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四大职业哪个更具魅力

法律四大职业哪个更具魅力

法律四大职业哪个更具魅力
法律四大职业哪个更具魅力

主题:[转帖]法律四大职业哪个更具魅力?

自2002年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实施以来,全国累计有近百万人参加司法考试,前三次考试共有6.64万多人取得了法律职业资格。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法官19万多人,检察官14万多人,律师11万多人,公证员1.3万多人,但高素质法律职业人才仍存在很大缺口。

律师行业总体收入最高

国家司法考试至今已经举办了四次,前三次考试近7万人获得了法律职业资格证,按照以往比例今年也将有2万人左右取得证书。司法考试是一大难关,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后如果选择自己理想的职业也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对本地区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110人进行了调查:其中就业于法院系统34人,检察院系统30人,从事律师行业21人,公证行业1人,其他类别24人。另外,在对未从事法律职业的24人进行关于“你希望进入的法律职业部门或行业”问卷调查时,其中回答“法院系统”的14人,回答“检察系统”5人,回答“律师行业”3人,回答“公证行业”0人,回答“政府、企业或公司法律部门”2人。从调查可以看出,持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人员就业形势基本良好,98%的人都有自己的固定职业,但是通过调查得知有20%的人对自己目前的职业不满意,大部分为新入行的年轻律师。

自2002年开始,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职业必须通过国家统一的司法考试,并且只有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后才能从事

这四大法律职业。目前国家司法考试制度的实施与现有司法体制中的人事制度、司法队伍现状和相关法律等还存在矛盾,四大法律职业之间以及职业内部还存在人才、收入分配不均等现象,高素质的法律人才仍然缺乏。

从社会地位来看,法官、检察官影响力位居首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法官、检察官属于国家公职人员,在社会上更为人们所尊敬和崇拜。但是由于受历史原因的影响,早期进入司法机关的大部分都为非法律专业人才。目前我国法官、检察官总体素质并不是很高,这种现状需要大量优秀法律人才的补充进去,而由于现有司法机关编制基本趋于饱和,法官、检察官实行的又是职务终身制,司法机关人员出口也不通畅,导致优秀法律人才无法进入司法机关队伍中来。现在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补充大部分地区采取省级司法机关统一组织招考,每年全国各法学院共有10万左右的毕业生,由于招考机会有限以及现有编制限制,最终进入司法机关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大部分迫于无奈只有进入律师事务所和其他法律服务行业。律师行业经过几年的体制改革,我国律师已经从国家法律工作者转变为普通的社会法律服务者,失去了“国家”的那层光环,但是在取得资格证后因为其进口比较宽松,近几年律师数量增长很快。公证行业相对于其他三大法律职业来说影响力较小,大多数人对公证行业缺乏了解,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很少考虑选择从事公证员职业。笔者所在地区原本共有三名公证员助理取得法律职业资格,其中有两人通过招考进入司法机关,另外一人是由于招考成绩不理想而未能进入司法机关。在早期时,公证机

构是代表国家实施公证证明活动,单位性质为国家行政机关,公证员也为国家干部,但是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公证体制进行了改革,公证机构也同样失去国家机构的性质,成为独立承担责任的证明机构。目前相当一部分公证员都为国家机关或事业编制工作人员,这种现象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尤为明显。《公证法》生效后,公证机构将和国家机关彻底脱钩,大部分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公证员肯定将不愿意继续留在公证机构工作,这就很有可能导致公证员数量短期内的巨大缺口。

从经济收入来看,律师行业总体收入远超其他三类法律职业。据统计,全国律师每年业务总收入在90亿左右,律师人均年收入在8万元左右,而北京律师人均年收入则达到26万元。全国法官的年收入平均在1500多元左右,北京市在2004年以前普通审判员年收入在9万多,2004年北京实行“阳光工程”的工资改革后,许多高工资的法官收入减少了近一半。检察系统和法院系统工资标准是一致的,只是在其他补贴等方面有所差异。公证员平均工资在1000多元左右,公证员在社会地位逊色于司法机关,在发挥自我上又不如律师职业,也因此导致了其吸引力低于其他三大法律职业。但是目前公证员收入还是比较稳定的,工作压力相对也不是很大。随着《公证法》的颁布实施,公证行业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逐步提高,面对其他法律职业存在激烈竞争的形势下,公证员职业会成为很多持证人新的选择。

四大职业谁更具影响力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法官的工资和律师相比拿到的绝对是低薪,但是笔者从调查中发现,希望从事法官的人数比例却远远高于愿意从事律师职业的比例,特别是持法律职业资格证的年轻群体。笔者对参加2005年司法考试中未从事法律职业的100名考生进行了法律职业调查询问,其中54人选择的答案都是“法院”。为什么经济收入和择业愿望会成反比呢?从律师平均收入来看,律师职业属于一个高收入群体,但是律师行业却存在一种“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利益格局。虽然全国律师年收入总数高达90亿元,但是70多亿被20%的律师所拥有,剩下的20亿却要由80%的律师来分割,律师收入严重“贫富不均”。目前我国法律服务市场还不够规范,律师权利保障制度也不够健全,律师业务竞争相对激烈,这些种种原因导致很多持证人不敢轻易踏入律师行业。对于刚刚新入行的律师来说,每月只能拿到不足千元的工资,而且每天的工作非常辛苦,除去各种必需生活消费就所剩无几了,更重要的是心理所承受的巨大压力。2003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的小田,在毕业当年就通过司法考试拿到了法律职业资格证,并满腔热情的选择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实习,但是,律师的艰辛让小苗没有料到的。在1年多的时间里,他每天都是疲于寻找案源,由于社交面不广,能联系到的案源非常少,并且自己还不能独立代理案件,每月收入都没有超过500元,工作中心理压力非常大。取得律师执业证后感觉自己的情况依然变化不大,所以在今年本省检察

