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浆感官品评评分表及规则

糖浆感官品评评分表及规则

糖浆感官品评评分表及规则

啤酒的感官评定

啤酒行业常用感官品评方法的介绍 内容提纲 ●感官品评的意义及作用 ●感官品评的主要目的 ●感官品评方法的类别 ●感官品评方法的具体操作 内容提纲 ●感官品评的意义及作用 ●感官品评的主要目的 ●感官品评方法的类别 ●感官品评方法的具体操作 感官品评的意义及作用 ●啤酒质量的竞争最终归结到感官质量的竞争; ●尽管现在的分析手段很高,但是啤酒的人的感官品评仍然是不能被替代; ●感官品评结果虽然是由人做出的,虽然人具主观性,但是只要选择的人员适当,方法科学, 结果还是会相当客观与准确的。 感官品评的意义及作用 ●事实上,人的嗅觉虽不及大多数动物,但仍然具有一定的敏感性,甚至可以觉察 出每升空气仅含的0.00004(0.04ppb)毫克人造麝香的气味。据专家测定,普通人至少能识别2000种气味,而经过训练的人能识别多达1万种的气味。尽管人的气味受体只有大约1000种,但它们可以产生大量的组合,形成大量气味模式,这就是人能够辨别和记忆不同气味的生理基础。 内容提纲 ●感官品评的意义及作用 ●感官品评的主要目的 ●感官品评方法的类别 ●感官品评方法的具体操作 感官品评的主要目的 ●在选择适宜的品评方法之前,首先要明确感官品评的目的。 ●一般来说有两类不同的目的: ●1、区分两种或多种产品。 ●2、描述产品。 感官品评的主要目的 ●1、区分两种或多种产品。 ●这一类目的包括: ●确定差别(两种产品差在哪里); ●确定差别的方向(哪个强哪个弱); ●确定差别的大小(差别有多大); ●确定差别的影响(差别能否会影响产品的市场、销售等)。 感官品评的主要目的 ●2、另一类主要是描述产品。 ●这一类目的包括: ●缺陷性描述: ●定性及定量描述,用于对样品范畴被认可情况下的优劣评定

感官品评人员筛选方法

感官品评人员筛选办法 一、对象:欲成为品评团之任何成员 二、方法: 1.味觉测试:将酸、甜、咸、鲜四种基本味觉各配成三种不同浓度的成水溶液 (表一),再加一杯纯水溶液共13杯,针对所有品评员进行测试。 2.嗅觉测试:以一般常接触的30个气味为主(如表一,用香料或实体配置,香 料需加水稀释,浓度以可以嗅闻出为主)(各厂以本厂生产产品所使用的香精香料为样品),将样品分别放入以铝箔纸(取到避光效果即可)包覆的试管中(甁胚管替代),请测试人员在15分钟内嗅闻并记忆这30个气味后再将所有样品收走,隔段时间后再抽取其中10个样品进行气味的配对测试。 3.筛选标准:各依味觉与嗅觉答对题数进行排名 (1)味觉答对6题以上者,即代表其感官能力在一般人排名的前70%。 (2)味觉答对8题以上者,即代表其感官能力在一般人排名的前50%。 (3)味觉答对10题以上者,即代表其感官能力在一般人排名的前30%。 (4)嗅觉答对题数仅供参考,题数愈高,代表该品评员对产品香气的记忆力佳。 三、问卷设计:如后附件,含解答。 四、备注: 1.因应大陆地区将咖啡因列为毒品管制,因此取得较难,所以将苦味部分的测 试删除,仅针对其它酸、甜、咸、鲜(旨)四个基本味进行筛选。若要测试品评员的苦味,请用顺位法进行苦味的强弱程度排序,测试浓度为 0.005%、 0.008%、0.01%与0.015%四个。 2.筛选项目可依照欲品评团成立目的进行调整测试,例如饮料产品中不会出现 鲜(旨)味,因此饮料专属的品评团可以不用测试鲜(旨)味。若建议浓度无法测出品评员的阈值,表示品评员的感官能力较弱,可以增加测试浓度为进一步了解该测试人员的程度,例如如果品评员0.01%浓度柠檬酸的酸味无法感受到,就提高测试浓度。反之,若测试浓度对于品评员而言太强,表示其感官辨识能力强,可以降低测试浓度来了解该人员的阈值。 3.气味的选用由各厂因实际状况保有适当修正的权力。

啤酒感官分析

1、啤酒的概述 啤酒是以大麦芽、啤酒花和水为主要原料,用不发芽谷物(如大米、玉等) 为辅料,经糖化发酵酿制成的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的低度饮料酒。如按供给人体热能计算,1L啤酒相当于0.7L牛奶的营养。 2、啤酒的典型性 啤酒作为一种营养性低酒精度的饮料酒,它所具有的特点(典型性)。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点: 色泽——啤酒的色泽可分为淡色、浓色和黑色3种。淡色啤酒的酒液呈浅黄色,也有微带绿色的;浓色啤酒酒液金黄;黑啤酒酒液紫黑色,稍稍泛红。优良品质的啤酒,不管其颜色深浅,均应具有醒目的光泽;暗而无光的不是好啤酒。 透明度——啤酒在规定的保持期内,必须能保持洁净透明的特点,无小颗粒和悬浮物,不应有任何浑浊或沉淀现象发生。 泡沫——泡沫是啤酒的重要特征之一,啤酒也是唯一以泡沫体作为主要质量指标的酒精类饮料。 风味和酒体——一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淡色啤酒应具有较显著的酒花香和麦芽清香以及细微的酒花苦味,入口苦味爽快而不长久,酒体爽而不淡,柔和适口。 二氧化碳含量——具有饱和充足的二氧化碳气,能赋予啤酒一定的杀口力,给人以合适的刺激感。 饮用温度——啤酒的饮用温度很重要。在适宜的温度下,酒液中很多有益成分的作用就能协调互补,给人一种舒适爽快的感觉。啤酒宜在较低的温度下饮用,一般以12℃左右为好。 3、啤酒的感官标准

