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有趣的图形(完美版)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有趣的图形(完美版)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有趣的图形(完美版)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有趣的图形(完美版)

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学习图形的基础是他们的经验和活动,他们对图形的认识是通过操作获得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体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常见的平面图形。学生的语言交流对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单元教学目标:

1、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2、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利用它们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

3、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并能在钉子板上围出相应的图形。

4、欣赏利用图形组成的美丽的图案,并尝试着进行设计。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

2、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并能在钉子板上围出相应的图形,尝试着利用所认识的简单的图形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教学准备:

相关的挂图、学具盒、投影片

第一课时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摸、找、画、说、拼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发展空间观念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使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初步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它们的特征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

1、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2、能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3、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能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第三课时

动手做(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2、能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3、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第四课时

动手做(三)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2、初步学习一些设计图案的方法。

3、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及易错题

一、小数的认识意义和加减法 1、小数的计数单位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 写作0.1、0.01、0.001……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10。 3、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 整数部分最低位是个位,个位与十分位是进率是10。 4、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 小数 点 小数部分 数 位 … 万 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 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万分位 … 单位 计数 … 万 千 百 十 一(个) 十分之一 百 分 之一 千分之一 万分之 一 … 5、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时,先将这个低级单位的数写成分 数的形式,再写成小数的形式。例如1分米= 10 1米=0.1米,1厘米=1001米=0.01米,1克=10001千克=0.001千克。 6、小数的大小比较:(1) 先比较整数部分;(2)如果整数部分 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3)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 (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7、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 小不变。 理解0.1与0.10的区别联系:区别:0.1表示1个 0.1、0.10表示10个0.01、意义不同。联系:0.1=0.10两个数 大小相等。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小数

或化简小数。 8、小数加减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计算。从末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如 果被减数的小数末尾位数不够,可以添“0”再减;哪一位上的 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十再减;得数的小数点 要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 9、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只有加减运算,从左往右;有括号的,先里后外。整数加、减 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例如加法的结合律,交换律。 小数的加减法要注意: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将数位要对齐,得 数的末尾有“0”,一定要把“0”去掉。 易错题; 1、名数改写 360平方米=()公顷 23400万吨是()亿吨40.7分米=()米 1.32千克=()克 4平方米=()平方分米 0.56吨=()千克40.7分米=()米()克=2.05千克 1.4平方米=()平方分米 4.02平方千米=()公顷 0.3千克=()克 0.86平方分米=()平方米5.06吨=()吨()千克 2.80吨=()千克 2.08吨=()千克 40公顷=()平方分米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总复习 教案

本单元是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主要包括四个小板块: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图形与几何。学习的主要内容:2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加减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能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给物体进行分类;确定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几何体;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和半时;等等。 本年级的学生是一年级儿童,为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复习的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知识。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组织复习时,要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需求,尽可能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练习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在复习时考虑到学生个性的差异,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 把握复习内容的难度,不要人为地提高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3. 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2. 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数的认识1课时 2数的运算1课时 3常见的量图形与几何1课时 数的认识。

1. 使学生理解数“1”的含义,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理解“同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2. 使学生学会比较数的大小,体会对应的思想。 3. 使学生领悟基数(表示几个)和序数(表示第几)的含义。 重点:理解数“1”的含义,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理解“同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难点:在比较两类物体的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培养初步的对应思想和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描述关系的能力。 课件。 师:时间过得真快啊!这本书的新内容我们就学完了,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这节课要进行的教学内容,避免复习时杂乱无章,尽量做到目标明确、有条不紊。 师:先想一想,在“数的认识”这一小板块,我们学过哪些内容? 学生可能回答: ?数大小的比较。 师:对,看图中有几只小鸡?几只小鸭?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情境图)生1:有4只小鸡,有6只小鸭,我知道了小鸡比小鸭少,4<6。 生2:有4只小鸡,有6只小鸭,我知道了小鸭比小鸡多,6>4。 师:说得很好,我们可以说6比4大,也可以说4比6小,在比较数的大小时,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对着比,也可以数出来之后根据数的顺序再比。我们还学了什么呢? ?学了同一个数,既可以表示几个,又可以表示第几。 师:是啊,看图(课件出示),有几只小动物?小猫排在第几? 生:有7个小动物,小猫排第7。 师:这两句话中的“7”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7只”表示的是一共有7只小动物,是较多的,“第7”表示的是这7只中的一只。 师:解释得很好,理解得很透彻啊!想想我们还学什么呢? ?学了古人计数的方法,跟计数器有点相似。 师:说具体点,可以举例子。别人也可以补充。