系统招考工作人员时,他进入了一个区检察院,现在每月他有着近千元的固定收入,一年后将能拿到1200多元左右,并且还享受着住房、医疗等方面的补贴。司法机关对于大部分刚出校门的学子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但是律师职业相对于法官、检察官职业也有自己的优势。律师职业工作自由度大,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潜能和展示自己,这种职业特点对于喜欢挑战精神的人来说是一个巨大吸引力。近几年司法体制改革正在逐步深入,社会法治环境和律师执业环境也得到逐步改善,律师职业的吸引力也正在逐步得到增强。

从法律人才地区分布看,西部法律人才流失严重。据调查,西部许多地方的基层法院、检察院面临着法官检察官断层、人才流失的严重困境,很多基层法院、检察院只有3到4名法官或检察官,一方面司法机关人员大部分不能通过司法考试,另一方面通过司法考试的不愿意到基层法院。但是相比之下,西部律师紧缺现象更为严重,目前全国还有206个县没有律师,具有律师资格的很少有愿意留在西部不发达地区执业的。法官、检察官人才流失主要是由于生活条件的艰苦,律师不愿意留在西部执业并不仅仅是因为西部条件艰苦,还有市场需求的问题。我们很多人喜欢用人均拥有律师数来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我国律师存在巨大的数字缺口。西方发达国家人均拥有律师数之所以达到很高的比例,这是和他们具体国情分不开的。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全民法律意识不高,法律服务市场需求还很狭窄,法律服务需求量远远低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试想想在贫困的西部很多人还在为温饱挣扎,哪里还有精力和金钱聘请

律师享受法律服务?西部公证行业发展落后原因也在于此。西部法律人才流失问题其实也属于人才正常流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这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只是这种完全市场化的人才流动不利于法律职业部门的健康均衡发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对此问题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通过西部法律人才援助计划、降低西部司法考试门槛等措施,逐步缓解西部法律人才需求压力。

另外,我国目前在法律职业人才选用上还是各自为政,未形成统一的法律人才任用机制、法律职业培训制度和法律职业交流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是未来司法考试整体制度努力的方向。随着国家司法考试相关配套制度的逐步完善,将会为广大法律职业人才提供更好的施展平台,真正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后记:许多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由于对我国法律职业现状不熟悉,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法律职业,所以仍在法律职业的大门外徘徊。笔者正是想借助本文使广大持证者对我国法律职业现状有所了解,从而对自己的择业有所借鉴和帮助。

北京夜场招聘https://www.doczj.com/doc/215515191.html,92MZt46ifRD5

思修法律制度及案例分析

民法的概念和原则 ●民法是调整作为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 法律规范的总称。 ●民事的基本原则有: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 用原则。 民事主体制度 ●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独立 实施民事行为的资格。按照《民法通则》规定,自然人满18周岁,具有完全的民事权利能力,可以独立实施民事行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有完全的行为能力。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的资格 民事行为制度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 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由于民事主体不可能亲自进行所有的民事行为,而可以通过签订合同等形式委托他 人代理,因此也就产生了代理制度。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意思表示真实 ●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民事权利制度 ●民事权利可以分为财产权利和非财产权利。 ●物权是指权利主体直接支配财产的权利。所有权是最典型、最完全的物权。抵押权、 质权、留置权、土地使用权是不完全的物权。 ●债权是指请求相对人为特定行为(给付)的权利。 ●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对智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专有权利,包括:著作权、邻接权、 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植物新品种权等 ●继承权是自然人依照法律规定或被继承人遗嘱的指定,享有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 利。 ●人格权是指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包括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 婚姻自主权等具体权利。 ●身份权是指是民事主体基于特定身份享有的民事权利,主要包括配偶权和亲属权。所有权 1、占有权 2、使用权 3、收益权 4、处分权 债权 1、合同之债 2、侵权之债 3、不当得利之债 4、无因管理之债