(1)色泽鉴别 良质啤酒——以淡色啤酒为例,酒液浅黄色或微带绿色,不呈暗色,有 醒目光泽,清亮透明,无小颗粒、悬浮物和沉淀物。 次质啤酒——色淡黄或稍深些,透明,有光泽,有少许悬浮物或沉淀物。劣质啤酒——色泽暗而无光或失光,有明显悬浮或沉淀,有可见小颗粒,严重者酒体混浊。 (2)泡沫鉴别 良质啤酒——注入杯中立即有泡沫窜起,起泡力强,泡沫厚实且盖满酒面,沫体洁白细腻,沫高占杯子的1/2~2/3;同时见到细小如珠的气泡 自杯底连患上升,经久不失。泡沫挂杯持久,在4分钟以上。 次质啤酒——倒入杯中的泡沫升起较高较快,色较洁白,挂杯时间持续 2分钟以上。 劣质啤酒——倒入杯中,稍有泡沫且消散很快,有的根本不起泡沫;起 泡者泡沫粗黄,不挂杯,似一杯冷茶水状。 (3)香气鉴别 良质啤酒——有明显的酒花香气和麦芽清香,无生酒花味、无老化味、 无酵母味,也无其他异味。 次质啤酒——有酒花香气但不显著,也没有明显的怪异气味。 劣质啤酒——无酒花香气,有怪异气味。 (4)口味的鉴别 良质啤酒——口味纯正,酒香明显,无任何异杂滋味。酒质清洌,酒体 协调柔和,杀口力强,苦味细腻、微弱、清爽而愉快,无后苦,有再饮欲。 次质啤酒——口味纯正,无明显的异味,但香味平淡、微弱,酒体尚属 协调,具有一定杀口力。 劣质啤酒——味不正,淡而无味,或有明显的异杂味、怪味,如酸味、 馊味、铁腥味、苦涩味、老熟味等,也有的甜味过于浓重;更有堪者苦 涩得难以入口。

食品感官评价评估管理规定

感官评价评人员评估管理规定 一、食品感官评价的定义 定义:指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产品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和听觉所引起反应的一种科学方法。该定义已被各类专业组织中感官评价委员会所接受和认可,如食品技术专家协会和美国检验和材料学会等。 凭借人体的感觉器官如口、鼻、眼等对食品的色、香、味和外观进行综合性鉴别和评价。 评价主体对被测对象给予感官刺激的分析评定。 二、感官评价的作用 1、通过人的感官正确判断食品的色泽、透明度、气味(香味)、口味并加以描述,确定质量等级。 2、了解食品存在的缺点和缺陷,发现生产中的问题,从而指导生产和新技术的开发、推广和应用。 4、检验生产工艺与配方的效果,达到科学调整工艺、降低成本、控制品质和提高产品质量。 5、利用品评鉴别假冒伪劣,维护消费者利益,保护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食品的感官特征 风味特征——食品入口之后味觉器官、嗅觉器官和触觉神经对其的综合感觉。嗅的特征——食物的气味是由多种挥发性物质组成。通常能在食物中产生嗅感的成分都具有确定的结构,也称主体香。 三叉神经的风味特征——三叉神经调节鼻腔和口腔中的化学反应,如辣椒产生的燃烧感;黑胡椒、生姜、大蒜产生的刺激痛。

视觉特征——食品中的色素源于固有色素和添加色素,食品颜色是评价和选购食品的重要依据。 触觉——人的口部和手与物体接触时产生的感觉,表现为咬断、咀嚼、品味、吞咽的反应。 四、感官的相互作用 1、各种感官感觉不仅受直接刺激该感官所引起的反应,而且感官感觉之间还有互相作用。 2、食品整体风味感觉中味觉与嗅觉相互影响较为复杂味觉是非挥发性物质在口腔中被感知所产生的感觉。嗅觉是挥发性物质在鼻腔中被感知所产生的感觉。味觉和嗅觉相互关联,一般使用“口味”来表示食品风味所有方面。 3、化学刺激与风味会相互影响 4、视觉外观的变化对风味评分的影响 五、感官评价的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对食品感官品评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对品评人员心理和生理的上影响以及对样品品质的影响。 1、环境条件包括品评室硬件(采光、温湿度、卫生状况、器具等)和运作环境(样品制备、程序等)。 2、感官分析试验时,应尽量创造有利于感官检验顺利进行和评价员正常发挥的良好环境,尽量减少评价员的精力分散以及可能引起的身体不适或心理因素的变化。 六、感官评价人员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 1、具有正常的视觉、嗅觉和味觉,身体健康,无不良习惯,无明显个人气味。

