诉讼中原告资格的范围。而公益诉讼,由于涉及到国家或者公共的利益,这种受影响范围的大小事实上处于不确定的状态,因此,起诉者可能是潜在的关联者,在这种情况下,原告资格就需要更为广泛的向可能受影响者开放,以此来维护公共利益和起诉者的合法权益。因此,笔者认为,区分私益诉讼和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是必要的。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可以采取将公益诉讼作为私益诉讼原告资格的例外规定。

2、私益诉讼中,起诉人与被诉行政行为之间的“关联”发生的基础是权利、权益、还是利益?

权利以利益为立足点,其本身是利益的一种载体。权利是法律对某些利益所作的一种抽象概括和承认,其本身并不具有实质的内容,侵犯权利所触及的根本是利益的减损。

权益是“权利的效应,是因享受权利而产生的利益”56,但权益本身并不是一个元概念,严格地讲权益不是“法言法语”,而是一种不规范的用法。基于权利而产生的利益,这种利

55参见郑春燕:《论民众诉讼》,载《法学》,2001年第4期。

行政诉讼中原告资格的认定

行政诉讼中原告资格的认定 张甲、张乙、张丙为三兄弟。张丙终身未婚,张乙有女张英,5岁时以叔侄关系将户口落在张丙户下,并从此跟随张丙共同生活。十余年后,按张丙的要求,公安局对张丙的户口簿进行了变更登记,将张丙与张英由叔侄关系改为父女关系。后张丙病故,张甲欲继承张丙的财产,得知变更登记之事,遂以侵犯其法定遗产继承权为由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确认公安局将张丙与张英由“叔侄”改为“父女”关系的变更登记无效。 对张甲的原告资格问题,有人认为,公安局的变更户籍登记行为使张英成为张丙的第一顺序继承人,该行为也使张甲丧失了对张丙的法定遗产继承权,因此,张甲与该被诉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具备本案原告主体资格;笔者认为,公安局变更户籍登记行政行为的相对人是张丙、张英和张乙,该登记行为发生时未对张甲的合法权益产生实际影响,故张甲不具备本案的原告主体资格。 认定张甲不具备原告主体资格的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的规定,即:“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对于“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理解,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编写的《行政诉讼法解释释义》中明确为:“具体行政行为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已经或将会产生实际影响。”本案中公安局变更户籍登记行为与张甲之间没有上述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理由是: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作出时,被继承人依然健在,张甲并不现实地享有对被继承人的法定遗产继承权;二、如果没有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张甲将来也只有在被继承人先其死亡、留有财产且未立遗嘱的情况下才享有法定遗产继承权,而这些条件不是必然发生的,故张甲的权益也不是将来必定会享有的。综上,张甲的法定遗产继承权是一种附条件的期待权,既非现实存在也不是必然发生,因此,变更户籍登记的行为在作出时,并未对张甲的法定遗产继承权带来现实的、必然的影响,张甲不具备本案的原告主体资格。 反之,如果张甲具备本案原告主体资格,其诉权的取得必然是以下两种情况之一:一、张甲在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后、被继承人死亡前即享有原告资格; 二、张甲在被继承人死亡后、留有遗产且未立遗嘱的情况下享有原告资格。第一种情况意味着被诉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会因可能影响相关人员将来不确定的权