北师大版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的整体介绍(备课从整体到部分) 1、P1和以往1—3册教材的一样,都是编者与读者小朋友的对话,每一个对话都有它的主题,我们看一看这册教材的主题是什么呢? 智慧老人说:你喜欢数学吗?数学世界很精彩。 淘气说:我喜欢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笑笑说:我喜欢各种各样的美丽图案。 机灵狗说:嘻嘻,真有趣! 小朋友,你喜欢哪些数学学习活动?与同伴说一说。 这一册的两个对话的主题就是:数学世界真精彩,数学真有趣。我们老师可以利用这样一个主题,在开学初的第一节课和同学进行对话。 2、再来看一看这册教材要学习哪些内容呢? 我们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数学计算 数与计算在我们的第一单元除法,我们在第三册也学过表内除法,这个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二单元:混合运算 (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两步有括号式题)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六单元:加与减(一)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第八单元:加与减(二)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从这里看,我们这个学期所学的数的内容,它的范围扩大了,由百以内的数扩大到万以内的数。 第二部分空间与图形 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 (认识八个方向和相应的路线) 第五单元:测量 (分米、毫米、千米的认识) 第七单元:认识图形 (角、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第三部分统计 第九单元:统计 (读统计图表,在方格纸上画条形统一图) 可能性的问题,这学期没涉及到。 第四部分实践活动 1、在每部分学习内容中配有: ●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 ●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 2、练习中有4个实践活动 3、综合性实践活动 有两个大的情景图:①走进乡村 ②美丽的植物园 除此之后,还有一些小栏目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

四、有趣的图形 单元教学目标 1、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2、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利用他们进行拼图折纸等活 动。 3、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4、欣赏利用图形组成的美丽图案,并能尝试进行设计。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 2、在实际生活中能正确区分,了解它们的用途。 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图形,了解用途。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把课前准备好的学具拿出来。 2.小组互相介绍。 3.小结学习情况。 一、新课教学 1.小组汇报: 一边介绍图形一边拿起实物模型。 2.归纳板书: 长方形圆三角形正方形 3.在生活中你见过这样形状的图形吗? (1)小组交流 (2)汇报评议 二、巩固练习 1.连一连 仔细看清题意,独立完成。 2.涂一涂 按要求画一画。 3.想一想 请你接着画下去。 4.数一数 眼睛看仔细,试做,校对。

动手做(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 2、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动手实践操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案 1.出示图案: 风车扳手万花筒青蛙 2.引导观察 3.小组讨论: 每人分别选一个图案指出这个图案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4.汇报交流 5.小结评议 6.介绍图案的作用 二、练一练 1.想一想,涂一涂 看清题意,动手画一画。 2.摆一摆 (1)用3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摆两个三角形最少用几根小棒?摆3个呢? (2)用10根小棒能摆出几个正方形? 动手做(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分解和 组合。 2、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折出图形,拼出图形。 教学过程: 一、折一折 1.把一张正方形纸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怎么折? 剪一剪,比一比。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2至63页 教材分析:《前后》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中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前后、左右、上下,这些内容是空间与图形的启蒙知识,也是学生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基础知识.为了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物体相对位置关系,教材借助“森林运动会”这一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学习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曾有过“前后”的体验,因而学习本课的内容,不会很吃力,但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去描述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中注重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比较、去体验、去反思从而获取知识. 教学目标: 1:在对实际情境的观察中,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前后”关系。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探索精神,树立学数学、用数学、爱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 能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 体验前后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在幼儿园时参加运动会的情景吗?场面是不是很热闹,今天,在森林里也很热闹,原来,小动物们正在举行森林运动会,你们想去看一看吗? 【设计意图: 力求创设一个贴近儿童生活的、极富亲和力的运动场景,以便有效地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激起儿童创造的欲望。】 1.观看赛跑比赛,初步感知“前后”(出示赛跑主题图:) (1)、认识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师:同学们,仔细看一看,小动物们都举行了什么比赛?都有谁参加了? (生1:跑步比赛. 生2:有小鹿……) 师:比赛真激烈呀,. 瞧!现在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谁能说说其他小动物的位置?(学生自由大胆表达:有的会说第几,有的会说前后……)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在——的前面,——在——的后面。 师质疑:同学们说的真不错,可老师在同学们说的过程中有一个不明白的问题:比如说:同样是小兔,为什么有人说在前面,有人说后面? (学生讨论、汇报。从而认识“比较对象不同,前后的位置关系也不同”初次渗透前后的相对性。) (2)认识多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师:这时比赛更激烈了,到最后冲锋的时刻了,小兔心里可急坏了,它着急地想问问大家:“我的前面有谁?后面有谁?”谁来告诉它? (学生:表达……) 师:你们能不能告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它的前面有谁,有几个?后面有谁,有几个? (学生:表达……) 师:a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板书:——的前面有——,——的后面有——。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课时:第 1课时 课题:小数的意义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2-6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情感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 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 教学重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