食品感官鉴评作业题

食品感官评价 一、感官鉴评的基本术语 1.感官特性:可由感觉器官感知的产品特性。 2.接受:特定的个人或人们愿意消费某产品的行为。 3.可接受性:根据产品的感官特性,特定的个人或人们愿意消费某产品的状况。 4.厌恶:一种令人讨厌的感觉。它使人躲避产生这种感觉的刺激。 5.可口性:能使消费者喜爱食用的食品的综合特性。 6.强度:感受到的感觉的大小或者引起这种感觉的刺激的大小。 7.感官适应:由于受到连续的和(或)重复刺激而使感觉器官的敏感性暂时的改变。 8.感觉疲劳:敏感性降低的感官适应反应。 9.拮抗效应: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低于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 10.协同效应: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超过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 11.掩蔽:由于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而降低了其中某种刺激的强度或使对该刺激的感受发生改变。 12.刺激阈:引起感觉所需要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这时不需要识别出是一种什么样的刺激。 13.识别阈:感知到的可鉴别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 14.差别阈:对刺激的强度可感觉到差别的最小值。 15.甜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蔗糖)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16.酸味的:由某些酸性物质(例如柠檬酸、酒石酸等)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17.苦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奎宁、咖啡因等)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18.咸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氯化钠)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19.碱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碳酸氢钠)在嘴里产生的复合感觉。 20.涩味的:某些物质(例如多酚类)产生的使皮肤或粘膜表面收敛的一种复合感觉。 21.风味:品尝过程中感受到的嗅觉、味觉和三叉神经特性的复杂结合。 22.异常风味:非产品本身所具有的风味(通常与产品的腐败变质相联系)。 23.异常气味:非产品本身所具有的气味(通常与产品的腐败变质相联系)。 24.味道:能产生味觉的产品的特性。 25.后味:余味:在产品消失后产生的嗅觉和(或)味觉,它有时不同于产品在嘴里时的感受。 26.气味:嗅觉器官感受到的感觉特性. 27.芳香:一种带有愉快内涵的气味。 28.特征:可区别及可识别的气味或风味特色。 29.外观:一种物质或物体的外部可见特征。 30.稠度:由机械的方法和触觉感受器,特别是口腔区域受到的刺激而觉察到的流动特性。它随产品的质地不同 而变化。 31.参照值:与被评价的样品对比的一个选择的值(一个或几个特性值,或者某产品的值). 32.对照样:选择用作参照值的被检样品,所有其他样品都与其作比较。 33.参比样:本身不是被检材料,而是用来定义一个特性或者一个给特性的某一指定水平的物质。 34.二点检验法:以随机的顺序同时出示两个样品给鉴评员,要求鉴评员对这两个样品进行比较,判别整个样品 或某些特征强度顺序的检验方法。 35.二-三点检验法:先给鉴评员一个对照样品,接着提供两个样品,其中一个与对照样品相同。要求鉴评员挑 选出哪个与对照样品相同的检验方法。 36.三点检验法:同时提供三个编码样品其中有两个是相同的要求鉴评员挑选出其中单个样品的检验方法。 37.A-非A检验法:鉴评员学会了识别样品A 以后,再将一系列样品提供给鉴评员。这些样品有A 和非A , 要求鉴评员指出那些是A 和非A 的检验方法。 38.五中取二检验法:同时提供五个以随机顺序排列的样品,其中两个是一种类型,另外三个是一种类型,要求 鉴评员将这些样品按类型分成两组的一种检验方法. 39.选择检验法:从三个以上的样品中选择出一个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样品的检验方法。

茶的感官评价表

茶的感官评价表 ? 表1茶叶评分表 ? 评茶地点姓名 总得分=外形得分×20%+水色得分×10%+香气得分×10%+滋味得分×50%+ 叶底×10% 表2茶叶评分标准表 注:需设备:玻璃仪器、酒杯、茶杯

叶底,是品评的一种常用术语,亦称茶渣,即指干茶经开水冲泡后所展开的 叶片.举几个名茶品种的叶底来说明: 的叶底:叶底明亮的,质量好,叶底花青的为次,叶底深暗多乌条的为劣。叶底的色泽,以红艳明亮为上,暗杂为下,叶底的嫩度,以柔软匀整为上,粗硬为下。的叶底着重红亮度,而嫩度相当即可。 的叶底:均匀明亮、色泽翠绿 的叶底:芽叶细嫩成朵,均匀整齐、嫩绿明亮、鲜活美观。 的叶底:如同绸缎般光亮、柔软,且叶片肥厚、细嫩,整体洁净,无花杂 的叶底:叶底嫩绿明亮 的叶底:普洱叶底红褐均匀;普洱叶底肥厚黄绿。 的叶底:叶底黄绿有活力 的叶底:叶底幼嫩、嫩匀,肥软匀亮 具体操作 将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杯盖中,并将叶底拌匀铺开,观察其嫩度、匀度、色泽等。也可将泡过的茶叶倒入漂盘中,将清水漂叶进行观察,常用的术语有: 细嫩:芽头多,叶子长而细小,叶质优嫩柔软。 鲜嫩:叶质细嫩,叶色鲜艳明亮。 匀嫩:叶质细嫩匀齐一致,柔软,色泽调和。 柔嫩、柔软:芽叶细嫩、叶质柔软,光泽好,手指抚之如锦。 肥厚:芽叶肥壮、叶肉厚,质软,叶脉隐现。 瘦薄、飘薄:芽小叶薄,瘦薄无肉,质硬,叶脉显现。 粗老:叶质粗大,叶质硬,叶脉隆起,手指按之粗糙。 匀齐:“匀”是色泽调和;“齐”是老嫩一致,匀正无断碎。 单张:脱茎的独瓣叶子,也为“单瓣”。

短碎:毛茶经精制大都断成半叶,短碎是指比半叶更碎小的碎叶,也为“破碎”。 开展、摊张:冲泡后,卷紧的干茶吸水膨胀而展开片形,且有柔软感的为“开展”;老叶摊开为“摊张”。 卷缩:冲泡后,叶底不开展,仍卷缩成条形。 硬杂:叶质粗老而驳杂。 焦斑、焦条:叶张边缘或叶面有局部或全部黑色或黄色烧伤斑痕。局部的为“焦斑”,全部烧坏为“焦条”。 枯暗:叶色暗沉无光,陈茶叶底多数如此。

啤酒的感官评价2012154114

菏泽学院 Heze University 题目啤酒的感官评价 姓名张利华学号2012154114 系别园林工程系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指导教师王广峰职称副教授 2014 年11 月9 日 菏泽学院教务处制