论行政诉讼中利害关系人的原告资格_以两案为例_王克稳

论行政诉讼中利害关系人的原告资格 ——以两案为例 王克稳 (苏州大学法学院暨东吴公法与比较法研究所,江苏苏州215006 教授) 摘?要:在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中,利害关系人的原告资格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我国司法解释赋予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人以原告资格,但如何理解与认定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在理论与实践中均存纷争。值《行政诉讼法》酝酿修改之际,对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内涵、决定利害关系人原告资格的核心要素及利害关系人原告资格的认定等问题重新进行梳理与分析,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起诉人;原告资格;法律上利害关系;合法权益 中图分类号:D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78(2013)01-038-08 在行政诉讼中,原告除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外,①还包括受该具体行政行为不利影响的人。 ②但与相对人具有当然原告资格有所不同的是,并非所有的利害关系人都具有当然的原告资格,因此,哪些利害关系人具有原告资格即成为我国行政诉讼中一个极具争议的老问题。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简称《解释》)出台前,利害关系人的原告资格在立法及司法上是不明确的,在这一解释通过之后,“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成为判断利害关系人原告资格的依据,但什么是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决定利害关系人原告资格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司法如何审查和认定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等等问题仍没有完全解决。值《行政诉讼法》酝酿修改之际,本文拟结合两案例对此进行理论上的重新分析与梳理。 一、案情简介 案1:江苏省滨海县八滩镇八滩村五组村民沈育双于1992年在八滩镇5008公路八滩段新街道南侧建造门市房两间,1999年8月8日,沈育双与陈德兵签订房屋买卖协议,将以上房屋以132 600元的价格出卖给陈德兵,并收取了卖房款;1999年9月2日,沈育双向刘正权借款5万元,在借款据上沈育双注明自愿将以上房屋作抵押,借款到期后沈育双未还款并外出搞工程,即将上述房屋交刘正权居住,刘正权于2000年3月进住该房。1999年8月24日,陈德兵向滨海县国土管理局申请受让购买沈育双房屋宗地的土地使用权,滨海县国土管理局于2000年12月3日向陈德兵颁发了滨国用[2000]字第0294号国有土地使用证,2011年12月7日,陈德兵取得上述房屋的房屋所有权证。2004年9月22日,陈德兵以其已购买并取得房屋产权为由起诉刘正权,要求刘正权迁出上述房屋,滨海县法院判 ①在我国,行政相对人作为一学理概念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狭义上的,认为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就是行政行为所直接指向的对象,二是广义上的,指凡是合法权益受具体行政行为影响的人都是相对人,根据行政相对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关系直接与否,行政相对人又分为行政对象人和行政相关人,行政对象人是直接承受具体行政行为的人,行政相关人是其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影响的人(参见章剑生:《行政诉讼法基本理论》,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第68页)。本文采狭义上的观点,将具体行政行为直接指向的对象称为相对人,将相对人之外的受具体行政行为影响的人称为利害关系人。 ②本文的讨论范围限于受具体行政行为不利影响的第三人,不包括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受行政不作为行为影响的人、行政违法行为中的受害人以及公益诉讼的代表人。

_相邻人_的行政诉讼原告主体资格认定

? 136 ? ●案例分析 第26卷第1期 2011年1月法 治 论 丛The Rule of Law Forum Vol. 26, No.1Jan., 2011“相邻人”的行政诉讼原告主体资格认定 水旭波 郭敬波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宁波 315100) 中图分类号:DF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525(2011)01-136-03 一、案情介绍 原告崔某某和第三人朱某某系宁波市鄞州区章水镇崔岙村村民,原告和第三人的房屋系并排,均为坐西北朝东南方向,两房屋之间隔案外人房屋一间。2004年,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向原告颁发了房屋集体土地使用证。2007年9月6日,被告宁波市人民政府向第三人颁发了甬鄞集用(2007)字第23-05098号集体土地使用证。原告出入为房屋西南墙南端的公用通道,该通道东南边为村厂房围墙,西北边为第三人以及案外人的房屋围墙,第三人的房屋围墙与村厂房围墙之间的通道宽度为2.68米。2007年9月,第三人将该房屋转让给他人,并办理了相关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手续。 原告崔某某诉称,根据历史状况公用通道宽度在3.3米以上,被告将原通道登记在第三人房屋集体土地使用证上,侵害了原告的通行权。因第三人已将该房屋转让给他人所有,为此,请求确认被告颁发给第三人的甬鄞集用(2007)字第23-05098号集体土地使用证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被告宁波市人民政府辩称,原告诉称的通道现为2.68米,该通道宽度足以满足原告进出自己的房屋,故本案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并没有侵害原告的通行权。 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因该通道不是村主要通道,为原告一户人家进出通行,且从我国农村通道实际情况以及通行习惯来看,只要基本上能满足农村居民生活、生产上的需要,保持通道合理的宽度,作为原告对此应负有合理的容忍义务。而本案讼争通道的宽度为2.68米左右,从我国农村通道实际情况以及通行习惯来看,应系合理的宽度,足以满足原告进出自己的房屋。因此,本案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并没有侵害原告的通行权,原告与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故一审裁定:驳回原告崔某某的起诉。 崔某某不服一审裁定提起上诉,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二、相邻关系诉讼的二元结构与冲突 依民法所有权的定义,所有人对其所有物有直接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但如果在相邻关系─────── 收稿日期:2010-11-05 作者简介:水旭波,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法官; 郭敬波,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法官。

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认定标准(一)