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 二、小数的意义 1、自学小数的意义 2、小组交流 3、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 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 4、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5、归纳小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三、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2、小数的读写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3、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四、数学游戏: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 五、作业: 第6页1-4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实际上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一次创新。一年级上册教材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拿到的第一本数学书,使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有一 有利于计算技能的形成;形式多样,趣味性强。 三、本册教材的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数与代数 1、20以内的数的认识

20以内的数的认识分三个阶段来安排:第一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第二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的大小。这两个单元对后继的数的认识有迁移作用;第七单元第一课“捆小棒”,重点是对位值概念的理解,这对后面数与计算的学习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这部分教材编写的突出特点是结合生动具体的情境,通过观察、计数、操作等数学活动,来呈现学习内容,让学生从中体 一对应”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经历“配对”活动的过程,体验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是重要的;在理解的基础上,才可能进一步产生“怎样表示两个数大小关系”的学习动机,并掌握用抽象的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方法。单元后续的“高矮”“轻重”两课,经历的是对实际的量的比较活动,从中获得直观、具体的数学活动经验,体会解决同一类问题有多种方法。如从“高矮”一课的主

题情境图中,凭肉眼观察可以说出盲人高、小孩矮,但搀扶盲人过路的两个小孩谁高谁矮,光靠肉眼无法判断,不容易直接观察,需要讨论正确的比高矮的方法。又如“轻重”一课,用手掂一掂一个苹果和一个梨,难分出轻重时,就需要用天平称一称,看天平向哪边沉那边的东西就比较重。教材所提供的比较高矮、轻重的方法,都切合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学生自己能想到的;所设计的习 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含义。教材不以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直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学习加减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经历从问题情境抽象出加减算式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理解加减运算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第三单元第一课“有几枝铅笔” (第22页),教材呈现的数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算式―解释和应用”为主线;情境也逐步复杂、开放,从一幅情境图

新北师大版教材分析及教学总体设想

教材分析及教学总体设想 一、本册教材简析 1.内容的呈现体现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线思路。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册教材在呈现时,十分重视学生的活动,这样安排,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在活 动中得到发展。 2.删繁就简,突出数学的思想方法。 新的数学课程体系,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干。本册教材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删繁就简,力争加强基础,突出思想方法。例如“小数乘法”这一内容,过去的教材 一般要分为小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小数、小数乘以小数,分别总结计算方法。实际 上小数乘法的关键是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本册教材打破这样的编排顺序,在这个单元中安排“有趣的小数点”。通过具体的事例,学生容易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在探索 的过程中发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素材,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他们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逐渐丰富,本册教材提供的情境范围比前几册逐步扩大。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社会中的问题。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数学课程内容标准的四个领域之一,也是本套教材力求做出特色的内容之一。本册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学习中,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从中发现规律并用表示出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4.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材在编写时,仍然注意内容呈现形式的多样化。本册教材运用图画、故事、表格、文字等多种形式,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教材,提高了学生学习 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要求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景, 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我会填。 1.正方形有()条边;长方形有()条边;三角形有()条边。 2.黑板的面是()形,地板砖的面是()形,红领巾的面是()形,硬币的面是()形。 3.七巧板是由()种图形组成,其中有()个□,有()个△。 4.要拼一个大正方形最少需要()个小正方形,或()个小三角形。 5.三角形比长方形少()条边,六边形比三角形多()条边。 二、对错我会判。 1,有四条边的都是长方形。() 2,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3,如图,中共有2个长方形。() 4,数学书的封面是正方形。() 5,是圆柱,它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圆。() 三、我会选。 1.请选出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选出 2. 课桌的表面是()形 ①长方形②正方形③三角形 3.中有()个三角形。 ① 2 ②3 ③4