啤酒的感官品评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张利华2012154114 摘要: 对啤酒品评员的选择、环境要求、常用方法和啤酒厂怎样建立啤酒品评系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同时对啤酒中常见的缺陷风味进行了剖析, 强调了啤酒质量控制体系中品评工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 啤酒; 感官品评; 品评环境; 风味缺陷 引言:啤酒感官评价的必要性与啤酒的风味密切相关的成分有多少,可由化学或物理方法进行测定言但是要掌握由各成分复杂的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啤酒风味, 社会发展了,科学技术进步了,人们利用GC、HPLC、质谱仪、荧光计等精密仪器来测定啤酒中的某些风味物质,并通过研究,确定了一些风味物质的口味阈值,找出某些成分及其含量与啤酒口味、风味的关系,但仅靠仪器分析很难确定风味物质和啤酒风味的完全一致性,在评价啤酒质量时,感官评价仍然占有很重要的位臵。据资料报道,在啤酒厂质量控制体系总工作量中,感官品评占30 %,理化分析占40 %,微生物占30 %。所以除了化学分析值外,凭感觉的感官评价也是非常必要的。亦即, 通过实际的啤酒品评,把握住样品酒的风味特征。为了对啤酒的质量管理、过程管理或新产品的开发进行反馈,感官评价是必不可少的。 一、感官品评目的: 啤酒企业开展感官品评的意义对于啤酒行业来说,进行感官品尝,主要目的如下: 1.工厂内部快速进行半成品感观检验,及时发现生产中的问题,加强中间控制,确保成品啤酒质量。 2.工厂成品的快速感观检验,尽快发现有风味缺陷的产品,分析原因,对产品做处理,同时了解成品的风味稳定性。 3.改变原料和工艺时,了解产品质量是否稳定,能否接受。 4.一种新产品,判定质量好坏。 5.评价一个公司内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同一品牌啤酒,品质是否相似;不同品牌的啤酒是否保持不同的质量特性。 6.了解质量事故反馈酒的感观缺陷,以决定处理对策。 7.市场调查,外厂相类似产品的质量情况,新产品开发信息。 8.质量评比,公司内各生产厂家的啤酒评比,行业质量评比,选拔优质产品。在质量评价目的上,目前国内情况似乎和国外稍有不同。国内组织大型评酒较多,重点在决定哪个酒较好,哪个酒较差,特别是厂际间的行业评比,最后评出优质产品。国外对啤酒感观评价的重点是考核品牌的质量稳定性,是否有缺陷。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生产的同品牌啤酒感官口味要稳定,没有较明显的缺陷,至于其风味,那就各有其特色了。 二、感官条件:啤酒的香和味

啤酒的感官评价

啤酒的感官评定 感官检验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在20世纪下半叶随着消费品公司的 快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该项技术已逐步延伸 到了食品、纺织、化工、印刷、医药等各个领域,其中以食品行业最 为突出, 通过感官分析不仅可以解析食品本身的感官特性,而且为产 品研发者、质量管理人员提供关于产品感官性质的重要而有价值的信息,为产品的研发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社会发展了, 科学技术进步了,人们利用GC、HPLC、质谱仪、荧光计等精密仪器来测定啤酒中的 某些风味物质,并通过研究,确定了一些风味物质的口味阈值, 找出 某些成分及其含量与啤酒口味、风味的关系,但仅靠仪器分析很难确 定风味物质和啤酒风味的完全一致性,在评价啤酒质量时,感官评价 仍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据资料报道, 在啤酒厂质量控制体系总工作量中,感官品评占30 %, 理化分析占40 %, 微生物占30 %。 感官评价依赖于人类感觉的灵敏性, 然而, 这也有其局限性 所有人在感觉的领悟上不尽相同, 而且单个人在不同环境的感觉也 不同。为了提高所得结论的可靠性, 统计学方法由此被用于对大量的评价进行分析。另外, 评价过程、分析方法的一致性及品评环境也应在考虑之中。感官分析需要一批经过培训的品评人员, 培训也应有规律地间断进行, 因为品评人员不是专职的或经常参加品评活动。另外, 为了达到品评目的, 其它物质也可被应用, 以便证实啤酒粗糙的异味。 5月14号我们参观了院里的啤酒生产发酵罐,并且品尝了发酵出 来的啤酒,虽然我不是专业的感官品评师,但是我也从如下的几个方 面来对这次所发酵出来的啤酒做一个简单的感官评定。 一、外观

《食品感官评价》读书心得

心得感悟正文: 读《食品感官评价》有感 食品感官评价是利用人的感觉器官按照各类食品的质量标准来鉴别食品质量优劣的一门检测技术,它快速而且准确,因此到目前为止感官品评仍然是公司检测产品质量重要方式之一。然而作为一名工艺技术员,掌握感官品评这门技能也自然显得尤为重要。故本月我选择了《食品感官品评》这本书进行阅读,希望通过本次阅读增加自己的在感官品评方面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感官品评的能力。 很多人对品评的认识就是“品尝”,也就是拿起酒放进嘴里抿一下,然后感觉下酒就好了。其实这一认识是过于简单和片面了,品评通俗的说就是借助人的眼睛、鼻子、嘴巴、手和耳朵,并结合心理、生理、物理、化学及统计学等学科,对食品进行定性、定量的测量与分析,了解人们对这些产品的感受或喜欢程度,并测知产品本身的质量特性。看上去似乎也就是品尝,但是事实上,在这个品尝里面又有很多的文章。 人的感觉基本可划分为五种,即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而这每一种感觉又都会有它自己的特点,要想能很准确去感知物品,我们自然也就需要去掌握我们这些感觉的特点,以及影响我们这些感觉的外界因素。其实我们的这些感官并不是对所有的变化都产生反应,只有当引起我们感官发生变化的外界刺激在一定范围时,才能产生正常的感觉。刺激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我们的感官不产生感觉或刺激过于强烈而失去感觉。因此产生了两个概念,即是绝对阈和差别阈。绝对阈简单的说就是指产生一种感觉的最低刺激量为下限,以导致感觉消失的最高刺激量为上限的一个范围,差别阈是指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而这个量不是一个恒定的,是受一些因素而变化的。从这两个概念基本就可以看出,我们日常的品评要做到的也就是控制外界对我们感官的刺激,让我们的感官能正常的、快速的、准确的评价我们的产品。那么究竟是什么会影响我们感官的感知呢?味觉作为在食品感官中占据主要地位,书中也是主要对我们的味觉