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认定标准(一) 摘要: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所要解决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否有提起诉讼的资格,而并不涉及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实体权利义务的裁判,这是一个程序性问题。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认定可以参考美国的做法,采用事实上的不利影响标准。 关键词:原告资格;法律上利害关系;行政诉讼 一、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概念、性质 原告资格是指某人在司法性争端中所享有的将该争端诉诸司法程序的足够的利益,其中心课题是确定司法争端对起诉人的影响是否充分,从而使起诉人成为该案诉讼的正当原告。如果起诉人符合原告资格的各项要求,具有为司法争端所影响的足够的利益,就可以认为起诉人在诉讼中享有法院应当给予保护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原告资格的一个作用就是确定司法审查的范围,即法院是否享有审判某一司法争端的权力。原告资格与起诉人实体诉讼请求的是非曲直没有直接关系。凯尔森认为,由法律规范所调整的人的行为是由两种因素构成的:属事因素和属人因素,即必须要做或不做的事以及必须要做或不做这件事情的人。法律规范在决定作为法律条件或法律后果的人的行为时,就决定了这两个因素。原告资格所要解决问题无非就是,什么人是与某事有足够的利益的人和什么事是被称为司法性争端的事。就行政诉讼(或司法审查)而言,“什么人”之要素,是要保证该人拥有自己特有的、不同于他人的利益;“什么事”之要素,是要保证争端的性质属于一个行政争议。因此,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就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就行政争议具有的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从而成为行政诉讼原告的法律能力。 关于原告资格的性质,学术界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原告资格具有实体和程序双重性质,即原告资格既是一个实体问题,又是一个程序问题。因为原告资格与引起诉讼的行政行为有直接联系,没有行政行为便无所谓原告;同时原告资格又是在程序中产生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原告资格只是一个程序问题,而不是实体问题。因为原告资格所要解决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否有提起诉讼的资格,而并不涉及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实体权利义务的裁判,提起行政诉讼并不一定能胜诉,被诉行政行为是否违法要通过法院的审理来判断。 把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性质认定为程序性问题比较妥当。因为原告资格所要解决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否有提起诉讼的资格,而并不涉及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实体权利义务的裁判,把原告资格认定为具有程序与实体双重性质会不当限缩当事人的诉权,堵塞一些权利的救济渠道。 二、对我国现行法关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规定的评析 (一)我国现行法中关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标准的相关规则及评析 1.合法权益标准 《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第24条第1款规定:“依照本法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是原告。”第41条规定:“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按照这三条规定,原告资格的关键标准是被诉行政行为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也就是说,被行政行为侵犯合法权益的人就具备原告资格,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但侵犯合法权益与否,是法院经过诉讼审查后才能得出的最终结论,这是一个诉讼认定结果,而不是一个在起诉阶段就真正能够解决的问题;而且侵犯权益是一个实质结果,原告资格首先要回答的不是结果问题而是法律关系的关联性问题,这是一个形式问题。 2.法律上利害关系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若干解

行政诉讼案件庭审

行政诉讼案件庭审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法庭审理笔录 (第次) 时间:年月日时分至时分。 地点: 是否公开审理:旁听人数: 审判长(员)及人民陪审员: 书记员: 记录如下 书记员:请旁听人员保持安静,请到庭的所有人员将手机等通讯工具调到振动状态或关机,在开庭时不得在法庭内接听。 现在宣布法庭规则: 1、到庭的所有人员,一律听从审判长统一指挥,遵守法庭 秩序; 2、未经法庭允许不得录音、录像、摄影; 3、除本院因工作需要允许进入审判区的人员外,其他人员 一律不准进入审判区;其他人员也不得随意退场。 4、旁听人员不得鼓掌、喧哗、吵闹以及实施其他妨害审判 活动的行为,不准发言、提问; 5、旁听人员如对法庭的审判活动有意见,可在休庭或闭庭 后提出; 6、本院对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可以予以训诫,责令退出法 庭或者予以罚款、拘留。 7、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殴打审判人员等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予以罚款、拘留。 8、为表示对国家法制的尊重,在法官入庭、宣判、退庭时,所有到庭人员全体起立并保持肃静。 书记员: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合议庭成员入庭。 审判长 :请坐下。 书记员:报告审判长,开庭准备工作就绪,可以开庭。 审判长:(击法槌)现在开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45条规定,平原县人民法院今天公开审理一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46条规定,审理本案的合议庭由审判员(就是我)、,人民陪审员组成,由担任审判长并兼任本案的主审法官,书记员担任法庭记录。

审判长 :现在核对三方当事人身份 原告方出庭人员陈述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住址、工作单位及委托代理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和代理权限。 原告: 委托代理人: 审判长: 被告方出庭人员陈述单位全称、住所地、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及委托代理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和代理权限。 被告: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审判长:两第三人分别陈述你的姓名、出生日期,民族及住址及委托代理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和代理权限 第三人: 委托代理人: 第三人: 委托代理人: 审判长:诉讼各方对到庭的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参加本案诉讼有无异议 原告: 被告: 第三人: 审判长:合议庭确认上述人员具有参加今天庭审活动的资格。 审判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有关规定,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地位平等,享有申请回避、提供证据并质证、进行辩论和最后陈述的权利,双方都有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自觉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义务。行政机关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负有举证责任。 审判长: 当事人对告知的诉讼权利义务是否听清楚 原告: 被告: 第三人: 第三人:

论行政诉讼中公民死亡后的原告资格转移问题

关键词: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转移/原始原告/承继原告内容提要: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转移制度所保护的是原始原告的合法权利和与原始原告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承继原告的合法权利。承继原告资格的取得,应基于其所享有的身份权、名誉权、继承权、受遗赠权、公法债权、私法债权及其他合法实体权利,由此承继原告不应受现行法律规定的近亲属范围的限定。承继原告的范围应包括原始原告的近亲属和近亲属之外的遗赠抚养人、公法债权人、私法债权人、受遗赠人、原始原告生前所在的单位或基层组织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第24条第2、3款规定:“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11条进而明确了原告公民死亡后有权提起诉讼的近亲属的范围,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亲属。”现行立法将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死亡后,有权承继其权利而起诉的原告主体仅仅限定为是该死亡公民的近亲属,这将产生对与死亡公民有直接利害关系但又不是近亲属的其他法律主体不公平的问题,形成对他们的利益保护不足的漏洞。本文试就此问题提出见解,以期能完善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转移的制度,弥补现行法律规定的不足。一、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转移制度设立的目的《行政诉讼法》第24条第2款的规定明确了作为原告的公民死亡后其原告资格承继问题。由此,行政诉讼原告要划分为两大类来加以分析,即“原始原告”和“承继原告”(注:这一分类法为刘巍在《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转移与承受问题探析》(《法学研究》2001年第1期)中所创设,本文赞同并运用这种分类来进行阐述。)。原始原告是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享有原告资格、但却死亡或终止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继原告是指因原始原告的死亡或终止而承受其原告资格,可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其中原始原告为死亡公民的,是公民原始原告,原始原告为终止了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是组织原始原告。本文主要研究公民原始原告的资格转移问题,以下所称原始原告,在范围上专指公民原始原告。在行政诉讼中之所以有原告资格转移的规定,较一致的观点是:为了监督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确保原告死亡后,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也能得到纠正。但在原告资格转移制度到底保护谁的合法权利的问题上,观点不甚一致。这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认为保护受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原始原告的合法权益。如有学者就提出:“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宗旨是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具体行政行为的侵犯。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转移制度也不例外。在各个具体的行政诉讼中,主要保护的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侵犯的合法权益,也即原始原告的合法权益,而承继原告自身固有的权益并未受到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侵犯。”“从行政诉讼的起始来看,是保护原始原告的权益,正是由于原始原告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没有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这一法律事实,就没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产生,更没有原告资格的转移与承受。这似乎也是法律让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延续的一个原因。”[1] 二是认为保护承继原告的合法权利。我国法律规定死亡公民的近亲属享有原告资格,实质上是保护该公民的近亲属的权益。如行政机关对公民财产作出没收、罚款等处罚,就有可能影响该公民近亲属的财产继承权或生活来源等。如果具有原告资格的公民死亡后,不许其近亲属提起行政诉讼,其近亲属的合法权益就可能因受到具体行政行为的侵害而得不到司法保护。[2](p182)另外,在我国民法中,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所以公民死亡后不能享有民事权利,这在民法上是一个定论。同样,在我国行政法中,随着公民的死亡,他们也不再享有行政法上的权利。因此,行政诉讼法之所以规定原告资格的转移,主要还是为了保护承受原告资格一方的权利。三是认为既保护原始原告可转让的权利(对承继原告而言就是

行政诉讼法中几个重要概念

行政诉讼法中几个重要概念

行政诉讼法中几个重要概念 一、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二、行政诉讼的管辖 三、行政诉讼参加人 四、行政诉讼的基本流程(程序) 行政诉讼法中几个重要概念(P107案件审理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撤回起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后作出判决前,原告撤回自己诉讼请求的诉讼行为,分为申请撤诉和视为申请撤诉两种。 (1)申请撤诉。原告在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依法受理后,法院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起诉的请求,如果撤诉没有规避法律,也没有损害国家、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2)视为申请撤诉。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原告没有履行法定诉讼义务,人民法院据此推定原告申请撤诉。视为申请撤诉有两种情况:原告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原告在法定期限内未交纳诉讼费用且又未提出暂不交纳诉讼费用申请的。