法律风险分析报告内容及格式要求.doc

精品资料 法律风险分析报告内容要求 法律风险分析报告要求按季度上报,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总体法律风险情况;第二部分:重点业务环节法律风险分析(本部分为重点内容);第三部分:诉讼案件中的法律风险分析;第四部分:总结报告期内的法律风险特点、趋势与建议。 具体内容如下: 一、总体法律风险情况 介绍报告期本行新发生或新发现的法律风险总体情况,包括风险事件数量、业务类型、业务环节等以及新发诉讼案件数量,案件类型,预计损失金额等。 二、重点业务法律风险特点分析(重点) 1、介绍报告期本行通过审查重大项目、重大合同发现的或业务部门咨询过程中发现的重大法律风险及防控措施。 2、介绍报告期本行在柜面业务、信贷业务、电子银行等重点领域发生的法律风险事件,内容包括事件描述、风险行为、法律责任性质及后果、发生原因、已采取的措施、管理建议等。 3、介绍报告期内本行在业务创新、市场营销活动中出现的,不同于以往类型的法律风险情况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三、诉讼案件中的法律风险分析(重点) 介绍报告期本行新发诉讼案件情况、案件处理情况,以及与同期或上期比较情况等。新发诉讼案件情况,包括案件数量、标的金额、预计损失金额、案件类型、业务类型、案件特点、主要风险点、发案原因、发案集中区域、发案主要时间段、管理建议等。预计损失金额,包括主诉案件法律原因丧失权利金额和被诉案件预计负债金额。案件处理情况,包括审结数量、标的金额、胜诉率、损失金额等。 四、总结法律风险趋势及建议 要求结合报告期内的法律审查、合同管理、业务发展中的法律咨询、诉讼案件管理等全面法律风险情况,总结本行报告期内的法律风险特点及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五,报告要求 1、法律风险分析报告要求简明扼要,分析透彻,相关数据、指标或案例真实准确,力戒套话、空话。法律风险存在于银行工作的方方面面,可能是已发的,也可能是潜在的,各行法律岗人员应定期对业务发展过程发现的法律风险进行全面监测与记录,通过定期的总结提炼不断提高法律风险防范能力。 2、因分行目前已在各行派驻风险合规经理,各行在进行法律风险分析报告时可向派驻风险合规经理征求意见或建议,相关数据和信息还可参考我行的一些系统数据,如法律事务信息管理系统、C3系统、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等。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

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所谓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说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安全是第一位,是最重要的,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才能促进生产。抓生产必须首先抓安全,要做到安全第一,实现安全生产,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积极预防,主动预防。

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的管理制度 5. 伤亡事故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 6. 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制度 7. “三同时”制度 8. 职业安全卫生(劳动安全 卫生)预评价制度 1. 安全生产责任制 2. 职业安全卫生措施计划 制度 3. 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制度 4. 职业安全卫生检查制度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Ⅰ)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组织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是组织行政岗位责任制度和经济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基本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按照职业安全卫生方针和“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们生产工人的职业安全卫生方面应做的事情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Ⅱ) 组织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五同时”,就是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其内容大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纵向方面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即各类人员(从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到一般员工)的安全责任制;二是横向方面各分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即各职能部门(如安技、设备、技术、生产、财务等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职业安全卫生措施 计划制度(Ⅰ) 职业安全卫生措施计划制度是职业安全 卫生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有计 划地改善劳动条件和安全卫生设施,防止工伤事 故和职业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这种制度对企业加 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的安全和 健康,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

大学思修法律部分考试重点(全)

法律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1.法律的一般含义P174 (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3)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综合以上三方面,可以将法律定义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P176 (1)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2)从法律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组成P177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P179 (1)法律制定(立法)(2)法律遵守(守法) (3)法律执行(执法) (4)法律适用(司法) 5.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P181 (1)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2)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4)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5)深化司法体制改革。(6)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7)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第二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1.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P187 (1)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2)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3)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自由平等观念P188 (一)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 一方面,善于形式和运用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自由权,充分表达和实现个人的意愿和追求,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各种制度和程序行使自由权,不得超越法定的范围和界限。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形式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平等的遵守法律,依照法律规定平等地享有和行使法律权利,平等地承担和履行法律义务。 (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任何公民都要给予平等对待,从而保证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3.公平正义观念P189 (一)坚持立法公正与执法公正并重 立法公正是执法公正的前提,执法公正是法律公正得以实现的重要形式。 立法公正表现为:立法机关按照民主的程序制定法律,充分听取和吸收人民群众的意见;法律充分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充分体现社会的公正原则和标准。 执法公正的要求:合法合理原则及时高效原则程序公正原则 (二)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 法律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2个方面。 实体公正: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之设定,分配的结果是否正当合理。 程序公正: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之设定,分配的过程或程序是否正当合理。 4.权利义务观念P190 (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性质 (1)从来源看,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一般都来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或者法律虽未明文规定,但可以从法律的规定中推导出来。 (2)从基本内容来看,法律权利意味着人们可以依法作或不作一定行为,可以依法要求他人作或不作一定行为

企业法律风险分析

企业法律风险分析 陈法仲上期我们介绍了企业法律风险识别,包括国标GB/T27914—2011《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对风险识别的定义、法律风险识别路径、法律风险识别的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法律风险识别只是法律风险评估中的一个环节,它是整个法律风险管理的基础,进行法律风险识别后,我们还要对对法律风险进行分析,以便提出法律风险应对方案,从而达到风险防范、控制的最终目的。而法律风险分析是介于风险识别和提供方案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分析才能提供出最有效的应对解决方案,为让大家更好地掌握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知识,本期我们将结合《指南》的规定,介绍企业法律风险分析的相关知识。 一、企业法律风险分析概念 《指南》第5.3.3.1节,对法律风险分析做出了定义,《指南》明确,法律风险分析是指对识别出的法律风险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为法律风险的评价和应对提供支持。法律风险分析要考虑导致法律风险事件的原因、法律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影响后果和可能性的因素等。 根据法律风险分析的目的、可获得的信息数据和资源,法律风险分析可以有不同的详细程度,可以是定性的、定量的分析,也可以是这些分析的组合。一般情况下,首先采用定性分析,以初步评定法律