酒类感官品评(DOC)

感觉的分类 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将人类的感觉划分成五种基本感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除上述的五种基本感觉外,人类可辨认的感觉还有:温度觉、痛觉、疲劳觉等多种感觉。 三、企业开展感官品评的主要目的 1.原辅料、半成品感观检验 2.成品的快速感观检验 3.了解一种新产品质量好坏 4.评价同一品牌质量产品品质;不同品牌的质量特征 5.了解质量事故反馈酒的感观缺陷 6.市场调查,新产品开发信息 7.质量评比 理化分析与感官品评的一般特征对比 食品感官品评的必要性 : ◆感官品评更迅速,不费功夫,测定费用少,感度高,精度良,尤其对于尚未开发出适当仪器测定法的样品 ◆从本质上说,如果没有人的感觉判断就不成立 ◆用感官品评法可直感地作出综合判断 人的感官品评可以检测分析各成分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物理、化学分析仪器无法实现的 一、现代感官品评与传统品尝方法的区别 理化分析 感官品评 测定手段 理化仪器 人 测定途径 物理的、化学的 生理的、心理的 输出功率 物理数值或图形 语言 测定器间或品评员之差 小 个人差大 校正 容易 难 感度 根据物质有限度 有时比仪器分析优越的多 再现性 高 低 疲劳和顺应 小 大 训练效果 小 大 环境的影响 一般不大 大,但通过充实设备和品评员的条件,可以变小 实施的难度 需要仪器,处理麻烦 不需仪器,简便迅速 可测领域 可测物质有限度,不能测定嗜好等 可以测定嗜好等 综合判断 难以作出 容易作出

●(1)经验型→科学型 ●(2)专家型→品评小组 ●(3)随机性大,凭经验→标准化(国标GB、GB/T) ●(4)少数服从多数→数理统计 ●(5)忽视人的感官灵敏度差异→品评人员培训并考核 二、感官品评中生理及心理的变化 1.生理学 人的感觉器官对刺激的生理变化 ●◆感官或感受体并不是对所有变化都会产生反应,只有当引起感受体发生变化的外界刺 激处于适当范围内时,才能产生正常的感觉 ●◆感觉疲劳是经常发生在感官上的一种现象 ●◆感觉的疲劳程度依所施加刺激强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去除产生感觉疲劳的强烈刺 激之后,感官的灵敏度还会逐步恢复。 2.心理学 样品编号,颜色,样品呈送的顺序等因素 ●①对比增强现象 ●◆当两个刺激同时或相继存在时,把一个刺激的存在造成另一个刺激增强的现象称为对 比增强现象 ●◆吃过糖后,再吃山楂则感觉山楂特别酸 ●◆同种颜色深浅不同放在一起比较时,会感觉深颜色者更深,浅颜色者更浅 ●②对比减弱现象 ●③变调现象尝过氯化钠或奎宁后,即使再饮用无味的清水也会感觉有微微的甜味●④相乘作用麦芽酚添加到饮料或糖果中能增强这些产品的甜味 ●⑤阻碍作用西非的神秘果会阻碍味感受体对酸味的感觉。在食用过神秘果后,再食 用带有酸味的物质也感觉不出酸味 如何提高品评的可靠性? 感官品评法是用科学的方法挑选优秀的品评员,并且经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其感官灵敏度高,识别能力强。感官品评法还对品评条件(如场所、时间,温度,光线等)都有一致的标准,尽量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建立客观标准,因此结果可靠性强。此外,对于分析结果需要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检验,使之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三、感官品评的应用及分类 ②采用统计方法分析型偏爱型 市场调查消费者个人爱好新产品开发最佳工艺、配方保存条件 确定生产规范确定各工序要求 加工过程管理原材辅料、半成品检查 产品质量检验批次间,与外厂产品比较消费者接受程度品评小组人员培训

感官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感官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班级:食安122班 姓名:何佳 学号:2012152008

感官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摘要介绍了感官评价的定义、主要方法、影响因素以及感官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感观评价在食品中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指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食品感观评价感观评价方法 Abstract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sensory evaluation, method,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sensory evalu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view of evaluation in food research situation are reviewed, pointed ou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Keywords food sensory evaluation methods 食品感官起源于20 世纪40 年代初,欧美等国家首先进行了感官品评方法的研究,蒂尔格纳于1957 年用波兰语写成第一部感官学专著———《定量与定性感官分析法》。日本和美国学者的著作《工业感官检验手册》、《食品感官评价的原则》也于1962 年和1965 年相继问世。1986 年创刊的首个介绍感官知识和技术应用的专业期刊《Journal of Sensory Studies》正式出版,20 多年以来已刊出了世界各国在食品感官领域的研究成果。 随着我国消费水平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中国食品工业朝着安全营养、美味、便捷的方向长足地发展,各种包装精美、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食品层出不穷。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不再单单只是为了生存,而是对食品风味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口味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传统的食品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对于食品来说,风味是食品的灵魂,而香精在食品的风味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食用香精分为甜味香精和成味香精。甜味香精主要用于饮料、糖果、饼干、巧克力等食品行业中,咸昧香精主要用于方便面、肉制品、鸡精调味料、休闲膨化食品、复合调味料、餐饮配料等食品行业中。随着方便面、鸡精、肉制品、膨化食品等食品领域的快速发展,咸味香精也伴随着咸味食品行业同步发展起来。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主食Et益“方便化”,从而为咸昧香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媒体宣传,个人自己的饮食经验等等,食品信息的真实性与充分性给消费者一种先人为主的“感觉”定势。消费者接受食品与否,主要是取决于食品的质量,而食品质量的高低完全是消费者的满意度而定。消费者对于咸味食品的满意度也就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咸味香精的满意度,感官评价便是科学化解决顾客满意度的关键技术,也是很有效的工具之一。因此,对