4.左图由( )种图形组成。 ①6 ②3 ③2 四、我会画(根据规律接着画)。 1.△○□△○□( )( )( )( )( )( ) 2.□○■□( )■( )( )( )( ) 3.↑↓←↑↓( )( )( )( )( ) 4. 五、帮我数一数,填一填。 (1)( )最多,( )最少。 比 少( )个。 = (3) 比 多( )个。 = = (4 ) 多( )个。 = (5)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常识解决? ○ △ △ ☆ ☆ □ ○ □ ☆ ○ □ ☆ 图形 数量 ( )个 ( )个 ( )个 ( )个

六、我会涂色。(请把长方形涂成红色,正方形涂成黄色,圆形涂成蓝色,三角形涂成绿色) 七、我会玩七巧板。 下图是用七巧板拼成的一则成语故事,请观察后回答问题。 (1)这则成语故事是()。 (2)这则故事由()种图形拼成。 (2)第一幅图的人物是(),第二幅图的(),第三幅图的动物是()。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数的认识

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1”的含义,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理解“同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2.使学生学会比较数的大小,体会对应的思想。 3.使学生领悟基数(表示几个)和序数(表示第几)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数“1”的含义,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理解“同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难点:在比较两类物体的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培养初步的对应思想和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描述关系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时间过得真快啊!这本书的新内容我们就学完了,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这节课要进行的教学内容,避免复习时杂乱无章,尽量做到目标明确、有条不紊。 二、探究新知 先想一想,在“数的认识”这一小板块,我们学过哪些内容? 看图中有几只小鸡?几只小鸭?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情境图) 有4只小鸡,有6只小鸭,我知道了小鸡比小鸭少,4<6。 有4只小鸡,有6只小鸭,我知道了小鸭比小鸡多,6>4。 在比较数的大小时,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对着比,也可以数出来之后根据数的顺序再比。我们还学了什么呢? 学了同一个数,既可以表示几个,又可以表示第几。 看图(课件出示),有几只小动物?小猫排在第几? 有7个小动物,小猫排第7。 这两句话中的“7”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7只”表示的是一共有7只小动物,是较多的,“第7”表示的是这7只中的一只。 想想我们还学什么呢? 古人用1块大石头表示10,就像计数器上十位上的数字;用小石头表示一个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上册: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4>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 4.旋转与角 <1>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认识平角、周角。 平角: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 周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四个直角。 <3>角的分类: 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 平角=180°=2个直角,周角=360°=2个平角=4个平角 5.图形的变换 绕中心点旋转的方向: 顺时针,即顺着钟表时针走的方向,从上往右走,再往下,最后向上。 逆时针,和顺时针的方向相反,从上往左走,再往下,最后向上。 第三单元《乘法》 1.两三位数的乘法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去乘三位数,乘得的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十位数上的数字去乘三位数,乘得的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科得的积加起来。 <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使用时机: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 用字母表示数:(a+b)×c=a×c+b×c或(a-b)×c=a×c-b×c 4.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第四单元《运算律》 1.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1>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运算规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同步习题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第一课时数铅笔 一、复习 1、数数:从1数到20,一个一个地数 2、从1数到20,两个两个地数 3、从1数到20,五个五个地数 二、新课尝试 1、数数:从20数到100,一个一个地数 2、从20数到100,两个两个地数 3、从20数到100,五个五个地数 4、从20数到100,十个十个地数 知识点:十个十是100 三、巩固练习 1、圈一圈,数一数。 ★★★★★★★★★★★★★★★★★★★★★★★★★★★★★★★共()个 2、数出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五个数来。 二十三五十六七十七八十九九十五 3、想一想,说一说 34,36,38,(),(),() 90,80,70,60,(),(),()