风险等级,揭示主要法律风险。在可能和适当的时候,要进一步进行更具体和定量的法律风险分析。 二、法律风险分析方式 法律风险分析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由评估人员根据经验,确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损失度,通常按高、中、低区分。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风险数量较少、种类简单、企业对法律风险管理要求不高的中小企业;另一种方式是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析,通常会给出比较精确的数值,适用于企业风险种类复杂、数量众多、管理要求严格的大型企业。本文将重点介绍后一种方式中运用到的两种分析方法,即可能性分析和影响程度分析。 三、法律风险分析方法 1、法律风险可能性分析 法律风险可能性分析是指对识别出的法律风险进行分析,以判断在公司目前的管理水平下,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的大小或者发生的频繁程度,从而为制定、调整风险应对方案提供依据。法律风险可能性分析一般是制定若干评分标准,对各个风险点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法律风险可能性分析主要涉及外部监管的完善程度和执行力度、现有法律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与执行力度、企业相关人员法律素质、利益相关者的综合状况、所涉及工作的频次等几个方面,《指南》中对法律风险可能性分析提供了示例,该示例将风险事件分为5个等

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是什么方式和特点.doc

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是什么方式和特点 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是什么 1 、法律思维是主体认知客体的一种方法。 法律思维的主体是指法律职业者,主要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客体是指法律规范和客观现实。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世界就分为主体和客体两部分。主体和客体相分而结成认识关系,认识的方法就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思维。法律是人类思维创造的产物,同时又具有独立于人类而存在的客观性,徒法不能自行,法律理论为法律介入社会生活提供了依据,法律思维则为法律与人类社会生活的互动提供了方法。 2 、法律思维是主体从现象到本质以达至法律真实为最低标准的一个思考过程。 进入法律视野的客观事实经常呈现纷繁杂陈、杂乱无章的现象。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法律思维作为理性的思考方式,需要对大量的现象进行分析加工,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种飞跃本身就是思考的结果。 但是,由于法律思维的对象一般都是发生过的事实,法律职业者只能根据符合程序要件的当事人的主张和举证,以及依照法定程序收集的信息和证据进行分析判断。只能达到程序要求的法律真实,而不可能完全再现客观真实。因此,法律思维虽然是主体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考过程,但这种思考以达至法律真实为标准,即所谓的合法性优于客观性。 3 、法律思维以法律职业者的法律知识和经验阅历为前提。 与法律职业者相关联的不仅是法律规范整体,还涉及到具体的事实构成。法律思维不可能凭空产生,其必然以对事物的先见为前提。所谓先见是指个人在评价事物时所必备的平台,其先前的生活阅历、知识等构成理解倾向的基础因素,不可避免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体系(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8266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 体系(正式版)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体系(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是调整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同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如国家制定的各种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程、决议、命令、规定或指示等规范性文件。它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准则之一。我国早在建国前夕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就规定“保护青工、女工的特殊利益。实行工矿检查制度以及改进工矿的安全卫生设备”。1982年《宪法》第42条规定“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1987年全国劳动安全监察工作会议重申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

主”。1992年11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职业安全健康的法律,该法自1993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劳动基本法的形式对劳动安全健康提出了基本要求。除《劳动法》外,我国也已颁布多项与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相关的专项法律。目前,已经形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基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主体的职业安全健康法规体系。 一、职业安全健康法规表现形式及法规体系 (一)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形式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从形式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法律:根据我国《立法法》规定,全国人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补考试卷 1. ( 单选题)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一格言说明了同学们应培养的优良学风是()。 (本题4.0分) A、严谨 B、求实 C、勤奋 D、创新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这是唐代思想家韩愈的名言,意思是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 得分:4 2. ( 单选题) 创新学习的基础是()。 (本题4.0分) A、标新立异 B、求真务实 C、开拓创新 D、博大精深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 得分:4 3. ( 单选题) 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 (本题4.0分) A、实践性 B、预见性 C、层次性 D、科学性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一方面,理想是人们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它又超越了今天的实践;另一方面,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时它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 得分:4 4. ( 单选题) 信念的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是()。 (本题4.0分) A、信仰 B、理想 C、志向 D、意志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说,信仰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的盲目相信、狂热崇拜;另一种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以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见解或理论主张的坚信不疑、身体力行。后者就是我们所主张的信仰。 得分:4 5. ( 单选题) 钱学森被评为“两弹一星”的功臣而受到国家表彰时,他 这样说:“说是表彰我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论’方面所做的一切工作。我想在这里‘中国’两个字是最重要的。”对钱老这段话的理解是()。 (本题4.0分) A、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 B、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理应为全人类服务 C、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都与自己的祖国有着密切联系 D、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得分:4 6. ( 单选题)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 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本题4.0分) A、是否促进个人的发展 B、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关于法律的思修论文