实验三 啤酒品质品评

实验三啤酒品质品评 实验目的:学习啤酒品评的基本知识,对常见啤酒做感官上的评价实验原理:见附录 实验器材:市售常见啤酒 实验步骤:啤酒应具备的条件 1 爽快 系指有清凉感,利落的良好味道。即以爽快、轻快、新鲜、清凉感、利落表达的味感。 反义语有缓慢(迟钝)、腻厚、粘口、混浊、腻人、不利落、后味不好、沉重、无清凉感、不爽快等。 2 纯正的味 指无杂味、纯正。亦指表现为轻松、愉快、纯正、细腻、无杂臭味、干净等。 反义语为有杂味、不纯正、怪味、异味等。 3 柔和 指口感柔和,亦指表现为温和、柔和、润滑、口味好等。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才能显示为柔和。柔和是良好的啤酒花的芳香和上等品中温和的苦味。 反义语为粗糙、干枯生硬、不润滑等。 4 醇厚 指香味丰满、有浓度、给口中以满足感。亦指表现为醇厚、芳醇、丰满、浓醇等。 反义词是无躯干、味不浓、水似的、淡、轻、不令人十分满意、单调等。 5 澄清有光泽,色度适中 无论何种啤酒,都应该澄清有光泽,无混浊,不沉淀。色度是确定酒型的重要指标,如淡色啤酒、黄啤酒、黑啤酒等。

6 泡沫性能良好 淡色啤酒倒入杯中时应升起洁白细腻的泡沫,并保持一定的时间。如果是含铁多或过度氧化的啤酒,有时泡沫会出现褐色或红色。 7 有再饮性 啤酒是供人类饮用的液体营养食品,只有再饮性,才能大量消费,企业才能继续生产。 作业:根据评价标准给市售啤酒打分。 附录——啤酒品评 1.前言 啤酒行业竞争十分激烈,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能靠产品质量。虽然啤酒中很多成分已经可以通过仪器测定,但因为这些成分之间的影响很复杂,因此,真正评价啤酒风味,仍以品尝为主。 2.啤酒品评的目的 (1)掌握和评价啤酒成品、半成品、储存品(车间内部储存酒样)、主要生产原辅料、包装物的质量状况和适用性; (2)确定本企业各品牌啤酒和新产品的基本特征,并进行判定; (3)诊断现有产品存在的口感缺陷,进行对策性技术质量管理,评价和优化工艺及设备管理; (4)了解其它企业产品的口味特征,以对本厂工作有指导意义; (5)利用品评技术,掌握不同消费者对啤酒的口感嗜好,生产相应的产品。 3.啤酒品评系统的建立

食品感官品评韦宗佑_0

食品感官品评韦宗佑 食品感官品评韦宗佑、引言、感官品评、常用的感官品评方法、感觉和感官、五种基本感觉目录新快报讯据英国《泰晤士报》等媒体报道英国一间跨国咖啡连锁店科斯塔(Costa)为其首席咖啡试味员简纳罗·佩利恰(GennaroPelliccia)的舌头投保万英镑(约合万元人民币)希望能在逆市中保住公司的生财工具。 据称目前还没有其他人的舌头被投保过万英镑所以佩利恰的舌头已经成了世界上最昂贵的舌头。 由于每年要佩利恰试味及评级的咖啡达五千种该公司决定高价投保公司的“重要生财工具”佩利恰的舌头。 如果佩利恰的舌头失灵承保公司就会付钱。 佩利恰也自豪地说:“从事我们这一个行业味蕾和感觉都是举足轻重的。 我的年经验让我可以分辨出数千种味道。 我的味蕾也容许我把缺点剔出从而保障及保证公司出品那独一无二的意大利摩卡咖啡的质量。 ”“最贵舌头”英国最大奶酪生产商“威克农场”岁首席奶酪质检师尼吉尔·普利的鼻子一直被威克农场的老板认为是该农场奶酪生意蒸蒸日上的秘诀之一。 普利的鼻子能够分辨出最细微的奶酪香味和各种气味区别经他的鼻子品评出来的优等奶酪投放到市场后总是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和欢迎。

为了保护普利这只至关紧要的鼻子威克农场的老板日前决定在英国伦敦劳埃德保险市场为普利的鼻子投保万英镑从而使普利的鼻子成了世界上“最昂贵的鼻子”。 保险专家认为普利的鼻子完全值这个价“尼吉尔的鼻子和最昂贵机器上的某个特殊零件一样至关紧要。 他本人和他的鼻子很难被旁人取代“万英镑鼻子”的主人对记者说:“我的职责就是保护威克农场的商标确保每批奶酪质量都和产品包装上的描述完全相符。 这些年来我发现我对奶酪的气味拥有良好的嗅觉能够挑选出最好的商业奶酪我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 得知老板这么重视我的鼻子这种感觉真是太好了。 ”保险专家称普利投保万英镑的鼻子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今世界上“最昂贵的鼻子”。 “最贵鼻子”我们对食品和其他消费品的感知是复杂的感觉和解释过程的结果。 对这种由人体神经系统平行传导的多方面刺激的感知是很难或者是不可能由仪器测量可以预知的。 为什么要对我们的产品进行感官品评?电子舌电子鼻食品感官评定是食品分析的一种。 食品分析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食品以下几方面的需要感官品评安全高质量有营养、有益健康美味可口食品分析对食品营养成分分析(一般成分的分析)食品中污染物的分析食品辅助材料及添加剂的分

