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怀化方言分布

怀化方言分布

怀化方言分布
怀化方言分布

怀化方言分布

怀化,多声部的语音交响曲

说起方言的混乱,恐怕无地区能和湖南打比,而湖南语音最为混杂的地区,则一定是湘西南,处于几大方言的偏远交界处,又兼之受到少数民族和移民的影响,岛状、半岛状、链状、带状等极其罕见的方言分布区,在湘西南屡见不鲜,极具研究价值,尤其是怀化,这个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火车“拖”来的城市,它的方言,完全就等同于这个城市的发展史。

先民逐水而居,迁徙也一般溯江而上,繁忙的水道带来了各地的商旅,沿着水道强势方言会形成比较纵深的侵蚀,而人烟稀少的绵延山脉,则像长城一样,阻隔了语音的交流。湘西山多水多,也复杂了西南官话与湘语区的互相侵蚀,呈现出了极其不规则的锯齿状,例如,从北往南,依次是西南官话常鹤片区(常德一带)、成渝片区(龙山、永顺、大庸一带)、湘语吉淑片区(吉首一带)、西南官话黔北片区(凤凰一带)湘语辰溆片(辰溪、泸溪、溆浦一带)、西南官话黔北片区(新晃、芷江、怀化,洪江、安江一带)、西南官话岑江片区(靖县、通道一带),其中又分布有三个比较大的方言岛,分别为湘西土话区(又叫乡话,无法归类,但带有大量汉语词汇,通行于沅陵、辰溪、泸溪、溆浦交界地带)、麻阳话区(无法归类,受赣语影响较大,带有西南官话和苗语词汇以及少量湘语词汇)、会同话区(发音短促、粗直,无法归类,大致算湘语的一种,但更古老,保留有大量上古汉语语音语调)。怀化所在的黔北方言半岛被这几个方言孤岛所包围,向东突出深入到雪峰山,与另一片方言区——赣语洞绥片区(远离赣语大本营,也是个方言孤岛区,鼻音重,语调高,通行于洞口、绥宁、隆回等地)接壤,湘西南受赣语的影响是很大的,江西移民于湖南始于五代,到宋、元时期移民逐渐增多,形成潮流,到明代而大盛,及清初,向边远山区推进,盛势才渐衰,尤其是怀化,本地人90%的祖籍在江西中部的吉安市,比起同一方言区的新晃、芷江、安江而言,语言的赣化色彩最为严重,显得比较“浑浊”。“赣语为骨,官话为肉”,怀化话的语音语调虽然已被西南官话裹得很紧,但底层常用词汇却是属于江西的,例如“的”发音成“给”,尤其是在老年人中,已基本上排除了与同一语区的成都人贵阳人等通话的可能,倒是能和属于赣语系的洞口话做基本的交流,例如“昨夜”,洞口话为“蚕呀噶”,怀化话为“策牙噶”。都是去声丰富(有阴去,阳去),都有大量的阴平(普通话的一声)发音成去声(普通话的四声)。

然而!怀化话却并不是这座城市的主体方言。城区人口虽然只有47万,但是使用的方言种类却相当繁多,并且都有较强的生命力,没有一种所谓主体方言,出现这种多方言、多口音并用的情况,是因为这个城市极其年轻,又恰好处于各方言区的交界处,无强势方言,同时又由于移民来源地多样的结果。

1972年和1978年,湘黔铁路和枝柳铁路相继通车,在榆树湾镇北交汇,这座百来户人口的小镇凭借着交通的优势迅速成为了湘西一带的货品与人员的集散地。1975年,黔阳地区驻地由黔阳县安江镇迁往怀化县榆树湾镇,榆树湾镇改名为怀化镇,1979年,怀化镇与盈口公社脱离怀化县,成立怀化市,1981年,黔阳地区改名为怀化地区;1983年,怀化县被撤销并入怀化市。到1997年,成立怀化地级市,这座城市的年龄到现在也只有屈屈三十来年。

城市的迅速发展与变迁引发了大批的移民潮。为了铁路大动脉的修筑与运营,大批铁路职工从长沙、衡阳等地迁居于此。由于政治中心的转移,大批低委机关的工作人员和厂矿人员从黔阳安江移民怀化。90年代的经济发展又引来了大批来自邵东的生意人。最终形成了如今怀化城内丰富多彩的多方言并用形态。

怀化话,占城区总人口的40%多。主要分布于城西、城中心,郊区,以及原榆树湾镇的

老街区一带,使用人群主要包括原来镇上的老住民后代以及周边进城民工。怀化话为原怀化县(现怀化市鹤城区和中方县)北边话,在地方上不属于优势方言,但怀化话在当地植根很深,且可以得到周边郊区的有效补充,不可能被移民的方言所取代。

安江话,占城区总人口的30%多。比较接近于武汉话,安江和洪江所在的原黔阳县曾是湘西最重要的物质集散中心,南来北往的客商很多,“普通话”化程度很高,与其他官话使用者不存在交流障碍。主要分布于太平桥以东,原地委机关(今市委市政府)及附属单位一带的东北城区。使用人群主要包括70年代从安江迁至怀化的地委机关工作人员及家属。人数虽略少于怀化话,但作为怀化市的机关语言,在社会生活中有强势地位,又因为周边的芷江、新晃口音与其极易沟通,也容易得到来自怀化周边移民的接受,在城区内比怀化话更具有生命力。

铁路普通话,占城区总人口15%左右。是一种杂糅了多种口音特色的“洋泾浜”在南方流行的普通话,与长沙、衡阳和广州的铁路系统内部通用的普通话有很大一致性(长沙衡阳等城市的铁普未流行开来,第一是因为有强势方言,第二是因为使用人数很少)。铁路系统长期独立于地方,内部职工来源复杂,为了便于交流,大家逐渐放弃了原来的南腔北调,开始改用一种杂糅各地口音的普通话,并最终实现了一种独毫无规律可循的方言。在本城其分布主要集中于湘黔铁路以北,焦柳铁路以西的城北,以及铁路南站周边的城市中南部。使用人群主要为铁路系统的职工及家属。区域集中,内部一致很高,即使是今天,铁路家属区内的居民对“怀铁”的身份认同仍然大于对“怀化”的身份认同,新近从本地进入铁路系统工作的人员,在家庭生活之外也改操铁路普通话了。铁路普通话也不会被淘汰。