关于法律的思修论文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__革命时期孕育,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确立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发展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 __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 __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有力保障。在经济建设方面、政治建设方面、社会建设方面社会主义法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项:(1)完善 __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3)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4)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5)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6)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

从法律的历史和实践来看,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复杂关系。一般说来,可以把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概括为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总量上的等值关系、功能上的互补关系等三个方面: 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对立统一的。法律这 一事物中两个分离的、相反的成分和因素,是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同时,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又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总量上的等值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总量上是等值的。首先,一个社会的法律权利总量和法律义务总量是相等的。其次,在具体法律关系中,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互相包含。 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各有其独特的、总体上又是相互补充的功能。法律义务以其强制某些积极行为发生、防范某些消极行为出现的特有约束机制而更有助于建立社会秩序;法律权利以其特有的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而更有助于实现人的自由。

法律风险防范及涉法案例分析

企业纳税风险管理与税务稽查应对策略 【名师简介】张美中教授 中国资深纳税筹划专家,经济学税务专业硕士,经济学财政专业博士,北京大学培训师、中国税网首席特约纳税筹划专员、《前沿讲座》节目的“在WTO体制下的中国纳税筹划”、中国企业卫星数据传播中心《纳税筹划师》节目的主讲人和特聘专家。多次应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中央党校、国家会计学院、清华大学以及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总裁班、上海交通大学总裁班、湖北襄樊笑坤总裁班等国内著名财经类院校的邀请重点讲授纳税风险管理专题。 2000年至今独著或合著27本财务与税收专业书籍,在财政研究、涉外税务、中国税务报、经济学消息报、中国财经信息资料、海峡财经导报、税收与市场调查和纳税方法研究等财经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达60多篇。 【课程部分内容】 一、纳税风险类型及规避机理 二、纳税风险的管理 (一)、企业纳税风险概述 (二)、企业纳税风险产生的原因 (三)、企业纳税风险管理一般原则 1.风险观念原则 2.基础环境建设原则 3.事前控制原则 4.全员参与原则 5.制度与流程建设原则 (四)、企业纳税风险管理的步骤 1.改善企业纳税风险控制环境 2.建立纳税风险预测与控制系统 3.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监控实施效果 (五)、企业纳税风险管理的管理形式与管理方法 1.纳税风险检验法 2.纳税风险评估法 3.纳税风险预警法 4.纳税风险控制法

(六)、企业纳税风险管理操作流程 1.建立企业纳税风险管理机构或专职岗位 2.制定企业纳税风险管理目标及制度 3. 检测企业纳税风险 4.评估企业纳税风险 5.预警企业纳税风险 6.控制企业纳税风险 7企业纳税风险管理绩效评价 三、控制纳税风险最有效手段-----纳税筹划 (一)、企业设立环节纳税筹划 1.企业注册地的筹划 2.企业性质的筹划 3.扩张形式的筹划 (二)、企业融资环节纳税筹划 (三)、投资环节的筹划 1.投资区域的筹划 2.投资行业的筹划 3.投资方向的筹划 (四)、企业采购环节纳税筹划 1.不可抵扣项目 2.不可抵扣项目 (五)、销售环节纳税筹划 1.销售佣金的筹划 2.销售方式的筹划 3.销售退回的筹划 (六)、企业经营成果分配环节纳税筹划 (七)、企业产权重组环节纳税筹划 四、企业主营收入及其它收入稽查要点与策划应对 1.销售货物收入稽查要点和常见风险; 2.提供劳务收入稽查要点和常见风险;

法律思维方式

法律思维方式: 是指从法律的角度和逻辑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法律思维方式是法律职业者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是法律职业者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在法治国家中,一切法律问题都必须用法律思维方式来观察、分析和解决。 简述法理学研究对象。答:法理学不同于其他法学学科之处在于,法理学研究从宏观的、整体的角度来研究法律现象,而不是从微观的、局域的角度研究法律现象。或者说,法理学思考和研究法律现象的一般性、普遍性问题,而不是法律现象某一领域或方面的具体问题。所谓一般性问题,就是指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国际法等在内的整个法律体系,包括立法、行政执法、司法、法律监督等在内的法律运行全过程,以及古今中外各种类型的法律制度及其各个发展阶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法: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或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法的特征答:以马克思主义的法定义为依据,总结以往法学研究的成果,我们可把法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 首先,在社会体系中,法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作为社会规范,法既区别于思想意识和政治实体,又别于非规范性的决定、命令,如法院判决。 其次,人的行为是法的调整对象。也可以说,法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这两种说法意思是一致的,因为社会关系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或交互行为。没有人们之间的交互行为,就没有社会关系。法调整人的行为,同时也就调整了社会关系。作为法的调整对象的行为是指人的外在行为。 二、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它就必然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因此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普遍适用性。这种统一性是建立在国家权力和国家意志的统一性基础之上的。法的统一性首先指各个法律之间在根本原则上的一致;其次是指除特殊的情况外,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总的法律体系,且该法律体系内部各规范之间不能相互矛盾。从法的统一性又可以引申出来法的普遍适用性,即法作为一个整体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法。任何人的合法行为都无一例外地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人的违法行为也都无一例外地受到法律制裁。 三、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法是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指引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的。权利意味着人们可以作或不作一定行为以及可以要求他人作或者不作一定行为。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使人们获得某种利益或自由。义务意味着人们必须作或者不作一定行为。义务包括作为的义务和不作为义务两种,前者要求人们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后者要求人们不得做出一定行为。正是由于法是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调整人们的行为,因此,人们在法律上的地位体现为一系列法定的权利和义务。 四、法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任何一种社会规范都具有强制性,都有保证其实施的社会力量。法的强制性不同于其他规范之处在于,法具有国家强制性。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的国家强制性,既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也表现为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既表现为国家机关依法形式权力,也表现为公民可以依法请求国家保护其合法权利。是否具有国家强制力,是衡量一项规则是否是法的决定性标准。 必须指出,法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是从终极意义上讲的,即从国家强制力是法的最后一道防线的意义上讲的,而非意味着法的每一个实施过程,每一个法律规范的实施都要借助于国家系统化的暴力。也不是说,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的实施的惟一力量。 法的实质渊源,即法是根源于国家权力还是自然理性、神的意志、君主意志、人民意志抑或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大一思修的法律题库!!(有答案)