[例题?单选题]根据《行政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规定,(),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判决。 A.人民法院裁定不准予原告撤诉,原告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B.行政诉讼第三人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C.原告死亡,没有近亲属或者近亲属放弃诉讼权利的 D.原告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答案:A 3.诉讼中止:是指在诉讼进行过程中,诉讼程序因特殊情况的发生而暂时停止。当中止诉讼的情况消除后,再恢复诉讼程序,中止前已进行的诉讼行为仍然有效。根据规定,下列情况下,诉讼中止:(A)原告死亡,须等待其近亲属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B)原告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C)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D)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E案件涉及法律适用问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扩张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扩张 ——论行政诉讼诉的利益理论为基点 孔维臣 (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内容摘要:“诉的利益”是经典的民事诉讼法学术语,它起源于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理论。但在行政诉讼法学界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一直没有将其正式运用于行政诉讼法理论和实践。本文针对我国行政诉讼的现状,分析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现状,提出引入“诉的利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实体法的角度对其功能和内容进行分析,以国外行政诉讼诉的利益理论为借鉴,加强行政诉讼中诉的利益理论的研究,以期拓展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促进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扩张,并就几种特殊情况下原告资格问题进行重点分析,以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当事人制度建构。 关键词:行政诉讼诉的利益原告资格扩张 按照传统理论,诉的利益和诉讼标的、诉讼主体一起作为诉权要件存在于诉权理论之中。行政诉讼诉的利益是法院作出行政实体判决的一个主要前提,也是行政诉讼的基本要件或者说是行政诉权的基本要件之一,在行政诉讼法中具体重要的地位。早在一百多年前,有关诉的利益的讨论就在大陆法系的主要国家蓬勃展开,可以说,目前在各法治国家勃兴的民事权利保护的观念和程序设计,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的讨论和探索。然而,我国行政诉讼理论界至今对该理论尚未进行有效的研究和探讨,导致该理论无法与诉讼实践相结合。本文拟对行政诉讼诉的利益基本问题进行探讨,重点讨论行政诉讼诉的利益理论对行政诉讼原告影响,以扩大行政诉讼原告的范围。 一、行政诉讼诉的利益理论之刻画 诉之利益理论是诉讼法学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行政诉讼中, 法院行使审判权解决行政争议, 所涉及的也是一个利益衡量问题。关于诉的利益,两大法系有着不同的看法和主张。在大陆法系,诉讼的发生必须源于原告存在司法

行政诉讼原告的主体资格

行政诉讼原告的主体资格 李杰王颖 载:《人民司法》(2002年第9期) 关于原告主体资格的法律规定 行政诉讼原告的主体资格,是指什么人可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审查行政行为并作出相应裁判。只有具备这种资格的人,在其起诉的同时符合其他法定条件(如法院受案范围、诉讼期限等)时,才能够启动行政诉讼程序,而不具备资格的人,则不存在启动诉讼程序的可能性。当然,即使启动诉讼程序也不意味着有起诉资格的人必定胜诉,因为是否胜诉取决于案件的实质内容和实体裁判。 在何种情况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才能够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法第二条和第四十一条作了规定。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四十一条规定:“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四)属于

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对上述规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许多人仅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主张凡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都有资格提起行政诉讼。①而“认为”是一种主观认识,这种主观认识标准使得对原告资格的审查形同虚设,显然不符合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原意。另一种观点认为,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显然是一种主观认识,如果对这种主观认识不加以必要的限制,可能会导致滥诉,故起诉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与其合法权益之间存在的联系应负举证责任。对于不能证明的应裁定不予受理,而不再进行实体审查,从而在程序上防止滥诉,有利于提高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有效性和经济性,也可以确保行政权的有效行使和行政管理的正常进行。 为了进一步明确原告主体资格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11条至第18条作了具体规定。《解释》对于原告资格理论有所发展,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将“有法律上利害关系”这一概念作了扩大解释,将相邻权人和公平竞争权人、与被诉的行政复议决定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人、在复议程序中被追加为第三人的人、要求主管机关追究加害人法律责任的人、与撤销和变更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人,都视为与被诉的具体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人。②其中第12条规定:“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这一条规定,是《解释》对行政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概括性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一般作为判断原告有无主体资格的主要依据。

浅论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问题

浅论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问题 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是行政诉讼公益诉讼的核心问题,他的发展必然会推动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所以,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公益诉讼,其主要内容和关键之处就在于对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认定标准的设定,这将直接关系到整个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能否最终得到确立。为此,我国许多学者站在比较法的角度提出借鉴国外的他山之石,利用国外的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理论来建立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笔者在研读了华东政法大学朱应平教授所着《澳大利亚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探析》一文后,认为在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理论方面,并非他山之石一定能攻玉,国外关于个人及社会团体能成为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理论就不能在我国适用,为此笔者检察机关作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唯一原告的主张。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建立健全公益诉讼制度,已是法制建设的必然趋势。近几年,行政公益诉讼已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有关行政公益诉讼的文章也常见于许多期刊杂志,特别是修正后的民事诉讼法确立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更是掀起了行政公益诉讼的讨论高潮。很多学者站在比较法的角度,认为许多外国行政公益诉讼中关于原告资格的理论可以适用于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笔者最近有幸拜读了华东政法大学朱应平教授所着《澳大利亚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探析》一文,该文对澳大利亚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进行了全面分析,详细列举了澳大利亚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有总检察长、个人和社会团体三种类型,朱教授同样认为澳大利亚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但笔者认为:他山之石未必能攻玉,国外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未必能全部为我国借鉴,并以此确立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也可以有检察长、个人和社会团体三种类型。为此笔者试从行政公益诉讼及原告资格的概念入手,分析国外检察长、个人和社会团体三种类型在我国的不可行性,进而提出检察机关作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唯一原告的理论,以求教于各位行家。 一、行政公益诉讼及原告资格的概念分析 澳大利亚公益诉讼的含义。学界和实务界对“公益诉讼”概念也有不同理解。澳大利亚法律改革委员会指出:“法院喜欢让该定义处于开放状态,且以每个案件的背景情况为基础对公益问题做出决定。但是法院在关于如何探讨该问题上提供了某些指导。一种获得广泛认同的方法是,看该案件是否影响共同体或该