邵东话,占城区总人口的5%左右。属湘语,受湘语娄邵片(属古湘语)和湘语长益片衡阳话(属新湘语)影响而成,散布于城内,集中于小商品市场及周边区域,在河西分布稍微多一点,使用人群主要为来自邵东的商人及子女。邵东人素有“湖南的犹太人”之称,好游走于各方从事小本经营的商业交易,由于其来源背景与生活经历与怀化当地人大相径庭,又主要从事商业,喜欢抱团,时至今日,邵东话也没有被怀化当地的方言同化。其他使用人口很少的方言还有在城东纱厂内部通用的长沙话,在芷江路和麻阳路通用的芷江话和麻阳话等,仍被当地的老居民使用。

在市内的每个学校,也没有统一的方言。一中普通话与怀化话势均力敌,二中怀化话,三中普通话, 四中以普通话为主,怀化话为辅,五中怀化话,铁路普通话,铁路系统学校为铁路普通话,民办学校,邵阳话和怀化话。从学校中年轻人的口音中可以看出,未来的语言趋势仍然会是各种方言继续割据,很多自小就在当地长大的只会说普通话,这种情况也非常常见。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父母使用安江洪江话的,子女大都在学校和公共场合使用普通话,甚至两个来自安江家庭的同学都会在校用普通话,而讲怀化话的年轻人中,有很多人尤其是女孩并不喜欢他们“粗声粗气”的母语,普通话词汇在年轻人中的口语里呈现出了极其缓慢的增长。随着怀化进一步扩大,远多于周边农转非的外地移民会更多,普通话会取得进一步的优势,何况,社会地位较低的阶层,也很难在语言上同化地位高的阶层。那么可以这样判断:在比较遥远的将来,怀化的各种方言会逐渐向安江音调,普通话词汇靠拢并趋向单一。

湘西靖州方言(属西南官)-不少湘语词汇?

靖州境内有三种语言:汉语、苗语、侗语。汉语是县内唯一通行的交际语言。靖州汉语方言即靖州话不仅是县内汉族人民的共同语,而且是县内各少数民族对外交际的通用语。靖州话属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

靖州话内部差异主要体现于语音上,而词汇、语法基本一致。据其内部差异,靖州话可分为四片:

城厢片——包括渠阳镇、飞山、江东的大部分、坳上、艮山口、横江桥。该片话为靖州话代表语。其特点是:音调平稳、起伏小。该片有90000余人。

北片话——包括甘棠、太阳坪、文溪。该片有40000余人。

东片话——寨牙。该乡与绥宁县接壤,语音受侗语影响较大。该片有7000余人。

西片话——包括三锹、藕团、大堡子、铺口、新厂、平茶。因与贵州相邻,语音中又多带苗、侗语音,人们称之为“酸话”。该片有70000余人。

如何绘制方言地图

如何绘制方言地图 摘要 关键词 一、回顾过往——方言地图绘制的历史 (回顾,背景、历史、发展) 方言地图是方言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方言地理学的重要内容。方言地图,顾名思义就是用地图的形式标示方言分布和方言特征的地理分布情况。 方言地理学(也称语言地理学),是通过方言调查和方言地图绘制的方法来研究语音、词法和语法等语言现象的地理分布、发展和演变规律的科学。方言地图的绘制也就随着方言地理学的兴起而应运而生。 方言地图是语言学中直观而又独特的研究方法之一,给语言学中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依据。方言地图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描写、展示和保存大面积地区、众多方言现象的面貌和分布状况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 1、外语方言地图 方言地理学研究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自此以后,许多国家开始投入大量精力,调查、编写、出版了本国方言地图集。比如: 在德国,1876年,文克尔(Georg Wenker)开始

调查德国方言,1881年编制《德国语言地图》1册,发表德国北部和中部的6幅方言地图。1926年芮德(F.Wrede)编辑出版《德国语言地图集》6册。 在法国,1902-1914年和1920年,吉叶龙(Jules Giliron)编制出版由艾德蒙(Edmond Edmont)调查的《法国语言地图集》,包括650个地点,2000个词语。 在意大利,1928年雅博尔格(K.Jaberg)、裘德(J.Jud)编制出版的《意大利瑞士语言地图集》。 在欧美其他国家,也相继出版了大量的语言地图集,比如,著名社会语言学家拉波夫编制出版了《北美方言地图》。 在日本,1905年国语调查委员会发表《音韵分布图》29幅,1906年发表《口语法分布图》37幅。1930年,柳田国男发表著名的《蜗牛考》。1966-1974年,国立国语研究所编制出版《日本言语地图》6卷(1981-1985年重印),包括2400个地点,300幅地图。1989-1999年,国立国语研究所编制出版《方言文法全国地图》4卷(第5、6卷尚未出版),包括807个地点,267个项目,发音人均为1926年以前出生的男性老年人。 2.汉语方言地图

中国七大方言概述

汉语汉字——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之一 语言是文化的基石,一切文化活动首先都是一种语言交流。因此,语言的世界深不可测,它的内部积淀着整个民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历史与现实。 一、汉字的起源及发展 汉字是记载汉语的符号,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汉字是中国古代先民的杰出创造,至尽已有6000年的历史。《易·系辞》下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以书契。”结绳记事的传说,还见于 许多先秦古籍,表明结绳确实曾是先民用来记事的方法,但后来则将之 线条化,遂演变为文字。传说黄帝的史官仓颉作书。汉代许慎的《说文 解字序》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垂宪象。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 见鸟兽踢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这段话说明了造字之 源为八卦与结绳,至黄帝时,始由仓颉创具规模。其实,最初的文字, 决不可能出于一时一人之手,它是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为数众多的人通过 劳动和生活实践共同创造的。仓颉虽不必肯定是唯一创造文字的人,但 至少从中也反映了早在4000年前已经使用汉字的史实。经过不断改进到 商代,汉字已经比较完善和确定。今天出土的卜辞中的甲骨文和青铜器 上的铭文(金文)就是绝好的证明。后来,又经过大篆、小篆、隶书、 楷书、行书、草书几个阶段,到汉、晋时期,汉字遂完全成熟和定型。 因为汉字有一个方型结构,所以汉字的书写、篆刻成为一门艺术,书法、篆刻。 书法形式:甲骨文、金文、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二、汉字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第一、汉字记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在保存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功绩卓著;第二、汉字对于中国十分复杂的方言具有规范作用, 从而对语言的统一具有促进作用;第三、汉字对于增强中华民族 的凝聚力,维系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统一,产生了并且 继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多民族聚居,方言方语极其复杂多样,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 不平衡的国家里,如果没有汉字加以维系,中国在几千年间能够 如此统一和发展,恐怕是不可想象的。秦始皇统一中国,“车同轨, 书同文,行同伦”,文字、文化统一。 三、汉字的构造方法——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提出“六书”