食品感官评价 复习

食品感官评价 绪论 1、感官评价的应用: 产品质量控制与管理、产品开发、风味营销、消费嗜好 2、感官评价的概念: 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产品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等感受到的食品及其材料的特性所引起反应的一种科学方法(用感觉器官检查产品的感官特性)。 第一章 食品感官评价的基础 1、感觉、感官的定义及特点。 感觉:客观事物的不同特性刺激感官后,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 特点:①感觉可以反映外界事物的属性,但不局限于此; ②感觉也反映人体自身活动和舒适情况; ③感觉是低级的反映形式,但它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的基础和前提; ④感觉的敏感性因人而异,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 感官:即感觉器官,由感觉细胞或一组对外界刺激有反应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获得刺激后,能将这些刺激信号通过神经传导到大脑。 特点:①对周围环境和机体内部的化学和物理变化非常敏感; ②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 ③只有刺激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对感官产生作用; ④某种刺激连续施加到感官上一段时间后,感官会产生疲劳(适应)现象,感官的灵敏度随之明显下降; ⑤心理作用对感官识别刺激有很大的影响; ⑥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会互相影响。 2、感觉的类型: 物理变化引起的感觉:视、听、触 化学变化引起的感觉:味、嗅 3、感觉阈。 感觉阈值:指从刚能引起感觉到刚好不能引起感觉刺激强度的一个范围,是通过许多次试验得出的。 绝对阈值: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和刚刚导致感觉消失的最大刺激量。 差别阈值: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阈下刺激: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值的下限,低于下限的刺激为阈下刺激。 阈上刺激:刚刚导致感觉消失的最大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值的上限,高于上限的刺激为阈上刺激。 4、Weber 定律:(刺激强度) (差别阈值)韦伯分数)I I K ?=( 5、感觉疲劳(适应现象)。 现象: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敏感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原因:各种感官在同一种刺激施加一段时间后,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疲劳; 结果:感官对刺激感受的灵敏度急剧下降。

(09172)酒类风味化学及感官品评

《酒类风味化学及感官品评》课程(09172)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 酒类风味化学及感官品评 课程代码:09172 学分与学时:2学分,36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 授课对象:生物工程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使学生掌握品评的基本知识和常用的品评方法,掌握描述分析方法.通过实验培训,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感觉记忆能力,感觉描述能力,样品区别能力,综合品评判别能力,掌握感官品评的统计与报告技能,明确感官品评在酒类发酵生产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事科研及生产的综合能力,为培养创新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时安排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感官品评概述 教学目的:掌握感觉的定义及分类,了解感官品评历史与发展。 基本要求:掌握感官品评的原理及应用。 重点:感官品评的特征。 难点:高品评结果准确性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感官品评概述 一、感觉的定义及分类 二、感官品评的定义 三、啤酒企业开展感官品评的意义 四、感官品评的特征

第二节感官品评的发展历史 一、世界发展历史 二、中国感官品评历史 第三节现代感官品评的原理及应用 一、生理学因素 二、心理学因素 三、感官品评的应用及分类 第四节感官品评的可靠性 一、感官品评的缺点 二、提高品评结果准确性的方法 三、感官品评在啤酒厂的工作量分布 第二章人的嗅觉器官和气味科学 教学目的:掌握嗅觉和口味的关系、香味形成机制的类型。 基本要求:了解啤酒中需鉴别的主要香味和口感异味,人类嗅觉器官的构造。重点:香味形成机制。 难点:气味阈值和识别试验。 教学方法:讲授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人的嗅觉 一、生活常见气味 二、人类嗅觉器官的构造 三、嗅觉的特征 四、气味的影响 五、气味的强度和稳定性 六、气味的各种现象 七、嗅觉的感度 第二节嗅觉的识别 一、气味的定义及分类 二、气味的产生 三、气味与分子官能团的关系 四、不同气味的形成 五、嗅觉和口味的关系 六、香味形成机制的类型

感官评价表

生姜雪梨汁茶:姜汁:雪梨汁=3:7,糖4%,柠檬酸0.09% 表1 外观评价表(总计25分) 表2 气味评价表(总计20分) 评价指标 描述 评分标准 得分 1 2 3 4 5 是否喜欢饮料颜色, 5分 喜欢 5分 5 比较喜欢 3-4分 3 4 可以接受 0-2分 2 2 有无沉淀,5分 无 5分 有,不明显 3-4分 有,明显 0-2分 2 2 2 2 2 有无分层现象,5分 无 5分 有,不明显 3-4分 4 3 4 4 有,明显 0-2分 2 2 颜色均一性,5分 总体颜色均一, 无杂质 5分 5 5 局部少量颜色 有差异,不明显 3-4分 4 4 4 有明显局部颜色差异 0-2分 饮料粘稠度,5分 粘稠度适中 5分 粘稠度较高或不够 3-4分 太稀或太粘稠 0-2分 2 2 2 2 2 总计得分 15 14 15 17 16

表3 滋味评价表(总计35分) 气味 描述 评分标准 得分 1 2 3 4 5 具有雪梨、生姜的清香,10 分 纯正 8-10分 中等 5-7分 7 5 5 香味弱 0-4分 4 4 有其他异味,10分 低 8-10分 10 8 9 9 8 中等 5-7分 高 0-4分 合计得分 17 12 14 14 12 滋味 描述 评分标准 得分 1 2 3 4 5 入口(10分) 有挂口感,清新,爽口 8-10分 挂口感不足,浓度太低 5-7分 5 7 6 5 5 入口感差 0-4分 中口(15分) 混合香味纯正, 甜、酸比例合适, 芳香味浓厚 8-10分 8 8 甜、酸比例不协调, 太酸或太甜 5-7分 7 5 6 存在其他味道 0-4分 余味强度(5分) 浓厚 8-10分 一般 5-7分 5 5 淡 0-4分 4 4 4 余味滞留度(5分) 滞留时间长 8-10分 滞留时间中等 5-7分 5 6 滞留时间短 0-4分 4 3 1 总计得分 21 22 16 20 24