下编法律基础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一、单项选择题 1、(C)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 A.国内法B.普通法C.自治条例D.经济法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中有(D)。 A.刑法B.根本法C.民法D.规章 3、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划分为(A)。 A.国内法和国际法B.根本法和普通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D.实体法和程序法 4、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程序不同,可以划分为(B)。A.成文法和习惯法B.根本法和普通法 C.程序法和实体法D.一般法和特殊法 5、按照适用的范围不同,可以划分为(B)。 A.实体法和程序法B.一般法和特殊法 C.国际法和国内法D.成文法和习惯法 6、按照规定的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为(B)。 A.一般法和特殊法B.实体法和程序法 C.国际法和国内法D.成文法和习惯法 7、按照制定和表达的方式不同,可以划分为(A)。 A.成文法和习惯法B.根本法和普通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D.国内法和国际法 8、在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法律分类中,一般有(D)的划分。 A.公法与私法B.联邦法与联邦成员法 C,宪法与普通法D.普通法与衡平法 9、在民法法系的国家的法律分类中,有(C)的划分。 A.特别法与一般法B.成文法与习惯法 C.公法与私法D.联邦法与联邦成员法 10、划分法的历史类型是按照法律的(D)。 A.适用范围B.制定和实施的主体 C.制定和表现的形式D.阶级本质和借以建立的经济基础 11、划分法系是按照法律的(B)。 A.表现形式B.历史传统 C.规定内容D.阶级本质 12、中华法系主要是指(D)的传统。 A.中国社会主义法律B.中国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 C.中国奴隶制社会的法律D.中国封建制社会的法律 13、法律主要体现的是(B)的意志。 A.全民的B.统治阶级C.党D.整个社会 14、法律是以(D)为基础的。 A.意志B.政治C.国家D.经济关系 15、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是在(D)。

法律基础法律思维方式

四、法律思维方式与法律修养 (一)法律思维方式 “在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意识到法律的存在或运行。我们付款,是认为这是应该的;我们尊重邻里的财产,是因为那是他们的;我们靠马路右边走,是因为这样做是谨慎行事。我们很少去考虑这些我们界定为…应该的?、…他们的?或…小心驾驶?的集体的判断和程序。”在一般公众的心目中,法律离我们日常生活的世界很遥远。“然而,在我们的社会生活里,随时随地渗透着一种平常而实在的法律。”诸如出生、死亡、婚姻、停车标志、警服、证书等无不显示着法律的存在。法律既平常又神秘,平常是因为其到处可见,而神秘则是因为其规则数量庞杂、原理高深难测。在推进法律职业化的进程中,法律的神秘又被推到了极端,出现了法律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分裂。与这种分裂倾向相反,在法治社会中也出现了另外一种倾向,即日常生活中又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法律性。这样,大众的日常思维与法律人的法律思维、生活的“自然”性与法律性就经常处于矛盾之中。 法律思维是人们运用法律概念、法律判断、法律推理去思考问题,表达和阐释法和法律现象的复杂的心理过程。 2.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 1、讲法律 (1)法律思维要求以法律为准绳来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 某种行为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都应当以法律为标准做出判断。如果脱离开法律来思考与处理问题,就根本谈不上什么法律思维。请看一则案例(材料案例2)。某年山东省日照市一次110特别行动中,公安人员追歹徒到男青年甲的菜园里,并发生了搏斗。公安人员最终制服了歹徒。正当公安人员押着歹徒准备离开时,甲对着众多记者和摄影机突然提出,要求公安人员赔偿被损害的20多棵萝卜。此事经媒体报道后,社会舆论一遍哗然,邻居谴责说:“公安人员是为了抓坏人,是为了大家,甲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不应当要求赔偿20多棵萝卜。”当事公安人员也表示不可理解,说:“当时我们一个同事身负重伤,鲜血直流,可甲居然提出赔偿他20多棵萝卜。”甲所在单位专门召开了一周的批判会,批判甲。在当年日照市评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中,甲所在单位也因此而失去了资格。甲在社会舆论的重压下,不得不离家住到姐姐家中,并且对记者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和反感。 讨论:人们为什么对甲的行为都只有从道德而没有从法律视角去评价呢? 教师小结:人们的意识和观念还局限于道德领域,没有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学习法律后,就应当树立相应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结论: 以法律为准绳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而这就是法治思想 (2)当遇到法与理、法与情的冲突时,要遵守有效的法律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法与理、法与情的冲突,遇到合理不合法或合情不合法的情况。但是,即使人们感觉到法律明显不合理,也不能随意地抛弃或搁置法律。一项法律规定,只要它没有被修改或废除,就是有效的,人们就有义务遵守或执行。如果人们觉得某项法律规定不合理,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修改或废除的建议,由有关国家机关修改或废除该项法律规定。但在国家修改或废除之前,我们仍然必须遵守或执行。 2、讲证据 法律思维要讲证据,以证据为根据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正确地分析与处理法律案件,就要抓住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查清案件事实;二是正确运用法律。其中首要问题就是证据问题。只要收集到充分的证据,才能查清案件事实。一般来说,证据就是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讲证据,意味着思考与处理法律案件时,既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主观臆断。