行政诉讼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行政诉讼 2、法国的解释之诉 3、行政复议的管辖 4、行政诉讼的原告 5、行政赔偿的连带责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行政复议应当遵循()、及时、准确和()的原则。 2、人民法院设(),审理行政案件;()人民法院不受理行政案件。 3、行政机关执行生效的行政法律文书必须以法律明确赋予其()为前提,作为执行根据的法律文书必须具有()内容。 4、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和()收集证据。 5、对()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原被告所在地法院皆有管辖权,其中原告所在地法院包括原告的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和()的法院。 三、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就某一具体行政案件而言,司法裁判优于行政裁决。 2、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甲公民合法的房屋所有权,也侵犯了乙公民因合法的租赁关系所取得的对甲公民房屋的使用权,乙公民能提起行政诉讼。 3、法律、法规只规定了对某类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申请复议,没有规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而行政诉讼法规定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若不经复议直接诉诸法院,法院应予受理。 4、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裁定均可提起上诉。 5、行政机关就同一违法事实处罚了两个以上共同违法的人,其中一部分人不服处罚决定而起诉,这部分人是原告,其他未起诉的人,可以成为第三人。 6、律师对准许查阅的庭审材料,可以摘抄,经同意也可复制。 7、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法律文书的名称是: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行政调解书等。 8、人民法院的二审判决一并撤销一审判决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一、二审诉讼费用应区别情况,分别由被诉行政机关和对方当事人分担。 9、在诉讼进行中,原告或被告的法定代表人更换后,已进行的诉讼活动对于继续参加诉讼的法定代表人具有约束力。 10、被诉行政机关与受诉人民法院不在同一地区,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适用地方性法规时,应以法院所在地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 四、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这两种处理行政争议的途径在()方面是相同的 A、审查范围 B、适用的法律依据 C、审查对象 D、处理效果 2、在(),行政诉讼案件由普通法院管辖 A、法国 B、德国 C、西班牙 D、英国 3、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死亡,()可以提起诉讼 A、其近亲属 B、其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C、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公民 D、经人民法院指定的人 4、人民法院在第一审行政审判程序中,应当更换被告,而原告不同意变更的,裁定

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思考

---------------------------------------------------------------范文最新推荐------------------------------------------------------ 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思考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是行政诉讼法学理论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也是司法实践中一个亟需解决的操作性难题。目前,行政诉讼法学界对我国行政诉讼法中是否有关于原告资格的规定存在诸多争议,但从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可以看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取得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即必须存在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原告必须是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人,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与起诉之人的合法权益受侵害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这种对取得原告资格的严格规定,在实践中产生了许多不足。为此,笔者提出在立法上拓展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几点设想,以期能对完善我国行政诉讼的?­告资格有所帮助。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一、我国“相对人原告资格论”的缺陷自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建立以来,关于行政诉讼?­告资格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突出表现就是:只有“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对人”才具有原告资格,除相对人之外的其他人即使与具体行政行为有一定利害关系,也不具有原告资格。这一观点认为,行政诉讼产生于行政活动中所发生的行政纠纷,行政纠纷是作为行政管理者的行政机关和被管理的相对人之间的一种纠纷。在这种纠纷中,行政机关是享有行政职权的一方,拥有实现自己意志的全部手段,因而无需以诉讼手段实现自己的意志;而行政相对人则处于服从的地位,只有通过诉讼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因此,行政诉讼的?­告恒定为行政相对人。 ①理论认识上的这种偏差,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很多法院片面强调只 1/ 9

行政诉讼法案例分析

行政诉讼法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罗伦富不服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案 原告罗伦富因不服被告四川省泸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三大队(以下简称交警队)对其子康忠华(已亡)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向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原告诉称:被告交警队未将事故路面施工单位追加为交通事故的责任人,就以第2000-279号《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驾驶员康忠华负交通事故全部责任。这个责任认定与被告的现场勘查笔录、询问笔录中载明的事故路面施工现场上无任何标志牌、防围设施、值勤人员提前下班等事实相矛盾,该认定书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是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请求撤销被告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判令被告重新认定此次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 被告辩称:原告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只能在法定的15日内向上一级交警部门申请重新认定。原告不申请重新认定,而且还同意被告就该事故的损害赔偿进行调解,并达成了调解协议。原告现在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不服的只能是“调解协议”。根据自2000年3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0〕8号《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行诉法解释)第一条第二款第(三)项的规定,调解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因此,应当驳回原告的起诉。 对此,一审法院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以交警队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是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应当维持为由,作出维持交警队《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中对康忠华的责任认定的判决。原告罗伦富不服一审判决,向四川省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审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责任认定,是公安机关根据行政法规的授权实施的一种行政确认行为。该行为直接关系到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应否被追究刑事责任、是否违法以及应否被行政处罚、是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或者能否得到民事赔偿的问题,因此它涉及当