怀化简介

从地理位置上看,怀化南接广西(桂林、柳州),西连贵州(铜仁、黔东南),与湖南的邵阳、娄底、益阳、常德、张家界等市和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接壤,素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今有湖南“西大门”之美誉。 怀化市,辖10县1市1区1管理区(县级)和一个省级开发区和一个省级工业园,全市城镇人口174.69万人,城镇化水平36.2%。市区城市框架拉通到8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数52万(2009年数据),是“大西南桥头堡、原生态植物园、古建筑博物馆、多民族文化村、杂交稻发源地、抗战胜利受降坊”。怀化区位条件独特,交通优势明显。自古就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是东中部地区通向大西南的桥头堡和国内重要交通枢纽城市。 在共和国版图上,怀化是一座正在崛起的年轻城市。她没有七十年代东部沿海地区的特区政策,也没有九十年代西部开发时的特别优惠,靠的是从纵贯东西南北的湘黔铁路、枝柳铁路开始创造的奇迹。而今,焦柳、湘黔以及随着近年来渝怀铁路的开通,铁路已呈“大”字形在怀化交汇,贯穿市内11个县(市、区);每天有50多对旅客列车始发和过境,年发送旅客342万人次、货物52万吨;怀化火车编组站具有1.2万个车皮编组能力,是中国九大铁路编组站之一;火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昆明、重庆等大都市;公路网络框架基本形成,市内通车里程7800公里,320、209国道在城区交汇,320、209、319三条国道过境12个县(市、区),沪昆、长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邵怀高速已竣工通车,包茂、娄怀高速已陆续开工建设;芷江机场复航,已经开通了长沙、北京、广州、上海、昆明航线,并将努力打造成为湖南第二大航空港,沅江水运通江达海,随着沪昆客运专线的即将建设和渝怀铁路的东延规划(怀永郴和怀邵衡铁路),芷江机场的扩建,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将日臻完善,不久的将来,怀化的西进东出、北上南下将更加便捷;福州至成都、呼和浩特至北海两条国家级通讯光缆在市区交汇。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让怀化成为湘鄂渝黔桂五省(市、区)周边地区重要的人才交流、物资流动、信息集散频繁的经济文化中心。 怀化是湘西门户和交通枢纽,从云、贵川及广西、上海等地进出张家界的游客,大都从这里中转。怀化市素有“火车拖来的城市”之喻,国家重要铁路动脉湘黔铁路、焦柳铁路及渝怀铁路呈“大”字在城区交汇,目前,每天由怀化始发和终到的客运列车有15对(分别为至北京西的K268/7、至上海的K808/7 K534/3 1374/3、至深圳的K9054/3 K9062/1 K9058/7、至武昌的K810/09、至长沙的T8304/3、至安康的1608/7、至铜仁的K9082/1、至张家界的7266/5、至塘豹的7269/70、至梅江的7272/1、至新晃的7275),过境客运列车四十多对。湘黔、枝柳两条铁路和320,209两条国道成“十”字型交汇于怀化市。境内长524公里,贯穿12个县市区。320、209两条公路国道通达全境,

湖南省怀化籍名人知多少-(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湖南省怀化籍名人知多少-(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湖南省怀化籍名人知多少(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姓名时间身份、地位 籍 贯 粟裕1907~ 1984 大将,总参谋长、 军委常委、全国人 大副委员长 会 同 滕代远1904~ 1974 平江起义领导人、 首任铁道部长,政 协副主席 麻 阳 向警予1895~ 1928 无产阶级革命家, 妇女部长 溆 浦 向仲华1911~ 1981 中将,广州军区政 委,对越自卫还击 战总指挥 溆 浦 周 本顺1959~ 中共河北省委书 记、省人大常委会 主任 溆 浦 戚和1947~ 湖南省委副书记、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 芷 江

平任 周佛海1897~ 1948 中共一大代理书 记、国民党高官、 汪伪大汉奸 沅 陵 刘晓1908~ 1988 革命家、外交家, 阿尔巴利亚、前苏 联大使 辰 溪 李 春来1965~ 航天专家、嫦娥工 程地面应用系统总 设计师兼副总指 挥,中科院探月总 体部副总师 会 同 金山1911~ 1982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 家 沅 陵 杨伯涛1909~ 2000 国军第18军军长, 抗日将领,全国政 协委员 芷 江 舒新城1893~ 1960 著名学者、出版家、 教育家,《辞海》 主编 溆 浦

王 跃文1964~ 当代著名作家,有 影响的作品长篇小 说《国画》 溆 浦 李 必湖1946~ 杂交水稻专家,博 导 沅 陵 向培良1905~ 1959 作家,剧作家,美 学家,翻译家 黔 阳 向达1900~ 1966 著名敦煌学家、中 外交通史家,中国 科学院院士 溆 浦 柯原1931~革命作家 新 晃 王一知1901~ 1991 教育家、全国政协 委员,张太雷夫人 芷 江 游 建鸣1958~ 著名影视制片人, 作品有《小李飞 刀》、《中华英豪》、 芷 江

七大方言分别是指

七大方言分别是指官话、赣语、吴语、湘语、粤语、闽语、客家话。也有人把中国汉语划为八大方言、九大方言。其实,我们所说的“八大方言”、“九大方言”都是指汉族方言,如果加上少数民族的语言,中国的方言还可以划得更多、更细。如八大方言就,把闽方言分成了两种不同的方言,闽南话和闽东话。 中国七大方言 ?粤语?赣语?北方话?闽语?吴语?客家方言?湘语 目录 官话 赣语 粤语 吴语 闽语 湘语 客家话 展开 官话 赣语 粤语 吴语 闽语 湘语 客家话 展开 编辑本段官话 概述 以北京话为标准,中国大陆使用人数超过70%,通行于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分县市。 分布情况 (1)华北方言,通行于京津两市及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及河南(除信阳地区)六省。其中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话。 (2)西北方言,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一部分、青海一部分及新疆等六省一区。