一、复习 1、数数:从20数到100,一个一个地数 2、从20数到100,两个两个地数 3、从20数到100,五个五个地数 4、从20数到100,十个十个地数 二、新课尝试 1、抓一把豆子先估计,再数一数,然后把数字写下来 2、在计数器上拔出28,8在()位上,表示()个()2在()位上,表示()个() 3、在计数器上拔出100,认识百位 知识点: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 三、巩固练习 1、写出计数器上的数(书本练习1、 2、3) 2、写一写 十位上是4,个位上是7,这个数是() 十位上是8,个位上是9,这个数是() 个位上是4,十位上是7,这个数是() 百位上是1,其他数位上是0,这个数是() 3、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 位

一、复习 1、从20数到100,一个一个地数 2、十位上是8,个位上是9,这个数是() 个位上是4,十位上是7,这个数是() 个位上是6,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二、新课尝试 1、看图,先数一数,再把数字写下来 ★★★★★★★★★★★★★★★★★★★★★() ★★★★★★★★★★★★★★★★★★() 2、尝试 26○31 67○49 89○90 3、小组学习:比一比下面计数器上的数(第6页) 知识点: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个位上的数谁大的就大。三位数比两位数大。 三、巩固练习 1、按顺序填数 41,43,(),(),(),(),() 88,86,(),(),(),(),() 2、比较大小 45○54 78○67 89○89 58○91 67○49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分析与教学应对策略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分析与教学应对策略 □郭应龙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对大量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和判断,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因此说数学是一门非常有用的科学。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的使用在我校已快六年了。我本人也从七年开始用北师大版的新教材教到九年级了,时常听到同行抱怨:“新教材太难上了。课本上的不多,可考试考的不少,老师一教就会,学生一考就累……对新教材的褒贬众说纷纭。我在新教材的使用中,也遇到许多问题,产生很多困惑,引发了很多的思考,现我就对北师大初中数学教材,结合《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些课改理念进行简要的分析,与同行的老师一起交流,共同提高我们驾驭新课堂的能力,为不断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 一、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知识体系及编排意图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与研究四个版块,在三个年级中采取交替渗透,螺旋上升的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其中七年级上册共七章46节,一个课题学习;七年级下册共七章36节,一个课题学习:八年级上册共八章39节,一个课题学习;八年级下册共六章32节两个课题学习;九年级上册共六章21节,一个课题学习;九年级下册共四章24节,一个课题学习;整个学段共38章198节,六个课题学习。 二、第三学段(7~9年级)目标 1、数与代数: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实数、整式和分式、方程和方程组、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函数等知识,探索数、形及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初步掌握一些有效的表示、处理和交流数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工具,发展符号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代数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空间与图形:在本学段中,学生将探索基本图形(直线形、圆)的基本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学习平移、旋转、

2020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

【文库独家】 全优卷2020年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 一、填一填。 1.姐姐有4根,妹妹有2根,两人一共有( )根。 2.老师准备了9本给同学们当奖品,已经发出去5本,还剩( )本。 3.哥哥和弟弟一共有10辆,且两人的同样多,哥哥有( )辆。 4.玩具柜一共有( )层,第1层有( )个玩具,第2层有( )个玩具,第3层有( )个玩具。一共有( )个玩具。 5.一盆花有9个花骨朵,昨天开了2朵,今天开了2朵,还有( )朵没开。 二、选一选。(填序号) 1.下面哪个问题能用减法解决?( ) ①树上原来有多少个苹果? ②树上还剩多少个苹果? ③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2.小美做了10道题,小刚做了8道题,小刚再做几道就和小美同样多了?正确的列式是( )。 ①10 -8 ②8+2 ③10+8 3.小力昨天写了9个毛笔字,今天写的和昨天同样多,他两天一共写了( )个。 ①9 ②10 ③18

4.小猴子有12个,每次吃2个,吃了2次,还有( )个没殳吃。 ①6 ②8 ③10 5.小曲买了一套《四大名著》(4本),又买了7本《科学故事》,一共买了( )本书。 ①11 ②10 ③9 6.小光第一次剪了7个五角星,第二次剪了9个五角星,又送给小江2个,他还有( )个五角星。 ①9 ②12 ③14 7.冬冬要折15只,昨天折了10只,今天还需折( )只就比要折的总数多1只。 ①10 ②6 ③5 三、选一个问题画“√”,并算一算。 盒子里一共有1 9个。小天第一次从盒子里拿出6个,第二次从盒子里拿出10个。小天两次一共拿出多少个?()列式:____________ 盒子里还有多少个?()列式:____________ 四、连一连。 五、看图列式计算。

