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太阳船》白永东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太阳船》白永东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太阳船》白永东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太阳船》白永东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太阳船教学设计

成都市华阳中学

白永东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受诗歌传递出来的力量与美感。

2.根据诗歌的文本进行仿写,感受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熟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理解课文表达的主旨。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句,感受作者的想象力。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脚本批注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通过朗读感知课文。

2.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导语: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曾经评价过吴望尧先生的诗。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他创造了一个充满了光与热,色彩与力量的动的世界”。这是怎样的一个世界?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吴望尧先生给我们创造的“动的世界”。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自主学习

1.请同学自由朗读诗歌之后,谈谈这首诗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重点词语,关注诗的最后一节,体会诗中的力量。)

2.再请2~3位同学进行朗读展示。

教师抓住能反映本诗歌基调的语句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朗读体会诗歌的基调和情感。

(三)学习引导

1.走近作者

吴望尧(1932—2009),笔名巴雷,浙江金华人,生于沪。1946赴台,台湾现代派诗人,曾旅居越南经商,创作包括诗、散文、小说等。著有诗集《地平线》《玫瑰城》等。

2.解题

太阳船”在古埃及神话故事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晚太

阳神拉会扬帆在冥河里航行,一路需要经过十二道城门,即十二个钟点,战胜各种妖魔鬼怪,直到经过最后一道城门,他成为早晨的太阳拉

?

哈拉凯悌,这时他开始乘坐白昼之船在天空中巡航。

这首诗采用了古埃及神话里太阳神坐太阳船巡游人间的传说,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极具异域特色的神奇的图画。

(四)互动探究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2.余光中说“他创造了一个充满了光与热,色彩与力量的动的世界”,你同意这句话吗?要求结合诗歌写出你的理由。

学生活动:

1.画出你认为能够表现这“动的世界”的诗句。

2.结合具体词、句,与朗读相结合阐释你对余光中先生评论的理解。

3.列出你在班上的发言提纲,准备发言。

学生做完相应准备工作,全班进行交流。

教师点拨:

太阳运行的时间顺序,从早晨写到日落时分。

早晨——金色

日落前——白色

日落时分——红色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学生借助名家的点评理解这首诗。

(五)语言品味

1、当它驶过顶空的子午线,便缓缓地扯下了帆。”这句诗表达了怎样的含义?

明确:子午线,即经线。“驶过顶空的子午线”,意为太阳这只巨船过了正午,就“扯下了帆”开始归航。此句为过渡句,由对朝阳的描写转入对下午太阳的描写。

2、“当它卸下批闪烁的白银又驶向另一个港湾。”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含义?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比喻。作者用“白银”比喻阳光,用“卸下批闪烁的白银”比喻天色已晚,太阳光逐渐变暗,用“驶向另一个港湾”比喻太阳即将落山。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太阳在天空的位置及光线的变化,给人以美感及想象的空间。

(六)情感体悟

1.诗言志,作者吴望尧借“太阳船”表达了自己什么情感呢?说一说你的理解?

明确: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温暖的崇拜和追求,对重生力量的赞美与歌颂。

2.

读《太阳船》,你觉得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诗人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热爱生活,富有童心的人。

(七)仿写诗歌,加深理解

假如你是太阳船的船员,随着太阳船这一天行驶在天空中,你都会目睹哪些奇丽的风光呢?结合诗歌进行改写,体裁不限。

小组互相交流与评价,每组推荐一份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想象创作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改写诗歌,让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