(3)西南方言,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重庆三省一市及湖北大部分。湖南、广西北部边沿地区。 (4)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淮河中下游,包括湖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沿江地区。 此外,晋语在山西大部以及陕西北部、河北西部及南部、河南北部、内蒙古中西部使用,以太原话为代表,有入声韵。其白读系统与典型的官话截然不同。有不少学者将其归于官话,有人认为应当独立,不过晋语与其它官话的差别比起闽语中相邻两县甚至两镇的差别都甚小。 编辑本段赣语 概述 赣语又称江右语,是汉藏语系汉语族下的一门声调语言,为中国日常生活中主要运用的汉语七大方言之一,主要通行于江西大部、湖南东部、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的西北部等地区,是该些地区事实上的公用语。使用赣语的人口在6000万,约占中国人口的6%左右,世界排第三十位。 起源 赣语历史悠久,其源头可追溯到吴城文化,江西在上古时期曾经有过“干越国”和“艾国”等非华夏族国家。史载干越国在春秋时期为吴国所灭,其中心地带可能位于今余干一带,而艾国则位于今修水、武宁一带,后其被楚国并吞。至春秋时代,江西地方经常被称为“吴头楚尾”,是因为江西曾迭为吴、楚、越的争雄之地。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公元前306年楚灭越。处于“吴头楚尾”的江西和各方都有大量关系,而赣语中至今依旧保存著一些很有特色、很常用的古吴语和古楚语词的积淀,西汉扬雄在其著作《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中,提到“南楚”方言达85次,其中单言“南楚”、不并引其他地名有42次,提到“南楚之外”、“南楚之南”10次。而《史记·货殖列传》中则注明道:“衡山、九江、豫章、长沙,是南楚也。”同时,《方言》中提及的吴越、吴杨越、吴楚等地亦被认为包括江西的部分地区,该时期的江西话[span]是似吴类楚的一种独具特色、有别于周畿雅言的语言。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南下。据《淮南子·人间训》所载:“其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用来对付当时福建的东越与广东的南越的两支军队给江西带来了部分的中原人。 汉高帝初年(公元前202年),汉朝在江西设置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因此而得名),郡治南昌,下辖十八县,管辖区域遍布今江西四方。豫章郡人口由西元2年的将士35万余人猛增至公元140年的167万余人,净增近132万人。在当时中国一百多个郡中,豫章郡的人口名次由53位跃居第四位。在扬州的六个郡中,由第五位跃居第一位。当时,扬州总人口的

七大方言

首页 编辑词条 七大方言 1. 北方方言:北京话为标准语(影响力强) 2. 粤方言:广州话为标准语(影响力强) 3. 吴方言:苏州话为标准语,今多以上海话为其代表。 4. 闽南方言:厦门话为标准语,但影响力不强 5. 湘方言:长沙话为标准语,影响力不强 6. 客方言:梅州话为标准语,在广东省的梅州、惠州、河源、龙川、紫金等客语区影响力比较强。 7. 赣方言:南昌话为标准语 1、北方方言 以北京话为代表,通行语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份县市。北方方言分为四个次方言区: (1)华北方言,通行于京津两市几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几河南六省。其中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话。 (2)西北方言,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一部分、青海一部分及新疆等六省一区。 (3)西南方言,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及湖北大部份。湖南、广西北部边沿地区。 (4)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中下游,包括安徽、江苏、江西部份沿江地区。 2、粤方言 粤方言,又称粤语,俗称广东话,当地人称白话,英文叫Cantonese,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通行于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广西自治区的东南部,港澳地区及海外华人区。以广州话为代表。粤方言内部被分为4个片,但语音与标准粤语广州话相对来说差别不大。 广东省境内纯粹属粤方言或以粤方言为主的县市有47个,占全省面积的1/3以上,即广州、佛山、肇庆、江门、深圳、茂名、中山、珠海、南海、番禺、东莞、顺德、龙门、佛冈、增城、从化、花县、清远、连县、阳山、连山、怀集、广宁、四会、三水、高要、云浮、高明、新兴、鹤山、封开、郁南、德庆、罗定、阳春、阳江、信宜、高州、化州、吴川、台山、开平、新会、恩平、斗门、香港、澳门。此外,惠州、韶关、湛江、海丰、博罗、惠阳、惠东、仁化、乐昌、英德、宝安、电白、遂溪、海康、徐闻、廉江等16个县市也有部分地区讲粤方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行粤方言的县市有23个,即南宁、横县、贵县、桂平、平南、藤县、梧州、玉林、北流、容县、博白、陆川、钦州、合浦、浦北、灵山、北海、苍梧、岑溪、昭平、蒙山、贺县、钟山。此外,海外华侨及华裔中以粤方言为

2018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2018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数学试卷 试卷满分:分 教材版本:湘教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8·怀化市,1,4分) -2018的绝对值是( ) A .2018 B .-2018 C . 2018 1 D .±2018 1.A ,解析:-2018的绝对值表示在数轴上表示-2018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因此答案为2018. 2.(2018·怀化市,2,4分)如图,直线a ∥b ,∠1=60°,则∠2=( ) A .30° B .60° C .45° D .120° 2.B ,解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2=∠1=60°. 3.(2018·怀化市,3,4分)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与欧洲开通了互利互惠的中欧班列.行程 最长,途径城市和国家最多的一趟专列全程长13 000 km ,将13 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13×103 B . 1.3×103 C . 13×104 D . 1.3×104 3.D ,解析:科学记数法是指将一个数表示 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有且只有一位的数,也就是0<︱a ︱≤1,当原数的绝对值不小于1时,n 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去1所得的差;当原数 的绝对值小于1时,n 等于原数左起第一个非0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的相反数.因此13 000 =1.3×104 . 4.(2018·怀化市,4,4分)下列几何体中,其主视图为三角形的是( ) A . B . C . D . 4.D ,解析:主视图是指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从左到右四个图形的主视图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故选D. 5.(2018·怀化市,5,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调查舞水河的水质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B .数据2,0,-2,1,3的中位数是-2 C .可能性是99%的事件在一次实验中一定会发生 D .从2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调查,样本容量为2000名学生 5.A ,解析:B 选项中位数应为1;C 选项是随机事件,不一定发生;D 选项考察对象是数据,样本容量应为2000,没有单位.故B 、C 、D 选项都是错误的. 6.(2018·怀化市,6,4分)使3-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3 B .x <3 C . x ≥3 D . x >3 6.C ,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定义可知x -3≥0,解得x ≥3. 7.(2018·怀化市,7,4分)二元一次方程组?? ?-=-=+2 2 y x y x 的解是( )

湖南各地方言分布(附图)

湖南各地方言分布(附图) (2011-03-29 14:51:44) 转载▼ 一、湘北方言: 1、常德方言(北方语系-西南官话):流行于流传在今洞庭湖沅水、澧水流域,属于与现代普通话十分接近的北方方言区。细分起来,又可分为:常德话、津市话(澧州话)、 张家界话、湘西话等。常德话影响较广,波及益阳的沅江和南县、岳阳的华容,但内部差异较小,可以自由交流。常德方言与湖北荆州的南部县市(监利、公安、洪湖等地)方言为一个支脉,同属江汉平原音。常德方言的特点在于平实委婉,有亲和力。 2、岳阳方言(湘语、赣语、西南官话):岳阳主城区和临湘路北、云溪区以及华容县紧靠长江洞庭的地带为第一区,具有西南官话、湘语、赣语等多重特征;岳阳县和临湘路南为第二区,是湘语、赣语的交叉地带;平江县大部分地区和汨罗市东北部为赣语区,保留了很强的古语特点;汨罗、湘阴则是典型的新湘语区,与益阳、长沙话相似。岳阳方言内部差异较大,五里不同音,其中东部地区,与鄂东南山区方