感官评价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与前景

感官评价在食品分析中的作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感官评价的基本概念与评价方法,以及目前感官评价在国内外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感官评价食品分析应用现状发展前景 前言 随着我国消费水平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消费者对食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食品工业朝着安全营养、美味、便捷的方向发展,各种包装精美、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食品层出不穷。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不再单单只是为了生存, 而是越发注重食品的质量。食品质量的优劣最直接地表现在它的感官性状上,通过感官指标来鉴别食品的良莠和真伪,不仅简便易行,而且灵敏度高,直观而实用,它可以及时准确地判定出食品有无异常现象的发生,还能够检验出其他检验手段无法判断的特殊性污染或食品感官性状的微量变化,某些项目的检测灵敏度甚至超过仪器分析方法。 1 感官分析的定义 感官分析是利用科学客观的方法,借助人类的感觉器官(听觉、嗅觉、味觉、视觉)对食品的感官性质进行评定、换起、测定、分析、解释,并结合心理、生理、物理、化学及统计学等学科,对食品进行定性、定量的测量与分析,了解人们对这些产品的感受或喜欢程度,并测知产品本身质量的特性。简单的讲就是以“人”作为仪器工具,借助人的眼睛、鼻子、嘴、舌、手和耳朵,并结合心理、生理、物理、化学及统计学等多学科,对食品进行定性、定量的测量及分析,从而了解产品本身的特征,进一步了解该产品被消费者接受或喜爱的程度。 2 食品感官分析的方法 2·1 按应用目的可分的类型 目前常用于食品领域中的感官分析方法有数十种之多,按应用目的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分析型和偏爱型。分析型的目标是产品。评员作为仪器使用,希望知道产品具有哪些性质、强度、感官差异。评员要进行筛选和训练,评员中还可能包括专家评员。分析型包括描述分析、差异测定(总体差异测定和性质差异测定)、

食品感官评定实验室设计

食品感官评定实验室设计 一、实验室类型-分析研究型实验室 企业和研究机构用于对食品原料、产品等的感官品质进行分析评价并指导产品配方、工艺的确定或改进等。 图1 分析研究型实验室平面示意图 传送窗(带推拉板)水龙头、漱口池 注:①照明灯(白色)②隔板③小桌 图2 食品感官评定用分隔室外型 评定室的布局如图1。A办公讨论区:品评人员进行讨论和训练的场所 B品评试验区:品评人员进行品评试验的场所,送样人员送上样品后,品评人员进行品评和记录、打分。C 样品准备区: 样品预处理包括制备、分装、称量、编号等在样品准备区进行。 D 仪器分析区:理化和人工智能感官分析类仪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上功能区是比 较齐全的划分,公司可以根据实验室准备样品的不同适当删减。企业里的感官评定实验室一般设在质量部,与理化检验室同一层,因此D功能区可以省略。A功能区也可以省略。B和C是必须的。 二、实验室的要求 1、评定室的要求 评定室的总要求是能保证参加评定人员集中精力,情绪稳定,不受或者尽量少受外来或者内部的干扰,为了保持室内安静,位置宜避开较大的门厅、电梯口、主要楼道等,此外可以制定一些制度保证感官评定室的安静状态。有适当的照明和室内颜色,

以免对色泽的判断失真,一般照明灯光采用白色,地面、墙面和天花板建议采用灰色或毛面白色。 2、评定室的座位安排 一般企业安排15~20个座位(也可以更少,目前找到最少是5个座位的,对应品评室总面积16-20平方米),最理想的是建立永久性的分隔室,安排在靠墙一面,一边设为入口,一边设为出口,这样品评人员不会看到样品准备区。 3、评审用分隔室和小桌 分隔室大小的示意图如图2。工作台长最少为0.9m,宽0.6m,如果要添加其他设备时,工作台尺寸应相应加大。工作台上应配备漱口用的清水和吐液用的容器,如果条件许可(评审实验室基本都有),最好每个座位上装有漱口池和水龙头。椅子一般采用可升降的圆椅,可旋转,不带轮子。分隔室应有自己的照明,用于观看样品,同时在评定有色样品,特别是在评定芳香、质地等时,可用一定的彩色光来掩盖由于样品本身的色泽不一而造成的误差。所以分隔室内应装有不同色彩的灯,并具有光调节器,以备应用时选用(非特殊样品的感官评定可不做要求,仅准备日光灯或白炽灯即可,对于需要评定样品外观和色泽的试验,需要增加实验区的光亮,使样品表面光亮达到1000lx为宜)。分隔室前面设置传送窗,可以是左右或者上下推拉式的,方便样品递送。隔板的高度应至少超过工作台0.3m,也可以延伸至天花板,但要保证空气流通。分隔室的壁均应用塑料面,抛光,颜色为灰色。隔墙采用木板,不应具有挥发性气味,不应用涂有气味的清漆,否则会干扰实验结果。 4、评定室的气味及气候的控制 室内温湿度有一定要求,评定室一般设在朝北的房间,避免阳光直射,温度保持在20±2℃,湿度一般60%-75%。为了控制评定室的气味,希望评定室有一定正压,使其气味能够及时排出。对于一些有挥发性气味的产品,需要有换气装置,换气速度为每半分钟左右置换一次室内空气为宜。另外评定室的材料和设备要求无味、易清洗,要注意选用无气味的清洁剂。 (除了上述比较理想的感官评定室布置外,有时也可以采用临时性的布置。这种情况下,评定室没有专门的评定隔间,仅在圆桌或者方桌上放置临时的活动隔板将评定人员隔开。按这种方式,普通实验室经过整理后也可以暂时作为感官评定室。) 以下是感官评定员的要求: 感官评定员的类型: 1、消费型:未经过品评训练的消费者 2、试验分析型:具有一定经验,甚至经过一定品评训练的人员 (1)无经验型:未经过筛选和训练 (2)经验型:经过筛选并具有一定差别分辨能力的感官品评试验人员 (3)训练型:从经验型品评员中进一步筛选和训练后的感官品评试验人员。 (4)专家型:专门从事产品质量评估和控制的人员。 感官评定员的要求: 1、兴趣:认识意义,理解重要性 2、健康:五官感觉正常,无过敏史,年龄一般20-50岁 3、语言表达能力:对自己的感觉和产品特性能够用语言进行描述和表达 4、准时出席:保证测试的时间性和试验的完整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