怎么界定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怎么界定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行政诉讼法,为规范法院和行政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活动,调整法院与诉讼参与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给予了一个基本的活动规则。为老百姓的私权利对行政公权力说“不”的活动提供了司法救济的法律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法院提起诉讼。”据此,任何人如果被具体行政行为所侵害,都可以为保护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人民法院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因此,原告是整个行政诉讼活动的起动者,原告的行为是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最基本的法律事实。正是由于原告的起诉,启动了法院的审判程序;正是原告的控告,才引发了被告的抗辨。整个行政诉讼活动过程,只有原告的控诉行为是出于主动所为的。如何对行政诉讼活动的有效的、正确的规则运用,不能不先从对原告资格的理解上着手,笔者认为这是垫起整个行政诉讼活动这幢高楼大厦的基石和起脚点。 一、受案范围与原告资格及其关系 (一)受案范围 从行政诉讼构成理论及法律的阶级性来看,受案范围必然成为原告资格的瓶颈,现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所以,在谈论原告资格时必然先要对受案范围作一个深刻的认识。何谓受案范围,要作出一个概念性的说明,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但究其实质来讲,即是对司法复审范围的一种限制,它是通过法律手段来设定司法权事务的权力范围。我国行政诉讼法第11条列举了共8项法院受理的行政诉讼案件范围。很显然,该条法文至少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疑惑之处:第一,前7项列举的几种可诉具体行政行为,认人感到可诉之行政行为屈指可数,太有限了,似有吊不起打官司的“胃口”之嫌,于是又规定第8项,加上“其他人身权、财产权案件”。对这一规定该如何理解?实践中各式观点自然就百花齐放了,实在让人难以把握。这无疑是必须予以立即完善的。第二,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如果违法,侵犯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相对人为何不能提起诉讼?虽然对此已走出了前进的一步,规定在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议申请的同时,可提出对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一些规定进行审查申请,但终究不能进入司法程序,公民的私权利保障系数也就大打折扣了。这些方面的不足,显然是难以对“有权利必有救济” 的法学原则作出合理解释的,从而人为的狭窄了行政诉讼当事

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探讨

对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探讨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民的法制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政府在面对公共利益时是否依法行政日益必然受到各界的关注,但是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在当前运行的过程中显现出了严重的不足。其中较为核心的问题就是关于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缺失,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又在于对于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确认。本文中笔者主要从诉讼法的一些基本理论、借鉴国外行政公益诉讼的现有成果对行政公益诉讼过程中对于原告资格的确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理论论证,提出赋予社会组织或团体以优先或主要诉讼原告资格的构想,以期能促进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设进程。 【关键词】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受案范围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在传统的行政诉讼案件中,提起诉讼的原告一般都是与被告的违法行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受害者,是为了救济其个人的合法权益(如人身、财产安全)而向法院提起诉讼。为与下面探讨的行政公益诉讼区分,可称之为“行政私益诉讼”。行政私益诉讼,指与行政违法行为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社会组织,基于维护公共利益,依据法律法规或授权对违法行为提起诉讼。结合我国和诉讼制度比较完善的西方国家的现状,可以看作行政诉讼法制度由行政私益诉讼制度和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构成。而我国在行政公益诉讼制

度建设方面依旧是一片空白,本文中笔者从我国今后在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设计和实践的角度出发,对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予以探讨。 一、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综述 行政公益诉讼的关键在于原告资格的确定,这关系到诉讼目的能否最终得以实现。 首先,所谓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当国家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违法行为和不作为行为损害了公共利益或者有损害公共利益的潜在危险时,法律赋予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组织或法人、社会团体以及特定的国家机关向法院请求法律保护,由法院对被诉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予以补救的一种诉讼活动。 其次,原告资格是指公民、法人、社会组织提起诉讼时法律是否认可其主体资格,它解决的是起诉人是谁的问题。那么,综合以上两个相关概念,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是指当国家行政机关或法律授权组织的违法行为和不作为行为损害了公共利益或者有损害公共利益的危险时,法律赋予物质界利害关系的公民、组织、社会团体以及特定国家机关向法院请求法律保护,由法院对起诉人的法律主体资格进行确认的过程。结合国外行政公益诉讼的实践和我国当前有关行政公益诉讼的理论研究成果,可以得出行政公益诉讼相较于行政私益诉讼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1.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主体具有可广泛性。