言相仿,同湖北赤壁、通城、崇阳(湘赣方言区)等地方言十分接近。岳阳方言的特点在于字字铿锵,升调较多。 3、张家界方言(北方语系-西南官话):张家界与常德同属于西南官话区。流行张家界话的地区包括张家界市及其周边地区(石门西部和西南部,临澧西部)。张家界话儿化音较重,接近于贵州、重庆、四川等地的方言,整体上,官话区内部差异较小,可以自由交流。 4、益阳方言(湘语-新湘语):益阳话属于湘方言-长益片-益沅小片区,与长沙话相近,但保留了一些独特的特征。益阳话可以定义为:周边地区与益阳可通话,同时又具备古浊声母边音化的湘语。典型的益阳方言区包括沅江、桃江及益阳市区。新湘语内部差异较小,益阳话与其他新湘语地区方言,可以自由交流。 二、湘中方言: 1、长沙方言(湘语-新湘语):长沙话是新湘语的代表,新湘语主要流行于长沙和湘北,受官话方言和赣方言的影响比较大。长沙话一般指长沙城区和长沙县、望城县大部所使用的语言(而且长沙县和望城县方言与城区方言略有区别)。至于宁乡县和浏阳市的方言则与市区差异较大,其中浏阳东部的方言还属于赣方言和客家方言,不能与长沙方言互通。长沙话的特点在于抑扬顿挫,语速较快。 2、湘潭方言(湘语-新湘语-老湘语):与长沙方言接近,

中国八大方言

中国八大方言,看看你说的是哪种鸟语 最近对各地的方言产生了兴趣,到网上搜索了一下才发现原来大家说的普通话居然还不是正宗的国语,郁闷。现在说的国语其实是以前胡人说的语言,古时候的人说的是现在的广东话。黄瓜把搜索出来的结果整理了一下,给大家交流交流。 一、普通话 汉语自古以来有方言同时也有共同语。根据历史记载,春秋时候孔夫子时代管共同语叫雅言。雅言以洛阳雅言为标准。孔夫子有三千多徒弟来自当时的各地,古代也有方言,各地的学生都讲自己的方言,孔夫子讲课的时候怎么能够让来自各地的学生都听得明白呢?因为当时有共同语叫雅言,所以孔夫子在讲学的时候用雅言,这样交际没有什么障碍。 在汉代,共同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管共同语叫做通语。各地讲不同方言的人可以用通语进行交际,这是古代的情况。 晋代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以後,中原雅音南移,作为中国官方语言的官话逐渐分为南北两支。北方以洛阳雅言为标准音,南方以建康雅言为标准音。洛阳雅言属于中原话,建康雅言属于吴语。主流上以南方的建康雅言为正统。隋朝统一中国定都长安,编著《切韵》,音系为金陵雅音为主,参考洛阳雅音的综合系统,因以南朝为正统政权。隋朝末期,扬州成为中国经济最繁荣的地区,因此,扬州吴音也曾成为南方雅言的代表,但是,没有得到官方语言的地位。 降及唐宋,即使在北方,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差别显著增大了。富丽堂皇的唐诗中,已经采纳了一些当时的口语。唐朝开始,江南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因此江南的苏州吴音也成为南方雅言的一种通行语。由于政治中心在长安,长安话属于中原话。因此,长安雅言也是北方雅言的标准音。到了宋代,汉文更出现了口语化的倾向。著名的大思想家朱熹的弟子所编的《朱子语类》,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朱熹使用宋代口语讲授和谈话的原貌。这证明即使像他那样文化修养很高的士人,尽管还是用古文写作,但平日的言谈,甚至讲授儒家经典,也已经不可能像六七百年前的北方庶民那样,“其辞多古语”,但他作为“读书人”,说的还是洛阳话。及至南宋,首都建在临安,因此,临安雅言也成为标准音的一种。临安雅言属于吴语,但是临安雅言中有很多中原话的痕迹,直至今天的杭州话也有中原话的痕迹。 元代时,首都在大都,因此,大都话也是一种通行语。由于元朝的统治者是蒙古人,不熟悉汉族文化,汉语的通行语继承了宋代的南方雅言。 明代的时候,南京由于战争等动乱,南京话从吴语(南方雅言)转变为江淮官话。明代以南京话为正统,南京话也是南方官话的代表。后来迁都北京,北京话也有一定通行度。明代北京话是在元大都旧北平话的基础上,和移居北京的南京移民的南京话融合后形成,到清代又受到满语的影响。江南的吴音开始以苏州白话为主要代表。吴音继承了南方雅言的地位,并且以当地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中国通行的语言之一。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说:“善操海内上下进退之权,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之而雅,俗者,则随而俗之。”,吴音最流行的时候,上至士大夫,下至歌妓以说苏白为荣。和官方“普通话”京白相对而言,苏州白话在当时社会地位相当于民间的“普通话”。当时越剧、昆曲、评弹都以苏白为标准音,甚至一开始的京剧都曾使用过苏白。 清代一开始,仍然以南京官话为正统。雍正年间(1728年)清设正音馆,确立北京官话为官方地位。到了19世纪末也就是清朝末年,中国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受到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特别受到日本的影响。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后大力推广日本语的共同语,日本人把日本语的民族共同语叫做国语。国语这个词本来是中国古代一本书的名字,日本人把国语当做民族共同语的名称。19世纪末中国的文化生活发生很大变化,国语这个名词得到传播。由于太平天国的战争,江南经济开始衰落,吴音开始失去了标准音的地

2018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数学试卷

2018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4.00分)(2018?怀化)﹣2018的绝对值是() A.2018 B.﹣2018 C.D.±2018 2.(4.00分)(2018?怀化)如图,直线a∥b,∠1=60°,则∠2=() A.30°B.60°C.45°D.120° 3.(4.00分)(2018?怀化)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与欧洲开通了互利互惠的中欧班列.行程最长,途径城市和国家最多的一趟专列全程长13000km,将13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3×103 B.1.3×103C.13×104D.1.3×104 4.(4.00分)(2018?怀化)下列几何体中,其主视图为三角形的是() A.B.C.D. 5.(4.00分)(2018?怀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舞水河的水质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B.数据2.0,﹣2,1,3的中位数是﹣2 C.可能性是99%的事件在一次实验中一定会发生 D.从2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调查,样本容量为2000名学生6.(4.00分)(2018?怀化)使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 A.x≤3 B.x<3 C.x≥3 D.x>3 7.(4.00分)(2018?怀化)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