思修法律学习心得体会

思修法律学习心得体会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是我国公民应当提高的一项新的学习项目,我们大学生也是应当参与学习的一员。对我们大学生而言,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应该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观念。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是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容。只有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法律修养,才能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和谐社会建设中做一个知法守法懂法的合格公民。 对我们现在的在校大学生而言,法律意识正式我们思想很薄弱的一个环节。不仅如此,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在校大学生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我们在思修课上对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则有效的缓解了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十几年养成的法律意识薄弱这一问题,我个人认为并不可能在几节短短的思修课上可以得到解决,更多的可能还是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并不断从别人的经验中和自身的不断思考与实践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虽然我们多年造成的法律意识薄弱无法在几节短短的思修课上解决,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上思修课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是没有

意义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不能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我们必须从点点滴滴开始学习,从最基本的做起。首先我们必须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所谓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就是从不同方面对我国法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内涵方面,我们必须要明确一个观点: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并且在不同历史时期,法律的性质也是不相同的。现在世界主流法律性质是资本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法律。对于法律的一般含义,我们要记住三点: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这些知识我们对法律基础知识的了解,我们只需要了解一下即可,并不用在此深究。对我们来说,学习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并在其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意识在是我国大学生应当时刻学习的一点。我们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掌握法律方法,并积极参与法律实践,培养一种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树立法律信仰,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宣传法律知识,通过自身的努力对国家普法教育做出贡献。面对不法行为,我们才可以迅速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除了以上那些,我们大学生在培养和提高法律素质的过程

法律风险评估

法律风险评估,又可以称为:风险衡量,是企业能够考虑潜在法律风险事项对既定目标实现可能产生影响的程度。这里提到的影响,远远不是货币价值可以衡量的。但是,在法律风险评估中,对企业法律风险可能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以货币价值来体现毕竟是比较直观的。在估计损失的严重程度时,除应全面分析可能出现的所有潜在损失额及其对企业财务的严重影响等直接后果,还应考虑潜在的间接损失,如对企业品牌和美誉度的损害。企业在进行一般风险评估时,要使用一些评估技术。这些技术包括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评估、风险排序、和调查问卷在内的定性技术、诸如风险价值、风险市场价值、损失分布、事后检验等概率技术在内的定量技术和诸如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压力测试、设定基准等非概率技术,以及风险坐标图和估计承受风险所需要的资本数额、资金分配等风险的评估技术。 在此主要介绍有关法律定性分析、固有风险、剩余风险的评估、风险衡量、风险排序和标杆法等定性技术。 (一)选择定性分析方法。法律思维特有的“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思维,决定了对法律风险的评估,更多地使用定性的方法。在合规性方面选择定性技术的另一个解释是,法律属于人文科学领域,在进行相关评估时,缺乏充分的可信赖的用于定量分析的数据,无法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以风险的经济后果而言,在法律领域,往往是拥有司法或行政权力者,在处理案件时有权行使一定的量裁权,即在法律规定的幅度内,独立地决定赔偿或处罚的数额,这使得估计定量分析的准确数据非常困难。定性法律风险评估的提出可以使用主观术语或客观一些的术语,而评估的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参与者的知识和判断能力、其对潜在法律风险事项的了解程度及其相关背景和动态变化情况。这样的术语主词包括“罕见”、“可能”、“紧要”、“关键”等,以引起决策者不同程度地关注。 (二)固有损失和剩余风险评估。固有风险,指企业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改变风险的可能性或影响的风险,即企业经营过程中必然存在的风险。剩余风险,则是企业在进行法律风险管理行为,使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影响发生变化的风险,即企业在选择并实施了应对措施后所残留的风险。举例而言,企业在进行交易中,客户违约的可能性和无法实现销售目标是固定风险;而企业在通过专业人员通过合同法律管理行为后,客户依然有可能违约并给企业造成损失的风险,即使诉诸法律救济途径,也仍然有风险,这就是剩余风险。对于固定风险,企业一般会考虑到,而剩余风险往往可能性较小,但是对企业影响比较大,往往要单独给予重视。因此,企业应当首先从固有风险着手,,然后采用一般评估技术或特殊的法律方法,对剩余法律风险进行评估。 (三)风险衡量,即对企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风险损失的程度进行估计与度量。损失程度估计是风险衡量的主要内容,估计损失程度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估计一个企业在每一次法律风险事件中的最大可能损失额。即包括可能的最大实际损失额和潜在间接损失额的总和。二是估计一年内由单一风险事件造成损失额和多种风险事件损失额的总和。这种损失的衡量也是定性成分居多,在法律规范的幅度内进行,在判断其是否符合风险容量和风险偏好时有意义。 (四)法律风险的排序技术。这是一种使用顺序计量尺度进行定性评估的方法,有利于企业确定应对的优先次序。排序的排序技术通常用于对影响某法律风险事项的可能性和风险的影响程度,也可以对一系列事项使用分类和不同颜色排序的方法。