新课标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分析

高中英语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结构和特点 (一)话题 新课程标准教材是以话题学习来展开的,在十一个模块里( 5 个必修模块和 6 个选修模块)共有 33 个话题,这些话题涉及到的题材广泛,涉及到人民生活习俗、文化艺术、自然和环保、社会和社会生活和未来世界等。这些话题的设计理念体现在: 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关的,他们能引起兴趣的话题都体现在课文里,例如生活方式、运动明星、以业余生活、音乐和舞蹈、假日、金钱管理、社会习俗等。 2 、跨学科主题 Science---Cyberspace, The Sea Arts---Painting and architecture Business---Money Social Studies---Heroes, Medial 3 、文化输入和跨文化意识 British TV programmes; history makers such as Martin Luther King; Christmas ; shopping and shops in Britain ; Buildings in Britain and the US . Specially selected on Chinese culture help students have a deep understand of their own culture as well as raise their awareness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Chinese modern heroes; Chinese seasonal festivals; Chinese music and musician; Beijing opera; Chinese famous artists and their paintings; Culture comparison. (二)单元安排 Stage1 Warming-up 每个单元的前面都有一个目标,说明在这个单元里,学生们在听、说、读和写这四方面将学到什么内容。学生们根据 warm up 的话题已经很清晰地知道这个单元话题内容。如: In this unit you will…… Read about the heroes and heroines and an interview. Talk about people you admire. Listen to dialogues and a radio programme. Write a magazine story. Review the past Simple, Past Continuous and present Perfect tenses. Stage2 Four main in put lessons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小数的意义》1.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2.小数的意义。3.分数与小数的互化。4.小数数位、计数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5.小数的读写。6.单位的改写。7.小数的意义。8.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9、小数的基本性质等。 《比大小》1.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2.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3.小数比较的方法。 《买菜》1.小数加减的意义。2.不进位、不退位小数加减竖式计算。3.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4..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比身高》1.小数进、退加减法竖式计算。2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歌手大赛》1.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2.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3.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简算 在三年级学习“元、角、分和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景,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 第三单元“小数乘法”。 《文具店》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2.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3.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小数点搬家》1.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2.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小数乘除法。 《街心广场》1.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2.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包装》1.小数乘法的估算。2.小数乘法竖式计算。3.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蚕丝》1.两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的竖式计算。2.乘数是整十数的小数竖式计算3.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手拉手》1.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小数混合运算的简算。3.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七单元“认识方程”。 用字母表示数、方程、天平游戏(一)(二)、猜数游戏、邮票的张数 1.结合具体情境里,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及简单的数量关系,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有关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总体思路分析 1.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有理数及其运算、字母表示数、一元一次方程;丰富的图形世界、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生活中的数据、可能性。 在数与代数领域中,通过数系的拓展形成“有理数”的概念。由于负数的引入,自然地将有理数的“运算”及“运算律”提升为关注和学习的对象。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重要特征,方程是数学的核心概念之一。通过学习,使学生意识到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是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为后面无理数的发现及实数系统的建立埋下伏笔。 初中阶段的几何知识学习以平面几何为主。在《丰富的图形世界》中,从对三维空间实物的观察开始,充分利用学生丰富的背景经验,在实物、几何体、直观图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表示与转换中提高对几何图形的知觉水平,发展空间观念。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积累数学经验,感受到学习平面图形的必要性和简单图形的基础性,体会基本图形是刻画现实世界的重要工具,学习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现实生活可以带来无穷无尽的直觉源泉。在《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中,突出对几何基本概念的理解及突出合情推理的作用。 《生活中的数据》通过实际问题的讨论,使学生体会数据的重要作用,理解数据的处理及其所表达的信息,发展数感和统计观念。在《可能性》一章中,初步认识不确定现象的特点,通过试验体会随机现象中隐含着规律性,初步形成随机观念。 2.教材设计与内容的组织有如下考虑。 (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不难体会到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和形成有理数概念的合理性。数轴的建立给出了有理数的一种直观解释和表示形式,可以作为工具配合现实情境加深对有理数运算意义的理解。绝对值概念将有理数与非负数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便于对正负数运算的规则作出清晰的表述,它的几何意义是有理数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有理数的运算,特别是乘、除法的规定,不属于因果性的解释,而是希望“正数的性质负数也有,……这是在因袭数性”(付种孙,是一种合乎理性的选择。教材中作了细致的处理,反映了认识的连续性和继承性。运算的训练还采用了游戏的方式(24点,并注意在后继学习中不断巩固与强化。 (2在《丰富的图形世界中》中,学习几何对象不是从几何学的逻辑起点开始,而是顺应数学历史的 进程,经历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从现实世界实物的考察开始,舍弃次要因素,分解出简单几何体或基本图形,在分解与整合的过程中发展几何直觉和空间观念。不是提前学习立体几何,而是通过活动学习“数学化”。在第四章中,自然地陆续引入几何概念,通过操作发现简单平面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基本性质,并采用符号语言进行表示。教材提供了大量动手的机会,再现由直观动作思维到直观表象思维的过程,为进一步向抽象(逻辑思维阶段的发展作好必要的准备。 (3统计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而统计观念的形成不是自发的,也不是说教能解决的,需要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在活动中感受到解决问题需要收集数据,需要表示数据、分析数据,并利用数据分析的结果做出恰当的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24套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每个单元三套,共24套)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三套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填一填。(每空2分,共30分) 1.在十进制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四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第()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2.10个一千是(),10个一千万是(),一亿里面有()个万,()个十万是一千万。 3.最大的八位数是(),比它大1的数是()。 4.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大的自然数。5.与“万位”相邻的数位是()和(),与“千万”相邻的计数单位是()和()。 6.1950400800是一个()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它是由1个()、9个()、5个()、4个()、8个()组成的。 7.一个数由5个千万、3个十万、6个百组成,这个数写作()。8.某年,全国有小学生93605000名。横线上的数读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四舍五入到亿位是()。9.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亿位后是5亿,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10.找规律,填一填。 (1)2003,2006,2009,(),()。 (2)2800,2600,2400,(),()。