A.B.C.D. 8.(4.00分)(2018?怀化)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 C.菱形的对角线相等 D.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9.(4.00分)(2018?怀化)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30km/h,它以最大航速沿江顺流航行100km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80km所用时间相等,设江水的流速为v km/h,则可列方程为() A.= B.= C.=D.= 10.(4.00分)(2018?怀化)函数y=kx﹣3与y=(k≠0)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1.(4.00分)(2018?怀化)因式分解:ab+ac=. 12.(4.00分)(2018?怀化)计算:a2?a3=. 13.(4.00分)(2018?怀化)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有五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1,2,3,4,5,随机摸出一个小球,摸出的小球标号为奇数的概率是. 14.(4.00分)(2018?怀化)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值是. 15.(4.00分)(2018?怀化)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是36°,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16.(4.00分)(2018?怀化)根据下列材料,解答问题.

湖南省的方言分布

湖南省的方言分布,总体上可以分为湘语区、赣语区、西南官话区三种。其中,湘语是湖南省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 如图所示,将湖南大致分为东、中、西、南4个部分,则中部属于湘语区,东部属于赣语区,西部、南部属于西南官话区。 湘语区内部,可以进一步分为新湘语区、老湘语区两部分。新湘语分布于湘语区的东部,以长沙话为代表;老湘语分布于湘语区的西部,以娄底话为代表。 湘语的具体分布: 湘语(新湘语长沙话、老湘语娄底话),又称湘方言或湖南话,属汉藏语系汉语的一个语支,是生活在湘江流域及其支系一带湖湘民系使用的主要语言。湘语主要分布于湖南中部,处在赣语和西南官话的包围中。东北及东线主要为赣语:宜浏片,吉茶片,耒资片,西北、西、南分别是西南官话的常鹤片(也称为湘北片),以吉首怀化为中心的湘西片,以及以蓝山,嘉禾为中心的湘南片,这一片与广西北部的桂林连成一体。 现代湘语的使用者主要分布在湖南省的中部地区,主要的湘语城市包括长沙,株洲,湘潭,益阳,岳阳,衡阳,娄底,邵阳等。2008年统计约为3600万人口,占汉族人口的5%左右。湘语也由于历史或移民的原因,在陕西南部,安徽南部,广西东北部,四川以及贵州局部地区亦有分布。湘语主要以长沙话和双峰话为代表,但其它各片皆有特色。 湘语分区比较复杂,特别是对于过渡方言的处理。按照历史上形成的时间,大致可以分为老湘语、新湘语两部分;老湘语以娄底话为代表,新湘语以长沙话为代表。1987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根据各地湘语的湘语和特征,分为三片“长益片、娄邵片、吉溆片”,这是也最有代表性的湘语分区之一。鲍厚星教授与陈晖教授在《湖南省的汉语方言》对于湘语的分区进行的调整,将长益片、娄邵片和吉溆片细分增加至5片,衡州片从长益片中析出,吉溆片改名为辰溆片,并将湘南土话和原属于娄邵片的祁阳,祁阳归为永全片。 按五分的划分方式,湘语区可以大致分为:长益片、娄邵片、衡州片、辰溆片、永全片。其中,以长益片、娄邵片的分布最广。 主要的湘语城市有:

湖南省怀化籍名人知多少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DOC)

湖南省怀化籍名人知多少(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姓名时间身份、地位籍贯 粟裕1907~1984 大将,总参谋长、军委常委、全国人大副委 员长 会同 滕代远1904~1974 平江起义领导人、首任铁道部长,政协副主 席 麻阳 向警予1895~1928 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部长溆浦 向仲华1911~1981 中将,广州军区政委,对越自卫还击战总指 挥 溆浦 周本顺1959~中共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溆浦戚和平1947~湖南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芷江 周佛海1897~1948 中共一大代理书记、国民党高官、汪伪大汉 奸 沅陵 刘晓1908~1988 革命家、外交家,阿尔巴利亚、前苏联大使辰溪 李春来1965~航天专家、嫦娥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 兼副总指挥,中科院探月总体部副总师 会同 金山1911~1982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沅陵杨伯涛1909~2000 国军第18军军长,抗日将领,全国政协委员芷江舒新城1893~1960 著名学者、出版家、教育家,《辞海》主编溆浦 王跃文1964~当代著名作家,有影响的作品长篇小说《国 画》 溆浦 李必湖1946~杂交水稻专家,博导沅陵向培良1905~1959 作家,剧作家,美学家,翻译家黔阳 向达1900~1966 著名敦煌学家、中外交通史家,中国科学院 院士 溆浦 柯原1931~革命作家新晃王一知1901~1991 教育家、全国政协委员,张太雷夫人芷江 游建鸣1958~著名影视制片人,作品有《小李飞刀》、《中 华英豪》、《金粉世家》等。挖掘、捧红了 多位明星:刘亦菲、杜淳、焦恩俊、贾静雯、 黄圣依、陈坤、董洁、黄晓明、邵兵、沙宝 亮等。 芷江 邱昌渭1898~1956 北大、清华教授,国民党总统府秘书长芷江

中国方言分布

中国方言分布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有56个民族,共有80种以上语言。本词条主要介绍的是汉语的方言,不包括少数民族语言的方言。 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目前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当前中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 北方方言 综述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 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 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北京、天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晋语主要分布在山西省大部,陕西省北部地区,河北省西部太行山麓、河南省黄河以北大部、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以及毗邻山西省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西北部的张家口地区。 西北方言分布在甘肃、陕西大部(陕西南部地区除外)以及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 西南方言分布在重庆、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南部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