法律思维方式有哪些特征(最新)

法律思维方式有哪些特征 1 、法律思维是主体认知客体的一种方法。 法律思维的主体是指法律职业者,主要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客体是指法律规范和客观现实。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世界就分为主体和客体两部分。主体和客体相分而结成认识关系,认识的方法就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思维。法律是人类思维创造的产物,同时又具有独立于人类而存在的客观性,徒法不能自行,法律理论为法律介入社会生活提供了依据,法律思维则为法律与人类社会生活的互动提供了方法。 2 、法律思维是主体从现象到本质以达至法律真实为最低标准的一个思考过程。 进入法律视野的客观事实经常呈现纷繁杂陈、杂乱无章的现象。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法律思维作为理性的思考方式,需要对大量的现象进行分析加工,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种飞跃本身就是思考的结果。 但是,由于法律思维的对象一般都是发生过的事实,法律职业者只能根据符合程序要件的当事人的主张和举证,以及依照法定程序收集的信息和证据进行分析判断。只能达到程序要求的法律真实,而不可能完全再现客观真实。因此,法律思维虽然是主体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考过程,但这种思考以达至法律真实为标准,即所谓的合法性优于客观性。 3 、法律思维以法律职业者的法律知识和经验阅历为前提。 与法律职业者相关联的不仅是法律规范整体,还涉及到具体的事实构成。法律思维不可能凭空产生,其必然以对事物的先见为前提。所谓先见是指个人在评价事物时所必备的平台,其先前的生活阅历、知识等构成理解倾向的基础因素,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 法律职业者运用法律思维,必须具备深厚的法律知识底蕴,否则思考法律问题就会没有依据和方向;同时,法律职业者还必须具备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否则就无法认识事实构成。因此,只有具备了法律知识与先见这两个前提,法律思维才可能发生。 4 、法律思维以法律规范和客观事实为思考质料。 法律思维的逻辑起点是进入法律视野的自然事实或者说案件,这些自然事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行为、动机等等。法律思维通过法律规范要求,区分出自然事实和法律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建构,区分出法律事实的性质。法律思

思修 法律论文

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摘要: 保障公民的自由平等是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价值取向,人人平等观念作为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体现在公民在守法上的一律平等和公民在适用法律上的一律平等。它是现代法律的基本精神,这一原则贯穿于我国法律体系中,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条基本原则。作为公民,树立权利与义务意识和平等意识,切实增强法制意识,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的建设既是责任又是义务。 关键词: 社会主义,平等,守法,适用法律。 正文: 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追求平等成了人的内在关系。“人人平等”观念,是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首先提出的,这一观念是对封建社会等级观念、特权制度的否定,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巨大进步。但是,资产阶级的法律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的,它的所谓法律上的平等,掩盖了实际存在的人们经济和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然而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奠定了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不仅被社会主义制度所承认,而且得到充分体现,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在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在司法、守法上的平等,而并非立法上的平等。也就是说公民在承担义务和享有权利上的平等,立法上由于人民的素质和立法水平的问题,只能让一些有参政能力的人代为行使。因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包括公民在守法上的一律平等和在适用法律上的一律平等。 所谓公民在守法上的一律平等,是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平等地遵守法律,依照法律规定平等地享有和行使法律权利,平等地承担和履行义务。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在社会主义国家,不承认有任何享有特权的公民,也不承认任何免除法律义务的公民。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的公民,已不存在只履行义务而不享受权利的公民。因此,我们只有把认真行使公民权利和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结合起来,才是正确的态度。 所谓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刑事诉讼法》第六条规定对于一切公民平等适用法律的含义是:对于国家的法律人人都必须遵守,人人都必须依法办事,对任何人都不能歧视,同时禁止任何人谋求不遵守法律,甚至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该原则要求公、检、法机关办理刑事案件,不受种族、民族、性别、年龄、职业等限制因素影响。 该原则的实行使广大群众更加拥护国家各项法律制度,有利于防止特殊化。作为一名公民,我们有义务贯彻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平等原则;反对封建特权和歧视主义,同时还要保护弱势群体;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不能把自身意志与行为凌驾于法律之上。 通过人人平等原则在我国的贯彻与实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制度自由平等的本质,透视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沐浴社会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