(3)(),(),2477,2487,2497,(),()。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每题2分,共12分) 1.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2.个位、十位、百位……都是计数单位。() 3.近似数都比精确数小。() 4.一个数含有三级,这个数不一定是十二位数。() 5.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2分) 1.下面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出来的数是()。 A.50005000B.50000500 C.20020000 2.用6,4,0,3,2,5组成的六位数中,最接近60万的是()。 A.602345B.603245 C.602354 3.199328≈199万,里可填的最大数字是()。 A.1 B.4C.5 4.199328≈200万,里可填的最小数字是()。 A.4B.5C.9 5.算盘上表示的数是()。(右起第一位为个位) A.3075032533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目录及知识点

一年级上册 第一章生活中的数 1、快乐的家园:用□、△等符号表示数。 2、玩具: 1-5的书写笔画和书写姿势。 (1像小棒斜着放,2像小鸭嘎嘎叫,3像耳朵弯又弯,4像红旗迎风飘,5像铁钩多个横。) 3、小猫钓鱼:认+写0,0的意义:①一个也没有②起点③分界④占位 4、文具: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正确读书。 5、快乐的午餐:渗透一一对应思想,理解一样多,谁比谁多或少. 6、动物乐园:认识>、=、<,用>、=、<表示10以内数的大小。 第二章比较 1、过生日:比较大小,理解大小是相对的 2、下课啦: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比较,理解比较高矮或长短在同一起点下进行。 3、跷跷板:三种物体间的比较,最重最轻(轻重、厚薄、大小) 第三章加与减(一) 1、一共有多少:加法的含义,读写加法算式(5以内的加法) 2、还剩下多少:5以内的减法,减法的含义。 3、可爱的小猫:5以内的加减法,理解得数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 练习一 4、猜数游戏:熟练计算6的加减法,对6的加减法进行有序整理。 5、背土豆:7的加减法 6、跳绳:8的加减法、9的加减法 7、可爱的企鹅:复习6、7、8、9的加减法 8、小鸡吃食:10的加减法 9、乘车:三个数的加减法,说出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练习二 10、做个加法表(0-10) 11、做个减法表(0-10) 整理与复习 第四章分类 1、整理房间: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2、一起来分类:根据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不同。 第五章位置与顺序 1、前后 2、上下 3、左右 4、教室 第六章认识图形 1、认识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我说你做:运用方向摆放几何模型,强化几何特征。 第七章加与减(二) 1、古人计数:11-20 掌握顺序,初步认识十位,各位。感受以十为单位的计数 2、搭积木:20以内的直加直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