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客家方言 简介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客家人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浙江等省,其中以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为主。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太大。四川客家人与广东客家人;浙江客家人与福建客家人相隔千山万水,彼此可以交谈。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4.5%。 客家方言分布区域 ⑴客家方言主要通行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和四川、湖南、海南、浙江以及台湾和香港的部分地区。其中主要的区域是广东东部和北部,广西南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粤闽赣边区一。 中国方言分布图带是客家最集中的地区,因而也是客家方言最流行的地区。在海外,东南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以及美洲华侨、华裔中也有不少讲客家话的。客家方言也算庞大,世界总人口超7000万人 ⑵广东的客家方言几乎遍布全省,但主要分布在粤东、粤北地区。其中纯粹属客家方言或以客家方言为主的县市有:梅县、兴宁、五华、大埔、蕉岭、平远、龙川、和平、始兴、连平、新丰、河源、丰顺、紫金、南雄、翁源、连南、英德、惠阳、曲江、博罗、宝安、惠东、揭西、仁化、乐昌、廉江、乳源。此外饶平县、揭西、海丰、陆丰、龙门、从化、花县、新会、化州、四会、阳江、鹤山、三水、高要、开平、信宜、珠海、深圳龙岗、东莞等广东的其它地区的一些县市也有不同程度的客家话分布。据最新调查资料统计,在粤西的湛江、茂名、阳江三市约有190万人讲客家话,分布区域约为6400平方公里,具体分布在廉江、化州、信宜、高州、电白、阳西、阳春等县。 ⑶福建省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闽西的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永定、清流、宁化、明溪等县。此外,南靖的曲江,平和县的九峰、长乐,诏安县的秀篆、官陂等地说的也是客家方言。 ⑷江西省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赣南的兴国、宁都、石城、瑞金、会昌、寻邬、安远、全南、龙南、定南、信丰(不包括县城嘉定镇和城郊的部分农村)、大余、崇义、上犹、南康、赣县、于都等十七个县和西北部的铜鼓县、修水县的大部分乡镇。此外,萍乡、广昌、永丰、吉安、泰和、万安、遂川、井冈山、宁冈、永新、万载、宜丰、奉新、靖安、高安、武宁、横峰等县市的部分乡镇均讲客家方言。 ⑸四川省也是客家人居住较为集中的一个省份,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成都郊区东山一带、新都、金堂、广汉、什邡、彭县、双流、新津、简阳、仁寿、资中、威远、安岳、富顺、泸县、合江、宜宾、广安、仪陇、巴中、通江、达县、西昌等县市的局部地区。 ⑹广西壮族自治区客家方言分布全区90个市县中的79个市县,占所有市县的 87.78%。就乡镇而言,全区1364个乡镇中,583个乡镇有客家话,占所有乡镇的4 2.74%。广西客家方言集中的地方,主要是在陆川、博白、浦北南部与合浦东部;其次是防城、钦城与灵山相连的一片地区;以贵县为中心,沿铁路东南至玉林北部、

怀化方言分布

怀化方言分布 怀化,多声部的语音交响曲 说起方言的混乱,恐怕无地区能和湖南打比,而湖南语音最为混杂的地区,则一定是湘西南,处于几大方言的偏远交界处,又兼之受到少数民族和移民的影响,岛状、半岛状、链状、带状等极其罕见的方言分布区,在湘西南屡见不鲜,极具研究价值,尤其是怀化,这个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火车“拖”来的城市,它的方言,完全就等同于这个城市的发展史。 先民逐水而居,迁徙也一般溯江而上,繁忙的水道带来了各地的商旅,沿着水道强势方言会形成比较纵深的侵蚀,而人烟稀少的绵延山脉,则像长城一样,阻隔了语音的交流。湘西山多水多,也复杂了西南官话与湘语区的互相侵蚀,呈现出了极其不规则的锯齿状,例如,从北往南,依次是西南官话常鹤片区(常德一带)、成渝片区(龙山、永顺、大庸一带)、湘语吉淑片区(吉首一带)、西南官话黔北片区(凤凰一带)湘语辰溆片(辰溪、泸溪、溆浦一带)、西南官话黔北片区(新晃、芷江、怀化,洪江、安江一带)、西南官话岑江片区(靖县、通道一带),其中又分布有三个比较大的方言岛,分别为湘西土话区(又叫乡话,无法归类,但带有大量汉语词汇,通行于沅陵、辰溪、泸溪、溆浦交界地带)、麻阳话区(无法归类,受赣语影响较大,带有西南官话和苗语词汇以及少量湘语词汇)、会同话区(发音短促、粗直,无法归类,大致算湘语的一种,但更古老,保留有大量上古汉语语音语调)。怀化所在的黔北方言半岛被这几个方言孤岛所包围,向东突出深入到雪峰山,与另一片方言区——赣语洞绥片区(远离赣语大本营,也是个方言孤岛区,鼻音重,语调高,通行于洞口、绥宁、隆回等地)接壤,湘西南受赣语的影响是很大的,江西移民于湖南始于五代,到宋、元时期移民逐渐增多,形成潮流,到明代而大盛,及清初,向边远山区推进,盛势才渐衰,尤其是怀化,本地人90%的祖籍在江西中部的吉安市,比起同一方言区的新晃、芷江、安江而言,语言的赣化色彩最为严重,显得比较“浑浊”。“赣语为骨,官话为肉”,怀化话的语音语调虽然已被西南官话裹得很紧,但底层常用词汇却是属于江西的,例如“的”发音成“给”,尤其是在老年人中,已基本上排除了与同一语区的成都人贵阳人等通话的可能,倒是能和属于赣语系的洞口话做基本的交流,例如“昨夜”,洞口话为“蚕呀噶”,怀化话为“策牙噶”。都是去声丰富(有阴去,阳去),都有大量的阴平(普通话的一声)发音成去声(普通话的四声)。 然而!怀化话却并不是这座城市的主体方言。城区人口虽然只有47万,但是使用的方言种类却相当繁多,并且都有较强的生命力,没有一种所谓主体方言,出现这种多方言、多口音并用的情况,是因为这个城市极其年轻,又恰好处于各方言区的交界处,无强势方言,同时又由于移民来源地多样的结果。 1972年和1978年,湘黔铁路和枝柳铁路相继通车,在榆树湾镇北交汇,这座百来户人口的小镇凭借着交通的优势迅速成为了湘西一带的货品与人员的集散地。1975年,黔阳地区驻地由黔阳县安江镇迁往怀化县榆树湾镇,榆树湾镇改名为怀化镇,1979年,怀化镇与盈口公社脱离怀化县,成立怀化市,1981年,黔阳地区改名为怀化地区;1983年,怀化县被撤销并入怀化市。到1997年,成立怀化地级市,这座城市的年龄到现在也只有屈屈三十来年。 城市的迅速发展与变迁引发了大批的移民潮。为了铁路大动脉的修筑与运营,大批铁路职工从长沙、衡阳等地迁居于此。由于政治中心的转移,大批低委机关的工作人员和厂矿人员从黔阳安江移民怀化。90年代的经济发展又引来了大批来自邵东的生意人。最终形成了如今怀化城内丰富多彩的多方言并用形态。 怀化话,占城区总人口的40%多。主要分布于城西、城中心,郊区,以及原榆树湾镇的