论行政诉讼中原告资格的确认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f5719835.html, 论行政诉讼中原告资格的确认 作者:胡世文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8期 摘要:行政诉讼中原告资格的确认一直是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议较大的问题。文章通过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涵义的考察、当前学界关于行政诉讼中原告资格争论的梳理认为,我国应该结合本国实际,逐渐放宽和统一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由直接受害人诉讼向利害关系人诉讼和民众诉讼转变,由重视“私益诉讼”向“私益诉讼”与“公益诉讼”并重转变,切实保障个人和组织的诉讼权利。 关键词:行政诉讼法;原告资格;行政相对人;公益诉讼 中图分类号:D9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101-02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确认,直接影响着公民行政诉讼权和行政救济的实现,进而影响着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所以合理确认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意义重大。但正如施瓦茨所指出的那样:“行政诉讼中有关原告资格的规定是行政法中变化最快的方面。”[1]因此,准确地探究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涵义以及学界中对原告资格的争论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行政诉讼中原告资格涵义 对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内涵,我国《行政诉讼法》等相关法律并没有加以明确界定。但可以通过以下法律条款予以认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若干解释)第12条规定:“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除此之外,依据美国《布莱克法律大辞典》中针对原告资格的解释,原告资格意味着某人在司法争端中所享有的将该争端诉诸司法程序的足够的利益,其中心课题是确定司法争端对起诉人的影响是否充分,从而使起诉人成为本案的正当原告。如果起诉人符合原告资格的各项要求,具有为司法争端所影响的足够利益,就可以认为起诉人在诉讼中享有法院应给予保护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原告资格的另一个作用是确定司法审查的范围,即法院是否享有审判某一司法争端的权力。原告资格与起诉人实体诉讼请求的是非曲直没有关系[2]。 基于以上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相关规定和解释的考察,行政诉讼法中的原告资格是指个人或组织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公务人员侵害时,请求法院介入进行司法审查所应具备的条件。具体包括以下构成要件:“第一,主体要件:原告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第二,行为要件:必须是具体行政行为;第三,权益要件:具体行政行为所侵害的必须是

拆迁承租人是否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拆迁承租人是否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作者:宋继业张晓丽发布时间:2007-10-26 10:23:18 [案情] 2000年1月1日,原告何某与第三人某机关单位签订房屋租赁合同,从事服装生意。合同约定:何某租赁某机关单位房屋2000平方米,租赁期限自2000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为期2年;年租金2万元,每半年交一次,逾期一个月不交,按何某自行终止合同处理;如装修房子,不论中途终止合同还是合同到期,不作任何折价全部归某机关单位所有;如因城建造成房产拆迁等,双方均不承担经济责任。租赁期满后,何某继续占有使用第三人的房屋,双方处于—种事实上的不定期租赁状态,但何某也始终没有交纳占用期间的租赁费。2005年10月,市政府决定对相关道路进行改建,原告租赁的第三人的房屋在拆迁范围内。第三人以政府政府拆迁为由要求何某搬出租赁房屋,并支付拖欠近4年的租金9万元未果。2006年5月4日,第三人对原告何某提起房屋租赁合司民事诉讼,请求其支付拖欠的租赁费并解除租赁合同。2006年6月4日,在法院主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1、解除双方于2000年1月1日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2、何某于2006年6月14日、20日从所租赁楼房搬出;逾期不迁出视为自动放弃楼内财产权益;3、某机关单位放弃租金的诉讼请求;4、某机关单位支付何某补偿金40000元。何某

将自己所有的财产搬出后,某机关单位根据市政府的要求于2006年7月1日委托拆迁公司将自己所有的楼房拆毁;后何某以政府拆迁行为违法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政府及第三人赔偿30万元的楼房装修损失和有关拆迁补助费用。 [评析) 法院审理过程中有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何某没有本案的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第二种意见认为何某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从该案原告的承租人身份分析:《城市房屋拆迁条例》规定,具有合法租赁关系的承租人有得到房屋产权调换后的租赁权,或得到“搬迁补助费、临时安置补助费”的权利。一般来讲,合法承租人与拆迁行为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具有行政诉讼原告的起诉资格。本案原告何某租赁第三人房屋经商,租期只有2年。到期后双房处于一种不定期的事实租赁状态。本案中何某自称:2005年12月12日通知拆迁,2006年5月22日两被告对租赁房屋进行强制拆迁。长达5个多月的时间,完全可以认为第三人给承租人留出了足够合理时间。可以认定在第三人实施拆迁前,已经依法解除了合同。因此,即便不依双方在区法院达成的调解书为根据,也可认定何某已经不具有合法承粗人的身份,不具有本案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