中国方言

【中国方言】闽南方言谚语 一、闽南话 闽南方言是全国八大方言之一。它分为五个次方言: 厦门话区:厦门、金门、同安。 泉州话区:泉州、石狮、晋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八个县市。 漳州话区:漳州、龙海、漳浦、云霄、东山、诏安、华安、长泰、平和、南靖等十个县市。 龙岩话区:龙岩市、漳平县。 大田话区:大田县、尤溪县的一部份。 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近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据初步调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闽南人移居台湾据说开始于元代,大规模迁移是在17世纪中叶,大量闽南人随郑成功渡海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回台湾。300多年来,闽南人和其它地区东渡的汉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开发祖国的这个宝岛,在共同的生活和斗争中,闽南方言始终作为主要交际工具,保留在台湾人民的口中。特别是今天,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湾的父老兄弟不断到大陆寻根、探亲、访友,闽南话显得更加重要。 除了台湾省以外,广东省的潮汕、雷州半岛、海南岛等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的许多侨胞也使用闽南方言,据初步统计,海内外操这种方言的人将近6000万,这在汉语诸方言中是十分突出的。令人自豪的是:如今的闽南话已经作为地球60种主要语言的代表之一,被录制在美国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号宇宙飞船的镀金唱片上,到广漠无垠的星河中寻觅知音…… 二、闽台年俗 正月歌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目困到饱,初四神落地,初五过开,初六壅肥,初七七元,初八团圆,初九天公生,初十地公暝,十一请女婿,十二到(回)来拜,十三吃稀粥配咸菜,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暝。 正月初一这天,人们都会早早起床,梳妆打扮和洗漱停当之后,便开始了极富人情味的互相拜年、请安、祝福,以及走亲访友或游览公园等等,迎来送往,热闹而惬意。人们普遍沉浸在欢乐、庆贺、幸福、美满的节日氛围之中。 大年初二,是新女婿带着妻子去丈人家拜日子。女婿登门,女儿回到娘家,自然更有一番情趣。 初三这天,被视为不吉利之日。人们多不出门,晚上也早吃早睡,这也是闹中取静的休息良机。

国内方言现状

国内汉语方言现状 (可加入一些方言段子或者方言歌曲作为引入,具体看整体风格) 在国内,方言通俗上讲就是各种地方话的统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而也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大多数人对方言并不陌生。 严格意义上讲,方言的语言学含义就是一种语言的各种地域变体,并且因为具有较强的地域差异性,方言被认为是当地文化的主要载体,它可以非常敏锐地反映特定的地域文化,并将特定的地域历史进行记录;也能传达出生活在某一方言区的人们的观念心态,成为当地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交流方 式,拉进人与人的距离;方言 词汇也是当地变化最频繁、最 迅速、最活跃的词汇,或多或 少能反映出当地的一些文化层 面上的变化。 在政治、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伴随着历史的时间轴与空间轴的三维推进,中国的社会在不同程度的分化和统一中发展,语言文化也随着社会文化乃至国家文化进行着演化发展,于是,汉语在如此的推进过程出现了多种分化,即方言。同时,在中国的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少数民族在不同的时间维度融入中原地区,因而造就了我国多民族、多文化、多语言的现状。通过第一部分我们对于方言时间轴的总结与分析,以及归纳方言的特点,我们认为汉语方言主要划分

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伴随着国家将语言统一性列为重点关注对象这一国家大环境,说方言兼讲汉语普通话的人口在不断增加,一些使用人数少、呈零散分布的方言已经处于濒危状态。在多种语言并存的当下,中国语言统一性与分歧性的融合并存成为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总结国内汉语方言的统一性与分歧性,得出以下几个现状特点:1.方言地理学与方言地图。 方言地理学在中国的渗入,为我们研究方言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提及方言地理学,就要从汉语方言的格局说起。我国的汉语方言的格局,是以南北方作为分界,临海与内陆作为区分的语言地理特征格局,主要是越往南方(东南方)方言的形式就越发的复杂与多样,也就与中原地区的官话差距越来越大,相反,西南、西北、东北等地区的方言相互间的差异比较小,与中原地区的官话接近程度较高,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听不懂很多南方的方言,却对北方的方言并不陌生的原因。我国的汉语方言的这种格局与历史上的多次移民的变化有关。比如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自北而南的移民是汉民族移民的大趋势,而中原地区向北方、西北、东北成规模的移民则是很晚近的事情,还有诸多小的移民也对于方言的流通与交流做出了或多或少的贡献。因此,无论是历史学分析,还是现在的生活体现,移民始终是方言格局的重要影响因素,呈现出南方(东南方)的方言种类繁多却也晦

中国方言排行

排名第十:东北话 东北话可以说是跟普通话发音最为接近的方言了,而且随着赵本山等小品演员的大力普及,可以说已经是家喻户晓,不管老人孩子都能吆喝出几句,而且东北话从发音上就能体现出东北人憨直豪放的性格,容易得到大家的接受。但是东北话因为有很多分支,比如大连话,沈阳话等等,最标准的东北话还是在铁岭朝阳一带,而且东北话有个别字词的发音还是让外地人很难听懂,但是这样的字词在东北话里并不长使用。 所以东北话排名十大难懂方言第十位,难懂指数2,上口指数9 排名第九:天津话 天津话可以说从骨子里就透着那种天津人的幽默,相声艺术经常使用到天津话,以达到更好的搞笑效果。天津话基本上没有什么让人听不懂的字词,但是由于天津话发音音调和普通话差别很大,要是说话语速过快,还是让人听不懂。 所以天津话排名十大难懂方言第九位难懂指数3,上口指数7 排名第八:山东话 山东胶东半岛的城市说话发音和东北的大连话相当接近,一般人都能够听得懂,但是要是到了潍坊等内陆城市,其地方方言就有些晦涩难懂了。山东话以其独特的发音总是让人觉得很土,但是听长了就会感觉到齐鲁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就通过这浓厚的山东味体现出来,别忘了当年孔子孟子说得也都是山东话啊! 山东话难懂指数4,上口指数7 第七:四川话 四川话在西南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属于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一个分支,语音、词汇、语法等和普通话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而以语音方面的差异最大。四川话语音系统共有20个声母、36个韵母、4个声调,还有韵母儿化现象。由于四川人口众多,而且外出打工的人也很多,使得四川方言让很多人熟知。 四川话难懂指数5,上口指数6。 排名第六:长沙方言 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且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因此长沙方言从古至今,一直受北方方言的影响,与普通话距离较小。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5%,因此,它在汉语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湖南是个出伟人的地方,而且《红楼梦》里面都透露出分明的湖南方言语境。 所以长沙话作为湖南话的代表排名第七难懂指数6,上口指数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